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二篇创业朝代 1.搬到大开路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开始制作附属插头

大开路的房子,二楼有两间,楼下有三间,前院有六坪,将来可以盖个小屋。我搬来后立刻把全部地板拆开,改成工厂,留下二楼作住家。新房子比上次的大三倍,又在马路旁,当作工厂,可以说已经小有门面了。我就以这儿作为创业之家,成立松下电器制作所,开始出发。

在这里最先制作的,除了风扇底盘之外,还制作一种电器改良的附属插头,这附属插头是应用旧电灯泡的铁帽制成的,当时是最新型的,价钱又比市价便宜三 成,所以受到好评,非常畅销。同时也把松下电器的名声,第一次打进电器界。自从开始制作附属插头以后,井植、内人和我三个人,每天加夜班做到12 点,仍然无法应付订单,我雇了四五个工人拚命制作。当时是由我压底盘,井植一天造原料、一天压附属插头,别的职工压附属插头,女工做组合,内人负责包装。 不论如何,东西有创意,价钱又便宜,能畅销是当然的。有时我们送货太慢,客人会自己来拿。附属插头可以说是成功了。当时的合成原料的制法,前面也说过,各 工厂都把它列为机密。多半是请工厂主人的兄弟或近亲负责现场。可见在当时电气业界,是把它当作高级技术看待的。

可是我却认为,当作机密技术的话,在制作过程中就得多费些心神。经营上不见得合算。我认为应该开放,给大家方便,任何人都可以在场。所以,进来第一 天的职工,我也把机密告诉他。这样做,就比别家更经济地活用了人。一位同业警告我说:"松下君,那是危险的。你把那样重要的机密工作教给进来才一天的人, 等于把技术公开,这一来,等于制造竞争的同业,你自己要受害的。应该要多多考虑啊!"我却回答说:"我认为不必那么担心。只要先告诉他,那是必须保密的工 作,就不至于象你担心的那样,把情报泄漏出去。员工彼此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我不喜欢为了一件秘密,而做疑心重重的经营。不但对事业的进展有阻碍,也不符 合培养人才之道。我并不是故意乱开放,只要我认为这个人可以信任,就算他是今天才来,我也会让他知道机密。"那个人半信半疑地说:"呵!他有这种想法 吗?"我就是以这种想法去经营的,所以,在用人上,我觉得比别家圆满顺利。在当时的制造业中,我是进展特别快的。其次。我发明了"双灯用插座"。"双灯用 插座"当时由东京和京都的制造商制造,公认是相当方便的器具,很畅销。我发现品质上还有改良余地,所以做了种种改进,拿到了专利,开始销售。新产品比前面 的附属插头,更获得好评。开始销售之后不久,大阪有一家批发商吉田来找我:"松下君,我对双灯插座很感兴趣。能不能让我们总经销呢?"他说大阪方面由他自 己批发,东京方面交给跟他有密切关系的川商店批发。当时我想想有道理,这个插座一开始销售成绩就很好,以现在的工厂设备,恐怕来不及制造供应。于是我对这 位吉田氏说:"我现在的工厂设备不够,就是让你总经销,只怕制造量赶不上销售量。如果你有意做总经销,我打算把工厂设备扩大,以便增加生产量。所以,当作 保证金也好,当作资金贷款也好,反正请你提供 3000 元给我。这笔钱用在扩充工厂设备方面。以后不论你销多少都可以应付了。"吉田氏一口答应说:"好吧,我就给你 3000 元做保证金吧。"谈妥之后,我收到了 3000 元。这时我想:"我要干!马上改善工厂设备,一定会畅销。我的工厂会赚钱,吉田商店也会赚钱。好!我要生产,我要拼命生产。"于是我立刻开始

增产。吉田商店也向社会公开发表:"松下工厂的新产品'双灯插座'由本店总经销。"东京的川商店也发布同样声明。于是月产 2000 个变成 3000 个,3000 个变成 5000 个,过了四五个月,东京方面的制造商,突然以大减价来对付。销售上立刻有了反应。紧跟着,经销商都来跟吉田商店交涉减价的事。吉田商店的老板脸色变青说 道:"松下君,糟糕了,销售量显著下降。东京方面的制造商减价了。经销商都要求减价。现在怎么办呢?"当时在总经销契约书上注有吉田商店负责销售量。所以 吉田商店的老板更是伤脑筋。他没有听完我的意见就说:"不论如何请让我解除契约吧。看这种情形,恐怕无法销售约定的数目。我也没有想到,别家制造商会这样 子减价。这是当初预料不到的事情。我们没有恶意。"对方交给我的保证金,全部投入工厂的设备里了,现在解除契约,也没法子归还保证金。于是我说:"虽然契 约书上载有负责销售的数目,可是我不能强迫你,以后我自己慢慢地销,保证金请你稍等一下,我会每月分期摊还的。"终于,总经销只销了半期就不得不解约。我 对自己说:"好啊!这么一来,只好自己销了。工厂已经扩大到月产 5000~6000

只的地步。怕什么!不会卖不出去的。"

我到大阪数家经销店转了一圈,把经过情形告诉他们。由于改为制造商直接批发,他们都表示欢迎。也有人说:"松下君,说来是你不应该。你制造了这么好的东西,却交给一家包办,

真是莫名其妙。要是直接批发,我们今天开始就买你的东西。"出乎意料之外,轻松地都销售出去了。

接着我第一次上东京。

我是如何想象东京的,反正是以到外国去的心情上路。到了东京,我吓了一跳。街上脏得不得了,马路太窄了。批发商家的厕所,竟没有小便用的,正当我找 来找去的时候,那儿的老板娘说话了:"跟大便的在一起啊!"使我感到很奇怪。我想,可能是这一家比较特别。可是当我走到晚上才知道,每一家都一样。我更吃 惊了。对我来说,厕所怎么样都没关系。我最关心的事情是要赶快销售插座。先到了川商店,老板说:"松下君,抱歉!抱歉!我们很卖力地销售,因为竞争激烈, 所以存货这么多,你看吧!"我告诉他:"上回是通过吉田商店把东京经销权包给你们,现在是麻烦你们销售,别家我也要托卖。"他回答道:"吉田商店已经转达 了,我们很了解,请不必客气,让我们来销售吧。"总算很痛快地答应了,川商店老板还鼓励我说:"电器用品都由东京制造,批发到大阪去,大阪制造商跑到东京 来推销,在电器界很稀罕,尤其是小型电器界,你是第一家,要好好加油啊!"我听了相当感激。"这是个好开始,我要努力干!"当天转了一圈,觉得东京是个很 复杂的都市,到底哪一边是东,哪一边是北,实在是搞不清楚。并不象大阪船场那样,围棋盘的方格线那般秩序井然。本来直向东走的,走着走着就变成向北,真不 知怎么搞的。后来我随身带着地图上电车,用铅笔在地图上做记号,周围的人一看就知道,我是从乡下来的土包子。东京的风气,新东西不那么

好销,那儿有一种"店风",对新来的大阪商人不大理睬,可是这一点可能也就是东京的优点,我认为正好是"江户(东京旧称)男儿讲义气"的特色。只要 处熟了,地盘就会很稳固,所以我一家一家去游说,虽然别家大减价,我们的产品比别家又好又便宜,好几家都说,销销看吧。我已没那么悲观了。第二天又去转了 一圈,拿到不少订单,才回大阪。我同时下决心,每月要来东京走一趟。

这样,在大阪和东京两地销售,成绩相当不错。我们已经把全部保证金,投入工厂去增产,等于是"背水一战"。跟吉田商店订约又解约,使我突然获得资金,才得以扩大工厂,同时也

建立了销售网,这真是当初所没有预料到的收获。松下电器最初的小小基础,是由双灯插座打下来的。由于附属插头和双灯插座这两项新产品出现,使大家都知道,松下电器是"把改良的新产品卖得特别便宜"的工厂。到了 1918 年年尾,我们的从业员工已经增加到 20 多人。

把新发明的两件产品,以别家定价的一半卖出,现在的人会感到很奇怪。当时各厂商之间,不象今天这么竞争激烈,制品也不象今天这样研究到了家。只要改良制作方法,成本相差很大,所以能以别家制品的一半价钱造成大畅销。

今天的制品,都已开发得非常精细了,就算能改良,也不可能做出便宜一半的新产品来。因此,现在比从前更需要努力研究。工作的苦乐从 1917 年到 1918 年,以双灯插座跟附属插头为中心,川北的电扇底盘也继续承制,生意上一帆风顺,工厂愈来愈充实。关于工厂的设备,有些地方,现在想起来很可笑。把窄窄的普 通住屋,拆掉地板,改成工厂,当然谈不上完备。何况后来工人增加,本来已经很挤的地方,就显得更挤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做了各种设计。所想到的,就是 搭棚架。架上、架下都可以工作。顾客都笑着说:"你们这个设备真伟大!好象轮船一样,上下都可以做工。这么节省,怪不得产品可以卖得比别人便宜。"

当我们还没有能力盖工厂的时候,只好如此克服。当时的工厂和今天是不能比的。我在那种工厂,的确过了一段辛苦的日子。曾经有过这么一回事:那一段日 子,每天为应付订购而拼命工作,仍然赶不及。工人下班时间到了就要回家,而我们一家人和见习生却没有上下班时间,每天都继续做到吃晚饭为止。本来病弱的体 质,不能过于劳累。由于心里很急,所以苦撑着工作。一到了收工的时间,会感到很疲倦。为了补养身体,我去买报纸上常常登广告的红葡萄酒,放在工作现场,工 作一下喝一口,再工作再喝一口,这样子撑着继续工作。也许是心理作用吧,觉得精神振奋。正当我认为"这个酒很有效"的一天晚上,收工时,我突然感到头晕, 肚子也痛,赶快上厕所,大小便竟是红色的。我吓了一跳,昏倒了。过后想起来,可能是葡萄积的色素留的结果:不但不补,反而有害。可见,当时我是如何忍着劳 累继续工作,幸亏事业上的成就带给我的快乐,也没累出什么大毛病来。人一紧张,就不大

会生病的吧。

当时,每天做完夜班工作,用热水洗木桶澡,每次都感到无法形容的爽快。那是辛苦了一天的满足和"劳动神圣"的综合感受。这时候,我把当天的劳累忘得 一干二净。就这样每天感受这种气氛,在忙碌中充满着希望,埋头去经营工厂。两三个回想搬到大开路工厂之后不久,西边隔壁两间有人搬来。"是做什么的?"我 正在想着,看到他们也跟我们一样,叫工人拆地板。"开什么店?"听说好象是电器厂。"这就奇怪啦。这样的地方,怎么会并排两家电器厂呢?他们是制造什么 的?"我看搬进来的东西和设计的工厂模样,都跟我们的很象,可能也是制造合成物的。奇怪!当时电器行里面。做合成物绝缘器具的同业很少,真是意外。后来我 去找那几的老板聊天才知道,那人最近做过合成物的研究,他说:"我搬到这里来之前,一直不知道同业者的你也在这里。真是有缘。以后不要互相竞争,好好合作 吧。"说也奇怪,嘴上说要合作,反而会引起竞争心理,无意中拼命竞争。对方加夜班,我就想:"他们在卖力气,我们怎么可以晚上休息?"意外出现隔壁的同业 者,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这个人叫做 k,他在隔壁住了一年左右,不知是什么原因,搬到泉尾去了,后来又搬到东京去。过了五六年后,他来找我,看到松下工厂的壮盛规模,吓了一大跳:"你真了不 起,了不起!"然后叫我告诉他成功的秘诀。他说:"我也是下相当大的苦功,可是总是不顺利。偶尔顺利就会遇到倒帐,或是所依赖的店员要辞职等等,总是事故 很多,至今尚不得志。一样开始做生意,你却一天比一天发达,一帆风顺,真是奇怪。"我告诉他说:"象你那么认真工作,仍然事业不成功,在我看来,是一件不 可思议的事。我一向认为,事业有大小之别,可是,干多少,必定会成功多少。世上常常有人说'做生意有赚有亏。就在赚赚亏亏之间,事业会发展下去的。'

我可不这么想。我认为生意是拼出来的,跟真剑决斗一样,绝对不可能在砍掉或被砍掉之间,慢慢获胜。同样的道理,做生意,下多少功夫,必定能获得多少 成功。如果不是这样,那一定是因经营不得当。生意人,若把买卖看成'时也,命也','有时亏,有时赚'是根本的错误。我们一定要相信,做生意是:不景气也 好,景气也好,都能够巩固进展的基础。这一点,可以由过去好多成功人物的事迹获得证明。所以,首先,你要改正你那种世俗的、没有信心的观念才行。"k 君听了之后,得到很大的鼓励,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可是,那个 k 君,后来事业好象并没有成功。

生意上了轨道,到了能独立经营的地步,就会遇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建议。其中有很好的提案,也有存心不良的诱惑。所以,当我要取舍选择时,都特别谨慎。1919 年的年底在电灯公司时认识的 a 君,突然来找我。这个人在公司是当技工的。

"松下君,我听说你辞掉工作,开始自己做生意,后来又听说你做得很成功,所以很早就想来看你,今天就来了。"我们聊了有关松下工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 a 君 3 年前从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科毕业,进入大阪电灯公司,家里拥有相当资产。他听了我的话之后说:

"你干得很好。可是,松下君,我想,与其你一个人不屈不挠以薄资做生意,不如向外面融资,改成有组织的大公司。你一个人干,赚钱是很有限的。要慢慢 扩充,恐怕也不容易。幸亏,我的一些亲戚朋友都有相当的资产,5 万或 10 万的资金,只要我赞成,很容易招募,你考虑考虑。"说实话,我虽然进入了电灯公司,但对零零碎碎的小工作不感兴趣,很想做一番事业。咱们来合作,把这个工 厂改成公司组织,好好打天下,你看怎样?"他很热心地说服我。

听过他的话,我心里着实动摇了,a 君的话是有道理的。与其我一个人去做 10 份工作,不如两个人做 30 份工作来得好。我回答说,不论如何,先让我想想看,这四五天之内,到你家去一趟。那一天就这样道别了。

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听了 a 君的话后,我的心思开始迷乱起来,愈想愈不能下判断,到底是一个人照旧做下去好呢,还是采纳 a 君的建议,改成公司的组织比较好?我一向都是思考之后立刻能下决定的,这一回却一连两三天,想来想去想不通。四五天之后,就在犹豫不决的情形下,我到 a 君家访问。"松下君,怎么样?决定了吗?只要你确定,我明天就辞掉工作,回故乡去,两三天之内,绕个 10 来家亲戚,每一家 5 千元,募集 5 万元是没有问题的。"他把他的构想告诉我。

当时,我做生意才一年多,还不十分有把握,对将来的展望也不十分清楚,半信半疑地被引诱而答应了。可能是想:"做公司的董事。名义好、有地位"才答 应的吧。回到家里冷静一想,才觉得答应得太草率了。关于 a 君的性格、能力和人品等,我没有考察过,到底可不可信赖,他真的能募那么多资金吗?我愈想愈不对。现在规模虽小,还是一个人做比较好,我慢慢地这么想。大 丈夫一言既出岂能反悔?尤其在 a 君家,他太太也在座,现在怎么好开口取消呢?心想真糟糕,这样又过了两三天。日子一久,心情也稳定了之后,愈想愈觉得 a 君言行太书生气,很不实际。

后来我决定找 a 君再商量一次,这个提案就算实现了,恐怕也弊多于利。过了四五天,我一路想着:"a 君回故乡去了吧?工作辞掉了吗?"满腹疑问地到达他家。意外中的意外,a 君竟死了,昨天已经发丧完毕。这真象做梦一样。据他太太说,我回去之后的第二天,他得了急性肺炎,过了两天就死了。本来想要通知我,因为不知道我的住址, 所以很抱歉。流着眼泪这样说。我听了之后,真是茫茫然不知所措。太突然了,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感到人生真是无常。

这么一来,a 君的提案,自然而然地取消了。现在想来,如果那时候成立了公司,恐怕就没有今天的松下电器了。a 君突然去世,人命真是脆弱。可是,从下面的事实看来,生命也有强韧的一面。1919 年,我发生了一次与汽车相撞的车祸。那时流行骑脚踏车访问批发商或顾客,也把制品放在脚踏车上载着送货。我因为骑车很有把握,常常比别人载多一点。那天, 我买了一大堆材料放进箱子里,载在脚踏车上,从旧府厅前向川口厅急驰,刚过江子岛桥到了邮船公司门前,从邮船公司的东侧,一辆汽车沿着河岸向这边飞驶过 来。说

时迟那时快,一眨眼间,汽车把脚踏车和我一起抛到 4 米外。当我想到"糟了"的时候,人已经给抛到电车铁轨上,刚好有一辆车,从西边开过来,紧急刹车,停在我的身边约 2 米前。我放在箱里的材料,都散乱在马路上,脚踏车也给撞得七扭八歪。周围一大堆人站在那儿看。我心想:"这一下完了。"还是试着慢慢站起来,咦!真奇怪, 简直是不可思议,连一点皮肉之伤都没有,筋骨也好好的。人们一边说,"撞得那么厉害,却一点也没受伤,实在是不可思议,真是个命大的人,"一边替我收拾散 乱的材料,然后,和脚踏车一起装上对方的汽车给送回家。这部汽车是大阪府厅的,司机连连说"对不起",又说脚踏车的修理费他愿意赔偿,然后回去,后来却一 毛钱也没有赔我。跟 a 君之比较,我觉得,这也许就是人的命运有强弱之别吧?

东京设置联络处从 1919 年年底到 1920 年年初,产业界的发展达到最高潮,每家工厂都是增产再增产,要找人手很困难。松下也一样,虽然员工只有 20 人左右,也让我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找齐。

当时,营业方面愈来愈顺利,所以员工也应该增加,可是,有时候却反而会减少,这就使我很头痛。受到好环境影响的别家工厂,为了完成生产量,不顾将来 的利害,一再以提高工资来招募员工,所以当时只是家庭规模、设备简陋的松下,一般人都不看在眼里,也是理所当然的。我每天早上都以"昨天来的那些人,今天 还会来吗?"的心情,不知不觉走到工厂门口去等员工。大家都到齐了,才松一口气,开始工作。还好,生意愈来愈顺利,接二连三发售新产品,随工作量增加,也 雇了一两个新店员。到了 1920 年,大阪的松下电器已经相当有名了。这一年,大阪市场大体上已经稳固了。经销商方面,我去打招呼,有时也叫店员去,都没问题。我开始想:接下去应该加强东 京市场。前面已经说过,光是我每月去一次东京是不够的,我想让井植驻在东京,彻底巡察经销商。井植当时做我的助手,能在工厂做工,也能从事外务,做得还不 错,可是他只有 17 岁,让他去东京做驻在员恐怕不能胜任。后来我想:怕什么,让他去试试看吧。于是我交代清楚,终于让他出发了。说是驻在员,其实是寄宿在早稻田大学附近的学 生宿舍。从那里,每天早上到东京市巡察,有人订购的立刻向大阪报告,货物由大阪直接送达经销商。

有一天,井植写了一封信回来说,由于天气愈来愈热,蚊子多,买了个蚊帐。虽然价钱贵了一点,因为打过折,是一件 3 元的麻纱蚊帐。我看了后,立刻回信说:"以你今天的身份,不管理由多充足,花 3 元钱去买麻纱蚊帐,是不应该的。现在的松下电器必须节约。一件 1 元左右的棉织品就很够用了。"我严厉地训他一顿。连 3 元的蚊帐也要写信训斥,在那么严厉的管理之下,各员工还是非常认真工作,实在是精神可嘉。虽然 是"小儿科"的驻在员,可是效果不错,东京方面的销售量,也愈来愈多了。"步一会"的诞生欧战结束,紧跟着吹起了大不景气的狂风。财经界每况愈下,物价暴 跌,金属尤然,工厂经营吃紧,情况很惨。产业界更是内忧外患交相夹攻,以停战为关键,短短期间内,一切化作死灰一般。当然,人手短缺的问题是消失了,可 是,生意前途问题与劳工思想问题,方兴未艾。正如俗语所说"石头上坐三年"(凡事忍耐久了必定能成功之意),我在大阪业界已经有了一点基础,在东京方面也 有相当的进展。做生意已经有把握,所以面对这一次的大变动,并不慌张,反而想主动去好好干一番。松下电器产生"步一会"就是在印象深刻的这一年。当时我在 小小的松下工厂组成"步一会"、可以说明:遇到产业动摇,我们仍对将来抱有信心。总之,除非全体员工大团结,松下电器的将来就没有希望。从这一种精神出发,我产生了一个观念:"松下电器全体员工都是步一会的会员,谁不是步一会的会员,就不是松下电器的员工。"老板和员工均不例外,我们就以这个准则结合。起先想了很多会名,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名称来,正在伤

脑筋的时候,森田君来帮我做事,他说:"你何必想得那么难呢。全体员工必须步调一致,所以就叫做'步一会'好了。这还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向前走' 的意思呢。"我拍手叫道:"对!这个名称好!"当场就决定用这个名称。步一会后来慢慢发展,松下电器也一天比一天地成长茁壮,老实说,这是我始料所未及 的。石头上坐三年面对着严重的不景气,我仍不害怕,反而打算好好干。可是,工厂连电话也没有。当时,装一部电话需要 1 千元以上,对小资本的松下工厂来说,虽然非常需要,却装不起。幸亏我们早就申请的"九年分期付款电话"抽笺抽到了。终于在 1920 年 6 月装好,工厂的规模也更完备了。当时的小商人装不起电话,所以,有没有电话,成为衡量商店或工厂信用的标准。电话装好之后,我们才成为一个完整的工厂,立 刻用广告明信片,风光地寄发通知给各经销商。装电话之后,接到第一通订购的声音,真是高兴极了,我对内人和店员说:"喂!你们知道吗?是用电话来订购的 呢!"现在想起来,在那个时代,光是听电话的声音,就这么兴奋,那种幸福的感觉比现在用更先进的设备还深刻。

这一年装了电话以外,因为工厂变窄,正巧隔壁房子空了,就把它租下来,赶紧改造成工厂使用。我们更加努力,提起精神拼命工作。这一年,前面提过,工 厂诞生了步一会,装了电话,扩充了厂房,规模虽小,却相当完备,终于正规迈出了进入电器界的第一步。正如俗语所说:"石头上坐三年",从"无经验"和"小 资本"开始的松下工厂,刻苦辛劳总算有了代价,至此,我说了很多自大的话,其实我只不过是拼命苦干而已。结果就是如上所述,我打下了事业的基础。从那以后 做了些什么呢?我现在已记不太清楚,应该是认真思考将来的事吧。可能是在那儿考虑到底要向前迈进?还是维持现状踏实地做?如果我满足于现状,而对区内的卫 生评议员,或其他什么类似的名誉职位有兴趣的话,后来的进展方向可能跟今天不同,我最后还是决心继续走工作本位的路,而拟定了以后的方针。

稍微早婚的我,婚后一直没有孩子,其实那一段日子,我从来没想起孩子的事。就在婚后第 7 年,我 26 岁这年,内人怀孕了,这才唤起我对孩子的意识。就要为人父了,这使我感到喜悦和些微压力。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一个朋友。那个朋友为我高兴:"松下君,你很幸 运!生意有了基础之后才有孩子,真是样样都很顺利!"的确是如此。如果在我忙得团团转,穷得要命的时期,一个又一个地生下孩子,会怎么样呢?也许为了照顾 孩子而不能专心做生意,在发展上便会有不同的结果吧。总之,从做生意的立场来说,一切都配合得太好了。我也快有孩子了,生意很顺利,病弱的身体还能支持, 境遇终于达到了一般人的水准。这时候回想起,9 岁上大阪做学徒以后的种种辛苦,真是由衷地欣慰。抚今感昔,会产生"非认真不可、非老实正直不可、非生意第一不可"的信念,也是很自然的吧。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