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插上铁翅膀,长空万里皆战场;
山本慧眼履新职,航空路上勇于创。
话说有了几年海外经历的山本五十六,对欧美海军的 发展情况了如指掌。在欧美的考察研修,使他认识到无论从日本海军本身的实力还是日本经济的整体实力,日本都无法和英美相抗衡,但日本在一战后急剧的扩张要 求,像一架飞跑的战车推动着日本在太平洋和美国角逐,日美矛盾又无法避免。敢于正视现实的山本,在认识到日本的实力与其所要达到目的的矛盾后,没有束手待 毙,等待观望,而是从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中寻找弥补日本海军实力的办法。这一办法,终于在一战后日益发展的飞机身上找到了。
飞机,是在20 世纪初的1903年12月由美国莱特兄弟发明成功的。1911年,在意土战争中意大利军队皮亚扎上尉驾驶着布莱里奥xi型飞机飞往的黎波里与阿齐齐亚之间 的土耳其阵地上空进行了长达1小时的侦察,加沃蒂少尉驾驶“鸽”式飞机向土军阵地投掷了4颗各重2公斤的榴弹。这是人类首次带着杀人的明确目的升空,从而 也揭开了飞机用于战争的序幕。飞机作为战争工具初出茅庐,便显示出它的非凡本领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引起了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各国购买飞机的订单纷纷飘向 当时两个主要飞机生产国——法国和意大利。到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几乎所有的大国都在其武装力量的编成中设有军事航空队,飞机总数约有 1000架。大战爆发后,随着飞机被广泛应用,各交战国都拨出大量经费发展军事航空,结果无论飞机的数量还是飞机作为战斗手段的能力都大大提高。到大战快 要结束的时候,飞机大量集中使用的原则已在此基础上确立下来,参加一次战役的飞机多达1000架已不罕见。1918年9月,以美军为主力实施的圣米耶尔战 役,协约国投入的飞机数量多达1500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共生产军用飞机18.19万架,作战双方投入战场的飞机数约为10万架。此外,飞机 本身的技术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越来越大,并出现了多发动机飞机,飞机的飞行高度有了提高,速度在加快,航程在加大。
飞机技术 的发展拓展了飞机的应用范围,在陆基飞机刚刚发明后不久,一些拥有天才般想象力的发明家便试图发明一种联结天空和海洋的新机种——水上飞机。1905年6 月6日,法国人加布里埃尔·瓦赞发明了第一架从水上起飞的飞机。1908年,美国人格伦·柯蒂斯又发明了一种称为“潜鸟”的水上飞机。1910年,美国海 军第一次使用舰载飞机起飞成功,从而宣告了海上航空母舰的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最早使用舰船运载飞机投入战斗。当时作为航空母舰使用的舰船是利 用旧巡洋舰或战列舰改造的,它仅有停机平台而无起飞跑道,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是用吊车吊卸在水面上进行的,因而十分原始,又由于航空母舰在飞机起飞时必须停 止不动,战斗中极易受到攻击。这种情况迫切要求改进航空母舰的起飞装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英国海军在军舰的飞行甲板上试验起飞和降落获得 成功,在1918年建成的“百眼巨人”号的甲板上,第一次建造了完全没有阻碍的飞行甲板,并装备了起飞弹射器,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虽然舰载 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只是作为舰艇的附属兵器配合舰艇而行动,没有取得什么惊人的战绩。但是它的投入使用,却意味着飞机航程的增大及拥有战术发起上的突 然性。因此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航空母舰便开始大量出现,获得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巨舰大炮主义”的影响,各国海军其时仍把注意力集中在制造大规模的 超级战列舰身上,对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的认识仍然极为肤浅,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还只是被视为一种辅助兵力,设想用它来掩护战列舰、巡洋舰在大海上冲锋 陷阵。
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广泛应用,揭示了它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战争结束后,在欧洲军事学术界和军政界展开了对航空兵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的热烈讨论。一种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飞机的军事价值,主张大力发展航空兵以夺取制空权,并进而赢得战争的理论出现了。
这 种新理论的代表人物首推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意大利的杜黑将军。朱利奥·杜黑,1869年5月30日出生于意大利的卡塞塔。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后,杜黑就 注意到了飞机的战斗作用。1909年他首次撰文指出制宝权和空中力量的重要性。他这样写道:“天空即将成为战场。现在人们都强调制海权,但不久就会看到, 制空权比制海权更为重要。”在他的努力下,意大利的飞机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14年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杜黑被任命为意大利航空部部长,对 飞机在大战中的作用作了详尽的考察和研究。1921年,他发表了关于空中力量的名著《制空权》一书,全面地阐述了他对空中作战的基本观点。杜黑认为,飞机 作为一种进攻兵器具有无可比拟的潜在能力,利用强大的航空兵可以夺取绝对的制空权,并且可以轰炸敌人的军事、经济、政治中心,摧毁敌人的地面防线,较快地 取得战争的胜利。杜黑理论的核心是制空权,一个基本观点是空军将成为未来战争中主要的、决定性的力量。因此,杜黑的理论又被称为“空军制胜论”。
空 军制胜论的出现,给战后世界军事学术界以强大的冲击。在海军系统内人们对飞机和航空兵大规模广泛使用展开了讨论,争论的焦点是,飞机与战列舰究竟谁的威力 更大?在美国,比利·米切尔是主张“空中力量”激进分于的总代表。他热情直率,总是尽一切可能来争取人们支持他的观点。为了证明战舰在遭到轰炸时总是处于 束手无策的状态,他向美国海军当局建议就此进行试验,但却遭到海军反对。出于万般无奈,他只好借助国家的报刊和舆论来引导公众对陆海军之间的争执发表意 见。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终于在1921年7月获准进行试验。试验结果,马丁型轰炸机一举炸沉了3艘停泊在切萨皮克湾的前德国军舰,其中包括号称“不沉” 的“东弗里斯兰”号战舰。1923年又试验了一次,2艘退役的美国战舰遭到了同样的命运。米切尔及其支持者便据此说道:如果需要的话,这就是证明,大型舰 只称霸海上的日子已是屈指可数了。保守的海军立即予以反驳,说如果米切尔的轰炸机攻击的是有能力反击并能做规避动作的战舰,而不是静止不动的、无人驾驶和 无保护的船体的话,那么轰炸的结果也许会截然不同。由于有国会的支持,海军的观点,连同其影响及权势,均占了上风。米切尔不能容忍愚昧和无知,在1925 年愤然辞去了空军职务。
航空母舰及海军航空兵虽然在英美发展最早,但由于没有实战经历,都被保守势力扼杀了其发展的生机。相反,倒是在日本 却获得了这个善于模仿的民族的青睐。尽管日本既没有马汉那样的海权思想家,也没有杜黑、米切尔那样的空军制胜论者,但是,日本人对马汉和杜黑的思想都有相 当理解,比较早地注意到了发展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正在欧美军事界对航空能力争执不下的时候,远在东方的日本在1923年建造成世界上第一艘正式的航空母 舰“凤翔”号。该舰长160米,排水量7000多吨,航速25节,能装载21架飞机。尽管如此,日本的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毕竟还刚刚起步,对其能否获得 较大发展,还有待创导者的开拓和重视。正是在这个时候,洞悉国外先进技术的山本五十六选择了海军航空兵。
山本随同井上谦治大将去欧美考察回 国后,面临着新工作的选择,或去海军省任副官,或去海上重操他所熟悉的舰炮。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山本自己选择了他完全陌生的海军航空兵。1924年9 月1日,山本调往霞浦海军航空队,12月1日,正式就任霞浦海军航空队副队长兼教育长。
霞浦航空队建立干1921年,取法英国1918年成 立的航空队,。主要培训海军航空兵。当时航空队的司令官是小松直干少将,副队长兼教育长是和田秀穗大佐,战术科长兼内务主任是松永寿雄少佐,副官是大崎都 信少佐,个个都是航空专家。其中大崎都信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德在中国青岛的空战。而山本在此以前从未接触过飞机。因此山本的到任,使航空队产生 了一种反感情绪;认为像他这样一个船员出身、从未与飞机打过交道的人,突然跑到航空队来当头目,肯定是别有用心。
当时有一个叫三和义勇的中尉见习教官,被安排做山本的副官。但他自视甚高执意不肯,对内务主任松永抱怨说:“一个快要当飞行教官的人,偏让去当甲板军官,实在难以从命。”松永笑着对他说:“你自己去向大佐回绝吧。”
三和马上找到山本,但不料却被山本的威严所慑服,山本说:“我到任的第一个感觉是,本队的军纪尚待加强,军纪不好就不可能有优良的军队,要改善军纪,首先就得从禁止迟到、早退着手。从我们两个开始做起吧!”
山 本严肃的态度使三和不知所措,竟不自觉地答道:“好的,我会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当天全体官兵奉令集合,山本走上讲台,目光扫视着全体官兵,语气格外平 静地说:“本人从今天起担任副队长兼教育长,”语音一顿,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接下去要说的无非是一大篇冠冕堂皇的训话,加上知道他并非飞行员出身,有的人已 露出不屑一听的表情。然而,山本却出人意料地提高嗓门宣布;“各位士官及士兵请注意,凡是蓄长发的人限在一周内全部剃掉,我的报告完毕。”
倒 是全体官兵一时愣住了。当时,日本海军航空队的飞行员以有精练的飞行技术而桀骛不驯,加之受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的影响,他们多数蓄着长发,纪律松弛。虽然 他们对山本的命令感到不满,却找不到山本的人影。因而只好在一周后全部剃成光头。在山本的严格要求下,不到1个月的时间,霞浦航空队的风气已大为改观,反 对他的现象也无形中消失了。一名当时与山本共过事的人在谈到这时期的山本时说:“他寡言少语,不轻易发表意见,但他对他的下属却有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魁 力。”
山本到任后,抓紧一切机会学习有关航空的知识,阅读了大量的有关书籍,每天挤时间坚持接受几小时的飞行训练。结果40岁的山本终于达到了单飞教练机的程度。
随 着山本对航空知识更详细全面的了解,逐渐使他相信未来的海军航空兵完全有可能弥补日本海军主力舰与英美的差距。山本相信他设想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能够 为日本建立一支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打好基础。为此,他在霞浦航空队利用码头和模拟飞行甲板的驳船实行了严格而近乎残酷的训练,训练标准完全从实战出发。无论 是细雨霏霏的白昼,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适应各种天候的飞行降落训练夜以继日。结果在训练中发生事故而死亡的事件大幅度增加。山本将死亡人的名字记下 来,挂在自己的办公室,每当有新学员入队时,都要首先向死亡名单敬礼,以激发队员的好勇斗狠性格。1925年10月2日,山本发起创建了霞浦神社。在发起 倡议书中山本写道:“本队自创建以来殉职者已有20余名,每年之所以设坛招魂祭祀以迎其在天之灵,不仅出于对牺牲者当然之礼仪,而且还在于继承已故战友之 遗志,加倍奋起吾人之雄心壮志,以期我航空界之飞跃发展,慰先辈僚友之神灵。为进一步彻底贯彻这一宗旨,兹在队内创设神社,不论是壮烈殉职者还是不幸病故 者,一概合祭其灵魂,如日夜膜拜此神殿得经常维持清新之心志,即足以告慰故友在天之灵。”
1925年12月,山本在霞浦航空队任职15个月 后,又接受了新的委任,再度出使美国,任日本驻美大使馆副武官。霞浦海军航空队的官兵对他的离任,感到非常惋惜,他们已经习惯了山本的严格训练。如果说在 山本之前霞浦航空队还处于模仿阶段的话,那么山本在其不长的任期内,已大大地改变了这一旧貌,使日本海军航空兵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1926年1月21 日,当山本乘“天洋丸”驶出横滨港起程前往美国的时候,航空队的飞行员们驾驶整整一个中队的飞机,出现在“天洋丸”上空,并作俯冲动作掠过船头,以示同他 们副队长的惜别。据说以这样隆重的仪式同一个人告别,在日本海军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山本作为一名拥有航空知识的海军军官,此时来到美国可 谓正逢其时。20年代的美国,飞机制造业在世界居领先地位。自1918年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全金属飞机问世后,强度大和重量轻的钢铝镁合金在整个20年代 继续迅速发展,将这些成果付诸实用的时机已经成熟。新式飞机的不断问世,导致航空事业异常兴旺。就在山本来美国的前一年,世界航空界竞速赛和远距离飞行赛 的最兴旺时期开始了。这一年,吉米·杜利特尔驾驶的一架美柯蒂斯r3c—2型飞机在竞速赛中获胜,平均时速达232.5英里。1926年一架意大利产的马 基浮筒式水上飞机获胜。1927年5月,年轻的美国人查尔斯·林德伯格(旧译林伯)驾机征服了大西洋,首次进行了一次单人从西向东飞越大酉洋的中途不着陆 飞行,全程3600英里,历时33个半小时。第2年,一个德国人反向飞越了大西洋。同年5月和6月,一名英国人又驾机飞越了太平洋。竞速和创纪录飞行,既 使全世界的航空界在沸沸扬扬中获得不断发展,又昭示了飞机在征服空间距离方面无比广阔的前景。山本五十六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刻来到了美国。
据 三和义勇著《回忆山本元帅》一书,山本到了美国以后,就一直以敏锐的目光注视着美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当时,美国航空界正试图飞越大西洋。不久林德伯格获得 成功,这一航空事业上的壮举震动了世界。接着巴德也飞越了一次,虽然他曾几次水上着陆,但事实上也基本获得成功。日本航空界的技术水平较之美国明显落后, 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因此山本命三和义勇全面了解和研究美国航空界的这一新动向,并要求他拿出比较接近实际的观点和意见。三和写道:“经深入调查和研究 之后,我认识到:做这种跨越海洋长距离的飞行,按仪表飞行和实施天体导航是至关重要的。美国早已注意到了这一点,而且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制工作。巴德在飞 越大西洋的过程中,就应用了这种先进的飞机导航设备。然而,在日本,海军航空界仍墨守英国‘圣培尔’飞行团的旧规,完全依靠飞行员的直观感觉、”因此三和 向山本提交了一份报告,强调日本海军航空兵如不摆脱飞行中完全依赖飞行员的直观感觉的旧框框,转而注重研究和使用导航仪器的话,将势必陷于绝境,并提出了 进行这一新的航空技术改革所应采取的各种措施。
山本看过这份报告后说:“很有道理,我完全同意。报告暂留在我这里,我打算进行一些修改。” 他着重修改了结论部分,使言词更加具有说服力,理由更加充分。然后将报告发往国内,刊登在海军内部发行的月报上。给三和义勇的印象是,山本对这种导航设备 性能的认识非常深刻,对日本学习这种先进技术的意义看得更重。
1928年3月,山本五十六在美国的武官任期期满回国。经过几年对海军航空事 业的关注,他已为自己开辟了一条航空之路,从而也为日本海军迅速发展航空兵种开辟了一条道路。1928年回国后的山本五十六先担任了“五十铃”号舰长的职 务,不久,在12月例行的职务调动中被任命为“赤城”号航空母舰舰长,第一次正式率领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正当山本作为一名舰长指挥他的部下进行严格的训 练时,山本再次受到政府征召,参加国际海军裁军谈判。此正是:航空事业方兴未艾,舰炮专家再辟新路。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