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本书有点遗憾的是,这本书是于1929年写完的,而他于1948年被刺杀。我想如果这本书是在他被刺杀前写完,就更有味道了。因为一来多了近20 年的经历,又有大量的丰富的内容可以阅读;二来,我觉得像他这样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智的成熟,思想的成长,阅历的增加,肯定会有更多,更深,更广的 想法产生,我觉得如果能写出来,肯定会大大加深这本传记的含金量。当然,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不过,虽然只记录到了1929年,但这段人生经历也足够 我们消化了。
这本书英文的原名叫an autobiography: or the story of my experiments with truth,即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纵观全书,的确是一条探寻与体验真理的故事。
他本是出身在一个宗教家庭,从小就对宗教的清规戒律耳濡目染,但他并不是盲从,在朋友的劝导下及童心的好奇心作用下,他背着父母,偷偷地尝试 了一件件犯禁的事情,从吃肉,到小偷小摸,到抽烟,到尝试上层生活,经过不断地尝试,反思,他最终还是退回到了以前的宗教信条中。而且因为经过了亲身体验 与对比,他很清楚哪个更适合他,对于这些信条变得更坚定。――这一点我是有同感的,以前我很喜欢旅游与摄影,时装与美食,慢慢地对于这些的态度发生了转 变,不再像以前那样强烈地渴求和追求了,更随意了,不再刻意追求。就像菜根谭上的话: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甘地这样的行为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是他做到了。我想这和他从小养成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他的性*格有关,包括 父母及宗教对他的影响。不过,甘地到后面,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如禁欲,拒绝一切不自然的东西,比如她妻子生病了也不肯让她打针,而他自己连牛奶也不喝,尽 管有一次因为喝了羊奶而挽救了生命,他还为此后悔不已。当然,这不是我在这里要讨论的。所谓仁者见仁,智才见智,但他坚守宗教信条以及非暴力观点的信念是 值得学习的。
在国外生活与学习的经历,不但在丰富了他的生活,开阔了眼界,更因为有机会接触与阅读其它宗教,对他的宗教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与其它文 化的交流中,用开放的心态去了解,交流并学习从而加深了他对宗教与信仰的理解,并最终使得宗教成为他生活与从政的原则与出发点。他对于宗教的学习是扬弃 的,包括发扬了传统的非暴力观点,借用基督教的观点,让非暴力从消极意义的不伤害上升到积极意义上的爱;从传统的神是真理,发展到真理是神;从传统的帮助 他人发展到在用服务的态度去工作和生活,这都是他开放心态去学习与思考的结果。
正是这种积极的宗教观点,帮助他实现了他的理想;而现实理想的成功又反过来加深了他对真理的笃信。这二者互相作用,最终成全了这样一个伟人。 如他所言,他成为了他的要改变的。他所付出的,坚持的都是常人难以接受与理解的,而他得的,收获的也是常人难以实现的。如他的英文题目所言,他的一生与其 说是奋斗的一生,不如说是体验真理的一生更确切。
关于甘地的评论介绍的书多如牛毛,我也不就画蛇添足了,只是推荐这一本他的自传,让我们从他自己的角度去解读他,我想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 解这个人。国内的这本书有大量的图片以及不少名人名言,包括甘地本身的,大大增加了这本书的可读性*,是一本很不错的。以前就看完了,这次回家过年才得以有 机会来边看边写,事隔一年,在读了两本关于他的书《圣雄甘地》和《甘地宗教哲学研究》后,我的体会更深了,也希望读者能像我一样从中获益,尤其是要注意他 对于非暴力思想,服务精神,简朴生活的观点。
网上有全文,但是没有照片及格言,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