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国学常识

七二 道家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道家的主要人物是老子,著作有《道德经》五千言。据考证,这书是战国时环渊所编,环渊又叫关尹子,也是道家的要角。

我们从《道德经》研究老子思想,便知老子认定宇宙的本体,是道或天,是自然的物质,又指出“反(矛盾)者道之动”,而运动过程则有几个阶段,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指出对待事物的相互转变,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又因强弱、刚柔、动静可以转变,所以主张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他对于社会的评判,则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又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他谈到治事方法主张“无为”,即认为人类做事必须遵守自然的规律,不可违犯自然规律,任意妄为,所以又说“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这些思想都很客观。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主张静止,主张无中生有,主张复古,主张无知无欲,主张柔弱、不争,因而形成消极退让的人生观。他这种逃避现实的幻想,却是观念论的。老子书,王弼注本及魏源《老子本义》本较好。杨树达辑诸子论老子的话而成《老子古义》一书,是最好的参考书。

继承老子哲学的有关尹、列御寇、杨朱、庄周等。“关尹贵清,列子贵虚……杨朱贵己。”(《吕氏春秋·不二》篇)关尹的学说只从《庄子·天下》篇可以知道一点,他是认定人类的认识,必须如水或镜一样,采取纯客观主义的态度。

列子与杨朱的学说,现在都只能从晋朝人编撰的伪《列子》书中去寻找。列子明白指出天地之初为一混沌的实体——“太易”,太易变化而生万物,完全是机械的运动,是有必然性的,又提倡无欲无我的客观主义,即“贵虚”。杨朱否认人死后还有灵魂存在,是一个无神论者,他认为“道”是活动的自然力,表现在人类中,就是嗜好情欲等,他主张“全性保真”,满足人类自然的欲望,是近乎希腊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者。孟子曾指斥他的“为我”主义,说他“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但他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荀子及韩非子都有评判杨朱的话,可参看。

庄子与老子并称,而思想不相同。两子都尊重自然力,这是道家的根本思想,但老子尊重自然,是主张随顺自然之理以治事,其对于治国主无为而治,对于抗敌,主先以弱自处,都是入世的态度,所谓以无为有,以退为进也。庄子就不是这样,他因尊重自然力而主张委心任运,颇有出世思想,是将老子的消极一面特别发展了。庄子不能将有和无统一起来,因此把现象和本体也隔开了。他认为现象世界所谓大小、贵贱、寿夭等等的范畴,都因比较而生,即相对的,实际上是没有的。现象世界成为虚幻,那么我人所应把握的就是那个无差别的“道枢”了。

这样,庄子的世界观就成了唯心论的,它和佛教大乘所谓“空”的原理相似。所以章氏太炎曾用佛学理论来解《庄子》,作《齐物论释》。章氏又说:庄子的根本主张是自由平等。他以为《逍遥游》篇是讲自由,真自由是“无待”,即超脱世俗对待比较的观念;《齐物论》篇是讲平等,真平等是我与物平,去是非的差别,化彼此的界限。《庄子》书说理很精,所以章氏非常推重。全书三十三篇,末篇(《天下》篇)评论各派学术,可考见古代学术源流。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都好读,郭书载晋郭象注更全备,郭象本身也是一思想家,他作的注可作晋人哲学读。(《齐物论》一篇,傅斯年氏认为系慎到所作。)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