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人间佛陀

第九讲 证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 佛陀的中道思想

印度的传统宗教婆罗门教,向来有以修行而达到身心苦恼之解脱的思想。奥义书哲学的最终目的,即在于以修行而求得解脱。该书中尝曰:

脱离住于彼胸一切之爱欲时,是时死为不死,而体现为梵。破坏胸中一切之系缚时,是时死为不死——此实( 优波尼沙陀 )教旨也。奥义书中所列的修行德目,有真实苦行、梵行、不杀生、慈善、诚实语等。

耆那教立二谛说,建立精神原理的生命( 有命、灵魂 ),和物质原理的非生命( 无命,非灵魂 ),这是心物对立的二元论。自性清净的生命被非生命所掩蔽——即微细物质流入生命,名之为业。此业系缚生命,轮回诸趣; 必修苦行,使旧业消灭,新业不生,生命完全和物质分离,上升到超世间,就是解脱——涅槃。

有耆那教的自苦派,亦有纵欲快乐的顺世派。六师外道中,富兰那、阿夷多等就是属于快乐主义者,甚至于有谓爱欲之乐为人生最高理想,即是涅槃者。由古代印度的女神崇拜,到后来印度教的性力崇拜,都与这一思想有关。而苦行尤为外道普遍的修行方法。如当时的[ 六种苦行外道 ],修自饿、 投渊、赴火、自坠、寂坐,或持牛戒狗戒等修行方法。<本行集经>二十四称:

[ 或有裸形,或卧棘上,或卧板上………或卧冢间,或蚁蛭内,犹如蛇居………或复有用沙土烟尘,以涂坌身,正立而住,或不梳洗头首面目,发如螺髻,拳挛而住,或复拔发,或拔髭须………]。

以上种种修行方法,目的无非是求得生天或解脱。但这些苦行或欲乐,都是一些极端的行为,两者对于达成人生的理想目的全无益处,皆非证道之因。佛陀在王宫为太子时 ,当有过欲乐经验,出家之后,六年苦行,知两者俱非真义,当摒去苦乐极端,行于中道。

所以佛陀证道之后,首次在鹿野苑为五侍者说法时,就为他们开示中道德目。这在南传的中阿含<罗摩经>、和汉译的<过去现在因果经>中都有记述。如<因果经>卷三记述,佛陀抵达鹿野苑时,五侍者以佛陀在苦行林中,接受农女的乳糜供养,似为退转道心,五人不告而别,到鹿野苑修苦行。此际遥见佛陀抵达,相约互不起立礼敬。及至佛陀到达,五人不觉均从座起,礼拜奉迎,互为执事。佛陀教示五人曰:

尔时世尊,语乔陈如言: 汝等莫以小智轻量我道成与不成,何以故,形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著,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譬如钻火,浇之以水,则必无有破暗之照; 钻智慧火,亦复如是。有苦乐水,慧光不生,以不生故,不能灭于生死黑障。今者若能弃舍苦乐,行于中道,心则寂定,堪能修彼八正圣道,离于生老病死之患。我已随顺中道之行,得成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的中道思想,首次是在此提出的。以后在大乘佛教中,发展为空宗以八不为中道,有宗以三性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而最初的中道,是指远离苦行与欲乐两种极端的修行行方式,以不苦不乐的中正稳健的态度,修持八正圣道。

二、 八正圣道新诠

八正道是八种正道,何以用[ 八正道 ]一词而盖括之? 因为在实践修行上,八正道有其互相资助的关系,必须是齐头并进,缺一不可,所以把八正道看成[ 单一名词 ]。如<杂阿含 >七八七经谓:‘ 正见者能生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七八八经中亦有相似的教示。现在根据原始经典的教示,予以简化及语译如下:

[一]、正见:正见的意思是:正确的见解,正确的人生观。自世间法来说,做为一个佛教信徒,要正确的认识善恶业报,三世因果。并且崇信三宝,孝顺父母,守五戒,行十善,这是世间正见; 以出世间正见来说,就是彻见缘起法、四圣谛的智慧,用正觉去观察,用正思维去抉择,向涅槃之路精勤修持。

与正见相反的是邪见,就是一切错误的见解。诸如怀疑因果,否定业报,不知缘起法、四圣谛,执著于身见、边见、戒禁取见等等。正是因为当时印度社会邪说充斥,所以佛陀说八正道,首先以正见总其纲领。

[二]、正思维: 思维是思量分别,正思维、是由正见所引起的正确的思量分别,这是指三业中的意业而言。自世间法及出世间法来说,都是指无欲、无嗔、无害心三种想法。即是说在思维上远离一切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而保持心理上的纯正。这种无贪、无嗔、无害之心的纯正意志,表现出的行动就是正语、正业与正命。

[三]、正语: 是正确的、如法的语言。这是指三业中的语业而说的。经典上说,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是十恶业中的四种语业。妄语就是虚伪不实的慌话,绮语就是有挑逗性的轻薄话,两舌是挑拨离间、破坏他人感情或从中谋取利益的假话,恶口是粗暴鄙俗、或尖刻恶毒的的骂人话。修道的人,远离以上四种口业,以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对待他人,以启发他人的向道之心。

[四]、正业: 是正当的、如法的行为,这是三业中的身业而说的。经典上说,杀生、偷盗、邪淫是身体的三种恶业,杀生不仅指杀人,包括故意杀害一切生命; 偷盗是窃取他人财物,虽一针一线之微,不告而取即谓之偷; 邪淫,是不正当的性行为。熹离以上三种恶业,进一步爱护生物,布施资财,宣扬正法,保持夫妇的正常关系( 出世间法要完全断绝爱欲 ),这就是正业。

[五]、正命: 正命是正当的生计,也即是远离邪命,佛陀住世时代。社会上有[ 五邪命 ]——五种以诈欺为手段谋生的职业,是:‘ 诈现异相、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说得供养 ]。这就像现在的江湖术士,看相算命,风水地理,以至于乩童神棍,自称通灵,或自称有神通,有鬼神附体等等,来谋取钱财。

正当的资命生计,不但不开赌场、开妓院、贩买毒品,同时也不从事屠宰、捕鱼、打猎等伤害生命的行业。更进一步说,间接伤害生命如贩买猎枪渔具,也是义不当为。

[六]、正精进: 正当的努力。依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来修行,相续无间,勇猛策进,是正精进。<大智度论>中以[ 四正勤 ]为精进目标,即已生恶为断除,未生恶使不生,未生善为生起,已生善使增长。不仅修道上努力精进,在世间法上说,或研究学问,或经营事业,或从事任何职业,都应该精进不懈,始能有所成就。如果游手好闲,懈怠堕落,虚度一生,与草木同朽,实在可悯。

[七]、正念、正念是正净的忆念,修道的人以[ 四念处 ]为正念,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世间法来说,时时提高警觉,保持冷静清醒,以免因疏忽而造成重错误。如攀高失足,驾车肇祸,都是不能保持正念所致。

[八]、正定: 正定,是精神集中、与心境平静。这在出世间法说,是正确的,正统的禅定。禅定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留在后面再说。在世间来说,一个有修养、或担大任的人,亦必有相当的定力。<大学>一书谓:‘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由此可见,定力是一种精神修养。如果遇事惊慌失措,六神无主,如何能担当重任呢?

三、 三十七助道品

佛陀在菩提树下所证悟的真理,是澈见缘起法。而四圣谛是体悟缘起的方便法门。所以佛陀一生教化,以四圣谛为教法纲要。而四圣谛中尤为重要的,是道之实践,由修八正道而达于涅槃。所以原始佛教经典中,曾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讨论这个问题。后来部派佛教以八正道为基础,组织成[ 三十七助道品 ],作为实践的纲领,兹略述如下:

三十七助道品,亦名三十七支,或三十七菩提分法。简分为七科,名目如下:

[一]、四念住:亦有译为四念处者。念是忆念,住是安住,即忆念安住于以下四者:

(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

[二]、四正勤: 亦有译为四正断者。正勤是以正见的基础上勤求精进。四正勤即:

(1)已生善令得增长。(2)未生善令得生起。

(3)已生恶令得断除。(4)未生恶令不生起。

[三]、四如意足:亦有译为四神足者。足为所依之义,如意为所愿皆随。四如意足是:

(1)欲如意足。(2)勤如意足。(3)念神足。(4)思神足。

[四]、五根: 根有生长及护持两种意义,如树之有根,能开花结果; 修道者依此五根,能成道果; 树根能护持其枝叶鲜润,此五根能护持道念不令丧失。五根是:

(1)信根。(2)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五]、五力: 力者,于前五根,有增长发生之力量,能排除一切障碍,不为他法所伏,而能摧折他法。五力是:

(1)信力。(2)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六]、七菩提分: 菩提译为觉,故又名七觉支。这是由前之根力既固,由慧力发出正智,善能觉了。这七觉支是:

(1)择法觉支。(2)精进觉支。(3)喜觉支。(4)除觉支。(5)舍觉支 。(6)定觉支。(7)念觉支。

[七]、八正道分: 此即(1)正见。(2)正思维。(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

其实,三十七道品前面的二十九品,部分仍是自八正道开展而来。如四念住,就与八道中的正念相同。四正勤,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精进。七觉支中的精进觉支,与四正勤全部,五根中的精进根,五力中的精进力,以及八正道中的正精遁进全都相同。四念处又与五根中的念根,五力中的念力,七觉支中的念觉支,八正道中的正念重复。八正道中的正定,又见之于四如意足中的定如意足、五根中的定根、五力中的定力等等,认真对照,不重复的不过十二三个专案而已。

四、 戒定慧三学

实践修行的德目,基本上仍是以八正道为基础。八正道可摄入戒、定、慧三学,所以修戒、定、慧,也就是修八正道。其统摄的情形是:

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四支即是戒学。

正念、正定二支即是定学。

正见、正思维二支即是慧学。

在<翻译名义集 >中,为戒、定、慧三学下界说是:

道安法师云: 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智慧。斯之三者,至道之由户,泥洹之关要………罗什法师云: 持戒能摧伏烦恼,令其势微;禅定能遮烦恼,如石山断流; 智慧能灭烦恼,毕竟无余。

一般说来,戒是止恶修善,依此资定; 定者息缘静虑,依此发慧; 慧可破惑证真,依

此证果。兹再分述如下:

[一]、戒学: 戒学依律而立,佛陀住世时,订下种种戒律。佛涅槃后,大迦叶主持结集,由优波离以八十次诵出,称为八十诵律,后来分为五部,就是三藏中的律藏。

戒有在家戒与出家戒之分。在家正信士持五戒,出家沙弥持十戒,比丘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持三百四十八戒,不能一一细述。戒的目的,在于除恶向善,改正恶习。所谓修行,无非是修正我人不当的行为、习性。我们在家信众,如果能认真的守五戒,行十善,先在社会上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公民,继而进解脱之道。

[二]、定学: 定即禅定,原语禅那,原意是从思考而来,所以汉译为静虑、或思维修。思维修是指[ 思维教法 ],即是冥想; 静虑是[ 息虑凝心 ],使精神集注。佛陀住世时代,印度的婆罗门教和外道都修习禅定,佛陀初出家时,即随阿逻逻伽罗摩和郁陀伽罗摩学习禅定。禅定是获得涅槃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当时修禅定者,有[四禅八定]的层次。即是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及无色界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的八种定。限于时间,不能细述。

[三]、慧学: 慧学之慧,即智慧之慧。而此智慧,不是世智辩聪,而是般若正智,即澈见缘起法、四圣谛的智慧。学佛的目的就是求得智慧,因为智慧能破烦恼,证涅槃。

五、 修道之过程与证果

佛陀住世时代,佛弟子循八正道实践修行,就可建立阿罗汉的解脱知见和一切胜行,而证入阿罗汉果。据原始经典所载,僧团中出家比丘修行,除乞食传道外,主要是打坐修定。比丘共住之时,尚有所谓[ 法谈 ]——共同讨论佛法义理。所以僧伽生活,言则[ 法谈 ],行则寂默——即是修定。比丘舍亲割爱,剃度出家,目的就在于开悟证果。

在修习的进程中,在形式上证果分为四个阶段,称为罗汉道四果。这四果是:

[一]、须陀洹: 是梵语须陀槃那 srotapauna 的音译,义译预流,是预入圣贤之流的的意思。得此果者,长则七次轮回于人间天上,即得涅槃。

[二]、斯陀含: 是梵语 sakkadagami 的音译,义译为一来,以其尚须一度入人道或天受生,故名为一来。

[三]、阿那含: 是梵语 anagami 的音译,义译为不还,以其死后不再来人间受生,即于天界得涅槃,故名不还。

[四]、阿罗汉: 是梵语 arahan 的音译,义译为应供,此为最高解脱果位,适应于人间天上的供养,故得应供之名。即所谓[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已经从烦恼、生死中解脱出来; 清净的梵行已经建立,一切义务职守都已做完,自己证知不会再入轮回中接受果报。

以上四果,前三者尚为有学果,故称为有学圣者,阿罗汉则所作已办,亦无所学,故称为无学圣者。

涅槃是可以当生成就的,即所谓[ 有余涅槃 ]。但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与常人有何不同之处呢? 由经典上探索,主要在于其精神境界。这就是情执解脱的结果,如其心境开朗,超越于苦乐、毁誉、得失,即所谓[ 八风吹不动 ]的境界。尤其是当遭遇变故、拂逆的时侯,则可看出与常人不同之处。如佛陀涅槃时,多数弟子悲泣哀痛,失其常态; 而少数证果的弟子,则默念佛陀遗教,[ 生者必死,成者必坏,盛者必衰,合者必离 ]。虽佛亦不能逾此缘起法则,而在筹谋遗教相续之计。

有两则小故事,可以看出证果者的境界。佛弟子中有一个名叫沙弥底崛多的,在修行中患了癞病,四肢溃烂,十分痛苦。佛陀到病寮中去看他,为他说受为苦感,五蕴非我。沙弥底崛多精进修行,获得解脱,他死前自作偈曰:

[ 前生所为业,今生受此苦,他生之苦因,今则已灭尽 ]。

另有一位已证果的优婆先那比丘,一日在山洞中坐禅,为毒蛇所咬,毒气立即周遍全身,他自知不免于死,喊同修比丘把他移到洞外。这时舍利弗见到了,见他面部表情温和,与平常无异,问其原因,优婆先那说:

[ 因悟五根六界,一切均非我及我所,肉体之死,殆无所关 。]

遂从容死去。舍利弗作偈赞叹曰:

[ 久殖诸梵行,善修八正道,欢喜舍寿命,如人愈重病 ]。

这种于濒死之际,容色如常,高谈法义,从容而逝,真是置身于物外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