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当初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说法会上曾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于是,佛祖当众宣布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嘱迦叶。大道本无言,就在这心心相印之间,迦叶领悟了佛法的这一微妙法门,成为了禅宗传灯的第一代祖师。禅宗在中国的开枝散叶始于达摩,至大唐盛世时,六祖慧能改革禅宗教义,创立南宗,使禅宗发展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流。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道路中的产物。佛教在中国扎根后,在中国思想文化的熏陶下,大量摄取儒、道等中国本土的思想内容和方法,孕育出了禅宗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派别,它对自唐以后的士大夫阶层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传,北魏时,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一苇渡江”,在中国北方传授禅法。他宣讲众生都有佛性,人们在各种情况下都要按佛教的道理和观念去思想和行为,但因其说法玄虚微妙,不易把握,其禅法只限于在师徒几人之间传袭,并未普及。之后,中国社会日益动荡不安,战乱频仍。为逃避战乱和残酷剥削,很多具有佛教信仰的人隐居遁世。到禅宗四祖道信时,其门下许多信奉达摩理论的禅者开始自发地结合成僧团组织。他们有系统的禅法主张和实践形式,但不注重佛教义理的研究;对世俗社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在经济上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苦行节欲。这种创立禅院,修行在山林和农村的平民佛教符合中国的民情。从此,湖北黄梅地区逐渐发展成了禅学中心。禅宗开始真正成为一个较为严格意义上的佛教宗派。
从道信传至弘忍,以及神秀北宗一派,禅宗始终延着传统的规范化禅法模式发展。直到六祖慧能创立南宗,宣扬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行住坐卧,皆是道场,注重人性,强调顿悟,初步打破了传统佛教累世修行、念佛诵经的修持方式,大力推动了禅宗的发展,使禅宗逐渐成为了佛教的主流。
六祖慧能,俗家姓卢,原籍河北范一陽一。据说其父早年做官遭贬,流放至岭南新州,娶妻李氏。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日夜生下一子。天刚亮,就有两位僧人上门化缘,预言此孩儿日后必为法门龙象,传播佛法,普渡众生,并为婴儿取名“慧能”。慧能自幼不饮母乳,却有神人夜以甘露灌之。然而不幸的是,慧能三岁时,父亲亡故。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虽有母爱的博大滋润,但亦过早的尝尽生活艰辛和人间冷暖,同时造就了他的一颗悲天悯人的慈悲心。
长大后,经人指点,慧能来到黄梅东山,投在五祖弘忍大师的门下研习佛法。弘忍禅师初见他时,便问:“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无佛性,怎么做佛?”他答道:“人地即有南北,佛性岂有东西?我形体虽与和尚不同,佛性有差别么?”这正是众生皆有佛性的观念,慧能初入佛门即显示出出众的慧根。五祖听了,便知他是佛门法器,叫他和大家一起去劳作。从此,慧能就将劳作同修持相结合,静虑修禅,内绝妄念,外息诸缘,用功修行。
弘忍法师想寻找可继承衣钵之人。他要求门人每人做一首偈来表达各自的智慧和见解。如果有谁能领悟佛法大意,就可成为继承人。大弟子神秀跃跃欲试,但又怕直接呈偈显得如俗人般争权夺利。于是,他趁夜把偈书写在了寺壁上。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天明,门人们看到后,都欢喜称好,弘忍大师知道这是神秀所做,对他说:“你的这首偈还未认识到佛法本性,只在门外,未入门中。”慧能听到门人诵读后,请一位门人帮他在那首偈旁也做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这两首偈正反映了慧能与神秀对禅法理解的不同。神秀求佛的途径仍不外传统的禅定,所谓“时时勤拂拭”,即经过坐禅获得智慧,坐禅时排除邪念如同拭去尘埃,以保持心性的清静。而慧能则以“顿悟”取代“渐修”。他认为佛性本来清静,没有尘埃沾染,自然不需拂拭之功,从而否定坐禅这一固定修行模式。佛法既是心法,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正如当初,迦叶尊者心有所悟,破颜微笑一样。弘忍一见,便知慧能已悟彻佛法大意。于是就将顿教法门及本宗代代相传的法衣交与了慧能,并告诫他立即离开此地,到南方去弘法传教。
之后,慧能谨奉弘忍之命,辗转于岭南潜行传法,起初并无大的影响。这一日,他来到广州的法性寺,正碰上印宗法师说法,讲的是《涅槃经》。讲间休息,恰好清风吹动殿前旗幡,有一僧说,这是风在动,另一僧说,这是幡在动。二人争执起来。慧能走上前去,平静地对他们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正可谓,世间万物不管是何原因,表现为何种外在状况,都只有人具有智慧去认识它,才有意义。这一语,惊天动地。印宗大师知他定非寻常人,,邀他共谈佛法。于是,慧能就在法性寺落发,正式出家,结束了自离开东山后十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不久,慧能来到韶关曹溪,扩建寺院,说法示衣,广接天下学徒,在这里建立起了弘法基地。慧能禅学,重人性,倡导“顿悟”,其理论依据即主体心性论。强调主体的自我觉悟高于一切,注重自我解脱,通过净化人心来成就独立人格,自行把握人生真谛,并获得一精一神上的自由。慧能自己是大字不识一个,但他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慧能说:“佛法妙理,非文字所能解释。”在他看来,不应视经典为教条,要注重主体的悟性,在当时已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慧能禅学否定固定的修行模式,把修行搬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无论坐卧行住,举手投足之间都在修禅参佛。只要真心向佛,不出家也可成佛。身在世俗之中,而能保持心性清静,亦可进到佛之境界。这一点成为慧能禅学深受唐以来士大夫们青睐的重要条件。“顿悟”即是慧能在弘忍寺中劳作时悟得的佛理,身不离世俗事务,又可以获得智慧,这也可以说是对人间生活价值的积极肯定。
有人认为,慧能禅学思想是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的,其基本特点是以般若实相说融合涅槃佛性论,将实相无相与心性本净结合起来,从而将真心拉向了人们当下之心。慧能禅学理论的核心是人的解脱,而禅宗一直传到神秀却保持着当时流行的规范化的禅法模式,佛教徒们一直想寻找一种有效的修行手段和解脱途径,此时慧能禅学得到了许多信徒的认可。因为慧能的佛性论是主体心性论,强调主体的自我觉悟高于一切,极大地突出了作为主体的个人的存在,增强了主体的权威与自尊。
慧能作为一代禅门大师,以其独特的禅法魅力和顿悟法门,使已流传百余年的禅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单刀直入、当下即是的顿悟,与自达摩以来以至弘忍、神秀的禅法特色形成了显著的区别,被人称为禅宗的南宗。慧能的生平事迹和语录由其弟子法海整理成为了禅宗史上光耀千古的《六祖坛经》。在中国佛教著述中,被尊称为“经”者,仅此一部。《坛经》大体体现了慧能的禅学主张,成为南宗传法的依据。
慧能圆寂后,弟子神会携其禅法北上,与神秀北宗的弟子挑起了“六祖之争”。在这一过程中,南宗的教义得到极大的传播,使得曹溪一脉法海横流,最终湮没了包括北宗在内的其他各支脉,成为了中国禅宗的惟一正宗所在。
上个世纪的早期,胡适撰文认为《坛经》中杂有慧能弟子神会的思想和事迹,他大胆地断定《坛经》乃神会的作品。这一说法多数研究者认为无法认同。有学者认为《坛经》是慧能说法的记录,因而可据以研究慧能的思想。慧能去世之后,后人对于《坛经》的增删窜改正反映了慧能以后禅宗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与这一问题相连,关于慧能和神会在建立南禅宗的作用上,有人提出慧能是禅宗南宗的倡导者,神会是禅宗南宗的宣传者和确立者,两人同为南宗创始人。但立即就有不同意见认为慧能是禅宗南宗的实际创始人,地位远在神会之上,神会虽然为南宗争正统地位起了不小作用,其学说是对慧能根本一精一神的继承,当然也有发扬,但不应将神会推崇过高,慧能和神会共创禅宗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禅宗始盛于唐中期,以后诸宗衰落,禅宗独盛,成为中国佛学的主流。由于禅宗南、北两派相互竞争,南宗占了上风,因此南禅宗在整个宗教思想领域中的强盛是空前的。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