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这张离别的船票 印着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作者:洞见adc
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有父母之爱指向分离。
前几天,大姐家的儿子,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了。
孩子成绩不错,本科一批,被东北的一所大学录取。
可他们夫妻俩高兴不到两天,就开始愁这愁那…
东北是不是很冷?孩子在那边饮食习惯吗?离家一二千公里,以后想看他岂不是很麻烦?
……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10几年前,我去北京上大学的时候,父母为何伤感。
因为录取通知书,是迈入大学的入场券,也是一张别离的船票。
它意味着,孩子真的长大了,即将驶离父母的港湾,踏上属于他自己的征途。
从今往后,他会渡过那条河流,与你相隔两岸。
而你只能站在原地,看着那个逐渐模糊的背影,渐行渐远……
01
录取通知书,是一张离别的船票。
犹记得18岁那年的夏天。
我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母亲比我还激动,拉着父亲面包,说要一起送我去学校。
1000多公里,15个小时的火车,横跨三个省。
在去学校的火车上,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唠叨,生怕我独自在外过得不好。
到了学校,他们将我送到宿舍,我本想带他们出去转转。
母亲却让我一旁待着,她麻利地收拾行李,打扫卫生,整理床铺……
等一切安顿妥当之后,我们去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吃饭。
原本唠叨不停的母亲,吃着吃着就沉默了。
而不善言辞的父亲,却在喝了几瓶啤酒后,嘱咐了我许多:
“上大学后好好念书,在城市发展,不要回去!”
“生活费要是不够,你就说,该花的钱,不用省。”
“在外不要想着家里,照顾好自己,专心学业。”
那时的我,一心沉浸在对大学的好奇与渴望之中,丝毫没听懂父亲这番嘱咐中,藏着的难过与不舍。
等他俩离开学校后,等我第一次没回家过年,等我后来毕业,孤身漂泊异地,工作失意,深夜痛哭……
我才突然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那种滋味。
少年不知别离意,长大方懂思乡苦。
年少时,录取通知书是一份沉甸甸的梦想,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
成年后,它是一张记录着别离的船票,父母在码头与你渐行渐远。
后来啊,它又像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你在这头,父母在那头。
寒窗苦读数十载,一朝春尽两别离。
从此,孩子便成了游子,家乡便成了故乡。
02
父母拼尽全力,只为送你离开。
有人说:“每个孩子的成人礼,都是一场盛大的交接仪式,宣告着父母正式退出孩子的世界。”
小时候,父母会包容孩子所有的小脾气,守候着孩子慢慢长大。
可等孩子长大了,他们却又只能看着那个渐渐朦胧的背影,独自叹息。
作家麦家的儿子麦恩,在读初中的时候进入了叛逆期,不管父亲说什么,他都不听。
他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吃饭、上洗手间,一直待在屋子里上网、打游戏。
麦家每次尝试和他交流,都会发生言语上的冲突。
但他仍一直顺着儿子的性子,陪在儿子身旁。
后来,麦恩上高中后,产生了想要出国留学的念头。
麦家得知儿子的想法,默默地在他身边支持,在孩子坚持不下去时给他加油打气,陪着他熬过了备考时一个又一个的深夜。
至此之后,两人的关系也有了和解的迹象。
努力大半年后,麦恩终于拿到了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麦家望着那封通知书,心里却五味杂陈。
麦恩临走前,麦家写了一封信,连着2000元美金,一同悄悄塞进了儿子的行李箱里。
他在信中写道:
“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做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从此以后,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
这一下,你是那么地不一样,你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长辈。这一天,是那么地神奇,仿佛你一下就长大了……”
那种恨不得将自己人生所有经验,一股脑儿丢给异国他乡的孩子的心情,像极了此刻看着录取通知书的家长们。
他们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为孩子默默付出,努力托底。
他们盼孩子长大,希望他早日成人,过上自己的生活。
可孩子越长越高,他们的身影却日渐佝偻,直到录取通知书下发的这一天,他们才恍然醒悟:
原来自己拼尽全力,只为送孩子离开。
为人父母,总想穷尽一切办法,提供最好的条件,让孩子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但孩子越优秀,也就意味着,和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缘分越来越薄。
03
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有父母之爱指向分离。
看过一个戳心的短片。
刚出生的时候,孩子呱呱坠地,牙牙学语,母亲把她温柔地捧起,满世界都是欢声笑语。
10岁时,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开始对母亲忽冷忽热、爱答不理。
后来迈入青春期,孩子变得叛逆,厌倦了母亲的唠叨。
18岁那年,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孩子,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挣脱了家庭的束缚。
20岁时,孩子难得回家一次,但每次打电话回家,母亲都一定会在电话旁候着,听她的委屈,开解她的烦恼。
27岁,孩子结婚组成了新的家庭,母亲为她穿上婚纱,当孩子离开的那一刻,母亲看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泪如雨下。
?等后来那个牙牙学语的孩子也成了母亲,她才明白了母亲二字的含义。
也许,所谓长大,不过是和父母渐行渐远的一场旅行。
就像有人说的:
7岁以前,家是孩子的全部;
7-12岁,家是晚上;
13-18岁,家是周末;
18-22岁,家是寒暑假;
22岁以后,家就是春节……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年纪,到另一个年纪。
我们和父母汇合过的轨迹,就在成长中一次次分离。
你渐渐长大,父母渐渐老去。
原本以为来日方长,有一大把相聚的时光。
却没想到岁月无常,一旦你踏进了生活的河流,便只能向前走,再也无法回头。
而他们只能坐在湍急的河岸边,细数着你的归期。
▽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少年们,来到各自人生的渡口,即将搭上那条船,驶向自己的星辰大海。
奔赴的是诗和远方,远离的是家与故乡。
父母守候在你待过的港湾里,看着你渐渐朦胧的背影,默默目送。
此番前去,唯愿你大胆向前,父母和前途,皆不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