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 宜
天积卒(1),阵之宗也(2),内外方圆,左右顾应,曲折参连(3),互隐奇正(4),备而简(5),固而整(6),虽神圣握兵(7),不外乎是(8)。故伏羲氏观积卒而立五军九营(9),谓顺静临险(10),或不可测,遂名之曰师卦阵也(11)。 申奇正之用,明进退之理,而兵家节制,昭然始见。轩辕氏又发积卒之秘,变师,卦之体(12),立天地风云(13),衡轴冲之义(14),而成握奇阵也(15)。其主持在两轴(16),其司变在四衡(17),智巧之端,始根于是(18)。 吕望变轩辕之制(19),画为九区(20),方诸并字(21),而作三才五行阵也(22)。其用相生(23),井然条理,实正兵之经纬(24)。周公立伍两卒旅师军之法(25),以六军为正(26),奇兵在正军之外(27),从兵又在奇兵之外(28),而立农兵阵也(29)。此为伍法,车骑徒因用之(30),则其功固不在师阵、握机之下矣(31)。郑子元按周制以偏为前(32),以伍承偏之后(33),一军二十五车,列方势,而名鱼丽阵地(34)。其巧在弥缝(35),其胜在周密。楚武王以山泽车少人多(36),五十人为两,百人为卒,十五乘为偏(37),偏后别有游阙(38),以三军为正列,左右二广为亲戎(39),而列荆尸阵也(40)。若有制则不败,其胜负抑在人耳。晋苟吳法周制而为前拒,左右角(41),每伍分五方而立,每两每卒亦分五方而立。地险则舍车为步,步如车布(42),五车为队(43),队之布如卒(44),二十五车为偏(45),偏之布如队(46),五偏为阵(47),阵之布如偏(48)。嵌车法起子步法(49),步法不外车法(50),因而作崇卒阵也(51),大抵因地行权(52),得用步之妙。吴阖闾以步兵三万为三军,一军分百行,一行卒百人,列成方势,以白为中,以赤为左,以黑为右,惟取相生之义(53),不施诡谲,不练戎车,故不敢抗于中国。后巫臣教吴以偏乘之法(54),以罪人居先,三军居后,以步卒居先,戎车居后,与楚战于鸡父(55),乃称鸡父阵也(56)。拙在百行,后亦无制,然罪与步先,亦摧陷之始(57)。管仲更周制(58),以三万人、六百乘、一军各五旅,小戎各四十乘,别有卒万人,车二百,为奇兵,而分先驱、申驱、启、胠、广、戎、驷乘、大殿八名(59),欲使人相畴(60),福相共,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而立内政阵也(61)。条达虽轩然,而制亦不简,何能旬月而治齐?观其入孟门(62),登太行,张武军(63),封少水(64),一战而服三十余国者(65),恐非此图(66)。司马穰苴废管仲五偏,而行周公丘乘(67),复黄帝之握奇,以万二千五百人,取十之三为奇兵,布之中垒(68),十之七为正兵,布之外营,而曰握奇营阵也(69)。体方用圆(70),参错泥变(71),守之仅可,其能战乎?齐孙武因伏羲师卦,内外俱圆,黄帝握奇,内圆外方,乃变而为内外俱方,取河洛经纬之义(72),八八相乘为六十四(73),奇正分合(74),大小包容(75),复配以乌蛇龙虎(76),而为乘之阵也(77)。本易作图,聚散琐屑,轻重不分,变化易竭(78), 当勿以此阵而累孙子之名(79)。战国巧士,以象棋三十二子倍芝,或方或圆, 内外四层, 而为象棋阵也(80)。得发机超。距之源,尽进战退守之术。
[注释]
(1)积卒:仿积卒星座十二星所排之兵阵,据涚是最原始的阵法。此阵基本结构为五营八阵,前左右二营、后左右二营、中垒共为五营,八阵为鸟,蛇,龙、虎、天,地、风、云。(2)阵之宗:指积卒阵为阵法之宗,詹来排阵千变万化,都,参照积卒基本排列方法而成。(3)曲折参连:指积卒阵的排列方法有前后连接,左右连接的队形。(4)互隐奇正:积卒阵中垒为四奇,外四营为八正(即八阵),四奇可以为正,八正亦可为奇,故称互隐奇正。(5)备而简:指积卒阵结构周密而且简明。(6)固而整:指积卒坚固而且严整,无隙可乘。(7)握兵:用兵。(8)不外乎是:不过就是这样。(9)伏羲氏: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实为原始部落首领。五军九营:《续武经总要》作五营九军。东西南北中为五军,八阵与中垒合为九营。是根据积卒十二星排列方法所得出的数。(10)顺静临险:顺静为六十四卦中坤卦的卦辞含义,险为坎卦的含义。六十四卦可以排列为六十四阵,顺静临险即指坤阵与坎阵相临,是排阵方法。(11)师卦阵:据说就是伏羲氏仿照八卦所布之阵,故名师卦,其阵的基本结构为五军九营。(12)变师卦之体:改变师卦阵的结构。(13)立天地风云:在大阵四角立天地风云之阵。(14)衡轴冲:衡指天衡,轴指地轴,冲指天冲,天衡居阵的前后组成小方阵,天冲居左右也组成小方阵(衡冲皆星座名阵),地轴横贯中央,两端各组方阵,衡轴冲之间再配以天地风云各阵,即成大阵。(15)握奇阵:即所传黄帝制作之阵。由师卦阵演变而来,其结构为八卦,每卦布八阵,共为六十四阵,分内外两重,其形为圆。奇,《续武经总要》释为“圆之数也,凡物之圆者,外围三则内径一”,“三为外营,一为中军,大将握之故取名为握奇。”(16)主持在两轴:两轴指地轴两端组成的方阵。地轴横贯大阵中心,举足轻重,因地轴两端的方阵具有主持控制全阵作用。(17)司变在四衡:掌握阵形变化的在两轴前后位置的天衡四阵。四衡与四角的天地风云相连,四角的变化由天衡的四阵来决定。(18)始根于是:从这里开始。(19)吕望变轩辕之铡:姜太公改变黄帝握奇阵的排阵方法。指变圆阵为方阵。(20)画为九区:指按九个方形排阵。(21)方诸井宇。指画为九区是按井字形画为九个方阵。方通仿,诸,之于。(22)三才五行阵:即吕望所制之方阵。其阵基本结构为金木水火土五阵,土居井字形之中央,其他分居四角,即称五行阵。交战时,五方为五军,为正兵。其他四方立表其中,为闲地。为训练之地,战时可布奇兵,前为天阵,后为地阵。左右为人阵,可出奇制胜,进退无常,名之为三才阵。三才、五行实为一阵。该阵占地为开方一千二百步,可容三万人。(23)其用相生:指三才五行阵的奇正互相变化的使用方法。 中央大将居之,四旁为四正四奇,可以变化使用。(24)正兵之经纬:治理使用正兵的方法。经纬,道路,常道,引申为治理的方法.(25)周公立伍两卒旅师军之法:指周公制订的军队编制和排阵方法。(26)以六军为正:指周天子所属六军为正兵。周制规定,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27)、(28)奇兵在正军之外,从兵又在奇兵之外:《续武经总要》说:“一军者独;二军分上下,三军中以奉公,左右为二拒:六军前右为拒,中为先锋,左为备,后为殿后,中以奉天子,六军皆为正,奇兵在正军之外,从兵又在奇兵之外,此皆不载之法。”据此可知,此处所说奇正之法不详。(29)农兵阵:周公仿效乡里编制而排成的兵阵,据说是分封诸侯时所潮作之阵,又称寓兵于农之策。乡里之制五家为比,比有长,五比为闾,闾有胥,四闾为族,族有师,五族为党,党有正,五党为州,州有长,五州为乡,乡有卿。有战事,比人为伍,同伍为列,比长为公司马,以闾为人为两,以族人为卒,百卒同一车,以党人为旅,同旅五车为一队,以州人为师,同师二十五车为偏,以乡人为军,同军五偏为阵,命卿为军将,即一阵之大将.农兵、寓兵于农之名即由此而来。(30)车骑徒因用之:车兵,骑兵、步兵都是依据周公之法组建编糊.因:沿袭、依据。(31)其功囤不在师阵、握钒之下,指农兵阵的作战能力不在师卦阵、握奇阵之下。(32)子元:春秋时郑国大夫。以偏为前:以师为前。周制五车为一队,二十五车为一师,一百二十五车为一军,郑国不称师而称偏,一师各竖一面。(33)以伍承偏之后:让步卒伍队跟在偏师之后。(34)鱼丽阵:子元为郑国所制战阵名称。郑为大国,其军有三,一军五偏,一偏五队,一队五车,五偏五方为一方阵,以偏师居前,让伍队在后跟随,弥补空隙。其形如鱼队,故名。(35)弥缝掌弥补空隙。(36)楚武王:公元前740年至前690年在位。(37)十五乘为偏:十五辆战车组成一师(称为偏)。(38)游阙:《续武经总要》说:“阵后别有游阙四十乘。”游阙,游兵往来补缺。(39)二广:楚荆尸阵中军两则各一广,作为两翼,一广各一偏,排列成方阵。楚制一偏十五乘,一乘一百五十人。亲戎:亲兵车队。(40)荆尸阵:春秋楚武王所作之阵。因阵备于荆楚地尸陈,故号荆尸。其阵可分卒伍阵列之法与行军在途之法。楚编伍之法五十人为两,百人为卒,十五乘为偏,车配步卒为一两一卒。全国共三军,上军、下军为左右前拒,中军居中央,左右有亲兵车队各一广,一广各一偏,组成方阵。大阵后游兵往来补缺,计有四十乘。行军时前军为先锋,头戴茆草为号,右军挟辕为战备,左军前地弃茆草,知前锋遇敌。 急追丽进,后军加强戒备殿后,行军之途,阵已列成。(41)荀吴:晋卿,即中行穆子。前拒:阵前拒敌之队。左右角:阵的左前翼和右前翼。(42)步如车布:步兵的排阵和车兵一样。(43)五车为队:五辆战车组成一队。(44)队之布如率:车队排列和步兵队形一样。(45)二十五车为偏:二十五辆战车为一师。(46)偏之布如队:一师的排列和一队的排列一样。(47)五偏为阵,五偏为一军可以组成一个方阵。(48)阵之布如偏。阵的排列和偏的排列一样。(44)至(48)所讲排列方法都是一样的,最基本的队形是一伍的排列法,一伍五人分左右前后中,成一个方形。其他两、卒、偏、军的排列也依次类推,各成方形,最后成方阵。(49)牢法起子步法:战率排阵方法起源于步兵排阵方法。(50)步法不外车法:步兵排阵方法也和车阵排列方法没有不向。(51)崇卒阵:晋荀吴伐山戎和北狄时,因遇险地毁车为步战所排列的战阵。该阵以步卒二队为前锋,每伍分方而立。左翼为三队,右翼为一队,最后为五队。每一队各分方而立。(52)因地行权:按地形变化实行权宜之计。(53)惟取相生之义:吴军中军皆衣白裳,素甲、白羽,望之如荼。左。军衣赤,丹甲、朱羽,望之如火。右军皆衣玄裳,黑甲、乌羽,望之如黑。没有诡诈之情、变化之法。所以说只是取五行相生之义。(54)偏乘之法,排列车阵之法。(55)与楚战于鸡父:春秋昭公二十三年(公元前五一九年)‘楚国会同顿胡、沈、蔡。陈、许之兵,进攻吴国,吴国用各个击破策略击退来犯之敌,在鸡父决战,击败楚国。(56)鸡父阵:即吴楚之战时吴军所排战阵名。因子鸡父作战排阵,故名。该阵以罪人三千居前,意图是示弱去威:三军主力居后,以敦阵整旅,实行突然袭击;步卒居先,战车在后。先正后奇,出奇(车兵)制胜。(57)摧陷之始:冲击捣毁敌阵战法的开端。(58)管仲更周制:管仲改变周王室所规定的诸侯军队编制。周制为大国三军三万七千五百人,车三百五十乘,一军五偏,一偏二十五车,一车卒百人,一卒分四两,一两分为五伍。管仲改制后为三万人,车六百乘,一军各五旅,一旅小战车四十乘,一乘卒五十人,五十人分为十伍,仍为三军。(59)先驱,阵中的先锋部队。申驱:继先驱部队后的副先锋部队。启,左翼部队。胠(qu),右后卫。一说为阵之右翼。广:中军的左右副车队,可分左广和右广。戎:中军的左右护卫,可分左戎和右戎。驷乘:四人乘一车的车队,为后卫部队,大殿;后军名。以上项均为阵中小阵名称。(60)相畴:彼此成为伙伴。(61)内政阵。齐桓公称霸时,管仲所制阵名。该阵以左右军中军为正,阵前设正先锋和副先锋,中军左右设卫队, 即左右广、左右戎,后卫分后军和左右后卫。其军队编制见(58)。(62)孟门:《左传》记入孟门为齐庄公时事,非齐桓,管仲事,孟门,春秋晋要隘.在今河南辉县西。(63)张武军:炫耀武力。(64)封少水:亦为齐庄公时事。少水,地名,即今山西沁水。古代帝王筑坛祭天叫封。(65)一战而服三十余国。《国语》作“一战帅服二十一国”。(66)恐非此團:指恐怕不是用内政阵图作战而服三十余国。据《国语》载,齐桓任管仲作内政阵,一战帅服二十一国。据《左传》载,齐庄公伐卫、自卫伐晋,所用战阵,大体与内政阵同,所变之处只有二阵,即把原来左右后卫的启、胠二阵移至左右翼位置,后卫只有驷乘、大殿二阵。(67)丘乘:井田法,排阵为九军八阵。(68)中垒:阵之中心部位,中军所在地。(69)握奇营阵:据说为司马穰苴仿丘乘、握奇所制营阵,变握奇圆阵为方阵,以一万二千五百人的十分之三为奇兵,布于中垒,十分之七为正兵,布之外营,凡八阵,各卒一千九十四人。(70)体方用圆:阵体是方形,运用起来采取圆阵的方法。(71)参错泥变:指握奇营阵布阵人数不整齐,变化不够灵活,所以有下文的“守之仅可,其能战乎?”就是说它是防守之阵,不是进攻之阵。(72)河洛:黄河,洛水的合称。《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后人解释为有神龟出河洛,背载太极图。其实这些只能当传说神话来理解。河洛《续武经总要》作河图。(73)八八相乘为六十四,指大阵纵横各排八阵,共计六十四阵。取八卦六十四爻之数。(74)奇正分合:指阵中包容了奇兵、正兵、分散,集中的变化。(75)大小包容:大阵之中包含着小阵。(76)鸟蛇龙虎:大阵内的四个小阵名称。(77)乘之阵:据《续武经总要》所说为孙子所作战阵。该阵内外俱方,八八相乘有六十四阵,故名。大阵内外共四层,含有天地包出泽,山泽包水火,水火包风雷之义。外层二十八阵,分为四正,正各七阵。次层二十阵,分为四奇,奇各五阵.三层十阵为中军,里围四阵,为握奇。大小相包,奇正相涵,一分一合,变化无穷。(78)本易作图至变化易漏数语,为何良臣对乘之阵的评论,指该阵分合琐碎,主次不分,变化容易穷尽。(79)当勿以此阵雨累孙子之名:请不要用这个乘之阵损害孙子的名义。指作者认为此阵非孙子所作。此说与《续武经总要》异。(80)象棋阵,把象棋的三十二子扩大为六十四子布成方阵或圆阵,内外四层,其实与乘之阵名异实同。何良臣对此阵褒奖,而对乘之阵极尽贬词,不知何故。
韩信以三十万人分为五军,孔将军居东南而为左(1),费将军居西南而为右(2),自将前军,居汉王之先锋(3),绛侯柴将军又居汉王之后(4),而有垓下阵也(5)。值项氏自恃侮人(6),施之则可,若遇智者,信必苦其捣左右胁矣(7)。诸葛亮乃原握奇(8),因乘之,推河洛之方圆,寓井田之遗制(9),分四奇四正。 以西北乾位,故名天阵(10)。西南为坤位,故名地阵(11)。东南巽位,故名风阵(12)。东北艮位,故名云阵(13)。东方属青,而为龙阵( 14)。西方属白,而为虎阵(15)。南方属火,而为鸟阵(16)。北方属水,而为蛇阵(17)。大将居其中,握四阵,为余奇,别有游骑三十四阵,以系八阵之后。大抵阵队相包,奇正数别。伸缩翕张(18),进退有节,为方、为圆、为曲、为直、为锐、或滚、或归、或前、或后(19),合而为一(20),列而有九(21),变之无穷,触处为首(22),名之曰八阵图也(23)。昭泄幽微,委曲周备(24),极明作阵之理,得非三代之遗才乎?惜后之庸将,不识其去留盈缩(25),妄捏形势(26),失其本来,故世俗相传,舛谬甚矣。晋马隆循卫、李选士三千二百人(27),配车一百—十八乘,三百人为游奕(28),依孔明八阵而为四层(29),路广(30),车上以木为拒马向外(31),结营而行,名鹿角车营;路狭,更施木屋(32),以蔽矢石,木屋拒马,以低为式,治为前拒(33),兼束部伍,且战且进,故曰扁箱车阵也(34)。能损益,即便刹,尚可成出塞之营年。李靖六花(35),本孔明八阵而变,其中隅落钩联,曲折相对(36),无不参综古法,步骑与车,三者相兼而用,以车曰驻队(37),步曰战锋(38),居前为正,骑曰战队,又日跳荡(39),居后为奇,遂名六花七军阵也(40)。总不若后之五形分变为妙(41),故随其地势,去其中营,而变为曲、直、方、圆、锐五图(42),而名之日六花曲阵也、六花直阵也、六花方阵也、六花圆阵也、六花锐阵也(43)。若遇险阻,仍用七军,向背得法,作偃月营(44)。其征辽也,乃结束七军为四团(45),方扬高祖之制(46),为四门斗底阵也(47)。此即行营之法。其征突厥时(48),因乘之,阵法复变六花为十二,以四奇八正,首尾相因,行止相随,生死同义,名曰十二将兵阵也(49),此即牙角相制之意(50)。其定边时,杂番汉之兵用之(51),外营十二阵皆步,而骑各包步卒之中(52),一奇各当一正(53),一正不离一奇(54),一阵受敌,各自为战,奇正相混,使人个知,所谓无个是奇、无不是正(55),名曰十二辰阵也(56)。此即多方误人之术。宋太宗以车四千三百二十乘(57),骑三万六百五十匹,步卒一十四万九百三十人,布为五军,各以二行为表(58)里,中以三阵相从为辅弼(59),故五军而有七阵焉(60),则日平戎万全阵也(61)。迂繁累坠,恐为分合所滞。宋真宗之常阵(62),有先锋队,策先锋前队,东西拐子马(63),后有拒后阵, 内有无地分兵队(64),大约与万全阵小异也。
[注释]
(1)孔将军:韩信部下左将军,名熙,封蓼侯。(2)费将军:韩信部下右将军,封费侯姓陈名贺。 (3)汉王:即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4)绛侯,柴将军:绎侯指周勃,曾任太尉、丞相。柴将军不详。(5)垓下阵:汉仞大将韩信破项羽之阵。韩信自率前军为先锋,左右两翼为前伏,汉王居中军,中军之后分左右后卫。项羽与韩信交战即失利,受到左右前伏夹击而溃败。垓下,地名,在今山东。(6)值:碰上。自恃侮人:骄傲轻视他人。(7)捣左右胁:打击左右两翼。(8)原握奇:复原握奇阵。(9)寓:包含。(10)乾位:八卦有乾卦,形为☰,乾代表天。位,方位。天阵:阵中小阵名称。(11)坤位:八卦有坤卦,形为☷,坤代表地。地阵:小阵名。(12)巽(xùn):八卦之一,形为☴,为风。风阵:小阵之名。(13)艮(gèn):八卦之艮卦,形为☳,象征山。云阵:小阵名。(14)一(17)这几句话的意思是火阵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用青自赤黑四种颜色标明,并用龙虎鸟蛇四种动物名称为四方小阵取名,没有其他含义, 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13)翕:同合。(19)方、圆,曲、直、锐:指队列排列的五种形状,方指方阵、方队,其他皆为阵形队形。圆即圆环形,曲即斜曲形.直即长方形,锐即尖状形或三角形。滚:滚阵,成车轮形状。归:归营阵。前:前冲阵。后:后冲阵。滚、归、前,后,均为诸葛亮八阵之后二十四阵游骑阵图名称。(20)合而为一:指各分阵合起来就是一个大阵。(21)列而有九:排列起来就是九个分阵。(22)触处为首:凡与敌交战之处,就是阵首。(23)八阵图:诸葛亮参考乘之阵,握奇阵、河图之圆、洛书之方、井田之制所作的战阵。曾垒石为形,遗迹尚留夔州龟腹滩等地。八阵图分东南西北四阵,四角各四阵。中军居中央太极之位,为十二阵,其中四阵为余奇,由大将所握。大阵之后游骑二十四阵为八阵之后阵。(24)昭泄幽微:昭,显示。泄,漏、减少。幽微,细微。意为不放过任何漏洞和细小末节的差错.委曲周备:各个细节都部署得很周密。(25)去留盈缩:减去、保留、增加、缩小。(26)妄捏形势:没有根据地编造情况,制作战阵。(27)卫、李:汉代的卫青,李陵。(28)游奕:游动待命的部队。(29)四展:指兵力布成四层结构的阵。(30)路广:指道路宽广。拒马:以带枝叉树木做成的拒马障具,可置要路,营外、车上,阻马队靠近。(31)向外:指枝叉向外。(32)更施木屋:再增设木板屋于车上,保护车上士兵。(33)以低为式,治力前拒;指木屋和拒马木以低短为准,尽力阻止敌骑从前面袭击。(34)扁箱车阵:即晋将军马隆征凉州时所作车阵,阵凡三千二百人,配车一百二十八乘,乘二十五人,每二乘相副为一阵。三百人为游奕。阵由四层构成,一层五十六乘,二层四十乘,三层二十四乘,四层八乘。车上置拒马木。扁箱(《续武经总要》云;“扁误作偏”,“木屋拒马离则难用,故扁其箱以承”矢石之袭击)。边进边战,结营行军。阵以扁箱而得名。(35)六花:即唐代李卫公开国征战所作之战阵,名为六花阵。由诸葛亮八阵图演变而来。中心圆阵为中军,外由六阵组成,全阵形如花瓣,故名。(36)隅落钩联,曲折相对:用斜线连接四角,构成曲折相对称的小阵。(37)驻队:以车队为驻守御阵,故曰驻队。(38)战锋:因步兵首先与敌交战,故名。(39)战队:因骑兵担负袭击敌人的主要任务,故以战队相称。跳荡:奔跑荡涤,即突击队。(40)六花七军阵:以车兵、步兵、骑兵排列成的阵形,六个花瓣与中心各为一军,共七军。(41)五形分变:指下文所说按方圆曲直锐五种形状变化图形。(42)五图:五种阵图。(43)六花曲阵:去掉中军大阵,把六个花瓣中的四个倾斜排确为二层,每二个倾斜小阵之间排一横直小阵。六花直阵:将六个长直小阵并排列成三行。六花方阵:将六个长直小阵排列成中空方阵。六花圆阵:将六个长弧线形小阵组成中空圆阵。六花锐阵:将六个三角形小阵组成中空的六角阵。(44)偃月营:在险要之地排列的一种营阵。阵用七军,军列背险,两翼面向险地,成半月形排列,因此得名偃月营。(45)四团:隋高祖杨坚征辽安营排阵法。每军一万二千人,百人为队,骑兵四十队,步兵八十队,各分为四团,分别从不同的四个方向出营,合为方阵,又依次安营。辽:指辽东,今辽河以东地区。(46)高祖:指杨坚。(47)四门斗底阵:李靖行军遇敌所列战阵。行军时一军有四分,每一分有左右战锋队,左右辎重队,四队并排行进,辎重居中。四分依次行进。遇敌首尾难救,四分各居一方,排成斗底形方阵,第一分左右辎重队居内,两列排队,第一分左右战锋队在外,两列排队。其他第二分、第三分、第四分各依同法组队。空出四个阵角为通道,空出中心。通道即为四门,阵中心为斗底,故名。(48)突厥:我国古代少数民族。(49)十二将兵阵;李靖与突厥交战时所作战阵,变化六花阵而成。此阵为方阵,外层十二小方阵,四角为阴奇成四阵,四方八阵为正,故有四奇八正之称。四奇统领八正之兵,故有首尾相接,行止相随之势,奇正相连,故能生死同义。凡正兵用步,奇兵用骑。各为一团,将各一人。阵中为骑兵十六阵,中军大将主持。大将所统,四奇八正十二将,故名十二将兵阵。(50)牙角:十二将兵阵中有左角右角、左牙右牙四个阵名,均属正兵。(51)杂番汉之兵用之:唐初,一些少数民族归附唐太宗, 出现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士兵混编军队的情况,杂而用之,即指这种,情形。番,旧称我国西部边境少数民族为番,亦作少数民族通称。(52)骑各包步卒之中:每一个小方阵,骑兵居中,步兵处外层。(53)一奇各当一正:指一方阵中奇正之兵数量相等。(54)一正不离一奇:指奇正互相配合作战。(55)无不是奇,无不是正:指交战时,敌方分不清哪一部分是奇兵和正兵。(56)十二辰阵:李靖杂番汉步骑之兵排列的阵名,基本阵形阎十二将兵阵。 主要区别在十二阵的组合和使用,由于此阵为步中包骑, 所以敌人不识奇正之所在。交战时,步开骑出,以奇击敌。敌测知奇出,则骑入,以正兵出击,使敌莫测。十二辰,即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阵即以十二辰为名。(57)宋太宗:宋代第二代皇帝赵光义。(58)各以二行为表里:《续武经总要》说:“大阵前后左右各以二行相从为表里。”即一军居前,前锋二行,左右翼各二行,一军居后,分为二行。每二行前后相从,前为外表,后为里。(59)辅弼:辅佐协助。(60)五军两有七阵:大阵前后各一军,中部为三军,共为五军。前锋一阵,左右翼二阵,三军为三阵,后军为一阵,共为七阵。前后军为骑兵,步兵居中三阵.(61)平戎万全阵:宋太宗与辽交战所排之阵.阵的结构,前后左右翼各二行排成四阵,中部三军平行排列三个方阵。此阵以防御辽的骑兵冲击为主,故名。(62)宋真宗:宋代第三代皇帝赵恒。常阵:宋真宗备边之阵。前阵为骑兵,分先锋、策先锋、前阵三阵。步兵于阵中排一大方阵,以木拒马,大车护阵,两侧为拐子马。阵后骑兵为一阵。与万全阵大同小异。此二阵均以防御为主,无长驱远斗之意,可以看出宋代武备不振之一般情形。(63)拐子马:又称东西拐子马阵,为大阵左右翼,备捍御,攻敌大阵,救援之用,数量不定,临时抽调精骑组成。(64)无地分兵队:大阵内精骑备缓急所在之地.
凡用步兵,欲以寡斗众,弱胜强者,无如吴起之进止队(1)、李陵之驰骤队(2),韩信之轻凌队(3)、张巡之聚散队(4)、李牧之蓄锐势(5)、岳飞之任机势(6)、杨素之摧陷势(7)、吴王粦之三叠阵(8)、戚继光之鸳鸯阵(9),及臣之连环(10),因之二阵而已( 11)。然皆参古法今而作,其用变取胜,各有神异,在学者变通之耳。能将握步根本(12),嫉之精,出之熟,变之神,自可驱步卒槽行而无敌也。故善作阵者,无一定之形,必以之广狭险易,、即稚方、圓,曲、直、锐而因之可也,又从敌之众寡强弱治乱而因之可也。至于我之多少重叠,或有犄角、或分五行、或列三才,却在随时布演,务须首尾相顾,必应表里,阵队能容(13),形名故别(14),冲之不乱、撼之不动,斯为有得。是以出正兵不外三叠法,出奇兵不外夺前蛟二势耳(15)。地窄只用一伍(16),地广用十伍、百伍、千伍、万伍亦可也。地窄只用战队( 17),地广则加翼队、包队、伏队、应队亦可也(18)。夫兵以进轻退重(19),进易退难(20),所以非鸣金不退。苟退一如进法(21),各以前队之兵,稍稍退立于后队之后,更番止齐(22),尽如迎战之势,以备敌之乘我(23),故止而齐,齐而整,浑沌而不乱,纷纭而条理,是为有制。世称孔明八阵曲而繁(24),管子内政直而简(25),其说似矣。但言曲而繁者,尚不知其何以为繁曲,言直而简者,尚不知其何以为简直,惟以声字相传,讹舛不辨(26), 漫浪妄谈,何可为式(27)?须将古人已成之制,苦心求之巧思变之,务令前后左右,动无不利,而后因时立宜,举其可用之法,行之可也。若谓吾胸中自能行出千百万阵,不必方效前哲(28),印栽作始亦可也(29)。或不能变用古法,而吾胸中又无自得之妙,只仅仅循守节制,以方、圆、曲、直、锐五势,因地用之,纵不大胜,必无大溃也。谈兵者若欲执一图,穿凿附会,妄立繁曲直简,谓吾必胜古人,足以应敌于无穷,恐终不免为李希烈之缚(30)。
[注释]
(1)进止队:能严格按照号令进攻和停止的部队,指精锐步兵部队。(2)驰骤队;能四面奔驰,又能迅速聚拢的部队,指精锐的骑兵队。(3)轻凌队:轻快如飞的部队,指轻骑兵。(4)张巡:唐开元进士,安史之乱时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县),后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城破被杀。聚散队:小股袭扰敌人的部队。(5)李牧:战国末赵将。蓄锐势:隐蔽精锐部队的阵势。(6)任机势;严守大阵,待机出兵,是以守为主的阵势。(7)杨素:隋朝大臣,隋文帝灭陈朝,率水军从三峡东下,因功封越国公。后任尚书仆射。摧陷势:冲击敌阵的阵势。(8)吴磷(11021167):南宋抗金名将。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与其弟玠,在和尚原、仙人关屡破金军。官至太傅、封安新郡王。三叠阵:以长枪居前排,第二排为最强弓,次强弓,第三排为神臂弩。百步内发弩、七十步发强弓。更换伤亡以骑兵保护两翼,阵成骑退,即为三叠阵。(9)鸳鸯阵:是一种盾牌,狼筅、长枪。短兵配合使用的、适合短距离肉搏的战斗队形。可根据地形、敌情变化为两才阵、三才阵(左右分变为二伍为两才阵,变为左中右三伍为三才阵)。(10)连环:何良臣排列的一种战阵,名连环阵。其制不详。(11)二阵:指三叠阵和鸳鸯阵。 (12)握步:掌握步兵训练方法。(13)阵队能容:阵队能够互相包容。 (土4)形名故别:形名原指形体和名称。先秦法家引申为循名贵实,慎赏明罚, 后人称之为刑名之学(形名亦作刑名)。这句话的意思是法令和赏锶从开始就要明确。(15)前蛟二势:指左右两翼的奇兵,从两侧出动袭击与正兵交战之敌。(16)地窄只用一伍:在狭窄地带交战,只用一伍(五兵)排成阵形交战。戚继光练一伍之法,以三人为正兵,二人为奇兵。(17)地窄只用战队:狭窄地带只用骑兵交战。(18)翼队:左右两翼的部队。包队,四面包围的部队。伏队:埋伏的部队。应队:后卫策应的部队。(19)进轻退重:进攻不费力气,后退需要慎重。(20)进易避难。进攻可以轻而易举,后退比较困难。(21)一如:和……完全一样。(22)更番止齐;轮流后退到指定地点停止下来。(23)乘我:敌人乘我后退对我追逐袭击。(24)曲而繁:曲折和复杂。(25)直而简:指阵的结梅是直线型的、成方的、没有弯曲的形状,也比较简明。(26)惟以声宇相传,讹舛不辨:只知按阵的名称望文生义,而不去辨别阵的真伪、正误。讹(é),谣言。引申为错误。舛(chuán),错乱。(27)何可为式;怎么可以当作标准。(28)前哲:古代有智慧的人。(29)即我作始:就由我来创造。(30)李希烈:唐德宗时淮宁节度使,后叛唐,割据一方,称楚帝,后为部将毒死。
* * *
阴符家每好穿凿(1),或假知兵之名,而妄作阵图,为害深矣。豪杰之士,固宜识之。如风后之握机阵者(2),宋人所作,独孤及附会而记之也(3)。穰苴之握奇营者,元人许洞之所作也(4),孙武之方阵、圆阵、牝阵、牡阵、雁行阵、罘罝阵、车轮阵、冲方阵、常山阵者(5),皆唐人裴绪所作(6)。嗣而王氏分配八阵,李筌附之(7),而有天覆、地载、风扬、云垂、龙飞、虎翼、鸟翔、蛇蟠之名,张烨配而为新交风扬阵、新变云垂阵、新变龙飞阵,新变鸟翔阵、新变虎翼阵、新交蛇蟠阵(8),去天地二阵而为六焉。再作太乙曲阵、太乙直阵(9),又并诸八阵,乃配天地风云鸟蛇龙虎,而复加加之符咒(10),诡凿甚矣。更以五行分配曲直方圆锐焉,又复变八阵六阵为钩连蟠曲焉(11)。又作十二将兵(12),以配周制车乘焉。又作当头阵法焉(13),又作满天星阵焉(14),又作八翼阵焉(15),又演马隆扁箱车阵焉,又演李靖六花阵焉,又广六。花七军阵为五花阵焉(16)。许洞日:“敌为弯阵,应以飞鹗(17);敌为直阵,应以重霞(18);敌为突阵,应以长虹(19)。敌围四面,应以八卦。”是虽作阵应敌之一端,但势在一面(20),四隅无兵,而中军无握奇(21),外列无伍法,恐为智者出奇以捣心胁也(22)。他如许洞之穿凿者,不可奖数(23),大抵负诞好奇(24),不究根本,形势日巧(25),实用日拙,若乃执而行之,不免为武安君之所侮(26)。穰苴谓位欲严,政欲栗(21)。力欲窕(28),心欲一,正纵横,察名实(29)。吴子谓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30),则阵自定矣。若徒以形名机巧为宗(31),而不信二子之说(32),犹未得作阵之秘也。况可以奇名巧势为穿凿哉?臣是以知二子得作阵之旨。
[注释]
(1)阴符家:以阴阳相胜之术谈论治国及兵法者为阴符家,或称道家,或称兵阴阳者。《阴符经》为其代表作。《阴符经》、一卷,旧题黄帝撰,一说唐李筌伪托,有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等六家注。(2)风后:据传为黄帝相。《汉书•艺文志》著录《风后兵法》十三篇、图二卷。《宋史•艺文志》又著录风后撰《握奇经》一卷,汉公孙宏解、晋马隆述赞。盖为唐以来好事者所为。握机阵:又称握奇阵。八阵图,其阵有四正。四奇,余奇由火将掌握,故称握奇。 (3)独孤及:唐代文学家。天宝进土,曾任常州刺史等职,其《毗陵集》载有《八阵图》。(4) 握奇营。按照握奇阵排列方法扎营。元人许洞:许洞为北宋人,非元人,此何氏之误。(5) 方阵:因伍、队排列为方形,大阵也自然成方阵。圆阵:阵的外形无法区,分首尾、左右,前后,因称圆阵。牝阵,牡阵:按李靖所云牝牡之法“其实阴阳二义而已。”牝,兽之雌者,以喻阴。牡,兽之雄者,以喻阳。用于兵阵,后则用阴,先则用阳,右则没牝,左则设牡,牝阵、牡阵实为附属大阵的小阵,其阵可容奇兵、正奇,伏兵、策应之兵。雁行。阵:一种“人”字形的阵。 罘置阵:形如捕兽网一样的阵。罘(fú),捕兽网。车轮阵:圆阵的一种。冲方阵:攻击型的阵,阵头成尖状。常山阵:又名蛇阵、一字常蛇阵。(6)裴绪:唐朝人,生平不详。(7)李筌: 唐学者。做过节度副史、刺史等官。著有《太白阴经》兵书,曾注《孙子兵法》、《阴符经》。(8)张烨:明永乐时举人,著《太乙统宗宝鉴》。(9)太乙曲阵、太乙直阵:两种阵名。太乙为星官名。(10)符咒:迷信的符号和咒语,使八阵蒙上神秘色彩。(11)钩连蟠曲:互相曲折连接。蟠(pán),盘曲而伏。六阵,指八阵去天地二阵所余。(12)十二将兵:即十二将兵阵。(13)当头阵法:原为诸葛亮八阵的三才阵,因在阵首,故名当头阵。后人把先锋,左右前锋都视为当头阵。(14)满天星阵:原为诸葛亮圆形八阵,后由张烨改制,变六十四小阵为二百五十六小阵。中军排六十四阵,七十二阵为内营,环卫,中军。六十四阵为外营,布列内营之外围。四角设拓队,以骑兵担任。拓队之外,又设铺、望楼,计五十六阵。(拓,开拓土地之意,这里是保护阵地之意。)(15)翼阵:又称八翼阵,诸葛亮所排。张烨改为前十六阵,后二厢三十二阵,左右各八阵,左右侯各八阵。(16)五花阵:排成梅花形的阵,有些兵书谓李靖所排,李靖兵书实无此阵。(17)飞鹗(è):阵名。许洞所作,阵由前校、中校、后校三部分组成。前校由首阵五十骑、左右爪骑、左:右翼骑六阵组成,中校有五阵、尾校一阵。(18)重霞:阵名。许洞所作。由首校、前校、中校、后校组成,首校冲骑二阵,前校四阵,步兵组成三十五部,骑兵八掷,中校四阵,由步兵八十四部组成,后校一阵,由步兵二十一部组成。前校左右另各有校骑四阵,各五部。(19)长虹:许洞所作。前校三阵为步兵,中校五阵为步兵,后校一阵为步兵。左右校冲骑各二阵,与中校并排,左右校骑各四阵,与冲骑同列。整个大阵成弯长形如长虹。(20)势在一面:兵力摆在一方面。(21)中军无握奇:主帅不掌握奇兵,或者说大将不掌握机动兵力。(22)捣心胁:袭击指挥机关的两侧。(23)类数:一类一类数清楚。(24)负诞:依仗着荒诞的东西。(25)形势日巧:外表越来越巧妙。(26)武安君:指秦将白起,秦昭王封他为武安君。白起因打败不懂兵法的赵将赵括,坑杀赵降卒四十五万人,因言“不免为武安君之所侮”。武安,县名,属河北省,战国时属赵地。(27)政欲栗: 政令要严厉,使人畏惧,栗政令要严厉,使人畏惧。栗(lì),恐惧。(28)力欲窕:力量的使用要留有余地,不可用尽。窕(tiáo),有空隙。(29)正纵横,察名实:指整理队列,使之纵横整齐,明确号令,严格赏罚。(30)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德才兼备的人要提拔到高的职位上来,差的要处于较低的职位。(31)形名机巧:外表巧妙。 (32)二子:指司马穰苴和,吴起。
* * *
凡作阵,须安而静,出而理(1),轻而简(2),重而治(3),变化前后,率然进止,车骑相因,绺以继始。故曰:营阵静治以为固(4),甲兵坚利以为雄(5)。又曰:车列得式(6),骑出有翼(7),徒步凭陵(8),水溃雷击(9)。然兵必杂以短长,行列欲其疏朗(10);士卒能以不浮(11),战斗自致齐一(12)。且列不可疏(13),疏则难应(14),亦不可密(15),密则难用(16),大约步兵一人,占地两步,骑兵一人,占地四步,故阵因地势而立众寡之则(17),幡图神怪以彰杀伐之威(18),步杂车马而变奇正之用,若夫用步贵知变动,用车贵知地形,用骑贵知别径奇道(19)。善用兵者,不外三而用阵焉,阵头不宜远过(20),阵尾必识变更,阵腹最须实整(21),阵翼务使轻凌(22)。太公曰:“临敌必置冲阵,复以车骑,分为乌云。”臣谓冲阵者,战阵也,正兵也;乌云者,翼队也,奇兵也。乌之聚散无常,云之行止不测,以乌散云合,而变化无端,故取义为乌云阵焉(23)。有冲阵,则有营阵矣。营阵者,大队也。冲阵出自营阵之中,学兵者观此,可见用阵之则。李靖曰:“车徒当教以正(24),骑队当教以奇(25)。殊不知车徒原不泥于奇,骑队亦可以为正。曹孟德用三骑之法(26),每回军转阵(27),助战骑当后(28),游骑当先(29),以陷骑为应变(30),此更番自备之意得矣。戚继光曰:“列阵无难,使人各识我阵为难。人之各识我阵,亦未为难,使人之能用戏阵为难,所谓非知之难,行之难也。”斯语似能作阵者矣,臣谓虽能作阵用阵,而不知驻扎营阵之吉凶,善之半也。故门宜向阳,以受生气,不饮死水,无营死地,无居地柱(31),无息地牢(32),无处天灶(33),无栖龙头(34),无当大谷之口,恐敌所冲,犹防决水。无止大山之端,虑敌所囤,不利水草。大将所处,必从九天(35),青龙华盖(36),常坐我前。地无草木,不集禽兽,不可营也。古城古社(37),窑灶丘墓(38),不可营也。焦石砂砾,水道逆行,不飞营也。必得水泉清澈为上,黄黑浊者,即投胶矾澄之(39)。水停不流,虑有污毒;源在敌所,无得轻食;水有黑脉,散而不定者,食之必死;水多粪草人兽尸骸者,食之必病。须从傍凿井,宜得甘泉。所谓军井者,指旋凿之井也。水流而盈减倏忽者,上有壅囊之谋(40),水止而陂沮洳限于路者(41),下有泽淖之陷(42),水要在敌(43),而无甲士守者,或有阴伏之奸。
[注释]
(1)安两静,出两理:安定、肃静,出兵有条理。(2)轻而简:进攻时要轻快,简捷。(3)重而治:退却时要慎重、有秩序。(4)静治以为固;安静,有秩序才算是坚固。(5)坚利以为雄:坚硬、锋利才算坚强有力。(6)车列得式:排列车阵有一定规矩。(7)骑,出有翼:出动骑兵应有左右侧翼保护。(8)徒步凭陵:步兵进攻应快速果敢,一往无前。(9)水溃雷击:指进:攻的势头象决堤之水、雷击一样不可抗御。(10)疏朗:宽绰明朗。指排阵时行列不可过于拥挤。(11)不浮:不轻举妄动,举动持重。(12)自致齐一:自然达到队列整齐。行动统一。(13)列不可疏:队列不能分散疏远。(14)疏卿难应:队列距离太大,作战时士兵就不能互相救应。(15)亦不可密:队列不能密集拥挤。(16)密则难用:队列拥挤就难以调动。(17)阵因地势而立众寡之则:排兵步阵要根据地形地势来确定一处应有多少兵力。则,原则。(18)幡图神怪以彰杀伐之威:旗幡画上神灵鬼怪,是用来助长进攻杀敌威势的。(19)贵知别径奇道:最重要的是要懂得选择敌人意料不到韵道路,使袭击带有更大的突然性。(20)阵头不宜远过:大阵的先头部队不能远离主阵。(21)阵腹:阵的主体、中心部位。(22)阵翼:阵的两侧。轻凌:行动快速、灵活。(23)乌云阵:不断变换两翼奇兵的一种阵势。(24)车徒当教以正:应当用正兵作战方法训练车兵和步兵。此句出自《李卫公问对》卷中。(25)骑队当教以奇:应当用奇兵作战方法训练骑兵。此句出自《李卫公问对》卷中。(26)三骑之法;三种骑兵进攻,退却时相互配合的作战法,(27)回军转阵:回转军队,变化阵形。(28)战骑当后:居于阵前担负正兵的骑队为哉骑,当回军转阵时,为防止敌人袭击,战骑便居后,掩护大阵队形变换。(29)游骑当先:巡游之骑兵,没有定位,可担任巡哨,伏兵、奇兵,亦可调任冲击。游骑当先,即让巡游骑兵居前担任正兵。(30)陷骑为应变:冲击敌阵的骑兵为陷骑。应变即策应,作战时的预备队。(31)地柱:山地。柱,山峰。(32)地牢:盆地。(33)天灶:火山谷口。(34)龙头:大山脉的一端。(35)大将所处,必从九天:大将的指挥处,必须居于高不可测之地。九天,指极高处。九,盖指数之极。(36)青龙华盖:青龙是大将的一种指挥旗。《吴子兵法》:“左必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皆大将指挥左右前后的旗帜。华盖,原为帝王车盖,后大将出征亦用华盖,作为大将所在的标志。(37)古社:古旧神庙。社本指土地神,这里泛指神庙。(38)窑灶丘墓:烧过砖瓦后废弃的破窑为窑灶。坟地为丘墓。古城古社、窑灶丘墓之所以不可以安营驻军,是因为这些地方潮湿、有害虫,士兵易得病的缘故。(29)投胶矾澄之:矾是一种矿物质。研成细粉末,投入混水之中,搅拌之后,水可澄清,水即可饮。矾可沉淀泥浊杂质,故称胶矾。(40)上有壅囊之谋:河上游有用土袋截流的计谋。(41)陂沮洳(—jù,rù):河陂潮湿。(42)下有泽淖之陷:河下游陷于水淹。淖(nào),泥沼。(43)水要,即水腰,河水中游。水流充足处。
战 令
尉子之重刑令也(1),“所统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2),命曰国贼,身戮家残,去其籍(3),发其坟墓,暴其骨于市,男女公于官(4)。所统百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军贼,身死家残,男女公于官。”是故以守而破陷,则一军上下受诛,以战而败北,则一军贵贱皆斩。又曰:“能杀士卒之半威加海内;杀其十之三者,力加诸侯;杀其十之一者,令行士卒。”(5)儒者论兵,以尉子惨刻。殊不知尉子者,无地无天(6),独出独入(7),诚所谓一人之将也(8),善兵者,能会其意而去留之(9),得作战之机矣。今也民骄备弛,战士困苦,而中制太过,将乏贤能,令轻刑赏(10)。臣谓非尉子之法,无能新军政(11),启疲弊也。乃减加其差等而为之令,使战令必行。则士卒自畏,士卒畏主将之刑,则偏裨畏君上之死矣。故上阵有保领牵制之法(12),军士保领伍队长,出战无失;伍队长保领千百夫长,出战无失;千百夫长保领偏裨将,出战无失;偏裨将保领左右将军(13),出战无失。各投保状于大将军处,保云:并无遗失蹶伤(14),自利不顾等情(15)。凡阵上蹶一左右将军者,所辖下偏裨将、千百夫长、伍队目、俱斩;蹶一偏裨将者,所统下千百夫长、伍队目,俱斩;蹶一千百夫长者,所部下伍队目俱斩;蹶一伍队长者,所领下军士俱斩。如是则千万人为一体,而上下同一心。所谓以有本之兵(16),用必死之气(17),势固崩山而倒堤也。令出战而军士畏缩者,许伍队长割其耳;伍队长畏缩者,许千百夫长割其耳;千百夫长畏缩者,许偏裨将割其耳;偏裨将畏缩者,许左右将军割其耳。回兵之日,验无耳者悉斩。军士见敌众大,心先怖慑(18),不遵旗鼓,令进意将旁顾径北者(19);许伍队长即时杀之;伍队长有如是者,许千百夫长即时杀之;千百夫长有如是者,许偏裨将即时杀之;左右将军有如是者,惟听大将军即时斩杀。临战行诛,法与平时远异;如一伍之长,不能诛五人之不用命,与无五人同;一队之长,不能诛五伍之不用命,与无五伍同;千百夫之长,不能诛伍队长之不用命,与无伍队长同;偏裨将不能诛千百夫长之不用命,与无千百夫长同;左右将军不能诛偏裨将之不用命,与无偏裨将同;大将军不能诛左右将军之不用命,与无左右将军同。大将临敌而死,则左右副、偏裨官、千百总、伍队长,以至中军近卒、力士技士、储将谋士,悉应斩之(20)。余惟稍远吏士,有军功者免死,所以凡战而亡其将吏头领者,所辖并士卒皆死,将吏弃其士卒而逃者,亦许诸士卒捕。而杀之,不捕者同罪。
[注释]
(1)尉子之重刑令:战国时军事家尉缭很重视赏罚和命令。以下引文出自《尉缭子•重刑令第十三》。(2)离地逃众:将领离开阵地,士兵结伙逃跑。(3)去其籍:注销他的户籍。(4)男女公于官:家中男女人口都罚为官府奴婢,供官方役使。(5)令行士卒:可以指挥士兵。这里指提升为军官。以上这段引文出自《尉绦子•兵令下•第二十四》,文字略有出入。(6)无地无天:不受天地的:限制,没有天地神的慈悲。(7)独出独入:独当一面,勇于决断。(6)诚所谓一人之将:真可以说是第一可以,称得起大将的。(9)能会其意而去留之:能领会他的精,神,适当加以保留或删除。(10)令轻刑赏:促使士兵们看轻了奖赏和惩罚。(11)无能新军政:不能制订新的军法命令。新,革新。(12)保领牵制之法:战前士兵和军官,层层向上级长官递交确保直属长官不受伤亡、并英勇作战的保证书。 (13)左右将军:协助主将的两名大将。(14)遗失蹶伤:失踪、倒毙、受伤。蹶(jué),倒,挫折。(15)自利不顾:只顾自己和部下的安危,而不照顾上级官长。(16)有本之兵;作战能一体同心的士兵。(17)必死之气:不怕死的勇气和决心。(18)怖慑(shè,旧读zhé):恐惧。(19)旁颈经北:东张西望。惊慌逃跑。(20)近卒,亲兵。力士:掌金鼓旗帜之官。技士:有娴熟武艺、备特殊需用之兵。
* * *
阵亡一卒,而得敌二人者,本队免死。亡一而得三四者,赏之。亡一而得敌十数者,赏而复升其本队队伍之长。亡一二而不得敌者,本队队。伍长并军士悉斩之。抵敌负伤而不死者,以其全队月粮,赏不死之卒。亡卒而失其骸者(1),全队家产,通给亡者之家。亡五十卒,而得敌百人者,偏稗将、千把总、伍队长,得以免死。亡五十人,而全无斩获者,偏裨将、千把总、伍队长,尽诛之。如左右将军以身保其立功赎罪,而能奋死陷阵得敌,百功以上者免之(2)。因而大溃敌阵者,赏而复升。出而无功,虽左右将军保者亦斩,其各将领财产,尽给于死者之家。至于阵上回报首级一节(3),法所当禁,何也?一报首级,即起争心,而伍自乱,敌必乘我乱也。更无得取敌所遗财物,一取财物,自相夺攘,而队不肃,敌必乘我疏也。只应雷击风行,使敌无所措备,敌溃之后,令监军者纪其某阵当某敌(4),某部胜某方,某队进趋,某伍少却,功罪应否明白,乃发刀斧找取(5),则心自一,而功自均也。不担心一功均,抑可免私杀平民报功之惨。故有前军回报功级者斩之,除四夷外,则中国之战,又不必以孜孜首级为计也(6),固在任机权者,临战应宜之耳。
[注释]
(1)失其骸:丢失尸体。指不为阵亡士兵收尸。(2)百功:指俘获百人。(3)阵上回报首级:在作战阵地上,割取敌头前来报功,报明人头数量。一节:一事。(4)监军:官名。监视军情及作战事宜。由中央派遣。(5)刀斧:指行刑队。(6)孜孜:勤勉、不知疲倦。
* * *
未战之前一二日,士卒敢有畏战逃者,捕而杀之。伍队长不能捕者俱斩,仍将同伍同队之卒,各打百棍。若有知其逃情,而不先首者亦斩,有能首而密伏所逃之路(1),擒捕其逃者,即以所犯之粮,并所犯家资赏之,不实并诬者反坐(2)。如果陡病不能赴战者(3),听本营官吏伍队长验入中军调理(4),诈者坐法,诬其诈者亦坐。或一卒一伍一队奋勇抵敌,而同伍邻伍同队,救应稍迟。致损奋勇伍队头目者,同伍邻伍同队头目,以至军士,悉斩之。或一部一营,拼死鏖战(5),而诸部别营,疏于备援,致溃鏖战之阵,而损将失事者(6),诸部别营大小头领俱斩之,其偏裨将、千把总之分布策应(7),原其地之远近(8),连坐有差。卒能奋力陷阵,而复得敌之头领者,当即举其为千把总,或得其谋士及正副敌将者,些即拜其为偏裨将。敌未入彀(9),而伏兵先起,敌已越彀,而伏兵未发,因而致误机事者,领伏头目俱斩,各兵捆打,仍扣月粮。奇正之兵,见伏已起,而不急应者同罪。凡塘报、夜不收、哨探之类(10),为人欺惑,传送不真,因而误事者斩。哨探发行(11),不知敌至者斩。哨探不以敌情实告主将,而反与同辈宣露者斩(12)。哨探既真,远近已的(13),多寡已明,险易已得,惟听主将分道发遣,无许负气先登,贪功先动,若如期不到,未令先行,临敌先退者俱斩。大将庸于料理(14),分措失宜(15),隐贤蔽能,引用不肖,以致覆军折将者,监军官奏斩其头,没其三世(16)。监军官偏执己私,不和大将(17),致误国事者罪同。
* * *
[注释]
(1)首:告发(逃跑者)。(2)反坐;法律用语。惩罚诬告者即为反坐。如诬告他人逃亡,便以逃亡罪反坐。(3)陡病:突然生病。(4)入中军调理:中军为老营所在,设有医护人员,伤病员皆送中军老营医治。(5)鏖战(áo):激战、苦战。 (6)失事:失去战机而失败。(7)分布策应:分散在各处接应。(8)原其地之远近:查清距离的远近。(9)敌未入彀:敌人没有进入埋伏地带。彀(gòu),牢笼。圈套。 (10)夜不收:彻夜在外活动的哨探。(11)发行:派出执行任务。(12)宣露:传播泄露机密。(13)已的:已经确定。(14)庸于料理:处理军务不高明。(15)分措失宜:军事部置不恰当。(16)没其三世:没收三代人的财产。(17)不和大將:与大将不能和睦共事。
分营列垒(1),各有汛地(2),上自左右将偏裨官,下至材官、储将、技士、亡命(3),以及伍队士卒,惟视听主将进退,合分号令,各不得越界往来,私相言语,设有犯禁,即治以法,临敌讳今者,横门斩之(4),故曰:“内无干今犯禁(5),则外无不获之奸矣。”(6)阵定而足数移,头数顾,行伍挤拶(7),稀密不均,前后紊次(8),旌旗乱摇,金鼓不节者,所犯与队伍长俱斩之。故举号差错,则掌号者罪;行阵失序,则偏裨官亦坐;临敌而误号,则掌号者斩;临战而失序,则偏裨将亦及。其有出越行伍,争前滞后,不尊将令,擅出擅入者斩之。阵列已成,从左右将已至监军官而下,俱毋得乘车马入营,违者斩之。更不许私抽营内一人一骑役用,抗者斩之。无主将符契至(9),而擅发兵者斩之;符契既至,而不即发兵者斩之。失旌旗金鼓符节、或为敌所窃者,全队斩之。奸淫敌境,及沿途妇女,或匿妇女在营,并凌虐所过人民者,全队斩之。进退不遵金鼓‘旗旛、火角、,号令者斩之。倡言敌人威势,以悚其众者斩之。巫祝私为军士卜其行军之古凶(10),所问与巫者俱斩之。主将进遗密令采出,攻伐机事未行,而有先闻者,告与所闻者俱斩之。结党毁谤,诡言妖异者斩之。私察是非,因以索利者斩之。漏得失机事于敌人,匿奸细缘由于境内者斩之。嫉蔽贤良,使才士不得见用于。缓急者斩之。更令、稽令、失令、玩令者斩之(11)。违主将急时之令者斩之。
[注释]
(1)分营列垒:分别安扎军营,排列壁垒。垒,即营外围壁。(2)汛地:驻防巡逻地区为汛地。又称讯地。(3)材官:听候派遣杂役的低级武官。亡命:敢死队。 (4)橫门:行刑处,位置不详。(5)干令犯禁:扰乱法令,违反禁约。(6)不获之奸:捉不到的奸细。 (7)拶(zā):压紧。 (8)前后紊次:前后顺序错乱。(9)符契:调兵用的凭证、证券,犹符节。(10)巫祝:从事祭椴鬼神,占卜吉凶、观星算历之人。(11)更令;更改命令。稽令:延迟命令。失令:丢失命令。玩令:轻令:轻蔑命令。
* * *
守城破陷,悉斩守者。围敌溃围(1),悉斩围者。宜战不战,悉斩战者。当援不援,悉斩邻队。遇急不举烽号(2),及先举而后断续不应者死。之。军行在途,粮草迟到,所过而误支给,则司饷者死之。出军在道,若见前队遗落器械银钱等物,许所见本队队伍长收贮,待营定,则禀所管偏裨,以召失主认领,妄认及隐匿者俱斩,后队见而不收者,亦打百棍。隐匿临阵死亡士卒资财者—斩。吏士受赃,定罪纪功不实者斩。临敌自做伤残,欲避战斗之险者斩。临战失去衣甲器械,或质为宿倡赌饮之资者斩(3)。敌有弃械解甲乞降,而辄杀者斩。获得敌人私书,即宜密送主将,或先开读,及先与本官看者斩。敌使入军,非主司辄与语者斩。擒获敌人,及来降者,即时领见主将,不得辄闷敌中事宜,因而漏泄者斩。行军出战,樵采牧汲,不遵号令者斩。忽见怪异飞走之物入营,能捕获者,急送主将,设有私自藏匿,传告于人者斩。测度军中事宜者斩。出师在道,虽值飘风骤雨,无令军士栖止忠臣、孝子、义士、节妇之家;违令者斩。军临敌境,有妄杀老少,发毁冢墓(4),抢掠资财,焚烧庐舍(5),践禾伐木者斩。夜深无故号呼,惊营动众者斩。邻队邻伍知其惊营,而不静待,亦故附其号呼者俱斩。营中无故火起,烧其军幕器具(6),斩其发火之伍,仍没其家,除主将传令某队救火外,余皆不得辄离职掌,擅动者斩。五兵不利(7),衣甲不精,以致临战不堪施用者斩。倚其利口巧舌,搬弄是非,以至军士不协者斩。妄言神鬼梦寐祸福,动惑吏士者斩。窃人货物为己财,夺人首级为己功者斩。指麾令出,有低眉俯首,结舌不应,而作难色者斩。倔强使令(8),出言怨上者斩。不守禁约,高声喧笑,傍若无人者斩。托疾谲病,以避艰难,抉伤舁死(9),因而欲远者斩。大将与左右偏裨聚议密事,有逼帐瞩垣窃听者斩。探敌不妁,报敌不详,多少失数,远逅餌实者斩(10)。司劳掌赏(11),私厚所亲,故薄所怨,以致人心不平者斩。刁斗不振(12),更筹失遗(13),号火灭息者斩。非犒设而无故致醉狂呼者斩。令者将之大柄(14),所谓内畏重刑,则外无坚敌,故不得不重也(15)。然临斩权宜,务使三军心服乃是。
[注释]
(1)围敌溃围:被围之敌突围。(2)烽号:烽火信号.烽火本指边界在高台上烧柴或狼粪以报警。这里泛指举火相告。(3)质:抵押。借贷。倡:通娟。资:指钱币。(4)发毁冢甚:打开毁坏坟墓。(5)庐舍:房屋。庐,村房小屋的通称。(6)军幕:军用篷帐。(7)五兵.五种兵器。一说弓矢、戈,矛,殳、戟。一说矛。戟、钺、楯,弓矢。(8)倔强使令:不接受派遣,不服从命令。(9)舁(yú):抬。(10)罔(wáng):不。(11)司劳掌赏:掌管奖赏犒劳。(12)刁斗;军中巡更敲击的用具。 (13)更筹:夜间报更计时的竹签。 (14)将之大柄:指大将发布命令的权力。(15)不得不重:不得不重视发号施令的权力。
战 机
得战之机者,藏形于无(1),游心于虚(2),故圣人常务静以待敌之有形(3)。所以放乎九天之上(4),蟠乎九渊之下(5),以其无形可见也。深间不能窥(6),智者不能谋(7),以其无隙可乘也。不袭堂堂之寇,不击填填之旗(8),欲待其形之先见也(9),见敌之有形矣。乃任我之气孰(10),或击其先动(11),或乘其衅生(12)。敌将坚壁(13),我则突其未成(14),急趋其可攻(15)。敌欲冲我(16),我则绝其必返(17)。先备其所从(18),敌长则截之( 19),散乱则惑之(20),敌薄则击之(21),敌疑则慑之(22),敌恃则夺之(23),敌疏则袭之(24)。若惊乌之忽起(25),若飓风之陡发(26),倏忽上下,莫之止遏;如雷霆之震击,如暴雨之倾注,左右前后,奠之所御。是故,有风雨之行,故能威绝域之民(27);有飞鸟之举,故能服恃固之国(28),有雷电之战,故能独行而无敌(29);是以善战者,必以盛而乘衰(30),以实而击虚,以疾而掩迟(31),以饱而制饥。应之以不,穷(32),投之以不测(33),飘往忽来,莫知所之(34),独出独入,莫知所集(35)。其合如云,其变如龙,若从天降,若出地中,犹水之扑火无不息,汤之沃雪无不融(36)。既其退也,敌不知我之所守,其进也,敌不知我之所攻。若夫水性至柔,而能触崩(37),丘陵性专,而触成也(38)。市合至危(39),而能必胜劲敌,以死而易生也(40)。苟能指士卒之进退,如驱群羊,麾偏裨之赴战,如纵鹰犬,使其上云巅而不知其为高,入丛林而不知其为碍(41),蹈重渊而不知其为深者(42),乃可称任战(43),乃可称将兵(44)。
[注释]
(1)藏形于无:隐蔽起来不露形迹和作战意图。(2)游心于虚:把注意力贯注到善于运用虚假现象迷惑敌人。(3)务静以待敌之有形:致力于用安静沉着来等待敌人暴露军力虚实和作战意图。(4)(5)两句话的意思是极言要善隐蔽自己于高深莫测之处。九天喻高,九渊喻深。(6)深间:潜伏很深的间谍。(7)不能谋:不能对付。(8)堂堂之寇:实力雄厚的敌人。填填之旗:严糕的旗帜。这两句话出自《淮南子•兵略训》。(9)待其形之先见:等待敌人军力虚实首先暴露出来。 (10)任我之气势:凭借我军的士气和威势。(11)击其先动:攻击敌人最先出动的部队。(12)乘其牌生:袭击敌人的破绽。(13)坚壁:以坚固的壁垒进行防守。(14)突其未成:防御工事没有完成就捣毁它。(15)急趋其可攻:猛烈攻击可破敌之处。(16)冲我:冲击我方阵地。(17)绝其必返:截断敌人退路。(18)先备其所从:首先要防备敌人追击。(19)敌长则截之:敌成长队或长阵就截断、分割开。(20)敌乱则惑之:敌人秩序混乱就迷惑它。(21)敌薄则击之:敌兵力薄弱就攻击它。(22)敌疑则慑之:敌兵心疑就恫吓它。(23)敌恃则夺之:敌人有所凭借就搞掉它。(24)敌疏则袭之:敌阵排列松懈就袭击它。(25)(26) 两句都指攻击敌要突然、迅速、猛烈。(27)风雨之行:指暴风雨般的打击力量。绝域指绝远之地。(28)飞岛之举:指袭击象飞鸟从天而降。恃围指凭借险要坚固的院御。(29)独行:本意为独特行为。此指独立作战。(30)以盛而黎衰:用强大力量威慑衰弱之敌。(31)以疾两掩迟:用,神速行动进袭迟缓之敌。(32)应之以不穷:甩变化无穷、的办法应敌。(33)投之以不澜:用不可捉摸的战法斗敌。(34)莫知所之:不知到何处去。(35)莫知所集:不知在何处聚集兵力。(36)沃雪:浇雪。(37)触崩:撞击(堤岸)使之崩溃。、触,抵、掩。(38)触成:指利用丘陵地形,可以取得胜利。(39)市合至危:驱使乌合之众去打仗是很危险的。(40)以死易生:用死亡换取生存。(41)入丛林而不知其为碍:不把丛林视为障碍。(42)蹈重渊:奔赴深渊。重,深、甚。(43)任战:胜任指挥作战。(44)将兵:统率士兵。
* * *
深入敌境,而无一人动静者,必有埋伏,绝我归也。须令劲勇为搜捕(1),继强弩以翼之(2),发轻骑以应之。急守粮道,设犄角,坚整大阵(3),数出奇兵,振其先声(4),为左右逐掠(5)。敌若空虚,急乘我之机势(6),地势相远,彼此力均,不可挑战,恐费奔趋之劳,敌或有隙,必速压之,无使其复备也。我可以往,彼可以来之地,必先居高通饷(7)。其势乃佚,其战则利。孙子谓,“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8);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9)。所以善战者能致人,而不为人所致(10)。尉子谓:“敌地大而城小者,必先收其地(11);城大而地窄者,必先攻其城;地广而人寡者,则先绝其厄(12);地窄而入众者,则筑大埋以临之”(13)。故作战必因地势之便。率与敌遇(14),乃因地而发令焉(15),而复用其险阻、山林、水泉、丘墓之利也。地易运旷(16),以车骑相因(17);草木蒙蔽(18),以步卒接战;长林茂棱(19),以奇伏迭出(20);深峡隘口(21),止众用少(22);逾水涉涧,益以火弩(23);高下相悬,未可逼近(24)。昼多旌旗,夜多火鼓(25),风雨雪雾,变以笳角(26)。以寡击众,务于隘塞(27),必于暮夜(28),伏于丛茂(29),要于险阻(30)。以众击寡,务于广漫(31),利于旦辰(32), 分守要津(33),绝彼运道(34)。若驱水火(35),须知攫后搏前(36)。偶际晦冥(37),必识相机邀袭(38)。与敌分险相拒(39),犹当塞谷备衢(40),广我战道(41)。处山之左,急备山之右,处山之右,急备山之左(42),动有挂碍(43),可以往,不便于返者,当谨我归路。敌若无备,分兵击之,敌若有备,不可出也。遣发哨探,密布埋伏,务得虚实远近,众寡之情,然必选精锐诚实,不以庸卒。伏兵诡谲,情状万端,若指以山谷蒙翳处伏藏之伏(44),为伏不过寻常之伏耳,是岂能应命于不穷哉?故善伏者,敌虽巧智,无能测识我之所伏,乃为伏也,是以用伏之微,非神化乎兵术者,未可与语伏(45)。
[注释]
(1)劲勇为搜捕:强壮士兵搜索捕捉伏兵。(2)翼之:掩护。(3)坚整大阵:使主阵坚固、整肃。(4)振其先声:张扬声威,以摧折敌人的士气。(5)为左右逐掠:给主力部队的左右两侧扫除敌人的兵力。(6)机势:如箭在弩机之势,迅疾不可挡。(7)居高通饷:占领高地,处于居高临下的有利地位为居高。打通运输粮饷的通道,为通饷。(8)先处战地:首先占据交战之地。佚,主动。(9)趋战:仓促应战。趋,疾行、奔赴。(10)致人:调动敌人。不为人所致:不被敌人调动。致,招引,这里为涌动的意思。孙子所说见《孙子兵法•虚实》。(11)必先收其地:必须首先占领广大地区。(12)先绝其厄:首先切断敌人的要塞。厄,要塞。(13)大堙(一yin):攻城的大土山。临之:从高处监视敌人动静。以上引文见《尉缭子•兵教下第二十二》。(14)率与敌遇:突然与敌人遭遇。(15)因地而发令:按照地形险易广窄发出不同的作战命令。(16)地易远旷:地势平坦、宽大广远、遍野空旷。(17)车骑相因:车兵和骑兵互二桶依靠。(18)草木蒙蔽;指长满草木的地区。(19)长林茂陵:狭长的树林、草木茂盛的丘陵。(20)奇伏迭出:奇兵和伏兵交替出击。迭,轮流、交替。(21)深蛱隘口:高深的山峡,险要的狭窄的山口。(22)止众用少: 大部队留止下来。使甩少数兵力投入战斗。(23)益以火弩:指渡河时要增加火箭攻敌,以掩护渡河部队。(24)高下相悬,未可逼近:敌处高地,我在低处,不可以接近敌人。(25)昼多旌旗,夜多火鼓:白天用旌旗发出指挥信号,夜间用灯火、鼓声发出指挥信号。(26)风雨雪雾,变以笳角:风雨雪雾天气,灯火、旗帜无法指挥,要改用吹号角指挥。(27)务于隘塞:指以少击众,要致力于凭借险要。(28)必于暮夜:必须在天黑以后。暮,日落的时候。(29)伏于丛茂:埋伏在草丛林木茂盛之处。(30)要以险阻:凭靠险阻迎击敌人。(31)务于广漫:一定要在广阔无边际的地带。(32)剃干旦辰:在天亮的时候作战有利。(33)分守要津:分兵守卫重要渡口。(34)绝彼运道:切断对方运输道路。(36)攫后搏前:前后搏斗。攫(jué),鸟用爪抓取。搏,翼击为搏。(37)偶际晦冥:突然碰上昏暗。(38)相机邀袭:看准时机进行袭击。(39)分险相拒:分别居险要之地,以相对抗。(40)塞谷备衢:堵塞山谷,警卫通道。(41)广我战道:扩大我方作战通道。(42)险悖:行动不便之险地。悖(bèi),遮蔽。(43)挂碍:阻碍。(44)蒙翳(yì):蒙盖遮蔽。(45)未可与语伏:不可与不知兵法若谈埋伏。
* * *
《淮南子》谓:“敌躁我静,必罢其力(1);敌先我动,必观其形(2)。别其邪正,以制其命(3);审其所处,或极其因(4)。敌或反静,先出我可(5);敌谨后节,即与推移(6)。敌有所积,必有所亏(7);敌若左转,覆其右陂(8)。故能先弱敌而后战者(9),费不半而功自倍。”《管子》曰:“不明于敌人之情,不可约也(10);不明于敌人之将,不先军也(11);不明于敌人之士,不先降也(12);士卒未附(13),教习末精,敌情未得,不可以言战也。”是故文王不能使不附之民(14),先轸不能战不教之卒(15),王良、造父不能以弊车不作之马(16),趋疾而致远,后羿、逢蒙不能.以枉矢弱弓(17),射远而中微(18)。所以善兵者,必使其兵利也,甲坚也,力治也(19),令信也,机得也(20),乃量彼己之势,而后握必胜之权。故士卒倚其必胜(21),而白轻斗(22)。魏文侯曰(23):“有师甚重(24),既武且勇,皆大阻险,右山左水,深沟高垒,守以强弩,退如山移,进如风雨,粮食又多,难与长守(25),则如之何?”吴起曰:“大哉问(26)!非车骑之力,圣人之谋也(27),能备千乘万骑,兼之徒卒,分谍五军(28),军各一衢(29),五军五衢。敌人必惑,莫之所加(30),严阵坚守,以固其兵。急行间敌(31),观其虑(32),彼听吾说,解而去之(33);不听吾说,斩使焚书(34)。分为五战(35),战胜勿追,不甠疾走,如是佯北,安行勿斗(36),一结其前,一绝其后(37),两军衔枚,或左或右(38),而袭其处,五军交至(39),必有其利;此击强之道也。”臣谓吴起击强之术,乃以五军交至,而必有其刹。管仲必胜之道,乃以卒附教精,兵甲坚利,而明敌人之情,敌人之将,敌人之士,而后战也。刘安握战之机,乃罢敌力,观敌形,因敌势而与之推移,谓先弱敌而后战者,费不半而功白倍。三子论兵其窍则一(40),其用则不同耳(41)。吴子雄而锐(42),管子重而坚(43),刘子巧而无定(44)。巧而无定者,谈兵者也(45)。谈兵者每作其形势(46),难其机权(47),神其应变(48),直欲雄视千古。用兵者必尽诸人事(49),虑其垂成(50),触处机随( 51),故无往而不利。所以谈兵与用兵之才远异,如能谈而又能用者,臣不敢让管、吴也(52)。
[注释]
(1)敌躁我静,必罢其力:敌人骄躁气盛,我军肃静安定,必须等待敌人力量的疲惫。(2)敌先我动,必观其形:敌人比我先调动部队,必须观察它的虚实情况。(3)别其邪正,以制其命:区别翼侧和正面兵力部署,以便控制敌人的命运。意思是了解敌情,才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4)审其所处,或极其因:观察敌人驻扎或列阵地势,又穷究它的凭借是什么。(5)敌或反静,先出我奇:敌人要是恢复安静,就先派出我军的奇兵。(6)致谨后节,即与推移:敌人注意阵后防守,我军即随敌之调动而转移攻击方向。推移,随着敌人的变动而变动。(7)敌有所积,必有所亏:敌人有了一定储备,也一定有不足之处。(8)敌若左转,覆其右陂:敌人要是向左方转阵,就击溃它的右侧。陂,边际、旁边。 (9)先弱敌而后战:先削弱敌人力量,然后再与敌人决战。(10)不可约:不可向敌人挑战。约,邀请。(11)不先军:不能首先兴兵作战军,用为兵事的通称。(12)敌之士:指敌之谋士。不先阵:不首先破阵。(13)士卒未附:士兵没有亲近依附统帅,附,靠近。(14)文王:即周文王。使不附之民:使用没有依附的百姓去作战。(15)先轸(?一前627),春秋晋人,又称原轸。他指挥晋楚城濮之战,大破楚军,大败秦军于崤陵,俘秦孟明、白乙、西乞三元帅,后与狄人作战时,死于敌阵。不能战不教之卒:不能使未经训练的士兵去作战。(16)王良:春秋时晋国善于驾驶车马者。造父:周穆王时善驾驶车马者。弊车不作之马:破车和不能供驱使的马。(17)后羿:据传是夏代东夷族首领,善射箭,又神话传说尧时,十日并出,猛兽长蛇为害,后羿射去九日、射杀兽蛇之患,为民除害。逢蒙:据传说为夏代向后羿学射的善射者。亦作逢门、蜂门。枉矢:弯曲的箭。(18)射远而中微:射的远,并且能射中微小的目标。(19)力治:军力的调配使用很有条理。(20)机得:掌握了战机。(21)士卒倚其必胜:士兵依靠大将的必胜。(22)而自轻斗:因而各自都不惧怕作战。(23)魏文侯(?一前396):战国初魏国建立者,姬姓。公元前四四五——前三九六年在位,以李悝为相,吴起为将,进行改革,曾称雄当时。(24)有师甚重:有一支装备雄厚、行动稳重的军队。重,一作众。(25)难与长守:很难与对方长期对峙居守。(26)大哉问:问得是一个重要问题呀!(27)非车骑之力。圣人之谋也:不是靠车马的力量战胜强敌,而是靠有智慧的入来计谋。(28)分谍五军:编成五军。谍,通牒,名册、簿册。(29)军各一衢:每一军各自走一条路。(30)莫之所加:不知何处需要增加兵力。(31)急行间敌:赶快派间谍打入敌军。(32)以观其虑。用间谍观察敌人的作战意图和部署。(33)解两去之:解除战斗队形以后离去。(34)斩使焚书:杀掉使者烧:毁战书,以示决战。(35)分为五战:按五路大军分别在五处作战。(36)安行勿斗:从容的行进,不同敌人恋战纠缠。 (37)一结其前,一绝其后:一军牵制正面之敌,一军切断敌军后路。(38)两军衔枚,或左或右: 指两军分别隐蔽在敌军的左右两侧翼,准备出奇制胜。(39)五军交至:五路军先后到达,轮番袭敌。交,交替。(40)三子论兵其窍则一:三子指吴、管仲,刘安。其窍则一,指三子用兵的关键是一样的加其诀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强己弱敌;量彼己之势;攀战机这三点。(41)其用则不同耳:指用兵诀窍的运用,有不同的方法。(42)雄而锐;强有力为雄,急切坚决为锐。(43)重而坚:慎重周密为重,严整强硬为坚。(44)巧而无定:机智灵活为巧,千变万化,应变莫测为无定。(45)谈兵者:没有实战经验,只从理论上议论兵法为谈兵者。(46)作其形势:进行作战的形势分析。(47)难其机权:难以意料它的时机和权变。(48)神其应变:使对付敌人的应变策略神奇莫测。(49) 用兵者:统率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尽诸人事:致力于实际指挥士兵和对敌作战。即从战争实践出发制订作战计划。诸,介词,相当于“于”字。(50)虑其垂成:考虑的是将要成功。垂成,将或。(51)触处机随:两军交战时根据情况,机权要随时变化。(52)不敢让管吴:不敢责备管仲和吴起。让,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