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卷第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钱塘沙门释智圆述

文字品

上性(至)之字者。如来性是所诠常住之理,文字是能诠常住之教。理教相显,二品互明。文中凡有四十七字,十四字是音,三十三字是字。夫言字者,盖文字之总名。梵语恶刹罗,译言无异流转。或言无尽,无尽是字。字在纸墨,可得不灭。借此不灭,以譬常住。故字之为义,可以譬道。此案西域悉昙章,本是婆罗贺磨天所作。自古迄今,更无异书。但点画之间,微有不同耳。

悉昙,此云成就。婆罗贺磨天者,此云净天,旧言梵天,讹略也。

此是足满者,添足成满,非本来圆满也。

常、无常具足者,体虽双遮,即遮而照,故具二用。

四片合为一,果双非双,照两双成四,以此为满。如四片合

开一切字者,谓即字无字,无字即字,非字非无字,三谛互融,名开一切。如斯融摄,方名满字。岂同兴皇遮照不融,名满字耶?

文云下,正释三谛,自为三文,各先引经,次结义。初真谛中,先引经。

离半字逐满字者,世法名半字,佛性名满字。又九部为半字,大乘名满字。

次本对半下,结义也。

亦复无满者,所对既绝,能对亦亡,如对五寸之短,谈一尺之长,五寸既灭,长名何施?故经云:于一切法,无碍无著。即绝待意,半满俱无,是真谛义也。

当知字非字者,字即半满相待,非字即半满俱绝。

以无下,以绝待为满字,故知此满非对半得名。

次俗谛中,先引经。

悉是佛说者,下释二义,如下疏文。

次当知下,结义。即空而有,半满相待,其义宛然。

以正法为满字者,半满俱名正法,半不知满,满必收半,故使满字统于半字也。

佛性自净者,众生佛性本自无染,不假修成。

次当知下,结义。诸字,即前空、假二种字也。

故称满字者,此以佛性中道,即遮即照,得满字名。

虽有下,明互融。举一即三,举三即一,故云具足无缺。同前伊字,故不纵横。会归此理,方称开密。次譬可见。开一下,合。法性、法界亦复如是者,以此二是佛性异名故。若解佛性,余二亦然。

岂隔下,结斥古解。

开秘说满者,开前偏权之秘,说今三德之满也。

偷安已典者,即外道书中,亦有三宝等名。此方道教,其例亦然。尝览其经,往往有梵行、魔王、众生等语,岂非偷佛名教,安已典耶?

引清净法行经者,准辅行所引,与今小异,未知孰是。彼引经云月光菩萨,彼称颜回。故知孔老二教,虽曰外法,悉是大权垂迹,意在渐引物机,所以二教皆师于佛。故老子西升经云:乾竺有古皇先生者,是吾师也。绵绵常存,吾今逝矣。又云:吾师化游天竺,善入泥洹。又符子曰:老氏之师,号释迦文。尹喜内传曰:老子曰:王欲出家,吾师号佛,觉一切人也。今受天帝请食,还当为王及群臣等一时受戒。列子云:昔商太宰噽问孔子曰:夫子为圣人欤?孔子曰:丘博识强记,非圣人也。又问:三王圣人欤?对曰:三王善用智勇,圣则非丘所知。又问:五帝圣人欤?对曰:五帝善用仁信,圣亦非丘所知。又问:三皇圣人欤?对曰:三皇善用因时,圣亦非丘所知。太宰大骇曰:然则孰为圣人乎?夫子动容有言曰:闻西方有大圣人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据此诸文,则孔老之于释迦,师资验矣。张湛注释列子,而曲解西方圣人之语,不云是佛,虽欲崇道,其如侮人之言何?问:疏引清净法行经者,为正翻耶?为疑伪乎?答:天台智者,证居五品,位在初依,而于止观及净名玄,悉皆引用,厥或讹谬,不应引之。故四依品云:如是四人,若以佛说,言非佛说,无有是处,是故我说如是四人为世间依。故荆溪云:准诸目录,皆推此经以为疑伪,文义既正,或是失译,乃至今家所引像法决疑妙胜定等,意亦如是。如涅槃后分,本在伪目,至大唐刊定,始入正经,岂以时人未决,便推入伪?大师亲证,位在初依,不应错用,

若如下,会通也。

佛则认归者,外道名言,既是偷窃先佛遗教,故今释迦认归,乃云皆是佛说,非外道说。

方便施与者,即法身大士,隐实施权,现外道身,说彼教法,渐渐诱进,故云施与。佛今显本,故云皆是佛说等。

若开下,则约会事归理,云是佛说。是知大小言教,内外经书,悉由心变。当体即心,心即三谛,所变皆然。杨子尚知言者心之声,书者心之画。彼语虽近,可以例远。当知观心僻越,则有邪外教起,禀教则成六趣因果。观心真正,则有大小教起。观心即空,则藏通教起,禀教则成二乘因果。观心即假,则有历别教起,禀教则成菩萨因果。观心即中,则有圆顿教起,禀教则成佛界因果。又是折空观心,即空观心,次第观心,不次第观心,而大小教起。只由理具诸教,故随观心之缘而得发起。故观所起,唯见理具。经云皆是佛说,义在兹焉。既指心性一如,言说皆理,故知经云皆是佛说者,非约如来认归,亦非方便施与。直指理体,云是佛说,故注云云。

文理之本者,谓小乘半字文理,为大乘满字文理之本也。以因小入大故,即同上文先教半字,后教毗伽罗论也。

别明字本者,彼悉昙章是生字根本,说之为半;所生余章,文字具足,说名为满。又十二章悉名为半,自余经、书、记、论为满,类如此方。由三十六字母而生诸字,遂有经、书。经中既云持诸记、论等,即是明半字为记、论等本,故云别明字本。即下经云:是故半字于诸经、书、记、论、文章而为根本。

得悟满法者,即经云:然后能知是法非法,是法即满,非法即半。故下经云:半字皆是烦恼言说之本,满字乃是一切善法言语之根本也。此盖如来以世间半满,以显出世之法,由小入大也。

以音随字者,谓十二音入于迦佉已下三十四字。

以字随音者,以迦、佉已下三十四字,随阿?等十二音。泽州云:梵章中有十二音,其悉昙章以为第一,于中合五十二字。悉、昙两字是题章总名,余是章体,所谓恶、阿乃至鲁留卢楼。外国正音名亿力、伊离、标离,此是初章。就此章中,迦、佉已去三十四字是其字体。初十二字是生字章,末后四字是呼字音。将初十二呼后迦?等生字之时,有单有复。其单呼者,依后四中标、离二音;其复呼者,用后亿力、伊离二音。单、复呼中,并有长短声别,故有四音。前后合说,有十六音。而经说十四音者,前十二中,后二助音,非是正音,故除此二。疏文单或禅,俱音丹。礼记:禅,衣字从衣。初文下,叙诸师异解。此既梵章,此方人师不谙彼语,遂使随情,纷纭诸说。又义净寄归传中广明音、字,今不烦引,恐惑后学。止可略知大况,用识所诠。应知佛引梵章字本,意在况显佛性周遍。若了此旨,经义冷然;若昏其宗,徒分音、字。寄语讲者,止可约略消文,无宜穿鉴。

是十四音等者,经标十四,至于历名解释,但有十二,故使诸师取义不同。

四、解单者,但足前十二,成十四故。

二、解复者,兼取后三十四字,重合其字,共成十四,故云复也。

书缺二字等者,此据瑞应明太子乘羊车入学堂学书,而古书本缺二字,其师不解,反问太子也。

是余声者,非正音也。应法师云:此二字是前恶、阿两字之余音,若不余音,则不尽一切字,故复取二字以穷文字。

故经下,开善,据文为证,炮音正当第十,既便结十四,则知不取后二余声。

更取下。明足前十为十四也。

插着中心者,谓以后四音,插在十音中间着之也。谓阿下正示插着之处,即前六后四之间也。

阿阿者,谓短阿长阿,伊忧皆然,此前六音也。㖶野等,即后四音也。等即等取乌炮二音。

前十二为六音者,谓短阿、长阿为一音,乃至庵、痾为一音。

后五五者,即以后三十四字中取二十五字,以五字为一音,则有五音,足前六上成十一音。

三三相对者,余乘九字,故云三三。但取四字为一音,以足前数,其余五字,乃属迟音。

书缺下,还引瑞应弹之。

悉昙(至)总名者,如前解。

冶城亦坏者,亦以字足音故。

取后四字者,即鲁留卢楼,以鲁卢为一音,留楼为一音,故云合为二音。复引六卷四字,但是二音,故知梨梨只是鲁卢,楼楼只是留楼,亦梵音奢切耳。

足前为十四者,暹记云:以鲁、留、卢、楼四字是呼字之音,亦名润声,即是发音之始,故得足前十二为十四音。

又梵下,谓梵本不言音字之异,通云四十七字耳,故但以十二字为能生,或取下四字足十六字为能生,皆随便也。

又一解:下音是能,生字是所生。

二、语者,暹记云:夫云语者,多字方成。二字为语,故未可用。问:疏引诸释,的从于谁?答:且据河西以消音字。初半下,释前经云初说半字以为根本义也。前因叙古,未暇释之。半为满字根本,故今疏中半、满对明。三番释义,前二约所表,后一解能表。

事未成为半者,暹记云:谓将上韵来配,但是半字,故云未成。以得阿等十二字,遍入诸字,一字皆具十二字,方得满名。

无牵申等满者,彼所立义,但如四片为果,无引小入大之义,故非率申。

经重音者,上声呼,下去重字,皆随音势上声呼之。

经则能摄大涅槃者,以四王对四德护双树,不令外道取其枝叶也。

明诸字所因中,经长短超声者,初十二字是长短声,前之六字初短后长,后之六字前长后短。其迦佉等二十五是其毗声,随其流类毗比(夫必反)一处,故曰毗声。后耶啰等九字是其超声,不同毗声,故云超也。

疏迦佉等下。正示。二十五字是毗声也。谓迦佉伽重音伽俄(鱼贺反),是舌根声;多他陀重音陀那,是舌上声,北远及应法师云:是舌头声;吒佗荼重音茶拿,是舌头声,远应云:是上咢声;波颇婆重音婆摩,是唇间声;遮车阇重音阇若(耳者反),是齿间声,应法师云:舌、齿声。凡五字中,第四与第三同,而轻、重微异,故皆重音也。重上声余九字是超声,谓耶罗轻音罗和赊沙婆呵罗(来家反)也。应法师云:八是超声,恐不取后罗字,以与第二字同故。

所言超声者,暹记云:谓满口五音,具足羯调之声,名曰超声。

所以诸师所说不同者,只由西方五印音殊,所传各别,故使尔耳。且此土方言,尚难区别,况东西辽夐,未易知也。今为消文,故此略解,意在佛性,余何所云。

经:虽处阴界不同,阴界者,不即不离,如冰如水。

经悉应归依者,归依在悟,位通五即。

经是故半字(至)而为根本者。既以半字喻小,满字喻大,若从本体流出以释,则平等法性为满字本,满为半字本,半字复为世间本。若从末为本,则世间文记等为半字本,半字为满字本,满字为法性本。虽展转相依,其体无二。

经又半(至)烦恼者。半字虽证真空,全是无明别惑善法,即指佛性。

更明无字义者,即一向就失以立科名,以文中明失语多故。经中二意:一、约外道,无半字义,故经云亲近修习不善法也;二、约小乘,无满字义,故经云不知如来常等经。

今应离等,结劝迦叶舍小悟圆。

鸟喻品

河西先明三品义同。真应者,满常显约真身,半无常隐约应身。若欲分别,则半满是真应教,常无常是真应行,隐显是真应用。教行在因,用必在果。

因字下。正生起三品也。因字识理,是依教开解,故有前品;达常无常,是依解立行,故有此品;能隐能显,是行成证果,有斯二用,故有后品。

今更下,今师生起。河西所释,既不显云教行,故使今师助成彼义,而且对前生起此品。月喻在果,其义易知,故文从略。

二谛、三谛者,不思议谛,二即三故。

一教一切教者,即一说三,即三说一故。

依教立行者,依三谛教,立三观行,中边俱照,故曰双流。

二行并观者,中边不二,故曰并观。中即是常,边即无常,二法互融,如鸟游息。三观圆修,名如来行。由境发智,即因教开解,义备前品;由智立行,即以解导行,旨在今文。

教转成境者,只由生智故转成境,即向云即文字达三谛也。

知转成行者,前品之智,转成今行。崔豹古今注云:鸳鸯,凫类也。雌雄不相离,人得其一,其一则死,故谓之匹鸟。

娑罗翻鸳鸯者,此释非也。梵语斫迦罗,此云鸳鸯,非娑罗也。

雁、鹤、舍利者,舍利,此云春莺,亦云鹙、鹭。

汉不善梵语者,以东汉佛法始通,故使后代以汉为称,不忘本也。

以况下,示双流行相。况,比也。一即是中道之真,无量是二边之俗,二谛互融故云一中等。

非一下。遮则非真非俗,照则而真而俗。即照而遮名双息,即遮而照名双游。双流共行,义在斯也。

问:为下意云:一言共行,约何名共?故历三句问以辨之。苟立第四,还同第三,故但三句研穷已足。

他解下,叙古。初师约生死无常、涅槃常以明共义:先斥非;次若精识下,显是。

二物者,识鍮如观无常,识金如观常,故云乃是双观。圣如是下,正酬前问。圣指登地,凡指地前。

皆云亦如是者,意显圣与凡共。

一鸟下。生死如地,故云穷下,此但在凡;涅槃如天,故云穷高,此但在圣。他以生死但是无常,涅槃唯常,故遭此责。

假令二鸟者,纵破,纵彼计云:我说凡圣各能精识二物。故向云:圣如是行,凡亦如是。岂非双游?

但双下,破也。纵于凡心能双观者,只是二鸟双游地上,则双游空中,其义不成,故云不双游高也。

游高不游下者,若于圣心具二行者,又不涉凡,则是二鸟但能飞空,不能游地也。只由他人不了凡圣无差,彼彼互遍,故受此难。

又一下,次师约生死、涅槃各具二法以释双游:初立宗比斥,次正出己义。初文先立半满以为宗本。

约一法者,谓半但无常,满唯常住,各据一法故也。

双游约二法者,名既云双,法必具二,意取半满各具双游,半中则两无常为双,满中则两常为双。将出己义,先斥前师以常无常为双游义。既释今品,义必在满,何殊梨奈两片共成一果?

夫双下,正出己义。则以生死、涅槃各具二法,对取同类以为双游,二常为满。其体既同,岂如梨奈?此乃古师自谓得意,及为今破,义甚无归。

今明下,今师斥经喻双游,正取雌雄匹偶,故以二雄二雌责彼违经。

今言下,明今释,先横约理事解义。

生死(至)亦尔者。生死是无常,涅槃是常住。生死即涅槃,无常即常,故云生死具常、无常也。故下经云:未闻是经,皆言无常;闻是经已,皆言是常。岂非生死具常、无常,涅槃即生死,常即无常?则涅槃亦具常、无常也。故云亦尔。是知生死、涅槃,二法相即。如云波具动静,水具亦尔。只由波动水静,波即水故,波则具二;水即波故,水具亦然。而此事理,始自凡心理具,终至妙觉究竟,一切皆然。故使下文结成六即。问:极果岂有生死耶?答:性恶不除,应同九界,故得极果。涅槃亦即生死具常、无常,并同上说。故下疏云:若应物云如来有忧,实理则无也。

在下(至)双息提喻,合法也。

下即生死,高即涅槃。生死涅槃,一心所具。各具中,与无常故双飞。常即是雄,无常即雌。常即无常则雄息,无常即常是雌息。二法体同,既无前后,得名并息。其犹波即水,故名波息;水即波,故名水息。波水同时,得云并息。经云:游止共俱。游即飞,止即息也。

即事下。生死即事故无常,涅槃即理故是常,事理相即则共行义成,此则正以事理释成上义也。

二谛下。前之事理即是二谛,故今更对中道以明三谛。重释双游,以圆教二三开合成异,故于二后更约三论。前云事理只是真俗,真已是中,俗即二边。今明三谛,则以二边自为真俗,以前真理别受中名,二谛无常,中即是常,义同前释。

非二下,覆疏上义。恐计中、边,故兹更述。谓约理实无中、边之异,故云非二中;约事即中、边宛然,故云而二中。即是非常非无常,而常而无常。讲者无以二谛为双游,中道为并息,大有所妨(云云)。

是则下但云双游,不云息者,游息体同,故得存略。后诸学者,若昧一家,理造事造,性恶修恶,理事不二,心色一如,欲消此文,诚为不易。

事理下,竖约。六即结成。前释双游,未分凡圣,故属横辨;今摄前横以归六位,一一位内各具前横,故今名竖。

言事理(至)既成者。向释约二谛、三谛及以覆疏,括其大义,只是事理,如向已明,故使今文但云事理也。

名字下,正示高下。

不言理即者,向约事理,正谈理具。若晓解此义,即名字人,五品观成,六根似证,分真开发,妙觉究竟,岂有余途?唯此事理,故双游皆成。

横竖下,事理是横,六位是竖,横入于竖,竖各具横,故云具足等。

此中下,结酬前问。以前约三句徴其共义,他人答释其旨全非,若依今师备有三共。

凡凡共行者,谓彼彼众生,各具事理,一一互遍,双游并同。此即答前第一为凡与凡共问也。应云圣圣共行,答前第二为圣与圣共问,但是文略。若释义者,则是分果、极果,所证事理,一一互遍。此二且约凡圣,各自论共。问:理可容遍,约事如何?答:事即理故,理遍即事遍也。

凡圣共行者。此答前第三,圣与凡共问也。谓凡圣虽异,事理体一,清水浊水,波湿无殊。以二波理通,举体是用,是则凡心遍圣,圣心遍凡,一室千灯,喻意可见。若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此文三共,岂在再思?

非凡下一句,若对前问则是长有,谓约事则凡圣且分,约理则谁云迷悟?故云非凡非圣。如斯之理一切俱有,故名共行。

约人、约法者,事、理是约法,六、即是约人。

但是略者,具足应云是苦乐、常无常、我无我,故此三双并喻二鸟,经但举三,故知是略。

又显义同者,谓苦、无我与无常义同故。

是故互出者,喻中喻二,今但合雌,喻中之雄已是常等,故云互出。今谓经云无我等法,则是等取常乐我也。

论议中,迦叶问者,以由佛举二鸟,而但合无常,未达其旨,所以请答。故下,佛答,具出二用以合喻也。

旧云下,一向约异,不明横具,故未尽善,得观师意,方合经旨。

前多下,即指哀叹等文,皆以如来所证真常,以斥二乘无常之倒,故云约竖论常。前非无横,但多明竖,故云多斥。

今品(至)无常者。此约横论,以谓生死、涅槃各具二法,故云一时。

只生死下。且示生死具二之相。涅槃具二,义可例知。以生死涅槃体无二故。即理而事,事异于理,故云异法说苦。即事而理,理异于事,故云异法说乐。此亦不异而异,故云异法。

五谷者,即经云稻、米、麻、麦、豆、粟也。

下别下,亦是观师预引下譬,释成此文。

借此以显等者,即是借此世间华果,以喻出世二法也。

一、就生死应云无常常,涅槃下应云无我我,或阙或略。应知生死具二,是约住前四即。故迦叶徴喻为问,佛答五譬,皆云虽有烦恼,如无烦恼,住前未证,且云生死。就涅槃具二,则约分果极果,经文焕然。下文更释前两是横者,以二法各论一行故。

后一是竖者,以生死苦对涅槃乐故。此亦非横非竖,而论横竖,横必入竖,竖不离横。

理应备论者,约其义理横竖三文,各应备论六义,而今三文各明二义者,俱是互现,义必具也。

答中明生死常等者,此指能喻事常,故经举须弥即世间久住之事名常,事必磨灭,故异佛常;若生死中常,理与如来同。

经唯除涅槃者,此乃即生死之涅槃,正是明生死中常理也。

经直以世谛等者,以世间谓果实已定,故且云常,故借此事以喻常理。

经领解中,二善哉者,双赞如来善说生死具常、无常;述成中,两如是者,双述迦叶能领二义,故疏注云云。

未闻(至)无常者。以偏小教,事外谈理,不云生死即涅槃故,是故皆云生死是无常法。

闻是(至)是常者。今经圆说生死即是涅槃,圆信成就,故皆是常。

经虽有烦恼者,烦恼是生死因也。

如无烦恼者,以烦恼即菩提故,具足应云三障即三德。

经即能利益者,谓能为他说也,此指假名等人,故云虽有烦恼。

修多罗翻契经者,意显契经是小乘故,如下经云从十二部出修多罗,在小明矣。又是定藏,以三藏诠三学,则经藏诠定学也。

金丱下,以经文丱字,二家用音不同,招提作普角反,观师作孤猛反。故文中先出二义:初是招提义;次金未理,亦名矿等,是观师义。

典金名者,典守金玉之人曰丱人。周礼云:丱人掌金玉之地。注云:丱人言矿,金玉未成器曰丱。而字通三体。古文作丱,字书作矿,说文作磺,铜铁璞也,同孤猛反。故观师依之,以丱音矿。

注云云者,如向说。

然丱下,今师双取二音,以音召体,俱是金玉未理之名,不须各执,用者随便,故注云云。

就涅槃(至)二行者。此约分真究竟,已证此理,具足二行也。是故,迦叶,约如来果人离忧悲为问。

无忧悲下。忧悲是妄事,我即是真理。无妄则有真,故无忧悲则有我。有妄则无真,故云有忧即无我。

谓是无端之问者,一往观文,谓迦叶忽问如来忧悲有无,语无承蹑,故曰无端;二往寻文,义不孤起,故云然。佛说涅槃等无常之善,昔教备说,故使迦叶蹑前问之,非无端倪也。

佛法亦尔(至)合譬者。文误,应云无想天下,即经云无想天寿亦复如是一句,是以前譬合树神譬也。

佛法亦尔下,是大分二段,后合文耳。

经:如来实无忧悲,是明涅槃具常。

而于众生下,是明涅槃具无常。岂非分证究竟,皆以应用为无常耶?二鸟在高,双飞双息,义斯见矣。下经例然。

但于无中说有者,法体湛然,实无忧喜;从体起用,则有忧喜。

众生有苦,明有忧之由,只由机感,故佛垂应。既有八苦,未脱八难,以苦为机,感佛大悲,勤劳救拔,故云见佛有苦也。

今问下,释疑。文有三意:初、问难;二、反质;三、示义。初意者,约应用双问悲喜。初问应有悲苦。既示内心有忧,则应外形有苦,以世人心忧必形苦故。如来下,此问应有喜乐。不念众生是无忧,无忧必有喜,内设有喜,外应受乐,故云应是无苦。此皆执凡以难圣也。次问者,先牒理体。法身无忧喜,何以下,正难。以向疏云:应物云:如来有忧,实理则无。既云实理无忧,则是法身有喜,与无忧无喜义成乖各。故问云:汝何以云如来实喜也?

今亦下,反质,则是答次难。彼既立法身无忧无喜,故今牒彼名反问之,令堕负处。汝既云无喜,又云无忧,无忧则应有喜,还成我义,故云何以定云等。以法无定性,定则是执,故以定字责之。

我说下。示义。则是酬初问也。法身实无忧喜苦乐,但随顺机缘应用拔,与示忧示喜不同凡夫,故云义说。上句云非忧喜,而下句但云义说忧悲者,且顺经文一边结示。

此是不定之言者,或云忧,或云喜,而当体即非忧喜,不可定执。以此经下文偏破定性,故经云:如来有忧及以无忧,是佛境界也。

经:舍宅微尘,不得住立者。舍宅至粗,微尘至细,皆于空中,不得住立。

经若言下,且约粗说,亦应云若言微尘等。

经:心亦如是者。此举虑知妄心为譬,重显前空中舍宅之譬。故疏云:为譬,作譬也。心无质碍,喻前虚空;阴、入、界,喻舍宅。

经:若谓如来入于涅槃等者,此指事中灰灭为涅槃也。

经如来不入者,对小灰断,故云不入;其实入大涅槃,即事而理,故名入也。

人度者,证果在人故;地度者,禅是所依故。

猕猴见佛心者,贤愚经云:安罗树林有猕猴行,见一树无蜂而有熟蜜,来就阿难求钵。阿难不与,佛言:但与。猕猴得钵,盛满蜜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令其水净。猕猴不解,谓呼有虫,将至水边洗钵,水漾蜜中,捧还上佛。佛分布众僧,皆悉周遍,猕猴欢喜。今且以猕猴测量佛意,谓佛嫌有虫,故云尚见佛心耳。

今亦下,今师明义,微许成论,故云有少分知。如猕猴知佛有嫌心,而不知欲水净,是不能具知。今经约下中不知上法者,正是不能具足知也。

即是竖论者,化住前生死凡夫,令入分证究竟涅槃之理,凡圣对辨,即是竖论。初文但约住前凡夫具二,次文但约证得圣人具二,故前二是横。盛夏极热,以喻迷深,迷深则倒重,如盛夏水长。倒谓八倒也。

譬令解常等者,即是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我亦自住其中也。顺鸳鸯喻,故云游诸觉华,以此鸟好在华池故。七觉如华,故曰觉华。

此中又兼等者,此预示答文。以此段正明苦乐,故问但云名第一乐。而答中有常等四行者,旁兼而明,非文正义。然旁正合明,则具六行,向云具简六行也。

经谨慎者,约果则三德圆证,约因则三观圆修,名为谨慎。三教九界,悉名放逸,因果例知。

言死句、死路者,六道有分段死,三圣有变易死。

下不知上者,以理即为下,证圣为上,且略名等。

经无天眼者,此真天眼,即佛眼也。

经:无我密教者,偏小之教,隐覆佛性,名为密教。又显虽施小,而密意在大。

初偈明人者,经云勇健者,诸凡夫俱是;约人明法者,经云智慧忧患悉是法故。

通释:二偈者,经如来二字,释初偈初句。断烦恼,释后偈第三句。住智慧山,释初偈次句及后偈上半。见诸众生,释初偈末句及后偈末句中亦见众生四字。常在烦恼中,释初偈第三句及后偈末句中忧字。无量烦恼,如地如野。

经云何得升智慧台者,即问后偈,前三句既云升殿,乃至除忧患,则是有喜。

经:住山顶见众者,即问初偈及后偈末句也。既见众生在生死中,则是有忧,岂是涅槃无忧乎?

月喻品

前鸟(至)一时者。亦旁有竖义,多分在横。如别说中,初就生死,二就涅槃,此二是横;三就生死、涅槃,是竖。从多从正,故云横论一时。

竖论前后者,既喻初生后灭,故知是竖;若据果用,亦可云横;且约一途,故云竖也。自他旁正,例同前横。

隐显是适宜者,示生示灭,称适他机。

河西(至)真应者。谓文字半满只是鸟,喻常无常,常无常只是月,喻隐显,故云皆是真应。

此乃下,今师斥也。但得义同,不知文异,故曰一途。

问答既三者,上文初问云何解满字,次问云何共圣行,后问云何如日月,岂非问别为三?故今如来以文字等三品次第答之,岂得是一真应意也?

两问一答者,如上问云何得广大,为众作依止,语似两问,而佛但以四依一义答之。

一问两答者,如上问云何得长寿,语似一问,而佛作因果两番答之,则以因答得字,以果答长寿也。

一问一答者,如今品举月、举日、举星,次第答前三光三问,余皆仿此。

只是一句者,河西意谓三品只是答如日月等一句义耳。故前文云:文字半满只是鸟,喻常无常;常无常只是月,喻隐显;隐显即正,喻真应。故知问虽有三,正在日月一句而已。

推文可解者,谓若解隐显,则前常无常及半满皆可解也,以只是共成隐显一意故。

今云下,正明问答文义俱异不同。河西云:义是一也。应知半满是约教为问,共行是约行为问,三光是约用为问,故今三品次第答之,非谓但明真应而已。

前问共行等者,应先云前问半满等,疏文从省。

备问:三光者,纂要云:日、月、星谓三辰,亦曰三光。说文云:日者,实也,太阳之精。字从一○,象形字也。释名云:月,阙也,言满而复缺也。星,散也,言列位布散也。

日用长短者,夏日长,冬日短。夏日宿在东井,出寅入戌,故长。冬至宿在牵牛,出辰入申,故短。

星以吉凶者,上问岁星则吉,今答彗星则凶,互现其义也。

同况隐显者,隐即无常,如亏短凶;显即常住,如盈长吉。

在先下,应问云:品中备举三光,何以题称月喻?故今答云在先答等。

月摄日星者,摄有二义:一、中摄前后,日月星三,月居其中,故以题品;二、以广摄略,品内所谈,月喻文广,日星事略,故以题品。

名异下。能喻则三光名异,所喻则隐显义同。而月有亏盈,喻法义便,故以题品。是知荆溪所释戒疏主义,共成三义,以释品题:一在先答月,二月摄日星,三月喻法义便也。

宣夜等者,蔡邑天文志言天体者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髀音毗。

天如圆伞者,盖也。

为盖天仪者,刘氏正历问曰:颛顼造浑天仪,黄帝为盖天。盖天者,以天象盖

日月横行者,谓天左旋,日月星右行也。以佛法中唯说日月横绕须弥,有同此说,故云同于佛法。

浑天仪者,或以玉为之,或铸铜为之。尚书考灵耀曰:观玉仪之旋,昏明主时。郑注曰:以玉为浑仪。汉名臣奏曰:今史官所用候台铜仪,则浑天法也。唐玄宗尝诏沙门一行与率府兵曹参军梁令瓒及诸术士,更造浑天仪。铸铜为日圆天之象,上具列宿赤道及周天度数,注水激轮,令其自转,一日一夜转一周。又别立二轮,络在天外,缀以日月,令得运行。每天四转一匝,日东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凡二十九转有余而日月会,三面六十五转而日行匝。仍置木柜,以为地平,令仪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明朔望,迟速有准。又立二木人于地平之上,前置钟鼓,以候辰刻,每一刻则自然击鼓,每一辰则自然撞钟。皆于柜中各旋,轴钩交错,关锁相持,既与天道合同,当时甚称其妙。铸成,命之曰水运浑天俯视图,置于武成殿前,以示百寮。

张衡下,彼说日月竖转,与佛法不同。

日出扶桑者,东方之野。淮南子云:日出于汤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之上,爰始将行,是谓朏明。(朏音斐,将明也。)至于曲阿,(山名。)是谓朝明。临于曾泉,(曾,重也。早食时在东方名水之地,故曰曾泉。)是谓早食。次于桑野,是谓晏食。臻于衡阳,是谓禺中。对于昆吾,(昆吾丘在南方。)是谓正中。靡于鸟次,(鸟次,南方山名。)是谓小迁。至于悲谷,(悲谷,西南方之大壑。)是谓晡时。回于女纪,(女纪,西方阴地。)是谓大迁。经于泉隅,是谓高舂。(言尚未冥,上蒙先舂,曰高舂。)顿于连(烂音。)石,是谓下舂。(连石,西北山名。言将欲冥,下蒙悉舂,故曰下舂。)爰止义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曰乘车,驾以六龙,义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泉,义至此而回。六螭,即六龙也。)薄于虞泉,是谓黄昏。沦于蒙谷,是谓定昏。日入嶛(音潦。)嵫,(兹音,亦曰落堂山。)经细柳,(细柳,西方之野。)入虞泉之池,曝于蒙谷之浦。(蒙谷,蒙记之水。)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言其光在桑榆树上。)

长阿下,引佛经,凡有六段:一、寿命,二、形量,三、所成,四、行照,五、本起,六、亏盈。而于本起中,复明所成及形量、行照等,次第如文。初寿命中云五百岁者,俱舍云:人间五十年,下天一昼夜,乘斯寿五百。前明形量,云日形纵广五十由旬,而本起中云二千里者,然由旬三等,谓十六里、四十里、八十里。向据四十里由旬,则五十由旬当二千里。月形前减一由旬,故今减四十里。角行者,斜行也。

六十光照之故减者,此同俱舍,近日自影覆,故说月轮缺也。

月悉不受者,与日相远,故不受。问:三事释增减,的从何说?答:三义相须,故致增减。何者?角行时侍从居前,而度与日近;正行时则处正殿,而度与日远。既渐角渐正,故渐亏渐盈。世传日中有桂及老人与兔者,佛教亦有此说。或云阎浮树影,或云大地影,其犹悬镜现像也。老人即帝释化身,于恒河边以试三兽,而兔能舍身充老人食。感其德,故并寄影月中,令万世仰止。兔即释迦往因也,事载西域记。

既具下,再显立题。

如向分别者,即前云同况隐显,在先答月等也。

又月在中下,重出三义。前荆溪私释,但合此三以为二耳。前云月摄日星者,即今在中,文多二义;前云名异义同,故月亲便者,即今隐显易见义。若取疏主现文,对前一释,则成四义,故题月喻。

或属后品者,谓合在菩萨品也中,以后品之初,重牒日月光喻故。

今分为二者,盖依观师也。

经以须弥山障故不见者,日月皆然。长阿含二十二云:阎浮日中,弗婆提日没,瞿耶尼日出,郁丹越夜半。经文次第,四方遍说,例前可见。彼经又云:阎浮为东,于逮为西;阎浮为西,瞿耶为东;瞿耶为西,单越为东;单越为西,于逮为东。以由日月转故,皆谓日出之处为东。

出白银面等者。以劫初风吹,二宝所成故。应知正行处正殿时,而白银面向下,故世见月盈也。月亏可知。是则亏盈具多,因缘各说,则似相违,会通共成一意耳。今经乃云因须弥山而有增减,应是正行则远山,角行则近山,故云因山也。

世云六月下,因便释后经文。

运行相遇者,应云相过,谓夏至、冬至长短极,故相过。以夏至去冬至,则六月也。故左传昭二十年秋七月朔,日有食之。公问于梓慎曰:是何物也?祸福何为?对曰:二至、二分(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其他则为灾。今云阴阳相御,则是二分同道也。疏顺经文,则以夏至望冬至,春分望秋分,皆相去六月也。又杜预准历家之说,谓日光以望时遥夺月光,故月食。日月同会,月奄日,故日食。食有上下者,行有高下。日光轮存而中食者,相奄密,故日光溢出。皆既者,正相当而相奄间疏也。

鍑,音福,又音富。

经:修罗遮月者,阴阳推步。又云:罗睺、计都二星,犯于日月,故有蚀之。是知罗睺、计都,二俱梵语,悉名修罗名也。自西土聿斯经来,方有二星之号。问:既是修罗,合居海底,为何在天为星耶?答:虽居海底,而气应于天,何妨是星也。故汉书云:凡万物之精,上为列星也。是知修罗,亦万物之一类耳。若准楞严,胎生修罗,其所卜居邻,于是日月化生修罗,与天争权,则为星明矣。

制止者,即如来示有调达出佛身血而致堕狱,正为制止未来众生,令不造逆故。

经:人间短者,日短故见月久,反喻圆机见佛常住。

蚀者,春秋曰:日有食之。字皆单作。释名曰:日月亏曰蚀,稍侵如虫食草木叶也。汉书云:日月博蚀。韦昭曰:气往迫之曰博,亏毁曰蚀也。

如作盗人者,阿含经云:有偷𦬔云:咄咄月莫出,待我伦𦬔了,任汝出不出。名不乐见也。

释三时,文有二段:初、叙异解;二、云下,次师。凡引四文,证佛法明秋,是知佛法二意,随俗有四,制内唯三。

光明下,本摄者,正月是春分,本月摄后两月,悉属春分,乃至十月为冬,本月摄后两月,悉属冬分,三三本摄也。

律明下,正出制内众立三时之意。

简贼住者,谓外道俗人,削发染衣,妄称比丘,名为贼住。若欲简别,应问佛法几时安居,何时受戒等。若说四时,便知贼住。以西国俗有四时,佛制三时,不令外道俗人闻故,故彼不知。

今言下,今师正释今言三时意不同,律为秋日处中,与春日同,故不言秋。

经:日光映故者。应以日光喻无明惑。二乘无明全在,不见真常,如由日光不见昼星。

支斗者,六卷云只如斗星,今云支斗,恐字误,或是经本不同。

或作岁音等者,谓彗本苏醉、囚芮二反,而又通岁、戍二音,故云或作。

形如下:释名云:言其孛孛然似扫彗也。彗即帚也。尔雅:彗星谓之搀抢。孙炎曰:妖星也。搀,叉衡反。抢,叉衡反。

呼为刁者,刁,都聊反。

麻者,以其光似散麻,故曰麻彗。

除故布新者,此星现则国易旧主,如支佛出则佛已灭度。左传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用此三文者,即叹、劝、结三文也。

结日叹教者,经云譬如日出,又云微妙经典及善说如来等,故知结日叹教也。

结月叹理者,经云正法不断,僧宝不易,即同月性无出没等。

结星叹行者,即劝学尽结文也。修方便是行,此行既常如星,实不没。

菩萨品

上有十三者,此就合论,则是合长寿因果为一问,金刚坚固为一问。

或十五问者,即各开成四,故有十五。故长寿品疏云:如初一偈,合成两问,开成四问也。

是问佛事者,始问如来久远因果,终问三光真应隐显,中问四依。虽是因人,正为宣扬佛法,故知诸品并是佛事。

问菩萨事者,始问而名菩萨,终问近无上道,其间诸问,悉约因中,故云问菩萨事。是则开成三十四问,合为三十二问,而不出因果机应之义。佛随彼问,悉为答之。问:前分诸问,以为过现未三,今何故分为因果二意耶?答:圣语多含,重分何咎?

释菩萨下,约四教释菩萨者,欲明品题正从圆教,理即立称,故须简去前三及圆后位,所以四重释义。

从见释迦佛者,即如来往,因为陶师见古释迦而发心也,愿成佛时同彼佛号,故今亦名释迦。

三事供养者,谓佛于舍宿,藉草为座,燃灯照佛,献石蜜浆。

虚信者,即初心仰信空理,未获实证,故云虚信,犹在生死渴乏中故。

理水沾神者,性地似沾,八人已上真沾。

伏断见思者,性地伏见,八、人见地断见,九、无碍伏思,九、解脱断思。即薄地已上至支佛地,悉曰中心。游戏神通至后心,即第九菩萨地。然据初学游戏,则在薄地。故法华玄义云:从薄地学游戏神通,多修从空入假观也。今据已成,故在后心。大论九十三:问云:神通所作,何名游戏?答:犹如幻师,种种变现;菩萨亦尔,故名为戏。复次,三三昧中,空名为上;诸余行法,皆名为下。下如儿戏,故名为戏。论第七:又问云:菩萨但当出生三昧,何须游戏?答:菩萨心已出生三昧,忻乐出入,亦名游戏。

余有残习者,大品云:留余残习,以誓愿力及扶余习而生三界,利乐有情。

摄法不尽者,以三教唯约发心,方名菩萨,退不摄二乘六道,进不摄圆教五即。

四、圆下,正明圆教菩萨若名若义。退该九界,悉名理即菩萨;进摄佛根,故称名字菩萨。乃至妙觉菩萨,岂同前三摄法不尽?问:菩萨因号妙觉,极果何称菩萨?答:智论云众生无上者,佛是菩萨梵语,众生华言。疏主释义,全同龙树。故知圆义始末,该通五即。因人既称即佛,佛称菩萨,复何疑哉?

理性为因等者,性虽本具,藉教外熏,依教生解,转迷成悟。

安作余解者,问答二文,俱在理即,安可作前三菩萨及圆教发心以解品题耶?

答四问者:一、未发心问,二、得无畏问,三、处浊世问,四、处烦恼问。

乃至者,略却第三,应云由见佛性如华,不染靡无也。

而少于眉目者,但得通意,如存身体,不知文别,如少眉目。今师答文对问,各自甄分,而佛性之旨,统括无二。斯则身体既具,眉目又存,法身理教,弥见姝好。

牒譬叹经傍答者,如日月光,是牒前品喻,如日出譬也。重牒此譬,以叹今经。既云虽无菩提之心,而能作菩提因者,岂非由理具故,能为因耶?此则傍答未发心名菩萨义。

涅槃光下,今师正解。

佛即涅槃者,应即法故。

契经者下。两释。初以契经为小故劣,今经是大故胜。又今下。则以已前大教悉名契经,既不契末后常机故劣今教。

等异下云云者,若无异者,何故佛云持戒修善生天,毁戒作恶堕狱耶?

何用赏罚者,既因光皆自发心,何用灭后四依,赏持罚毁,令发心耶?

持犯升沉者,即初难,持则上升人天,犯则下沉四趣。

赏罚自异者,即次难,持之则四依赏善,犯之则七种罚恶。

积善方解者,地前修行,动经尘劫,至于登地,方有真解,故生解难。

即理为解者,三德涅槃,即理而具,虽有烦恼,如无烦恼,生解则易。

经除一阐提者,佛性大海,以信得入,阐提无信,所以除之。

经法声光明者,声谓声教,即前次释,以涅槃教诠理分明,喻之若光。

经入毛孔者,除阐提外,其余重逆,微有信心,喻以毛孔。

二、释答者,经从何等为大去也。

欲明名字下,对前段示意故。

简阐提者,即是以修简性,是前正答。

意通取其余者,即经云其余众生也。

欲明理性下,欲显理等不隔阐提,是今释答意。

若无下,是知迦叶执别为难,如来以圆为答。又正答据别,故简阐提;释答约圆,故皆秘藏。有此二意,故注云云。

初偈十二问者,即长寿品问云何未发心,而名为菩萨等十二问也。

品初之说者,即前云众生虽无菩提之心,而能为作菩提因缘也。

四位菩萨者,名观似真也,除前理即置后究竟。

何者下。释所以。由问发心,故以修位为答。住前名缘修,登住名真修,四即俱有发心义。

不堕三恶等者。据经正明在恶趣及在人天,何云不堕?答者。应云:相似菩萨,愿生恶道,利乐有情。故经云:若在三趣,论其自行,则粗垢已落,长别苦轮。故疏云不堕。经中略举化他,疏主兼申自行,以堕释在,意甚分明。

陂池者,书传云:泽障曰陂。

堆阜者,堆,高土也。阜,山庳而大者。庳脾弭友。

别简中,谓阐提燋种等,敦逼令发,故此斥之。现是阐提,必无发理,若能改往,复非阐提。故下经云:若发心时,复不名一阐提也。此经前后,多明阐提有性有成之义,不可执此以害前后。故知五性宗家,云阐提无,是据现在;一性云有,则约未来。由现性具,未来必发。然此诤论,是佛境界,且此和会,庶免专执。

乳酪六物者,即经云若密,若酥,若水,若浆,并乳酪为六物也。

文言下云云者,因法立譬,如因根生叶。又取根取叶,各令病差,如依法依喻,悉得开悟法行,观理信行。寻文以喻,取身取皮,各随所用。

经密致,驰致、反致亦密也。

开善不取最后金刚,谓与第六譬同故。今师取者,以前约金刚能破一切,以喻此经;后明金刚不容外物,以喻阐提。金刚语同,喻意各别,故为十譬。

云云者,释论云:着金刚于龟甲上,以山羊角打之,即碎。

但前答(至)生善者。佛性是理善,又罗刹逼令发心,俱生善义。次答三问,则灭三障恶也。由发心达三障事,即三德理,入名字等位,去果非远,名佛近因,是则理具为远因也。故知生灭犹如要路。

逆顺各十者,顺谓顺生死流,逆谓逆生死流。顺生死十,则从细至粗,如着衣之法:一、无始无明,二、外值恶友,三、内外灭善,四、无恶不为,五、恶心遍布,六、恶心相续,七、覆讳过失,八、不畏恶道,九、无惭无愧,十、作一阐提。逆生死十,则从粗至细,如脱衣之法:一、正信因果,二、自愧克责,三、怖畏恶道,四、发露瑕疵,五、断相续心,六、发菩提心,七、修功补过,八、守护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观罪性空。故云逆顺各十也。广如止观方便忏净,及百录方等忏法中明,故云如别记。

忏护是其二也者,忏悔当其第四,护法当其第八,二也。或作二世,文误。

生死际即过去者,谓穷无始罪原,由无明有,即是无际之际。

至无至处者,穷未来罪境讫,至无生忍位,方名至处。罪性本空,故云无至。证此空理,名至无至。

经猕猴捉月者。僧祇律云:佛告比丘: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奈。于空闲处,有五百猕猴游行林中,到一尼俱律树下。树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现。时猕猴主见是月影,语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闇冥。共作议言:云何能出?猕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树枝,汝捉我尾,展转相连,乃可出之。时诸猕猴即如主言,展转相捉。未至水,猴重枝折,堕井而死。尔时猴主,调达是;伴者,六群是。今经但喻阐提,不至涅槃,如猴无得月之理。

经不见阿罗汉道者,罗汉断惑,不行生死;阐提谤法,正是起惑,必堕险恶之道,故云不见等。

经:投之浊水者,以圆常教观珠,投五阴浊水,即阴显性,如水为清。

相缘由等者。缘于淤泥,生彼华故。问:经以四华不为泥污,以喻涅槃不为惑污,何故疏云灭报障耶?答:即阴显性,名破报障。故知四华喻阴喻性,不即不离,思之可知。

经:郁烝者,尔雅:郁,气也。说文:烝,大气上行也。

又云无常(至)为八种者。第二解也。无常、苦、不净、无我、寂灭为五门,加因缘、慈、悲、不净三种为八种术,四倒、三毒及等分是八种病。问:五中不净与三中不净何别?答:五中不净是实观,如观三十六物等。三中不净是假想,如九想实未青淤作青淤想等。又五中不净即是空也。

经过八种术者,小乘八正,唯在真空;大教三谛,超过其上。

经吐下者,下即潟药。

常德譬熏者,药气常在故。

乐德譬丸者,丸既吞服,无苦味故。

我德譬散者,散末相和得自在故。

是罪栖处者,谓三途是作罪者栖身受报之地也。法华:常处地狱,如己舍宅。

双合二譬者,合还其舍宅,及与药令服譬也。

经梦堕地狱(至)知正法者自非宿种,安有此梦?

即重举譬者,谓前亦令婴儿安乐无患譬也。

还叹于教者,解由闻教而生,故还叹教。十使,即五利、五钝。慢为干下,慢高爱下,故喻干湿。

经:乳哺者,谓口中嚼食也。

经:色养者,养,去声,随顺颜色而供养也。

譬着教者,中恕反,谓以今教常义,着立文言,如以毒涂鼓,依理说教,文言诠辨,即击鼓发声。

经云:新毒者,新毒力强,如此经用胜。

经八种热病者,二乘八正,弃事观理,不知即事是理,犹如热病。故止观喻二乘,如热病见自财宝,为鬼、虎、龙、蛇也。

一云下,即持品云复有学无学八千人得受记者也;二云下,谓法华梵本中有八十人受记之文,但不来此土。

三云下,此据信解品初声闻自叙云我等年并朽迈,遂以八十作年寿解也。

后之下,今师破,故知初解为正。

不该诸得记人者,佛意所指,凡在法华得记,咸称果实,岂可唯八十人耶?况云梵文不来,全成臆度。

非正譬教者,乃以行理圆极,名曰收藏,故非譬教。而行由教显,故使此譬亦属教也。据疏释义,乃蹑上声闻成大果实之文。而经又约阐提不能营作圆因,以释收藏。

使譬下,两义释使,初以使喻人。

又言下,欲以使喻教。准此,则应以医喻佛。佛说言教,灭罪生福,如医遗使,令众苦除,得安隐乐。

往是佛子者,往昔曾禀常义,故是佛界自子;后起四重、五逆,故成三恶他子。

譬被外诱者,为魔外所引也。

若迟晚下,两番释迟晚自义,初是约应。

又迟下,约机可解。

经而不得闻者,闻而不信,同于不闻。

经㿃下者,字林竹世反,㿃亦利也,关中多音滞。

地狱下云云者,梦堕生悔,义现前文。

以是得知(至)教主者。以佛菩萨是能说人,故属教主。次段合文云如来亦复如是,如来即佛故。

前答除障(至)应来力者。对前自行三番生起,谓自他因果、法应因果,只是释成自他法应,乃是明其果因。此既答菩萨事,何以明果?以菩萨未来必得果故,又分证果属菩萨故,故得约其果用生起二文。经中合譬皆云如来,即是此意。

解缚者,缚即三障。

法身善逝力等者,自行则法身破障而去,故云善逝;化他则应身应物而来,故云应来。

经:周旋往反者。法身善逝,则往于彼岸;应身应来,则反于此岸。处处示现,番番不息,故曰周旋。

处处应去者,即经云:虽复示现种种诸身,亦名常住,无有变易。

一体多约果人者,夫一体三宝,虽该理具,而约圣果开显,释义便故,故使诸文多约果明。

佛是下,正示别体也。

四、非常从大乘出者,从大施小故。

各有其意者,于一无常,开苦等四意,为破凡夫四倒也。

大乘(至)其意者。于一常住而开常乐等四意,为破二乘四倒也。

注云云者,经文且示无常,开四以倒,常住亦尔。

今寄一事者,今师且约有句具四,以申密义,故云今寄一事。是知有句既然,余三亦各具四。文中三番:初约句总立;此与四教下,两番释成。初显前四句是四教义,次显前四句是四门义。教宽门狭,以四教各有四门故。

佛说生灭等者。若藏教机,但作生灭而解。通机谓此生灭即不生灭;别机谓即生灭是无生灭故入空,即无生灭是生灭故出假,故属两亦;圆机达生灭即中,故属双非。乃至闻非生非灭一句,亦四解不同,具如止观十种发心闻法中明。

但作三藏等者,略举初教,应知作通别解,亦非智臣。若了生灭即三谛,即一具三,圆融无碍,方是智臣解王密语。

又与下。约四门。此有二意:若约摄属,则此四门即是四教,谓三藏属有,乃至圆属双非,则还取圆机为智臣也。若约四教各有四门者,则于当教各以于门起诤为愚,于门达理为智。起诤则四门永异,达理则四门互通。故功德铠云: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执者有是非,达者无违诤。小教既然,余三亦尔。故约四门通斯二义。又约四门,则四教各有愚智;直约四教,则前三皆愚,唯圆为智。向下。合譬。先约无常,次约常住,义在斯也。

注云云者,有此诸意。

四、澡槃者,音早。

注云云者,六卷云:先陀婆,一名四实:一名盐,二名澡槃,三者马,四者剑。经自释云:若王食已,索先陀婆,诸臣应知必索澡槃;临阵斗时,应知必索利剑。

不与前相对者,但名字不同,云不相对,义则无乖。以不动故乐,无相故净,明常如文,佛性即我,名异义同也。

双明二宝者,能弘是僧,所弘是法,故深诫弘经,具于二宝。

经僧衰中,心游理外,咸名行恶。不达三谛,悉是懒堕。舍圆顿法,如舍真宝。执偏小教,如负草木。

唯诸菩萨者,即名字已上,达三谛理,名取实义,文字解脱,故云不着。寄语来者,敬读此文,深宜自励。故荆溪云:嗟乎!像末情浇,信心寡薄,圆顿教法,溢藏盈函,不暂思惟,便至冥目,如斯之辈,一何苦哉!

譬于添译者,谓于佛灭后,流布余方,翻译之人,添糅文句。如唐三藏译大毗婆沙论,其间说非想定处,为宝法师所难。既不能通,遂于论中加一十六字,以为遮难之词。此亦添译之过也。

后正譬于弘法之人者,即经诣市卖之已去也。谓四度加水方至市买,譬译者四番添糅,然后讲者弘传。牧女下,明番番加水至于诣市,悉称女人之义也。而经有牧守近城、城中诣市之别者,以展转增加渐至传授故,城市是机缘之处故。

譬弘经者者,应云添译,弘经者文省添译二字,应以译者、弘者皆谄求利,故并云女。

初加下。徴下。合文。于此对喻文中,凡二师释义:初师但取中着前后为四加,次师复取开遮经文为四加。二分为多分者,上分字平声。

抄前着后者,抄通平、去二音。着,应法师云:中恕反。着之言处也。广雅:着,补也;亦立也。

有人解下,次师分文也。

所遮则开者,即经云:受畜不净,而言如来悉听我畜八不净物,是佛所遮,而妄云开许。

所开则遮者,即经云为利养故,不能广宣流布也。佛开广宣,而彼为利故遮。此师既以开遮为第四加,应以初师三、四二义,合为第三加也。初、二两番,则同旧解故。

是时下,指经文分定。初、二两番既同初师,则知初师三、四合为第三也。而疏云合第三加二分者,应云合第一,即一抄略此经二分为多分。

合第四加二分者,应云合第二,即:一、除深妙语,二、安世俗言。而云第三、第四者,文误,应是后人见下疏文云第五譬受学,因兹妄改一、二而为三、四,谓成次第,而不知此是第二师分文也。

第五下。对前第四加,故此文当第五也。问:前云后正譬弘法,今何故云譬受学耶?答:后之三句文具师资,前且从师故云弘法,故知后三中五七譬资。

第六,譬师余知见者,即二边无常知见。以边望中,则中道如主,二边如客。显彼中常,必假助道;如主纳妇,必须会宾。

备合上七意者,经从善男子至展转卖乳,合前四句,及第五弘经,如向疏文。

经乃至作糜下,合后二意中,中略听法善别,故云乃至讲者,细寻经文,对释譬意。

优婆提舍,此云论议。亦名摩怛理迦,此云本母,谓以教以义为本为母。亦名摩夷,此云行母,依藏成行故,行之母故。亦名阿毗达磨,此云对法,谓对向涅槃胜义之法,对观四谛法相之法,故云对法。

经文下,章安释妨。初文至为缘说法立妨。缘乐下,释通。佛以下,结会。所被即恶世比丘,能被缘即佛说二谛也。

亦不违经者,所必对能故。

隐深密语等者,以造论解释经中深密之语,令浅易故。智论云派深令浅,盖此意也。故知大师以造论喻。第二如水者,符此合文。

经判出两句者,即男不见性,名丈夫女人;女人见性,名女人丈夫。

应有四句者,谓女不见性,名女人女人;男若见性,名丈夫丈夫。

注云云者,经云若能自知有佛性等,即是丈夫丈夫句;前毁呰文,即是女人女人句;余二句如文。

经为彼南方者,即兴盛之处,以此经偏盛在南天竺国故。

当至罽宾者,即灭没之处。罽宾有王名弥罗拙,杀付法中师子比丘,传法人丧,故令法灭。此小灭处,大灭在俱腅弥国也。罽宾旧云迦湿弥罗,此番阿谁入?昔此国未建之时,其地有龙池,人莫敢近。后罗汉以神力干竭其水,令百姓于中建立屋宅,众人咸言:我等不因圣师,阿谁得入此处?故从此语,即立其名。其国即北印度境,乾陀罗国次北邻也。

经是经没已(至)皆悉灭没者。以此经中具辨邪正,彰其佛说、魔说之别。有此经时,邪不滥正,故令诸经得住;此经灭后,邪说滥真,故令余经悉灭。

兼遣上问者,即正释纯陀之疑,兼遣迦叶难问。

前设五难者,一者有智断无智断难,二有尊号无尊号难,三四身五身难,四六度五眼难,五有五果无五果难,五难及佛答,具如纯陀品。

如此下,正指生疑之处,即是因佛答难纯陀生疑也。悬与理同者,悬与本无今有等理同也。

经以是义故(至)无有差别者。此结以显过同,皆无常故,与声闻、缘觉无别。

亦为下品三根者,第一出已,令上品下根开悟。余之三出,即对下品三根。成论师将释偈义,先定其位。金刚心即等觉也,尚有细惑,故未是常。后心即入妙觉,无明已破,涅槃究显,故得是常。无常在因,常唯在果,此定位也。

无常下。正约极果以消偈文。无常则等觉本有,妙觉今无;常住则等觉本无,妙觉今有。此师以妙觉为今,对等觉为本。

此释下,今师破以纯陀正疑。佛答:消已见性,是本无今有,只此常住,还属无常。故知论师解义,翻成纯陀之疑,岂关如来答释之意?

又解下。又叙三家。初师释,上半皆约金刚前心,后半约金刚后心,故今本之言悉据昔日。昔即妙觉极果,指等觉因为昔日也。然文中但释本有今无一句者,以本无今有可例知故。应云本无般若,今有烦恼,以等觉人无究竟种智,有微细无明故。

复云下,第二师释偈,上半同第一师,故云不异前。

而言下,释下半意,云同入无余,非三世摄,则兼除迦叶之难。

复一下,第三,师义。还以金刚前后以分,今本则与成论师同。烦恼即无常,涅槃即常,但以下半结成上半,少异论师,以论师不释下半故。今云非三世摄,即释下半义也。

诸师下,今师斥也。诸师即上四家地人。下地论师释偈意云:一切众生本具常法,但为惑覆,即是本有今无。果地显常,望昔因迷,即是本无今有。后时即果上也。

若尔下,今破,文有两重并难。初重者,既先隐作凡夫,后显为果佛者,则如世间物,先无后有,有已必无,是无常法。是则既许先凡后圣,亦应圣重作凡。

既显已下。次重也。若云圣不作凡显已不隐,亦应凡不作圣永在生死,故云隐而不显。此由不达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而言,理为惑覆故招此难。

三藏师者,即真谛三藏也。以生死无始有终,解本无今有;以涅槃有始无终,解本有今无。

今时下,但解次句义。若释初句者,应云:众生本迷故无始,佛果出离故有终。

作此下,今破,文有二重:一、义同地师,二、滥小乘。

还同地师者,三藏释义,生死、涅槃二法体异,还同地师,理为惑覆。又应难云:涅槃既有始,亦应有终;生死既有终,亦应有始。

小乘下,次重也。见思惑灭亦是无始有终,真空道存即是无终有始。

前来未悟(至)今无者。本一佛性,故云本有。迷故说三,故曰今无。此亦昔日之今也。

今时(至)今有者。昔迷佛性,故云本无。今经开悟,故曰今有。此只约因中迷悟以说。

例如下,恐人不解,故类例喻之。以灯王多宝,过去则有,于今已灭,故云今无未来。弥勒成时,反望今日未成,则云本无今有。此则未来为今,今日为昔也。

亦是下。更以现在释迦例之。现在释迦出世,望过去则本无今有,故云现在过去。未来释迦法灭,望现在则是本有今无,故云现在未来。即以未来指今,现在为本昔也。

何关有无者,谓人自迷悟,佛性一如。

今明下,兴皇己义也。意显三一体同,如波与水,指水不失波,指波不失水,波以喻三,水以喻一。

例言(至)斯有是处。以有法无法其体一故,言无则即有而无,故无三世;言有则即无而有,故有三世。

无常常下。更举三义结例。无常则有三世,常住则无境智,因果则有,非之则无,体并不二,故云例皆如是。又云下。初以初句属有无,故云本有只是有等。次以次句属双非,故云又本不有等。不有即无,不无即有。意云:本无今有句,是非上有无也。本无则非上本有,故云不有;今有则非上今无,故云不无。

上半等者,应云上半句,下半句即本有二字是有,今无二字是无,第四句只是非初句之有无,故云是非有非无。

例本无今有等者,则例知次句上半是无,下半是有,第四句还只双非第二句耳,故云亦复如是。

今则下,明今义,初约教义释。

只约一句者,只释本有今无一句,则义贯下之三句,岂同兴皇分文两派,谓上半差别,下半无差耶?

差即无差者,差故成三,无差唯一。

一谛下,正消初句,又三即一故本无,一即三故今有,即此初句具次句义。

即三一下,明初句具下半偈义。

如是展转者,初句既具下三句义,则下一一句中,悉具余之三句。以此一偈,只是统明三谛互融,故使义趣不得相离。

差即无差者,三乘差别,即一佛性,故云本有今无。

无差即差者,而一佛性即是三乘,故云本无今有。三乘是俗谛,佛性是真谛,非差非无差,乃是非真非俗,故属中道。然佛性是三谛理,今对三乘事及以双非,展转互明,还成三谛。此则已破迦叶乘三性一之难也。

亦是下。无常是十界事,常住是三谛理。事即理故,本有今无;理即事故,本无今有。事理体一,不当有无,故云即非常非无常。无有是处,义在此也。故除纯陀执昔无常,以难今常之疑也。疑执顿除,实义圆显,如云消散而见青天,冰融冶以成大水。

智悟下,约观解释也。

如是下,结前教观,以成四悉。

一有一切有者,三谛俱有,名一切有。此则无差即差,何妨三乘有异?以三乘但俗谛所收故,常知说彼差别,令生欢喜,故属世界。三谛俱空,以空破有,无差破差,故属对治。

合此有无者,即合取本有今无也。亦有则生事善,故有三乘无常之法。亦无则生理善,三谛尚无,三乘安有?同一佛性,何须致疑?既生二善,故属为人。非有非无,三世不摄。入中道理,即第一义。

今此一悉等者,即指初本有今无句。本有二字,只是世界一悉。既云今无,又属对治合取,则为人双非,即第一义,故云即具四悉。此句既尔,下之三句,一一皆然。如此解义,方乃遣迦叶之难,释纯陀之疑也。

私谓下,迦叶、纯陀发起上首,既遣难释疑,是则所引物机,得四悉益:常与无常咸虚融,三乘一性悉契会。

本有下,结前教观,以成四门。

声闻下。此取长行释偈之文以为两亦,以文有两亦之言故。

三句出所非者,则第四句是能非也。又前三句中自有能所,初句云本有今无,则本有是所非,今无是能非,除性有之执也。次句云本无今有,则本无是所非,今有是能非,除性无之执也。第三句显上互非,只是本今三世之法,故三句悉成所破。第四句显非世摄,则属能非,故云结无有是处也。

此有可令无者,以本有烦恼,今断令无,则知此有不有,故云本有今无。

此无可令有者,以本迷故。昔云无性,今至果上,能令显发,则知此无不无,故云本无今有。下之二句,只是显上二句,非三世摄。此有不有,结初句;此无不无,结次句。

上半无差别而差别者,即本有半句,谓昔三乘差别,是即法身无差而论差别,故云本有。下半即今无半句,谓今一性无差,是即三乘差别而论无差,故云今无。次本无今有,例前可见。但今有之语,是昔日之今,与初为异。

释此下,释出差无差义也。

又释下,初以有本无今释本有今无义。即是无今之本者,谓法身之本,无今三乘之迹。

此本非今等者,意亦同上。次以无本有今,释本无今有义。

即是无本之今者,谓今三乘之迹,无昔法身之本,此今非本等,意亦同上。但以本同迹异,二法相违,云非云无。若论体性,本迹元一,故俱非世摄。闻经信见,此语住前;分明证见,此语初住。

经同尽漏故者,虽三乘相异,而实相无漏之理,本无差别。

经除烦恼故者,即今经三乘同破无明,入初住也。

何曾证入者,非灰断故。

为懈怠者,即经云非诸声闻、缘觉所知见也。

假设之言者,世虽无佛,或有涅槃教在,无容二乘取小,故云而实不尔。

经阿罗汉无有善有者,小乘涅槃不名善有,故四相品中明罗汉涅槃犹如灯灭,大般涅槃具足三千方名善有。

经:何以故下。以小非实,故废小归大。

经声闻如乳等者,但破正使故如乳,兼侵习气故如酪,破尘沙故如生酥,伏无明故如熟酥,破无明故如醍醐。

而言诸佛世尊者,即分果、极果名诸佛也,此即四圣法界矣。

次问答中,凡夫即是六凡,法界此明十法界,虽一性无差,而高下位别,故疏云无差别中作差别答也。

既言(至)胜者。前佛答声闻如乳,即是净乳,故胜于凡夫杂血乳也。

经:欲护正法者,内护常住不坏之法,众生禀受,复为不坏眷属。

口爽者,爽,败也。楚人名羹败曰爽。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

爽即是生盲者,口爽则不别味,如生盲不见色也。

若计(至)则无者。即释经不识三宝是长存法也。疏主恐于长存之言,起定有之计,故须四句捡觅,使有不定有,无不定无。若作有无定计,俱名不识三宝长存也。以四句妄执,是可破坏,非长存法。故未治本云:若作定有之计,就其捡觅,即不能得,即不识。(已上彼文)

不识身内佛性者,以阴色即佛性故,所以不识佛性,名不识手足等。

大众问品

即为大众所问之境者,以毛孔化佛受供,事既希有,可兴疑问;虽无问者,而有可问之境。

二云下。先引经文,乃是结显。以经明大众慰问,从此题品。观师意谓元为大众腾疑,发三十六问,以问于佛故。大众是能问,佛是所问,能所合标,从此题品。今谓观师所释,疏虽无破,义实未当。若以迦叶发问,元为大众等者,且三十四问,悉为大众,则长寿金刚已下诸品,悉应题为大众所问,何独今品?

今明下,今家示义。

不载问辞者,或梵本未足,或经家省之,或大众伏疑,故无显问。据佛说偈,既是答意,知必有问,故云据答显问。既答语分明,是知古人二解,云无大众所问之事等,其义全非。

上明下,示有问所以。

涅槃相者,放光受供,是灭度相故。

相与说反者,今现将灭之相,乃是无常,故与前诸品文说常,其义违反。既言行相违,大众理合疑问。

兼答远离病问者,即是追答,以迦叶问离病,在演秘前故。无上道问,即是超答,以迦叶问无上道,在问毕竟后故。

经放种种光明,照纯陀身者,以古佛道法,过中不食,其时既至,不容发言,又示将灭,故放光以显意。

经:肴馔者,凡非谷而食曰肴。说文云:馔,具饮食也。

经:比丘执持衣钵者,此是无供之众。

经怅快于亮反。说文:快,心不服也。

经唐捐,徒弃也。

经受供中,化佛受大众供,自受纯陀供者,僧宗云:法身无像,应化何殊?自受纯陀者,示请主有人,显彼无宿愿之异耳。

经:摩伽陀,此云不害,以国无刑杀,因立嘉名。

大众悲叹中,经云:我等永离无上调御,盲无眼目。于此文下,合有大众疑问之词。而今无者,意如向说。或可大众彰言悲叹,而伏疑在怀。疑云:佛向言常住,今放光告灭,云何调御言行相违?即此伏疑,是大众问。故使如来鉴机,以偈释疑,明常住不灭,即是答问。如此释义,亦不违背。

疏文兼答天、人、魔、道问者,谓天道、人道、魔道也。此三即时会之众,以此勇猛大事,显示时会,令皆见故。

经:诸佛法应尔者。机兴见生,机尽见灭,而于佛身实无生灭。譬如水清见月,水浊不见,岂天月圆明有生灭哉?故云法应尔也。

经已经无量劫者,如法华久远已成佛也。所谓证得不生不灭常住之果,其实久远,非始今日。

经:汝闻应修行者,当观涅槃行道也。

初行中下,以经本或云乌与鸱,或作乌鵅鸱,故疏主研详,取其后义。以经文正喻不可共处,故今世行经本皆作乌角鸱者,此乃展转之讹,或与角二字形相乱,或角鵅二字声相乱。又准合部光明寿量品中亦有此偈,彼云乌与鸱耳。鸲鹆,音钩格。尔雅?释鸟曰:鵅,鵋䳢。郭璞云:今江东呼鸺鹠为鵋䳢,亦谓之鸲鹆。

经尔乃永涅槃者,佛意云:如上诸鸟,得如兄弟恭顺同居,我方入灭;如其不尔,我岂灭耶?下偈例尔。

经当观如是法等者。即反观自心三无差别,隐显三宝体性无二,常住不迁,同体三宝覆护法界,故云大护。三观如咒,五阴如枯,佛性如果。观阴即性,无常即常,如咒枯树而生果实。

佛果冥真者,佛果即佛宝。

真既下,释同真义。佛宝既同,法、僧例尔。

与真同故者,庄严以同训似,谓佛果与真谛妙绝义同,故经云同真谛。其实佛果出真谛外,则其体永异。

二师下,今破。今经明常住三宝,与中道真谛体同。而二师所解,虽有出不出之异,而但是偏真。真理既偏,宝岂常住?

言果下。且难庄严。向言犹作偏真释,则已双破二师。其如庄严,谓佛果出真谛外,其义相乖,故今更破。

既同宁出者,既云常果妙绝,与真同者,此则果与真齐,不应云果出真外,既出则不同也。亦应难言,既出真外,未审断何惑?照何理?若以今家四教望之,则开善得通教,当教义庄严,云出得别接通义,而以此义欲释圆经,其犹蹙灵凤于鸠巢,回神龙于兔窟也。委明二师立义,如法华玄及止观。

佛僧是人者,佛是果人,僧是因人。因果所证,不逾中道。中道实相,即法宝也。人法不二,故曰同真。如斯释义,方契圆经。比前二师,涂汉相万。

经最上之誓愿者,即法华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亦同得此道也。

褒贬得失,不取庄严释义,前文已依河西用受供文,兼答人天魔道也。

经:无有愚痴者,即名字等人,虽有烦恼,如无烦恼也。经:是旃陀罗者,不了常住,卑鄙下劣,譬以贱姓。

经:心无高下者,了生灭不二,达凡圣一如。

又见大众属上句者,即经云复见大众,悉发誓愿,谓大众但发誓愿也。故北远云:其文颠倒,正应言复见大众,闻佛说十三偈法,悉发誓愿。

十三偈者,即前答知法性二十一行偈中间十三行也。以前四是止悲诫听,后四是结劝修习,非正辨法性,故不取之。僧宗所释,大意同此。

三、推功在佛者,经从假使纯陀去也。

经:譬如药树者,众生见者,灭烦恼恶,如药除病。

如来隐覆者,以有余覆无余也。

虽非即是者,口虽诽谤,心或有信,今据恶说,渐近阐提,故云趣向。

后别明诽谤因缘者,无此经文,或是虚科,或是经本阙落。

此亦六缘者,次第分经,对此六意。

大同小异者,一、五、二名不同故。

亦可会此者,河西初云发心者,盖取经文犹未舍远其心为句,即是未舍道心,故云发心。今云被法服者,即以其心为下句之首,则属第二惭愧改悔也。然外既未舍法服,必知内有道心。又下句既云惭愧,例知上必发心。河西第五达罪相,今云自受持读诵,由持诵大乘,方达罪相空寂。故知河西约内,今师据外,故云亦可会此。若顺现文,须依今义,以经显云披法服及受持读诵故。

应具如前者,如前灭恶法中六意也。

举是举非者,经从能改悔至应受供养,即举是也;若犯至甚少,即举非也。五逆中二段,经文可见,而经中但明谤法及五逆是非,不明四重者,佛语存略。

既得灭罪等者,其罪既灭,还归正法,则是圆修,即得近于分真无上之道。

譬浅行菩萨者,即偏教初心,通名浅行;圆机将发,故云有生解义。

持犯路绝者,持毁相反,如路绝不通,故以他土为喻。忉谄,上音刀,心忧也。

得果生天者,得分真果,生第一义天。

经:本性憋恶等者,昔犯重禁如本恶,今不舍圆解如爱子,得入初住如生天。

经:生护法心者,以常住解自正正他为护法心。

经灌溉歌赉反。说文:溉,灌也。

经王舍等者,王舍城中有优婆塞,先事尼干问施福,尼干答:施我得福,施佛无报。优婆塞嫌不平等,遂来问佛。佛知其意,即答言:一切布施唯可赞叹。彼闻欢喜生信敬心,是故如来而说此偈:

经密藏义者,即无余义也。

经少分一切者,但是一切持人,既简破人,故云少分。经虽得自在,悉是无常者,以无常故,非受安乐。

经匿王、王子、后妃者,王憍慢,后妃谄曲,两偈中,初譬后合,皆上半诫后妃,下半诫王子。

江河者,诫后妃不应谄曲向王。

必名树木者,喻王自在必受安乐,王子未同,不应憍慢。

华严指实行者,以大斥小,故皆是邪。今云声闻为正,即是大乘权行,故得是正。故知声闻语同,而大小权实有异,故使华严与此经去就两说。又复应知小乘经中云九十五邪者,乃是以实行小乘斥彼邪外,复与今经义别。百论疏明顺化者,顺小乘化,即实行也。

经恕己声类:以心度物曰恕。

经则应拥护者,以有我命想故,不令他人打骂也。

经凡夫亦应下,使凡夫谓罗汉同己也。

经:行人者。凡夫造作生死诸行,故名行人。故上经云:险恶道者,谓诸行也。若谓圣同凡,即是邪见。

佛答中二偈:初是咒愿猎师,令同佛寿,亦是咒愿彼鹿;后偈诃诫猎师,令舍杀业。

无明是受身之本者,即十二支初无明也。

第六番偈,昔为女人说之,彼女猒离属夫之苦,故佛为说一切属他则名为苦,令猒女身;一切由己自在安乐,令求男子。

憍慢暴恶,诫诸男子,令舍高慢,

贤善爱念,令诸男子,修贤善行。

经若属师等者。徴前半偈,明安乐者由己不成。此人所有知见之乐,从师学得,则非不属。不属之义既不成就,如来昔言由己安乐,明是有余。

经:若得自在亦不成。既明安乐者,自在不成。此人所有知见之乐,从师学得,则非自在。自在之义既不成就,如来昔言自在安乐,明是有余。

经综习子宋反。三苍:综,理也,经也,谓机缕持丝交者也。屈绳制经,今得开合。今以学习喻之。

将无如来有恐怖者?若言因食得存者,佛今受食,应是怖畏命终;若言因食得病者,佛今受食,应合怖畏病苦。

经:汝若得病等者。既汝得病时,而我不得,世人因食得病,云何令我同之?

经诸阿罗汉(至)无所食者。应化二乘,则不须食。若实行者,苦依身在,尚假抟食。

经羸瘠才亦反。说文:瘠,瘦也。

经羖羝德等者。彼习自饿,佛教修八斋,故说此偈。

经第四八戒斋法者,北远云:有言于彼月六斋中受第四斋,亦可于彼小乘法中有二种戒:一者尽形戒,二者日夜戒。尽形戒中有五戒、十戒、具戒,约对彼故,宣说八戒以为第四。

唯除助道,是无余义者,若依河西,则因名助道,果属正道;若依兴皇,因果俱助,唯理名正。

此则无余者,河西意云:常果正道,方是无余。故知经云惟除助道,是简去其因。以因尚有余,故常乐善法,正取其果。

为利根下消经,亦名一切义也。

常果遍摄,故云无法不尽。

故云下,牒经双结,应云亦名无余。

言亦皆者,字误。其余下,谓大乘之因,二乘因果悉名诸法,此皆河西义也。

非因非果者,兴皇谓因果属事,但是助道,理非因果,方名正道。故知兴皇以助道二字为标名,常乐善法四字是示义。谓常乐是果,善法是因,此之因果,皆是所除,故云唯除助道等。

经云亦名一切下,乃明非因非果之理,属无余义。

经云其余诸法,即上所除助道也,此兴皇义也。二家释义,有同兰菊,故疏双列,而无去取。

经:小停住者。大众既知如来随机,非灭示灭,故不劝久住,但愿小停,待三人至。

一、供养者,由迦叶为众腾疑,发三十四问,如来大悲,随问而答,其义已周,故使大众报恩供养。

二、发心者,即在住前。

三、进位者,即初住分证,别地圆住,证道同故,故经云初地。

二、付嘱者。圆常大法,首付文殊;一性宗义,祖承由此。出大智论者,释论第二十六释精进无灭中云: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祗劫,有大树林,多有禽兽。野火来烧,三边俱起,唯有一边而隔一水。众兽穷逼,逃命无地。我尔时为大身多力鹿,以前脚跨一岸,以后脚距一岸,令众兽蹈背而度。皮肉尽坏,以慈悲力,忍之至死。最后一兔来,气力已竭,自强努力,忍令得过。过已皆折,堕水而死。前得度者,今诸弟子是。最后一兔,须䟦陀是。西域记亦同此说,彼云:蹇兔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卷第九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