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犍度部

第二 布萨犍度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

尔时,佛世尊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其时诸外道梵志于上半月之十四日、十五日、八日集会说法,众人为听法至彼等处。众人于诸外道梵志得爱念、得信心,诸外道梵志即得宗徒。

(二)

时,摩竭国洗尼瓶沙王静居宴默,心生思念:“今诸外道梵志于上半月之十四日、十五日、八日集会说法,众人为听法而至彼等处。众人于外道梵志得爱念、得信心,诸外道梵志即得宗徒。当令诸尊者于上半月十四日、十五日、八日集会。”

(三)

时,摩竭国洗尼瓶沙王诣世尊住处。诣而敬礼世尊已,坐于一面。于一面坐已,摩竭国洗尼瓶沙王白世尊言:“我于此处静居宴默而心生思念:‘今诸外道梵志……’尊者等亦于上半月之十四日、十五日、八日集会,可乎?”

(四)

时,世尊说法、教示、劝导、奖励令之庆喜。时,摩竭国洗尼瓶沙王闻世尊说法、教示、劝导、奖励而庆喜,即从座起,敬礼世尊,右绕而去。时,世尊依此因缘,于此时机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许于上半月之十四日、十五日、八日集会。”

(一)

尔时,世尊已许上半月之十四日、十五日、八日集会。诸比丘集会,默然而坐。众人等前来彼等处听法。众人忿怒、非难:“如何诸沙门释子于上半月之十四日、十五日、八日集会,默然而坐,犹如哑猪耶?集会者应不说法耶?”诸比丘闻众人忿怒、非难,彼诸比丘乃以此事白世尊。尔时,世尊依此因缘,于此时机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许于上半月之十四日、十五日、八日集会说法。”

(一)

时,世尊静居宴默,心生思念:“我为诸比丘制定学处,我当许诵此为波罗提木叉,以此为布萨羯磨。”

(二)

时,世尊凌晨之时,从宴默起依此因缘,于此时机说法,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今我静居宴默,心生思念:‘我为诸比丘制定学处,我当许诵此为波罗提木叉,以此为布萨羯磨。’诸比丘!许诵波罗提木叉。

(三)

诸比丘!诵时应如此行之: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今日十五日布萨也。若僧伽机熟者,僧伽当行布萨,诵波罗提木叉。何为僧伽最初行事耶?具寿等应告己清净矣,我应诵波罗提木叉,我等全体一一于此处作意谛听之。有罪者应发露,无罪者静默。诸具寿静默故,我知清净。正如每一问即有一答,于似此会众中亦如是唱言三次。唱言三次已,比丘忆念有罪而不发露者,即故妄语也。故犯妄语者,诸具寿!是世尊所言障法。故已犯罪比丘,忆念而欲清净者,应发露之。若发露已,即得安稳。’”

(四)

“波罗提木叉”者,是诸善法元,是面,是首,故名“波罗提木叉”。“具寿”者,是爱语,是敬语,是尊重,崇奉增上语,是谓“具寿”。“诵”者,开释、教诲、施设、建立、表白、分别、显示是也。“此”者,谓波罗提木叉。“我等全体一一于此处”者,谓所有会众——长老、新参、中位,是谓“我等全体一一于此处”。“谛听”者,乃是作意思惟、全心、存念。“作意”者,谓倾听而一境心、心无散乱、心不纷扰也。

(五)

“有罪者”者,于长老、新参、中位,犯五种罪之某一罪,或于七罪中,犯某罪。“发露”者,于僧伽,或于众人、或于一人前,告白,说明,开阐,显示。“无罪者”者,未犯或犯而已出离也。“静默”者,谓应意可而不得言说也。“我知清净”者,我知、持之也。

(六)

“正如每一问即有一答”者,乃如有一[人],蒙问[一事]而作答言,此亦如是,使会众知:彼问我矣。“似此会众”者,谓比丘会众也。“唱言三次”者,唱言一次、唱言二次、唱言三次也。“忆念”者,谓亦知亦想也。“有罪”者,疑犯或犯而未出离也。“不发露”者,谓于僧伽,或于众人、或于一人前,不告白,不说明,不开阐,不显示。

(七)

“故犯妄语者”,何为故犯妄语?是犯恶作也。“世尊所言障法”者,所障者何?初静虑证得之障,第二静虑证得之障,第三静虑证得之障,第四静虑证得之障。静虑、解脱、三昧、三钵底、出、出离、远离、善法证得之障。“故”者,谓以是故也。“忆念”者,谓亦知亦想念也。“欲清净者”,谓欲出离、欲清净者也。

(八)

“有罪”者,疑犯或犯而未出离也。“发露”者,谓于僧伽,或于众人、或于一人前以发露之。“若发露已,即得安稳”者,且于何时有安稳耶?初静虑证得之安稳,第二静虑证得之安稳,第三静虑证得之安稳,第四静虑证得之安稳。证得静虑、解脱、三昧、三钵底、出、出离、远离、善法,即得安稳也。

(一)

尔时,诸比丘以世尊许诵波罗提木叉,乃日日诵彼波罗提木叉。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日日诵波罗提木叉,诵者堕恶作。诸比丘!准于布萨日诵波罗提木叉。”

(二)

尔时,诸比丘以世尊许于布萨日诵波罗提木叉,诸比丘于半月即于半月之十四日、十五日、八日,诵波罗提木叉三次。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于半月中诵波罗提木叉三次,诵者堕恶作。诸比丘!许半月一次,于十四日或十五日诵波罗提木叉。”

(一)

尔时,六群比丘于各自会众前随从会众,诵波罗提木叉。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于各自会众前随从会众诵波罗提木叉,诵者堕恶作。诸比丘!许和合布萨羯磨。”

(二)

时,诸比丘思念:“世尊许和合布萨羯磨,如何始为和合耶?一住处耶?或一切地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以一住处为和合。”

(三)

尔时,具寿摩诃劫宾那住王舍城近处曼直鹿园。时,具寿摩诃劫宾那静居宴默,心生思念:“我往不往布萨?往不往僧伽之羯磨?然我以第一清净为清净。”

(四)

时,世尊心知具寿摩诃劫宾那心所思念,如力士伸其屈腕,屈其伸腕,彼亦如是从耆阇崛山隐没,出现于曼直鹿园具寿摩诃劫宾那之前。世尊坐于所设座席,具寿摩诃劫宾那敬礼世尊而坐一面。

(五)

于一面坐已,世尊告具寿摩诃劫宾那曰:“劫宾那!汝于静居宴默时,心生:‘我往不往布萨?往不往僧伽之羯磨?然我以第一清净为清净’之思念否?”“然!”“若汝等婆罗门不恭敬、尊重、尊奉、供养布萨者,谁当恭敬、尊重、尊奉、供养布萨耶?婆罗门!往布萨,不得勿往。”“唯!唯!世尊!”具寿摩诃劫宾那应诺。

(六)

时,世尊说法、教示、劝导、奖励具寿摩诃劫宾那,使之庆喜已,如力士屈其伸腕、伸其屈腕,彼亦如是隐没于曼直鹿园具寿摩诃劫宾那前,出现于耆阇崛山。

(一)

时,诸比丘心生思念:“世尊已制定一住处为和合,如何为一住处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协定境界。诸比丘!应如此协定:应先唱相,[谓:]山相、石相、林相、树相、道相、蚁垤相、河相、水相也。唱相之后,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已唱四方相,若僧伽机熟者,僧伽依此等协定为同一住处,同一布萨境界。此表白也。

(二)

诸大德!请听我言!已唱四方相,僧伽依此等相,定为同一住处,同一布萨境界。依此等相,定为同一住处,同一布萨境界。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僧伽依此等相,定为同一住处,同一布萨境界。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此了知。’”

(一)

尔时,六群比丘以世尊许定境界而协定过大之境界,有四由旬、五由旬、六由旬。诸比丘往布萨,有正诵波罗提木叉时到达者,有诵已之时到达者,有宿于途中者。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协定四由旬、五由旬、六由旬之过大境界,[如此]协定者堕恶作。诸比丘!许定三由旬为最大境界。”

(二)

尔时,六群比丘协定跨河为境界。诸比丘往布萨,有被水冲去者,有钵被水冲去者,有衣被水冲去者。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协定跨河为境界,[如此]协定者堕恶作。于常有船或有桥处,许协定跨河为境界。”

(一)

尔时,诸比丘不作标示,但于各个之房舍诵波罗提木叉。客比丘等不知或心念:“今日何处行布萨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标示时,不得于各个之房舍诵波罗提木叉,诵者堕恶作。诸比丘!许以僧伽所欲精舍、或平覆屋、或殿楼、或楼房、或地窟,协定为布萨堂,以行布萨。诸比丘!应协定如次:

(二)

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若僧伽机熟者,僧伽应以某甲之精舍协定为布萨堂。此乃表白。诸大德!请听我言!僧伽以某甲之精舍协定为布萨堂。以某甲之精舍为布萨堂之协定,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僧伽已协定以某甲精舍为布萨堂。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三)

尔时,于一住处协定二布萨堂。诸比丘于两处集会,心念:“此处将布萨。”“此处将布萨。”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于一住处协定二布萨堂,协定者堕恶作。诸比丘!许废除一处,但于他一处行布萨。

(四)

诸比丘!废除应如是行: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若僧伽机熟者,僧伽废除某甲之布萨堂。此为表白。诸大德!请听我言!僧伽废除某甲之布萨堂。僧伽废除某甲布萨堂,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僧伽废除某甲布萨堂。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一)

尔时,协定于一极小住处为布萨堂。于布萨日大比丘僧团来集会,诸比丘等坐协定以外地上,闻波罗提木叉。时,彼诸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规定于经协定布萨堂行布萨,而我等坐协定以外地上闻布萨。是彼布萨为我等行耶?或未行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如人坐地上,不论已协定或未协定者,若能闻波罗提木叉即为彼行布萨矣。

(二)

是故,诸比丘!如一僧伽希求最大布萨堂宽窄若干,即令其协定布萨堂如是宽窄。诸比丘!协定应如此行之:应先唱相,于唱相已,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已唱四方相,若僧伽机熟者,僧伽应依此等相,协定布萨堂最大限量。此乃表白。诸大德!请听我言!已唱四方相,僧伽应依此等相,协定布萨堂最大限量。依此等相,协定布萨堂最大限量,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僧伽依此等相,协定布萨堂最大限量。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一〇

(一)

尔时,于一住处,在布萨日新参诸比丘首先集会,曰:“长老等未来。”即去,于非时行布萨。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布萨日长老比丘等率先集会。”

一一

(一)

尔时,于王舍城同一境界有多住处。诸比丘于此争言:“于我等住处行布萨。”“令于我等住处行布萨。”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此同一境界有多住处,诸比丘于此争言:‘于我等住处行布萨。’‘于我等住处行布萨。’诸比丘!是比丘等皆应集会一处,施行布萨,或应于有长老比丘住处集会而行布萨。不得于别众施行布萨,行者堕恶作。”

一二

(一)

尔时,具寿摩诃迦叶从阿那伽宾头往王舍城行布萨,于途中渡河时,险被水所冲去而衣溅湿。诸比丘言具寿摩诃迦叶曰:“如何汝衣溅湿耶?”“我今从阿那伽宾头往王舍城布萨,途中渡河时,险被水所冲去,故我衣溅湿也。”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僧伽协定同一住处、同一布萨之境界已,令彼僧伽协定,彼境界内不离三衣。

(二)

诸比丘!协定应如是行: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前僧伽协定同一住处、同一布萨之境界已,若僧伽机熟者,僧伽即应协定于彼境界不离三衣。此乃表白。诸大德!请听我言!先僧伽协定同一住处、同一布萨之境界已,即彼僧伽协定于此境界不离三衣。协定于此境界不离三衣,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僧伽协定于此境界不离三衣。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三)

尔时,诸比丘以世尊许协定不离三衣,置衣于屋内。彼衣遗失、被焚、被鼠所咬啮,诸比丘乃服恶衣,其衣坏薄。诸比丘言:“如何汝诸尊者,服恶衣而衣坏薄耶?”“是我等比丘以世尊许协定不离三衣,我等置衣屋内,彼衣遗失、被焚、被鼠所咬啮。是故我等服粗恶衣,我衣坏薄也。”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前僧伽协定同一住处、同一布萨之境界已,应即令彼僧伽协定境界内不离三衣,但除村里与村里近处。

(四)

诸比丘!协定应如是行: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前僧伽协定同一住处、同一布萨之境界已,若僧伽机熟者,僧伽协定于此境界不离三衣,但除村里与村里近处。此乃表白。诸大德!请听我言!前僧伽协定同一住处、同一布萨之境界已,僧伽协定于此境界不离三衣,但除村里与村里近处。协定于此境界不离三衣,但除村里与村里近处,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僧伽协定于此境界不离三衣,但除村里与村里近处。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五)

诸比丘!协定一境界时,应先协定同一住处境界,后定不离三衣[处]。诸比丘!废除境界时,应先废除不离三衣[处],然后废除同一住处境界。诸比丘!废除不离三衣[处],应如是行: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前僧伽协定不离三衣矣,若僧伽机熟者,僧伽可废除不离三衣[处]。此乃表白。诸大德!请听我言!前僧伽协定不离三衣[处]矣,此僧伽废除不离三衣[处]。于废除不离三衣[处],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僧伽废除不离三衣[处]。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六)

诸比丘!废除境界应如是行;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前僧伽协定同一住处、同一布萨之境界已,若僧伽机熟者,僧伽应废除此境界。此乃表白。诸大德!请听我言!前僧伽协定同一住处、同一布萨之境界已,僧伽应废除此境界。于废除同一住处、同一布萨之此境界,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僧伽废除同一住处、同一布萨之此境界。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七)

诸比丘!当未协定、未建立境界时,住村里、村落者,以其村里之村里境界,以其村落之村落境界,为同一住处、同一布萨[境界]。诸比丘!若人于无村落森林,以四面七阿阪陀罗为同一住处、同一布萨[境界]。诸比丘!于一切河无境界,于一切海无境界,于一切湖无境界。诸比丘!凡有河、海、湖处,以之为同一住处,同一布萨[境界]者,乃一中等[身材]之人四面洒水所及之地也。”

一三

(一)

尔时,六群比丘以一境界合[前]一境界。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彼等既先为之协定境界者,其人所作如法、不动、应理。诸比丘!彼等若后为之协定境界者,其人所作不如法、非不动、非应理。诸比丘,不得以一境界合[前]一境界,合者堕恶作。”

(二)

尔时,六群比丘以一境界覆[前]一境界。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彼等既先为之协定境界者,其人所作如法、不动、应理。诸比丘!彼等若后为之协定境界者,其人所作不如法、非不动、非应理。诸比丘!不得以一境界覆[前]一境界,覆者堕恶作。诸比丘!许协定境界时,留出两界中间地带,以协定一境界。”

一四

(一)

时,诸比丘心生思念:“布萨有几日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有二布萨日,十四日与十五日也。诸比丘!此二为布萨日。”

(二)

时,诸比丘心生思念:“布萨羯磨有几种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有四布萨羯磨:非法别众布萨羯磨、非法和合布萨羯磨、如法别众布萨羯磨、如法和合布萨羯磨是也。诸比丘!此中别众布萨羯磨乃非如法。诸比丘!不得施行如此布萨羯磨,亦不许如此布萨羯磨。

(三)

诸比丘!此中非法和合布萨羯磨,诸比丘!不许如此……。诸比丘!此中如法别众布萨羯磨,诸比丘!不许如此……。诸比丘!如此中如法和合布萨羯磨,诸比丘!应行如此布萨羯磨,亦许如此布萨羯磨。诸比丘!故当思念:‘我行此如法和合布萨羯磨。’诸比丘!于是汝等应修学也。”

一五

(一)

时,诸比丘心生思念:“有几种诵波罗提木叉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有五种诵波罗提木叉。诵序已,余应唱如常所闻,此第一[种]诵波罗提木叉。诵序,诵四波罗夷已,余应唱如常所闻,此第二[种]诵波罗提木叉。诵序,诵四波罗夷,诵十三僧残已,余应唱如常所闻,此第三[种]诵波罗提木叉。诵序,诵四波罗夷,诵十三僧残,诵二不定已,余应唱如常所闻,此第四[种]诵波罗提木叉。第五为广说也。诸比丘!如此有五种诵波罗提木叉。”

(二)

尔时,以世尊许略诵波罗提木叉,诸比丘于一切时略诵波罗提木叉。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略诵波罗提木叉,[略]诵者堕恶作。”

(三)

尔时,于拘萨罗国一住处,布萨日生蛮族怖畏。诸比丘未得广说而诵波罗提木叉。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若生危害,许略诵波罗提木叉。”

(四)

尔时,六群比丘未生危害而略诵波罗提木叉。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若不生危害,不得略诵波罗提木叉,[略]诵者堕恶作。诸比丘!若生危害,许略诵波罗提木叉。此中危害者:王之危害,贼之危害,火之危害,水之危害,人之危害,非人之危害,猛兽之危害,蛇之危害,危害于命,危害于梵行也。诸比丘!若有如此诸危害者,许略诵波罗提木叉,若无危害者,应广说。”

(五)

尔时,六群比丘于僧伽中未受请而说法。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于僧伽中未受请者不得说法,说者堕恶作。诸比丘!许长老比丘自行说法或求于他人[为彼说法]。”

(六)

尔时,六群比丘于僧伽中未选而问律。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于僧伽中,未选不得问律,问者堕恶作。诸比丘!于僧伽中,许当选者问律。诸比丘!选应如此行:选自己或选他人。

(七)

如何选自己耶?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若僧伽机熟者,我当问某甲律。’如此选自己。如何选他人耶?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若僧伽机熟者,应使某甲问律于某甲。’应如此选他人。”

(八)

尔时,善行诸比丘当选,于僧伽中问律。六群比丘生嫌恨、生忿怒,作恶事以胁之。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于僧伽中当选者,亦应观察会众,计其人数后,许以问律。”

(九)

尔时,六群比丘于僧伽中未选而答律。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未选者不得答律。诸比丘!选应如此行:选自己或选他人。

(一〇)

如何选自己耶?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若僧伽机熟者,我当答某甲问律。’应如此选自己。如何选他人耶?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若僧伽机熟者,应令某甲答某甲问律。’应如此选他人。”

(一一)

尔时,诸善行比丘当选,于僧伽中答律。六群比丘生嫌恨、生忿怒,作恶事以胁之。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于僧伽中当选者,亦应观察会众,计其人数后,许应答律。”

一六

(一)

尔时,六群比丘未得许可,责罪比丘。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未得许可,不应责罪比丘,责者堕恶作。诸比丘!言:‘具寿!我欲向汝言,与之许可。’以求许可之后,方能责罪。”

(二)

尔时,诸善行比丘求于六群比丘许可后,责罪之。六群比丘生嫌恨、生忿怒,作恶事以胁之。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即使得许可,亦应计其人数之后,方能责罪。”

(三)

尔时,六群比丘思念:“诸善行比丘应先向我等求许可。”先向无事、无因、清净无罪诸比丘求许可。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可向无事、无因、清净无罪诸比丘求许可,求者堕恶作。诸比丘!许于计其人数之后,方求许可。”

(四)

尔时,六群比丘于僧伽中行非法羯磨。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于僧伽中不得行非法羯磨,行者堕恶作。”彼等仍行非法羯磨。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于行非法羯磨时,可非议。”

(五)

尔时,六群比丘行非法羯磨,诸善行比丘非议之。六群比丘生嫌恨、生忿怒,作恶事以胁之。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亦许说其所见。”于彼[六群比丘]现前,言说所见。六群比丘生嫌恨、生忿怒,作恶事以胁之。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摄持若四五人非议,若二三人说所见,若一人‘我未听此。’”

(六)

尔时,六群比丘于僧伽中诵波罗提木叉时,故意不闻。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诵波罗提木叉时不得故意不闻,不闻者堕恶作。”

(七)

尔时,具寿优陀夷为僧伽诵波罗提木叉,有乌之声音。时,具寿优陀夷心生思念:“世尊规定:诵波罗提木叉者,应令能听闻。我有乌之声音,我应如何为之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诵波罗提木叉者应尽力听闻,尽力者无罪。”

(八)

尔时,提婆达多于有在家会众,诵波罗提木叉。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于有在家会众,不得诵波罗提木叉,诵者堕恶作。”

(九)

时,六群比丘于僧伽中未受请,诵波罗提木叉。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于僧伽中未受请,不得诵波罗提木叉,诵者堕恶作。诸比丘!许波罗提木叉依长老。”

———外道诵品终———

一七

(一)

时,世尊于随意间住王舍城已,向周多那瓦睹游行,次第游行至周多那瓦睹。尔时,一住处住甚多比丘,其中有一长老比丘愚痴、暗昧,彼既不知布萨、布萨羯磨、波罗提木叉,亦不知诵波罗提木叉。

(二)

时,彼诸比丘心生思念:“世尊制定波罗提木叉依长老,而我等此长老愚痴、暗昧而不知布萨……或诵波罗提木叉。我等如何为之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波罗提木叉可请求其中聪明贤能之比丘。”

(三)

尔时,布萨日于一住处住多比丘愚痴、无能。彼等无论布萨、布萨羯磨、波罗提木叉、诵波罗提木叉皆不知也。彼等乞长老曰:“长老!请诵波罗提木叉。”彼言:“非我所能。”乞第二长老曰:“长老!请诵波罗提木叉。”彼亦言:“非我所能。”乞第三长老曰:“长老!请诵波罗提木叉。”彼亦言:“非我所能。”以如此方便,乃至乞诸僧伽新参曰:“具寿!请诵波罗提木叉。”彼亦言:“非我所能。”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四)

“诸比丘!布萨日于此间一住处住多比丘愚痴、暗昧,彼等于布萨……诵波罗提木叉尽皆不知。彼等乞长老曰:‘长老!请诵波罗提木叉。’彼言:‘非我所能。’乞第二长老曰:‘长老!请诵波罗提木叉。’彼亦言:‘非我所能。’

(五)

乞第三长老曰:‘长老!请诵波罗提木叉。’彼亦言:‘非我所能。’以如此方便乃至乞诸僧伽新参曰:‘具寿!请诵波罗提木叉。’彼亦言:‘非我所能。’诸比丘!彼诸比丘应急遣一比丘诣四方住处曰:‘具寿!往!略、或广修学波罗提木叉,来!’”

(六)

时,诸比丘心生思念:“应遣何人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长老比丘可命新参比丘。”长老所命新参比丘等亦不往。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长老命令时,非病者,不得不往,不往者堕恶作。”

一八

(一)

时,世尊于周多那瓦睹随意间住已,再还王舍城。尔时,诸比丘往乞食时,众人问:“[今]是半月之何日耶?”诸比丘言:“我等不知。”众人轻蔑、责难:“此沙门释子尚不知算半月,如何知他善事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学算半月。”

(二)

时,诸比丘心生思念:“何人应学算半月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皆学算半月。”

(三)

尔时,诸比丘往乞食,众人问:“比丘有多少耶?”诸比丘言:“我等不知。”众人忿怒、非难:“此诸沙门释子自己等互不相知,如何知他善事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算比丘。”

(四)

时,诸比丘心生思念:“应于何时算比丘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可于布萨日,聚群或取筹以算。”

一九

(一)

尔时,诸比丘不知“今日乃布萨日”,而往远方村里乞食。彼等或于正诵波罗提木叉时、或诵毕时返。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汝等告以‘今日布萨。’”时,诸比丘心生思念:“应以何人告之?”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汝等应以长老比丘于当时告。”尔时,一长老于当时忘其忆念。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可于食时告。”彼于食时亦忘其忆念。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汝等于彼[长老]能忆念时宣告。”

二〇

(一)

尔时,一住处布萨堂为尘所污。诸客比丘忿怒、非难:“如何诸比丘不净扫布萨堂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汝等净扫布萨堂。”

(二)

时,诸比丘心生思念:“应以何人净扫布萨堂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汝等由长老比丘命新参比丘。”长老命已,新参比丘亦不净扫。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长老命已,非病者,不得不净扫,不净扫者堕恶作。”

(三)

尔时,布萨堂未设座,比丘等坐地上,肢体及衣为灰尘所污。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汝等于布萨堂设座。”时,诸比丘心生思念:“应以何人于布萨堂设座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汝等由长老比丘命新参比丘。”长老比丘命已,新参比丘亦不设座。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长老命时,非病者,不得不设座,不设者堕恶作。”

(四)

尔时,布萨堂无明灯,诸比丘于闇中,身、衣被踏。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汝于布萨堂设明灯。”时,诸比丘心生思念:“应以何人于布萨堂设明灯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汝等由长老比丘命新参比丘。”长老命已,新参比丘亦不设明灯。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长老命时,非病者,不得不设明灯,不设明灯者堕恶作。”

(五)

尔时,于一住处,其住处之诸比丘不备饮水、不备食物。客比丘等忿怒、非难:“如何此住处不备饮水、不备食物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汝等备饮水与食物。”

(六)

时,诸比丘心生思念:“应以何人备饮水与食物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长老比丘命新参比丘。”长老命已,新参比丘亦不备。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长老命时,非病者,不得不备,不备者堕恶作。”

二一

(一)

尔时,有甚多比丘愚痴、暗昧,往四方不问阿阇梨、和尚等。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此处有甚多比丘愚痴、暗昧,往四方不问阿阇梨、和尚等。诸比丘!彼阿阇梨、和尚等应问言:‘汝等往何处耶?与何人俱往耶?’诸比丘!若彼诸愚痴、暗昧者,言与其他诸愚痴、暗昧者时,诸比丘!阿阇梨、和尚等不得许之,若许者堕恶作。诸比丘!若彼诸愚痴、暗昧者,未得阿阇梨、和尚等许可而往者,堕恶作。

(二)

诸比丘!此一住处住甚多比丘愚痴、暗昧。彼等无论布萨、布萨羯磨、波罗提木叉、诵波罗提木叉皆不知。此处有一比丘来,多闻而通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贤明、聪敏、具慧、知耻、有悔而欲学。诸比丘!彼诸比丘应摄护、摄受、送迎,而以细面、粘土、杨枝、漱水承事此比丘;若不摄护、不摄受、不送迎,且不以细面、粘土、杨枝、漱水承事者,堕恶作。

(三)

诸比丘!此一住处布萨日住甚多比丘愚痴、暗昧。彼等无论布萨……诵波罗提木叉皆不知。诸比丘!彼诸比丘应即遣一比丘往四方住处,曰:‘往!略、或广修学波罗提木叉,来!’若如此,其得者善;若不得者,彼诸比丘应皆往知布萨……诵波罗提木叉[比丘等]住处。不往者堕恶作。

(四)

诸比丘!此一住处甚多止住安居比丘愚痴、暗昧。彼等无论布萨……或诵波罗提木叉皆不知。诸比丘!彼诸比丘应即遣一比丘往四方住处,曰:‘往!略、或广修学波罗提木叉,来!’若如此,其得者善;若不得者,应七日间遣一比丘,曰:‘往!略、或广修学波罗提木叉,来!’若如此,其得者善;若不得者,彼诸比丘于其住处不得止住安居,若住者堕恶作。”

二二

(一)

时,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集会!僧伽行布萨。”如此说时,一比丘白言:“有病比丘不来。”世尊曰:“诸比丘!许与病比丘清净。诸比丘!与之者应如此行:彼病比丘至一比丘处,偏袒上衣,蹲踞,合掌而言:‘与我清净,我持清净,我告清净。’如此,以身告之,以语告之,以身及语告之者,即与清净;不以身告,不以语告,不以身及语告者,非与清净。

(二)

若如此,其得者善;若不得者,诸比丘!应用床或小床载彼病比丘,来僧伽中行布萨。诸比丘!若看病之诸比丘心生思念:‘若将病者由此处移动,病当更笃以至死亡。’时,诸比丘!不得自彼处移动病者。僧伽应往彼处行布萨,但于别众不得行布萨,行者堕恶作。

(三)

诸比丘!持清净者,若受清净,即离[僧伽]者,应以清净与他人。诸比丘!持清净者,若受清净即还俗、死亡、自言为沙弥、自言弃学、自言犯极罪、狂人……乱心者……痛苦者……因见罪被举……不忏罪被举……不舍弃恶见被举……黄门……贼住者……归于外道者……畜生……杀母者……杀父者……杀阿罗汉者……污染比丘尼者……破和合僧者……出[佛身]血者……自言二根者,应与他人清净。

(四)

诸比丘!持清净者若受清净,途中[由僧伽]离去者,非持清净来也。诸比丘!持清净者若受清净而途中还俗、死亡……自言二根者,非持清净来也。诸比丘!持清净者若受清净,至僧伽而后离去者,乃持来清净也。诸比丘!持清净者若受清净,至僧伽而后还俗、死亡……自言二根者,乃持来清净也。诸比丘!持清净者若受清净,至僧伽因睡眠不告、放逸不告、入定不告者,乃持来清净也,持清净者无罪。诸比丘!持清净者若受清净,至僧伽故意不告者,乃持来清净也,持清净者,堕恶作。”

二三

(一)

时,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集会!僧伽行羯磨。”如此说时,一比丘白言:“有病比丘不来。”世尊曰:“诸比丘!与病比丘清净欲。诸比丘!与者应如此行:彼病比丘到一比丘处,偏袒上衣,蹲踞,合掌而言:‘与我清净欲,我持清净欲,我告清净欲。’如此,以身告之,以语告之,以身与语告之,可与清净欲。不以身告,不以语告,不以身与语告,非与清净欲。

(二)

若如此,其得者善;若不得者,诸比丘!以床或小床将彼病比丘载来僧伽中行羯磨。诸比丘!若看病之诸比丘心生思念:‘若将病者自此处移动,则病更笃,乃至有死亡。’诸比丘!不得将病者自彼处移动。僧伽应往彼处行羯磨,但于别众不得行羯磨,行者堕恶作。

(三)

诸比丘!持清净欲者,若受清净欲即离[僧伽]者,清净欲应与他人。诸比丘!持清净欲者,若受清净欲即还俗、死亡……自言二根者,清净欲应与他人。诸比丘!持清净欲者,若受清净欲于途中[由僧伽]离去者,非持来清净欲。诸比丘!持清净欲者,若……[参照第二 布萨犍度二二(四)]……持清净欲者,堕恶作。诸比丘!许于布萨日与清净者清净欲。此乃僧伽之事也。”

二四

(一)

尔时,一比丘于布萨日为亲族所拘。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布萨日为亲族所拘。诸比丘应向彼亲族言:‘诸具寿!此比丘行布萨间,请让彼离去须臾。’

(二)

如此,若得者善;若不得者,诸比丘应向彼亲族言:‘诸具寿!愿与此比丘清净之时,请须臾居于一面。’如此,若得者善;若不得者,诸比丘向彼亲族言:‘诸具寿!僧伽行布萨时,请将此比丘带出境界外须臾。’如此,若得者善;若不得者,不得以别众行布萨,若行者堕恶作。

(三)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布萨日为王所逮捕……乃至……为盗贼所拘捕……暴恶人所拘捕……为诸怨敌比丘所拘捕。诸比丘应向彼诸怨敌比丘言:‘……诸……[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四(一)~(二)]’……不得以别众行布萨,若行者堕恶作。”

二五

(一)

时,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集会!僧伽有事。”如此言时,一比丘白言:“有名伽伽之比丘,为狂者,不来。”世尊曰:“诸比丘!狂者有二。有狂比丘于布萨或忆念、或不忆念,于僧伽羯磨或忆念、或不忆念者,有决定而不忆念者;有于布萨或来、或不来,于僧伽羯磨或来、或不来,决定而不来也。

(二)

诸比丘!此中对于狂者,于布萨或忆念、或不忆念,于僧伽羯磨或忆念、或不忆念,于布萨或来、或不来,于僧伽羯磨或来、或不来。诸比丘!许与如此狂者狂羯磨。

(三)

诸比丘!与者应如此行: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伽伽比丘为狂者,于布萨或忆念、或不忆念,于僧伽羯磨或忆念、或不忆念;于布萨或来、或不来,于僧伽羯磨或来、或不来。若僧伽机熟者,僧伽应与狂者伽伽比丘狂羯磨。无论伽伽比丘于布萨忆念、不忆念,无论于僧伽羯磨忆念、不忆念,无论于布萨来、不来,无论于僧伽羯磨来、不来,无论伽伽现在在、不在,僧伽应行布萨,行僧伽羯磨。此乃表白。

(四)

诸大德!请听我言!伽伽比丘为狂者,于布萨……或不来。僧伽与狂者伽伽比丘狂羯磨,无论伽伽比丘于布萨……或不来,无论伽伽现在在、不在,僧伽应行布萨,行僧伽羯磨。与狂者伽伽比丘狂羯磨……行僧伽羯磨,具寿听者默然,不听者请言。僧伽与狂者伽伽比丘狂羯磨,……行僧伽羯磨。具寿听故默然,我如是了知。’”

二六

(一)

尔时布萨日,于一住处住四比丘。时,彼诸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规定要行布萨,我等是四人,我等如何行布萨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四人许诵波罗提木叉。”

(二)

尔时布萨日,于一住处住三比丘。时,彼诸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许四人诵波罗提木叉,我等是三人,我等如何行布萨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三人行清净布萨。

(三)

诸比丘!应如此行: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彼诸比丘,言:‘诸具寿!请听我言!今十五日布萨也。若诸具寿机熟者,我等互相行清净布萨。’长老比丘应偏袒上衣,蹲踞,合掌而言诸比丘,曰:‘我清净,知我清净。我清净,知我清净。我清净,知我清净。’

(四)

新参比丘应偏袒上衣,蹲踞,合掌而言诸比丘,曰:‘我清净,知我清净。我清净,知我清净。我清净,知我清净。’”

(五)

尔时,布萨日于一住处住二比丘。时,彼诸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许四人诵波罗提木叉,三人清净布萨。我等二人,我等如何行布萨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许二人行清净布萨。

(六)

诸比丘!应如是行:长老比丘应偏袒上衣,蹲踞,合掌,言新参比丘,曰:‘我清净,知我清净。我清净,知我清净。我清净,知我清净。’

(七)

新参比丘应偏袒上衣,蹲踞,合掌,言长老比丘,曰:‘我清净,知我清净。我清净,知我清净。我清净,知我清净。’”

(八)

尔时,布萨日于一住处住一比丘。时,彼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许四人诵波罗提木叉,三人行清净布萨,二人行清净布萨。我只一人,我如何行布萨耶?”彼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九)

“诸比丘!布萨日于一住处住一比丘。诸比丘!彼比丘即于诸比丘回来之勤行堂、廷堂、或树下,洁净其处,调备饮水、食物,设座、设明灯而坐。若其他诸比丘来,即俱行布萨。若不来则应心念:‘今日是我布萨也。’若不心念者堕恶作。

(一〇)

诸比丘!此中若住四比丘,一人持来清净,三人不得诵波罗提木叉,若诵者堕恶作。诸比丘!此中若住三比丘,一人持来清净,二人不得行清净布萨,若行者堕恶作。诸比丘!此中若住二比丘,一人持来清净,一人不得心念,若心念者堕恶作。”

二七

(一)

尔时,有一比丘于布萨日犯罪。时,彼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规定有罪者不得行布萨,而我犯罪,我应如何为之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布萨日犯罪。诸比丘!彼比丘应到一比丘处,偏袒上衣,蹲踞,合掌而言:‘我犯某罪,以此忏悔。’此比丘言:‘汝见耶?’‘然!我见之矣。’‘今后戒之。’

(二)

诸比丘!有比丘于此处,于布萨日疑有罪。诸比丘!彼比丘到一比丘处……言:‘我疑有某罪。至无疑时,当忏悔彼罪矣。’如此言后,行布萨,闻波罗提木叉,但不得以此因缘为布萨之障碍。”

(三)

尔时,六群比丘忏悔同分罪。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忏悔同分罪,忏悔者堕恶作。”尔时,六群比丘受同分罪[之忏悔]。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不得受同分罪[之忏悔],受者堕恶作。”

(四)

尔时,有一比丘诵波罗提木叉时,忆念有罪。时,彼比丘心生思念:“世尊制定有罪者,不得行布萨,而我犯罪。我应如何为之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此处有比丘诵波罗提木叉时,忆念有罪。诸比丘!彼比丘应向邻近比丘言:‘我犯某罪,从此忏悔彼罪。’如此言后,应行布萨,闻波罗提木叉,但不得以此因缘为布萨之障碍。

(五)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诵波罗提木叉时,疑有罪。诸比丘!彼比丘应言邻近之比丘曰:‘我疑有某罪。至无疑时,当忏悔彼罪。’如此言后,应行布萨,闻波罗提木叉,但不得以此因缘为布萨之障碍。”

(六)

尔时,布萨日于一住处僧伽皆犯同分之罪。时,彼诸比丘心生思念:“世尊规定不得忏悔同分之罪,不得受同分罪[之忏悔],而此僧伽皆犯同分之罪。我等应如何为之耶?”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布萨日于一住处僧伽都犯同分之罪。诸比丘!彼诸比丘应即遣一比丘往邻近之住处言:‘请往!为忏悔彼罪来[我住处],我等于汝前忏悔彼罪。’

(七)

如此,若得者善;若不得者,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此僧伽皆犯同分之罪,至见其他比丘清净无罪时,当于彼前忏悔此罪。’如此言后,当行布萨,诵波罗提木叉,但不得以此因缘为布萨之障碍。

(八)

诸比丘!布萨日于一住处,僧伽都疑有同分之罪。聪明贤能比丘应告僧伽言:‘诸大德!请听我言!此僧伽皆疑有同分之罪,至无疑时,当忏悔此罪矣。’如此言后,当行布萨,诵波罗提木叉,但不得以此因缘为布萨之障碍。

(九)

诸比丘!于一住处入安居时,僧伽犯同分之罪。诸比丘!彼诸比丘应即遣一比丘……[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七(六)~(七)]……若不得者,七日间应遣一比丘,言:‘往!为忏悔彼罪来,我等当于汝前忏悔彼罪。’”

(一〇)

尔时,于一住处,僧伽皆犯同分之罪,皆不知其罪之名、类。尔时,他比丘来,多闻而通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贤明、聪敏、具慧、知耻、有悔而好学。有一比丘往彼比丘处,到而言彼比丘曰:“若行如是如是之事,是犯何罪耶?”

(一一)

彼曰:“行如是如是之事者,犯某罪。汝若犯此罪时,则忏悔其罪。”彼言:“非独我犯此罪,此僧伽皆犯此罪也。”彼曰:“他人犯与不犯,于汝何干。请出离己罪。”

(一二)

时,彼比丘依此比丘之言,忏悔彼罪后,往诸彼比丘处。至而言彼诸比丘曰:“行如是如是之事者,犯某罪。汝等犯此罪,即忏悔其罪。”时,彼诸比丘不欲依彼比丘之言,忏悔其罪。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一三)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僧伽皆犯同分之罪,皆不知其罪之名、类。尔时,他比丘来,多闻……好学。有一比丘往彼比丘处,至而言彼比丘曰:‘若行如是如是之事者,是犯何罪耶?’

(一四)

彼曰:‘行如是如是之事者,犯某罪。汝犯此罪者,即忏悔其罪。’彼言:‘非独我犯此罪,此僧伽皆犯此罪。’彼曰:‘他人犯与不犯,于汝何干。请出离己罪。’

(一五)

诸比丘!若彼比丘依此比丘之言,忏悔彼罪后,往诸彼比丘处。到而言诸彼比丘曰:‘行如是如是之事者,犯某罪也。汝等犯此罪,即忏悔其罪。’诸比丘!若诸比丘依彼比丘之言而忏悔其罪者,善;若不欲忏悔者,诸比丘!彼比丘不欲时,则不须与彼诸比丘言。”

———周多那瓦睹诵品终———

二八

(一)

尔时,布萨日于一住处,其住处多诸比丘集会,四人或过[四人]。彼等不知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未来,彼等以为适法、以为适律、以为和合而行布萨,诵波罗提木叉。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多。彼等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

(二)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其住处多诸比丘集会,四人或过[四人]。彼等不知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未来,彼等以为适法、以为适律、以为和合而行布萨,诵波罗提木叉。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多。诸比丘!彼诸比丘应再诵波罗提木叉,诵者无罪。

(三)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八(二)]……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相等。已诵部分已善诵,余分应闻,诵者无罪。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八(二)]……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少。已诵部分已善诵,余分应闻,诵者无罪。

(四)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八(二)]……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已,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多。诸比丘!彼比丘等应再诵波罗提木叉,诵者无罪。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八(二)]……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已,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相等。已诵部分已善诵,应告彼等清净,诵者无罪。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八(二)]……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已,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少。已诵部分已善诵,应告彼等清净,诵者无罪。

(五)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八(二)]……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已,而会众未离座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多。诸比丘!彼诸比丘应再诵波罗提木叉,诵者无罪。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八(二)]……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已,会众未离座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相等。已诵部分已善诵,应告彼等清净,诵者无罪。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八(二)]……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已,会众未离座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少。已诵部分已善诵,应告彼等清净,诵者无罪。

(六)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八(二)]……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已,部分会众已离座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多。诸比丘!彼比丘等……其数相等……其数甚少……[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八(五)]。

(七)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八(二)]……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已,一切会众已离座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多……其数相等……其数甚少……[参照第二 布萨犍度二八(五)]……”

———无罪十五事终———

二九

(一)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其住处多诸比丘集会,四人或过[四人]。彼等知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未来,彼等以为适法,以为适律,知为别众而行布萨,诵波罗提木叉。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多。诸比丘!彼诸比丘应再诵波罗提木叉,不诵者堕恶作。

(二)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九(一)]……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相当。已诵部分已善诵,余分应闻,不诵者堕恶作。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九(一)]……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少。已诵部分已善诵,余分应闻,不诵者堕恶作。

(三)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同第二 布萨犍度二九(一)]……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已……乃至……会众未离座时……乃至……部分会众已离座时……乃至……一切会众已离座时,其住处有其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多……乃至……其数相等……乃至……其数甚少。已诵部分已善诵,应告彼等清净,不诵者堕恶作。”

———以别众为别众十五事终———

三〇

(一)

“诸比丘!尔时,一住处布萨日,其住处多诸比丘集会,四人或过[四人]。彼等知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未来,彼等于自行布萨为相应或不相应犹疑而行布萨,诵波罗提木叉。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多。诸比丘!彼诸比丘应再诵波罗提木叉,不诵者堕恶作。

(二)

诸比丘!尔时,……[参照第二 布萨犍度二九(二)~(三)]……不诵者堕恶作。”

———疑惑十五事终———

三一

(一)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其住处多诸比丘集会,四人或过[四人]。彼等知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未来,彼等自行布萨,以为相应而非不相应。恶作性而行布萨,诵波罗提木叉。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多。诸比丘!彼诸比丘应再诵波罗提木叉,不诵者堕恶作。

(二)

诸比丘!尔时,……[参照第二 布萨犍度二九(二)~(三)]……诵者堕恶作。”

———恶作性十五事终———

三二

(一)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其住处多诸比丘集会,四人或过[四人]。彼等知其住处有其他诸比丘未来,彼等言:‘[未来者]将丧亡、将坏灭,彼等于汝何益?’彼等愿不和合以行布萨、诵波罗提木叉。彼等正诵波罗提木叉时,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来,其数甚多。诸比丘!彼诸比丘应再诵波罗提木叉,不诵者堕偷兰遮。

(二)

诸比丘!尔时,……[参照第二 布萨犍度二九(二)~(三),但将‘堕恶作’改为‘堕偷兰遮’]……堕偷兰遮。”

———愿不和合十五事终———

———七十五事终———

三三

(一)

“诸比丘!尔时,于一住处布萨日,其住处多诸比丘集会,四人或过[四人]。彼等知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正入境界内,知其住处有他诸比丘已入境界内。见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正入境界内,见其住处有他诸比丘已入境界内。闻其住处有他诸比丘正入境界内,闻其住处有他诸比丘已入境界内。

其住处[之比丘]对其住处[之比丘]有一百七十五之三重。其住处[比丘]对客[比丘]、客[比丘]对其住处[之比丘]、客[比丘]对客[比丘],若广说有七百之三重。”

三四

(一)

“诸比丘!此处,其住处比丘以十四日、客[比丘]以十五日行[布萨]。若其住处[比丘]数多者,客[比丘]应从其住处[比丘];若数相等者,客[比丘]应从其住处[比丘];若客[比丘]数多者,其住处[比丘]应从客[比丘]。

(二)

诸比丘!此处,其住处比丘以十五日、客[比丘]以十四日行[布萨]。若其住处[比丘]数多者,客[比丘]应从其住处[比丘];若数相等者,客[比丘]应从其住处[比丘];若客[比丘]数多者,其住处[比丘]应从客[比丘]。

(三)

诸比丘!此处,其住处比丘以初日、客[比丘]以十五日行[布萨]。若其住处[比丘]数多者,其住处[比丘]若不欲时可不与客[比丘]和合,客[比丘]应往境界外行布萨。若数相等,其住处[比丘]若不欲时可不与客[比丘]和合,客[比丘]应往境界外行布萨。若客[比丘]数多,其住处[比丘]应与客[比丘]和合,或应往境界外。

(四)

诸比丘!此处,其住处比丘以十五日、客[比丘]以初日行[布萨]。若其住处[比丘]数多,客[比丘]应与其住处[比丘]和合,或往境界外。若数相等,客[比丘]应与其住处[比丘]和合,或往境界外。若客[比丘]数多,客[比丘]不欲时可不与其住处[比丘]和合,其住处[比丘]应往境界外行布萨。

(五)

诸比丘!此处有客比丘,见其住处比丘居住行相、居住记相、居住因相、居住标志善标示;并妥备床、小床、敷布、枕、饮水、食物,见其房舍甚清净。见之而疑其住处比丘在耶?或不在耶?

(六)

彼等疑而不寻[问]。未曾寻问而行布萨,即堕恶作。彼等疑而寻问,寻问而不见,不见而行布萨,即无罪。彼等疑而寻问,寻问而见,见而俱行布萨,无罪。彼等疑而寻问,寻问而见,见而各别行布萨,堕恶作。彼等疑而寻问,寻问而见,见之念言:‘失去!灭去!彼等于汝何益?’愿不和合行布萨,即堕偷兰遮。

(七)

诸比丘!此处有客比丘,见其住处比丘居住行相、居住记相、居住因相、居住标志;闻经行跫音、读诵声、咳嗽声、喷嚏声。闻之而疑其住处比丘在耶?或不在耶?彼等……[同第二 布萨犍度三四(六)]……堕偷兰遮。

(八)

诸比丘!此处有住处比丘,见客比丘客行相、客记相、客因相、客标志、未知之钵、未知之衣、未知之座、见流洗足水等。见而疑客比丘来耶?或未来耶?彼等……[同第二 布萨犍度三四(六)]……堕偷兰遮。

(九)

诸比丘!此处有住处比丘,见客比丘客行相、客记相、客因相、客标志;闻来至跫音、扫履声、咳嗽声、喷嚏声。闻之而疑客比丘来耶?或未来耶?彼等……[同第二 布萨犍度三四(六)]……堕偷兰遮。

(一〇)

诸比丘!此处有客比丘,见其住处比丘为异住者,彼等以为同住者。以为同住者而不问,不问而俱行布萨,无罪。彼等问,问而不留意,不留意而俱行布萨,堕恶作。彼等问,问而不留意,不留意而各别行布萨,无罪。

(一一)

诸比丘!此处有客比丘,见其住处比丘为同住者,彼等以为异住者。以为异住者而不问,不问而俱行布萨,堕恶作。彼等问,问而不留意,不留意而各别行布萨,堕恶作。彼等问,问而留意,留意而俱行布萨,无罪。

(一二)

诸比丘!此处有住处比丘,见客比丘为异住者,彼等以为同住者。……[同第二 布萨犍度三四(一〇)]……无罪。

(一三)

诸比丘!此处有住处比丘,见客比丘为同住者,彼等以为异住者。……[同第二 布萨犍度三四(一一)]……无罪。”

三五

(一)

“诸比丘!布萨日不得从有比丘住处往无比丘住处,但除与僧伽俱,或有障碍。诸比丘!布萨日不得从有比丘住处往无比丘非住处,但除与僧伽俱,或有障碍。诸比丘!布萨之日不得从有比丘住处往无比丘住处或非住处,但除与僧伽俱,或有障碍。

(二)

诸比丘!布萨日不得从有比丘非住处往无比丘住处,但除与僧伽俱,或有障碍。诸比丘!布萨日不得从有比丘非住处往无比丘非住处,但除与僧伽俱,或有障碍。诸比丘!布萨日不得从有比丘非住处往无比丘住处或非住处,但除与僧伽俱,或有障碍。

(三)

诸比丘!布萨日不得从有比丘住处或非住处往无比丘住处,但除与僧伽俱,或有障碍。诸比丘!布萨日不得从有比丘住处或非住处往无比丘非住处,但除与僧伽俱,或有障碍。诸比丘!布萨日不得从有比丘住处或非住处往无比丘住处或非处,但除与僧伽俱,或有障碍。

(四)

诸比丘!布萨日不得从有比丘住处往有异住比丘之有比丘住处,但除与僧伽俱,或有障碍。诸比丘!布萨日不得从有比丘住处往有异住比丘之有比丘非住处,但除与僧伽俱,或有障碍。诸比丘!布萨日不得从有比丘住处往有异住比丘之有比丘住处或非住处……[参照第二 布萨犍度三五(一)~(三)]……诸比丘!布萨日不得从有比丘之住处或非住处,往有异住比丘之有比丘住处或非住处,但除与僧伽俱,或有障碍。

(五)

诸比丘!布萨日可从有比丘住处往有同住比丘之有比丘住处,但应知当日必达。诸比丘!布萨日可从有比丘住处往有同住比丘之有比丘非住处,但应知当日必达……诸比丘!布萨日可从有比丘住处或非住处往有同住比丘之有比丘住处或非住处,但应知当日必达。”

三六

(一)

“诸比丘!于有比丘尼众会不得诵波罗提木叉,诵者堕恶作。诸比丘!于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弃学者……犯极罪者在坐众会,不得诵波罗提木叉,诵者堕恶作。

(二)

于有不见罪而被举者在坐之众会,不得诵波罗提木叉,诵者应依法处分。于有不忏悔罪而被举……于有不舍弃恶见而被举者之众会,不得诵波罗提木叉,诵者应依法处分。

(三)

于有黄门之众会,不得诵波罗提木叉,诵者堕恶作。于有贼住者……乃至……归于外道者……畜生……杀母者……杀父者……杀阿罗汉者……污染比丘尼者……破和合僧者……出[佛身]血者……二根者之众会,不得诵波罗提木叉,诵者堕恶作。

(四)

诸比丘!除众会未起之时,不得依与别住者之清净而行布萨……。诸比丘!非布萨[日]不得行布萨,但除得僧伽和合时。”

———布萨犍度诵品终———

此犍度有八十六事。摄颂曰:

外道.瓶沙王 集会而默然

说法与独居 波罗提木叉

日日之读诵 以半月一次

随众会读诵 一住处和合

和合及曼直 境界之过大

跨河.各房舍 二之布萨堂

极小布萨堂 新参.王舍城

三衣不离境 以先定境界

而后解境界 未定用村里

河.海.湖水境 离境覆境界

几日布萨日 羯磨及读诵

波罗提木叉 蛮族.无障碍

法.律.胁.胁律 难罪得许可

非法之非议 四五说所见

不令闻故.勤 有在家众会

不得求读诵 周多那瓦睹

不知.不知数 急遣及不往

半月之何日 比丘有多少

远方.并告知 不忆念.尘污

座.明灯.四方 他多闻比丘

急.安居.布萨 净羯磨.亲族

伽伽.四比丘 三及二比丘

罪.同分.忆念 僧伽皆犯罪

疑有罪不知 多闻之比丘

多数数相等 少数众未去

部分起离座 皆离座.知.疑

成之相应而 有恶作之性

乃至知.见.闻 旧客之比丘

十四.十五日 初日十五日

于以有记相 二种共住者

别住者布萨 若不得僧伽

和合时在于 布萨外布萨

如此说摄颂 以为解说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