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的创作和种姓制度的诞生
第6章 概述
《梨俱吠陀》中关于恒河和亚穆纳河的记载只有两处。这说明吠陀时代的人们对这两个地方还知之甚少。雅利安人抵达萨特莱杰河后,横渡该河,继续向恒河流域前进,并在恒河流域建立了许多强国,他们还乘着新兴国家的势头,大力振兴文学宗教。我们可以在当时的史诗中找到这些国家的名字。譬如俱卢、般阇罗、拘萨罗、迦尸和毗提诃。还有其他一些小国,但都不及上述几个国家强大。史诗有两大篇,即《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的主题是俱卢和般阇罗两族间的战争。诗中充满了对英勇征战场景的描写。随着雅利安人积极向东扩张,印度文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与文明的发展程度成反比的是,雅利安人的武勇精神逐渐丧失。拘萨罗人民的开化程度很高。在这个民族代代相传的第二史诗《罗摩衍那》中,类似《摩诃婆罗多》中的英勇征战场景的描写并不多,着重描写的是对社会的义务、对家人的责任、对僧侣的尊敬和有关宗教仪式的执行等内容。精神方面丧失生机必然导致宗教以及社会法则的大变动。产生于旁遮普的充满活力的赞歌,最初是为了给隆重的仪式锦上添花,后来却因为仪式变得繁琐而逐渐受人忽视。该情形的结果是产生了僧侣阶级,与僧侣阶级相对应的王士阶级也随即产生,平民则沦落为低于以上两个等级的存在并服从于以上两个等级。另外,臣服于印度文化的原住民也自成一族。就这样,亘古不变的种姓制度就产生了。所谓种姓,指的就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该时期的特点就是服从。平民服从于僧侣和王士,王士服从于僧侣。因此导致了僧权万能的风俗习惯的形成。该习惯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另外,四吠陀的编纂和梵书的完成应该可以说是僧侣们留下的丰功伟绩。但到了该时期的末叶,对僧侣们制订的毫无意义的仪式感到极度厌烦的王士们怀抱新思想,开始了对真理、灵魂和世界等重大问题的思考。该思考的结果是出现了的著名的奥义书。毗提诃王遮那竭流芳百世——人们认为他是该时代的先驱。不管王士们做出多大的努力,都无法撼动具有无上权力的僧侣们的地位。下个时代各哲学流派的兴起和宗教革新的实行的间接原因就是奥义书的出现。综上所述,这个时代的主要功绩有:四吠陀的编纂、梵书的集录、奥义书的创作以及两大史诗的完成。此外,站在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最值得注目的是种姓制度的确立。该时代应该从公元前1400年开始,经历了一千年的时间结束。我们称这个时代为“梵书时代”是出于命名的方便。称这个时代为“梵书时代”也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如果从该时代的疆土范围来看,我们也可以称它为“中印时代”。另外,我们也可以称该时代为“僧权确立时代”。
第7章 当时的疆域
雅利安人在这个时代生活的疆域是从印度河以东出发,西至恒河和亚穆纳河交汇处,东至恒河北部。其他地方都由野蛮的原住民占领——这些原住民还未被印度文明同化。从沙漠的南部即恒河对岸的土地开始,到温迪亚山脉南边的一部分为止,形成了广阔的半圆形区域。雅利安人渐渐地对该区域开始有所了解。他们在梵书中屡屡提及该地,并将该区域叫作动物的栖息地。有时会有大胆的人进入这片膏腴之地,建立起孤立的殖民地;有时也有游历世外的仙人攀登无人的高山,或隐居到空谷不毛之地坐禅修行;还有充满冒险精神的王族为了打猎而深入偏远地带;甚至还有因为受对手陷害,被迫进入偏远无人森林中了此残生的不幸的王公。就这样,雅利安人逐渐开始了解、熟悉该区域。通过那个时代的《爱达罗氏梵书》中关于当时疆域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世界。我们现在根据当时的印度疆域,将内外各族列举如下:
中央有强族倶卢和般阇罗,还有婆蹉和乌斯纳罗等族。东边有毗提诃、拘萨罗和迦尸各族。这些部族在文学方面和名声方面都比印度西部的古代民族优秀。特别是遮那竭和阿阇世王两位君王更是威震四方,权倾朝野,享有“全能之王”的盛名。此外,印度文明还未将印度东部地区同化。该地区当时已经存在鸯伽和摩揭陀等部族,但还未计入当时的印度疆域。
越过北部雪山,有北俱卢和北摩突罗等民族。因为这些民族没有所谓的君王,所以人们称呼他们为“维拉杰”。此外,西部有拉吉普塔纳大沙漠。因为雅利安人未能侵入这里,所以该区域居住着的人被称作比尔族的原住民——他们长期不受雅利安人的统治。说到南部,在温迪亚山脉以北的昌巴尔河流域,住着自称“波荷加”的原住民。雅利安人将他们称作动物。他们受尽了雅利安人的轻侮。雅利安人尚未踏足温迪亚山脉以南的区域—南印。但人们知道那里住着原住民。到了教派学派兴起的时代南印还出现了著名的安德拉族。
综上所述,非雅利安人围绕着雅利安人的疆域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区域。换言之,半圆形区域的中间就是印度当时的疆域。其中,中印主要指恒河和亚穆纳河交汇处往西的区域。严格来说,应将毗提诃排除在外。当时印度的中心就是该区域,僧权万能的基础也是在该区域建立起来的。这就是作者将这个时代命名为中印时代的原因。
第8章 当时的文学
上个时代的产物中现存的文献只有《梨俱吠陀》。如上所述,《梨俱吠陀》反映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文化。值得庆幸的是,这个时代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学产物。即《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以及两大史诗。这些文学作品中都不断提及俱卢、般阇罗、拘萨罗和毗提诃各部族的活动。这些部族的人民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在考察该历史时期的具体状况时,上述这些文学作品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在讨论这些文学作品前,我们按顺序先对四吠陀的集录做简要介绍。四吠陀的集录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成果。
第1节 四吠陀的集录
《梨俱吠陀》的赞歌是上个时代的产物,但将其收集成册并以现存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工作却是在这个时代才完成的。其余三种吠陀的集录也是在这个时代完成的。除了《梨俱吠陀》,人们编纂《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的理由还不明了,但大多数学者赞成下述观点。从《梨俱吠陀》的赞歌中可知,祭祀时需要四种不同类型的僧侣分工合作。第一种僧侣叫作司仪祭司。他们在祭祀时要丈量土地,搭建祭坛,准备祭祀用的器皿、木头和水,宰杀祭祀用的动物等等。第二种僧侣叫作颂神祭司。他们要根据祭祀的规范,在祭祀时诵唱赞歌。第三种僧侣叫作祈神祭司。他们的任务是背诵赞歌。第四种僧侣叫作监察祭司。监察祭司的地位要高于前三者。他们监督整个祭祀活动是否合乎祭祀规范。这四种僧侣中,第四种僧侣熟知祭祀的各个方面,第三种僧侣只要知道《梨俱吠陀》的内容就可以了,所以这两种僧侣都不需要特别的指导书籍。与之相反,其余两种僧侣就需要特别的技术指导。而《夜柔吠陀》就是为第一种僧侣编写的关于祭祀仪式的书;《娑摩吠陀》就是为第二种僧侣编写的关于歌唱赞歌的书。通过《梨俱吠陀》中已经出现“娑摩”和“夜柔”的名称来看,毫无疑问,当时的人们很早就已经对赞歌和仪式有了研究。而《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的编纂工作都是在这个时代才完成的。
《娑摩吠陀》的编纂者不详。根据特奥多尔·本费的调查,《娑摩吠陀》中的大部分内容是《梨俱吠陀》中本来就有的。其余少部分内容也是其他版本的《梨俱吠陀》中的内容。因此,《娑摩吠陀》只不过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将《梨俱吠陀》中的相关内容摘录出来而编成的一本书。
有关《夜柔吠陀》的编纂者,我们还知道一些信息。该吠陀分为两种:黑书[1]和白书。黑书叫作taittiriya-sanhita。这个名字是根据古仙人的名字命名的,所以这位仙人应该就是这本书的编纂者。黑书现存有两个版本,也许都已经不是最初的版本了。白书完成的时间要晚于黑书,关于该书的编纂者有明确的记载。这本书叫作vajasaneyi-sanhita,书的名字来源于它的编纂者瓦加萨赖耶的名字。这位仙人生活在毗提诃王遮那竭时代,作为当时的上座僧人威震四方。白书估计就是他奉了毗提诃王的旨意才编纂出来的。旧书中仪式和注释的内容混杂在一起,改编旧书的目的就是要将上述二者分离开来。分离后,将书中关于仪式的部分简化,编成新书;补充完善注释部分的内容,并将其编写成《百道梵书》。当然,《百道梵书》这一长篇巨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断补充和完善才得以完成。不过该功绩还是要归于发起者瓦加萨赖耶及其保护人毗提诃王遮那竭。黑书和白书的新旧两个版本在内容的编排上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阿闼婆吠陀》的权威地位得到后世承认的时间应该是在公元后了。下个时代以及再下个时代的文献都只有关于前三种吠陀的记载。但将《阿闼婆吠陀》的内容收集、编纂成书,并以阿闼婆命名的工作却是在这个时代完成的。属于《阿闼婆吠陀》中的梵书和奥义书固然承认《阿闼婆吠陀》的权威地位,但属于其他吠陀的《爱达罗氏梵书》《百道梵书》《爱达罗氏森林书》《广林奥义书》和《歌者奥义书》都没有将《阿闼婆吠陀》列入四吠陀中。特别是《歌者奥义书》,书中除了三吠陀外,也提到了阿闼婆,但却将《阿闼婆吠陀》归类到了古谈中。另外,阿闼婆和鸯耆罗都是存在于神话中的古仙人。用古仙人的名字来给新作的吠陀命名完全是为了提高这本书的价值。《阿闼婆吠陀》分为二十篇,由六千首颂组成,六分之一的内容都是用散文写的。全篇主要由关于如何躲避恶鬼、病魔、毒蛇猛兽、盗贼土匪的咒文,以及如何祈求获得长命百岁、荣华富贵、身体健康、旅行安全、赢得胜利的祈祷文构成。其中也有不少内容保存于《梨俱吠陀》中。但《梨俱吠陀》是将这一部分内容作为附录收录于全书的第十卷,而《阿闼婆吠陀》却将其作为主要内容收录。所以,《梨俱吠陀》中的赞歌得到了相对比较进步的僧侣阶层的认可,而《阿闼婆吠陀》的内容则是幼稚的迷信思想的体现。若要追溯迷信的起源,应该在《梨俱吠陀》前的时代就有了。据说能够治愈疾病的咒语不管从目的、意义还是从形式来说,都和出现在德国、俄国的咒语存在一致的部分。这个事例从反面证实了:迷信在雅利安民族分裂前就已经存在。还有观点认为《阿闼婆吠陀》里的赞歌在古代就已经存在,《梨俱吠陀》故意将其删去,并对该部分内容做了单独的收集编纂。因此,代表着信仰正反两面的《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在四吠陀中显得尤为重要,是研究人类信仰发展变迁的最重要的历史资料。
瓦加萨赖耶与娑罗室伐底女神
鸯耆罗与乔拉德维女王
《梨俱吠陀》中描述的宗教是自然的更替神教,《阿闼婆吠陀》中描述的宗教则是人格化的物神崇拜。与《梨俱吠陀》中的自然神相比,《阿闼婆吠陀》中的神更具有泛神教[2]的倾向,阿闼婆的宗教强调眼前的一切事物中都蕴含着现实的神力。古代神话的分界线已经消失,人们与其说是赞叹敬畏神,倒不如说是在利用神,或者说是将害怕的事物神化为神,并利用禁咒神灵之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像这样,在物质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咒法神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解释死后的世界,并专注于祭祀活动;精神方面,人们又认为神就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并希望通过修行进入神的领域,获得神的智慧。前者成为了后世物神崇拜、龙蛇信仰等的基础;后者则成为了唯心主义泛神教的基础。简言之,编纂《阿闼婆吠陀》的目的就是期望达到上下信仰的统一,并将崇高的圣典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该举措导致了神学的兴起和奥义的开创。
第2节 梵书
为了说明吠陀,并将吠陀中蕴含的意义发扬光大,僧侣们使用独特的笔法撰写了很多关于吠陀的说明文学。这些文学中蕴藏着数代僧侣的思想。后世将这些文学作品统称为梵书。
属于《梨俱吠陀》的梵书有两种——《爱达罗氏梵书》和《海螺氏梵书》。这两本书的书名都取自僧侣的名字。这两本书原来是同一本书,但在不同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分化,最终成了两个版本。两本书的内容大体一致。唯一不同的就是《爱达罗氏梵书》第十章的内容在《海螺氏梵书》中找不到——该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后人加的。
据说《娑摩吠陀》中有八种类型的梵书,现存的仅有《二十五梵书》《二十六梵书》和著名的《耶摩尼梵书》。
《夜柔吠陀》的旧版黑书中有一本与它同名的梵书叫作《泰帝利耶梵书》[3]。新版白书中拥有一本梵书巨作叫作《百道梵书》。如前文所述,《百道梵书》是瓦加萨赖耶仙人创作并流传下来的。这本书无疑是属于瓦加萨赖耶仙人创立的新教派。该书的前九章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内容,剩下的五章是新添加的内容。书中也包含有其他教派的内容。
《阿闼婆吠陀》中有《牛道梵书》。和其他梵书相比,这本梵书是非常新的一本著作。该书内容都摘抄自其他梵书,只是摘抄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编排。
以上只说明了梵书的数量。梵书的起源如下:随着僧侣的数量急速增加,他们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完成复杂的仪式,仅仅参考四吠陀中关于祭祀的内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觉得有必要对祭祀仪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所以创作了梵书。上述梵书中,属于《梨俱吠陀》的是和祈神祭司的诵经仪式有关的;属于《娑摩吠陀》的是和颂神祭司的唱歌仪式有关的;属于《夜柔吠陀》的是和司仪祭司的祭祀供奉仪式有关的;属于《阿闼婆吠陀》的则是与祭祀没有太多直接关系的神话思辨的内容。这些文学都是以散文的形式写成的,除了包含对仪式的说明外,还包含有对教义的说明。关于这些梵书中记载的仪式和传说的考察,本书将在后续章节中另行说明。
第3节 森林书、奥义书
中印时代的僧侣单纯地通过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古神的看法。僧侣们认为并不存在至高无上的神,这都是由第一原因[4]造成的。僧侣们没有公然否定这些古神的存在,也没有作出任何动摇一般民众宗教信仰的举动。通过这些古神,人们发现了神力的存在,并举行隆重的仪式祭拜诸神。僧侣们一直都在传播“神是唯一的存在”的思想。研究吠陀和梵书时,他们又为这些书增添了玄奥的神学内容。人们称这些内容为“森林书”和“奥义书”。奥义书产生于这个时代的末期。正如前文所述,奥义书创作的发起人是王士阶级。下面对森林书和奥义书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森林书是仅次于梵书的存在——其实就是梵书的最后一个部分。自古就有流传,梵书是关于在室内进行祭祀仪式的书,而森林书的内容则是在森林中进行祭祀仪式时所要诵读的——因此以森林书命名。梨俱和夜柔两种吠陀中都有与梵书同名的森林书。但娑摩和阿闼婆两吠陀中则没有。大概是这些吠陀各自的梵书中都有森林书,只不过后来可能和奥义书的内容混杂在一起罢了。森林书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其中的内容包含着奥义书的思想。
毋庸置疑,奥义书作为古代的产物但又广为人知。人们推测奥义书完成的年代是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1000年左右,期间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逐渐依次完成的。奥义书的数量非常多,但其中最古老的不过十二三种。如下:《梨俱吠陀》中有《爱达罗氏奥义书》和《海螺氏奥义书》两种;
《娑摩吠陀》中有《由谁奥义书》和《歌者奥义书》两种;
《黑夜柔吠陀》中有《泰帝利耶奥义书》和《白骡奥义书》两种;
《白夜柔吠陀》中有《自在奥义书》和《广林奥义书》两种;
《阿闼婆吠陀》中有《剃发奥义书》《六问奥义书》《蛙氏奥义书》和《羯陀奥义书》四种。也有观点认为《羯陀奥义书》应属于《黑夜柔吠陀》。
奥义书的权威地位一得到世人认可,人们就将它收录到了《天启》中。世间以奥义书为名的书与日俱增,最终达到了两百种以上。后来的奥义书完成的年代都是在往世书时代。这些奥义书有的并没有涉及无上精神的内容,而仅仅是为了宗教的目的才编写出来。有的奥义书甚至是在印度遭受到伊斯兰教的侵略后才完成的。所以要甄别这些奥义书的创作年代并排出先后顺序,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上述十三种奥义书是年代最为古老的奥义书,后世的学者商羯罗大师在给《吠檀多经》进行注释的时候,主要就是参考了这十三种奥义书。本书后续章节要讨论的奥义书思想也都是以这十三种奥义书作为参考资料。
下面列表整理一下四吠陀、梵书和奥义书三者间的关系。该表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吠陀,第二层是梵书,第三层是奥义书。
商羯罗大师
以上所有内容都来自于《天启》。《天启》就是记录上天启示的书。奥义书的内容被写进《天启》后,就作为经典,被人们写进了各传说[5]中。上述各奥义书不仅作为雅利安人的瑰宝,也作为全世界人民的瑰宝,被永久载入了人类文明的史册。这个时期的奥义书当然还有很多,但流传至今的就只有上述这些了,也许只是所有作品中极少的一部分。此外,这个时代还有两大史诗,关于史诗的内容将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讨论。
第9章 梵书概述
吠陀时代的人们为各种显著的自然现象创作了赞歌,并将这些自然现象神化。他们为诸神取名因达、瓦如纳、阿盖、苏亚等,膜拜诸神,并开始进行祭祀活动。到了这个时代,人们将祭祀活动的礼仪形式当成了重点,甚至到了对其他一切事物都置之不理的程度。该现象大概是僧侣阶级出现后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僧侣们将仪式复杂、繁琐化,并赋予繁杂的仪式崇高的意义。就这样,无论是僧侣还是信徒,都只关注仪式本身,甚至到了连神的存在都忘记的地步。记录这些繁杂仪式的书就是上述的梵书。
因达
最初的祭祀仪式使用的是牛奶、谷子和神酒,后来发展到使用家畜、财宝、衣服和食物,再后来就发展到宰杀动物祭祀的程度。《百道梵书》中有一节内容是关于宰杀动物进行祭祀的。该内容非常奇特,大意概括如下:
最初,人们将人作为祭品献给诸神;后来,祭品由人变为马,人们将马献给诸神;再后来,祭品又由马变成牛,由牛变成绵阳,再由绵阳变成山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以山羊为祭品。山羊成了最适合当祭品的动物。
远古时代人们究竟是否曾将人作为祭品,还存在疑问。麦克斯·穆勒认为吠陀时代前曾经存在人祭。毗奢密多罗也赞同麦克斯·穆勒的这个观点。威廉·威尔逊·亨特则认为或许后来的马祭就是用六百零九匹马代替了远古时代的人进行祭祀。总之,关于人祭,《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中都没有提及,只有上述梵书中有提到。或许人祭不过是僧侣的想象罢了。
第1节 仪式
根据《夜柔吠陀》的记载,我们将主要的仪式名称罗列如下。这些仪式都是婆罗门时代的产物,其中一些一直流传至今。
一、满月和新月的第一天进行的仪式;
二、祖先祭;
三、圣火祭[6];
四、四月祭;
五、奉献神酒式;
六、即位式;
七、马祭;
八、燃火式;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仪式。下面对其中的祖先祭、即位式、马祭和燃火式进行解释。
祖先祭是指死去的祖先供奉点心,将点心丢入火中。祖先祭源于在供奉神酒的同时,让祖先能享用点心这一想法。此时,一家之主要向祖先奉上线或者毛皮,并回头看着自己的妻子,口中念道:“祖先们啊,请您们保佑我们安居乐业。我们一定会竭尽所能,用最好的供品来祭祀您们。这些就是给您们的衣服,请收下吧。”与此同时,妻子则怀着一定要生个男孩的愿望,吃那些点心。祖先只能由自己的子孙来祭拜,一旦后继无人,就无法享受到任何祭品的供奉。因此,对印度人来说,生前没有留下子嗣是一件让人忌讳的事。要么生个男孩,要么领养个男孩,这已经成为印度的一种宗教习惯。
即位式和马祭在古印度是最重要且隆重的仪式。根据《爱达罗氏梵书》中的记载,进行即位式的步骤如下:首先在王座上铺上虎皮,虎皮的毛皮部分要朝上,虎头部分要朝东,意为老虎是万兽之王。如果大王使用虎皮,就能使王权得到巩固和加强。大王从后方靠近王座,面朝东方,盘腿坐下,右膝着地,并用双手举起王座,口念咒文。此时,僧侣就将圣水从大王的头顶倒下,口中默念“这位就是世界之王”,最后再让大王喝下神酒。仪式就此宣告结束。此外,根据《白夜柔吠陀》中的记载,为了刚刚即位的大王,僧侣们还要向诸神祈求支配臣民的力量:向阿格尼神祈求支配家族的权力,向苏摩神祈求支配山林的权力,向布里哈斯帕提神祈求雄辩的力量,向楼陀罗神祈求支配动物的力量,向密特拉神祈求通晓真理的智慧,向伐楼那神祈求精通圣行的能力。
马祭——据说远古时代举行马祭主要是为了能生男孩,而在婆罗门时代其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马祭是王中之王才有资格举行的仪式。人们相信,如果马祭中使用的马匹数量能够达到一百匹的话,就能够夺取因陀罗的位置,成为高于诸神的存在,并且能够支配整个宇宙。仪式的过程叙述如下:首先将拥有特殊颜色的马清洗干净,然后野生放养。在一年内,任由马儿驰骋,漂泊天下。大王亲自或者派遣亲军跟随其后。规则是如果马儿进入他国领土,就要选择与这个国家的大王战斗,或者臣服于这个国家。放了马儿的大王如果能够让马儿所到国家的所有大王都臣服于自己,就可以英勇地带领着这些战败国家的大王胜利凯旋。大王如果不幸战败,就会受到世人的轻蔑嘲笑。胜利的大王在回国之后就会将马杀掉,大摆筵席。这就是有名的马祭。总之,能够举行马祭的大王都是非常有实力且自信的王者。
燃火式是占据雅利安人一生最重要位置的仪式。当时既没有寺庙,也没有神像,所有的一家之主都有义务自己设立祭坛,制作圣火,不这样做就是对神的大不敬。婆罗门的一生要经历四个时期,即梵志、家居、森居和乞讨。经历了梵志期的婆罗门回家后就会立刻结婚,并在家里制作圣火,这就是燃火式。燃火式一般在黑月或者白月的第一天进行。要完成整个仪式需要两天的时间。首先,选定四位僧人,制作圆形和角形的火座。有时在两个火座中间朝南的方向还要摆放一个半月形的火座。其中一位僧人利用摩擦生火,并使用五种祈祷法洗礼圆形火座,然后将火放在上面。黄昏的时候,一家之主口念诸神的名字,和妻子一起进来。此时,另一个僧人就将用两棵树摩擦生火的方法传授给他们。该做法的目的是让他们第二天早上在角形火座上制作圣火。夫妻二人将角形火座放在膝盖上,祭拜诸神。火要燃烧一整夜,直到次日清晨由另一个僧人来熄灭。以上就是燃火式的大概流程。
马祭
第2节 神话
梵书中也有很多有趣的神话。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摩奴的神话。吠陀文献中将摩奴描写成人类的祖先。《百道梵书》中也有类似《旧约全书》中关于洪水的神话。一天摩奴在洗手的时候,一条鱼游过来说:“请养我吧。总有一天我会帮上您的大忙的。”于是,摩奴就开始养这条鱼。突然有一天,这条鱼说:“这几年会有洪水。您要照我说的做,准备一艘船。”后来,洪水果然来了。摩奴立刻坐上了事先准备好的船。这条鱼游过来,拉着船越过了北山,最后停泊在一棵树下。等洪水退了,摩奴下船看到所有的生物都淹死了,只有自己一个人活了下来。后来,《摩诃婆罗多》将该神话描写成梵天亲自变成一条鱼,使虔诚的摩奴免受洪水之灾。
关于创世的神话也很有意思。吠陀文献中将太阳追逐拂晓形容成男子追求情人。后来,《百道梵书》和《爱达罗氏梵书》中将该比喻描写成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因为爱上了一个女子,才创造了这个世界。后世的往世书文学描写的内容则是梵天对自己的爱人充满爱慕之情,才创造了这个世界。这些奇妙的比喻都只是由追求拂晓的太阳这个故事衍变而来的。造物主其实就是催生万物的太阳的别名,那个女子就是拂晓的化身。爱慕女子是指拂晓之后太阳就会升起。
关于创世,《泰帝利耶梵书》中还有一个说法。混沌初开,除水之外,一切皆无。那时,水里生出了一朵莲花。造物主就变成野猪进入水里,将水里的泥土拱出来,延展开来,并混以沙砾巩固,最终形成了大地。《百道梵书》中也有关于该神话的两个不同版本。尽管这个时代的仪式和神话发展迅速,而且变得相当复杂,但宗教方面还是和《梨俱吠陀》时代一样,崇拜自然神。《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中的赞歌依然作为圣典被人们广泛使用。两个时代只有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上个时代的重点是对神的崇拜,而这个时代则完全变成了对仪式本身的重视。尽管如此,后世还是出现了很多深受世人崇拜的新神。
摩奴与七仙人
造物主
一、在白书中,《梨俱吠陀》中的暴风雨神楼陀罗已经变成令人畏惧的破坏之神。他的名字有很多,譬如育兽者、恩惠者、慈悲者等。在这个充满变迁的时代,人们知道了湿婆的存在。湿婆作为后世杜尔迦或者迦梨女神的丈夫,深受世人崇拜。作为三位一体主神中一位的湿婆就起源于这个时代。
湿婆与帕尔瓦蒂
杜尔迦
二、《海螺氏梵书》中将伊舍那或者摩诃提婆作为最重要的神崇拜。后世认为伊舍那或者摩诃提婆也是湿婆神的别名。后世广为流传的神话的根源都来自这个遥远的时代。
三、《爱达罗氏梵书》和《百道梵书》中有神话描写到毗湿奴从阿修罗那里得到了世界的一部分后,又企图获得全世界。此外,《百道梵书》中还有神话记载,虽然毗湿奴有着高于诸神的权力,却被因陀罗取了首级。毗湿奴在后世的文学中是三位一体主神中的一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阿周那王子是《摩诃婆罗多》中的五位王子之一,早已在《百道梵书》的记载中成了因陀罗的化身。
五、奎师那是《摩诃婆罗多》中俱卢族的王子,在《歌者奥义书》中被描写成鸯耆罗仙人的弟子之一,还没有进入神化的领域。
上述的慈悲者、毗湿奴、阿周那、奎师那等在后来的往世书文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神。这些神话都源于这个遥远的时代。
六、与吠陀中的赞歌相比,梵书中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来世的信仰。现世的所作所为必定招致来世的因果报应。不过,轮回的思想还没有得到发展。《百道梵书》中有一节很有名的关于轮回思想的描述:诸神因为很害怕死亡,所以通过执行宗教仪式让自己进入不死的境界。死神感到吃惊,就问诸神:“如果人类也效法诸神,进入不死的境界,那你们还能拥有什么呢?”诸神回答道:“只要还拥有肉身,就无法进入不死的境界。只有凭借个人的智慧和德行,才能进入不死的境界。当然,还要依照以往的做法,抛弃自己的肉身。”
阿周那与苏巴德拉
阿周那
第10章 奥义书概述
纷繁芜杂的梵书中记录的都是些无意义且繁琐的仪式,以及片面且幼稚的仪式说明。面对这些神秘又奇怪的推论,一些思想家终于按捺不住。他们开始怀疑这些推论是否真的是宗教的宗旨。在不举行仪式的时间里,他们开始安静地思考关于灵魂的命运、至高无上的神等问题。有学识的王士就是构筑这些健全思想的先驱者。人们认为他们的努力取得了些许成功。僧侣中也有对这些新兴教派的理论感兴趣的,为了学到这些理论,有人甚至投入新教派门下拜师学艺。关于这些内容,在后续章节里再详细阐述。下面先讨论一下最重要的教义的部分。这些教义是三千年前的产物,但其中所包含的真理和真知依然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奥义书教义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宇宙精神论、创造论、轮回论和解脱论。
第1节 宇宙精神论
宇宙精神论是贯穿所有奥义书的思想,也是奥义书的精髓所在。该思想看似是近代的一种神教学说,其实并非如此。神教学说中的神都是超凡卓绝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宇宙精神。神通过创造世界,体现宇宙精神。也就是说神教学说承认造物主的存在,且造物主与他创造的世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然而,奥义书中的神则不同。世间万物和神之间是流转轮回的关系。有时,世间的事物还原,变回神的一部分。神和世界不是两种独立的存在。该真理是萨底亚羯摩·茶葩勒仙人从自然中获得的。为了将该真理传授给深爱的妻子弥勒薏,耶若婆佉仙人通过贯穿整篇奥义书的几百个譬喻、物语和传说,不停地重复着这一真理。这也是让奥义书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巨作,并让奥义书的价值得以体现的原因。下面列举几个例子。《歌者奥义书》中写道:
一切皆是梵。这个可见的世界就是从梵中开始,在梵中结束的。所有会呼吸的生物都应该沉思。梵的本质是精神,外表是光,思想是真相。梵的本性是空[7],一切行为,一切愿望,一切香味都来自空。空覆盖了整个世界,静默无言也无所萦怀。
梵是我心中的我,比米粒还小,比麦粒还细,比谷子和小米粒还细微。梵还是我心中的我,比地还大,比天还广,比天还阔,比整个世界还辽阔。我心中的我就是梵。
一说到神,就怕立刻想到大,大到和天空混为一谈,又怕将神说成居住在内心小房间里的小到无法形容的事物,还怕错误地认为神应该是大小有限的存在。为了避免犯上述错误,只好将神说成能够全然包含世间万物的存在,微小却无处不在。奥义书能够将这一普遍且实在的观念表达出来,真的非常了不起。古印度人将这种存在命名为“梵”或者“神”。
《由谁奥义书》中有这样的对话,弟子问:“通过谁的意志,我的心踏上了命运的征途?通过谁的生命,我有了呼吸?通过谁的意志,我能够吐字成句?通过什么样的神,我才能看得见,听得到?”导师答道:“那就是耳之耳,心之心,语之语,呼吸之呼吸,眼之眼……语言不能表达它,而语言通过它才能够表达……心意不能理解它,而心意通过它才能够理解。眼睛不能看见它,而眼睛通过它才能够看见……耳朵不能听见它,而耳朵通过它才能够听见……呼吸不能闻到它,而呼吸通过它才能够闻到……”此外,《歌者奥义书》中还将个人精神比喻为河流:
这些河流由东向西流向大海,又蒸发为水蒸气向南流动,最终回归大海。
又将宇宙精神比喻为桥:
只要过了这座桥,盲人就能重见光明,伤者就能不药而愈,受苦的人就能脱离苦海;只要过了这座桥,黑夜就会变成白昼,宇宙精神的世界里便充满了光明。
《剃发奥义书》中也有将宇宙精神比喻为桥的说法:
记住宇宙精神就是唯一的存在。丢弃所有与之相悖的事物吧,它才是不死之桥。
该说法一语道破了个人精神和宇宙精神的关系。《广林奥义书》中提到,一切的神就是真我,这个真我存在于僧侣、王士、平民、首陀乃至所有人的心中。书中还说,就像蜘蛛网是由蜘蛛结出来的,零星的火花是从火里诞生出来的一样,所有的动物、整个世界、所有的神灵和一切众生都来自宇宙精神。
从毫无意义的仪式中挣脱出来,进入沉思的深远境域,承认不可知的存在——当年那些思想家的气魄让人动容。这些人三千年以前就已经开始探索不可知的神的存在。他们的精神令人感概。对这些思想家来说,领悟宇宙精神、憧憬宇宙精神、看见宇宙精神的模样,是一件令人无比激动的事情。《自在奥义书》中描写了这种喜悦的心情,书中写道,宇宙精神是唯一的存在。它不动,却比心灵还要迅速;它休息,却飞得比世间最快的事物还快;它像空气一样,支持着万物的运作,凌驾于五种欲望之上,就算是诸神也奋力想要达到这一境界。它动,它又静;它远,它又近;它存在宇宙之中,又出现在宇宙之外。通过它能看到世间万物,通过世间万物也能看到它——宇宙精神的人,不管是谁都更加珍惜世间众生。如果知道了一切众生都只存在于神之中,承认了世间万物都是统一整体的人,就不会再有悲伤和迷惘。
在奥义书中,像这样有深意的章节和句子比比皆是。通过上述引文,大家应该对印度宗教的精髓——宇宙精神——有一定的了解了。
第2节 创造论
由于创世是个不可思议的大问题,所以人们通过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来解释世界的起源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歌者奥义书》中写道:
最初,宇宙只有一片混沌,没有任何物质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宇宙中出现了物质。这种物质变成一颗蛋。一年后,这颗蛋一分为二,一半变成银,一半变成金。银的一半变成大地,金的一半变成天空,白的厚的外膜变成山,黄的薄的内膜变成云雾,经脉的部分变成河流,原本内含的液体变成大海。光明就产生于此。光明一产生,四方就响起欢天喜地的呼喊声,所有生命的欲望都因它而起。
书中还说,宇宙之初只有独一无二的有存在。但有人认为宇宙之初只有独一无二的无存在。如果是这样的话,因为一开始是先有无,所以应该是从无中生出了有。可到底怎样才能从无中生出有呢?实际上,宇宙之初只有独一无二的有存在。这个有变成多,通过产生的念想产生热;热又变成多,通过产生的念想产生水;水又变成多,通过产生的念想产生食物。于是,有雨的地方就能长出粮食。神在祈祷,祈祷我们能成为充满生机的三神中的一员,这样就能生出精神的存在和物质的存在。
《爱达罗氏森林书》中写道,通过呼吸,世界得以形成,因此水是世界得以形成的第一要素。爱达罗氏认为,最初,宇宙只有“我”。这个“我”送出天上的水、天空中的光、地上的生物和地下的水,而后创造了真我。宇宙就是从真我中形成的。
综上所述,对于造物主与物质起源的关系这一难题,要么赞同它,要么否定它,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还有观点认为,呼吸或“我”就是造物主,水才是物质起源的关键。
第3节 轮回论
如前所述,后世文学中关于轮回的思想发展十分迅速。然而,吠陀、梵书对轮回的认识都还处于一种非常模糊的状态。直到奥义书出现,才首次对轮回的思想有了明确的表述。《广林奥义书》中写道,就像蝴蝶从这一片叶子飞到那一片叶子,用自己的身体吸引叶子一样,我们也将离开现在这副肉身,远离无明状态后,靠近其他肉身,将其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广林奥义书》中还写道,就像铁匠从一片金属中取出一小部分,并将它锻造成新的美丽的形态一样,我们也将离开现在这副肉身,远离无明状态后,像祖先或乾闼婆、诸天、造物主、梵天那样,拥有新的美丽的形体。
有欲望的一切都将发生轮回。可没有欲望的人又将如何呢?他们已经远离外界的各种欲望,只要满足自身的欲望就够了。换句话说,只依靠自己,不管到哪里都拥有不灭的精神;抱着成为梵的信念,向梵迈进;然后像蛇将蜕下来的皮留在蚁垤一样,就算肉身死去被丢弃,解脱之后不死的精神也会变成梵,变成唯一的光明。
印度宗教的宗旨就在于今世的善根将带来来世的善果,只有领悟真知,才能和宇宙精神融为一体。说到现世,必然还有前世和来世,这是不言而喻的。
第4节 解脱论
远离世俗的解脱精神,与宇宙精神相互碰撞后,就像光明遇见光明一样,立刻融合在了一起。一部作品在追求、相信宇宙精神的热诚中创作出来。该作品是一首在当时文学界享有美名的词。《广林奥义书》中说道:
理解解脱论的人安静、平和、沉着、从容,能从大我中看见小我,从大我中看见一切。邪恶无法压倒他,反而是他平息了各种邪恶。邪恶无法烧死他,反而是他将邪恶烧毁。他远离邪恶,远离痛苦,远离猜疑,成为真梵后将进入梵界……
《羯陀奥义书》中提到,阎摩曾对虔诚且潜心修行的纳基凯达说明了何谓解脱论。这部分内容因兼具文学的修饰和宗教的热情十分有名。下面对该故事做一番概述:
纳基凯达的父亲将纳基凯达献给了阎摩。于是,纳基凯达住进了阎摩的城堡。过了三晚,他向阎摩许了三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获得重生后一定要再和父亲相见。第二个愿望是想知道作为和上天沟通的火究竟是何物。阎摩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两个愿望。纳基凯达的第三个愿望是想知道何谓死。这是这一段文字的核心部分。纳基凯达说:“我对人的死亡心存疑问。有人说,人死之后依然存在。有人说,人死之后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想听听您的回答。”阎摩不想说出这个秘密,希望纳基凯达能够用其他愿望代替第三个愿望,于是说:“请选择让你的子子孙孙都长命百岁吧,请选择畜群、象群、金银和马匹吧,请选择拥有大地上的雄伟宫殿吧,请选择应有尽有的收成吧。如果你能想到其他和此相当的任何心愿,你就选择它吧。你也可以选择做世界之王。我会满足你的所有愿望。选择常人难以获得的任何愿望吧。选择如你心意的愿望吧。譬如乘坐华丽的马车,拥有弹奏动听音乐的美人……诸如此类世人都希望得到又难以得到的东西,我都可以赐给你。但请不要问我关于死亡的问题。”
阎摩与纳基凯达
实际上,这是将生死问题和世间珍宝进行了孰轻孰重的比较。纳基凯达是选择了成为帝王并拥有百座城池呢,还是选择了解除困扰自己已久的难题呢?他说:“这些东西都会有损五根之力。世事无常,人生苦短。马你自己骑,歌你自己唱,舞你自己跳吧,这些我都不想要。”听了这番话,阎摩为之所动,终于说出了这个大秘密。该秘密是奥义书中的奥义,也是印度宗教的原理。
死神说:“有两条截然不同的路驱使人们走向两个完全不同的境界,一个叫愚蠢,另一个叫智慧。在这两条路中,你选择了正确的那一条。然而,其他人就像愚蠢的人跟着愚蠢的人,盲人跟着盲人一样,徘徊在错误的那条路上,却以为自己走的是智慧那一条路。”
“目光短浅的青年被欲望冲昏了头脑,只知道今生今世。对他来说,只有现在,来世不过是一场梦。”
“智慧的最高目标就是精神。这是常人思想无法理解的不可思议的部分,高明的学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说明它。能够领悟智慧的人也是不可思议的。他们期望领悟不可思议的、永恒不死的实谛,并生活在烦恼之上。”
“杀人者以为自己真的将人杀死了,被杀者以为自己真的被杀了,这两者的想法其实都错了。精神是杀不死的存在。它比最小还要小,比最大还要大;小到不能再小,大到不能再大。它犯困却不休息,它的各种形式无时不在运动——总是存在于无形之中——不要妄想通过思考获得它。愚人决不会领悟它,只有精神才能了解精神。精神之外的任何东西都无法领悟何谓精神。”
“藏于黑暗之中,隐于洞窟之内,潜于九泉之下,认为旷古绝今的古代圣贤是通过定力成为神的人,其实还摆脱不了悲喜。能够将这番话铭记于心,并远离相对的观念,最终成为无处不在的人,就会有一颗欢喜的心,因为有了值得欢喜的理由。纳基凯达啊,我相信进入梵的门将会在这里被打开……”
读了该部分内容感到狂喜的亚瑟·叔本华说:“全文都是神圣的,充满了鼓舞人心的精神。字里行间都让读者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既崇高又充满神的恩惠的文献,除了奥义书,别无其他。这是我生前的安慰,死后的慰藉。”
第5节 奥义书的起源
因为人们一直将祭祀仪式全权交给僧侣,听从僧侣片面独断的说明,导致祭祀仪式——也就是宗教沦落到了这样的地步,所以王士中的一些贤明之士开始不满这样本末倒置的,徒劳无功的繁琐仪式。他们开始怀疑仪式的进行是否真的有助于获得真知。于是,他们表面上继续参加仪式,暗地里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并开始探讨灵魂的命运、宇宙精神的本质等问题。就算是一向以傲慢自居的僧侣,最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肤浅,其中甚至有人与王士为伍,一同学习新教派的思想理论。产生于这个时代末期,标志着新思想萌芽的奥义书,其实就是这些热心刚健的思想的体现。这些思想的开拓者中,以有名的王士居多,其中最受世人尊敬的是毗提诃王遮那竭。关于这些作为开拓者的王士和僧侣间的关系,有必要多加说明。
《百道梵书》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遮那竭王曾经问施伟多凯徒·阿垄涅耶、索玛苏希玛·萨蒂亚亚吉恩、耶若婆佉三位僧人,圣火祭祀的真意是什么?三位僧人的回答都不充分。而在遮那竭王即将乘车离去时,耶若婆佉一个人追了上去,向遮那竭王寻求进一步的说明。《歌者奥义书》中记载,上述的施伟多凯徒·阿垄涅耶僧人有一次遇到刹帝利的般婆赫拿茝芭蓠,被般婆赫拿茝芭蓠的疑难问题问得哑口无言。施伟多凯徒·阿垄涅耶僧人回去后就向自己的父亲请教,他的父亲又跑去问般婆赫拿茝芭蓠。可见,像这样的真理对僧侣姓来说是前所未闻的,这些真理是刹帝利特有的东西。这本奥义书中还记载,般婆赫拿茝芭蓠让两位大言不惭的僧侣哑口无言,然后向他们解释了至高无上神的真知。该段话在《广林奥义书》中也有记载。此外,《百道梵书》和《歌者奥义书》中还记载:无法弄清自己和神之间关系的五位僧侣,一开始向邬达罗伽·阿伦尼求解,后来结伴到阿施波泊底·凯羝夜王的宫殿,向其求解,并获得了他们想要的答案。这里的邬达罗伽·阿伦尼和他儿子施伟多凯徒·阿垄涅耶的故事在《海螺氏奥义书》中也有记载。《海螺氏奥义书》记录的是他们和奇特拉王的问答。此外,《海螺氏奥义书》中记录的婆罗门跋梨格向阿阇世王讨教的故事在《广林奥义书》中也能见到。像这样种同一个人物出现在不同的奥义书中的情况屡屡可见。内容相同的对话在不同的书中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情况,正好反证了年代久远的奥义书很多都是在同一个时代完成的这一事实。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例证可以证实:对真正的教义有着深刻理解的是刹帝利。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刹帝利对奥义书作出的突出贡献。奥义书起源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僧侣对奥义书中的知识一无所知,真正掌握奥义书真意的是刹帝利。奥义书思想的发起人是遮那竭王。另外,教派学派兴起的时代,最终完成了宗教改革的佛教和耆那教的宗教领袖也都是刹帝利出身。这也是件值得关注的事。
第6节 吠陀、梵书和奥义书出现的地理位置的区别及出现时间的先后
在地理位置上对吠陀、梵书和奥义书进行区分是有意义的。吠陀的赞歌代表的是西北印度,只有其中的《阿闼婆吠陀》代表的是印度东部的瓦拉纳西;奥义书和经典代表的是印度北部和南部;而史诗中的《摩诃婆罗多》代表的是中印,《罗摩衍那》则代表以北印为中心的整个印度。
吠陀、梵书和奥义书这三种文学对待神的态度也不同。用一句话概括三种文学对待神的态度就是:吠陀中,人供奉诸神,对真神只停留在想象的阶段;梵书中,人利用诸神,供奉的是真神;而奥义书中,人已经无视诸神,直接到达供奉真神的阶段。但这三种文学并不是完全不同的存在。梵书是对吠陀赞歌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奥义书对梵书中的思想进行了论理性的思辨。因此,吠陀、梵书和奥义书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就变得错综复杂。有时,最新的赞歌后边出现了最古老的奥义书;有时,最新的梵书出现在了奥义书的后面。印度和其他国家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们认为前期的产物未必都比后期的产物早出现。有的赞歌是在婆罗门时期才完成的,而有的梵书是在奥义书时期才完成的。一言以蔽之,吠陀时代末期和梵书时代初期是有重叠部分的。梵书时期,奥义书、经典及佛教的起源又是互相交错的。所以理论上我们根本无法确定到底是这个比那个完成的时间早,还是那个比这个完成的时间晚。不过,从占据时代主导地位的角度来考察的话,大体的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吠陀、梵书、奥义书,后来又产生了各派哲学和各种宗教。
第11章 摩诃婆罗多
第1节 俱卢、般阇罗两族
遍布整个旁遮普的雅利安人根本不可能只定居在萨特莱杰河畔或瑟勒斯沃蒂河岸。他们终究还是压抑不住自己天生的勇敢特质。吠陀时代末期,富有冒险精神的部族已经踏足遥远的恒河岸边。斗转星移,朝着这片富饶的广袤原野挺进的部族接踵而至,最终在当时的德里附近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俱卢。该部族就是婆罗多族——因出现了大善见王而扬名。因为大善见王出生于俱卢家,所以该部族既可以称为“婆罗多族”,也可以叫作“俱卢族”。俱卢族是从旁遮普的哪个区域来的还不清楚,通过《爱达罗氏梵书》中的记载来看,俱卢族应该来自雪山另一边的北俱卢洲。在两大史诗中,北俱卢洲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北俱卢洲到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己经无从考证,学者们的见解也各不相同。克里斯蒂安·拉森认为形成于喀什的东面,罗梅什·琼德尔·杜特认为它就是克什米尔。公元前1400年,俱卢族在恒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名震四方。
当时,除了倶卢族,还有一个英勇的部族在近代的根瑙杰附近建立了国家。该部族是般阇罗族。般阇罗族的来源问题更不明了。通过该部族族名的意思是“五族”来看,般阇罗族可能是从旁遮普来的。般阇罗族和俱卢族是同时期出现的。这两个部族成了印度社会的中心。他们因武勇和文明享有盛名。梵书中经常出现相关的记载。
这两个部族在旁遮普不仅从事农业和军事活动,还通过移风易俗,让社会变得更加文明。学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诸王接见贤者,讨论并执行复杂的祭祀仪式。这些仪式完全按照传统进行。他们还组建了精锐的军队,征收租税,任用良吏,完成了行政改革。王族武官从小就要学习骑马射箭,还要学习祖先流传下来的吠陀。僧侣将祭祀礼节和修行复杂化,保存古代流传下来的学问,帮助民众举行祭祀仪式,并教授民众祭祀的礼仪。民众都住在城里。每家每户都要制作圣火,并传承与发展各种工艺,还要将吠陀教授给年轻一代,传授他们在社会上和宗教上应尽的职责。整个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妇女在社会上享有正当的权利。当时还没有任何束缚妇女行为的规定。简而言之,和上个时代相比,当时的印度已经进入更加文明的阶段。和以往的社会相比,当时的社会更加健全并充满活力。
然而,文明的发展不能阻止战争的爆发。现今留存的唯一值得纪念的政史就是极其残酷的战争史,它构成了《摩诃婆罗多》的核心。参加俱卢一般阇罗战争[8]的主要是同生于婆罗多家并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堂兄弟——般度五子和持国百子两个月亮王朝中的王族。周边的几个邻国也加入了这场战争。虽然《摩诃婆罗多》以史实为依据,但古代的诗通常都会加入神话的元素,这是毋庸置疑的。诗中的主人公般度五子和公主都是虚构的人物。尽管如此,整首诗的结构还是以俱卢一般阇罗战争这一史实为基础,详细描写了印度古代武士的生存状况——这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该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面对该诗做简要阐述。我们不必在意人物关系及事件本身,只要将重心放在了解恒河流域的古代雅利安人的具体情况上就足够了。
第2节 故事梗概
俱卢国的首都是象城。世人认为象城遗址位于现在的德里东北方约九十公里处。在说明故事梗概前,方便起见,先将诗中出现的人物及人物关系以表格的方式罗列如下:
般度五子与德劳巴底
*表格从左到右依次是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及第四代。
住在象城的年迈的福身王驾崩后,留有二子。因为大王子毗湿摩发誓不结婚,所以就由小王子毗耶娑继位。毗耶娑王驾崩后,也留有二子。因为哥哥持国是盲人,所以就由弟弟般度继承王位。般度王驾崩后,留下五个王子[9],统称般度族。因为五个王子当时的年纪都还小,所以在他们长大成人前,王位由盲人伯父来坐。英勇而具有盛名的伯祖父毗湿摩则负责处理国事。象城有一位叫“德罗纳”的人,他既是婆罗门又是武士[10]。德罗纳因为遭到旧友般阇罗国的木柱王羞辱,心有不甘,就乔装来到俱卢国,成为五个王子的师父,教授他们武术,并静静等待报仇的机会。五个王子中,大王子坚战不仅通晓武术,还精通教学,是《摩诃婆罗多》中最廉洁正直的人物;二王子怖军精通棒法,因其体形壮硕、力量超群而著名;三王子阿周那是王族中的武道第一人,他小时候就遭到盲人伯父的一百个王子[11],即持国族的嫉妒猜忌;四王子无种精通马术;五王子偕天通晓天文。此外,盲人伯父的大儿子难敌精通棒法,他的棒法水平与伯祖父毗湿摩不相上下。《摩诃婆罗多》重点叙述的就是般度五子和持国百子间的战争。
适逢王子间进行武艺切磋。因为三王子阿周那武艺超群,获得了人们的喝彩,所以持国百子的面色变得很难看。持国百子被嫉妒冲昏了头脑,竟然让种姓不明的勇士迦尔纳入场比试。盲人伯父还当场将迦尔纳破格升为王士。这样做自然有他身为国王的目的。按照当时的规定,王族是禁止和王族外的人进行武艺切磋的。国王故意将迦尔纳破格提升为王士,就是为了让他打败三王子阿周那。有人提出对迦尔纳种姓身份的质疑。桀骜不驯的迦尔纳则旁若无人地答道:“武士应该像河流一样,不问出处,应该凭借自身的勇武来获得人们的认可。”尽管如此,般度五子还是拒绝和他进行比试,迦尔纳愤懑不平地默默退场了。
婆罗门德罗纳对般度五子的悉心栽培没有白费。武勇精神在五位王子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因此德罗纳就提出要获得奖赏。他要借助俱卢族的力量,向曾经羞辱过自己的木柱王复仇。德罗纳的请求得到了同意。国王立刻派兵攻打般阇罗国,后来割据了般阇罗国一半的土地。于是,木柱王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
俱卢国被乌云笼罩。盲人伯父年事已高,于是将般度五子中的大王子立为储君。然而,他的长子难敌却野心勃勃。难敌不服父亲的安排,于是逼迫父亲,最终将般度五子驱逐出境。该事件为后来的大战埋下了伏笔。难敌并不满足于此,还派人跟踪般度五子,烧了他们的家,企图将他们都烧死。五个王子和他们的母亲从地下通道逃走,并乔装成婆罗门,四处漂泊。当时,般阇罗王正在为女儿黑公主招驸马,举行闻名天下的选婿大会。所谓“选婿”,是指由公主自己选择武艺最高强的人来做自己的丈夫。天下诸王、王子及所有武士为了让公主选自己为丈夫,争相前往般阇罗国的都城坎毗拉。然而,比试的难度超乎想象。当天,王族和武士全部汇集现场,观看的人也都聚集一旁,僧侣们唱起了赞歌,盛况空前。黑公主手拿献给获胜者的花环站在一边。黑公主旁边站着她的哥哥猛光,也就是这次比试的出题者。他们全都盛装出席。参赛者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结果全都败下阵来。就连早已声名在外的迦尔纳也以失败告终。这时,忽见一位婆罗门站起身来,弯弓射箭。箭穿过转动的车轮,射穿了放在高高的树上的金鱼的眼睛——这就是当天比试的题目。欢呼喝彩声响彻云霄,黑公主为这位勇敢的获胜者戴上了属于胜利者的花环。因为获胜者是婆罗门,所以王士中出现了很多不满的声音。大家聚集到般阇罗王的身边,强迫大王给个说法。这时,般度五子脱去了伪装的外衣,向大家说明获胜者其实是出身王族的阿周那。这样事情才得以平息。般度五子回家后向母后禀告了入选得赏这件事。母后因为不知道奖品是什么,就命令五个王子一起平分这个奖赏。因为不能违背母亲的旨意,黑公主便同时嫁给了五位王子。现在想来,般度五子和黑公主应该都是神话中的人物。
福身王与渔妇萨蒂亚瓦蒂
毗湿摩的母亲向桑塔介绍毗湿摩
毗耶娑
般度王与马塔昆蒂
怖军
无种
猛光
黑公主(右)
般度五子立刻和般阇罗王结成同盟,强迫盲人伯父将俱卢国分配给般度五子和持国百子。分配并不公平,般度五子分到的都是不毛之地。尽管如此,般度五子辛勤开垦荒地,最终建立了都城因陀罗普拉沙[12]。人们认为,该都城的遗址位于现在的德里。大王子坚战随即即位。大王子所行之事都出自正义,但他不善赌博。充满嫉妒之心的难敌,就向大王子挑战赌博。大王子逢赌必输,结果财产尽失,输掉了国家,输掉了自己,输掉了兄弟,连深爱的皇后都输掉了,以致所有人都要为奴为婢。因为盲人伯父从中斡旋,这笔账才一笔勾销。谁知大王子再次赌输,这次事态变得无法挽回。黑公主对该结果表示不服。难降[13]扯住黑公主的衣服,将黑公主拉到民众跟前。难敌还迫使黑公主跪在自己脚下。就在般度五子热血沸腾、义愤填膺、怒气冲天的时候,年迈的国王来了。他制止了这场纷争,并做了判决。般度五子从此失去了整个王国。众人虽然免于为奴为婢,但必须浪迹天涯十二年,在第十三年的时候,还要隐姓埋名。在这一年时间里,如果持国百子没有发现他们任何一个的话,他们就可以重归故土。就这样,般度五子再次被驱逐出境,浪迹天涯十二年。在第十三年的时候,他们隐姓埋名,为毗罗吒王奎师那效力。大王子教国王赌博;二王子掌管厨房;三王子教公主们唱歌跳舞;四王子主管马匹;五王子管理家畜;黑公主则成为王后身边的婢女。
难降扯住黑公主的衣服
然而,厄运并没有就此结束。王后的一个弟弟为黑公主的美貌所倾倒,想要侮辱黑公主。毗湿摩非常生气,偷偷杀了王后的这个弟弟。持国百子中的两三个王子又来偷家畜。在他们要离开的时候,碰上了阿周那。阿周那忍无可忍,全副武装将家畜追了回来,但也因此暴露了般度五子的行踪。隐姓埋名一年的时间是否已经过去,关于该问题的讨论最终没有结果。般度五子于是派出使者,希望可以回到自己的国家,但遭到持国百子的拒绝。于是,一场旷古绝今的大战拉开了序幕。当时有名的部族全都加入了这场战争。天下一分为二,双方大军在俱卢之野交战。双方恶战十八天。战争的惨烈状况真是前所未闻。阿周那杀了毗湿摩,德罗纳杀了他的宿敌木柱王,木柱王的儿子为父报仇又杀了德罗纳,怖军杀了曾经侮辱过黑公主的难降。最后,阿周那又和他的宿敌迦尔纳大战,随即杀了迦尔纳。战争进行到第十八天,怖军和难敌间进行了一场大战。难敌曾一度逃跑,后因无法忍受骂声和诋毁,又调转车头再次迎战,终因不敌对手,败下阵来。因为难敌曾经蹂躏黑公主,让黑公主跪在自己脚下,所以他最后被斩断两膝致死。大战并没有就此结束。当天夜里,德罗纳的儿子又攻入敌军阵营,杀了木柱王的儿子,替自己的父亲报了仇。至此,这场腥风血雨才算完全过去。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持国百子全数战死,般度五子的亲人和朋友也全部战死,只剩下般度五子活了下来。盲人伯父退位让贤,大王子坚战继位成为国王,治理象城,统一天下。大王子坚战还举行了马祭,祈求消除罪障,并昭告天下自己是世界之王。
俱卢族与般度族在俱卢之野交战
第3节 结局以及完成年代
以上就是《摩诃婆罗多》的故事梗概。人们认为该故事是这部史诗中最古老的部分,至于其他部分都是后人追加的。后人最先追加的是这个故事的结局。
盲人伯父因为丧子之痛,不停地责骂般度五子,最终带着少数的臣子和随从、年迈的皇后及自己的弟媳妇,也就是般度五子的母亲离开了王宫,隐居山林,后来死于山中大火。般度五子因此追悔莫及,放弃了整个国家,和黑公主及忠犬结伴,前往须弥山山顶,想要进入天界。但路途凶险。路上大家相继倒下,最后只剩大王子和忠犬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天门之处。因陀罗非常高兴地迎接他们的到来。大王子说:“如果您不允许四个弟弟和黑公主也进入天界的话,我也绝不进去。”因陀罗同意了他的请求。大王子又提出要让忠犬也进入天界,结果触怒了因陀罗。大王子才看了一眼天门,就被贬下地狱。在地狱中,他看见了很多过往的朋友在受苦,终于下定决心,与其独自在天界享乐,不如和大家一起在地狱受苦。其实这是因陀罗对他的试炼。大王子的这一决心让因陀罗十分满意。于是,所有的惨淡光景都化为幻影。般度五子全部登上了天界,在因陀罗左右侍候,幸福地生活了下去。虽然这是《摩诃婆罗多》的最终结局,但《大行程》和《上天》这两个章节都是后世追加的部分。《摩诃婆罗多》中最古老的部分是以公主选婿为中心,对古代武士的光景进行描写的部分。
与描写阿周那与奎师那间问答的著名的《薄伽梵歌》[14]一样,著名的那罗王的故事也是后世追加的。毗纽天系谱的哈日传奇也是后世的作品。
一些观点认为《摩诃婆罗多》是毗耶娑仙人创作的,完成的时间是公元前3101年。这完全是编造的说法。vyasa这个单词的意思是“整理者”。据说,因整理编纂吠陀被命名为“毗耶娑”并由此变得有名的人一共有二十八个。所以该说法根本与史实不符。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摩诃婆罗多》完成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12世纪。通过下个时代的经典文学引用它的情况来看,该史诗原始的部分最早应该是在这个时代完成的,而后又经历了长年累月的修改,其间至少经历了三次大的增订,最后才以现存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摩诃婆罗多》由最初的八千八百颂,增加到了二十二万行,成为旷世巨作,被认为是神话传说的百科全书。号称西方长篇巨作的《荷马史诗》也不过一万五千六百九十三行,由此可见《摩诃婆罗多》篇幅之浩瀚。《摩诃婆罗多》中的核心部分只占全诗的四分之一,不超过五万行。故事梗概已经在前文中详细叙述过。
通过《摩诃婆罗多》这一长篇史诗,我们可以知道:当时诸王统治着大国,社会已经进入非常开明的阶段;雅利安人没有失去吠陀时代的武勇精神,保留了“最后的决定要通过战争来达成”的传统;种姓的区别还不明显。
第12章 罗摩衍那
第1节 故事梗概
住在恒河和甘达基河间的部族是拘萨罗族。该部族的大王十车王建都于阿约提亚,都城遗址保留至今。在后宫佳丽中,十车王特别宠幸的妃子有三位。她们是罗摩的母亲高莎莉亚、婆罗多的母亲吉迦伊以及罗什曼纳和沙出格纳的母亲苏米特拉。十车王年老的时候想把王位传给长子罗摩,但上述第二个妃子吉迦伊请求大王立自己的孩子为储君。老迈的大王意志薄弱,改立婆罗多为太子,并下旨流放罗摩王子十四年。在这件事发生前,罗摩在选婿比试中胜出,成了毗提诃王遮那竭女儿悉多公主的驸马。阿约提亚的城民祝福罗摩王子成为储君,四面八方响起欢呼声。就在这时,国王降旨流放罗摩王子。城中的民众无不悲伤而泣。但王子一片孝心,对父王的这个决定丝毫没有反抗,连怨恨都没有,就离开了阿约提亚城。只有忠诚的弟弟罗什曼纳和忠贞的悉多公主追随着他。三人先后拜访了波罗那伽的巴拉瓦伽和奇特拉库特的蚁垤的仙居。年迈的十车王因为和罗摩王子生离,悲伤过度而驾崩。弟弟婆罗多找到罗摩王子,请求他回城。罗摩王子不想违背当初的誓言,但又念及兄弟情义,于是他决定流放的年限一满就立刻回国继位,在此期间,由婆罗多代替自己治理国家。随即,罗摩王子就开始了流放生涯,依靠哥达瓦里河的水源,漂泊在蛮族居住的檀特山的森林中,就这样过了十三年。
此时,有一位叫“鬼王罗波那”的人统治着南印和楞伽岛。他听说悉多公主美丽绝伦,于是趁罗摩王子不在的时候抢走了悉多公主。罗摩王子开始寻找悉多公主。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打听到了公主的消息。罗摩王子决定在南印的蛮族[15]的帮助下抢回公主。此时,还有一位蛮族的大王,叫“波林”。波林的弟弟苏格里瓦想要抢夺哥哥的王位和妃子。于是,罗摩王子帮苏格里瓦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最后,得到了苏格里瓦帮助的罗摩王子联合蛮族猿熊一起攻打楞伽岛。作为先锋的总督猿将哈奴曼飞渡九十六公里的海峡,终于发现了悉多公主,并将罗摩王子的戒指交给她。随后,哈奴曼放火烧了罗波那的宫殿。回程途中,哈奴曼在海峡间架起了一座石桥[16]。罗摩军队过了这座石桥,包围了罗波那城。罗摩王子的剑是有魔力的。再加上王子神奇的咒语,罗波那的军队节节败退。鬼王之子因陀罗耆特驾着黑云前来进攻,结果被罗什曼纳所杀。于是,鬼王亲自出马,杀了罗什曼纳。但罗什曼纳吃了哈奴曼的灵丹妙药后复活了。鬼王的一个弟弟维毗沙纳将打败鬼王军队的秘诀传授给了罗摩王子,导致鬼王军队全军覆没。最后,罗摩王子杀了鬼王,救出了悉多公主。悉多公主依照古法跳入火中而未受半点烧伤,以此证明自己还是处子之身。流放十四年的期限已经过去。罗摩王子带着悉多公主回到阿约提亚城继位,并举行马祭,昭告天下新的君王已经诞生。
吉迦伊与曼塔拉
悉多公主
罗摩王子与苏格里瓦相遇
哈奴曼找到悉多公主
罗什曼纳杀死因陀罗耆特
哈奴曼向罗摩王子和悉多公主致敬
适逢国内大饥荒,罗摩王认为这是老天爷对自己过去犯下的罪过的惩罚,于是开始怀疑悉多公主的贞操。民众也开始对此有所怀疑。罗摩王随即将悉多公主流放。可怜的悉多公主投靠了蚁垤仙人。此时公主已经临盆在即,于是就在蚁垤仙居生下了俱舍和罗婆这对双胞胎。蚁垤仙人创作了罗摩谈,并将罗摩谈传授给他们。十六年后,有一天外出巡游的罗摩王发现了这两个奇异的少年,又听他们念了罗摩谈的诗,知道了他们是自己的孩子,悲喜交加,怀着悔恨之心抱住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并决定和悉多公主重续旧情。但民众仍然对公主的贞操心存疑问。而罗摩王又不愿意违背民意。于是,忠贞顺从的悉多公主怀着满腔的悲痛长眠于地下了。
第2节 罗摩王子和悉多公主
以上就是《罗摩衍那》的故事梗概。我们不确定该史诗是否适合作为历史资料,但通过诗中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描写来看,它绝对是非常珍贵的参考资料。雅利安人征服了中印地区,用印度文明同化了该地区,然后进一步东进,企图继续征服东印地区。然而,有关该时期的历史资料都没有保存下来。通过《罗摩衍那》,我们只知道雅利安人在毗提诃、拘萨罗和迦尸建立了强国。《罗摩衍那》是留存下来的唯一一份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状况的文献资料。纵观当时的天下,俱卢和般阇罗两族的时代已经过去,雅利安人的势力向东部延伸。以甘达基河为界,拘萨罗族占据西边,东边则是毗提诃族的领土。毗提诃族异常强大,他们的文明的发展速度不可小觑。遮那竭王更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是悉多公主的父亲,在诗中也是一个关键人物。虽然有点偏题,但这里还是有必要对该人物做一番介绍。遮那竭王不仅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了最东部的区域,还网罗天下贤能之士。当时的迦尸王阿阇世也极力提倡文学创作,但文人们还是发出感叹说:“啊,所有人中只有遮那竭王才是我们的保护者,大家都去他的身边吧。”由此可见遮那竭王礼贤下士的程度。遮那竭王之所以如此有名,完全要归功于学僧耶若婆佉。有关这位僧人的情况可以参考四吠陀集录部分。使遮那竭王更有名的是,他还是奥义书思想的发起人。在印度的宗教发展史上,这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相关内容可以参考奥义书起源部分。《罗摩衍那》的作者在这一长篇史诗中讴歌了遮那竭王,使遮那竭王威名远播,让后世子孙对他敬仰膜拜。这应该算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吧。大概是因为作者将后世发生的故事和古代贤王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
悉多公主投靠蚁垤仙人
蚁垤仙人与俱舍和罗婆
和《摩诃婆罗多》一样,《罗摩衍那》虽然也有基于史实的部分,但作为主人公的罗摩王子和悉多公主都是早就存在于神话中的人物。“悉多”这个词是“畦畔”的意思,早在《梨俱吠陀》中就得到神化,作为女神为世人崇拜。毫无疑问,该诗中出现的公主是将雅利安人进行的农事神化并赋予它人格后的产物。后来,随着农事逐渐向东、向南发展,描写田埂化身的女神被绑架到南印的文学作品产生了。再加上人们将女神刻画成具有可爱、忠贞和顺从性格的人物,因此让她成为有史以来最贤明最神圣的遮那竭王的女儿,再合适不过了。那么,作为守护者的女神的丈夫,拘萨罗国的国王罗摩又代表着什么呢?往世书文学中认为他是作为毗纽天化身的“拿着锄头”的凡人。但当时人们对毗纽天的崇拜还没有十分盛行。因陀罗依然是人们崇拜信仰的中心。所以,罗摩应该是因陀罗的化身。人们赞颂他,是因为他能够带来雨水,帮助农作物生长。因此,在经典文学中女神悉多和因陀罗配成了一对。毫无疑问,《罗摩衍那》通过描写和《摩诃婆罗多》中的阿周那一样英勇的罗摩的故事,讴歌了赶走恶鬼乌里特那的因陀罗。有关因陀罗的神话故事非常多。在北印的战争史诗中,因陀罗化身为骁勇善战的阿周那;在征服南印的史诗中,大诗人又将因陀罗刻画成文武双全的罗摩。最终,两大史诗得以圆满完成。世人无不惊叹印度诗人的非凡才华。后来在印度,人们将悉多公主当成德妇的典范。人们尽管不想过像悉多公主那样坎坷的人生,却希望自己能拥有像悉多公主那样美好的品德。说到罗摩王子,虽然他的品性终究不如悉多公主,但他的孝心和对神的虔诚之心还是值得后人效法学习的。像《罗摩衍那》这样,能够在长达三千年的时间里对雅利安人的品德教育产生有利影响的文学作品还是极少见的。该影响是文学作品带来的额外收获。
第3节 《罗摩衍那》的完成年代及其与《摩诃婆罗多》的比较
《罗摩衍那》的完成年代不明。人们虽然不知道《摩诃婆罗多》的作者,但可以从经典文学对该史诗引用的角度反证它完成的年代。与此相反,人们虽然知道《罗摩衍那》的作者是蚁垤仙人,但无从考证该史诗完成的年代。虽然雅利安人发现和征服楞伽岛是在公元前5世纪,但在此之前人们早已知道这座岛。《罗摩衍那》中将温迪亚山脉以南的部分称为印度南部,将住在这里的蛮族和猿熊看成同一个部族。从这点可以看出,印度文明已经将到哥达瓦里河岸为止的部分全部同化。因此有观点认为,《罗摩衍那》应该是在下个教派学派兴起时代前就已经完成。所以,原版的《罗摩衍那》和原版的《摩诃婆罗多》一样,应该都是在婆罗门时代完成的。通过作者蚁垤仙人生活的年代,人们猜测《罗摩衍那》应该是在公元前1000年前完成的。某些观点认为《罗摩衍那》中的一部分可能比《摩诃婆罗多》完成的年代还要古老。不过,一般认为《罗摩衍那》现存版本的完成时间应该是在《摩诃婆罗多》之后。《罗摩衍那》共七卷,四万八千行。构成全篇框架的是雅利安人将农事普及到中印和南印,以及农民杀害蛮族这两个部分。诗中对婆罗门时代末期的世态人情做了详细的描写。《罗摩衍那》是研究婆罗门时代的宝贵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和《摩诃婆罗多》相比,《罗摩衍那》中王士间流行的尚武之风已经呈现衰退之势;民众对僧侣表现出更多的服从,就连才德兼备的遮那竭王也服从于僧权。此外,诗中对罗摩王子打败了婆罗门武士“持斧罗摩”这件事进行了长篇的辩护。据说,号称“持斧罗摩”的婆罗门会颠覆整个刹帝利。不过,现实中这样的人可能未必存在。诗人只不过是想借助罗摩王子的力量打破婆罗门所向无敌的神话。当时,刹帝利和婆罗门间已经存在竞争,甚至是斗争。该现象在奥义书中有充分的体现。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将在种姓的章节中进行阐述。如上所述,这个时代虽然在文化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但社会盛行崇文之风也是事实。最能体现公元前13世纪征战杀戮状况的要属《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中则更多地体现了公元前11世纪左右的崇文之风。前者的中心是古代的传说,后者的中心则是譬喻。前者叙述的是德里的月亮王朝,后者记录的是阿约提亚的太阳王朝。两篇史诗中都包含着位于印度中部的东西两个强国的传说。
第13章 日月王统
后世的往世书中记载着古代王国的血统和古代的传说。“往世”这个词是“古老”的意思。《歌者奥义书》中有关于《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闼婆吠陀》及古传的描述,所以《歌者奥义书》应该是通过代代人民口头相传从远古保存下来的。该书的原版早已失传,现存的版本是往世书时代编纂后又几经删改的版本。该版本不是很完整,但通过它人们可以对古代传说的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俱卢王族自称是从月界下凡来到人间的。拘萨罗王族则自称是日天的孙子甘蔗王的后代。因此人们将前者命名为“月亮王朝”,将后者命名为“太阳王朝”。根据往世书中的记载,俱卢一般阇罗大战前,太阳王朝在位的是第九十三代国王,月亮王朝在位的是第四十五代国王。下面根据《毗湿奴往世书》中的记载,将月亮王朝的世系更迭整理在下面的表格中。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传说对该内容的表述可能并不完全一致。
通过上述表格可知,月亮王朝中有两大王族,即雅度和布卢两位国王的子孙。而奎师那属于雅度王族,般度族的般度五子属于布卢王族。他们都出现在了《摩诃婆罗多》中。正如前文中详细描述的,般度五子是俱卢一般阇罗大战的核心人物。
不同的传说对太阳王朝的记载也会有所不同,但关于主要人物,所有传说中的记载都是一致的。下面根据《毗湿奴往世书》中的记载,将太阳王朝的玉牒罗列如下,以供研究者参考。
上述表格中的罗摩就是《罗摩衍那》中的主角。
这些古代文学一半基于史实,另一半只是传说。王位传了这么多代,不难想象俱卢一般阇罗战争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各种证据显示,该战争开始的年代甚至可以追溯到旁遮普时代。本书在讨论下个时代的摩揭陀王统时,还会对该战争的年代做一番大致的推测。
第14章 社会
第1节 种姓
种姓制度确立的经过:印度在数千年间没有同其他国家有过任何交涉,这实属罕见。结果有利也有弊。说到利,良好的气候、肥沃的土地、长年的和平岁月孕育出了伟大的印度文明;各种类型的教派学派也得到发展。说到弊,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繁文缛节束缚了民众的自由,削弱了民众的势力。印度之所以形成了几千年牢不可破的种姓制度,其实是从另一个方面展现了人心的无力。“种姓”这个词,是颜色的意思。种姓的称呼是作为胜利者的白人用于称呼服从自己的蛮族黑人的叫法。一开始是出于用颜色区分两大阶级的考虑。这在讲述上个时代的章节中已经做过介绍。简单来说,种姓是区分印度民族和非印度民族的标志。不过,后来白人中间也因为分工的不同,产生了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种不同种姓。这三种种姓都是派生出来的,指的都是白人。而与此相对的非印度人则被称为“首陀罗”,一生都要受人歧视。一出现,种姓就成了不可动摇的法则。因为白人和黑人蛮族的区别在上个时代己经存在,所以这里不再赘述。白人中的三种种姓的分化在这个时代已经大体形成,但还没有像后世那样,不同种姓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接下来就对这个时代的种姓分化的状况做一番叙述。首先是婆罗门。僧侣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可以在父子间相传。这在上个时代末期已经存在倾向。到了这个时代,仪式逐渐变得隆重且复杂。再加上几个强国的崛起,各种大型仪式总在不停地举行着。因为只有僧侣精通复杂的仪式,所以僧侣自然成了凌驾在一般民众之上的存在。最终,僧侣被视为一种特别优秀的阶层,区别于一般民众。作为一般民众,他们也认为,僧侣既然能够精通如此复杂的仪式,就应该单独负责举行神圣仪式的工作。此外,再混合一点历史,增添一点想象,婆罗门就这样产生了。自此以后,婆罗门理所当然地被禁止和一般民众通婚。当时,虽然婆罗门男子可以和其他种姓的女子结婚,但婆罗门女子绝对不可以嫁给其他种姓的男子。该习惯日积月累,最终成了近代不可动摇的教条法则。
其次是刹帝利。刹帝利的起因和婆罗门一样。上个时代的王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们与大善见王一样,与其说是高高在上的王者,不如说是一族的统率者和保护者。东进后,俱卢和般阇罗两族中尚未出现特殊的种姓。然而,在拘萨罗和毗提诃等民族中,太平盛世导致王权得到了很大的扩张。与低贱卑微的一般民众相比,人们将王士看作高高在上的存在。刹帝利应运而生。此后,王族的女儿不可与一般民众通婚的法则出现了,最终演变成牢不可破的制度。该制度规定,王族的女子可以嫁给权贵,但绝不可以嫁给一般民众。
种姓产生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因为分工的不同。后世的文学作品对该制度的产生参杂一些传说,混合一些神话,导致种姓的起源逐渐变得不明了。不过,还是能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伐由往世书》中记载,种姓制度一开始并不存在。后来,梵天为了区分分工不同的人,才建立起种姓制度。此外,《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都有跟后世的文学类似的,关于四种姓是由梵天的身体幻化而来的神话传说,不过都是以比喻的方式对种姓制度的产生作出说明。
种姓的相关内容:在种姓产生的过程中,僧侣和王士间难免会起冲突。该冲突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岁月。本来婆罗门是指自称吠陀古仙人后裔的那些人。但从种姓的角度来看,这些古仙人中最有名的那七八位又属于刹帝利。后世僧侣企图占有最高地位,王士自然就不服了。因此,在僧侣利用自己的权力企图让婆罗门成为世袭制时,僧侣和王士间的争权夺势就开始了。后世的往世书在完成时,僧侣们就想尽一切办法企图将该纷争掩盖掉。他们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神话的方式来描述种姓的形成。但通过调查古代的其他文学作品,不难发现有关该争论的一些线索。早在吠陀时代,毗奢密多罗和婆悉多两仙人间就已经存在不和。这也是僧侣和王士间产生纷争的源头。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典型的例子。毗奢密多罗是王族出身,地位高于婆悉多,能参加祭祀仪式。对此,婆悉多就安慰自己说,毗奢密多罗是通过刻苦修行,才成为婆罗门的,所以应该让他参加仪式。以此维护僧侣的尊严。僧权扩张出现在恒河以西,相应的时代是中印时代。该时代不管是宗教,还是文学,甚至是各种制度都是凭借僧侣的力量才得到发展。这些现象就是僧权不断膨胀的原因。但随着僧权的膨胀,王士也经常利用自己的权力来压制对方。《广林奥义书》中记载,刹帝利是最至高无上的存在,所以婆罗门也要服从于刹帝利,为王族举行祭祀活动。当时的平民都和王士为伍。该现象的结果是有人因此加入了王士的队伍。通过“持斧罗摩”神话可以知道,当时王士和僧侣间的冲突已经发展到了流血的地步。该神话讲的是,僧侣和王士争斗开始后,毗纽天的化身出现了,他打败了王士,使僧权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当然,这些传说根本没有充分的史实作为依据。不过,如果能通过这些传说窥探到当时婆罗门和刹帝利间的冲突,也足够了。引发冲突的原因,就是僧侣企图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种姓制度确立的结果:如前所述,僧侣和王士间有过几次冲突。但承蒙太平盛世的余荫,再加上社会的进步,僧权得到了确立。最终,种姓制度得以形成。结果正如后世看到的那样,民众的自由并没有受到束缚。一般民众可以参与各种教派学派,参加祭祀活动。此外,僧侣、王士和平民间也可以通婚。各种姓间断绝一切交往,最终令人们无法忍受该制度的弊端,是出现在印度成为穆斯林国家后。在此之前,平民也可以拥有各种各样的职务。没有任何特权的只有第四种姓首陀罗。当然,自从有了种姓的区别,婆罗门和刹帝利都有了某种特权。但吠舍作为印度民族的一员,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当时,各种姓间会彼此交流,同一人种还没有恶化到分崩离析的程度。到了近代,吠舍中也产生了很多阶级。不同的阶级都将对方当作异族,彼此间不仅不再交流,还禁止平民参加所有的教派学派活动。也就是说,近代的平民沦落到了和古代首陀罗一样悲惨的田地。当时僧侣、王士和平民分工明确,各自从事着自古流传下来的工作。他们可以平等地参加教派学派,拜同一个师傅为师,一起吃饭,彼此通婚。面对第四种姓的蛮族,大家都有自己是和他们不同的印度民族的自豪感。在古代文学中,不难找到种姓间存在交流的实例。譬如《爱达罗氏梵书》中记载,一个婢女生的孩子叫“卡瓦沙”。人们禁止他参加所有的仪式。但在他成为神的信徒后,就得到允许成为一名仙人。《歌者奥义书》中记载了一个名叫“萨塔亚卡纳·贾巴拉”的人。他的母亲是婢女,父亲的种姓不明,但他毫不隐瞒自己的出身。他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出身,反而得到允许作为一名婆罗门接受教育,最后还领悟到了宇宙精神的真谛。此外,著名的比多贺毗耶仙人是王族出身,但获得了婆利古仙人的许可,成了一名僧侣。“持斧罗摩”故事中,婆罗门的母亲也是刹帝利出身。综上所述,当时虽然有了种姓的区别,但处理种姓间的关系时还是很宽容的。王士也可以成为僧侣。
第2节 其他
王室:良吏行廉政,法律规定了民众的义务。城墙包围着都城,都城内有雄伟的建筑,中心部分是王宫。人民爱戴、膜拜并忠于自己的国王。农业越来越发达。农民需要向王室缴纳租税。已经有审判官、刑吏和衙役存在。
法律:《广林奥义书》中记载:“法具有王士之力,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弱者也可以通过法,也就是借助王士之力来战胜强者。法被认为是真理。如果有人宣告真理,就是在宣告法。宣告法,也就是在宣告真理。两者是一样的。”该书中对于法的定义可圈可点。但说到审判方式,就变得非常野蛮。有罪与否取决于疑犯是否怕热。譬如,手握滚烫的铁块,如果没有被烫伤,就是无罪;如果被烫伤,就定为有罪。当时,杀人、盗窃、奸淫和醉酒都是十恶不赦的罪。
教学的中心:王宫通常都是教学的中心。天下圣贤聚集于此。深受世人尊敬且德才兼备的僧侣主掌祭祀的仪式,并尽全力促进教学的发展。大部分梵书就是后世的各个派系在继承了这些僧侣的衣钵后编纂而成的。王室有时会召开大会,召集天下的圣贤,共同讨论关于祭祀仪式的内容,还会就灵魂的归宿、神的本性和宇宙的存在与否等大问题进行辩论。教学的地点除了王宫,通常还有僧侣自己开办的学堂。三四个才德兼备的僧侣一起教导入门的弟子。此外,还有自成一派的师父。他们和弟子一起起居饮食。弟子在他们门下拜师学艺十二年后便可回家。还有老了后就遁世隐居森林的学僧。这些学僧周围常有弟子相伴——一些大胆新奇的思想都是在这种地方出现的。古印度民族之所以成为史无前例的热心于教学的民族,是因为他们坚信积善因就会得善果,获得真知就会成为绝对的存在,最终得到解脱。
婆利古仙人
教学:当时的教学是对四吠陀的继承和发展。除了梵书和奥义书,还有关于世界起源的传说《如是所说往世书》和《祖先的祭法》。研究吠陀的成果是产生了语汇学、注释学、音韵学、颂学、语源学和音律学,还产生了天文学、与数有关的学科、与时间有关的学科、论理学和伦理学等。还有和占卜有关的学问、和鬼神有关的学问、以及和龙、魔有关的学问、和武器有关的学问。这些学问或许在当时还没有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是作为梵书中的一个主题被人讨论。但这些学问中的大部分在下个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通过这点来看,这些学问的传授很明显仅限于师徒间。这些学问只是因为输给了后世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才被历史遗忘。
天文:以上所有学科中,只有天文学保留有参考文献。其他学科因为没有资料保存至今,所以无从考证。天文学早在上个时代就已经萌芽。在上个时代,世人已经知道这些内容: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三十天;每五年多一个闰月;一年分为六个季节,每个季节都由一位神掌管;将月亮的各种形状神化,分为白月、新月和黑月;为月宫命名等。这个时代确定了十二宫的存在。在这个时代,天文已经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有专门从事天文研究的学者。他们数出了月宫的二十八带,并根据月亮的位置制定了祭祀的法则,还规定了一年中所有仪式的进行都要以太阳的轨迹为基准。所以大仪式都在四月和五月开始。一年由两组六个月组成,每个月三十天,每组六个月的中间设有中日。对于太阴历的知识到底是印度特有的,还是从其他国家传到印度来的这一问题,学者们看法不一。不过,太阴历的算法应该是印度特有的产物,和其他国家没有关系。而太阳历的知识肯定是在公元后由希腊人创造并传到印度的。关于该内容将在后续章节中讨论。
男子:只要是青年,不管是王士、僧侣,还是平民,都可以学习知识,他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婆罗门和刹帝利都是民众的一部分。三者间关系密切,彼此可以通婚。完成学业后,他们就可以回家娶妻,并待在家中尽一家之主的本分。该本分的第一条就是选择吉日,制作圣火,早晚将牛奶倒入圣火中,祭拜圣火。他们还要尽力完成其他各种仪式,其中还有表达对旅人欢迎的仪式。
女子:女子可以拥有财产,参加祭祀仪式,出席集会,和公众交流。在教学领域、政治领域乃至行政管理中,女性活跃的身影均可见。男女交往方面虽然不像现在的欧美国家那样自由,但也绝没有到保守封闭的程度。现在印度在男女交往方面保守的风气是在成为穆斯林国家后才产生的。所以,现在没有穆斯林的马哈拉施特拉地区就没有上述风气。一言以蔽之,古代印度对女性的尊重程度,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广林奥义书》中记载,耶若婆佉仙人在要去森居的时候,对自己贤良的妻子弥勒薏说,宇宙精神不仅存在于丈夫、妻子和孩子身上,还存在于财宝、僧侣、王士、诸天和万物乃至整个世界里。弥勒薏豁然开朗,领悟到了这个比世界奇珍异宝还要珍贵的真谛。由此可见,当时的女性地位很高。妻子是丈夫的益友,是丈夫的生活伴侣,是共同进行祭祀仪式的伙伴。当时的女子对自己的丈夫也是非常忠贞的,并且恪守妇道。不守贞洁的女子非常罕见。当时不存在早婚的恶习,也不禁止再婚。虽然有一夫多妻的风俗,但不存在一妻多夫的风俗。三四代内的亲属间是禁止结婚的。
财产:当时可以作为财产的东西有金、银、宝石、车、马、牛、驴、奴、婢、家宅和田园。有时候大象等也可以作为财产。
金属:当时不仅有金和银,还有锡、铅、铁及硼砂等。人们已经掌握了这些金属的使用方法。
食物:与吠陀时代一样,有谷物和肉类。
社会生活:种姓差异产生后的社会生活与吠陀时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各种姓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阶级鸿沟。
职业:当时社会保留了祖先的优良传统,分工变得更加细致。同一个平民阶级中还没有分化出更多的种姓阶层。
与吠陀时代相比,婆罗门时代在大部分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上所述,与一人身兼武士和农民身份的时代相比,婆罗门时代整个社会的风气都变得更加文明开化。在家庭和社会方面,婆罗门时代对身处其中的人应尽的义务都有了更加详细的规定。这足以体现当时印度文明发展的高度。
注解:
[1] 指《黑夜柔吠陀》,下文“白书”指《白夜柔吠陀》。下同。——译者注
[2] 泛神教认为神就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译者注
[3] 《泰帝利耶梵书》(taittiriya)原名taittiriya与黑书原名taittiriya-sanhita一致。——译者注
[4] 指研究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原注
[5] 指印度传说,是圣人贤者的著作。包括上文提到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和《摩奴法典》等。——译者注
[6] 每天早上和傍晚将牛奶倒入圣火中的仪式。——原注
[7] 虽然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原注
[8] 俱卢一般阇罗战:即般度五子与持国百子间的战争。——译者注
[9] 即般度五子。——译者注
[10] 据说当时王士和僧侣还没有完全分工,武道不是王士专有的东西,教学也不是僧侣的特权。——原注
[11] 即持国百子。——译者注
[12] 即天帝城。——译者注
[13] 持国百子中的二王子。——译者注
[14] 《薄伽梵歌》是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宗教哲学诗。——译者注
[15] 指猿熊。——原注
[16] 这里本来就有一座石桥,将其归功于罗摩军队的不可思议的力量,是叙事诗的夸张描写。——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