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撰
虞书舜典第二
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
重,袭也;华,文也。袭尧之文也。
濬哲文明,温恭允塞。濬,深也。哲,智也。塞,实也。书曰:「刚而塞。」诗曰:「秉心塞渊,玄德升闻。」玄,幽也。
乃命以位。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徽,和也。五典,五教也。司徒之事也。揆,度也。书曰:「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佥曰:「伯禹作司空。」而左氏传亦云:「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则百揆,司空之事也。四门,四方之门也。穆穆,美也。诸侯之来朝者,舜宾迎之,宗伯之事也。
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旧说:「麓,录也。舜大录万机之政,阴阳和,风雨时。」自汉以来有是说,故章帝始置太傅录尚书事。而晋以后强臣将篡者为之,其源出于此。考其所由,盖古文「麓」作「麓」,故学者误以为录耳。或曰:大麓,太山麓也。古者易姓告代,必因泰山除地为𫮃,以告天地,故谓之禅。其礼既不经见,而考书之文,则尧见舜为政三年,而五典从,百揆叙,四门穆,风雨不迷,而后告舜以禅位,而舜犹让,不敢当也。而尧乃于未告舜禅之前,先往太山以易姓告代,岂事之实也哉?书云「烈风雷雨弗迷」,是天有烈风雷雨而舜弗迷也。今乃以为阴阳和,风雨时,逆其文矣。太史公曰:「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此其实也。尧之所以试舜者,亦多方矣。洪水为患,使舜入山林相视,原隰雷雨大至,众惧失常,而舜不迷。其度量有绝人者,而天地鬼神亦或有以相之欤?且帝王之兴,其受命之祥,卓然见于书、诗者多矣。河图、洛书、玄鸟、生民之诗,岂可谓诬也哉?恨学者推之太详谶纬,而后之君子亦矫枉过正,举从而废之,以为王莽、公孙述之流,沿此作乱。使汉不失德,莽、述何自而起?而归罪三代受命之符,亦过矣。故夫君子之论,取其实而已矣。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格,来也;询,谋也;底,致也。犹受命而往,返而致命也。陟,升也。舜之始见尧也,必有以论天下之事,其措置当尔,其成当如何?考三年而其言验,乃致其功。舜让于德,弗嗣。以德不能继为让。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上日,上旬日也。太史公曰:文祖,尧之太祖也。不于其所祖受尧之终,必于尧之祖庙。有事于祖庙,则余庙可知。
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在,察也。璇,美玉也。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七政,日、月、五星也。肆类于上帝。
肆,遂也;类,事类也。以事告,非常祀也。凡祀上帝,必及地示。何以知其然也?以郊之有望知之。春秋书:「不郊,犹三望。」传曰:「望,郊之细也。」书曰:庚戌,柴望,大告武成。柴,祀天也;望,祀山川也。而礼成于一日。祀山川而不及地,此理之必不然者也。是以知祀天必及地也。诗曰:「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汉以来,学者考之不详,而世主或出其私意,五畤祭帝,汾阴祀后土,而王莽始合祭天地。世祖以来,或合或否,而唐明皇始下诏合祀。至于今者疑焉,以为莽与明皇始变礼,而不知祀天之必及地,盖自舜以来见于经矣。
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徧于群神。精意以享曰禋。宗,尊也。六宗,尊神也。所祭不经见,诸儒各以意度之,皆可疑。惟晋张髦以为三昭三穆,学者多从其说。然以书考之,受终之初,既有事于文祖,其势必及余庙,岂有独祭文祖于齐七政之前,而别祭余庙于类上帝之后者乎?以此推之,则齐七政之后,所祭皆天神,非人鬼矣。孔安国六宗,四时也,寒暑也,日也,月也,星也,水旱也。其说自西汉有之,意其必有所传受,非臆度者。其神名坛位,皆不可以礼推,犹秦八神、汉太乙之类,岂区区曲学所能以私意损益者哉!春秋不郊,犹三望。三望分野之星与国中山川,乃知古者郊祭天地,必及于天地之间。所谓尊神者,鲁,诸侯也,故三望而已。则此
「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徧于群神」,盖与类上帝为一礼耳。又以祭法考之,其曰:「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则此所谓「类于上帝」者也。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则此所谓「禋于六宗」也。四坎坛,祭四方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则此所谓「望于山川,徧于群神」也。祭法所叙,盖郊祀天地,从祀诸神之坛位,而舜典之章句义疏也。故星为幽宗,水旱为雩宗,合于所谓六宗者。但郑玄曲为异说,而改「宗」为「禜」,不可信也。
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辑,敛也。班,还也。五瑞,五玉也。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既,尽也。正月之末尽也。盖齐七政,类上帝,无暇日见诸侯。既月无事,则四岳群牧可以日觐矣。古者朝觐䞇玉,已事则还之,故始辑而终班。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
巡守者,巡行诸侯之所守也。岱宗,泰山也。柴,燔柴祭天告至也。望秩于山川,东岳诸侯境内名山大川,如其秩次望祭之。五岳牲祀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其余视伯子男。肆觐东后,东方诸侯也。
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律,十二律也。
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䞇。五礼,吉、凶、军、宾、嘉也。五玉,五瑞也。三帛,孔安国曰:诸侯世子执𫄸,公之孤执玄,附庸之君执黄。二生,卿执羔,大夫执堆。一死,士执雉。执以见曰䞇。如五器,卒乃复。
五器,五玉也。帛、生、死则否。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
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归,格于艺祖,用特。
艺祖,文祖也。特,一牛也。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敷,陈也。奏,进也。庸,用也。诸侯四朝,各使陈其言而试其功,则赐以车服而用之。肇十有二州。
肇,始也。禹治水之后,舜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分青州为营州。封十有二山。
封,封殖也。十二州之名山,皆禁采伐也。濬川。象以典刑。
典刑,常刑也。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象其所犯。流宥五刑。
五刑,墨、劓、剕、宫、辟也。作五流之法,以宥五刑之轻者。墨,薄刑也。其宥乃至于流乎?曰:「刑者终身不可复,而流者有时而释,不贤于刑之乎?」鞭作官刑。
官刑,以治庶人在官慢于事而未入于刑者。朴作教刑。
朴,槚楚也,教学者所用也。金作赎刑。
过误而入于刑与罪疑者,皆入金以赎。
眚灾肆赦,怙终贼刑。易曰:无妄行有眚。眚,亦灾也。眚灾者,犹曰不幸非其罪也。肆,纵也。春秋「肆大眚」是也。怙,恃也,终不改也;贼,害也。不幸而有罪,则纵舍之;恃恶不悛以害人,则刑之。
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恤,忧也。流共工于幽洲。
幽洲,北裔。洲,水中可居者。放𬴐兜于崇山。崇山,南裔。窜三苗于三危。
三苗,缙云氏之后,为诸侯。三危,西裔。殛鲧于羽山。
羽山,东裔,在海中。殛,诛死也。流、放、窜,皆迁也。四罪而天下咸服。
此四凶族也,其罪则莫得详矣。至于流且死,则非小罪矣。然尧不诛而待舜,古今以为疑。此皆世家巨室,其执政用事也久矣,非尧始举而用之,苟无大故,虽知其恶,势不可去。至舜为政,而四人者不利,乃始为恶于舜之世,如管、蔡之于周公也欤!
二十有八载,帝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徂落,死也;考妣,父母也;遏,绝也;密,静也。尧年十六即位,七十载求禅,试三载,自正月上日至崩二十八载,凡寿一百一十七岁。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月正,正月也。元日,朔日也。向告摄,今告即位。
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广视听于四方。
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
十二州之牧,所重民食,惟是而已。
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能」,读如不相能之能。柔怀远者,使与近者相能。惇,厚也;元,善也;难,拒也;任人,佞人也。惇厚其德,信用善人,而拒佞人,则蛮夷服。盖佞人必好功名,不务德而勤远略也。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奋,立也;庸,功也;熙,光也;载,事也。有能立功光尧之事者,当使宅百揆,其能信事而顺者谁乎?
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懋,勉也。
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
居稷官者,弃也。契、皋陶,二臣名。帝曰:「俞,汝往哉!」
然其所推之贤,不许其让也。帝曰:「弃,黎民阻饥。阻,险难也。
汝后稷,播时百谷。」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以此教民,必宽而后可。亟则以德为怨,否则相率为伪。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
猾,乱也。夏,华夏也。乱在外曰奸,在内曰宄。
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
士,理官也。服,从也。三就,国语所谓三次也。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三居,如今律五流,其详不可知矣。尧、舜以德礼治天下,虽有蛮夷寇贼,时犯其法,然未尝命将出师。时使皋陶作士,以五刑三就五流三居之法治之足矣。兵既不用,度其军政,必宇于农民。当时训农治民之官,如十二牧、司徒、司空之流,当兼领其事,是以不复立司马也。而或者因谓尧时上与司马为一官,误矣。夫以将帅之任,而兼之于理官,无时而可也,尧独安能行之。
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臣名。
垂拜稽首,让于殳析暨伯与。二臣名。帝曰:「俞。往哉,汝谐。」谐,宜也。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上,山也;下,泽也。佥曰:「益哉!」伯益也。
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虞,掌山泽之官。
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二臣名。
帝曰:「俞,往哉,汝谐。」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
三礼,天地人礼。」伯夷,臣名,姜姓。
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秩序宗庙之官。
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书曰:「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礼之所去,刑之所取,故古者礼官兼折刑。「夙夜惟寅」者,为礼也,「直哉惟清」者,为刑也,惟直则刑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二臣名。
帝曰:「俞,往,钦哉!」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栗,庄栗也。教者必因其所长,而辅其所不足。直者患不温,宽者患不栗,刚者患虐,简者患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言之不足,故长言之,吟咏其言而乐生焉,是谓歌永言。声者,乐声也。永者,人声也。乐声升降之节,视人声之所能至,则为中声,是谓声依永。永则无节,无节则不中律,故以律为之节,是谓律和声。孔子论玉之德曰:叩之有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夫清越以长者,永也。其终诎然者,律也。夫乐固成于此二者欤。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此舜命九官之际也。无缘夔于此独称其功。此益稷之文也。简编脱误,复见于此。
帝曰:「龙,朕垐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圣,疾也。殄,绝也。绝行,犹独行,行之不可继者也。惟谗说独行,为能动众。纳言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枢机之官,故能为天下言行之帅。舜有不问而命臣有不让而受者,皆随其实也。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书曰:「内有百揆四岳。」尧欲使巽朕位,则非四人明矣。二十二人者,盖十二牧、四岳、九官也。而旧说以为四人。盖每访四岳,必「佥曰」以答之。访者一而答者众,不害四岳之为一人也。钦哉,惟时亮天功。亮,弼也。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南方之国也。而窜之西裔,必窜其君耳,其民未也。至此治功大成,而苖民犹不服,故分北之。舜生三十,为民者三十载,征庸三十,
历试三载,摄位二十八载,通为三十。
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尧崩,舜服丧三年,然后即位,盖年六十二矣。在位五十载而崩,寿百有一十二。说者以为舜巡守南方,死于苍梧之野。韩愈以为非,其说曰:「地倾东南,巡非陟也。陟方者,犹曰升遐尔。书曰惟新陟王是也。传书者以乃死为陟方之训,盖其章句,而后之学者,误以为经文。」此说为得之。
帝厘下土。方说居方。别生分类,作汨作、九共、九篇、稿饫。凡逸书不可强通其训。或曰:九共,九丘也,古文「丘」、「共」相近也。其曰「述职方以除九丘」,非也。九丘逸矣,理或然欤?
书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