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全后汉文

全後漢文卷三十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烏程嚴可均校輯

應劭五

風俗通義二

周禮。五黨為州。。疇也。有長。使之相周足(一作是。)也。(蓺文類聚六。御覽百五十七。)

周制。天子方千里。分為百縣。縣有四郡。郡者。群也。故左氏傳曰。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至秦始皇。初置三十六郡。以監縣。縣。平也。(意林。史記秦始皇本紀正義。蓺文類聚六。御覽百五十七。)

周禮。百里曰同。所以獎王室協風俗。總名為縣。縣。玄也有首也。從系倒首。舉首易偏矣。言當玄靜。平徭役也。(水經注二。御覽百五十七。)

周禮。五家為鄰。四鄰為里。春秋國語。五家為軌。十軌為里。里者。止也。里有司。司五十家。共居止。同事春秋。通其所也。(續漢書百官志注。廣韻六止。御覽百五十七。)

應劭一

國家制度。大率十里一鄉。(續漢書百官志注。)

謹案春秋國語。疆有寓望。謂今亭也。民所安定也。亭有樓。從高省丁聲也。漢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語有亭待。蓋行旅宿食之所館也。亭亦平也。訟諍吏留辨處。勿失其正也。亭吏舊名負弩。改為亭長。或謂亭父。(御覽百九十四。續漢書百官志注。)

中人城北四十里有左人亭。鮮虞故邑。(御覽百六十一。)

鯀作城郭。城。盛也。從土成聲。郭。大也。(意林水經注二。)

郭亦謂之郛者。亦大也。(初學記二十四。御覽百九十三。)

論語。夫子宮牆數仞。禮記。季武子入宮。不敢器。由是言之。宮室一也。秦漢以來。尊者以宮為常號。下乃避之云室耳。弟子職曰。室中握手。論語曰。譬如宮牆。由此言之。宮其外。室其內也。(御覽百七十四。)

魯昭公設兩觀于門。是謂之闕。從門聲。(水經注十六。)

殿堂象東井形。刻作荷蔆。荷蔆。水物也。所以厭火。(蓺文類聚六十三。初學記七。廣韻三十二霰。御覽百七十五。又百八十八。)

屋。止也。(廣韻一屋。)

案天子有外屏。令臣下氣息。(意林。)

屏。卿大夫以帷。士以簾。稍有弟(古第字。以自鄣蔽也。示臣臨見。自整屏風處也。(廣韻四十靜。御覽百八十五。)

門戶鋪首。謹案百家書云。公輸般見水上蠡。(音螺。)謂之曰。開汝匣。(一作頭。)見汝形。蠡適出頭。般以足畫圖之。蠡引閉其戶。終不可得開。般遂施。(一作設。)之門戶。欲使閉藏當如此。周密也。(蓺文類聚七十四。御覽百八十八。又七百五十。)

鑰施懸魚。魚翳伏淵源。(疑深淵。)欲令楗閉如此。(御覽百八十四。)

府。聚也。公卿牧守。道德之所聚也。(廣韻九麌。通鑑注漢紀七。眾經音義才作公卿牧守。文書財賄所聚也。)

應劭二

廷。正也。言縣廷郡廷朝廷。皆取平均正直也。(後漢郭太傳注。通鑑注周紀二。)

寺。司也。諸官府所止皆曰寺。(後漢光武紀注。通鑑注漢紀三十五。)寺者。嗣也。理事之吏。嗣續于其中也。(後漢和帝紀注。通鑑注漢紀三十五。)今尚書侍御史謁者所止皆曰寺。(文選吳都賦注。又劉楨贈徐幹詩注。又應瑒岑文瑜書法。)

京師有長壽街、萬歲街、士馬。(疑脫一街字。)若此非一。街者攜也離也。四出(一作通。)之路。攜離而別也。(御覽百九十五。廣韻十三佳。)

閈。城外郭內里門也。(御覽百八十二。)

市。恃也。養贍老少。(一作言交易而退。)恃以不匱也。亦謂之市井。俗說市井。謂至市鬻賣者。當于井上洗濯其物。香潔。及自嚴飾。乃到市也。(一作洗濯令鮮潔。然後市。)謹案春秋井田記。人年三十。受田百畝。以食五口。五口為一戶。父母妻子也。公田十畝。廬舍五畝。成田一頃十五畝。八家而九頃二十畝。共為一井。廬舍在內。貴人也。公田次之。重公也。私田在外。賤私也。井田之義。一曰無泄地氣。二曰無費一家。三曰同風俗。四曰合巧拙。五曰通財貨。因井為市。交易而退。故稱市井也。(詩陳風正義。後漢劉寵傳注。初學記二十四。御覽百九十一。又八百二十七。)

漢改郵為置。置者。度其遠近之閒置之也。(後漢書郭太傳注。)今吏郵書掾府督郵職掌此。(續漢書輿服志注。)

傳舍。案諸侯及使者有傳信。乃得舍于傳耳。(意林無諸侯及三字。)今刺史行部車號傳車從事督郵。(文選范雲贈張徐州詩注。又任昉哭范僕射詩注。)

南北曰阡。東西曰陌。河南以東西為阡。南北為陌。(史記秦木紀索隱。意林。初學記二十四。文選藉田賦注。御覽百九十五。困學紀聞十六。)

里語云。越陌阡。更為客主。(文選魏武帝短歌行注。)

薨。(與苑同。)蘊也。言薪蒸所蘊積也。(意林。初學記二十四。御覽百九十六。)

囿者。畜魚鱉之處也。囿猶有也。(御覽百九十六。)

園。援也。從□袁聲。四皓園公。亦本園者。(御覽八百二十四。)

圃補也。從□甫聲。(同上。)

應劭三

井。法也節也。言法制居人。令節其飲食。無窮竭也。(初學記七。御覽百八十九。)

孫子云。金城湯池而無粟者太公墨翟不能守之。(意林。)

海。一云朝夕池。(初學記六下云。一云天池。亦云大壑巨壑。出老子及風俗通。)

丞者。承也。相者。助也。(蓺文類聚四十五。)

漢武帝諱徹。改曰通侯。或曰列侯。秦時六國未平。將帥皆家關中。故稱關內侯。通侯。言其功大。通于王室。列者。言其功德列著。乃饗爵也。(御覽百九十八。)

牧守長不宜數易。案尚書有考績。孔子曰。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鄭子產從政三年。民乃歌之。聖賢尚須漸進。況中才乎。數易豈不紛錯道路也。(意林。)

尚書御史臺皆以官倉頭為史。主賦舍。凡守其門戶。(續漢百官志注。)

有秩。則田閒大夫。言其官裁有秩耳。(續漢百官志注。通鑑注周紀五。)

嗇者。省也夫賦也。言消息百姓。均其役賦。(續漢百官志注。)

古制本無奴婢。奴婢皆是犯事者。或原之。奴。者劣。婢者卑陋。(意林。)臧者。被臧罪沒入為官奴婢。獲者逃亡獲得為奴婢也。(蓺文類聚三十五。初學記三十九。)

易云。利見大人。大人與聖人。其義一也。(意林。)

論語云。君子上達。臧孫紇曰。後有達者。將在孔丘乎。(同上。)

儒者。區也。言其區別古今。居則翫聖哲之詞。動則行典籍之道。援先王之制。立當時之事。綱紀國體。原本要化。此通儒也。若能納而不能出。能言而不能行。講誦而已。無能往來。此俗儒也。(後漢杜林傳注。又賈逵傳注。)

章帝時。以賈逵為通儒。時人語曰。問事不休賈長頭。(意林。)

禮云。群居五人。長者必異席。今呼權貴作長者。非也。(同上。)

管子云。先生施教。弟子則之。非知古之道。是師者之稱。(此二語疑有訛。大意謂古者以先生為師之稱也。)諸生。弟子。學者非一。故曰諸。先生者。當如醒。學者譬如醉。言生俱醉。獨有醒者。(同上。)

應劭四

祭酒。禮云。飲酒必祭。尊其先也。孫卿在齊。最是老師。(道藏本作師老。誤。)故三稱祭酒。(同上。)

士。詩云。殷士膚敏。髦士俊秀。雅士博達。列士有不易之分。處士隱居放言。(同上。文選曹子建雜詩注引烈士者有不易之分。又鸚鵡賦注引處士者。隱居放言也。)

易曰。師貞。丈人吉。非徒尊老。須德行先人也。傳云。杖德莫如信。言其恩德可信杖也。(同上。)

禮云。十尺曰丈。成人之長也。夫者。膚也。言其智膚敏宏教也。故曰丈夫。(同上。)

論語云。匹夫匹婦。傳云。一晝一夜成一日。一男一女成一室。案古人男女作衣用二匹。今人單衣。故言匹夫。(同上。)

夫人當龍變起。不繫鄉里。若止繫風俗。見善不徙。故謂之俗人。(同上。)

禮言簡不肖。案生子鄙陋。不似父母。曰不肖。今人謙辭。亦曰不肖。(同上。文選報任少卿書注。生子不似父母者曰不肖。)

方言。人不事事而放蕩。謂之無賴。不可恃賴也。猶高祖謂太上皇云。大人以臣無賴也。(同上。)

采女。案采者。擇也。以歲八月雒陽民。遣中大夫與掖廷丞相工。閱視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長壯妖潔。有法相者。載入後宮。(文選皇后紀論注。)

漢以八月算人。后家以金帛賂遺主者。以求入也。(後漢皇后紀論注。)

列侯尚公主。國人尚翁主。以妻制夫。陽屈于陰爾。(初學記十。御覽百五十四。)

易稱帝乙歸妹。以祉元吉。婦人謂嫁娶之禮曰歸。歸其妹于諸侯。亨終吉也。(初學記十。)

延熹中。中常侍單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在帝左右。縱其姦慝。時之為之語曰。左迴天。徐轉日。具獨坐。唐應聲。言其信用甚于轉圜也。(御覽三百九十三。又四百九十六。)

應劭五

禮。臣子無爵謚君父之義也。故群臣累其功美。葬日遣太尉于南郊告天而謚之。(後漢明帝紀注。)

天子(一作皇帝。)新崩。未有(一有定字。)謚。故且稱(一作總其名曰。)大行皇帝。(後漢安帝紀注。文選元皇后哀策文注。又通典。七十九作前帝謚未定。臣子稱大行。以別嗣主。)

宮車晏駕。謹案史記曰。王稽謂范睢曰。夫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奈何者。一旦宮車晏駕。是事不可知也。君雖恨千臣。是無可奈何。謂秦昭王以天年終也。昔周康王一旦晏起。詩人以為深刺。天子當夜寢早作。身省萬機。如今(一作今忽。)崩殞。則為晏駕矣。(文選竟陵王行狀注。又恨賦注。)

梓宮者。禮。天子以梓器。宮者。存時所居。緣生事亡。因以為名。凡人呼棺。(呼一作之。)亦為宮也。(後漢明帝紀注。文選齊敬皇后哀策文注。御覽五百五十。)

葬之郭北北首。求諸幽之道。(文選詠懷詩注。)

案秦昭王太后始臨朝也。(意林。)

十月謂之應鍾何。應者。應也。鍾者。動也。言萬物應陽而動。不藏也。(御覽二十七。)

十二月律謂之大呂何。大者太也。旅。拒也。言陽氣欲出。陰不許也。呂之言拒也。依即(疑抑。)拒難之也。(御覽二十七。)

月與星並無光。日照之。乃光耳。如以鏡光照日。則影見壁。月初見西方。月望後光見東北一照也。(御覽六。)

吳牛望月則喘。彼之苦于日。見月。怖。亦喘之矣。(御覽四。)

風或清明來久長。不搖樹木枝葉離地三二丈者。此有龍德在其下。風或清明不及二三尺者。此君子之風也。(蓺文類聚一。御覽九。)

猛風曰颲。涼風曰瀏。微風曰飉。小風曰颼。小風從孔來。(初學記一。御覽九。)

積冰曰凌。肚冰曰凍。冰流曰澌。冰解曰泮。(初學記七。御覽六十八。)

應劭六

醬成于鹽。而鹹于鹽。夫物之變。有時而重。(蓺文類聚七十二。御覽八百六十五。)

五月有落梅風。江淮以為信風。又其霖霪。號為梅雨。沾衣服皆敗黦。(御覽九百七十。)

夫火者。南方陽。光輝為明。聖人嚮之而治。取其象也。(初學記二十五。)

言人清高。如冰之潔。(文選漢高祖功臣頌注。)

南陽酈縣有甘谷。谷中水甘美。云其山上大有菊華。水從山上流下。得其滋液。谷中三十餘家。不復穿井。仰飲此水。上壽者百二三十。中者百餘歲。七八十者名之為夭。菊華輕身益氣。令人堅強故也。司空王、太尉劉寬、太傅袁隗、為南陽太守。聞有此事。令酈縣月送水三十斛。用之飲食。諸公多患風眩。皆得瘳。(一作用飲食澡浴。終然無益。蓺文類聚八十一。初學記二十七。御覽五十四。又九百十六。)

案明帝起居注。上東巡泰山。到滎陽。有鳥飛鳴乘輿上。虎賁王吉射中之。作辭曰。烏鳥啞啞。引弓射。洞左腋。陛下壽萬歲。臣為二千石。帝賜錢二百萬。令亭壁悉畫為烏也。(初學記三十。御覽七百三十六。又九百二十。)

梧桐生于嶧山陽巖石之上。采東南孫枝為琴。聲甚雅。(御覽九百五十九。)

柘材為弓。彈而放快。(御覽九百五十八。)

橙皮可以為醬虀。(御覽九百七十一。)

菖蒲放花。人得食之。長年。(御覽九百九十九。)

謹案詩曰。手如柔荑。荑者。茅始熟中穰也。既白且滑。(御覽九百九十六。)

蓬生麻中。不扶自植。(蓺文類聚八十五。御覽九百九十五。)

桑車榆轂。聞聲(疑脫知字。)之。(蓺文類聚八十八。)

舟漂汎似散蓮花。(北堂書鈔未刪改本一百三十七。)

荊鱉令死。尸隨水上。荊人求之。不得也。鱉令至岷山下。已復生。起見蜀望帝。帝使鱉令鑿巫山。然後蜀得陸處。望帝自以德不如。以國禪與鱉令。為蜀王。號曰開明。(御覽五十六。)

應劭七

秦昭王遣李冰為蜀郡太守。開成都兩江。溉田萬頃。江水有神。歲取童女二人以為婦。不然為水災。主者白出錢百萬以行聘。冰曰。不須。吾自有女。到時裝飾其女。當以沈江水。徑至神祠。上神坐。舉酒酹曰。今得傅九族。江君大神。當見尊顏。相進酒。冰先投杯。但澹澹不耗。冰厲聲曰。江君相輕。當相伐耳。拔劍。忽然不見。良久有兩蒼牛斗于岸旁。有閒。冰還。流汗謂官屬曰。吾斗疲極。當相助也。若欲知我。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綬也。主簿乃刺殺北面者。江神遂死。蜀人慕其氣決。凡壯健者。因名(一作名之。一作名子曰。)冰兒。(水經注三十三。蓺文類聚九十四。史記河渠書正義。御覽二百六十一。又六百八十二。又八百九十九。)

潁川張欽孟孝。吳楚反。與亞夫常為前鋒。陷陳潰圍。傍人觀曰。壯哉此君。欽聞自氄。遂死軍。(御覽三百八十六。)

張仲春。武帝時人也。善雅歌。與李延年同時。每奏新歌。莫不稱善。然不知休息。終至于敗亡。以諭人之進退。當有節奏。(御覽五百七十二。)

汝南周勃辟太尉清詔。使荊州。(後漢第五種傳注。)

袁湯時年八十六。有子十二人。(後漢袁安傳注。)

光祿華肸上戴就為主事。(後漢獨行傳注。)

太山巖石松樹。鬱鬱蒼蒼如雲中。(文選謝脁之宣城詩注。)

謹案自郊貙膢。春秋饗射。天子射麑掩雉。獻諸宗廟。扶陽發滯養老致敬。化之至也。(御覽三十三。)

謹案禮。臣有大喪。三年不呼其門。(御覽五百四十六。)

武帝廣開獻書之路。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訖于元始。百有餘年。書積如丘山。傳業浸眾。枝葉繁滋。經說百萬言。蓋祿利之路然也。(御覽六百八。)

光武車駕徙都洛陽。載素簡紙經凡二千兩。董卓盪覆王室。天子西移。中外倉卒。所載書七十車。于道遇雨。分半投棄。卓又燒觀閣。經籍盡作灰燼。(御覽云。即于處燒熸。麋為灰穢。)所有餘者。或作囊帳。先王之道。幾煙滅矣。(意林。御覽六百十九。)

應劭八

今宴飲大會。皆先黍膗。(北堂書鈔一百四十四。御覽八百五十。)

昭帝時。大官上食。羹中有髮。切中有土。令丞坐不謹敬。皆論死。(御覽八百六十一。)

牛乃耕農之本。百姓所仰。為用最大。國家之為強弱也。建武之初。軍役亟動。牛亦損耗。農業頗廢。米石萬錢。天愛斯民。扶助聖主。事有徵應。于是旅穀彌望。野繭被山。(蓺文類聚八十五。御覽八百三十七。)

鈴柄施懸魚者。魚者。欲君臣沈靜如魚之入水。不可復得聞見耳。(御覽三百三十八。)

彭祖壽年八百歲。猶恨唾遠。(御覽三百八十七。)

趙王好大眉。人閒半額。(一本人作民。閒作。)楚王好廣領。國人沒頸。齊王好細腰。後宮有餓死者。(御覽三百八十九。又四百九十六。)

東海王景興議曰。晏平仲以齊君奢。故澣其朝冠。振其鹿裘。(御覽八百二十六。)

吳王夫差大敗齊于艾陵。還誅子胥。取其身流之江。擢其目東門。曰。使汝視越之入吳也。(匡謬正俗八。)

潁川黃子廉者。每飲馬。投錢于水中。(御覽四百二十六。又八百三十六。案。愆禮卷載太原郝子廉事絕柑類。此云潁川黃子廉。唯姓不同耳。豈本一事而傳者異與。)

汝南陳伯敬。行必矩步。坐必儼然。目有所見。不食其肉。(書鈔二百四十五。御覽三百九十三又八百六十二。)

伯魚之生。適有饋孔子魚者。喜以為瑞。故名魯。字伯魚。(御覽九百三十五。)

丁壯小犢。跳梁弄角。飲水數石。生芻十束。當風路(露通)夜。至死不曲。(御覽八百九十九。)

俗云亂如蘊者。糞除不潔艸介。集眾(疑)火就燒之。謂之蘊。言其煙氣縕縕。取其希有淆亂。(御覽八百七十一。)

鎌刀自(疑刈。)葵。積芻蕘之效。(御覽七百六十四。)

案里語。厚哉鮑管。探腸案腹不清。(淨同。)然尚不盥。(蓋言不以不潔為嫌也。)何其財而生喜怒也。(御覽三百九十五。)

應劭九

刻葦傷盜為槍。(御覽三百五十四。)

耳珠曰璫。(書鈔百三十五。御覽七百十八。)

火斗曰尉。(廣韻八未。)

織毛褥謂之瑜。(廣韻十虞。)

丸毛謂之踘。(御覽七百五十四。以上四條。疑出服虔通俗文。)

笈。學士所以負書箱。如冠籍箱也。(御覽七百十一題云風俗記。)

顏色厚取顧眄所以親密。(文選嵇叔夜贈秀才入軍詩注。)

汝南主簿應劭議。宜為舊君諱。論者皆互有異同。(三國吳志七注云。事在風俗通。)彭城孝廉張子矯議云。若君臣不得相襲作名。周穆王諱滿。至定王時有王孫滿。厲王諱胡。莊王之子名胡。(意林。)

謹案律者。法也。皋陶謨虞始造律。蕭何成以九章。此關諸(二字疑書鈔四十五無。)百王不易之道也。時所制曰令。漢書著于甲令。夫吏者。治也。當先自正。然後正人。故文書下如律令。言當履繩墨。動不失律令也。(文選陳琳檄豫州文注。蓺文類聚五十四。御覽六百三十八作故承憲履繩。動不失律令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