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一神、多神与无神的探讨
宗教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力量的不可知,以及对未来的无知、惧怕。当自然界的变化破坏人们平静的生活时,追求一个高于此力量人格化的「神」,成为必然的趋势。这个「神」依民族、习性、地区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释与呈现;自然环境变化遽烈的地方,崇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在丛山峻岭中,就崇拜动物、植物;一般民族对祖先则有纪念、祈福的感恩仪式。不论崇拜的对象为何,他们的共同点是相信所崇拜者具有神秘超人的力量,藉由祷告、祭祀,可以免遭祸害。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是以神为信仰对象,然而信仰却不一定立足于崇拜神只之上,因此,就有所谓有神信仰与无神信仰之分,而「有神信仰」依对象的不同,又概分为多神及一神。
有神信仰者相信宇宙间有神的存在,神不但具有人格化的特质,能力更远超乎人类。多神信仰是古老的宗教模式,将大自然一切不可知者皆附归于神灵,按其职司而有区别,个人依其需要,膜拜不同的神:有以自然分类的自然神;以民间求助的政治神、财政神;或有将对英雄、祖先的崇拜亦归于神类,如各地的原始宗教以及希腊、罗马、印度、埃及等,都是多神信仰的代表。
一神信仰源于多神信仰,凝聚众神的圣德及能力于一神,坚信该独特而唯一的「真神」创造了宇宙万物,并主宰宇宙的运行,而真神的存在却非宇宙的一部份,人们可以透过祈祷来得到援助。犹太教、耶稣教及回教都是同属一神论的信仰。
相对于有神信仰而言,无神论者拒绝承认一切客观存在的神性,或否认有一主宰的至上神存在。这些唯物论、不可知论及进化论等,由科学方法推论神不存在的论述,则是针对一切不信耶稣基督者而言。
一神论是专制独裁,人是信仰者,神是被信仰者;人是崇拜者,神是被崇拜者。神,具有神性--「全知、全能」的特质,人类透过自己的想象力,不只是创造了唯一的真神,也衍生多神的庞大体系,成为人类的决定者与保护者。一神就像民智未开的封建时代,帝王为权力集中,掌握人们祸福的主宰与仰慕敬畏的对象,由于教育的普及,智识的提升,社会的开放,专制封建已告瓦解,走向院会组织的民主、民选的思潮。
从一神到多神,如上帝到圣母、圣子,三位一体之说;从多神统一为一神,如自然、地域、天神等,各种护法诸神,最后统摄于三十三天的帝释天做为代表。一神或多神,都是存在虚无飘缈之间,握有人类命运大权和无上的能力,这些神,都是附会于人类无知的恐惧及满足现实欲求所产生的,缺乏历史的根据,和具足圆满的道德人格。佛教并未否认神鬼的存在,如《地藏经》第七所说的有「千万亿那由他阎浮提鬼神」;其它经典里,列举闻法的天龙八部等众,都说明神只鬼灵拥有觉悟的佛性。佛教承认神只的世界,但佛教以业力自受,有因有果,人不应该由神所控制,自己才是真正决定祸福的主宰。一神论与多神论者,虽难免失之迷信,但天地鬼神的赏罚观念,无形中也成为人们趋善去恶的规范。反之,一些高唱无神论者,认为从事违法的行为是不会有什么善恶因果的报应,因而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不安。因此崇拜神只的「迷信」胜过不知三世因果的「不信」;最好选择以人为本的正信宗教,教主是真人实事,道德清净圆满;教义有戒条律仪,能令人信受奉行,同时也有禅定的次第,能降伏内外之魔,更有智慧的启迪,能令人走向解脱的道路。
佛教承认宇宙间有精神和神性的存在。六道众生中,「天道」即是所谓的神道。依佛教的宇宙观,这些神也是众生之一,不具有绝对的权力与主宰能力。六道众生要经过艰苦的修行而超脱轮回,达到罗汉或菩萨的境界,不再受生死的束缚,进一步成就佛果。因此,在佛教的平等观中,人人有机会成佛,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人,人是未觉悟的佛,与一神教的一神至上截然不同。此外,佛教的缘起法清楚说明宇宙的成住坏空、人的生老病死,悉数归因于个人的业力、因果,完全否定神的权威之说。
佛教不主张一神、多神或无神论点,佛教的前提是以「人」为本,非以「神」为主。佛教与其它宗教最大不同点之一,在于佛陀的教法以修心和见性为上,主张「心」「性」才是自己的主人,与其消极地祭祀祈福来寄托心灵,不如积极开拓心灵世界、明心见性更为究竟,这也是佛教能超越一神、多神及无神论的真义所在。
第二课 印度外道种种
外道,指的是佛教以外的道,总称为外道;佛陀所说的教法,则为内道,盖心外求法是为外道,心内求法是为内道。佛教自古以来,统称异教徒为外道,此一名称并非轻侮之意,因为佛陀在各经论中,都说佛法在自己心中,不向外求;中国禅门也说:「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可见佛法即自己的真心自性,若在此以外谈法论议,都是心外求法,故被视为「外道」。
在佛陀千百万弟子中,大多数是从外道转投佛陀座下,如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等,都是外道;乃至佛陀在即将涅槃时,最后皈依三宝的须跋陀罗也是外道。其实,揆诸佛教历史,初信外道的人,更易进入佛教之门,而且一旦理解悟入佛教的真谛之后,就坚信不移。即使佛陀在证悟佛道之前所精通的科学「五明」及哲学「四吠陀」,也都是外道之学。
佛陀时代的社会,由于婆罗门的堕落,自由思想的勃兴,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思想偏激的沙门教团,后来佛陀创立教团后,即称他们为「外道」。关于外道的种类,诸经论所举甚多,有九十六种、九十五种外道的说法,但一般都以「六师外道」为代表。
六师外道,即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舍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乾陀若提子等六师。六师各有十五名弟子,总计为九十六人。亦即外道六师各有十六种所学法,一法自学,其余十五种各教十五弟子,师徒合论,共九十六种。所谓九十五外道,是指五大外道,即数论派、胜论派、离系派、兽主派、遍出派,各有十八部的末派,本末总计为九十五种。
据《北本涅槃经》载,印度有六种苦行外道,专以苦行而希求未来的乐果。即:一、自饿外道,断食而忍受饥饿;二、投渊外道,潜入寒冷深渊,忍受冻苦;三、赴火外道,身常炙热,甘受热恼;四、自坐外道,不分寒暑,裸形坐于露地;五、寂默外道,以尸林塚间为住处,寂默不语;六、牛狗外道,持牛戒、狗戒,学习牛犬囓草噉污而祈求生天。
又诸经论中,把各种外道大别为两类:第一类是外外道,即泛指佛教以外的各种教法学派;第二类是内外道,即指附于佛法或佛教内的妄执一见者,或不如法修行者。所以,一般人常将外道和邪见归为同一类者。
在《翻梵语》一书中,则举出散见于各经论中的外道名称,共有一百三十余种之多。例如:《阿毗昙毗婆沙》中的「苏尼哆弟子」,译作血,即拜血的外道;《杂阿毗昙》中的须那刹多罗等,译作好星,即拜星的外道;《婆须密经》中的难陀婆嗟,译作欢喜犊,即学习犊牛的外道;《杂阿含经》中的「萨区」,译作地,即拜地的外道;豆婆遮,译作恶语,即以恶语来求解脱的外道。此外,如「阿兰迦」,译作鸟名;《阿毗昙毗婆沙论》中的「郁陀迦子」、《百论》中的「郁陀罗伽」,译作獭,即学獭的外道;《杂阿含经》、《外道诱质多长者经》中的「阿耆毗」译作火;《佛所行赞》中的「阿耆尼毗舍」,阿耆尼译作火,毗舍译作入,即拜火的外道……。
试想拜火、拜天、学鸟、学兽……,却不从净化心灵做起,如何能解脱烦恼呢?所以,外道所学,执著颠倒妄想,只是浪费时光。所谓「回头是岸」、「回迷返悟」、「回邪归正」、「回小向大」、「回妄至真」,希望外道早日弃暗投明,回向自我清净,自我改进,自我觉悟。
道者,路也。外道就像走入羊肠小道,迂回曲折,时有迷途之险;唯有佛教,无常、无我、涅槃寂静的圆满法义,才是真正的「内学」,信仰业力因果,不再把祸福寄托给神明主宰,能以「我是佛」,自我尊重,自我要求,当下即是无有浊恶的庄严佛国净土。
第三课 如何选择宗教信仰
人,都有一颗头脑,叫我们凡事要想清楚;人,都有一双眼睛,叫我们凡事要看清楚;人,都有两只耳朵,叫我们凡事要听清楚。关于信仰,我们也是一样要听清楚、看清楚、想清楚。
信仰是发乎自然,出乎本性的精神力;信仰永恒不变的真理,名为信心。信心是听法之因,由闻法功德则能出生死大海,如《正法念经》云:「听法功德,出生死中,最为第一。」正确的信仰可以获得无比的利益,在佛经中列举有诸多譬喻,例如:信仰如手、信仰如杖、信仰如根、信仰如力、信仰如财。
此外,信仰亦如交友、选择终身伴侣,俗话常说「交友不慎」、「遇人不淑」,一个人交错了朋友,毁了一生的前途;一个女人嫁错了丈夫,失去了终身的幸福。我们对于对象的选择,怎么能不小心谨慎?更何况信仰的对象、宗教,更应该仔细抉择,确认正信的宗教!
所谓正信的宗教,必须:
1.信仰具有历史考据的。
2.信仰世界公众承认的。
3.信仰能力威势具备的。
4.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
这是说,我们所信仰的对象,必须是历史上经得起考据证明的,必须是经过举世所共同承认确实存在的,必须是具有高尚品德与圣洁人格的,必须是能够自度度人、自觉觉人的大善知识,如此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正道,才是值得我们信仰、皈依的对象。例如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历史上明确记载著他的父母、家族、出生地、诞生的日期,乃至他出家、修行、成道。他所成立的教团是举世公认的四大宗教之一--佛教;他的道德是圆满清净的,他具足智德、断德、恩德,是功行圆满的觉者;他所宣说的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等教义,及因果、业力、缘起等,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可以引导我们转迷成悟,离苦得乐。
所谓信仰「真理」,真理必须具有下列的条件:
1.要合乎普遍性的。
2.要合乎平等性的。
3.要合乎必然性的。
4.要合乎永恒性的。
例如,佛经讲人生有「四不可得」:常少不可得、无病不可得、长寿不可得、不死不可得。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不但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是如此;男人这样、女人也一样;古时候的人难免,现在、未来的人也莫不如是。所以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来如此、永恒如此的真理。尤其佛教主张「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印证真理的「三法印」。佛教本身就是合乎真理的宗教,因此翻阅古今历史,如梁武帝弃道向佛;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高登牧师舍耶皈佛;宋朝名相吕蒙正说:「不信三宝者,愿不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于朝,外护佛法。」哲学家尼采虽为牧师之子,却赞扬佛教比耶教崇高、真实;叔本华以佛教徒自命,肯定佛教是世界上最尊贵的宗教;韩愈从谏迎佛骨到皈命佛教;欧阳修从毁谤佛法到行佛劝善;乃至佛教五大论师:马鸣、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无一不是从外道而改宗佛教,此皆说明,佛教是真正值得信仰的宗教。
信仰佛教以后,如何做一个佛教徒,才能真正获得信仰的利益?
1.要肯定信仰。
2.要受持五戒。
3.要不悖因果。
4.要无惧生死。
也就是要建立四不坏信,要受持五戒十善,要明白因缘果报,要了悟生死一如。
其实,不管信仰任何宗教,最重要的是要开发自性,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因此,首先要从健全自己开始,也就是自己要有宗教的情操。例如:
1.要有爱人救世的性格。
2.要有奉献正义的精神。
3.要有探求真理的愿心。
4.要有取证佛道的勇气。
信仰了宗教以后,还必须做到:
1.不可再贪取世俗的非法的要求。
2.不可假藉宗教作为欺世的手段。
3.不可以邪知执著谋私利为中心。
4.不可有忘恩背义违背人情世故。
尤其,佛教和其它宗教不同,佛教并不一味的叫人信仰,佛教的信仰是要我们建立在理智上、慧解上,甚至可以建立在疑情上,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佛教的缘起、中道、因果等教义,可以究竟解答人生的迷惑。当我们的迷惑解除了,信仰就会更坚固,信仰坚固不移,才能真正得到信仰的利益,这样的宗教信仰也才是我们所要选择的,是值得我们信仰的宗教。
第四课 佛教的五乘宗教观
佛教从佛陀三转法轮,度五比丘,创立僧团,宣说三法印、四圣谛的真理,直到佛陀入灭后,印度各教派林立,而有十八部派的兴起。部派佛教的后期,由于龙树菩萨思想的启发,始为初期大乘思想的萌芽。直至佛教传入中土,中国佛教在隋唐时代进入了宗派的成熟时期,教理学说相互融会的恢宏局面。为了判别佛陀一代教法的内容,各宗的祖师有‘判教’之举,如天台宗智者大师的‘天台五时’、华严宗法藏大师的‘五教十宗’、法相宗窥基大师的‘三时教’等,综观佛教的历史,从印度的十八部派兴起到中国隋十三宗派的开展,都显示佛教具有包容与融和的特质。
佛教的教义,虽有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五种修学的层次,但犹如大海,为诸川所汇归,也如法华的‘火宅三车’之喻,三车皆是会归一乘。佛教的三乘教及五乘教皆是融会贯通,即令修学的是出世的三乘圣法,虽不求人天福报,也须具足人天的功德,就像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也得从小学读起。佛教主张的‘五乘宗教观’,是将各个宗教融会于五乘中,给予一个合理的定位,如儒家讲三纲五常,提倡人际的礼节和人伦的和谐,这近于佛教的‘人乘’思想,以持守五戒,圆满人品道德;又道教的清静无为、耶稣教及天主教强调宽恕博爱与坚守十诫、回教崇敬唯一的真神阿拉,亦通于天乘,修十善业,以追求天堂的快乐为目的。
人天乘以外,还有菩萨乘,统摄人、天及声闻、缘觉等乘,与前者最大的分别,菩萨为‘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缘起大悲心,回入于大乘’,发起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悲愿。修学菩萨的入门处,依龙树菩萨所说:‘菩萨以种种门入佛道,或从悲门,或从智慧、精进门入佛道。’菩萨有许多方便的入门处,但菩萨难行能行。何谓菩萨的‘难行’之处呢?据《华严经疏》卷六说,修菩萨行有四难:1.背己利世难,菩萨为利益众生,没有一念为己之心;2.行相唯苦难,为利益众生,不乐求世间的种种欲乐;3.处经诸有难,为利益众生故,于诸苦无不经历;4.时劫无量难,乐求无上佛果,兼修利他之行,故所经的时劫不可限量。
菩萨与二乘行者的功德优劣,就在于菩萨不以二乘的有余涅槃为满足,能‘惭有所不知,耻有所不净’,发起‘回小向大’的勇猛愿行,不畏众生难度,不惧佛道长远,心如金刚,住于菩萨本愿。
菩萨对于人、天及声闻、缘觉的修学,并不偏废,所谓‘外现声闻身,内秘菩萨行’,如《大宝积经》卷十三‘密迹金刚力士会’举出,菩萨为化导众生,必先入于禅思、智慧、总持、辩才等四事的法门。又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瑜伽处分品〉举出,修菩萨行,应修习下列四法,即:1.善修六度;2.方便善巧;3.饶益于他;4.回向菩提。菩萨乘具足‘五乘’的殊胜功德,能够满足人间的种种欲乐,享有天界久远的福报及二乘行人依住禅悦的生活。
在《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中,也以水喻及火喻来说明菩萨的殊胜。菩萨如水,能流润赴下、植善法种、信乐欢喜、坏烦恼根、自体无杂清净、息烦恼热、止欲渴爱、深广无涯、高下充满、息诸尘坌。菩萨如火,能烧烦恼薪、成熟佛法、干烦恼淤泥、如大火聚、作光明照、能使天魔外道惊怖、能作安慰、利与众共、人所供养、人不轻慢。
上述菩萨的入门与殊胜之处,使得菩萨行特别受到重视。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九说:‘诸有众生之类,菩萨最为上首,具足六度,了诸法本。’二乘行者,厌喧求静,一心自了,但菩萨久习悲心,能发愿受生恶趣,为除一切有情苦故。在经典中,从众多菩萨的名称,可见菩萨利众的种种方便。如以光明接引众生的日、月光菩萨;以姿态摄化众生的歌舞菩萨;以梵音说法的妙音菩萨;以医术救人的药王菩萨;以恭敬供养众生的常不轻菩萨;以哭声度众的常啼菩萨;以戒香度众的香积菩萨;以临终关怀的引路菩萨;以力气助人的香象菩萨;以静默开示的不说菩萨;及除一切忧冥、除一切疑怪、除一切热恼等菩萨。此外,当生能发大心,广行三学、六度者,亦被时人称为肉身菩萨,如:印度的马鸣、龙树的世亲、无著、炖煌等菩萨,及中国的六祖惠能、憨山、石头希迁与民国的慈航、清严等。皆因发起利乐有情的悲愿,而当生成就菩萨行。
佛教的‘五乘宗教观’,为菩萨乘;即能涵容其他宗教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并圆满菩萨道的教义,从持守五戒,而有现世的欲乐;具足十善业报,能得到天堂的福德,继而能悟解四谛法、十二支缘起,入圣贤位,且以此善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效法菩萨的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大悲为根,菩提为果,如实了知人间虽好,但却逃不了生命的‘四不可得’,天堂拥有无尽欢乐,却免不了‘五衰相现’,轮回六道,流转生死。唯有菩萨乘才能普渡一切众生,抵达涅槃的彼岸。
第五课 民间宗教介绍
在宗教的发展史上,民间宗教常为封建国家所不认同的宗教组织,甚至被误认为邪教、秘密教,但是民间宗教流行于民间,成为庶民百姓苦难时的精神寄托,这是民间宗教长久存在的社会功能。民间宗教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接受古老社会的原始信仰及神话传说、开天辟地等,人与自然环境奋斗,人与动物相互残杀,由于对生存未知的恐惧心理,逐渐形成自然崇拜、动物崇拜、英雄崇拜、鬼魂崇拜的人、神、灵三界相通的宗教思想。
民间宗教的形成,基本上与道教、政治、人性要求等,密不可分。道教始于东汉年间,由张角自立太平道,张陵自立五斗米道,以符水治病,获得饥寒交迫的百姓的信奉。此乃民间宗教的雏型。另外,历代的民间宗教的衍化,从南宋的茅子元创设白莲宗,崇奉阿弥陀佛;六朝以来的弥勒下生龙华普渡的弥勒佛信仰,着重发愿往生和极乐安养。白莲宗以往生净土为宗旨,广招信徒,并且规定以普、觉、妙、道四个字做为信徒定名的顺序,为了更深入社会,扩大影响的力量,茅子元以丰富的著述,扩大他的影响力。计有《莲宗晨朝忏仪》、《净土十门告诫》、《弥陀节要》、《西行集》、《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等,只是年代久远,篇章大多散佚,未能完整的保留下来。白莲宗为明清社会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间宗教,一般并以白莲教做为民间宗教的总称。
明神宗时,白莲教活动更为频繁,组织也更为庞大。总教主称为佛院主或白莲教主,传说能知过去、未来,并具有开天门、破地狱的特异能力。总教主之下有许多教主,男教主称佛爹,女教主称佛娘。教徒入教要呈送入教费用,而且心要诚,不然会被打入地狱。万历年间,民间宗教除了白莲教,还有其他新的教派,计有涅槃教、红封教、老子教、罗祖教、悟明教、无为教、黄天教、龙天教、金禅教、还源教、大乘教、圆顿教等七十余种民间宗教,其中最著名的是闻香教。由于民间教派林立,名目日愈繁多,形成任意捏造经典,随时更改教名,荒诞不经之言煽惑人心愈趋严重,各种异端邪说成为迷惑世人之用。因此,万历四十三年礼部上书请禁‘邪教’,严禁其传教活动及削弱其组织势力。民间宗教不被国家所包容的原因,主要的是民间宗教的基本群众为社会劳动的阶层,长年深受政治和经济的压迫,他们幻想依靠神灵的庇护,能够得到精神的解脱。广大的群众组织起来,很容易形成一股力量,也由于聚会的时间为‘夜聚晓散’,活动多呈秘密状态,因此更为主政者所忌惮。
民间宗教在清代时受到更多的取缔与更严厉的限制,但是民众以反清复明为名义,打着白莲教的旗帜,活动更加活跃,支派日愈庞杂。各教派传教的方法,或乔装成医生、卜卦、贸易等身份,传法授徒。一般教徒入教须有介绍人一至三人不等,并要经过入教的仪式,有授戒、传诀、唱誓愿文、上表挂号、对合同等内容。其中各教派皆有传授的口诀,内容不一,但比较普遍的是‘真空’八字咒语,为‘真空家乡,无生老母’,教徒一般的修行活动为念经、烧香、拜忏、上供、坐功、纳钱等。
明清时期民间宗教均有妇女参加,在各个教派里,地位是平等的,皆以兄弟姊妹相称。如:明末的龙门教教祖为米奶奶,且历代掌教者都是妇女,教徒也以女性居多;又如清代的大乘教教祖吕菩萨亦为女性。在明清时,白莲教的女首领,唐赛儿、王聪儿率军起义,宁死不降,受到后人的景仰。总而言之,民间宗教的信仰,实包含着丰富的人文色彩与人们内心对幸福的渴望。它源于基层社会民众的需求,也同时反映了平民百姓的心灵世界,糅和了佛教的净土思想、道教的符咒仙术、儒家的人伦纲常、阴阳五行的宿命观念,乃至祖先鬼灵崇拜,以及许多地方性巫术与泛灵信仰。
民间宗教的信仰,没有统一的组织、教义、仪式,经常和一般现实生活的希求相互混合,可涵盖祖先崇拜、神明崇拜、岁时祭礼、地方礼俗、符咒法术等,民间宗教从东汉的太平道、五斗米教发源,演变至今的民间教派,如斋教、鸾堂、一贯道、天帝教、轩辕教等。民间宗教还融和了许多地方性的信仰,如广东人崇奉三山国王、泉州人则信奉广泽尊王、漳州人以开漳圣王为偶像。又原本只是渔民信奉的妈祖,日后逐渐演变成人民的守护神。民间宗教在台湾,内容益发显得多样与活泼,每年各地庞大的迎神赛会,如基隆的农历七月的中元普渡、东港的烧王船、农历三月的‘妈祖生’等,都是流行于民间的重要节庆。
民间宗教信仰根植于传统的敬拜天地万物的信仰文化,用礼义仁爱来维系人伦纲常,以善恶报应的思想建构祥和族群。原是善美的民间信仰,但是由于现代人过于追求物质的满足,迷信神通能够改变一切祸福命运,其中有不肖的灵媒假神明附身之名,藉机敛财骗色,更玷污了神圣的宗教信仰。民间宗教的繁杂形态,与法术、灵异、神鬼、法事本不可分,但透过民间宗教的种种仪式,其中不仅蕴含历史、文化、艺术的宝藏,更处处展现先民生活礼俗的遗迹。民间宗教膜拜神明的信仰,以‘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因果报应自我规范,对维持井然有序的社会有一定的助益,因此,也不应将民间宗教界定在愚夫愚妇的迷信范畴里,而对它有所鄙视。宜重新为民间宗教估定价值,揭开民间宗教繁杂仪规里的神秘面纱,让人们从敬畏天地神明,转而净化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的道德。希冀民间信仰能从礼拜神明,深信善恶有报的真理;从处处依附改运的法术,省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不变准则;从恭敬天地鬼灵,而能心存慈悲,积集福德,不把祸福的因素完全归于山川鬼神。让民间宗教摆脱江湖术士的符咒、占卜等世俗化的色彩,恢复民间宗教简朴的本来面目,也还给属于宗教的庄严与神圣。
第六课 一贯道概说
一贯道,为我国民间宗教之一,又称天道。起源于明朝中叶,盛行于明末清代。最早的教派可能是罗教,之后分化各种不同教派,一贯道是很晚才兴起的一支。其渊源可溯至清末王觉一。他借用《佛说皇极金丹九莲证性皈真宝卷》及《开示经》中的偈语,建立‘东震堂’,接续先天道统。以无生老为信仰主神,标榜弥勒佛三阳信仰,并以儒家为中心,主张三教合一;在形式上,夹杂着中国古老的谶纬图说;在组织上,无出家之说,而由俗家信众求道后称为道亲。
一贯道于一九四六年自天津、上海、宁波等地传入台湾。直至一九八七年始获核准成立‘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为合法的宗教团体。谨此简介如下:
一贯道的历史沿革是将其祖师道统分成:东方前十八代、西方二十八代与东方后十八代三种。在祖师传承方面,与先天道的九祖到十四祖都一样,从十五祖起才分道扬镳,各自发展。真正将教门改称一贯道的是十六祖刘清虚,而由十八祖张天然重订新规,始形成今日的一贯道。一贯道的宗旨,在于敬天地,礼神明,爱国忠事,孝父母,重师尊,改恶向善,冀世界为大同。一贯道的经典有‘无字真经’‘有字真经’二类。
一贯道职级分有:师尊、道长、前人、点传师、讲师、坛主、道亲等。
一贯道的仪式承袭先天大道的传统,再加以简化成‘作揖’、‘献香’、‘叩首’、‘默念愿忏文’四大项。具显著的儒教化,其科仪仿自祭孔及祭天地的仪式,是由天然师尊于一九三九年,依据道中流传下来的三代古礼制定《暂订佛规》建立的。其仪式内涵有三:叩首礼佛、念弥勒经、反省忏悔。道亲们参加聚会仪式时,是着中国传统的礼服长袍、大褂。有关供品是水果、饼干、糖果、素菜等,不燃鞭炮,不烧纸金。常用的礼规有:飞鸾请坛礼、日常烧香礼节(各组家庭佛坛烧香程序稍不同);参辞接送驾礼;献供请坛谢恩礼;大典、年节及各代祖师圣诞礼等,大都遵中国古礼,采烧香跪拜磕头的方式,道亲间则以‘作揖’来相互问安。关于求道的仪规是求道者须由引师、保师的引介保证,并须缴纳少许功德费,其次在神佛前焚烧表文,内容包括求道人及引保师姓名、求道年、月、日及佛堂住址,并须虔诚发出诚心抱守、实心忏悔等十条大愿,如果不真诚依愿而行,愿遭天遣雷诛,其后再由点传师传授三宝,才算正式入道。
一贯道的修持,是在追寻个人身心内外的纯净,也寻求教团组织的纯净。个人注意长幼尊卑,注意行为礼节,形成了一套仪式规范。
一贯道的基本教义主张人类要‘归根认’,就是要藉各种修道方式回到‘老’的身边。说明‘三期末劫’将来临,故要‘三曹普渡’,以期收圆渡回‘九六原灵’。此外,其上帝观:是采有一神和多神、磨炼说。世界观:是将仙圣、人类等众生所处的世界,概分为理天、气天、象天。人性观:分有本然之性、气质性二种。道德观:‘内圣外王’指提倡中华文化道德八纲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再者‘外在行功’指广度众生为第一要务,第二为立佛堂,再者印善书、宣扬道义等行济人利物之事。报应观:肯定各宗教的‘因果报应’、‘业力轮回’说,但另提倡上天已命弥勒祖师设‘龙华大会’,将按功定果安排始终不退心志的道亲在无极灵界的品位。天命观:广义面指在宇宙万类生灵(动、植、飞、潜、矿、气物等)体内,均包含上天赋予的天机性灵;狭义面指有形界有‘奉天命来降生的帝王’,譬如:黄帝、尧、舜、禹;宗教界也有所谓‘奉天命降世渡化众生的明师’,譬如: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穆罕默德、耶稣等。神秘观:一贯道自创有‘守玄关’、‘抱合同’、‘念真经’三宝并用之说,并强调能藉此顿见先天道心,明心见性,后再行涵养的功夫,就能与先天性海结合,‘反本归元’。合作观:主张道亲于发展道务时,举凡理天仙佛、气天神祇等,皆会暗中护持推动。
目前,一贯道在台湾的发展与分布状况,自一九五三年在台湾各地发展至今,触角已伸展到世界各国。在文教方面:注重于家庭佛堂的开班讲道,曾设立‘国学班’,举办青少年、青年国学研习营、儿童读经班等,以提供社会大众研读经典。选用经典包括:四书、《孝经》、《道德经》、《庄子》、《清静经》、《心经》、《金刚经》等。此外,常于法会或聚会上讲解‘生活礼仪’课程,以提升道亲素质;成立文教基金会、研究所、道学院及出版各种期刊、杂志,以定期的精神食粮灌溉道苗,目前正积极筹设崇华大学。在慈善方面:致力于施药、施棺、济贫、救难、兴学、抚孤、养老等,倡导俭朴的生活,持斋茹素是其最大的特征。
总之,一贯道的历史迄今虽只近百年,但现已成为中国民间宗教,值得重视。
第七课 道教概说
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从道教的发展过程来看,道教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早期文献中,‘道教’一词原为春秋战国以至秦汉时期各道各家以其所据之‘道理’所行‘教化’的通名,非特指某一宗教。直到南北朝,佛教兴盛后,为与佛教对举,才因当时诸道皆自称某某道,后来遂被笼统的归隶于‘道教’的总教名下。因此道教实则其中包含了各种道法以及据其道而成的各个教,他们或出于儒家、道家、墨家之传,或本于阴阳、炼丹求仙、符咒治病、斋戒祈福、养气炼神等之法,因此道教的各个系统,其来源、教主、教义、内涵殊异不等,并非如佛教、耶稣教、回教的一源众流,以一个教主而下衍诸派的方式相传,而是诸道并存,或各行其道的多元分立的庞杂组织系统。
关于道教的发展,最早具有组织制度的是兴起于东汉时代的太平道、五斗米道、天师道等,他们透过忏过、符水治病、拜斗、上章,或宣扬治国之道来传教,在当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乱世之中,迅速吸收了广大的农民信众。另有讲及炼丹,如魏伯阳总集前人炼丹及养生术撰著《周易参同契》,影响亦颇深远。东晋葛洪则以儒家伦理为前提,搜罗种种修炼成仙的方法理论撰著《抱朴子》一书,建立了一套成仙的理论体系,使得神仙信仰在社会上日益普遍。
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及南朝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相继清整教团,广制道戒、斋醮仪范,使道教体制更趋健全。所谓‘斋醮’即供斋醮神,为一种祭祷神灵的科仪,是道教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斋’原是祭祷前的洁身净心,‘醮’是供奉素果珍品。道教举行此科仪的目的在调净身心,使与神灵相通,并做为道士自身传经受戒、日常的修行功课,或为他人受符箓证盟、祈福禳灾、超度亡灵等。陆修静在全面总结道教斋仪的基础上,将众斋法分为九斋十二法,斋醮科仪便逐步定型,而且在历经唐、宋诸帝的亲受法箓,或敕令建醮的支持下,遂为各派所共习,即使在明清道教转衰后,符箓斋醮仍流行于民间。
陆修静另一项贡献是整理急遽增多的道派所据的典籍,他以‘三洞四辅十二类’的架构来分类编辑。所谓‘三洞’是: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洞真部收《上清经》,洞玄部收《灵宝经》、洞神部收《三皇经》,每一部又各分为十二类。四辅是:太玄、太平、太清、正一等四部,各部所收录的经典内容各有不同,用来辅助三洞。三洞四辅正代表着当时的七大教派。
此后唐、宋、金、元、明历朝所编纂的《道藏》均依循此架构逐渐增广而成。但今日所存,唯明朝正统年间所编《正统道藏》一部而已,共五四八五卷,其中又以《阴符经》、《道德经》、《南华经》、《黄庭经》、《文始经》被称为道教的五大经,最受重视。
六朝时期,另有上清派(茅山宗)道士陶弘景撰编《真灵位业图》一书,总集所有道教尊神,建造了从天到地七个层次的一套整齐有序的神仙谱系,使神仙信仰更具体系化。后来发展的道教神仙系谱范围更广,这也是道教有如此多的节日,如三清、三元、五腊、玉皇大帝及诸道派祖师圣诞等原因。
道教的发展,到了唐代愈加隆盛,主要因丹鼎派的长寿成仙、符箓斋醮派的受于天命、延长国祚,深得王公与士族的需求。又李氏皇族追认老子李耳为先祖,一时之间,老子庙、宫观纷纷建立。高祖、太宗曾先后下诏将道教置于佛教之上。高宗时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令诸州各建道观一所,并于科举考试中加入《老子》一科。玄宗则更亲受法箓,令‘道士女冠宜隶宗正寺’,视道士为皇族宗室。并令全国每户必备《老子》一册,道教在玄宗的推动之下,进入全盛时期。
唐末五代之后,道教内部主张儒、释、道三教兼融的思想隆盛,各道派几乎都受到影响;丹鼎一派也由外服金丹为主的炼养法而一转为内养精、气、神的内丹修法,如吕洞宾、钟离权、张紫阳等,为此等思想及内丹派的代表人物。另外,符箓斋醮一派仍受到皇室的青睐,宋哲宗时,正一(龙虎山)、上清(三茅山)、灵宝(阁皂山)三大道派被封为‘经箓三山’。辽金时代,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新道派纷起,如在南方的符箓道派有神霄、清徽、净明等三个新道派应运而生,他们共同的特色是强调内丹、符箓的融和。尔后符箓各派逐渐合流,归并入‘正一道派’(天师道)中。在华北则兴起全真教、真大道教、太一教等三个新道派,其中全真教因丘处机见重于元太祖成吉思汗,势大而信众最多,后与正一教并称为道教二大主流。尔后在《老子化胡经》所引起的道经被毁风波后才大幅衰落。
道教流布既久且广,枝末流派不胜枚举,教义并无统一性,唯在殊异中稍能求其一同者,即‘贵生’的主旨,无论是符箓、占验、丹鼎、积善、斋醮的各个教义皆由此主旨所发展。明清之后,道教已甚衰微,至今的道教似乎更沦为杀牲祭拜的符录斋醮、临丧招魂、除妖作法、风水勘舆等江湖方士等型态,与早期道教所主张净心养性的本质,几乎背道而驰。唯因其‘贵生’的主旨,深刻的牵动中国人民的心思,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富庞大的遗产,早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曾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政治方针、医药科技、社会生活,乃至风俗民情起过重大的影响。今日,在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乃至日本、欧美已有学者进行学术的研究;希冀透过学术的研讨,能令道教神职人员重视精神内涵的修炼,认识真正发源于本土的道教,不再一味的以符水咒术等做为传教工具。
第八课 天主教概说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并列为耶稣教三大派别之一。它的前身是犹太教,因此继承了犹太教的一神观念和旧约《圣经》。
天主教是由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所创,最初仅在犹太人中宣讲天国的福音,后来由他的门徒把福音推广到希腊、罗马各地。初期为罗马帝国所不容,屡遭迫害。西元三一三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颁布了米兰诏书,规定天主教为合法宗教。至四世纪末,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是为政教合一之始。
政教合一使天主教的信仰和价值观,随着帝国的发展而广布。西方的正义、博爱、和平、人权等伦理价值,皆源于天主教的信仰,影响西方的思想甚大。但政教合一也有缺点,它使宗教的超然事务,受到俗世政治的干预,导致东正教于十一世纪脱离罗马教会而独立。
中古时代因教会掌管教育,因此教会的神职人员同时是信仰及知识的领导者,造成中古西方文化的统一性和单元性。
十六世纪时,马丁路德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反对传统和权威,强调个人的良知和自由,认为个人可直接从圣经获得启示,不必透过教会的解释。此举引发宗教改革运动,遂产生新教,是为天主教会第二次分裂。后世以新教通称所有脱离罗马天主教的西方教会。至十九、二十世纪时,则有各教派的统一运动,致力于联合世界所有教会,促进彼此合作。
天主教本身是一个启示的宗教,故强调对于天主之启示的信仰,特别是基督所传输的信仰。其基本信仰和教义是根据新、旧约《圣经》及教会一脉相传的教训而形成,最主要的信条包括在‘使徒信经’内:相信天主是三位一体的,第一位是全能的圣父,创造了宇宙万物;第二位是圣子耶稣,因圣神降孕于童贞女玛利亚而生,他在传教救人时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又复活,并升了天,将来还要降生,审判世人;第三位是圣神,为圣父圣子所共发者,他照顾信徒,并引领教会。相信教会、赎罪、肉身复活及永生。
天主教认为人的灵魂原是天主的肖像,但因原罪的污染而失去清白;堕落的人类必须透过圣子耶稣的救赎,始能重获新生。透过洗礼,成为基督徒,分享天主的生命,才能获得永生。
教徒必须遵守‘十诫’:1.钦崇一天主,在万有之上;2.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3.守安息圣日;4.孝敬父母;5.毋杀人;6.毋行邪淫;7.毋偷盗;8.毋妄证;9.毋占他人妻;10.毋贪他人财物。前三诫叫人爱天主,后七诫要人爱众人,两者归纳为一‘爱’字。
天主教的仪礼主要包括弥撒祭礼及七件圣事:洗礼、坚振、圣体、告解、圣秩、婚姻及敷油。信友平日有早晚祈祷及餐前的谢饭祷告。
天主教的组织,依其职务分为教宗、枢机、主教、神父及教友。就地域的划分,以罗马的梵谛冈为教会的核心,各地有‘主教区’,由地方性的‘本堂区’为基础。另有各种修会组织,是超区域性的,其性质与工作依其宗旨而分。
天主教堂以古罗马式建筑为发展基础,为长方形的大型集会空间,两行圆柱将整个大厅分成中间的大厅及两边的侧廊。强调圆顶及拱顶,并以十字作为象征。有些教堂周围设有墓园。中古世纪的拜占庭艺术,使教堂增加了许多以五彩石头及金银块作素材的镶嵌装饰,极其华丽精致。其建筑风格由长方形改为向心形,在教堂内部,圆顶可以一目了然,内部空间的平衡使人产生静谧感。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则以有尖角的拱门、胁形拱顶、飞拱、尖塔及窗花格为其特征,充分发挥其垂直线的视觉效果。
除此之外,天主教的音乐更是主导了西方音乐的演进。人们藉着优美、肃穆的宗教乐曲,在心灵上求得了平静和安定的力量。
第九课 耶稣教概说
耶稣教是信奉耶稣基督的宗教,起源于一世纪巴勒斯坦地区,为犹太的拿勒人耶稣所创立。全世界现有信徒十亿以上,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主要教派,此外,还有散布于全世界各地的各种小教派。
耶稣教(以下皆以此名代表新教)又称抗罗宗,此一词最早见于西元一五二九年神圣罗马帝国议会的文件。其后凡不隶属于天主教的罗马教会,通称抗罗宗。中世纪后期,天主教内部的若干改革派,都可视为耶稣教的先驱。至十六世纪初,马丁路德对救恩问题有所彻悟,宣传他的新教义,并因教会贩售赎罪券的问题,掀起了背弃天主教的运动,各派所倡导的改革思想,遂在欧洲大陆中部发展。同时,耶稣教也兴起于瑞士,并传到西北欧和中欧,一个世纪后又传到北美洲。
耶稣教的教义与天主教大致上是相同的。主要包括:
一、耶稣是基督、是弥赛亚(救世主),他到世间是以牺牲奉献来服务人群。要把弥赛亚王国建立在神权上,告诉人神或世人。
二、三位神格的教义:耶稣教是一神宗教,以圣父、圣子、圣灵的思想表达出来。圣父是创造天地的主,圣子成为人,住在人世间,圣灵住在人的心灵,将恩典、拯救、赎罪带给信仰他的人。
三、十字架与赎罪:耶稣教重要教义之一,由于耶稣基督的死,人类得拯救和赎罪;由于他的复活,人类得生命和希望。
最初的耶稣教领袖共同认为,他们与天主教的分歧在于:他们相信人是凭着信心蒙恩得以称义。在天主教义影响下,人经常担心自己是否已有足够的善功,是否蒙上帝的代表教会接受,而新教的教义,则使人可以坦然无惧地站在上帝面前,一方面摆脱对罪、死亡与魔鬼的恐怖,另一方面也自信有足够的善行而生天。
根据中世纪教会的圣礼体系和教阶体系,神职人员实际上操纵了上帝与人类之间的一切关系。耶稣教则推翻了这种模式特权,耶稣教的领导人宣称,信徒人人都有权传播上帝救恩之道,并分享上帝赦罪的恩德。强调‘信徒都有教牧的职权’,信徒可以直接与上帝交通,而无须教会与神父作中介。
耶稣教不承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不接受罗马教廷的统一领导,主张教会制度多样化,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和圣礼,废除禁止神职人员婚娶的规定,取消隐修制及圣像、圣物崇拜,不承认玛利亚为天主之母及‘炼狱’等。
耶稣教的仪礼较天主教和东正教为少,只有洗礼和圣餐为圣事,有的教派甚至不承认有圣事,耶稣教徒也有请牧师证婚的,但不视为圣事。主要的宗教活动,一般包括祈祷、读经、唱诗、讲道等,多在教堂中举行,由牧师主礼。
因为耶稣基督是在星期天复活的,所以称星期天为‘主日’,并在这一天举行礼拜。礼拜的主要特点在于突出讲经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讲经是广布上帝恩泽,是劝说人们悔改并因信仰耶稣而蒙上帝的救恩,同时也是指引社会的风尚,教导信徒了解人生意义和正确地处世为人。
耶稣教各派都注重《圣经》的教导,于是兴起将《圣经》译成各国语言并广泛发行的热潮。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更促进了《圣经》的传播。耶稣教内宗派繁多,主要有六大宗派:路德宗(信义宗)、长老宗(加尔文宗)、圣公宗(安立甘宗)、公理宗、浸礼宗、循道宗(卫斯理宗)。此外,还有一些小教派与教会,如教友派、五旬节派、奋兴派、基督复临派、救世军等。
十八世纪后期,耶稣教的思想开始普及到一般信徒,其后发展成广泛的群众性的福音运动。福音主义在神学问题上基本持保守态度,它强调耶稣基督的位格和行为,除生活教导外,特别是他为了救人而牺牲自己,福音主义内含虔敬思想,积极进行人道活动、慈善事业和宣教工作。在二十世纪,耶稣教内部发起了普世教会运动,后扩大范围及于一切耶稣教会。普世教会运动的起因之一是耶稣教人士不满于各教派的相互排挤。这一运动的产物是世界耶稣教协进会以及某些国家的全国耶稣教协进会。
耶稣教重大的节日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和圣灵降临节。天主教和东正教的节日较多,天主教有四大瞻礼和八大节日,东正教则有十二大节日。
耶稣教是欧洲西北部英格兰和美洲、大洋洲英语地区的主要宗教,经过十九世纪的推展,已传遍世界各地。
第十课 回教概说
回教为世界五大宗教之一,原称伊斯兰教,由回纥人传入中国,故称回教。西元七世纪初,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由穆罕默德所创。之后,以一神信仰及提倡战斗力量,传布教法,建立回教王朝。目前全球回教信徒已经各自成为宗教民族。
阿拉伯半岛以游牧民族居多,早期以多神为信仰,尤其麦加‘克尔白’为供奉祭祀的古庙。后受耶稣教与犹太教影响,产生哈尼夫教,影响回教一神思想。西元六一二年,穆罕默德首度公开传教,后来迁徙至麦地那,成立政教合一的团体;六三○年,回到麦加统一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纷纷表示信仰认同;两年后,穆罕默德带领信徒至麦加朝觐时,宣布‘选择伊斯兰教为你们的宗教’,同年逝世于麦地那。
穆罕默德声言受天使吉卜利勒启示,成为阿拉的人间使者及最后先知。其妻赫蒂彻、麦加富商阿布·巴克尔、堂弟阿里等相继成为他的支持者。
回教基本教义是《可兰经》,基本信条有五,教徒每日必修五功,即:念、拜、斋、课、朝。此外,《可兰经》规定‘圣战’为回教徒应尽的义务,鼓励为阿拉而战,相信为圣战而死者,灵魂可以升天,反对回教者,阿拉必将惩罚。最初目的乃为护教或反对异教徒迫害,后演变为回教军事制度,乃至为巩固政权镇压异己、扩大疆土、反抗外敌入侵等行动,皆称为圣战。回教所以成为强大宗教,建立庞大帝国,与武力的使用有着密切关系。
回教教徒称为‘穆斯林’,意思为‘顺从’。教徒为阿拉子民,故须顺从阿拉旨意,相信世间吉凶祸福、贫富贵贱等,一切皆由阿拉预先安排,人力无法改变。回教以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为二大节日。开斋节为斋月最末一天,见到月牙后举行的庆祝节日,可谓回教的新年。古尔邦节于十二月十日举行,其他尚有元月十日的阿舒拉节、三月十二日的圣纪、七月廿七日夜的登宵节、八月十五日的拜拉特夜等,均为回教重要节日。
回教称礼拜、举行仪式、传授知识之处为‘麦斯吉德’。中国取‘清净无染,独一至尊’之意称回教寺院为‘清真寺’。麦加的禁寺、麦地那的先知寺及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号称回教三大圣寺,埃及开罗的爱资哈尔清真寺有最高学府之称,亦为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寺院教职有谢赫、赫蒂布及穆艾津等;在中国,则尊回教学者为‘阿訇’。
回教立法有四种依据要点,分别为:
一、《可兰经》:教徒以其为阿拉的启示,除奉行宗教仪礼外,并以之为最高法律力量,对借贷、饮食、婚姻、战争、财产、道德等,皆有所规定,为回教徒生活、思想的依据。
二、《圣训》:为仅次于《可兰经》的经典,乃穆罕默德及其弟子言行记录,被认为是《可兰经》的阐释及补充,为一切道德基础。
三、公议:指回教社会全体同意的意见,是回教第三大法律依据。
四、类比:意指推理判断。其以《可兰经》、《圣训》、公议为基础,类比之法不可与前者相违背。
穆罕默德逝世后,因哈里发领导者继承问题,及对教法主张不同,主要分裂成逊尼派及什叶派,逊尼派自称回教正统派,占全世界回教徒百分之九十;其又分哈乃斐派、马立克派、沙斐仪派、罕百里派等四大派别;什叶派后则分栽德派、十二伊玛目派及伊斯玛仪派等,主要分布伊朗、伊拉克等中东地区。另外,七世纪末兴起的苏非派,至今仍于回教世界中流传。
目前,伊斯兰世界联盟、世界穆斯林大会及伊斯兰宣教协会为世界三大回教组织。西方资本主义盛行后,兴起各种思潮,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泛伊斯兰主义、伊斯兰现代主义及伊斯兰教社会主义为社会运动的主要思想潮流,带领回教徒进行改革,及复兴宗教、文化历史,对回教社会影响颇大。
第十一课 犹太教概说
从世界文明史上看,会发现犹太教与以色列民族有不可分的关系。古代以色列人所建立的国家,历史最悠久的是犹太国,所以,以色列人又称为犹太人,所信奉的宗教叫做犹太教。它是世界宗教史上最古老的一神论宗教,对耶稣教和伊斯兰教曾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研究,犹太人曾有一段很长的时期受到埃及人的统治,并沦为奴隶,被迫从事劳动。一直到西元一二三○年,以色列出现了一位民族英雄摩西,统领族人逃出埃及后,这时形成所谓的犹太教,摩西是该教的创立者。在长达四十年的迁移过程中,摩西确立了上帝雅威是宇宙独一无二的神,并颁布律法和教规,内容主要为‘十诫’。
犹太教无系统的神学理论和成文的信条,但十分注重《律法书》,犹太教的基本信仰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信仰一神:犹太教始祖虽出身在多神的巴比伦,先祖们也曾在多神的埃及住了二百多年,甚至后来给多神的亚述、希腊、罗马帝国等相继占领,但信奉唯一的神却始终坚持不变。
二、信仰以色列是与神立约的选民:古代各民族皆把民族和民族神的关系解释为受神保佑祝福。以色列人认为自己是神所特别拣选的子民,而其他民族则不是,这种见解引起其他民族的反感和排斥,造成犹太教无法成为世界性宗教之一。
三、信仰《律法书》代表神的旨意:于摩西的十诫中体现无遗。
四、相信救世主弥赛亚会拯救以色列民族及全人类:犹太民族遭受其他民族的统治、迫害,在无力反抗下,转而期待救世主弥赛亚的出现。犹太教相信的救世主不是神,而是一个人,他与神的关系是作神的使者,完成神的旨意,而且救世主不仅仅只拯救以色列人,如果其他民族愿意接受神的教诲,同样可以进入神的国度。
犹太教的经典就是现在耶稣教《圣经》中的旧约部分,因绝大多数是用希伯来文写成,故又称《希伯来圣经》。犹太教经典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律法书》,是记载关于世界与人类起源及以色列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二、《先知书》,是记载以色列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及以色列民族的兴衰过程;三、《圣录》,包括有〈诗篇〉、〈箴言〉、〈哀歌〉、〈约伯记〉、〈历代志〉等。这是犹太教确定《圣经》的十一卷书。
除《圣经》之外,著名神学家迈门尼德撰写《困惑导引》一书,其中,列举了犹太教信仰的十三条款,被后世犹太教所广泛接受。
从公元前五世纪以色列人被掳归回算起,二千五百年中,犹太教建立了一整套宗教活动与仪礼、教规。犹太教有许多节日,都是依犹太历计算的。其中的逾越节、律法节、住棚节是三大主要节日,在犹太教的圣日中,安息日这一天教徒不能从事日常的工作,要到会堂礼拜、读经或在家教导子女读经、学道。其他节日还有赎罪日、审判日和痛悼节、欢庆节、献身节、重修圣殿节等。
犹太教的宗教活动都以会堂为中心,按犹太教习俗,男孩自五岁起要终生学习《律法书》。传统的犹太教礼拜,要有十名成年男子组成的祈祷班,每天作三次的祈祷。祈祷时,男女要分座,并覆盖头部,这是尊重上帝来临的表记。犹太人在饮食方面的禁忌是不准吃带血食物,植物、禽类都可以吃;兽类只吃牛羊等分蹄的动物;水产食品无鳍及无鳞的不能吃。
犹太教女孩出生后第一个安息日,做父亲的要到会堂读《律法书》,并由母亲为女儿取名字;而男孩出生后第八天则需要接受割礼,是为上帝和犹太男子之间盟约的标记。年满十三岁时要到会堂举行成年礼,宣示成年后为自己的行为担负责任。男女举行婚礼时,新郎要把一只玻璃杯打破,以此纪念耶路撒冷圣殿的被毁和犹太人的流离颠沛;同时提醒新郎、新娘,人类幸福的易碎,需要小心的呵护。犹太教对生与死认为是不可分的两面,信仰灵魂不灭与身体的复活;人死前要请修道士代为诵经、忏悔认罪;入殓前须先净身,并裹上白麻布。教徒禁止和外族通婚,原因是他们没有领受割礼,如果外族要归化犹太教,首先就必须领受割礼。犹太教严禁对于偶像的崇拜,但是却有西墙、圣殿山、拉结墓、先人墓等圣地和六角星、九臂烛台、律法小匣等象征。
犹太教崇奉一神雅威,以家庭为其敬神中心,所以宗教能保存至今;犹太教注重宗教教育、家庭清洁、刻苦耐劳、团结奋斗以致于能抵御强敌复国;始终相信犹太教是世上最好的宗教,故改信他教者少之又少,这是犹太教不容抹灭的优点。
第十二课 新兴宗教介绍
新兴宗教是指在传统宗教之外,所兴起的新宗教;或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宗教。它在西方有特定的用法,在日本叫做新宗教,在台湾叫做新兴宗教团体。其主要形态有二大类:一是从传统宗教中进行教义及仪式的改革,且积极地推动与宣扬;二是整合各种传统宗教理念,进行新的诠释与改造,构建出一个新的宗教形式。
几乎每个时代都有新兴宗教,其数量之多,无法统计。然而它在世界宗教上却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拥有一定的信徒。现在日本新兴宗教有七百余教团,其中号称有百万以上信徒的教团有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及灵友会;韩国有圆佛教;目前在台湾经内政部核准立案或依法登记的新兴宗教计有一贯道、天帝教、理教、天理教、轩辕教、巴哈伊教、天德教等。以下择其中具代表性者简述之。
一、一贯道
一贯道发源于中国,系清末王觉一继承黄德辉的先天道,并加以改造所创,而一贯道的名称则是刘清虚取法《论语·里仁篇》‘参乎!吾道一以贯之’的意义。一九四○年,十八代祖张天然再将一贯道易名为‘天道’。其后,一贯道与天道两种名称并用,以迄于今。一九八七年获内政部核准成立‘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为合法的宗教团体。
现在台湾所流行的是张天然所创的一贯道,一九四六年传入台湾,以‘敬天地、礼神明、孝父母、重师尊、信朋友、和邻里、谨言慎行、改恶向善’为宗旨,一贯道信奉主神无生老□,采取儒释道三教合一,有理、气、象三天论;三期末劫;三曹普渡;三宝等教义。主要在阐明一贯真理的先天大道,以养心悟性的内功,拯救善信以返信理归真,躲避生死轮回与末世灾难。因此,道或天道成为其宗教形上理念的重要核心。
二、天德教
清末民初,四川萧昌明创立天德圣教。大陆变色后,在台门弟子在王笛卿长老领导之下,于一九七五年成立天德圣教中华民国总会。一九八九年由天德教理事长萧楚乔依规定提出申请立案。内政部以‘中华民国天德教总会’之名,核准设立。
以忠、恕、和等二十字为本教之骨,撑天立地。是融和五教的精义,以及我中华文化道统而成,提倡宗教大同,消弭宗教界限,尊奉无形古佛及无生圣母,强调虚空境界皆源自罗祖信仰。
在礼仪上颇为庄严隆重,其常用礼有鞠躬、跪拜、作揖、合掌、握手等五种。在道务方面有朔望朝贺、平日礼佛、法事诵经等。
三、理教
理教是继承尧、舜、禹、汤……孔、孟等中国道统文化,迄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为明末杨泽所创立,至一九二八年始核准为合法宗教。大陆变色后,由旅台教友钱中南、赵东书等人发起重组中华理教总会,创立中国圣理书院,培育传教人才,编纂有关典籍。
以忠君爱国、孝顺双亲等十六字为基本信条,融和儒释道的精华为一理,采三家之长而现代化,以天地育万物无私无我之心为我心,贯彻天人合一之圣道。以阴阳合一生生不息之理为公理,发扬心物合一的真理。以爱国敬亲为宗旨。供奉圣宗古佛为最高神祇。教义为重忠孝与五伦,实践八德,以淫盗妄烟酒为戒律,每年有六大斋期,除固定斋期外,也致力于礼俗改革,有其自成形式的结婚礼、丧祭礼、生日礼等。系一种入世修的典型宗教。
四、轩辕教
前立法委员王寒生,为发扬民族精神,保存中华文化及对抗外国的侵略,遂创立轩辕教。于一九五七年三月一日由内政部批准,正式建教。一九七四年六月十九日,才正式成为合法宗教。
轩辕教以‘道’为至高无上的上帝,奉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为教主,继承轩辕黄帝道统,重建中国固有宗教,启发中国新机运,铸成新中华魂,促进人类达到大同盛世为宗旨。教义综合儒道墨三家学说,上宗轩辕黄帝,人世间以祖为贵,轩辕黄帝为始祖,法祖以亲睦人群。自然界以天为尊,尊天以贯通宇宙。宗教和伦理,乃合而为一,尊天法祖是中国传统的邦本信念,轩辕教将之奉为信条。
此教派主要仪式包括三大阶段的修行、静坐、武术、来复日的礼拜和讲道。轩辕教的成立,在中国宗教和文化史上是一件特例,把民国以来建构国族的三种不同的黄帝形象熔冶成一体,特别强调黄帝是具有法力的角色。
五、天帝教
是信奉宇宙主宰上帝的最古老宗教。于一九八二年二月十五日,正式成为合法的宗教团体。
天帝教遵奉道统,教主当为立教始祖天帝。于人间不设教主,由天帝遴选传人,授命为首席使者,驻在地球教化。天帝教的人间首任首席为李玉阶,是天德教萧昌明的大弟子。天帝教主张:先尽人道,正心修身,齐家报国;再修天道,积功累德,救世渡人。该教以融会世界各大宗教圣哲立教教人的精华,以忠、恕、礼、和等二十字,为教徒身体力行,做人处事的准则。
天帝教以天人礼仪为准则,特制定五纲,并分为‘教坛设仪’、‘教坛威仪’、‘乐制’等十五日。天帝教以服奉‘帝’、服奉‘道’、服奉‘师’为三宝。教约有:一、天人三规;二、四大戒律等。教徒日常修持功课计有:一、奉行教则;二、反省忏悔;三、祈祷诵诰;四、填记奋斗卡;五、静参修持等五项。
从现象上看,新兴宗教的历史比较短,大都兴起于一九七○年代后;兴起之初比较平淡,不为社会多数人所注目;但灵活性大,较有活力,发展迅速,变化也快。
新兴宗教在宗教性质上很难加以定位,有的虽自称为佛教、道教、耶稣教,但却不被传统宗教所接纳,遂产生了正统与异端的争执;有的与社会相对立,走上极端,演变成邪教;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自身,渐有制度,已成为实质的新兴宗教。
第十三课 附佛神祇的因缘
数千年来民间崇拜的各种神祇,探其根源,与佛教的佛、菩萨及护法神祇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对于神祇膜拜的心理,有来自人类对自然万物的畏惧,有来自对圣贤英雄的尊敬,也有来自对历代宗亲的久远追思,及对神祇鬼灵的祈求等,民间信奉的神祇,有源于原始佛教的护法神,因佛教的传入中国而成为本土化的神祇。以下仅以民间较为熟知的神祇略做介绍。
一、天公,依佛教的说法,‘三十三天’的天主是释提桓因,其曾因五衰相现,自知将堕落,赶紧自皈依佛,而免于堕入恶趣。佛陀在菩提树下修道时,帝释天吹贝螺保护佛陀;佛陀生病时,持钵侍候;佛陀涅槃时,悲哀念诵颂诗,且还保护佛的遗骨舍利,令正法流布。天公在佛教是三十三天主的释提桓因,传入中国已被汉化,成为统领天、人、鬼三界的玉皇大帝,掌管天地的兴衰替代及人间的吉凶祸福。
二、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四天王又作护国四王、四大天王。四王即持国(东方)、增长(南方)、广目(西方)、多闻(北方)四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山四方的半腹,常守护佛法,护持四天下,令诸恶鬼神不得侵害众生,故称护世,又称护国。四大天王本为佛教的护法神,传入中国后,四大天王被赋予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水火风’之职,象征人们对于‘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祈望。
三、韦驮与伽蓝,韦驮又称增养天王、韦驮菩萨,为佛教的护法神之一。据《俱舍论》谓,韦驮是四大部洲中的东、西、南三洲佛法的守护神,在传到中国后,蜕变成武将的形象,身着盔甲,手持降魔杵,担负起寺院的护法之职。伽蓝是护卫寺院的护法神,民间称之伽蓝尊王、伽蓝千岁,在《佛祖统纪》有关于伽蓝菩萨皈依佛教的记载:‘智顗大师到荆州,欲创精舍。一日,见关羽神灵告之,愿建寺护持佛法。七日后,师出定,见栋宇焕丽,师领众入室,昼夜演法。一日,神白师:“弟子获闻出世间法,念求受戒,永为菩提之本。”师即授以五戒,成为佛教的伽蓝护法神。’民间以关云长的‘忠孝节义’供奉祭祀,为其建寺,称为武庙、关庙。
四、阎魔王,据《起世经》载,阎魔王因前世恶业,每日夜三时,王宫变为铁城,狱卒取王置热铁上,从口灌入铜汁,使其全身燋然。王作是念:‘于往昔身、口、意作恶行,今受此苦。愿我从今舍己身,于人间相逢受生,信解如来法,剃发出家。’作如是愿讫,所居宫殿,犹如诸天。由于民间深信灵魂不灭,阎魔王传至中国,成为‘阴间之王’,被称为阎罗天子、阎王老爷、森罗王等,审判人们生前的善恶,掌管赏罚的大权。阎魔王经过民间神怪小说的渲染,衍生十殿阎王之说,并以四川的酆都为鬼城,成为主持人间正义的无私判官。
五、牛头马面,牛头又叫阿傍,其形为牛头人身,手持钢叉,力能排山。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由于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
六、门神,民间称为‘哼哈二将’,是守卫寺门的神祇,本为佛教的金刚力士。在《大宝积经》中说,他们是手持金刚杵,保护佛陀的夜叉神将,名之‘持金刚’、‘密迹金刚’。又据《正法念经》载,有两兄弟为了护持兄长成佛,誓成护法神。民间的《封神演义》特封‘哼将’、‘哈将’镇守佛寺山门。由于《封神榜》神怪小说的渲染,密迹金刚遂成为中国式的门神了。
七、送子娘娘,送子娘娘原是王舍城啖食儿童为生的罗刹,名鬼子母,后经佛陀的训诫与教化,才忏悔皈依佛教。鬼子母立誓成为妇女安产的善神及儿童的守护者。鬼子母传到中国的民间,演变成送子观音、胎神、床神之说。
八、地神,原是佛教的护法神,在《大日经疏》卷四谓,地天曾为世尊做证,大败魔王,是为功劳显著的护法神。后传入中国民间,变成后土娘娘,与天帝地位相等,主宰大地山川,五谷生长的神祇。后土娘娘除了是人们崇拜的‘大地之母’,也是墓地的守护神。后土娘娘的职责与佛教的地神相同,都是保护土地与生殖万物之神,而且两者皆为女性。
九、魁斗星君,与民间信仰的文昌君一样主考运,源于佛教的二十八天之说,后被古人附会为主管文运的神祇。古代的社会以科举取士,自然魁星的信仰能在民间广为盛行。魁星的造形为赤发蓝面之鬼,右足立于鳌头之上,左脚踢起星斗,右手握笔,左手执墨,象征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之意。
十、吕洞宾,俗称仙公,即八仙之一。据《嘉泰普灯录》卷二十四载,吕洞宾是唐末京兆人,三举不中,偶于长安酒肆遇钟离权授以延命术,自尔人不知其所终。尝游庐山归宗,后途经黄龙山,闻黄龙禅师说法,被黄龙喝斥为‘守尸鬼’,始知用错心,乃说一偈:‘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水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吕洞宾悟后发起大愿:‘非度尽天下苍生,不欲生天。’
此外,民间信奉的清水祖师原是佛门的僧人;南海观音、送子娘娘也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那吒太子爷,原是佛教毗沙门天王之子,在《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载:‘那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于莲华上为父母说法。’孟婆娘娘是佛教徒,劝人戒杀持斋,后被民间附会为幽冥之神,能调制人投胎前的‘忘魂汤’,使鬼魂饮用后,忘记前生事情;城隍爷、土地公是地藏菩萨思想的附会;托塔天王李靖,本为佛教四大天王的‘毗沙门天’;金童玉女则采自佛教的善财与龙女。这些原属于佛教户籍的神祇,不仅应给予正名,且须还给他们本来面目。
第十四课 佛教对其他宗教的看法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宗教信仰。从自然宗教、祭祀神鬼等,一神与多神的崇拜,人类对大自然畏惧及对神权的顺服,由于害怕未知,又揣测有神鬼居中操纵人们的福祸,因此产生了祈神驱鬼、巫术祭祀等活动,如战国时的河伯娶妇、汉武帝时江充的巫蛊之祸,及南朝宋文帝时,女巫严道育因被控咒帝死而惨遭鞭杀等,这些与社会民俗结合的信仰,乃源于人类对神鬼的依附及恐惧的心理所产生的。而佛教则以为业力自主,一切事物皆由缘起,非由神明的主宰,与鬼灵的操纵,认为命运是可以透过慈悲的实践和智慧的启发而改变的。佛陀以‘人人皆有佛性’的平等观,要众生觉醒到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福祸吉凶,打破神鬼主宰天地的思想。佛陀提出‘四依止’,即: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主张宗教信仰应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佛教对其他宗教的看法:凡宣扬有益世道人心的宗教,提升淳善道德风气的教义,佛教都是赞同的。佛教于人格养成的教育,提出持守‘五戒’,从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培养慈悲爱物、理性自制的善良美德。也希望信奉神明主宰者,能从神权中解脱出来,进一步相信因果和缘起的真理,不把未来的祸福完全依附在神的旨意下。
某些人信仰人与万物是由创世主所缔造的,除了创世主是唯一的真神,不得再拜其他的神,而佛教对宇宙的形成,则认为是依循事物的生、住、异、灭的规则,而非有外力的主宰。在信仰的对象上,佛教则以时间上的‘三世诸佛’与空间上的‘十方一切’的无量无边来涵盖,信徒可以选择与自己有缘的佛菩萨,做为自我学习的榜样。关于坚持不可崇拜偶像的宗教,却处处以先知、预言及万能全知力量,造成信徒膜拜偶像的心理,并以掌握奖惩的主宰自居,让信徒完全顺服,而不敢有任何的置疑。对于万能的神,佛教的教义有所谓‘佛有三不能’:不能免定业、不能度无缘、不能尽生界,佛陀的大弟子目犍连
尊者以飞足神通,尚无法救释迦族一人;得道的安世高大师,为了旧业,偿还一命;十世为僧的悟达国师,也须受人面疮之苦。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肯定善恶有报,祸福自招。
佛教不是一神的偶像论,是以三法印印证宇宙人生的实相,佛经的天龙八部,也不是泛灵的信仰,而是扩大我们的生命空间,了解人道之外,还有其他众生的存在。佛教尊重一切众生,但不向这些神灵求福避祸,而是观缘起性空,以戒、定、慧三学的修持,净化身心,开发光明的佛性。佛教更进一步以‘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强调信仰要经过‘闻、思、修’三种阶段,坚持信仰不可盲信、盲从。因此,佛教非是一神或多神的信仰,而是重视内学内观的理智宗教,也是唯一肯定一切众生本具有佛性的觉悟宗教,佛性之前,人人平等,只要我们能奉行佛陀的教诲,用六波罗蜜止息贪嗔痴的火焰,即可从烦恼的生死大海,渡到寂静安乐的彼岸。
人类的信仰,从自然的敬畏、祖先的祭祀、灵魂思想的形成,到追求精神世界的升华及寻求生存的意义,这是宗教所应净化的过程,如果一味的借助各种神具、法术,以鬼神附身的方式做为教义的内涵,对于世道人心不但没有启迪的作用,对于移风易俗也没有净化的功能,更会失去宗教的神圣本质。
在原始佛教时,佛陀以‘箭喻’指示鬘童子,追求信仰者,注重的是智慧的开发及苦恼的解脱,而非执着神秘的现象,凡是与解脱生死无关的事物,佛陀都名之为戏论。佛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有的用断食求取生天,有的以为裸形即可身心清净,有的学习牛狗的种种来消除罪业,有的以为哑羊不语就是高深的修行等。这些希冀以祈祷的仪式或禳灾的祭祀,求得究竟的安乐与生命的解脱,皆名之为‘外道’。就像妄想以恒河的水洗涤罪业,及使用咒语祈求石头不沉、碱水变淡,这是断灭邪见,不但不符合人间的常理,也违背了佛教的因果法则。
佛教对其他宗教的看法:希望一神崇拜的信仰者,不以上生天堂为生命唯一的去处和究竟的目的。想要借助神秘的力量改变未来吉凶者,若能持守佛教的五戒,就能得到长寿、财富、福德的果报;以观五蕴非有,不堕于长生不老的身见;生活中以奉行八正道促进人际的和谐;实践六波罗蜜,让生命无限的扩大。更进一步效法悉达多太子,放下世间外在的五欲享乐,成就正觉的佛陀;佛世时的三迦叶兄弟,抛弃事火的信仰,以三宝为皈依处;舍利弗、目犍连闻说因缘法偈,终悟删阇耶外道为非究竟之道。世学只是徒增我们的智识学问,与解脱烦恼无关;玄学则令我们迷惑外相;一切依附于他力的主宰,反而忘失人人本具的慈悲与智慧。佛教希冀其他宗教能由世学、玄学的神秘层次,提升到内学、内观;由顺服神祇的创造与主宰的见解,也能认识业力因果的真理。
第十五课 佛教对三教九流的看法
儒、释、道并称为三教的说法,由来已久。释教即指佛教,为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儒教其实即指孔、孟重伦理、礼治等儒家的教化而言。道教则是以贵生为主旨,含括以丹鼎、斋醮、符箓、积善、经戒为道法的各道派之教。儒、道属于中国本土文化,佛教则传自印度,因此,三教不论在教义思想或信仰仪礼方面,多有差异。但是,三教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中,由于相互影响,继而产生三教合流之说。九流之说根据《汉书·艺文志》所记载,一曰儒家流、二曰道家流、三曰墨家流、四曰法家流、五曰名家流、六曰阴阳家流、七曰纵横家流、八曰杂家流、九曰农家流。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重要的学说流派。
九流各有所长。儒家的孔孟中心思想着重于‘仁’,强调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学习六艺,堪称为知识分子。老庄道家之学,‘以道为理,以德为体,以常为宗,以无为本,充其极致,乃至于无所不为’。老子力主返璞归真,顺乎自然。墨家的创始人为墨翟,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以自苦利人为神圣,重视勇士的精神,即令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末流遂演变为游侠帮派。法家主张积极变法以富国强兵,通过严刑峻法使万民承顺。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皆为其中翘楚,此家学说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由于严苛的暴政也引起人民强烈的反弹。名家是专研‘名实’关系的学术派别,偏好辩说理论,对逻辑学的思惟方式饶有贡献,惠施、公孙龙等专研解析名相,不过其中含有混淆辩证的矛盾观念。阴阳家以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之理来解释朝代兴衰,预言未来变化,创始人邹衍提出‘五德终始’之说,虽然引起争霸天下的诸侯好奇,但是最终成为谶纬迷信。纵横家有如现代的外交专家,当时游说于战国诸侯之间的苏秦和张仪,采取的‘合纵对抗’及‘连横和解’政策,即大大影响战国七雄与秦始皇的决策。杂家试图‘兼儒、墨,合名、法’,综合诸家思想而理出一套治国方术,以秦朝吕不韦为代表人。农家为农业生产技术专家,致力于‘播百谷,勤农桑,以足衣足食’。创始人许行还倡导‘君臣并耕’。九流各具特色,皆因当时社会所需而衍生,然因时代的变迁,至今除儒、道二家仍然屹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前列外,其余大多于春秋战国时代后就渐渐没落了。但是,若以现代观点来看‘三教九流’,发现它们仍旧融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教育学说、法律典制、政治理论、外交公关、逻辑演算、民俗节庆、帮派教会、卜卦算命、心理咨商、农业知识等各行各业中。先秦的‘九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的确有着启发带动的贡献,它汇集先民智慧经验的大成,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儒、释、道三教历经时代文化的融会后,修行的立论,济世的宗旨,难免会有相互比附之处。比如:儒说‘正心’,释说‘明心’,道说‘炼心’;儒以‘治世’,释以‘治心’,道以‘治身’;儒近‘人道’,释近‘佛道’,道近‘天道’;儒曰‘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佛曰‘上求菩提,下化众生’,道曰‘清净守心,无为而治’等。不过,仔细的探本溯源,三教说理的浅深,陈义的归趣,还是迥然不同。儒教说:‘未知生,焉知死。’举凡有关宇宙来源、神秘现象、生死问题皆置之不理,一切顺天由命。道教则以‘一气化三清’的理念,将宇宙的生成与神仙思想结合,并认为天地万物皆由三清尊神所化,这是唯物思想的体现。佛教则揭橥‘缘起性空’之理,以解答宇宙成、住、坏、空的因缘观,并以善恶因果、三界轮回的学说,打破人们对生死的迷惑。佛教的教义圆融无碍,使佛教能跻身于儒道九流之中,而能久远流传。
现今的‘三教九流’已脱胎换骨融入社会上的各种行业中,形成崭新的风貌。更由于科技文明的日新月异,新的行业不断的出现,已非昔日的三百六十五行可以涵盖得尽。新的行业无奇不有,然好坏、正邪杂然纷陈,因此,应以佛教的正见、正命来辨别正邪,只要合乎因果业报、五戒十善等清净律仪,能自我要求、自我净化及发起自利利他的菩萨心肠,则传统的‘三教九流’,现代的‘百家争鸣’,都能在善美戒法的规范之下,使社会更祥和安定,世界更趋于清净美好。
第十六课 佛教对异端邪说的看法
佛经上提到财富,有所谓的‘七圣财’,在七圣财当中,第一即为‘信财’,信仰的财富能令我们内外清净庄严,能为我们带来现世后世的福德因缘,遵循着信仰的道路,即可福慧增长,烦恼解脱,走向涅槃的彼岸。信仰的可贵,如‘盲龟值浮木’,在茫茫的生死苦海里,千年难逢,万劫难遇。有了信仰,就像拥有一座发电厂,不仅为自己点亮心灯,更能照亮别人;有了信仰,就像得到自来水公司,不但可以解除生死的饥渴,也能为人间带来清凉;有了信仰,就像拥有万顷良田,能够自他富有安乐。
宗教信仰的层次有种种的不同,就如同学校的教育有小学、中学、大学等高低阶级的分别。宗教的上等者,以正知正见指导我们的生活,以六度万行开发我们的佛性;中等者,系以教条仪规约束我们的行为;下等则沦于神通、灵异的外道邪说,使人迷乱心智,产生恐惧的心理。因此,如何辨别正邪之道,不可不慎!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仕’,选择我们信仰的对象,当然更须慎思明辨。
所谓异端邪说,是指违背正知正见的思想与见解。如拨无因果、谈玄说异、卖弄神通、否定轮回等四颠倒和六种邪见,使得我们光明的本性被障蔽,所以《华严经》说:‘正见牢固,离诸妄见。’正见即以八正道、三法印、四圣谛,使我们正见缘起法,了解宇宙万法生、住、异、灭的实相。
有的宗教炼丹求仙,有的向往永生,有的主张世界末日,上帝将乘着飞碟前来解救地球等,对于人类极力探索的生命奥妙,佛教则提出业力,六道轮回破斥种种心外求法的异端邪说。对于生命的轮回观,佛教认为,轮回不只是人死后的受生,人们每天善恶心念的生灭,即在四圣六凡的十法界轮回。因此,佛陀教导我们应以戒定慧的法水息灭贪嗔痴的火焰,脱离三界六道的生死流转,证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造作什么因,就有什么果报,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是丝毫不差的因果法则。有的认为生命仅有今生,没有来世,或执迷命运由神权主宰,这都是偏离了正道。又今日社会大众对于神奇灵异的现象,诸如变化分身、放光入梦、即刻开悟等总是特别的关心,佛教并不否认神通的存在,佛教六种神通的证得,都是依定慧之力所得。若由符咒、鬼神中求得,仍旧无法出离三界火宅及人生八苦的逼迫,唯有佛教断除生死的漏尽通,才是值得我们证悟的目标。而在禅门里,举凡劳动作务、搬柴运水、吃茶洗碗,乃至语默动止等,都蕴含无上的神通妙用,如惠能的‘磨房舂米’、法眼的‘云水随缘’、赵州的‘到地狱去’、慧海的‘吃饭睡觉’、黄龙与洞山的‘焚香静坐’等,都为我们揭开神通的神秘面纱。其实神通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人类经验的累积,文明的演进,智慧的开发,所创造出的科技文明,为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这些智慧的结晶,无非也是神通的运用。
‘信仰’,不能被外在的人事所迷,而忘记了自己的本性。邪知邪见既不能帮助我们解脱生死,也不能增加我们做人的智慧、道德、勇气,所以我们学习佛法要从杂乱的信仰到纯正的信仰,从天命的信仰到自主、真实正法的信仰,从慈悲喜舍、为人服务中,开发自己的佛性,进而解脱生死烦恼,这才是正信的生活、真理的宗教!
近年发生的‘邪教事件’,如美国的‘大卫教派’,自称上帝,能死后三天复活,造成八十多名的教徒被活活烧死;日本的‘奥姆真理教’,教主麻原以基督自居,要求教徒膜拜他的肖像,化数十万的日币买他的洗澡水,谓之‘神水’,藉此加强功力,由于麻原的心理扭曲,最后造成五千多人死伤的东京地铁毒气事件;台湾的宋七力、妙天等事件,或以放光分身、灵异相片,眩惑民众;或以消灾避祟,让人产生畏惧服从的心理。面对这些异端邪说的教派,涉嫌的毒气杀人、集体屠杀教徒、敛财骗色,以及制造枪械、毒品等暴力事件上,却较少对其教主人格的偏差及教义的荒诞不经投入应有的注意力。异端邪说一向以上帝或救世主自居,具有满足人的现实欲求及预言未来的超能力,或以‘核战末日’,或以上帝‘降临人世’,或以‘殉教解脱’的思想,以威胁利诱的手段笼络教徒的心。
这群邪教的领导人,性格充满贪嗔我慢,教义混杂,荒谬无章,即没有历史的传承可言,也没有具体的修行次第。佛教的教主人格清净,具足三德;佛教的教义圆满无碍,含容三乘;佛教的修行发菩萨心,自利利他。面对佛魔一半的世界,人们在寻求信仰皈依的对象,要辨别是非邪正,不贪求速成解脱,如佛陀虽已历经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但也要有‘雪山六年’的过程,才能成等正觉,更何况是一般的凡夫俗子呢?选择能令我们身心净化,增长我们的慈悲智慧,提升我们的人品道德,美化我们的精神世界,断除我们的无明烦恼。面对佛魔一半的世界,若欲令世上的各种邪说消弭于无形,归根究底,只有人们具备判别正邪宗教的慧眼,那么任何的异端邪说都无法趁虚而入,以此迷惑我们的理智,混乱我们的生活。也希望这群‘邪魔教主’,不再以盲导盲,自欺欺人,早日放下我慢我执的邪思邪见,归向正信的宗教。
第十七课 佛教对神坛的看法
‘神’的观念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时空,对于民众的信仰来说,神只是一种方便的称呼而已。神,内在意含着神奇、威权、主宰、敬仰等,超乎想像、思议的力量。神坛所信奉的对象,依据清朝《嘉庆会典》规定祀神的五大原则:
1.社稷神祇则以祀。
2.崇功报德则以祀。
3.护国佑民则以祀。
4.忠孝节义则以祀。
5.名宦乡贤则以祀。
此为官方提倡祭祀的神祀制度,普遍具有益于农耕收获或立功于国家社会的贤士。神坛,是指私设祭坛供奉神祇,其规模不具寺庙登记要件者,而供民众从事膜拜仪式及活动的场所。
民间四处林立的神坛祠堂,反应民众为追求各种欲望的满足,形成了民间信仰灵验的现实主义。民间诸神的种类相当繁杂和多元化。例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神仙崇拜、历代圣哲、孝女贞妇、地区神明、无祀孤魂,乃至对特定的石头、树木等灵物的崇拜。民间对于上祀天地神祀,中崇于圣贤、祖先,下敬于人间鬼神,这种寄托于神明的崇拜,源于认同其神奇的力量,能护佑族群的兴隆与主宰个人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依一九九二、一九九五年度内政部宗教团体普查,神坛活动服务项目,有收惊、解厄、驱邪、袪病、看地理、看日、算命、卜卦、作功德、安胎与灵媒等。
民众对神明的祈求,在个人方面,不外祈求消灾降福、福寿绵长、工作顺利、财源广进、合家平安等。团体方面,即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间信仰主要为满足现实的需求,此为信仰的基本动机,本无可厚非的,但神坛凡事皆以冲、犯、煞、附身等理由,用以解释民众生活上遇到的灾难苦厄,却忽略了人们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企图以驱邪避祟的法术,改变人生的吉凶祸福,容易流于不劳而获及功利主义的弊端。由于目前神坛尚无设置标准与管理的办法,难免有不肖之徒假藉神旨邪词、妖言惑众,从事诈财骗色或施医配药替人治病、妨碍公序良俗不法行为,造成社会的危害。如何导正民间信仰,取缔不法的神坛,亦属刻不容缓。
民政厅近年订定的‘台湾省神坛辅导要点’里表示:神坛膜拜仪式及活动应以公开方式为之,如有左列情事者应由各权法查处:
一、假托神意诈财骗色,涉嫌犯罪或违反社会秩序维护者,请依法处理。
二、假藉符咒或其他不当方法给药执行医疗行为而触犯医师法者,请依法处理。
三、使用扩音设施造成噪音者,请环保机关依法处理。
在传统的社会里,神庙可以说是社会文化中心,具有社区互助的联谊、民俗文物的保存、历史古迹的流传。在早期台湾寺庙有下列几项功能:
一、促进聚落的形成与地区的繁荣。
二、促进地方的安定与团结。
三、自治防卫的中心。
四、商旅的聚集场所。
五、反映民意的象征机构。
六、祭典的多种社会功能。
七、民俗医疗的功能。
八、文化艺术的保存与传承。
九、其他社会功能。
社庙的功能随着社会结构的演变,应注入新的面目。不应该过于强调巫术、灵验、神迹、通灵等,必须培养神坛的人才,加强宗教伦理的观念,将各种祭祀的意义、法会斋醮等仪式编辑成书,让民众对信仰有正确的认识,也希望民间的神坛透过学术的研究,能够为传统的民间文物留下丰富的记录。
神坛所作的宗教法术,实际上进行的是生理与心理的辅导治疗,的确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由于神坛久远以来即欠缺统一教义的依循,也无教团的律法约束,更欠缺完善的神坛人员培训课程,以致于神坛灵媒的素质良莠不齐,不肖的神棍极尽各种名目,假造神迹来迎合民众求福避祟的心理,因此,时有诈财、骗色的事件发生。
神坛对于民众的生理、心理的治疗,历久以来,也有其一定的疗效。但不应以权威自许,自封为某某神佛转世。以此诈财骗色,藉佛法之名,败坏佛门清誉。不应以假造神迹,声称能发功分身,利用重复曝光等合成手法,制造分身显相的照片,藉此吸收广大信徒,予取予求。不应以邪魔附身,造成信徒的恐慌,并利用此畏惧的心理,假藉驱魔改运,让无辜的妇女受害,也令正派的神坛蒙羞。
目前的神坛已呈现多元化复杂的现象,神坛应自律自清,端正社会善良风气,并建立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观念,从事回馈社会的教育及各项福利慈善的事业。此外,设立神坛专业学院,提升神坛人员教育的水准,并订定组织规章,取缔不法的神棍,以符咒、驱邪、镇煞等名目招摇撞骗,造成民众心理的恐慌。纯正善良的神坛,对社会有其正面存在的价值,如何订定合法的神坛人员标准及合格的训练课程,扼止非法的神坛恶棍混迹其中,危害社会善良风气,是神坛团体刻不容缓的问题。
第十八课 巫术与灵媒
‘巫术’在人类历史上,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下,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民族中。尤其在原始社会,民智未开,人们对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畏惧与对未来世界等无法了解,‘巫术’成为人类早期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及寻求祝福和庇佑的寄托对象。在古代进行巫术者,男性称为觋,女性称为巫,都是能和神、鬼沟通的人,一般名之为灵媒。巫的种类依其功能,可分为灵媒、巫医、驱魔者、占梦者、求与者等,他们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与另一个世界的神灵沟通。灵媒是人神交流的媒介,也是神的代表。灵媒又称巫、祝,祝是国家雇用的祭司,专司主持祭礼,亦称太祝、太巫、太卜。巫则来自社会各阶层,是由神所选定的。古代的中国王权与巫术密不可分,君王自称为天子,并以王权神授,表示能传达神的旨意。如商汤为求雨自焚。可见君王既是祝,也扮演巫的角色。到了汉朝,巫人不仅对民间社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力,并将汉代人的生活和思想结和成一体,形成普遍广泛的社会风俗。巫人以他们所拥有的司祭、治病、解厄、预言等神异功能,活跃于社会上,而且以供物、赋敛、幻术、医药等方法获取财富。
此外,先秦时代巫的职能,凡有祭祀、祈雨、卜筮、医病、解梦及除灾邪等,都说明巫的社会地位,巫也因为其职事内容与人类‘祈福避祸’的需求相应,故人们信任巫术的效能,故巫者在平时即为一般民众所依赖或怖畏,而于发生重大灾祸时,更有任由巫者牵制约束者。
巫术的行使通常采取歌舞形式。歌,即通鬼接神的咒语;舞,则是降神仪式。从事巫术者,各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如:颌僳族称‘尼帕’、‘必帕’;怒族称‘尼妈’、‘达施’;景颇族称‘董萨’;独龙族称‘隆木沙’;彝族称‘毕摩’;中亚游牧民族称‘萨满’等。巫师为民接通神灵祈祷降福消灾,神圣且神秘,是一种‘神人合一’的狂热宗教色彩。此外,纽西兰毛利人则有专门学校,严格训练学生学习巫术,毕业后以魔法行善。可见成为一名巫师,也有其一定的条件。
巫术大致以占卜吉凶、预言祸福、祈雨求福、驱鬼招魂、禳厄袪病为目的。依性质可分为:生产巫术、保护巫术、破坏巫术、白巫术、黑巫术等。巫师行使巫术时,通常使用替代物、避邪物、厌胜物、镇邪物、巫术神衣、神石、神鼓、神刀、神剑、神箭等。他们或者是族中酋长;或者政权领导者的侍臣,也有人是官方的祭司,身分相当特殊;但也有来自社会各阶层者;他们以巫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了个人祈求的心理需要。然而在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文逐渐了解后,巫术保护的功能逐渐削弱,巫术演变成为人与人、集团与集团的斗争工具,或者被利用为暴乱的形式。如汉武帝时代‘巫蛊之祸’和近代的‘义和团’事件等;甚至江湖之流,假巫术以诈财骗色、蛊惑人心者,时而见之。
灵媒大致可分为‘精神’与‘物理’灵媒,前者完全负责传达来自灵魂的讯息,后者则藉助灵魂力量,制造出不同种类的奇异效果。灵媒组织有:个别灵媒、教堂灵媒和降灵营等。个别灵媒通常独立工作,有各自的信徒和立论根据,不对任何教会负责;教堂灵媒则兼具牧师身分,在其建立的教堂中,同时进行降灵和正规的宗教活动。降灵营则由灵媒、讲习人员和一般通术信徒组成,为信徒提供一个崇拜、学习和从事降灵活动的中心。如美国纽约州、宾州、佛州、印第安那州等皆有降灵营的存在。
佛教不否定鬼灵、神祇的存在,经典上也有四大金刚和天龙八部的记载,尊重他们是六道众生之一,同样具有清净的佛性。对于人世间的命运变化,佛教认为明因识果,才是自助助人的究竟之道。《佛遗教经》中,佛陀明示后世弟子不可从事和合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咒术仙药等邪命之业,一味的迷信通灵幻术的救济,与真正的解脱无关,却难保永久的自在和安心。佛教的业力论,以祸福乃自作作受,只要布施,自会增加善缘;心存一念护生之慈,自然长寿;不饮酒吸毒,自然身心清明;诚信不妄语,自然获得名声信用;不邪淫,眷属自然和谐无争;处处与人为善,自然贵人相助,福德增上。
第十九课 宗教祈祷的意义
‘祈祷’一词,是宗教的修持仪式之一。世界上的各个宗教皆有其专属的宗教仪礼,例如:佛教的朝山、回教的斋戒、天主教的望弥撒等,唯‘祈祷’为一切宗教所遵行。追溯祈祷的根源,中国传统民间的习俗,如:蜡祭、庆贺等,都含有向神祇祈祷,以除灾增福的仪式,君王也有宗庙祭的活动,以求国泰民安;印度教的吠陀经典、婆罗门教的《摩奴法典》,犹太教、耶稣教的《旧约圣经》里的‘诗篇’,以及伊斯兰教的《可兰经》等,内容皆是歌颂造物者及教徒赎罪与感恩的祈祷文。在此,造物者被当成是有求必应的对象。而佛教的祈祷:佛陀时代,僧侣在接受供养之后为信徒说法做为祝祷,及历代祖师大德留下的各种忏仪、‘发愿文’、‘回向偈’,近代佛光教团奉行的‘四句偈’等,除了赞颂三宝的功德,感恩众缘成就之外,更进一步的自我要求,自我净化。因此,佛教的祈祷实含有‘祈愿祝祷’的另一层深刻意义,信徒透过和佛、菩萨的感应道交,与圣贤往来亲近的宗教仪式,令人心生惭愧,改往修来,立下济世的宏愿。
祈祷虽为各宗教所倡行,然而不同的宗教对于祈祷的形式与诉求,都有不同层次的内涵。于祈祷的形式上,祈祷的地点,可以在公开的集会,也可以在家居的联谊中进行;祈祷的时间,可以是日常固定的,也可以是方便随兴;祈祷的程序可以是团体共修的,也可以是私人密行;祈祷的次数可以一日一次,也可以一日数次;祈祷的仪式可以在内心默祷,也可以大声的朗诵。正统的犹太教和回教每天有个人的祈祷之外,另增加每星期的公开祈祷;天主教则每天要向天主祷告,并须参加每星期的礼拜聚会。佛教徒每天的早晚课诵及共修法会,都是自利利他的祈祷,如课诵前的‘香赞’及课诵结束后的‘回向偈’等,都是祈求一切众生消灾免难,福寿绵长,并祈祷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公开祈祷,一般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例如:回教徒星期五中午在清真寺,耶稣教徒则于星期天上午在教堂内。反之,私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只是一般人大都认为祈祷必须面对祭坛或圣像更有效益,例如回教徒祈祷时便须面向圣地麦加。然而佛教认为佛陀的法身遍满虚空,无所不在,因此可以在布置庄严的佛堂里祈愿,也可以在空旷的山林水边祝祷,或是家中的客厅、卧室,无处不可,重要的是在于心中有佛。
祈祷时可以站着、坐着、跪着或跪拜,可以双手合十,也可以手持经书、念珠等。早期的耶稣徒就曾以念珠结合下跪和俯拜等方式作祷告;犹太教徒则配以祈祷用的披肩;回教徒更以画有图案,象征神圣场所的小地毯,表达内心的虔敬。
祈愿既可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祝祷。祈祷的意义很多,包括祈求、感恩、忏悔和祈愿。一般人以祈求为多,例如求健康、求财富、求平安,或是祈求宽恕等,含有忏悔的意义。耶稣教则于三餐用饭时,为感恩主耶稣赐与饮食而祈祷;佛教则以三称念、五观想,普同供养一切法界众生,并且普皆回向,利乐一切有情。因此,对佛教徒而言,祈祷含有惭愧忏悔、发心立愿、感恩回向等积极意义。
一般的祈祷,多以求福袪祸为目的,将信仰的对象视为‘有求必应’万能的神,人们相信用膜拜、献祭、赞颂等,能够得到神的恩惠和赐与。佛教的祈祷之道,不是表相的宗教仪礼,而是建立在‘人有诚心,佛有感应’的基础上,更藉由祈祷的桥梁,与佛、菩萨的亲近往来,令人知过迁善,学习圣贤的愿行。佛教以缘起做为印证人生的真理,主张自业自受,不应把祈祷视为奇特的工具,满足我们现实所求。祈祷是神圣纯洁的宗教礼仪,如清水能洗涤污垢,如日照能成熟万物。祈祷可以挖掘我们内心的能源,增加善业的力量,让我们心中有佛,转凡为圣。
有鉴于祈祷对心灵净化的功能,一九九八年八月,星云开始撰述‘佛光祈愿文’,从时间上,晨起到夜眠,对象则涵盖各个阶层,有为孕妇、新生儿、老人、生病者、父母师长、受虐儿童、受难妇女、残障者、受刑人、警察、消防人员、驾驶员、清道夫、临终者、往生者、社会大众、自然生态、世界和平及参加朝山、水忏、梁皇、佛七法会者等。我也祈愿‘佛光祈愿文’能走进每一个家庭,成为现代的课诵范本和法会的文疏,借由‘佛光祈愿文’建立僧信二众与佛陀接心的桥梁,在日常生活中,信受奉行正道,减少烦恼,增长我们的慈悲和智慧。
第二十课 宗教师的条件
一个宗教的形成与发展,除了要有德行圆满、于历史上可考的教主,以及有合乎真理的教义之外,弘传教义者的培养,更是不可或缺。因为若无人才弘化,即使教义再好,也不能普及。宗教师的重要,证之于中世纪起,耶稣教从欧洲继而进军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广为传布,以及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纪,印度阿育王发起国际性的传教运动等;乃至千百年来,佛教与耶稣教等各个宗教不断的兴办教育、文化、慈善等利济人群的事业,此均有赖于牧师、修女与僧侣等宗教师的热心推展,始能发挥觉世牖民之功,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宗教师,一般称为传教士,意谓‘负有使命的人’。所谓使命,即在于宣扬教义,传布真理,其功能犹如老师一般,负有教化社会、导人向善之责。社会上的老师,乃至医生、律师等,尚须由师范学院、医学院、法律系毕业,经政府考核通过,取得合法资格者始能从事;身负万千信徒教化之责的宗教师,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资格认定,势将产生层出不穷的异端邪说。因此,宗教团体的管理人或主持人,应该经由合法的宗教教育机构毕业;甚至宗教团体的负责人与主要成员,也应该有该宗教的教育单位或教会组织所颁发的资格证明文件,以避免不肖之徒假藉宗教之名,行不法之实。在此前提之下,政府则应该正式承认佛学院、神学院、基督书院等宗教研修机构的地位,使其能正常发展,并可公开招生,以培育出优秀的宗教师,进而提升宗教教化的功能,乃至对宗教法及教育法均应有明确的制定,以升华宗教信仰的层次。
除了资格的认定之外,健全的思想见解、高尚的道德修养、广博的学识才能、无私的悲心愿力等,都是宗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在思想见解方面:所谓‘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说明正确的知见与思想之于宗教师的重要。因此,一个优秀的宗教师,除了在思想上不可邪知,在作为上不可邪行,在言论上不可邪说,在心理上不可邪念之外,还要有宣扬圣教的性格,如:慧远作〈沙门不敬王者论〉、道生倡‘阐提成佛’的宏论、道宣的《广弘明集》、法琳的〈破邪论〉及契嵩作《辅教编》,大力破斥韩愈排佛的谬见。一个宗教师,除了对其信仰本着虔诚恭敬的态度,更须具备判别是非邪正的智慧,才能破邪显正,导人正道。
二、在道德修养方面:道德是安定社会的力量;提升道德是宗教的功能,也是宗教师的使命。为此,宗教师本身应该具备:因果的观念、忍耐的力量、敬业的精神、感恩的美德等道德涵养;并有侮辱不以为耻、卑屈不以为贱、艰难不以为苦、迫害不以为意、利众不以为烦、恩宠不以为荣等修养;能够圆满道德人格,始能为人师范。如:历经三朝九帝的慧乘、终生不出的法忍、住山一甲子的地藏比丘、不受封赐的道楷等,他们皆以法乐自娱,不恋世间荣华。又如:求法不惧呵逐的法远、内秘修行的师蕴、寒岩苦修的密勒日巴,及几经磨难,命如悬丝的虚云和尚等,他们以法为重,忍耐向道的修养,实是宗教师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在学识才能方面:宗教师‘以法为师’,亦‘以法师人’,故名为‘师’。为师之道要能:顺法调御,以爱教导;诲其未闻,增广见识;随其所闻,令解善义;示其善友,乐于交游;尽己所知,教授不舍。此外,还要有‘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的度众智慧与能力,时时运用‘四无碍解’化度众生,作众生的善知识。于诸众生‘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解,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能令不失’。历代佛教盛世的开创,实赖学识才能之士的传播。如:安世高与支娄迦谶开译经之始;道安校订佛典,定‘五失本、三不易’的仪制;鸠摩罗什教育数千英才,门下有‘八杰’;佛贤译出《华严经》,而有后世华严宗的开宗立派;义净巡礼三十余国,留下《南海寄归内法传》,成为后世研究印度社会重要文献;瑞甫精通三藏,与君王友,大兴法教;三车法师,造百部论。以古鉴今,一位称职的宗教师,除了宗教学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世学的常识,例如:熟谙土地、建筑、税务等各项法规,懂得如何开会、组织、策划、管理以及公文往来、人际应对等,此皆为应世济俗之道。
四、在悲心愿力方面:度众的悲心愿力是宗教师传教的原动力,有了悲愿,就有力量,就能精进不懈,甚至遭逢横逆、挫折也绝不退缩。例如:朱士行为求《般若经》梵本,远赴于阗;佛图澄于五胡十六国纷争的政局,兴建佛寺近九百所;昙曜创设僧祇户,安定庶民的生活;静琬为保存法宝,刻房山石经;文溆以俗讲的方式,令大众理解深奥的佛经;为众受苦的代病禅师、傅大士三年持斋,以此饥渴之苦,代偿众生的罪业;僧伽用杨柳净水为人除病;阿底峡振兴戒律,统一西藏佛教,三次入海求取大乘经典;又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走埃及的强权统治;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利玛窦是来华传教的开拓者;德蕾莎修女‘乐于做贫困者的守护神’等。他们本著「于诸有情起大悲心’,故能以法为重,以众为我,肩负起宗教师传教的神圣任务。
总之,身负弘法教化之责的宗教师,对信仰的坚定、道德的增长、威仪的涵养、度众的悲切、学识的充实、应世的方便、物欲的澹泊、性格的平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要有‘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的使命感,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而称职的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