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涅槃疏私记卷第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疏卷第六 释如来性品

疏文为二。先释题。次就答下入文解释。初文为九。初正释。次诸师下破古。三地人下叙地人所释。四又论下判失。五今明下重释以显题旨。六间答下释疑。七有师下述生起相。八然此一品下示正答文。九论人下述古。初中二。初约果性释。次又如来下约因性释。

初言允同三世者。谓诸佛皆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云允同三世不同即世界也。

举初以标后者。初谓如来即后世尊。正云说于十号为生物善。故属为人。

破诸异计者。破三乘外道异计。故属对治。

又如来下第一义可解。

次约因性释中初文。佛与生异因果以异显同。故属世界。

又果之本下为人举显目隐为生理善也。

又性理下对治。举如来性胜。弃九法界劣。令入一性故属对治。

文如来名通下第一义。

以如示人者。乘机利物。故名示人。

次破古中又二。先序。次义。皆下破。

初云能避苦求乐者。正由此言即为所破。何者佛性体遍有何彼此。夫彼此者。悉是无常。故非性义。

次破中云不以心神等者。六法等下文自释不可用释此品。故今不用。

三序地人释中三。先序。次是义不然下略破。三私谓下结判以斥失言。

非无一边者。论师非不得别教之义。故云一边。又前诸师计心神六法但得内外一边。今佛性非内外而内而外。故不用古所释。

四判失中偏据本有者。但成正因而无缘了。

偏据缘了者。但云众生心神六法。故属缘了。而无正因缘了无体。故不可用。

据当果者。当果不通于因。故今不用。

如盲触象者。各得尾耳。失象正体。

五重释题云中岂独一法者。如诸偏据一法者。是佛性。非有下列四句。若得四悉之意四句互说。皆通藏者。下明有门中具四悉益。

以有接断者。为生断见之人理善。故说佛性。

是有以有破常者。说于佛性真常妙有破于横计。常见之人属对治。

悟佛性(至)非有下。明佛性是通所理四门是能通门。故云佛性非有。

如人问桥者。彼方等陀罗尼经第三云。我于往昔。作一比丘时。有居士设大施会。于一切沙门婆罗门贫穷下贱。所须珍宝衣服饮食。我时贫穷。故诣会所于其中路见有大桥。于其桥上见众多人匆匆往来。时诸人中有一智者。我已愚意。问彼人言。是桥何人之所作耶。是何从何来。今向何处去。此木何林所生。何人所斫。何象所载。此木为是青松白松。如是次第说于七千八百问已。尔时智者便语我言。咄痴沙门居士请汝但步路去至于会所可得悦意。汝今徒问如是等事于身无利。咄痴沙门今且速去还当语汝。我时闻此便到曾所食已荡尽。财物无余。见已懊恼。结根㘁叨是何苦哉。却到桥上见向智人。智人问言汝为憔悴多不吉耶。答言我向徒问无益之言。使我果不值于饮食财物。智人语我夫为沙门于身无益。理不应问应观诸法。于身利者。宜应须问云何为利。谓不赞己不毁他观平等法。自既利己复能利他。是时有九十亿诸忉利天听智者说发菩提心。是故当知佛性。四门皆可入道。诸家偏执如彼问。

桥亦隐亦显者。始从名字乃至等觉并具二义。且如名字位中解故名显。未见名隐。观行位中有观故名显。未证故名隐。相似见故名显。未证真性名隐。分证故名显。未穷后位名隐。

亦外亦内者。如经下合是也。

六释疑中理或合论者。性在惑中。故名为藏。

全不论惑者。从理性本净而说。

七生起相中六道区分者。应云。十法界毁阴得罪者由妄心毁妄阴。故得罪也。

今存之者。今家用此义也。

八示正答文处中僧亮曰。答云。何作善业大仙。今当说以广。长专金刚二果之因也。上略明因。故以慈悲护法为本。今广明故从三归终至十地。法瑶曰。佛性是正因。善业是缘因。故引之以示因果。

业始性终者。若据众生佛性。未名为终。今从菩萨所问。以说既问云何作善业极是问始。既云能见难见性见。即问终。僧宗亦同此判。

九述古中二。先述。次今明下正判。初云既其无我者破其假我。既云是假则无真我。故云谁御。

次正释中云不能作于善业者。此明理性位未能为善业。

握出藏己者。明究竟位不须善业。中间须作善业。

中间四句者。中间四即也。

若约四句者。得四句更束六即位作隐显名隐。不能理即也。显不须究竟即中间四即位。位具于隐显。如前说第四句。谓善业体非隐非显也。

次入文释于中从四倒品生者。由前倒故不见佛性。从此问起为定有我为定无耶。

若定有者。一切众生悉应成佛。何故今日悉在二十五有之中而不得出。故云有则非有。

不得说者。为有我病及耶。我病故不得说佛性。

释疑者。说二种教即是释疑。

经云我者(至)悉有者。夫如来藏我及佛性体一而义异。具八自在。为我义乘如实道。名为如来。以不改故。谓之佛性悉有者。常乐我净是佛性也。因亦有果。果亦有果故也。

经云烦恼所覆者。即覆论我不同别发劫覆见。

我为缘说之者。若众生有四悉。机宜说当来方得成佛而为说之。

窘渠陨(反急也。迮也)谓乏缘因资种智达。故云乏缘。

有能生力者。能生行解之力。

此性包含者。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一一无非三谛法界。故曰包含。僧亮曰。得金藏者必能富人。若见佛性则得成佛。

此性广转者。一色一香无非三德秘藏法界之法。故云也。

家人者。宰主为家人。

俱迷于理为无有知者。泽州云。二十五有众生名为家人。人有胜劣名为大小。同不解性名无知者。

但菩萨者。三藏菩萨也。但声闻亦尔。论人许三藏三乘外别有共位三乘。故着但菩萨等。

出拟菩萨为大者。出拟菩萨。义兼藏通出假。俱不知。

经云时有异人者。泽州云。异人喻佛。劝修佛超群俗。故名异人。善解造修显性之法名知方便。以法告示名语。女人劝之断障。令善益彼名雇除草。

缘为化力者。说佛性为我作化他之力也。

经云善知方便者。巧显佛性也。

经云我今雇汝者。僧宗曰。拟宜之譬耳。

经云我知方便者。以三达四辨必能广说。

经云尚自不知者。僧亮曰。同身事近。异身则远。近尚不知。况远者乎。

经云我今审能者。生曰公。理不可没。唯我能知。

经云掘出者。生公曰。除结惑之覆为掘。见佛性为出。

言同哀叹者。彼亦有二病二药也。

彼譬显者。彼譬已成劣三修。

此譬隐者。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也。

女譬前佛者。后佛亦行先佛法也。

经云是女愁恼等者。医之与母随义为喻。取其长养慧解之义。如母治惑之义。如医更无别旨。

无我苦味等者。此即以甜和苦。通名为苦。亦与真常相违。

经云以苦味用涂者。生公曰。无我之教非物所嗜。为苦味也。僧宗曰。应云医以药涂而云母者。表无异体故也。

经云不可复触者。爱染名触身。皆是无常名不可触。

真我缘起者。此明大机冥发显终未受。故云除复邪。我病去无我药已。

经云我已洗竟者。无耶常等病不复。更用无常之药。故云洗竟。

经云渐渐还饮食。于方等般若大机冥发成通别人故云渐渐还饮。

人别者。九界不同。

法通者。佛性无二。

人别非佛者。众生但有佛性者。未有常乐我净等德。故云非德。

昔既无别人者。今昔人既不异昔人。无常法性是常。此之常法昔复属谁。

经云不应生怖者。不应方等惮发。不受般若无心怖取。来至法华涅槃方知已有。故云不得。

不有总唱无者。若有我者不应流转二十五有。既流转生死验知无我。

始生终没者。验知无常差别等亦作此难。

六双为十二难者。始终一差别胜负一因缘一苦果苦缘一忘念一处一难。

现用者。现在但有无常之用。无有常用验知无常。无真我也。

应无生灭者。生始灭终也。

前譬得而失者。明佛答为二。初文者。本有性理故得。遇缘起惑故失。后譬失而得者。从雪山下文是也。

无失(云云)者。佛性之理不当得失。由于解惑论得论失。故注(云云)。

言王家者。泽州云。喻如来。三千世界是佛化处。名为王家。凡夫众生惑性增强。名为力士。心有佛性。故言眉间有金刚珠。

经云都不自知者。法瑶曰。以耶惑之首。坏正信之额。正信既破。岂知有佛性耶。虽不知有而至理羼然。如珠没皮中也。

经云因珠入体者。因珠故成二乘。乃至成圆常住大涅槃也。

机名于佛者。有通名别名机。亲者名别。通助者曰通。

失非失者。入皮故失。停住故不失。

当果在当者。众生即虽未得来世。方具喻如影现于外。

佛智默照者。没在皮里为默。影现于外为照。

惑轻曰皮者。谓喻二乘也。

经云心怀惊等者。昔来只见自身无常不净。今日忽闻我身即是常住性。犹如明镜照了分明无常有变易。故起奇想。

经云不能亲近善知识者。不能亲近实教知识。

所以不见佛性下去例。

然无不成者。由不识故还同生灭违于无我。即见真我无我方成。

经云不知无我之处者。不知无我本是真性。

作此斥者。令于无我即达真我。故云尚自不知等。

所以失理者。以烦恼覆。故虽有佛性。众生不见。名为失理。

倒惑交加者。起断破常起常破断等。名曰交加。

初分得者。名字已上俱得分名。高曰。譬十地菩萨闻佛说已能见少分明佛性理幽远也。

行者闻说知烦恼性之下有佛性也。

筒(徒红反筒也)桶他孔反下为正譬。

十地了因者。以禀教修行。始从初地已上修得了。因契于果地三德之法。故云以因承果。

过去生生者。佛于过去。处处修十地因熟。今日令亦众生修因克果。又禀教修行通于中间四即。

经云是药时者。因力分满。名之为熟。又理从缘显名药。熟时阴身中现。名从地出显。在行心名集木筒。证会本性名味真正。

又集木筒中者。理理教中集又了能显正名集。

六味譬六道者。若别譬者。苦酢无常咸。无我苦乐甜我辛常淡。随义用之处处皆通。

经云真味(至)月者。不与伪杂为真性。必在人不可迁转。如停留也。圆明不偏喻之如月。性云。非男非女者。为不定根人。又是无色界根性。

经云实有煞生者。生公虽怀五阴无损佛性伤五阴。故名曰煞生。不可以无损。谓无不善业也。

六法只是五阴者。此破定执不可计以神亦尔。

复当前难者。消此文虽便计定有无性之惑。覆于有性之理。故不可用。

有住不住者。佛性之体住非不住。令众生性作住不住。

说妨前后文者。前后文皆明毕竟清净非内外等。

石砂等者。喻煞六道五阴也。

佛性教作善恶者。非但起善由于佛性。起恶亦由于此。

经云汝今欲知(至)义不者。欲知众生身中秘藏真实义不。

经云惑有眼毒生等者。宝亮曰。更显方等成毒不成意也。

反覆相成者。只是毒药成甘露。甘露成毒药。

伤毁破坏者。破法身也。

入理生善者。智德成显体。

破恶者。断德成也。

诸文之下各有合譬者。此三行中各有合及譬也。

似约三谛者。约圆融三谛菩萨当于三教。

免魔缚者。达己身一体三宝。即魔界是佛界焉。更有于能缚也。

善分别者。分别昔归为权。今归为实也。

经云则是我之性者。性不假舍我。自身而归彼。佛若舍我归彼。是则弃本从未非为真归。是以劝令深识自身当果之性。

生理善者。一体三宝。是理善之极。即智德分成破恶。

毒药者。谓断德分满。故云二但有得也。

又我性者。是因性也。

有佛性者。谓果性必有如此解者。审入秘蜜藏也。

经云如我所说偈者。指上。若能谛观下二行偈也。

初并不受者。我今都不知下是。谓并不受别体三宝。及果地一体三宝。

复并归依者。迦叶曰佛言我亦归三宝下是。

佛皆不许归者。佛意唯令自归依己身中一体三宝。是己善业不许归他。

初总云不知者。三宝既有真有伪。今欲归之而作善业。但不知真归之处。故不知也。

性云云何归佛者。佛能除畏。故云安慰。法能断疑。故言自在。僧是福田。故曰无上利。

如前四相中说者。如四相品下卷结百句。解脱文说。谓一切众生怖畏生死诸烦恼。故受三归等。

是无预约自照者。不能自照己身三宝。

经云众生业亦然者。众生造善恶业必当感善恶果。亦如子在胎必当生不久。又若修善业必当见己身一体三宝。故云亦然。泽洲云。并法同喻众生身中三宝真性能生当果。名众生业。同子有无。故名亦然。

或令归现者。大乘别体即是一体。

或令归当者。众生当得自身一体也。

经云以其不知故者。若不知而归。则不成归。故文在生死。

经云假名优婆塞者。三归不成岂是真实。

经云汝于诸菩萨者。通于住前住上也。

贤劫则第四者。是释迦也。

第七佛者。亦是指释迦。诸非但名同十方亦等本起报。经云释迦为能文为儒义言能儒此美。迦叶有弘法之功矣。

经云归依圣僧者。承正解以示人善道也。

何不以正我翻于邪我者。此则互难令出二门对治之相。

正路者。三归是趣佛正路。

诸有所无有者。三惑二死并已故也。

三隐时一体者。众生一体三宝。全在理性。故名隐时。

昔日须依者。今涅槃教兴故不须依于佛性。

至法僧者。法性有觉照之义为佛宝。性有轨生物解之义为法宝。境智和合即僧宝。问何故要令归依己身一体不许归依余二耶。答恐忘自身一体故不听归他也。

理缘者。真谛理性缘也。即当今家昔教第一义。

就缘者。顺机修行。即当为人。

对缘即当对治因缘者。昔但顺随世间因缘。即当世界。

即对治意者。若消此文。正用对治意。

冥得余三悉益者。非无其义。故注云云。

经云若欲随顺世间法者。今世世教兴故须归依一体。昔但是随顺世间。方便引接令归别体。

经云于我身中者。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举佛身以显众生身。具一体与佛无异。正令众生于自身中起塔庙想。法僧亦然。

问身有法僧者。此以别体问于一谛体也。

言身有法僧者。意云闻法是法宝。出家为僧是僧宝。

能说此法者。说于己身有法性。即是法宝。能常忆持观察。即是僧宝。

他尚归依我等者。他尚归我一体。汝何以不自归。汝自身中一体而但归他别体邪。又他尚归我即指自身为我。他尚归我。我岂不自归己身一体耶。依此释亦便。

经云我当次第者。次第示众生一体三宝之相。

不敢为例者。一体三宝非二论所明。故不敢例。法华云。真声闻者昔日由伪。今方真实。即成同体方便义说为他。

作化一体者。我自得一体已能为他。作一体归依之处。故云我。

当举体者。全体是也。

而不相违者。不达即和合是僧义。

作此分则者。汝今不应同。于生盲不见一体。

二乘得圣者未得二乘圣者。同前凡夫结自身说。别者时机未宜且作别。说引一体。大将譬了因者。大将雄猛能破强敌以安国。如了因。即般若遍荡三惑以照理。太子譬正因者。当绍王位以治国。如正因。即法身遍一切处常益众生。大臣譬缘因者。大臣辅佐内称主心。外通民庶以助国。如缘因。即解脱助了以显正性。

经云不应生下劣心者。不应如诸声闻不知一体故也。

如王先者。意云王子不应生下劣心。应如先王故得成前绍继。大王譬亦三臣中第一譬正性。调伏诸臣譬了因。下臣。依持譬缘因。故云亦尔。

经云我示三事者。示谓示现。别体以化众生。又示谓指示。示于众生一体之上有于三义。所以疏中作指示释后释为正。

经云刚力者。所拟皆断自身一体。能断别体疑网故。喻之如刀。

不取别体者。不取昔别体也。

他已成者。果地已成一体。于我无预故不听。依何者恐迷自身一体还同小外。

经云大勇猛者。知于自身有佛性一体三宝者。皆名勇猛。

经云清净行处者。一体是圆观所观之境。故云处也。

经云奇特之事者。一体三宝超过九法界之表。昔所不说今方宣示。故叹奇特。

经云亦当证知者。此即自述我。亦当证此秘藏。

真三归处下度愚迷者。令他悉入秘藏。故注云云。

称叹佛性等者。即是称叹众生心中。现在隐时一体。当成显时一体。与佛无二。故约相好叹之。以我众生己身一体隐显相好之相明矣。

乖中之惑者。由乖中道为三惑所覆也。

此有非道者。若定计有无不名中道。双非有无方名中道。

经云若我住者。常见之人说有神我。住五阴中名为我住。即是常法不离于苦。外道宣说神我是常故。从其意宣说为常法。五阴是苦我住阴中名不离苦。

若无我者。举其断见。断见之人说无生死假名之我。乃至涅槃真我亦无以无我故。修行无利无所资润。故无所益。

经云若言苦者。为苦迁变。故属于断。

亦常亦断者。有妄乐故属常。为苦逼故属断。

不知是谁者。应有此计。未见其有。故云不知。

见修断过等者。见前人修断有过。即自修常见。修常亦尔。

尺蠖(乌反郭味蠖)易云日往月来。月往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暑来。暑往寒来。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伸也。屈伸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伸也。彼意明其自然相成。今用舍一取一。

如彼蠖虫对前无我者。第三句既云无我。第四句应云修余。

法我者。是则名曰如来秘藏。今言法常者误也。

常是通者。此义有妨。余五皆通何独常耶。

经云修余法苦者。生死本是法身而二乘等但作苦解。

经云修余法乐者。只边即是中道佛性大善下四句亦尔。疏中欲显中道为胜。故且简边理相应即以辨中道。

经云及正解脱果法也。津通也。

中道分明者。经云中道远离二边。即是分明之相。

愚尚不疑者。若以此解为正者。应云愚人尚自不疑。

何况智者。而当有疑而生。

诸见至轻便者。愚人闻于中道增其利。便如服苏轻便。何以故见利易悟。义如轻便。又本是诸见分别之人。今闻中道不二佛性。于中得解如服苏轻便。后解为正苏。

是好药者。佛性有力无畏之用。能破断常。名为好药亦得轻便者。于断常中得见佛性。名为轻便。

迷惑意者。若依六卷以释。即当前文愚人无疑之意。

说有为无等者。此即显中道妙有等无二。

异不二者。无别二来异于不二。复无不二来异于二。当知二即不二。不二即二。即非二非不二。

三聚者。色心非色心三也。

地风亦尔者。止须治地。止足治风。又上息治沉重。地病下息治虚悬风。

病不善医者。即二乘人不知佛性是也。

初可见者。如来合良医。知诸烦恼合善。知而为除断合偏发。

开示下合消息。

不应染著者。佛性犹如虚空。不应生着。

有即表无者。有谓妙有体同虚空。

道理不无者。真善妙有性同虚空。不得一向定断灭之无。

若定说者。则名妄语。应能放光说法现力无畏芳。

何以哩然者。若定有者推检之时应有应对现。无应对则不定有。

乃至四句者。僧宗曰。即色之过如僧佉。离色之过如卫世师。计一神我不一不异如犊子。道人断见外道计一切无。复与前反。皆是诤讼。

经云佛性种子者。种以能生为义。既具三因佛性。必得菩提。何谓无常。

经云假名不实者。夫有言者。但是假名不应定执。佛性亦尔不定有无。

解惑对辨者。只是愚智相对。总法是境智不二也。

先举无明者。此约业惑不二以明中道。僧宗曰。生死体空从本已来无二无别。涅槃体如如亦本来无相。此是体识诸法实相之理。成中道行。

如此释者。宛然成二非为不二。

次举行识者。此约业苦明不二。

经云白法黑法者。善恶二法也。僧宗曰。通漏无漏明因果也。

经云应修一切苦者。苦即法身。凡夫如何作世乐。

解悬指般若者。以般若中盛明无二。

故得引同深奥品者。彼灯炷品中明前𦦨后𦦨。俱不能燋炷。燋炷亦不离前后𦦨。昔已文说非独。今明重出谬性。

非经不辨是章门者。凡从因缘生酪者。即是立章门。若云不自不他生酪者。即是破章门。何故不立本为。破。故置二门。

经云乃至醍醐亦复如是者。五味之上皆有一是一非。故云亦尔。

不应相似相续者。破自生者。自生是独一之法。将谁相似。今酪身似于乳。复续乳后而生身续他有验不自生。故云自生是一往也。

若计他生者。身应破云乳酪时异相味皆异时等。身异他生义不成。

经云先有酪相者。以乳中先有酪性还生后酪。名为自生。

六位者。六即判得醍醐。故云肥腻。譬佛性等。他经复云。明起者。由别起智明而断于惑。致属次第教意由惑智解不相即此释违。

今经就修习缘了者。今助破之前次断。先明岂非解了而云浅近耶。

先定者。为乳中定。有酪性为定。无酪性而我未解故问。

是义云何乃名为生者。若先有即是已生云何而言从乳因缘而生于酪身。假因缘验乳无酪性。

乳中亦应有草者。乳中亦应有于草子也。

初研譬者。研其定有定无等。故云研譬。

经云不可定言(至)酪者。不可二字冠下二门。

经云不生菟角者。菟角是定无。但有其名。乳中身不定生于无。故知不得说。云乳中定无酪性。

以理解释者。令违因缘之法。皆是假说而已。理体本是真常。故名理解。又是依于道理解释。

众生福力者。众生语通故约三种释。

经云从因缘生酪者。酵燸浆水等为因缘。

经云牛味者。即乳味也。

经云是乳灭已者。身得酵燸即转为酪。名为灭已。

醪音劳以物搅之者。颇求树汁等投于乳中。名为酵。非谓用于酒酵。但是借酵字消经而已。若作醪字。此是清劳字。翏(力救反高飞)。

开转断义者。如前转无明断无明得明与上相似。又正是无明转。即变为明。与在前文同。故云开转。

经云虽同一咸者。譬一切众生虽同为无明所覆。皆有上妙佛性之水。

若消譬者。碱水之中自有八功德水。不杂于咸。

经云种种功德者。功德譬佛性。毒草喻无明。

经云刹利等者。应云九法界众生皆为烦恼所覆不见佛性。

四象至等者。案西域记。象有四。一嗢钵罗。二钵特摩。三杓特迦。四奔茶利迦。即是青黄赤白四色。又一钵头摩象。二优钵罗象。三𤘽物头象。四分陀利象。

于天雷时耳上有其钵头摩华文生者。说之以为钵头摩象。余三亦尔。

三云此象者。解此同第二释。

经云增长法身者。法身体无增长。由众生终有浅深。名为增长。

第二答能见难见者。僧亮曰。上三归中明我性有佛性。似如有神我之性。为佛性也。今广明佛性非有非无离乎二边。处于中道无相可执。其性玄妙非二乘所测十住大士。犹尚暧昧岂非难见耶。

浅行闻见者。住前菩萨也。

经云佛性甚深甚深者。谓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深之极也。故重置甚深之言。

经云云何甚深(至)入者。佛性有何相状。不可得见。而复难入耶。

总举十譬者。观经文十譬。与止观十乘观法相应。第一譬不思议境。故一谛三谛即空假中。名为佛性。

经云以一指示者。一一皆须云问言见不。僧亮曰。金錍譬诸经教。一指譬三乘诸经。说三涅槃实欲显一常住涅槃。文隐义微譬一指也。二指譬法华。破二涅槃一乘虽显义未明了譬二指也。三指譬今曰佛性常乐之说。

即便少见者。悉身已居终。终则感果。理鄣说已便见始则力微难说虽示不了。是以经说十地菩萨见终不见始也。

如疏破譬三忍者。寂灭一思在佛。是故除之。

又初地(至)十地下约通教释。此譬一谛下约圆教释。

惑于无我者。昔教迷于无我。谓是真实不达无我。即是真常之我。故云惑于无我。

经云虚空鹅雁者。由虚空无明所鄣见佛性鹅雁。了此与上求义同。身有上求必具下化。

经云譬如醉人者。由无明醉见真常远路不明了此与安心义同。以止观安于法性之道。若无寂照。焉能见道。

经云遍行求水者。由无明渴逼迷闷不见佛性清水。此与破遍义同。遍破二死三惑之旷野。方能少见三谛之白鹤。

经云远(至)大舶者。由处虚空无明见佛性楼橹了此与通塞义同导师。若不识通塞。焉能过五百由旬达于佛性楼橹之是非。

经云通夜者。游无明夜见三德佛性了此与道品义同。道品是通三德佛性之门。如通夜游。

经云王事所拘者。由无明事所𤘽见佛性牛聚了。此与助道义同。因他得见岂非助道。

经云为是虫耶者。由无明虫见佛性尘明此与次位义同。以实相心持戒一作一止自浅阶深六即位别。

经云为是牛等者。为无明牛障弊见佛性人了。此与安忍义同。安忍人牛等速顺。

经云见尽菩萨者。由无明天像等见尽菩萨真性明此与离爱义同。离于相似天像䇿进令见真菩萨像也。

经云云何肉眼而能见者。且约六根净人。父母所生眼为问实通凡夫。

经云随顺契经者。小乘经也。

而有识者。非空识二处识而自有细识。

而有想者。非空识之有想。非不用处之无想。而自有细想。此就同界释。

若理内凡夫者。依佛教修内凡人也。

王子富于法财者。菩萨道尊譬之王子。凡夫无德譬之贫人。

互相者。感应相开。名为互相。

往反者。如大通佛时机来相应名往。众生退大流转名反。子身退大文亦息化。亦名为反。故云往反。

经云有一好刀者。真我常住谓之有一。自在可悦。谓之好解。则断惑喻之刀。结习永尽谓净妙第一。

言持刀者。身舍捐应也。

法皆随者。义云持去。

机感刀密者。机兴则应谢。应息𢟅来𢟅去机皆不知义。如逃行而非彰灼。名之为蜜。

讇(于琰反又是盐反)。

典诰者。谓有典教也。

经云我库藏中无是刀者。小乘真谛库中无耶我刀也。

五方便者。五停但是对治。初门用五停治惑令堪修念处。是故除之。又复合总别念为一并四善根为五。

素为亲厚者。若取意说即是昔于大通佛所曾结丈法。今文正意明于往昔曾禀小化。故云亲厚。

未欲破此耶计者。明小乘人来欲破此耶。计机缘未宜故也。

唯明无我者。此性文迮。但云无我及皆悉不见我刀真实之相。未说无我等教。

经云时王大㗛者。僧亮曰。双树之说。真实相也。

文字品

就文为二。先释题。次文中下释文。初文为四。先略释题。以开密下述旧。三今明彼下破。四今依下广释。约三谛以显文字具三谛之用。初文者。僧宗曰。上已广因果。及广流通。然以文理合为经体。故此品广文。鸟月二喻广理文理。既鄣于经无𨷂。智秀曰。以十四音用表圆理自为满字。表未圆理。谓之半字。此亦同古人之例。二三如文。四广释又二。先约三谛释。次即字无字下融通复疏三谛。初文三。初文是空能灭半字者。开半即满更无半相名为灭半。次文云半字是诸经书下假也。

文章根本者。从一涅槃流出半字等。开此诸经等即是圆常。名为开秘。

三从又云若解下中道也。

即字无字下次融通复疏三谛。又三。先结。次譬如下譬显开。三一一字下合初法中无字空也。无字即字假也。亦即下双非。具足下双照也。

次喻中又二。先正譬显。次一即种种下释成三谛之相。初俱成一器空也。次而种种不失假也。

三亦名种种下中也。

次释文中如如前解者。从一云根本下纯是涅槃大法名认归。此约先失而后认为此义。故异于开权。

后解者。但云是佛方便之说也。

非认者。非先失而后认。

非与者。非先与方便。而后与在真实。何者一切本是大涅槃法。

文理之本者。小为大本。因小得入于大。故法华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即其证也。

经云是法非法者。是法满也。非法半也。

即是开半明满以旁随字者。谓十二音入于迦佉已下三十四字。

以字随音者。以迦佉已下三十四字随阿等十二音而皆出生一十二字。如迦迦。随于恶阿之音而得。余皆例尔。然泽洲云。梵章中有十二章其悉昙章以为第一。于中合五十二字悉昙两字是题章名。余是章体。所谓恶阿乃至鲁流卢楼外国正音名亿力伊离栗离此是初章。就此章中迦佉已下三十四字是其字体。初十二字是生字章。末后四字是呼字音。将初十二呼。后迦等生字之时。

有单呼者。依后四中栗离二音。

其复呼者。用后亿力伊离二单复呼中并有长短。声别故有四音。前后合说有十六音。

而经说十四音者。前十二中后二助音。非是正音。故除此二。然今依义净三藏寄归。传云恶痾益伊屋乌颉里(是一字)蹊梨(是一字)里离翳蔼污奥庵阿右十六字皆是声韵。向余字上配之。凡一一字便有十六之别。□□□犹若四声于一字上即有平上去入四番之异。其□□□□□□。

涅槃云十四音者。不言末后二字。以与初字形无□□□□别也。其颉里蹊梨四字成西方二字。更加里□□离始成四字。为此古人有鲁流卢楼之失。深成译者之过。其文字品自非对授终无解理。

脚佉伽唬我者。捙社缮喏吒诧荼䘺拏多他拖[牛*且]娜跛叵婆𭊃么。右五五二十五字名便缮那。此之一名自因多义。一未成文义。二成文义。三男女根义。四齐酱义。五气味义等。然其大意总是第三转声能简别义。此二十五字未将上韵来配时。但是半字不堪呼召野啰婆舍洒娑诃蓝叉(末后二字不入其数)右脚等二十五字并下八字总有三十三字名初章。皆须□□上声读之不可着其字而为平去入也。且如将十六韵声配三十三时。初一脚字成十六之别。然当今时俗始教童蒙多不道。颉里(一字)蹊梨(一字)里(一字)离(一字)四字。所以但有十二之殊。若为十六者。亦成无过。以其四韵用处不多。是以人皆不存。十二声者。谓是脚迦(上短下长)抧鸡(美移反上短下长)短俱(上短下长)鸡计(上长下短)孤告(上长下短)甘个(两声俱短个字用力出气呼佉等十二声并宜昉此)此十二字皆可两两相随唤之仍须二字之中着子注而取短长也。余三十二字皆可昉斯总有三十。今十二名第二章。了悉谈总有十八章。但学书得一章识字略足渐学余也。然依此旨消经者义略周矣。

经云则能摄护大涅槃者。东提头赖色常王护常无常。南毗留勒迦乐王护乐无乐。西毗留博叉我王护我无我。北毗沙门净王护净不净。不令外人取其枝叶。斫伐破坏云云。

书缺二字者。僧亮曰。言十四音所列十二。端应经云书缺二字。此为证也。如前引义净所说此亦未当。

所言字者。梵云阿察罗此方义翻。名为无尽。与彼涅槃常义相同梁武由此意。四开善同绿洲。如前说五庄严复能生与前生共为十四。故不可也。六治城过同庄严。

河西以前十二等者。若无义净所解此释。犹可依用。何者以鲁流卢楼前十二为十四音。

二语者夫云语者。多字方成二字为语。故未可用。

力未成为半者。谓将上韵来配。但是半字。故云未成。以得阿等十二字遍入诸字。一字皆具十二字。方满名故云也。

无牵申等满者。前文无于引无常合成满字之常。如前所引四斥为果。

是童蒙所不习学者。如前颉里等四字。始教童蒙多不习学。可然若言卢楼二字童蒙不学。未有凭据。

经云重童者。上声呼。下去重。字字皆随音势。上声呼之。

经云超声者。那罗等九字是超声。谓满口五音具足鴹调之声。名曰超声。

经云虽复处在阴界入者。不即六法。但理而不。不离六法由于五。即方得见性。

经云是故半字义者。若从本体流出以释。则平昔法性为满字。本满为半字。本半字复为世间本。若从末为本。则世间文记等为半字。本半字为满字。本满字法性本虽展转相依。其体无二。

又半字义(至)烦恼者。半字虽于真谛。全是无明别惑。所以半字为烦恼本。性云。半人但是居不足之地皆亦半人。

更明无字之义者。僧亮曰。上云一切善法根本人。谓亦与如来为本。佛无师悟非字所摄名离文字。性云。无字义耶者。耶常及二乘但名有字。而无字下常乐之义。

鸟喻品

就文为二。一释题二文为下释。文初又二。先略释。次旧解下广释。初又二先引河西。次今更下正释。初云真应者。常是真。无常是应。

月喻隐显者。隐喻应身无常。显喻真身常住。法瑶曰。法身玄妙寂冥绝于视听之表。于情为隐。见丈六谓之为极名显。

达常无常者。达阴界入。即是常无常。即非常非无常。故名隐显。法瑶曰。昔说无常为令得常。得常由乎。无常岂得相离。是则共成一圣。名共圣行。

破曰凡言共者。二行并观。今昔身乖。何名共行。

依二谛三谛者。然经但明二谛相。即以不思议。二谛即三谛。所以依义作三谛释。

一教一切教者。圆教遍摄遍开一切教也。

次广解文为三。初叙旧中云此乃两类为两双者。若作异类为两。双喻双流行亦得。

问中问娑罗者。上问中云。云何共圣行娑罗迦邻提也。

舍利者。鹭鹫鸟也。

次然汉下略非以示正义。

相中云呼为双流者。谓凡夫所修名双流行。圣人所行名双流用。

三问为凡下问答斥非以显正为三。先问。次他解下。先叙旧。三今言下正释。初又二。先问起为解释之谛。次他解下释。初问意云身言双流为凡共凡行。常无常为凡与凡共行。无常为凡与凡共行。常为与圣久共行等。更不得立第四句。若立则同上也。

次他解中文二。先述他解。次又一家下重叙失。初又二。先叙他。次此不应尔下破失譬旨。

初云但识金等者。金譬常。鍮譬无常。

次重叙二。先叙失。次明下破。三正释中云双飞双息者。即力而理名双息。即理而力名双游。二谛即中名双息。中即二谛名双游。非二中亦尔。又无常常即非常非无常名双息。非常非无常即常无常名双游。又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我亦自入亦名双息。

雌雄亦成者。二鸟即一鸟。一鸟即二鸟。方曰双游。

横竖者。一行具一切行为横。一一无不契于秘藏名竖。又六即浅深名竖。位位遍摄诸法名横。

凡与凡共行者。谓一切凡夫共行。此双流行。

凡圣共行者。凡夫观无常。常全是圣人涅槃常。无常圣人观常。无常全众生生死。是何故尔。法体无二。若凡自观凡夫常无常不名双游。圣人亦尔。要达凡圣。法体无二。方名凡圣共行。

非凡非圣共行者。凡圣俱契非常非无常秘藏之理。不当凡圣故也。

文𨷂圣与圣共行句如前说约人法者。六即人涅槃法。良由人得法浅深不同故尔。

次释文中合中云但是略耳者。文中但云是苦无常我等三。不云是苦乐无常即常无我真我何以略之。以显法同。谓苦即乐等。

经云云何是苦无常等者。问意云何。只苦无常等如迦邻提鸟双游耶。

前多斥倒者。指哀叹品常破无常也。

只生死中有异法等者。以于生死作异见异解。何者二乘于生死作苦等异。菩萨于生死作常等异。名为异法。法体本来相即。方曰双游。

借此以显无常者。借于世间暂时无变之常。显成世间常义。

经云汝今不应(至)说者。先前其闻非。故云不应。一往生之问者。意云一往观迦叶时。如来同于诸物。似于无谛之问。实非无谛。

然佛下出非无谛之相。

今问忧悲等者。此出问意。如下迦叶引出作难。何者涅槃若无忧悲。佛于余经中何故说言。如来亦有忧悲若有忧悲。即是无常不。

经云直以世谛(至)常者。佛意云前借世也。果暂时之常。以为况喻。岂谓如来只同此果。

经云虽有烦恼之身。全是佛性。故曰如无。

经云譬如金朴者。亦作此针。说文作此矿朴(普木普角二反与璞同)五譬皆是分喻。不同波水之喻。何者融朴为金。金出朴存。若喻双游。于义未忉。

经云譬如众海归流者。亦是分喻。由入方咸无忧悲。

即有我者。真我也。有忧悲即无我者。闻世有无我也。

经云无想天等者。初明无想不得定有。若无想下不得定无。以是义下结。无定处以其无想而有寿命。故无定处。如来忧悲亦尔。无解慈悲实无忧悲。为众生故。任运而有。所以譬之。如无想天。

经云依枝等者。神依和合树居。所以不得偏依枝节此即明其非有。

虽无定下显其非无。佛法亦尔。

合譬者。无忧悲合有我。而于下合无我。

但于无中说者。如来无解慈悲无思无念。由众生扣任运而有若等义。

说忧悲者。一大慈悲故忧。二权应故忧。平等法性实无忧喜。故云义说。

经云微尘(至)立者。虚空尚不立于微尘。况有舍宅耶。又舍虽不定。因虚要因。空地而立。

经云性无住故者。虚空不受物。舍宅性不住空。故云性无住也。

病常者。耶常病也。

安隐而游者。住大涅槃。而遍游法界。泽州云。二鸟喻佛如来五浊增时。名为盛夏。烦恼识盛。名为水长。佛选正法化人令住。名选高原不及。约起倒以释。则顺经文。

兼常无常等者。应更云。名第一常第一无常等。

经云死匈者。匈能证表。即是死果之处。

经云无天眼者。若有世尊真天眼者。方见真我。

云何至智慧台者。升高见下。故知如来有于忧悲。

月喻品

就文为二。先释题。次今分下入文解释。初为六。初明二品相成以显题盲。次河西下述河西释。三问答下释问答意。四梁武下傍引儒宗所计以明天地日月之相。五长河含下示正教所明以异儒。六此品下示答文意。初二如文。三释意中云两问一答者。如上云何得广大等有二问。但用四依一品答一两答者。如上问。云何得长寿。则作两重因果。答河西只是一句者。就河西言品虽有三意。只是一。但一问一答而已。余之二句两问一答。一问两答。文中少有此力。故云可解。今师意云。三十四问皆是一问一答为定。

月取亏盈者。亏为隐。盈为显。显喻真身。亏喻应身。

曰用长短者。长喻显。短喻隐。

星以去凶者。吉譬显。凶喻隐。以论适宜然。泽州云。上来明佛定业。作用下约日月星宿三。喻明佛身口二业作用。今明二行及以隐显。莫非三业。适宜不可分二。现违经文。

月摄日星者。月能亏盈尽。夜俱视光用是同。故得摄二。

四引儒中云髀(𢍉婢反)。䉈(苏旱反)日月横行者。谓东西行耳。

绕天地转者。从天上没地下转也。

五引正教中云角行者。落角行也。

次入文解释中用答三问者。上只一问。含于三问。故今答三。

自然运转者。由众生业力使转矣。

持风者。持在空中。

二住风者。令住不堕下。

如作盗人者。阿含经云。有有人偷菰云。咄咄月莫出。待我偷菰了。任汝出不出。名不乐见。

三三本摄者。依佛法但立三时。虽立三时三四十二亦与四时同也。

非简贼住者。佛法不立秋时。若简贼住。应问汝是何时受戒。若云秋时即是贼住西国。俗中本立四时。既未入佛法。不知佛法立时之限。又律中夏不安居得提罪。春冬不安居得吉罪。

春秋同者。曰长短同。凉气同故。不立秋时。

力(都聊反人性也)其作除故等者。此怪星至国王崩立。故云除。故布新。

经云一经耳者。法瑶曰。起一闻之功。终籍此慧。众恶消除。不言一经历耳。烦恼便尽正显此经。功能灭恶。生善齐法身也。

菩萨品

就文为二。先释题旨。次今就下入文解释。初又三。一腾答意。次释菩萨下释义以显标名。三然河西下判得失。初云上有十三者。突非阿罗汉半不答及魔波旬合为一问。但有十三。然耶正品疏现开为身声。两答则有十四。若开罗汉则有十五。若据上开初行为四问。是十三则有十六。虽然盈缩大体终取十五为定。若上为十三。菩萨品则须答十三。大众品应答八问。

佛事者。纯明常乐我净及非常非无常法也。

此下明菩萨修行大般涅槃。故属菩萨力。

答十二至十七者。古人意云。大众问。但答六问。

次释义中菩萨义(至)四重者。正为及简出未发心。

得菩萨名者。非此四摄。故先列之。

三力供养者。籍草亦云。布草燃灯及石蜜浆为三供养。已发愿我当来成佛亦名释迦。

侍者弟子皆同虚信者。只于三藏。实有铿然块碍缘生之法体。达如幻虚心而信。故名虚信。

干慧者。慧未得先生。先浅水为干。

摄法不尽者。不能于一中先量。先量中一等。又不能摄圆教智。释因果惑理八种之法。故云不愚退。

不摄一切众生者。别人入十信发心。方名菩萨。十信已前未发心者。此教不摄。

佛根性者。前三教但是菩萨法圆乘。方名佛法。所以独菩萨乘不摄于圆妙觉。闻即菩萨者。众生先上。谓佛是佛尚名众生。何得不名菩萨。

理性为因者。理性为因。涅槃教光为其菩提种。解此即名为未发心菩萨。又皮应知纳。

涅槃教光薰者。得为菩提因。名未发心菩萨。阐提及前三教根性。约未转边。闻悉不受不得。名为未发心菩萨。又直指圆乘根性。名未发心菩萨。

从谤而信者。从理性迷闻涅槃教转成名字则名发心。

岂会经宗者。今经以圆常真伊之教。纯诠醍醐。佛性以为其宗。故不得作余解。

三判中云此答四问者。从此至为病污。只有四问。

不为病污者。由见性故不为病污。为是义故而答诸问。同显佛性一意。

而少眉目者。今师所明圆常佛性。与河西同。犹如一面。而皮辨于诸答别别不同。以显佛性。如面具于眉目。

次入文中云叹经傍答者。因大涅槃教光遍触一切众生。为其菩提心因即名叹经。此大涅槃教能诠一切众生理性。涅槃由理性。具得菩萨名。即名答问。但是从略名为傍耳。

善根微少者。正出未发心菩提之相。今用此释。故不非之。

经云众生虽无菩提之心者。涅槃教光薰其内心。为作菩提之因。正当理性未发心菩萨。

此品之前者。生善在今。灭恶文前。故云之前。

前品之末者。月喻品末云譬如日出时。众雾下有十行六字。是灭恶文。

次仰非者。若云涅槃。光入毛孔得为菩提因者。义应不然。何以故夫言因者。文却修行方始得遂。蒙光成因。故未可也。

持犯等难者。即是持犯先有差别。

经云何故说四依义者。若云一切众生闻因涅槃光而发心者。只用此光。众生尽发。何故如来灭后复令四依出世。治恶赏善耶。

积善方解者。别人修行。动经却数。方及成因。

经云除一阐提者。具三障故。谓不见因果。烦恼障也。

说无因果业鄣也。

世世积恶今成阐提报障也。

大福大事者。圆乘根性方能供养无量诸佛等。名为大福。闻是经也。得为菩提因缘。获菩提果。此即感应道交大涅槃藏佛性因果。名为大事。

经云无量诸佛等者。今是实发不同照连等。权要须经。却不堕三恶者。经云堕三恶者。在观行位身未断惑。戒缓乘急。致有退耳。

经云若有闻是大涅槃(至)菩提以者。此正明未发心。理性菩萨以闻经故得菩萨名。经为其菩提之因。了此即转成名字菩萨。疏中云闻涅槃是名字菩萨者。且从闻经不用发心边释。故除理性菩萨涂疮譬闻慧者药但在皮薰。渐渐除故。譬思慧。涂目目能见境。故譬修慧。

开善但九譬者。今师为十。前金刚譬能破坏一切。后金刚取其体蜜。不受外尘。殊成两别。

要路者。是菩提路始也。

为后世开眼者。为彼世人开秘藏之眼。

逆顺各若十者。若顺十以则从细至粗。从无明起。乃至一阐提。以若逆十。以则权一阐提。以起以至。先明如止观第四卷。

明忏护是其二者。是彼十中云。二约善以明。忏悔者。是彼第七。修补过昔。三业作罪不许昼夜。今善身口意䇿励不休。非移山岳。安填江海。以此翻彼。纵恣三业心。

经云夷坦者。夷平也。坦宽也。

生死际者。穷无始罪原。即是无际之际。

至先至处者。穷未来罪境讫。至先生忍臣。方名至处。

经云猕猴者。猕猴譬阐提。月譬涅槃。水譬有浅相。善水中譬菩提。阐提虽闻涅槃菩提之名。终不能得。如彼猕猴也。缘起如僧祇律第七云。佛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奈。国名伽尸。于空闲处有五百猕猴。游行林中。到一尼俱律树下有井。树下有井。中有月影现时猕猴主见是月影。语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闇冥。共作议言云。何能出时。猕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提树枝。汝提我尾展转相连。乃可出之。时诸猕猴即如主言。展转相提。未至水。猕猴重。枝折堕井死。而时树神便说偈言。是等騃捺兽。痴众共相随。唯自生共恼。何能救世月。佛告诸比丘。尔时猴主今提婆达多。是伴者今六群比丘。是尔时也。曾更相随顺。受诸若恼。今复如是。

经云犹灰覆火者。由愚人见现在不见未来。以先明灰覆佛性因果火。亦是覆世间因果之火。

恶不即受报者。阐提生报非现报故。以报在将来矣。以上不字而冠于下。明长行中如乳成酪。应如偈中亦用上不字冠下。如乳句不如乳即成酪也。

经云无目者。但见现在不见未来也。不见罗汉道。罗汉能断未来生死。而此人不见也。

重举非者。作小谤大。即是其非。

经云投之浊水者。谓众生五阴浊水也。

疏云先常(至)八种者。先常苦空等五。是实观因解等三。是似想观合为八。灭八种病四倒三毒及等分也。

经云过八种术者。僧高曰。此经理圆功德力胜。故言过也。

不忏过去者。宿恶若多须用潟药。

常德譬薰者。薰药遍体喻常德体通。

乐德譬丸者。丸药补益故喻乐。

示三途苦报者。谓指示三途。是苦报之处。令其发心。

此教须去者。忘教诠理。故云文字。即解脱义说为去。

母譬经教者。母本是发。唯少依教修行。故云与我母药如疏所。

十地行满者。过十月也。即譬十地满足。

慢为乾者慢高爱下。以喻干湿。超悟记云。初地菩萨有大悲。故不取涅槃。名推干。有大智故不住生死名去湿。此与兴皇同。

除断常。诸倒者。由除无明八倒。即除大体无判。

经云乳餔者。餔口中嚼食也。

涂鼓譬着。教者所涂之鼓。譬受化机受于教法。名为着教。泽州云。新毒药譬理大鼓教。以佛菩萨新所诠理资成教法。故云也。

㿃(赤白痢竹例反)齐为席下齐是诸肠[腮-心+日]原故也。

前答除鄣者。指前除三障文也。

前是法身善逝身者。由诸佛法身冥加自行。方得成就。又逝由往也。即唱灭之力身令自行成就。

经云若得顺风者。譬修行得闻大涅槃法。则疾至萨云彼岸。

一体多约果人者。一体三宝。此约究竟果位证得。以释地住也。上但是分得。今唯极果。

经云如来密语其除难解者。四十余年未曾显说。如来常存无有变易。来至法华涅槃方始显说。名为密语。

如四非常者。是无常苦等四也。

各有其意者。谓以大乘说常。破于无常等。今文正意佛说一法智臣善解。常即无常。无常即常。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是佛密语。如何作相破释。故今不用。

今寄一事者。谓约法释也。

佛说生灭等者。只生灭一法而生四解。方名智臣。此约教下之法释。约门释者约能通教门。故有二释之异。六卷盐器与此同。初明不动乐德也。次无相净德也三明常□□也。四佛性我德也。次第对四门意。亦应别解。

经云波罗奢树等者。总以三树譬涅槃经。衰灭之时不解密语。常雨不降。不得常里。水陆枯悴。譬无人天善。

经云众生薄福者。值此恶时。即是薄福。由恶比丘致令法无威德。

经云哀哉大险者。不解如来微密秘藏。必堕三途。流转无已。故名大险。

所遮则开等者。经中无此意。不须此释。

经云时有一人者。譬受学求法人也。

余知见者。除境智外。泛尔触释。名余知见。又是用无常等观。以助正观。名助为余。

善男子下备合者。僧高曰。从善男子至美味合第一加。水从是诸恶人至之语合第二加。从抄前至伴侣合第三加。从受畜至水乳合第四加。昙谶曰。止取杪前着中后为三加。中后着前为四加。

说必依谛者。涅槃常理实不可说。依二谛说。如加二分水。

经判出两句者。经中二句分明。余二句者。女人不知佛性。只是女人。女人男子若知佛性则名男子。男子为成四句。故具说之。

双辨起没者。大法与处名起。不与处名没。故指罽宾等。即其相也。

兼遣上开者。答问文少。故名兼也。

然此是答问下先腾疑意。文为二。一设疑以徴释。从何故复言下次腾兼答疑意。初文二。先设疑徴问。次河西下释疑。初云疑何不决者。意云纯陀从前至今闻佛所说疑何不决。今更令他腾耶。

次释疑中云二人为支者。不如云唯益是存也。

次腾中二。先设闻。次今举下释言。

悬与理同者。然迦叶本问与纯陀之悬会。故佛释纯陀之疑。迦叶之难悬解。

若举偈(至)无差者。具足应云差即无差。无差即非差非无差。方释迦叶之疑。

此一偈凡四出下是第四如来为释分为四。初示所出意。次成论下出异解释。三今则下正释。四观师下述观师所释初文。

经云本有今无者。本有无常。今无无常。

本无今有者。本无佛性。今有佛性。此二句是牒纯陀差别之疑。何者然纯陀本将昔难今。将今难昔。佛即用下半泯其差别之见。何者本有今无亦无是处。本无今有亦无是处。所以牒其二句。而以无差释纯陀之疑。所以章安于一一句。皆作三谛等释。又应更云。本有无常今有无常者。今昔俱须见性故。又本无常。今无无常。无常即理故。又本有佛性。今有佛性。是性无二故。又立故差别三世有法。斯有是处。忘故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大意是同者。同显一无差意也。

亦为下亦三释根者。传至二十六。最为下根性也。

次异解中皆有立有破可见。破中云正是纯陀所疑者。金刚前后相应望。正是差别。与纯陀疑有何别耶。

非开得意者。偈意正见纯陀差即无差。故云三世有法无有是处。若不相即则非偈意。

即昔日之今者。谓今日无昔日般若。何以故此二句犹是金刚心前致非今日般若金刚心也。后者亦是差别。何名无差三乘至涅槃。正是无差别同于纯。阿能释疑。

本有烦恼等者。此即破烦恼得涅槃。亦是差别。还同纯陀何成释疑。本无涅槃亦尔。

疑难宛然者。纯陀疑宛然。迦叶难宛然。

体用具足者。有于本有今无等因果之用也。

亦应隐而不显者。今日身显已不隐。别昔日隐应不得显。此亦差别何关释疑。

三藏师者。谓真谛三藏也。

生死无始等者。释第二本无今有句也。

涅槃有始下释本有今无句也。

惑灭道存者。小乘破烦恼。方得涅槃。即是无常亦是现在过去者。释迦是现在。即是本有今也。灭度复是今无现在未来者。即是本无今有者。弥勒当成佛故。

有三可三等者。只缘差与无差。体不相即。所以差与无差。并成差别。故今不用。

今明不尔下今师对古人释。

开三不失一者。于一佛乘分别三故。

合一不失三者。即同体方便。故本有今无。合差即无差句。本无今有合无差即差。故云斯有是处。

三世有法斯有是处者。为顺化仪故。为顺机宜故。为实设权故。为引入实故。为双流行故。为存今昔因果故。何者若无因果。众生即佛。何用修道。故立因果。引令至极。然纯陀疑正执昔曰三乘因果差别为难。佛今以无差别之差别因果而答。亦遣纯陀之疑。故云三世有法有是处。

无常常者。差即无差。常即无常。无差即差。非常非无常。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境智非境智者。差即无差。故非境智。无差即差。而境而智。即非境非智。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因果非因果者。我体非因非果。犹能我人因果名生。例如境智明差等相。

本有只是有者。有句也今无亦是无者。无句也。

又云上半是有者。本有二字也。下半是无者。今无二字也。

两派者。今昔为两派。上半不融为两派。

三正释中云。一谛即三谛者。此明本是即家之差。何以执昔小差。难本大差。

三谛即一谛者。今永无差。何以难今令同昔小无常之差。只无一句即三前具足。方释差别之疑。

亦是无常即常等者。为纯陀本执昔无常为疑。故约无常等以释疑。

此则何难不遣者。遣迦叶难也。

何疑不除者。除纯陀疑也。

一有一切有(至)世界者。此即三谛无差别之差别。释纯陀等定差别之疑难。故属世界。

对治者。一实之无。治昔三乘差别之有。

即为人者。亦有故生真俗之力善。亦无故生中道之理善。又亦有故生三乘力善。亦无故生一乘理善。

一悉即具四者。一悉皆具四句。即四悉相可解。

四明观师所解又二。先述。次此解下结判。初云三句出所非者。无有是处为能非可。

今无者。本有烦恼今无烦恼也。

此无可令有者。今有佛性也。

非今之本者。本本不同今本。今本即是一实也。

此今非本者。今今非本今。本今无佛性。令令有佛性为此义。故今本不同。并是他释。泽州云。佛于过去无量劫前有生死身。名本有。当于尔时。无常法身。说为今无。佛于过去无量劫前。无前法身。名为本无。当于尔时有生死身。说为今有。若就凡夫二乘论之。彼于现在有生死身。名为本有。无常法身。说为今无。又于现在无常法身。名为本无。现有生死无常之身。故曰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者。破他定义。此言不足。若具应言。三世无法亦无是处。若就佛论。佛本所有生死之身。三世恒有无无是处。今已断离本无法身三世恒无无是处。故。佛今已得。若就凡夫二乘论之。彼本所有生死之身。三世恒有无有是处。故当必除断。彼本所无。常住法身三世恒无无有是处。故当必修证。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亦有差别。如此释者疑难宛然。以是而观当代盛行之疏解释。若斯况其余耶。是故录之。令知同异。仰劝后学深因。今师之解意气包括。释难遗疑。方称经旨。

众生业报者。无始有于正因佛性报也。

何曾证入者。大涅槃体不当出入。

假设之言者。世虽无佛由有涅槃教在无容。二乘取小涅槃必住大涅槃。故云而实不尔。

经云名为善有者。大般涅槃是极善法。妙有法故名善有。

经云乃有一佛出者。僧宗曰。圆解难固。常倒易生。无善灭佛。不得恒现善机希有。所以时一出世。背化失机。动经劫数。云何说大致教。唯以三乘级引。故知小果权施而非实也。

经云性相者。由性外相。同异云何。

第九答上者。问中有犹如乐未生。云何名受乐。用此半偈。助成不坏众义。

经云欲护正法者。内护常住不坏之法。众生受者。后为不坏眷属。

检觅则无者。但有假名所以推捡无体不识。

手足者。谓不识身手足之色也。

已下注第十 大众问品

就文为两。一释题。次就初下入文解释。初又二。先正释题。次河西下腾问数。初云为大众所问之境者。但见释迦一一毛孔出诸化。佛皆领五十二众。受纯陀等供。即互相问。纯陀有何福德。少许粳粮充足如许。大众因此得名。名大众问品。

无为大众者。观师意云。迦叶无为大众问。故名大众问品。泽州云。上来广明菩提之因。此下次明如来涅槃之因。因诸大众请以论之。就斯以题。故云大众所问品。

次腾数子云兼答远离病问者。即是超答此问。

经云纯陀过已等者。与物尸城中眷属也。

经云种种光明者。前青黄等外。

复放种种光明者。为普收大会供养故放种种光明。意在于此。又古佛道法过中不食。其时身至不容发言。故放光以显意也。

经云执持衣钵者。此是无供之众。

经云一一毛孔等者。皆是无供之众及五十二众。故云无量。

经云自受纯陀者。僧宗曰。法身无像。应化何殊。

自受纯陀者。示请立有人显彼无宿愿之异耳。

经云所食之物者。无纯陀之少粗亦无大众之多妙。故云亦无差别。

经云供养谁者。若无佛受供。寂后檀行何能得满。故有此叹。

经云诸佛法应尔者。机兴则来机谢则去。故云应尔。

经云已经无量劫者。如法华寿量品所明文远。

经云永处安隐处者。文已住于三德秘藏即处也。

经云汝闻应修行者。常观涅槃行道。令最后檀满。

十三偈者。僧宗曰。无指的文。正应各除前后四偈。取中央偈大意。明佛法身圆极应而不灭。前四偈一往应喻。后四偈令其安安有在不应愁恼。

经云假使乌与鸱者。六双。六双中皆先一偈违问答。碍文可见。

经云尔乃永涅槃者。佛意云。如上诸鸟得如亲兄弟我方入涅槃身无得如兄弟之义。验我不曾涅槃。何故谓我入涅槃耶。

七叶至臭者。涉公云。七叶无香可喻生死。婆师馨馥可况。法身迦留果毒喻烦恼身。镇显极甘喻常乐身。假令臭花发香毒果变甘。则是纯生善。生善无恶。佛化方休。今身未然云何永灭。

佛果冥真者。虽云。冥真不离通真。冥真尚可出。真更非故。应责云。出照何境复断何惑。

经云无有愚痴者。虽有烦恼如无烦恼。故名无痴。

经云是旃陀罗者。此云煞者煞菩提心。害于慧命罪岂过此。

大众属上句者。此自是一途。未为全当。

经云独受我供者。如来不可思议一一赴彼心。念他彼自迷。

经云譬如药树者。此即灭恶身也。

兼答远离者。秘密文广。则当于正。余二文略。名之为兼。

隐覆者。有余覆无余也。

经云一切契经云一切契经者。经通大小有余。无余亦通大小如下释。

二取三罪人者。能改恶能护法。所以取之。

经云持戒(至)差别者。持戒毁戒尽可。布施赞叹复有何差。我今不解愿佛为说。

经云唯除一人者。佛不彰灼云除。

一阐提者。为欲惊觉时众生于后问。非唯除一阐提。趣向阐提心者亦须简之。

经云我今未解者。不知如何即是破戒之人。故云未解。

虽非即是者。且据现说彰口。未知内心趣向在。何故名虽非即是。

经云若犯四重(至)正法者。于一身上。重叠犯四重五逆。要有诽谤正法。方名阐提。有人虽犯四重等由信因果。谤法之人不信因果。故名阐提。

经云所言破戒其义云何者。但破律仪。即名破戒。于为复别有所犯。名为破戒。我今未解。故云其义云何。

六妙药者。今家法华方等忏法皆先以逆顺十心等而为方法。今此六药与彼大同。亦可通用。

三护正法者。此当四弘中法门无边誓愿。

知夫忏悔者。皆须先发菩提心。若不发心罪则不灭。上求下化不成。

五达罪相者。即是观罪性空寂。

生护法心者。有佛法处护令不断绝。无佛法处建立令得与显。河西云。发心达罪者。即是无生忏悔谤。坐念实相。亦与此六意会。

经云譬如日出等者。大涅槃曰。能除一阐提暗冥之心。

浅行菩萨者。前三教贤位菩萨。闻涅槃而发圆解也。

经云本性弊恶者。未改悔前名本性恶。

经云得生天中者。得生第一义天中也。

如种破核者。身自无善种。河能令他而生善种。

前一切施等者。只解。一切之言则成有余之说。若言三乘得报异者则是实说。

经云王舍等者。王舍城中有优婆塞。先力尼干问施福。尼干答云。施我得福施佛无报。优婆塞闻嫌不平等。遂来问佛。佛知其意即答。其言一切布施唯可赞叹。彼闻欢喜。生信敬心。是故如来而说此偈。

经云亦为菩萨(至)秘藏者。证无余义。乃至菩萨人中之雄。摄取持戒舍弃破戒。皆是无余之义。

经云少分一切者。有余之义故也。

九十五种等者。九十三道名体俱邪。修多罗阿毗昙二名正而体耶。故名修多罗鬼阿毗昙鬼。

指实行二乘者。除应化二也。

经云第四八戒者。具更分持之人也。

非因非果者。实相之理。名为正道。故云非因非果常乐等法。是能通门。名为助道。

经云等视众生者。差即无差。故云等视。无差即差为随宜。故作有余说。

经云唯愿小停住者。佛是三宝中胜。何不久住世间利益我等。又佛受供也。必入涅槃力不得止。且小停留待三人至。

表迹应无常者。机息应谢应迹亦灭。复何可怪。

经云尔时大众生菩提心者。此是闻法已为报。法恩及发心也。故重供养。

大论(至)跛兔者。大论第二十六释精进无减中云。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大树林。多有禽兽。野火来烧三边俱起。唯有一边而隔一水。众兽穷逼逃命无地。乘尔时为大身多力鹿。以前脚跨一岸。以后脚距一岸。令众兽蹈背上而渡。皮完尽坏。以慈悲力忍之至死。寂后一菟来。气力已竭自强努力忍令得过。过已背折堕水而死。前得度者今诸弟子是。最后菟须发陀是。

第七卷 现病品

释文为两。初释题。次从就文为四下入文解释。初文二。一述旧。次今皆下正释。初文者更有。僧宗曰。上来所说。当宗虽举。未有发实。将显至人。患累斯昼。是以先示病相。因请更起。光仪显胜。以表无病之旨。因答第二十九所问也。

开善答离一切病者。佛实无病示现有病。令他离病以现病。答上云何诸菩萨远离一切病问望。

后为正者。以现病品在五行初故。属后为正。

次正释又二。先释名。次就品下释疑。于中又二。先立疑。次由前下释可见。

次入文解释中偏言四分者。以此四种缘力而生现能发业招集病果。故偏举之。

通别病因者。有病之因莫过四箭如来也。

离不应有病内救外济者。或唯内救无外济。或唯外济无内救。容有病因世尊身内外具足。何解称病而不为诸众生说无上法。

经云尸波罗蜜者。戒学也。诸禅等定学也。修诸正勤慧学也。

经云教大迦叶者。此是迦叶童子语。大迦叶是佛长子。已于法华得授记竟。何不为说令入念不退位。四卷意者。弟子不同即世界大乘即第一义。理不退即生大乘理。善治恶即对治。治事理之恶。

经云不治诸恶比丘者。世尊在世不治。世尊去后何人能治。

经云缠者。十缠也。一无惭。二无愧。三嫉。四悭。五悔。六眠。七掉举。八昏沉。九忿。十覆。释曰。无惭者不重贤善于诸功德及有德人。无敬无崇。无所忘难。无所随属。说名无惭。言功德者戒定慧也。有德人者有戒定慧人也。无忌难者无畏惧也。不随属者不作弟子礼也无愧者颂云。于罗不见怖。谓诸善士可呵厌法。说名为罪。于此罪中。不见能招可怖畏果。说名无愧。嫉者谓于诸兴盛力。令心不喜。悭者谓财法巧施相违。悔者谓于恶作力身不称。以遂生追悔。即此追悔。解恶作起。何者良由先因恶作。方起追悔。故知恶作是追悔所依也。眠者谓令以昧略为性。掉举者谓令心不静也。昏沉者。谓身以重性。于善法中无所堪任。忿者谓令心愤□。说名为愤。隐藏自罪。说名为覆。无惭悭掉举是贪家等流果。无愧眠昏泛是无明等流。嫉忿是瞋等流。悔是疑等流。覆者若有智人覆是贪等流。无智人覆是痴等流。犹此十使缠绕。众生缠绕净心故也。

盖谓五盖。一欲贪。二瞋恚。三昏眠。四掉悔。五疑。谓贪恚盖障戒。昏眠盖障慧。掉悔盖障定。定慧无故。于四谛疑。疑故能障解脱及解脱知见。盖覆缠绵。心神眠闇。戒定慧等皆不得发。若经部释。眠。眠障定。掉悔障慧。今此五盖通于界内外不专。唯在欲界故也。

单慢开为两者。从慢上开为两也。

着我所由者。阴为着我之由。又是着我我所。名为所由。即我慢相。

增上慢者。未得上法自谓也。得名增上慢。

憍慢者。于其父母师长等边。不能等敬。名为憍慢。成论中名慠慢。

放逸者。不修善法也。

贡高者。者是慢之类也。自恃名高。陵他名慢也。

对心(直类反谓怨也)频申等者。惛沉睡眠之相。

果中说因者。重病是果。此病由于往业所致。故名果中说因不。

经云修菩提时(至)金刚身者。经中皆先因世乐。愿于众生。令得出世上上法乐。方成如来之行。

经云从金刚际起者。从初即用种智断烦恼。而感此座。故云智力。

外道称佛等者。外人毁呰世尊。为甘蔗种牛粪种。瞿昙是本姓。故从本称之。

经云不知方等典者。意云。若知等典人则知化佛不灭度。不知之人则生永灭之见为是力。故请起息恶。

经云唯有诸菩萨(至)善射人者。明诸菩萨及文殊能知如来毕竟常住。如善射人凡夫外道皆生无常之想。故请息恶也。

莲华是瑞者。华从毛孔而出。色相敷荣。验知无病。

华能含果者。表于修因感果。有自在解脱之用。

前亦放光者。通指前文放光。其光过百千日。

言非病所能者。非实病者所能放光也。身放光明。即大悲薰身。

经云阿鼻地狱等者。正法念等经。梵言泥黎。此义译为地狱。谓地下有狱。故言地狱。狱缚也。谓缚罪人不得解脱也。婆沙云。梵言捺落迦此言受苦器。即是苦之器具也。亦云那落迦此言受苦者。谓是罪人也。昔人不解分别。但总言地狱。言捺落迦者具有四义。一不可乐。二不可救。三闇冥。四名地狱。今经中所说四中之一也。瑜伽云此下。三万二千逾膳那有等活。等活下四千逾膳那有黑绳等七如是也。下六捺落迦相去皆隔二千由旬。其八寒地狱皆小于热地狱。俱舍乃云。下过二万至无间底。极为浅近。又准长阿含经俱舍智论等。地狱有八。一名想。瑜伽云等活。大论名活。活受苦相者。谓彼有情多共聚集种种苦具。次第而起。更相残害。闷绝躄地。空中有大声。言此诸有情可还等活。可还等活。次彼有情顃然复起。如前苦具。还更残害。由此因缘长时受苦。业尽方出。大论云狱卒唤之咄诸罪还活。故名活活。二名黑绳。智论云。此中罪人为谓狱卒。以黑绳拼之或为四方。或为八方。长者金𢭃。𢭃者令长而斩截之落其手足等。此人宿因谗贼中良妄语恶口狂煞无辜故受此报。业尽方出。三众合。谓彼诸有情为狱卒驱逼令入两䥫𦏌头大山之间。彼身入已两山迫之身被迫亡。一切门中血便流注。如雨铁𦍞头马头象头师子头虎头。亦复令和合。置大铁槽中压之。如压甘蔗。血便流注。复和合已。有大铁山。从上而堕令彼有情跏在地。若斫若刺。或梼或裂等。业尽方出。四号叨。谓彼有情寻求舍宅。便入大铁室中。即便火起。由此烧然。极烧然遍。极烧然身。被烧已。苦痛逼切。发声号叨。长时受苦。业尽方出。五大号叨。谓彼室宅其如胎藏苦身过前发声遂大。六烧热。谓彼狱卒以诸有情置无量逾缮那三热大铁热上。左右转之。表里烧抟。又以大铁串从下贯之。彻顶而出。反覆而炙。令彼有情。诸根毛孔中悉皆焰起等。长时受苦。业尽方出。七极烧然。谓以三支大热铁串从下贯之。彻其两转。反顶而出。又以三热大铜鍱遍褁其身。又复倒掷如前三热弥满灰水大铁镬中而煎煮之。其阳涌沸令此有情随汤飘转或出或入没。令其血肉及以皮脉悉皆销烂。唯骨璅在。寻复[漉-比+(人*人)]之。置热铁地上。令皮肉血脉。复生如故。长时受苦。业尽方出。八名阿鼻。此云无间。智论云。此之地狱纵广四千由旬。正法念经说。纵广八万由旬。七重铁城。七层铁网。六十八隔。周匝七重。皆是刀林。四大铜狗身长四十由旬。眼如掣电。耳如釰树。有十八狱卒。卒有八头。头有十角。皆如牛头。一头有士四眼。眼散铁丸。置罪人口中即烧其口。及以咽喉彻于腑藏。从下而出等。长时受苦。业尽方出。言无间者其中有五。一报无间舍身即受。二受苦无间(中无乐故)。三时无间(定一却故)。四命无间(中无绝故)。五形无间(其身充满八万由旬)。一人多人同处其中不相障碍。皆悉遍满业。不思议也。此八大狱各有十六小地狱。周匝围绕。各各纵广五百由旬。故俱舍颂云。此八捺落迦。我说甚难越。以热铁为地。周匝有铁墙。四面有四门。开闭以铁局。巧安布分量。各有十六层。八大地狱。一一地狱各有四门。一一外皆有四增。且如无间自有四门。一门之外有四地狱一煻煨增。二尸粪增。三锋刃增。四咸河增。一煻煨增。煻煨齐睐彼诸有情出求舍宅。游行至此。下足之时。皮肉筋骨并皆销烂。举足还生。二谓尸粪增。死尸粪为泥。此诸有情为求舍宅。从前出已。渐渐游行。陷入其中。首足俱没等。三锋刃园。俱舍云。锋刃增一铦刃。路有利刀。釰仰为路。二釰弃林。三铁刺林。彼诸有情从前出已。游行至此。下足之时皮肉筋骨悉皆。消烂。举足之时。还复如故等。四烈河园。俱舍云。咸河增有广大河沸热。灰水弥满其中。彼诸有情寻求舍宅。从彼出已来堕此中。犹如以豆置之大镬。然猛炽火而莫之。随汤腾涌。周旋回复。于河两岸。有诸狱卒手执林索及以大网。行烈而住。遮彼有情。不令得出等所言增者谓从根本狱出。更遭此苦。故名增也。一门有四。即四四一十六狱也。阿鼻既尔。余七大狱亦然。并其根本。合有一百三十六所也。又有孤独𤥶落迦所受苦相处所。虽小种种苦具无不具。如吉祥问大采渌豆子经广说其相。

经云八寒地狱者。一頞部陀。若依新译頞部陀。此云疱极。重广大塞触所触一切身分悉皆卷缩。如疮疱二尼剌部陀。此云疱烈。犹如疱渍脓血流出。三頞唽咤。四嚯嚯婆。五虎虎婆。亦云歇唽汰。郝郝凡。虎虎凡。受罪有情苦。音差别以立其名。六温钵罗。此云青莲华。由广大寒。触一切身分悉皆青游皮庸破裂故也。七钵特摩。此云红莲华。过此青已。色变红亦似红莲华。八摩诃钵特摩。此云大红莲华。谓寒更甚身色[袖-由+余]红也。然今引与经中列名大同小异。名虽小异。其义大同。在文可见。

是一一华下化佛利益。经中具有依正及三业利益。在文可寻。

序品中云有顶者。如彼三当释故。

经云云举昔证今者。昔已除病因病果。验知今日无病。

经云如言如来者。谓是如来密语故也。

此中三病人。异前者。今文中前三。病人全是大众问品中三人。彼但有此不差之人。今文则剩有不差不差。故与前异。

与前硕异者。此与四依品。并涅槃彼为护法。则驱遣恶人。若有破戒者不听受独读诵大涅槃经。今则许其发心为菩提种。故听其供养等。又此文初三病人于前则三人之列。于今但成一耳。

差差者。即开出。

怖畏等者。即开许菩萨也。

中者。即是不差差人。次后开五种是也。

断三结者。问见或既有八十八使。如何但说断三结已。即令得果。答论云。此三种结三。三昧近对治。法身见是空。近对治法戒取。是无愿。近对治法疑。是无相。近对治法。复次三结生或增上身见生六十二戒。取生一切苦行。谓投头拔发等。疑于过未一切处生犹豫。又云疑过去因现在果。疑现在因未来果。故但说三十四。

二十八者。谓人七天七为十四人天名。

经云中阴为二十八须会释之者。法华疏第七云。然大经有三文。第十经云。成菩提第。十九经云。至大涅槃。第二十经云。得阿耨菩提心。若得菩提心必至菩提及涅槃得菩提心。谓至因菩提涅槃。谓至果。果中有智断。菩提是智。涅槃是断。具说始终具说智断。故说三文。记家释云。第三是因。前二是果。果中既是智断二德。故后发心菩萨可指初住分得智断。就经三文皆云八六四二。岂可因果同经尔许时耶。此且一经。故菩提涅槃并通因果。若教仍权。但至初住。纵至极果。其教亦权。岂必八六等。方至极果耶。则与一生入地生身得忍为妨。

五下分云云者。问何解此五。名顺下分。答下谓欲界。此五顺益下分界故。名顺下分。谓贪恚不出欲界。身见不出我心。戒取不出下法。疑不出凡夫。又贪欲瞋恚。故不过欲界。故有能超上生有顶由身等。三还生欲界故。说贪瞋。如方狱□身见等三如防逻人。故俱舍论云。由二不谓贪瞋。由三复还下谓身见戒取疑五。上分者。一色界贪。二无色界贪。三色无色掉举。四色无色慢。五色无色无明。由此五种能令有情不超上界。名顺上分。结以贪过重两界别论经过。

八万劫等者。泽州解云。一约厌心种子强。故名钝根。经多劫等方发菩提心。善厌心种子弱故经劫少。名为利根。速能发菩提心。言猒心者谓从初忻乐无漏以重故令根钝。如是利钝根别故。始自八万至十千也。天台大师意则不然。由界内经生多少不同。致令界外其根利钝不等。不约忻猒而释。

涅槃疏私记卷第四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