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33 八幡太郎义家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赖光、赖信兄弟

源氏的第一代经基,早早就通过平定将门和友纯之乱一举成名。到其子满仲,再到赖光、赖信兄弟的时候,源氏的名声越来越大。特别是哥哥赖光,名字被音读为ライコウ(laikou) [1] ,有各种各样的传说都是赞扬这名勇将的。在《古今著闻集》里面有这样的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赖光领着手下们回家,途中路过弟弟赖信家的附近。赖光派手下公时去问赖信:“我现在路过你家附近。天气恶寒,可有好酒?”那时赖信刚好在喝酒,就回复说:“来得正好。赶快过来吧。”于是兄弟二人举杯畅饮。这时,赖光看到马棚里有个少年被绑着,就问道:“那是何人?”“叫鬼同丸。”赖光吃了一惊:“对鬼同丸这么可怕的男子,只绑成那样?太危险了吧。”赖信听了,觉得在理,就取出金锁,把鬼同丸重新严严实实地绑了一次。鬼同丸听到刚才的对话后,对赖光恨之入骨,决心当晚复仇。于是众人熟睡之后,鬼同丸挣脱绳索,爬到赖光寝室的天窗上,打算从那里跳下来刺杀赖光。赖光觉察到了这一切,大喊:“天窗上好像有个比鼠大比豹小的东西,有谁在吗?”“纲在!”一个下人出来了。赖光吩咐说:“明天到鞍马去,天没亮就出发,去喊几个人一起。”“大家都会来的。”纲答道。鬼同丸听了后,觉得今晚下手是不可能了,就改变主意,打算明天在去鞍马途中袭击赖光,谁知在路上找不到可以藏身的地方,偶然发现放牧中的牛群,就杀了其中最大的一头,挖出内脏扔了,自己钻进牛的腹中躲了起来。赖光终于来了,带着纲、公时、定通、季武等一群优秀的手下。赖光勒马说道:“这风景有趣,有这么多的牛,要不要射杀一下?”

下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射牛。其中,纲好像发现了什么,朝着死牛的肚子射了一箭。死牛隐隐蠕动,鬼同丸从牛腹中出来,拔刀砍向赖光。赖光丝毫不惊,砍下了鬼同丸的头。这则有趣的故事流传了下来。赖光既过着风流优雅的生活,吟诗,玩乐器,又勤于习武,有着一副侠义心肠。两者兼修,可谓无可挑剔。文武并重其实是很困难的,文武分离,文厌恶武,武嫌弃文,如此一来,国家就会变得非常不健全,要么衰弱,要么陷入战乱。纵观历史,无一例外。

赖光的弟弟赖信平定了平忠常之乱,立了大功。忠常是忠赖(相当于平将门的堂弟)之子,良文之孙。他的势力遍布武藏、下总、上总,他于长元元年(1028)举兵叛变,扣押本应上交朝廷的年贡,火烧上总国国府,杀害安房国国司。朝廷任命平直方为追讨使,可是不起作用,于是改派甲斐守源赖信去征讨。忠常的宅邸建在下总国里接近霞浦的地方。赖信原本打算从常陆攻过去,但是海湾非常广阔,没有地方隐藏船。如果绕远路的话,要耗费数日,忠常就会趁机逃走或者加固防守。不管哪个方案都很棘手。赖信询问部下如何是好,部下们都选择绕远路。这时赖信开口了:“虽然头一回来坂东,但听家里的传闻,说是在霞浦的出口有一处像堤一样浅的地方,宽约一丈,直渡过去,水深最多漫过马腹。将士中应该有熟悉这地方的人吧?让他带路。我跟着他渡过去。”说着就策马向前了。果然,将士中有知道怎么走的人。他一边开路,一边把芦苇插作浅滩的标记,于是全军平安无事地渡过了海湾。浩大军队中知道这路的人只有三个,别的人完全不知道,而赖信却知道。将士们都感慨道,这将军真是非凡的英杰。后来,平忠常被打了各措手不及,就投降了。长元四年(1031),此乱得以平定。

赖义、义家父子

讨伐忠常的时候,赖信已经年过六十。辅佐赖信、立下大功的是其子赖义。虽说是儿子,其实也四十多岁了。这赖义有着过人的勇气与才略,坂东的武士们都以在其麾下为幸。赖义后来成了相模守,去了当地赴任。在那里,不管多凶猛不羁的人都会归顺于赖义,像听差一样侍奉他。据说,从东海道到关东,只要是武士,大半都成了赖义的手下。不久,安倍赖时在陆奥举兵叛变,连讨伐军都败下阵来。于是朝廷任命赖义为陆奥守兼镇守府将军,讨伐赖时,之后的细节在这里不一一说明。天喜五年(1057)七月,赖时战死,但是其子贞仁英勇善战,让赖义陷入了苦战。根据记载,当时是十一月,按现在的阳历来算就是十二月末或者正月初,也就是说战斗是在漫天风雪中进行的。赖义的官兵所剩无几,粮食也耗尽,人疲马惫,死者达数百人,只剩下骑兵六骑。叛军见状立马追来,箭如雨下。在这紧急关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的是赖义的长子八幡太郎义家。义家死于嘉承元年,时年六十八岁,按战斗当时的天喜五年(1057)算的话正当十九岁。这位十九岁的八幡太郎,武功盖世,骑着骏马穿梭在叛军中,用大镞箭射杀叛贼,无一支落空,中箭者必亡,无人能敌。他有位叫则明的手下,夺取叛贼的马让义家骑上。一场恶战下来,叛军们恐于义家的箭,退下阵来,官军得以突出重围。

当时,没有几个人想去平定这次叛乱。征兵,无人来应;征收兵粮,也所获无几。陆奥的人民逃亡到别的地方,邻国出羽的国守也在观望局势。也就是说,当时实际上只有赖义、义家父子有平定这次叛乱的意志和实力。于是,朝廷重新任命已到任期的赖义为陆奥守,负责平乱。

天喜五年(1057)年末,赖义重任陆奥守。由于得不到邻国的协助,征集不到兵士和粮食,赖义只能一直不停地去说服出羽的清原光赖、武则兄弟。然而时间就这样过去,赖义的四年任期结束了。康平五年(1062)的春天,高阶经重被任命为陆奥守。可他就任之后,没人听从他的指挥,人们信赖的只有源赖义。经重见状,马上归京。而出羽的清原氏也终于下定决心,率兵一万出发。赖义大喜,率三千多人迎接,两人见面感慨万千。两军联手进攻贞任,连战连胜,突破衣川之关,攻下厨川的栅栏,终于将贞任斩杀。贞任弟弟宗任投降,这一叛乱终得平定,此时已是康平五年(1062)的年底。立下如此战功的赖义得封正四位下伊予守,义家得封从五位下出羽守,清原武则得封从五位上镇守府将军。

手足相残

《古今著闻集》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八幡太郎义家攻到衣川,安倍贞任落荒而逃,义家追上去,喊道:“逃跑真是狼狈。回头!我有话要说。”于是贞任转了回来。这时义家吟诗道:

衣のたては ほころびにけり

(暗指衣川已经沦陷。)

贞任勒马,回应道:

年を経し 糸のみだれの 苦しさに

(长年征战,已疲惫不堪。)

义家听了心有感慨,便松开即将射出的箭,回去了。

义家是个充满各种传说的人。他准许投降的宗任侍奉在自己手下。有一天,他只带宗任一人,身着猎装外出了。在穿过一片广阔的原野时,跑出一只狐狸。义家拔箭追了上去,但觉得把它杀了的话也怪可怜,就把箭射向狐狸左右耳的中间,箭停在了狐狸鼻尖的泥土上。狐狸撞箭倒下了。宗任下马,拎起狐狸,说:“都没被射中却死了。”而义家答道:“不对,它只是晕过去了。马上就会复苏的。到时候把它放了吧。”然后命令宗任拾起那只箭,插到义家背着的箭袋中。义家的手下们都很担心,说义家这样太信任宗任了,很危险,但义家毫不在意。

义家讨伐贞任后回到京都,去拜访关白藤原赖通,报告战况。大江匡房很认真地听了之后,自言自语说:“是很优秀的武士,很可惜却不懂兵法。”义家的手下听到后很生气,告诉了义家。义家却毫不发火,说:“这一定是有原因的。”然后去跟准备归去的匡房恭恭敬敬地打招呼,后来还成了匡房的弟子,钻研学问。匡房此时才不过二十四五岁,却已是学富五车之人。义家应该比他大两岁。义家年长于匡房,并且已是战功赫赫之身,却向比自己年幼的人谦虚请教,一般人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而义家却拜入匡房门下,实在是不简单,同样,作为教育者的匡房也不简单。

二十年后的永保三年(1083),义家成了陆奥守并兼任镇守府将军,再次前往奥州,平定清原氏的叛乱。在进攻金泽的栅栏时,在天空飞翔的雁群正向田里降落却突然受惊,乱了队列,四处飞散。义家偶然看到这一幕,勒马说道:“当年大江先生教我的兵法书里说,如果有伏兵,飞雁就会打乱队列后四下散去,这原野里一定有敌人的伏兵。”于是将这原野围起来进攻。果然,这里有三百多骑伏兵。义家感慨地说:“若是我没钻研学问,怕已陷入险境了。”这一叛乱在宽治元年(1087)得以平定。但是朝廷认定这是私斗,也就是双方自作主张发起的战斗,故不承认义家的战功。而义家却用心良苦地对部下论功行赏,也因为如此,义家和部下的主从关系日益坚固。

后来,宽治五年(1091),藤原实清和清原则清为了河内国的土地起了纷争。麻烦的是,这两边的后盾,一边是义家,一边是义家的弟弟贺茂二郎义纲。这兄弟俩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将,而且各自支援的人是对立的,结果事态演变到用武力解决问题、一比高下的地步。朝廷也为此事震惊,下令五畿七道,禁止义家的部下进京,而且严令各国百姓,不能将田地捐赠给义家作为庄园。

这件事距离赖朝在镰仓掌握天下武力的大权大约还有一百年。但可见,义家的声望有多高,而且不单是武力,其经济实力也让人恐惧。还有一点,源氏的强处在于打仗,弱点在于手足相残,这一点在这件事上已经表现出来了。

嘉承元年(1106)七月,义家病逝,享年六十八岁。他有一首和歌收录在《千载集》中:

吹く風を なこその関と 思へども

道もせに散る 山桜かな

(风吹过,想来是勿来之关。散落一路,山樱花。)

这和歌的词书 [2] 说,义家在前往陆奥国时经过勿来,看到落花有感而作。看来这是他根据观景的实感而作的和歌。义家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他在学问上也勤于钻研,爱作和歌,实在是一名出色的武将。但是,兄弟相争这点是源氏严重的缺陷,就连义家这样的英雄在这点上也没做对,实在可惜。

* * *

[1] 日文中,赖光这个名字,作为武士的名字的时候一般训读为よりみつ(yori mitsu)。——译者注

[2] 詞書(ことばがき),和歌的序言,简单介绍这首歌是在何时何地作的,以及相关背景。——译者注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