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伤寒名义
伤寒一书,张公所撰自序为《伤寒杂病论》,伤寒乃外感之通称,非仅指伤寒也,若以《伤寒》一书只作伤寒则误类。
论六经表里次第
太阳为表中之表,其次应属阳明,其次应属少阳,其次应属太阴,其次应属少阴,其次应属厥阴,盖由皮毛至骨分六经所属也,然此说前贤未曾论定,故特表而出之,以备参考焉。
论五脏表里次第
肺主皮毛,心主脉络,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故有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十五菽之候也。
论伤寒传经
伤寒传经,为伤寒化热,必其人腑阳盛而又重感伤寒则传经,阳不盛者不传。经云:“脉若静者为不传,若躁烦,脉急数者为传也”。传经病甚剧,《内经》所谓大病者,即传经病也。又云:大病后服羊肉者不治。因传经化热,无论传至何经,均是热证。羊肉补火,传经病初愈必有余热,服羊肉病必复作,且元气已受伤损,复发当难治。张公云目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即此病愈后之象也。
传经病时期
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
传经病脉证并治
在太阳,脉必浮紧而数,发热无汗,宜麻黄汤。
麻黄汤
麻黄二钱,桂枝三钱,炙甘草钱半,杏仁三钱去皮尖
上四味。用水煎服。分量以现时市秤为难,以下均如此。
传阳明,脉必数大,发热汗出,谵语,唇口咽乾,舌苔黄而枯,大便闭,不能食,不省人事。重用大承气汤,稍轻用小承气汤。
大承气汤
大黄三钱,枳实二钱,厚朴二钱,芒硝二钱
小承气汤
大黄三钱,枳实二钱,厚朴二钱
传少阳,脉弦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谵语,头晕目眩,口苦咽乾,或目赤。重用大柴胡汤,轻者用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柴胡二钱,黄芩三钱,芍药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二钱,枳实二钱,大枣三钱[juzhuo校注:疑应作枚,下同],大黄二钱
小柴胡汤
柴胡三钱,黄芩三钱,人参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二钱,大枣四钱,炙甘草一钱
传太阴,则脾阴伤,脉急数在中,时发寒热谵语,大便难,口渴腹中痛,重用调胃承气汤,稍轻用白虎汤。
调胃承气汤
大黄三钱,芒硝二钱,炙甘草钱半
白虎汤
知母三钱,梗米一合,石膏四钱,炙甘草钱半
传少阴,则肾水涸,沉部脉当急数,或尺中急数,谵语,小便赤数。重用黄连黄芩黄柏汤,稍轻用黄芩黄柏干地黄汤。
黄连黄芩黄柏汤
黄连二钱,黄芩三钱,黄柏三钱
黄芩黄柏干地黄汤
黄芩三钱,黄柏二钱,干地三钱
传厥阴,脉沉弦而急,时发寒热,谵语,烦躁不得卧,两胁痛,咽内乾,时醒时昏,小便数,大便难,重用黄柏黄芩丹皮汤,稍轻用栀子豉加黄柏汤治之。
黄柏黄芩丹皮汤
黄柏三钱,黄芩三钱,丹皮二钱
栀子豉加黄柏汤
栀子三钱,香豉一杯,黄柏三钱
传经坏病证治
在太阳,当汗解,下之则坏。假令病重药轻或表里两解,均为治不得法。病重药轻,则病不能减轻,遂成太阳与阳明坏病,当权其轻重治之。表里两解,如表药重、里药轻,则表解而里急,宜攻里,轻用白虎汤,重用小承气汤;若里药重、表药轻,则里缓而表陷,宜救表,大青龙汤主之。
大青龙汤
麻黄二钱,桂枝三钱,炙甘草半钱,杏仁去皮尖三钱,生姜二钱,大枣四枚,石膏四钱
传阳明,当下之,汗之则坏,假令病重药轻,便传少阳,宜大柴胡汤。表里两解,则病愈剧,若沉脉实便入府,胃中必有燥屎,当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或脉急大,腹中痛不能按,大便闭,宜调胃承气汤。
传少阳,当和解之。假令病重药轻,便传太阴,腹中热痛,咽乾,舌苔黄而燥。宜知母黄芩厚朴汤。
知母黄芩厚朴汤
知母二钱,黄芩三钱,厚朴二钱
传太阴,脉当中部急大,宜白虎汤泻之。假令误补,必口渴、腹中急痛,宜大黄黄芩枳实汤。
大黄黄芩枳实汤
大黄二钱,黄芩三钱,枳实二钱
传少阴,脉当沉部急数,宜黄连黄柏附片汤。假令误补,宜附片泻心汤。
黄连黄柏附片汤
黄连二钱,黄柏二钱,附片三钱
附片泻心汤
附片三钱,大黄二钱,黄芩三钱,黄连二钱
传厥阴,脉当沉数而弦,宜黄柏黄芩当归汤。假令误补,宜胆草黄芩黄柏当归汤。
黄柏黄芩当归汤
黄柏三钱,黄芩三钱,当归三钱
胆草黄柏黄芩当归汤
胆草二钱,黄柏二钱,黄芩三钱,当归三钱
凡传经病在太阳,如治得法则解,便不传阳明;阳明治得法,便不传少阳;少阳治得治,便不传太阴;太阴治得法,便不传少阴;少阴治得法,便不传厥阴,若治不得法,遂成种种坏病。以上所举只言其大略,至于变化原属无穷,不能悉举,平脉辨证,随证治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