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绛雪丹书

胎症下卷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口噤

孕婦口噤項強,手足攣縮,言語謇滯,痰涎壅盛,不省人事,名曰子癇,不可作中風治,即或無痰,言語如常,但狀似中風,多因血燥氣虛,不可概以風治,誤人。宜服加味羚羊角散。

加味羚羊角散

羚羊角(一錢) 茯神(八分) 杏仁(十粒) 木香(二分) 甘草(二分) 姜水煎服。虛加人參一錢,痰多加竹瀝、薑汁各半盞,脾虛加白朮錢半。

子淋

孕婦小便短澀或成淋澀,名曰子淋,宜清肺金,即怒動肝火〔亦〕同治。

加味安榮飲

人參(一錢) 白朮 當歸 麥冬(各二錢) 通草(一錢) 茯苓(一錢) 甘草(四分) 燈心(五分) 水煎服。有痰加枯黃芩七分(酒炒)。(原名單氏子淋方,今據竹林寺《女科秘旨》補劑量。毓注。)

溺血

孕婦形體勞苦或過食炙煿等物,小便中帶血,宜清膀胱之火。

加味逍遙散

當歸(二錢) 白芍(一錢) 白朮(錢半) 茯苓(七分) 柴胡(一錢) 丹皮(一錢) 黑山梔(一錢) 炙草(四分) 水煎服。

淋秘(附大小便不通小便失遺。)

孕婦小便淋秘,有肝經虛熱者,用加味逍遙散加車前子;有脾肺氣虛而短少者,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五味子、麥冬;有膀胱陰虛陽無所化者,用東垣滋腎丸;有膀胱陽虛陰無所化者,用腎氣丸作湯服;有孕婦轉胞不得小便者,由中氣怯弱不能舉胎,胎壓其尿胞系而小便不通者,於補氣藥中加升提之味,令上竅開而下竅自通也,補中益氣湯加減是也。。孕婦臍腹作脹,小便淋秘,此亦胎壓尿胞而然也,宜升提之,皆由脾胃氣虛所致,宜用安胎二陳湯。。孕婦大小便不通,皆由脾腎兩虛,當滋化源,不可輕用通行利氣之藥。若有腿足轉筋小便急脹者,須用八味丸料加車前子,緩則不救。。有小便不止者,此屬氣虛,用獨參湯或補中益氣湯加人參為妙。。有肝火盛而陰挺失制小便遺失者,加味逍遙散。

安胎二陳湯

白朮(錢半) 人參(一錢) 川芎(八分) 當歸(二錢) 生地(錢半) 陳皮(去白) 甘草 柴胡 升麻(各四分) 半夏(五分) 姜水煎服。再空心屢飲淡鹽湯,以手探吐,則氣升而小便斯下,胎亦不墜,亦一治法也。

胎水不利

孕婦胸腹滿或遍身浮腫,小便艱難澀〔少〕,名曰胎水不利,或胎死腹中,宜服鯉魚湯,若脾胃〔虛〕佐以四君子湯、五皮散。

鯉魚湯

白朮(五錢) 赤苓(四錢) 當歸(三錢) 白芍(二錢) 製法用鯉魚一尾,重一二斤者,去鱗腸,加橘皮少許,生薑七片,水四碗,煮汁碗半,將藥入汁內煎至七分,如魚大汁多再入前藥煎服。

四君子湯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水煎服。

五皮散

五加皮 地骨皮 大腹皮 茯苓皮 姜皮(各一錢) 水煎服。

咳嗽

凡孕婦風寒咳嗽,宜服寧肺止嗽飲。

寧肺止嗽飲

天冬(二錢) 桔梗(四分) 杏仁(十粒) 桑皮(八皮) 紫蘇(四分) 知母(一錢) 甘草(四分) 水煎服。因痰嗽加橘紅四分,竹瀝,薑汁;火嗽去杏仁,加黃芩八分;虛嗽加紫菀、冬花各五分;因喘夜嗽加蜜炙麻黃三分;虛損嗽加瓜蔞一個,竹瀝、薑汁。嗽而兼心胸不舒加貝母、百合各一錢。

嗽不止胎〔不〕安,用止嗽紫菀湯。宜用人參(一錢) 甘草(八分) 杏仁(二錢) 桑白皮 紫菀(各二錢) 天冬(一錢) 桔梗(一錢) 水煎服。(今據竹林寺《女科秘旨》卷四校。毓注。)

嗽血

孕婦嗽而吐血,宜服涼血安胎飲。

涼血安胎飲

生地(三錢) 紫菀(一錢) 知母(一錢) 白朮(一錢) 麥冬(一錢) 天冬(二錢) 當歸(一錢) 陳皮(四分) 炙草(四分) 黃芩(八分) 犀角(八分,水磨) 水煎服。

如喘加瓜蔞仁一錢。(原名止嗽涼血飲,原方無生地。今據竹林寺《女科秘旨》卷四校。毓注。)

霍亂

孕婦霍亂吐瀉,心煩腹脹,宜用六合湯。

六合湯

陳皮(四分) 半夏(七分) 藿香(四分) 甘草(四分) 杏仁(十粒) 竹茹(一團) 扁豆(二錢) 木瓜(一錢) 人參(一錢) 砂仁(五分) 茯苓(八分) 薑棗煎服。

如不愈再服丹溪安胎飲。白朮 當歸 熟地(各二錢) 人參(一錢) 紫蘇 陳皮 甘草(各四分) 川芎 條芩(各四分) 砂仁(三分) 薑棗引。(據竹林寺《女科秘旨》卷四補。毓注。)

瘧疾

孕婦患瘧,寒多熱少,宜丹溪[安胎]飲去陳皮加半夏(七分) 草果 青皮(各五分) 烏梅(一個) 人參 條芩(各一錢) 藿香(五分) 白朮 當歸(各二錢) 紫蘇 甘草(各四分) 姜水煎服。。有患胎瘧者,一遇有孕,瘧疾即發,此因其素有肝火,遇有孕則胎水養元,肝虛火燥,寒熱往來似瘧而非瘧也,以逍遙散清肝火而養肝血兼服六味丸以滋化源。

口乾

孕婦口乾不得臥,宜丹溪安胎飲加麥冬、乾葛服之。又方黃連一錢為末粥飲下。

煩躁

孕婦心神煩躁,口乾壅熱,用參芩犀角湯。

參芩犀角湯

人參 知母 麥冬 黑梔(各一錢) 甘草(五分) 條芩(五分) 天花粉(八分) 犀角(八分,水磨) 煎服。夏天〔加〕竹瀝五匙,薑汁二匙,沖服。(方名據竹林寺《女科秘旨》卷四改。毓注。)

嘔吐

孕婦熱病嘔吐不食,胸中煩躁,宜服蘆根湯。

蘆根湯

葛根 蘆根(各一錢半) 人參 麥冬 知母(各一錢) 黑梔(一錢) 竹茹(一團) 蔥白(三寸) 水煎服。(方名據竹林寺《女科秘旨》卷四改。毓注。)

斑症

孕婦熱病斑出亦黑色斑,小便如血,氣急欲絕,此落胎之症,宜服青黛豆豉湯。

青黛豆豉湯

梔子(炒黑) 黃芩 升麻(各一錢) 青黛(七分) 豆豉(四十九粒) 生地(二錢) 杏仁(十粒) 石膏(錢半,煅) 蔥白(七寸) 水煎服。(方名據竹林寺《女科秘旨》卷四改。毓注。)

熱痛

孕婦熱病骨節疼痛,不急治則落胎,宜柴葛安胎飲。

柴葛安胎飲

葛根(一錢八分) 石膏(錢半,煅) 升麻(五分) 柴胡(八分) 青黛(八分) 梔子(一錢) 知母(七分) 蔥白(三根) 水煎服。有痰加竹瀝、薑汁。

吐衄

孕婦患吐血,或因破傷失血,忽口噤項強背直,類中風〔狀〕,皆因失血所致也,宜服加減安胎飲。

加減安胎飲

人參 當歸 白朮(各二錢) 甘草(四分) 陳皮(四分) 條芩 生地 天麻(各二錢) 麥冬(一錢) 防風(四分) 荊芥(四分) 水煎服。(原名單氏吐衄方。據竹林寺《女科秘旨》卷四校。毓注。)

胎喘

孕婦患胎喘,多屬氣虛,宜滋陰定喘湯。有氣虛四肢倦怠飲食少進,面色㿠白而喘者,宜扶陽定喘湯。

滋陰定喘湯

熟地(五錢) 五味子 麥冬 補骨脂 阿膠(各一錢) 竹茹(一團) 水煎服。

扶陽定喘湯

人參 阿膠(各一錢) 五味子(一錢) 竹茹(一團) 水煎服。有肝刑金而喘者,煎加味逍遙散送調經地黃丸。

交骨不開

臨盆胎水來,而交骨不開,停產不下者,宜大料加參芎歸湯,以助血氣,血氣既壯,自然骨開而分娩矣。

加參芎歸湯

人參(三四錢) 當歸(一兩) 川芎(四錢) 益母草(一錢) 炙草(四分) 水煎速服二三帖。如有益母丸,將四味煎湯送下,如兩帖不開,敗龜板一個,酥炙,亂髮一團燒灰存性,入藥。須用曾生育婦人之發。

加味益母丸

益母草(四兩) 白朮(一兩) 條芩(八錢) 共為末蜜丸,彈子大。氣虛加人參二錢,木香二分;胸膈不舒加紫蘇四錢。

子宮不收

產後子宮不收,甚至脫落一片者,乃氣血虛極,急用大劑參耆加升麻、當歸,續斷、阿膠補調,則脫落者復上,仍能生育。

加味、加參生化湯。

〔交〕骨不開、不閉、不收三症,皆元氣不足之甚而然也。血塊未消多服生化湯以消之,繼服〔加參〕生化湯以補之。蓋交骨不開,補氣以開之;子宮不收,補血以收之;產門不閉,酸以斂之;俱以芎歸為主,但在產後須先消血塊,後服加味生化湯。

臨產

臨產脈訣

臨產之婦脈離經,(一息六至,一息三至,皆曰離經。)沉細而滑也同名。(腎脈沉滑與離經同。)夜半覺痛應分娩,來朝日午定知生,身重體寒頻又熱,舌下見脈黑且青,捲舌流涎腹覺冷,腹中子女也歸冥。面赤舌青細尋看,母活子死是定斷。唇口俱青沫又出,母子雙雙入鬼案。面青舌赤沫又頻,母死子活定知真。新產婦脈緩滑吉,實大弦急死相侵,若得沉細小者順,忽遇堅牢命不存,寸口澀疾不調死,沉細附骨不絕生,吉凶生死全憑脈,診者須教指下明。

保產[諸方]

分娩之時二命在於頃刻,苟調理失宜,安反成危,〔豈〕可不慎歟!室女初生不免驚畏,雖多產之婦,或氣血偶傷,安得視為無虞也,是以保產之方所不可廢,故達生散宜服於八九月之時;而養胎寢神等藥當用於臨月之際;至於居處失宜,頓僕動胎,及居身安逸,食物不節,憂樂不常,致令胎氣難轉,保氣保生等藥尤宜預服;而過月不產,則補血行血之方亦不可少也。

達生散

人參 陳皮(各五分) 紫蘇(五分,連葉) 白芍 白朮 當歸 甘草 大腹皮(黑豆汁洗干,各一錢五分) 黃楊腦(七個) 蔥白(五寸)

春加川芎、防風各五分;夏加黃芩、黃連俱酒炒各五分,五味子十粒;秋加澤瀉、砂仁各五分,或通加枳殼、砂仁亦可。胎動不安加金銀花三五分,野苧根一錢,生地一錢。氣上逼心加柴胡、紫蘇。多怒加黃芩、黃連。食少加砂仁、神麯。口渴加麥冬、黃芩酒炒。有痰加半夏、黃芩。渴而能食,倍加黃楊腦,蓋此味能瘦胎,胎本瘦者不用。

神寢丸(臨月服之神效。)

乳香(一兩,透明者,另研) 枳殼(二兩,麩炒) 共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早服三十丸酒下。

養胎散(宜與神寢丸兼服。)

當歸 川芎 黃芩 陳皮 白朮 香附(各一錢) 白芷 甘草(各三錢) 人參(七分) 水煎調益元散服之,虛人倍加人參。

保胎丸

當歸(八錢) 川芎(四錢) 益母草(二錢) 桃仁(十四粒) 炮姜(五分) 水酒各半煎服。虛者加人參二錢。

保生無憂散(治孕婦身居安逸,口厭肥甘,喜怒不常,食物不節,致胎胞肥厚,臨月服此易生,以之催生及胞不下俱效。)

當歸 川芎 白芍 枳殼 乳香 木香(各一錢或五分) 甘草(五分) 發灰(錢半,豶<豶同獖。音墳。閹割過之公豬也.> 豬血和。) 共為末,每服三錢,水下。二服神效。

保氣丸(治孕婦居處失宜,頓僕動胎,服此寬氣進食,瘦胎易產。)

香附(四錢) 木香(四錢) 山藥(二兩) 砂仁(一兩) 甘草(一兩) 益智仁(五分) 紫蘇(五分) 共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錢。

催生湯(治過期不產,補血行滯之方。)

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 香附(各一錢) 桃仁 枳殼 砂仁 紫蘇(各七分) 薑棗煎服。

催生如聖散(此下五方,原在產後脈訣之前當移入。)(原抄者注)

百草霜二錢 滑石一錢。共為末,用大料芎歸湯送下二錢即生。上方候兒頭正頂產門時方服,若未正恐致偏逆,慎之。

芎歸湯(治胎水下而不產者。)

當歸(八錢) 川芎(四錢) 益母草(二錢) 炮姜(五分) 炙草(五分) 水煎服。

又有一方,用葵子四十九粒,以芎歸湯送下即生。

呂氏達生散

人參(一錢) 川芎(一錢) 當歸 黃耆 益母草(各五分) 此藥宜預備下,臨產時水酒各半煎服,極效。產後將炮薑、肉桂各一錢,入〔前藥〕渣煎服,無血塊痛之患。如氣血不足,神困羸瘦甚者,人參可用至一兩,當歸可用至二兩。如遇胞衣既破其血涸,元氣又憊者,多用人參濃煎頻服,亦有得生者。

平胃散(治子死難產。須驗其母之舌,青黑者其胎已死,紅白者可救。)

蒼朮 陳皮(各錢半) 厚朴(錢半) 甘草(七分) 水酒各半煎,熟投朴硝五錢,再四五沸,溫服,其胎自化而出。

臨產須知十二條

一、產育之難,由於坐草太早,用力太早,致有橫逆之危,血漿乾澀,益難〔產〕矣。須知腹中陣痛,乃兒方轉動,胎氣壯者,轉身易,至將產自然腰痠,甚至穀道迸逼,眼中流火而正產矣。若胎氣弱者,雖身動而不轉,甚至一二日不能轉身,惟腹痛而已,蓋時候未到也,且令人扶持產母在房行走或憑物而立直其體腹,倘困倦以被褥壅墊脊背,仰臥少頃,又令行立如初,聽其慢慢轉身,雖遲無害也。若不禁其痛苦,傴僂屈曲,斜倚側靠,胎中未免為擁擠,迷其出路,穩婆不知,頻頻試水,誤傷胞破或風入產戶而成腫脹,或胎未至而漿水先干,分娩愈難矣。惟令產婦勉強飲食,調其氣息,直待腰痠且痛方才坐草,亦不可用氣力,以致兒身方轉動,反為氣逼,不及順下而成橫逆之患。切勿使氣力用盡,精神困倦,臨期不能再用,此產家之大忌也。必候胎至產門,盡力一努,胎隨漿下,此瓜熟蒂落之常法也。

二、臨產忽然腹痛,或作或止,或一二日三五日,胎水已來,腹痛不止者,名曰弄胎,非當產也。又有一月前忽腹痛,狀如要產卻不產者,名曰試月,非當產也。胎尚未下而墮者,非當產也。腹雖痛,腰不痛者,非當產也。腹痛而脈未離者,非當產也。以上弄胎試月,不問胎水來與不來,俱不妨事,但寬候時。若果腰腹痛極不已,穀道挺迸,眼中出火,便是真產,方用力可也,或痛或止欲產不產之際不可忽行,慎之

三、臨月不可洗頭,恐致橫生逆生。

四、臨產宜擇年老高者,多經識穩婆,又純謹女使一二人扶持,以應外來親戚。孀婦並汙穢不潔或月經遇至體氣女人,皆足以觸胎,慎之。

五、凡臨產雖產婦危迫,房中不可喧鬧,即家中有意外急事,戶外不可喊鬥,[恐]心驚胎滯。

六、產母心下煩悶,用白蜜一匙,溫水調服,如欲飲水,俱可與清米湯飲之。

七、產母飢餓少用軟白粥,不可食堅硬物,恐難消化,致成內傷。

八、凡臨產不可用催生符水,蓋血遇寒則凝,血凝則胎滯反難產矣,且符水未必靈驗。

九、橫生先露手,用細針刺兒手二分三四次,以鹽塗其刺處,輕輕送入,兒得痛,驚轉一縮,即順生矣。若倒生先露其足,謂之踏蓮花生,急以鹽塗兒腳底,以手抓之,仍以鹽塗母腹則正矣。若先露左右頭角,逼近產門,當令產母仰臥,穩婆推兒進上,以手正其頭,產母用力一努,即下。若兒身已順,門戶已正,兒頂已露,未即生者,必是臍帶絆住兒肩,急令產母仰臥,輕輕推兒向上,以中〔指〕按兒肩上,兒身已順,其帶自脫,產母用力一努即下。

十、遇雙生,一兒已下,又見一兒,穩婆勿言,只言取□□,恐產母驚懼。

十一、臨產有腸出者,謂之盤腸生,亦無妨,但以盆盛其腸,溫水以潤之,令產母仰臥,好言安慰,用米醋半盞,要好的和新汲水七分,攪勻,噀(噀,音訓。用嘴噴水之意。)產母背則打頓而收矣。或噀產母面三噀,縮腸可盡收,仍以參耆芎歸湯等加升麻、防風等藥大劑升舉之,斯安矣。

十二、難產及胎衣不下,急於產母右足小趾尖上灸三炷艾,〔艾炷〕如小麥大,即下矣。

胎衣不下〔方〕

凡胞衣不下,由產母無力送胞衣;又有經停時久臥乘冷氣,血道凝滯而衣不下;又有胎前素弱,血氣枯涸而衣不下。凡此三者,速煎生化湯,大口連進兩三盅,斯血旺氣和而衣自下,兼送益母丸,亦一法也,送鹿角灰亦妙。

兒下衣不下,不可睡倒,先斷臍帶,用草鞋帶墮之,如夏月扶產母依人坐,蓋暖被;冬月則火籠被覆,時換熱衣暖其腹。又《丹溪纂要》下胎衣用朴硝神效,虛人則害,此非先生之方,乃門人增附耳。

如聖膏 (治胎衣不下神效。)

蓖麻子(二兩,去殼) 雄黃(二錢) 搗成膏塗足心,胎衣下即洗去,不可遲,恐腸出。

如聖散(治胎衣乾澀,兒在腹中不動或漿盡,血來閉塞道路難產者,服之俱宜。)

黃葵花(曬乾或子亦可) 為末,熱湯調下二錢,酒下亦可。如口噤不可用,粗箸頂足心則口開,灌下即醒。胎水乾者連進三服。

難產〔諸方〕

兔腦丸(以手握丹治難產。)

兔腦髓(一個,臘月者佳,去膜研成膏) 明乳香(一兩,研末) 母丁香(一兩,研細) 麝香(一錢) 以兔腦研和為丸,芡實大,陰乾密封,每用時,俟漿水破時,溫水送下一丸,或以薄荷湯送下神效。若系臘月八月生者,男左手女右手握之,則出。

加味芎歸湯(催生神效。)

川芎(一兩) 當歸(一兩) 龜板(一個,自死者佳,酥炙,灼過亦可。) 婦人發(二錢,燒灰存性,曾生育者佳。) 共為末,每服一兩,水煎服即生,如死胎亦下。

雲母散(治產難經日不出者。)

雲母粉五錢 酒調服,入口即生。

乳朱丹

凡遇三月初三,端午,七夕,用乳香細研,豶豬心血為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曬乾,值難產者,溫酒化下一丸,不產再服;或用蓮葉心蒂七個,水二盅煎一盅,化服一丸,神效。

橫逆〔諸方〕

伏龍肝散(治橫逆難產,並子死腹中。)

伏龍肝(即灶心多年紅土也。) 研細末,溫酒童便調下一二錢,立效。一方有百草霜、白芷,三味等分。

二脫散(治橫生逆生難產。)

蛇脫(二條) 蠶故紙(一張) 上二味新瓦焙乾存性,為末,煎乳香湯調下一錢,連進三服,神效。

膠葵飲(治橫生逆生難產。)

阿膠(蛤粉炒) 黃葵子(各一兩。) 共為細末,每服四錢,水二盅煎服。《竹林》有滑石一兩。

如神散(能固血,亦免血乾之症。橫逆難產其功甚大。)

百草霜 香白芷(不見火,各等分) 共為末,每服三錢,童便醋和如膏,沸湯調下,連服三服。《竹林》芎歸湯送下。

死胎諸症[方]

仙傳保命丹。凡孕婦下血不止或小便下血及子死腹中,其人憎寒甲黑唇青,面色黑,胎上攻,冷汗自出,悶絕欲死,服之可安胎,子死者,服之自下,此得之仙傳,與黑龍丹皆產科之聖藥。

仙傳保命丹

丹皮 赤芍 桃仁(去皮尖) 桂心 茯苓(各等分) 共為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淡醋湯下,連服二丸,神效。

黑龍丹。仲氏嫂金華君,在秦產七日而不食,始言頭覺痛、心痛,既而目睛疼如割,更作更止,相去瞬息間每頭痛甚,欲取大石壓之。食久漸定。心痛以手抓壁,欲死,目復痛,即欲以手剜取,如是旬日,醫士術窮。余度疾勢危急,非神丹不能愈,黃昏進半粒,疾少間,中夜再進,藥下寢如平,平旦一行三升許,如蝗蟲子,疾減半,巳刻又行如前,則頓愈矣。

凡孕婦胞衣不下,死胎滯腹,產後血暈,狀如中風,或崩漏不止,腹中刺痛,血滯浮腫,或血入心經,言語顛倒見鬼,血氣相搏,身熱頭痛似瘧。凡產後一切血痛急症垂死者,用三四丸,無不神效。此藥最猛,服後還宜滋補。

黑龍丹

五靈脂 當歸(酒浸) 生地(酒浸) 川芎 良薑(各三兩) 百草霜(五錢) 乳香 生硫黃(一兩,《醫統》無此味) 琥珀 花蕊石(各三錢,另研) 上後五味入小罐內,以昏筋泥固臍,燈盞封口嚴密,文武火煅一炷香,於冷處退火毒,取出研細,前五味亦為末和勻,醋糊為丸,彈子大,用時以一丸在烈火內煅紅,生薑自然汁內浸碎,好酒童便調服,神效。

牡丹皮散 (治產婦面赤舌青子死母活;赤沫出母死子活;唇舌俱青黑沫出子母俱死,此方下死胎,其效如神。)

官桂(五錢,去皮) 丹皮 川芎 葵子(各錢半) 共為末,每服三錢,蔥白湯調下。

黑神散。治臨產血多,胎被血裹,難產橫逆,子死母腹,胎衣不下,血迷心竅,頭暈眼迷眼花,血散,四肢浮腫,口乾舌燥,發狂譫語,或月內飲冷,敗血凝聚,小便閉澀,大便艱難,小便出血或惡露未盡,誤食酸物,收斂漏滴,敗血衝心,氣急血凝,腹脹嘔吐,腹痛兼瀉,(更用調中湯,參苓白朮散等劑。)遍身疼痛,月內不語,中風,(從風門治法,)傷寒,兒枕痛。惟三症不可治:口鼻黑色及鼻衄病甚,喉中喘急心痛者。

黑神散

當歸 熟地 白芍(酒洗) 肉桂 炙草(各一兩) 棕灰 蒲黃 沒藥(各五分) 乳香(一兩) 赤芍(一兩) 血竭(五分) 共為末,每服二錢,溫酒童便調服。

加味平胃散(治死胎不下立效。方見前。)

霹靂奪命丹

蛇退(全條,燒存性) 金銀箔(各七張) 乳香(五錢,另研) 蠶退紙(一錢,燒存性) 草鞋(棄在道左足者佳,燒灰存性。) 發灰(血餘炭,一錢,用曾生育者,) 黑鉛(一錢五分,入鍋內熔化七分炒。) 共為末,豶豬心血為丸,桐子大,每服二丸,迴流水送下。如不能服以滾湯水化開灌之。

應神膏(下胎如神。)

蓖麻子四十九粒,去殼,研成膏,塗產婦足心,胎下即洗去,恐腸出。

花蕊石散(下血如神,治諸血凝滯,氣絕欲死者。)

花蕊石(一兩) 硫黃(四兩) 共為末,入罐內,鹽泥固封,曬乾。以炭火叢堆煅煉一日,候冷取出,再研細,用一錢,童便調服。凡患血症人弱不能攻者,服此凝血皆化為水,血下後還須滋補。

一生一死方(服此兒生者安,死者出。)

蟹爪(一對) 甘草(二兩) 用東流水十盅煎三盅,出渣,入阿膠三兩,分二三次頓服。

收腸〔方〕

凡遇生,腸不收,以鐵鏽水潤腸,上用磁石能吸針者研末一錢,酒調下,腸即收上。

又方。用香油煎熱放溫,搽腸上,以皂角或半夏為末,吹入產母鼻中,得嚏腸即收矣,後服大補升提之藥。

陰腫〔方〕

石灰一升,炒極熱,以湯二升投灰於內,候溫浸玉門,即平復矣。並〔療〕玉門不閉。

又方。用蛇床子一升,燒極熱,布袋盛之,熨患處即消。

陰挺〔方〕

產後陰脫及陰挺突出腫痛,清水淋漓,用硫黃五錢,五味子一錢,烏賊骨五錢,共為末,敷患處,兼服參耆歸草升麻升舉補〔提〕之藥,即愈。

加味益母丸(方見交骨不開。婦人有孕諸症並宜服之。)

益母膏(治孕婦一切諸症及產後諸症。)

益母草五月五日採取,不拘多少,連根莖葉洗淨,用石臼杵搗爛,以布濾取濃汁,入砂鍋內,文武火熬成膏,如黑砂糖色為度,入磁器內收貯,每服二三匙,酒童便調服或諸血病湯藥中加一匙,其效更妙。

毓注:此為臨產卷終。原抄錄者於此頁正中寫有「心緒如麻,難免魯魚之舛(音喘。差錯),乞自閱時或於暇時與原本對校一次」字樣。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