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汉尼拔

第10章 大西庇阿(公元前215年至前201年)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scipio(b.c. 215—201)

汉尼拔的军事生涯如此成功顺利,真正原因似乎并非罗马人采取了错误的对敌政策,而是因为迄今为止,罗马人没有一位将军能与汉尼拔相匹敌,所有被派去与之对抗的将领,很快便证明技不如他。与他们相比,汉尼拔总是棋高一着,总能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然而,现在,他命中注定的克星终于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小”西庇阿,那个在提希纳斯河战役中救了自己父亲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的年轻人。这个西庇阿,尽管是汉尼拔第一位强大的对手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的儿子,通常却被史学家称作大西庇阿。因为在他之后,还有一个西庇阿。因在阿非利加与迦太基作战而名声显赫,这两位都姓西庇阿的将军,从罗马人那里得到了阿弗里卡纳斯(意为阿非利加征服者)的姓氏,以纪念他们在阿非利加取得的胜利。现在,走上历史舞台的被称作大阿弗里卡纳斯·西庇阿,有时简称大西庇阿。他和之后的小西庇阿,使自己的父亲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在罗纳河和波河试图阻挡汉尼拔的功绩黯然失色。人们命名并区分这两位西庇阿时,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并逐渐被遗忘。

我们现在讲的大西庇阿,第一次走上历史舞台是在坎尼会战后行使军队指挥官的权力时。他是一位下级军官。坎尼会战后第二天,他发现自己和许多同级军官及陆续逃出的疲劳虚弱、灰心绝望的残兵败将来到了一个叫卡努苏姆的地方。此地离坎尼不远,就在回罗马城的路上。谣传两位执政官都阵亡了。因此,这些残部群龙无首,军官们聚到一起,在这危急时刻一致同意让大西庇阿做他们的统帅,直到有新的高级军官到来或等来了罗马城下达的命令。

这里发生的一件事,从一个惊人的角度,展示了年轻的大西庇阿有胆有识,精力过人。就在他被拥为主帅的那次会议上,所有人都忧心忡忡,不知所措。一位军官走进来,报告说在营地的另一边,有一群军官和年轻士兵,在某个叫米特鲁斯的人的带领下,觉得他们在意大利的事业彻底完蛋了,因绝望而决定放弃国家大业,正准备立刻动身去海边,找船去国外寻求安身立命之所。这位军官提议召开会议,商量最佳的行动方案。

“商量!”大西庇阿说道,“这可不是商量的事,行动吧!拔出你们的剑跟我走。”说着,他一马当先,带领众人来到了米特鲁斯的营房。他们理直气壮、毅然决然地冲进米特鲁斯及其拥护者商谈的房间。大西庇阿举起剑,极其庄严地发誓,以约束自己在祖国处于危难时决不背弃它,也不允许任何其他罗马共和国的公民背弃它。如果他背叛祖国—他恳求朱庇特,以最可怕的诅咒,毁掉他的一切,包括房子、家庭、财富、精神和肉体。

“而现在,米特鲁斯,我恳请你,”大西庇阿说,“以及所有跟你在一起的人,和我发同样的誓。你必须这么做,否则你得问问我们的剑答不答应,还有迦太基人的剑答不答应。”米特鲁斯的拥护者屈服了。他们也不全是因为害怕才屈服的,和害怕成正比的是,他们获得了希望。大西庇阿的行为所展示出的勇气、活力和尚武,唤醒了他们内心同样的精神,再次点燃他们的希望—或许祖国还有救。

罗马共和国的军队惨败的消息飞传到罗马城,导致全民恐慌。整个城市沸腾了,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参军,全城的妇孺心乱如麻,一方面因丈夫或父亲在战斗中被杀身亡而悲恸欲绝,另一方面担心汉尼拔和他那暴虐的追随者们即将打破城门来屠杀他们。罗马城的大街小巷,尤其是广场上,挤满了男女老幼。他们哀悼亡灵,绝望恐惧,大放悲声,响彻云霄。

治安官们无法恢复秩序,元老院事实上已经休会,以便其成员能到城里各处,即使不能让民众恢复镇静,也用影响力和权力让他们保持沉默。街道终于又变得畅通无阻;妇女和孩童被命令待在家里;武装巡逻人员进行警戒,防止人们参加骚乱的集会;男人们骑上马,被派去前往卡努苏姆和坎尼,以获取更多准确的情报;元老院又重新开会,尽可能从容镇静地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

然而,罗马城中的恐慌,从某种程度来说只是虚惊一场。因为汉尼拔与整个意大利的期待正相反,并没有进军罗马城。他的将领们强烈敦促他进军罗马城。他们说,没有什么能阻挡他立刻占领这座城市。但他拒绝这么做。罗马城城防坚固,人口众多,坎尼一战,他的军队也大大地被削弱了。他似乎认为,得到国内的增援后再攻打罗马城才是最明智的。而目前的季节已经太晚,不可能即刻得到增援,因此,他决定选择一个比罗马城更容易得手的地方,作为他过冬的司令部。他相中了卡普阿,一个距罗马城一两百英里的强大的东南城市。

其实,汉尼拔心怀这样的构想:保持对意大利的占领,以卡普阿为首都,让罗马共和国自行衰退成一个二流城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罗马共和国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这种境况。或许他厌倦了战争的疲劳与危险。坎尼会战前九死一生,让他下决心不再鲁莽地招致新的危险。是进军罗马城,还是在卡普阿建立新都,对他来说是个大问题。其间,他放弃攻城而另选新都的决定,后来引起了极大争论。自他之后的所有时代,军事家们一直在讨论这一问题。无论对与错,他还是决定在卡普阿建立新都,暂时不去打罗马城的主意。

汉尼拔马上派人去迦太基请求增援。他派回去的信使是一位叫马高的将领。马高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地回到迦太基,带回了胜利的消息和如前所述在坎尼战场上收集到的大量的戒指。喜报让迦太基举城欢腾。汉尼拔的亲友和赞助者们喜气洋洋,无比自豪。他们奚落并责骂汉尼拔的敌人,因为那些人曾在汉尼拔当选为西班牙守军统帅时表示过反对。

马高觐见了迦太基元老院,通过慷慨激昂、能言善辩的演讲,告诉元老们汉尼拔打了多少光荣的硬仗,获得了多少胜利;汉尼拔与罗马共和国派来的最彪悍的将领抗争,并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汉尼拔说自己总共杀敌二十多万;现在整个意大利都臣服于汉尼拔,罗马城即将陷落,汉尼拔定都卡普阿。他总结道,汉尼拔现在急需大量援兵、金钱和粮草。他相信迦太基人会雷厉风行、夜以继日地按时送达。接着,他把带回来的那一大袋戒指,作为自己陈述的战利品,倾倒在迦太基元老院的甬道上。

如果汉尼拔的朋友像马高对待这件事的态度那样适可而止,不要逼人太甚,或许对汉尼拔来说再好不过了。但其中有些人总是忍不住要咄咄逼人,斥责汉尼拔的敌人,尤其是汉诺。大家还记得,汉诺起初曾反对派汉尼拔去西班牙。汉尼拔的朋友们转向他,得意扬扬地质问他,当初搞分裂,反对汉尼拔这么一个大无畏的勇士,现在做何感想。元老们默默地看着他,不知他会如何回答。他却镇静自若、从容不迫地说出了下面这些话:“我本来不想多说什么,就让迦太基元老院按照马高的提议,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有人非得要我说点什么,那好,我要说我现在的想法和以前一样。我们被卷入了一场成本巨大、毫无意义的战争。另外,尽管有这些可供吹嘘的胜利,正如我所想的那样,我们离战争结束却渐行渐远,没有尽头。汉尼拔假装自己开创了辉煌的局面,同时要求我们为他做这做那。这两者之间的自相矛盾,充分显示了他那所谓成功的空口无凭。他说,他打败了所有敌人,却还想让我们增派援兵;他征服了整个意大利,那可是全世界土地最肥沃的国家,并在卡普阿统治它,却还跟我们要粮草;然后,为了自圆其说,让这一切更有说服力,他又送给我们这么多金戒指,作为他掠夺财富的样本,随着他的馈赠,又要求我们给他大量金钱。在我看来,他的成功纯属子虚乌有。以他目前的情况,除了他的迫切需要,以及这些需要强加给国家的重担,再没有比这更重大的事了。”

尽管汉诺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迦太基人还是决定支持汉尼拔,将其所需如数送去。然而,他们却因为重重困难和耽搁,迟迟不能送达。罗马人尽管无法撼动汉尼拔在意大利的地位,却可以在不同的国家招兵买马,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在海上、在陆上,与迦太基人及其盟友展开长期战争。

结果,汉尼拔转战意大利十五六年,与罗马共和国政权持续进行战争,却从未取得任何决定性胜利。这期间,他有时会胜利,高奏凯歌,有时则被敌人步步紧逼。据说,他的军队因在卡普阿享受荣华富贵而变得不堪一击。卡普阿是个非常美丽富饶的城市,市民们打开城门欢迎汉尼拔,并与之签订协议。据他们说,与罗马共和国相比,他们更愿意与汉尼拔结盟。正如一支军队的军官们在打了一场持久的、光荣的硬仗之后,身心疲惫,然后安顿到一个富强的城市而惯常会做的那样—汉尼拔麾下的军官们开始放纵自己,骄奢淫逸,寻欢作乐。他们渐渐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而不是行军打仗的艰险生活。

无论是什么原因,毫无疑问,事实上,自从汉尼拔和他的军队占领了卡普阿舒适的居所后,迦太基人的影响力就每况愈下。当汉尼拔决定让卡普阿代替罗马城成为意大利的首都时—当然了,他在那里安顿下来后,从某种程度来说感到了安定和自在,对攻打罗马古城的计划也不再像从前那样热心。然而,战争依然在持续,战斗多如牛毛,许多城市被包围,罗马共和国不断收复失地,却也并未取得任何决定性胜利。

最后,在这些对抗中,罗马共和国的将军中出了一位叫马塞鲁斯的新人。不管是因为他更加大胆、更加活跃的性格,还是因为对抗的两个大国力量对比有了相对的变化,他采用了比费比乌斯的稳健策略更加积极的进取政策。然而,他在自己的计划中非常谨慎。他投入了很多的睿智和技巧,总能使自己获得成功。罗马人对他的行动和热情大加赞赏。同时,罗马人不忘费比乌斯谨慎内敛的防御性战略让自己受到的恩惠。他们说马塞鲁斯是罗马共和国的剑,而费比乌斯是它的盾。

罗马人继续这样的战事。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成功。直到最后,他们兵至卡普阿的城墙根下,用围困来威胁这座城。汉尼拔的城防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罗马人不可能通过一次突袭就夺取城池。他们也不可能强大到足以包围整个城池,从而将敌人完全封闭在城里。然而,他们在附近驻扎了一支大军,以示威胁,从而让汉尼拔的军队一直保持警戒。此外,他们让迦太基人认清自己目前的处境。可以说,对迦太基人的自豪感而言,被不久前自己曾多次打败的手下败将包围并震慑住,无疑是奇耻大辱。这让他们颜面尽失。

在罗马人前来攻打卡普阿时,汉尼拔好像变了个人似的。然而,为了解围,他立刻进军,对罗马人发起反攻,试图迫使他们—从专业角度来讲,解除对卡普阿的围困并使敌人退兵。不过,罗马人的大营壁垒牢固,坚不可摧,他的攻击失去了往日的威力,所以并未取得任何决定性胜利。随后,他率大军离开此地,杀奔罗马城。他在罗马城近郊扎下营盘,扬言攻城。但罗马城的城墙、堡垒和塔楼,和卡普阿的一样令人望而生畏,加上防御准备充分,所以对他来说,如果真的攻城,并非明智之举。他的目的是围魏救赵,引起罗马人的恐慌,迫使他们将大军从卡普阿撤回以保卫罗马城。

事实上,汉尼拔的确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在罗马共和国当局的讨论会上,有人提议从卡普阿撤军,但被否决,甚至连费比乌斯都不同意—汉尼拔已不再那么令人畏惧。他们从卡普阿召回了一小部分军队,加上城里能组建的军队,然后向汉尼拔发起进攻。据说,战斗准备就绪后,一场非常猛烈的暴风雨袭来,将交战双方赶回了各自的营地。罗马史学家庄重地说道,暴风雨反复肆虐了两三次。每一次,各方的将军一从预期的战斗中撤军,天气就会立刻恢复平静。这样的事情或许有可能发生,但事实多半是双方都对对方心存畏惧,都有意找借口拖延发起决定性战斗。因为曾经一度,就连最猛烈的暴风雨都没能阻止汉尼拔攻打罗马共和国。

事实上,这样一来,汉尼拔最终到达了罗马城外,但在那里,除了威胁,他什么也没有做。他在郊区的营盘也仅被看作是虚张声势;他的出现似乎并未引起城里居民的任何忧惧。其实,这次之前,罗马人已不再害怕迦太基军队。为了表示对汉尼拔的轻蔑,他们在公开的拍卖会上以平常的价格出售汉尼拔安营扎寨、包围罗马城的那块土地。或许从某种程度来说,竞价者们受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以及渴望向汉尼拔表达其对那片土地的占领只是昙花一现,从而达到嘲弄他的目的。为了报复罗马人对自己的嘲弄,汉尼拔在自己的营地里,拍卖罗马一条主街上的店铺。他的军官们兴致勃勃地买下了它们。这表明罗迦之争的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我们发现这两个大国,几年前还在波河和坎尼进行殊死搏斗,现在却用这样的口水战去满足他们日渐淡化的仇恨。

试图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增援失败后,汉尼拔于是尝试让自己的弟弟哈斯德鲁巴率军再次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这是一支大军,在行军途中,他们经历了和汉尼拔经历过的同样的困难,尽管程度较轻。然而,从西班牙出发的整支大军,除了他弟弟的脑袋,汉尼拔什么也没有收到。哈斯德鲁巴的尝试不幸被终结,其情况是这样的:

从阿尔卑斯山脉下来后,哈斯德鲁巴开始欢庆自己战胜了这些难以逾越的障碍。他想象着所有困难都过去了,就派信使去见哥哥汉尼拔,告诉其自己已经翻过了大山,正日夜兼程赶来助其一臂之力。

此时当值的两名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一位是尼罗,另一位是利维乌斯。他们每人被指派了特定的行省,和特定的军队来保卫它,正如罗马执政官通常会做的那样。法律还严格规定,没有罗马共和国立法机构的许可,无论什么借口,他们都不得离开各自的行省。这一次,利维乌斯被派到了意大利北方,而尼罗去了南方。因此,迎战从阿尔卑斯山脉下来的哈斯德鲁巴的任务就被移交给了利维乌斯。尼罗则留在汉尼拔附近,破坏其计划,阻挠其进军,如果有可能,就战胜并消灭汉尼拔。而利维乌斯则负责阻止汉尼拔迎接从西班牙赶来的援军。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在把信安全送到汉尼拔手里之前,哈斯德鲁巴派出的使者对那两位执政官保持高度的警惕,以免被抓住。他们的确成功地穿过了利维乌斯的防区,却不幸被尼罗截获。抓住这些信使的巡逻队员把他们带到了尼罗的营帐。尼罗打开信,发现信中详尽地陈述了哈斯德鲁巴所有的计划和安排。这让尼罗觉得,既然从截获的信中知晓了哈斯德鲁巴的计划,如果自己立刻率领大军赶往北方,或许能帮助利维乌斯打败哈斯德鲁巴;反之,如果自己对利维乌斯不管不顾,不告知其实情,哈斯德鲁巴恐怕会成功穿过利维乌斯的防线,最终与汉尼拔合兵一处。在这样的形势下,他自然急于去北边给予利维乌斯必要的帮助。法律严格规定,没有罗马元老院的授权,他不得离开自己的行省,进入同僚的地盘。但时间紧迫,他根本来不及征得罗马元老院的同意。

军纪公正严明,理论上讲,无人敢违抗。无论级别和军衔如何,所有军官和士兵,都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而不必在意后果。他们不得以任何借口违反纪律。事实上,命令一旦发出,接受命令者就必须停止一切评判与辨别—这才是军队服从与高效的精髓。一位杰出的将领或一个优秀的政府,通常更喜欢严格服从命令可能会带来的害处,而不是未经同意违抗命令带来的好处。这是一条很好的原则,不光是在战争中,而且在所有需要人们行动一致,并保证行动效率的社会生活中都是如此。

然而,也有例外—比如不可避免的情况如此紧急、能够获得的好处如此巨大、牵扯到的利害关系如此重大、成功如此有把握时,指挥官会决定抗命并为此负责。然而,责任非常重大,承担责任极端危险,招致危险的人可能会让自己遭受最严厉的惩罚。除非有证据能清楚地证明他的抗命有极具说服力的必要性,并因此取得最辉煌的胜利。否则,什么也救不了他。

英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海上的一次紧急事件中,一位效力于英国女王的海军指挥官违抗了上级的命令,竟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之后,他立即负荆请罪,并作为被控告犯罪的囚犯回到港口,而不是作为欢庆胜利的指挥官。他向女王的法官自首,并请法官带话给女王:他很清楚自己违抗军令唯有一死,但只要能效力于女王陛下,他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经过焦急的深思熟虑,尼罗认为目前所处的紧急情况要求他负起抗命的责任。但他不敢率领所有军队去北方,因为这会让整个意大利南部任凭汉尼拔摆布。因此,他从四万大军中挑选了七八千战斗力最强、最值得信赖的将士—这些人不管是在急行军时忍受疲劳的耐力,还是最后在迎战哈斯德鲁巴时所需的勇气和力量,都是他最能依靠的。截获哈斯德鲁巴的信时,他占据着一个宽阔、地势良好的阵地。他把它扩建并加固,这样汉尼拔就不会怀疑他将减少里面的兵力。他迅速做完这一切,以便在获取促使自己行动的情报的几小时后,能趁着夜色秘密出发。一支六千人或八千人的军队,竟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要去哪里。

尼罗以最快的速度向北急行军。到达北方省份时,他设法秘密地进入利维乌斯的大营,正如他秘密地走出自己的大营一样。这样一来,两支大军,需要增援的一方,以减少另一方为代价,得到了大大加强,而迦太基的两位将领竟未觉察这一变化。

得到这么及时的增援让利维乌斯很高兴。他建议让新到的官兵们在营房里静静地待一会儿,以便从疲劳的急行军中恢复体力。但尼罗反对这一计划,而是建议立刻投入战斗。他了解自己带来的这些人的性格。此外,他不想因自己离开太久而让自己在意大利南方的大营冒任何风险。因此,他们最后决定立刻攻打哈斯德鲁巴,战斗的信号业已发出。

利维乌斯自己未必不能打败哈斯德鲁巴,但有了尼罗带来的援军,让罗马共和国的军队总体更加强大。此外,从自己所处的战斗前哨的位置,哈斯德鲁巴根据自己警觉的眼睛观察到的迹象,感觉到有一部分攻打自己的军队来自南方。他由此推断汉尼拔已经被打败。正因如此,罗马共和国的军队才会联合起来,排兵布阵与他对抗。他因此变得灰心丧气,不久便下令撤退。他遭到多路罗马共和国的军队的追击。迦太基撤退的队伍很快就变得混乱不堪。他们在河流和湖泊之间不辨东西,因为给大军带路的向导们,看到哈斯德鲁巴大势已去,就弃他们于不顾,各自飞奔逃命而去。他们很快被堵在一个无法防守,又难以逃脱的地方。罗马人毫不留情,继续砍杀这些可怜而绝望的迦太基受害者,直到几乎全军覆没。他们割下了哈斯德鲁巴的头颅。战斗结束后的当天晚上,尼罗带着这颗头颅,耀武扬威地返回了自己的大营。之后,他派了一队骑兵,将哈斯德鲁巴的头颅—恐怖的战利品,扔进了汉尼拔的大营。

尼罗带着哈斯德鲁巴的头颅,耀武扬威地返回自己的大营

痛失援军及其带来的全部希望后,汉尼拔沉浸在无以复加的失望与悲痛中。“我命已定。”他仰天长叹,“大势已去!再无捷报传回迦太基了。失去哈斯德鲁巴,我最后一线希望不复存在了!”

当汉尼拔在意大利孤立无援、每况愈下时,罗马共和国的军队却在其盟友的帮助下,在罗马元老院指派的不同将领的指挥下,在世界各地与迦太基人的对抗中,不断地收复失地。罗马共和国的军队节节胜利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回意大利,让罗马人大受鼓舞,却让汉尼拔及其军队,以及他的盟友灰心丧气,情绪低落。大西庇阿是在国外统兵的众多将领之一。他的行省是西班牙。从他的军中传回的消息越来越令人激动。因为他连战连捷,直到整个西班牙都似乎要臣服于他。他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迦太基将军,一路势如破竹,包围并攻克新迦太基。至此,罗马共和国政权在西班牙全境奠定。

随后,大西庇阿班师回朝。罗马人兴高采烈地欢迎他凯旋。下一届大选,他们选他担任执政官。分配行省时,西西里岛归了他—如果他愿意,可以渡海进入阿非利加。而在意大利更直接地与汉尼拔交战的任务,被移交给了另一位执政官。大西庇阿征集军队,装备舰队,起航驶向西西里岛。

一到达自己的行省,大西庇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远征阿非利加。正如希望的那样,他不能进军意大利南方直接面对汉尼拔,因为这是分给他同僚的任务,但他能入侵阿非利加,甚至威胁迦太基。他勇敢的性格,决定了他一定会这么做。

大西庇阿的所有计划都大获全胜。他的军队饱含激情,激励着其指挥官;他们对成功充满信心,像在西班牙那样奋勇前进,所向披靡;他们攻城略地,打败并击退迦太基组织起来对抗他们的所有军队。最后,正如汉尼拔的胜利进军在罗马共和国引起恐慌一样,他在迦太基的大街小巷、商户民宅引起了同样的恐慌。

现在,轮到迦太基人陷入绝望了。他们派使者向大西庇阿乞求和平,并问他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停战并撤出迦太基。大西庇阿回答道,他无权议和,这得看他所效忠的罗马元老院的意思。然而,他明确提出了自己愿意向罗马元老院提议的特定条款。如果迦太基人同意的话,他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停战协议。也就是说,在得到罗马元老院的答复前,他会暂时中止敌对行动。

迦太基人同意了这些极其苛刻的条款。罗马人说迦太基人并非真的想遵守它们,而是缓兵之计,暂且答应以获得时间派人去请汉尼拔。他们对汉尼拔的物资储备和军事实力自信满满,认为只要其回到阿非利加,就能拯救他们。因此,他们一边派使者去罗马共和国假意议和,一边派人去汉尼拔处,命令他放弃意大利,尽快率军坐船回家—如果还来得及的话,回来拯救他自己的城市免遭灭顶之灾。

汉尼拔听到这些消息后,万念俱灰,肝胆欲裂。他常常数小时激动不安;有时又心事重重,沉默不语,间或发出几声绝望的呻吟;有时又会因懊恼的情绪而愤怒地高声咒骂。然而,他又无法抗命,只好日夜兼程地赶回迦太基。与此同时,罗马元老院就大西庇阿提交的是战是和的问题并未做出决议,而是把这个问题推回给他。他们派使者到大西庇阿处,授权他全权处理,自己决定是战是和。如果停战,条件也由他定。

汉尼拔在迦太基招募了一支大军,加上与大西庇阿交战后剩下的残兵败将,他前去迎敌。他行军五日,此去迦太基或许七十五英里,或许一百英里,终于望到了大西庇阿的大营。他派间谍前去侦察,不料却被大西庇阿的巡逻队抓住,押送到了将军的营帐。间谍们以为会被处决,但大西庇阿并未惩罚他们,而是命人带领他们参观自己的营地,还允许他们随心所欲地查看,然后释放他们,以便他们能将所见所闻带回汉尼拔的营地。

当然了,间谍们带回的关于大西庇阿的军事实力和物资储备的报告,对汉尼拔来说是无法战胜的。因此,汉尼拔认为最好试着和谈而不是冒险战斗。他带话给大西庇阿请求面谈,后者答应了。面谈的地点就定在两个军营之间。两位将军适时地来到见面地点,那场面真是盛况空前:仪仗扈从,前呼后拥;车乘相衔,旌旗招展。他们是那个时代最强大的两位将军,率领大军交战十五或二十年,丰功伟业誉满天下。然而,他们的活动范围却天南地北,遥不可及。现在是他们平生第一次面对面相见。两个久闻大名却素昧平生的对手初次见面,相互介绍之后,呆呆地站在原地,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一声不吭地打量着对方。

谈判终于开始了,汉尼拔向大西庇阿提出了对罗马人非常有利的和谈条件,但大西庇阿不满意。他要求的远比汉尼拔能给予的更多。漫长、徒劳的谈判结束后,两位将军各自回营,准备战斗。

在战争中,接连获胜的一方通常更容易继续获胜。战斗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战双方的预期。大西庇阿及其军队期待胜利,而迦太基人则预计会吃败仗。结果不出所料:当天战斗结束时,战场上的四万名迦太基将士或命丧黄泉,或奄奄一息,更多的被罗马人俘虏;其他的被打得七零八落,晕头转向,惊恐万状地沿着所有回迦太基的道路飞奔逃命。汉尼拔与余众回到迦太基,来到迦太基元老院,宣布战斗失利,并说自己已无能为力。“曾经伴我左右的好运,”他说,“永远消失了。我们别无他法,只能与敌人以任何他们能想到的附加条件议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