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汉语讲话

二、字 音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上文说过,汉语的方言是很复杂的。语文课本所选的,大多数是合于或近于北京话的语体文,最好能依照北京音去读它。但是,照现在全国的具体情况看来,各地的学校还不很够得上这一个条件。我认为在特殊情况之下可以容许用方音来读。用方音来读的时候,只需依照直音(例如“打中”的“中”音众) ,不必依照拼音字母来读(例如上海人可以把“打中”的“中”字读成 zòng,不一定要读成 zhòng)。

(一)一字数音

一个字可能有两个以上的读音。读音的不同是由于意义的不同。这一类字,有许多是全国一致的,例如“中间”的“中”音钟,“打中”的“中”音众;但也有些是带地方性的,例如在北京话里,“沉着”的“着”念 zhuó,“找着”的“着”念 zháo,“着凉”的“着”念 zhāo(招) ,“等着他开会”的“着”念 zhe(轻声) 。全国一致的分别,必须严格遵守;地方性的分别,就要看用什么语音去念了。假如用北京音来念课文,对于各种不同性质的“着”字自然应该念出不同的语音来,假如用四川音来念,“着”字就只有一个音,用不着分别了。

(甲)普通的例子

【为 】音围(wéi),做。

列宁当选为 第一届人民委员会主席。

【为 】音位(wèi),因为,为了。

为 什么只提三门(功课) ?

就是为 了你们的幸福。

燃烧着为 祖国为 人民尽忠的热情。

因为 列宁把我要告诉他的话全说了。

近来有些人把“因为”念得像“因围”,那是错的。

【好 】上声(hǎo),良好。

还没有很好 地建立起来。

【好 】去声,音耗(hào),喜欢。

爱好 劳动。

近来有些人把爱好的“好”念得像良好的“好”,那是错的。

【中 】音钟(zhong),中间。

内中 有个年老的。

【中 】音众(zhòng),打中。

几乎射中 了膝盖。

命中 了敌舰。

有一天她中 了暑。

可是光中 看,怕结不了多少葡萄。

又中 了连横派的诡计。

他的意见常常是很正确的,很中 肯的。

【种 】音肿(zhong),种子,种类。

她在留作种 子的南瓜上都刻了些十字。

【种 】音众(zhòng),栽种。

你为什么种 那么多?

【分 】阴平,音纷(fēn),分开。

就利用“黑白分 居”的法律来阻挠。

【分 】去声,音份(fèn),天分,名分。

乌里亚诺夫天分 很高。

【看 】去声(kàn),观看。

除了浪花,什么也看 不见。

【看 】阴平,音刊(kān),看守。

今年不用看 了,大家都有了。

【担 】阴平,音耽(dān),挑在肩上。

你要吃就打发孩子们去担 一些。

【担 】去声(dàn),担子。

放下铁锨就是担 子。

【当 】阴平(dāng),当家,当时,应当。

一切都恢复了当 年的旧观。

【当 】去声(dàng),适当,当作,典当。

把他当 作好朋友。

用最后的一点儿产业去押,去当 。

近来有人把适当的“当”念阴平,那是不对的。

【合 】音盒(hé),分的反面。

都跟尼古拉第二的面貌暗暗相合 。

【合 】音葛(gě),一升的十分之一。

我抖种一亩也不能差几合 。

【长 】音场(cháng),短的反面。

是一种长 期自然变化的结果。

【长 】音掌(zhǎng),成长,首长。

怎么长 的啊?

李计声是老班长 了。

【呢 】阳平,音尼(ní),呢绒。

穿个白花格子呢 的衣服。

【呢 】念轻声(ne),虚字。

怎么冲得出去呢 ?

一字两音,有些是由于词性上的分别。例如“种”字用为名词的时候(种子) ,念上声;用为动词的时候(最初的意义是把种子埋在地下) ,念去声。“好”字用为形容词的时候(好坏) ,念上声;用为动词的时候(好动不好静,好高骛远) ,念去声。又如“担”字用为动词的时候(挑在肩上) 念阴平;用为名词的时候(挑在肩上的东西) 念去声。这可以说明为什么意义虽然不同,字形仍旧相同。原来这个意义和那个意义是有密切关系的。有些字读成两种声音不是由于词性不同而是由于意义有区别(例如观看的“看”和看守的“看”) ,意义上是有区别,但仍然是有关系的。不过也有少数的例外:例如呢绒的“呢”和用作虚字的“呢”,它们在意义上就毫无关系。

(乙)北京音的例子

上面举的是些普通的例子,不过它们在北京话里也是一字两音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北京话所特有(或北方话所特有) 的读音上的分别。我们把它们叙述出来,给那些用北京音读书的人作为参考。

【着 】阳平(zhuó),着手,沉着。

李完根舰长更沉着 地指挥。

【着 】阳平,音招(zhāo),着凉。(不举例 )

【着 】阳平(zháo),着火,点着,找着,够不着,用不着。

准会着 火。

有几个红灯也点着 了。

也用不着 花钱办酒席了。

【着 】轻声(zhe),虚字。

人民委员都等着 他去开会呢。

正好邮局里还点着 灯。

注意:“灯点着 了”和“点着 灯”,“着”字读音不同。

【了 】上声,音瞭(liǎo),了解,了事,忘不了,不得了。

她一辈子也忘不了 。

吃不了 不能卖。

这工作我们五个也干得了 。

【了 】轻声(le),虚字,表示动作的完成。

他们透了 一口气。

他们坐了 火车。

【了 】轻声(la),虚字,表示肯定。在这种用途上,也可以写作“啦”。“啦”是“了啊”的合音。“了”字只有在句尾的时候才有念“啦”的可能。

不再上去当伪军了 。

【得 】阳平,音德(dé),获得,到手。

能立刻得 到救治。

【得 】上声(děi),必须。

还得 跟体力劳动结合起来。

【得 】轻声(de),虚字。

拿草盖得 严严的。

【还 】音环(huán),归还。

把这本书还 给那个同学。

【还 】音孩(hái),尚。

还 说出自己对于这本书的意见。

【哪 】上声(nǎ),疑问词。

从哪 儿入海。

【哪 】轻声(nɑ),语气词。

到嘴的粮食全冲完哪 !

【都 】音督(du),首都,国都。(不举例 )

【都 】音兜(dou),皆。

咱们都 希望成为健康的人。

【缝 】阳平,音缝(féng),裁缝,缝纫。(不举例 )

【缝 】去声,音凤(fèng),罅隙。

我就在冰缝 里看见一只海狗。

【的 】音帝(dì),目的。(不举例 )

【的 】音笛(dí),的确。

它的力量的 确谁都比不上。

【的 】轻声(de),虚字。

它的 力量的确谁都比不上。

那时候的水井差不多全是这样儿的 。

【地 】去声(dì),天地。(不举例 )

【地 】轻声(de),虚字。

人和马都畅快地 喝起水来。

【给 】(gěi),拿东西给人家。

你给 我个小南瓜吧。

【给 】上声(ji),供给。(不举例 )

近来有许多人把供给的“给”也念 gěi,那是错的。

【待 】去声,音代(dài),等待。

就像等待 和欢迎我们自己的儿子。

【待 】阴平,音呆(dāi),停留在一个地方。

待 了好久……待 了半天。

【露 】音路(lù),雨露。(不举例 )

【露 】音漏(lòu),露出来。

小孩儿一下说露 了。

【折 】音哲(zhé),挫折,曲折。

劈头就碰到挫折 。

【折 】音舌(shé),断了。

也摔折 了腿。

主干一折 ,上面的枝条就长不好了。

【闷 】去声(mèn),烦闷。(不举例 )

【闷 】阴平(mēn),闷热。

夏天雷雨的原因大多是闷 热。

【咳 】(ké),咳嗽。(不举例 )

【咳 】(hāi),喊声。

咳 哟咳 呀。

北京话一字两读,大多数也是由于词性的不同。例如“都”字用为名词念 du,用为副词念 dou;“得”字用为动词念 dé,用为助动词念 děi;“还”字用为动词念 huán,用为副词念 hái;等等。但也有两个意义偶然同形的,例如疑问代词的“哪”和语气词的“哪”,“咳嗽”的“咳”和“咳哟”的“咳”,它们在意义上是没有关系的。

(二)误读的问题

(甲)一般的误读

学生误读的字很多,应该随时注意。现在只举三个例子:

【械 】该念“懈”(xiè),误念“戒”(jiè)。

毛主席视察了锻冶、机械 、修理、机车四个分厂。

【冀 】该念“寄(jì),误念“异”(yì)。

我也上冀 县学学去。

【穗 】该念“岁”(suì),误念“惠”(huì)。

南风吹摆着多半拃长的穗 头。

(乙)方音的误读

每一个方言区域都有习惯上误读的字。例如苏州人把“鹤”念得像“鄂”,别处的人听了会觉得奇怪。在用方音读课本的时候,习惯上的误读还不一定要纠正;如果改用北京音来读,就有纠正的必要了。这里只举一些粤语区域误读的字为例。

【迫 】该念“魄”,误念“逼”。

得到的是法西斯暴徒的迫 害和袭击。

【纠 】该念“鸠”(jiu),误念“斗”(因为“纠”字俗写作“紏”,广东人就依偏旁读了) 。

我们一定要纠 正这些缺点。

【甩 】该念 shuǎi,误念 lat(广东人把“脱”的意义说成 lat,写成“甩”) 。

说完也把棉衣一甩 。

【剥 (削) 】该念“拨”,误念“莫”(声调和“莫”有点分别) 。

一层又一层的剥 削。

(丙)不算误读的字

北京话里有些字音并不符合从古音演变为今音的规律,而有些方言中的读音却是符合语音演变规律的,所以那些字在方言中的读音不应该认为误读。例如:

【况 】北京读“矿”。本该读“荒”去声(现在广东还是这个读法) 。(不举例)

【铅 】北京读“牵”。本该读“沿”(现在西南及广东还是这个读法) 。(不举例)

【贞、侦 】北京读“珍”。本该读“征”(现在广东还是这个读法) 。

和善的侦 察兵热心地照顾凡尼亚。

【劲 】北京读“近”。本该读“镜”(现在广东读如“竞”) 。

心里怪不得劲 。

如果读成普通话,自然要照北京的读音。如果用方言来读,就要依照方音。因此,广州人读“况”如“荒”的去声,西南人读“铅”如“沿”,从他们的方音系统看来,完全是对的。

(丁)误读的倾向

现在北京人对于某些字有了误读的倾向。例如:

【虽 】该念“绥”(sui),阴平;有人念“随”(suí),阳平。

【侵 】该念 qin,阴平;有人念 qin,上声,尤其是在“侵略”里。

【波 】该念“玻”(bo),有人念“坡”(po)。

【蝙 】该念 biān,有人念 biǎn。

这一类字和(丙 )类的字稍有不同。(丙 )类是北京人全都那样念了;这(丁 )类并非北京人全都这样念。如果能及时纠正,使它们和其他方言的读音系统能够一致,也是好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