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一 东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题解】

“东”是“平水韵”中上平声的第一韵部。

北宋时官修的《广韵》本有206韵,平水人刘渊根据唐代人写诗的实际用韵情况,将206韵合并成107韵;后来平水人王文郁又缩减为106韵,这106韵就被称为“平水韵”,也叫“诗韵”。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为格律诗用韵的韵脚字。

《笠翁对韵》所用的韵即“平水韵”中的平声部分,其中上卷的“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十五个韵部属上平声,下卷的“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十五个韵部属下平声。

在宋本《广韵》中,“东”位于上平声第一韵部,是“一东”的代表字,也叫“韵目”,作“德红切”,平声,东韵。

《笠翁对韵》中用的东韵字有风、空、穹、中、红、东、翁、公、宫、朦(矇/曚)、篷、弓、踪、嵩、鸿、熊、烘共17个。《声律启蒙》所用的东韵字有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个。其中两书所共用的是风、空、东、宫、弓、红、翁等7个字,而《声律启蒙》中的虫、同、童、穷、铜、通、融、虹等8个字是《笠翁对韵》没有用到的,《笠翁对韵》中的穹、中、公、朦(矇/曚)、篷、踪、嵩、鸿、熊、烘等,则是《声律启蒙》所未用到的。另外,《笠翁对韵》中所用到的“踪”属于平水韵中的上平“二冬”。

其一

天对地,雨对风1。

大陆对长空2。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3。

雷隐隐,雾朦朦4。

日下对天中5。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6。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7。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8。

【注释】

1天对地,雨对风:“天”“地”经常作为相对的词语并提,“天圆地方”“天神地祇”“呼天抢地”等等。“风”“雨”都是跟气候有关的名词,皆是自然景象,二词在汉语里经常并提,“风雨同舟”“暴风骤雨”“和风细雨”等等。从格律上看,“天”与“地”、“雨”与“风”平仄相对。平仄是格律诗(即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写诗时通过声调的平仄变化可以达到一种音律上高低间杂、缓急交替的节奏美。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平即平声,上、去、入则是仄声。现代汉语里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就是仄声。古代的入声已经转化到平、上、去三声中去了。这就是说,现代汉语里读为阴平、阳平的字,有些本应该是属于仄声的,这是我们今人读古诗的时候要留心的。此句中“天”为平声,“地”是仄声,“雨”是仄声,“风”是平声,故可称之平仄相对。语法上,“天”和“地”、“风”和“雨”皆为事物名称,亦并相类。古代严格的对仗讲究主要有:平仄相对,即平仄相反;语法结构相同,如名称语对名称语(名词对名词),状态语对状态语(如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动作语对动作语(动词对动词),数目语对数目语(数词对数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也必须相同或相类等等。

2大陆对长空:平仄上,“大陆”为仄仄,“长空”为平平,平仄相对。语法上,二者皆为定中结构。

3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赤日,指红日。苍穹,指深青色的天空。平仄上,“山花”为平平,“海树”为仄仄;“赤日”是仄仄,“苍穹”是平平。语法上,四个词语都是定中结构。

4雷隐隐,雾朦朦:隐隐,象声词,形容雷声,如《后汉书•天文志上》“须臾有声,隐隐如雷”;朦朦,形容模糊不清。平仄上,“雷隐隐”是平仄仄,“雾朦朦”是仄平平。语法上,二者皆是主谓结构,一饰其听觉效果,一形其视觉效果,对仗工整。

5日下对天中:平仄上,“日下”是仄仄,“天中”是平平。语法上,“日下”和“天中”都为方位短语,指空间领域。

6风高秋月白,雨霁(jì)晚霞红:上联化自宋欧阳修《沧浪亭》“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净铺琼田”,下联化用了唐刘禹锡《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的“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秋月白,出自唐崔道融《江夕》“江心秋月白,起柁信潮行”和唐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霁,指雨雪停止,天放晴。平仄上,“风高秋月白”是平平平仄仄,“雨霁晚霞红”是仄仄仄平平。白,《广韵》“傍陌切”,入声。语法上,“风高”与“秋月白”,“雨霁”与“晚霞红”,两个结构都是因果关系:因为风高,使得云雾散去,秋月愈加清晰洁白;因为雨已停歇,刚经过清洗之后的天空变得更加清澈,晚霞也愈显嫣红。

7牛女二星河左右,参(shēn)商两曜(yào)斗(dou)西东:牛女,指的是牛郎星与织女星,如唐元稹《新秋》诗中有“殷勤寄牛女,河汉正相望”。河,银河,亦作“河汉”“天河”。民间传说中,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她偷偷下凡到人间,嫁给牛郎为妻,并为他生儿育女。天帝震怒,将织女抓回天宫。牛郎带着孩子在后面追赶,王母娘娘用金钗在两人之间划出一条银河,将二人分开。喜鹊有感于二人的爱情,用身体搭建成一座鹊桥,让二人相会。天帝无奈,允许二人每年七月初七日可以相会一次。参商,指的是参星和商星,参星在西,商星在东,二星彼此不相见。出自《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这是一个神话传说,高辛氏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沈,两个人关系不和睦,老是互相征讨。天帝就把大儿子迁到了商丘,主祀辰星,就是商星;小儿子迁到了大夏,主祀参星。后用于比喻兄弟不睦;也用来比喻亲友分隔两地,不得相见,如唐杜甫《赠卫八处士》有“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名句。曜,泛指日月星辰,此与“星”相对,“两曜”当亦特指两星,与“二星”对文互训。斗,指北斗星。平仄上,上联是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其中“牛”“参”皆为平声,“二”“两”皆是仄声。古诗对仗,每句的第一字或第三字(还有七言的第五字)平仄或可从宽,古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这样作诗,不至于被平仄拘束得过于死板。此第一、三字平仄相同,不失对。语法上,上下联皆由名词性词语连缀而成,表示牛郎、织女位于银河之左右、参商二星身处北斗之西东的含义,结构上对仗非常工稳。

8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十月,夏历的十月是冬季的第一月,天气寒冷,边塞尤其如此。飒飒,象声词,一般形容风的声音,如《楚辞•九歌•山鬼》有“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此处当为形容冬季寒霜挂于树枝被风吹动所发出的声音。惊,心理动词的使动用法。戍旅,指守卫边境的将士。三冬,冬季三月,就是冬季的意思。漫漫,形容遍布广大的样子。朔,北方,古人常用“朔漠”指北方的沙漠,“朔气”指北方的寒气,“朔雪”则指北方极寒的大雪。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平仄上,上联是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有失律之处。十,《广韵》“是执切”,入声。按照格律原则,上下联下半句的第二字都是仄声,失对;下联下半句的第二字和第四字都是仄声,失替。语法上,上下联皆为状中结构,“十月塞边”“三冬江上”属于状语,表处所;中心语“飒飒寒霜惊戍旅”“漫漫朔雪冷渔翁”是主谓结构:主语“飒飒寒霜”“漫漫朔雪”是定中结构;谓语部分“惊戍旅”“冷渔翁”都是动宾结构;“惊”“冷”本不带宾语,但因为已经用于使动,故而带上了“戍旅”“渔翁”两个宾语,使戍旅惊,使渔翁冷。此联结构上对仗十分工整。

【译文】

天和地相对,雨和风相对。

广阔的陆地和高远的天空相对。

山花和海树相对,红日和苍天相对。

雷声隐隐,雾气迷蒙。

日照之下与天空之中相对。

风高云散,秋月更显明亮;雨过天晴,晚霞更觉红艳。

牛郎星和织女星位居银河一左一右,两两相望;参星和商星处在北斗星之一西一东,两不相见。

夏历十月的边塞,风吹寒霜飒飒作响,使得戍守边疆的将士们都惊觉起来;寒冬腊月的江边,北方大雪漫漫无边,让垂竿钓鱼的老翁也感到寒冷不已。

其二

江对汉,绿对红1。

雨伯对雷公2。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3。

云叆叇,日曈矇4。

蜡屐对渔篷5。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6。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7。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8。

【注释】

1江对汉,绿对红:古代“江”指长江,“汉”指汉水,皆为水名;“绿”“红”皆是颜色词,古代诗词中二者经常相对,如“绿肥红瘦”等。平仄上,“江”“红”皆为平声,“汉”“绿”皆为仄声。语法上,两组四个词语都是名词。

2雨伯对雷公:“雨伯”指司雨之神,亦名“雨师”。“雷公”指神话中管打雷的神,汉王充《论衡•雷虚》对此神的形态进行了描写,“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之,若击之状”。“雨伯/雨师”“雷公”等皆是古代掌管气象的神,古人常常并提,《楚辞•远游》“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平仄上,“雨伯”是仄仄,“雷公”是平平。伯,《广韵》“博陌切”,入声。语法上,两个词语都是定中结构。

3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烟楼,指耸立于烟云中的高楼,如唐李峤《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石磴平黄陆,烟楼半紫虚”。雪洞,被雪封住的山洞,也用来比喻华美洁净的居室。月殿,指月宫,为嫦娥所居。天宫,指天帝、神仙们所居住的宫殿。平仄上,“烟楼”“雪洞”是平平和仄仄,“月殿”“天宫”是仄仄和平平。语法上,“烟楼”“雪洞”“月殿”“天宫”皆为定中结构。

4云叆叇(ài dài),日曈矇(tóng méng):叆叇,形容云盛之貌,如晋潘尼《逸民吟》“朝云叆叇,行露未晞”。曈矇,今本或作“曈朦”“曈曚”,琅环阁藏本作“曈昽”,音近义同,是同一词语的不同写法,皆表示初日渐明之貌。“叆叇”“曈矇”皆为联绵词,一般由两个字连缀成义,这两个字不能拆开单独表达相关的意义,比如“蝙蝠”“唏嘘”“踌躇”“囫囵”等等。平仄上,“云叆叇”是平仄仄,“日曈矇”是仄平平。语法上,“云叆叇”“日曈矇”都是主谓结构,“叆叇”“曈矇”陈述“云”“日”的状态。

5蜡屐(ji)对渔篷:蜡屐,本为用蜡涂抹于木屐之上,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阮(阮孚),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不知道一生中能穿多少木屐)!’神色闲畅。”后也以“蜡屐”指悠闲无为的生活,如宋辛弃疾《玉蝴蝶•杜仲高书来戒酒》“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抟沙”。此处“蜡屐”的意思当为涂了蜡的木屐,方可与“渔篷”相对。渔篷,渔船上遮风挡雨的篷盖,一般是用竹篾、苇席、布等做成,元任昱《中吕•红绣鞋》有“新亭馆相迎相送,古云山宜淡宜浓,画船归去有渔篷”的句子。平仄上,“蜡屐”“渔篷”是仄仄和平平。屐,在《广韵》中为“奇逆切”,入声。语法上,“蜡屐”“渔篷”都是定中结构。

6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过天星,指流星、陨星,《三宝太监西洋记》说“只因他一日走地府一遍,一夜走天堂一遍,脚似流星,故此叫做个过天星”,足见“过天星”的含义。吐魄月,指初生的月亮;魄,古同“霸”,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后来泛指月光,唐卢仝《月蚀》“初露半个璧,渐吐满轮魄”。流星陨落很快,故而说“似箭”;“吐魄月”则才生,故而说“如弓”。平仄上,“过天星似箭”是仄平平仄仄,“吐魄月如弓”是仄仄仄平平。语法上,上下联都是主谓结构。此一对仗无论平仄、结构、语义都非常工整。

7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yì)藕花风:驿旅客,指旅居在驿站的他乡人。梅子雨,又称“梅雨”,指初夏时期在江南地区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成熟,所以又称“黄梅雨”“黄梅天”,唐韩偓《赠湖南李思齐处士》有“三春日日黄梅雨,孤客年年青草湖”的句子。池亭人,指在池边的亭子里赏花的人。挹,舀、酌取。藕花风,指微风吹过,带着阵阵荷花的馨香。明李晔《草阁诗集》有《送曹逢吉》诗,其中有“清晨送客过桥东,一路行人在画中。纱帽微沾梅子雨,葛衣轻受藕花风”的句子,恰用“梅子雨”对“藕花风”。藕花风自然是不能“挹”得起来的,此处当是把藕花风当作醇香的美酒来酌取和受用了。平仄上,上联为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联为平平平仄仄平平,完全相对。语法上,上下联都是主谓结构。此一联对仗十分工稳。

8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这一联当是化用了唐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茅店,指用茅草盖成的旅舍。皓月,即明月。坠林,指月亮西沉、落入林中,清李 瑛《梦登华山书所见》有“皓月坠林峦,涵空水荇影”的句子,与此意境类似,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也有“一川星斗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的诗句。鸡唱,犹言鸡鸣、鸡啼。韵,指和谐的声音。板桥,木板架设的桥。青霜,指青白色的霜。锁道,指青霜满路,不利于行走。这里“韵”“踪”对得很好,“韵”是声音,入于耳然后消失于空气之中,“踪”是马在青霜上踏出的足迹,霜化而后不见。“鸡唱韵”是指皓月西沉之后,晨鸡鸣叫之声此起彼伏,一鸡鸣而众鸡皆随之,似有互相唱答的韵律;“马行踪”是指早行之马,踏过满是青霜的道路,留下行走的痕迹。平仄上,上联是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联是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语法上,“茅店村前”“板桥路上”皆为方位短语充当地点状语;“皓月坠林鸡唱韵”“青霜锁道马行踪”皆由两个主谓结构组成。从结构上说,此句对仗亦相当工稳。

【译文】

长江与汉水相对,绿与红相对。

雨神与雷神相对。

烟雾缭绕之高楼与大雪封路之山洞相对,嫦娥之居所与天神之宫殿相对。

浓云密布,初日渐明。

涂了蜡的木屐和渔船上的雨篷相对。

过天的流星如箭一般飞过,初生的月亮像弓一样弯曲。

驿站中的旅客恰逢绵绵黄梅雨,池亭里的酒客品评淡淡荷花香。

茅店村前,一轮明月徐徐坠入林间,司晨的公鸡开始唱和彼此的声律;板桥路上,冷冷青霜满满铺于道路,早行的马儿留下它们行走的痕迹。

其三

山对海,华对嵩1。

四岳对三公2。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鸿3。

清暑殿,广寒宫4。

拾翠对题红5。

庄周谈幻蝶,吕望兆飞熊6。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檐曝日省冬烘7。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8。

【注释】

1山对海,华对嵩:华、嵩,中国有“五岳”之说,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华”是华山,“嵩”是嵩山。平仄上,“山”与“海”是一平一仄;“华”与“嵩”是一仄一平,华有三个读音,表山名时读去声,刚好相对。语法上,两组都是与地理相关的名词。

2四岳对三公:四岳,或曰泰山、华山、衡山、恒山的总称;或曰共工的后裔,为诸侯之长。此取后一种意义与“三公”对仗。三公,周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或又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皆是上古极为重要的三种官衔的合称。平仄上,“四岳”是仄仄,“三公”是平平。语法上,“四岳”“三公”皆为定中结构。

3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鸿:宫花,皇宫庭苑中的花,唐元稹《行宫》有“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的诗句。禁柳,宫廷中的柳树,古代把皇帝住的地方也叫“禁”,所以有宫禁、禁卫、禁军、禁苑、紫禁城之类的词语,皆与皇帝的住处有关。塞雁,边塞上的大雁,唐令狐楚《塞下曲二首》“边草萧条塞雁飞,征人南望泪沾衣”。在意象上,大雁是候鸟,春天飞往北方,秋天返回南方,故而传统文化中的雁常用来象征书信、爱情、思乡,而塞外的大雁尤能唤起人们的思乡之情,比如唐李颀《古从军行》有“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江鸿,江上的鸿雁。今本多作“江龙”,但“龙”属于二冬,“鸿”属于一东,此处以“鸿”为宜。平仄上,“禁柳”“塞雁”都是仄仄,“宫花”“江鸿”都是平平。语法上,“宫花”“禁柳”“塞雁”“江鸿”都是定中结构。

4清暑殿,广寒宫:明代司守谦所撰《训蒙骈句》即有“清暑殿,广寒宫”之句,《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都用了这一句,《声律启蒙》是“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清暑殿,《晋书•孝武帝纪》载“二十一年春正月,造清暑殿”,其《王雅传》也说“帝起清暑殿于后宫,开北上阁,出华林园,与美人张氏同游止,惟雅与焉”。据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此清暑殿“极土木之美”,大概由此而成为后人心目中极奢侈华丽的居所的代表。广寒宫,唐柳宗元《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载:“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道士鸿都客,八月望日夜,因天师作术,三人同在云上游月中。过一大门,在玉光中飞浮宫殿,往来无定,寒气逼人,露濡衣袖皆湿。顷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其守门兵卫甚严,白刃粲然,望之如凝雪。时三人皆止其下,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起,跃身如在烟雾中,下视王城崔峨,但闻清香霭郁,下若万里琉璃之田。其间见有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若游戏。少焉,步向前,觉翠色冷光相射,目眩极寒,不可进。下见有素娥十余人,皆皓衣,乘白鸾往来,笑舞于广陵大桂树之下。又听乐音嘈杂,亦甚清丽。上皇素解音律,熟览而意已传。顷,天师亟欲归,三人下若旋风。忽悟,若醉中梦回尔!”这部旧题柳宗元所写的书中记载,唐明皇在开元六年八月十五日晚上和道士一起游于天上,见到一座大宫殿,名叫“广寒清虚之府”,因为守卫森严,不能进入。唐明皇回到人间以后,根据自己在天上听到的乐曲,改编成了《霓裳羽衣舞曲》,流传后世。后来人们就称月中仙宫为“广寒宫”。平仄上,“清暑殿”是平仄仄,“广寒宫”是仄平平,刚好相对。语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结构。

5拾翠对题红:拾翠,根据《汉语大词典》,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多指妇女游春,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故而“拾翠”多与“踏青”同时出现,如唐吴融《闲居有作》诗“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题红”出自“红叶题诗”的典故。根据明代郎锳《七修类稿•辩证类》载,“红叶题诗”古有多处记载,此处且用唐范摅《云溪友议》“题红怨”一节,以示其大略:“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颇衰悴,不备掖庭。常书落叶,随御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顾况著作闻而和之。既达宸聪,遣出禁内者不少,或有五使之号焉。和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睹红叶而吁怨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无不讶焉。诗曰:‘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这些记载一般都是讲宫中怨女在红叶上题诗,诗句随着水沟中的水流出宫外,被宫外的人拾到,也以诗句相和的事情。语义上,“拾翠”含“羽”字,“题红”省“叶”字,一句描写妇女踏春之喜,一句抒发宫女思春之怨,亦正相对。平仄上,“拾翠”是仄仄,“题红”是平平,刚好相对。拾,《广韵》“是执切”,入声。语法上,“拾翠”和“题红”都是动宾结构,对得十分整齐。

6庄周谈幻蝶,吕望兆飞熊:庄周,指庄子。谈幻蝶,或作“梦化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后,他不知道是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他想借此说明梦幻与现实之间很难区分的道理。后人常用此做典故,比如唐李商隐《锦瑟》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吕望,即指姜太公,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曾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打败商纣,建立周朝。据《武王伐纣平话》载,“却说西伯侯夜做一梦,梦见从外飞熊一只,飞来至殿下。文王惊而觉。至明,宣文武至殿,具说此梦。有周公旦善能圆梦。周公曰:‘此要合注天下将相大贤出世也。梦见熊,更能飞者,谁敢当也?合注从南方贤人来也。大王今合行香南巡寻贤去也。贤不可以伐。’周公说梦,深解其意:‘昔日有轩辕皇帝梦见天凤,而得封后先生,为特灭于蚩尤在涿鹿之野。轩辕皇帝又梦见上天,后至百日,果然升天。又有尧王梦见升天,得帝王。有汤王梦见用手托天,亦得帝位。大王梦见飞熊,必得贤也。’”后来周文王出猎,果然遇到了垂钓的吕尚。平仄上,“庄周谈幻蝶”是平平平仄仄,“吕望兆飞熊”是仄仄仄平平。蝶,《广韵》“徒协切”,入声。语法上,上下联都是主谓结构。

7北牖(you)当风停夏扇,南檐曝(pù)日省冬烘:牖,窗户的意思。檐,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琅环阁藏本作“帘”。当风,指对着风。曝,晒。平仄上,上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完全相对。语法上,上下联皆由一个因果复句构成:北牖当风,故而停夏扇;南檐曝日,所以省冬烘。“北牖当风”对“南檐曝日”,两个是主谓结构相对;“停夏扇”“省冬烘”是动宾结构相对,此处“停”用了使动用法。

8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上联当化自唐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关于黄鹤楼吹笛的传说,明王世贞《有象列仙全传》卷九有“费文祎”一则,载:“费文祎,字子安,好道得仙。偶过江夏辛氏酒馆而饮焉,辛氏复饮之巨觞。明日复来,辛不待索而饮之。如是者数载,略无吝意。乃谓辛曰:‘多负酒钱,今当少酬。’于是取橘皮向壁间画一鹤,曰:‘客来饮,但令拍手歌之,鹤必下舞。’后客至饮,果蹁跹而舞,回旋宛转,曲中音律,远近莫不集饮而观之。逾十年,辛氏家资巨万矣。一日,子安至馆曰:‘向饮君酒,所偿何如?’辛氏谢曰:‘赖先生画鹤,因获百倍,愿少留谢。’子安笑曰:‘未讵为此?’取笛数弄。须臾,白云自空而下,画鹤飞至子安前,遂跨鹤乘云而去。辛氏即于飞升处建楼,名黄鹤楼焉。”这个传说讲的是得道的费子安为了酬谢辛氏的酒钱,用橘皮画鹤,客人来了,鹤能翩跹而舞,合乎音律。辛氏因此获利甚多。后子安吹笛,乘鹤而去。辛氏就在子安飞升处建了黄鹤楼。仙子,此指费子安,《齐谐记》“仙人子安曾驾鹤经过黄鹤楼”。凤翔台,唐李白《凤台曲》云:“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余弄玉名。”这个典故出自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说的是秦穆公的女儿名叫弄玉,喜欢善于吹箫的萧史。萧史吹箫时,孔雀白鹤盘旋于庭院。秦穆公把弄玉嫁给了萧史,并为他们建造了凤台,萧史就在台上教弄玉吹箫。几年后,夫妇二人随凤凰飞走了。平仄上,上联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联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笛,《广韵》“徒历切”,入声。语法上,“鹤舞楼头”对“凤翔台上”,都是主谓结构;“玉笛弄残仙子月”“紫箫吹断美人风”也是主谓结构,实际上“仙子”“美人”是两句里弄笛、吹箫的主体,当为仙子以玉笛弄残月,美人用紫箫吹断风。作者在这里用了倒置的修辞格,显得句式比较灵活,富于变化。

【译文】

山和海相对,华山与嵩山相对。

四岳和三公相对。

宫墙内的红花与禁宫里的绿柳相对,边塞的大雁和江上的飞鸿相对。

清暑殿,广寒宫。

拾取翠羽和题诗红叶相对。

庄子谈化蝶之梦,姜尚是飞熊之兆。

北边的窗户吹来习习凉风,夏天无需摇扇;南边的屋檐照进煦日暖阳,冬日不用烤火。

黄鹤在楼头飞舞,仙子吹着玉笛直到月亮将落;凤凰在台上盘桓,美人吹着紫箫直到风声已停。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