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印时代的到来
第15章 教派学派兴起时代概述
在政事和文学方面的贡献,教派学派兴起时代在整个印度文明史中是最突出的。在政事方面,一方面,摩揭陀早在婆罗门时代末期就已经广为人知,在教派学派兴起时代发展得更加繁荣昌盛,最终统治了整个北印,成为政事和文学的中心。佛教就是在摩揭陀产生的。月护王[1]也出自该国,后成为转轮王[2]。另一方面,安达罗王国崛起于南印,傲视群雄,也成了政事和文学的一个中心。有时,安达罗文明和摩掲陀文明间会发生碰撞。而更往南的区域因为和古代的达罗毗荼文明有了交流,又产生了新兴的三个国家,这些国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到此为止,印度文明同化了整个印度。
在文学方面,经典文学的编纂成为该时代的风潮。仪式、音韵、文法、辞典和法律等都以经典的形式出版发行。其中最有名的是耶斯迦的辞典和帕尼尼的文典[3]。另外,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数论哲学。在当时众多的学派竞争中脱颖而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只有数论学派。数论学派以包容全世界的热情赋予了冰冷的哲学以温暖。世界级宗教——佛教的创始人佛陀也出现在该时代。教派学派兴起时代始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320年左右,即月护王统一了整个北印的时间为止。为了方便命名,我们将该时代称为“全印时代”或者“教派学派兴起时代”。
第16章 雅利安人扩张概述
全印时代,雅利安人迅速向外扩张。公元前4世纪,即全印时代末期,雅利安人的文明已经覆盖整个印度。南印有安达罗国兴起,就连最南边也有三个部族出现。西印有绍拉斯彻国,中印有摩揭陀国,东印有鸯伽国、羯陵伽国兴起。这些国家因为全部使用雅利安人的语言,所以都享受到了印度教派学派的成果。通过当时的文学作品,可以粗略地绘制出雅利安人扩张的路线图。编纂经典的人中有一位叫“包德哈亚那”。包德哈亚那成名于公元前6世纪,即全印时代初期。根据他的记录,当时整个印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西起萨拉斯瓦蒂河,东至卡拉卡瓦那,北起喜马拉雅雪山,南至温迪亚山脉。他将该区域称为“圣域”。
第二部分包括南部的旁遮普、信德、古吉拉特、摩腊婆、德干以及比哈尔的南部和东部。他将这些区域称为“多民族居住的区域”。
第三部分包括旁遮普的一部分、南印的一部分、北孟加拉、东孟加拉和羯陵伽等地。他认为前往这些地方的人,有必要通过祭祀来消除自己的罪障。
以上就是当时印度的疆域。其中,摩揭陀国是不同民族的聚居地,安达罗族和羯陵伽族都还处于野蛮未开化的状态。到了公元前5世纪,强国安达罗迅速崛起于哥达瓦里河和奎师那河间的区域。安达罗国出了大学者阿帕斯塔姆巴。他编纂了很多经典著作。可见当时雅利安人发展的迅速程度。
公元前4世纪,印度最南边出现了朱罗、哲罗和潘地亚三个国家,还发现了楞伽岛。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可以从麦加斯梯尼的记录中对该时代末期的情形有些了解。如果我们将当时经典著作中的一些小文章归纳总结,再与麦加斯梯尼的记录做个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两者有着云泥之差。后者就像黑夜中出现的一道微弱的亮光,让人觉得这道亮光的出现就是为了迎接光芒四射的曙光的来临。麦加斯梯尼作为塞琉古一世的使节出使中印的孔雀王国,在公元前317年到公元前312年间住在华氏城月护王的宫殿中。麦加斯梯尼是塞琉古王国人,来孔雀王国是为了促进两国人民的交流。麦加斯梯尼来印度的时间就在全印时代的末期。麦加斯梯尼的记录使毕达哥拉斯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虽然此前希罗多德将各种传闻收集起来,写了报道印度的文章,但两个民族间的交流还是很少。直到亚历山大大帝带兵进入印度河流域,两个文明古国间的交流才多了起来。这些交流产生了很多珍贵的文学艺术作品。其中,麦加斯梯尼的记录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作品,直接描述了当时印度的状况。根据该记录中的记载,摩揭陀[4]是当时印度最大的国家,首都是华氏城。木造的城墙从四周围着华氏城。城内有步兵六十万,骑兵三万,以及大象九千。摩揭陀支配着整个北印,势力向西直到印度河。朱木拿河横穿华氏城中心。此外,麦加斯梯尼的记录中还提及东印羯陵伽、南印安达罗、西印绍拉斯彻和最南边的潘地亚这几个国家的情况。记录中还记载,被流放到楞伽岛的摩揭陀王公毗阇耶征服了这座岛。可见这座岛当时已经处于雅利安人的统治下。此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公元前5世纪。
塞琉古一世
(前358—前281)
希罗多德
(前484—前425)
所以,在全印时代,摩揭陀不仅完全印度化,还一跃成为大国。同时,安达罗国也大肆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内还崛起了可以与中印对抗的教派学派。
第17章 摩揭陀王朝
后世完成的往世书文学对当时的王统系谱做了详细的记载。正如之前已经在日月王朝的章节里提到的那样,该文学作品中含有部分史实,但大部分内容还是以传说为主,因此不足以全信。但换个角度,只要能从这些内容中找到历史的些许足迹,该文学作品中记载的关于摩揭陀王朝的谱系还是值得为读者做一番介绍的。往世书文学完成的时间是在佛教时代结束后不久。因为教派学派兴起时代和佛教时代印度文明的中心都是摩揭陀,所以和该文学作品中的其他内容相比,关于摩揭陀王统的记录相对来说应该是可信的。
根据《毗湿奴往世书》记载,布柯提姿陀王朝统治了摩揭陀一千年,历经二十三位国王;波罗迪约多王朝统治摩揭陀一百三十八年,历经五位国王;悉输那伽王朝统治摩揭陀三百六十二年,历经十位国王;难陀王朝统治摩揭陀一百年,历经九位国王。一个婆罗门杀掉最后一位难陀王,结束了难陀王朝的统治。接着,月护王建立了孔雀王朝,开始统治摩揭陀。以上王朝世系稍后再详细说明。下面先根据《毗湿奴往世书》中的记载,对俱卢一般阇罗大战的年代做一番推算。
如果俱卢一般阇罗大战时期布柯提姿陀王朝是第二代国王偕天在位,那么根据《毗湿奴往世书》记载,从大战争开始到悉输那伽王朝的灭亡,一共经历了一千五百年。阿阇世王在位第八年,即佛灭之年,是公元前477年。假设其后的一百年,也就是公元前370年左右,该王朝灭亡,那么俱卢一般阇罗大战发生的年代应该是公元前1870年左右。关于布柯提姿陀王朝经历了二十三个帝王统治了摩揭陀一千年的记载,除了上述的《毗湿奴往世书》,《伐由往世书》《薄伽梵往世书》和《鱼往世书》等书中也有相同的记载。但一千年的时间似乎还是太长了。《毗湿奴往世书》在描述该内容的最后章节有这样一段文字,认为这一时间段应该只有五百年左右。书中写道,从继绝王[5]出生到难陀王继位,经历了一千零十五年的时间。继绝王是坚战王[6]之子,俱卢一般阇罗大战时期在位的国王。也就是说,从大战开始,到难陀王公元前370年左右继位,只经历了一千年的时间。这样倒过来算一下,大战争应该发生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二十三位大王的在位时间合计并没有达到一千年,而是五百年左右。
此外,阿阇世王的即位时间是公元前485年左右。他的父亲频婆沙罗王的即位时间是公元前537年。假定频婆沙罗王即位前的朝代一共经历了约一百年,悉输那伽王王朝应该是从公元前637年左右开始,这样倒过来推算,波罗迪约多王朝的统治应该开始于公元前775年左右,布柯提姿陀王朝的统治应该开始于公元前1275年左右。布柯提姿陀王朝历任国王的名字及该王朝对应的年代如下表所示:
继绝王与毗瑟奴
里蓬贾亚国王有一位大臣,叫“普利卡”。普利卡杀了里蓬贾亚国王,助自己的儿子波罗迪约多成为新君。
《毗湿奴往世书》中记载道,悉输那伽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生了个儿子,取名“难陀”。难陀是首陀罗所生,因此,以后的国王都有了首陀罗血统。难陀长大后成了国王,被人们称为“大莲[7]”。他生性贪婪,杀光了所有刹帝利,统一了天下。他的八个儿子相继统治了摩揭陀长达一百年。一个叫“考底利耶”的婆罗门杀了最后一位难陀王[8],帮助月护王登上王位。根据该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地位卑贱的首陀罗出身的孩子成了国王,他的霸权支配了整个北印,但终被一个婆罗门杀掉了。根据戏剧《大臣罗刹沙和他的指环》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该婆罗门是指当时著名的考底利耶。作为难陀王的仆人,考底利耶曾发誓要向刹帝利复仇。因此,难陀王朝只统治了摩揭陀一百年。这里的一百是个大概的数字,不应该相信。一些人认为这段统治时间应该是五十年,该观点或许更接近史实。所以,难陀王朝支配摩揭陀的时间应该是从公元前370年左右到公元前320年。
大莲时期的货币
难陀王朝:难陀和他的八个儿子(约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20年)
孔雀王朝
如上所述,孔雀王,即月护王,建立了孔雀王朝。这位豪杰在难陀王统治的最后时期,企图取而代之。但他在斗争过程中失利,向西逃跑。后来,他投靠了当时驻扎在印度河支流萨特莱杰河畔的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西归回国后,月护王吸纳了旁遮普的部族作为他的党羽,揭竿而起,带领大军挺进中印,最后打败了难陀王朝,成了一代帝王。如前所述,当时首都中的一位婆罗门暗中支持月护王,杀了最后一位难陀王。月护王的即位时间是公元前320年左右。月护王生性豪迈。他恩威并施,不久就以摩揭陀为中心,统治了整个北印,成了印度有史以来第一位转轮王。月护王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他借着新兴国家的势头进军旁遮普,赶走了希腊民族,最后和塞琉古一世讲和,纳其女儿为妃,并让塞琉古一世派他的大臣麦加斯梯尼出使中印。月护王的事迹在希腊人麦加斯梯尼的记录中也会有所体现。
其实,月护王也是贫贱出身。相继由贫贱出身的国王手握霸权,这在政事方面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参照婆罗门时代,因为难以忍受僧权膨胀带来的弊端,刹帝利才不得不崛起。现在,刹帝利的各种弊端日益扩大,终于迎来了不得不进行大变革的时期。该政事的革新其实和佛教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月护王和他的儿子宾头娑罗·阿米特拉加答都对佛教表达了同情的意思。包括月护王的孙子阿育王在内,他们都信奉并拥护佛教,他们不仅给了佛教近似国教的待遇,还大力宣扬佛教。佛教中之所以没有出现种姓的分化,一直走平民化路线,或许就在于蒙受了王族的庇护。
第18章 当时的文学
第1节 经典
随着印度疆土的不断扩张,雅利安人的精神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雅利安人理想远大,借助新生的势头,在各个教派学派方面百花齐放,将流传至今的各种教派学派的理论以经典的形式进行编纂。“经典”这个词来自“缝”,是线的意思,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规则的集录。婆罗门经典的本质是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来记录规则或信条。语法方面的经典总是以某种方法简练地将整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并删除不必要的部分;在需要充分说明某个问题时,总是倾向于用符号将复杂的文字简略化。哲学方面的经典在语言上也是非常简练的。在书籍数量少,又没有印刷术的时代,因为所有的内容都需要依靠人的记忆,所以就用尽可能简短的语句来表达同样的内容。经典的年代越古老,内容就越简练。简练到如果不依靠注释,人们就根本读不懂这些句子的意思。然而,随着书籍的数量逐渐增加,人们不再在精简语句上下功夫,这点可以从后世的经典中观察出来。后世的经典虽然依旧按照古代经典的风格收集编纂,但这些经典中的语句已经非常便于阅读和理解,有时甚至能发现作品中语句押韵的现象。至于佛教的经典,则和前者截然相反,文字部分讲究通俗易懂。后世的经典主要收集记录了有助于仪式、哲学、法律和文法等方面授课的教条。要准确推算这些经典完成的年代己经不可能了,但可以大致推算出最古老的经典完成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5世纪末至公元前6世纪初,最新的经典完成的时间是公元元年前后。和梵书有着密切关系的《闻经》[9]应该算是最古老的经典了。作为例子,下面就摘录《迦旃延闻经》中最开始的五句经文。
一、因此,现在权利。
二、执行了就会获得回报。
三、一切都没有任何区别。
四、尽管如此,人类,原因是,理解力。
五、排除残障人士、对吠陀一无所知的人、宫里的人,以及首陀罗。
像该例一样,经典使用的文字已经精简到几乎无法让人读懂的程度。经过注释家的诠释,变成了下面这些通俗易懂的句子。比原文多出的内容为注释家增补的部分。
一、因此,现在关于执行仪式的权利,参照下述几条规则。
二、执行了像祭拜圣火这样的仪式,就会获得进入天界、获得财富、生儿子等的回报。
三、所有人不论聋、盲、哑、跛都具有执行仪式的权利;除草木外,诸天、诸仙、各种动物也都具有执行仪式的权利。从这一点来看,一切生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众生都希望获得回报。
四、尽管如此,正统的观点是,只有人类才能享有这一权利。。因为正如吠陀中记载的那样,只有人类才具有执行仪式的理解力。诸天、诸仙和动物都不具有这一能力。
五、应该排除残障人士、对吠陀一无所知的人、宫里的人和首陀罗。
经典文学并没有像梵书那样篇幅冗长。文字简洁是经典文学最突出的特点。至于为什么要将文字如此地精简化,主要原因是为了便于幼儿背诵。由此可见,当时的人心充满了务实精神。
经典的种类很多。各个派别都有属于自己的各种经典。考察当时的各个派别,得出的结论是:《梨俱吠陀》有五个派别;《娑摩吠陀》有十二个派别;《黑夜柔吠陀》有二十七个派别;《白夜柔吠陀》有十五个派别;《阿闼婆吠陀》有九个派别。这些派别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典,并拥有信奉自己派别的学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经典大都已失传,现存的仅有极少一部分。从顺序上来说,要想对经典做一番考察,首先应该罗列一下这个时代出现的教派学派。如下所示。
第2节 教派学派一览
第一类 吠陀六分
一、《劫波经》:式汇
《闻经》
《法经》
《家经》
二、《树提经》[10]:天文
三、《式叉经》:音乐
四、《阐陀经》[11]:韵汇
五、《尼禄多经》:语汇
六、《毗伽罗经》[12]:文法
第二类 六论
一、数论学派,创始人:迦毗罗;
二、瑜伽派,创始人:帕坦伽利;
三、正理派,创始人:乔达摩;
四、胜论派,创始人:迦那陀;
五、弥曼差派,创始人:阇伊弥尼;
六、吠檀多派,创始人:跋陀罗衍那。
迦毗罗
帕坦伽利
第三类 两教
大雄
一、耆那教。创始人:大雄;
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第一类教派是在继承了吠陀后发展而来的,各个派别都有属于各个学科的经典,保存至今的很少。第二类教派是在继承了奥义书后发展而来的,前四个派别属于旁系的异端派,后两个派别属于嫡系的正统派。六派的教义都以经典的方式保存至今。第三类教派也是在继承了奥义书,并在自由思想得到充分发展后产生的,两者都不认可吠陀的教权,他们的教义也以经典的形式保存至今。但这些经典都不是在这个时代完成的。
第3节 第一类:吠陀六分
第一分 式汇:如前所述,包含闻、法、家三本经书。
《闻经》对和吠陀祭祀有关的各种仪式做了简明扼要的说明。四吠陀的内容在《闻经》中都有体现。其中,保存至今的属于《梨俱吠陀》的内容有两处,属于《娑摩吠陀》的内容有三处,属于《黑夜柔吠陀》的内容有四处,属于《白夜柔吠陀》的内容有一处。这些关于仪式的内容和上个时代梵书里的记载大同小异,此处不再赘述。
《法经》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和法律。它不仅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后来还改变形式,成了《摩奴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法经》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印度的法律是建立在让小孩从小就背诵、成人后能够履行各种义务的基础上的。现存的《法经》中,只有属于《梨俱吠陀》中的一处内容,属于《娑摩吠陀》中的一处内容,以及属于《黑夜柔吠陀》中的两处内容。其他部分均已失传。本书后续章节将对该书中包含的风俗习惯、法律等进行研究。
一个人作为儿子,作为丈夫,作为父亲,对家人应尽的各种义务是数不胜数的。《家经》中对这些应尽的义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中还列举了与婚姻、产子、哺乳、入学等有关的各种仪式,以及每一个家庭都应该举行的各种宗教仪式。通过研究《家经》就能够对当时的生活状况有一个非常清楚的了解。本书在后续章节中还会对《家经》做一番详细的说明。《家经》中保存至今的有属于《梨俱吠陀》的两处内容,属于《娑摩吠陀》的一处内容,属于《黑夜柔吠陀》的三处内容和属于《白夜柔吠陀》的一处内容。
上述三个合称《劫波经》。显然,所有的教派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劫波经》,但保存至今的只是一些残片。只有属于阿帕斯檀跋派的《劫波经》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该书由三十章构成,前二十四章是《闻经》,第二十五章是对《闻经》的解释,接下来的两章是《家经》,再往后的两章是《法经》,最后一章是《绳法经》。《绳法经》的内容是对和祭坛建造有关的几何学法则的说明。有关几何学的内容在后续章节中还会提及。
第二分 音汇:主要是对包括吠陀的文字、音调、发声器官运用等内容在内的发音的研究。吠陀通过背诵代代相传。就算读错一个词,人们也认为这是亵渎神明。所以发展出了这一部分的内容。该部分的内容本来是在森林中诵读的经文,也就是森林书中的内容,后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继而取代了森林书的位置。除了《娑摩吠陀》,梨俱吠陀》《白夜柔吠陀》《黑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都各有一处关于音汇的内容保存至今。
第三分 韵汇:吠陀、森林书、奥义书中有很多关于韵汇的内容。到了全印时代,这些内容发展成了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梨俱吠陀》中,音汇的内容后是关于韵律的内容。《娑摩吠陀》则在专门的《缘经》中对韵律进行了研究。
第四分 语汇:是对吠陀中难字进行说明。公元前400年左右,语言学大家耶斯迦出现了。他的出现使之前出现的所有语言学家都失去了光彩。因为这些语言学家远不及耶斯迦有名,所以他们的名字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耶斯迦的《尼禄多》对古代流传下来的词汇做了新的注释。
第五分 文法:这里是指对吠陀文法进行研究。虽然当时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但在大学者帕尼尼出现后,所有的书都消失了,只留下了他的宏伟巨作。帕尼尼仙人生活在印度西北部。关于他生活的年代,学者们说法不一。奥托·冯·伯特林克认为他生活在公元前350年左右,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韦伯则认为他生活的年代应该要晚于这一时间。虽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粗略判断他应该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麦克斯·穆勒认为整个世界只有印度和希腊两个国家对文法进行了研究,然而,和帕尼尼的巨作相比,希腊关于文法的书籍就不值一提了。可见,这位仙人创作的语法书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具有非常高的完整性。近代语言学有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所有的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该重大发现要归功于弗朗兹·博普和格林兄弟等人。然而,两千年前的印度早就有了关于该重大发现的记载。帕尼尼曾将当时的汉语还原为简单的词根。想必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发现,他只是对之前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文法学在印度的发展如此迅速,不得不叫人惊叹。
第六分 天文:天文学科是在对应该在什么时节进行祭祀活动,以及如何确定圣日的时间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现存有关天文的资料都是在后世完成的,但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在这个时代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上的六分都是从吠陀中发展演化出来的,这些经典都是在这个时代完成的。和吠陀有关的内容除了上述的六分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那就是索引。吠陀的五集录中都有索引。《梨俱吠陀》的索引出自迦旃延之手,抽取了每一首赞歌的第一个词,列举了颂歌的数量,记录了仙人的名字,韵名[13]和歌颂的神的名字等。虽然之前也有很多索引,但这一具有完整体系的索引出现后,其他自然消失了。
第4节 第二类:六派哲学
六派哲学是在继承了奥义书的精神后才发展起来的。奥义书是建立在想象基础上的、脱离实际的理论。数论学派出现后,从严谨的论理思想的角度,对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世界的起源、未来的命运等大问题的深入研究才首次完成。而后其他各个教派也受到了数论学派的影响,开始尝试对这些奥秘进行大胆的探索。为了与数论学派抗衡,吠檀多派出现了。吠檀多派创造了为世人广为赞美的“梵我一如”的泛神论哲学。至此,印度哲学的体系完整建立起来了。后来,印度在哲学、宗教和文典方面的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当时的哲学思想绝不仅限于上文提到的六派。《梵网经》中可以数出六十二个教派,《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中则有九十六种教派。这些教派在当时被认为是邪教,因此这些教派的学说能够保存至今的极少。文献得以保存至今的只有上述六派,其中又以数论学派的哲学思想最光彩夺目。上述六派的教义均以经典的形式保存至今,文字非常简洁,没有注释的话根本无法理解。这样做大概是为了便于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及便于背诵记忆。最先对这些经典做出注释的人,应该就是创造这些哲学思想的人。在众多的注释者中,最有名的是生活在7世纪到8世纪的著书无数的商羯罗大师。上述六派兴起于哪个年代,以及谁先谁后已经无从考证。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整个世界的思想界出现了大动乱。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波斯的琐罗亚斯德、中国的孔子、印度的迦毗罗和佛陀等都是在这一时期相继出名的。当时支配着世界文明人种思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我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去向何处?
二、物质和精神间的关系。如果有存在于物质和精神世界外的灵魂的存在,那它又是什么?
三、世界是什么?造物主是否存在?是什么推动了自然的发展?
四、如果存在造物主,又是什么造成了世界的不平等?造物主到底是有形的存在,还是无形的存在?
五、万恶的根源是什么?究竟何谓极乐净土?
关于六派哲学的纲要,本书将在后续章节中加以说明。
第5节 第三类:佛教和耆那教
奥义书的思想曾一度震撼人心,使人们开始有了无明的观念和业说等唯心主义的倾向。人们还开始分析和研究世界的各种现象,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人们最初偏向于信奉吠陀教权。后来,否认吠陀教权的看法越来越多。最后,人们彻底对其失去信心,导致吠陀教权衰败。吠陀教权的衰败让稳健清新的佛教得以兴起。和六派哲学相比,佛教的影响更深远。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倡导平民主义,吸收了大批下层社会的可怜民众,并对无意义的苦行、仪式和不合理的种姓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净行和大慈大悲的思想是佛教的精髓。
耆那教的标志
和佛教在同时期兴起的教派还有耆那教。耆那教的经典大都完成于后世。因此,要了解耆那教当时的情况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不过据说其形式和教义酷似佛教。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教派的创始人都是刹帝利出身。
除了上述两个教派,还有一个名为“顺世外道”的邪教。对其起源,学者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该教派出现的时间到底是早于佛教,还是晚于佛教,已经难以考证。不过,该教派活跃的时间很明显就在这个时代。
关于这三个教派的具体情况,还会在后续章节中详细说明,这里只对它们进行简要概述。
第6节 从正统思想来看各种教派
当时,印度的正统思想对上述的六派和其他教派的位置是如何界定的呢?回答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合适的材料做参考。有一个印度僧人,叫“摩达婆”。摩达婆在其著作《诸见集》中对各宗各派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记载,同时描述了吠檀多派对这些教派的评论,还从这些教派思想与正统思想间的远近关系出发,对这些教派进行了排序。下面仅罗列几个主要教派的顺序。
一、顺世外道
二、佛教
三、耆那教
四、胜论派
五、正理派
六、弥曼差派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七、数论学派
八、瑜伽派
也就是说,顺世外道的思想和吠陀思想的差异最大,其次是佛教。和正统思想最接近的是瑜伽派,其次是数论学派。最不可思议的是弥曼差派。弥曼差派和吠檀多派一样,都对正统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最后却与正统思想背道而驰。关于这个内容还会在后续的相关章节中详细讨论。
综上所述,全印时代是印度教派学派的黄金时期。在该时代,人们整顿了仪式,完成了法典,完善了音韵文法,更加细致地研究了几何数理,进一步发展了论理哲学,并孕育发展了伟大的佛教。这些卓越的功绩就像烂漫的百花一样,让人目眩。其中,迦毗罗创建的数论学派和释迦牟尼创建的佛教当属全印时代的典型代表。
第19章 吠陀、梵书和经典的比较
吠陀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完全是用韵文写成的。梵书以冗长繁杂的散文形式编纂而成。经典则以简洁的颂的形式编写而成。这三者相继出现,又都有各自独特的文体。这种变迁到底是因何而来的呢?
大概是因为雅利安人的文明逐步开化,所以他们的仪式变得更加华丽,人们也已经不像旁遮普时代那样,那么擅长吟诗作赋。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恒河流域的开明的雅利安人来说,天空、曙光、太阳等天空中发生的自然现象,早已无法引起他们的惊异和赞叹。人们更不会对这些自然现象表达自己满腔的敬意和虔诚之心、执行严格的教义、进行华丽的祭祀活动了。就这样,简单纯朴地咏诵赞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就连赞颂的意义和目的也被人忘却。仪式本身成了最重要的事,虔诚的宗教徒们一心专注于制订祭祀的规则、寻求举行繁杂仪式的意义和目的、对这些仪式的形式进行整顿等。这些内容成为婆罗门和刹帝利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才出现了浩瀚的梵书文学。
正如到了笛卡尔和培根的时代,欧洲中世纪繁琐且独断的宗教哲学就销声匿迹了一样,在教派学派兴起时代,被称为“印度笛卡尔”的迦毗罗仙人创立了数论学派。影响力大于路德的佛陀也开始传播众生平等之道。随着雅利安人向南印开拓自己的领土,奥义哲学发出了璀燦的光芒。反对僧权的运动愈演愈烈。新的学派相互竞争,刺激了雅利安人文学的精神,使印度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梵书的深入研究导致梵书自然消亡。祭祀的规则迎来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简化的时机。数种梵书大量缩减篇幅,向经典化发展。整个时代变得更加务实。不仅包含哲学在内的各个学科的文献都以颂的形式编纂,连教学中使用的资料也都采用颂的形式编纂。采用该形式进行编纂的资料最后都成了经典文学。所以,经典完全是时势造就的一种文学形式。
印度古代文学的三个时期分别以吠陀、梵书和经典这三种文学为代表。吠陀中的赞歌体现了五河时代纯朴的宗教信仰;梵书体现了恒河时代的人们华丽的仪式;经典则是哲学时代的理论和怀疑思想的体现。吠陀的赞歌并没有传播到萨拉斯瓦蒂河以东,吠陀时代发生的所有事件都局限在旁遮普。梵书文学发源于恒河流域。在梵书时代,世人早已遗忘旁遮普,但还不知道南印地区。经典文学主要起源于南印,现存的经典中也以南印的作品为主。从吠陀到梵书,再到奥义书,都属于来自神的天启。经典则相反,该类文学作为人的作品被收录在了各传说中。
第20章 《法经》概述
第1节 种姓
在整顿种姓制度,并将种姓制度写入法典时,经典的编写者感到了困惑。他们坚信种姓本来只有四种。除了现有的四种种姓,非雅利安人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种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前提是有且只有四种种姓,那就必须从种姓的角度来解释这些不属于任何种姓的人的存在。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不得不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比较在经典中最权威的婆悉多、磐达耶那和乔达摩三者对种姓的说明,会发现三者竟然没有一致的地方。由此可见,这三个人对种姓的解释似乎都是建立在各自随意独断的想象基础上的。要将这三人对种姓看法的资料都列举出来实在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下面就通过列举《乔达摩经》中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其他例子都与该例类似。
婆悉多与毗奢密多罗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与旃陀罗、补羯娑、摩揭陀、毗提诃和耶婆那有关的说明。
父亲是首陀罗,母亲是婆罗门,他们生的孩子属于旃陀罗。这点在三种资料中是一致的。至于其他种姓,三种资料中的记载则都不一致。
补羯娑在《婆悉多经》中被认为是吠舍姓父亲和刹帝利姓母亲所生。
摩揭陀在《磐达耶那经》中被认为是首陀罗姓父亲和吠舍姓母亲所生,在《乔达摩经》中则被认为是吠舍姓父亲和婆罗门姓母亲所生。
毗提诃在《乔达摩经》中被认为是首陀罗姓父亲和吠舍姓母亲所生。
耶婆那在《乔达摩经》中被认为是刹帝利姓父亲和首陀罗姓母亲所生。
婆悉多、磐达耶那和乔达摩对种姓的不同观点如上所述。同理,其他几种种姓的定义也都基于上述三人的恣意想象。反过来说,毗提诃和摩揭陀都是恒河流域的强族。前者建立了婆罗门时代的印度中心,后者建立了教派学派兴起时代的印度中心。人们称毗提诃和摩揭陀为“霸主”。通过对这两个种姓的说明可以看出,这两个王朝的主君都并非纯种的雅利安人。此外,通过资料中对于旃陀罗和补羯娑的令人不可思议的说明可以看出,这两个种姓也不是纯种的雅利安人。最可笑的是,就连耶婆那,也就是希腊人,也被包含在了种姓制度的范围中。从头到尾都依靠想象来说明种姓制度,通过这点可以看出当年僧侣们必定是煞费苦心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后世的《摩奴法典》也清楚记载了类似的说明,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在一般民众的知识水平逐渐下降的印度,像这样牵强附会的依靠想象得出的结论,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质疑,而且还被世人当作真理,简直让人匪夷所思。像这样站不住脚的说明,应该一早就遭到世人的怀疑,像佛教那样,立刻提出否认种姓制度的学说才对。
印度种姓制度下的一个阶层
如上所述,当时所谓的种姓,只是通过父母的角度来对他们的孩子进行分类,还没有发展到以职业为分类标准的程度。从这点可以看出,吠舍姓的一般民众可以从事不同的职业。像后世那样,不同的职业必须由不同的种姓从事,连自由地参加教派学派的权利都被剥夺的不健全的制度在当时还没有建立起来。令人欣慰的是,麦加斯梯尼的记录对当时的种姓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将种姓分为七种:学者、大臣、士兵、看守、农民、牧人、工匠。其中,学者又可以分为婆罗门和沙门。麦加斯梯尼所说的学者和大臣其实就是僧侣。僧侣从事教学工作,或森居修行,或从政。婆罗门和沙门的区别在于他们的装扮。这里的沙门并非专指佛教徒。在佛陀出现前后,已经有很多人出家修行成为沙门,这是不争的事实。佛陀这一派也属于沙门,通常被称为“释子沙门”。士兵和看守是指刹帝利。刹帝利在国内的身份是士兵,也有被派到国外从事间谍活动的。农夫是指吠舍。从麦加斯梯尼的记录中可以看出,牧人和工匠是指首陀罗。牧人和工匠不用纳税,他们的衣食也不依靠国家。工匠仍然是雅利安人的一员;牧人则到处游牧,四海为家。也就是说,原住民中也分为被文明教化的熟番和尚未开化的生番。
第2节 行政
《法经》和希腊人的记录对当时的行政组织进行了客观可信的记载。国王建立了都城。位于中央的王宫面向南方。王宫前设有接待宾客的会馆。会馆里还特别招揽了一批贤人雅士。此外,国王还准备建游乐场。所有人不分种姓都可以平等地进去游玩。国王以万民的平安为己任,然后向万民征收租税。当时的税法规定,不同事物的纳税额也不同。大米、牲畜、金属、买卖、树林、舟车、工艺品等均需要纳税。
城里有三十人组成的六部官吏,每个部门五个人。第一部门负责监督工艺生产;第二部门负责接待外国人,并视察外国人的生活状况,处理疾病和死亡的相关事务;第三部门负责调查国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第四部门负责向每一笔买卖征税,税额是每一笔买卖成交额的十分之一;第五部门负责工艺品的管理;第六部门负责监督贸易商业活动。军队方面也有三十人组成的六部官吏,每部门五人,负责处理与海军、辎重、步兵、军马、战车、大象等相关的事务。
此外,还有负责监督农业、灌溉、森林、地方行政的部门,以及负责治理河川、丈量土地、管理供水、管理狩猎、监督民办企业、收税、修路和设置表示距离的路标的官吏。
在军事方面,步兵有的使用弓箭,有的使用矛和盾;骑兵有一支矛和一个盾。战斗的原则非常符合人道主义:不杀弃械的、投降的、逃跑的;不和胆小的、醉酒的、神志不清的、丢了武器的、老弱妇孺及僧侣战斗。国家还会扶助战死者的妻子儿女。士兵不会践踏战场中的田地——使农民可以安全地从事农业活动,也不会烧毁敌方阵地中的田园,砍倒敌方阵地中的树木。
国王由曾服侍过先皇和先皇后的忠勤的侍女侍奉,门外有士兵守护。除了狩猎和祭祀,其余的日子国王每天都要上朝。狩猎时,国王骑在象背上,周围一圈围着全副武装的侍女,再往外一圈则有士兵守护。婆罗门时代英勇杀敌的国王早已不复存在。教派学派兴起时代逐渐盛行华丽淫靡的风气。根据麦加斯梯尼的记录,当时的印度分为一百一十八个部族。国民们过着简单质朴的生活,都爱好和平。除了祭祀,人们绝不饮酒。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非常少。贷款储蓄业务不使用印章。交易完全建立在合作双方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夜不闭户,财物也不用锁起来。人们热爱真理和道义,对没有智慧的老人,不会特别地去尊崇。不会将外国人当成奴隶使唤,更不用说自己国家的人了。有纸笔,但极少使用。教学都是靠背诵,所以就连法官也是靠将《法经》背诵下来,完全依靠记忆来进行裁决的。
第3节 法律
刑法:自古以来,法律对待胜利的部族和失败的部族是不平等的。印度也不例外。在印度,法律对待这两个部族的差别非常大。一言以蔽之,对婆罗门和首陀罗的审判分别使用两套不同的法律。
举例来说,譬如谋杀。对于杀了自己同胞的婆罗门,法律规定只在杀人者额头上刻上烙印,并将他流放。与此相对应的是,首陀罗姓的人如果杀了婆罗门姓的人,就要被处以死刑,并没收所有财产。
虽然通奸被认为是非常恶劣的行为,但如果犯此罪的是前三种种姓,受害人是首陀罗的话,那么犯罪的人只会被判流放。如果反过来的话,那么犯罪的首陀罗姓的人就会被施以重罚。
盗窃也是重罪。盗窃者要解开发髻[14],并手拿棍棒向国王供认罪行,要杀要剐全由国王处置。如果情节不是非常恶劣,按规定僧侣和王族也可以申请庭外和解。
诽谤也属于重罪。对于前三种种姓,如果犯了殴打罪,只需要根据罪行的轻重缴纳罚金。但如果是婆罗门姓的人打了首陀罗姓的人,就不会受到任何制裁。也就是说,首陀罗不受当时法律的保护。
由于农业和商业与平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与农业和商业相关的犯罪行为也被认为是非常恶劣的罪行。作伪证更是罪加一等。如果做了和牲畜有关的伪证,那就相当于杀了十个人的重罪。由此可见作伪证的严重性。
自杀也是重罪之一。亲属不可以为自杀者举行葬礼。
当时法律规定,正当防卫是合法的。杀了十恶不赦的坏人不会受到任何法律制裁。
关于刑法,值得注意的是,制定刑法的专家为了将前三种种姓和首陀罗区分开来,在用词上非常极端,口吻几近胁迫。譬如,首陀罗姓的人如果诽谤了婆罗门姓的人,就要遭到毒哑的惩罚;如果殴打了婆罗门姓的人,就要被砍手;如果听到了诵经的声音,就要被致聋;如果诵读了经文,就要遭到拔舌;如果背诵了经文,就要受到腰斩。在当时,这种酷刑从未执行过,只是为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彻底和失败的部族划清界限的目的,并以此维护圣典的威严罢了。
民法:方便起见,下面将从农牧法、财产法、借贷法、继承法和遗产分配法五方面来对民法进行说明。
农牧法规定了猎户和樵夫可以进入公众场所,还规定了哪些道路是可以行驶车辆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可以通过文书的形式,从别人那里要回来。
财产法将财产分为八种类型:遗产、买卖所得、典当所得、从丈夫那里得到的财产、捐赠、通过祭祀获得的东西、合资、工资。其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属于自己的财产,不管是什么,只要委托给别人保管的时间超过十年,就会自动失去对该财产的所有权。
借贷法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利率。其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如果本金加利息的总额达到本金的两倍,那么就不再计算利息。如果没有东西作为抵押,那么就要收取高额的利息。利息又分为六种类型。
继承法是民法中最重要的部分。法律规定,生儿子是在宗教上必须履行的义务。如果没有合法的子嗣,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人们可以认定其他人为合法继承人。就算是儿子,也分好几种类型。经典不同,规定也不同。有的经典将儿子分为十二种类型,有的经典将儿子分为十四种类型。对于哪些类型的儿子可以作为嗣子,哪些类型的儿子只能作为家族的一员,各种经典中的见解都稍有不同。所有的经典中都承认的可以作为嗣子的儿子的类型有三种:正妻生的儿子、再婚妻子生的儿子、找到亲生父亲的私生子。所有的经典中都不承认可以作为嗣子的儿子的类型有:女性隐瞒已有身孕的事实嫁给其他人后生下的儿子、遭到父母抛弃的男孩主动成为其他人家的养子、买来的儿子。这三种类型的儿子都只能作为家族的一员。此外,对于养子、没有获得亲生父母同意的养子、弃子、结婚之前就有的儿子、抛弃丈夫再婚的妇女腹中的儿子、订婚后生出来的儿子等这些类型的儿子,关于他们是否有资格作为嗣子,没有统一的说法,所以这里不再做深入的讨论。然而,到了这个时代的末期,人们开始反对作为古代经典的继承法。对这个时代罪孽深重的人来说,古代曾经允许的一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人们反对养子制度和买卖儿子的行为。
关于遗产分配法,古代经典中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古代并没有嫡子继承的法律。在盛行家人共同生活的年代,父亲的遗产通常由长子来继承。父亲去世后,长子要代替父亲抚养家人及弟弟妹妹,但也不是每家每户都遵从这样的习俗。制定法律的专家在遗产分配上都在寻求更合理的方法。关于遗产分配的方法,各家观点不一,在此不再赘述。到了教派学派兴起时代末期,遗产分配出现了差别对待,甚至有了对不守规则的子女不予以分配遗产的说法。譬如,虽然是长子,但他如果极其浪费,就会失去继承遗产的资格。此外,母亲的遗产只能由女儿分配。
第21章 《家经》概述
第1节 印度人一生的四个时期
当时,雅利安人将一生分为四个时期。
一、梵行期——学生时代
二、家居期——家长时代
三、林栖期——求道时代:净行
四、遁世期——云游时代:节欲
梵行期:婆罗门子弟从八岁到十六岁,刹帝利子弟从十一岁到二十二岁,吠舍子弟从十二岁到二十四岁,都要戴着象征再生的圣线,进入学生生活阶段。对少年来说,入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入门后,学生就要住到师父家里,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的时间长短——有十二年、二十四年、三十六年和四十八年。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背诵四吠陀。在此期间,学生要禁食烟熏食物,远离奢侈,盘发髻,身穿麻衣,抛开一切情欲,顺从谦卑。学生每天早上都要到附近的村子里去化缘,然后将化缘所得献给师父。等师父用完餐后,学生才能吃饭。他们还要劈柴,挑水,早上要打扫卫生,制作圣火,傍晚要给师父洗脚、铺床,等师父就寝后才能睡觉。学生全心全意地期望自己能够通过这种方式领悟到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先人们的智慧。这就是古代印度学生的生活情况。教育的方法是从背诵《梨俱吠陀》开始的。学生就这样在一位师父或者数位师父的门下学习。结束学生生活后,学生要给师父巨额的谢礼,然后就可以回家了。
家居期:结束梵行期回家后,学生就要结婚,进入家居生活阶段。在进入家门前,学生要先沐浴。沐浴结束后,学生被称为“家居生”。家居生是指完成了学生生活的人。结婚前还只是学生,结婚后就立刻进入了迥然不同的生活阶段。家居期在雅利安人生活的四个时期中是最值得关注的。在这个时期,人们要进行的重要仪式数不胜数。通过对家居期的研究,我们能对当时社会生活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该部分内容将在后续章节中详细讨论。下面先概述一下接下来的两个时期。
林栖期:在林栖期,人们要住到森林中去,以草根树皮为食,过清苦的生活。他们制作圣火,早晚都要修行祭拜,进入忘我的修行境界。
遁世期:遁世期被称为“比丘的生活”,也就是剃发出家,抛开一切身外之物,苦行,断食,一衣一钵,四海为家,风餐露宿,在一个村子里不能待超过一天的时间。虽然不进行各种仪式,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诵读吠陀,通过冥想领悟宇宙精神,超越苦乐生死,超脱世俗,与大我融为一体,最后获得期待已久的解脱。
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了这四个时期的人被认为是完成了完整一生的模范。只有经历了这四个时期,才可以获得解脱。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并非如此。古经中有这样的记载,如果本人要求,也可以在完成梵行期的学习后,直接进入遁世期。所以,最初上述四个时期是四种完全独立的生活,人们任意选择其中的某一种即可。后世的婆罗门也并非所有人都经历了这理想的四个时期。自古以来,作为一般人的婆罗门,不乏有人完成了这四个时期的生活。总之,研究当年的文学作品,就会发现很多实例。这些实例无一不证明了完成这四个时期生活的人还是非常多的。毋庸置疑,很多人都踏踏实实地完成了对自己的磨炼。一言以蔽之,从古代开始就制定了一套训练自己、教育自己的固定不变法则的国家,除了印度,别无他国。他们苦修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婆罗门对印度文明的贡献数不胜数。他们是僧侣,也是思想家、法学家,又是行政官、政客,还是科学家,乃至大诗人。
第2节 家居期的生活
家居期在四个时期中是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印度国民中的大部分都是由处于家居期的人组成的。研究家居期的生活,我们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下面就对家居期进行详细说明。
家居期时,人们要进行四十种以上的仪式。这些仪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跟教法有关的、跟家族有关的、跟一家之主有关的。跟教法有关的仪式有十四种,跟家族有关的有十九种,跟一家之主有关的有七种,总计四十种。人们相信,执行这些仪式就是行善积德,其结果就是能够在死后早登西方极乐世界。
《夜柔吠陀》和梵书对跟教法有关的仪式进行了详尽的说明,《闻经》中也对这些仪式做了概述。这些内容已经在之前关于上个时代的章节中作了阐述,这里不再赘述。下面我们还是通过对其余两种类型的仪式的描述,来见识一下当时的风俗习惯。
跟家族有关的仪式共有十九种,下面就对其中的七种进行说明。
第一种,结婚——新郎要先派使者到想要娶为妻子的女子的父亲那里。这个时候,使者要唱起《梨俱吠陀》中的赞歌。歌词如下:
希望我的朋友迎娶新娘的道路是平坦的,没有任何荆棘。阿厘耶门天啊,跋伽天啊,请给我们引路。啊!诸天啊,请你无论如何都让新郎和新娘合为一体吧!
如果双方情投意合,那么婚约就此成立。双方的家人就会一边手持装着鲜花、米、麦子和黄金的瓶子,一边朗诵经文。与此同时,新郎开始进行祭拜仪式。到了结婚那天,新娘的家人会集合起来一起进行祭拜仪式。在此期间,新娘会用佛前供的水沐浴,换上新衣,坐在火堆旁边。这时,新郎也会沐浴。结束后,就会由不是寡妇的少妇陪同,参加华丽的结婚仪式。新郎拉着新娘的手,口念经文,绕火堆三圈,然后站在石头上面。新娘将得到的米投入火中,由新郎陪伴往前走七步。站在石头上,是取其情比石坚之意,意味着新郎和新娘能够获得永恒不变的爱情。结婚当晚,新娘要住到成家并生有儿子的婆罗门妇女的家中,根据当晚所做之梦来判断自己能否生出儿子。
结婚的形式一共有八种类型。上面描述的是属于第一种类型的结婚仪式,此外还有:
梵婚——新娘的父亲在新娘身上洒上清水,将自己的女儿送给学生。这里的学生是对所有未婚人士的统称。
神婚——新娘的父亲将新娘打扮得十分隆重,在祭祀仪式完成后,将自己的女儿布施给僧侣。
第古婚——新娘的父亲得到牛后,就将女儿送给别人。
自由婚——自由恋爱,不举行任何仪式的结婚形式。
武婚——利用武力,杀死同族近亲,取其女儿为妻。
魔婚——娶买来的女子为妻。
这些结婚形式中,只有梵婚、神婚和古婚是正当的。此外,还有下面两种:
帝婚——新娘的父亲口念“一起成为如法吧”,然后将女儿送给别人。
鬼婚——让女子失去神志,并将其掳走。
虽然帝婚不算犯法,但鬼婚肯定是犯罪了。
当时是严禁亲属之间结婚的。早婚的弊端还没有显现出来,再婚也没有受到禁止。
第二种,妊娠——妊娠中要举行的仪式也很多。妻子要首先祈祷自己确实有了身孕,然后祈祷腹中的孩子是男孩,还要祈祷自己在妊娠过程中不会遇到任何危险等。妊娠数月后,还要举行一个仪式,那就是丈夫要充满爱意地将妻子的头发梳成分头。
第三种,分娩——该时期要举行的仪式有祈祷顺利分娩的仪式、祈祷孩子聪明伶俐的仪式及祈祷孩子长命百岁的仪式。分娩后十日,还要为孩子取名。婆罗门的名字要以“安”字结尾,刹帝利的名字要以“铠”字结尾,吠舍的名字则要以“护”字结尾。
第四种,第一次进食——根据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什么职业的人的不同,喂的食物也有所不同。孩子第一次进食的食物一般有羊肉、鸡肉、鱼肉、乳制品和大米等,据说这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一种仪式。
第五种,剃发——到了一岁或者三岁,男孩就要一边唱赞歌,一边将他的头发全部剃掉;女孩则不用唱赞歌,直接将她的头发全部剃掉。但根据家族习惯的不同,保留些许头发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第六种,入门——根据种姓的不同,各自入门的时间也不同,本章开始的雅利安人的梵行期已经讲述过了。前三种种姓的子弟达到一定年纪,就会在身上绑上圣线,然后被送到师父门下。这时,师父会手捧清水,问少年的姓名和他先祖的情况,让他发誓要成为自己门下的弟子。之后,师父将手里捧着的水倒在少年手里,并握住他的手,然后将自己右手举起,口念神的名字,宣布自己成为这位少年的师父。古时候,对于前三种种姓来说,入门的仪式都是非常重要的。到了现代,只有婆罗门还保留着入门的仪式。
第七种,归家——学生完成学业后就回家,如果无家可归,就自己盖房子。这时候要举行唱赞歌的仪式。接下来就结婚。进入家居期时,首先要制作圣火,其后还要进行和一家之主有关的各种重大的仪式。
跟一家之主有关的仪式共有七种:
第一种,祖先祭——每一个月都要举行祖先祭。这时,一家之主作为祖先的代表,还要请来德高望重的僧侣们,奉上净水,供上鲜花、香烛和衣服,呈上食物给僧侣们,并将另一些食物投入火中,这样祖先就能享用到后人供奉的食物。在该过程中,一家之主还要咏唱能够让祖先高兴的赞歌。
第二种,新月满月祭——在这一天要禁食,并祭拜分配给该天的神。
第三种,蛇祭——雨季中,在斯拉瓦尼月[15]满月之日举行的仪式。雨季是蛇繁殖的高峰期。为了能够免于蛇难,人们才举行这种仪式。
第四种,因陀罗祭——阿斯瓦尤吉月[16]满月之日举行的仪式。祭拜的是雨神因陀罗和因陀罗的配偶悉多神。当初,人们为了庆祝丰收才举行该仪式。到了近代,祭拜的对象不是悉多神,而是吉祥天,后来又改成了杜尔迦。
第五种,年祭——阿拉哈亚尼月[17]满月之日举行的仪式。据说在这天晚上,“年”会现出他的真身。这天晚上举行的祭祀仪式是为了赞颂“年”。
第六种,冬祭——这个季节是一年四季中最令人欣喜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人们供上蔬菜、鱼肉和点心,以此来祭拜掌管季节的众神。
第七种,四月祭——沙伊特里月[18]满月之日举行的仪式。这是一年之中举行的最后一场仪式。该仪式祭拜的对象是雨神、火神、暴风雨神及星座等。
这些古老的仪式大多都被废弃了。虽然现在还在举行新的祭祀仪式,但几乎已经和古老仪式没有任何关系。这些古老仪式中的大部分都是让人皆大欢喜的,近代的各种仪式也自始至终体现了该精神。
第22章 《补经》概述
印度和其他国家迥然不同,天文也好,文法也好,音韵也好,哲学也好,这些学科都是因为与宗教有关联才得以发展起来的。具体来说,因为需要准确地计算举行祭祀的日子,所以才有了观察天文星象的动机;因为咏唱赞歌时的错误发音会触怒神明,所以音韵学才得到了发展;因为想要正确地理解古代圣典的内容,才产生了文法和语言学;因为神学的复杂繁琐,才引发了人们对哲学的思考。这些都是印度独立发展起来的学科,绝不是从其他国家那里学来的。
印度也独立发展了自己的医学。使用不同的部位来祭祀不同的神,需要对作为祭品的动物进行解剖,印度的医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学作为吠陀的增补部分,被认为是来自神的天启,在经典时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帕尼尼文典中收录有各种特殊的病名。因为其他文献中都没有提及医学的部分,所以具体内容无从考证。
数学知识也是不依靠其他国家,完全由自己独立发展起来的。十进制的符号起源于印度,然后通过阿拉伯半岛传入欧洲。具体来说就是从“1”到“9”的文字,全部是取其发音的第一个字母,然后简化得出的符号;“0”则用“空缺”这个词的首字母来表示。很显然,数学和天文学、几何学等互相关联,依附于宗教,才得到了进步和发展。跟数学有关的文献也都没有保存下来。
这个时代发展起来的天文学也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保存下来。或许是因为后世的往世书时代发展出了更完整的天文学体系,所以这个时代的天文学才自然衰败了。
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几何学在这个时代发展成了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不用说,这也要完全归功于宗教。为了确立祭坛构成的规则,几何学才得以发展。附属于《法经》《家经》和《闻经》的保存至今的《补经》中对几何学的部分有着详细的记载,由此可以对当时的几何学的发展水平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本来在《黑夜柔吠陀》中就列举了祭坛的各种形状,还标注了各种形状的面积大小。这些形状有车形、圆形、瓶形、方形和龟形等十六种。为了让祭坛的面积保持固定,在建立这些面积固定、形状不同的祭坛时,不得不依靠几何学的知识。通过书中对祭坛构造法的详细描述,可以洞察到其中运用的几何学知识。《补经》详细描述了如何将圆形改造为方形,将长方形改造为三角形,将龟形改造为瓶形的规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下四点:一、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该规则在现代被认为是毕达哥拉斯的功劳,但至少在毕达哥拉斯两个世纪以前,印度就有了该规则的记载,毕达哥拉斯只是学习了印度的几何学,并将该规则传播到欧洲罢了。二、知道正方形一条边的长度,就能够计算出这条边所对应的对角线的长度。可用下面式子表示:
毕达哥拉斯
(前570—前495)
1+1/3+1/(3×4)-1/(3×4×34)=1.4142156
利用现代的知识进行计算的话,其实就是。这样看来,上述算式得出的结果和现代算法得出的结果,到小数点后五位为止都是一致的,这己经和正确答案非常接近了。三、作出和正方形面积相同的圆形的方法。该方法用下图表示。
也就是说,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右上部分对角线的一半往正东方向旋转,这时对角线的一半肯定有一部分要落在原正方形之外。然后将该超出的部分三等分,以三分之一处到圆心的距离为半径画圆,画出的圆的面积就和正方形的面积是一样的了。这样的计算方法得出的圆的面积已经非常接近正方形的面积。四、将圆形改为正方形的方法,要利用以下的公式。圆的直径为:
7/8+1/(8×29)-1/(8×29×6)+1/(8×29×6×8)
将得出的结果作为正方形的边长,那么具有该直径的圆形和具有这个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由此可见,几何学已经发展到如此发达的程度。但因为该几何学的理论是通过代数或者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所以自然而然就遭到人们的淘汰。再加上到了后世往世书时代,人们开始祭拜神像,关于祭坛构造的方法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于是,关于几何学的研究就此中断,只有在古经中才能找到该学科曾经存在过的身影。
第23章 六派哲学
第1节 数论学派
一、创始人及其年代
印度的哲学体系中,最古老的大概要属数论了。“僧佉”这个词在奥义书中就曾出现。数论学派的大家有迦毗罗、般遮尸诃、阿修利等。阿修利这个名字在《百道梵书》中经常出现,从这点可以看出,阿修利这个人十分精通祭祀。迦毗罗是一个非常热衷于搞研究的学者,《广林森林书》中出现的迦毗罗应该就是指他。迦毗罗仙人其实就是数论学派的开创者,他给当代乃至后世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后来,人们还将他当做神来膜拜。《白骡奥义书》中还有皈依迦毗罗佛的记载。其他哲学学派的创始人都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只有数论学派的创始人受到了如此的爱戴,这也足以说明数论学派成立的年代是非常久远的。此外,证明数论学派年代久远的关键资料都和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今,迦毗罗仙人的哲学和佛陀创立的佛教依旧大放异彩。众所周知,这两者间的渊源由来己久,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对他们间的渊源我们没有必要深究,下面仅对这两者间存在的众多相同点做一番说明。一、以普度众生、让众生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为最终目标;二、摈斥吠陀的祭祀仪式,认为生祭是不净的,反对生祭,认为进步的唯一方法就是净行;三、通过慧和定才能找到解脱的方法;四、采用了奥义书中的轮回说;五、以涅槃为终目标;六、相信无神论等等。然而,迦毗罗仙人要比佛陀早一个世纪出名,作为一名学者度过了一生。只有少数几位思想家得到了他的真传。他的思想并没有发展到对世人都持有一颗慈悲之心的程度,也没有发展成一门宗教。佛陀在迦毗罗仙人生活过的迦毗罗卫城出生。佛教的教理虽然大部分继承了迦毗罗仙人的思想,但却有着迦毗罗仙人的思想不具备的辛酸血泪史。佛教同情劳苦大众,佛教的慈悲之心其实就是包容一切众生的心。正是因为佛陀的这一独特之处,才使得佛陀的人格更加完美,最终得以创立伟大的佛教。李斯·戴维斯说,数论学派是现存记录中最早的哲学学派,它是人类第一次试图从纯理论的角度,来回答作为一名思想家不得不面对的,诸如宇宙的本源、人的本性、未来的命运等叫人匪夷所思的难题。由此可见,印度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二、圣典
数论学派的圣典有《数论经》。这本经书虽被认为由迦毗罗仙所作,不过应该是后世编纂的产物吧,或者至少是经过了后人的重新修订。除《数论经》外,还有《数论颂》,后者通过七十二句对偶句,简要阐明了数论学派的纲领。其作者是自在黑。《数论颂》很早就被真谛三藏翻译成中文,名为《金七十论》。此外,这本梵文著作还被翻译成了德文、法文和英文。
三、纲领
数论是指不可动摇的二元论。所谓二元,是指神我和自性。神我是纯洁的,而自性是不纯的。两者间既互相影响,又作为独立的个体永久存在。两者不能互为因果。数论派不是采用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宇宙,而是采用综合的方法来研究宇宙,并认为宇宙是从自性发展而来的。这也就是僧佉之名的由来。僧佉就是“综合”的意思。正理派的宗旨正好与数论学派相反,认为应该从主体的内部开始研究,也就是采用分析的方法。尼耶也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数论在论述宇宙的发展这一命题时采用了非常有名的二十五谛的说法,对宇宙发展的状况和顺序作出了说明。
五惟(喜性)
十根(忧性)
五知根、五作根
一心根
五大[19](黯性)
五惟:色、声、香、味、触
五知根:眼、耳、鼻、舌、身
五作根:口、手、足、生殖器官、排泄器官
五大:空——声,风——声和触,火——声、触和色,水——声、触、色和味,地——声、触、色、味和香。
二十五谛可以分为四句:
(一)能造者——自性
(二)能造所造者——大、我慢、五惟
(三)所造者——五大、五知根、五作根、心根
(四)非能造、非所造者——神我
心根、我慢和大间的关系如下:
心根只是处理感觉的系统,其作用是处理眼、耳、鼻、舌、身获得的外界的信息,让这些感知到的印象进入意识层面。
我慢就是意识,其作用是让这些感知到的印象成为我的一部分。也就是让每个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
大也是指感觉。其作用是区别和判断成为我的一部分的印象,最终形成观念。综上所述,心根负责感知外界,并将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一个人的认识,我慢又将这些认识转化为我的一部分。之后,大又将这些成为我的一部分的认识转化为一个人的观念。数论的注解部分这样写道,就像村长向村民收取税金,然后又将这些税金转交给县官,县官又将其转交给大臣,大臣又将这些税金交给国王,最后为国王所用一样,心根通过外部的器官获得各种各样的印象,并将这些印象传递给我慢,我慢又将其传递给大,大又将这些印象传递给神我,最后为神我所用。这三者的关系几乎和现今的心理学的某些看法完全一致。
如上所述,数论认为万物皆源自自性,但神我并非不起任何作用。神我和自性的肉体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该联系的存在,才衍生出了万物。如果神我和自性的肉体分离了,人就得到了解脱。因此,整个宇宙除神我外的所有事物都是由自性演化而来的,自性是第一元素。该元素衍生出了地、水、火、风、空这些元素,然后又衍生出了感觉、五官、心和意识。从这点来看,数论和唯物论相似,但从在物质外又有独立自我的永恒存在这点来看,数论又有别于唯物主义。大概是因为“我”的思想在印度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就连迦毗罗仙人也不能挣脱这一思想的束缚。通过赞同“我”这一观点来看,数论和奥义书是完全一致的,但奥义书认为,个人精神也是宇宙精神的一部分,宇宙精神之外不存在所谓的个人的精神,而数论则认为,因为有了个人不同的精神,才存在每一个不同的个体,每个人的精神是有别于自性的独立存在。在该问题上,数论和奥义书间又存在差异。
四、自性-神我间的关系
自性和神我间的关系就像跛子有了拐杖才能行走一样。两者结合后才能发挥出彼此的功能,才能衍生出万物。两者最初是完全不同的存在,神我要么独立存在,要么和自性合二为一,和自性结合的话,就衍生出万物;和自性分离的话,就是所谓的解脱。自性充满活力,神我饱含智慧。自性服从于神我,听从神我的指挥。神我则命令自性——所下的命令都是为了自性。
五、三性
自性能衍生出万物,还要借助三性的作用。所谓三性,是指喜性、忧性和黯性。自性包含三性,三性以同等的比例包含在自性中,并保持着平衡状态。喜性作用的结果产生了五惟。忧性增多,就会形成十一根。黯性占了上风,则会形成五大。天地万物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三性说”的存在是为了解释万物的变化。在后来的印度哲学中,“三性说”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六、设立二元的原因
自性的存在有五个原因。一、各种事物都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事物一定要有一个根本因。二、世间万物有共通性,即不同的果都来自同一个因。三、世间万物始终保持进步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共同的因。四、这个世界就是果,为了有这个果,就必须要有根本因。五、世界是统一的,证明了万物都来自于同一个因。有了这五个原因,迦毗罗仙人才得出了万物源于自性的结论——万物都源于自性这一根本因。
要论证独立于万物的神我的存在,也有五个原因。一、宇宙万物之所以井然有序,各得其所的原因是,一定存在某种使用世间万物的存在。即世界是为了某种存在才保持着现有的秩序。就好像寝具包含床铺、枕头和被褥等,但寝具的出现不是为了寝具本身,而是为了睡觉的人。同理,由五元素构成的这个世界必定也不是为了这个世界本身而存在,而是为了某一种使用这个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二、物质是构成苦和乐的材料。除了物质,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感受苦和乐。三、必定存在某种事物庇佑着这个世界。四、必定存在某种享受着这个世界的事物。五、有向上的希望是最终能够达到上述境界的体现。通过这五个原因,迦毗罗仙人才得出除了自性,还有神我存在的结论。如前所述,数论的神我并不是唯一的存在,每一个个体都有与之对应的神我。
七、证明法
数论的证明法有三种:证量或现量、比量、圣言量。证量是指五根的眼、耳、鼻、舌、身,能够感受色、声、香、味、触;比量是指从因推果,从果推因和同类推理;圣言量的出现,第一次用圣教的语言解释了难懂的证量和比量。正理派认为除上述三者外,还存在第四种量,叫“比喻量”。吠檀多派认为除上述四者外,还有另外两个量,一共六量。迦毗罗仙人的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三种量上的。因此,数论学派接近无神论派。数论学派没有一味地否认神的存在,只是强调无法证明神的存在。换句话说就是,神是不可知的。所以,数论学派大体上倾向于无神论。面对吠檀多派的权威地位,数论学派也没有要违背正统教义的想法。
八、轮回
迦毗罗仙人虽然继承了奥义书中关于轮回的思想,但做了一些修改,使这些思想更符合数论学派的哲学思想。神我就是永恒不变的存在,而大、我慢和心根则是属于物质方面的东西。仅仅依靠这三者是无法解释清楚何谓轮回的。要解释清楚轮回,必须要让神我附着在某个东西上。于是就有了神我和大、我慢及五惟这七种事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的假设。这种密切的联系被称为“细身”,即轮回的关键。细身是指拥有独立人格的肉体。人要接受审判,并根据自己在这一世所积累的善业和所犯下的恶业,决定死后是要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要堕入十八层地狱。因此,轮回主要是以人道为主,加上八个天道和五个兽道。八个天道是指:一、梵王;二、世主;三、因陀罗;四、乾闼婆;五、阿修罗或月神;六、夜叉;七、罗刹;八、沙神。五个兽道是指:一、四足,即家畜;二、傍形,即野兽;三、飞行,即鸟类;四、胄行,即爬行类、鱼类和昆虫类;五、不行,即植物和非生物。而人道就处于天道和兽道的中间。天道属于喜性,人道以忧性为主,兽道则属于黯性。人根据自己的所行接受不同的审判,或者升入天道,或者堕入兽道,或者留在人道。
夜叉
九、解脱
要想让神我完全脱离细身,得到最终的解脱,就必须要依靠神我和自性充分结合后产生的智慧。让领悟到的智慧和定力相互作用,最终才能得到解脱。然而,在领悟到智慧的同时,神我还是不能脱离自性而存在。神我会暂时住在自性的身体中,享受自由平安的快乐,斩七情,断六欲,等待最后的解脱。时机一到,神我和自性就会分离开来。分离之后,自性会停止活动,神我就成了独立的个体,成为永恒的存在。
解脱是数论学派的最高境界。所谓解脱,就是脱离苦海。苦一共分为三种,即依内苦——身心的苦,依外苦——自然的苦,依天苦——超自然的苦。吠陀时代的仪式是通过生祭来膜拜神明的,对脱离苦海可以说毫无裨益。只有依靠智慧和定力,才能达到解脱的最高境界。
第2节 瑜伽派
一、创始人及其年代
数论学派的缺点是无神论,准确地说应该是认为神是不可知的这个观点存在缺陷。这就是数论学派得不到普罗大众支持的关键所在。为了弥补该缺陷,瑜伽派应运而生。瑜伽派的创始人是生活在公元前2世纪的波颠阇利。关于波颠阇利,他的母亲叫作俱尼迦。他曾在迦尸弥罗国住过一段时间。除此之外,便一无所知。波颠阇利自称出生在俱那陀。这个地方属于东印。波颠阇利的名字似乎和被认为是数论学派创始人的迦毗罗仙人有着某种联系。或许是其后裔也说不定。耶若婆佉仙人似乎也和瑜伽派的思想有着某种直接的联系。
“瑜伽”这个词是从“融合”“冥想”或“归入”的意思中派生出来的。包含这些意思的“瑜伽”这个词,在《泰帝利耶森林书》和《羯陀奥义书》中都能见到。可见,瑜伽思想并不是在一朝一夕形成的。推断波颠阇利生活在公元前2世纪的依据是,在此之前,也就是公元前4世纪,帕尼尼大仙人成名,完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法典。帕尼尼的后辈中有一位叫“迦旃延”的学者,对帕尼尼提出了反对和质疑。后来,波颠阇利为帕尼尼文典添加了注释,在注释中继承了帕尼尼的学说,并为其做了辩护。这份资料成为断定波颠阇利生活年代的关键证据。在这份注释中,波颠阇利渊博的知识让世人震惊。迦尸弥罗王家将这份注释代代相传,保存至今。
波颠阇利
二、目的
如前所述,瑜伽派的目的是弥补数论学派认为神是不可知的存在这一缺点。也就是说,在继承了数论学派的教理后,添加了对至高无上神的信仰的部分,以及作为获得解脱的方法,又添加了神秘的瑜伽观行的部分。瑜伽派只是在数论学派关于解脱方法的执行部分,增添了瑜伽观行的内容,在哲学方面并没有留下特别有价值的东西。一言以蔽之,可以称瑜伽派为有神论的数论学派。从瑜伽派承认神的存在这点来看,和数论学派相比,它更接近正统派。瑜伽派的目的是期望达到和大我融合的境界。瑜伽派的经典都是关于如何才能达到该目的的各种方法的说明。
三、圣典
《瑜伽经》由四段组成。分别是:一、解释何为禅定;二、说明禅定的方法和应该如何修炼;三、解释何为神通;四、说明如何才能得到神我的解脱。
四、禅定
禅定是在抑制了内心的活动后才能达到的境界。要想抑制内心的活动,就需要不断进行练习。所谓的融合状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通过意识获得的,另一种是通过潜意识获得的。后者的境界要比前者高。对神的虔诚信仰可以让人更加容易达到融合状态。这里的神是指自在天。自在天是指脱离苦难、无欲无为的宇宙精神。妨碍进入瑜伽状态的有疾病、怀疑和俗世人情等。人们可以通过集中精神、培养慈悲心、不去在意苦和乐或者是通过调整呼吸的方法来消除这些障碍。
五、方法
达到瑜伽融合状态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数论学派章节的最后曾经提到通过真知就能让神我和自性分离的方法。瑜伽派在继承了数论学派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获得真知的八种方法。它们是:一、远离杀生、偷盗、淫邪、妄语和贪欲;二、要清净、知足、忏悔、精进和信神。以上两种方法是僧侣和俗人需要共同遵守的法则。接下来的几种方法只适用于瑜伽修行者。三、入定凝神时,需要保持专注;四、注意调整呼吸。五、要停止各种“根”的活动;六、入坚固;七、入禅;八、入定。最后三者是瑜伽派修行的精髓所在,三者合称“三耶摩”。如果能达到该境界的话,就能获得神通,脱离生死的束缚,达到解脱的最高境界。因此,要达到瑜伽的这一最高境界,一开始就要通过远离各种欲望,诵读咒文,虔诚信神等方法,压制愚痴、狭隘的个人看法、厌世之心和生活的各种欲望,以此来达到远离“业”的目的。愚痴等都会制造“业”。“业”会让人深陷轮回生死之苦。因此,远离了“业”,也就脱离了生和死。这就是瑜伽修行的最高目标。
六、神通
所谓的神通是指能够洞悉过去和未来,耳听八方,感知他界,能够获得和鬼神沟通、行走于空中和水上的能力,以及其他各种各样超越人类的力量。这些力量被称为“广大的神通”。其实这些都是民间的迷信,这些迷信完全玷污了数论学派崇高的教理。获得这些神通并不是瑜伽修行者修行的最终目的。这些神通不过是神我在脱离自性,远离生死,进入最高境界后获得的附加能力。
七、优缺点
瑜伽派的教理,原封不动地引用了数论学派的二十五谛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关于神的部分,合为二十六谛。如前所述,神就是存在于苦乐业报之外的超然的宇宙精神。为了拯救世人,神将该宇宙精神通过吠陀传授给古仙人,体现了神普度众生的慈悲之心。将数论学派的教理和神的思想进行了完美的结合,灵活运用了数论学派的教理,让其发挥了最大的功效,这就是瑜伽派的优点。不幸的是,因为当时迷信思想的蛊惑,几乎在顷刻之间,瑜伽派最初的精神荡然无存,人们陷入对禁咒秘法等的一味追求中,最后还发展到了采用极其残忍的方式来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步。这就是瑜伽派的缺点。由此可见,瑜伽派在转瞬间兴起,又在转瞬间灭亡。现今存在的瑜伽修行者,专指那些以极其残忍的方式来执行祭祀仪式的坦特罗派[20]的人。综上所述,瑜伽派最特别之处在于对神的信仰和禅定修行的方法。该修行方法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该过程在《阿闼婆奥义书》中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甚至在帕尼尼文典中都收录有“瑜伽修行者”这个单词。瑜伽派和数论学派最昌盛的时期是在1世纪左右。据说,小亚细亚的诺斯替主义[21]就是受其影响发展而来的。瑜伽派当初在未受到迷信影响时,因为它的观点非常符合喜欢沉思的雅利安人的特质,所以瞬间就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徒,最后却因那个时代迷信的影响而瞬间没落。《瑜伽经》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各种神通。或许这部经书已经不是出于波颠阇利仙人之手,而是出于后世其他人之手也未可知。其中的神我和自在天,很早就成了民间信仰的对象。后来,人们还将他们和湿婆天、吉利瑟那天混淆。这在《薄伽梵歌》和《摩诃婆罗多》中都有体现。
瑜伽修行者
第3节 正理派
一、创始人及其年代
正理派的研究方向和数论学派正好相反。正理派的创始人是乔达摩。印度古仙人中有三位叫这个名字的。第一位是经典的编成者,第二位是正理派的创始人,第三位是释迦牟尼。因此要注意区分这个名字到底是指哪一位。这位乔达摩,还有个别名叫“足目仙人”。作为因明学[22]的创始人,他的名字在古代佛教学者间广为流传。虽然乔达摩成名的年代不详,但很明显他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约是在迦毗罗仙人之后,生活在1世纪左右。从创始人出名的时间来看,数论学派创始人最早出名;从建教的时间来看,正理派似乎是最早成立的。也有人认为,正理派和胜论派的成立时间要排在六派的末尾,其中正理派的成立时间最晚。理由是《吠檀多经》中曾数次声讨胜论派,却只字未提正理派。虽然可以大致排出吠陀、梵书和奥义书这三大文学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但深究的话,如前所述,其中有很多内容其实都是新旧掺杂的。六派哲学也是这种状况。对于创始人出名的年代和教理成立的年代,乃至经典的集录年代,学者间的意见各不相同。关于古印度的研究,只要一涉及历史时间的问题,就会让学者们唏嘘不已。
二、教理
人们认为出自乔达摩之手的《尼耶也经》一共有五卷,论述了十六谛的观点。“尼耶也”是研究主题奥义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分析的意思。十六谛的名称如下:
(一)量。要测量物体,首先要知道度量衡。这就是首先讨论量谛的原因。量一共分为四种。第一种现量,第二种比量,第三种比喻量,第四种圣教量。通过这些量能衍生出真知,而真知的本源就是《尼耶也经》所说的神,吠陀中所说的古仙人乌德衍那,以及吠陀本身。所以该经书是以吠陀中的内容为标准创作的。这就被称为“圣教量”。可以参照上文数论证明法的内容。
(二)所量。要证明的事物一共有十二种,它们分别是:我,即灵魂;体,即身体;感觉,即感觉器官;对境,即外在世界;智,即知性;意,即意根或内感官;动,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活动;过失、轮回、果报、苦和解脱。第一,所谓我,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特质,它存在于身体和感觉之外,是智慧的所在。所以这个我是永恒不变的,根据一生所为的状况,不停处于轮回中。到这里,正理派的观点完全是受到了数论学派的影响,和数论学派的观点大同小异。在此基础上,正理派还提出了和数论学派不同的观点,即认为存在至高无上的真知,以及创造世间万物,并能让世间万物获得重生的神。第二,所谓体,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第三,所谓感觉,是指五感,即眼、耳、鼻、舌、身这些客观存在的物质。之后的第六——意,也是属于五感的器官。体、识和意的关系,与数论学派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也说明了数论学派在印度哲学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第四,所谓对境,是指色、声、香、味、触这五境。第五,智又分为记忆和观念两种类型。如果记忆和观念是通过量获得的话,那就被认为是正确的,反之则被认为是错误的。第七,所谓动,是指行动,即在追求快乐,远离痛苦的欲望下所采取的行动。第九,所谓轮回,是指我不停地从一个身体转移到另一个身体的过程。第十,所谓果报,是指报应。第十一,所谓苦,是指最初的恶。世间有二十一种恶,这些恶全部都是苦的根源。第十二,所谓解脱,是指不以行为的好坏为依据,而是根据是否获得真知,达到的我的不同的状态。正理派论述这十二个所量的中心思想就是人因为谬想才萌生了各种欲望,有了欲望就会犯各种错误,犯了各种错误就会有功过的审判,然后永远在生死之间轮回。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为了达到最终的解脱,只要一开始除去所有的谬想就可以了。所以,正理派的最高目标就是获得真知,获得了真知就能够获得最终的解脱。因此,十六谛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上述量和所量两谛,其他都是属于这两谛中的小谛。
(三)疑惑;(四)动机;(五)实例;(六)决定;(七)论法;(八)反驳;(九)确定;(十)辩论;(十一)纷争;(十二)狡辩;(十三)谬见;(十四)颠倒;(十五)善辩;(十六)终结。
后十四谛不是很重要,所以只是将它们的名称列举如上。简要概述一下就是,有了“疑惑”的地方,就会有想要寻求答案的“动机”。参照“实例”做“决定”时,有时会有不同意见的人通过“论法”的方式提出质疑。为了要“反驳”他,就要更加“确定”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还会有更多的反对者出现,那就要和他们进行“辩论”。这样就会产生“纷争”和“狡辩”。进一步指出他们的“谬见”,将他们那“颠倒”的看法纠正过来,通过“善辩”之舌说服他们,让他们词穷语塞。最后以他们的失败为“终结”。
三、目的
乔达摩的最大功绩就在于通过十六谛将他的理论完整地组织了起来。该理论的目的就是获得真知,通过真知得到最终的解脱。所以,真正的快乐是通过获得真知来达到彻底远离苦痛的目的。这也是正理派的原则。采用该原则的其实不只正理派一家,其他派一般也都承认该原则,只不过是正理派赋予了该原则特殊的意义罢了。
四、优点
正理派最大的优点就是提出了比量的观点。正理派的比量,其实就是世间所说的五分作法,是真正的论式。后世作为因明得到广泛继承和发扬的其实就是这里的五分作法。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一)对面山上有火。…………………………宗
(二)对面山上有烟。…………………………因
(三)冒烟的东西都有火,就像灶。…………喻
(四)对面的山上有烟。………………………合
(五)所以那里必定有火。……………………成
这里的五分作法,如果将前两句删掉,或者将后两句删掉,就完全和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一致了。虽然两种理论产生的地点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提出的看法却完全一致。该现象难免不叫人提出质疑,到底这一切只是单纯的巧合,还是说两者间存在着某种因果联系。虽然没有决定性的资料能够解答该疑问,但能够确定的有两点:第一,希腊提出该论点的时间要晚于印度,第二,和印度的理论相比,希腊的理论水平更高。说不定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师父亚里士多德曾经从印度学来了该理论,又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善发展了该理论。后世的因明学只是继承了正理派关于比量的内容,以及获得真知的方法。正理派不会因为比量这一小部分的内容就得到满足,而是以获得最终的解脱为终极目标。比量这一部分内容只不过是获得该终极目标中的一小部分罢了。所以,不应该将正理派同后世的因明学派混为一谈。
五、现状
当时的印度,论理已经成为一门主要的学科。在理论派乔达摩时代,来自摩揭陀、鸯伽、憍萨罗国、毗提诃等国的学生,一同住在师父家里,向师父学习论理的知识。该状况一直持续至今。现今,孟加拉有名的论理学校每年都会接纳很多来自迦尸弥罗、西印度和北印度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数年间都要住在师父家里,学习论理知识。像这样古代的学问还能在现代保持它原有的面貌,并通过原有传统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的情形,真的可以说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奇观了。尽管如此,时代的发展并没有将印度遗忘,大学的创立和特殊学校的设置,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学生前来学习深造。迫于生计问题,论理教师不断地向其他地方迁移。
第4节 胜论派
一、创始人
“vaiseshik”即“胜论”。该词来自具有极其微小属性的“异”这个词。胜论派的创始人是迦那陀仙人。正如瑜伽派的兴起是为了弥补数论学派的缺点,胜论派也是为了弥补正理派的缺点而兴起的。如前所述,《吠檀多经》中有反驳胜论派思想的内容。不过,当时《吠檀多经》是否已经完成就不得而知了。
二、教理
胜论派的根本原理是,世间万物都是由极微组成的。世间存在着无数永恒不变的极微。这些永恒不变的极微,在不可见法则[23]的作用下,时而集合,时而离散,就这样形成了世间万物。此外,胜论派在说明万物的产生和灭亡的时候采用了六句的说法。第一,实;第二,德;第三,业;第四,同;第五,异;第六,和合。所以胜论派认为万物是在不可见法则之力的作用下,由极微的合离产生的,并不是由神创造出来的。所谓不可见法则之力,大概是指感知前世所造的业的力量。如果是这样的话,宇宙的存在是由能够感知业的某种事物创造出来的,这种事物与佛教有着某种联系。
三、极微
光线中可见的微小颗粒,是人眼能观察到的最小的物体。既然物体是合成的结果,就必然存在比光线中微小颗粒还要小的物质。所以如果再往下细分的话,肯定能得到一种不是混合物的单一物质。这种单一物质叫“极微”。极微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小的物质,根本无法被人眼观察到,也无法再分解为更小的物质。当两个极微组合在一起时,得到的物质被称为“第一混和物”;三个极微组合在一起时,得到的物质被称为“第二混和物”。以此类推。太阳光线中可见的微小颗粒实际上是六个极微组合的产物。像这样两个地性极微在不可见法则之力的作用下,组合成为第二极微;三个第二极微组成第三极微;四个第三极微又组合成第四极微,以此类推,就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块团,最终形成大地。同理,水性极微就形成了海洋,火性极微就形成了大火,空性极微就形成了天空。既然已经对极微做了说明,就必须进一步对六句做一番解释。
四、六句
(一)实——有九种类型。第一,所谓地,是指含有色、味、香、触的东西。第二,所谓水,是指含有色、味、触及汁液的东西。第三,所谓火,是指含有色、触的东西。第四,所谓风,是指只含有触的东西。以上四者如果作为极微,永恒不变;如果作为混合物,则有产生、灭亡、变异的变化。第五,所谓空,是指只含有声的东西。空不含有极微,只是一种永恒存在的不稳定的东西。第六,所谓时,是指感知彼此、俱不俱[24]和快慢的东西。第七,所谓方,是指感知东、西、南、北等的东西。时和方这两者也都不是实际存在的物质,不是由极微组成的。它们只是一种永恒存在的不稳定的东西。第八,所谓我,是指通过领悟乐、苦、欲、嗔、勤勇、行、法和非法中的和合因缘,获得智慧的东西。第九,所谓意,是指通过领悟乐、苦、欲、嗔、勤勇、行、法和非法中的非和合因缘,获得智慧的东西。我和意这两者虽然不是极微,但像极微一样,极其微小。
(二)德——作为上述九种实的各种属性,一共有十七种。第一,色;第二,味;第三,香;第四,触;第五,数;第六,量;第七,别体,即一;第八,合;第九,离;第十,彼体,即前;第十一,此体,即后;第十二,觉;第十三,乐;第十四,苦;第十五,欲;第十六,嗔,即厌;第十七,勤勇,即取舍。后世又增添了七种,最终合计二十四德。这七种是,第十八,重;第十九,轻;第二十,润;第二十一,行,即势用;第二十二,法,即功;第二十三,非法,即罪;第二十四,声。
(三)业——行为,分为五种。它们是第一,取,即上升;第二,舍,即下降;第三,屈,即收缩;第四,伸,即伸张;第五,行,即运动。
(四)同——共通性,让多数物体表现出共通性质的东西。同分为高、下两种。属和种的存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迦那陀仙人认为同应该作为客观的存在。其他学派的观点都认为同应该只是主观的存在。这就是实在派和名目派的区别。
(五)异——特殊性,缺少和合的单一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我、意、时、方、空以及极微这些永恒存在的不同物质都具有该特性。
(六)合——和合性,指物体间的关系。就像陶土和瓶子、衣服和丝线、圆和圆形、种属和个体、活动者和活动、个性和实在间的关系一样。只要存在物体,物体和物体间就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
五、余论
以上就是对六句的说明。一般认为,六句就是指这些内容。后世的学者又对六句进行增补,增加了有能、无能、俱分和无说四句,最后变为十句。只用原先的六句对一些内容无法作出充分的说明,因此又增加了后来的四句。汉译本中有本书叫作《胜宗十句义论》,对这十句的意思进行了说明。
综上所述,胜论派的核心就是研究物和力的关系,以及合离集散的法则。有观点认为,与其说胜论派是哲学,不如说它是物理学。胜论派应该是印度最早开始研究物理学的学派,因此难免有很多不足之处。
最后需要再对物和我的关系做一番简单的说明。如前所述,其他各派都认为我和物是两种独立的事物,是永恒不变的存在。吠檀多派认为,这两者并不是独立的事物,通过物体能够体现大我,即无上的精神。所以从吠檀多派的观点来看,这个大我才是唯一的,才是整个世界,人和物都只是大我的一部分。这就是印度正统思想和其他各派的最关键的区别。
第5节 弥曼差派
一、二弥曼差派
“弥曼差”这个词含有研究圣典的意思。研究印度思想时,和之前的各派相比,弥曼差派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弥曼差派分为两派,所以有时称其为二弥曼差派,或二吠檀多派。两派的名称如下:
行思惟派
梵思惟派
前者的创始人是阇伊弥尼仙人,后者的创始人是婆陀罗耶那仙人。两派的宗旨都是关于圣典的研究。人们称前者为“弥曼差派”,称后者为“吠檀多派”。一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区别这两派,因此本书也采用该方法。
二、两派的起因和结果
当时的思想界一般都是无神论倾向,排斥祭祀仪式。只有这两派仍然拥护和倡导保守精神。数论哲学破坏了奥义书中关于梵的思想;佛教又主张种姓平等,仪式无用。这两者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只有行思惟派仍然为仪式做辩护,梵思惟派依然主张宇宙精神。他们继续鼓吹保守精神。由于吠檀多派,即梵思惟派的拥护和倡导,作为古代奥义书精髓的宇宙精神再一次盛行,之后还成了印度思想的中心。
这两个正统派与其他各派的争论持续了几个世纪,最后以正统派的胜利告终。到了7世纪,弥曼差派出现了大学者鸠摩罗。鸠摩罗大肆鼓吹印度教,猛烈抨击佛教。两个世纪后,吠檀多派出现了有名的大学者商羯罗。最终彻底打败了佛教。这两人成名的年代都属于往世书时代,所以关于这两人的具体情况将在后续相关章节中再做说明。
阿提耶仙人
三、圣典
人们认为,弥曼差派圣典的作者是该派的创始人阇伊弥尼仙人。圣典全书共十二卷。但在这部经书中,还能看到阿提耶仙人、巴达里、阿伊季萨亚纳、婆陀罗耶那仙人等人的名字。第一位在《黑夜柔吠陀》的声音学中,第二位在迦旃延的《闻经》中,第三位在《海螺氏梵书》中都曾出现。最后一位的名字和吠檀多派的创始人的名字是一样的,很明显应该是属于该教派的另一个人。因此,这部经典应该不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属于这一派的几个人合作,慢慢整理出来的。其他派的经典也常常出现类似的情况。后世的往世书文学中将弥曼差派的创始人阇伊弥尼仙人称为“《娑摩吠陀》的启示者”。沙婆罗和鸠摩罗曾先后为该派的经典写了注释。鸠摩罗注释的出现,使弥曼差派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部合计十二卷的经典主要说明了修行的种类、目的和结果。这就是人们将该教派命名为“行思惟派”的原因。
四、纲领
经典的主旨即弥曼差派的目的是让人明白什么才是应尽的义务。这里的义务是指执行吠陀中记载的各种仪式。典型的仪式有制作圣火、呈献供品、调制神酒。这部经书中记载的都是各种各样的仪式。最盛大的仪式在进行的时候需要多达十七名僧侣;最简单的仪式也要四名僧侣。根据祭祀性质的不同,作为供品用的动物数量也不同。在举行最重要的马祭时,各种不同动物加在一起竟然不得少于六百零九头。举行这些仪式最初并不是为了顺应天意,而是因为吠陀经书中是这样规定的。人们可以通过举行这些仪式获得相应的报酬。执行这些仪式的目的后来才发展为侍奉神,因为人们认为侍奉神才是获得解脱的方法。《薄伽梵歌》中奎师那和阿周那的对话内容就该思想的体现。所以,弥曼差派的目的是向人们解释举行吠陀中规定的各种仪式的必要性,劝说人们进行祭祀活动。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弥曼差派是哲学流派,不如说弥曼差派是仪式流派。弥曼差派只是单纯地继承了吠陀及吠陀仪式的传统,研究了梵书的表面内容,并没有涉及过多更深层次的内容。这样尊重吠陀的结果就是,弥曼差派认为存在永恒不变的声音,即在变化无常的声音里,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声音。经书中提到:如果声音不能永恒存在,那么在声音结束后,就无法理解通过声音所传达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事实并非如此,所以足以证明声音是永恒不灭的。声音永恒存在的根据可以追溯到吠陀,吠陀中曾这样写道:
啊,请用永恒不变的声音赞叹吧!
以上就是弥曼差派又被称为“声论派”的原因。弥曼差派的理论只是选取了吠陀经文中的句子。那为什么弥曼差派又属于哲学六派之一呢?原因在于弥曼差派对它的教义的说明方法。该说明方法非常具有论理性:首先阐述了要论证的主题,然后提出疑问,再论述跟这些疑问相关的谬论,最后证明这些谬论都是错的,从而得出结论。
五、反对的结果
如前所述,弥曼差派的兴起主要是为了对抗佛教提出的仪式无用论,也是为了规整之前各教派关于仪式的说明各执一词、没有一个统一说法的混乱局面,并对吠陀及梵书中规定的各种仪式进行了论理式的说明。虽然弥曼差派一开始是以正确解释吠陀经文为出发点,但该派后来的发展方向却让人意外。具体来说就是,弥曼差派将重点放在仪式上,认为吠陀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吠陀本身就是终极。如果是这样,那么解释说明吠陀的东西又要怎样定义呢?实际上,弥曼差派对吠陀进行的论理式的说明既反对了神,也反对了理。虽然并没有完全否认神,但它的倾向是既没有给神绝对的权威,也没有给论理绝对的权威。神是不存在的。不过这对弥曼差派来说毫无意义。神的存在与否与弥曼差派的主要目的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虽然阇伊弥尼仙人的理论属于正统派的范畴,但他却成了哲学及宗教的反对者,他的理论最终发展成了无神论。连商羯罗都认为弥曼差派的理论根本无法证明神的存在。为了弥补该缺点,吠檀多派应运而生。
第6节 吠檀多派
一、创始人及兴起原因
和弥曼差派相对,吠檀多派又叫“后思惟派”或者“梵思惟派”。如前所述,一般仍然称其为“吠檀多派”,即研究吠陀的终极学派。就像弥曼差派继承和发展了梵书中的仪式那样,吠檀多派继承和发展了奥义书中的思想。两者都是对吠陀的祖述,同属正统派。前者是关于礼仪的印度教,后者是关于思想的印度教。可以说,这两个教派对抗了佛教关于应该废除仪式的主张,还对抗了数论学派的无神主义和物质不灭说。
吠檀多派的创始人是跋陀罗衍那仙人。也有人称该创始人为“广博仙人”。据说,跋陀罗衍那仙人整理了吠陀,还写了《摩诃婆罗多》、往世书文学和《法论》。从“广博[25]”这个词本身就含有“整理者”的意思来看,该词应该不是一个专有名词,而是一个绰号。
二、圣典
跋陀罗衍那仙人写的《梵经》是吠檀多派的圣典。该圣典的目的是让吠陀的理论符合一神泛神教,并反驳数论学派的无神论、瑜伽派的有神说和正理派的自然教等观点。通过《梵经》中提及数论、瑜伽、胜论、声论、耆那、兽主外道[26]和佛陀等来看,这本经书完成时间应该是六派中最晚的,大约在公元后。但“吠檀多”这个词在《泰帝利耶森林书》《羯陀奥义书》和《剃发奥义书》中都有出现。温迪奇曼曾经尝试从吠檀多派的创始人拥有“广博仙人”之名的事实来推测《梵经》的完成时间。他认为,广博仙人具有如下的师徒关系。广博仙人有一个叫“苏卡”的儿子。苏卡的弟子里有一个叫“乔荼波陀”的。乔荼波陀又有一个弟子叫“乔频陀”。乔频陀其实就是商羯罗的师父。根据该师徒关系谱可以得出,广博仙人生活的年代应该比商羯罗早两到三个世纪。该说法可能并不准确,因为这里的广博仙人是否就是跋陀罗衍那,这点还不明确。
三、教义
此前也曾多次提到,吠檀多派属于泛神教派,继承了奥义书的精神。吠檀多派的信条可以用《歌者奥义书》中的一小节来概括。书中说道:
全世界其实都是梵,一切源自梵,又终将归于梵,全世界都在梵中呼吸生息。啊,许多人都在安静地赞叹着梵。
数论学派将我和自性当成两种不同的事物;胜论派也将我和极微分开;然而,吠檀多派认为,大我和世界其实并没有区别。所以人们还将吠檀多派称为“无二教”。该派主张非常简单,可以概括为《歌者奥义书》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就是:
唯一无二。
还可以概括为《歌者奥义书》中的下面一小节话:
梵就是真知,世界就是幻象;我只能是梵,绝不是其他。
吠檀多派的金言是:彼即汝。意思是梵就是无上精神和个人精神的统一,不能将它们区分开。无边的宇宙精神就是我们的个人精神。将它们当作不同的事物看待,其实是因为人被无明所笼罩,无法看清真相。人被无明所迷惑,才会产生将世界和个人当作两种不同事物来看待的困惑,执着于现世,萌生各种欲望,犯下各种恶业。围绕世界和人心,产生实有的疑惑,这其实只是一场梦罢了。人在觉醒后就会获得真知,而无明在真知面前就会立刻烟消云散。之后人就会意识到我就是梵。这就是吠檀多派的精髓所在。“唯一无二”的真言和“只有梵才是真知”的信条很自然地就被归结为世界迷妄论。最后必然得出“世间的一切都只是我们的一场迷梦”这样的结论。
四、无明
我们是怎么妄想出了这个眼前的世界,以及纯洁的精神又是怎么创造出了这样一个不净的世界,要回答这两个难题,就必须要有无明的设定。吠檀多派是这样说明的,为了自娱自乐,无上精神产生了创造各种各样幻象的欲望,通过将我和我身陷于黑暗中,创造出世间万象[27]。外界也好,个人精神也好,自在天也好,其实都是借由妄或者无明之力才产生的。所以,我们误认为世界是真实的存在,也是因为无明之力在作怪,就好像黑夜中误将草绳看作蛇一样。在领悟到真谛的瞬间,人就会从无明的笼罩中解脱出来,所有的妄想都将烟消云散,人就会意识到个人精神和无上精神其实是同一个东西。莫尼尔·威廉姆斯[28]曾认为,吠檀多的思想不一定会引起世界迷妄论。当时世界之所以盛行迷妄论,与其说是受了吠檀多派的影响,不如说是受了佛教的影响。吠檀多派就算建立了“只有梵才是真实存在”的观点,就算认为神和人都是借助于无明之力才得以产生,但在经验层面上允许世界、神和精神的存在,实际上就是承认了它们的存在。莫尼尔·威廉姆斯的观点可圈可点。
五、证明法
数论学派定义了现量、比量和圣言量。正理派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比喻量,这在之前的相关章节中已经做过说明。吠檀多派又在四量的基础上,增加了另外两种,最终数量达到六种。增加的两种量分别是无体量和义准量。所谓无体量,是指看不见却能够察觉到的能力。譬如进入房间,看到主人不在,就能够知道主人现在身在何处。所谓义准量,是指有了参考的标准就能够做出推测,譬如知道了法的无我,就能够推测出法的无常。
第7节 哲学是宗教的一门学科
以上对六派的纲领做了一番说明。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数论学派定义了原初物质,由该原初物质演变出了整个世界;瑜伽派认为在物我之外还有神的存在,世界处于神的庇佑之下;正理派阐述了获得真理的方法;胜论派认为变化无常的世界是由永恒不变的极微组成的;弥曼差派对祭祀仪式进行了论理式的研究,并倡导世人要举行祭祀仪式;吠檀多派则提出了世界只是梵的一种表现形式,梵和我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看法。六派的观点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以超脱生死获得解脱为目的,期望通过涅槃获得最后的安乐。之所以称这些学派为哲学学派,是因为在印度,这些学派研究的内容都只不过是宗教的一门学科。简单来说,这个时代的不同学派都是为了通过哲学的方式,对解脱和涅槃进行各式各样的研究才组织起来的。尽管这些研究的内容和宗教没有多大关系,但对宗教来说,这些教派的出现规范了这个时代人们的行为,也给后世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指南。
此外,上述六派的成立时间并非都早于佛教。数论学派和正理派的成立时间要早于佛教。而弥曼差派则非常明确是在佛教出现后才成立的。瑜伽派和胜论派的成立时间虽然还不明了,但大概也是在佛教出现前后成立的。至少现存的大部分经典都认为它们是在佛教出现后才成立的。六派出现的先后顺序到底是早于佛教,还是晚于佛教,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本文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才将这六派放在同一个章节里。
第24章 六派以外的教派学派
第1节 六十二见
毫无疑问,这个时代有相当多的教派兴起,可谓百家争鸣。但留有文献可供参考的除了上述的六派,就只剩下佛教和耆那教了。六派的经典受到了研究印度文化的学者们的推崇。他们从各个层面对这些经典进行了研究,还给它们取了六派哲学的名字。然而当时的教派并不仅限于此。如前所述,在佛教的圣典中还记载有九十五六种外道的名字,以及六十二见。关于九十五六种外道,因为没有任何文献可供参考,所以根本无从考证。至于六十二见,幸好《梵动经》[29]中对其大纲进行了记载,还有参考的依据。《梵动经》是《长阿含经》中的一部,保存在南北两传[30]中。李斯·戴维斯将南方所传中“佛陀之对话”翻译成日文。其中的“brahma-jala suttanta”就是指《梵动经》。对照南北两传中的《梵动经》,两者的内容几乎一致。除了《梵动经》,再没有其他可供参考的文献。因此《梵动经》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下文就将该书中的主要部分做了摘录。
所谓六十二见,是由描述“跟过去有关的我”的十八见,和“跟未来有关的我”的四十四见组成。跟“过去的我”有关的十八见如下所示:
一、遍常见论——一共有四种。通过从过去开始众生的数目不增也不减来看,可以认为我是永恒不变的,世界也是永恒不变的。跟过去的年月有关一共有四种类型。
二、分常见论——有四种。梵天界是永恒不变的,由梵天创造的我是变化无常的,来自梵天,且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原因一共有四种。
三、有限无限论——分为四种类型。我和这个世界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上方是有限的,四方是无限的。既不存在于无限之中,也不存在于有限之中。这就是有限无限论。
四、诡辩论——有四种类型。善恶终有报,是对的还是错的?其他世界存在还是不存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因为畏惧他人的非难,所以在回答上述问题时,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
五、无因论——一共有两种。讲的都是我和世界本来不存在,都是在一瞬间就出现的理论。关于该理论的思想一共有两种。
跟“未来的我”有关的四十四见是指:
六、有识论——一共有十六种。我的未来是有形有识,也是无形有识的。是有限有识的,也是无限有识的。是有乐有识的,也是有苦有识的。是一识的,也是无量识的。
七、无识论——一共有八种类型。有形无识、无形无识、有限无识、无限无识等。
八、非有识非无识论——有八种类型。未来的我,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还是非有识非无识的。
九、断见论——一共有七种。是指我的身体将在这个世界,或者欲界天,或者色界,或者无色界中断灭的理论。
十、现法涅槃论——一共有五种。是指有时候通过放任现世的五欲,有时候通过停留在初禅,有时候通过停留在二禅、三禅和四禅来获得涅槃的理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六十二见中,诡辩论、无因论、断见论和现法涅槃论这一类的观点和接下来要讲述的六种外道的某些观点是一致的。
第2节 六师外道
佛陀的时代还存在六师外道。有人曾在王舍城附近招收徒弟,并在阿阇世王的宫廷中宣讲六师外道的教义。《长阿含经》中的《沙门果经》[31]记载有阿阇世王和六师间的问答。大王的问题是修道的果报是什么。在这六师中,有文献资料记录的只有第六位尼干陀若提子,其他五位的资料都没有流传至今。因为只有《沙门果经》中记载有六师外道的内容,所以对于印度研究者来说,该经书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和六十二见一样,李斯·戴维斯将南方所传中“佛陀之对话”翻译成日文。其中的“samanna-phala suttanta”是指《沙门果经》。对照南北两传中的该经文,二者也几乎是一致的。
一、往世书迦叶。他的理论是:诸如杀生、偷盗、淫邪、妄语等都不是恶,因此没有罪报。另外,举行大会,救济众生也不会得到任何福报。即破坏论。
二、末伽黎拘舍梨。他的理论是:没有施舍,没有给予,没有祭祀之法,没有善恶,没有善报恶报,没有今世,没有来生,没有父母,没有天,没有众生,沙门婆罗门的今生和来世都无法悟道。以上种种皆是虚妄。即怀疑论。
三、阿夷多翅舍钦婆罗。他的理论是:人的生命在终结时,会回归到地、水、火、风这四大基本要素中去,然后再全部消亡回归到各种根和空之中。不管是愚的,还是智的,都一样归于灭亡。即断见论。
四、波浮陀迦旃延。他的理论是:没有力,没有修行,没有方便。人不因为因缘而染着,也不因为因缘而清净。一切众生都不具有获得自在的力量。即自然无因论。
五、散惹耶毗罗梨子。他的理论是:沙门的果报既是有,又是无。既是有无,又是非有非无。即诡辩论。
六、尼干陀若提子。他的理论是:我就是一切智慧的化身,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情。行住坐卧都能有所领悟,智慧总是出现在我面前。《沙门果经》中并没有对他的理论进行详细的记载,这点实属遗憾。
将上述六种理论和之前的六十二见进行一番比较,再将这些理论同接下来要阐述的顺世外道以及耆那教进行对比的话,就会有一个大发现。顺世外道其实就是继承了上述的破坏论、怀疑论、断见论后产生的教派。耆那教其实只是对尼干陀若提子的祖述。所以,在这六师的教派中,后人知道的只有尼干陀若提子这派。其他各派都没有流传到后世。只有《沙门果经》对其他各派的概况做了说明。
第3节 顺世外道
斫婆迦提倡的物质论又被称为“顺世”,是外道中最邪恶的学说。摩达婆的《诸见集》中列举了十五种学说,其中要数顺世学说和正统思想的差距最大。一些观点认为,用“顺世”来称呼斫婆迦一派后,所有主张物质论的学派就都冠上了“斫婆迦”之名。该派的证明法只承认现量,排斥其他所有量;认为地、火、水、风这四大元素就是真谛,从这四大元素中能产生真知;心灵和身体是同一种物质;世界只是偶然产生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不可见力。顺世外道综合了上述怀疑论、无因论、断见论和破坏论等观点,是极端主义的典型代表。顺世外道的歌中这样唱道:
没有天,没有最终的解脱,没有精神,没有他界,没有仪式,没有业报。
诸如圣火祭祀、三吠陀、三业自制、忏悔、尘灰等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无勇无谋的人类生活的方便。
如果作为祭品被杀的动物真的能升天,那么你为什么不将自己父亲给杀了?
如果供品真的能让逝者的亡灵填饱肚子,那么踏上旅途的人为什么还要携带口粮?干脆叫待在家里的朋友通过祭祀的方式将供品烧给自己,不就达到果腹的目的了。
如果地上的供品真的能供养住在天上的神,那么住在楼上的人为什么就不能通过楼下的人供奉的供品来生活呢?
只要还活着,就要享受这一世的安乐欢喜;用从所有的朋友那里借来的钱财,享受山珍海味。
死了埋入土中,怎样才能再次回到地上呢?如果灵魂真的要前往另外一个世界,为什么不会因为对亲人的牵绊而中途折返回来呢?
花费这么多钱为死者举行祭祀仪式,只不过是被那些邪恶的僧侣骗取了钱财。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三吠陀的作者都是恶汉,都是恶鬼,都是跳梁小丑。
诵读咒文,朗诵经文都是极无意义的事情。
顺世外道的思想虽然非常极端,但在其他国家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在印度这个国家显得极其少见罢了。《摩诃婆罗多》中的《和平》一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罗刹叫“斫婆迦”。他伪装成梵僧,诽谤胜利而归、到达象城的坚战王,并且到处散播不信仰的邪说。不久后,他因为散播邪说触犯了真梵,所以被杀。虽然这只是传说,不过其中也许有几分事实也说不定。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不信神的邪说应该在远古时期就存在了。
第4节 耆那教
一、创始人
关于耆那教的起源,学者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格奥尔格·比勒、赫尔曼·格奥尔格·雅可比和约翰·亨德里克·卡斯帕·克恩等认为耆那教和佛教是在同一个时期成立的。克里斯蒂安·拉森和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韦伯用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了耆那教不是一个独立的教派,而是佛教的一个分支。莫尼尔·威廉姆斯也赞同此观点,认为耆那教和顺世外道两者都是从佛教中衍生而来的教派。因此,关于耆那教的起源一共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耆那教和佛教是同时兴起的,另一种则认为耆那教是从佛教中衍生出来的。多数现代的学者都认为,耆那教的创始人是佛教圣典中出现的尼干陀若提子,耆那教是在佛教创立前后出现的。根据该观点,耆那教的创始人本名大雄,自称是住在君陀村的悉达的儿子,属于刹帝利的若提家。他的母亲特里萨是将女儿嫁给了频婆沙罗王的吠舍离王迦多迦的妹妹。大雄最开始被称为“若提子”,冠的是他父亲的姓“迦叶”。大雄在二十八岁的时候进入圣道,十二年后获得了“胜者”和“开道师”的名号,在最后的三十年间将沙门的民众组织起来成立了耆那教。耆那教的“耆那”是“胜者”的意思。耆那教除了将得道者称作“胜者”和“开道师”,还称他们为不生、胜自在、一切智、薄伽梵等。因此,在摩达婆的《诸见集》中,也称耆那教为不生论派。在六师外道的章节中也有提到,耆那教称自己是一切智慧的化身。佛教出现的时候,尼干陀若提子已经将耆那教发展成为了吠舍离城[32]最大的教派。他先于释迦牟尼死在了波婆村。据说在他死后不久,他的弟子就分裂为两派,互相揭短,争论不休。该事在《长阿含经》的《清静经》中有记载。
二、两派
如前所述,创始人去世后,耆那教派内立刻产生了分歧。参考其他文献资料,可以知道两派完全分裂的时间是在两个世纪后,即月护王统治时期。当时摩揭陀国遭遇大饥馑,僧统婆陀罗率领他的一派去了卡纳塔;其余留在摩揭陀的一派结集了经典。饥馑过去后,归来的卡纳塔派和摩揭陀派在外表问题上产生了意见的分歧。摩揭陀派主张穿白衣,而卡纳塔派则主张裸体。这就是白衣派和裸体派[33]两大派的由来。
三、圣典
白衣派和裸体派拥有共同的经典。这部经典由五十卷组成。在编纂时分为两种版本:
第一种《劫经》五卷,《阿含》四十五卷;
第二种《大分》十一卷,《小分》十二卷,《根本经》四卷,《劫经》五卷,《磔陀》六卷,《波耶那》十卷,《难提经》和《因问经》。
这些经文都是用一半梵文和一半俗语写成的。有观点认为尼干陀若提子确实生活在佛陀时代,但耆那教经典的结集是在月护王时期才进行的,该观点是不值得相信的。耆那教后来逐渐吸收了佛教的教理,到了5世纪才完成了对经典的编纂。所以从经文的角度来看的话,耆那教的经文和佛教的相似度非常高,几乎让人产生了耆那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的误解。因为后来耆那教的经典在很大程度上受了佛教的影响,所以利用现有的资料根本无法了解耆那教最初的教理。这也是关于耆那教的起源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说法的原因。
四、教理
在否认吠陀的权威性这点上,耆那教的教理和六派不同,和佛教相同。无论如何,六派在表面上都是承认吠陀的权威性的。在无神论这点上,耆那教和佛教一样,绝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但不反对教众对教主的膜拜,以及将婆罗门的诸神当成神来崇拜。但从哲学角度来看的话,耆那教和佛教就有很大的不同。虽然佛教和婆罗门教没有任何联系,但耆那教建立了和数论学派极其相似的二元理论,并且认为苦行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些方面可以说耆那教和婆罗门教是有些许联系的。二元理论是指永恒的物质和永恒的精神是两两相对的东西,物质也有属于自己的精神。所以,耆那教认为,涅槃并不是超脱了生死,只是脱离了现在这副身体罢了。耆那教的存在就像是起到了沟通婆罗门教和佛教的桥梁般的作用。
五、三宝
要得到解脱进入极乐世界,必须具备三宝,即正智、正信和正行。所谓正智,是指要弄清精神和非精神间的关系。世界是由精神和非精神组成的——非精神和精神一样都是永恒不灭的,必须要弄清楚它们间的关系。所谓正信,是指要完全相信教祖,并对圣典里写的每一句话深信不疑。所谓正行,一共分为五种,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三业清净和少欲知足。这五种其实就是五戒,效仿了佛教的五戒,也是从佛教出现前法律上规定的五种重罪改造得来的。
六、五戒
如前所述,虽然各家的说法还有不一致的地方,但普遍都认为五戒是:
(一)我是小的,我又是大的;我是动的,我又是不动的。我要避免杀生。不仅自己不能杀生,也不能让其他人杀生,绝对不赞同杀戮。只要我还活着,我的身体,我的嘴巴,我的思想都不能犯杀生之罪。
(二)我要避免因为愤恨、贪念、恐惧和欢乐而撒谎,我要言行一致,等等。
(三)不管在乡村、城市,还是在森林,我都是大的,又都是小的;我既是有生命的,又是没有生命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绝对不拿。不仅我自己不拿,我还要让其他人也不拿,等等。
(四)不管是对神,还是对人,乃至对野兽,我都要避免一切的淫欲。我要远离欲望,等等。
(五)我是小的,我又是大的;我是多的,我也是少的;我是有生命的,我也是无生命的。我要远离执念。不仅是我自己,我还要让其他人也这么做,等等。
苦行——耆那教也崇尚苦行。该教派崇尚苦行的程度比佛教更甚,和婆罗门教类似。佛教采用的是中庸之道,以不苦不乐为正道。耆那教则认为禁欲是非常重要的,达到解脱的必要条件就是要进行长达十二年的苦行。
七、二十四圣
耆那教将时间分为上升时和下降时。上升时和下降时又各自往下再细分为六种。上升时分为恶之恶、恶、恶之善、善之恶、善和善之善。倒过来就是下降时的六种类型。现在是下降时的恶时,这样上下六种都绕一圈的话,就是一世。此外,过去的上升时里会有二十四圣出现,下降时里也会有二十四圣出现,未来也会有二十四圣出现。
第25章 佛教
第1节 佛陀成名的年代
公元前6世纪后期,德高望重的圣人释迦牟尼出现了。他的出现迎来了印度宗教界的大改革。在此之前,因为继承了奥义书的精神,印度自由研讨之风盛行,甚至还出现了女性论理家。当时出现了很多通过辩论在世上横行的人。他们这样互相辩论的结果使各自的辩论都沦为诡辩。随即人们对诡辩产生怀疑,最后社会还沦落到了出现“破坏论者”的地步。佛陀成名的时间是在这一思潮后。
当时思想界的一小部分人组成了研究深奥哲理的组织,并完成了对印度哲学根本原理的研究。但大多数的婆罗门依然拘泥于形式主义。民众也都对通过僧侣们进行的诵经仪式能够获得功德这件事深信不疑。社会的上上下下都依然墨守旧习。人们逐渐失去了精神的寄托。所以,人们最终厌倦了形式主义。憧憬有生机的宗教的念头逐渐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佛陀成名的时期,正当万能的形式主义开始衰败的时代。
再加上过分墨守旧习的结果导致僧侣们变得飞扬跋扈,乱用特权的弊端己经暴露无遗,不健全的种姓制度亵渎了高尚的道德法则。婆罗门的特权越来越多,对首陀罗的压制则变得越来越残忍。这样发展的结果,反而对婆罗门没有任何好处。婆罗门逐渐变成了不学无术、贪得无厌的代名词。经典文学中也用了非常极端的字眼来指责婆罗门特权的滥用。与此相反,虽然首陀罗服从于雅利安人的文明宗教,但就连听僧侣念经的资格都没有,在社会上毫无地位可言。当时的首陀罗在文明开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成了组成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族。但在宗教方面,社会方面,法律方面,首陀罗依然和从前一样,忍受着残忍制度的压迫。终于,首陀罗姓的人们再也无法忍受这样不公平的对待,迫切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悲惨处境。佛陀就成名于这样一个不健全的社会中。
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存在深深触动了充满同情心和慈悲心的大圣人释迦牟尼。他博览了当时的所有教派学派经典,不禁自问,这一切真的就是所谓的宗教吗?他的正义精神不允许人与人之间有像现在这样各种不平等的存在;他深厚的同情心让他忍不住要去拯救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被压迫的民族。在释迦牟尼的眼中,劳民伤财的祭祀仪式和自我折磨的苦行毫无意义,净行才是人生的顶峰。通过净行能看到这里有天国的存在。他以预言家的姿态向世人宣告“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告诉世人无论是婆罗门还是首陀罗都可以平等地通过自净来获得解脱。佛教打开大门,平等地欢迎世间众生。佛教宣扬的慈悲之心和当时世人的期望一拍即合,世人纷纷投入佛教门下。佛教特别受到了吠舍和首陀罗的欢迎。再加上皈依佛教的刹帝利的拥护,佛教如虎添翼。不出几个世纪,佛教就成了世界最大的宗教。
但释迦牟尼并没有打算创立新的教派。他曾宣告天下,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净化往昔在沙门和婆罗门中盛行的、近来几近腐败的教义,使其恢复到腐败前的状态。参照该宗旨,当时的人们开始放弃遵从吠陀的教义,而是通过选择出家入定来寻求新的道路。法典中记载的比丘就是一般人所指的沙门。释迦牟尼在当时的沙门各派中成立了一个新的派别。为了区别于其他派别,特取名为释子沙门。毗提诃王遮那竭和王朝的大学者耶若婆佉仙人曾经向世人宣讲了比丘乞食的方法和诸行无常的教义,因此他们被认为是佛教的先驱。这点是值得注意的。据说《广林奥义书》中记载的内容和佛教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毗提诃王和拥有阿阇世之名的国王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所以阿尔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韦伯认为阿阇世王和佛陀也是同一个时代的人。麦克斯·穆勒则对该观点持怀疑态度。本书的作者也认为他们是不同时代的人物。在描述上个时代的章节中笔者已经对阿阇世王做了详细的说明。
如果释迦牟尼宣扬的教义和之前的其他教义没有任何区别,那么佛教又是怎样成为一大宗教的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对形式主义感到厌倦,对各种祭祀仪式感到厌烦,对探讨研究感到厌弃,对各种违背真理的理论感到厌恶。在作为世界极少数宗教国家之一的印度,出现了转轮圣王[34]和大圣沙门[35],仰望天际的时候,在太阳王朝的尊贵姓氏释迦姓中出现了伟大的佛陀。佛教将那种神圣的生活,包容世界的同情心,超越了其他一切的道德,尽善尽美的性格作为自己的教义,让佛教充满了生气,并释放出了璀璨的光芒。正所谓法因人而尊贵。就这样,佛教吸收了周围很多虔诚的信徒。上至全能的天子,下至贫苦的百姓,都渴望皈依佛教。不同教派、不同种姓的人在慈悲的佛教中,团结一心融为一体,为佛教成为一大宗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2节 佛陀略传
一、佛陀出生的国家
如前所述,佛陀作为释迦族的一员,出生在迦毗罗卫城。和迦毗罗卫城相对的,还有拘利城,城中住着的拘利族也属于释迦族。
当时统治迦毗罗卫城的是净饭王[36],而统治拘利城的是善觉长者[37]。这两个部族的祖先一开始是平等的。他们结为联盟。彼此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他们是在摩揭陀、憍萨罗国、毗提诃等各个列强国家中,因为权力的均分而独立出来的国家。下面就按顺序对各个列强国家做一番概述。
摩揭陀国的国王是频婆沙罗,他统治着王舍城。摩揭陀是当时南方的强国。在王舍城的东面,有鸯伽国,国王名字不详,统治着瞻波国。这两个国家当时结成了同盟,共同对抗敌人离车族。此外,摩揭陀族还和北方的强国憍萨罗国族处于对峙关系。
憍萨罗国的国王是波斯匿王,他统治着舍卫城。迦尸作为憍萨罗国族的属地,也在这位国王的统治下。僑萨罗国族作为北方最大的国家,霸权不断扩张。僑萨罗国的都城一开始是在阿约提亚地区,后来新的都城迀移到了更北的地方。波斯匿王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国王。他统治的领土是最广阔的,几乎包围了整个释迦族。换句话说,释迦族是僑萨罗国内的一大豪族。释迦姓作为最尊贵的姓氏受到世人的敬仰。
二、血统
释迦族是甘蔗王的后裔,属于太阳王朝,作为名门望族受到世人的敬仰。关于释迦族的系谱,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看法。我们能对该系谱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足够了。释迦族的系谱如右图,图中以《本行集经》为主要参考依据,不足之处参考了戴维斯的意见。
正如图中所示,真金女嫁给了师子类;华色女甲嫁给了无能王;华色女甲生的两个女儿意和爱道又嫁给了净饭王;甘露女嫁给了善觉长者;然后华色女乙又嫁给了悉达多太子[38]。这里的悉达多就是佛陀幼时的名字。
有两个叫“提婆”的,一个是佛陀的弟子,后来出现了另一个反对佛陀的提婆。二人混在一起,无法分清了。南方所传佛教认为这里的提婆是指拘利城里的提婆,北方所传佛教则认为这里的提婆应该是斛饭王所生。一般认为后者是正确的。
一些观点认为意和爱道是善觉长者的女儿。此外,《本行集经》认为嫁给悉达多太子的华色女乙是大臣诃那摩所生。其他不同观点不再赘述。
关于悉达多,他的名字“释迦”是族名,“乔达摩”是他的族姓。所以佛陀有各种各样的叫法。有时称其为“释迦牟尼”,有时称其为“乔达摩”,有时则称其为“佛陀”。悉达多是在父王老了后生的,他的母后是摩耶夫人。根据当时的习俗,摩耶夫人打算回到故乡闭门静养,在去拘利城的途中,在蓝毗尼园生下了悉达多。之后悉达多就被送回了父王居住的城里。关于佛陀出生的年代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不过一般认为他成名的年代是在公元前6世纪后半叶。悉达多出生七日后,他的生母就去世了。他是由姨母爱道夫人抚养长大的。
三、出家
关于悉达多小时候的事,南方所传佛教中没有半点记载。根据《本行集经》的记载,据说悉达多在八岁的时候,因为看到动物间的弱肉强食而感到悲伤,看到农民弯腰在田里劳作而感到感伤,于是在阎浮树下陷入沉思。十二岁时,悉达多跟从文武双全的师父学习。他的天赋异禀令师父惊叹。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即悉达多在十八岁时就结婚了。一次在同族人的注目下,他展现了他的武艺,令同族人惊叹不已。悉达多在众人面前展示超凡武艺的时间到底是在婚前还是在婚后,南北两传佛教看法不一。北方所传佛教认为是在婚前“选婿”的时候。当时的王士非常重视锻炼武艺,特别是释迦族。释迦族的射箭技术可以说是天下无敌。悉达多在婚后十年离开了王城,决定修行求道。在修行期间,悉达多思考了关于人世的问题。毫无疑问,地位、财宝、欢乐等都无法慰藉心情沉痛的悉达多。《四门出游》就是描写佛陀出游时遇到了老者、病者、死者和圣人,在观察了人生百态后深感世事无常的故事。一次适逢悉达多生日,场内欢声四起,歌舞升平。悉达多说:“这又是加在我身上的一道新的束缚。”于是当夜就毅然离开了王城。佛陀这一逾城的行为得到后来求道者的争相效仿。
四、成道
遣返了父王派来的使者,悉达多一个人走上了求道之路,消失在了东南方向。因为王舍城被五座山包围,所以别名“五山城”。在这五座山的山洞中有很多仙人。他们在洞穴中苦心修行,同时教育自己的弟子。其中最有名的要属阿罗罗和郁陀罗。悉达多拜访了他们,并向他们讨教了深奥的问题,但他们的回答没有让悉达多满意。于是,悉达多离去,独自坐在苦行林中,由父王派来的五位比丘相伴。这五个人应该就是之前被遣返回迦毗罗卫城和拘利城的那五个人。悉达多尝试了当时的修行者采用的唯一方法——苦行,结果仍然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于是他不再听从五比丘的苦苦劝告,离开了他们,独自来到了尼连禅河边,在菩提树下,完成了降魔之功。悉达多最终斩断了一切烦恼,领悟到了要让自己和别人都能得到解脱,关键在于净行和有一颗慈悲心。通过中道这一方法一定能够获得涅槃。要获得涅槃就要用慈悲心普度众生。此刻悉达多真正成为了佛陀。佛陀就是领悟到真理的人。
五、说法
佛陀向五比丘说明了何为中道,解释了何为四谛之理。后来,五比丘都皈依了佛教。加上佛陀,后世称他们六人为“六比丘”。波罗奈国善觉长者之子耶舍最开始是改革宗教的人,这时也和父母妻子等一起皈依了佛教。佛教最初的皈依者是吠舍。值得注意的是皈依者中也有女性。之后的五个月,就有了六十个皈依佛教的人。然后这些人就被派到四方,从事弘法的工作。佛教从一开始就从事弘法这件事也是值得注意的。佛陀一个人回到了苦行林,度化了三迦叶,然后带着他回到了王舍城,在频婆沙罗王面前说法,得到了国王的布施,建立了竹林精舍——后来成了佛教有名的道场。城内上下民众争相皈依佛教。佛陀有了舍利弗、目犍连和摩诃迦叶这三大弟子。佛陀的事迹传到了他父王耳中。父王祈求能见佛陀一面。佛陀答应了他的请求,回到了故城,度化了弟弟难陀和他自己的儿子罗睺罗。在回王舍城的途中,王族阿尼卢陀、阿难、提婆达多、跋提、跋谷、金毗罗和优波离七人追了上来,全部皈依了佛教。前面六个人都是刹帝利出身,最后一个优波离是他们手下的首陀罗的理发师。这位首陀罗出身的优波离也同样出家得到了度化,后来还获得了“持戒第一人”的称号,在结集经律的时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这个例子是佛陀平等主义的最好体现。
后来佛陀到憍萨罗国传道,得到须达长者的布施,建立了祇园精舍。祇园精舍是非常有名的寺院,也是佛陀说法时间最长的道场。波斯匿王和他的王妃也都成了佛教的虔诚信徒。佛教成立的第五年,佛陀的父亲就驾崩了。处理完丧礼后,佛陀的姨母爱道和王妃华色都祈求出家,但遭到佛陀的拒绝。爱道一路追到了毗舍离,恳切希望能够皈依佛教。阿难也帮忙一起求情。佛陀最终答应了,爱道成了第一位僧尼。
以上就是佛教成立后短短四五年内发生的事。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佛教的基础得到了建立和巩固。通过这些事,可以看出佛教在当时有多受欢迎。
之后的十五年,即佛教建立二十年,该期间的史料虽然不是很完整,但根据南方所传的记载,可以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往后二十五年间的说法,因为南方所传没有任何相关记载,所以必须参考北方所传。但北方所传中的文字倾向于使用过多的修饰和渲染,要想从中甄别出史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如此,通过这些资料还是可以看出,佛教在这三十多年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这一和平的时期,佛教的弘法区域逐渐得到了扩大。简单来说,就是以王舍城和舍卫城为中心,弘法的区域扩大到了毗舍离、迦毗罗卫和憍赏弥。这些国家的弘法一直在反复进行。其中弘法最频繁的区域是王舍城和舍卫城,接下来就是毗舍离国的广严城。当时,王族的保护和吠舍的皈依使佛教的势力得到了不断的扩张。在佛陀八十高龄即将圆寂时,佛教的发展已经如日中天。不管是沙门婆罗门,还是天、梵和魔,世上已经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佛教的发展。
作为佛陀晚年的大事件,值得一提的是,提婆达多的分离、王舍城和舍卫城的悲剧以及迦毗罗城的颠覆。提婆达多在阿阇世太子的保护下成立了提婆教。提婆教一时发展迅速,可惜没过多久提婆达多就失了势,不过提婆教倒是延续了有千年之久。王舍城的悲剧是提婆达多自成一派导致的。阿阇世听信了提婆达多的谗言,将父王频婆沙罗软禁起来,自己篡位为王。舍卫城的悲剧是指毗卢离太子将自己的父王波斯匿驱逐出境自立为王。毗卢离太子自立为王后,迦毗罗城就覆亡了。这应该算是宿怨的果报。关于这些悲惨事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佛陀的寺庙中,从事经典编纂的韦提希、胜鬘两夫人和耆婆、雨行两大臣的添油加醋,为这些事件增添了更加深远的宗教意义。
罗睺罗
阿阇世太子
六、圆寂
从王舍城前往拘尸城的途中,佛陀生了病。途经波婆村时,打铁工匠纯陀请求佛陀帮人度化。佛陀绝不会拒绝贫苦人家要进行度化的请求,所以勉强答应了。佛陀忍着腹痛,度化了一个叫“弗迦婆”的野蛮人。到了拘尸城,佛陀即使知道了自己的大限之日将近,仍然秉持着一颗到死都要拯救世人的慈悲心,解释了其实纯陀并没有过错,还预言纯陀后半生应该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圆寂那天夜里,来了位名叫“须跋陀”的人,想要向佛陀讨教一些难解的问题。阿难为了让佛陀最后的时间不被人打扰,就拒绝了他的请求。但佛陀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于是接见了须跋陀,为他解开了长久未解的难题。须跋陀成了佛陀最后一位弟子。那天夜里,圆寂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但佛陀还是一直恳切地说法,直到呼吸停止的最后一刻。尤其是对阿难这样的弟子,佛陀更是对他们寄予了厚望,“世事无常,你们这些比丘应该更加勤勉努力。”这是佛陀留给弟子们最后的训诫。时至公元前5世纪前半叶,佛陀享年八十岁。据说末罗族将佛陀的遗骸焚化,恭恭敬敬守护了十七天。之后阿阇世王、离车族、释迦族、拘利族、末罗族等将佛陀的舍利分成了八份,各自带回国,放进专门盖的宝塔里供奉。此外,孔雀族盖了灰塔,图那婆罗门盖了瓶塔。这样加起来,佛陀的遗物一共有十个流传了下来。
七、弟子
以上对佛陀生平做了简要介绍,相信和佛陀有关的重要事件已经全部概括到了。接下来介绍一下佛陀的弟子们。
刹帝利中,有罗睺罗、阿难、阿尼卢陀、难陀、提婆达多等。前三位后来成为了佛教十大弟子。
婆罗门中,有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富楼那、迦旃延、须菩提、三迦叶等。除了三迦叶,其余的都名列佛教十大弟子。
吠舍中,有耶舍、牛王等。
首陀罗中,有优波离、须尼提等。优波离也位列佛教十大弟子。
如上所述,佛陀的弟子中包含了所有种姓。种姓在同一个佛法中得到了度化。以上排名是根据年纪的大小,以及是否得道。除了种姓,还有女性教徒,如佛陀的母后和王妃这些僧尼,以及有名的莲华色比丘尼。
以上只是对比丘和比丘尼做了介绍。佛教的皈依者还有摩揭陀国的频婆沙罗和阿阇世王父子、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以及以这两位大王为首的释迦族的全部族人,末罗族、离车族和憍赏弥王等。还有像须达和满富这样的长者,像耆婆这样的名医,像毗舍迦这样的女性长者。佛教的教徒几乎遍布所有阶级。从其他方面来看,佛教的教徒中包含了兄弟、父母、亲族、朋友、男女、老少,海纳百川,呈现出众生皆平等的景象。即使只计算大弟子的数目,也多达一千两百五十人。
八、理想的一生
佛陀一生的活动使势力庞大的婆罗门教失去了光彩。世界人口的半数都成了佛教徒。佛教徒崇拜的是天人师;印度教徒崇拜的是毗纽天的垂迹;基督教徒则是为了成为一名圣徒。佛陀的一生是雅利安人理想的具体化,和史诗中讴歌的主人公形象其实是完全一致的。《摩诃婆罗多》里的般度五子出生在太阳王朝君主的家里;《罗摩衍那》的罗摩太子出生在太阳王朝君主的家里;佛陀也一样,继承了纯正太阳王朝君主的血脉。和两大叙事诗的主人公一样,佛陀因为武勇获得了才貌双全的佳人,在享受了天伦之乐后,隐居山野,亲身体会了流离失所的酸甜苦辣,遣返了前来迎接自己回家的使者,一个人勤修苦行,最后获得了大胜利。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般度五子和罗摩是通过武力获得了胜利,而悉达多太子是通过智慧之剑,即能断除烦恼的智慧获得了胜利。所以对雅利安人来说,理想人物的顺序由原来的王子、隐者、英雄演变为现在的王子、隐者、圣人。能够得道成为圣人,是雅利安人引以为傲的再生意义的体现,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到这里为止,诗篇的主人公和佛陀的人生发展轨迹是完全一致的。正因为如此,马鸣菩萨的佛传里就曾将佛陀的前半生和罗摩王子的前半生做了一番对比。不过,和婆罗门周游天下寻求自身的解脱相反,悟道之后的佛陀走上了普度众生的道路。佛陀的一生就是为了实现雅利安人的理想,穷其一生度化四个阶级的所有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光辉功绩。再加上后世的夸张渲染,甚至到了让人怀疑是否世上真有佛陀其人的地步。法国的埃米勒·瑟纳尔和荷兰的约翰·亨德里克·卡斯帕·克恩调查大乘佛典后得出的结论是:对历史上佛陀的存在表示怀疑。佛陀的一生只是讴歌雅利安人理想的太阳神话的具体表现,该观点曾在学界风靡一时。后来,德国的奥尔登贝格着眼于南方所传圣典的调查,得出了史料记载中虽有夸大的部分,但佛陀是真实存在的结论。至此,这一问题才宣告得以解决。产生意见分歧的原因在于南北两传圣典对待佛陀的观念的不同。一言以蔽之,南方所传圣典的内容表达的是对悟道前的佛陀的崇仰,而北方所传圣典的内容表达的是对悟道后的佛陀的皈依之心。
第3节 佛教的特色
在众多教派互相竞争的过程中,唯独佛教成了世界一大宗教。个中原因是复杂的。佛祖释迦牟尼崇高的人格,以中道获得解脱的方法,以健全的德训来解救怀疑思想的方法,教理的简明适当等等不胜枚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佛教的传道主义和平等主义。这两点和印度教是截然相反的。正是因为这两点,才让佛教感化人心的精神显得尤其伟大,也让佛教从各教派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笔者毫不犹豫地将这两点作为佛教的两大特色。这两点是佛教自始至终一直坚持的信仰。纵观上下三千年,横跨东西几千里,传道主义和平等主义一直都是佛教不变的特色。
一、传道主义
一说到宗教,人们就会联想到传道。似乎宗教和传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并不尽然。自古以来,有些大宗教是根本不传道的。所以宗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传道教和非传道教。现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宗教,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下六个。
(一)犹太教;(二)基督教;(三)伊斯兰教;(四)婆罗门教;(五)波斯教;(六)佛教
以上六个宗教中,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传道教,而婆罗门教、波斯教和犹太教是非传道教。
其中以犹太教最典型。从古代开始,犹太人就将犹太教当作自己民族的特权,是上天给予自己的恩惠,是自己的宝物。只有犹太民族才能独享神的宠爱。犹太教绝不传给亚伯拉罕子孙外的人。
波斯人也对自己的血统和宗教有一种自负心理。他们坚信,最后的胜利存在于真理之中,绝不希望其他部族的人加入属于自己的宗教。此外,他们相信自己心中耀眼的光芒一定能驱散世间的黑暗。
婆罗门教与以上两者极其相似。对不属于自己民族的人,婆罗门教不希望他们获得属于自己特有的宗教的感化。他们排斥其他民族,认为只有自己民族的人民才能享受光明。据说,婆罗门教非常极端,对没有资格听到自己宗教赞歌的人,对待在能够看到自己宗教仪式进行的范围内的人,婆罗门教要对他们施以惩罚。其实,婆罗门教之所以变得如此极端是有原因的。作为婆罗门教圣典的吠陀,它的真知是源自神的呼吸,是神给予古仙人的天启。该真知在婆罗门教中通过永恒不灭的声音代代相传。他们坚信真知一定要从口传给耳,绝对不允许由眼睛传给眼睛。虽然后来该真知也用笔写的方式传给后人,但该方法并不受到他们的推崇。用笔写的经书大部分都被当作不外传的秘密保存至今。婆罗门教将他们特有的真知当作秘密,使该教派很快成为国民教派,而且是非传道教派。
与上述三个教派相比,其他三个教派从创立之时起,情形就大不相同。伊斯兰教总是大呼自己的教派是“以剑开始,以剑维持,也将以剑终结[39]”,所到之处唱起胜利的赞歌。世人早就对伊斯兰教十分熟悉。基督教也是如此。基督教不传道之时,或许就是基督教灭亡之时。佛教也是以其由创教之初就开始传道而闻名于世的。释迦牟尼得到了梵天和帝释天的启示,才踏上了说法的道路。有关该内容就不必多说了。悟道第一年,佛陀就收了很多弟子。佛陀是这样对弟子说的:
你们这些比丘啊,各自游历世间去吧。你们都是贤善之人,应该能很好地领悟佛教的教诫吧。如来的教诫得到完全体现时,万道金光就会出现;如来的教诫被藏匿起来时,光芒就会消失。你们这些比丘啊,各自游历四方去吧。不要两个人一起。我也是一个人踏上度化优楼频螺迦叶[40]之路的。
之所以不要两个人一起上路是因为佛陀希望传道的区域可以更广。用“如来的教诫得到完全体现时,就会出现万道金光”这句话来和婆罗门教将自己的教义当成秘密这点做对比,二者可以说判若云泥。就这样,佛陀的精神在王舍城、舍卫城和毗舍离城等处得到了传播和发展。佛教发展到这个阶段,长老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传道便不是什么稀奇事了。这里的长老是指目犍连尊者。为了传道,他险些遭到尼干陀若提子外道的信徒杀害。遗憾的是,该事件还有很多不明了的地方。此外,有明确记载,并深深打动了笔者的是享有后世美誉“说法第一”的富楼那的传教。《杂阿含经》中详细记载了佛陀和富楼那间的对话。
当时,富楼那对佛陀说:“我已经蒙受世尊的教诫。接下来,我决定去西方的输卢那国传道。”
佛陀回答道:“西方的输卢那人凶恶暴躁,喜欢诋毁侮辱人。如果他们诋毁你,那你该怎么做呢?”富楼那说:“世尊啊,就算输卢那国的人诋毁我,我也不会有像你这样的想法。输卢那人是贤善的,是有智慧的。他们虽然诋毁我,但至少还不会拿石头丢我。”佛陀又说:“就算你忍受了他们对你的诋毁,但如果他们真的拿石头丢你,你又该怎么办呢?”富楼那又回答道:“我还是不会有像你这样的想法。输卢那人是贤善的,是有智慧的。他们虽然拿石头丢我,但至少不会用棍棒打我。”
佛陀又问道:“如果他们真的用棍棒打你,那你又该怎么办呢?”富楼那回答道:“我还是不会有像你这样觉得他们有不好的想法。输卢那人是贤善的,是有智慧的。他们虽然用棍棒打我,但至少不会杀了我吧。”佛陀又问道:“那如果他们真的要杀你,你又该如何呢?”富楼那答道:“我还是不会有像你这样的想法。让我死的方法不止一种。他们可以用绳子绑住我,他们可以将我投入深坑。输卢那人是贤善的,是有智慧的。他们应该会用让我最不痛苦的方式,让我脱离现在这副朽败的肉身,使我得以解脱。”
佛陀说:“善哉,富楼那啊。你已经学会忍受耻辱。你现在已经具有可以住在输卢那国的容忍之力。去吧,富楼那啊。度化那些尚未得到度化的人,安慰那些内心尚且不安的人,让得不到涅槃的人都能够顺利涅槃吧。”
此后,“为法不为身”和“不惜性命”成了和佛教求道、传道有关的固定说法。而且该精神早在佛教创立之初就已经在佛教内得到广泛的传播。
佛教对外的传道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对内也是如此。就连极度保守的婆罗门教,它的新教和旧教间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更别说对内对外都十分活跃的佛教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改革创新的效果逐步显现,新旧教派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别。富永仲基氏[41]说过,“诸教兴起之分,皆本出于相加上。不相加上则道法何张。乃古今道法之自然也”。真的可以说是至理名言。自古以来,大乘小乘间的争论也都是由这个原因造成的。如今,再也没有人固执地反对教派的改革和创新。只是对哪些是原始的学说,哪些是发展后的学说,大家的意见各不相同罢了。
二、平等主义
和印度教相比,佛教是非常宽容的。但也有佛教极力反对的东西,即种姓制度、苦行主义和形式主义。佛陀很敬重沙门,也非常敬重婆罗门。佛陀之所以敬重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有种姓制度,而是因为他们的智德。在佛陀眼里,只有智德之分,没有种姓之分。《阿摄恕经》和《一切智经》等经书中记载的内容就是对佛陀该观点的最好体现。优波离尊者在僧侣中德高望重,就是对该观点最好的证明。此外,《长老偈经》中有一则偈颂,记录的是须尼提的自白。他说:
“我是贱种所生。我很贫穷,要替别人工作。我的职业也很卑微,是负责扫落叶的。我被其他人歧视,被其他人冷眼看待;其他人给我的评价都是否定的。我对其他人卑躬屈膝以表尊敬之意。有一天,我跟在几个大弟子后面,碰巧遇到了佛陀。于是,我放下了手里的东西,跪拜在佛陀面前。这时,拥有一颗慈悲之心的佛陀停在了我的面前。我跪在佛陀脚边磕头,祈求佛陀能收自己为弟子。这时,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大导师佛陀面向我说‘善哉比丘’。这就是我从佛陀那里得到的最初的教诲。”
佛陀就是这样,将贫贱之人也当作朋友来看待。马鸣菩萨在《大庄严论经》中对须尼提出家的情形,以及优婆离得到度化的情形做了详细的记载,充分体现了佛陀的真精神。该事件已经通过《马鸣菩萨论》公之于众,这里不再赘述。
佛陀的平等主义精神在他对待种姓的态度上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此外,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那就是佛陀采用俗语进行传道说法——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这也论证了佛陀走的是平民主义路线。五分律第二十五条,十诵律第三十八条,都是最好的例子。两个出家的婆罗门,对比丘们的诵经——不管是发音,还是语法、规则都和自己的语言相去甚远而感到愤怒。有一天,他们告诉了佛陀这件事。他们是这样说的,“比丘们因为血统不同,氏族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在用自己的方言诵读经文时,难免会亵渎佛法。希望以后在诵读经典时,要使用梵语的语音体系”。对此,佛陀回答道:“不要使用外来的文字语音诵读经文。请使用你们各自的方言诵读即可。今后要是有人不用自己的方言而用外来的语言诵读经文,必定重罚。”无需多做议论,无需多做研究,佛教宣扬的福音本就是为了一切众生。佛教是要让一切众生都能平等地获得佛的恩惠。因此佛教的经文必须是简单明了的,重在尽人皆知。如果不这样,佛教的说法就成了少数人能够获得的特别的恩惠,就不能造福世间众生了。佛陀的愿望不止如此。佛陀一生的言行不仅要让佛教成为平民的佛教,还想将佛教的福音平等地传递给上上下下所有人。调查经典的时候就会发现,夜叉、迦楼罗、紧那伽、摩睺罗伽、鸠盘荼这些神话中生物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梵书中,这些神话中的生物几乎是看不到的,因为这些生物都是平民社会的人们才会相信的东西。佛教经典中经常出现这些神话中生物的名字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佛教是为了造福世间众生的,也证明了佛教走的是平民路线。
第4节 佛说的概况
一、组织
佛陀在菩提树下洞察到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是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和老死。这些是人心生疑惑的发展顺序。所以,如果能够顺观[42]找到这些疑惑的答案,那么人就会明白生和死的因果关系。如果能够逆观找到产生这些疑惑的原因,那么人就会明白断念入圣的始末。佛陀做到了顺观十二缘起,同时也做到了逆观十二缘起。另外,所谓离欲中道,是指八正道。如果人走了正道,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净行,那么今生和来世都能获得平安。这就是佛陀穷其一生所宣扬的十二缘起的法门和八正道的行法。这两者概括起来就是四谛之法。所谓四谛,是指苦、集、灭、道。所谓苦,是指生和死的界限,是果;这个果的因是集。说明集和苦之间关系的内容,就是佛家所说的十二缘起的法门。所谓灭,是指涅槃,也就是领悟的境界,也是果;这个果的因是道,即走上中道之路后肯定能到达的地方。所谓道,是指八正道。具体名称后面会提到。综上所述,可以将四谛概括为下:
四谛:
集——十二缘起——苦——迷之因果;
道——八正道——灭——悟之因果。
由此可见,佛教的教义简单明了,就是以通过获得真知领悟迷之因果,再通过克己自制之力达到终极境界为主旨。该教义其实并不简单。通过身体力行完成了四谛的佛陀,其人格是非常伟大的。所以佛陀的每句话都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
此外,在圆寂之日,佛陀对众弟子表达了他对七法的赞叹。七法可以说是对佛陀一生的说法进行的概括。所谓七法,就是具体的执行方法。可见七法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一)四念处: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
(二)四正勤:断已生恶、远未生恶、增已生善、生未生善。
(三)四如意足:欲、念、精进、思维的如意足。
(四)五根:信、精进、念、定、慧。
(五)五力:信、精进、念、定、慧。
(六)七觉支:择法、精进、喜、舍、除、定、念。
(七)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通过这些具体的执行方法,就能斩断将人束缚在迷境中的各种烦恼,譬如贪、嗔、痴、慢、疑等;就能脱离三界的生死,达到解脱涅槃的彼岸。佛陀的七法,是那些只谈脱离实际的理论的学者、那些只会天马行空的诗人根本无法领悟到的。只有像佛陀这样真实存在的鲜活人物,具有坚强的意志,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七法的亲身实践中,才能够领悟到七法,才能赋予七法以活力,并使其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二、涅槃的意义
作为“寂灭”,或者“灭”的译词的“涅槃”,自古以来被解释为“灰身灭智”。西方人大多认为涅槃就像蜡烛被吹灭一样,一切归于空寂[43]。麦克斯·穆勒曾将涅槃解释为“消除由于迷茫而产生的欲念”,很多学者纷纷表示赞同。其实,根据经典的记载,涅槃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叫“有余涅槃”,即现世能达到的境界,也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的顿悟。通过不间断地修行,最终达到自由、安乐、真善的境界。第二种叫“无余涅槃”,即离开现世所能够达到的境界,也就是佛陀在沙罗树下所进入的大般涅槃的境界。该境界也被称为“寂灭为乐的境界”,即极乐净土。所以不管是哪一种涅槃,都不是一切归于无。自古以来,涅槃就被称为“灰身灭智,身心都灭”,只是取其“排他自立”的意思。只有在领悟真知后,切实地修行,才能达到涅槃的状态。大概所有的宗派不管其教义的内容有多么不同,最后都渴望这一极致,即享受心中不被任何烦恼束缚,拥有无限的自由和无与伦比的安乐。只是达到该境界的方法各有不同,有些宗派是自力派,有些宗派是他力派;在宣扬教义方面,有些宗派采用的是浅显易懂的方法,有些宗派采用的是口头传授的方法。
再深入一步。除了上述的涅槃,关于是否存在未来世界这一问题,想必也是从古至今被世人讨论最多的问题。佛教弟子中也有很多人对此有各种猜想。佛陀认为该问题根本没有回答的必要。佛陀一直都不讨论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中阿含经》和《杂阿含经》中的几个地方都有提及。蔓童子曾经问了佛陀该问题。佛陀就用“箭喻”的方式进行了说明,最后总结道:“我讲解的内容,你需要知道,我没有讲解的内容,你就不需要知道。”尽管如此,《阿含经》中还是有对这一终极境界进行赞美的语句,即“不受后有”,意为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律中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如果现世安稳了,那么后世也一定会安稳”。这些语句都表达了佛陀的愿望——希望人们不要谈论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未来的事情,而应该在这一世的修行中拼尽全力。大概因为佛陀察觉到了谈论来世会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种种不好的影响,所以才要极力地破除这个迷信。当时婆罗门的修行只是一味地想通过苦行的方式获得升天的机会,如果不行,就通过膜拜太阳的方式,祈求死后能和日天融为一体。死后升天的迷信思想在当时的宗教界大行其道。人们一边徒然地膜拜日天,一边却让自己身陷五欲的深渊。故意不谈论未来,劝人们在现世净行,正是让人们挣脱这一困境的首要方法。与此相关的最重要的材料要属《三明经》。人们应该将《三明经》和《箭喻经》合起来看。
如果这一世不能达到涅槃的境界,那应该怎么做呢?人们自然会期望自己能在来世获得涅槃。据说,释迦牟尼在这一生之前已经累积了五百生的修行。根据《福田经》[44]的记载,福田有两种类型,即十八学人和九无学人。其中,十八学人中的前十三个人获得了当世的涅槃,其他五人获得了后世的涅槃。所以,一旦进入涅槃,就能立刻终结无限的轮回,脱离三界。这就是所谓的“不受后有”。
三、业说
除了涅槃解脱,还有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这三者合称“三法印”,是佛教的旗帜。三法印是佛教的根本原理。无我,实际上否定了印度思想中最重要的“我”的存在,也就是否定了灵魂的存在。但自从有奥义书以来,轮回的思想就深深刻在了印度人的脑海中。轮回思想终究还是无法连根拔除。所以与其破坏轮回思想,不如活用轮回思想。如果能让轮回思想和无我的根本原理不冲突,就再好不过了。天才的佛陀提出了调和这两种思想的方法,即业说。业说也就是业感缘起。佛陀将说明缘起状况的内容称为“十二缘起”。佛陀之前和之后都有人提出业说理论,但都没有充分地活用业说理论。佛陀将印度哲学的核心——轮回思想吸收进来,并通过业感缘起的理论来说明轮回思想,以此建立了伦理思想的基础。所谓业,是指身、口、意这三者所产生的影响。人死后,业不会消亡。有业,必定会招来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该法则非常严格,容不得任何例外。造业者必须自己承担果报。这就是将因果法则应用于精神领域。对现世感到不公也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就是因为该因果法则在起作用。人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是因为我们在现世没有造任何的恶业,也没有招来任何的苦报,也就是说,如果自己感受到了前世的恶业带来的果报,就必定会怨天尤人,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这样就在现世死掉的人和后世受苦的人间建立起了某种联系。该联系就是利用循环论法,并以业为中心来联结的。即因为有业,所以才会感受到苦;因为有苦,所以才会有惑;因为有惑,所以才会造业;因为又有了业,所以又会感受到苦。循环往复,永不停息。人死后不会再有感觉,但业并不会就此消除。它还会作用于后世,决定后世的苦与乐。所以这一世的人感受到的苦与乐,是由上一世的自己所造的业决定的;未来的人感受到的悲和喜,则取决于这一世的自己所造的业的状况。像这样,佛教徒不应该有为了得到后世的乐才积累善业的欲望之心,而要表现出无尘无垢的举止行为。应该将佛陀的业说和近代的科学思想融合在一起,也应该将佛陀的业说和学者的精神不灭说整合在一起。
就这样,佛陀将轮回思想吸收进来,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佛教伦理的基础。该改造绝不止于此。根据印度教的原理,轮回的范围适用于世间万物,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然而,佛教的轮回对象仅限有生命的。这样限定的原因是:将轮回的对象限定于生物,使该轮回的学说从理论角度来起看更富有生命力。
佛陀还从印度教里吸取了其他方面的内容。对当时的印度民众所崇拜的诸神,佛教并没有将其排斥在外,而是全部吸收进来,并让诸神的存在合乎佛教的教理。佛教虽然吸收了吠陀的三十三天和奥义书的至高神梵天,但认为他们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这些神和我们一样,处在轮回的无限循环中,以涅槃为目标努力修行。这些神和我们人类的区别仅仅在于这些神比我们人类享有更多的果报。虽然享受果报的程度有差别,但这些神和人类一样,同处于三界之中。对佛教来说,至高无上的东西毫无疑问就是涅槃。像这样将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当作至高无上的东西,使最高境界凌驾在超自然的神体之上,在这个世界上能做出如此大胆论断的宗教除了佛教,别无其他。佛陀使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和迷信者都感到了困惑,并将所有和灵魂有关的东西排斥在外,用业的理论来解释三世的因果。人们应该不借助神力,通过自己的力量,在现世达到解脱涅槃。这就是佛陀宣扬的理论。
四、德训
因为佛教是以净行为中心,并以八正道作为行为准则的,所以佛教有很多德训也是理所当然的。虽然戒律都是关于道义的内容,但因为其原本的意图是防非止恶,所以在描述戒律时全部采用消极的语言。最能代表佛教德音圣训的要属《法句经》。这本经书并不特别,只是对经律中分散的偈颂做了集录,并将这些偈颂分成很多不同的类别。说得夸张一点,《法句经》可以说是收录了佛陀一生所有说法的圣典。该经书的日文版已经被翻译出来,并公诸于世了。
下面就选取其中的几个小节作一番介绍:
(一)憎恶无法止于憎恶。只有依靠自己,通过忍,才能消除憎恶。这就是如来之法。
(二)我的身心已经安定,不会怨恨那些会引起怨恨的东西。世间之人多有怨恨,但我要修行到无怨的境界。
(三)要像蜜蜂采花,不损花的色和香,只汲取花中之味之后就离去一样,进入仁者的村落之时也应如此。
(四)不要做观察他人作与不作的事,要经常反省确认自己是正还是不正。
(五)忍辱能够战胜愤怒,善能够战胜不善,胜者要能好施,至诚就能战胜欺骗。
上述语句充满了佛陀仁慈博爱的精神。佛教之所以能在这个世界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这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能体现该精神的要属著名的长寿王的故事。父母被杀,国家也被夺走了的长寿太子长大后,在有机会可以杀死自己的仇人的情况下,选择听从父亲的遗训,放了篡位国王一条生路。国王被长寿太子这一行为感动,让长寿太子重新得到了父母曾经统治过的国家。并且两国还结为盟国,互相永不侵犯。长寿王的故事在南北两传的《律中经》中都有记载。不仅如此,《中阿含经》和《长寿王经》中也有记载。可见人们对长寿王的品行是非常敬重的。
下面再对《法句经》中关于劝人为善的几个小节做一番介绍:
(一)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二)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三)如可意华,色好无香,吾语如是,不行无得。如可意华,色美且香,吾语有行,必得其福。
(四)恶行危身,愚以为易,善最安身,愚以为难。
由四百二十二章组成的《法句经》记录的都是我们应该谨记的金句。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超越《法句经》中的金句之美。《法句经》中还有下面这样的句子:
(一)花的香味不会逆风传播,德人之香则会传遍天下。
(二)父母健在是一件快乐的事,天下有道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三)诬陷他人,并不会对他人造成任何伤害,反倒是自己会受到这一愚蠢行为的影响。就像逆风扬起的灰尘,吹不到别人身上,反而全部吹回自己身上一样。
(四)所谓有道,并不是指拯救一个生命,而是要普济天下苍生,无害于万物。
在该德训的章节里,还有一个必须提及的,那就是戒律。戒以五戒、八戒和十戒为主,还有名为“具足戒”的两百五十戒、四百八十戒等。这些戒律不仅是关于现世的,还有关于要得到解脱必须要用到的工具方面的内容。简而言之,这些戒律虽然不能等同于世间的道义,但遵守这些戒律就能够收摄身口意三业,让自己获得清净。
下面就列举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五戒:针对在家的佛教信徒,即优婆塞[45]提出的戒律。当然,出家的弟子也要严守。这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和不饮酒。摩奴法典》中的五种重罪就是采用了触犯佛教五戒中的这些罪。
(二)八戒:又称八关斋,或八斋戒。是针对非常虔诚的俗家弟子提出的戒律。在五戒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戒非时食、戒着香粉华鬘和戒坐卧高大广床。
(三)十戒:出家的弟子必须遵守的戒律。在八戒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戒歌舞观剧和戒受纳金银。
关于戒律就说到这里,下面再对著名的《六方礼经》做一番介绍。《六方礼经》对佛教的俗家弟子必须遵守的本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说明。研究《六方礼经》,不仅能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还能证明其中记载的戒律对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适用的。这里说的《六方礼经》是向不明所以地膜拜六方的俗家弟子解说膜拜六方的意义的经书。即膜拜东西南北时,要将双亲和孩子、师父和徒弟、夫妇、亲族间应尽的本分全部都念诵一遍;膜拜上下方时,要将檀越、沙门间作为主仆应尽的本分缺一不可地全部想一遍。《六方礼经》在南北两传中都保存了下来,在北传的各阿含经中都能看到。诵读《六方礼经》时,当时纯朴的社会仿佛出现在眼前,我们得以聆听三千年前说教中关于德训的内容。得到这一结果,不禁让人感到意外。因为笔者还有另一本书是专门讲述佛陀圣训内容的,所以这里不再做进一步深入的讲解。
五、三藏
释迦牟尼圆寂那年,佛教经律有了第一次结集[46]。在诵读了经律长达两百余年后,佛教经律有了第三次结集。这次结集才首次对经律论的三藏进行了整理。三藏又分为南传和北传两种。北传的汉译工作是在东汉时期才开始的,经历了唐宋。汉译的内容不仅包含了南传三藏,还包含了长篇巨作大乘三藏。北传三藏的大部分内容都属于后世的发展的佛教。下面先介绍一下南传三藏的名称。
这些内容是在佛教经律第三次结集后,由阿育王的儿子摩哂陀传到锡兰的。一百五十多年后被人用巴利语手抄记录保存了下来。
经藏
(一)《长阿含经》,由三十四小经组成。
(二)《中阿含经》,由一百五十二小经组成。
(三)《杂阿含经》。
(四)《增一阿含经》[47]。
(五)《小阿含经》,由十五种组成。北传三藏没有这部分经文,或者说比较新的集录中没有这部分经文。这十五种的名称如下所示:
第一,《小经》,由短篇组成。
第二,《法句经》,关于德训的集录。
第三,《自说经》,包含无问自说的八十二小经。
第四,《本事经》,由一百一十章组成。
第五,《尼波多经》,由七十个论题组成。
第六,《毗摩那》,与天界有关的内容。
第七,《卑多》,与饿鬼有关的内容。
第八,《长老偈》,收集的关于长老的颂。
第九,《长老尼偈》,收集的关于僧尼的颂。
第十,《本生经》,由五百五十经组成。
第十一,《尼弟娑》,舍利弗解释尼波多经的内容。
第十二,《波致参毗陀》,说明罗汉智慧的内容。
第十三,《譬喻经》,关于诸罗汉的因缘。
第十四,《佛种姓经》,二十四佛以及佛陀的传记。
第十五,《若用藏》,叙述本生中的佛陀的十德成就。
律藏
(一)《毗崩伽》,《解脱戒本》和其注释的合订本。所谓戒本是指每个月的新月和满月这两天要诵读的经文。如果犯了其中的戒律,就要当众忏悔,才能消除罪孽。
(二)《犍度》,分为大集和小集两种。
(三)《巴利婆罗》,附录,后世简称为“律”,在摩哂陀带回来的经文中已经包含这一部分。
以上三者并没有单独成册,全部包含在律藏中。
论藏
(一)《法集论》,关于世界的研究。
(二)《分别论》,由十八部组成的论文集。
(三)《论集》,包含一千个论题。
(四)《身性论》,关于人性的研究。
(五)《界论》,关于元素的研究。
(六)《双心论》,关于矛盾或辩论的研究。
(七)《生起论》,关于万物起源的研究。
以上列举了南传三藏所有的经书的名称。北传汉译的三藏,一般被称为“大藏经”,其中包含经书的名称如下:
首先可以将大藏经粗略地分为经藏、律藏、论藏、杂藏和秘密藏。经藏、律藏和论藏又可以各自细分为大小二乘,大乘经一般又可以再细分为《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等五部经书。其中也有翻译成巴利语的,但大部分都被翻译成中文。
经藏
第一,大乘经
(一)《华严部》,二十八部、二百三十三卷。
(二)《方等部》,三百六十三部、一千一百三十三卷。
(三)《般若部》,二十九部、七百四十七卷。
(四)《法华部》,十四部、五十七卷。
(五)《涅槃部》,十六部、一百二十一卷。
第二,小乘经
以长、中、杂、增一这四阿含经为主,加上其他各小经,合计三百二十一部、七百七十八卷。
律藏
《大乘律》,三十部、四十九卷。
《小乘律》,七十一部、四百九十六卷。
论藏
《大乘论》,九十二部、四百零二卷。
《释经论》,二十五部、一百八十卷。
《论释》,十一部、七十七卷。
《小乘论》,四十六部、七百二十二卷。
杂藏
《法句经》《佛所行赞》《那先比丘经》《付法藏传》等:六十二部、一百六十五卷。
秘密藏
各所相传:前后总计五百七十部、九百三十一卷。
以上是以缩印版藏经中收录的内容作为计算的基础。实际数量可能比这里罗列的还要多。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经书的部数和卷数。上述经书中有很多是重译本。所以在计算数量时,将同一本经书的不同译本当作一部来计算的话,上述经书的数量会大幅度减少。譬如,小乘经一共有三百二十一部,如果扣除四含经中重译本的话,小乘经最终的数量会减少一百五十部左右。
比较南北两传中的三藏会发现,南传经藏中的四阿含与北传三藏中的内容一致。其中小阿含经中的部分内容也存在于北传杂藏中,但其余大部分内容在北传三藏中都没有。南传的律藏和北传的四分、五分两律类似。南传论藏和北传的小乘论中的六足论类似,但还没有人对此做出具体的比较研究。由此可见,南传三藏的内容只是北传大藏中的极少一部分内容。因为两传的圣典具有非常大的差别,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另外,在比较两传圣典哪一方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时,会进一步引起大乘佛说非佛说这样的争议。结果是必须对两传圣典进行重新鉴定,判断到底哪一些经文的内容才是真正出自佛陀之口。尽管如此,只要南北两传中各自存在具有特殊传承的圣典,从事佛教研究时,从南北两传流传路径的不同造成经书数量上的差异这点来考察,还是一个比较容易的切入点。一条路径是从巴利语写的南传圣典翻译过来的,另外一条路径是从汉文写的北传圣典翻译过来的[48]。在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南北的意思。南北在这里只是表示地理位置的区别,绝对没有表示大小二乘的意思。以往只要一提到南方佛教,就会立刻和小乘联系在一起;只要一提到北方佛教,就会立刻让人联想到大乘。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正如上述所示,北传佛典中也包含几乎所有的小乘佛典的内容,所以“北传佛典就是大乘佛典”的说法是不可取的。只是北传佛典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属于后世发展的佛教,南传佛典则相对来说更接近原始佛教而已。在研究上述两种路径流传下来的佛典时,南方佛教方面,西方人凭借不屈不挠的精神,几乎已经将所有的经书都研究遍了;北方佛教方面,因为研究的难度很大,所以大部分内容还没有被人研究。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对北方佛典的调查研究上。此外,南传佛典在哲理方面极其匮乏,但有非常高的史实研究价值;与此相反,北传佛典极富哲理,却缺乏史实方面的参考价值。所以,对南北两传佛典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当然这需要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全世界学者的共同努力。
在结束这个章节前,还需要对大小两乘的关系做番说明。需要说明的事项有三点。第一,大小两乘记录的都是从佛陀的金口中说出的话。第二,记录佛说内容的先是小乘佛典,几百年后才逐渐分化出了大乘佛典。第三,佛说并没有大小之分,只是经过几个世纪的混沌状况,逐渐产生了大小的区别。第一点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说法,现在也没有什么可讨论的。第二点和第三点看起来很类似,其实差别很大。问题的关键最终归结于到底是将阿含经当作小乘佛典,还是不应该有大小两乘的区别这一问题上。虽然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轻视阿含经,有将阿含经当作是小乘经的习惯,但这样做会产生将哲理和宗教混为一谈的弊端。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大小两乘佛典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换言之,不应该用大小两乘来衡量阿含经。总之,在理论方面,大小两乘的区别是其在哲学上的差异造成的;在实践方面,即从宗教的角度来考量的话,大小两乘其实没有多大差别,更不值得人们为此争论不休。
注解:
[1] 又译为旃陀罗笈多·孔雀,印度孔雀王国第一任君主(公元前317—公元前298年在位)。——译者注
[2] 统一天下的君王。印度神话中,当统一天下的君王出现时,天上将会出现一个旋转金轮,作为他统治权力的证明。——译者注
[3] 语法书。——原注
[4] 当时摩揭陀国正值孔雀王国时期。——译者注
[5] 坚战王之子。——译者注
[6] 般度王之子。——译者注
[7] 即摩诃帕德摩·难陀。——译者注
[8] 即达那·难陀。——译者注
[9] 关于天启的经书。——译者注
[10] 《闻经》《法经》《家经》及《树提经》四者都是关于吠陀仪式的内容。——原注
[11] 《式叉经》《阐陀经》都是关于吠陀读诵的内容。——原注
[12] 《尼禄多经》《毗伽罗经》二者都是解释吠陀的内容。——原注
[13] 赞歌中使用的韵律的名字。——译者注
[14] 古印度的男子蓄发。——译者注
[15] 印度的月份名称,指每年的七月到八月。——译者注
[16] 印度的月份名称,指每年的九月到十月。——译者注
[17] 印度的月份名称,指每年的十一月到十二月。——译者注
[18] 印度的月份名称,指每年的三月到四月。——译者注
[19] 五大是从五惟发展而来的。——原注
[20] 被印度正统教派视为异端的教派。——译者注
[21] 3世纪到4世纪在地中海地区盛行的一种宗教思想。特点是提倡物质和灵魂的二元论。——译者注
[22] 印度正理派所推崇的一种思维和推理方法。“五明”中的一种,其他四种是“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和内明”。——译者注
[23] 极微是在不可见力的作用下运动的。——译者注
[24] 佛教用语。——译者注
[25] 该词在印度有“整理者”和“编者”的意思。——译者注
[26] 又称“灰涂外道”,指遍身涂灰,以苦行祈求升天的外道。——译者注
[27] 世间万象其实也只不过是无上精神的一部分而已。——原注
[28] 莫尼尔·威廉姆斯(monier williams,1819—1899),英国印度学家。——译者注
[29] 别译名《梵网六十二见经》。——原注
[30] 指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的经书。——译者注
[31] 别译名《寂志果经》。——原注
[32] 古代印度十六大国跋阇国的首都。——译者注
[33] 也称天衣派,或空衣派。——译者注
[34] 即转轮王。——译者注
[35] 即佛教。——译者注
[36] 释迦国的君王,释迦牟尼的亲生父亲,迦毗罗卫城的城主。——译者注
[37] 拘利城的城主。——译者注
[38] 即悉达多,亦称释迦牟尼、佛陀。——译者注
[39] 西方学者奥利佛持此观点。——译者注
[40] 佛陀的弟子之一。佛陀游化摩揭陀时,曾借宿于优楼频螺迦叶家中并显示种种神通,迦叶因此成为佛陀弟子。——译者注
[41] 富永仲基氏(1715—1746),日本江户时代的思想家,著名的宗教批评家。——译者注
[42] 从“无明”追寻到“老死”称为“顺观”;从“老死”追寻到“无明”称为“逆观”。——译者注
[43] 这也是佛陀极力想要打破的空见。——原注
[44] 指《佛说诸德福田经》。——译者注
[45] 在家信佛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称作“优婆塞”。——译者注
[46] 佛教早期没有书面经典,僧众以口头传诵的方式传承佛法。“结集”指僧人们进行集会,将口头传诵的佛法编纂为书面经典的活动。——译者注
[47] 《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所含小经数量太多,无法统计总数。——原注
[48] 通常中文原本都会被保存下来。——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