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古代宫中取暖消暑之谜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古代不像今日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即便是天下最豪华的帝王宫殿,也无法禳避年复一年的酷暑和严寒。但古代宫廷里自有一套取暖消暑的方法。 古代人大多利用自然的方法,比如建造屋宇时,利用不同的地势、朝向、结构、建筑材料等达到取暖消暑的目的,帝王的宫殿也不例外。不过,由于帝王聚敛了天下的大量财富,生活奢侈,除了一般人所采用的方法外,在宫廷里还有一套讲究的取暖消暑方法。从北京的故宫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清时代宫廷都有哪些保暖消暑的手段。

首先,,故宫在建造时便采用了今天看来仍相当先进和有效的取暖系统,也就是在所有的宫室地下都埋设了取暖的火道。宫室的地表铺墁着金砖或青石砖,而底下便是取暖火道。火道口设在屋外的廊下,里面是两个一人多深的大坑。火道口向内连接着取暖火道,直通到宫室内的卧室和起居室。卧室和起居室的下面则是烧火的炉膛,宫中称为暖阁,实际上就是一个地下火灶,下面升火燃烧,上面的屋子里便温暖如春了,室内温差均匀,室温由下而上逐渐递减,给人以脚暖头凉的感觉,好比现代大城市中使用的地板采暖系统一样。这种取暖方式较之今人使用的空调取暖方式要好,因为它不干不燥,长时间呆在屋内也不会有头晕、虚热、皮肤干燥等不适的感觉。

故宫中的宫室通常都是三开间或五开间,坐北朝南,正中一间是正殿或客堂,摆设有宝座、八仙桌等,壁上悬挂着书画中堂。两边的东西梢间作卧室,东西次间作起居室,而东西梢间和东西次间的下面就是烧火的炉膛,称为东西暖阁,因为这几间住房往往是最冷的。暖阁有火道通向正殿和其他居室,使其他房间也能取暖。

由于明清时宫中禁止生明烟,宫中也没有烟道烟囱等排烟设施,所以暖阁中只能燃烧无烟的上等木炭。宫廷里专门设有惜薪司,负责宫内烧炭取暖的采供事宜。明朝时规定,每年十月宫内开始烧地坑,清朝则规定从霜降开始生火取暖。宫廷内使用的木炭烧制好运到京城后,先按不同尺寸截成短短的炭节,然后装在涂有红土的荆条筐里,专供皇宫,而一般的客户是不可以用大红色筐装炭的。好的木炭乌黑发亮,燃烧时间久,火力旺,而且无烟无味。木炭送进宫后,再由惜薪司分发到各宫室,每宫室可以使用的木炭数量也是有标准的,严格按照身份地位派发,绝不可弄错。据记载,清朝乾隆帝时,宫中每人每天供应木炭的数量为:皇太后一百二十斤,皇后一百一十斤,皇贵妃九十斤,贵妃七十斤,公主三十斤,皇子二十斤,皇孙十斤。可是,乾隆皇帝本人每天可以使用多少木炭用于取暖?贵为一国的皇帝,总不会比皇后的标准低吧。

除了地下烧炭取暖,还有一种烧明炭取暖的方法,主要是地下没有暖阁,仅靠火道取暖的房间。比如各宫的正殿,严寒时便会在宝座前放置一个熏笼,里面烧木炭,增加室内的温度。熏笼通高约一米,三足或四足,多用青铜制成,表面鎏金或者是景泰蓝的,下部是炭盆,上面则罩有金属笼罩,防止炭火溅出。还有一种可随手移动、随身携带的小型熏笼,拿在手上的称为手炉,放在脚下的称为脚炉。这些小巧玲珑的手炉、脚炉一般都是供皇帝、后妃等使用,宫女等下人是没有资格使用的。

此外,以前宫廷中也将香炉用来冬天时取暖。宫廷中的香炉皆用贵重金属制成,如魏晋时期,皇帝使用的是纯金的香炉,贵人、公主等使用纯银的香炉,明清时宫中的香炉也大多为黄金制。香炉大口、细颈、巨腹,蹲盖呈龙形,两耳则为飞凤形,里外三层,最外层镂空,内设机关,以保证里面燃烧的火球不外爆。将其放在被窝中脚下,冬夜可祛寒保暖,大概相当于民间使用的“汤婆子”。

到了炎热的夏日,宫廷中会采取多种自然的消暑措施,如各宫殿的窗子上半部可以支起来,下半部可以摘掉,敞开通风;还可以在屋檐前挂帘子,遮挡一陽一光的直接照射;还可以在庭院里支起一架凉棚,四周以木为支架,上面铺苇席,营造出一个人工的荫凉世界。

居室内时,则使用扇子、玉如意等物品降温祛暑。唐代时,宫中已有用犀制的如意来祛暑的记载,至清朝时是我国玉器制作发展的高峰,玉器被大量使用,因此如意更多的采用玉或翡翠制成。玉石润如脂肪,光如油泽,质地细腻,晶莹剔透,贴身使用会带给人一丝凉意。

再有一种降温方法是使用冰,既可将冰放置在室内,利用冰化水吸热而使室内降温,也可冰镇食物,制作冷饮,达到祛除暑热的目的。乾隆曾写过《消夏十咏》诗曰:“广厦无烦暑,一精一盘贮碎冰。凉逾箑晡扇,色似玉壶凝。”就是描写在室内用冰降温的情景。另有一首《冰碗》曰: “冰碗”是清宫里流行的时尚食品——冰镇果品。宫外夏日炎炎,殿内吃着冰镇果品,这是一幅多美的消夏图啊。

在故宫博物院里,还可以看到一种清朝宫廷使用的冰桶,它的功能竞相当于我们今天使用的冷气机。这种冰桶用木料制作,外面是景泰蓝,饰以缠枝宝相花纹,木胎内还有一层铅里,用于保温和防潮。桶高约一尺半,边长两尺左右,呈上大底小的倒梯形。底部有一圆孔以便排水,顶面有两个钱形的孔,桶内的冰融化时产生的冷气就通过这两个孔散发出来,从而降低室内的气温。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