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吴三桂大传(31)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这四句诗,出自当时山海关一个士绅之口。他对清军的赞扬和对农民军的怒骂是显而易见的。

当清军正在大规模进关时,吴三桂按约定,先率五万余众出战,直奔石河西而去。

李自成指挥大军已在石河西岸的红瓦店一带摆开决战的阵势;北自山,南至海,绵亘二三十里,阵如一字长蛇,面向山海关,展开了一举夺关的态势。自成带少数随从人员,还有崇祯太子等,立马于西北角一座高岗上,在他的背面,燕山峰峦耸峙;在前面,向西南至山海关,向南至海,展现出一片宽阔的平川地带,石河流贯其间,它从燕山谷底流出,南入大海。时值四月下旬(公历已是五月),正是它的枯水季节,水势浅缓,清澈见底,人马涉水,如履平地。自成立马高岗,战场全貌,尽收眼底。此刻,他的心情起伏不定。他起自西北高原,而跃马纵横于中原大地,征战已十多年,出生入死,经历了多少血战!

刚到山海关时,他并不把吴军放在眼里,曾说:“吴三桂兵仅三千,我三十万,以一百人捉一人,可用靴尖踢倒!而且三桂与北兵(指清军)久相仇杀,必不相救,即使来救,北兵住满洲,衣粮马匹器械,尚须整顿而来,也得旷日累月。”【《吴三桂纪略》】出征前,他还许下诺言:“等攻下山海关,我再即位。”【《定思小纪》,73页。】他低估了吴军的战斗力,也没想到清兵会来得如此之快,“因此全不提防。”可是,他从昨日(二十一日)与吴军首次战石河,已感到辽东边兵是他与明兵作战以来所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之一。他已意识到,今后的命运,“成败决于一战”。为了保证这次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他已把全部军队包括精锐都投入了战场【《明史纪事本末》,卷78,1363页。】。尽管他已倾注了全力,仍不免有几分担心呢!

他正想着,吴军呐喊着飞驰过河。忽然刮起了大风,飞沙走石,尘土蔽空,刮得对面不见人。吴军的呐喊声,伴着狂风怒号声,不顾一切地直冲农民军右翼(即阵首,靠近北山一侧)的后部。农民军毫不畏惧地迎了上去,一场空前的血战开始了。

吴三桂复仇心切,见到农民军分外眼红,又有清兵的后援,勇猛倍增,鼓噪全军奋击。三桂亲自出马,他的大将吴国贵提刀跃马,身先陷阵,被三桂激励起来的士卒个个自奋【《甲申传信录》,卷8,144页。】,“无不一当百”【《明史纪事本末》,卷78,1363页。】,在阵中奋力冲突。

农民军毫不示弱,奋勇进击,前者死,后者继进,以优势兵力对吴军实行三面包围。吴军拼力反击,东西驰突。吴军向左突,农民军的号旗左指,迅即进围;吴军向右突,农民军的号旗向右指,再进围,吴三桂再冲开……如此反复,“阵数十交,围开复合”,不知凡几!【《流寇志》,卷12。】

激战在继续进行。“炮声如雷,矢集如雨。”【《沈馆录》,卷7,2841页。】李自成立马观战,屡下号令,“连营并进”【《明史纪事本末》,卷78,1363页。】,吴军逐渐失去进攻的势头……

正当吴军与农民军“酣战”,难解难分之时,多尔衮才进入关城,听得西边喊杀声震耳,金鼓大作,惊天动地,风助喊杀与鼓声,直震百里,战场上的“飞丸乱射”,已散落到城内数里许的庙堂附近。【《沈馆录》,“西行日记”卷7,2841页。】他不想马上参战,他要看看农民军的虚实,更主要的是,他要利用吴军打头阵消耗农民军的实力,使清军以逸待劳。他召集诸王贝勒、贝子及出征的诸大臣,说:“你们不能越伍躁进,此兵(指农民军)不可轻击,须各努力,破此,大业就会成功。”接着,他部署兵力:清将士向海的方向鳞次布列,冲击农民军的阵尾。【《清世祖实录》,卷17,17页。】阵首已被吴军咬住,两头进攻,使农民军无法合围。

部署完毕,清军待命。多尔衮继续观阵,寻找战机。

战斗已持续到中午,吴军激战半日,已筋疲力尽,眼看支持不住了。多尔衮看得十分清楚,抓住战机,突然下令突击,蓄锐待战的清军闻令,如弦上之箭,一下子飞也似地冲了出去。三吹角,三声呐喊,以正白旗骑兵为先锋,数万铁骑从吴军的右侧插入,恰似“万马奔腾不可止”【《平寇志》,卷11,244页。】,惯于骑射的清兵,从马上发射出一批批箭矢,像飞蝗一样密集地射向农民军,刀枪并举,“剑光闪烁”【《沈馆录》,卷7,2841页。】,锐不可当。

李自成发现白旗一军已冲破农民军阵势,下令后军迎击。可是,农民军也已鏖战半日,处于疲惫状态,加之损伤不少,战斗力急剧下降。而清军铁骑正以旺盛的锐气,勇猛冲锋,其势如“风卷潮涌”,铁骑所至,无不披靡。三桂军得到清军增援,顿时振作起来,与清军展开联合作战,战场形势迅即改观。

李自成正惊异之际,有一僧人急忙跪在他的马前,说:“执白旗的骑兵不是关宁兵(指吴军),必是满洲兵,大王赶快回避。”【《平寇志》,卷11,244页。参见《庭闻录》,卷1,《国榷》,卷101,6076页。】自成没有说一句话,策马下岗西走。

李自成治军颇严,不得命令,谁也不敢后退。农民军仍在拼搏,大将刘宗敏一直在战场上厮杀,也中箭负伤。当沙尘散开,一发现带发辫的骑兵,都惊呼:“满兵来了!”农民军阵势顿时崩溃:丢戈弃弓矢,忽拉拉地败退下来,自相践踏,一片混乱。吴、清联军穷追猛打,农民军死伤累累,活着的竞相逃跑。约有一顿饭的工夫,随着尘沙远去,石河战场顷刻变得空旷寥廓,【《沈馆录》,卷7,2841页。】清军、吴军跟在农民军之后,一直追击四十里才收兵。有一部分农民军跑到城东海口处,被清军追上,逐一斩杀,而投海淹死的又不知有多少!【关于山海关之战,论著颇多,如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周远廉、赵世瑜:《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全传》,孙文良、李治亭、邱莲梅:《明清战争史略》等,叙述各有优长,均资备考。】

石河之战,是一场拼实力、拼消耗的空前规模的血战,打得十分惨烈。农民军死数万人、大帅十五人。吴军死伤也不少。【《国榷》,卷101,6076页。】双方留下的尸体已“弥满大野”,沟水尽赤,【《明史·李自成传》,卷309,872页。】被遗弃的辎重、军械到处都是。据战场目击者佘一元说,石河西的红瓦店一带是交战最为激烈的地方,“凡杀数万人,暴骨盈野,三年收之未尽也。”【《临榆县志》,卷9,26页。】有《石河吊古诗》一首为证:

二十年前战马来,

石河两岸鼓如雷。

至今河上留残血,

夜夜青磷照绿苔。【《临榆县志》,卷6,4页。】

此诗为康熙初山海卫掌卫印守备陈廷横所作。此时恰是关门血战二十年。

关门一场血战,其结果竟改变了清朝、李自成、吴三桂的各自命运,而中国的历史进程亦随此而改观。这一点,他们当时都已经意识到了这场战略决战的胜负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多尔衮曾说:大业成否在此一战;李自成也知成败在此一战;而吴三桂的命运系于清朝,荣损与俱。清朝是很幸运的,由于种种的偶然,历史最终把一个特大的硕果赠送给了它。对清朝来说,关门血战,不过是以数万人流血为它一统天下举行了一场悲壮的奠基礼。而清朝的得胜,也为三桂开辟了更加辉煌的锦绣前程。这场决战的失败者是李自成,对他而言,是一场真正的悲剧,也是农民军的大悲剧。谚曰:朱家面、李家磨,做好了馍馍,送给对过赵大哥(指爱新觉罗氏)。这未免太不公平。

然而,历史对每个人确实无远无近,无亲无疏。事之成败,归之于天意,那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胡说;否认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如政策、策略、个人的才能大小等),也不是唯物主义。自成之败,归根到底,是他进北京后一系列的失误,包括对三桂的政策,都表明李自成缺乏政治眼光,不足成大事。他出征山海关,失之轻率,没作准备,就匆匆出师,已伏下了失败的因素。军队的士气已不如前。进北京后,“恣意淫掠,身各怀重赀,无有斗志”,【《明季北略》,卷20,371页,参见《平寇志》,卷11,243页。】一听说清兵将至,已生怯心,而刚一接战,即溃逃不敢战,招致全线溃败!造成李自成失败的又一个因素,是他遇到了一个正在勃勃兴起的强大敌人——清朝。这是历史既成的客观事实,谁又能回避,甚至逃脱呢?人们不能离开历史已准备好了的条件去创造历史,而只能顺应历史,充分利用已存在的条件,顺应民心,在实践中展开人的本身能动作用的较量。优胜劣败,是自然之理。叹息失败者是不能改变历史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