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第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

宋 林 億校正

明 趙開美校刻

沈 琳仝校

辨陽明病脉證并治第八合四十四法,方一十首,一方附,并見陽明少陽合病法。

提要

本篇首先以“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叙述了陽明病邪之來路和陽明病的成因。繼之以“胃家實”三字高度概括了陽明病證的裏、熱、實三大特點。

陽明裏實證,輕重不一,故其治療有調胃承氣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之異。

陽明熱證,包括熱鬱于上的梔子豉湯證、熱盛于中的白虎加人參湯證、熱與水結于下的猪苓湯證。

仲景以假賓定主手法,論陽明虚寒病證於陽明裏熱實證之前,意在對比求辨。同時本篇論述了濕熱發黄的茵陳蒿湯證、梔子蘗皮湯證、麻黄連軺赤小豆湯證,爲陽明邪熱與脾濕相合爲患,不專爲陽明所主,故置於篇末。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第一。三味,前有陽明病二十七證。

陽明病,脉遲,汗出不惡寒,身重短氣,腹滿潮熱,大便鞕,大承氣湯主之。若腹大滿不通者,與小承氣湯。第二。大承氣四味,小承氣三味。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鞕者,可與大承氣湯。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與小承氣湯。若不轉失氣,不可攻之。後發熱復鞕者,小承氣湯和之。第三。用前第二方,下有二病證。

傷寒若吐下不解,至十餘日,潮熱,不惡寒,如見鬼狀,微喘直視,大承氣湯主之。第四。用前第二方。

陽明病,多汗,胃中燥,大便鞕,讝語,小承氣湯主之。第五。用前第二方。

陽明病,讝語,潮熱,脉滑疾者。小承氣湯主之。第六。用前第二方。

陽明病,讝語,潮熱,不能食,胃中有燥屎,宜大承氣湯下之。第七。用前第二方,下有陽明病一證。

汗出讝語,有燥屎在胃中。過經乃可下之,宜大承氣湯。第八。用前第二方,下有傷寒病一證。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讝語遺尿,白虎湯主之。第九。四味。

二陽併病,太陽證罷,潮熱汗出,大便難,讝語者,宜大承氣湯。第十。用前第二方。

陽明病,脉浮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惡熱身重。若下之,則胃中空虚,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第十一。二味。

若渴欲飲水,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第十二。五味。

若脉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湯主之。第十三。五味。下有不可與猪苓湯一證。

脉浮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第十四。三味。下有二病證。

陽明病下之,外有熱,手足温,不結胸,心中懊憹,不能食,但頭汗出,梔子豉湯主之。第十五。用前第十一方。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胸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第十六。七味。

陽明病,脇下滿,不大便而嘔,舌上胎者,與小柴胡湯。第十七。用上方。

陽明中風,脉弦浮大,短氣腹滿,脇下及心痛,鼻干不得汗,嗜卧,身黄,小便難,潮熱而噦,與小柴胡湯。第十八。用上方。

脉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黄湯。第十九。四味。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利,津液内竭,雖鞕,不可攻之。須自大便,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猪膽汁。第二十。一味。猪膽方附,二味。

陽明病,脉遲,汗出多,微惡寒,表未解,宜桂枝湯。第二十一。五味。

陽明病,脉浮,無汗而喘,發汗則愈,宜麻黄湯。第二十二。用前第十九方。

陽明病,但頭汗出,小便不利,身必發黄,茵蔯蒿湯主之。第二十三。三味。

陽明證,喜忘,必有畜〔1〕血,大便黑,宜抵當湯下之。第二十四。四味。

〔1〕畜 宋本《傷寒論》作“畜”。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第二十五。用前第二方。下有一病證。

病人煩熱,汗出解,如瘧狀,日晡發熱。脉實者,宜大承氣湯;脉浮虚者,宜桂枝湯。第二十六。大承氣湯用前第二方。桂枝湯用前第二十一方。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本有宿食,宜大承氣湯。第二十七。用前第二方。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宜大承氣湯。第二十八。用前第二方。

食穀欲嘔,屬陽明也,吴茱萸湯主之。第二十九。四味。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寒,不嘔,心下痞,此以醫下之也。如不下,不惡寒而渴,屬陽明,但以法救之,宜五苓散。第三十。五味。下有二病證。

趺陽脉浮而濇,小便數,大便鞕,其脾爲約,麻子仁丸主之。第三十一。六味。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熱者,調胃承氣湯主之。第三十二。用前第一方。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第三十三。用前第一方。

太陽病,若吐下發汗後,微煩,大便鞕,與小承氣湯和之。第三十四。用前第二方。

得病二三日,脉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鞕,小便利,屎定鞕,宜大承氣湯。第三十五。用前第二方。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宜大承氣湯。第三十六。用前第二方。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第三十七。用前第二方。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第三十八。用前第二方。

腹滿不减,减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第三十九。用前第二方。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脉滑而數,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第四十。用前第二方。

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脉數,可下之。假令已下,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第四十一。用前第二十四方,下有二病證。

傷寒七八日,身黄如橘色,小便不利,茵蔯蒿湯主之。第四十二。用前第二十三方。

傷寒身黄發熱,梔子蘗皮湯主之。第四十三。三味。

傷寒瘀熱在裏,身必黄,麻黄連軺赤小豆湯主之。第四十四。八味。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1〕一云絡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2〕,大便難是也。

〔1〕脾約 《玉函》卷三下有“一作脾結”。

〔2〕煩實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無。

按語

本條論述陽明病的成因:一是邪由太陽傳來;二是病起本經;三是少陽誤汗、誤利小便,致津傷胃燥而成陽明病。

陽明之爲病,胃家實〔1〕一作寒是也〔2〕。

〔1〕胃家實 《千金翼》卷九作“胃中寒”。

〔2〕陽明之爲病……是也 《玉函》卷三冠陽明病篇之首。

按語

此爲陽明病提綱。“胃家實”三字,揭示了陽明病之病位、病性。既謂之“實”,則其證治自寓其中。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1〕,内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2〕也。

〔1〕更衣 解大便之婉辭。

〔2〕陽明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下有“病”字。是。

按語

本條旨在强調津傷胃燥是陽明府實形成的關鍵。言外之意,凡熱性病治療過程中,尤當注意固護津液。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按語

言外以明内,察外以候内,“外證”亦是辨陽明裏實證的客觀依據。

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按語

陽明受邪之初,邪在經表,可見爲時甚短而程度輕微的惡寒現象,但迅即變爲不惡寒反惡熱,此與太陽表病之惡寒迥異。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爲陽明病也。

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1〕,因轉屬陽明也。傷寒〔2〕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3〕者,是轉屬陽明也。

〔1〕徹 透也。

〔2〕傷寒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作“病”。

〔3〕濈濈然 此謂汗出連綿不斷貌。

傷寒三日,陽明脉大。

按語

脉大爲陽,反映陽明邪熱有餘,主熱而不主實,是白虎湯證之脉。

傷寒脉浮而緩,手足自温者,是爲繫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爲陽明病也。

傷寒轉〔1〕繫陽明者,其人濈然〔2〕微汗出也。

〔1〕轉 《千金翼》卷九作“傳”。

〔2〕濈然 《玉函》卷三作“濈濈然”。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脉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按語

風為陽,寒為陰,風寒不同氣,故其發病亦有陰陽之別。在太陽則以有汗與無汗區分;在陽明則以能食與不能食相別。

陽明病,若〔1〕中寒者〔2〕,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3〕,必大便初鞕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1〕若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無。

〔2〕中寒者 《註解傷寒論》卷五無“者”字。

〔3〕固瘕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太平聖惠方》卷八辨傷寒脉候作“堅瘕”。錢潢《傷寒溯源集》注:“大便初硬後溏,因成瘕泄。瘕泄即溏泄也,久而不止,則焉固瘕。”

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1〕,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2〕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并,脉緊〔3〕則愈。

〔1〕利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作“數”。

〔2〕奄(yǎn掩)然 忽然。

〔3〕脉緊 《千金翼》卷九作“堅者”。

按語

寒濕在表,骨節疼痛,其脉必緊。今正勝邪却,汗出寒解,故云脉緊則愈。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1〕。

〔1〕至戌上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作“盡戌”。

按語

陽明之氣旺於申酉戌,故逢时則氣旺,其病欲解。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熱必噦。

按語

陽明病之不能食,有寒熱虚實之分。實熱者,大承氣湯攻之即愈;虚寒者,自當温補,誤攻,必剋伐胃氣而致噦。

陽明病,脉遲,食難用飽,飽則微〔1〕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癉〔2〕。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脉遲故也。

〔1〕微 《玉函》卷三、《金匱要略》卷中均作“發”。

〔2〕穀癉 病名,黄疸病之一種,詳《金匱要略•黄疸病脉證并治》。“癉”通“疸”,《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註解傷寒論》卷五作“疸”。

陽明病,法〔1〕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虚故也。

〔1〕法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作“當”。

按語

太陽病表證以有汗爲虚,無汗爲實;陽明病裏熱實證,以汗多爲實,無汗爲虚。陽明主肌,今陽明既虚,是以出現“如蟲行皮中狀”。

陽〔1〕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欬,手足厥者,必苦頭痛〔2〕。若不欬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一云冬陽明。

〔1〕陽 《千金翼》卷九上有“冬”字。

〔2〕必苦頭痛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作“其人頭必痛”。

按語

本證病機在於陽明胃寒氣逆,逆則嘔、欬、頭痛而手足厥。仲景未出方治,據證論方,似用吴茱萸湯爲允。

在陽明病三承氣等證之前,用以上七條論述了胃氣虚寒的各種脉證,意在提醒後人,陽明病雖以裏熱實爲主體,但陽明虚寒之情亦不可不明。

陽〔1〕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欬,其人咽必痛。若不欬者,咽不痛。一云冬陽明。

〔1〕陽 《千金翼》卷九上有“冬”字。

按語

本條言胃熱上蒸,上條論胃寒氣逆之證,大有相互鑑别之意。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黄。

按語

本條論陽明濕熱發黄的前驅證候,臨證觀察,黄疸初起多見此證。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黄。

陽明病,脉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盗汗出。

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此必衄。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1〕,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鞕。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爲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1〕差 《玉函》卷三作“瘥”。

按語

本證爲病瘥後陰陽自和之範例。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按語

嘔多而不可下之理有二:一是説明邪有上越之勢;二是反映病位偏上。故其治療當因勢利導,不可逆其病勢而用攻下之法。

陽明病,心下鞕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1〕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1〕利遂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作“遂利”。

按語

心下痞硬而滿,知病位不在腸,絶無燥屎可言,故不可下。古人所言“心下”,即今之胃脘部,論中言心下硬滿者,有大柴胡湯證、五苓散證、桂枝人參湯證、瀉心湯證、旋覆代赭石湯證,獨不見於承氣湯證,可鑑。

陽明病,面合色赤〔1〕,不可攻之,必〔2〕發熱。 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1〕面合色赤 成無己注:“合,通也。陽明病面色通赤者,熱在經也。”

〔2〕必 《玉函》卷三上有“攻之”。

按語

陽明病見面合色赤,爲在經之邪郁而不解。據太陽病中篇“面色緣緣正赤者,此陽氣怫郁在表,當解之熏之”之訓,知本證宜汗而不宜下也。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1〕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方一。

甘草二兩,炙 芒消半升 大黄四兩,清酒洗

右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頓服之,以調胃氣。

〔1〕心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作“而”。

陽明病,脉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1〕,一法與桂枝湯。 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2〕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大承氣湯。方二。

大黄四兩,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消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3〕,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温再服,得下餘勿服。

小承氣湯方

大黄四兩 厚朴二兩,炙,去皮 枳實三枚,大者,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1〕外未解也 《千金要方》卷九、《外臺秘要》卷一下有“桂枝湯主之”。

〔2〕不通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而不大便”。

〔3〕物 《玉函》卷八、《千金翼》卷九作“味”。

按語

本條大意有四:一言陽明府實兼有表證者,不可攻下,當先表後裏;二是補述大承氣湯證的又一見證——手足濈然汗出。三言應用承氣類的重要辨證依據之一是有潮熱,其熱不潮不可與。四言“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提示了小承氣湯證症狀重在痞滿。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鞕者,可與大承氣湯,不鞕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1〕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2〕者,必大便復鞕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小承氣湯。三。用前第二方。

〔1〕失 《玉函》卷三作“矢”,下同。

〔2〕發熱 《玉函》卷三作“發潮熱”。

按語

從本條用小承氣湯以測有無燥屎之法,提示醫者用大承氣湯尤當審慎。

夫實則讝語,虚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讝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按語

陽明裏實證可兼正虚之情,直視、喘滿、下利,爲正衰邪實,氣竭陰傷,故主死。

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讝語。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按語

汗多亡陽讝語者,有死有生。脉短主死,責之陽亡而陰亦將竭;脉自和主生,是胃氣猶存。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牀〔1〕,惕而〔2〕不安,一云順衣妄撮,怵惕不安。 微喘直視,脉弦者生,濇者死。微者,但發熱讝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四。用前第二方。

〔1〕摸牀 《玉函》卷三作“撮空”,《脉經》卷七作“妄撮”。

〔2〕惕而 《玉函》卷三、《脉經》卷七、《千金翼》卷十作“怵惕”。

按語

陽明府實證,瀉下務須及時,若當下失下,必致燥熱内伐肝腎真陰,而成危篤之證。“脉弦者生,濇者死”,暗示了在熱病過程中,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之理。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則讝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讝語止者,更莫復服。五。用前第二方。

陽明病,讝語發潮熱,脉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氣〔1〕者,更服一升,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濇者,裏虚也,爲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六。用前第二方。

〔1〕轉氣 《註解傷寒論》卷五作“轉失氣”,下同。

陽明病,讝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1〕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耳,宜大承氣湯下之。七。用前第二方。

〔1〕胃中 《玉函》卷三、《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無。此二字誤衍。

陽明病,下血讝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寫〔1〕之,濈然汗出則愈。

〔1〕寫 《玉函》卷三、《脉經》卷七、《註解傷寒論》卷五作“瀉”。

按語

太陽病下篇的熱入血室證,其熱來自太陽;本條熱入血室證,其熱來自陽明。仲景於此論之,意在言陽明邪熱有下迫血室之機。

汗汗一作卧。出讝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爲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虚裏實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八。用前第二方,一云大柴胡湯。

按語

前論陽明府實證,當下即下,不可延誤,以防燥熱内伐真陰;今論陽明攻下之法,必待府實已成方可用之,不可過早。可見下法之運用,要在適時。

傷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滿,沉爲在裏,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爲難,表虛裏實,久則讝語。

按語

脉沉而喘滿,非表邪爲患,故言“表虚”。復見大便難,是知此喘乃爲陽明燥氣逆阻於肺所致,故言“裏實”。其治,自當求於陽明。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1〕,面垢〔2〕,又作枯,一云向經。 讝語遺尿。發汗則讝語〔3〕。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方九。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口不仁 口中麻木,知覺減退。

〔2〕面垢 面部如有污垢。“面垢”,《千金翼》卷九作“言語向經”。

〔3〕讝語 《玉函》卷三下有“甚”字。

按語

三陽合病而治從陽明者,熱邪偏重於陽明也。

二陽併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讝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十。用前第二方。

陽明病,脉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1〕公對切反讝語。若加温〔2〕針,必怵惕〔3〕煩躁不得眠。 若下之,則胃中空虚,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方十一。

肥梔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綿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煮梔子取二升半,去滓,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進一服,得快吐者,止後服。

〔1〕憒憒(kuì潰) 心中煩亂不安之狀。《素問•至真要大論》:“厥陰之勝,耳鳴頭眩,憒憒欲吐。”

〔2〕温 《註解傷寒論》卷五作“燒”。

〔3〕怵惕(chù tì觸替) 驚懼慌恐。 《説文•心部》:“怵,恐也。”《廣雅•釋詁》卷二下:“怵、惕、恐,懼也。”

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十二。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脉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湯主之。方十三。

猪苓去皮 茯苓 澤瀉 阿膠 滑石碎,各一兩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膠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按語

以上三條,論陽明熱證的三種治法,所謂清熱之開手三法。陽明屬胃,位居於中,下賅於腸,其經上貫膈(胃之大絡貫膈),故其邪熱可及于上中下三部。熱郁膈上者,治以梔子豉湯;熱盛于中者,治以白虎加人參湯;熱迫于下而與水結者,治以猪苓湯。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猪苓湯,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按語

本條文意有二:一、猪苓湯證與白虎湯證皆有發熱而渴,汗多而渴者爲白虎湯證,渴而小便不利者爲猪苓湯證。二、猪苓湯以利水爲主,雖兼育陰,亦不可用於陽明熱盛津傷者。

脉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方十四。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按語

本爲四逆湯證,而述於陽明熱證之後,乃因證已現陰盛格陽的假熱之象,故特與白虎湯證之表裏俱熱相鑑别。

若〔1〕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

〔1〕若 《脉經》卷七上有“陽明病”。

脉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按語

上條言不能食,寒在府而飲水作噦,本條論能食,熱在經而致衄。寒熱對比,以明辨證。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温,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十五。用前第十一方。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脇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方十六。

柴胡半斤 黄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語

本謂陽明病而治以小柴胡湯,不僅因其有“胸脇滿不去”,即所謂有柴胡證,更因小柴胡湯尚有内和陽明之功,乃一舉兩得之法。

陽明病,脇下鞕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十七。用上方。

按語

本條提示:小柴胡湯證的舌象爲白苔,陽明病兼少陽證,舌苔白而未黄者,可用小柴胡湯。小柴胡湯能和解樞機而暢通三焦,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而胃氣因和,則濈然汗出而解。故小柴胡湯對少陽兼太陽病或兼陽明病者,皆有施用之機會。

陽明中風,脉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脇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脉續浮者,與小柴胡湯。十八。用上方。

按語

雖言陽明中風,然其邪壅滯少陽,致使三焦不暢,水濕搏結,氣機受阻,故用小柴胡湯調暢三焦。正如《中藏經》所云:“三焦通,則内外左右上下皆通矣。”

脉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黄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麻黄湯。方十九。

麻黄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箇,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按語

不尿而腹滿者,謂之關;噦而甚者,謂之格,兩證并見,謂之關格。《難經》云:“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故謂不治。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爲津液内竭,雖鞕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膽汁,皆可爲導。二十。

蜜煎方

食蜜七合

右一味,於銅器内,微火煎,當須〔1〕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併手捻作挺,令頭鋭,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鞕。以内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試甚良〔2〕。

又大猪膽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醋,以灌穀道内,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

〔1〕當須 《註解傷寒論》卷五作“稍”。

〔2〕疑非仲景意,已試甚良 《玉函》卷八、《千金翼》卷九、《註解傷寒論》卷五均無。

按語

仲景對津液内竭所致大便鞕,提出了導便與灌穀道之法,這是世界醫學史上應用直腸給藥與灌腸療法的先驅。

陽明病,脉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二十一。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取汗。

陽明病,脉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黄湯。二十二。用前第十九方。

按語

以上兩條,論風寒之邪初侵陽明經表之證治。《素問•熱論》:“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即此之謂。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爲熱越,不能發黄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1〕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爲瘀熱在裏,身必發黄,茵蔯蒿湯主之。方二十三。

茵蔯蒿六兩 梔子十四枚,擘 大黄二兩,去皮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蔯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2〕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减,黄從小便去也。

〔1〕劑 《玉函》卷三、《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齊”。

〔2〕分 《玉函》卷三、《註解傷寒論》卷五下有“温”字。

按語

本條論陽明濕熱發黄之機理與證治。小便不利,則濕不得泄,汗不得出,則熱不得越,濕熱合邪,瘀熱在裏,故必身黄。茵蔯蒿湯爲治濕熱發黄的代表方劑,臨床加减用之多效。

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方二十四。

水蛭熬 蝱蟲去翅足,熬,各三十箇 大黄三兩,酒洗 桃仁二十箇,去皮尖及兩人者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按語

本條所論陽明畜血證治,實開胃腸瘀血證治之先河。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二十五。用前第二方。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按語

本條補述了大承氣湯證的又一辨證要點:繞臍痛,發作有時。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脉實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二十六。大承氣湯用前第二方。桂枝湯用前第二十一方。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二十七。用前第二方。

按語

下後不解可以再下,與汗後不解可以再汗同屬一理,不必拘泥於已下之情而當下不下。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1〕一作怫鬱。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二十八。用前第二方。

〔1〕喘冒 《千金翼》卷九作“怫鬱”。

食穀欲嘔〔1〕,屬陽明也,吴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吴茱萸湯。方二十九。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1〕嘔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註解傷寒論》卷五下有“者”。 是。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方三十。

猪苓去皮 白术 茯苓各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桂枝半兩,去皮

右五味,爲散,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脉陽微而汗出少者,爲自和〔1〕一作如。也,汗出多者,爲太過。陽脉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爲太過。太過者,爲陽絶於裏,亡津液,大便因鞕也。

〔1〕和 《千金翼》卷九作“如”。

脉浮而芤,浮爲陽,芤爲陰,浮芤相摶,胃氣生熱,其陽則絶。

趺陽脉浮而濇,浮則胃氣强,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摶,大便則鞕,其脾爲約,麻子仁丸主之。方三十一。

麻子仁二升 芍藥半斤 枳實半斤,炙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炙,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右六味〔1〕,蜜和〔2〕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爲度〔3〕。

〔1〕味 《玉函》卷八、《註解傷寒論》卷五下有“爲末,煉”。

〔2〕和 《玉函》卷八作“爲”。

〔3〕以知爲度 以愈爲凖。《方言》卷三:“差、間、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謂之差,或謂之間,或謂之知。知,通語也。”

按語

脾約證,爲“亡津液”所致,治以麻子仁丸,乃陽明潤下之法。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1〕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三十二。用前第一方。

〔1〕蒸蒸發熱 裏熱熾盛貌。“蒸蒸”通“烝烝”,盛也。

按語

本證當着眼“蒸蒸發熱者,屬胃也”句,它指出了調胃承氣湯證側重在胃,故見蒸蒸發熱,與大承氣湯證之側重在腸的日晡潮熱則有所不同。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三十三。用前第一方。

按語

腹脹滿而不痛,可見其府實甚輕,或僅爲陽明燥熱壅滯,故行調胃法。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鞕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三十四。用前第二方。

按語

調胃承氣湯證,不言便鞕,以燥熱僅在于胃;此小承氣湯證,則明言大便鞕,乃陽明之燥熱已下結于腸。仲景先論調胃承氣湯,後論小承氣湯者,具有陽明府實病證先胃而後腸,從上而下之次第。

得病二三日,脉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鞕。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受食〔1〕,一云不大便但初頭鞕,後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三十五。用前第二方。

〔1〕雖不受食 《脉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雖不大便”。

按語

前以轉失氣而測屎定鞕,此以小便數多而知燥屎已結,這種察二便以知燥屎之法,確是從臨床體驗而來。至于用小承氣湯而不用大承氣湯者,乃因其能食而心下鞕,知邪熱燥結未至於深之故。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1〕,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爲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三十六。用前第二方。

〔1〕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謂患者目光昏暗,目睛不靈活。“不了了”,不明貌。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1〕。 三十七。用前第二方。一云大柴胡湯。

〔1〕宜大承氣湯 《脉經》卷七作“屬大柴胡湯”。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三十八。用前第二方。

按語

以上三條,論陽明病急下之證。其急下之理,不外府邪來勢迅猛,或邪熱灼津欲涸,或胃燥而内竭真陰,如不急下燥熱,則不能保全其欲竭之陰液,“急下”寓存陰之義。

腹滿不减,减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三十九。用前第二方。

按語

此爲實熱之腹滿,故宜大承氣湯下之。與《金匱要略》“腹滿時减,復如故,此爲寒,當與温藥”之虚寒腹滿相比,足見腹滿一證而有虚實寒熱之分。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負者,爲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爲負也。脉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四十。用前第二方。

按語

本條可體會兩點:一、以五行之理而明病機之順逆。二、宿食積滯而腑氣不通者,亦可用大承氣湯下之。

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脉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喜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四十一。用前第二十四方。

若脉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1〕熱便膿血也。

〔1〕協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作“挾”。

傷寒發汗已,身目爲黄,所以然者,以寒濕一作温在裏不解故也。以爲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

按語

證爲寒濕發黄,其色必暗,其脉必遲。治療當温化寒濕,而忌寒凉之品,可酌選理中湯加茵蔯蒿治之。

傷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蔯蒿湯主之。四十二。用前第二十三方。

傷寒身黄發熱。梔子蘗皮湯主之。方四十三。

肥梔子十五箇,擘 甘草一兩,炙 黄蘗二兩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傷寒瘀熱在裏,身必黄〔1〕,麻黄連軺〔2〕赤小豆湯主之。方四十四。

麻黄二兩,去節 連軺二兩,連翹根是 杏仁四十箇,去皮尖 赤小豆一升 大棗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切,一升 生薑二兩,切 甘草二兩,炙

右八味,以潦水〔3〕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盡。

〔1〕黄 《註解傷寒論》卷五上有“發”。

〔2〕軺(yáo 摇) 《千金翼》卷九作“翹”。

〔3〕潦(liáo僚)水 雨水。《禮記•曲禮上》:“水潦降,不獻魚鼈。”鄭玄注:“雨水謂之潦。”

按語

以上三條,論濕熱發黄證治;茵蔯蒿湯證爲熱重於濕而病偏於裏;麻黄連軺赤小豆湯證爲濕熱發黄而證情兼表;梔子蘗皮湯證則界於兩者之間。三證同中有異,治法亦不盡相同。

辨少陽病脉證并治第九方一首,并見三陽合病法。

提要

少陽膽木,内寄相火,性喜條達,最忌抑鬱不伸。本篇開宗明義以口苦、咽干、目眩之少陽府證作爲辨證提綱,更以往來寒熱、胸脇苦滿等少陽經證反映少陽病多以氣機鬱抑爲其病機特點。

太陽病表證宜汗,陽明病裏證宜下,惟少陽病的半表半裏之證,汗下皆在禁用之列。總觀全篇僅見小柴胡湯一方,説明少陽病之正治,惟此“和”之一法而已。

少陽爲病,外可及於太陽,内可及於陽明。其兼變之證治已詳於太陽、陽明篇中,當對照合參,以求少陽證治之全貌。

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脇下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脉沉緊者,與小柴胡湯。第一。七味。

少陽之爲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按語

此條爲少陽病提綱證,皆膽府鬱火上炎之象。《内經》云,膽病者口苦。足見口苦一證對少陽病有特殊辨證之意義,故冠于諸證之首。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按語

本條諸證均與少陽經絡循行部位相關。此所言禁用吐下之法,下條言禁發汗,言外之意,少陽病惟有“和”之一法可行。

傷寒,脉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讝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1〕而悸。一云躁。

〔1〕煩 《玉函》卷三上有“則”。

按語

本條補述少陽病的主脉——弦細。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脇下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脉沉緊者,與小柴胡湯。方一。

柴胡八兩 人參三兩 黄芩三兩 甘草三兩,炙 半夏半升,洗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已吐下發汗温針,讝語,柴胡湯證罷,此爲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陽合病,脉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爲陽去入陰故也。

按語

躁煩,乃以躁爲主,躁爲陰,又無大熱,可知表病入裏,故曰“陽去入陰”。

傷寒三日,三陽爲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爲三陰不受邪也。

按語

本條文意,旨在説明少陽爲三陰之屏障。如果少陽之氣不衰,即能抵御邪氣傳入陰經。

傷寒三日,少陽脉小者,欲已也。

按語

“脉小”非謂“小”脉,乃是與原來脉勢相比爲小。《素問•離合真邪論》云:“夫脉者,大則邪至,小則平”,故欲已也。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1〕。

〔1〕至辰上 《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并作“盡辰”。

按語

少陽甲木旺於寅而盛於卯,故得其時,則抗邪有力而病欲解。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