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10(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知一切法皆如虚空。无所从来。不生不灭。无有真实。无所染着。远离一切诸分别见。不动不转。不失不坏。住于实际。无相离相,唯是一相。如是深入一切法性。常乐习性普门善根。悉见一切诸佛众会。

修等一切佛回向的大菩萨,他之所以不著于五欲六尘的种种境界,是由于他已知一切法都是像虚空一样,没有实体,如幻如化,所谓法吗,它祇是从缘无性,不知它从何处来,也不知它归何处去。它不生,所以才不灭。一切法都是虚妄不实的,那有个真实的体?既然没有真实的体,又有什么可染着的呢。菩萨通达了法性本空的道理,遂远离了一切分别的知见。任何境界也动摇不了他的正见,他更不会随着境界流转。不失不坏,菩萨能不着,即是得无所得,那还会有失有坏的观念,所以他不失不坏。住于实际,见实成观,了诸法的真实理体。实际即是无相,心境寂静,无任何相。离相就是离一切虚妄相,显真实相。无相是在理上说,因为诸法本自无相。离相是依据智上说。离取相即不会为相所障,也就是无著无依,才能生出智慧之力。唯是一相,上句说明了无相离相,十相均离,接着说唯是一相。在文句的表面看,好像说祇有一相,其实一相的意思,也就是无相。“相”字,概括有十种,就是色、声、香、味、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共十种。菩萨对上面所说的这种道理,都能依教奉行,深入一切法性,契合法性随相而修。以一摄一切,常乐意发大愿,修尽虚空遍法界,普遍一切法门,修积善根。十方三世诸佛他也能常常见到,而且常常亲身参加诸佛的法会,听诸佛讲经说法。

如彼过去一切如来善根回向,我亦如是而为回向。解如是法。证如是法。依如是法。发心修习。不违法相。知所修行,如幻如影,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因缘和合之所显现。乃至如来究竟之地。

修等一切佛法回向的大菩萨,他决心要学过去世诸佛所修的善根回向。“我也要照着他们所修的方法而修回向”,并以此善根为众生回向。菩萨他自己思惟:我已经明白了所有一切法。我也证得了不可思议的妙法。我就是依照这不可思议的妙法修行的。我曾发下大菩提心,修习诸佛所说的不可思议的妙法。我虽已知诸法无相,修无相法,但我并不违背所谓法相,这祇是为了教化众生,假以言说而已。我知道如理修行,然而我并未执着能修所修,因为一切的一切,皆是如幻如影的,无有真实。又像水中的月亮,镜子里的影像,都是没有实物,是因缘和合而生起。镜子的本身,是一片明净,物来则现,物去则无,必须因缘和合,才有所显现。遵照这个道理去修行,终必达到圆满究竟,成就佛的果位。

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如过去诸佛修菩萨行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未来现在悉亦如是。我今亦应如彼诸佛,如是发心。以诸善根而为回向。第一回向。胜回向。最胜回向。上回向。无上回向。无等回向。无等等回向。无比回向。无对回向。尊回向。妙回向。平等回向。正直回向。大功德回向。广大回向。善回向。清净回向。离恶回向。不随恶回向。

金刚幢菩萨又称一声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就是修等一切佛回向法的这位菩萨,他又作这样的观想:我应该像过去诸佛修菩萨行门的时候,以所修积的种种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菩提、回向实际。未来的诸佛,和现在的诸佛,他们所修行的回向法,也是同样的。我现在应该向三世诸佛学习,如同他们一样发心,以我修积的善根,回向给法界众生、回向于无上菩提、回向给实际。第一回向:菩萨修习种种法门,以回向为首,所以谓之第一回向。胜回向:菩萨把自己所修集的善根,回自向他,他的慈悲心量等虚空,超越了凡夫和小乘人修行的目的,祇求自了,所以说胜回向,即是胜过二乘圣者的回向。最胜回向:回向法是最殊胜的,超出了因位。上回向:最上的、独出的回向,故称它为上回向。无上回向:没有比回向法再高出的。无比回向:没有可与回向法齐比的。无等等回向:回向的善功德,已到达极点,没有可与它相比的,连没有可比的也没有了。无比回向:没有可以与回向相匹的,找不到一个可以与它相提并论的,无对回向:绝对的、无敌的回向。尊回向:最尊贵的回向。妙回向:不可心思、不可言诠的,诸之妙回向。平等回向:平等是称理无差,本着慈悲心平等视众生,以种种善根,平等回向给众生,普遍饶益。正直回向:以正直的心胸,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平等正直给一切众生回向。大功德回向:菩萨无德不备,以他修行的大功德,普遍回向给一切众生。广大回向:周遍法界的大愿回向。善回向:作种种善业的回向。清净回向:以最清净的心所修的清净善根而回向。离恶回向:离开一切恶业,没有一点垢染的回向。不随恶回向:不随恶境界转移的回向。从“尊回向至不随恶回向”,这十回向,都是表现菩萨自体的殊胜,善根功德,无一不臻上乘。

菩萨如是以诸善根正回向已。成就清净身语意业。住菩萨住。无诸过失。修习善业。离身语恶。心无瑕秽。修一切智。住魔大心。知一切法,无有所作。住出世法。世法不染。分别了知无量诸业。成就回向善巧方便。永拔一切取着根本。

修等一切佛回向法的这位大菩萨,用他修集的种种善根功德,正心诚意、正直无私、正念无邪的慈悲心、清净心,回向给法界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实际之后,成就了清净的身、语、意三业。住于菩萨所住的果位,息灭了一切的过失,得到了真正的无染无垢。修习一切的善业。远离了身业的恶——杀盗淫。语业的恶——绮语、妄言、恶口、雨舌。心,即是意,心裹也没有一黠瑕疵和污秽。意业的恶——贫、瞋、痴。如此三业清净,勤修诸法,自然出生智慧,因位智慧是从清净中所生。若有污染的心,智慧绝对不能生出。修行,就等于修一切智。住广大心:心量广大如虚空,能包涵一切。能行大布施者,其心一定广大。肯行布施的入,贪瞋痴的心就少。凡贪心瞋心痴心重的人,他的心量一定狭窄,有己无人。菩萨又能知道一切法,没有一个作者,也没个受者。安住在正法的正念中,绝对不会再被世间法所染。分别了知无量诸业,菩萨清清楚楚知道,种种不同的、无有数量的业因业缘业果。把自己所成就的善根,回向给所有众生,用善巧方便的法门,教化众生。接引众生,把众生从执着的观念中拔救出来,令他们永远除掉执着的根。众生执着的根本,就是贪瞋痴三毒。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三等一切佛回向。

诸位佛的弟子!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修习的十回向法中的第三回向——等一切佛回向。

菩萨摩诃萨住此回向。深入一切诸如来业。趣向如来胜妙功德。入深清净智慧境界。不离一切诸菩萨业。善能分别巧妙方便。入深法界。善知菩萨修行次第。入佛种性。以巧方便,分别了知无量无边一切诸法。虽复现身于世中生,而于世法心无所著。

菩萨中的大菩萨——修等一切佛回向的这位大菩萨,他安住在第三回向中,他深入诸佛的觉道佛业,而修习诸佛业。又勤勉精进,修学佛业,趣向于佛的胜妙果德。又入到甚深清净,智慧境界而向菩提。恒常修学不懈,从不稍离诸菩萨所应修的道业。善于分别诸法的实相,用巧妙的方便法门,教化众生。入深清净法界,常转大*轮。又非常清楚修菩萨所应修的法门,应该从六度万行上着手。修行办道,都有一定的次序。若盲修瞎炼,则徒然浪费有限的光阴,所以必须依止善知识受其教导,循序顺次,而入于成佛之道。入佛种性:能够与佛的种性契合,正念思惟,能符诸佛之意。又能运用善巧方便的法门,分别清楚,明白无量无边的一切妙法,用这些妙法,教化众生,度众生出生死苦海。菩萨虽然一次复一次来到这世界中,但他是乘愿力而来度众生,并非为贪恋世间五欲的享受而来受生。菩萨对于世法既不执着,心更不会贪染声香味触,或财色名食睡的五欲。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即说颂言:

彼诸菩萨摩诃萨 修过去佛回向法

亦学未来现在世 一切导师之所行

当金刚幢菩萨讲完了第三回向的时候,他随即仰承十方诸佛和毗卢遮那佛,以及本师释迦牟尼佛等的大威神力,普遍观察十方一切众生的根性和因缘,又用偈颂的方法,简单把前面的长行经文,重说一遍。令当时的众生、未来的众生,容易明白,容易修行,容易成就。

他说:这位修回向法的菩萨,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大菩萨修大法、发大愿、成大果,广度无数众生。这位大菩萨所修的法门,是学习过去世的诸佛发的大誓愿——回向法门。他也学未来的诸佛,和现在正在修此回向法的诸佛,以及十方诸佛所修的法门,证佛所证的果位,说佛所说的种种妙法。导师,是称佛的另一名字。

于诸境界得安乐 诸佛如来所称赞

广大光明清净眼 悉以回向大聪哲

一般的人,为什么总有很多忧愁烦恼?为什么常常感到不快乐呢?就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执着。什么东西使执着发生如此大的力量,能生生世世左右着众生的思想行为?就是三毒——贪瞋痴,二者互为因果。由于贪瞋痴的妄心重,就生出执着,起惑造业。因为执着,烦恼恼重重,内心充满忧愁苦恼,贪瞋痴的心念就越加深厚。这样做一个人,现在是一生不能得到安乐,以后的生生世世又是如何呢?像这样的人,烦恼重,终日忧愁苦恼重,并非全由现世所染。这也是由于过去生中的因缘种子和习气所致。菩萨为什么对于一切境界都感到自在安乐呢?因为他没有烦恼执着,他的心目中有人无我,他慈心平等看待一切众生,护念一切众生。生生世世在十方世界救护众生、教化众生、领导众生,从黑暗引至光明,离苦得乐。菩萨这样做,自己安乐,也得到十方诸佛共同嘉许、赞美。佛有广大的智慧,修回向法的菩萨。他也有广大的智慧光明、清净的智慧眼。菩萨将他修集的善根,回向至上最有智慧、道德具足的人——十方诸佛。

菩萨身根种种乐 眼耳鼻舌亦复然

如是无量上妙乐 悉以回向诸最胜

菩萨的身根,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清净,一切自在快乐。菩萨由于意根得到了清净,眼中见的尽是清净境界,耳中听的都是上妙法音,鼻中嗅的清香,口中尝的无上法味,身所触的处处清泰。如是六根四肢,无一处不充满自在妙乐。菩萨自身安乐,更以众生之乐为乐,也不自乐、不触乐,他要与众生同乐。他与众生苦乐同共,所以他修六度万行,护念众生,看众生为一体,而无彼此的分别。像这样的无量上妙之乐,菩萨统统都回向给最胜、最高的菩提觉道,回向实际,回向给众生。

一切世间众善法 及诸如来所成就

于彼悉摄无有余 尽以随喜益众生

十方世界所有的种种善法——就是佛所说的一切正法,能离苦得乐,了生脱死,出三界,证觉道的法。以及十方诸佛修行成就,圆满证得佛果的妙法。对于这些种种上妙诸法,修十回向法的大菩萨。他于每一个法门都学习,摄受而勤修习,无一空过的。菩萨以他随喜的功德,又回向给九法界的众生,令他们得到利益。菩萨不曾一时忘记众生,只要是有利益的,他一定饶益众生。

世间随喜无量种 今此回向为众生

人中师子所有乐 愿使群萌悉圆满

世间上可以成就随喜功德的事,有说不尽的种类。菩萨修六度万行种种成根,如果能跟着随喜,就成就了无量的功德。随喜的意思,是“随他修善,喜他得成”。若见人作一切善业功德,如布施等,而自己无力量作大布施,不能常以财力物资供养三宝;则若见人布施供养,亦应随喜赞叹。又如佛在法华经,专有一品说随喜功德无量。又如普贤菩萨说的十大愿王中笫五愿,也是强调随喜功德,他并具体提出随喜的方所。他说:“诸佛所修的难行苦行,难舍能舍的种种善根,我皆随喜。十方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二乘圣者所修的一切功德,我皆随喜。诸菩萨众所修的难行苦行,为求无上菩提的广大的功德,我皆随喜。”以普贤菩萨的善根功德,已入如来家,等诸佛的果位的大菩萨,他都如是重视修随喜功德,连六趣四生之类的功德,他都去随喜,由此可见普贤菩萨是多么的慈悲,而等视一切众生。凡能知道修随喜功德的人,这人一定心量宽大,不会对人有嫉妒心。如果觉得自己心量不够宽宏,就请你尽量学修随喜,用诚恳心随时赞叹他人的善事善行。随喜功德,可以灭嫉妒他人修善的罪。修十回向法的大菩萨,他告诉我们世间上可以修随喜法,可以因随喜而成就善根功德的事,有无量无边的种类,真是俯拾皆是。菩萨说:“我今回向为众生”;我现在修回向法,就是为众生。所以我要把所修的善根,所积的功德,以及所修的殊胜法门的心得,完全为一切众生回向,希望他们得到我回向的利益,早成道业。更能得到人中师子——佛——所有的上妙法乐。我愿意能使得群萌——就是所有种种不同的、有血有情识的众生,愿他们都得到圆满的、如佛的快乐。

一切国土诸如来 凡所知见种种乐

愿令众生皆悉得 而为照世大明灯

一切国土,是说的十方诸佛的国土,和国土内住世的诸位佛。诸佛所有的知——遍知,见——平等正见,以及无量的智慧和种种的佛乐。修回向法的大菩萨说:我发愿要令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佛所有的快乐,如佛所有的善根,如佛所有的智慧光明,而为照耀十方世间的一盏大明灯、大智慧之灯,一位大觉悟者。希望每个众生都成佛,皆共成佛道。这就是修十回向的大菩萨他所发的大愿,也就是菩萨修行的目的。

菩萨所得胜妙乐 悉以回向诸群生

虽为群生故回向 而于回向无所著

修上乘佛道的菩萨,他从不舍众生,从不忘记众生,为拔救众生而修行,决不为自己作任何打算。虽然菩萨也有身体,但他却以众生为他的身体。菩萨行的是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道。无缘是说这人与他没有因缘,没有任何沾亲带故的关系,可是菩萨对他仍以慈眼视之。好像那些最不修行的人、最放逸的人、最不持戒律的人、最常犯佛制的人,菩萨对他们不念旧恶,也不厌弃,仍以慈心护念,坦诚相待,教化他们。菩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菩萨是以众生为体,他已没有人我的观念,他的目的是要令众生欢喜安乐,所以他不计艰辛,向这个方向去做。这就是菩萨,这就是被人人称扬赞叹,而为依止的菩萨。菩萨他爱护一切不明白道理的人,他也爱护那些颠倒愚痴的人,他同样以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心教化他们,希望他们都能改恶向善、改过自新。诸位!你们试睁开眼睛看一看;世间上那一个人是真的好人,那一个人是没有罪过的人,那一个是完全善良的人?我恐怕找遍了整个世界,也不容易找到一个。极令他没有大过,总有点小过。没有小过,又还有个心中未生出的过。这好像一个人纵没有大病,也不免有点小病。纵没有小病,也会有少许的毛病。到那儿去找个十全十美的人呢?菩萨愍念众生,不管是善的恶的众生,他都平等看待。所以我们修道人,教化众生。千万不要有成见,不能尽选择好人去教化,好人已经很好了,用不着人去教化。应该要注意那些有缺点,向恶路上走的,或者正徘徊于善恶之间的人,正需要教化的人。不要怕费精神,越不好的人,越要去教化,不要放弃,要用最诚恳、最真诚的心待遇他,令他受感化,知道回头改过。这就是修道人学菩萨的行为,才不辜负身为一个佛弟子,才能长养大悲心。修回向法的菩萨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行菩萨道,普遍护念一切众生,所以他得到的快乐,是殊胜的上妙之乐。这种快乐,是不可以用心来思,不可以用言喻。这种快乐,就是所谓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菩萨把这种快乐、这种功德、这种善根,一一都回向给所有众生,令这些众生也都发菩提心、修诸善法,行菩萨道,而得到同菩萨一样的胜妙之乐。菩萨虽然为众生修回向法,又把所修的善根回向给众生,但对于回向的功德,并不曾执着,也没有觉得我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众生,你们看我对众生多慈悲,给他们多大的恩惠,只有我才是在行菩萨道。菩萨没有这样想。如果有这个念头,极令有头发丝那么一点的想法,就是执着,就是著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者四相了,就不能称为菩萨。这位修等一切佛回向法的大菩萨,他则是行所无事,作而未作,虽行回向而无回向的执着。菩萨视一切法皆空,了知诸法实相,深入人法俱空的境界。

菩萨修行此回向 兴起无量大悲心

如佛所修回功德 愿我修行悉成满

菩萨是简称,全名为菩提萨埵。中文释为“觉有情”,或为“有情觉”,或为“大道心_”的众生。菩萨心量宽广,犹如虚空,无不包容。慈悲为首,不拾众生。菩萨修六度万行,回向法门是他的大愿,将所修万行的善根功德,然后回向给法界众生、回向给无上菩提、回向给实际。在回向时,内心涌起无量的大悲,因为菩萨愍念众生,愚蒙无智,身处苦海,而不知自拔。菩萨见此情况,悲心切切,发愿要拔救这些受苦的众生,为他们解除无量苦恼,令其得到安稳快乐。菩萨中的大菩萨萨,他修的回向功德,有如三世诸佛所修的回向功德。菩萨发愿说:愿我修行的功德和种种的善根,都能成就,得圆满的佛果。

如诸最胜所成就 一切智乘徽妙乐

及我在世之所行 诸菩萨行无量乐

修回向法的大菩萨所修的善根功德,如同十方诸佛一样,成就了最上圆满的菩提觉果。最胜,是指佛而言;诸最胜,即十方诸佛之意。一切智乘,即是佛乘。诸佛证得的智慧是无上的,所得的佛乐是微妙不可思议的。菩萨也愿意得到这种快乐。以及我在十方世界所修积的种种善根,行菩萨道的种种功德,也能得到如同其他诸位菩萨修行所得的无量快乐,一样的快乐。

示入众趣安隐乐 恒守诸根寂静乐

悉以回向诸群生 普使修成无上智

菩萨修菩萨行,普度众生,看到那儿众生在苦难中挣扎时,他就乘愿到那儿去受生。有时示现到四恶趣里,他同样感到安稳快乐。若示现到人道天道时,他也不会为天福和人间的五欲所沉迷,因为菩萨能恒常守护他的六根,随时回光返照。得到寂静之乐。不像凡夫的六根,终日向外乱跑,到处作怪。菩萨所修的种种善根,所集的无量功德,所发的菩提心,完全回向给一切众生,希望那些众生,个个都能修行无上道,成就无上的智慧。

非身语意即是业 亦不离此而别有

但以方便灭痴冥 如是修成无上智

非身语意的意思,就是身语意都清净。即是业的“业”字,是指善业。业有善业恶业。三业若清净了,就都是三善业了,并不是没有业,只是没有了恶业。譬如能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贪、不瞋、不痴、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就变成了十善业。并不

是说身口意只有恶业,也不是说离开了身语意,还另外有一个善业。身语意它是能作善业,也能作恶业的。这就是“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意思。又如说冰就是水,但水可不能说是冰。可以说冰是水所凝冻成的,水是因冰融化而有的。离开冰不会有水,离开水也不能是冰。所以说亦不离此——身语意,而别有——业。但要用方便的法门来息灭贪瞋痴三毒。像这样一天一天的勇猛精进,修学佛道,最后一定能够成就无上的智慧。

菩萨所修诸行业 积集无量胜功德

随顺如来生佛家 寂然不乱正回向

菩萨所修的是六度万行,所行的是菩萨道,所集的是无量善业。因之,积集了无量的善根,成就了无量的殊胜功德。菩萨常随佛学,依教奉行。随顺如来的悲心,普度众生,功德具足,觉行圆满之后,生入佛家。不久证得佛的果位。菩萨无著无依,思想行为恒在正定之

中,安稳寂静,有条不紊,正心诚意的修回向法,诚诚恳恳地回向予众生。

十方一切诸世界 所有众生咸摄受

悉以善根回向彼 愿令具足安隐乐

世界,不只单单我们所居住的这一个世界。所谓“此世界、彼世界、十方无量诸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十方无量诸国土”。这些世界上的国土,同样有无量种种众生,菩萨到十方世界的国土中行菩萨道,他慈眼等观,普遍教化,所有各类众生他都摄受,加意护念。他把自己修集的善根功德,完全回向给所摄受的众生,愿意那些众生都发菩提心,勤修佛道,圆满具足菩提,得大安稳的快乐。

不为自身求利益 欲令一切悉安乐

未曾暂起戏论心 但观诸法空无我

菩萨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积集一切善根功德,他并不是为自己本身的利益而作,而是想以所修的功德,回向众生,饶益众生,令十方诸众生都能得到安乐。菩萨的心终日在正念中,他从来不会稍有一点嬉戏的思想行为,和无谓的言语。他是恒守正念,思惟观察诸法,都是无常、苦、空、无我、无可执着的。

十方无量诸最胜 所见一切真佛子

悉以善根回向彼 愿使速成无上觉

修回向法的大菩萨,在十方无以数量的诸佛国土,见到十方诸佛座下的许多真修实学的佛弟子。菩萨把他修积的善根功德,完全回向给他们,并祈诸佛放光加被他们。令这些真修实学的佛弟子,都发大菩提心,修菩萨道,很快得成就佛的果位。无上觉就是佛的果位。

一切世间含识类 等心摄取无有余

以我所行诸善业 令彼众生速成佛

一切世间;包括了十方三世的世间,有正觉世间,器世间,有情世间。含识,就是凡有情、有识、有血气的,都叫含识。所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舟车所至。人力所通达的地方,这些有生命的东西在那儿活动,这都叫含识。人也叫含识,这是众生的一个别名。含识类

,是各种不同的有生命的动物,都包括在内了。菩萨用平等的慈悲心,普遍摄取,不拣别、不舍弃、不有余剩。无论那一类的众生,他都慈心教化,都度他们了生脱死,超出三界。并以所修的种种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希望他们早成佛道。

无量无边诸大愿 无上导师所演说

愿诸佛子皆清净 随其心乐悉成满

诸佛菩萨所发的无量无边的大愿,都是依据无上导师——佛所演说的正法而发的。愿所有诸佛的弟子们,都能得到清净的法身和无上的智慧。随顺众生的心愿,都圆满成就。

普观十方诸世界 悉以功德施于彼

愿令皆具妙庄严 菩萨如是学回向

菩萨普遍观察十方一切的世界,用他所有的功德,平等布施给十方世界的众生。愿意令十方世界都得到清净,具足一切的庄严,而成为上妙庄严的世界。修回向法的菩萨,就像前面所说的种种道理,修学一切回向法。

心不称量诸二法 但恒了达法无二

诸法若二若不二 于中毕竟无所著

菩萨明了诸法的真谛,心无有疑,所以他心裹从不称量也不计较,不想也不说,那些法是第一义谛,那些法不是第一义谛。如果有这种思想和言说,就落于有形了。菩萨他已了达诸法都是不二法门,没有第一第二的分别。于诸法空相,彻底究竟了达无惑,所以没有一点执着。

十方一切诸世间 悉是众生想分别

于想非想无所得 如是了达于诸想

所谓在十方所有的各个世间说法,都是根据每类众生的分别思想所造成的,才有这个世间,那个世间的说法。如果你把这种想和非想都空了,无所得,无有所得,就是空无所有。如能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一切想都是妄想,虚幻不实的,没有实体的。

彼诸菩萨身净巳 则意清净无瑕秽

语业已净无诸过 当知意净无所著

这些诸位菩萨的身业都清净了,没有了杀盗淫的邪行。他的意业清净了,没有了贪瞋痴的思想,没有一点瑕疵和污秽。贪瞋痴就是瑕疵污秽。语业已经清净了,就不会发生一切过失和忧患,因为人的种种过失忧患,都是从口出的。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应该知道意业清净了,显出了一片明洁的光明智慧,对于一切就无所执着了。

一心正念过去佛 亦忆未来诸导师

及以现在天人尊 悉学于其所说法

菩萨专一其心,正念过去世的诸佛,也忆念未来世的诸佛——导师;即佛的另一尊称,所谓人天的师表。以及现在天人所尊敬的佛。三世诸佛所说的种种妙法,这位修回向法的菩萨。他都一一潜心学习。

三世一切诸如来 智慧明达心无碍

为欲利益众生故 回向菩提集众业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纪中的诸佛,他们都是智慧殊胜,明达诸法实际,心念无一点障碍,一切任运自如。为了想利益众生的缘故,以修集的善根功德,回向菩提法,集一切的众善业。

彼第一慧广大慧 不虚妄慧无倒慧

平等实慧清净慧 最胜慧者如是说

彼一切诸佛的智慧是第一的智慧,是广大遍虚空的智慧,是不虚妄的智慧,是没有颠倒的智慧,是平等真实的智慧,是清净光明无染的智慧。这是由最殊胜的智慧者——佛,这样说的,这样来告诉我们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城宣化禅师讲述

卷第二十四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二

至一切处回向第四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珂萨至一切处回向?

金刚幢菩萨说完了前面的偈颂之后,接着他又称一声:诸位佛的弟子!你们可知道?怎样称为菩萨中的大菩萨,所修行到一切处的回向法?你们明白吗?不管你们明白不明白,现在我来为诸位解说一下这回向法的内容。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作是念言:愿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处。譬如实际,无处不至。至一切物。至一切世间。至一切众生。至一切国土,至一切法。至一切虚空。至一切三世。至一切有为无为。至一切语言声音。

诸位佛的弟子!这位菩萨中的大菩萨,当他在往昔发愿修习回向法,积集种种善根的时候,他曾做这样的观想并立下心愿:但愿我所修习的善业,成就的功德力量,能遍虚空法界。譬如一切法的真实之际,是无所不到、无时不在的。又希望这种功德的力量能到一切有形的物体上。到一切众生的身心中。到一切世间内各个国土里。到一切法,令一切正法善法,得到功德的力量,发扬光大。到遍虚空中,令虚空充满这善根功德的力量。到达三个世际——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都有菩萨修积善根功德的力量。到一切世间的有为法和出世间的无为法。到一切有语言有声音的地方。菩萨希望他的善根功德力量,到以上所说的那些地方,那种时间,都能发挥它的作用,令一切众生都获得利益。

愿此善根,亦复如是,遍至一切诸如来所。供养三世一切诸佛。过去诸佛所愿悉满。未来诸佛具足庄严。现在诸佛及其国土道场众会,遍满一切虚空法界。

菩萨又说:希望我修积的善根功德的力量,像上面所说的一样,也能普遍到十方三世诸佛的国土。又愿以此善根功德之力,供养十方三世诸佛。又愿过去世的诸佛愿愿都圆满。未来世的诸佛,修因已圆满,证得具足庄严——福具足慧具足、百福庄严。现在的诸佛,他所居住国土裹的道场法会,因我的善根功德之力,能遍满一切虚空法界。

愿以信解大威力故。广大智慧无障碍故。一切善根悉回向故。以如诸天诸供养具而为供养。充满无量无边世界。

菩萨之所以能以他所修的善根功德的力量,达到他供养十方三世佛的目的,这完全是他的愿力,和信解殊胜,能随心转变的大威德神通之力的缘故。次则是菩萨巳证得大智慧,所行所至。都没有障碍的缘故。同时也是因为菩萨修集善根功德,他并不是为了利己,而是为一切众生,他把所修集的功德善根,毫无吝惜,统统回向给众生,所以他能称愿以成。菩萨供养诸佛的供品,皆为稀世珍奇,可以与诸天王所供养诸佛的供品齐等,其量充满无边世界,供养的功德也同样充满虚空。

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诸佛世尊,普遍一切虚空法界。种种业所起。十方不可说一切世界种世界。不可说佛国土。佛境界。种种世界。无量世界。无分齐世界。转世界。侧世界。仰世界。覆世界。如是一切诸世界中,现住于寿,示现种种神通变化。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修至一切处回向法的这位菩萨,他又作这样的思维观想:十方三世的诸佛世尊,他们的大威德法力,能普遍到达尽虚空遍法界,这乃是由于他们往昔修集的种种善业,无量无边的善业所生起。又有十方不可说——没有方法能说出它究竟有多少各种不同的世界。又有不可说那么多诸佛的国土。诸佛不可思议的境界。种种不同的世界。无有数量的世界。没有分别、没有齐限的大世界小世界。又有常常转动的世界。不平正的侧世界。向上仰的世界。向下覆盖着的世界。像这样各个大小不同的,形状不同的,种种世界中。都有佛在那儿住世,转*轮,教化众生。诸佛为了教化众生,运用善巧方便的方法,所以他示现种种神通变化之力,摄受众生。

彼有菩萨以胜解力,为诸众生堪受化者,于彼一切诸世界中,现为如来,出兴于世。以至一切处智,普遍开示如来无量自在神力。

彼字是指上文所说的那些世界。金刚幢菩萨说:在上面所说的各种不同的世界中,都有菩萨,这些菩萨都有大智慧,有特别殊胜的理解力,对于诸佛所说的甚深微妙法,他们都能领受,通达运用。他们观察十方世界中的众生,那些机缘已经成熟,那些是堪能接受佛的教化的,菩萨就运用他的神通变化,示现佛身,出兴在那个世界,教化众生,接引, 众生, 皈依佛门。菩萨接引那些众生,他并不是敷衍了事,潦草塞责图个好听的名就算事。菩萨是不畏艰难困苦,一直要把他所教化的众生,教到能得到一切智慧,至一切处的智慧境界,并且普遍对众生讲说佛有无量的自在——随心运用的神通之力。

法身遍往无有差别。平等普入一切法界。如来藏身,不生不灭,善巧方便,普现世间。证法实性,超一切故。得不退转,无碍力故。生于如来无障碍见,广大威德种性中故。

法身遍往:这是说佛的法性身,他能遍往诸佛的国土,处处一样没有不同的。平等普入:则为佛的智身,他普遍深入一切的法界。如来藏身: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灭的。如来藏身是以善巧方便,普遍出现到一切世间。证得诸法的真实性,因为诸法实性能超越一切有形有相的缘故。菩萨能得到念不退,是他有菩提心,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菩萨是修大乘果位,他决不会退转到二乘的果位。他恒常精进,修习正法,因为他已得到圆融无碍的智力,不受一切障碍的缘故。菩萨已生如来家,得如来藏身,永绝二障。得到如来权实无碍的知见,和如来广大威德的妙用,因为他已生在佛的种性中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其所种一切善根,愿于如是诸如来所,以众妙华,及众妙香,鬘盖幢幡,衣服灯烛,及余一切诸庄严具,以为供养。若佛形像,若佛塔庙,悉以如是。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不乱回向。一心回向。自意回向。尊敬回向。不动回向。无住回向。无依回向。无众生心回向。无躁竞心回向。寂静心回向。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修至一切处回向法的大菩萨,以他所种的一切善根,愿在十方诸佛的道场裹,用很多的上妙名华,很多种名贵的香,很多的锦绣鬘帐、华盖、高幢、长幡、宝衣、宝灯、巨烛,以及种种稀世的饰品,奉献诸佛,庄严道扬,供养在世的诸佛。若佛形像;菩萨不仅供养现世的诸佛,就是已入涅槃的过去诸佛的形像,和后人为灭度诸佛起的舍利塔,纪念诸佛造的庙,菩萨一概这样供养,没有差别。同时对于三世诸佛,也都一样用他的善根诚意回向,以回向而作供养。菩萨回向的时候,所谓不乱回向:不乱就是心裹没有杂念,也不妄想纷飞,而是正心诚意的回向。一心回向:心念集中,专心注意的回向。自意回向:自己开悟,不是藉其他的因缘所开的悟。以自己的善根回向,令获此回向利益者,亦能自己开悟。 尊敬回向:为恭敬三宝,因之回向。不动回向:不为善恶的境界而动摇,不为逆顺的境界而转移,以不动之定力来回向。无住回向:即不着住,不着住于人,不着住于法,人法皆空的回向。无依回向:乃不依于境界的回向。无众生心回向:菩萨为饶益众生,以自己所修善根回向一切众生,但不执着众生,亦不执着回向的功德,因菩萨无我相,众生相,知道我空,故行所无事,不著相回向。无躁竞心回向:躁是心急躁、脾气急躁。竞是竞争,事事好与人争胜负。无躁竞心就是内心不急躁,心平气和处事接物。在行为上平易近人,事事谦和,不于人争长短。如果一个人好胜心强。则每事好强逞能,不能歉让,易流于贡高我慢,恃才傲物。这种性情的人,即不能修道。所谓“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寂静心回向:寂静就是涅槃,正顺着涅槃来回向。以上十种回向,是分别显现菩萨修回向的心相。菩萨以此十种回向,回向给法界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实际。

复作是念

尽法界虚空界,去来现在一切劫中,诸佛世尊。得一切智。成菩提道。无量名字,各各差别。于种种时,现成正觉。悉皆住寿,尽未来际。一一各以法界庄严而严其身。道场众会,周遍法界。一切国土,随时出兴,而作佛事。

修十回向法中至一切处回向法的菩萨,又作这样的观想:尽法界遍虚空界,过去劫、未来劫、和现在劫,在这些时劫中的十方三世诸佛世尊,他们都证得了所有的智慧。他们修行圆满,功德具足,成就了菩提觉道。他们随愿示现种种身,在无量劫中随处示现,因之有无量的名字,每个名字都不同。在各个不同的时劫里,示现成等正觉——成佛。在种种的世界里住寿——住世,教化众生。佛的寿命是长住在世的,尽未来际也不入涅槃。有时为了应众生的机缘而示现入涅槃,那祇是一种善巧方便的度化方法而已。佛的悲心重,他是不会舍众生而入涅槃,其实他是到另一个世界去教化众生。每一位佛都是以法界的庄严而庄严其身。因为佛身就是法界,譬如我们常诵念的:“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这是佛的法身,所以遍满一切处。也就是以法界的庄严而自庄严其身。诸佛的道场,道场里离举行的各种法会,也是周遍法界,遍满所有的国土里。诸佛在十方的国土,随时都出兴于世,教化众生。在每一个国土里,都是平等广度众生,大做佛事,做佛所做的事。佛就因为要教化众生,所以他才修证成佛。我们现在想成佛,就要依佛所说的教法来修行。学佛的人,一天没有开悟,就应该常常生大惭愧。我们要知道从无量劫以来,就因为懒惰、不修行,所以才在六道轮回里流转生死,出不了生死的苦海。今生我们遇到了佛法,如果再不勇猛精进,那么,要等到甚么时候生死才能了!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不要好逸恶劳,躲懒偷安,以为这是便宜事。其实,从无始劫以来,我们就因为犯了躲懒偷安、好逸恶劳的毛病,所以到现在还是生了死,死了生,轮回不息。想到这里, 真令人痛哭流涕,生大惭愧。为什么我要这样懒惰?为什么我不精进修行?为什么我不勇猛用功?如果能常常这样回光返照,反求诸已,问问自己我做一个佛教徒,我对佛教有过甚么贡献?倘若有贡献,那我今后就应该增加我们的贡献。倘若没有的话,就要赶快努力,做一个佛教徒中最有力量的大护法,来帮助推动佛教的发扬,把法界推行到全世界,整个宇宙,遍法界,乃至推行到太空去,星球、月球去。也应该推行到每一个角落去,无一处不受到佛光普照,无一处不见闻到*轮常转,把才是我们佛教徒护法的本分,那才算尽了我们身为佛教徒的一点责任。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因为我观察到这儿修学佛法的六众弟子,有不少人希望开悟,想得胜妙的法益、开大智慧。这本不是妄想贪求,这是每个佛弟子应该有的希望和目的。不过我们不能光用心想,抱着希望不努力、不下功夫、不尽本分。那是得不到的,世间上没有空白说白话就可以得到成果的。要想开悟的人,必须要勇猛精进,拿出你的真心来,脚踏实地修行用功,为佛教尽责任,贡献自己的诚心和能力,那一定可以达到你的目的,实现你的希望。否则,空费时光,一无所成时,你决不能怪佛菩萨不接引你,因为佛菩萨他不骗人,但也不会受人的骗。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不同的宗教团体,虽说每个宗教的旨趣和目的各有出入,但却同样都在宣扬化人心,谋求人类和平,希望能达到世界大同的目的。这些宗教中,则以佛教的义理究竟、最深广、最真实,远胜其他各个宗教。佛教是尽虚空、遍法界,不特爱人类、救人类,佛的慈爱是普及一切生灵有情无情的。佛教在横的方面说,是量包尘沙;在竖的方面说,则是竖穷三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向外跑,跑不出法界。往里钻,是钻无可躜。佛教是无在无不在,无所不在的。佛教的精神,就在这个地方。佛教是全人类的,不是那一个国家私有的。虽说释迦牟尼佛是出现在印度,但佛教并不限于印度一个地方,而是遍法界的。所以每个佛教徒都应该坚信佛的教言,佛所说的真实道理,才是真能救人于生死的苦海,救世界达到如理的和平。这个责任是艰巨的、远大的,但愿身为佛的弟子们,要本着诸佛的教言义理,荷担这付重担,共同努力,自救救人,自度度人。

如是一切诸佛如来,我以善根普皆回向。愿以无数香盖,无数香幢,无数香幡,无数香帐,无数香网,无数香像,无数香光,无数香焰,无数香云,无数香座,无数香经行地,无数香所住处,无数香世界,无数香山,无数香海,无数香河,无数香树,无数香衣服,无数香莲

华,无数香宫殿。

修至一切处回向法的大菩萨他说:像前面所说的十方三世诸佛国土裹,出兴的无量诸佛如来,我愿意正心诚意以我所修的种种善根,普遍回向诸佛,也回向菩提和一切众生。我要用无数的香宝盖、无数的香宝幢、无数的香宝幡、无数的香宝帐、数的香宝网、无数的香宝像、无数的宝香光明、无数的宝香焰、无数的宝香云、无数的香宝座、无数的宝香经行地、无数的宝香居住的地方、无数的宝香世界、无数的宝香山、无数的宝香海、无数的宝香河、无数的宝香树、无数的宝香衣服、无数的宝香莲华、无数的宝香宫殿。菩萨供养诸佛的供品、无一不是上好的、珍贵的、无量数的,这是表示菩萨对于十方诸佛的尊重恭敬,真心、诚心,并以此庄严道场。

无量华盖,广说乃至无量华宫殿。无边

盖,广说乃至无边

宫殿。无等涂香盖,广说乃至无等涂香宫殿。不可数末香盖,广说乃至不可数末香宫殿。不可称衣盖,广说乃至不可称衣宫殿。不可思宝盖,广说乃至不可思宝宫殿。不可量灯光盖,广说乃至不可量灯光明宫殿。不可说庄严具盖,广说乃至不可说庄严具宫殿。不可说不可说摩尼宝盖,不可说不可说摩尼宝幢。

菩萨又用无量的华,做成伞盖供养十方三世佛,如果要详细的说,乃至于有无量的华宫殿。又有一望无边际的鬘盖,都是用珠宝做成的,如要往详细的说,乃至有无边际的鬘宫殿,用鬘造成的宫殿。 又有无与等比的涂香盖,如要往详细的说,乃至有无量涂香所造成的宫殿。又有不可以数计的未香盖,如广义的说,乃至有不可数无量那么多的以末香粉饰的宫殿。又有不可称量的衣盖,如往广大方面说, 乃至有不可称量的衣宫殿。又有不可以心思的宝盖,如往广大方面说, 乃至有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度量那么多的宝盖宫殿。又有不可量的灯光明盖,如广大的说,乃至有不可能量度那么多的光明宫殿。又有不可能用言语说的庄严具盖,如想广说,乃至有不可能说得清楚的那么多庄严具足的宫殿。又有不可能用言说,不可能用言说那么多的摩尼宝盖,和不可能用言说,不可能用言语表达的那么多的摩尼宝幢。菩萨以不可能用心思计度,用言语表达的无量无边上妙奇宝,供养十方三世诸佛,并庄严佛的道场。

如是摩尼宝幡,摩尼宝帐,摩尼宝网,摩尼宝像。摩尼宝光,摩尼宝焰,摩尼宝云,摩尼宝座,摩尼宝经行地,摩尼宝所住处,摩尼宝刹,摩尼宝山,摩尼宝海,摩尼宝河,摩尼宝树,摩尼宝衣服,摩尼宝莲花,摩尼宝宫殿,皆不可说不可说。

摩尼:是宝珠的总名,它的宝光,特别清净光明,不受一切的垢秽所染污。此宝珠所在的地方,必定增其威德。如果投到浊水裹,水即澄清。又名如意珠,它能遂心所求,皆能满愿。这种宝物,唯有德行的圣者才能享受,贪心的凡夫是见不到的。纵使侥幸获得,必遭受杀身之祸。不可说不可说是印度的数目名字,为大数目之一。

像前面所说的,不可说、不可说那样多用摩尼宝珠做成的宝盖。和又有不可说、不可说那样多用摩尼宝珠做的宝幢。以及用摩尼宝珠做的长宝幡、摩尼宝珠做的宝帐。摩尼宝珠做的宝网、摩尼宝珠做的佛宝像,摩尼宝珠的光芒远照十方无尽国土。摩尼宝珠的光辉好像火焰。直射到有顶天。摩尼宝珠的光彩如祥云飘浮在空中。用摩尼宝珠所做的佛座。用摩尼宝珠铺饰的经行地面。用摩尼宝珠装饰的住处。摩尼宝的刹土。摩尼宝的山。摩尼宝的海。摩尼宝的河。摩尼宝的树。摩尼宝珠贯串成的宝衣服。摩尼宝的莲花。摩尼宝珠庄严的宫殿。以上这种种以摩尼宝珠做成的饰物,没有一样不是无量无数,不可以用言语形容。

如是一一诸境界中,各有无数栏楯,无数宫殿,无数楼阁,无数门闼,无数半月,无数却敌,无数窗牖,无数清净宝,无数庄严具。以如是等诸供养物,恭敬供养如上所说诸佛世尊。

如前面经文所说的每一个境界中,都有无数的七宝栏楯——栏干显现,无数的宝宫殿显现、无数的楼阁显现、无数的门闼显现、无数的半月型的门窗显现、无数的城墙垛口显现¬——却敌就是城墙上的垛口,用以退却敌人的。无数的大窗小窗显现、无数的清净七宝显现、无数的庄严宫殿及道场的供具显现。菩萨用这些最珍贵七宝所成的宫殿住处等等供养物,恭敬供养如上所说的十方三世诸佛世尊。

愿令一切世间,皆得清净。一切众生,咸得出离。住十力地。于一切法中,得无碍法明。令一切众生,具足善根,悉得调伏。其心无量,等虚空界。往一切刹,而无所至。入一切土,施诸善法。常得见佛,植诸善根。成就大乘。不着诸法。具足众善,立无量行。普入无边一切法界。成就诸佛神通之力。得于如来一切智智。

修至一切处回向法的这位大菩萨,他又发愿,说:我愿仗十方诸佛的大威神力,令一切世间都得到清净。愿所有的众生,都能永离恶道,和六道的轮回之苦,而能住十力地——住到佛地,永远不受轮回的痛苦。又希望一切众生能修学正法,了达诸佛。对于诸法能真知实解。得到圆融无碍的智慧光明。不单自己得大善根,也令一切众生具足善根,所有不良习气、烦恼无明,都调伏柔和,灭除尽净,使心如虚空,清净明朗。菩萨虽然常常在十方国土中来住,可是并不动于身,而无来去的迹象,这就是菩萨的心等虚空无量的修行功行。菩萨常深入其他国土裹去,他并不是去观光游览,而是应机赴缘到那儿去度生,布施种种善法,教化众生习行一切善法。菩萨慈悲为首,普度众生,所以他能常常见佛,供养三宝,亲近三宝,在三宝前种植种种善根,修行菩萨道,成就大乘的功德,圆满修集大乘行门。菩萨的成就,如此殊胜,但他对于诸法,却没有一点执着。菩萨具足了一切众善,建立了无量功德,普遍入于无边的所有法界,成就了犹如诸佛的神通力量,也得到了如佛一样的智慧中的大智慧。

譬如无我,普摄诸法。我诸善根,亦复如是。普摄一切诸佛如来,咸悉供养无有余故。普摄一切无量诸法,悉能悟入无障碍故。普摄一切诸菩萨众,究竟皆与同善根故。普摄一切诸菩萨行,以本愿力皆圆满故。普摄一切菩萨法明,了达诸法皆无碍故。普摄诸佛大神通力,成就无量诸善根故。普摄诸佛力无所畏,发无量心满一切故。普摄菩萨三昧辩才陀罗尼门,善能照了无二法故。普摄诸佛善巧方便,示现如来大神力故。普摄三世一切诸佛降生,成道,转正*轮,调伏众生入般涅槃,恭敬供养,悉周遍故。普摄十方一切世界,严净佛刹咸究竟故。普摄一切诸广大劫,于中出现修菩萨行无断绝故。

修十回向至一切处的大菩萨,他能成就大乘,不着诸法以及得如来一切智智,是因为他能普摄,普遍摄受。譬如说无我的我空法,和普遍摄受种种法。所修集的善根,也能和无我法相摄,如同摄受诸法一样。我的善根也普遍和诸佛的善根相摄。诸佛所修的行门,我也修。诸佛所行的功德,我也行。我普遍摄受诸佛,都能一一供养,从不忘漏一位佛不供养的,决不会发生有余和不足的情形。我又普遍摄持种种无量诸法,对于诸法的真实义理,我也能完全悟入,完全明白而能实行,没有一点障碍。菩萨不仅摄受诸佛的善根和诸法的实意,他也普遍摄受十方世界一切行菩萨道的菩萨,修菩萨行的菩萨,他们所修所行的,都同样究竟,他们所集的善根,也是相同的。诸菩萨所种的善根,他也种这种善根。诸菩萨所修的善根,他也同样修这种善根。诸菩萨最初所发的菩提心,增长种种善根,他也是在最初发菩提心,以增长诸善根。他又普遍摄受十方世界诸菩萨所修行的行门。修至一切处回向的大菩萨,以他从前发的大愿大力,使令诸菩萨和他自己所发的愿,都能圆满,也圆满得到如佛的十力。他又普遍摄受十方世界诸菩萨所修的妙法,和他们证得的清净光明的智慧。菩萨因为得到了一切法的光明智慧,所以他能了达诸法,深悟诸法宝相,彻底通达无碍,妙用圆融。又普遍摄受十方诸佛大威德大神通力,也能成就这种威神之力。菩萨权巧方便,教化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成就他们的善根。又普遍摄受诸佛的十力和四无所畏,发佛所具有的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满一切众生的愿。又普摄十方世界诸菩萨的三昧和四无碍智。四无碍辩才是法无碍辩才、辞无碍辩才、义无碍辩才、乐说无碍辩才。四无碍辩,就是四无碍智。陀罗尼是梵语,中译为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修至一切处的菩萨,他普摄了诸菩萨的三昧、辩才、陀罗尼,他都能照了,能观照诸法,了达诸法,都是不二法门,第一义谛。又普遍摄受诸佛所具有的善巧方便法,教化众生,而且能示现如佛的大威神力。又能普遍的摄受三世中每位佛,从兜率天降生人间,八相成道的过程。如入胎、住胎、出胎、成道,以及转正*轮,调伏众生,乃至入般涅槃。并且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每一个国土,都有一位佛,他无不周遍供养的。又普遍摄受十方一切的世界,令每一个国土,每一个佛刹,都以他的善根功德,而成为清净的国土,庄严的佛刹,无一不达到究竟的境界。又普遍摄受一切广大的时劫。这位修回向法门的大菩萨,他在每个时劫中都出现于世,修菩萨行,行菩萨道,饶益众生,拯救众生,教化众生,这些佛事永远不会断绝。以上十二句普摄,分别说明这位菩萨的愿望,以普摄善根回向,于理事方面,靡不周全,成就菩萨自利的德行,然后利及众生。

普摄一切所有趣生,悉于其中现受生故。普摄一切诸众生界,具足普贤菩萨行故。普摄一切诸惑习气,悉以方便令清净故。普摄一切众生诸根,无量差别咸了知故。普摄一切众生解欲,令离杂染得清净故。普摄一切化众生行,随其所应为现身故。普摄一切应众生道,悉入一切众生界故。普摄一切如来智性,护持一切诸佛教故。

上面的一段经文,是说修至一切处回向法的大菩萨,他普遍摄持十方诸佛的善根,普摄诸佛所说的诸法实义,普摄诸世界中诸位菩萨的法门,而得到大智慧的清净光明,以及诸佛的大威德、大神通之力。现在特别表扬菩萨是慈悲为首,平等护念众生的伟大精神。菩萨不仅是普摄诸佛和诸菩萨的优点,和诸法的实相,他也普遍到四恶趣的众生中,到六道轮回示现种种众生的身形,受生各类的众生,摄受各类的众生,教化各类众生,令他们脱雕六道。又普遍摄受一切众生,令那些众生都具足犹如普贤菩萨所修的菩萨行,修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又普遍摄持一切诸惑,像粗惑、细惑、麈沙惑、见惑、思惑、无明惑等。令众生的诸惑习气都得到清净。又普遍摄持一切众生的诸根,众生的根性,各个不同,菩萨都能了解,纵然有千差万别,菩萨仍然很明白众生诸根的趣向。又普摄一切众生所了解的,所欲求的。如果了解的是邪知邪见,所欲念的是杂染的、污垢的,就教化他们远离不正当的解欲,而得清净的本体。又普摄一切教化众生修行的行门,随众生能相应的,而为众生现身说法。又普摄一切与众生相应契合的。佛说的正道,用神通变化的善巧方法,深入各类众生裹去,同类相摄,方便教化。又普遍摄受十方三世诸佛的智性——就是诸佛成就的智慧,菩萨用所摄受的智慧,护持诸佛所说的教法。这一段经文,是显明修至一切处回向法的大菩萨。成就利他的功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时,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不于业中分别报。不于报中分别业。

诸位佛的弟子!修至一切处回向法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以他所修的种种善根,如前面经文所说的方法回向时,他是本着无有所得,一切皆空的功行。虽归无所得,而仍能圆满菩提。不著于意自在方便而不违真实义理。菩萨他不着重在造甚么业,受甚么果报;不在这上面用心思,因为他知道“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的道理。虽然他能知道这个道理,但他并不在这个业中,来分别有什么果报,更不执着,在所受的果报里头,来分别他造的是什么业,受的是甚么报。菩萨对于受苦,他认为是了苦,受报是了报,所以菩萨是畏因不畏果。反过来说,众生是畏果,而不知道畏因的道理。菩萨在因地时,随时谨慎小心,决不造诸恶业,就不会担心将来受恶报。所以我们每个人,能事事慎重于开始的时候,一定不会受不善的果报。如果是应该受的业报,菩萨也是受之泰然,乐而安之。

虽无分别而普入法界。虽无所作而恒住善根。虽无所起而勤修胜法。不信诸法而能深入。有于法而悉知见。若作不作,皆不可得。知诸法性,恒不自在。

修至一切处回向的大菩萨,他虽然对业和报不执着,不在这上面费煞心思,但他的行为,自然地造成种种的善业,因为菩萨已舍离了一切的恶业。不必着意,顺其慈心,普入于法界,教化一切受苦的众生。菩萨他虽早巳知道诸法皆空、行而未行、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作而未作,他仍恒常修种种善根,从不曾忘了栽培善根,修积福慧,所谓“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这就是恒住善根的一种表现。菩萨了达法性本空,知业无实体。倘若业有实体的话,不要说每个人的业充满虚空了,就是一个人的业实体,就可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幸亏业性本空,无形无相,虚空仍然是虚空,众生的业障仍然是各自的业障。虽无所起:一切法的本体,是寂灭性的,无生无起的。心经上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就是说的法的本体。虽说如此,但是菩萨并未因此而放逸,他还是勤修圣法,精进勇猛修学种种殊胜法。虽知业性本空,他还是随时注意造诸善业。不信诸法:这并不是说,菩萨已经知道法性是空的,就不相信一切法,而是说菩萨知诸法空,不执著于法空,仍然能深入诸法实相,这是菩萨的境界。众生是先要能信,所谓佛法如海,要信才能渡。众生是要信,才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菩萨是已入圣流了,故没有一个信的拘束,也没个不信的荒谬言论。所以说菩萨虽不信诸法,而仍能深入一切法,他的心中也没存着个法相,可是他确能知道一切法的实相理体,也见着一切法的寂灭相。不有于法,而悉知见:无论是有,或者没有,都能知能见。若作不作,皆不可得:不管你作,或者不作,都是空的、无所得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切法性,它是常常不存在的、空的。菩萨知道诸法的法性,恒不自在。

虽悉见诸法而无所见。皆知一切而无所知。菩萨如是了达境界。知一切法因缘为本。

菩萨是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了达诸法空相,对于诸佛所阐扬诸法的生灭道理。悉知悉见,可是菩萨他并不执着他有所知、有所见,而是空无所见。菩萨他普遍知道一切法,但他却能无所知。这能知而不知,见而不见,以不动的大定来照了一切,只有菩萨才能这样的毫无执着,而又能了达一切境界。因为菩萨知道一切法,都是从因缘所生。因缘就是能生法的根本,是无形无相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又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又云“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就是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两位尊者追求多年,在偶然的机绿下,见着马胜比丘对他们所说。两位尊者立刻去谒见佛,并皈于佛的座下,顿证得阿罗汉的果位。这两首偈颂把因缘所生的法,说得非常清楚,也就是代表了佛教的重要义理,别于其他宗教的特点。

见于一切诸佛法身,至一切法离染实际。解了世间,皆如变化。明达众生,唯是一法,无有二性。不舍业境,善巧方便。于有为界,示无为法,而不灭坏有为之相。于无为界,示有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相。

菩萨因为能明了诸法因缘所生的道理,所以他能见到十方诸佛的法身。他离开了一切的染污法,就可以达到法的究竟实际境界。菩萨修行的功行,知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开世间的染污相,即是法的真实际。菩萨了解世间上的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如幻如化,凡是有形有相者,都是无常;凡有生有灭者,都是虚妄。菩萨明了通达,离了理就没有事可言,知道众生本来也有同佛一样的佛性,众生也都是由无为法中所生。无为法是无形无相,永恒的,佛性也是永恒不变的。因此众生唯是一法,无有二性。所以不需要舍离业和报的境界,而来教化一切众生,用善巧方便的方法,随顺机缘,适合众生业报的境界,分明事理因缘,面对现实教化众生,决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如此,菩萨在有为法的境界上,示现无为法的妙用,而不会因无为法妙用的缘故,而损灭破坏有为法的相。这个有为法的相还是存在,在无为界——无所为而为的、不为而为的法界里,示现有为法。他也不会分别执着无为的相。有为法是有形有相的世间法,是无常的,与真理相违,所谓世俗谛的。无为法是出世的、清净、真实、无形无相,永恒不变的,即第一羲谛。离开了世间法,没有佛法,常说佛法不离世间法。就因为有世间法,方显示出世间法的妙用、真谛。离开了无为法——佛法,世界就没有光明,没有了真理,众生等于沉在海底深渊。

菩萨如是观一切法毕竟寂灭。成就一切清净善根,而起救护众生之心。智慧明达一切法海。常乐修行离愚痴法。已具成就出世功德。不更修学世间之法。得净智眼,离诸痴翳。以善方便,修回向道。

修至一切处回向法的大菩萨,他根据前面经文所说,所以他能洞观诸法实相,知诸法毕竟寂灭相,是不生不灭的,寂然不动的。因此才能成就菩萨的清净善根。有了清净的善根,智慧增长,发菩提心,大悲为首,发愿救护一切众生。佛法如浩瀚的大海,菩萨有了如海的大智慧,所以他能明了通达如海一般的大法,深入法的究竟境界。菩萨为救护众生,常常乐于修行,因修行就可以离开愚痴我慢种种障碍,增长清净智慧。菩萨已经圆满具足成就了出世的善根功德。更不会再贪着诸世间的一切颠倒法,不清净的染污法。得到了清净智慧的明眼,离弃了一切愚痴,好像扫除了眼中的翳子毛病那样光明清凉。用善巧方便的方法,修持回向法门。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称可一切诸佛之心。严净一切诸佛国土。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具足受持一切佛法。作一切众生最上福田,为一切商人智慧导师。作一切世间清净日轮。一一善根充遍法界。悉能救护一切众生,皆令清净具足功德。

诸位佛的弟子1这位修十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法的菩萨中的大菩萨,用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作这样的回向——回向给法界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真如实际。菩萨这样回向,语语都能符合诸佛的心意,恰恰正好。菩萨又愿以他的善根回向诸佛,庄严十方的佛土、清净十方的佛土。菩萨以他的善根功德,饶益众生,教化众生,并且令众生都能成就道业。菩萨受持十方诸佛所说的法,圆满具足,无有余者。菩萨已修到了无所得的境界,所以他堪能被称为众生最良好的福田。有可以作寻求七宝的商人大队里最有智慧的大导师。又可以作世间上一轮清净的大日轮,好像太阳照耀着虚空一样。菩萨每一种善根,都充满了十方法界。每一种善根,都有救护一切众生的功能,令一切众生都得到清净的智慧,具足功德,圆满成就佛果。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能护持一切佛种。能成熟一切众生。能严净一切国土。能不坏一切诸业。能了知一切诸法。能等观诸法无二。能遍往十方世界。能了达离欲实际。能成就清净信解。能具足明利诸根。

诸位佛的弟子!这位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作像前面经文所说的方法回向时,能有甚么样的功用?有甚么利益?金刚幢菩萨说:我现在可以归纳起来,大概有十种的成就。(1)回向的利益能护持一切佛种。护持——是保护、支持的意思,保护成佛的种子,支持佛的慧命,不令断绝。甚么是成佛的种子?修行办道的人才能续佛的慧命。(2)菩萨将自己所修的善根,回向给法界众生,令他们得到回向的利益,善根增长,发菩提心,习行善法,善根功德,早日成熟, 圆满菩提佛果。(3)菩萨回向的功德力量,能够庄严十方诸佛的国土,又能使十方诸佛的国土更清净。(4)又能不坏一切诸业,即是不坏一切众生的善业,而且令其增长。一切的恶业,则使他消灭,破坏无余。 (5)佛法深如大海,浩瀚无际,但菩萨他已修证得殊胜的智慧,所以能深悟诸法的实相真谛。凡夫为什么不容易明了诸法,接受诸法的道理?就因为普通人的心智,为五欲所遮盖,没有清净的智慧。智慧是由清心寡欲的禅定中生起的。(6)菩萨因为修回向法门,意境清净,心量宽宏,所以他能了达诸法,而且不着诸法,能平等观察诸法。佛在金刚法会上曾对诸大弟子说过:“是法平等, 无有高下”。平等二字,不特祇说一切法平等无二,而且还包含有仁慈的意思在内。平等是真性的体,能等观诸法,就能修善,发挥诸法的妙用。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他是悲心切切,慈心平等关怀一切众生,这就是他能等观诸法无二的原因。(7)菩萨又能往十方世界,他道十方世界的目的,是去教化众生。他不会偏爱那一个世界好,或者他特别喜欢那一个世界的众生,而是普遍到十方世界,随愿随缘,普度众生。(8)菩萨因为修回向法门,得到最胜利益,参悟了明白诸法实际的方法,就是必须舍离欲念。假如不能离欲,贪爱执着五欲,就永远不会明白诸法真实道理。众生为什么不能成就道业,证得佛果?就因为被欲念所蒙蔽,颠颠倒倒,起惑造业,永堕轮回。如果能断欲去爱,尤其更要断绝淫欲的念头,修清净梵行,就能达到了诸法实际的境界。 这时,更应注意的:欲纵能断绝了,还要进一步去扫除能断欲的执着,那才是真正的断了欲。倘若你心中存著「我是离欲了,我是个离欲的阿罗汉,我已见到法的真际了,我已开悟了”,这样,不特可以证明这个人还没有断欲,恐怕他还被欲所牵着呢!真离了欲的人,是不会著于离欲的思想。他的心境空明,已无所谓欲的存在了。菩萨修此回向法门,能了达离欲的方法,无著无依,见到诸法实际的境界。诸位信士!为什么要离欲?因为佛所以能证得妙觉佛果,就是没有欲了。想要学佛者,第一就要学佛能离欲——离世间的一切贪欲。所有三藏十二部经典,无论讲多少,都是叫人离欲。不管那一部经,都是讲这个。所以这次讲经,必定要强调这个“欲”字, 因为这个“欲”字,他可以演变出无量无边,不堪设想的后果——大而成佛果,小而能身心安乐,都在这个“欲”字上转变。成佛或者堕落,都是它的因素。 离了这个“欲”字,则没有可说的经典。你们不要轻看这一个小毛病, 无论在家人、出家人、佛弟子、非佛弟子,都不容易把这个小毛病除去。如果能把它去了,任何人都可以证得阿罗汉,证得佛果。阿罗汉就是已离欲了。在金刚法会上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您说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可是我不会作这个想法,我也不会自赞我是个离欲的阿罗汉,是人中的第一。倘若我这样想,这样说,那我还是着住在这个相上了”。不能离开这个相,而又自以为了不起,那是根本错误的。(9)菩萨又因为修此回向法门,成就了清净的信解。以他的回向功德,得到真正的、清净的、唯一不离染的信心,从此不会再有不清净的信解,诸魔外道再也不能动摇他了。清净信解是能上契诸佛之道的正解。(10)菩萨修此回向法门,能令他得到具足和明利的诸根。诸根是指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具足诸根,就是六根都完全,不会没有眼,或者纵使有双眼睛的外形,而是瞎的、看不见东西。有对耳朵在头的两边,而是聋子、听不见声音。有个鼻子挂在面上,而嗅不出香臭。有条舌头在口内,而尝不出味道。有个身体驱壳,而不生触觉。有个意根但不能缘法,这都是六根不具足,缺乏它本来的功能。具足明利的诸根,则是六根即圆满无缺,而又明又利。 如眼能看得清清楚楚。耳能听得清清楚楚,所谓耳聪目明。鼻能嗅得清清楚楚。舌能分别五味清清楚楚。身的触觉也很敏感。意缘法也缘得明了正确,这就是名利的表现。菩萨修此回向法,就能得到诸根具足圆满,和它本有的功能明利的利益。以上就是菩萨修回向法的成就。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四至一切处回向。

诸位佛的弟子!以上所讲的,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所修的十回向法门的第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法的过程和境界。诸位善信士!我们听到了这段经文,应该学这位菩萨,脚踏实地,用功修行。不是听了就过去了,就完结了这一次听经的事了。听了如不实行,等于没有听一样。听经闻法,是给我们一个指路的明灯,藉灯的光,照明我们应走的大道,就要照着这条路向前去修行。假如你已知道这条路而不去走,便始终不会达到你的目的地。假使你希望到达到你要去的地方,就必须要依教奉行,依法修行,真真实实勇猛精进的修行。

菩萨摩诃萨住此回向时,得至一切处身业,普能应现一切世界故。得至一切处语业,于一切世界中演说法故。得至一切处意业,受持一切佛所说法故。得至一切处神足通,随众生心,悉往应故。得至一切处随证智,普能了达一切法故。得至一切处总持辩才,随众生心令欢喜故。

这位修至一切处回向法的菩萨中的大菩萨,当他正在修此法门的时候,这并不是说他住在回向中不动了、停止了。也可以说他一心专注这个法门,心不生他念。经中常称菩萨摩诃萨,“摩诃萨”是大的意思,是指菩萨中的大菩萨。这个大,是分别这位菩萨不是初发心的菩萨,他曾发大菩提心,修行已历若干时劫,有最上的智慧,大悲为首,慈心普度众生,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普遍行菩萨道,像这样的菩萨,就被称为大菩萨。凡夫如果发大心学修菩萨行,对人慈悲能忍能让,肯布施能舍,恭敬三宝,精进学道,这样的人,不论在家出家,也常被人称为菩萨,这叫凡夫菩萨。如能生生世世发心修行,也就会成为登地的大菩萨,进而圆满达到佛果。这儿说的大菩萨,是说他因为修这个回向法,而得到三业上的大用。他虽然还没有证得佛果,可是他已经能有千百亿的化身,好像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渡人舟”。这位菩萨他也得到至一切处的随应身的身业,不论那个世界,随缘应现,教化众生。这就是菩萨修至一切处回向法,所得到的身业的利益妙用。他又得到至一切处的语业上的利益。菩萨能在一切世界中演说佛法——遍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地方的众生,都能听到菩萨说的佛法,也不需要麦克风,或者有电台转播。无论有多远,所有有缘的众生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同佛一样。“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菩萨他因为修得了遍至一切处的语业利益,所以每个世界的众生,都能听得到他说法的声音,每一类的众生都能听懂他说的法,而且还觉得菩萨是在那儿专对他们说法呢!这就是菩萨所得到的,在语业方面的神通妙用,所以说能于一切世界中演说法故。菩萨在意业上,也得到至一切处,受持诸佛所说的法。他能到众生的心里去说法,能普入一切众生的身,而为众生来回向,令一切众生渐渐改恶向善,发菩提心。如像我们每个人发的菩提心,能日渐增长,精进真心修行,这就是菩萨的意业,到我们的意念里来了。我们的菩提心才一天比一天茁壮,才能受持一切的佛法,深印在八识田里,永远不忘。记忆经典、辽达佛法的义理、背诵陀罗尼。 我们之能身受心持,就是受了菩萨意业的帮助,这就是菩萨在意业方面所得的妙用。这也是菩萨修至一切处回向法,在意业方面的成就,所以他才能受持一切佛所说的法,自利而又利益众生。以上是说菩萨修此至一切处回向法门,所得的三业之体。

菩萨又得到至一切处的神足通,尽虚空遍法界,无入而不自得焉。他愿到甚么地方去,就到甚么地方去,再有多远他也不需要飞机轮船,一刹那间就到达了,这就叫神足通,神速快捷,不受任何障碍。随着众生的心念,观察所得,便到那儿现出一个应化身,教化众生,满众生的心愿。菩萨有因为修此回向法,得到至一切处的随证智。这种智慧能令人不论遇到甚么困难,不管是怎样复杂的事,就能立刻明白困难的症结,而顺理成章,有条不紊的处理圆满。不但明白发生的境界,还明白一切法是从缘生从缘灭的道理。 菩萨怎么会明白的呢?就因为他得到了随证智。这种智慧是无障无碍的,所以对任何事、任何境界,都能很快的迎刃而解,好像用快刀斩乱麻,立刻了断。用刀刃比喻随证智,是很恰当的。随证智就是能见事省事的智慧。古德常说:“见事省事出世间,见事迷事堕沉沦”。堪称“见事省事出世间”的贤人。普通人因为没有随证智,所以就遇事糊涂,不知如何处理,往往凭着自己的我执偏见,颠倒行事,后果不堪设想。或者左右为难、彷徨无主,弄成“事绊人”,绊在那儿如入了大定,不知怎样做才好。 这一停顿,把一切事都耽误了。人办事,是迎刃而解;事绊人,就堕沉沦。菩萨得到随证智,普遍能够了解诸法实相,行事通达无碍。

菩萨又得到至一切处的总持辩才,能随顺众生的心愿,令众生皆大欢喜。总持,即梵语陀罗尼。总一切法,持无量羲。持善不令散,持恶不余生。辩才,即四无碍辩,又称四无碍智。即法无碍辩,羲无碍辩,辞无碍辩,乐说无碍辩。菩萨因为修至一切处回向法,得到了总持上的无碍辩才。因之菩萨能随处教化众生,随顺众生的根性,因材施教。随众生的欢喜心,接引众生,令众生们都能遂心满愿,如意吉祥,皆大欢喜。众生心性各个不同,譬如吃东西就各有所好,有的愿吃甜,他就给糖。有的喜酸,他就给柠檬。有的好辣,他就给辣椒或芥末。总之,他总是令众生满意,不会令众生失望。菩萨是真心慈悲,为了满众生的愿,他甚至下地狱代众生受苦,都不发一句怨言。他祇希望看到众生欢喜,决不愿见到众生愁苦。学佛的人,应该跟菩萨学习,常常记得令他人欢喜,不要只为自己的好恶着想。学菩萨道、修菩萨行,是利他,不是利己,应以众生为前提。众生欢喜的,于众生有利的事情,就应该踊跃去做。菩萨从不考虑对自己有无利益。菩萨就是这样愚痴,以上是菩萨修至一切处回向法,所得的三业之妙用。

得至一切处入法界,于一毛孔中普入一切世界故。得至一切遍入身。于一众生身,普入一切众生身故。得至一切处普见劫,一一劫中常见一切诸如来故。得至一切处普见念,一一念中一切诸佛悉现前故。

菩萨因为修至一切处回向法,又得到至一切处,深入十法界的功用,能够在一根毫毛孔里,普遍入一切的世界。法界可以分为十种的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这四个称为圣法界。天、人、阿修罗——这三者称为善法界。畜生、饿鬼、地狱——这三个称为恶法界。有时也称为佛道、菩萨道、声闻缘觉道、善道、恶道。阿修罗多由于瞋心重、憍慢、多疑的原因生于此道,他性好勇斗。男丑女美。人及畜生、饿鬼中,凡好斗、脾气壤、憍傲、多疑者,都可列入修罗类,他有天福没有天德,所以还算为善道。菩萨修这个至一切处回向法的缘故,就能很自由的普遍到十法界去,见佛闻法,普度众生。最神妙的是他能于一毛孔中普入一切世界,这不是幻术,而是菩萨修行的功夫才能有此境界。这就是所谓的“圆融无碍”的境界。能于小中现大,大中现小,大小无碍,事理无碍,自他无碍,一切一切都圆融无碍。所以才说“于一毛孔中普入一切世界”。毛孔虽然小,十方世界现在裹边,也不觉得狭窄。十方世界虽然大,纳入其中也不觉得世界怎样大。有云:芥子纳须弥,就是这种境界。又得至一切处遍入一切众生的身的功用,而且能于一个众生的身,普遍入到一切众生的身。菩萨一身入一切众生身,一切众生身也没有离一菩萨身,这是自他无碍的境界。菩萨又得到至一切处,能普遍见到三世的时劫,在每个时劫裹,又能常常见到十方三世出兴的诸佛,以及佛大转*轮,度一切众生,最后示寂入涅槃等,八相成道的境界,无一不历历在目,这是时间上的无碍智。菩萨又得到至一切处的普见念,在一一念中一切佛都能显现在他的面前。人最微细的就是一念,在一念中心里想的什么,常常自己都不能觉知,可是修至一切处回向的菩萨,他不特能知道自己的念,而且还能普遍知道一切众生的念。在每一个念裹边,前念、后念、今念,念念之中十方三世诸佛都现在其前,所以菩萨常常见到诸佛。这一节经文,是说修至一切处回向法的大菩萨,他在三业的功用上,得到了任运自在的利益,自利利他圆融无碍的境界。

佛子!菩萨摩诃萨得至一切处回向,能以善根如是回向。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修此第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法的经过中,能以他所修集的种种善根,像经文中所说的,给十方三世诸佛回向,给遍法界众生回向,为菩提觉道回向,为真如实际回向。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内外一切诸世间 菩萨悉皆无所著

不舍饶益众生业 大士修行如是智

金刚幢菩萨演说完第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法,当尔之时,他仰承十方诸佛,毗卢遮那佛,和释迦牟尼佛,诸佛世尊的大威德神通之力,普遍观察十方世界中的众生因缘,以及法会中诸位菩萨的反应,于是又用偈颂把前面的长行,综合其重要的义理,再说一遍,以便利后世一切众生——包括目前的我们,容易明白。

菩萨修此至一切处回向法,就可普至内外一切世间。内而身心,外而诸世间。尽虚空遍法界,菩萨面对着如此广大的境界,能够内无身心,外无世间。菩萨什么都不执着,既不执著于他的身心,更不执著于一切世间的境界。虽无所著,但他时刻不忘于众生。为了饶益众生,他精勤行道,慈悲修慧,不舍离修行饶益众生的善业。菩萨所修行的、所追求的,是如何能令众生得到利益,用怎样的方法,而能善巧方便教化众生的智慧。

十方所有诸国土 一切无依无所住

不取活命等众法 亦不妄起诸分别

在十方的世界内所有无量无数的诸佛国土,菩萨他都无所依恋,也不厌恶那一个国土,也没有一定永远住在某一个国土里。他是遍十方每一处佛土都去,但并不执着是自己私有的地方,菩萨不贪名闻利养,更不会修不正当的五邪命法,以为活命的手段。五邪命法是出家人,用一种不正当的方法,巧骗别人的钱财为生活。五邪命法就是(1)诈现异相。(2)自说功德。(3)占相吉凶。(4)高声现威。(5)说所得利以动人心。菩萨也不随便动妄念,或者对于人生分别心,或者对于事生偏见。菩萨修的是至一切处回向法门,所以决不会执着所依,采取邪法活命,和妄起分别的心念。

普摄十方世界中 一切众生无有余

观其体性无所有 至一切处善回向

菩萨度众生,没有亲疏善恶美丑的分别心,没有爱憎的观念,而是普遍摄持十方世界中的一切众生,平等护念。他心中不会存著「这个众生不是我的亲友,就等以后再度;这个众生他是恶人,或者曾对我不友善,就慢慢再度;或者这个众生看来不顺眼,太丑陋,就不度;或者太穷了,没有给我供养,也不度”。菩萨没有这些好恶心和私见,他是普摄一切众生,不舍弃一个众生不度的。菩萨为什么要行菩萨道?就为了要利益一切众生,要教化一切众生,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成就佛道,所以说无有余——一个不令剩下,也不会度这个众生不度那个众生。菩萨观察每个众生都有佛性,没有其他的另一种体性。菩萨修此至一切处的善回向法,是要把所修集的善根功德回向给众生,令众生早成佛道。但他并不因此而执着这是他给众生回向的功德,菩萨是没有这种执着。佛在金刚法会中对须菩提和大众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就是说不著相,广度众生然不执著于自己的功德。

普摄有为无为法 不于其中起妄念

如于世间法亦然 照世灯明如是觉

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诸大菩萨。他们不是只修某一种法门。不像一般凡夫,一定选择与自己契机的法门来修学。菩萨他巳了解诸法实相的道理,所以他普遍摄受一切法。他不分别有为法——世间法、有漏的,和出世间法、无漏的无为法。他通达诸法,知道佛法不离世间法。他不会在有为法和无为法的中间,乱生出一些怀疑、臆测、妄念分别心。他对于世间法的看法,也相当重视。一个人如果对世间的正法——十善,都没有做得圆满,那还能修出世的无为法?常言:“未成佛道,先成人道”。人道就是世间的有为法。菩萨对世间法也是这样看法,他是看十善正法——人道。照世明灯,是说佛像一盏光明的大灯。普照世间,把世间的黑暗照破,成为光明的世间。金刚幢菩萨说:佛也是从这种道理中觉悟的。

菩萨所修诸业行 上中下品各差别

悉以善根回向彼 十方一切诸如来

这位修至一切处回向法的菩萨,他所修的种种业行,就是一切的善功德。这种善功德——十善的功德,有上中下三种口品类的区别。如果修大的十善,就成就上品的十善功德。修中等的十善,就成就中品的十善功德。修小十善,就成就下品的十善功德。所谓功不唐捐,只要为善,总有它的功德存在。所以每个人要随时谨言慎行,稍一不慎就种下了一个恶因。念念存着善心,就种下了善因。毋以善小而不为,积无量小善,也会成为大功德。菩萨把他所修的善根功德,完成回向于彼——彼就是一切众生,回向十方的一切众生,和回向给十方诸佛世尊。菩萨的心目中,时时不忘利益众生,时时不忘尊敬诸佛。

菩萨回向到彼岸 随如来学悉成就

恒以妙智善思惟 具足人中最胜法

菩萨修此回向法门,为的是度一切众生,希望法界的众生们得到他回向的利益,能够同登解脱的彼岸。他自己常随诸佛修学上妙佛法,都得到了成就,以所成就的功行又教化众生,令众生也知道修学佛法,也得到成就。菩萨恒时善用他自己修得的殊妙智慧,正念思惟诸法实相及审察所修行的六度万行,是否能符合诸佛之语意。菩萨就像这样勤修诸行,具足了人中最殊胜的妙法,和圆满的功德。

清净善根普回向 利益群迷恒不舍

悉令一切诸众生 得成无上照世灯

甚么是清净善根?就是修出世法成就的善根,纯净无一点杂染的善根。世间的一切法,即令做到至善至美,总不免有点染污。修行人欲达到佛果,须经历三大阿僧祇的时间,还要生生世世不间断的修学,才能把染污、习气和无明惑断尽,才能威就圆满的清净佛果。修回向法的菩萨,他已修行历若干时劫了,所以他已成就清净的善根。他以所成就的清净善根,普遍为一切众生回向。群迷就是众生的代名词,一切众生都是迷而不觉,迷惑得颠颠倒倒,黑白不分,是非不明。不是少数这样,而是无量数,所以说群迷。菩萨大慈大悲,一心愍念众生,看到众生这样迷误不觉,颠倒沉沦,所以他恒不舍弃这些众生,把善根回向他们,教化他们,令这些无量数的群迷,都知道“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都能了生脱死,永离轮回,到达涅槃彼岸。更愿意令一切的众生,能成就无上的道业,将来证菩提佛果。智慧之光普遍照耀世间,犹如照世的明灯,破除世间的黑暗。

未曾分别取众生 亦不妄想念诸法

虽于世间无染着 亦复不舍诸含识

这位修回向法的大菩萨,他对于众生用慈眼看待,平等心教化,没有分别心,无所选择。不是说这个众生,他给我叩了一个头,我就欢喜他、教化他。那个众生没有向我叩头,我就不理他、不教化他。凡是有缘的众生,他都欢喜都接引都教化,没有生过分别心,也不取著于众生相。菩萨对于诸法,从不怀疑和妄加臆测,他是本着自己的妙智,观察诸法,正念思惟一切诸法,用正法教化一切迷误的众生。菩萨虽与凡夫同处在一个世间、和世俗人一样生活,可是他能不染著于世俗之境。他虽随顺众生,也不染著于众生的习气。他虽然勤修梵行,也不因之而就舍离众生,远遁深山,做个自了汉,独善其身。所以说他也不会舍弃诸含识。含识,也是众生的代名词。菩萨是人在尘心出尘,犹如井裹栽花不染尘。

菩萨常乐寂灭法 随顺得至涅槃境

亦不舍离众生道 获如是等微妙智

菩萨所修的是寂灭无为之法,他的心念已很自然的常呈现寂净的境界,所谓八风吹不动,决不会被外境所转动。他乐于修寂减法,更乐于安住寂静。虽然如此,但他不舍众生,要度化众生,而众生的根性又不齐等,必须用种种方法,善巧方便去摄受众生,就得随顺着众生的心性,采取契机的方便法,慢慢地把那些迷惑的众生,引导到正法的路上,教化他们生信心、发菩提心、学修菩萨行、学行菩萨道,以至能令一切众生明白不生不灭的道理,到达究竟的涅槃境界,和具有常乐我净的涅槃四德。亦不舍离众生道——众生道包括六道:天、人、阿修罗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菩萨他并不是只度三善道的众生,他也不会舍离三恶道的众生。众生起惑造业,总在这六道中打转,菩萨为要度众生,也只得跟着众生在六道中漂沉,一直要把他所度的这个众生,度到解脱彼岸,他才放心再去度另一个。他的身随着在六道轮回裹转,但是他的心愿不会受到染污,因为菩萨已经获得到大智慧,无上微妙的大智慧。

菩萨未曾分别业 亦不取着诸果报

一切世间从缘生 不离因缘见诸法

菩萨修行不辞艰辛,他为的是要济度众生,他不曾着意在自身的业和报上。他本着慈悲心,行所无事,决不会先存着获一个好果报的心,才去行菩萨道。修行人能达到菩萨的果位,他的三业早巳获得了清净,所做的一切事,无一不是善业了,何用再去计较修善业得甚么 好果报的事。一切世间上的事事物物,没有一样不是从因缘生的。释迦牟尼佛当年教诲诸大弟子时,对于诸法的生灭解释,说得非常明确,许多弟子因了解佛阐明的道理,证得罗汉果位。如:“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修此回向法的大菩萨,他已通达明了这个道理,所以他才能发大菩提心,修这个回向法门。如果每个修行人都能明白离了因缘,就见不到诸佛的道理,放下一切执着,自然也就成了菩萨。

深入如是诸境界 不于其中起分别

一切众生调御师 于此明了善回向

修回向法的大菩萨,他已经深入于前面所说的这种寂灭境界,了达诸法空相,不会在有为法和无为法上生分别心。一切众生的调御师——就是说的这位修回向法的菩萨,他是所有众生的调御导师,和驾御领导众生的大善知识,教导有方的好导师。菩萨明白了种种法,得到了通达无碍的智慧,任运自如,以此善根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实际,而无有执着。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城宣化禅师讲述

卷第二十五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无尽功德回向第五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尽功德藏回向?

金刚幢菩萨讲完了十种回向中的第四回向之后,紧接着称了一声佛的弟子!然后就提出第五回向法来,征询大家。诸位!你们可知道?甚么叫做菩萨中的大菩萨所修无尽功德藏的回向?在下面我当为诸位解说。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忏除一切诸业重障,所起善根。礼敬三世一切诸佛,所起善根,劝请诸一切诸佛说法,所起善根。闻佛说法。精勤修习,悟不思议。广大境界,所起善根。于去来今一切诸佛,一切众生所有善根,皆生随喜,所起善根。去来今世一切诸佛善根无尽,诸菩萨众精勤修习,所得善根。三世诸佛成等正觉,转正*轮,调伏众生,菩萨悉知,发随喜心,所生善根。三世诸佛从初发心,修菩萨行,成最正觉,乃至示现入般涅槃。般涅槃已,正法住世,乃至灭尽,于如是等皆生随喜,所有善根。

金刚幢菩萨又称了一声法会中的诸佛弟子后,接着就开始阐演第五种无尽功德藏回向的法。他说:这位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是怎样修行这回向法的呢?是以忏除一切诸业重障,所生起的善根,回向给法界众生的。忏是觉悟已犯的过失,在佛前陈露。悔是既经觉悟过失,以后改过再不重犯,清净修行。所以“忏悔”两个字经常连在一起用。佛教中常举行礼忏仪,就是集体诵忏悔文和礼佛,以求消业障和悔过自新。佛弟子们不论出家在家,日必在佛前自忏,为自净其心的修持。忏除是忏悔而除罪的意思,要除灭一切的诸业所造成的重障。这儿说的诸业,是指一切的恶业。恶业能成为很厉害的障碍。就以听法师讲经来说:人的身躯虽然坐在佛堂,但你不一心两耳专一听讲,时而打闲岔,打妄想,或者看其他的书;这样都会成为业障,也会错因果。障就是障得令人愚痴,生不起智慧,更不能生起善根。如果不忏悔。障就不能消除。倘若你希望生智慧,起善根,就必须在佛前诚心忏悔。

经上告诉我们:“忏除罪障,随喜福德”。怎样又说会错因果呢?你们不见社会上许多人作事,总是落后别人一步。比如买彩票,自己的号码往往与那个中头彩的人,就上下差一号。又如做生意。眼看别人做这笔买卖赚了大钱,等你去做时,刚好行市变了,不特没有赚到,反而丢了老本。很多事,就这样差之毫厘,而结果天地悬殊。这都是在听经时不专一其心所造的业报,这个报就成了障。这个报障,令人事事赶不上机会,事事落在别人的后面,障得不如意事常八九,愚昧闇钝,颠倒颓丧。所以说凡能专心诚意听经闻法的人,他必定可以获得大利益,一定不会错因果。

这位修此回向法的大菩萨,他因为不忘忏除种种的业障,使令生起智慧,增长善根。回向众生,故成就了无尽的功德之藏。这无尽的功德就像宝藏,也可说宝库里所藏的,都是无尽的功德。菩萨由于在遍法界中,在无尽的境界中,将自己修积的善根,随时随地回向的缘故,所以成就了无尽的功德之藏。修此回向法的大菩萨,他对于十方三世诸佛的态度和礼貌,无时不是发自内心的毕恭毕敬。用最恭敬的身心,五体投地,入深法性,礼拜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十方诸佛世尊,而除我慢障,并且普遍代表十方世界的众生礼诸佛法僧三宝。菩萨这样修行,所生起无尽功德善根,并以此回向。菩萨又常常劝请诸佛,愍念众生,常住在世,转大*轮。说法教化众生,令众生能恒闻正法,离苦得乐。因为劝请诸佛说法住世,而获得无尽的功德之藏。菩萨闻佛说法之后,又能依法修行,而且是勇猛精进,精益求精的勤奋修习佛法。假若只听而不实践,那是得不到利益的。菩萨就因为能专一其心的听,切实依教修习,所以他能领悟。能有所领悟,则不思议的境界,广大的境界,就可以显现。这种境界不是普通人可以用心意来思想,用世俗的的言语可以述说或描写的,乃是由切实的修行功夫中自然成就的。当修行的功行达到某种程度时,就有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广大无边无际,这时就明白了这种境界。由于有了这种功行,就在其中生出无量无边的善根。菩萨如是闻佛说法精勤修习,获得无尽功德之藏,并以此回向。

菩萨又对于过去世诸佛所修的善根,过去世众生所有的善根;未来世诸佛所修的善根,末来世众生所有的善根;现在世诸佛所修的善根,现在世众生所有的善根——不分别是佛也好,是众生也好,菩萨皆等观随喜,而且赞叹。因为能随喜赞叹的缘故,其心量一定广大、柔和,就不会生嫉妒心和瞋恚心。菩萨修此随喜功德,所生起的善根,获得无尽的功德之藏。去、来、今十方三世诸佛所具有的善根,是无尽数,不知有多少的。十方三世的诸位菩萨,依如来的教言,精进勤奋,随喜修学诸佛的善根。这位修回向法的大菩萨,同样随喜修习,获得无尽的功德之藏。十方三世的每一位佛,当他们成等正觉——成佛之后的时候,必定大转*轮,演说正法,使令一切众生,能身心调伏。令刚强乖愎的众生,也都被调伏得合理合法,谦虚慈和了。菩萨对于这一切的善业,教化众生的方便法门。他都能领悟。也发随喜心,随喜诸佛转大*轮,如是生起种种善根,获得无尽的功德之藏。

三世诸佛从最初发心的时候,就发心修菩萨行,修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普度众生的难行苦行。经若干时劫。功行圆满具足,方成最正觉而证得佛的果位。成佛之后,教化众生,乃至示现入般涅槃——就是他教化众生的因缘,在这一方可以告一段落了,就示现入般涅槃,入灭了。佛示现入涅槃,离开了人间广大的众生之后,正法住世一个时期,渐渐进入末法阶段,乃至到佛法灭尽。这其中所经过的历程,各种不同的境界,时间空间上都有显明的变化。修此回向法的菩萨,他一一都随喜,以所生的随喜善根,成就了无尽的功德之藏。菩萨修行,昼夜六时,不舍忏悔、礼赞、随喜、回向,所以成就功德无量。

菩萨如是念不可说诸佛境界,及自境界,乃至菩提无障碍境。如是广大无量差别一切善根。凡所稹集,凡所信解,凡所随喜,凡所圆满,凡所成就,凡所修行,凡所获得,凡所知觉,凡所摄持,凡所增长。悉以回向庄严一切诺佛国土。

修此回向法的大菩萨,就像这样念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诸佛的境界。这个念字在这儿不仅只是心念口念,它还包含了观察的意思在内。菩萨正念思惟,观察诸佛无量无数的善根功德,成就的胜妙境界。菩萨是以他的胜妙智慧,深入思念诸佛的境界。菩萨也思念观察自己现在和过去一切所作,其中有如意的和不如意的事相,但他已了知这种种境界,祇是虚伪不实的现相,所以决不会令他起贪爱之心,也不会生瞋恚的执着。乃至于因发菩提心所得的无障无碍的智慧境界,菩萨也不生得失心。如是广大无量的种种不同境界,成就了广大无尽,种种不同的善根功德之藏。菩萨修行回向法门,凡是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凡是他所深信了解诸法的善根。凡是他曾随喜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和其他法界的众生所修集的种种巨细善根。凡所修的六度万行,功德具足,圆满成就的善根。凡所修习的法门,而成就的一切善根。凡所修行种种行门所有的一切善根。凡所修证而获得的胜妙善根。凡所能了知而觉悟法性生起的善根。凡所摄受诸佛的教义而心领行持获得的善根。凡所增长的一切善根——菩萨无一不是完全用以回向给法界众生,回向给菩提觉道,回向给真如实际,并以来普遍庄严十方诸佛的国土,及诸佛的道场。

如过去世无边际劫一切世界,一切如来所行之处。所谓无量无数佛世界种。佛智所知,菩萨所识,大心所受,庄严佛刹。

修此回向法门的大菩萨,他不仅祇回向现在诸佛的国土,也同样回向给过去世,无边无际劫那么长的时间中所有的十方世界,以及十方世界中诸佛修行的道场,和诸佛曾经降临过的地方。所谓无量无数佛的世界种,菩萨是一一诚恳回向,并回向给法界众生,回向给无上菩萨,回向给真如实际。凡佛的智慧所知道的,菩萨的智慧所能认识的,大菩提心,大慈悲心所能接受的容纳的,菩萨均以此庄严十方诸佛的佛刹。

清净业行,所流所引。应众生起,如来神力之所示现。诸佛出世,净业所成。普贤菩萨妙行所兴。一切诸佛,于中成道,示现种种自在神力。

清净业,就是无漏业。由于修六度万行,生起净行。因此净行而得自受用,亦即自利。这种清净业行,就是所流,像流出的清净泉水。诸佛菩萨将所修得的清净业行自利复以利他,以此教化众生,救拔众生于苦海中。随着众生的业缘,又助成而增长自己的清净业行。这 就如像凿一个池,把清净的泉水蓄起,即引水入池。所以说诸佛菩萨的清净业行,皆是由于修无漏的净行,和度化众生而成就的。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第九大愿内有这样几句经文:“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 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由此就知道菩萨化度众生,即成就了增上缘。清净业行就是所流,增上缘就是所引。菩萨所修清净的业行,乃是广众生一切的因缘而生出来这种无漏法,也是佛的神力所示现,也是修出世清净业所成就,也是普贤菩萨的妙行所兴起的。所有的十方三世诸佛,都是在清

诸位佛的弟子!以上所开演的长行经文,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所修行的回向法门中第五种回向,名为无尽功德藏的回向。

菩萨摩诃萨住此回向,得十种无尽藏。何等为十?所谓得见佛无尽藏,于一毛孔,见阿僧祇诸佛出兴世故。得入法无尽藏,以佛智力,观一切法,悉入一法故。得忆持无尽藏,受持一切佛所说法,无忘失故。得决定慧无尽藏,善知一切佛所说法秘密方便故。得解义趣无尽藏,善知诸法理趣分齐故。得无边悟解无尽藏,以如虚空智,通达三世一切法故。得福德无尽藏,充满一切诸众生意不可尽故。得勇猛智觉无尽藏,悉能除灭一切众生愚痴翳故。得决定辩才无尽藏,演说一切佛平等法,令诸众生悉解了故。得十力无畏无尽藏,具足一切菩萨所行,以离垢缯而系其顶,至无障碍一切智故。是为十。

菩萨中的大菩萨,当他修治圆满了第五种无尽功德藏回向法之后,便得到无穷尽的利益,犹如宝藏。现在归纳为十种无尽藏。是怎样的十种呢?金刚幢菩萨一一分别解释。每一种都先把它名目标出,然后加以说明:

(1)见佛无尽藏:菩萨修习圆满第五回向,可以得见无数量的佛,甚至在一毛孔中,都可以见到阿憎祇那样多的佛,出现到世间来教化众生。这是表示心性无大小,一多无碍之意。因为悟了、明白了就转识成智,智净影明,所以就有这种境界,并不是凡夫以意识显现的幻觉。

(2)得入法无尽藏:得到深入法之义理的智观。以如佛的智慧之力观察一切法,就等于一法。观一切法也是如同一法,因为菩萨已证知法理义趣。能以妙慧知法的密义,方便善巧,权实自在运用,所以他观一切法悉入一法。

(3)得忆持无尽藏:忆是记忆。持是受持;受之于心,持之于身。忆持就是说一个人的记忆力很强,所谓过目不忘。俗语说好记性。无论什么经典,祇要经过他的眼睛看过一遍,就永远记得。十方三世诸佛所说、今说、当说的佛法,他只要听过、看过,就永不会忘失,他必定能心领神会,依教奉行,古人说:“一历眼根,永为道种”。这就名之为忆持无尽藏。

(4)得决定慧无尽藏:决定就是有真知卓见的智慧,不会犹疑不决,人云亦云,优柔寡断的跟在别人后面作应声虫。面临任何事情,立刻就能把握着重点,认清是非,用智来决断,用慧来简择。菩萨的智慧是清净的,第一义谛的出世智慧,没有偏见、我见。凡夫的智是世间智慧,是不纯净的,一种我见偏见的愚夫表现。菩萨不但有无穷尽的决定智慧,他更善于明白诸佛所说的秘密方便法。甚么叫秘密法?就是为甲说,乙不知;为乙说,甲不知;甲乙彼此互不相知。方便法是根据众生的根基,对着众生的了解力,说出来的法,使众生很容易接受。这是教化众生不可缺少的智慧妙用。

(5)得解义趣无尽藏:义是法的真正道理。趣是义理的趣向。解义趣;是说菩萨得到了明白法的义理之所在。不特了一法的义理所趣,种种的法,种种的义理,种种的趣向。法理有深奥的道理,有浅显易见的道理,往往同样一件事,发生的时间、地方、人物的不同,运用法理分析时,则有出人之处。菩萨因为得到了解义趣的无尽智慧,他就能知道诸理趣的分齐。分齐就是指轻重、缓急、大小、深浅而言。

(6)得无边悟解无尽藏:悟是明白了,这儿说的悟,不是说懂得了一件事,而是说一悟百悟,千千万万的事理都明白了。修行人时刻都在求得开悟,就因为开悟之后,清净的智慧就涌现了,对于世间上万事万物都能清楚觉照。解是了解,对一切的疑难都能迎刃而解。菩萨得到了无边的悟解智,就像虚空那样空明,无边无际。因为有了这种无上的智慧,所以他就能通达十方三世诸佛所说的微妙甚深法,不假着意,一一能悟解。

(7)得福德无尽藏:菩萨修此回向法,完全是为了利益众生。因为众生困在迷惑中不知出离,菩萨慈悲为首,故把自己修积的善根功德,一点不保留的回向给众生,因之,他得到了无穷尽的福德。这些福德并不是他独自享受,庄严自身,而是使其充满于一切众生的意念中,绵绵不尽,令众生也因之得到无尽的福德。

(8)得勇猛智觉无尽藏:菩萨得到了无上智慧,通达一切法,自己觉悟了,又能觉悟众生,除去众生的愚痴,为众生消灭种种的疑惑。 这种愚痴和疑惑,就像好人的眼睛上生了一层病翳一样,障碍视觉,而看不清一切东西的真实相状。菩萨以他的觉悟智慧,为众生除灭痴惑,了悟真理,这就如除去众生眼中的愚痴翳。菩萨以勇猛无懈的精神,教化一切众生;他的般若智觉是无穷无尽。

(9)得决定辩才无尽藏:人的智愚各有差别,多为先天的善根所成。后天的教育和修持,当然也有培育的功效。就如各人的口才来说,有的人辩才无碍,有的人生来木讷,纵然有满腹经论,但无法宣扬表达。这位修无尽功德藏回向的大菩萨,他因为修此回向法,而得到了决定性的辩才无尽藏。所谓决定性,必须通达诸法实相,才有坚固不破的真理立场,然后运用圆融无碍的智慧,义正辞严,滔滔不断,口若悬河,舌战群魔,摧伏诸魔外道的谬论,这样才是真正的得到了辩才三昧。修无尽藏功德回向大菩萨,他就得到了这种决定辩才无尽藏。 他能演说十方诸佛的平等法。佛在金刚般若法会上,曾对法会中诸圣者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诸佛所说的法,都是平等平等的,希望后世修学佛法者,不要偏见,而起纷诤。菩萨演示诸法时,众生听了,各随其根性而都能获大利益。每个闻法的人,都能明白佛法的义理。

(10)得十力无畏无尽藏:这位修无尽功德藏回向的大菩萨,他因修此法门,而得到了佛的十种神力,四无所畏的无尽藏。圆满具足了一切诸菩萨所修行的行门。用离垢缯系在他的头顶上。缯是丝织品的总名。用上好纯净的丝织品系在最尊贵的头上,以显示菩萨的清净梵行,离一切尘垢染污。菩萨证得的智慧,已到达一切无能障碍的境界。智慧本是由于清净无染中得来,有清净无染的灵明心,就可以有智慧,有智慧就没有障碍,而通达无阻。没有智慧,就因为愚痴、偏见、执着的缘故,所以处处受到障碍。

以上十种,就是这位大菩萨修无尽功德藏回向所得的十种无尽的智德宝藏。这十种的前六种是说菩萨得的自利的宝藏。第七、八、九种是说菩萨得的利他之藏。最后一种是菩萨所修行的成果。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一切善根回向时,得此十种无尽藏。

金刚幢菩萨又语重心长的称一声诸位佛的弟子!这位修无尽功德藏回向法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之所以能得到十种的无尽藏,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是以他修积的种种善根,毫不自私,一点不保留的,真心诚意回向给无上菩提,真如实际,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的果报,才有此十种无尽藏的收获。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当金刚幢菩萨说完了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的长行经文之后,他又仰承着十方诸佛,毗卢遮那佛,和释迦牟尼佛等的大威德的神力,普遍观察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的因缘,而用偈颂,把前面的长行重说一遍, 以便利三世一切众生容易明白,容易了解,容易依法修行。

菩萨成就深心力 普于诸法得自在

以其劝请随喜福 无碍方便善回向

深心力就是般若之力、智慧之力。这位修无尽功德藏回向的菩萨, 他修此法门成就了,而得到了深心力——般若之力,智慧之力,所以才能对于诸法通达彻悟,运用自如,受用自在。诸法就是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这也是为了针对众生的根性,故采取善巧方便,以便普度众生,教化众生。菩萨善于运用,所以说普于诸法的自在,这是灵活运用之意。因为这位大菩萨常劝诸佛常住于世,常请诸佛转大*轮,又随喜诸佛修习一切功德,同时还随喜诸位大小菩萨修积一切功德。因劝请和随喜的缘故,所以得到无量福报。菩萨有了殊胜智慧,无量福报,又了悟诸法善于运用,于是他用圆融无碍善巧方便的法门,把一切的善根功德,回向给无上菩提,真如实际,法界一切众生。

三世所有诸如来 严净佛刹遍世间

所有功德靡不具 回向净刹亦如是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在这三世中,十方无量诸佛,他们所居住的刹土,都是清净庄严的。这种佛刹并非祇在一处,而是遍满十方世界。修无尽功德藏回向的这位大菩萨,他所修积的种种功德,没有一样缺少,都圆满具足了,同样遍满了十方三世的佛刹,以此功德都回向给十方三世诸佛,庄严清净诸佛的刹土。

三世所有诸佛法 菩萨皆悉谛思惟

以心摄取无有余 如是庄严诸佛刹

修无尽功德藏回向法的大菩萨,他对于十方三世诸佛所说的法都能通达其真理,依法修持,静念思惟诺法的真实意义。他用他的智慧一一摄受,无欠无缺无有余。他对诸法没有偏见执着,也不分别这个法高,那个法不究竟。他不会想:这个是大法,修此法门就有功德,可以见佛,能够成佛。那个是小法,修来没有利益。菩萨不执着,没有分别心。凡是诸佛所说的法,他一概一心专注摄取无余。以其所修积的善根功德,庄严每位佛的刹土。

尽于三世所有劫 赞一佛刹诸功德

三世诸劫犹可尽 佛刹功德无穷尽

菩萨以三世那么长的时劫,来赞叹一位佛刹的功德。三世的时劫,在凡夫看来虽然很长久,但是它还有穷尽的时候,而佛的功德是无有穷尽的,穷未来劫也赞叹不完。赞叹佛刹所得的功德,也是无穷无尽的。

如是一切诸佛刹 菩萨悉见无有余

总以庄严一佛土 一切佛土悉如是

在虚空中有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刹,这位修无尽功德藏回向的菩萨,以他修持所得的无碍境界,没有一个, 佛刹看不, 到的。他并不是庄严一个佛土就认为满愿了,而是要庄严所有的佛土,使每一位佛的刹土都同样清净庄严。

有诸佛子心清净 悉从如来法化生

一切功德庄严心 一切佛刹皆充满

诸佛的弟子们,他们的心都清净光明了,因为他们从佛闻法,依教修行,深得闻思修的三昧,舍弃了过去一切的污垢,得到清净的身心,犹如从佛的佛法中重新化生出来一样。他们的清净光明智慧之心,是由于修积的善根功德所庄严而成的。佛刹中充满了心清净的佛子。同样一切刹土中充满了无量功德。

彼诸菩萨悉具足 无量相好庄严身

辩才演说遍世间 譬如大海无穷尽

在一切佛的刹土里边,都有无量无数的大菩萨。这些菩萨每位都是相好庄严其身,不但相好庄严,更都具足了无碍辩才,能演说一切佛法,普遍到每个世间,去教化一切众生。好像大海一样,不拒细流,有无穷无尽的容量,和深不可测的境界。

菩萨安住诸三昧 一切所行皆具足

其心清净无与等 光明普照十方界

菩萨虽说夙夜匪懈,普度众生,看起来他是忙得马不停蹄,可是他的心确常能安住于种种的三昧定中,不受外边的境界所扰乱。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一一具足圆满了,广引菩萨道,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菩萨的心没有一点杂念,也没有任何染污,他的心清净得没有东西可以与它相比。他的智慧之光,就能普遍照到十方法界去。

如是无余诸佛刹 此诸菩萨皆充满

未曾忆念声闻乘 亦复不求缘觉道

像上面所说的既清净又庄严的佛刹,遍满了尽虚空遍法界。这些大菩萨,都充满在每一个佛刹里。他们都是修大乘的六度万行,行大乘的菩萨道,从不曾想退转来修声闻乘的法门,以求自了。更不妄想改求缘觉的二乘道理。诸大菩萨自始至终是发大菩提心,不畏艰苦,也不考虑时劫遥远,也不急急于求证佛果,入般涅槃。菩萨一心一意在普度众生,不念众生的旧恶,也不舍弃难度的众生,所以说菩萨心就如慈母的心。

菩萨如是心清净 善根回向诸群生

善欲令其成正道 具足了知诸佛法

菩萨的心是如此的慈悲,如此的清净无为,如此的平等无私,如此的广大宽宏。菩萨对众生的心意,有说不尽的伟大慈爱,犹如和熙的阳光。他把自己修积的善根功德,毫不藏私,统统回向给一切众生。他的用心并不在与众生结好,令众生来感激他、供养他,他的目的是希望每个众生得到他回向的利益,而能早成佛道,和能明白诸佛所说的一切佛法,知道依教奉行,切实依照诸佛所说的道理,做个心地善良、品德优良、行为端正的佛弟子。

十方所有众魔怨 菩萨威力悉摧破

勇猛智慧无能胜 决定修行究竟法

众生有多少,魔就有多少。佛有多少,魔也就有多少。古德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高一丈。魔在头上”。每一个修行的人,必须经过几番磨练,才能知道是否经得起考验,能否走这条修行的路,倘若受不了折磨,就成不了佛。如果经不起苦难,就换不来福享。要想成佛,必须先在魔王队里经过一番锻炼,认清楚了佛魔的差别,就自然会转变魔境界为佛境界了。假如你想有好福报,首先就要受得了种种的困苦艰难。十方世界都有佛,十方世界也同样有魔。这个魔,其实他也是助人成道的,不过他所引导的方向不同,他是在反面来帮助人。他以引诱的方法来迷惑你,考验你,在这种关头,如果能清楚善恶业,不受引诱,不被迷惑,就不会做魔子魔民了,就冲出了众魔怨的包围。修无尽功德藏回向法的大菩萨,他成就了大威德神通之力,可以把一切魔怨都降伏、都消灭、都摧折破坏干净。菩萨有勇猛坚强的威神之力,没有人能胜过他的大智慧,所以他能决定应该修行的正法。真正圆融无碍的大法,就是究竟的佛法。

菩萨以此大愿力 所有回向无留碍

入于无尽功德藏 去来现在常无尽

凡是修菩萨行的,一定要发大愿力。什么是大愿力?就是恒不舍离众生。菩萨于长久的时劫中,随众生来往于生死海中,不过他是乘着愿力来去的。过去世的菩萨,他已发了大愿。现在世的菩萨正发着大愿在行菩萨道。未来世的菩萨也应当发最大的愿力。没有大愿是不能入菩萨之流。这位修无尽功德藏回向的大菩萨,就根据他发的大愿修此回向法门,将修积的无尽功德善根,全部都将它回向,一点不保留地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给圆满大菩提。因为此回向的功德,而入于无尽的功德宝藏。这是没有时间的限制——过去、现在、将来。他的回向无有限量,他的功德也是无穷无尽。

菩萨善观诸行法 了达其性不自在

既知诸法性如是 不妄取业及果报

修无尽功德藏回向的这位大菩萨,他善于观察种种修行的法门,他明白通达所有一切法都是无常的,都是生灭的法,所以说他能了达 其性是不自在。既然已经知道诸法的法性是苦空无常无我,所以菩萨就不会妄生分别心,来分别善业恶业,也因此没有善恶业的果报了。

无有色法无色法 亦无有想无无想

有法无法皆悉无 了知一切无所得

没有色法,也没有无色法的区别。色法就是五蕴法,包括色、受、想、行、识。色是有形体的,受、想、行、识是无形体的,具是空假。 菩萨能理解这种道理,在他的眼中,根本无所谓五蕴的色法和无色法的观念。没有想蕴,也不会有想蕴的看法。无论是有为法,或者是无为法,都是空幻。如果能明了一切的法都是空的,没有相的,更无所谓愿。智和得也是虚空的。所谓“无智亦无得”,心经上说得最透彻了。

一切诸法因缘生 体性非有亦非无

而于因缘及所起 毕竟于中无取着

所有一切的种种法,无论是五蕴,十二因缘法,和四谛法等,都是从因缘生出来。这种从因缘所生的法,它的体性既非有,亦非无,因之,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没有。总之,“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它既不是有为法,也不是无为法,它只是随着因缘而生灭。由这道理, 就不必再在种种法中生出执着心来,自己困扰着自己。

一切众生语言处 于中毕竟无所得

了知名相皆分别 明解诸法悉无我

种种的众生,具有种种语言。语言是无相、空的,如要追究言语的实在处,则是无有所得。如果你能明白一切有名有相的事物,它乃是没有分别而成的道理,就可以触类旁通,以此类推,自然就了然一切法都是无我的。

如众生性本寂灭 如是了知一切法

三世所摄无有余 刹及诸业皆平等

一切众生的本性,本来都是寂灭的。根据这个道理,就能明了所有一切种种的法,都是一样的道理。三世在时间上看,似乎不同,但它所摄一切法,同样无有剩余。无论是佛刹,或者众生所造的善恶业,都是平等平等的。

以如是智而回向 随其悟解福业生

此诸福相亦如解 岂复于中有可得

用前面所说的无上智慧,来给一切众生回向,随着自己的悟解力明白了一切诸业,一切的果报,而不执著于法,不困惑在诸业和果报里,心意宛然自在,福业就随之而生出来。对于所谓的一切福德相,也能了解它是如幻如泡影的。业障本来也是虚妄空假的,在这种通达无碍的智解中,又能找出个甚么呢?又有何可得呢?

如是回向心无垢 永不称量诸法性

了达其性皆非性 不住世间亦不出

这位修无尽功德藏回向法的大菩萨,他将所修积的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的时候,是用他的清净心来回向。他修的是清净行,所演释的是清净法。以清净法来教化五浊恶世中的颠倒众生。菩萨虽然累劫在颠倒的众生中周旋,来教化这些颠倒众生,但菩萨的本性始终是清净,没有一点染污。他离开一切过恶,永无恶业而修一切善业,决不会再受境界的沾染和转变。菩萨以殊胜的智慧和定力,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所以说他在修回向时,其心无垢。垢字在这儿,也可当执着的意思讲。如果有了执着,就会生出垢染。若无所执着,就是清净,无往不通利的。菩萨因为不执着,就没有我见,就不会生分别心,就不会说:“这个法有很多长处和优点,那个法不究竟,有很多缺点。这个法的价值高,有它的分量,这个法没有价值,不值得学习。”菩萨从来不妄加批评,不去思量这些无谓的事,也不以言语来议论度量诸法的本性。因为诸法的本性,本来是空寂的。既知它是空寂的,怎会再去称量,猜度它呢。菩萨的心,没有颠倒的成见,当然不会再生出颠倒的妄念和臆测了。菩萨早已明了通达诸法都是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假名安立,是一种善巧方便而已。这个法,它也不是常住世间的,也无所谓出世。我佛大沙门,早已对诸大弟子说过:“诸法从本来,常住寂灭相,不可以言诠”。就为了生恐诸弟子破了我执,又迷于法执。所以学修佛道的人,一定要远离一切的执着,要我执法执俱离。

不住世间亦不出,就是说不应该有个法的执着。什么叫我执?譬如一般人,总是说:“这是我的,这是我所有的,我所做的,我的一切都是好的,对的,我样样第一。”一旦有了一个第一的思想,就不能了生死出苦海,因为有所执着。烦恼痛苦都是由执着所带来,起惑造业都是受执着的影响而作出恶事,种下恶因。要求得平安自在,就不要事事争强逞能,争取第一,而要放弃我执,没有什么第一、第二、第三的思想。更明白了诸法无常,无自性体,法也没有可执着的。我法二执皆空,无有存在,这就是菩萨的境界。

一切所行众善业 悉以回向诸群生

莫不了达其真性 所有分别皆除遣

一切所行众善业:包括菩萨所修积的种种善业——身口意三方面的善业,如立功、立德、立言、立行。菩萨所立的功,他不自居为功而为私有,而回向给众生,令众生得此利益而增善根。菩萨所立的德行、德性、和恩德威望,他不以自得、自傲、自耀,也回向给一切众生。菩萨言不虚妄、不诈伪、不花言巧语,所说的句句都是良言善语,苦口婆心,无一言不是以利众生而说的。菩萨的作为,更是仔细谨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佳言义行,给众生做最好的榜样。菩萨为了教化众生,是不计艰辛、不计时劫。菩萨心目中祇有善,没有恶。因之他自自然众善奉行,任何恶事也不会作。菩萨行善,不拣大小,不好大喜功,不自我吹嘘,不求名闻利养。至于他所见到的恶事,再小他也不作;再对他有利,他也不作,所以说菩萨是“众善奉行,诸恶不作”。也因为如此,他的三业——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意:不贪、不瞋、不痴。这就是菩萨教化众生修学的十善道。菩萨将他所修积的一切善根,统统回向给所有众生。菩萨对于这种善业的真实性,他没有一点不明白的。所谓为善最乐,所以他将此善业回向给众生。菩萨能够有这样的心量,就因为他已没有人我的分别心,他把众生都看成为和自己是一体。他本着无缘大慈,不管有缘无缘,他都用大慈心待人。慈心能予人安乐。同体大悲,他认为一切众生和自己一样,应该没有彼此分别,他心中从来没有以为我是菩萨,他们是众生,我和他们不一样的这种分别思想。菩萨他觉得全世界的人都是一体的。全世界的众生,也是一体。整个法界的种种众生,都是一体,这样才是真正了达人我众生的真性。

所有一切虚妄见 悉皆弃舍无有余

离诸热恼恒清凉 住于解脱无碍地

世间上充满了种种虚妄不实的事,每个人都有他自我的知见,因此明争暗斗,各逞私欲,贪瞋痴的乌云,弥漫于整个宇宙,令人见不了光明,得不到清凉,祇有菩萨把这一切虚名、假利、虚空的生死,令人堕落、缠缚人的五欲——财色名食睡等,都能舍弃无余。因之他的真实智慧就能显现出来。如果这种虚妄知见放不下,缠缚不解脱,那真实的智慧是绝对露不出来的。所以我常对大家说:“舍不了假,就成不了真。舍不了死,就换不了生。”人人都怕受苦,祇贪图享受,我告诉你们:“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要想享福,要想了生死,你要把虚妄放弃。倘若不能把虚妄弃舍掉,那个真实的东西就永远得不到。为什么呢?因为你尽跟在虚妄的后面跑,怎么会认识真实的面目呢?想要明白真实的道理,就赶快先把虚妄的知见放下,把五欲的缠缚解脱。离诸热恼恒清凉;诸热恼,就是很多的烦恼。烦恼有多少呢?大概有八万四千那么多。虽然有这么多烦恼,假设你能把它放下了,就是清凉。能离开一切烦恼,就常常在清凉中生活。好像白天烈日炎炎,热得汗流夹背,喘不过气来;一到晚间,凉风习习,就不热而凉快了。

人的烦恼,就是热恼,热恼得心烦意躁,坐立不安。谁叫你生烦恼的?其实都是自己自找的。我见太重,稍有一点不遂自己的心意,脾气就来了,就像老虎发起威来那么凶,弄得别人不安,自己也无利。如果能想透了,发脾气无济于事,烦恼也解决不了问题,把这种愚昧的行为改了,就像绵羊一样的纯静了,清凉了。离,是舍离,也可以说是改变。转变如所谓“转烦恼为菩提”,转变了烦恼也可以恒常清凉了。菩萨他已没有了烦恼,所有他是恒时住在清凉之中,常处于解说圆融无碍之地。什么叫解脱?解脱是说你的身心被一种东西所束缚着了,现在把这束缚你的东西解掉。人的束缚有一种是有形的,别人可以替你解除。有一种是无形的,如内心的烦恼,精神的束缚,这是别人无法代你的解除的,也不是别人加诸于你的——这就需要自己来解脱。从前有一个修行人,向一位老修行请求指示他求解脱的方法。他说:“请问上座,要怎样才能得到解脱?”老修行反问他:“谁绑着你了?”这人一听,心中一想:“是呀!谁绑着我了,我为什么要像蚕一样,自己把自己束缚住呢?”于是他立刻开悟了,马上得到了解脱。你能无挂、无碍、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就是解脱,也就是前面所讲的没有我执、没有法执、没有一切的执着,就是解脱。人们为什么得不到解脱,就因为我执、没有法执、没有以前的执着,就是解脱。我们为什么得不到解脱,就因为我执太重,这东西是我的,身体是我的,房子、地皮、财产都是我所有的,就这样自己把自己迷住了,得不到解脱。如果能知道一切都是假的,都是有为法,都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谁能把你绑得住?你要上天入地,到东到西,到欧洲不要飞机票,到澳洲用不着坐轮船,无入而不自得焉,是多么的安然自得!像这样就是到了解脱无碍地。于是,还有甚么可求的,还有甚么可执着的?甚么都可以放下了。放下真心佛自成,还到甚么地方再去找成佛之道!放得下一切,那还有个我?我都没有了,还有甚么烦恼可离的。我相不空,想不透,看不破,放不下一切,才得不到自在。要能甚么都看得破,放得下,这时候整个法界都属于你了,还有甚么可贪求的!

菩萨不坏一切法 亦不灭坏诸法性

解了诸法犹如响 悉于一切无所著

修无尽功德藏回向的这位大菩萨,他对诸法了然通达,他知道一切法都是无形无相没有一个本体的。既然是个没有体相的抽象东西,又有甚么可破坏的呢?又怎么样使它坏呢?但是颠倒迷惑的众生,他们就能把好法变成坏法,把善法变成不善法。这话怎样讲呢?其实法的本性并没有被变失掉,好还是好,善还是善。可是,因为世上一切的一切,都是法的表现,你若顺着善法去做,表现的是善法。你若不依照法去做,这就是坏法不善法的表现了。众生劣弊的多,常常颠倒行事,不依法则,看起来好像是把法变坏了,那只是众生起惑造业,而法的本性并未因众生起惑造业而有所改变。菩萨的一切行动,语默动静,没有一处不是依法修行,那怎会坏一切法呢!所以说菩萨不坏一切法,不违背一切法。既不坏不违背,也就不会灭坏诸法的本性了。菩萨是护持一切法,倡明弘扬一切法,精进勤修一切法,所以他不会破坏损灭诸法的本性。菩萨明白一切法,就如你敲击一个东西发出的响声。如果你不去敲打,就没有声音发出,一敲就有声音出来了。好像钟,叩之则鸣。又如树木,因受风的吹荡则鸣。又如海涛,遇有大风时,水被风击,它也发出浪涛的响声。人间有残酷的事发生,欺凌弱者,就会引起公愤。草木无声,风荡则鸣;人情乖戾,不平则鸣。法性也是这样,不说就不能显现;不说法就不知道有法。一说法就有种种的法。菩萨他了解一切的一切都好像响声一样。法性是空寂的而无体相,祇须循着它的轨则去做,不必执著于法。假如执着,就会把自己束缚起来。菩萨了解法的法性,他既不违背法则行事,也不灭坏法的本性,他知道法是如响应声的,所有他能不执着一切法。没有执着,就是破除了法执,没有法执,就是明白了诸法的空相,既明白了诸法的空相,又执着个甚么?

了知三世诸众生 悉从因缘和合起

亦知心乐及习气 未曾灭坏一切法

菩萨具足了六通三明,所以他能明白知道一切众生的三世因缘。众生是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广泛的说,包括有情无情。有情不特有生命,还有知觉灵性。有优秀的有情、中等知能不好不坏的有情,还有下劣的无知能的有情。人就是有情中优秀的一种。无情还是有生命,不过没有灵性而己。佛经常常说的众生,则大多是指有生命有灵性的人类和其他动物。众生的来源,乃是和合许多因缘而成的,所有叫众生。所谓因缘就是业网。和合就是生生世世的业网交织,错综复杂,源源不绝的轮回递偿。众生藉因缘而生,它也依因缘而灭。菩萨了知现在世、过去世、未来世的众生,都是从因缘和合而生起的。他也很清楚这些众生的心性习气,以及他们所爱恶的。因缘所生法,本来都是空;既然众生皆是依因缘和合而生,那当然众生也是空的,众生虽是空,但他并不曾灭坏一切法的本性。

了达业性非是业 而亦不违诸法相

又亦不坏业果报 说诸法性从缘起

菩萨明白通达业性也是空的,业的本身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体相可得。这种说法,是在菩萨的立场,因为菩萨不妄说高论,他是由真修实学而证得了大智慧,以智了达诸法的实相,舍弃了执着,永绝了染污、恶念、所谓业与报,在菩萨的观照中都是空的。凡夫生存在业网交织的轮回中,业果是有的,法相宛然,果报是丝毫不爽的。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菩萨了业性空,但他并不坏业的果报。他演释诸法性和法的根源,则说明它是从因缘生出来的。

了知众生无有生 亦无众生可流转

无实众生而可说 但依世俗假宣示

菩萨也明了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缘灭则灭,众生也等于没有。 既然没有众生,也就没有来流转生死。众生空,业相空,诸法也空,所以没有实实在在的众生可说,那还有甚么可执着的。而今经文上随时提到菩萨不舍众生,菩萨为了拔救众里生修六度万行。为了教化众生,勤修诸佛法,这又是甚么意思呢!这是不坏假名,依着世俗的习惯方便——既是世间法,又称俗谛,故给他们一个假名,叫“众生”。如是方便向世间宣说诸佛教化人的真正道理。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此经书由尹国富(普觉)请,上海刘敏莉居士发心打字并校对,智诚法师校对。有错误之处敬请大家体谅,并指点。全套二十四册总共历时三年,让大家共同研究佛法,共同精进,共勉。愿把此经回向给各人父母、师长,以及法界一切众生,愿生者消灾免难,增福延寿,阖家平安,生活幸福,身体健康!社会和谐,大家都能了生脱死,百年以后都能往生极乐,各人各姓堂中亡者老祖宗、历代宗亲、各人过去七世父母、冤亲债主齐超生!净的业行中,成就无上的道果——成佛,圆满菩提觉道,并示现种种自在大威德神通之力。

尽未来际所有如来应正等觉,遍法界住,当成佛道。当得一切清净庄严功德佛土。尽法界,虚空界,无边无际,无断无尽。皆从如来智慧所生。

不可穷尽的未来时劫里,所有如来——言其无计其数的如来,在那些时劫,功行圆满,应成正等觉,证得佛果,法身充满虚空,遍法界住。教化众生,也成佛道。诸佛的佛土,因他在因地的功德,得到最清净,和一切胜妙庄严具,令佛土清净庄严。尽法界,虚空界,没有边,周圆无际,没有长短的分别,难于测度。不会断绝,也没有穷尽的一天,因为这种佛土,都是从诸佛的殊妙智慧里,所生起的上妙境界,成为清净的庄严佛土。

无量妙宝之所庄严,所谓一切香庄严,一切华庄严,一切衣庄严,一切功德藏庄严,一切诸佛力庄严,一切佛国土庄严。如来所都,不可思议同行宿缘诸清净众,于中止住。

前面所说的诸佛清净庄严国土,是尽虚空遍法界,有无边无际无断无尽这么样的多,皆是从十方诸佛智慧之身所生。有无能计度的上妙奇宝。不能想像的种种妙宝而为庄严刹土。好像各种的宝香,种种的奇华异卉,应有尽有的衣物,以这些殊妙的物饰,来庄严佛的道场。又有诸佛的功德之藏,又诸佛十种大威德的神力,所共庄严。十方诸佛的国土,都是这样的清净庄严。如上说的这种殊胜国土,祇有功德完满,福慧具足的佛才能住持摄受,不是其他诸菩萨众所能住持的,所以说“如来所都”。另外有许多,不计其敷的菩萨和诸清净众,都是过去生生世世与佛有缘的佛弟子,随佛修清净行的诸大圣者,在这殊胜清净庄严的道场中,依佛止住其中。

同行宿缘,就是共同在一起修行的同道者。比如目前的金山寺,有不少的四众弟子,大家同在一寺中。早晚共修读诵经典。礼佛持咒。参禅打坐,每个人都是昼夜六时勇猛精进,毫无懈怠疲厌之心。这都不是偶然的遇合,乃是过去不知多少生曾经同参修过若干时劫了,以至将来世,大家还会在一起修行,直到同证菩提觉道,圆满佛果。所以大家应该尊重这份同行宿缘,和睦互济。这就是“同行宿缘”的意思。

学修佛道的人。一定要时时刻刻往真的方面做,思想行为不可以夹杂丝毫虚伪狡诈。就像微尘那么一点点也不要有,否则修道心就会起岔念。当我们初发心向道时,知道一点,就做一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慢慢进展,能修一点就修一点,务必求其实际,不要做表面的功夫,贪求虚名。修学佛道,依教修行,这是自己的事,不是给外人看的,也不是图个好名。所以能有同行宿缘的道友聚在一起,同修清净的业行,不要沾到染污的业。人人清白,个个干净。没有私心,没有自利心,没有贪念,没有瞋心,没有痴心,有如是种种的优点,所以才被称为清净众。

道,是要修行才能得,要勤修清净的业行,才能证得真正的道行。不是祗用口说,而是要切实做到的。与其口说一丈,不如能做到一尺。修清净业行的清净众们,依善知识在同一个道场,安住其中,朝夕相聚,同修共参,应随时互相警策劝勉,以求无上道业。

未来世中当成正觉,一切诸佛之所成就,非世所睹。菩萨净眼,乃能照见。此诸菩萨,具大威德,宿植善根。知一切法如幻如化,普行菩萨诸清净业。入不思议自在三昧,善巧方便,能作佛事。放佛光明,普照世间,无有限极。

修学佛道的清净众,若能真正勤修清净的善业,若干时劫以后,一定能够成就正觉的佛果。假如不勤修清净的善行净业,就是生生世世剃除须发,出家为僧为尼,想成佛,也是非常缓慢的。一个能成正觉的修道者,虽说要自己勇猛精进,但也需要仰仗诸佛的加被,才能成就佛果菩提觉道,所以说一切诸佛之所成就。这种境界,是祇有出世圣人才能明白的,不是普通凡夫所能看见,能认识。这种境界,祇有菩萨的净眼方能照见,因为修菩萨道的菩萨,他已修得五眼六通。净眼就是清净的智慧之眼,要有智慧之眼,才能照见这种境界。能知道、能明了这种境界的大菩萨,他已具足了大威德和大神通之力。这种威德神力,不是偶然,轻易可以得到的。这是由于过去世中,做过很多的善事,栽培了很深的大善根,才能成就,所以说宿植。宿植,就是往昔种植的。菩萨知道一切法,都是好像幻术一样,虚伪的。如化、因缘结合、幻化而生,它没有个真实的体性。菩萨他虽然已了知诸法空相,但他仍然普遍修行诸菩萨所修的清净道业。这位修回向法的大菩萨,他能入这种不可心思、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胜妙而自在的定中。他善于运用他的大智慧,用巧妙方便,随缘教化众生。菩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行住坐卧,处处表现,都在说法。广度众生,大作佛事。所放的光明,能和佛的光明一样,可以普遍照到十方所有的世间,没有限度,也没有边际。

现在一切诸佛世尊。悉亦如是庄严世界。无量形相、无量光色,悉是功德之所成就。无量香,无量宝、无量树,无数庄严,无数宫殿、无数音声,随顺宿缘诸善知识,示现一切功德庄严,无有穷尽。

现在的一切诸佛庄严这个世界,是根据过去诸佛庄严这个世界的行持,所以他也这样庄严世界。无量的形体,无量的相状,无量的光焰,无量的彩色,这些形相光色,无量无数,都是菩萨所修的功德积聚而成就。又有无量的种种宝香,无量的七宝,无量的宝树,无量的 庄严具足,无数的宝宫殿,种种的妙音声。如是种种,都是无量无数,都是随顺着前世的因缘,以及曾经亲近过的诸位善知识,所示现的一切功德所庄严。菩萨自己所修行的种种功德,又藉着往昔曾亲近的善知识的加持,而积聚的功德,用以庄严世界。如是种种功德庄严,无有穷尽,尽未来际,也不会终止。

所谓一切香庄严,一切鬘庄严、一切末香庄严、一切宝庄严、一切幡庄严、一切宝缯彩庄严,一切宝栏楯庄严、阿僧祇金网庄严、阿僧祇河庄严、阿僧祇云雨庄严、阿僧祇音乐,奏微妙音。

上面所说的无量的庄严等,其中有凡夫未见过的,说来也不容易了解,普通人能知道的、可想像的,如世上所有的名香——沉香、檀香、牛头栴檀香等。又有种种精制的宝长鬘。又有用种种名贵的末香。又有各种的珍奇宝石名珠。又有用珠宝装饰的许多宝幡。又有精工绣织的绸子缎子的无量缯彩。还有无数处的栏干,也都是用宝石雕琢的。还有无以数计的金网,无以数计的宝河在国土中,无以数计的微妙宝法云宝法雨,充满虚空法界。以及还有不知多少的天音妙乐,演奏神圣的佛曲,有如是等种种不可知、不可说的上妙奇珍的稀世七宝,庄严诸佛的道场和国土。菩萨庄严佛世界、佛道场,没有一样不是精益求精,以多为胜。

如是等无量无数庄严之具,庄严一切尽法界虚空界,十方无量种种业起,佛所了知,佛所宣说,一切世界,其中所有一切佛土。

如上面经文所说的那么多,既不能用心思或算数来度量的庄严之具,以此庄严尽虚空遍法界的佛土和道场。这些殊妙的庄严之具,乃是由于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种种清净善业所生出来的,是诸佛菩萨所修积的善根功德,成就的依据,不是凡夫能见、能了解。这种清净善业所生起果报,唯有佛和登地菩萨才能了知。佛了知业报成就的因缘,也唯有佛能宣说。一切世界成就是由业因所显的真理。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佛土,都是这种道理所成就,都是无量种种业所生起的。

所谓庄严佛土,清净佛土,平等佛土,妙好佛土,威德佛土,广大佛土,安乐佛土,不可坏佛土,无尽佛土,无量佛土,无动佛土。无畏佛土,光明佛土,无违逆佛土,可爱乐佛土,普照明佛土,严好佛土。精丽佛土。妙巧佛土,第一佛土,胜佛土,殊胜佛土,最胜佛土,极胜佛土,上佛土,无上佛土。无等佛土,无比佛土,无譬喻佛土。

前文所说无量无边的世界中,有一切的佛土,现在大略举出二十九种,它们的名字,是随着各位佛所成就的体、德、用,稍有差别而立名不同。如所说的。

庄严佛土:这个佛土的住世佛,他的名字就称为庄严佛。因为他修积的万善具足,以万善的功德庄严他的佛土和道场,亦以万善之庄严为自己的德号,和佛土的名字。

清净佛土:这个佛土的住世佛,他从初发心在因地时,就严持净戒,修出世的清净梵行。当他的功行圆满,证得佛果之后,佛号为清净,佛土亦因之名为清净佛土,表示他的佛土是纯净无杂,没有一点染污。

平等国土:这位佛的尊号名平等,佛土亦名平等。因为这位佛明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他度化众生也是一视同仁,没有一点分别心,所以平等是他的胜德,因之名为平等国土。

妙好佛土:这位住持佛成就的果德,殊胜微妙,所以被尊为妙好佛,所应化的国土,亦名为妙好佛土。

威德佛土:这位住持佛,他有威有德,教化众生时,是恩威并用,所以他的尊号名之为威德佛,国土名为威德佛土。如人能生大念——即正念,有慧行,谓之威德。

广大佛土:这个佛土的面积一定很广大,住持的佛是法雨普滋,对众生以慈悲为首,不憎恶人,不念旧恶,心量宽宏大量,可包太虚,德行也广大。因之尊称为广大佛,国土亦名之为广大佛土。

安乐佛土:这位住持佛,名为安乐佛,他所住的国土,非常的安乐,生到他的国中,是既安稳又快乐。所以称之为安乐佛土。

不可坏佛土:这位住持佛,名位不可坏佛,他国中的众生的善根功德,正信正念,永远不会受到外道的破坏,善业永不会被损伤破坏。但他们以正业可以破魔军坏恶业,所以称之为不可坏佛土。

无尽佛土:这位无尽佛,他的国土永远存在,他住世的时劫无有穷尽,教化众生的慈悲心永不停止,说法度生永不疲厌,他的眷属也无穷无尽,佛名无穷,国土亦名无尽。

无量佛土:无量佛的德行无量无边,国土无量,殊胜的庄严之具无量,眷属无量,法财无量。

无动佛土:佛名无动,意思是说他的定力殊特,如金刚的山岳,没有任何境界可以动摇他,所以有大心的圣者和有善根福德的清净众,都乐于依持他,修学佛道,因之国土继佛的德行,也名之为无动佛土。

无畏佛土:观世音菩萨在娑婆世界行道,普遍救拔众生。所以娑婆世界的众生,称他为施无畏者,因为他不畏艰苦困难,邪魔外道。这位佛他也是有摧伏魔势力,主持正羲,以大无畏的精神住世,佛名无畏,国土亦名无畏佛土。

光明佛土:这位佛有大智慧,他的智慧之光,照遍十方世界。他的国土内无幽暗的地方,无三恶道,以琉璃为地。他国内的众生,人人喜笑颜开,从内心明朗到面色和蔼,这都是光明佛的智慧之光,所显现光明灿烂的境界。所以他的国土被尊称为光明佛土。

无违逆佛土:这位佛慈悲得像位慈母,他爱护众生犹如独子。对于众生,慈心等观,用善巧方便的方法,和颜爱语,随众生的意欲,令人人都能如意满愿,从不违逆别人的心意,决没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因此他圆土内绝对没有恶人恶业出现,而显现出一片和睦的气象,充分表现为礼让之邦,这就是无违逆佛的无违逆佛土。

可爱乐佛土:这位佛也是如同无违逆佛一样慈爱,没有一点脾气,不管在甚么时候,甚么地方,任何人见到他总是那么亲切和蔼,平易近人。你再有多大的困难,无计的烦恼,甚至忽然遭受到意外的灾难横逆,祇要能见到这位佛,就一切冰消了,无形中就得到了自在安乐,想不到的身心愉悦。这位佛真是令人敬爱,愿生到他的国土中的众生,有无量无数,人人称他为可爱乐佛,其国土,也就叫做可爱乐国土。

普照明佛土:这位住持佛的德号就是普照明,他广化的国土,亦名普照明。这种能普遍照耀,普遍光明灿烂的现象,惟有大福大德的佛才能有此果报。

严好佛土:严是庄严清净,好是殊胜。这位佛的德号尊为严好佛,他的德行是最极清净,他的国土也是最极清净,故称之为严好佛土。

精丽佛土、妙巧佛土、第一佛土:佛土的名称,是依据佛的德号。佛的德号则是他修证的殊殊功德的代名词。精丽佛土就是精丽佛的功德所成就的国土,因为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从不懈怠,总是勇猛精进。事事不马虎,一切都是精益求精,无微不至,所以他才能成就圆满瑰丽的国土。妙巧佛土和第一佛土,顾名思羲,就知道都是依持无量功德所成就所庄严,大宝华王众所建立。

胜佛土、殊胜佛土、最胜佛土、极胜佛土:这四位佛他们已经把遍法界的种种法门都修圆满,如像最殊胜的三解脱门等,已圆满无缺,所以他们被尊称为胜佛、殊胜佛、最胜佛、极胜佛。彼佛土也就依彼德名而被世人称之为胜佛土、殊胜佛土、最胜佛土、极胜佛土。

上佛土、无上佛土:这雨个佛土的名称著重点在佛乘,因为大止妙观是为无上的缘故。佛名上佛和无上佛,国土即为上佛土、无上佛土,也可以说是这个国土是上佛的佛土、那个国土是无上佛的佛土。

无等佛土:无等佛的国土,没有任何的佛土可以与他等量齐观,所以这位无等佛的应化世界就被称为无等佛土。

无比佛土:这位佛的功德无量,没有谁可以与他比较,所以称为无比佛,国土亦称为无比佛土。其实佛与佛是相等的,都是功德圆满,福慧具足的,这些称号乃是尊敬之意,并没有含着差别高下之意。

无譬喻佛土:无譬喻的意思,是赞扬这位佛的功德,世间上找不到一样东西、一句话、或者一种文字,来作譬喻,或者言形,因为他的德行至高无上,殊胜达到极点了。所以称为无譬喻佛,其国土亦称之为无譬喻佛土。

如是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土,所有庄严,菩萨摩诃萨以己善根,发心回向。愿以如是去来现在一切诸佛,所有国土清净庄严,悉以庄严于一世界,如彼一切诸佛国土所有庄严。皆悉成就,皆悉清净,皆悉聚集,皆悉显现,皆悉严好,皆悉住持。

如是十方三世——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所有诸佛的佛土,所有种种的庄严,这位修回向法门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以自己所修聚的种种善根功德,发大菩提心,回向给十方三世诸佛的国土。菩萨发愿,他说:我愿意三世诸佛的国土,都能成为最清净,极顶庄严的佛土。以这种无上的庄严,庄严于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的庄严,也如同那无量诸佛国土所有的庄严一样。菩萨以庄严诸佛国土而为自己的庄严,以自己的善根功德而庄严诸佛的国土。这些庄严都能成就。菩萨所修的善根,也能成就这种种的庄严。但愿十方三世诸佛的国土,都能清净。都能成就为众宝所聚集的国土。这种殊胜的境界,皆能明显的显现于世。这都是最清净最庄严上妙极胜的国土。都能常住持在世间上,每个道场都有三宝常住持教化众生。菩萨用他所修善根,诚恳的这样回向。

如一世界。如是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悉亦如是。三世一切诸佛国土,种种庄严,皆悉具足。

菩萨回向,发愿庄严十方三世诸佛的国土,先庄严一个世界,然后普遍庄严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世界。三世诸佛的国土,都是这样。所有一切庄严,也同样充满尽虚空遍法界的佛土,具足上妙的庄严,等量分齐,无有差别。一佛土具足无尽庄严,即十方三世诸佛土悉皆庄严。一佛土庄严即一切庄严。一处圆满具足,则一切处皆圆满具足。重重无尽,无尽重重,这就是华藏世界海的境界。

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以善根如是回向:愿我所修一切佛刹,诸大菩萨,皆悉充满。其诸菩萨,体性真实,智慧通达。善能分别一切世界及众生界。深入法界及虚空界。

诸位佛的弟子,这位修无尽功德藏的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又以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作这样的回向:愿我修行的善根,所成就的诸佛刹土,在诸佛刹土里边,有无数大菩萨充满其中。此中诸大菩萨,每位修行的功行,都已证得了体性真实不虚的境界。他们的智慧也特别殊胜。所以能通达一切事理,圆融无碍。他们又善能分别十方世界的差别,和十方世界里的众生各种不同的习性。他们都能深入所有的法界,和所有的虚空界,与法界和虚空界合而为一。

舍离愚痴,成就念佛。念法真实,不可思议。念僧无量,普皆周遍。亦念于舍,法日圆满,智光普照,见无所碍。从无得生,生诸佛法。为众胜上善根之主,发生无上菩提之心。住如来力。趣萨婆若。破诸魔业,净众生界。

“舍离愚痴”,愚痴是众生的大克星,罪恶的源头,生死的根。能把愚痴舍离,就已步上了圣道。怎样才能舍离愚痴呢?唯有念佛;念佛的慈悲,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庄严。如果能常常心念佛口念佛,就会把愚痴抛弃了。可是愚痴这个克星,如影随形,非常不容易把它舍离,所以念佛也不容易达到心念口念,一心不乱的程度。倘能舍离愚痴,念佛一定成就。不舍离愚痴,念佛是很难成就的。

“念法真实”:就是正念思惟诸法不生不灭的真实之理。真实就是不可思议的法。可以思议的法,就不是真实的法。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已舍离了愚痴,所以他们是生活在念佛念法的法喜中。修此回向的大菩萨,也是常常念佛念法念僧,他念法的真实,了知不可思议的法性。

“念僧无量,普皆周遍”:菩萨他常念三宝,功德无量,这种清净功德,是能普遍充满到尽虚空遍法界,庄严佛土和利益众生。亦念于“舍”——这个“舍”字的意思,不仅是祇舍一切恶,而且要能舍一切相,和舍却一切执着。断一切恶,不执著于我已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而不执著于我修了一切善。菩萨念于舍,而能把这个念于舍的念也舍了。“法日圆满”:菩萨修行六度万行,功德圆满,智慧之光无上,犹如太阳的光芒,普照十方法界。虽处深邃幽谷,亦能见无所碍。菩萨的如是大念大行,皆从无所得中成就。以无所得,生出一切的佛法。作为众生中善根最深厚最胜的首脑——领导者。发大菩提心,修学佛道,普度众生。“住如来力”:仰仗着如来的十力,趣向萨婆若。萨婆若是般若波罗蜜的异名,即一切智,诸佛究竟圆满果位之智。又解作一切种智,因为世间和出世间上种种品类,一切义理,无一不了知,无一不通达成就。“破诸魔业”:成就了一切种智,就可以凭着智慧,把一切的魔事魔业、损伤众生利益的恶势力,都破坏铲除。“净众生界”:令十方法界的众生,都能生活在清净的净土中。修此回向法的大菩萨,如是回向,发此大愿。

深入法性,永离颠倒。善根大愿,皆悉不空。如是菩萨,充满其土。生如是处,有如是德。

能够修行圆满功德具足的菩萨,都是大菩萨,他们都已修证得了一切种智,故能深入佛法的空性中,与法合一。永远舍离无明贪爱,种种颠颠倒倒的思想行为。所修的善根,修一分就有一分功德。所发的大愿,发一次就有一次的成就。所谓功不唐捐,决不会落空的。如像这样的大菩萨,无量无数,充满于这位修回向法的大菩萨的国土里。能生到这样清净庄严的国土中的菩萨,以及发大菩提心的众生,他们都有像诸佛所修的功德,最胜的善根。

常作佛事。得佛菩提。清净光明,具法界智。现神通力,一身充满一切法界。得大智慧,入一切智所行之境。善能分别无量无边法界句义。于一切刹,皆无所著,而能普现一切佛土。心如虚空,无有所依,而能分别一切法界。善能入出不可思议甚深三昧。

好像上面经文所说的诸大菩萨,他们所作所为,都是合乎佛法的,所以说他们时时都在做佛事。他们也都已证得了菩提觉道。清净光明的智慧,具有遍法界的一切种智。因为有智慧,就可以显现种种的神通力,虽然只有一个身体,他以神通力可以使一身充满法界。因为已经得到最大的智慧,于是见事省事。一切的表现,能深入契合于智慧的境界。又善于分析法界中无量无边的文理和句义。这些大菩萨的文字般若,已深得文字三昧。诸大菩萨们对于所有的经典,每一句的意思,都分别得很清楚。他们到任何刹土,都不留恋,也不执着,以一身能普遍现身于一切诸佛的国土中。大菩萨们的心量,犹如虚空,无著无所依赖。虽然如是,但是对于种种的法界,还是分别得很清楚。菩萨修的三昧有不计其数的种类,其中最甚深的三昧,他也不用着急,出定入定都非常自由自在。修此回向法门的大菩萨,是善能出入甚深三昧,所以他才能得无尽功德之藏。

趣娑婆若,住诸佛刹。得诸佛力,开示演说阿僧祇法而无所畏。随顺三世诸佛善根。普照一切如来法界,悉能受持一切佛法。

菩萨修行的目标,就是趣向于诸佛的一切种智!能与诸佛共住同一刹土里,亲近诸佛,得到诸佛神通妙用的力量。既得到诸佛神力加被,辩才无碍的力量之后,遂教化众生,开导指示众生应修学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演说无量无边诸佛所说的修行法门,摧伏外道异论邪说,义正辞严,而无所畏。随顺着三世诸佛所修的善根,而自己修习。普遍观照到十方诸佛的法界,诸佛所说的法。菩萨一面自己依教修行,同时能对众生阐演诸佛的佛法,令众生也能依教奉行。

知阿僧祇诸语言法,善能演出不可思议差别音声。入于无上佛自在地,普游十方一切世界而无障碍。行于无诤无所依法,无所分别,修习增广菩提之心。得善巧智,善知句义。能随次第,开示演说。

得到了一切种智的大菩萨,他又能知道无量数各类众生的语言。九法界中各类众生的语言他都懂得,也能演出他们同样的音声,不管与那一种品类的众生在一起,他就可直接与他们互通言语,交换意见,不须用翻译。菩萨有此语言天才,度化众生的效果,可以收事半功倍的成果,因为语言是沟通彼此之间的桥梁。菩萨不仅在九法界中活动,他同样也可深入到佛的无上自在的境界中。他到遍法界十方所有的世界中去观光游览,也不会有一点障碍。教化众生,阐扬佛法,处事接物,无一不是圆融无碍,通达顺利的。

菩萨行于无诤的“诤”字,是直言劝告的意思,但在此处则与“争”字通用,就成了争论某种事的是非曲直,如争论争夺等。为什么会发生诤呢?人类由于自私心、好胜心、占有欲的作祟,看不破、放不下,就发生了入与人争名夺利的行为。一有诤,就会有是有非、有胜有负,有善有恶,有好有坏,有毁有誉,逞强论胜等。这就是诤的结果。假如能把名利、善恶、毁誉都看破了,放下了,那还有甚么值得诤论的?这一切我执都没有了,心中没有了名利存在、胜负存在、善恶存在、好恶存在、毁誉存在,好强逞胜的脾气也没有,心中祇有和乐、谦让,甚么都好,无时不自在安然,这就是行无诤三昧。既已无诤,也就无所需要依赖何种法来作保障,更不必依靠何人才能生存。能够入于无诤的人,他一定是慈和自立的,决定是受人爱敬的。希望能亲近他、依止他的人,不知有多少。菩萨能用智慧了达一切事理,心中对于名利、善恶、是非、毁誉这些观念,从不起分别,不在这上面用功夫。菩萨一心修习正法,增长善念,广大菩提心。菩提心增广了,就获得善巧方便的大智慧。因智慧之力,于一切经典文字的辞句和义理,一目了然,通达无碍,也能随顺经典的义理,依着层次有条不紊,阐发他的道理,演说真实的佛法。对众生详细开导,指示一条正确的理路,令众生都能依法修行,舍迷归真。

愿令如是诸大菩萨庄严其国,充满分布随顺安住。熏修、极熏修。纯净、极纯净。恬然宴寂。于一佛刹。随一方所,皆有如是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敷、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诸大菩萨,周遍充满。如一方解,一切方所,亦复如是。如一佛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佛刹,悉亦如是。

修无尽功德藏回向的这位大菩萨,他又希望像前节经文所说的那些位大菩萨,都来庄严他的国土,甚至充满世界,分布到一切的国土随顺安住。随顺着所在地的国风民俗,与众生安适相处。熏修的意思,可以举一个譬喻:好像金山寺的七众弟子,大家一同用功修道,天人生活在佛法里,这就像用燃香来熏,熏得把原来的颜色都改变了。修就是修习,依照佛所说的道理,来修改我们过去的不正确知见,和错误的行为。像这样熏修身心,无有间断。修习到了极点,就名为极熏修。熏修到这种程度,就达到了纯净的境界。纯净到了究竟的顶点,就是所说的极纯净。纯的意思,就是不杂乱。净就是清净,没有一点染污存在了。这种现象,就是极纯净而实际的表现。恬然宴寂;恬是柔和安静,很柔和安然自在。宴寂也是安静,在这儿有照寂之相。恬然宴寂是根据上文极纯净的境界,而形容菩萨生活在这种境界中自在安然的状态。于一佛刹,在一个佛刹,是这样的纯净而恬然宴寂。随一方所,方是指小地方。好像一个角落。所是处所,指大的地方而言。随一方所,是说不论那一个小角落里或广大的处所,都是这样纯净的地方,也都有这样纯净的大菩萨,其数不知有多少,没有方法可以数,没有方法来等量,没有边际,无法称度,不能用心思,不可能度量,不能以言语来表达,有不可说不可说——这是印度的大数目之一——这么多的大菩萨,周遍充满在一个方所中。在一个方所是这样,一切方所都是这样。不特如此,就是整个佛刹中,甚至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佛刹中,都是充满了极熏修极纯净的菩萨,恬然宴寂而生活其中。这些菩萨都是德行圆满,犹如普贤大愿王一样。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方便回向一切佛刹。方便回向一切菩萨。方便回向一切如来。方便回向一切佛菩提。方便回向一切广大愿。方便回向一切出要道。方便回向净一切众生界。方便回向于一切世界,常见诸佛出兴于世。方便回向常见如来寿命无量。方便回向常见诸佛遍周法界,转无障碍不退*轮。

金刚幢菩萨又称一声诸位的弟子!他说:菩萨中的大菩萨,以他所修的,所集聚的一切善根,用善巧方便的法门,回向给一切诸佛的刹土。又以他所修的,所积聚的一切善根,方便回向给十方世界中的诸位菩萨。又以他所修习积聚的一切善根,方便回向于菩提觉道。又以他所修习集聚的一切善根,方便回向于诸佛和诸菩萨们所发的大愿,希望他们能够愿愿都圆满成就。又以他所修习集聚的一切善根,方便回向于法界中所有真修实学的佛弟子们,精进修学的出世要道。出世要道,包括小乘大乘两乘。好像三十七道品、四摄、四无量心、十度、止、观、智与悲。所以十地品上说:“菩萨以大悲为首,智慧增上。”又以他所修习集聚的一切善根,方便回向以清净一切众生界,令诸众生都能安住于清净的国土。又以他所修习积聚的善根,方便回向于一切世界。菩萨愿意一切世界的众生,都能时刻见到十方三世的诸佛如来,出兴到他们的世界上。又以他所修习积聚的善根,方便回向于诸佛如来,希望诸佛的寿命无量无尽,永远常住于世。又以他所修习集聚的善根,方便回向诸佛,希望常常见到诸佛,周遍法界,在尽虚空遍法界之中转无能障碍,永不退转的*轮。

所谓转*轮,大凡为佛教工作,能使佛教收到教化效果的工作,都可说是转*轮。如印经典或佛像流通于世,讲经说法直接开导接引众生,甚至仅为一人解释一点佛法的道理,不论大小多少,都可称为在转*轮。念经、拜佛、诵咒,只要你时时都依佛的教言而行事,思想行为、处事接物,没有丝毫违背佛教的表现,那么,就无一不是在转*轮。佛转佛的*轮。菩萨转菩萨的*轮。声闻缘觉转声闻缘觉的*轮。众生也有众生的*轮。各有各的*轮,都是在转之不停。佛的*轮所以无障碍,是因为佛的教理是圆融的,无一处无一事不通达的。不退转是指念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就是只有大乘的思想,没有二乘的思想。位不退是果位不退,时时都安住在大乘菩萨的果位上,决不退到二乘声闻缘觉的果位。行不退是修行不退,始终修六度万行,决不做自了汉,或者做佛教中的焦芽败种。这就称为转不退*轮。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时,普入一切佛国土故,一切佛刹皆悉清净。普至一切众生界故,一切菩萨皆悉清净。普愿一切诸佛国土佛出兴故,一切法界一切佛土诸如来身超然出现。

诸位佛的弟子,这位修无尽功德藏回向法门的大菩萨,当他以所修习集聚的种种善根,好像前面经文所说的回向时,他不但深入一个佛的国土,也能普遍深入十方一切诸佛的国土。这乃是他所回向功德的缘故,所有十方诸佛的国土也因而清净庄严。又能普遍深入所有的众生界内,也是因为他回向的功德。一切的菩萨也都得到清净庄严。 他又愿一切诸佛的国土,都有佛出兴于世。一切法界,一切佛土,诸佛出兴的时候,都是非常安然自在,没有一点阻碍,随时随处就有佛现身。

佛子!菩萨佛子摩诃萨以如是等无比回向,趣萨婆若。其心广大,犹如虚空,无有限量。如不思议,知一切业即以果报,劫悉寂灭。心常平等,无有边际,普能遍入一切法界。

金刚幢菩萨又非常慈和的称一声诸位佛的弟子!以来振奋法会中听众的精神,加强注意力。他说:修此回向法的菩萨,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以无可比拟,没有更高超的,不可能再增加一点儿的殊胜回向法,所修积的善根功德,来趣向于萨婆若——一切智,即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智慧。这位大菩萨他的心量境界之大,犹如虚空,因为他修行的功夫,已达到离相回向的程度,所以他的心广大而寂照无涯。也不可以限量,更没有边际,已入于不可以心思,不能以言议的境界。因之,他能知道一切的善业和恶业,将来所应得的果报。这种果报在菩萨的心意中,都是寂灭的。这种境界,应该分作两方面来说:即凡夫的境界与菩萨的境界。所谓知一切业,是包括善恶业和其他的种种业。善业就是清净行,如修梵行,慈悲心待人接物,所得的果报就是善报。恶业就是所作所为都是不清净的染污的,所得的果报就是恶报。平时我们常说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修清净行就得到智慧果。这是在一般的因果律上说,成为一般凡夫的因果循环,流转生死的根本道理。在菩萨已是三业清净,了知一切业都是从心而现,亦从心灭。心里有,一切都有,心里无,一切就都无了。所以说:“了即业障本来空”。如果能明白这种道理,一切业障都是空的。要是不明白呢,就应该了还宿债。这儿说皆悉寂灭,意思就是说本来是没有的。凡夫因为不明白这种道理,所以不慎重于种因,等到因成熟受报的时候,不免怨天尤人,求神拜佛,那又有何补呢?菩萨慎重种因,同时他了解这种业性本空的道理,受也好,不受业好,他都是视之空寂。菩萨以智观照,一切均能即事契真,他的心念自然而然是平等平等,没有任何差别,普遍能入于若事若理的无碍境界,可所以说入于十方三世法界,而无障碍。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不分别我,及以我所。不分别佛,即以佛法。不分别刹,即以严净。不分别众生,即以调伏。不分别业,即业果报。不著于思,即思所起,不坏因,不坏果。不取事,不取法。不谓生死有分别,不为涅槃恒寂静。不谓如来证佛境界,无有少法,与法同止。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当他将修积的善根功德,诚心诚意地回向给无上菩提、真如实际、法界众生的时候,他的心中没有一丝儿分别的杂念头:他不曾想到这是我能回向的,那是我所回向的。他也不分别这是我应该恭敬的佛,那是我所欢喜修学的佛法。也不分别这是谁的刹土,或是佛的刹土。是佛的刹土就既庄严而又清净。他也不分别这是善的众生,还是恶的众生,我给这个众生回向,或者调伏那个众生,利益他们,摄受他们。他也不着意自己所作的业,是善是恶,将来要得甚么果报。这位修回向的大菩萨,他全不执着在意思中,也不去想这些念是怎样生起的,因为他知道缘成是无性的,自然就能离掉种种妄念。他也不坏因,因有因的种子,随其自然;果也有果的自然成其果报。菩萨也不执妄执空,以其能了“知以即真”的缘故,不碍存在,不坏假名。实相无相,不坏因果。菩萨他也不取著于事相,也不取著于法理上。他也不说生死,生了死、死了生有这么多的分别。他也不说涅槃是寂静的,一切皆空。他也不说佛证得的境界,为什么呢?因为无有少法可得,与法同止。法也是空的,所以他的身心犹如虚空,不着一切境界,不取任何相,故说与法同止。佛即法界,不应以法界更证法界。因之菩萨无有少法为智所入,也无少而入于如。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以诸善根普施众生。决定成熟,平等教化,无相、无缘、无称量、无虚妄,远离一切分别取着。

诸位佛的弟子,这位修回向法的大菩萨,当他像前面经文所说的回向时,他又以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普遍回向施给一切众生,希望一切众生得到他回向的利益,也能增长他们的善根,能够得到决定性的善业,成熟善的果报。菩萨教化这些众生,是一视同仁,既没有取舍心,也没有怨亲的观念。他1不见众生相。2不取化缘,不论有缘无缘,他都平等教化。3不称量根性,不去分别比较,不管美的、丑的、聪明的、愚笨的、善的、恶的,他都同样教化愍念,不说这个众生我教化,那个太丑太笨我不教化。4没有一切的虚妄分别心,没有能度、所度、我相、人相、众生相的思想观念作祟,他都是用实实在在的心去平等教化。菩萨远远抛弃了一切分别心,和取著相的偏见心。

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巳,得无尽善根:所谓念三世一切诸佛故,得无尽善根。念一切菩萨故,得无尽善根。净诸佛刹故,得无尽善根。净一切众生界故,得无画善根。深入法界故,得无尽善根。修无量心等虚空界故,得无尽善根。深解一切佛境界故,得无尽善根。于菩萨业勤修习故,得无尽善根。了达三世故,得无尽善根。

菩萨中的大菩萨,好像前文所说的无虚妄分别心,无执着的偏见,无取舍的著相我执,本着平等的深心回向一切众生之后,他就得到了无穷无尽,没有止尽的善根。像他能常念十方三世诸佛的功德的缘故,就得到无穷的善根。又如他不但常念诸佛,而且还常念十方一切贤圣僧,这些贤圣僧都是十方的大菩萨。他们湣念众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行菩萨道,所以这位修回向法的大菩萨也常念这一切菩萨的慈悲,而得到无穷尽的善根。又如他以自己所修的清净行的功德,来庄严诸佛的刹土,因之也得到了无穷尽的善根。他不单祇庄严佛刹,令佛刹清净,他也教化一切众生,使令一切众生界也都得到清净,所以也能得到无穷尽的善根。

他不仅庄严佛刹和众生界,他还深入法界,令法界普遍清净庄严,也得到无穷尽的善根。他又修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令心量犹如虚空那样的无边无际,也得到了无穷无尽的善根。菩萨又能深切的了解一切诸佛的境界,所以也得到了无量的善根。对于菩萨所应修习的一切善业,譬如要立功立德,就要常常勤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切实修行六度,就是菩萨的善业。再加方便、愿、力、智,合起来是十度,由十度中可实践为百行、千行、万行,所以常说菩萨修十度万行。菩萨修此十度,又叫十波罗蜜,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菩萨修习种种善业,是不能懒惰的,一定要时时刻刻精进行道, 才能栽培成就善功德,更要停止一切的罪行业过。菩萨他是勇猛精进,精进更精进,夙夜匪懈,所以他能得到无穷尽的善根。菩萨又能明白三世的一切已成、将成、未成的事事物物,如明白过去世的诸佛,已成就的功德,是已成的佛。明白现在世的诸佛,现在成佛了。明白未来世的诸佛,正在精进行道,当来就要成佛了。对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境界,都能明白。同时也明白过去世的众生、现在世的众生、 未来世的众生,三世的众生都可以成佛。因为了达三世的缘故,也得到了无穷无尽的善根。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一切善根如是回向时,了一切众生界无有众生。解一切法无有寿命。知一切法无有作者。悟一切法无补伽罗。了一切法无有忿诤。观一切法皆从缘起,无有住处。知一切物皆无所依。了一切刹悉无所住。观一切菩萨以无处所。见一切境界悉无所有。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以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如前文所说的方法回向时,他明白一切众生界,无有众生可度。如佛在金刚般若法会上所说的:“佛灭度一切众生,而无一众生得灭度者。”这种心境,就是不着,就是行所无事。菩萨了达这个道理,纵然度尽众生界的众生,他也是觉得无有一个众生是可度的。菩萨又能了解一切是没有寿命的,因为没有众生,故没有一个众生相。这一切法,本是无常的、寂灭的,没有一个法的寿命和寿者相。也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菩萨也知道一切法没有个作者,也没有和支配操纵的人。佛说:“诸法从本来,常住寂灭相,不可以言诠”。这就是说“法无作者”。悟一切法是无补伽罗,译为“数取趣”。就是指不知道修善业,不明白因果的凡夫,总是在生死轮回的六道中,这儿生、那儿死。有时为人、有时为畜生、饿鬼、地狱,在生死轮回中,循环不息。在凡夫的知见上看来是实有的,这是在迷昧时候的一种知见。但在菩萨以他觉悟了的知见看来,则是虚妄的、不真实的。这可以举个譬喻:好像作戏一样,不过是扮演剧中人而已。戏完了,一切皆过去,幻灭了。不过作戏的时候,未来作得真切动人,就必须作得越真越好,如实真有,其实都是因虚妄而有,不真是那么一回事。悟一切法,就是觉悟了一切法,这法就是人的生死轮回,众生迷妄为真的颠倒法。一旦觉悟了,就不会再数数不断的投生到其他“趣”中。

又因为了悟一切法,就没有了忿诤。忿是忿根,心中既忿怒又瞋恨,这都因我见我执太重,自以为是的偏见引起。诤是诤论。诤论是非、诤论人我、诤论强弱、诤论胜负、诤论损益,这一切一切的诤论,皆由于固执、偏见、自我为上而引起的不平,所以就到处有忿诤,大而国与国诤论,小而人与人之间的诤论,无有一时停息。诤论的实相,可以用海里的波浪来作比喻。在没有风的时候,就水平如镜,水天一色,一望无涯。一旦风起,就吹破了水面的平静,继而小风小浪,大风大浪。人间的诤论也是同样越诤越激烈。海中的浪大了,行船覆没,人财丧亡。人间的诤论到了极点,兵戈相见,国破家亡,损人而不利己。就以近代数数而起的世界大战、中日战争、韩战、越战,人人都知道,还不是由于忿诤而生起吗!这种惨痛,究竟利益了谁?因为忿诤,就惹出了无限的烦恼。这儿说了一切法,前面说是指人的生死法, 现在又可说是指烦恼法。佛告诉我们: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的烦恼,要求得自在解脱,首先就要断除一切烦恼。修行的目的在求解脱,所以我们第一就要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能否断除,这要从事与理上来决定。在事上看,凡夫因为不了一切法,意念里充满了贪瞋痴。 由于绵绵不绝的自私自利心,所以转而生出无尽烦恼,缠缚着凡夫的心。因为不了诸法,故凡夫至死仍脱不出烦恼的束缚。但凡夫发心修行的时候,他就发弘誓愿“烦恼无尽誓愿断”。

在理上说,菩萨已经了悟诸法皆虚妄,因为已悟,所以烦恼就没有了。因为凡夫还没有觉悟,故有一切虚妄不实的烦恼。烦恼它本来是菩提的反面,是另一别名。一物两面有两名而已。古德说“转烦恼为菩提”。把烦恼转成为菩提,烦恼就没有了,显现出来的就是大菩提心,所以说烦恼不是断而是转。这也可以用一种比喻。像冰与水,冰的本体原就是水。冰就等于烦恼,水就是菩提。在正常的气温中, 水永远是清澈平静的,不会有浪涛,不会结成冰。凡夫若能学菩萨修行办道,常住在清净无为的平静道业中,自然就会转烦恼为菩提,变生死为涅槃,那儿还会有忿诤,还会再有烦恼!修回向法的大菩萨, 他因已了达一切法皆虚妄不实,所以他无有忿诤。

菩萨又能观察一切诸法之所以生起的原因,他明白诸法皆是从缘生,仍然随缘而灭,这种依因缘所生的法,是空的,假的。佛当年对他的弟子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其实空又不是真空,但是也必为他安上一个假名,如果能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里面是含有中道的意义。所谓中道,是非空非有,不落于空,也不落于有,故说“因缘所生法”——菩萨能观察明白这个真谛,他就知道法是不会有个固定的着落处。法是没有本体,没有相状,它怎会有个住处呢?这也是叫人不要执着。一旦有了法执,就会生法障。执著于法,等于没有麻烦而自找麻烦。菩萨又知道一切事事物物,都没有个依附之处。这里所谓的一切物,包括了器世间的一切有情和无情的众生。这些事事物物在菩萨的眼界中,都是虚妄的、空的、假和合的,何须有所依,也没有所可靠的,彼此都是因缘所生。说可依,都有连锁的关系,说无所依,也实在不可依持。菩萨又明了一切的刹土,佛的刹土,也都没一定的住所。在凡夫看来,山是山、水是水、大地是大地、虚空是虚空,但在圣人的眼界中看,一切都是虚妄不实在,所以他就不执着,就等于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刹土观念。菩萨看所有的大菩萨、小菩萨,他们所修行的功德,所积聚的种种善根,所行的六度万行,在凡夫的心目中,希求得万一而了不可得,但菩萨并没有将它当作宝贝看待,把它存到一个可靠的地方,或者买个保险,以便一旦若有损失,就得保险的赔偿费。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他从未想到他是在做功德,在积聚善根。他祇是行所无事,因为菩萨观一切菩萨行,没有个实体,即没有实体,又怎么会有个处所,又何必斤斤计较呢?菩萨见一切境界,都不足以引起他的注意,因为他已照见五蕴皆空。菩萨见任何境界,他就能清楚明白这个境界。他不特不会被境界所迷,他还能转变这个境界,这就是菩萨的定力,和无著无依的智慧之力。 他明白一切的境界如幻如化, 没有真实的体性, 所以说悉无所有。这种道理,是大菩萨的功行境界。这位修无尽藏的大菩萨,他才有这种境界。在我们凡夫的心目中,是不能这样说的。如果这样说,就是打大妄语、欺骗人了。凡夫看一切都是有的、真的、实在的,凡夫的思想和菩萨的思想是有相当悬殊,完全不同的。菩萨的心愿是利他,凡夫的愿望是利己。所以凡夫视一切就是有,菩萨则能了空,明白一切都是虚妄,故见一切无著。无著则一切无所有;有所执着,就觉得一切都是有,都是真实的。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眼终不见不净佛刹。亦复不见异相众生。无有少法为智所入,亦无少智而入于法。解如来身非虚空,一切功德无量妙法所圆满故。于一切处,令诸众生积集善根悉充足故。

金刚幢菩萨惟恐三世众生不注意,所以又称一声诸位佛的弟子!这位修无尽功德藏回向的菩萨,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当他作以上所说的种种回向时,他的眼中始终不曾看见过不清净的佛刹,因为他已了解秽即空的缘故,同时他的心是极端清净,所以在他的眼中一切佛刹都已清净了,再无有不净的佛刹。他又不曾见到有异相的众生,因为众生也同一空缘故。而且众生也都有如来智慧的德相,和佛无二无别的。菩萨见佛刹净、众生净、法也净。因之,他知道没有一点点的法是以智慧来发觉的,因为智外没有东西可以令智所入,法性是寂然的。 也没有一点点的智慧而能入于法理去,再发觉多出一法。因为智是寂而常照,没有甚么不同的。菩萨又能了解佛的身并不是真的虚空一样,虽然常说佛身犹如虚空,这是形容佛的法身之宽大,其心量犹如虚空,能包涵一切。虚空是广大的,但它是沉寂、无知、无灵性,没有功德的,没有妙法的。佛身是具足智慧,他虽如如不动,但他无时不在寂照中观念怜湣十方一切众生。佛身是一切功德具足、无量妙法所圆满,而成就的法身、报身、化身。所以说佛身非如虚空。菩萨他又能在一切的地方,使命令一切的众生,都能积集无量种种善根,所有一切的善根,都充足圆满。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于念念中,得不可说不可说十力地,具足一切福德,成就清净善根,为一切众生福田。此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意摩尼功德藏,随有所须,一切乐具悉皆得故。随所游方,悉能严净一切国土。随所行处,令不可说不可说众生,皆悉清净。摄取福德,修治诸行故。

诸位佛的弟子!这位修无尽功德藏回向的大菩萨,他在每一念念之中,就能得到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十种佛的力量。他具足圆满了诸佛所有的福德,成就了他所修积的清净的善根。清净善根,就是出世法。放弃一切的染污法,而修出世的清净法,以修此净法成就的善根,就是清净善根,而作为一切众生的良福田,令众生在他面前来供养种福。这位大菩萨,因为修此无尽功德藏回向法门,成就了一种叫如意摩尼功德宝藏。这种宝藏的功能,可以遂心如意,变化无穷。如有所需无不满愿。如果他想要种种音乐的乐器,立刻就可以得到。无论他想到任何地方去观光游览,或者到那一位佛刹去礼拜参访,随时就可以到达,而且所到的地方,诸佛刹土,都能使它清净庄严。随便他想到什么处所,都能令那地方,不可说不可说的众生,都得到清净。这一切殊胜的境界,都是菩萨曾摄取了无量无边的福德,修治了诸菩萨所修行的种种行门的缘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修一切菩萨行,福德殊胜,色相无比。威力光明,超诸世间。魔及魔民,莫能赡对。善根具足,大愿成就,起心弥广,等一切智。于一念中,悉能周遍无量佛刹。智力无量,了达一切诸佛境界。于一切佛,得深信解。住无边智。菩提心力,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修此无尽功德的回向,修一切所修的种种菩萨行,使他得到无尽的福智,超过一切的福智。因其福德殊胜,故有三十二种无有能比的端庄色相,八十种随形好。他的大威德的力量,和智慧光明,超过世间一切福德者的威力和光明,使魔王和他的子民,没有谁能睁开眼睛对着菩萨看一眼的。菩萨修治到这种阶段时,他已具足了所有一切功德,成就了他曾发的一切大愿。他的福德殊胜,其心广大可包太虚,其量弥广而周沙界,其智慧可等佛的一切智。在一念动之中,就能普遍深入十方诸佛的刹土。他智慧的力量,不可限量,能够通达十方诸佛的境界。对于诸佛所证得的道理,深信不疑而能了解,因其安住在无边的智慧之中。菩萨他发的菩提道心,广大得有如法界,真切究竟有如虚空,无处不到达。

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