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全后汉文

全後漢文卷八十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烏程嚴可均校輯

陸康

康字季寍。吳郡吳人。少仕州郡。靈帝初舉茂才。除高成令。光和初遷武陵太守。歷桂陽樂安二郡太守。以言事徵詣廷尉。免。召拜議郎。出為廬江太守。獻帝初加忠義將軍。為袁術將孫策所攻。拒守二年。城陷。病卒。年七十。

上疏諫鑄銅人

臣聞先王治世。貴在愛民。省徭輕賦。以寍天下。除煩就約。以崇簡易。故萬姓從化。靈物應德。末世衰主。窮奢極侈。造作無端。興制非一。勞割自下。以從苟欲。故黎民吁嗟。陰陽感動。陛下聖德承天。當隆盛化。而卒被詔書。畝斂田錢。鑄作銅人。伏讀惆悵。悼心失圖。夫十一而稅。周謂之徹。徹者通也。言其法度可通。萬世而行也。故魯宣稅畝。而蝝災自生。哀公增賦。

陸康尚書令囂一

而孔子非之。豈有聚奪民物。以營無用之銅人。捐捨聖戒。自蹈亡王之法哉。傳曰。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後世何述焉。陛下宜留神省察。改敞從善。以塞光民怨恨之望。(後漢陛康傳。)

尚書令囂

囂等七人皆在靈帝初。其姓莫可考。梅鼎祚云。劉囂字重寍。長沙人。歷太僕司空。

上言請條列立宋皇后禮儀

尚書令臣囂、僕射臣鼎、尚書臣旭、臣乘、臣滂、臣謨、臣詣、稽首言。伏惟陛下履乾則坤。動合陰陽。群臣大小。咸以長秋宮未定。遵舊依典。章表仍聞。歷時乃聽。令月吉日。以宋貴人為皇后。應期正位。群生兆庶。莫不式舞。易稱愛茲介祉。詩云于祿百福。子孫千億。萬方幸甚。今吉日以定。臣請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太常、條列禮儀正處上。群臣妾無得上壽如故事。臣囂、臣鼎、臣旭、臣乘、臣滂、臣謨、臣詣、愚闇不達大義。誠惶誠恐頓首死罪。稽首再拜以聞。(續漢禮儀志中注補引蔡質所記立宋皇后儀。)

謝弼

弼字輔宣。東郡武陽人。靈帝初舉有道對策。除郎中。以言事出為廣陵府丞。去官歸。為宦黨所陷。死獄中。

上封事陳得失

臣聞和氣應于有德。妖異生乎失政。上天告譴。則王者思其愆。政道或虧。則姦臣當其罰。夫蛇者陰氣所生。鱗者甲兵之符也。鴻範傳曰。厥極弱時。則有蛇龍之孽。又熒惑守亢。回不去。法有近臣謀亂。發于左右。不知陛下所與從容帷幄之內親信者為誰。宜急黜。以消天戒。臣又聞惟虺惟蛇。女子之祥。伏惟皇太后定策宮闥。援立聖明。書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竇氏之誅。豈宜咎延太后。幽隔空宮。愁感天心。如有霧露之疾。陛下當何面目以見

謝弼二

天下。昔周襄王不能敬事其母。戎狄遂至交侵。孝和皇帝不絕竇后之恩。前世以為美談。禮為人後者為之子。今以桓帝為父。豈得不以太后為母哉。援神契曰。天子行孝。四夷和平。方今邊境日蹙。兵革蜂起。自非孝道。何以濟之。願陛下仰慕有虞蒸蒸之化。俯思凱風慰母之念。臣又聞爵賞之設。必酬庸勳。開國承家。小人勿用。今功臣久外。未蒙爵秩。阿母寵私。乃享大封。大風雨雹。亦由于茲。又故太傅陳蕃。輔相陛下。勤身王室。夙夜匪懈。而見陷群邪。一旦誅滅。其為酷濫。駭動天下。門生故吏。並離徙錮。蕃身已往。人百何贖。宜還其家屬。解除禁網。夫台宰重器。國命所繼。今之四公。唯司空劉寵斷首善。除[除當作餘]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之凶。可因災異。並皆罷黜。徵故司空王長樂少府李膺。並居政事。庶災變可消。國祚惟永。臣山藪頑闇。未達國典。策曰無有所隱。敢不盡愚。用忘諱忌。伏惟陛下。裁其誅罰。(後漢謝弼傳。又略見袁宏後漢紀二十三。語次不同。)

何進

進字遂高。南陽宛人。靈思何皇后之兄。家本屠者。徵拜郎中。再遷虎賁中郎將。出為穎川太守。光和中徵拜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中平初為大將軍。封慎侯。少帝即位。與太傅袁隗輔政。錄尚書事。以謀誅宦官事泄。遇害于嘉德殿。

薦董扶表

資游夏之德。述孔氏之風。內懷焦董消復之術。方今并涼騷擾。西戎蠢叛。宜敕公車特詔。待以異禮。諮謀奇策。(蜀志劉焉傳注引益部耆舊傳。)

請釋王允疏

夫內視反聽。則忠臣竭誠。寬賢矜能。則義士厲節。是以孝文納馮唐之說。晉悼宥魏絳之罪。允以特選受命。誅逆撫順。曾未期月。州境澄清。方欲列其庸勳。請加爵賞。而以奉事不當。當肆大戮。責輕罰重。有虧眾望。臣等備位宰相。不敢寢默。誠以允宜蒙三槐之聽。以昭忠貞之心。(後漢王允傳。)

何進仇靖三

奏遷董后

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惲永樂太僕封諝等交通州郡。辜較在所。珍寶貨賂。悉入西省。蕃后故事不得留京師。輿服有章。膳羞有品。請永樂后遷宮本國。(後漢董后紀。)

仇靖

靖字漢德。武都下辨人。為郡從史。

析里橋郙閣頌

惟斯析里。處漢之右。谿源漂疾。橫柱于道。涉秋霖漉。益溢滔濔。濤波滂沛。激揚絕道。漢水逆讓。稽滯商旅。路當二州。經用沮。沮縣士民。或給州府。休謁往還。恆失日晷。行理咨嗟。郡縣所苦。斯谿既然。郙閣尢甚。綠崖鑿石。處隱定柱。臨漩長淵。三百餘丈。接木相連。號為萬柱。過者慄慄。載乘為下。常車迎布。歲數千兩。遭遇隤納。人物俱隋。沈沒洪淵。酷烈為禍。自古迄今。莫不創楚。于是太守漢陽阿陽李君諱翕字伯都。以建寍三年三月辛已(隸釋作二月。審視碑本是三字。三月乙卯朔。辛已廾七日也。)到官。思惟惠利。有以綏濟。聞此為難。其日久矣。嘉念高帝之開石門。元功不朽。乃俾衡官掾下辨仇審。改解危殆。即便求隱。析里大橋。于今乃造。校致攻堅。□□工巧。雖昔魯班。亦莫儗象。又醳散之嶄漯。從朝陽之平燥。減西□□高閣。就安寍之石道。禹導江河。以靖四海。經記厥績。匹康萬里。臣□□□勒石示後。乃作頌曰。

□□□□降茲惠君。克明俊德。允武允文。儉尚約。化流若神。愛氓如子。□□平均。精通皓穹。三納苻銀。所厥垂勳。香風有鄰。仍致瑞應。豐稔□□□□□樂行人夷欣。慕君靡已。秘詠新詩。

仇靖四

□□□□兮。兌之閒。高山崔兮。水流蕩蕩。地既塉确兮。與寇為鄰。□□□□□□□以析分。或失緒業兮。至于困貧。危危累卵兮。聖朝閔憐髦艾究□兮。幼□□□□□救傾兮。全育孑遺。劬勞日稷兮。惟惠勤勤。黃邵朱龔兮。蓋不□□□□充贏兮。百姓歐欣。僉曰太平兮。文翁復存。

建寍五年四月十八日。癸(下缺)時衡官□□□仇審字孔信。從史位(下辨仇靖字)漢德為此頌。故吏下辨(仇紼字)子長書此云云。時石師南□□□□威明(碑拓本。隸釋四。案。拓本及隸釋下辨仇靖四字皆泐缺。余得西狹頌全拓本對校之。此四字可據補也。西狹頌云。從史位下辨仇靖字漢德。隸釋所載頌末少一百四十三字。非全本。又案。天下碑錄云。析里橋郙閣頌。仇子良書。名紼。今亦據以補缺。皆旁注以別之。)

黽池五瑞畫像

白鹿黃龍甘露降承露嘉禾木連理

君昔在黽池。修崤嶔之道。德治精通。致黃龍白鹿之瑞。故圖畫其像。(碑拓本。隸釋四。案。此刻于郙閣頌之前。)

盧慎

慎。郡涿人。為尚書。(見元和姓纂。)

盧公範

凡八月旦。上承露盤赤松子柏上露。為囊。以膏面皮。古人用點炙枝。以梨子為之。反銀盞中。者[者當作有]朱砂。銀枝子也。(本注。盧公範者。盧慎家之法也。御覽二十五。)

凡臘日。上藻豆頭膏面脂口脂。(御覽三十三。)

盧植

植字子幹。涿郡涿人。建寍中徵博士。熹平中拜九江太守。病去。尋拜盧江太守。徵為議郎。遷尚書。中平初拜北中郎將。擊黃巾有功。為小黃門左豐所誣。檻車徵。事白。復為尚書。董卓廢立。以抗議免歸。隱上谷。袁紹據冀州。請為軍師。初平三年卒。有禮記解詁二十卷。集二卷。

盧慎盧植五

始立太學石經上書

臣少從通儒故南郡太守馬融受古學。頗知今之禮記。特多回冘。臣前以周禮詣經。發起謬。敢率愚淺。為之解詁。而家乏。無力供繕寫上。願得將能書生二人。共詣東觀。就官財糧專心研精。合尚書章句。考禮記失得。庶裁定聖典。刊正碑文。古文科斗。近于為實。而厭抑流俗。降在小學。中興以來。通儒達士班固、賈逵、鄭興父子並敦悅之。今毛詩、左氏、周禮各有傳記。其與春秋。共相表裏。宜置博士。為立學官。以助後來。以廣聖意。(後漢盧植傳。)

日食上封事

臣聞五行傳曰。晦而月見謂之脁。王侯其舒。此謂君政舒緩。故日食晦也。春秋傳曰。天子避位移時。言其相掩不過移時。而閒者日食。自己過午。既食之後。雲霧晻曖。比年地震。彗勃互見。臣聞漢以火德。化當寬明。近色信讒。忌之甚者。如火畏水故也。案今年之變。皆陽失陰侵。消禦災凶。宜有其道。謹略陳八事。一曰用良。二曰原隸。三曰禦癘。四曰備寇。五曰修禮。六曰遵堯。七曰御下。八曰散利。用良者。宜使州郡覈舉賢良隨方委用。責求選舉。原禁者。凡諸黨錮。多非其罪。可加赦恕。申宥回枉。禦癘者。宋后家屬。並以無辜。委骸橫尸。不得收葬。疫癘之來。皆由于此。宜敕收拾。以安遊魂。備寇者。侯王之家。賦稅減削。愁窮思亂。必致非常。宜使給足。以防未然。修禮者。應徵有道之人。若鄭玄之徒。陳明洪範。禳服災咎。遵堯者。今郡守刺史。二月數遷。宜依黜陟。以章能否。縱不九載。可滿三歲。御下者。請謁希爵。一宜禁塞。遷舉之事。責成主者。散利者。天子之體。理無私積。宜弘。大務。蠲略細徼。(後漢盧植傳。又續漢五行志六注引續漢本傳。植上書。丙子蝕自己過午云云。今此少丙子二字。)

奏事

王后無子。擇立長親。年均以德。德均決之以小筮。所以承先祖也。(初學記十。案。後漢本傳。獻書規竇武。亦有此。小異。)

盧植六

后妃者。所以郊天祭地。祇奉祖宗。外以肅恭明神。內以帥正九嬪。理陰德者。猶天之有地。陽之有陰。(初學記十。)

丘明之傳。本末春秋。博物盡變。囊括古今。苞裹人事。(書鈔原本九十五。)

獻書規竇武

植聞嫠有不恤緯之事。漆室有楹之戚。憂深思遠。君子之情。夫士立爭友。義貴切磋。書陳謀及庶人。詩詠詢于芻蕘。植誦先王之書久矣。敢愛其瞽言哉。今足下之于漢朝。猶旦奭之在周室。建立聖主。四海有繫。論者以為吾子之功。于斯為重。天下聚目而視。攢耳而聽。謂準之前事。將有景風之祚。尋春秋之義。王后無嗣。擇立親長。年均以德。德均則決之卜筮。今同宗相後。披圖案牒。以次建之。何勳之有。豈橫叨天功。以為已力乎。宜辭大賞。以全身名。又比世祚不競。乃外求嗣。可謂危矣。而四方未寍。盜賊伺隙。恆岳勃碣。特多姦盜。將有楚人脅比尹氏立朝之變。宜依古禮。置諸子之官。徵王侯受子。宗室賢才。外崇訓道之義。內息貪利之心。簡其良能。隨用爵之。盧幹弱枝之道也。(後漢盧植傳。)

酈文勝誄

自齔末成童。著書十餘箱。文體思奧。爛有文章。箴縷百家。(書鈔原本九十九。)

孫堅

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建寍末。府召署假尉。熹平中歷鹽瀆、旴眙、下東小屯丞。中平初。中郎將朱討黃巾。請為佐軍司馬。以功拜別部司馬。尋為張溫司空參軍。遷議郎。拜長沙太守。以功封烏程侯。義兵起。袁術表假中郎將。又表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初平三年。為術擊劉表。戰死。權稱尊號。追謚曰武烈皇帝。廟號始祖。(案。孫策造吳。當編入三國文。孫堅當列前代。梁宣帝父統。隋文帝父忠從此例。)

盧植孫堅夏育七

到長沙敕史

謹遇良善。治官曹文書必循治。以盜賊付太守。(吳志孫堅傳注引魏書。)

夏育

育。熹平中為北地太守。遷護烏桓校尉。

上言討鮮卑

鮮卑仍犯塞。(後漢作寇邊。蔡邕集作仍犯諸郡。)百姓怨苦。自春已來。三十餘發。請徵幽州諸郡兵出塞討之。一冬二春。必能禽滅。(袁宏後漢紀二十四。後漢烏桓傳。蔡邕集。通典一百九十六。)

請收張讓表

張讓等慆慢天常。擅操王命。父子兄弟。並據州郡。一書出門。高獲千金。下數百萬。膏腴美田。皆屬讓等。使變氣上蒸。妖賊蜂起。(後漢董卓傳注引典略。)

馮光

光。熹平中。為五官郎中。

上言厤元不宜用庚申

厤元不正。妖民叛寇。益州盜賊相續。為厤用甲寅為元而用庚申。圖緯無以庚為元者。近秦所用代周之元。太史治歷郎中。郭香劉固意造妄說。乞與本庚申元經緯有明。受虛欺重誅。(續漢律厤志中。熹平四年。五官郎中。馮光沛相上計掾陳晃言。)

陳耽(一作就耽。)

耽字漢公。東海人。熹平中為太常。代段熲為太尉。免。復為太常。代楊賜為司空。光和初免。復為太常。代楊賜為司徒。

平議馮恂宗誠厤術

侍中韓說、博士蔡較、穀城門候劉洪、右郎中陳調、于太常府覆校注說平議。難問恂誠。各對。恂術以五千六百四十日(案。日當作月。)有九百六十一食為法。而除成分空。加縣法。推建武以來。俱得三百二十七食。其十五食錯。

馮光陳耽八

案其官素注天見食九十八。與兩術相應。其錯辟二千一百。誠術以百三十五月二十三食為法。乘除成月。從建康以上。減四十一。建康以來。減三十五。以其俱不食。恂術改易舊法。誠術中復減損。論其長短。無以相踰。各引書緯自證。文無義要。取追天而已。夫日月之術。日循黃道。月從九道。以赤道儀日。冬至去極俱一百一十五度。其入宿也。赤道在斗二十一。而黃道在斗十九。兩義相參。日月之行。曲直有差。以生進退。故月行井牛十四度以上。其在角婁十二度以上。皆不應率不行。以是言之。則術不差不改。不驗不用。天道精微。度數難定。術法多端。厤紀非一。未驗無以知其是。未差無以知其失。失然後改之。是然後用之。此謂允執其中。今誠術未有差錯之謬。恂術末有獨中之異。以無驗改未失。是以檢將來為是者也。誠術百三十五月二十三食。其文在書籍。學者所修。施行已久。官守其業。經緯日月。厚而未愆。信于天文。述而不作。恂久在候部。詳心善意。能揆儀度。定立術數。推前校往。亦與見食相應。然協厤正紀。欽若昊天。宜率舊章。如甲辰丙申詔書以見食為比。今而施用誠術。棄放恂術。史官課之。後有效驗。乃行其法。以審術數。以順改易。(續漢律厤志中。光和三年。太常就耽上選云云。耽以說等議奏聞。詔書可。案。廣韻就。又姓。引後漢書苑賴氏改。為就氏。所稱後漢書。必非范書。今考後漢靈帝紀及袁宏後漢紀。是年太常乃陳耽。非就耽。續漢志之就耽。兩存之俟攷。)

曹鸞

鸞。熹平中為永昌太守。上書訟黨人。檻車徵棄市。年九十。

上書訟黨人

夫黨人者。或耆年淵德。或夜冠英賢。皆宜股肱王室。左右大猷者也。而久被禁錮。辱在泥塗。謀反大逆。尚蒙赦宥。黨人何罪。獨不開恕乎。所以災異屢見。水旱薦臻。皆由于斯。宜加沛然。以副天心。(袁宏後漢紀二十四。熹平五年。)

陳耽曹鸞卑整陳雅九

卑整(卑又作罪。)

整。雁門人。建寍中為太傅掾。遷議郎。

上疏言沖帝母質帝母宜賜爵

孝沖皇帝母虞大家質帝母陳夫人。皆誕育聖明。而未有謚號。今當以母氏序列于外戚。雖在薨歿。猶宜爵贈。況二母見存。而無寵勞[勞當作榮]者乎。即違母以子貴之義。又不可以示後世。(袁宏後漢紀二十四。又別見後漢美人傳。編入宦官趙祜文。)

陳雅

雅字伯臺。成固人。靈帝時為諫大夫。上疏不納。出為巴郡太守。

上疏論宦官

昔孝和帝與中常侍鄭眾謀誅大將軍竇憲。由是宦官秉權。安帝幼沖。和熹太后兄大將軍鄧騭輔政。太后適崩。中常侍江京等殺騭。安帝登遐。黃門孫程又殺車騎將軍顯。孝桓帝又與中常侍單超等共誅大將軍梁冀。陛下即阼。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尚書令尹勳等欲誅宦官。絕其奸擅。盡忠王室。建萬世策。機事不密。為中常侍朱瑀等所殺。此即陛下所見。今宦官強盛。威傾人主。天下鉗口。莫敢言者。海內怨望。妖孽並作。四方兵起。萬姓辛苦。陛下尚可以安。奈後嗣何。(華陽國志十下漢中士女。)

傅燮

燮字幼起。改字南容。北地靈州人。靈帝時再舉孝廉。後為護軍司馬。從皇甫嵩討黃巾。有功不封。遷安定都尉。以疾免。復拜議。同為漢陽太守。中平四年戰沒。謚壯節侯。

上疏請誅中官

臣聞天下之禍。不由于外。皆興于內。是故虞舜升朝。先除四凶。然後用十六相。明惡人不去。則善人無由進也。今張角起于趙魏。黃巾亂于六州。此皆釁發蕭牆。而禍延四海者。臣受戎任。奉辭伐罪。始到潁川。戰無不剋。黃巾雖

陳雅傅燮十

盛。不足為廟堂憂也。臣之所懼。在于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彌增其廣耳。陛下仁德寬容。多所不忍。故閹豎弄權。忠臣不進。誠使張角梟夷。黃巾燮服。臣之所憂。甫益深耳。何者。邪正之人。不宜共國。亦猶冰炭。不可同器。彼知正人之功顯。而危亡之兆見。皆將巧辭飾說。共長虛偽。夫孝子疑于屢至。市虎成于三夫。若不詳察真偽。忠臣將復有杜郵之戮矣。陛下宜思虞舜四罪之舉。速行讒佞放亟之誅。則善人思進。姦凶自息。臣聞忠臣之事君。猶孝子之事父也。子之事父。焉得不盡其情。使臣身被鈇鉞之戮。陛下少用其言。國之福也。(後漢傳。燮傅又見袁宏後漢紀二十四。有小異。)

議棄涼州對

革冒頓至逆也。樊喻為上將。云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憤激奮勵。末失臣節也。不顧計之當與不當耳。季布猶廷曰。喻可斬。前朝是之。今涼州。天下之衝要。國家之蕃衛也。堯舜時。禹貢載之。殷周之世。列為侯伯。高祖平海內。使酈商別定隴右。世宗拓境。列置四郡。議者以為斷匈奴之右臂。今牧御者失理。使一州叛逆。海內為之騷動。陛下臥不安寢。烈為宰相。不念為國思所以緝之之策。乃欲割棄一方萬里之土。臣竊惑之。若使左衽之虜。得居此地。為害數世。今以勁士堅甲利兵。姦雄因之為亂。此天下之至慮。社稷之深憂也。且無涼州。則三輔危。三輔危。則京師薄矣。若烈不知憂之。是極蔽也。知而欲棄。是不忠也。二者擇而處之。烈必有之。(袁宏後漢紀二十五。邊章韓約寇三輔。司徒崔烈欲棄涼州。議郎傅燮進曰。斬司徒。天下乃安。有詔問本意。燮對。又見後漢傅燮傳。有刪節。)

諫耿鄙

使君統政日淺。人未知教。孔子曰。不教人戰。是謂棄之。今率不習之人。越大隴之阻。將十舉十危。而賊聞大軍將至。必萬人一心。邊兵多勇。其鋒難當。而新合之眾。上下未和。萬一內變。雖悔無及。不若息軍養德。明賞必罰。賊得寬挺。必謂我怯。群惡爭勢。其離可必。然後率已教之人。討已離之

傅燮傅幹十一

賊。其功可坐而待也。今不為萬全之福。而就必危之禍。竊為使君不取。(後漢傅燮傳。燮為漢陽太守。中平四年。刺史耿鄙率六郡兵討金城賊王國韓遂等燮知鄙失眾必敗諫。)

傅幹

幹字彥林。(魏志武紀注引九州春秋作彥村。)小字別成。燮子。官扶風太守。終丞相倉曹屬。

肉刑議

蓋禮樂所以導民。刑罰所以威之。是故君子忌禮。而小人畏刑。雖湯武之隆。成康之盛。不專用禮樂。亦陳肉刑之法。而康哉之歌興。清廟之頌作。由此推之。肉刑之注。不當除也。經有墨、劓、荊、割之制。至于鑿顛、抽脅、烹煮之刑。衛鞅所述為。非咎陶所造。呂侯所述。據經按傳。肉刑不當除有五驗。請言其理。荀卿論之備矣。太古質簡。制事樸略。故耒耜未用于牛。而弧矢不加筋鐵。智所闇也。不識事宜。以為聖人純一之教。不如賢者支離之術。鄭衛可以易咸池。激楚可以陵韶武耶。斯不足復難矣。(蓺文類聚五十四。)

與張叔威書

吾與足下。義結素。恩比同生。(初學記十八。又御覽四百十作執素。疑是紈素之誤。)

諫曹公南征

治天下之大具有二。文與武也。用武則先威。用文則先德。威德足以相濟。而後王道備矣。往者天下大亂。上下失序。明公用武攘之。十平其九。今未承王命者。吳與蜀也。吳有長江之險。蜀有崇山之阻。難以威服。易以德懷。愚以為可且按甲寢兵。息軍養士。分土定封。論功行賞。若此則內外之心固。有功者勸。而天下知制矣。然後漸興學校。以導其善性。而長其義節。公神武震于四海。若修文以濟之。則普天之下。無思不服矣。今舉十萬之眾。頓之長江之濱。若賊負固深藏。則士馬不能逞其能。奇變無所用其權。則大威有屈。而敵心未能服矣。唯明公思虞舜舞干戚之義。全威養德。以道制勝。(魏志武帝紀。建安十九年。公征孫權。注引九州春秋。參軍傅幹諫。公不聽。軍遂無功。)

傅幹十二

王命敘

昔在唐虞之禪。列于帝典。殷周之代。敘于詩書。天之厤數。昭焉著明。周篤后稷公劉。積德行仁。至乎文武。遂成王業。雖五德殊運。或禪或征。其變化應天。與時消息。其道一也。故雖有威力。非天命不授。雖有運命。非功烈不章。我高祖襲唐之統。受命龍興。討秦滅項。光有萬國。世祖攘亂。奄復帝宇。人鬼協謨。徵祥煥然。皆順乎天而應乎人也。然則帝王之起。必有天命瑞應自然之符。明統顯祚豐懿之業。加以茂德成功賢智之助。而後君臨兆民。為神民所保祐。永世所尊崇。未見運敘無紀次。勳澤不加于民。而可力爭覬覦神器者也。豪傑見二祖無尺地之階。為專智力。乘釁而起。不知天祚聖哲。帝王自有真也。哀哉非徒。闇于將來。又不考之于既往矣。自開闢以來。姦雄妄動。不識天命[天命下脫勇如蚩尤強如共工威如夷羿皆從分橫裂為天下戒又況淺智小才二十七字]。勇不足畏。強不足憚。未有成資。而敢失順。視不軌之事也哉。夫行潦之流。不致江海之深。丘垤之資。不成太山之高。魚鱉之類。不希雲龍之軌。一官之守。不經天人之變。當王莽之末。英雄四起。而鄧禹耿龠。識世祖之福祚。嬴糧閒行。進其策謀。遂荷胥附之任。享佐命之寵。張玄蘇秦蒯通之業。周旋囂述。西說竇融。言未及終。而梁統已誅之矣。禹弇見命祚之兆。其福如彼。張玄蔽逆順之理。其禍如此。審斯二事。趣舍之分明矣。且世祖之興有四。一曰帝皇之正統。二曰形相多異表。三曰體文而知武。四曰履信而好士。加之以聰明獨斷。達于事機。發榮如神應。視遠如見近。偏旅首進。摧莽軍百暪之眾。單師獨征。平河北萬里之功。識鄧隆之將敗。知劉興之必死。然猶乾乾日昃。博采訓咨。拔吳漢于小尹。擢馬武于行伍。寵功臣以兼國之爵。顯卓茂以非次之位。言語、政事、文學之士。咸盡其材。致之宰相。權

傅幹十三

勇畢力于征伐。搢紳悉心于左右。此其所以成大業也。高祖方娠。有雲龍之表。其始入秦。五星同軌。以旅于東井。在天之符也。世祖之徵符。其詳可聞也。其初育則靈光鑒于室隩。嘉禾滋于邑壞。其望舊廬有火光之異。其渡呼沱有河合之應。西門君惠光識其諱。強華獻符。千里同驗。劉歆改名而隕其身。王祥[祥當作長]錯卦而見吉兆。故王遵謂之天授。非人力也。覽廢興之運會。觀徵瑞之攸祚。審天應之萌兆。察人物之所附。念功成而道退。無非次而妄據。後之人誠能昭然遠覽。曠然深悟。收莽述之闇惑。忠鄧耿之弘慮。好謀而要成。臨事而知懼。距張玄之邪說。思在三之明數。則福祿衍于無窮。奕世不失其通路矣。(蓺文類聚十。)

皇后箴

煌煌四星。著天垂曜。赫赫后妃。是則是效。舜納二女對揚茂教。正位于內。頑囂[囂當忽器]輟。暴辛亂妲己。共則情悅。牝雞亂震。殷祀用絕。孝成寬柔。縱弛紀綱。王擅朝權。趙專椒房。巨猾是緣。竊弄神器。故禍不出所憎。常出所愛。是以在昔明后。日新其化。匪唯訓外。亦訓于內。(蓺文類聚十五。)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