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怀仁和尚为了光大佛教,主动承担雕刻《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为了使碑刻能够流传千古,怀仁特意请出了已经去世数百年的“书圣”王羲之来书写碑文,留下了一块书艺顶尖的碑刻。为了完整体现书圣的笔法,怀仁和尚会为其中的一个字一掷千金,留下了“千金帖”的美名,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千金一字”的故事。那么,唐朝的怀仁怎么会请到东晋的王羲之来写碑文呢?
成语有云:一字千金。讲的是战国时候秦国宰相吕不韦邀集众门客编写了一本《吕氏春秋》,为了显示自己这本书编的好,于是他将书悬挂在咸一陽一城中,宣称有谁能改书上的一个字,就赏千金。鉴于吕不韦的权势,自然没有人敢去要这千金,但是从此一字千金的成语便流传了下来。而在西安碑林中却有这样的一块石碑,真正是号称“一字千金”的“千金帖”。而且碑刻上的碑文是由去世数百年的人撰写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唐朝的玄奘和尚前往天竺取经,历经千辛万苦,经历西域十六国,搜集了657部梵文佛经。于贞观十九年(645)回到长安,奉敕在长安弘福寺潜心翻译佛经。在佛经的翻译过程中,玄奘上书请求唐太宗为全部经文写序,太宗欣然应允。贞观二十二年序文写就,又由太子李治写了述记。玄奘和佛徒们认为唐太宗的这篇“序”是最有权威的“护法宝”,因而纷纷刻之于碑石,以志永存传世。玄奘先请唐代名书法家褚遂良用楷书写就,刻之于石,立于自己的藏经浮图大雁塔下,因之世称“雁塔圣教序”。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皇上为佛经写序是佛教界无比的光荣,于是产生了一个更宏大的刻碑意愿。他上殿面君奏道:“为了使陛下所书之序能永存于世,臣僧将邀请一位书圣来抄写序文,不知圣上意下如何?”
李世民也很奇怪,碑文已经由褚遂良写就了,现今还有谁的字能超过楮遂良的呢,就算有也只是在伯仲之间,何来书圣抄写呢?于是李世民就问怀仁和尚,书圣指的是谁?没想到怀仁脱口而出的是东晋时期的最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唐太宗听后非常高兴,但又讲道:“朕一生唯雅好王羲之大师之字,如能使前朝草圣由天而降书写碑文,朕当拜之为师,可惜此皆白日之梦耳!”
可没想到怀仁和尚正色地奏道,这并不是什么白日做梦的事情,只要皇上你下一道旨意,号令天下,征集王羲之的笔迹,,由我来认真辨认,仔细挑选,一定能够完成碑文字体的征集,完成一由书圣亲手书写的碑文。
唐太宗听后又问,天下王羲之的字有那么多吗?怀仁和尚回答,梁朝的梁武帝非常喜欢王羲之的字,为了教诸王学习书法,特别叫人在王羲之的书法中选择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命周兴嗣“卿有才思,为我韵之”,让他将这一千个字编成一篇能贯穿起来的文章。周兴嗣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熬白了头,整理出来了一篇对仗工整、条理贯穿、文采斐然的《千字文》出来。千字文都能写出来,还怕凑不起一篇序吗?唐太宗闻言龙颜大悦,准了怀仁所奏,并封怀仁为征字刻碑总管禅师,专管征字、选字、集字和刻碑事宜。
于是怀仁便开始了这项费时、费事的艰巨“工程”。最初,怀仁主要是利用唐朝内府所藏的王羲之作品的文字,后来不够了,开始在民间广为征集。有时他获知某某人藏有王羲之的墨迹,不论路程多远,他立即上门求借;有的王羲之墨迹藏有者贪财,他便用重金收购。他不怕劳累地从征集来的大量王羲之的墨迹中筛选集字,为此损害了健康,倒贴进不少银两资财也在所不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怀仁本身也是一位书法家、一个王羲之草书的爱好者,他的集字刻碑不完全是为了迎合太宗皇帝的喜好,而是当作一项书法事业去潜心从事的。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写成序文时开始,直到唐高宗咸亨三年,怀仁和尚整整干了24个年头才完成了集字和刻碑的任务。因为在集字的过程中,为了补齐所缺之字,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金一千。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帖》。这块历尽怀仁千辛万苦所刻成的名碑也就获得了“千金帖”的美称。又因为碑额下方横刻着七个佛像,所以民间也有叫它“七佛圣教碑”的。
怀仁集成的这通“千金帖”——《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以王羲之书法的特有风姿记载了玄奘法师天竺取经,繁荣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功绩。这部珍贵的名碑也是丝绸之路通中、南亚的最好佐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