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俨山外集卷三十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明陆深撰

书辑中

体位篇:「永字八法

禁经云:八法起于隶字之始,自崔、张、钟、王传授,所用该于万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侧不愧卧「愧」,疑作「贵」,勒常患平。

努过直而力败,趯宜存而埶生。

策仰收而暗揭,掠左出而锋轻。啄仓皇而疾掩,磔𫎱趞以开撑。又

侧蹲鸱而坠石,勒缓纵以藏机。

努弯环而埶曲,趯峻快以如锥。锥,一作「飞」。

策依稀而似勒,掠仿佛以宜肥。啄腾凌而速进,磔抑昔以迟移。

丶,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

诀云:先右揭其腕,次轻蹲其锋,取埶紧则乘机顿挫,借埶出之,疾则失中,过又成俗。又云:侧者,侧下其笔,使墨精暗坠,徐乃反揭,则棱利矣。

问曰:「侧不言点而言侧,何也?」

论曰:谓笔锋顾右,审其埶险而侧之,故名侧也。止言点,则不明顾右,无存锋向背坠墨之埶。若左顾右侧,则横敌无力。故侧不险则失于钝,钝则芒角隐而书之神格丧矣。

一,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中高,两头下,以笔心压之。

诀云:头旁锋仰策,次迅收。若一出揭笔,不趯而暗收,则薄圆而疏笔无力矣。夫勒,笔锋似及于纸,须微进,仰策峻趯。

又云:「策笔须勤,仰笔覆收。准此,则形埶自章矣。」问曰:「勒不言画而言勒,何也?」

论曰:「勒者,趯笔而行,承其虚画,取其劲涩,则功成矣。今止言画者,虑在不趯,一出便画,则锋拳而怯薄也。夫勒者,藉于竖𫎱,𫎱则笔劲涩,亡其流滑,微可称工矣。」

丨努不宜直其笔,笔直则无力。立笔左偃而下,最须有力。

诀云:「凡旁倦微曲,蹙笔累走而进之。直则众埶失力,滞则神气怯散。」

又云:「须发埶而卷笔,若折骨而争力。」

又云:「努须侧锋,顾右潜𫎱,轻挫其揭。」

问曰:「画者,中心竖画也。今谓之努,何也?」

论曰:「努者,埶微努。曰努在乎𫎱笔下行。若直置其画,则形圆埶直,书之病也。」笔诀云:「努笔之法,竖笔徐行,近左引埶,埶不欲直,直无力矣。」

亅趯须蹲锋,得埶而出,出则暗收。又云:「前画卷,则别敛心而出之。」

诀云:「旁锋轻揭借埶,埶不劲,笔不挫,则意不深。」趯与挑一也。直曰趯,横曰挑。锋贵于涩出,适期于倒收,所谓欲挑还置也。夫趯自努出,潜锋轻挫,借执而趯之。

问曰:「凡字之出锋谓之挑,今谓之趯,何也?」

论曰:「挑者,语之小异,而其体一也。」夫趯者,笔锋去而言之。趯自努画,收锋竖笔,潜劲借埶而趯之。笔诀云:「即是努笔下杀笔趯起是也。」法须挫衄,转笔出锋,伫思消息,则神踪不坠矣。

一、策须斫笔背发而仰收则背斫仰策也。两头高中以笔心举之。

诀云:仰笔潜锋,以鳞勒之。法揭腕趯埶于右。潜锋之要,在画埶暗捷归于右也。夫策笔仰锋竖趯,微劲借埶,峻顾于掠也。

问曰:「策名折异画,今谓之策,何也?」论曰:「策之异画,理亦故殊,仰笔趯锋,轻抬而进,故曰策也。若及纸便画,不务迟涩,向背偃仰者,此备画耳。」

笔诀云:始筑笔而仰策,徐转笔而成形是也。

丿掠者,拂掠须迅其锋左出而欲利。又云:微曲而下,笔心至卷处。

诀云:「撇过谓之掠。借于策埶,以轻注锋,右揭其腕,加以迅出,埶旋于左,法在涩而劲,意欲畅而婉,迟留则伤于缓滞矣。」侧锋左出谓之掠。问曰:「掠本分发,今称为掠,何也?」

论曰:「掠乃疾徐有准,手随笔遣,锋自左出,取劲险尽而为节,发则一出,运用无的,故掠之精旨可守矣。」

又云:「遣不常速,从策笔下左出,而锋利不坠,则佳矣。」

丿,啄者,如禽之啄物也,立笔下罨,以疾为胜。又云:「形似鸟兽,卧斫斜发。」亦云卧笔疾罨右出。诀云:「右向左之埶为卷啄。」按笔蹲锋,潜蹙于右,借埶收锋,迅掷旋右,须精险衄去之,不可缓滞。

又云:「笔锋及纸为啄,在潜勒而啄之。」

问曰:「撇之谓啄,何也?」

论曰:「夫撇者,蒙俗之言。啄者,因埶而立。啄用轻劲为胜,去浮怯重体为工。」又云:「啄笔速进,劲若铁石,则埶成也。

乀,磔者,不徐不疾,战行欲卷,复驻而去之。」又云:「𫎱笔战行,翻笔转下而出笔磔之。」诀云:「右送之波皆名磔。右揭其腕,逐埶紧𫎱,旁笔迅磔,尽埶轻揭而潜收,在劲迅得之。」夫磔法,笔锋须𫎱埶欲险而涩,得埶而轻揭,暗收存埶,候其埶尽而磔之。又云:「磔须外发,得意,徐乃出之。」

问曰:「发波之笔,今谓之磔,何也?」

论曰:发波之笔,循古无踪。原其用笔,磔法为径。磔豪耸过,法存乎神。凡磔若左顾右,则埶钝矣;𫎱重锋缓,则埶肥矣。须遒劲而迟涩之。又谓之波法,微直曰磔,横过曰波,作一波当三过折笔。笔诀云:始入笔紧筑而微仰,便下徐行,埶足而后磔之。运使之法:

丶谓之点法。云:「作点向左,以中指斜顿,向右以大指齐顿,作报答,便以中指挫锋,须收锋在内,按笔收之,又衄侧下其笔,含濡其锋,摩轮簇心,然后收笔。慎在圆平。」禁经云:「点如利钻镂金」是也。又半蚁法,宜字上用之,为避其旁。右军云:「作点皆须磊磊如大石之当衢。」又点不变为布棋,贵通变也。更有打单,以纸送笔,似打物之埶,甚难用也。

唐太宗云:「为点必收,贵紧而重。」

卫夫人云:「若高峰坠石。」

一谓之画法云:作横画,皆用大指遣之。若作策法,即指抬笔上;若作勒法,即用中指钩笔,涩进覆画,以中指顿笔,然后以大指遣至尽处。此三埶相近,而用法异也。鳞勒法,须仰收。禁经云:「画如长锥界石」是也。又紧走仰收,似长舟之截小渚,两头埶起,使芒角不失遒润。借埶不策不鳞勒,稍徐收之,取古劲枯涩,无求活利,凡在字上宜用之。□笔法,初紧策,中抬锋轻劲微勒向右按衄。古今法云:钟书宣示字长画用之。又画不变为布算。行草法云:「埶须险策,露锋飞动为胜。」

唐太宗云:「为画必勒,贵涩而迟。」卫夫人云:「如千里阵云。」

三谓之三画法,云:「上潜锋平勒,中背锋仰策,下紧趯覆收,名递相解。」摘古经云:「黄庭经三关字用草法:上衄侧,中策,下奋笔横飞,递相耸峙,以险利为胜。」凡横画多者用此法。

丨,谓之悬针。法云:「正锋直下,末处如针头之悬锋,须先发管,逐埶行𫎱,笔紧驭涩进,如锥画石。」禁经云「悬针如长锥缀地」是也。又,契字下双笔,须一努一垂,变换用之,三埶不同,或垂或趯,或外掠而中努。右军云:「悬针垂露,难为体制。」卫夫人云:「如万岁枯藤。」临池诀云:「悬针法兰亭年字,尽其埶也。」张敬玄云:申字中画,宜卓笔直审疾抽;事字中画,宜直下笔便挑,不宜停笔。

丨谓之垂露。法云:锋管齐下,埶尽杀笔缩锋。又,始筑笔而极力,终注锋而作埶。又无垂不缩。此言顿笔以摧挫为功。右军云「竖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临池诀云:「垂露本篆脚名玉箸」,如古钗倚物也。□

谓之「背抛」,又谓之「踠脚」。法云:「蹲锋紧掠,徐掷之,速则失埶,迟则缓怯。」临池诀云:此钟法稍涉八分尾法,引过其曲,转蹲其锋,又徐收而蹲趯之,不欲出,须暗收,使其如负芒刺则善。右军云:「援毫蹲节,轻重有准。」庾肩吾云:「欲抛还置,驻锋而后趯之也。」

乀谓之抽笔。法云:「左罨掠须峻利,右潜趯而战行,待埶卷而机驻,揭摘出而暗收。若便抛,必流滑凡浅。」又侧起平发紧杀,按波为抽笔,从腹内起。庾肩吾云:「将放更留。」又人字第二笔云「搀引抑拽」是也。夫、木等字亦同用。

王蒙论章草作人字法,谓:「趯之欲利,按之欲轻。」

隐谓之背趯。法云:「悉以中指遣至尽处,以名指拒而趯之。」又云:「潜锋暗勒,埶尽然后趯之。」右军背趯戈法,上则俯而过,下则曲而就,盖所以失之于前,正之于后也。古经云:「钟书哉字用。」又永禅师涩出戈法,下以名指筑上,借埶,以中指遣之,按笔至下,以名指衄锋潜趯,此名秃出法。

张旭折芒法,潜锋紧走,意尽乃收而趯之,钟书常用也。

右军云:「落笔峨峨,如长松之倚溪谷。」

唐太宗云:「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

章草法,潜按微进,轻揭暗趯,揭欲利,按欲轻,轻则骨劲神清,肥乃质滞钝俗。张敬玄云:「戈脚宜斜笔直抽,直者缘上实,下自茂也。」

氵谓之散水。法云:「上衄侧,中偃,下潜挫趯锋。」古经云:「黄庭、乐毅同用。」临池诀云:「或藏或露,状类不同,要递相显异。若频有,则两点相近,而下点当高,此名潜相瞩视。」外虽解摘,内相附属为上。中潜锋暗衄,下峻趯潜遣,盖钟法也。行书埶,微按而钩揭,以轻利为美。

冫谓之冰。法云:「上侧覆杀,下筑而趯之,须相承揖。若并连衄侧轻揭,则率字左右用之。」草法,须借埶疾遣,若缓滞则为病也。

灬谓之烈火。法云:「衄锋暗按。」临池诀云:「须各立埶,抵背潜衄,所谓视之不见,考之弥彰。」古经云:「钟书然字用之。」

灬谓之联飞。法云:「暗衄微注,轻揭潜趯,笔锋联绵,相顾不绝。」禁经云:「联飞如鴈阵当秋。」乐毅论燕然字用之,虞永兴兼字用其半埶,盖中断也。宀谓之显异。法云:上点驻锋,左右挫锋,横书,按笔埶须相顺,又上点侧横画勒左□笔摆锋,□笔竖。策谓之「□右峻啄轻揭出法,以圆峻飞动为度。」章草法,拟于圆峻飞动,其余险侧,务在露锋。钩裹,忌缓滞也。

乀谓之平磔。法云:「不迟不疾,战笔侧去,埶倦不可便出,须驻锋而后放。」禁经云:「如生蛇度水。」钟元常每作磔笔,须三过折笔,故唐太宗云:「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

谓之勾裹。法云:「圆角趯锋作努法,埶未尽而趯之。」颜鲁公云:「用笔如纸下行。」书埶论云:「急牵急引,如云中之掣电,日月目因等是也。」翰林隐术云:「勾裹埶须圆角蹲锋,用中指勾成之。」张敬玄云:「固字转角之埶,初不宜棱角努张,即字体俗也。非特固字,但有转笔,一切贵其圆润也。」右军云:「作右边折角疾牵下微开,左畔斡转,令取登对,勿使腰下伤慢,视笔取埶,直截而下。」瘗鹤铭、兰亭序,「固」字虽不同,亦绝妙。

勹谓之勾努,法云:「圆角激锋,待筋骨而成,要如武人屈臂。」右军云:「回角不用峻,及有棱骨也。」卫夫人云:「如劲努筋节。」

小谓之奋笔。法云:「左侧而独立,中衄揭而右钩。」古经云:「钟书宣示字用,若中竖,则左右暗衄而潜趯。又簇锋捷进,为系字下三点也。」

彡谓之杉。法云:「上平点,中啄,下衄侧。」唐太宗云:「形影字右边不可一向为之,须背下撇之。」

乙谓之外擘,法云:「左峻掠,中潜锋衄挫,右蹲锋外掷。」右军云:「踠脚剕斡,上捺下撚,终始折转。」丨谓之竖□,法云:「抬笔竖策挫锋,上下紧直。」尝尚等字中竖画用之。又云:「□笔埶须抬笔竖策之。」□谓之暗筑法云:「驭锋直冲,有点连物,则名暗筑。」月其字内两「点」是也。

「冰谓之曾头其脚法云:左潜揭而右啄,曾头用左啄,右侧其脚。」智果云:「长舒左足。」□

谓之衮笔法云:须按锋上下蹙衄之,令、今等字是也。谓下点。

戋谓之缩出。又为重复法云:上磔衄锋,下磔出之。如吕昌爻枣之类是也。

唐太宗云:「戋字上缩锋作努,下出锋作趯。」

隐谓之挑心法云:「如长空之初月。」□

谓之收脚法云:为马、「乌」、焉之字脚宜紧收。打寺之字亦然。□谓之缓急法云:字有缓急,如乌字下手一点须急,横

直须迟。乌之脚急,亦象形也。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然。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护尾画点埶,尽力收之。

疾埶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涩埶在于紧驶。战行之

垂缩直下一笔宜复上至中间,则垂头圆,所谓无垂不缩。

往来波跋处,既往当复收回,所谓无往不来。

夫所谓折钗股者,曲折圆而有力也。如屋漏痕,横直匀而藏锋也。如锥画沙,无起止之迹也。如壁拆,无布置之巧也。大抵笔正则锋藏,而数美具矣。结构之法,

凡字之体,率皆有法,各具义理,非苟然者。昔颜鲁公得法于张长史,长史问曰:

「平谓横,子知之乎?」真卿曰:「长史每令为一画,皆纵横有象,其此之谓乎?」长史曰:「然。」

「直谓纵,子知之乎?」曰:「岂非直者必纵之,而毋邪曲乎?」曰:「然。」

「均谓间,子知之乎?」曰:「尝示以间不容光,其此之谓乎?」曰:「然。」

「密谓际,子知之乎?」曰:「岂非筑锋下笔,皆令完成,不使其疏乎?」曰:「然。」

「锋谓末,子知之乎?」曰:「岂非末以成画,使锋健乎?」曰:「然。」

「力谓骨体,子知之乎?」曰:「岂非趯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雄媚乎?」曰:「然。」

「轻谓曲折,子知之乎?」曰:「岂非钩笔转角,折锋轻过,亦谓转角为暗过之谓乎?」曰:「然。」「决谓牵掣,子知之乎?」曰:「岂非牵掣为撇,决意挫锋,使不怯滞,令险峻而成乎?」曰:「然。」

「补谓不足,子知之乎?」曰:「岂非结构点画有失趣者,则以别点画旁救之乎?」曰:「然。」

「损谓有余,子知之乎?」曰:「岂非趣长笔短,形虽不足,而意常有余乎?」曰:「然。」

「巧谓布置,子知之乎?」曰:「岂非预想字形布置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埶乎?」曰:「然。」「称谓大小,子知之乎?」曰:「岂非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令大,茂密以为称乎?」曰:「然。」

排叠谓疏密停均,如寿稿画窦笔丽嬴爨之字,丝旁言旁之类,八诀所谓分间布白,调匀点画是也。高宗书法谓之堆垛。

避就谓避密就疏,避险就易,避远就近,欲其彼此映带得宜。如「庐」字上一撇既尖,下一撇不当相同;「府」字一笔向下,一笔向左,「逢」字下辶拔出,则上必作点,亦避重叠而就简径也。

顶戴谓字之承上者多,惟上重下轻者,欲其得埶,如叠、垒、药、鸾、惊、鹭、鬐、医之类。八诀所谓「正如人上称下戴,不可头轻尾重」是也。

穿插谓字画交错者,欲其疏密、长短,大小匀停,如中、弗、井、曲、册、兼、禹、禺、爽、尔、襄、甬、娄、垂、车、「无」之类。八诀所谓「四面停匀,八边具备」是也。

向背谓字之向背,各有体埶,相向如「非」、「卯」、「知」、「和」之类是也;相背如北、「兆」、「肥」、「根」之类是也。

偏侧谓字之偏侧欹斜,须当随埶结体。偏向右者,如「心」、「戈」、「衣」、「几」之类;向左者,如「夕」、「朋」、「乃」、「勿」、「少」、「厷」之类;正而偏者,如「亥」、「女」、「丈」、「乂」、「互」、「不」之类。字法所谓偏者正之,正者偏之,八诀谓勿令偏侧是也。挑□,谓字之形埶,有须挑□者,如「戈」、「弋」、「武」、「丸」、「气」之类。又如「献」、「励」、「散」、「断」之字,左边既多,须得右边□之。如「省」、「炙」字,上偏者,须得下□之相称乃善。相让谓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须彼此相让为善。如马旁、鸟旁诸字,须左边平直,然后右便作字。如「䜌」字,以中央言,字上画短,让两「糸」出。如「办」字,其中近下,让两「辛」出。如「鸥」、「𬸘」、「驰」字,两旁俱上狭下阔,各当少让。如「呜呼」字,口在左者,宜近上;和扣字口在右者,宜近下,使不妨碍,然后为佳,此类是也。

补空,谓如「我」、「哉」之字,作点须对左边实处,不可与「成」、「戟」、「戈」诸字同,如「袭」、「辟」、「餐」、「赣」之类,欲其四满方正也,醴泉铭「建」字是也。

覆盖,谓如「宝」、「容」之类,点须正,画须圆明,不宜相着,上长下短。

贴零,谓如「令今冬寒」之类是也。

粘合,谓字之本相离开者,即欲粘合,使相着顾揖乃佳,如诸偏旁字,「卧」、「鉴」、「非」、「门」之类是也。

捷速,谓如「风」、「凤」之类,两边速宜圆紧,用笔时左边势宜疾,背笔时意中如电是也。满虚,谓如「园」、「圃」、「图」、「国」、「回」、「包」、「南」、「目」之类是也。

意连,谓字有形断而意连者,如「之」、「以」、「必」、「小」、「川」、「州」、「水」、「求」之类是也。

复冒,谓字之上大者,必复冒其下,如「云」头「冗」、「宀」,「□」头「奢」、「金」、「食」、「降」、「巷」、「泰」之类是也。

垂曳,谓垂如都、乡、卿、卯之类,曳如水、支、欠、皮、更、走、民、「也」之类是也。

借换,谓如醴泉铭「秘」字,就「示」字右「点」,作「必」字左「点」,此借换也。黄庭经「庭」字、「□」字,亦借换也。又如「灵」字,法帖中或作「□」,或作「小」,亦借换也。又如「苏」之为「苏」,「秋」之为「秋」,「鹅」之为「鹅」之类。盖字难结体,故须互换,所谓「东映西带」是也。

增减,谓字有难结体者,或因笔画少而增添,如「新」之为「新」,「建」之为「建」是也;或因笔画多而减省,如「曹」之为「曹」,「美」之为「美」,但欲体埶茂美,不论古字当如何书也。应副,谓字之点画疏者,彼此映带,故必得应副相称而后可,如「龙」、「诗」、「雠」、「转」之类,必一画对一画,相应亦相副也。

撑拄,谓字之独立者,必得撑拄,然后劲健可观,如「可」、「下」、「永」、「亨」、「亭」、「宁」、丁、手、司、「卉」、「草」、矛、巾、千、予、于、弓之类是也。

朝揖谓字之有偏傍者,凡欲相顾,两文成字,若「邹」、「谢」之类;三文成字,若「雠」、「斑」之类;尤欲意度承顺,八诀所谓「迎相顾揖」是也。

救应,谓凡作字一笔才落,便当思第二三笔如何救应,方可结裹,书法所谓「意在笔先,文居思后」是也。

「附丽」谓字之形体有宜相附近者,不可相离,如形、影、飞、赴、起、枝、饮、勉之类。凡有文欠之旁者,以小附大,以少附多是也。

「回抱」谓如向左者曷、丏、易、掬之类;向右者艮、鬼、包、旭之类是也。「包裹」谓如园、囿之类,「四围」包裹;「尚向」之类,上包下也;「幽凶」之类,下包上也;匡、「匮」之类左包;「句匈」之类右包是也。

「相成」谓以大成小,如冂、辶之类,后大者是也。「以小成大」者,若「孤」之一乀,「宁」之一亅,「欠」之一拔,「戈」之一点,后小者是也。

「形埶」谓字之小大也。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各攻其难,善矣。「变互」谓如「日」字之小,难与国之同大,如一二之疏,难与密画相间,当思所以位置之。故曰「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互其埶也。一说,上小下大,上大下小,取其称也。若夫左小而右大,左高而右低,则为病矣。

「分合」谓以重文成体者,合而为一亦好,分而异体亦好。

「管领」谓上之覆下,下之承上,左右之顾盼,不失位置。「应接」谓点画互相应接也。「两点」者,如小八小之类,自为应接。三点者,如系之类,则左朝右,中朝上,右朝左。四点者,如「然无」之类,则两旁相应,中间相接。又作「■」亦然。至于丿「乀」、「水」、「木」、「州」、「无」之类,皆须以意消详也。

展右,谓头项长者向右展,「宁」、「宣」、「台」、「尚」之类是也。

舒左,谓有脚者向左舒,「宝」、「其」之类是也。

拔角,谓字方者抬右角,「国」、「用」、「周」之类是也。虚腹,谓用见冈月等字,放令右虚。

开合,谓如「无」字,四点四画为纵,上心开则下合也。

仰覆,谓如「并」字隔二,「疆」字隔三,皆斟酌二三字仰覆用之。「士」字则当上仰下覆。解磔,谓三画之法,上平中仰下覆,如「春主」之类是也。

互放,谓字有磔掠重者,若「爻」字上住下放,「茶」字上放下住。若「多」字一住,二少住,三亦住四放。凡忌并放

变换,谓两竖一垂一缩,如「并」字右缩左垂,「斤」字右垂左缩,上下亦然。

肩吻,谓左边起笔,不使有嘴,右边转角不要露肩。

除续,谓繁则减,疏则补也。若王书「悬」字,虞书「毚」字,皆去下一点。张书「盛」字,改「血」从「皿」,是之谓除。王书「神处」字,皆加一点,「却」字从「阝」,是之谓续。

分合,谓分如卅、卌之类,皆须自立其抵背;合如八州之类,皆须潜相瞩视。

重促,谓昌吕爻枣之类,上小林棘丝羽之类,左促是也。

映附,谓侧映斜,交欠以入之类是也。斜附曲女安必互之类是也。

侧立,谓立人之傍,如乌之在柱是也。

偏傍谓偏傍在左者,宜狭长,则右有余地矣。在右者亦然。

按点者,字之眉目,全在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画者,字之骨体,欲其坚正匀净,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丿乀者,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鸟翼鱼鬣,有翩翩自得之态。乙剔者,字之步履,欲其沈实。晋人挑剔,或带斜拂,或横引向外,至颜、柳始正锋为之。转折者,方圆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遒。然真以转而后通,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也。

俨山外集卷三十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