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姜桂苓半汤的组成原理及临床运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姜桂苓半汤系由生姜、桂枝、法半夏、茯苓四药组合而成。

本方取材于清朝郑钦安姜桂汤和局方二陈汤。前者见于《医理真传》鼻流清涕不止条,原治上焦阳虚而致鼻流清涕不止;后者乃一切痰饮为患之总方。方中夏、苓二味,功能燥湿健脾,化痰止呕,中医有“痰生百病,湿生灾”之语。取二方之长融为一方,用治心阳不足或心肺阳虚所致诸证,以及升降失调、上下不通等,或因心肺阳虚导致中焦寒湿、肝胃虚寒等,皆可运用。经临床四十余年之实践证明,功效卓著。

心肺同居胸中,“胸为清阳之腑”,受不得任何寒浊之气,脏虽属阴,其用在阳。“心者血,肺者气”,气血的运行,全靠心肺阳气的推动,寒则凝,温则通。故寒邪上逆,气血阻滞,则心肺之阳被遏,以至出现上焦虚寒之症,如胸痛、咳逆短气、畏寒肢冷、面唇青紫等。心肺阳虚,包括心肺气虚,但有时以心阳虚明显,有时以心肺阳虚并见。心肺阳虚可由本身病变引起,亦可由其他脏腑病变导致。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人身百病千端,无不关乎气血。明乎此,通过调理心肺阳气,温通气血,则可治疗多种疾病。

按照上述理论,本方以生姜、桂枝为君药。生姜性温,黄坤载谓“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而行滞,荡胸中之瘀满,排胃里之壅遏,善通鼻塞,最止腹痛,调和脏腑,宣达荣卫,行经之要品,发表之良药”。又谓:“生姜疏利通达,下行肺胃而降浊阴,善止呕哕而扫瘀腐,清官除道穴力最为迅捷。”

桂枝辛甘而温,《本经》称其“治上气咳逆”,张锡纯渭:“通阳化气,力善宣通,能升大气(即胸中之气).降逆气(如冲气,肝气之类),散邪气(如风寒之类)……诸家本草,鲜有言其能降逆气者,是用桂枝而弃其所长也。……乃医者皆知麻黄泻肺定喘,而鲜知桂枝降气定喘,是不读《本经》之过也。”又谓:“为其味甘,故又善和脾胃,能使脾气之陷者上升,胃气之逆者下降,脾胃调和则留饮自除,积食自化。其宣通之力,又能导引三焦下通膀胱以利小便”。生姜与桂枝相伍,则辛温助阳,相须为用,同气相求,相辅相成。故二者相伍,既温扶心阳,又宣通肺气,使周身阳气通调,气血流畅。郑钦安谓:“心者,气之帅也。心阳得补,而肺气更旺”。“要知补心阳即是补真火(肾阳)也。……此方(姜桂汤)功用似专在上,其实亦在下也。学者不可视为寻常,实有至理存焉”。在此方基础上,佐以半夏和茯苓,健脾燥湿,温化痰饮之功益胜。且茯苓甘淡,宁心安神,甘则能补脾阴,脾阴既旺则生啼金,淡则能渗利水化饮。黄坤载谓:“泄水燥土,冲和淡荡,百病皆宜,至为良药”,“人之中气,左右回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在下之气,不可一刻而不升,在上之气,不可一刻而不降;一刻不升则清气下陷,一刻不降则浊气上逆。浊气上逆则呕哕,痰饮皆作,一切惊悸、眩晕、吐衄、嗽喘、心痞、胁胀、膈噎、反胃种种诸病,于是生焉。而总由于中气之湿寒。……凡此诸症,悉宜温中燥土之药,加半夏以降之。”

以上分析,可知本方用药四味,平平无奇,但其理甚深。组合之后,既能扶阳强心温肺,又能宣通表里,交通上下。中医治病,全在掌握气化升降原理。本方之效能,在于使上中下及人体内外得以一致,符合机体的统一性。兹结合临床实践阐述如下:

(一)各种心脏病,当出现心阳不足时(包括心气不足),症见心悸、气短、自汗、劳累则加剧,面皓神疲,目瞑喜卧,畏寒肢冷,舌淡而胖,苔薄白或白滑,脉浮大或濡缓、或沉细而结代。可用本方加枣仁、元肉、砂仁,温阳益气,养心安神。若气虚明显者,加苏条参或太子参,或加口芪、党参;兼胸痛、胸闷或胸痛彻背者,加香附、麦芽。若心肾阳衰,症见面浮肢肿,手足厥冷,面色灰暗,口唇发青,原方生姜易干姜,重用茯苓,再加附片、上肉桂,强心温肾,化气行水。

(二)心肺阳虚,久咳不止,咯痰清稀,气短乏力者,用本方加苏子、陈皮、炙远志、温肺强心,降逆止咳。

(三)心肺阳虚,又兼气阴不足,症见气短乏力,动即作喘,自汗、心烦、潮热,舌淡红,脉虚大或虚数。用本方合生脉散加山萸肉、桔络、乌梅,温阳益气,养阴生津。

(四)心肾阳虚,神不内守,心阳外越,出现惊悸多梦,夜眠不宁者,本方加炙远志,石菖蒲、山萸肉、果杞、元肉、秫米之类,交通心肾,宁心安神;甚者加龙骨、牡蛎、砂仁、炙甘草,潜镇浮阳,收纳心气。

(五)心肺阳虚,兼肺气郁滞、咳嗽喘息者,本方重用生姜30克 ,加桑白皮、苏子、白蜜,温肺散郁,降逆止喘。若心肾阳虚明显者,原方加附片,砂仁、五味子,生姜易干姜,温肾强心,化痰平喘。

(六)高血压出现心肾阳虚症状者,用本方加杜仲、天麻、钩藤、砂仁、荷顶,温通心肾,平肝熄风。

(七)小儿百日咳后期,肺阴肺阳俱虚,阳不化阴,余咳不止,面浮色青,舌淡,脉沉细,本方生姜易炮姜,加炙甘草、五味子、白蜜,扶阳益阴,降气止咳。

(八)脾胃虚寒,寒气上逆,胸闷恶心,脘腹胀满,本方加砂仁、麦芽,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九)肝寒气郁,胆气上逆,寒气滞于肝胆经脉,出现两腮硬结日久不散,皮色如常,或发青者,用本方加柴胡、香附、麦芽,温肝舒郁,行气散结。

(十)脾胃寒湿,兼肝气郁滞,出现肝区疼痛或见痞块者,本方加乳香、没药、丹皮、郁金、佛手、紫丹参,以温肝达木,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总之,本方主治之症甚多,治愈病例不少。

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

《本草纲目》记载:扁鹊三豆饮由绿豆、赤小豆、黑豆、甘草节组成,治疮毒初起,又治“天行痘疹,预服此饮,疏解热毒,纵出亦少”。故历代医家多将此方用治痘疹、疮毒之症。

根据多年实践验证,本方药性平和,味甘而淡,不伤胃气,而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养肝润肺,滋燥生津诸作用。具有滋养之功,但滋而无滞,虽清热解毒,但清而不伐。全方清中寓补,补中寓清。若能灵活加减,除疮毒、痘疹之外,还可用于因风、热、燥、火等阳邪为患,导致伤津耗液之燥热等证;更适用于脏腑机能失调如内脏津亏,或脏腑燥热伤阴之证,如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肺虚燥热,肺胃郁热,肝虚不眠等方面。经多年广泛运用于临床,灵活加减,疗效颇佳。

一、基础方及各豆功能

(一)基础方及加减药味基础方:黑豆,绿豆,红饭豆。替换用药方:淡豆豉,扁豆。

加减法:疏风解表加:桑叶、薄荷;清热解毒加:银花、连翘;泻火解毒加:黄芩、栀子、生石膏;破滞去瘀加:枳实、焦楂;清咽利膈加:牛蒡子、桔梗;宣肺止咳加:杏仁、贝母、枳壳;宣透痘疹加;虫蜕、芫荽、香菌脚;祛风止痒加:僵蚕、蝉蜕、刺吉力;清热消肿加:元参、夏枯草;清心除烦加:竹茹、灯心、栀子;养阴润燥加:麦冬、沙参、果杞、五味子;养肝润燥加:乌梅、冰糖;补益脾肺加:山药、莲子、苡仁;补脾养阴加:太子参、乌梅、山药。

上列各组药物,视病情需要可选择一、二组加入。

(二)各豆的功能

黑豆:性味甘平,入肝、肾二经。功能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本品尚有润肾燥而止盗汗,补肾虚而止遗尿。

绿豆:性味甘平,入心、胃二经。功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药性三字经》谓本品“通行十二经”,“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诸毒。”

红饭豆:又名赤豆,本品性味甘酸平,入心、小肠二经。功能利水除湿,止痒,和血排脓,消肿解毒。古人有“久食瘦人”之说。

淡豆豉:由黑豆经加工发酵而成,性味辛而微苦,入肺、胃二经,有解毒除烦之功,但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性味各异。用青蒿、桑叶同制者,则药性偏寒,用麻黄、苏叶等同制者,则药性偏温。

扁豆:性味甘,微温。入肺、脾二经,健脾养胃,消暑除湿,补脾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烈,为缓和滋养之品。

二、临床应用

(一)用于麻疹

1.麻疹初期,证偏阳热者,用淡豆豉、黑豆、绿豆,加桑叶、薄荷、虫蜕、香菌脚。若服后疹出顺畅,发热渐退,改用红饭豆、黑豆、绿豆加乌梅、冰糖,养肝润燥生滓,以资调整。

2.麻疹后期,热退、疹消,如出现视物不明,皮肤搔痒者,若属热伤肺阴,肺阴受损,宜清肺热、补肝阴为主,用黑豆、绿豆、扁豆、虫蜕、关吉力、赤芍、果杞治之。痒止后,仍用三豆加石决明、广木贼、关吉力、密蒙花、鸡肝.滋肝明目,以恢复视力。

3.麻疹靥后,若肝肺余热不尽,症见低热持续,微咳不止,治宜养阴润燥兼清肺经余热,用三豆汤合二仙汤(黑豆、绿豆、红饭豆、黄芩、杭芍)治之。如服后热退咳止.继用三豆汤加乌梅、冰糖,酸甘化阴调治为宜。

麻疹后期,变证颇多,如属有余之证,或余邪未尽,或肝肺津枯,均可采用三豆汤加减治之。

(二)用于风热和火毒

1.表邪外束,肺胃郁热,发热,咳嗽,头身疼痛,舌红,苔薄黄或薄白少津,脉浮数,证属风热袭肺,肺气不降,(如支周感染等)治宜疏散风热,降逆止咳。方用枳实三豆银翘散(枳实、黑豆、绿豆、淡豆豉、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桑叶、贝母、苇根)。

2.外受表邪,肺胃郁热,咽痛较剧(如急性扁桃腺炎等),用上方枳实三豆银翘散加桔梗、甘草。

3.大头瘟,风温犯肺,三阳经郁热,致颜面漫肿发红,头痛寒热,脉数,舌红。治宜清热泻火,疏风解毒。用三豆汤加味(黑豆、绿豆、红饭豆、淡豆豉、生石膏、桑叶、银花、连翘、紫草、焦楂、僵蚕、虫蜕、淡竹叶)。

4.痄腮,一般由风温病毒所致者,症见发热,一侧或两侧腮腺肿胀疼痛,拒按,舌红,脉数。治宜疏风清热。方用三豆饮加味(黑豆、绿豆、淡豆豉、银花、荆芥、连翘、夏枯花、僵蚕、板兰根)。

5.风热所致其他疾患,如荨麻疹、急性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紫斑、天泡疮、漆疮、急性蜂窝组织炎等,各病表现虽然不同,但病因均多为风热,火毒阳邪外侵,肺胃郁热,病位反映均在皮肤、肌肉。肺主皮毛,胃主肌肉,故均可用枳实三豆银翘散加减治之。

(三)用于其他方面

1.小儿高热惊风,症由高热伤津,肝失濡养,热极生风所致者,用黑豆、绿豆、淡豆豉加钩藤、僵蚕、虫蜕、竹茹。

2.酒糟鼻初起,多因肺胃郁热所致,可用枳实三豆银翘散治之。

3.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虚烦,自汗,低热,血压波动,脉弦或沉弦,证属肝肾阴虚,津液不足者,可用黑豆、绿豆、淡豆豉加山萸肉、果杞、五味子、乌梅、桔络、竹茹、冰糖。

如属胆热痰滞,烦躁,失眠者,可用栀豉温胆汤加黑豆、绿豆、桔络、菖蒲、远志。

如属肝阴虚较重者,用三豆汤与生脉散合方服用(黑豆、绿豆、红饭豆、太子参、麦冬、淮枣皮、乌梅、冰糖)。

4.小儿遗尿,属肝旺脾虚者,用黑豆、绿豆、扁豆、淮山药、莲子、乌梅、冰糖。

5.小儿腹泻后,脾弱肝旺,饮食不为肌肤,形体消瘦,性怪喜哭,证属肝脾失调,治宜调和肝脾,用黑豆、绿豆、扁豆、桑叶、乌梅、冰糖、竹茹、灯心治之。

6.多发性疖疮,属风火湿热者,治宜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用黑豆、绿豆、红饭豆、桑叶、荆芥、银花、连翘、僵蚕、牛蒡子、蝉蜕、甘草。

7.预防流感,可用黑豆、绿豆、淡豆豉、桑叶、乌梅、银花、连翘、冰糖。

8.预防麻疹,可用黑豆、绿豆、红饭豆、紫草、银花、甘草。

9.食物过敏,周身发痒,奇痒难耐者,用枳实三豆银翘散治之。

10.药物过敏,或药物中毒,用黑豆、绿豆、红饭豆、防风、甘草治之。

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范围甚广。总之,大凡急性、热性,津液亏损等疾患。均可在三豆汤的基础上加减使用。

三、病案举例

例一:

张姓小儿,年二岁。发热持续七日,心烦闷,唇焦燥,咳嗽流涕,小便短赤。舌红,脉数。耳前后疹出隐约。脉症合参,显系风温束肺,阴液受损.致疹不外达。治以清热透疹佐宣肺养液。用三豆饮加味。处方:

黑豆10克 绿豆15克 淡豆豉10克 桑叶10克 薄荷5克

香菌脚3克 (公鸡冠血数滴为引)

上方服二剂,疹自胸背渐出达于手足,热亦减退,胸闷心烦消失。凡治疗者须知,胸闷一分不减,痧出一分未透,此.临证至关重要者。

二诊:疹出顺畅,但患几夜间少寐,易惊,思水较多。此系疹出伤津,津虚不眠。用三豆饮加减。处方;

淡豆豉10克 黑豆15克 绿豆15克 桑叶10克 乌梅15克

竹茹6克 (加冰糖少许为引)

服一剂,能安静入睡,此时疹子渐靥。

三诊:将原方淡豆豉易扁豆,增强健脾养肝和肺调治而愈。

例二:

王姓男孩,年七岁。麻疹靥后,两眼视物逐渐不明,且兼周身皮肤发痒,舌质红,微有薄白苔,脉弦兼细。尿短少,胃纳不佳。形体消瘦,急躁不安。此为疹出热邪伤阴,肝肺阴液耗损,治以润肺养肝,滋津复液。用三豆汤加味。处方:

红饭豆10克 黑豆15克

绿豆15克 蝉花15克 赤芍10克

果杞15克 乌悔15克 (冰糖少量为引)

二诊:上方服三剂后,皮肤发痒已止,原方红饭豆易扁亘加石决明、广木贼、鸡肝一个。

三诊:上方服十二剂,视力逐渐恢复。

例三:

李姓男孩,年四岁。麻疹已靥。但发热持续(体温摄氏38度左右)不退,且咳嗽,自汗,喘促。脉弦数,舌红苔黄腻质干。诊为疹毒未尽,复受热邪,郁遏肺经。治以清热解毒平喘,方用三豆汤合二仙汤。处方:

淡豆豉10克 黑豆15克 绿豆15克 桑叶10克 黄芩6克

杭芍15克

二诊:上方服二剂,热退喘咳止。仍用三豆汤,淡豆豉易红饭豆,减黄芩、杭芍,加乌梅15克 ,用冰糖少许为引,调理而愈。

例四:

杨××,女,二十一岁。发热三日,头胀痛,继之头面漫肿,颜面灼热疼痛。舌红少津,苔薄白粉刺,脉数。口臭,便秘。西医诊为颜面丹毒,转中医诊治。证系风温犯肺.三阳经郁热,肺胃气机阻滞,表里俱热。治以清热解毒,宜疏通气机为主。方用三豆合升降散。处方:

红饭豆15克 黑豆20克 绿豆30克 僵蚕15克 蝉蜕10克

姜黄10克 大黄6克 桑叶10克 紫草6克

二诊:上方服二剂,便通,头面肿势渐消,热减退。方用三豆汤加味。处方:

红饭豆15克 黑豆20克 绿豆30克 紫草6克 焦楂30克

生石膏30克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僵蚕10克

三诊:上方服二剂,颜面肿势全消,且脱皮屑。此时出现虚烦不眠,苔粉刺已退,转现舌红少津。用三豆汤合温胆汤加山萸肉15克 、乌梅15克 、桑叶15克 ,调治而愈。

例五:

张××,男,四十一岁。发热39度,已三日,左下肢膝关节以下红肿灼热疼痛,逐渐向下蔓延至足背,行走不便。西医诊断为急性蜂窝组织炎,转服中药治疗。察舌红,答黄厚腻,脉弦数。全身酸困,尿短赤。诊为风湿外束,肺胃湿热。治以清热、解毒、化湿为主。方用三豆汤加味。处方:

淡豆豉15克 黑豆20克 绿豆30克 银花15克 连翘15克

生石膏30克 枳实10克 焦楂30克 僵蚕10克 紫草10克

桑叶15克 白茅根10克

二诊:上方服三剂,热退,下肢红肿灼热疼痛大减.且能行走。继以三豆汤加驱风除湿剂。处方:

红饭豆15克 黑豆20克 绿豆30克 土茯苓15克 苡仁30克

蝉蜕10克 独活6克 赤芍15克 枳壳10克 牛膝10克

荆芥6克 连翘15克 川芎6克 柴胡6克

三诊:上方服二剂,下肢红肿疼痛全止,病已减去七八。脉由弦数转缓。继用三仁汤合三豆汤祛湿解毒,调治而愈:

例六:

方××,女,四十八岁。经期前后,皮肤发痒,虚烦不眠,潮热,心烦,手足热感较重。此证已持续三年,近半年来,发作更甚。脉细数,舌红少津。诊为肝阴虚损,肺燥生风.治以三豆汤加滋肝润燥之品。处方:

淡豆豉15克 黑豆20克 绿豆30克 果杞15克 枣皮15克

乌梅30克 竹茹6克 (冰糖少许为引)

三诊:上方服后,潮热及手足心灼热已止。嘱仍用原方,每周服二至三剂,继续调治以巩固疗效。

例七:

李××,女,四十一岁。潮热,失眠,动则自汗,手足心灼热,已一年余。西医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遂转服中药。察其脉细数,舌润无苔。诊为心阴虚损,肝阴不足。用三豆汤合生脉散加味。处方:

扁豆15克 黑豆20克 绿豆30克 太子参30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10克 枣皮15克 桔络6克 乌梅15克 (冰糖少许为引)

二诊:上方服十余剂后,汗止,潮热退,且能安睡。嘱患者可以守方间断服用,以巩固疗效。

结语

从三豆汤及其加减方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看,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抗病毒。如用治麻疹、腮腺炎等。

2.抗细菌。如治疗支周感染、麻疹合并肺炎、扁桃腺炎、蜂窝组织炎等。

3.增强机体免疫机制。如用于预防麻疹、预防流感等。

4.解毒。如用于药物、食物中毒等。

5.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如用于妇女更年期症候群等。

综上所述,病虽不同,但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三豆汤及其加减方所治各症,都是由于阳邪伤津,导致机体津液耗损而出现之热症、燥证,临床表现虽各有不同,但燥热伤津是其共同的病理变化,这是制方的理论根据,亦即中医辨证施治的一条重要原则。

此外,本方还具有简便、廉、验等优点,随处可得,不需加工炮制,临床使用确能取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