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中医入门

第三节 治 法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正治和反治

中医治病从整体出发,十分重视病人的体力———正气,和发病的原因———邪气,把疾病看成是一个邪正相搏的过程。当邪气退却,正气进入恢复的阶段,这一斗争才算结束。也就是,正气战胜了,疾病便痊愈;邪气战胜了,就会导致病重和死亡。所以《内经》提出了一个纲领:“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是扶持正气的不足,泻是驱除邪气的侵害;补泻之中又有各种方法,但目的只是一个,恢复健康而已。

针对着虚就用补,实就用泻,虚实同时存在,就考虑先补后泻,先泻后补,或补泻兼施。凡是从正面进行治疗,使用与病情相反性质的一种治法,不论补或泻,都叫“正治”。相反地,使用与病情性质相一致的治法,则称为“反治”。

具体的说,正治法就是寒症用热药,热症用寒药;又如症现干燥的用滋润法,拘急的用舒缓法,耗散的用收敛法。反治的用处比较少。其实反治并非真正顺从病情来治疗,表面上治法的目的似与病情同一方向,细究之,与病因仍然是相反的。例如虚性胀满症之属于消化机能迟钝的,给予补剂,而不予理气消导药,这是因为病由虚症引起,不加强其机能无从改善其症状。又如下痢症之属于积滞内阻的,给予泻剂,不予固涩止泻药,也是因为由积滞引起,不予清除无法制止,即使暂时制止,日后仍然复发。还有疾病严重时往往出现假象,如寒盛的格阳于外,发现烦躁不安的现象,倘以凉药治其烦躁是增加其病根,但直接用大热之药又将格阻不受,此时可以用热药凉饮方法,或在热药内加上少许凉药。这些都属反治范围,但实质上仍是正治。

于此可见,正治和反治性质是一致的,只是战术上有所不同。运用这两种不同的战术之前,了解病因和症状是最为重要的关键性问题。后人所立的许多治疗法则,多以《内经》为根据加以推广应用的。至于正治和反治的具体应用,即《内经》中也已有较详细的论述:关于病因方面的,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其实者散而泻之”,此皆为正治法;又如“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此皆为反治法。关于症状方面的,如“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惊者平之;慓悍者按而收之”,此皆为正治法;又如“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此皆为反治法。关于这类治法,《内经知要》的治则篇内均有采入,可参阅。

二、治本和治标

治本和治标也是一般常用的治疗法则,必须明白标本,才能在治疗上决定轻重、缓急、先后等措施。

标本的意义有两项:1从人体与疾病来说,人体是本,疾病是标。治病的目的为了病人恢复健康,如果只顾疾病,不考虑人体,势必病去而元气大伤,或元气伤而病仍留存,或带来后遗症成为残废,甚至病除而人亦随亡,这是首先应该注意的。2从疾病的原因和症状来说,原因是本,症状是标。症状的发生必有一个因素,能把因素去掉,症状自然消失,中医常说“治病必求于本”,即是指此。

本就是根本、根源,治病必须重视根本,找寻根源,了解其所以然。也就是治病必须抓住主要的,主要的解决了,次要的自然迎刃而解。因而有祛邪扶正和扶正祛邪两种说法,认为扶正则邪自却,邪却则正自复。这两种说法表面上似有矛盾,其实都是从根本上出发,因虚而致病自以扶正为主,因邪而致病自以祛邪为先。王应寰曾经写过一首治病求本的诗:“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清热,喘生休耗气,精遗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意思是吐痰、失血、无汗、发热、气喘、遗精等均属表面的现象,酿成这类病症各有主要的原因,不探本寻源想办法,仅用化痰、止血、发汗、清热、平喘、固精等常法是不起作用的。

虽然,治病必须求本,但也不能忽视其标。我们体会求因当然是必要的,辨证也同样重要,辨证就是为了求因。但在另一方面,求得主因之外还要求得主症,因为迅速的缓和症状,也是解除病人痛苦的重要一环。例如感冒风寒,发热头痛,浑身酸楚,手足无措。风寒是主因,其他都是由风寒引起的症状,但在症状中发热是一个主症,热度的高低能使其它症状加剧和轻减。所以用发汗法来疏散风寒是主要治法,但加入一些清解药来帮助退热,以减轻其它症状,也是合理的。前人治病有单从原因用药的,也有兼顾症状的。前人方剂中往往注明口渴加什么药,咳嗽加什么药,可以看到在治本的同时没有放弃治标。但也应该回过来说,治本是主要的,治标是次要的。倘然主次不分,看到哪一个症就加上哪一种药,便会杂乱无章,违反组方法则。

临症上如果认为标症已占重要位置时,应当采取先治其标的方法。例如:因肝病引起的腹水症,肝病是本,腹水是标。但已到腹部胀满、呼吸困难,二便不利的地方,如同洪水泛滥,不予疏浚,无法救其危急。此时再不能用疏肝和肝,只有峻剂泻水,俟水退后再商治本。又如:小便不利能很快促使病情恶化,任何疾病发现小便不利时,即当以通利小便为急。此外,如痰喘病人气塞欲绝,可以暂用沉香破气;喉风症咽喉肿闭,汤水不下,可以先用刺法砭出恶血,然后分别给药。前人说“急则治标”,治标原是一种权宜之计,达到目的以后,就不宜继续使用,这是不同于治本的最大的出入处。

一个人同时患两种病时,也须分别标本,一般对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先病多指顽固性慢性疾病,后病则以感冒等时症为多,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先治感冒,后治慢性病。因为慢性病不是旦夕能除,而感冒等时症容易解除,且亦能发展成为严重症候,促使慢性病的恶化。也有本来是感冒症,忽然并发胃肠病,下利清谷,脉浮转沉,则恐外邪乘虚内陷,又须急治其里,再解其表。这些又说明了治疗上以治本为原则,在这原则下还应掌握先后缓急,灵活运用,《内经》指出:“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以上对于标本治法,说得非常具体,因此《内经》又曾总结地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行。”

三、八 法

确定病症后,紧接着的便是选择治疗方法。治法分发汗、催吐、攻下、和解、清凉、温热、消导和滋补等,简称为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这八法针对病因、症状和发病的部位,指出了治疗的方向,在临症上灵活运用,还能产生更多的法则。

1﹒汗法

以疏散风寒为目的,常用于外邪侵犯肌表,即《内经》所说“在皮者汗而发之”,故亦称解表、解肌、疏解。比如外感初起,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痛,得汗后便热退身凉,诸症消失。

汗法可分两类,一为辛温发汗,适用于外感风寒的表寒症;一为辛凉发汗,适用于外感风温、风热的表热症,也有寒和热症不甚明显的,可用辛平发汗法。

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发汗,倘然病人有表症而自汗出或已经用过发汗剂,是否能再予汗法?这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表症以恶寒、发热为主症,汗出后热不退仍有恶寒的,此为表邪未除,仍宜汗解;如果不恶寒而热不退,或热势反增,病邪有向里传变的趋势,不可再汗。

发汗能祛散外邪,也能劫津耗液,血虚或心脏衰弱以及有溃疡一类的患者,用时当谨慎,以免发生痉厥等病变。一般发汗太过,汗出不止,也能引起虚脱的危险。

汗法包括宣肺法在内,如伤风咳嗽、鼻塞、音嗄,用轻扬上焦的药,目的不在发汗,但使肺气宣通。

2﹒吐法

常用于咽喉、胸膈痰食堵塞。如喉症中的缠喉症、锁喉症皆为风痰郁火壅塞,胀闭难忍;又如积食停滞,胸膈饱满疼痛,只要上涌倾出,便可松快,故亦称涌吐,也即《内经》所说的“其高者因而越之”。

吐法都用催吐药,但亦有因症用药,服药后用鸡毛或手指探喉使其恶出,所以又有探吐之称。

吐法多用在胃上部有形的实邪,一般多是一吐为快,不必反复使用。某些病人先有呕吐的,不但不可再吐,还要防其伤胃,给予和中方法。其他,凡虚弱的病体或新产后、严重的脚气以及四肢厥冷的,均不宜用吐。

急性病用吐法,含有发散的意思,同样可以解表退热。在杂病或妇女病用吐法,又可替代升提法,如小便不利或妊娠胞阻,前人亦有用吐法治疗的。

3﹒下法

一般多指通大便,用来排除肠内宿粪积滞,故也称攻下、泻下,也即《内经》所说的“其下者引而竭之”。

攻下剂分为两类,一种是峻下,用猛烈泻下药,大多用于实热症有津涸阴亡的趋势时,即所谓“急下以存阴”时用之。一种是缓下,又分两类,一类是用较为缓和的泻药,一类是用油润之剂帮助下达。但不论峻下或缓下,都宜于里实症,这是一致的。

由于里实的原因不同,又分凉下和温下两种。凉下是指苦寒性质的泻剂,温下是指辛热性质的泻剂。一般应用以苦寒为多,因多数便闭或下痢症,由于热结或湿热引起。

下法除用于通大便外,也用于痰饮不化、瘀血凝结和腹水鼓胀等,其所用药物则与通便药不同。

使用下法,须考虑病人体质,并要懂得禁忌。大概有表症而没有里症的不可用,病虽在里而不是实症的不可用,病后和产后津液不足而便闭的不可用。在虚弱症上误用下法,很容易败坏后天,引起呃逆甚至虚脱。

4﹒和法

和是和解的意思,病邪在表可汗,在里可下,倘在半表半里既不可汗又不可下,病情又正在发展,就需要一种较为和缓的方法来驱除病邪,故和解法用在外感症方面,其主要目的仍在驱邪外出。

在杂病方面使用和法,意义稍异。例如血虚劳热,纳食减少,妇女月经不调,可用调和肝脾的方法。又如胸满不痛,嘈杂呕恶,痰热交阻,可用辛开苦降和胃的方法。还有感受暑湿,内伤饮食,寒热不扬,头胀胸闷,腹部结滞不舒,可用芳香泄化和中。诸如此类,均属和法范围。

因此和法的应用相当广泛,包括和解少阳,安内攘外,调理气血,舒畅气机,芳化和中,等等。和的目的虽同,和的方法不一。

5﹒清法

凡用清凉剂来治疗温热病症,都称清法,即《内经》所说“热者寒之”的意思。亦称清解法。

温热症候有表热、里热、虚热、实热、气分热、血分热,用清凉剂时必须分辨热的性质及在哪一部分。比如表热症应取辛凉,里热中虚症采用甘寒,实症采用苦寒。在气分清气,在血分清血。

清法里包括镇静和解毒,例如肝阳或肝火上扰,头晕头胀,用清肝方剂能使息风镇痛;还有温毒症用清热凉营,具有解毒作用。

临症上用清解法比较多,但亦不宜多用久用,尤其是苦寒一类的药,能损害脾胃,影响消化。体质素虚,脏腑本寒,食欲不强,大便溏薄,以及产后病后,均宜慎用。

6﹒温法

常用于寒性病,即内经所说“寒者热之”。

寒性病有表寒、里寒等区别,但从温法来说,一般都指里寒,故以温中为主要治法。例如呕吐清水,大便溏薄泄泻,腹痛喜按,手足厥冷,脉象沉伏迟微,均为温法的对象。

寒性病有寒邪直中内脏引起的,也有因阳虚而逐渐形成的,所以温法的使用,或以逐寒为主,或以扶阳为主。但逐寒的目的为了防止伤阳,也叫回阳,扶阳也为了祛除沉寒痼冷,两者之间是互有关系的。

温法包括兴奋作用,有些因阳虚而自汗形寒,消化不好,气短声微,肢软体怠,小便不禁,性欲衰退等症候,都需要温法调养。

温法在使用时多与其它方法配合,例如汗法分辛温、辛凉,下法分温下、凉下,补法分温补、凉补。

7﹒消法

主要是消导,用来消除肠胃壅滞,例如食积内阻,脘腹胀满,治以消化导下。其次是消坚,多用于凝结成形的病症,如癥瘕积聚和瘰疬等,因为这类病症多由气血痰瘀停滞,其来也渐,其去也亦缓,不是攻逐所能荡尽,须用磨运消散,缓以图功。再次是消痰,痰浊的原因不一,有寒痰、湿痰、痰热以及顽痰等,故须分别用温化、清化、涤痰、豁痰等方法,总称消痰。

还有利水亦在消法之内。水湿以走小便为顺,如果水湿内停,小便不利,或走大便而成泄泻,应予利导,使之从小便排出,一般称为利尿,亦叫淡渗。使用这一方法因能分散和消除水湿之势,故也叫分利或分消。

消法在有些地方接近和法和下法,但和法重在和解,消法则有克伐的性质;下法重在攻泻,消法则具有帮助运行的意思。故消法不宜于极虚的人,也不用于急症,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一种祛邪磨积的方法。

8﹒补法

就是补充体力不足,从而消除一切衰弱症候,故内经说“虚者补之”。所用药物大多含有滋养性质,故亦称滋补、补养。

补法在临症上分补气、补血、益精,安神、生津液、填骨髓等,总之,以强壮为目的。

补剂的性质可分三种,一为温补,用于阳虚症;一为清补,用于阴虚症;另一种为平补,用于一般虚弱症。

由于病情的轻重不同,又分为峻补和缓补。峻补常用于积弱极虚之体,或以急救为目的挽回虚脱;缓补则用于体质虽虚不胜重补,或虚而别无大寒大热症状,只宜和平之剂缓缓调养。

用补法必须照顾脾胃,因补剂大多壅滞难化。脾胃虚弱者一方面不能很好运行药力,另一方面还会影响消化而不能吸收。

补法中包括固涩法。例如大汗不止,大吐血不止,男子遗精、滑精久不愈,妇人血崩、白带过多等,用止涩药时大多依靠补法协助。

见虚不补,势必日久成损,更难医治;然而不需要补而补,也能造成病变,尤其余邪未尽,早用补法,有闭门留盗之弊。

上面介绍了八法的概要,可以看到八法各有它独特的作用,但在使用上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所以明白了八法的意义以后,必须进一步懂得法与法之间的联系,如何来综合运用,才能灵活地适应病情变化,发挥更好的疗效。

首先指出,八法中大部分方法是相对的。如汗法用于表症,下法用于里症,表里是相对的,汗下法当然也是相对的;又如下法是攻逐病邪,补法是扶助正气;清能去热,含有镇静作用,温能去寒,含有兴奋作用。下和补,清和温,也是相对的。但是汗下、攻补、清温都能配合应用,即临症上所说的“表里双解”、“攻补兼施”、“寒温并用”等等。总之,一病可以有多种原因,也可以发生在几个部分,特别是一个病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情况复杂,就必须灵活地随机应变,用多种方法来治疗。兹举例说明如下:

1﹒汗下同用既有表症,又有里症,以先解其表、后攻其里为常法。但表里俱急时,不能拘守常规,而可以汗下同用,双管齐下。例如桂枝汤是解表的,可以加入大黄攻里,治疗寒热、头痛兼有腹满作痛的表里症。

2﹒攻补并用体质素虚,感受实邪,或病邪不解,正气渐衰,造成正虚邪实的局面时,祛邪则虑其正气不支,补正则又恐邪气固结,惟有攻补并用,双方兼顾。如黄龙汤用大黄、芒硝通大便,又用人参、当归培养气血。

3﹒寒温并用病有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的,不能单顾一面,例如黄连汤用黄连、干姜以治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就是寒温并用之意。这类例子很多,临症上经常可以遇到的如湿邪和热邪凝聚,水饮和热邪胶结,大多采用三仁汤和泻心汤来治疗,前者厚朴和滑石同用,后者半夏和黄连同用,都是寒温并用的方法。

此外,一消一补也可同用,例如脾胃薄弱,消化不良,食积停滞,一面用白术补中健脾,一面用枳实消痞宽膈,合成枳术丸。还有和法,是为了不能汗下而设的,它的代表方剂是小柴胡汤,但亦须随着症候的不同,结合其它方法予以变化,如偏于寒去黄芩,偏于热加重黄芩;偏于虚重用人参,偏于实减去人参;偏于燥加天花粉,偏于湿重用生姜、半夏;偏于表加桂枝,偏于里加芒硝。这样,同一和法,也包含着清、温、汗、下、补诸法在内了。

因此,进一步说明八法的运用,实际上很少一个方法单独使用的,原因是八法是根据三因、四诊、八纲等订出的,每一个病都有它的原因和部位,八法就是应付这几方面而立的。然而八法中的汗、吐、下、和只指出了发病的部位而没有说明原因,温、清、消、补只指出了原因而没有说明部位;同时,同一原因加在不同部位上可以出现不同的症状。所以明了八法以后,不懂得结合的方法,还是不够的。如上所说,汗法有辛温发汗、辛凉发汗、辛平发汗,下法有温下、凉下、润下等等,都是从原因、部位和症状等作出的具体措施。再说得明白一点,譬如补,必须问虚在哪一方面?缺少了哪些成分?它的性质怎样?它所反映的症状又怎样?假定答案是:虚在肝脏,血分不足,发现内热和头晕等现象。那就可以采用滋阴养血,佐以镇静的方法。否则目标不明,一味滋补,虽然有些用对了,效果是不会显著的。

适当运用八法的同时,还要懂得八法的禁忌。《伤寒论》里有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病脉症提出,后来程钟龄作八法论,(见《医学心悟》)更为详尽。他对每一治法说明了当用症,又指出了当用不用、不当用而用、不当用而又不可以不用、当用而用时知发不知收等种种流弊,均用具体例子来证实,对临症上极有帮助,可以参考。

四、常用治法

处方上常用的治法相当多,并且相当细致。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八法结合病因症候,在具体问题上灵活运用的成果,实为进一步研究的良好楷模。兹录若干例,附加说明如后。

1﹒辛温发汗法

用于外感风寒表症,无汗,脉象浮紧。药如麻黄、桂枝、紫苏、葱白。

2﹒辛凉解表法

用于风温初起。药如豆豉、防风、薄荷、桑叶、菊花。

3﹒轻宣肺气法

用于冒风音嗄,金实不鸣。药如麻黄、蝉衣、桔梗,倘鼻塞流涕,用辛荑、苍耳子。

4﹒清疏暑风法

用于暑令感冒。药如香薷、藿香、青蒿、佩兰。

5﹒疏化表湿法

用于雾露雨湿外乘。药如苍术、白芷、防风。

6﹒清气润燥法

用于感受秋燥,清窍不利。药如薄荷、焦山栀、连翘、桑叶、杏仁。

7﹒两解太阳法

用于风湿症,疏风以解太阳之经,利湿以渗太阳之府(即膀胱)。药如羌活、防风、泽泻、茯苓。

8﹒蠲除痹痛法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药如桂枝、羌活、独活、川草乌、海风藤。

9﹒调和荣卫法

用于伤风症,以调和气血来解肌散邪,不同于直接疏表。药如桂枝、白芍、生姜、红枣。

10﹒固表祛邪法

用于体虚容易感冒,或感冒后纠缠不解。药如黄芪、白术、防风。

11﹒清凉透邪法

用于外感汗出不解,邪有化热内传之势。药如葛根、银花、连翘、薄荷、芦根。

12﹒辛寒清胃法

用于胃热症,脉象滑大而数。药如石膏、知母、滑石、竹茹。

13﹒苦寒泻火法

用于温邪化火,燔灼三焦。药如黄连、黄芩、大黄、焦山栀。

14﹒清化湿热法

用于温邪挟湿,或脾湿胃热交阻。药如黄芩、厚朴、滑石、半夏、通草。

15﹒却暑调元法

用于暑热伤气。药如人参、麦冬、五味子、竹叶。

16﹒清瘟败毒法

用于温毒症。药如大青、板蓝根、玄参、马勃。

17﹒清营透斑法

用于温热发斑发疹。药如生地、豆卷、石膏、赤芍、丹皮。

18﹒清泄心包法

用于温邪内陷心包,神昏谵语。药如紫雪丹、牛黄清心丸,夹湿者用神犀丹。

19﹒泻下实热法

用于肠胃热结、便闭。药如大黄、枳实、玄明粉。

20﹒清化荡积法

用于湿热食滞,腹痛下痢。药如木香、枳实、黄连、青皮、槟榔。

21﹒清降相火法

用于肝胆火旺。药如龙胆草、赤芍、黄芩、焦山栀、木通。

22﹒辛热逐寒法

用于寒邪直中三阴症。药如附子、干姜、肉桂。

23﹒甘温扶阳法

用于肾阳虚。药如鹿茸、枸杞子、巴戟天等。

24﹒温运脾阳法

用于脾脏虚寒。药如白术、炮姜、肉果。

25﹒温胃散寒法

用于胃寒泛酸,呕吐清水。药如吴茱萸、生姜,呃逆者用丁香、刀豆子。

26﹒辛滑通阳法

用于胸痹症,阳为寒遏。药如薤白、桂枝、瓜蒌。

27﹒益火培土法

用于命门火衰,脾虚久泻。药如补骨脂、益智仁、炮姜。

28﹒引火归原法

用于浮阳上越,上热下寒。药如熟地、附子、肉桂、五味子。

29﹒平肝理气法

用于肝气横逆,胸腹胀痛。药如青皮、枳壳、金铃子、延胡索。

30﹒舒肝和络法

用于胁痛症久痛入络。药如丹参、桃仁、郁金、橘络。

31﹒疏气宽中法

用于胸闷嗳气,频转矢气。药如香附、陈皮、枳壳、佛手。

32﹒降气平逆法

用于气喘实症。药如沉香、檀香、乌药、枳实。

33﹒重镇降逆法

用于胃虚呃逆,冲气上逆。药如代赭石、磁石。

34﹒调理肝脾法

用于肝脾气滞。药如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

35﹒行气祛瘀法

用于妇女痛经病,量少夹瘀。药如川芎、红花、益母草、香附、两头尖。

36﹒温经和营法

用于血分有寒,月经后期。药如当归、艾绒、肉桂。

37﹒清热凉血法

用于血热吐衄,或月经先期。药如生地、丹皮、侧柏叶、藕节、黄芩。

38﹒温通肝经法

用于少腹冷痛,或疝气胀坠。药如乌药、小茴香、荔子核、延胡索。

39﹒活血镇痛法

用于瘀血停留,跌打损伤。药如红花、参三七、地鳖虫、落得打、乳香、没药。

40﹒化症消积法

用于癥瘕积聚,肝脾肿大。药如三棱、蓬莪术、穿山甲。

41﹒宣肺化痰法

用于伤风咳嗽。药如牛蒡子、桔梗、杏仁、象贝。

42﹒温化湿痰法

用于咳嗽痰多薄白。药如半夏、陈皮、茯苓。

43﹒清化痰热法

用于咳嗽痰粘,肺有伏热。药如天竺黄、川贝、海蜇、荸荠。

44﹒肃肺涤痰法

用于痰多咳喘,药如苏子、旋覆花、白果。

45﹒温化痰饮法

用于痰饮咳嗽症,药如桂枝、白术、半夏、五味子、干姜。

46﹒开窍涤痰法

用于中风昏仆,痰涎涌塞。药如远志、菖蒲、竹沥、皂角炭。

47﹒消磨痰核法

用于瘰疬症。药如昆布、海藻、山慈姑、僵蚕。

48﹒芳化湿浊法

用于湿阻中焦。药如苍术、厚朴、陈皮。

49﹒辛香健胃法

用于气阻湿滞,食欲不振。药如豆蔻、砂仁、佛手。

50﹒渗利水湿法

用于停湿小便不利。药如泽泻、车前子、茯苓,黄疸症小便短赤,用茵陈蒿。

51﹒通利淋浊法

用于淋浊症,小便不利刺痛。药如瞿麦、石苇、海金沙、 蓄。

52﹒攻逐水饮法

用于腹水或水停胸胁。药如葶苈、大戟、甘遂、牵牛子、商陆。

53﹒分消水肿法

用于全身浮肿,在上宜汗,在下宜利,所谓开鬼门(指毛孔),洁净府(指膀胱)。药如浮萍、防风、冬瓜皮、生姜皮、防己。

54﹒消导和中法

用于伤食症。药如神曲、山楂、莱菔子。

55﹒驱除虫积法

用于虫积腹膨形瘦。药如使君子、雷丸、槟榔、五谷虫。

56﹒养血滋肝法

用于血虚症。药如何首乌、当归身、白芍、潼沙苑、驴皮胶。

57﹒滋补肾阴法

用于阴虚症。药如生地、山萸肉、女贞子。

58﹒柔肝潜阳法

用于肝阳上扰。药如白芍、菊花、天麻、钩藤。

59﹒育阴定风法

用于阴虚引动内风。药如龟甲、牡蛎、鳖甲、玳瑁。

60﹒养心宁神法

用于怔忡、失眠。药如驴皮胶、枣仁、夜交藤、柏子仁。

61﹒养阴退蒸法

用于阴虚潮热。药如鳖甲、地骨皮、银柴胡、丹皮。

62﹒清养肺阴法

用于肺热气阴不足。药如沙参、麦冬、玉竹。

63﹒甘凉生津法

用于胃阴耗伤。药如石斛、天花粉、芦根。

64﹒补益中气法

用于脾胃气虚。药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中气下陷者,用升麻、柴胡。

65﹒固摄精关法

用于遗精滑泄。药如金樱子、莲须、莲肉、煅龙骨。

66﹒厚肠收脱法

用于久泻不止。药如扁豆、诃子、赤石脂、御米壳。

67﹒润肠通便法

用于大肠枯燥,便坚困难。药如麻仁、郁李仁、瓜蒌仁。

68﹒升清降浊法

用于清阳下陷,浊气中阻。药如葛根、山药、扁豆、陈皮。

69﹒交通心肾法

用于水火不济,失眠艰寐。药如黄连、肉桂。

70﹒金水相生法

用于肺肾两虚,潮热颧红。药如生地、天冬、麦冬、百合。

71﹒培土生金法

用于肺虚脾弱,清补两难。药如山药、芡实、扁豆、谷芽。

72﹒扶土抑木法

用于肝旺脾弱,腹痛泄泻。药如白术、防风、白芍、陈皮、甘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