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虚实之间

11、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11、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

乔布斯走了,留下了一众顶礼膜拜的“果粉”,给他封了个“乔帮主”的谥号,听起来像个邪教教主。

商界一精一英们纷纷发表微博解读乔布斯传奇的一生,竞相表现自己是全中国最接近乔布斯一精一神世界的人。

众人的膜拜恰恰是乔布斯一精一神的反面。

我的一个老大哥和乔布斯还有盖茨一起吃过一顿饭。据说乔布斯在饭桌上揶揄盖茨,大意是:要不是因为你妈,你哪有今天?这是我们头一次有机会听说盖茨的母亲曾是ibm的高层,他也跟大多数“成功”了的中国人一样,靠着爹妈起家。乔布斯跟他不一样,不依靠任何人,不崇拜任何人,不顺从任何人,所以才成为后来的乔布斯。

乔布斯的故事可以有多种解读。

其一是离经叛道和挑战常理造就了商业的巨大成功。

全世界所有有着正常思维的厂商都知道,手机市场需要不同类型的产品,爷爷、妈妈和孩子的需求不一样。但是苹果就敢凭一台iphone天下通吃,一家三代就这一款。

我认为这个路子也有缺点,它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比如我妈用的iphone4,90%的功能都处于闲置状态。而且从iphone3到iphone4再到iphone4s的快速更新,也是一种浪费。手机不比汽车,二手车可以转让,手机几乎没人用二手货,一旦买了iphone4,家里那台iphone3直接就变成电子垃圾了。

但是大家还是追着买新款。在这些痴迷的“果粉”中诞生下一个乔布斯,应该是个小概率事件。

其二是“一俊遮百丑”。

乔布斯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会发现他以自我为中心,恃才傲物,出口伤人,情商极低。如果你是他的下属,会被他骂得狗血淋头,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如果你是他的老板,会为他的桀骜不驯伤透脑筋,恨不得分分钟把他开掉。

但是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的事业成功了,而且很辉煌。于是一抹灿烂遮盖了所有的一陰一影,往昔的不堪被舆论一笔勾销。

可惜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一俊遮百丑”,这要求你俊到极致;更适合普罗大众的还是“短板理论”,你最大的缺点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其三是引领而不迎合。

五年前用苹果产品是一种个性的标榜,五年后的今天,再用苹果已经很没个性。

惠普全球pc总裁托德?布拉德利对我说:“苹果带有恋物崇拜色彩,它的逻辑是:我告诉你什么是好东西,,我给你什么,你就用什么。惠普的逻辑是:我仔细研究你的需求,你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苹果的逻辑其实不无道理。在《乔布斯传》的最后一章我们读到他的自述:“我记得亨利?福特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应该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人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

前一个时间点上属于少数人的物质和思想,在后一个时间点上成为多数人的物质和思想。

我们失去了乔布斯,但依然期待下一个cult品牌。

其四是改变历史的往往都是细节。

2003年冬,比尔?盖茨邀请全球媒体一精一英和意见领袖共进早餐,谈论最新的技术和理念,我承蒙错爱,也在受邀之列。

盖茨向大家展示一个可以折叠的电脑,用一支笔在上面写写画画,声称“touch”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他说当人们坐在一起开会时,如果你在一个笔记本电脑上敲着键盘录入会议纪要,总显得不太礼貌(anti?social)。如果用一支笔直接在屏幕上书写,像用传统的方法做笔记一样,更符合社交礼仪。

当时苹果正濒临破产,急需寻求一个令他们起死回生的产品。而微软财大气粗,有远见,也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资金支持。

但是最后苹果赢了,他们不需要笔,直接用手指触摸。

如果当时微软再向前多走一步,把笔扔到一边,无论微软还是苹果,历史都将改写。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