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例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本书分校与注两部分:校文附於正文下,校文上加【校】字符号,以醒面目;注文别附於正文每章後面,用数目符号标明之。

二、本书传世刻本,我所见到的有下列各种:

(一)如隐堂本(诵芬室与四部丛刊三编即据之影印)

(二)吴琯古今逸史本

(三)绿君亭本(津逮秘书本即用此版并印,故与之实为一本)

(四)汉魏丛书本(王谟刻本)

(五)徐毓卿本(不题刻书年月观其字体及欵式大概在清朝初期)

(六)璜川吴氏真意堂活字本

(七)照旷阁学津讨源本

(八)吴若准集证本

(九)洛阳西华禅院重刊集证本

(一〇)李葆恂重刊集证本

(一一)唐晏鈎沈本

(一二)日本大正藏经本

(一三)四部备要重印集证本

(一四)张宗祥合校本(一九三〇年商务印书馆石印本)

这些本子,各有长短。据内容分析,汉魏丛书本、徐毓卿本源出於吴琯本,学津讨源本源出於绿君亭本,西华禅院本、李葆恂本、四部备要本源出於吴若准本。吴若准本虽出於如隐堂本,实际他据的是钞本,因此与如隐堂刊本有些不同。真意堂本则出於曹炎志校旧钞本。归纳起来,可以合为五类:一为一类,二、四、五为一类,三、七为一类,六为一类,八、九、十、十三为一类。历来公认如隐堂本为最古最善,所以决定用它作为底本,而以吴琯本、汉魏丛书本(汉魏本实出於吴琯本,因为各校本多引以为据,就不嫌重复,列在吴琯本後)、绿君亭本、真意堂本、吴若准集证本作为主要校本。其他本子如有重要异文,亦为标出。

至於唐晏鈎沈本、大正藏经本、张宗祥合校本皆不专主一本,从各本中择长而定。唐本有时以意定之,张本、大正藏则注异文於下,并非别有佳本可据。因之这里仅引异文异说,其他从略。

三、校文除依据各本互勘外,其他类书或古籍中引用及与本书有关系的,亦搜辑异文,以资校助。本书因向未见宋、元旧刻,引他书异文校勘断到元代为止。

四、正文虽有讹夺,仍旧不稍改动。其须补、须删、须正之字,除於校文内说明外,还用下列各种符号分别标明之,以便省览。

(一)校字无论校误或校异,均於所校文旁志以黑点(.);若原文有误,灼然无疑的,则迳将正字列於误字之下,加以括弧()识之。

(二)原文疑衍而须删的,则於须删部分的起讫处加用双綫三角括弧(《》)。

(三)原本空格,据他本或他书校补的,则於所校补的文旁志以黑三角记号(▲)。

(四)原文虽不空格,但有缺文,据他本或他书校增的,则於所校增的起讫处加用单綫三角括弧(〈〉)。

五、本书行欵分章,主要依照如隐堂本原式,但为顾到文意首尾清楚、便於阅读起见,随文略分段落(决无将文字前後移动)。读者如要知道原式如何,只要将文字迳接上文,即可恢复。

六、依据刘知几史通所说,杨衒之着本书时曾自为子注。不知何时子注与本文混在一起,遂难从区别。清代顾广圻要仿全祖望整理水经注例分出子注,没有做成。吴若准与唐晏根据此说,先後试行分析,都有缺点,有人论之已详。张宗祥列举本书子注不易分的理由,其说颇允。(上举各说,均详见於本书附编,此从略。)今天没有找到更古的本子或文与注不同定例的确论时,还是以依照原样不强行分别为宜。所以本书不敢袭取吴、唐二家的成规。

七、本书注本向来极少,现见的仅有周延年先生洛阳伽蓝记注一种。屠敬山(寄)先生曾有注及校勘记各五卷,惜稿本於旅游的途中被盗劫去。(据敬山先生诗稿鸳鸯泺遇盗诗自注,稿为其令孙伯范先生所示。)恐已不在人间。周注简略,取资不多。兹将本注要点,略述如次:

(一)本注除解释文字外,尤注重於北魏政治、宗教、社会史事的补充及考订。

(二)解释已详於校文者,注从略。

(三)通常习用语,随文自明者,注从略。

(四)引用旧说旧注及近人着作者,必标明所出,不敢掠美。

八、本书第五卷闻义里条下惠生、宋云西域求法一文,旧有丁谦、张星烺及法国人沙畹(冯承钧译)等注笺。这里注文就采用集注体例,与他注稍有不同。例别详本注中,此略。

九、援引他书,所用标点符号,为求全书统一起见,均依照本书例标点之,故间有与原书不相同的。

十、凡与本书有关的着录及题识等,辑录为附编,列於书後。别辑佚文考与杨衒之传亦列在附编内。

十一、考证史事,首重时地。按图稽年,有助披览,因别制洛阳城图与年表列於附编,体例别详本文。

十二、魏书原有阙佚,今本多经後人以北史等书补足。本书校注所援,如为北史的补篇,理应直接引证,但为了前後统一,免致瞀乱起见,仍概用「魏书」篇名,不为别出。

洛阳伽蓝记序【校】(汉魏丛书本题作「伽蓝记序例」。唐晏鈎沈本作「原序」。)

魏抚军府司马杨衒之撰【校】(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魏上有後字。吴若准集证本撰作譔,同。)

三坟五典之说,九流百代(氏)【校】(各本皆作代。历代三宝记九、大唐内典录四、续高僧传一引作氏。按上句「三坟五典」为一义,此句当亦相似。百代与九流义不相侔,必误。盖北朝及唐人书氏字常作氏,形与代极似,遂以致误。本书卷一景林寺下「学极六经,说通百氏」,与此句法相同。可证。百氏犹百家。梅鼎祚释文纪以为三宝记字误,傎矣。今据以正。)之言,并理在人区,【校】(吴集证本人作寰。按人区句系据後汉书西域传,见注,集证本疑非。)而义兼【校】(三宝记兼作无。内典录、续僧传作非。)天外。【校】(吴集证本外作下,非。)至於一乘二谛之原,三明六通【校】(三宝记、内典录、续僧传皆作「六通三达」。三达与三明义相同。)之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自顶(项)日【校】(各本皆作顶。内典录、续僧传作项。按本书四白马寺下记此事作「项背日月光」,详见注。杨氏一人所言,不应彼此歧异。水经谷水注亦作「项佩白光」,则此句当以作项为是,今正。三宝记作顷,亦项字之譌。)感梦,满月流光,阳门饰豪【校】(吴琯本、汉魏本作毫,三宝记、内典录、续僧传同。按豪毫古通。)眉之像,夜台图绀发之形。尔【校】(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尔作迩,同。)来奔竞,其风遂广。至晋永嘉唯有寺四十二所。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逾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校】(汉魏本屣作履。)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於是昭提【校】(各本昭作招。按昭与招音同,说见注。)栉比。【校】(内典录比作批,非。)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摸【校】(吴琯本、汉魏本、吴集证本作模。三宝记作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校】(三宝记作云台。按云台谓陵云台,见本书一瑶光寺下,亦通。)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暨永熙多难,皇舆迁邺,诸寺僧尼,亦与时徙。至武定五年,岁在丁卯,【校】(各本皆同。三宝记作武定元年中,无岁在丁卯四字。按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历代三宝记篇云:「杨衒之自序见三宝记九,与今本异同数十字,皆比今本为长。其最关史实者,为今本武定五年,岁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句。三宝记作武定元年中,无岁在丁卯四字,诸家皆未校出。据藏本,则此四字当为後人所加。」陈先生虽未明言五年与元年为孰是,揆其意似以三宝记为然。考杨氏写此记,即因行役洛阳而感作。写成时期当距此极近。今按本书三报德寺下记武定四年,高欢迁石经於邺,本书四永明寺下记武定五年,孟仲晖为洛州开府长史。若依三宝记作元年,则作记之时,相距似觉过远。且武定元年,高欢与宇文泰战于邙山,洛州复入于东魏。以事理论之,此际兵马仓卒,恐亦非衒之重游洛阳之时。故仍以从今本作五年为是。)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校】(真意堂本、照旷阁本丘作邱,汉魏本作坵,同。)墙被蒿艾,巷罗荆棘。【校】(自城郭崩毁句下至此,三宝记作「墙宇倾毁,荆棘成林」。与今本不同。)野兽穴於荒阶,山鸟巢於庭树。游儿牧竖,踯躅於九逵;农夫耕稼(老),【校】(各本皆作稼。三宝记作老。按农夫耕老正与上句「游儿牧竖」为对文。若作耕稼,与下句艺黍义嫌重复,故作老为是。)艺黍於双阙(阙)。【校】(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吴集证本作阙。按字书无阙字。盖阙字或书作阙,因以致误。当据正。)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京城表里【校】(三宝记作内外。)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寮【校】(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吴集证本作寥。三宝记亦作寥。按寮与寥同,广雅释诂:「寮,空也。」)廓,锺【校】(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吴集证本皆作钟。按锺与钟古字通。)声罕闻。恐後世无传,故撰斯记。然寺数最【校】(三宝记作众。)多,不可遍写,今之所录,上【校】(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吴集证本上作止。三宝记亦作止。)大伽蓝。其中小者,取其详世谛事【校】(三宝记作「详异世,谛俗事」。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详下有异字。)因而出之。先以城内为始,次及城外,表列门名,以远近为五篇。余才非着【校】(三宝记着作注。)述,多有遗漏。後之君子,详其阙焉。大和十七年,《後魏》【校】(按後魏之号,乃後人称拓跋氏魏以别於三国之魏。衒之魏臣,断无自称後魏之理。此殆後人旁注误入正文。二字当衍。)高祖迁都洛阳,诏司空公穆亮营造宫室。洛阳城门,依魏、晋旧名。【校】(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旧下有门字。)

东面有三门。北头第一门【校】(吴琯本、汉魏本无门字。)曰「建春门」,汉曰「上东门」。阮籍诗曰:「步出上东门」是也。魏、晋曰「建春门」,高祖因而不改。次南曰「东阳门」,汉曰「东中(中东)门」,【校】(吴集证云:「水经注曰:东阳门,故中东门也。此二字倒。御览作中东门是也。」按元河南志亦作中东门,当是。详见注,今正。)魏、晋曰「东阳门」,高祖因而不改。次南曰「青阳门」,【校】(吴集证云:「按水经注:阳渠水於城东隅枝分,北迳清阳门,故清明门也。则凡青阳、青明之青字,皆当作清字。各本俱脱书水旁。惟何氏本(按即汉魏丛书本)於城内修梵寺作清阳门,不误。」按水经谷水注朱谋玮本作清阳门,吴氏当即据之。但赵一清与戴震校本皆改作青阳门。考青阳门在东面,自取尔雅释天「春为青阳」之义,则作青者实不误。吴说殆非。又清明门,如隐堂本、绿君亭本、真意堂本皆作清,与谷水经注同,吴说亦误。)汉曰「望京门」,【校】(元河南志作望门,见注。)魏、晋曰「清【校】(吴集证本清作青。)明门」,高祖改为「青【校】(汉魏本、张合校本作清。)阳门」。

南面有三(四)【校】(吴琯本、汉魏本作四。张合校本亦作四。按四字为是,说详下文。)门。东头第一〈门〉【校】(吴集证本一下有门字。按以东西两面门文例之,此当有门字。今据补。)曰「开阳门」。初,汉光武迁都洛阳,作此门始成,而未有名。忽夜中有柱自来在楼上。後琅琊郡开阳县言南门一柱飞去,使来视之,则是也。遂【校】(吴琯本、汉魏本遂作因。)以「开阳」【校】(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阳下有县字。按以文义言之,不当有县字。)为名。自魏及晋,因而不改,高祖亦然。次西曰「平昌门」,汉曰「平门」,魏晋曰「平昌门」,高祖因而不改。次西曰「宣阳门」,汉曰「津门」,【校】(绿君亭本注云:「一本多一阳字。」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津下有阳字。按此文多有脱误,说详下。)魏、晋曰「津【校】(绿君亭本注云:「一作宣。」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作宣。)阳门」,高祖因而不改。【校】(唐晏鈎沈云:「水经注:谷水又南东屈,迳津阳门南。又东迳宣阳门南。又东迳平昌门南。又东迳开阳门南。是魏时洛阳南面有四门。而考之晋书地理志,亦云有四门。但西头作建阳门,疑为津字之误。然为四门则无异词。此云三门,当存疑。」张合校云:「案水经谷水注谷水云云(按与唐氏引相同,今略)。是魏时南面四门,了无疑义。又案晋书地理志亦云南有四门。又案太平寰宇记南面凡三门。开阳门在巳上。次西,汉有小苑门,在午上,晋改曰宣阳门。引述征记曰:謻门即宣阳门也。引华延隽洛阳记曰:即汉之宫门。次西,汉曰津门,在未上。是宣阳门汉名小苑门,不名津阳。而津门汉又另是一门,非即宣阳门也。依此文则南面三门,平昌居中,东为开阳,西为宣阳。然宣阳实在午上,为中门。则洛阳南面巳上一门,巳午之间一门,午上一门。未上无门,亦不可通。是知此条中有阙文。宣阳、津阳本系两门,一在午上,一在未上,因中有夺误,遂连为一。各本见下文三门,因而据改首句四字为三字。汉魏仍为四字,虽非善本,亦可贵矣。」按元魏迁都洛阳,除西北隅新辟承明一门外,余门悉仍其旧。汉、晋洛阳城为十二门,後魏时则为十三门。元河南志:「後魏京城,门十二。」其下列举各门仍为十三,是二字当为三字之误。又河南志及汉晋四朝洛阳宫城图(缪荃孙附印在元河南志首),南面有四门。东首开阳门,汉同。次西平昌门,汉为平城门。次西宣阳门,汉同。次西津阳门,汉同。志、图所记後魏城阙,都本伽蓝记。据此观之,则当时所见本,南面自有四门,而宣阳、津阳别为二门,与谷水注相同,可以无疑。又按本文「魏、晋曰津阳门,高祖因而不改」。即谓仍津阳旧名。显与上文宣阳门不相涉,下有脱文,其误犹可揣知。汉魏本改津阳为宣阳,遂使原迹泯没,益滋迷惑。吴氏集证反谓作宣为是,不知宣阳、津阳同见於本书卷三城南各条下,津阳字固不误,吴氏亦失之毫睫。细审此文,「次西曰宣阳门」句下,当脱「汉曰宣阳门魏晋因而不改,高祖亦然,次西曰津阳门」,二十一字。)

西面有四门。南头第一门曰「西明门」,汉曰「广阳门」。魏、晋因而不改,高祖改为「西明门」。【校】(张合校云:「太平寰宇记作晋改曰西明门。」)次北曰「西阳门」,汉曰「雍门」。魏晋曰「西明门」,高祖改为「西阳门」。次北曰「阊阖门」,汉曰「上西门」,〈上〉【校】(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有上字。按元河南志亦有上字,见注,此当有。)有铜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魏、晋曰「阊阖门」,高祖因而不改。次北曰「承明门」。承明者,高祖所立,当【校】(吴琯本、汉魏本无当字。)金墉城前东西大道。迁京之始,宫阙未就,高祖住在金墉城。城西有王南寺,高祖数诣寺【校】(吴集证本无寺字。)沙门论议,【校】(吴琯本、汉魏本作义。)故通此门,而未有名,世人谓之新门。时王公卿士常【校】(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作当。)迎驾於新门。高祖谓御史中尉李彪曰:「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此门宜以承明为称。」遂名之。

北面【校】(吴琯本、汉魏本无面字。)有二门。西头曰「大夏门」,汉曰「夏门」,魏、晋曰「大夏门」。尝【校】(吴琯本、汉魏本作帝。真意堂本尝上有帝字。)造三层楼,去地二【校】(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无二字。)十丈。【校】(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此下又有「高祖世宗造三层楼去地二十丈」十三字。吴集证云:「李善文选注引陆机洛阳记曰:大夏门,魏明帝所造,有三层,高百尺。又水经注:谷水又东历大夏门下,故夏门也。陆机与弟书云:门有三层,高百尺,魏明帝造。据此,则尝字当从何本作帝,其上脱去魏明二字。二字当从何本衍。」唐鈎沈本即据此作「魏明帝造三层楼,去地十丈。高祖、世宗造三层楼,去地二十丈」。按元河南志三大夏门下云:「宣武造三层楼,去地二十丈。洛阳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唯大夏门甍栋峻丽。」此文即本伽蓝记。则杨氏所称大夏门楼,为後魏宣武帝新造,非指魏明帝所造言也。吴氏说不可从。尝字上疑脱世宗(即宣武帝之庙号)二字。吴琯、汉魏等本文嫌重复,疑原是别本异文之注,误并入正文。)洛阳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惟大夏门甍栋干云。东头曰「广莫门」,汉曰「谷门」,魏、晋曰「广莫门」,高祖因而不改。〈自〉【校】(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有自字,义长,今据补。)广莫门以西,至於大夏门,宫观相连,被诸城上也。一【校】(张合校云:「照旷无一字。」按照旷阁本此句亦别起行,门字在第二字,第一字空格,津逮秘书本与之同,但绿君亭初印本(津逮即用绿君亭板)一字尚有,则当因版坏所致,非原本缺也。)门有三道,所谓九轨。【校】(绿君亭本注云:「一作九逵。」吴琯本、汉魏本、真意堂本作九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