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辨舌總論
第一章 辨舌之生理解剖及功用
第一節 舌之構造
舌為動物司器官,在口中下頜上,乃一塊赤色筋肉質纖維所成。其中有多絲能自由運動,且以生津液。表面包以黏膜如皮,並浸口液之內,有多數小粒之隆起,即味覺之乳咀體,內含血管及與腦相連之味神經,滿布其中,以辨食味,而分布味神經及舌神經之小枝於其內。故舌能顯明內筋條,並腦線器具之情形,並行血法與生津液器具之情形,特能顯明消化器津液情形者,因舌與胞膜及消化器相接,為感覺最敏銳處也。
第二節 舌之乳頭
舌乳頭當分三種(圖見前)
圖一
(一)絲狀乳頭 在舌旁及舌面,其上面有絲形突起之絨。
(二)蕈狀乳頭 散在絲狀乳頭之間,於舌尖為最多。
(三)輪廓乳頭 在舌根近旁,排列如人字形,較前數種為大,內藏味神經之末梢,曰味蕾。物質溶解後,觸於乳頭時,即透入內部,而刺激末器味神經,傳之於腦,故感覺其味。
第三節 舌之脈管
舌之脈管,由舌臉及上咽頭之管而來。
第四節 舌之腦氣筋
即分布舌上之腦氣筋也。上連於腦,有司味神經及動舌神經之別,以司辨其運動舌體之用。蓋舌之腦筋,每半邊各三,即第五筋之司味枝,散於舌前端及邊之芒,並舌咽頭之舌枝。散於舌底與舌邊之嫩膜及大芒,並舌下筋散於舌之肌質。司味筋兩枝,乃尋常知覺兼司味之用。其舌下者,乃運動舌之筋,司味筋之一,以供舌之芒與嫩膜,其全路之列俱深同下牙,先列於外後蹬肌之下,即牙筋之裡邊,與內牙床脈管之一枝相合,其中竅絲亦與此處相合而為尖角;後則此筋行於內後蹬肌與牙床枝裡邊之間,斜過舌邊咽頭上縮肌之上。
第五節 舌之骨與舌根
舌骨附列於喉與舌根之小骨,形u,以韌帶連於喉頭,只有一枚,為軀幹骨之一。舌根猶言舌本,謂舌之近喉處也。
第六節 舌之細胞與神經
凡舌面有刺,名曰乳頭。其兩旁有小刺,名曰味蕾。內含細長之細胞,一個至十個,即味細胞,味細胞之下端,味神經伏焉。供給辨味之物質,變成液體,浸及味蕾,刺激神經,傳之於腦,遂生味覺(《心理學要覽》)。味神經、觸神經蔓布全身,而味神經惟口中有之。此神經歸宿於舌皮及口後部之皮肉,舌皮內有無數之小體,狀若花蕾,名曰味蕾。味蕾展其外端於口內,其中心有細胞,細胞之末梢極細,視之宛如纖絨,因名曰絲綿梢。絲綿梢植立於味蕾之罅隙內,味神經達於味蕾,並於其細胞間分枝。食物未經溶解,則不能辨其味,必先溶化下降於味蕾內,圍繞絲絨細胞之梢,而後味神經傳至腦髓,告以所嘗之物為何味也。
第七節 舌之唾液腺
唾液腺即分泌唾液腺之一,有耳下腺、頜下腺、舌下腺三對。末端各有球囊,如葡萄血管纏絡。其周圍如網,有排泄細管,常分泌唾液,滋潤口內。口含食物,則腺之機能,忽發分泌液甚多。又飢餓而見食物及感香氣,亦能流出唾液。耳下腺最大,在外耳之直下,別有管,開口於上頜面齒之近旁,以輸送唾液。喉痧及感冒時,往往熱腫發脹,俗稱痄腮。頜下腺在下頜之內前部,舌下腺在口底黏膜之下,其輸送管皆開口於舌尖舌部之兩側。黏液腺由唾液腺分泌之液,亦曰口津,以潤舌面及潤濕口腔及消化食物之用。
(甲)唾液性質 唾液者,稀淡無色而黏滑之鹼液也。流出之始,有泡沫而透明,無何其上面清澄而生純白之沉澱物,以顯微鏡觀之,見微細之顆粉,少許之油球,及薄扁平之鱗形物,即口窩裡膜剝落之內皮細胞也。又有口中黏液膜所出之少許小球細胞混合之。
(乙)唾液效用 唾液以濕潤口內,言語及咀嚼時使舌易運動。又溶解有味物之分子,滲入舌之黏膜而覺其味。咀嚼之際,混淆於食物,使成易咽之軟塊。此皆唾液之效用也。
第八節 舌之功用
舌字從干從口,干,干戈也。凡物入口,必干於舌,故舌之功用,為食物辨味及發聲。凡食物自口下於胃,謂之下咽。下咽有三期:第一期由口及口蓋之筋,送食物於咽喉;第二期由咽喉之筋,移於胃管;第三期由胃管之筋,下之於胃。
(一)別味 舌為味官,能辨食物之優劣。凡物有味者,無甘酸辛苦,皆溶解於水,惟金石不溶解,故多無味,但其味可溶而含於物,其物自具一種味之原質,然往往因多嘗和料(薑、桂、芥、辣等)及習慣食物,亦不克辨原嗜之味,亦反失其功用。味覺統常辨甘酸苦鹹四種,澀與辣乃為皮下筋之收縮,非真味覺。謝氏《生理學》云:舌背感鹹味、苦味最敏,而此處之腦腺為第九對,與胃相感,食鹹與苦,每致嘔吐,職是故也。舌之兩旁,感甘酸最敏,而是處之腦腺為第五對,其分支至面部,故食酸則面現皺容。《新智囊》云:舌之尖端司辣及酸之味覺,舌背司甘及苦之味覺,舌根司燒肉及其他脂肪甚濃厚食物之味覺,且味覺有時與嗅覺、視覺、觸覺等相聯絡,聯絡嗅覺而感物之香味;聯絡觸覺而辨物之為水質或脂肪質;聯絡視覺而就物色之美惡,以知味之如何。
(二)發聲 舌者,聲音之機也。唐容川云:舌為心苗,言為心聲,故舌能辨音,究音之所由生則根於腎氣。蓋腎挾舌本,故先舌動而後能發音。橫骨者,神氣之所使,主發舌者也。橫骨在舌本,心藏神而開竅於舌,故橫骨為其所使,以為發音之機,以舌在口中作聲曰吒,語音不正曰疆挺。以上辨舌之生理解剖及味覺功用,已略備大概,其他味覺神經之科學上實驗研究,下章引據霍令斯荷斯教授及和布芬勃葛博士之新發明詳辨之。
第二章 辨舌之味覺神經之機能
樓英曰:濁氣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凡物體入口,溶解觸於舌面而生感覺,能判斷其甘苦辛酸之作用,謂之味覺,且為消化器之保護。此作用雖專屬於舌,其兩頰之內側與口亦少助之。謝氏《生理學》云:司嘗之職,舌與上齶之小刺任之。滴醋一滴於舌上,對鏡視之,即可見刺之簇豎,舌之皮突起,小刺之上,細如毛髮,觀之不啻絲絨也。功能收吸所嘗之液而達於腦腺,故曰味覺。此就其大要言之,至於從科學上實質之研究,茲再節錄《學生雜誌》之霍斯荷斯教授及和布芬勃葛博士之辨舌覺之新發現,以俾我中醫界參考實質之借鏡。(專載《學生雜誌》第七卷三號學藝門「關於味覺的新發現」。)
第一節 味覺神經
從頭蓋過面龐到口內之頭蓋神經,共有三條,是皆含有味覺神經纖維。其第一為舌神經,其纖維佔在舌面前部及兩側,及舌尖,約當全舌之長三分之二;其第二為第九神經,或稱喉舌神經,其纖維佔在舌根和軟顎;其第三為肺胃神經,自胃而來,其纖維佔在舌之極根及喉頭。此謂滿布瘢舌之神經纖維之來源。
第二節 神經種類及機能
味官和腦筋處,有許多各自分離小圈,每小圈各自成一體,體內包含一核和兩組神經細枝管中。其一組是極短極多;又一組比較略長,卻單獨一支。凡圈一群,成一神經節,為傳達感覺之樞紐,聯絡腦筋和味覺。神經節有四個,皆經過舌本,和味細胞纏繞。味細胞在味蕾之內,至於神經節他端之神經支管,便直通腦海,至大腦中樞而止。其直接之神經幹,便是大頭蓋神經之中樞,神經名加色令神經節。若將加色令神經割去,據理知覺亦失,豈知事實上則不然,並不全舌知覺失卻,只有前半部約佔全舌三分之二失卻知覺,似乎舌上其餘各部之神經纖維,並不與神經節關聯,卻另從一條路繞到腦中。此是實驗時第一次奇異之發現。後又照此法實驗一次,割後若干時,前部已失之知覺,仍能回覆原狀,此是第二次之發現。且味覺可以借用耳神經逆達腦海。據近世科學家詳考之後,始知散布在舌前半部之神經纖維,雖從第七頭蓋神經之神經節所發生,而實則先須繞過耳鼓神經,然後能達到舌頭前部。所以耳鼓神經亦可以傳導味覺到腦海。此是霍斯荷斯教授所發明。
科學家再加研究,又試驗耳鼓神經,不但能代傳達味知覺到腦海,並且能夠直接感受味覺,可以在中耳耳腔內耳鼓神經上實驗得之。何以驗之,假如耳腔內之耳鼓神經上行,使一種機械刺激,便能令腦海起一種酸味覺。倘然行使一種化學刺激,便起甜味覺;行使電力刺激,便起苦味覺;只無鹹味味覺,此是屢試不爽。布博士又考查耳聾之人,味覺亦鈍,又如患傷寒熱病熱甚時,舌起厚苔,致失味覺,而耳亦聾。此更是味覺與耳朵有密切之關係,為實驗證明之實情。
再觀舌官和腦海直接聯絡之神經,即是上文所說。自神經細胞一端發出之神經支幹,其絡點便是居於腦底之「延髓穴」。延髓是脊髓之頂端,位在顱內,較脊髓略大,如繩端上一個結,就是觸覺神經和腦海之聯絡,是借脊髓做傳達中樞。味覺神經和腦海,卻有直接聯絡神經做傳達中樞,不靠脊髓轉達。但味覺神經仍和「動作神經中心」及咀嚼神經、吞嚥神經有關聯,此關聯是在延髓中。因此味覺器官與脊髓中樞有關係,所以味覺能引起他官之感應,比如吾人見了美食,便不知不覺口內流涎,此即是胃液分泌。吾人從此可以證明味覺神經和動作神經協作。此皆說明味覺神經內部之組織,實有神妙不可思議之奇異。
再說舌頭外部,即表面之味覺神經之組織,亦有研究之價值。第一先辨舌頭表面,凡舌頭正面之皮最粗糙,且最厚,因常和食物相接觸,所以格外生得厚些。其餘如舌尖和舌邊之皮,比較就薄了,其正表面粗糙部分,又可分為外內兩部,有感覺神經頭露出,即是和味覺相關連,內部便都是血管神經纖維和無數之腺,外部更有許多小點,形狀不同,分布亦甚散亂,即此小點,便是劃分舌面為內外兩部之表記。內外部區分之處,以一排較大之點為界線,此等大點,約數十二,排列兩面,成個英文v字形式,看圖中之(三)便知。v字形是尖端向內,開端朝外,又從v字尖處起,有條溝直達舌尖,好比把舌面平分為兩邊。
再辨舌乳頭,可分四類:(一)圍狀乳頭;(二)蕈狀乳頭;(三)線狀乳頭;(四)卷葉乳頭。圍伏乳頭,就是排列成v字形之十二(或十個)個大乳頭,此種大乳頭,中有小窪,四圍略高,猶如牆圍,所以曰圍狀乳頭(見圖五、六)。上文所講關聯味覺之感覺神經頭,便是露在此乳頭上,尤以在乳頭四圍高起部分者為多,總有幾百個。故食物進口時,皆從外部感覺味之好歹。舌尖正面雖有極靈感覺,其反面卻無感覺。其餘賒舌面,內部是無感覺。前已說過,外如軟齶及扁桃腺,皆略有感覺。嗓子頂頭和嗓口,亦略有感覺,惟上齶完全無感覺。(以上所云感覺是專指味感覺。)又嗅覺器官且有味感覺,如甜味和鹹味,鼻子亦可以略辨一二耳。
再看上文所說小乳頭,如(二)(三)(四)種是何構造,曰其小乳頭內皆含有無數小體,稱為「味杯」,察其形狀,實似未開之花蕾,所以又改名為味蕾。味蕾和外界相通之路,名為「味竅」,為極細極微、人目所不能見之、孔開在小乳頭面上。味蕾所以要如此深藏密躲,無非使外界略粗食物不能接觸耳。味竅之對徑,有人測量之,大約一英寸一千分之一,可謂小至極矣。味蕾上面,又有毛刷一般從味蕾發出,散布味竅左右,以便收取食物之味,傳達於味蕾。
第三節 味覺之錯覺
味覺亦常有錯覺,譬如糖屬及硫酸鎂和其他一二物,在舌邊及舌尖嘗時,其味是甜,但在舌根上嘗,其味變為苦。還有許多食物,吾人常說有味,其實無味。不可因此物有濃□,□入鼻中,因而覺得,所以亦可說是味覺之錯覺。比如樟腦,人皆說有味,實在無味,試掩鼻而舐之,便知是無。又如咖啡和金雞納霜之味一般,蘋果和洋蔥之味亦是一般,卻因為各有各的香氣,便使味覺起了錯覺,所以不同也。(注:嘗,探味也。口中不需齒,以舌解滋味曰嘗,兒嘗膠飴之類是也。舐,凡舌出取無渣食物曰舐,或作咶及餂,如犬紙遺白仙藥是也。)
凡原質之味,只有四種:甜酸鹹苦是也。其餘之味,皆不純粹,與各感覺官,皆略有關係,與嗅覺關係亦最多。曾有人實地試驗,證明食物之中,肉類、麵包、牛油、乳油、橄欖油,以及各種果子,各色蔬菜,皆是相同之味。若將食物形狀遮住食之,便分別不出是何食物。雞肉、火雞、鵪鶉等等,更不能從味道上分別耳。不過是香味形狀名目聯念等等合之,不是從味道可以定名也。
又說甜和苦是絕對相反之味,哪知舌上感覺甜和苦之味,卻不在同一部位。大概舌尖最能辨甜,舌根最能辨苦,所以直吞苦物,往往不覺得苦。舌邊最能辨酸。又成人味覺和小兒味覺又有不同。上文說過成人舌尖反面舌中心一條沒有一點味覺,小兒便不然,幾乎滿口筋肉皆有味覺,所以最喜滿口含物,此因為滿口含有味覺。大抵一切生理狀況近乎低等生物,此即是證據。
又如舌上小乳頭感覺機能,亦各不同。有些只能感覺一味,有些便能感覺二個以上。據科學家精細實驗,曉得一百二十五人之中,六十人是對甜、酸、苦三味皆起感覺,十二人只感酸和甜,餘十二人只感酸,又七人感受苦和酸,四人感覺苦和甜,三人只感得甜。
此外,味覺之幻覺,最顯著者是甜和咸之比較。若用一點鹹水,滴在舌頭一側,同時又將一點無味之蒸餾水,滴在舌頭又一側,竟覺得蒸餾水變為甜。此是證明兩性相反之緣故。能使無味之水,生出相反之味感覺。若改用糖水和蒸餾水,照前法試驗,則蒸餾水又變為咸,其理正同。所以味之性質,若依感受性之難易而定次序,便是(一)甜,(二)酸,(三)咸,(四)苦是也。
以上從霍教授及和布博士之新發明,參以《生理學》諸書而成之。
第三章 辨舌審內臟經脈之氣化
《徹剩八篇》云:男子生鼻之後,目即生焉,目應肝膽;女子生鼻之後,舌即生焉,舌應心腸。目現於體外,陽之用也;舌隱於體內,陰之用也。蓋舌為心官,主嘗五味,以布五臟。故心之本脈繫於舌根,脾之絡脈繫於舌旁,肝脈循陰器,絡於舌本。腎之津液,出於舌端,分布五臟。又云:舌為心之外應,其本達於氣管,有竅曰玄膺,為腎之上津。上通七竅,乃真氣出入之關。知之者生,不知者死。《蠡海集》云:心之竅通於舌。舌雖心竅,而津液生之,則由心腎交媾,水火既濟、陰陽升降之理也。李時珍曰: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於舌下為神水,腎液流於舌下為靈液。道家謂之金漿玉醴,溢為醴泉,聚為華池,散為津液,降為甘露,所以灌溉臟腑,潤澤肢體。是以修養家咽津納氣,謂之清水灌靈根。人能終日不唾,則精氣常留,顏色不槁。若久唾,則損精氣,易成肺癆,皮膚枯涸。故曰遠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人若有病,則心腎不交,腎水不上,故津液干而真氣耗也。大抵無論內傷外感,無不顯現於舌,因舌與內臟經脈均有聯繫。故辨舌質可決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淺深。茲篇就其內臟氣化外應喉舌本旨,詳辨於後。
第一節 手少陰心經
《素問應象大論》云:心主言,在竅為舌。又云:手少陰之別系舌本。《經筋篇》云:手少陰之筋,支者系舌本。《素問·經絡篇》云: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能知五味矣,心病則舌卷短,顴赤,故舌為心之主。《五閱五使篇》云:舌者,心之官也。注云:心開竅於舌,故舌為心之官。《脈要精微論》云: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注云:搏堅而長者,搏擊應手,有力而長,此為太過之脈。心火太過,故當病舌卷。心主言,故不能言也。喬嶽曰:心絕則舌不收及不能語。《經脈篇》云: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鬲,虛則不能言。注云:手少陰之別絡,與經相干,名曰通里之間,去腕一寸半,別經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其氣實鬲間,若有所支而不暢,虛則不能言。蓋心主言,而經別絡舌本也。
第二節 足少陰腎經
《經絡篇》云:足少陰循喉嚨,挾舌本,至任脈廉泉穴而終。《疾病篇》云:足少陰之脈,貫腎系舌本。《憂恚無言篇》云:足之少陰,上繫於舌,絡於橫骨,終於會厭。《衛氣篇》云:足少陰之標在背腧與舌下兩脈也。《經別篇》云:足少陰之正,直者,系舌本,舌縱涎下煩悗,取足少陰。元珠曰:舌之下竅,腎之津液所潮也。注云:下竅廉泉穴也,一名舌本,在顏下結喉上。《靈樞》又云: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孫文垣曰:廉泉穴,腎之津液所關。《靈樞》曰:胃熱則廉泉開,故涎下也。《靈樞·經脈篇》云:腎足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注云:夫腎主藏精,如主腎所生之病,則精液不能上滋,而為口熱,舌乾,嗌痛,煩心諸證。蓋水不上濟,則火盛於上矣。《素問》云: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以言。景日珍曰:有寒傷腎,帝中腫者,禁針。帝中及喉花,關於性命,不可不知。
第三節 足太陰脾經
《靈樞·經別篇》云:足太陰之正,貫舌中。《經水篇》云: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貫舌中。《衛氣篇》云:足太陰之標在背腧與舌本也。《脈度篇》云: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當曲頰入系舌本。注云:口能辨五穀,舌能辨五味。心脾和,則口與舌俱和,而五穀五味,入口即辨矣。《素問》云:中央黃色,入通於脾,故病在舌本。李東垣云:舌者心也,復能知味,是舌中有脾也。王肯堂云:舌主嘗五味,以榮養周身;資生於脾,以分布津液於五臟,故心之本末,繫於舌根,脾之絡脈繫於舌旁。《靈樞·經脈篇》云:脾足太陰之脈,上鬲挾咽,連舌本,散舌下,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怏然如衰,身體皆重。注云:舌本,舌根也。舌本強,食則嘔等證,皆脾經之所為病也。善噫者,脾氣上走心為噫也。得後與氣,則怏然如衰者,厥逆從上下散也。《靈樞》又曰:足太陰是動,則舌病本強,所生病者,舌本痛。又云:刺舌下中脈太過,血出不止為喑。注云:舌下脈,脾脈也;喑,不能言也。孫景思云:舌者,心氣之所主,脾之所通。二臟不和,風邪中之,則舌強不能言;壅熱攻之,則舌腫不能轉。更有重舌、木舌、舌腫、出血等證,皆由心脾二經鳳熱所乘而然也。
第四節 足陽明胃經
《靈樞·營衛生會篇》云: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鬲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注云:上焦出於胃上口者,上焦所歸之部署也,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出走腋下,循太陰之雲門、中府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之天鼎、扶突而上至舌,復下於足陽明之分也。《內經·藏象篇》云:其濁氣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張雞峰曰:脾胃主四肢,其脈連舌本,而絡於唇口;胃為水穀之海,脾氣磨而消之。由是水穀之精,化為營衛,以養四肢。若起居失職,飲食不時,則致脾胃之氣不足,而營衛之養不周,風邪乘虛而干之,則四肢與唇口俱痹,語言蹇澀,久久不治,變為痿疾。《經》云:治痿獨取陽明。謂足陽明也,治法宜多用脾胃藥,少服祛風藥,則可安矣。
第五節 足太陽膀胱經
《靈樞·經筋篇》云:足太陽之筋,其支者,別人結於舌本。
第六節 手少陽三焦經
《靈樞·經筋篇》云:手少陽三焦之筋,其支者,當曲頰入系舌本,其病舌卷。
第七節 足厥陰肝經
《靈樞·經脈篇》云: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也。故脈不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注》云:足厥陰之氣主筋,故氣絕則筋絕矣。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謂厥陰之氣合於肝脈,肝臟之氣,合於筋也。聚於陰器者,筋氣之會於宗筋也,筋聚於陰器,而絡於舌本。故脈不榮於筋,則筋急而舌卷囊縮矣。厥陰氣絕,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而肝臟之木氣絕也。《素問·診要經終論》云:厥陰終者,中熱咽乾,善溺心煩,則舌卷而卵上縮而終矣。注云:肝合筋,筋聚陰器絡舌本,故舌卷、卵縮而終也。
第四章 辨舌察臟腑之病理
蓋心者,生之本,形之君,至虛至靈,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其竅開於舌,其經通於舌。故舌者,心之外候也,是以望舌可測其臟腑經絡寒熱虛實也。屠漸齋云:辨舌欲知臟病,當先觀其舌形,如舌瘦而長者為肝病;短而尖者為心病;厚而大者為脾病;圓而小者為肺病;短闊而動如波起伏者為腎病,此大要也。而尤以察胃氣為至要,有胃氣則舌柔和,無胃氣則舌板硬。如中風入臟,則舌難言;傷寒舌短,即為死症;皆板硬而無胃氣也。
不但病時之舌,能辨內臟寒熱虛實,且無病之舌,亦能察人之性情。假如長舌之人快活而具勇敢之氣;長舌而闊,雄辯之才;長舌而細,居心狹窄;短舌之人,憂鬱而有偽善之性;廣舌之人,多辯,不堪勝任大事;舌廣而厚,氣度軒昂;舌大且闊,中心坦直;狹長之舌,臨事而泛誠意;短廣之舌,虛偽而放大言;舌形短小,中心多偽;舌形短窄,非侫即妄;尖舌之人,發言銳利而聳人聽聞;薄舌之人,多言而利;舌形尖細,喜談鬼怪。此無病之舌關於為人性情之鑑別也。
其他如過啖五味,內傷臟氣,則舌亦現特徵。《千金方》云:心欲苦,多食苦,則舌皮槁而外毛焦枯;肺欲辛,多食辛,則舌筋急而爪乾枯;肝欲酸,多食酸,則舌肉肥而唇揭;脾欲甘,多食甘,則舌根痛而外發落;腎欲咸,多食鹹,則舌脈短而變色。此五味內合五臟,本其所欲,然太過於常,皆能致病,而舌也能發現各種特徵矣。
又如舌通各經內臟,內臟有病,無論屬寒屬熱,與舌之味覺,亦有特殊徵象,可辨寒熱虛實,亦宜知之。如胃虛,則舌淡;膽熱,則舌苦;脾疸,則舌甘;宿食,則舌酸;寒勝,則舌咸;脾腎虛留濕,亦咸;風熱,則舌澀;鬱熱,則口臭;凝滯,則生瘡;心火鬱,則舌出血;上焦熱,則舌尖裂;風火兼痰,則舌胖短;風痰濕熱,則舌本強;臟熱,則舌生瘡,引唇揭赤;腑寒,則舌本縮,口噤唇青;肝壅,則舌出血如湧;脾閉,則舌白如雪;三經為四氣所中,則舌卷不能言;七情氣鬱,則舌腫不能語;舌下有小舌者,心脾壅熱;舌出數寸者,因產後中毒及大驚;舌腫者,病在血;舌痿者,病在肉;舌偏斜者,病在經,舌缺陷者,病在臟;舌顫動者,病在脾;舌縱舌縮者,病在肝;舌裂舌爛者,病在脈;舌捲舌短者,心肝之證候;舌強舌硬者,心脾之病形;弄舌者,太陰之形證;齧舌者,少陰之氣逆,此即病在內而顯現於舌之證據也。
薛己云:舌雖為心苗,以證言之,五臟皆有所主。如口舌腫痛,或狀如無皮,或作熱作渴,為中氣虛熱。若眼如煙觸,體倦少食,或午後益甚,為陰血虛熱。若咽痛舌瘡,口乾足熱,日晡益甚,為腎經虛火。若四肢逆冷,惡寒不食,或痰甚眼赤,為命門火衰。若發熱作渴,飲冷便閉,為脾胃實火。若發熱惡寒,口乾而渴,食少倦怠,為脾經虛熱。若舌本作強,囟頰腫痛,為脾經濕熱。若痰盛作渴,口舌腫痛,為上焦有熱。若思慮過度,口舌生瘡,咽喉不利,為脾經血傷火動。若恚怒過度,寒熱口苦,而舌腫痛,為肝經血傷火動。病因多端,當因時制宜耳。
第五章 辨舌明體質稟賦之鑑別
辨舌審病,雖有確據,然亦體格體質,人有不同,男女老少,又有分別。有平時有苔,而病時反無苔者。諸如此類,尤不勝枚舉。茲就體格、體質,稟賦臚列於下。
第一節 體格
蓋體格之良否,雖關於健康,然於疾病發生時,以及日後可治與不可治,亦多有研究之價值。茲將體格(在醫學上當分為三種)列下:
(甲)強壯體 平時舌質闊厚而坦,舌色淡紅,舌背常有滑苔,或白或微黃,有神采。骨骼強大,胸廓廣闊,筋肉堅細而不粗松,皮膚滑潤而有光澤。
(乙)薄弱體 舌質尖薄,邊尖多紅,或紫,或有瘰,甚則沿邊屈曲如鋸齒形。舌心苔少或無苔。外證骨骼細弱,胸廓狹小,筋肉瘦軟,皮膚寬浮。
(丙)中等體 舌質狹長不厚,色亦淡紅,微有薄苔,尖邊淡紅。其外證骨骼筋肉皮膚,亦介於兩體格之中間者也。
第二節 體質
人之有體格,而後有體質,故體質在醫學上也當別之為四。茲就各質之形狀列下:
(子)肺癆質 全身構造薄弱,頭長如鶴,皮色蒼白,胸狹小,或扁平,顏細長,顴骨稍赤,眼球大而有一種光澤,其外貌秀麗,其舌質坦薄,邊尖紅赤,舌根有苔厚膩,中尖無苔,口中常有津。病至二期,則根苔灰白,邊紫紅,乾咳涎痰,甚則痰中帶血絲、血塊。重至三期,舌轉紅赤,無垢苔,咽痛,咳嗽膿痰,或仍為涎痰,潮熱盜汗,便溏胃鈍,為終期也。
(醜)卒中質 骨骼筋肉均肥大,全身富於脂肪,顏大而白,或亦有兼蒼兼赤,頸短而厚,肩高而聳,其外貌雖甚強健,而身體略為運動,則呼吸因之迫促。其舌質闊厚而長,尖端平圓,色淡紅而白,舌面常有白膩垢苔。此質因常多脂肪少血,平素肝胃多有痰濕貯藏,故常有苔垢。病則胃中聚痰更多。舌質常呈胖短,甚則強硬或脹大,牙關亦緊,口不能出聲,肺氣管窒塞則不治矣。
(寅)神經質 神經質之特性,不在體格體質,而在其舉動行為。容貌伶俐,視物敏極,發潤而光,言語爽快,教以學問,按藝則比常人易於領悟,惟其意思無常,時興奮,時鬱悶,凡作事性急。其舌質薄小而端尖,邊紅微紫,雖有乳刺,上無浮垢,或有苔亦薄,此質之人,陰液虧,肝火旺。其有外邪之時,其苔白而帶灰不厚膩。若多服溫燥藥,則易變光絳舌。
(卯)腺病質 主在小兒期,皮色蒼自,筋肉瘦而不潤,額面如浮腫,顏面狹小,身體細弱,皮膚易變,靜脈透於外面,往往生皮疹。其舌質薄短而尖,色多紫紅,苔色灰白而少。
前論體格體質之強弱,不拘男女與壯少。今論稟賦,則男女又有別,少壯亦有殊;且孕婦與產後,亦各有異諦,不可不分別詳之。爰再述於後:
(甲)男女 男女氣血異體,證治亦有大端不同者。男子氣壯,血不易瘀,舌黑耳聾,血絡痹也;如熱入血室,舌卷囊縮;血痹之甚,筋失養也。亦有未及化熱,兩脅血絡先痹者,其證舌苔忽黃忽白,必帶灰黑。小便忽閉忽通,煩躁不能安眠。或有一邊不良於眠,其脈忽長忽短,忽洪忽緊,全無定象,必須攻血通瘀,方可治之。未有瘀不化、黑不退而病能愈者也。若婦人血盛,經水適來適斷,與病相觸,肝胃之絡,最易停瘀,舌黑譫語,事所常有,但耳不聾,乳不縮,不為敗證。即耳微聾而譫妄狂躁者,亦邪正相搏之象,惟聲息低微不能轉側,乃為危象。其舌或藍,或灰,或黑,有僅在一偏,有全舌皆透,均不得據為凶候。故治婦科傷寒溫病,起手即宜兼和血以防之,否則,病愈而絡瘀不淨,積為胃痛、腰痛痼疾。又世以黑而芒刺為熱,濕潤為寒。然瘀血舌黑,雖熱而不生芒刺。蓋男子之血,必因寒而瘀,因熱而瘀,因溫病過服寒劑,遏熱閉絡而瘀。婦女不必因寒因熱,邪在血不必相入而血能自瘀,故病愈而黑不退者有之。(節錄《傷寒補例》),張石頑云:夏月熱病邪火與時火內外燔灼,苔黑易生,猶可攻治。冬月傷寒舌苔全黑,決難救也。周微之云:此乃指黑而潤者,是血因寒而瘀。夏熱瘀易行,冬寒瘀難行也。若熱瘀則冬夏皆凶。
(乙)孕產 凡妊娠溫暑傷寒,必先固其胎,胎安病易治。既察其脈,又審其色,面以候母,舌以候子,色澤則安,色敗則死(《脈理正義》。)若面舌俱帶白者,寒證也,宜溫之。若舌色絳赤,熱入血分,恐逼胎下墜也。面舌俱紅者,母子俱生也;若面舌色赤,口中吐沫者,母死子活也;唇舌俱青,口中沫出者,母子俱死也。申氏曰:產婦亦有面舌俱白,色黯無神,氣血俱虛,亦死證也。舌見灰黑而有青筋,子已受傷,急下其胎,母尚可保。若舌見青黑,子已全死,外症面如黃土色,或乾白、口出白沫、胸悶、臍腹痛冷、胎停不動,甚則胸塞、口吐白沫,而有臭穢氣,或指甲亦黑,則母子均不救矣。其他產後辨舌,亦有不同。《脈理正義》云:產後百脈皆虛,以心主血也。《經》云:少陰氣絕,則血不行。舌紫黑者,為血先死,亦謂不治。此皆余臨證目擊如此,學者不可不知也。
(丙)老年 老年氣血衰頹,津液枯涸,一經染病,元氣不能抵抗,邪氣內潰,故舌與少壯異。凡老年陰陽俱不足者,苔雖白必浮。中有裂紋者,中陽虛者,質胖無華者,濁陰內聚,雖潤而非液者,兩畔厚自,中有裂紋,質絳為痰火,質白為痰氣。此苔易脫,脫後色絳,胃陰竭也;脫後色白,肺陰涸也,均為不治。上半有薄白苔,下半如刀切齊者,是生氣不至於胃,上有而下竭,待心肺胃三經津液盡而死矣。上半無苔而光絳,乃胃火旺陰將涸也,宜急救其陰。若下半有白厚濕苔,用蒸動腎氣法,十中可救一二。亦有因前醫誤用溫燥之劑,肝陰受灼,其苔必於白無液,或如豆瓣,厚薄不勻,不可再用劫陰之藥。若初起厚白苔,服藥後苔脫去,苔根或起泡,或顯紅刺,為痰熱化解,使一脫之後,並無泡刺。而苔質現干絳裂紋,亦為傷液之徵,宜滋其陰。苔聚於中,兩旁化露,而老黃乾厚,熱傷肺胃,心營受灼也,非紫雪、至寶合玉女煎之類不可。如干厚見黑色涕涎一條者,結津也,危在頃刻。苔脫後,舌上如塗墨者危,須問曾否食過青果、山楂、石榴等酸味之物,否則,即屬腎氣上泛而欲氣促痰升之兆,急用救逆回陽之法。如頭汗面黑等象已顯,是其機已發,不可救藥矣。此《醫學抉微》中語,余屢試屢驗,不失毫釐,故轉錄之。余治驗一高年陰液大虧,素有肝陽上亢之病,一經溫暑之病,醫者初誤用芳燥淡滲,大便不下,身熱增劇,舌黑燥無津,繼用甘寒陰柔,熱退身涼,脈沉弱無力,舌仍乾燥,硬如慄殼一層,口燥不喜飲,大便始終不下已十餘日,小便清長,人體不能動。凡用涼瀉之品,日見沉困,後邀余治。余謂此因初服芳燥,重傷其津,繼用涼潤陰柔,而無助輸運之品,故大便不下,甚至命火亦被熄滅,其腸中宿垢,同藥汁冰伏下焦,以致氣化失蒸騰之職,故仍口燥,舌仍乾黑,而津液不能上升故也,故如此。余用熟地、麥冬、淡蓯蓉以益腎陰,鹽炒黨參以立中氣,炮薑、肉桂以溫脾腎壯命火,大黃、元明粉以消潤導下,服一劑,大便即下盈斗,下後舌苔仍不退,惟口齒已潤。後改用復脈湯加減五六劑,乾薹脫去,如殼一片,舌質淡紅,而光軟無津,仍用復脈五六劑,則苔漸生,而胃納始動,元氣漸復。此亦為治老年水虧木旺,熱病過涼,立溫潤攻下之例也。
(丁)嬰孩 凡小兒三四歲以下,患溫熱雜病,辨舌與常入略同。惟產生至一二歲,其舌有特種疾患,不可不防之。美醫嘉約翰云:小兒之病,舌上每有白衣,若初生小兒,舌上白膜裹住,或如石榴子,或遍舌根,哭不出聲,若不刮去,其兒必啞或發驚。(先將舌上白膜用指甲刮破,令出血,煅白礬末二分,綠豆粉一分,和敷之。若出血不止,用發灰摻之即止。若小兒舌根下忽有筋一條絆其舌尖,不能吮乳,或舌下總筋上生白膜,連舌尖絆住,用銀針磨尖,輕輕挑斷之。其法用簪橫刺膜中,直勒至舌尖下,斷其膜,須仔細下簪,匆穿在總筋之內及誤傷舌根及小舌,為禍不小。挑後拭去血涎,用蒲黃、海螵蛸研末摻之,或陳墨亦可。)若初生兒,舌上忽生黃疱出水,此為心脾之火。(用大螺螄肉三枚焙為末,加上腰黃末三分,燈心灰五分,共為末,摻之愈。)若小兒初生,舌上生白屑如米,劇者口鼻亦有之,此由胞胎中受穀氣盛,所謂鵝口是也。(用冰片一分,煅月石二分,研和,吹捺白粒上。)凡小兒舌大腫硬,不能轉動,此心火挾痰也。用竹片輕刮拭淨,不可用手按舌根,乃損長成語言不正;若舌腫滿口,或脹出口外,難納藥者,用殭蠶、牙皂等分為末,少許吹鼻中,口自開,頑痰自出,再用筋繞絲綿,蘸甘草湯潤其舌,然後用蒲黃末摻之。此皆小兒所特有也。
第六章 辨舌質生苔之原理
章虛谷曰:觀舌質可驗其證之陰陽虛實,審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熱淺深。《診家直訣》云:凡察舌須分舌苔、舌質,舌苔雖惡,舌質如常,胃氣濁穢而已。《形色簡摩》云:舌苔可刮而去者,屬氣分主六腑,若刮而不去即漸侵血分內連於臟,全屬血分與五臟。舌尖上紅粒細如粟者,乃心氣挾命火,真火而鼓起者也,然此皆屬舌質也。至於苔,乃胃氣之所熏蒸,五臟皆稟氣於胃,故可藉以診五臟之寒熱虛實也。章虛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氣所現,而胃氣由心脾發生,故無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氣,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則土無生氣矣。又云:苔者,如地上之草,根從下生;垢者,如地上浮垢,刷之即去。無根者表分濁氣所聚,其病淺;有根者邪氣內結,其病深。有根之苔,當分其厚薄松實,厚者邪重,薄者邪輕;松者胃氣疏通,實者胃氣閉結也。吳坤安云:舌之有苔,猶地之有苔,地之苔,濕氣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濕上潮而生,故曰苔。平人舌中常有浮白苔一層,或浮黃苔一層。夏月濕土司令,苔每較厚而微黃,但不滿不板滯。其脾胃濕熱素重者,往往終年有白厚苔,或舌中灰黃。至有病時,脾胃津液為邪所郁,或因瀉痢,脾胃氣陷,舌反無苔,或比平昔較薄。其胃腎津液不足者,舌多赤而無苔,或舌尖邊多紅點,若舌中有紅路一條,俗稱雞心苔,血液尤虛,此平人之常苔也。周澂之曰:常見舌中心如錢大,光滑無苔,其色淡紫,但苦常遺滑,余無他病。又見舌質通體隱隱藍色,余無他苔,但患胃氣痛者,此皆痰血阻於胃與包絡之脈中,使真氣不能上潮,故光滑不起軟刺,是血因寒而瘀也。通體隱藍,是濁血滿布於微絲血管也。故舌苔無論何色,皆屬易治。舌質既變,即當察其色之死活。活者,細察底裡隱隱猶見紅活,此不過血氣之有阻滯,非臟氣之敗壞也。死者,底裡全變,干晦枯萎,毫無生氣,是臟氣不至矣,所謂真臟之色也。若血敗凝瘀於中,而舌必強硬而死也。故察舌之吉凶,則關乎舌質也。章虛谷曰:凡舌光如鏡,毫無苔垢,或有浮垢,刷之即光者,其色紅活,是胃中虛熱。色赤者,營中邪熱,皆胃津乾涸,必多煩渴,當用涼血滋陰,兼助胃氣,其苔可以漸生。若舌質紅紫雜現,而色不勻,營血瘀滯也。苔垢雜色並現,或中有邊無,中無邊有,胃氣不化也。若舌絳而光亮,或絳而不鮮,甚至於晦枯萎,或淡而無色,如豬腰樣者,此胃肝腎陰枯極,而舌無神氣者也,急宜加減炙甘草湯加沙參、玉竹、雞子黃、生龜板等類,濡潤以救之。若舌本淡白,或如煮熟豬肝者,此元陽敗,胃無生氣,如不毛之地,故光而無苔,必不能進食也,縱服大劑參附後,不能生苔,或如浮皮,此殘燈余焰,必死不治。倘有薄苔漸生,則漸思食,方為生機,然百中無一二者。其有舌本全白如紙,毫無紅色,不論有苔無苔,元陽已絕而死。劉吉人云:舌上無苔,質光如鏡,為胃陰胃陽兩傷,胃腸中之茸毛貼壁,完穀不化,飢不受食之候。(完穀傷陰,脈必細澀。)亦有頑痰膠滯胃中,(痰滯胃中,脈必洪滑而大。)茸毛亦不起,皆有此候。又有前半光滑無苔,後根上有肉瘤兩粒,如舌肉色者,陰虛癆病之象也。如表面無苔,而皮內有一塊如錢大,或黃或白者,正氣不足,血液虧虛,兼有痰凝之候。
第七章 辨舌苔有根無根之鑑別
周澂之云:前人只論有地無地,可以辨熱之浮沉虛實。不知有根無根,亦可察中氣之存亡也。地者苔之裡一層也,根者舌苔與舌質之交際也。夫苔者胃氣濕熱之所熏蒸也。濕熱者生氣也。無苔者胃陽不能上蒸也,腎陰不能上濡也,前人言之晰矣。至於苔之有根者,其薄苔必均勻鋪開緊貼舌面之上,其厚苔必四圍有薄苔鋪之,亦緊貼舌上,似從舌里生出,方為有根。若厚苔一片,四圍淨潔如截,頗似別以一物塗在舌上,不是舌上所自生者,是無根也,此必久病。先有胃氣而生苔,繼乃胃氣告匱,不能接生新苔,而舊苔仍浮於舌面,不能與舌中之氣相通,即胃腎之氣不能上潮以通於舌也。驟飲誤服涼藥傷陽,熱藥傷陰,乍見此象者,急救之猶或可復。若病勢纏綿日久,漸見此象,真氣已索,無能為矣。常見寒濕內盛之病,舌根一塊白厚苔,如久經水浸之形,急用溫里,此苔頓退,復生新薄苔,即為生機。余亦見寒濕內盛之人,初病舌不見苔,及服溫化之藥,乃漸生白苔,而由白轉黃而病始愈。又如寒濕在裡,誤服涼藥,呃逆不止,身黃似疸,而舌反無苔,脈象沉細無力,此脾胃氣陷之徵也。水氣凌心,胃陽下陷,忽變無苔,日久即變黯紫也。(郭元峰《脈如》)苔亦有內熱閉滯致脾氣不行,飲食津液停積於胃,故舌生苔。若脾氣不滯,則飲食運化,津液流通,雖內熱未必有苔也。周氏又云:亦有常人胃中夙有冷痰凝血,舌上常見一塊,光平如鏡。又凡有痞積及心胃氣痛者,舌苔亦多怪異,婦人尤甚。又見病困將死之人,舌心一塊厚苔,灰黃滯黯,四面無輔,此陰陽兩竭,舌質已枯,本應無苔,而猶有此者,為病中胃強能食,五臟先敗胃氣後竭也。或多服人參,無根虛陽,結於胸中,不得遲散,其餘焰上蒸,故生此惡苔,甚或氣絕之後半月,胸中猶熱,氣口脈猶動也。余又見一腎陰腎陽大虧之人,舌質紫紅,潤澤無垢,近舌根生一塊黑潤厚苔,其苔上生緊密黑毛,長二三分,百藥罔效。余用大劑溫腎填陰,服多劑,黑毛始脫,黑苔亦逐漸化盡而愈。此腎命大虧,濁陰上結而生苔毛,腎得溫補,命火蒸騰,濁陰漸化也。
第八章 辨舌苔察時溫與伏熱
吳坤安云:凡外邪之入,先到衛分,衛分不解,而後入氣分而營分,再不解則深入血分。如風熱無濕者,舌質自潤無苔,或有苔亦薄。熱兼濕者,必有濁苔而多痰,此邪在衛分,可汗解之,如麻、杏、薄荷之類。如舌苔白厚而干,邪在氣分,宜解肌清熱,如荊、葛、翹、荷之類。白內兼黃仍屬氣分之熱,不可用營分藥。白苔邊紅,此溫邪入肺灼干肺津,不可辛溫過表,清輕涼散為當。若氣分化熱不解,則入營分。此由衛而氣,由氣而營,由營而血,逐層遞進,順傳之徑也。或溫邪由口鼻吸入,上焦心肺先受而後竟入營分,舌苔亦由白而絳,為逆傳也。邪熱入營,舌質必絳而燥,惟犀、羚、梔、翹、鮮大青為妙品,以能透熱於營中也。邪在營分不解,漸入血分,入血分則舌質深絳,煩躁不寐,時有譫語,宜急清血分之熱,如鮮生地、丹皮、金汁、犀角之類。若舌質紅,苔白根帶黃,此熱雖入營,溫濕之邪尚在氣分流連,可冀戰汗而解。若舌紅絛中仍帶黃白等色,是邪在營衛之間,當用犀、羚以透營分之熱,荊、薄以解衛分之邪,兩解以和之。此由外而內,自上而下,順逆傳經法也。外感溫病,風寒諸感無不皆然。若伏氣溫病,自里出表,乃先從血分,而後達於氣分,故溫暑初起,舌即絳者,因內挾伏氣而邪不入氣分,而直竄營分也,宜先清營分之熱,如鮮地、大青,丹皮、山梔、豆豉、白薇之類。大抵寒溫自表傳裡,發病即現白苔,而舌質之色如常無變。溫暑之邪自里達表,初起舌質光紅,雖有浮垢,反而無根。馬良伯云:凡風寒濕諸熱病,始起則舌滑而薄,溫熱暑風始起則舌即絳色。蓋溫暑病,里先有鬱熱,故宜清泄,甚或用涼,切忌辛溫芳燥。邵仙根云:傷寒邪從肌表而入,以舌之白黃分表裡而汗下之;溫暑從口鼻吸入,以舌之絳白分營衛而清解之,更以舌質之燥潤辨津液之存亡。
炳章按:凡伏氣溫暑,起病之初,往往舌紅潤而無苔垢,診其脈軟或弦或數,口未渴而心煩惡熱,即宜投以清解營陰之藥,迨邪自營從氣分出而化苔,然後再清其氣分熱可也。若伏邪重者,初起即舌絳咽乾,甚則有肢冷脈伏之假象,亟宜大清營分伏邪,而反現厚膩黃濁之苔,此即內伏之邪外達也,既達於氣分,則從氣分治之。更有邪伏於深沉不能一齊化達者,如前化出之苔已退盡,色亦淡紅,惟口苦或甜黏,其內伏未盡之邪仍留也。逾一二日,舌復干絳,苔復黃燥,當再清之化之,正如抽蕉剝繭,層出不窮。秋月伏暑深沉者,屢多此類之症。
余前治姚姓婦伏暑,因初病時尚食肉品麥面,兼服補品,迨熱重胃閉始停,而後身灼熱,胸痞便閉,小溲短澀。因熱逼血室,經水適來,俄頃未淨即止,以至熱入血室,耳聾目閉,神昏譫語,手足瘛瘲,便閉溲澀。前醫皆遵熱入血室例治,多罔效。至病勢危殆,始邀余診治。余診其脈弦數搏指,舌底苔灰黑黃焦,浮鋪苔上,且黏厚板實,舌尖深絳,邊紫兼青。詢其前由,閱其服方,參考現證,為其疏方,遂重用蠶砂、鼠糞,化濁道而通胞門之淤塞;硝黃、牙皂以滌垢攻堅積,地鱉、桃仁逐瘀通血絡;鮮生地、大青葉、羚羊、鉤藤清血熱而息肝風;鮮菖蒲、天竺黃豁痰而開心竅。服一劑,而大便下黑垢瘀塊,成團成粒者甚多,瘛瘲即定,神志略清。次晨復診,脈勢已平,而舌苔松腐,黑垢滿堆,刮去瓢余,未減其半,且逾時又厚,繼進桃仁承氣湯加減,服至五劑,舌垢始淨,身涼胃動,調理而痊。按此證,因先病伏暑挾濕,繼則挾食,再則阻經停瘀,濕蒸熱灼,便閉溲澀,邪無去路。又值經來,邪熱竟入血室,經水被熱煎熬,以致凝瘀淤塞胞門。前醫雖當熱入血室治,然藥性不能直入淤塞之胞門,故皆罔效。證因挾濕挾食挾瘀挾痰,堆積至重重疊疊。余治以先通胞門淤塞,其血室內之熱亦同時引導下出。舌苔因化反厚者,此因積藏過多,如抽蕉剝繭,層出不窮者是也。又有濕遏熱伏之證,亦同前狀,初起脈沉濡而數,舌尖絳,邊絳略淡,中根灰白,或灰黃厚膩,日晡熱甚,便不暢,溲短澀,此為熱伏於內,濕遏於外,伏暑、秋瘟、秋燥,均多此證,治法以蠶沙、滑石、蔞皮、鬱金化濁宣氣開鬱;鮮生地、豆豉、青蒿、白薇、焦梔以清透營熱從外達,濕化熱透,大便自下,小溲亦長。若誤用荊防枳樸,反增胸悶乾嘔;若用硝黃妄下,則下利稀水,口舌化燥,胸悶乾嘔,熱亦反增,脾胃濁垢反不下,此余屢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