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四首选一)
其四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1]。死后是非谁管得[2]?满村听说蔡中郎[3]。
这首诗是庆元元年(1195)十月陆游在山阴作。
* * *
[1] 作场:凡在群众中说唱故事,演奏歌曲及表演各种游艺,都叫做作场。
[2] “死后”句:这是说人死之后,是非善恶全由他人评论,自己不能作主,如下文所听说的蔡中郎故事。
[3] “满村”句:东汉蔡邕,字伯喈。灵帝中平六年(189)董卓强征之,次年即拜左中郎将。故后人称蔡邕为蔡中郎。今所传南戏中有《琵琶记》一种,演蔡邕及第后,弃其故妻,而为牛相国赘婿事。根据陆游这句诗可知南宋时民间已经演说有关蔡中郎的故事。
闻雁
霜高木叶空[1],月落天宇黑。哀哀断行雁,来自关塞北。江湖稻粱少,念汝安得食?芦深洲渚冷,岁晚霰雪逼。不知重云外,何处避毕弋[2]?我穷思远征,羡汝有羽翼。
这首诗是庆元元年(1195)十月在山阴作。诗人由于自己境遇的穷窘,对这个秋天孤雁的命运发生了深切的同情。末二句更进一步说自己还不如这个孤雁生有翅膀,可以自由来去。
* * *
[1] 霜高:霜重。
[2] 毕:网。弋:以绳系矢而射谓之弋。
枕上偶成
放臣不复望修门[1],身寄江头黄叶村。酒渴喜闻疏雨滴[2],梦回愁对一灯昏。河潼形胜宁终弃[3]?周汉规模要细论[4]。自恨不如云际雁[5],南来犹得过中原。
这首诗是庆元元年(1195)十月陆游在山阴作。
* * *
[1] 放臣:放逐之臣。陆游此时乡居,仅任提举武夷山冲祐观闲职,不在朝位,故以放臣自称。修门:楚国郢都城门名,见《楚辞·招魂》。这里借指南宋国都。
[2] 酒渴:久不得饮酒。
[3] 河潼:黄河,潼关。
[4] “周汉”句:周都丰、镐、洛邑,汉都长安、洛阳,都曾统治包括中原在内的广大国土。全句是说要详细研究周汉定都立国的宏大规模,以便准备收复中原后定都关中或洛阳。
[5] 云际:云边。
贫甚,作短歌排闷
闲何阔,逢诸葛[1],畏人常忧不得活。事不谐,问文开,不蹋权门更可哀[2]。即今白发如霜草,一饱茫然身已老[3]。惟有躬耕差可为,卖剑买牛悔不早[4]。年丰米贱身独饥[5],今朝得米无薪炊。地上去天八万里[6],空自呼天天岂知!
这首诗是庆元元年(1195)冬作。
* * *
[1] “闲何阔”二句:闲,同“间”,近来的意思。阔,久阔。诸葛,指诸葛丰。西汉元帝时诸葛丰为司隶校尉,大胆探察举发不法事情,无所回避。当时长安流行有“闲何阔,逢诸葛”的说法。意思是说,因逢到诸葛丰,被他举发了,所以多日不得相见。作者借用这两句话,以说明自己屡次被劾得罪,因而对权臣甚感畏惧,惟恐自己再被他们陷害,与原来检举不法事用意不同。
[2] “事不”三句:东汉袁成字文开,官左中郎,与梁冀结好。他所说的话梁冀没有不听从的。当时洛阳有“事不谐,问文开”的说法。作者借用这两句话以说明别人去找有势力的人说话,而他自己却不愿奔走权门,所以处境就很悲哀。
[3] 一饱茫然:谓不事生产,一饱之外,茫然无所知。
[4] 卖剑买牛:西汉宣帝时渤海郡人因为不堪饥寒和官吏压迫,被迫组织武装斗争,宣帝派龚遂为渤海郡太守,龚遂进行了些救济工作,更换了一些官吏。他并且提倡卖剑买牛,使农民失去了武装,而被束缚于土地上。作者借用其事只是说自己悔不早日回乡躬耕。
[5] 年丰米贱:据《剑南诗稿·蜀僧宗杰来乞诗,三日不去,作长句送之》诗:庆元元年“所在皆大稔”,米价低廉,“斗米三钱”。
[6] 八万里:《晋书·天文志》谓地上去天之数为八万一千三百九十四里三十步五尺三寸六分。这是古代天文学关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的一种推算。
春望
天地回春律[1],山川扫积阴。波光迎日动,柳色向人深[2]。沾洒忧时泪[3],飞腾灭虏心。人扶上危榭,未废一长吟。
这首诗是庆元二年(1196)正月陆游在山阴作。
* * *
[1] 回春律:传说战国时燕国的黍谷(一名寒谷),气候寒冷,不生五谷。驺衍吹律而温气生,谷里就能生长五谷了。故后世谓冬尽春来为“黍谷回春”。“春律”之义本此。
[2] 深:柳叶茂密,故谓色深。
[3] 沾洒:沾谓沾襟,洒谓洒地,指泪说。
寒夜歌
陆子七十犹穷人[1],空山度此冰雪晨。既不能挺长剑以抉九天之云[2],又不能持斗魁以回万物之春[3]。食不足以活妻子,化不足以行乡邻[4]。忍饥读书忽白首,行歌拾穗将终身[5]。论事愤叱目若炬[6],望古踊跃心生尘[7]。三万里之黄河入东海,五千仞之太华磨苍旻[8]。坐令此地没胡虏,两京宫阙悲荆榛。谁施赤手驱蛇龙[9]?谁恢天网致凤麟[10]?君看煌煌艺祖业,志士岂得空酸辛[11]。
这首诗是庆元二年(1196)正月陆游在山阴作。作者述说自己穷居空山,抱负不能实现,但斗志仍然高昂,深叹祖国雄壮的河山陷于敌人,希望有志之士能够致力于恢复的事业,而不要只是徒然地悲伤。
* * *
[1] 七十:陆游作这首诗时是七十二岁,说七十,是取其整数。
[2] “既不”句:抉,穿破。九天,谓九重天。全句是说自己不能拨云以见天日。
[3] “又不”句:斗魁,北斗七星,第一至第四星为魁。《淮南子·时则训》:“斗柄(北斗五至七三星)指东,天下皆春。”全句是说自己不能把捉斗魁,使斗柄东指,万物回春,以比自己不能为国家人民造福。
[4] 化:谓道德行为的感化。
[5] “行歌”句:用《列子·天瑞》林类事。拾穗,拾取田中禾麦的穗子,是说自己靠农田度日,生活贫困。
[6] 目若炬:眼光好像一支火把。
[7] 望古:企望古代和古人之意。踊跃:跳跃,这里有鼓舞振奋之意。心生尘:谓心情激动,心中好像有尘土飞扬。
[8] 苍旻(mín,音民):古时以春为苍天,秋为旻天。苍旻,泛指天说。
[9] 蛇龙:比金人。
[10] 恢天网:犹言张开天网。天网以比网罗人材的措施。
[11] 空酸辛:谓徒然悲伤,于事无补。言外有必须以实际行动来收复失地之意。
怀旧(六首选一)
其三
狼烟不举羽书稀[1],幕府相从日打围[2]。最忆定军山下路,乱飘红叶满戎衣。
这首诗是庆元二年(1196)初春陆游在山阴作。诗中回忆作者在南郑军中的生活。
* * *
[1] “狼烟”句:是说当时边界平靖无战事。
[2] 幕府:指四川宣抚使戎幕。打围:设围场以猎取兽类。
感事(四首选二)
其—
鸡犬相闻三万里,迁都岂不有关中?广陵南幸雄图尽[1],泪眼山河夕照红。
这首诗是庆元二年(1196)春陆游在山阴作。
其二
堂堂韩岳两骁将[2],驾驭可使复中原。庙谋尚出王导下,顾用金陵为北门[3]!
这首诗是庆元二年(1196)春末陆游在山阴作。
* * *
[1] “迁都”二句:是说汴京陷于金人后,宋高宗不迁都关中,以图恢复;反而南走广陵(即扬州)建都临安,足见其志在偏安,并没有收复中原的远大意图。
[2] 韩岳:即南宋名将韩世忠、岳飞。韩世忠曾多次打败金兵。建炎四年(1130)曾以八千人围困北退的金将兀朮十万之众于镇江黄天荡。后因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反对秦桧议和,反对杀害抗战将领岳飞,为妥协投降派所排挤,终于被解除兵权。骁将:勇将。
[3] “庙谋”二句:庙谋,朝廷对军国大事的计划,即国策。王导,晋元帝时丞相,辅助晋元帝定都建康(金陵,即今南京),建立东晋。而宋高宗南渡,朝臣却策划定都于临安,只以金陵为北方门户,这样谋划比东晋时王导的偏安谋划还不如。
村饮示邻曲
七年收朝迹[1],名不到权门。耿耿一寸心,思与穷友论。忆昔西戍日,孱虏气可吞。偶失万户侯,遂老三家村[2]。朱颜舍我去,白发日夜繁。夕阳坐溪边,看儿牧鸡豚。雕胡幸可炊[3],亦有社酒浑[4]。耳热我欲歌[5],四座且勿喧[6]。即今黄河上,事殊曹与袁[7]。扶义孰可遣[8]?一战洗乾坤。西酹吴玠墓,南招宗泽魂。焚庭涉其血[9],岂独清中原!吾侪虽益老,忠义传子孙,征辽诏傥下[10],从我属櫜鞬[11]。
这首诗是庆元二年(1196)六月在山阴作。诗人一生抗敌救国的志愿,在朝廷执政者当中得不到支持,现在便转而向农村的穷朋友们寄托希望,号召他们随时准备,传之子孙,只要国家发动北伐,大家都跟随他参加战斗去。
* * *
[1] “七年”句:陆游自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归山阴,至宁宗庆元二年,已满七年。收朝迹,足不履朝,即不再在朝做官的意思。
[2] “偶失”二句:指淳熙十六年,陆游被劾免官罢归山阴三山村事。
[3] 雕胡:即菰米。
[4] 社酒:农村在社日所酿制的酒。浑:浑浊。
[5] 耳热:饮酒后两耳发热。
[6] “四座”句:古诗云:“四座且勿喧,听我歌一言。”此用其成语。
[7] “即今”二句:曹谓曹操,袁谓袁绍。在东汉末年地方势力割据混战时期,曹操据有今河南、山东西南部,袁绍据有河北、山西、山东东部和北部。献帝建安五年(200),曹操与袁绍大战于河南中牟、延津黄河沿岸一带地方,袁绍大败。后来袁绍所据地方亦被曹操占领。作者认为曹袁之间的战争是中国内部战争,而金人与宋的战争,却是汉族对抗金人的侵略的战争,其事不同。
[8] 扶义:犹言仗义的人。
[9] 庭:这里指金国宫庭说。涉其血:涉血即蹀血,谓从金人侵略者的血迹上踏过,亦即消灭侵略者之意。
[10] 征辽:这里谓北伐金人。
[11] 属:携带的意思。櫜鞬(gāo jiān,音高肩):盛弓矢之器。
陇头水[1]
陇头十月天雨霜[2],壮士夜挽绿沉枪[3],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我语壮士勉自强: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4]?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5]。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6]!
这首诗是庆元二年(1196)冬陆游在山阴作。前四句写一个前方战士思念故乡;“我语”四句勉慰战士为国立功。后四句作战士回答语气,表示南宋王朝既已对敌妥协投降,自己决心牺牲报国,但苦于没有杀敌的战场。
* * *
[1] 陇头水:古乐府横吹曲有《陇头流水歌》。陇头本地名,即陇山,亦名陇首,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2] 雨霜:下霜。雨在这里是动词,音yù。
[3] 绿沉枪:枪调绿漆之,其色深沉,故名。
[4] “岂若”句:《春秋》襄公三十年《谷梁传》:“妇人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
[5] “岁辇”句:辇,用车载运。南宋自绍兴十一年(1141)与金成立卖国投降的“绍兴和议”以来,每年缴纳金人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隆兴二年(1164),订立“隆兴和议”,每年改纳金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6] “夜视”二句:太白即金星。古代迷信的说法,太白是“上公大将军之象”,现在太白光芒收敛,金不用事,即象征着朝廷无意北伐,壮士们没有舍身报国的机会。
书志
往年出都门,誓墓志已决[1]。况今蒲柳姿[2],俯仰及大耋[3]。妻孥厌寒饿,邻里笑迂拙。悲歌行拾穗,幽愤卧啮雪[4]。千岁埋松根[5],阴风荡空穴。肝心独不化,凝结变金铁,铸为上方剑[6],衅以佞臣血[7]。匣藏武库中[8],出参髦头列[9]。三尺粲星辰[10],万里静妖孽。君看此神奇[11],丑虏何足灭!
这首诗是庆元三年(1197)春作。诗中所歌唱的是诗人自己为国复仇的坚强决心,战斗的热情在这里发扬到最高度和最强度。
* * *
[1] 誓墓:晋王羲之辞去会稽内史官职后,曾在他父母的坟墓前自誓不再做官。作者借此说明自己不愿再出做官的决心。
[2] 蒲柳姿:蒲柳即水杨。蒲柳凋落最早,故以比早衰的人的体质。蒲柳姿,在这里形容衰老的样子。
[3] 俯仰:犹言极短的时间。耋(dié,音蝶):年老。古时一般以八十岁为耋,一说七十岁为耋。陆游作此诗时已七十三岁,故说及大耋。
[4] “幽愤”句:幽愤,谓胸中郁积的愤怒。啮雪,犹餐雪。汉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单于胁迫投降,他绝食不屈。《汉书·苏武传》:“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这里借用其事以自喻生活的穷困和操守的坚贞。
[5] 埋松根:谓死后埋葬。
[6] 上方剑:上方即尚方,汉官名,掌作皇帝所用刀剑等器物。西汉朱云曾对成帝说:“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
[7] 衅:古时杀牲以血涂器物的坼隙因而祭之,称为衅。这是古时的血祭。
[8] “匣藏”句:是说剑在不用的时候,就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军器库中。
[9] “出参”句:是说用剑的时候,则把剑拿出来参加武士的行列。
[10] 三尺:古制上士之剑长三尺。三尺,一般常用以指剑。粲星辰:比天上的星辰还更明亮。
[11] 神奇:指宝剑说。
暮春[1]
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开编喜见平生友[2],照水惊非曩岁人。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3]。
这首诗是庆元三年(1197)三月陆游在山阴作。
* * *
[1] 暮春:旧时以旧历三月为暮春。
[2] “开编”句:谓打开书卷,就好像遇见了平生所向往的古人,所以感到高兴。
[3] 欲忘身:欲舍身以报国。
露坐立秋前五日(二首选一)
其二
岸帻临窗意未便[1],又拖筇杖出庭前。清秋欲近露沾草,皎月未升星满天。过埭船争明旦市[2],蹋车人废彻宵眠[3]。齐民一饱勤如许,坐食官仓每惕然[4]!
这首诗是庆元四年(1198)夏末陆游在山阴作。
* * *
[1] 岸帻(zé,音则):岸,在这里是显露的意思;帻,头巾;岸帻谓脱巾露额。意未便:不惬意。
[2] “过埭(dài,音代)”句:以土堰水叫作埭。全句是说乡民多在夜间用船载物,过埭时争先恐后,以便运往明天早市上去售卖。
[3] “蹋车”句:是说农民用脚蹋水车灌田,通宵不睡。
[4] “齐民”二句:是说普通的老百姓为了求得一饱,进行了如此辛勤的劳动,而作者自己坐食官家廪俸,所以心中常觉不安。
东西家
东家云出岫[1],西家笼半山;西家泉落涧,东家鸣珮环[2]。相对篱数掩[3],各有茆三间[4]。芹羹与麦饭,日不废往还[5];儿女若一家,鸡犬意自闲[6]。我亦思卜邻,余地君勿悭[7]。
这首诗是庆元四年(1198)初秋陆游在山阴作。诗中描写两个相邻而居的农家,记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末二句作者表示希望作他们的邻居。
* * *
[1] 岫(xiù,音秀):山峰。
[2] “西家泉”二句:涧,两山间的流水。珮环,即佩环,玉石作,圆形,中间有较大的孔。二句是说西家泉水流落于涧间,在东家听起来就好像妇女行路时佩环相击所发出的响声。
[3] 篱数掩:篱,篱笆;篱数掩,犹言几扇篱笆。
[4] 茆:指茅舍。
[5] “芹羹”二句:芹羹,芹菜做的羹汤;麦饭,磨麦合皮做成的饭。二句是说两家来往密切,常以芹羹麦饭相互请客。
[6] 闲:安适的意思。
[7] 悭:吝啬。
太息(四首选一)
其二
书生忠义与谁论[1],骨朽犹应此念存。砥柱河流仙掌日[2],死前恨不见中原!
这首诗是庆元四年(1198)秋陆游在山阴作。
* * *
[1] 书生:作者自称。
[2] 仙掌:指仙掌峰。陕西华山东峰名曰仙掌峰。
秋获歌
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1]。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2]。万人墙进输官仓[3],仓吏冷不暇尝[4]。讫事散去喜若狂,醉卧相枕官道傍。数年斯民厄凶荒[5],转徙沟壑殣相望,县吏亭长如饿狼[6],妇女怖死儿童僵。岂知皇天赐丰穰,亩收一钟富万箱[7]。我愿邻曲谨盖藏[8],缩衣节食勤耕桑,追思食不餍糟粮,勿使水旱忧尧汤[9]。
这首诗是庆元四年(1198)九月陆游在山阴作。
* * *
[1] 登场:谓将收割谷物送至打谷场地。
[2] 珠、玉:谓禾粒形状如珠如玉。
[3] 墙进:如墙而进,形容送粮人众多。
[4] (zhè,音这):烤肉,烧肉。
[5] 厄凶荒:谓为凶年荒年所困迫。
[6] 亭长:汉制十里为一亭,亭有亭长。这里借指地方官吏。
[7] 钟:古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8] 谨盖藏:谓将粮食小心掩盖收藏,妥为存放。
[9] “追思”二句:尧、汤,这里借指宋皇帝。按《汉书·食货志》:“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蓄积多而备先具也。”二句承上句,谓当勤俭度日,追念凶年糟糠都吃不饱的情形,以免遭水旱天灾的年头使皇帝为之忧愁。
午饭(二首选一)
其二
民穷丰岁或无食,此事昔闻今见之。吾侪饭饱更念肉,不待人嘲应自知。
这首诗是庆元四年(1198)冬陆游在山阴作。
三山杜门作歌[1]
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淮边夜闻贼马嘶,跳去不待鸡号旦[2]。人怀一饼草间伏,往往经旬不炊爨[3]。呜呼!乱定百口俱得全[4],孰为此者宁非天!
这首诗是庆元四年(1198)冬陆游在山阴三山作。诗中追述了陆游幼年时遭逢金兵南侵,随家迁徙逃亡的情景。
* * *
[1] 三山:在山阴县西约九里,地名西村,临近镜湖。陆游在乾道元年(1165)于三山筑了几间茅屋,次年移居于此。
[2] “我生”四句:陆游生于徽宗宣和七年(1125),次年随家在荥阳(河南荥阳)居住,这年南侵金兵渡河围攻汴京,次年汴京陷,宋政权开始南迁,陆游就随家逃亡至淮河流域的寿春(安徽寿县),后又为避金兵渡江归山阴故居。号旦:天明鸡叫。
[3] 炊爨(cuàn,音窜):以火熟物。
[4] 百口:一家有百口人,是说家中人口很多。
沈园(二首)
其—
城上斜阳画角哀[1],沈园非复旧池台[2]。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3]。
《沈园》诗是庆元五年(1199)春陆游在山阴作。据宋周密《齐东野语》等书记载,陆游初娶唐氏,夫妇关系甚好。但因他的母亲不喜欢唐氏,他们夫妻二人在封建礼教压力之下,终于被迫分离。唐氏后来改嫁一个叫赵士程的,陆游再娶王氏。绍兴二十五年(1155)春,他与唐氏在沈园相遇,唐氏以酒肴招待。陆游很难过,就在园壁上题了《钗头凤》一词,抒写他自己的感伤。唐氏心中因他们的爱情遭到这种不幸的结局而愤愤不平,不久就死去了。《沈园》就是悼念唐氏的诗。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4],沈园柳老不吹绵[5]。此身行作稽山土[6],犹吊遗踪一泫然!
除此两首以外,陆游还写了一些忆念唐氏的诗。这里将他八十一岁时所写的《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诗二首录之如下:其一:“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其二:“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 * *
[1] 哀:谓声音沉痛感人。
[2] 沈园:故址在浙江会稽(今绍兴)禹迹寺南。
[3] 惊鸿:这里是比喻唐氏之美。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李善注:“翩翩然若鸿雁之惊。”
[4] 四十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至庆元五年(1199)已过了四十四年,四十年是举其整数。
[5] 绵:柳絮。
[6] “此身”句:稽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这是说自己将老死埋葬在会稽山下。按陆游此时年已七十五岁,故云。
喜雨歌
不雨珠,不雨玉,六月得雨真雨粟。十年水旱食半菽,民伐桑柘卖黄犊[1]。去年小稔已食足[2],今年当得厌酒肉[3]。斯民醉饱定复哭,几人不见今年熟[4]!
这首诗是庆元五年(1199)六月陆游在山阴三山作。
* * *
[1] “民伐”句:农民原来是靠种植桑、柘以养蚕,畜养牛犊以备耕田,但因多年水旱为灾,穷困已极,以致不得不砍伐桑、柘以为薪,卖牛犊以易食。
[2] 小稔(rěn,音忍):谷物成熟称为稔。小稔谓收成稍好。
[3] 厌:这里通“餍”,饱食的意思。
[4] “斯民”二句:是说这些为多年来灾难和饥饿所折磨的农民,在酒醉饭饱的时候,一定会哭起来,因为他们之间有多少人看不到今年的丰收就已经饿死了。
薪米偶不继戏书
仕宦不谐农失业[1],败屋萧萧书数箧[2]。藜羹不糁未足嗟,爨灶无薪扫枯叶。丈夫穷空自其分[3],饿死吾肩未尝胁[4]。世间大有乞墦人,放翁笑汝骄妻妾[5]。
这首诗是庆元五年(1199)秋陆游在山阴作。
* * *
[1] “仕宦”句:不谐,不合,谓做官不得意。农失业,指暂废农业,不事耕种而言。二者都是作者自述。
[2] 萧萧:寂寞凄清之意。
[3] 穷空:贫乏。空,这里读去声。分:本分,这里音fèn。
[4] “饿死”句:全句是说自己纵然饿死也不肯胁肩作媚态以求人可怜。胁肩,竦肩;故意对人作出一种敬畏的样子。
[5] “世间”二句:齐人乞墦骄其妻妾事已见《叹俗》诗注。陆游借用这个故事,表示自己对那些一面乞求饮食一面骄其妻妾的卑劣人物的鄙视。
牧牛儿
溪深不须忧,吴牛自能浮。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寒雨山陂远,参差烟树晚[1]。闻笛翁出迎,儿归牛入圈。
这首诗是庆元五年(1199)秋陆游在山阴作。
* * *
[1] 参差:不整齐的样子。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十首选二)
其五
遇酒幸一醉,遇饭幸一饱;或遇空无时,岂复有他巧?乡邻哀其穷,叩户馈麋[1]。欣然出舍傍,菘韭青落爪[2]。饥羸曾未起[3],吟讽已稍稍。袖手北窗前,枯肠困搜搅[4]。
《秋怀》诗是庆元五年(1199)九月陆游在山阴作。
其十
我昔闻关中,水深土平旷[5];泾渭贯其间[6],沃壤谁与抗[7]?桑麻郁千里,黍林高一丈;潼华临黄河[8],古出名将相[9]。沦陷七十年,北首增惨怆[10];犹期垂老眼,一睹天下壮[11]!
* * *
[1] 麋(chǎo,音吵):麋借为“糜”,即糜粥;,炒米麦等磨制的干粮。
[2] “菘韭”句:菘韭即白菜;韭同“”。落爪犹言到手。
[3] “饥羸”句:言既得乡邻食物,虽然饥饿瘦弱的身体还没有恢复健康,但已经能稍稍吟诵诗歌。
[4] “枯肠”句:枯肠,谓枯窘的心思。困搜搅,谓苦于搜索和搅扰。全句形容作诗时艰苦构思的情形。
[5] 平旷:平坦广阔。
[6] 泾:即泾水,源出甘肃,东南流入陕西境,至高陵县境流入渭水。
[7] 抗:这里是对比的意思。
[8] 潼:潼关。华:华山。
[9] “古出”句:古语说,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10] 北首:举头北望。惨怆:惨痛。
[11] “犹期”二句:期,期望。垂老,将老。二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虽到垂老之年,还希望能够看到关中地方的雄壮山河。
东村(二首选一)
其一
野人知我出门稀,男辍锄耰女下机[1];掘得茈菇炊正熟[2],一杯苦劝护寒归[3]。
这首诗是庆元五年(1199)初冬在山阴作,诗中表现了农夫农妇对诗人的深厚友谊。
* * *
[1] “男辍”句:锄,锄头,这里作锄田解;耰(you,音尤),摩土器,这里谓以土覆盖禾种。全句是说田间农夫中止了田间劳作,农妇从织布机上走下来,前去迎接诗人。
[2] 茈菇:即慈姑,高三四尺,栽培于水田中,冬日采掘,其块茎可食。
[3] “一杯”句:当时是冬天,农民们一定要劝诗人吃一杯酒取暖,免得回来时路上受了寒冷。
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选一)[1]
其三
古人学问无遗力[2],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3],绝知此事要躬行[4]。
这首诗是庆元五年(1199)十二月陆游在山阴作。
* * *
[1] 子聿:即陆子遹,是陆游的最小的儿子。
[2] 无遗力:遗是保留,无遗力即竭力之意。
[3] 纸上:指书本。
[4] 躬行:亲身实践。
春日(六首选一)
其五
雪山万叠看不厌,雪尽山青又一奇。今代江南无画手,矮笺移入放翁诗[1]。
这首诗是庆元六年(1200)初春陆游在山阴作。
* * *
[1] “今代”二句:是说现今江南没有名画家,不能描绘如此奇景,我却用短纸把它写进自己的诗里。
甲申雨
老农十口传为古,春遇甲申常畏雨[1]。风来东北云行西,雨势已成那得御[2]。山阴泆湖二百岁[3],坐使膏腴成瘠卤[4]。陂塘遗迹今悉存,叹息当官谁可语[5]!甲申畏雨古亦然,湖之未废常丰年。小人那知古来事[6],不怨豪家惟怨天!
这首诗是庆元六年(1200)春季陆游在山阴作。诗人在这里深刻地指出,造成镜湖地区水灾的并不是天,而是豪家。
* * *
[1] “老农”二句:古代农民中间流行的说法:春天若逢甲申,最怕下雨,如果甲申那天下雨,必有水灾。
[2] 御:阻止。
[3] 泆湖:“泆”通“溢”。湖,指镜湖。泆湖,是说豪家侵占湖田,破坏湖堤,镜湖失去储存雨水的能力,湖水溢荡而出。
[4] 膏腴:肥饶,这里指肥饶的土地。瘠卤:不肥饶的硷地。
[5] “叹息”句:意思是说当时当官的人都不关心镜湖水利破坏后所带给人民的灾害,所以他们之间没有人可与讲论此事,故作者深为叹息。
[6] 小人:这里指农民。
东村
雨霁山争出,泥干路渐通。稍从牛屋后,却过鹳巢东[1]。决决沙沟水[2],翻翻麦野风。欲归还小立[3],为爱夕阳红。
这首诗是庆元六年(1200)晚春陆游在山阴作。
* * *
[1] 鹳(guàn,音贯):鸟名,形似鹤,喜在池沼旁高树上筑巢。
[2] 决决:水声。
[3] 小立:暂立片时。
观运粮图
王师北伐如宣王,风驰电击复土疆。中军歌舞入洛阳[1],前军已渡河流黄[2]。马声萧萧阵堂堂,直跨井陉登太行[3]。壶浆箪食满道傍,刍粟岂复烦车箱[4]?不须绝漠追败亡[5],亦勿分兵取河湟[6];但令中夏歌时康,千年万年无馈粮[7]!
这首诗是庆元六年(1200)三月陆游在山阴作,诗中想像宋军北伐胜利和陷区人民热烈欢迎的情形。
* * *
[1] 中军:统帅直辖的部队。
[2] 河流黄:指黄河。
[3] 井陉(xíng,音刑):山名,在河北井陉县东北,是太行山的支脉,形势险要。
[4] “壶浆”二句:是说人民以壶盛酒,以箪(竹盒)盛食,夹道欢迎王师;军食马料,皆由人民自动供给,不须再用车箱运输。
[5] 绝漠:度过沙漠。
[6] 河湟:谓黄河与湟水。湟水源出青海,东南流入甘肃境,入黄河。
[7] “但令”二句:中夏,谓中国;馈粮,指送军粮。二句的意思是说,只希望中国永远太平,没有战争,千年万年不再需要运送军粮。
阿姥[1]
城南倒社下湖忙[2],阿姥龙钟七十强[3]。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妆。
这首诗是庆元六年(1200)三月陆游在山阴作。
* * *
[1] 姥(mu,音母):年老的妇女。
[2] 倒社:社是古代时令名,春社为祈农之祭,秋社为报赛之祭。倒社,未详其义。下湖:会稽风俗,三月五日相传是禹的生日,禹庙游人最盛,士民皆乘画舫,具酒食,设歌舞。乡语谓之“下湖(镜湖)”。(见《嘉泰会稽志》)
[3] 龙钟:形容老态。
燕
初见梁间牖户新[1]衔泥已复哺雏频。只愁去远归来晚,不怕飞低打着人。
这首诗是庆元六年(1200)夏陆游在山阴作。
* * *
[1] “初见”句:是说从初回来的燕子眼中看去,梁间窗户上的一切都好像是新的。
十月二十八日夜风雨大作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风声翻海涛[1],雨点堕车轴[2]。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3]。辛勤蓺宿麦[4],所望明年熟;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5]。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明朝甑复空[6],母子相持哭!
这首诗是庆元六年(1200)十月陆游在山阴作。诗中写大风雨的灾害和饥寒交迫的人民的悲哀。
* * *
[1] “风声”句:是说风声猛烈,如海中波涛翻滚时所发出的啸声。
[2] “雨点”句:是说雨势急骤,雨点很大,降落下来时有如车轴堕地。
[3] 平陆:平地。
[4] 蓺:通“艺”,种植。
[5] “五穷”句:韩愈《送穷文》中说,有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个穷鬼为患。这是封建社会失意的知识分子对自己遭遇不平的一种说法。相逐,相追随。
[6] 甑(zēng,音增):蒸饭用的瓦锅。
追感往事(五首选一)
其五
诸公可叹善谋身[1],误国当时岂一秦[2]。不望夷吾出江左[3],新亭对泣亦无人!
这首诗是宁宗嘉泰元年(1201)陆游在山阴作。诗人在这里抨击了整个的投降派,指出当时误国的责任并不仅仅在秦桧一人;由于那些人仅仅替个人利益打算,所以还不要说希望他们怎样出来挽救危亡,就是连忧心国事,相对哭泣的人也找不着一个。
* * *
[1] 诸公:指在朝当权的人们。
[2] 一秦:秦指秦桧,高宗时宰相。他是妥协投降派的主要首领之一,极力破坏抗战事业,诬杀名将岳飞。由于他的主谋,南宋与金订立了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
[3] “不望”句:江左,即江东,长江下游一带地方。东晋元帝初渡江建国,以王导为丞相,那时政权尚未巩固,朝廷微弱。桓彝、温峤等皆以为忧。后来他们同见王导谈了一次话,感到很高兴。温峤说:“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见《晋书·王导传》及《温峤传》)这里借用其事。
柳桥晚眺[1]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这首诗是嘉泰元年(1201)八月陆游在山阴作。
* * *
[1] 柳桥:在浙江绍兴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