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诗言志辨

二 诗体正变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六朝论文,可以梁昭明太子和元帝兄弟为代表。昭明《文选序》别裁经、子、辞、史,以为都不是文;他注重“综缉辞采”,“错比文华”,举“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文的标准。“事”是事类,就是典故;“藻”指譬喻,也兼指典故。“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是善于用事,善于用比的意思。元帝《金楼子·立言》篇说:“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又说:“文者,惟须绮穀纷披,宫征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所谓“绮穀纷披”,也当指用事用比而言。六朝论诗,可以钟嵘和刘勰为代表。《诗品序》指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可是当时的诗:

颜延、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近任昉、王元长等,辞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浸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词既失高,则宜加事义;虽谢天才,且表学问,亦一理乎?

《文心雕龙·明诗》篇也道: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

“竞须新事”明指用事,“辞必穷力而追新”似乎也指的用事用比,都可见当时风气。但由钟、刘两家的话,知道求“新”更为当时作者所重。

“新”是创造,对旧而言是“变”;隋、唐以来,“新变”往往连称。《南齐书》五十二《文学传论》道:

习玩为理,事久则渎。在乎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

这里说能求“新变”才能独自成家,雄长一代。《梁书》四十九《庾肩吾传》道:

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

用事用比之外,声律也是求得“新变”的一条路。又《梁书》三十《徐摛传》说他:

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

当时不满这类“新变”的,或以为“拘挛补衲”而失自然,或以为“转拘声韵”而“伤真美”;但“不拘旧体”也该是贵古者的一种口实。《隋书》十五《音乐志》道:

开皇中,……有曹妙达、王长通、李士衡、郭金乐、安进贵等,皆妙绝弦管,新声奇变,朝改暮易,持其音技,估炫王公之间,举时争相慕尚。高祖病之,谓群臣曰:“闻公等皆好新变,所奏无复正声,此不祥之大也。……”

这里“正声”与“新变”对举。乐尚“新变”,“无复正声”;文好“新变”,“不拘旧体”,道理是一样的。隋高祖以“无复正声”为病,也该有人以“不拘旧体”为病。《文心雕龙·通变》篇就有这个意思,下文详论。

风雅正变的“变”,指的“政教衰”、“纪纲绝”,指的时世由盛变衰。这里并不曾应用那影响巨大的《易传》的“变”的哲学。《易·系辞传》道: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下)。

这似乎是“变”的哲学的纲领。“变”与“通”是连着的,而“通”与“穷”是对着的。“通”才能“久”,“久”便无穷。《系辞传》又道:

变通莫大乎四时(上)。

荀爽注:“四时相变,终而复始也”(《周易集解》十四)。这似乎是一种循环论。但是无论如何

变通者,趣(趋)时者也(下)。

“趣时”就不至于固执了。又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上)。

道与器都可以“变”“通”而成事业,所以

变而通之以尽利(上)。

通变之谓事(上)。

“变”的作用如此之大,风雅正变的“变”显然跟这种“变”不相干。“新变”的“变”倒似乎有意无意间在应用着这种哲学。我们可以说梁、陈以至隋、唐之际,文论开始采用了这种“变”的哲学。

通变说的应用固然可以解释求新,而在求新成为风气之后,这一说却也可以帮助复古论者张目。《文心雕龙·通变》篇就有这个倾向。

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然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涂。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术疏耳。……搉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从质及讹,弥近弥澹。何则?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

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矣。夫青生于蓝,绛生于蒨,虽逾本色,不能复化。桓君山云:“予见新进丽文,美而无采,及见刘、杨言辞,常辄有得。”此其验也。故练青濯绛,必归蓝蒨;矫讹翻浅,还宗经诰。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栝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若乃龌龊于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间之回骤,岂万里之逸步哉!

文中承认“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数必酌于新声”。但像当时那样“竞今疏古”,蔽于偏而不知全,便不免千篇一律,“风味气衰”。文中论“宋初讹而新”,“讹”,化也,又有“妖”义;“新”而不“雅”,“新”而失正,“新”得过了分,便是“讹”。“讹”自然不会“淳”,“淳”是浓,是厚,不淳就薄了,“澹”了。这时候好像“文理之数尽”,走投无路;其实也不然。只要“矫讹翻浅,还宗经诰”,“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栝乎雅俗之际”,还可通变起去,路还是“无穷”的。清代纪昀评这一段道:

彦和以通变立论。然求新于俗尚之中,则小智师心,转成纤仄。……故挽其返而求诸古。盖当代之新声既无非滥调,则古人之旧式转属新声。复古而名以通变,盖以此尔。

这番话透彻的说出复古怎样也是通变,解释刘氏的用意最为确切。

刘氏以复古为通变,虽然近于循环论,但确是创见;他针对当时的情形,给指出了一条新路。不过他的意见在当时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影响,他的影响直到唐代才显著。首先以复古号召的是陈子昂,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的叙里劈头便道: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窃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陈伯玉文集》一)

他要将诗还到风雅,还到汉、魏;他作《感遇诗》三十八章,是学阮籍的。卢藏用给他的文集作序,说道:“道丧五百岁而得陈君,……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又说:“至于感激顿挫,微显阐幽,庶几见变化之朕,以接乎天人之际者,则《感遇》之篇存焉。”(《全唐文》二三八)所谓“质文一变”,所谓“变化之朕”,正是《文心·通变》的意思。李白继子昂之后提倡诗“复古道”,他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本事诗·高逸》第三)他的古风第一首论的更详: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玄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李太白集》三)

“大雅久不作”,“正声何微茫”,“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也将“正”“变”对举。所谓“正声”,就是《诗谱序》的“风雅正经”;不过“废兴万变”的“变”,却是“以其人”兼“以其时”,“宪章已沦”也如此。“绮丽”似乎侧重“其人”,侧重诗体的“变”,但也还是“时为之”,所以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诗末说唐代“复玄古”,“贵清真”;“清真”就是《诗品序》所谓“自然”,也就是太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里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集》十一)。“绮丽”是“文胜质”,他要的是“文质相炳焕”,《文心》所谓“斟酌乎质文之间”。他虽然说过“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本事诗·高逸》第三),可是还只作五七言诗,而七言更多;七古和七绝两体且都成立在他手里。他的复古其实是革新,其实也是通变。

韩愈是提倡古文的第一个人。他在《与冯宿论文书》里将“应事”而作的“俗下文字”与“古文”对立(《韩昌黎集》十七);又在《答刘正夫书》里说为文“宜师古圣贤人”(《集》十八)。他所师的古圣贤人,《进学解》列出详目:

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集》十二)

这就是《答李翊书》中所谓“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集》十六)。他“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所谓“通其辞”,便是“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题欧阳生哀辞后》,《集》二十二)。他虽说过要“直似古人”(《与冯宿书》),但“取其句读不类于今”,其实正是“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是自造新语。《旧唐书》一六○本传说得好:

〔愈〕常以为自魏、晋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不复振起矣。故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杼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

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也道:“六经之学,绝而复新;学者有归,大变于文”(《李文公集》十六)。韩愈的复古还只是通变。后来到了宋代,古文已成正宗,所以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说“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东坡先生全集》十七)。在唐为变,在宋却成“正”了。通变而以复古号召,就是利用这种循环论,以便取得正宗的地位。韩愈门下还有个皇甫湜,论文尚奇,更见出“务反近体”,自造新语的师传。他有《答李生第二书》道:

夫谓之奇,则非正矣,然亦无伤于正也。谓之奇,即非常矣;非常者,谓不如常者,谓不如常,乃出常也。无伤于正而出于常,虽尚之亦可也。……夫文者非他……言之华者也。其用在通理而已,固不务奇,然亦无伤于奇也。使文奇而理正,是尤难也。(《皇甫持正文集》四)

“奇正”本是兵家语,《孙子》卷五《势》篇道: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所以“变”有“奇”义,《文选·西京赋》“尽变态乎其中”,薛综注:“变,奇也。”六朝论文,就有“奇变”的话。《宋书》六十九《范晔传·狱中与诸甥侄书》道:“‘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可见皇甫湜尚奇,也不外乎求变。

唐代古文虽一直以复古为通变,诗却从杜甫起多径趋新变,而且“奇变不穷”。杜甫并不卑视齐、梁,而是主张“转益多师”;又颇用心在新兴的律诗上,他要“遣辞必中律”(《桥陵诗》三十韵《杜少陵集详注》三),并且自许“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呈路曹长》,《集》十八)。他“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集》十),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说他“以独造为宗”,是不错的。作诗这样“以独造为宗”的,杜甫以后,得推韩愈。欧阳修《六一诗话》道:

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故其诗曰:“多情怀酒伴,馀事作诗人”(《和席》八十二韵,《集》十)也。然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

“资谈笑,助谐谑”,已经是“独造”了,而《荐士诗》称孟郊“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集》三十二),也是自白,更见出他“独造”的工夫。他虽“以诗为文章末事”,可是狮子搏兔,还是用全力的。杜、韩两家影响宋诗最大。但宋人有说韩诗是“押韵之文”的,有说他“以文为诗”的;似乎他的“独造”比较杜为甚,他是更趋向新变些。杜、韩两家却都并“不自知其变”;得等到宋代才有以他们为变的读者。第一个能察变的人该推苏轼。他《书黄子思诗集后》道:

余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全集》六十七)

又曾说道:

书之美者莫如颜鲁公,然书法之坏自颜始。诗之美者莫如韩文公,然诗格之变自韩始。(《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十七引)

所谓“天成”“自得”“超然”“高风绝尘”,只是自然和浑成的意思,跟书法的“萧散简远,意在笔画之外”相通。苏氏看出李、杜、韩极诗之变,恰如颜、柳“极书之变”一般;但那“高风绝尘”的衰息,他还是在低徊惋惜着的。文体的变是有意的复古的主张,所以他说“复归于正”;诗体的变只是自然的求新的趋向,所以他不免怀古的口吻。后来朱子也论到诗体的变,他《答巩仲至(丰)书(四》)道:

古今之诗凡有三变。盖书传所记,虞、夏以来下及魏、晋,自为一等。自晋、宋间颜、谢以后下及唐初,自为一等。自沈、宋以后定著律诗下及今日,又为一等。然自唐初以前,其为诗者固有高下,而法犹未变。至律诗出而后诗之与法始皆大变,以至今日,益巧益密,而无复古人之风矣。(《朱文公文集》六十四)

所谓“古人之风”,也指的“高风远韵”。但他以“高风远韵”为“根本准则”,便和苏氏有些出入。他说“坡公病李、杜而推韦、柳,盖亦自悔其平时之作而未能自拔者”(《答巩书》三,《集》六十四),就指的《书黄子思诗集后》那一篇里的话。“病李、杜”显然不合苏氏原意;说他“自悔其平时之作”,似乎也出于成见。

不过这种以“高风远韵”为正宗的意见,后来却成了一般的意见。如刘克庄的《韩隐君诗序》道:

后人尽诵读古人书,而下语终不能仿佛风人之万一,余窃惑焉。或古诗出于情性,发必善,今诗出于记问博而已。自杜子美未免此病。(《后村先生大全集》九十四)

又《竹溪诗序》道:

唐文人皆能诗,柳尤高,韩尚非本色。迨本朝则文人多,诗人少。三百年间,虽人各有集,集各有诗,诗各自为体,或尚理致,或负材力,或逞辨博,少者千篇,多至万首,要皆经义策论之有韵者,亦非诗也。(同上)

刘氏对杜、韩两家都有微词。严羽《沧浪诗话》也道: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诗辨》)

所谓“仿佛风人”,所谓“一唱三叹之音”,都就是“高风远韵”。这种意见又是复古的倾向,但也还是为的通变。原来宋诗自黄庭坚以来,有意的求新求变求奇。他指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的法门,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并且说这是“诗人之奇”(《再次韵杨明叔诗》引,《山谷诗内集》十二)。又倡所谓夺胎换骨法,说道:

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冷斋夜话》)

这又是“以故为新”的节目。黄氏开示了这种法门,给后学无穷方便;大家都照他指出的路子“穷力追新”,这就成了江西诗派——惟其有法门可以传授,才能自立宗派。但宗派既成,沿流日久,又不免刘勰说的“龌龊于偏解,矜激乎一致”,“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于是乎从朱子起又有了复古论。这回的复古的理论到了明代实现,所谓“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也造成了一种新风气。

文到六朝成为专科之学。范晔作《后汉书》,创立《文苑列传》,钟嵘定《诗品》,刘勰论《文心》,都在此时。而刘氏更注重文体的代变。《时序》篇开端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接着就从陶唐叙到江左,作一断语:

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

《文心》上篇论列各体,也都详述源流迁变。在前沈约已经论到文体的变,《宋书》六十七《谢灵运传论》中道:

自汉至魏四百馀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工为形似之言,二班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

以下直叙到宋代的颜、谢为止。但刘氏论文,专门名家,详备自然远在沈约之上。他们这些文字却都是我国文学史的开山之作,见出独具手眼。根柢在他们能识变;而这又是跟当时追求“新变”的风气相应的。刘勰以后,论“文变”的便多起来。唐人修六朝史书,多有文苑传或文学传,传各有序或论,皆论“文变”;并且多引《易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二语(《贲卦彖辞》,《周易》三)为论据,正见出六朝以来的风气。文士著作中也有论的,前引卢藏用的《陈子昂集序》末云,“故粗论文变而为之序”,便是一例。这些都是通论历代“文变”;至于专论一代的,似乎从宋祁《唐书》二○一《文艺传序》创始。他说“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王、杨是一变,燕、许是一变,韩愈又是一变。专论诗体的变的也有通论和断代的分别。严羽《沧浪诗话》有《诗体》一篇,辨析历代诗体最细;他分唐诗为“唐初”“盛唐”“大历”“元和”“晚唐”五体,是至今通行的“四唐”说的源头。

“文变”是指诗文体的变;这个“变”是“患凡旧”,是“化而裁之”,是“趣时”。复古也罢,求新也罢,“变”的总是新的;“变”能成体,这新的就是好的,即使未必是更好的。“变则通,通则久”,“变”是可喜的。明白了通变的道理,便不至于一味的隆古贱今,也不至于一味的竞今疏古,便能公平的看历代,各各还给它一副本来面目。分体或分期,就为的看清楚这些个本来面目。唐代的诗比历代盛,也比文盛,所以严氏分体最多。后来论诗体的也特别注重唐代。元时杨士弘选录唐诗,成《唐音》一集,叙目里说唐人选唐诗多载中晚唐人诗,盛唐诗甚少,宋人选唐诗也多载晚唐人诗。他原来也只能读到这些选本,后来才得着人家收藏的许多初唐、盛唐诗,“于是审其音律之正变,而择其精粹,分为‘始音’,‘正音’,‘遗响’,总名曰《唐音》。”他将严氏的五体并为“唐初”,“盛唐”,“中唐”,“晚唐”四体;所谓“中唐”,包括“大历体”“元和体”,是杨氏新立的名目。这样就见得整齐了。唐、宋人选诗侧重中晚唐,正是《文心》所谓“近附而远疏”;杨氏采取严羽的理论,分期精择,便公平得多。他特别注重音律,所以集名《唐音》,又以“音”“响”标目。叙目里道:

夫诗之为道,非惟吟咏情性、流通精神而已,其所以奏之郊、庙,歌之燕、射,求之音律,知其世道,岂偶然哉?

律体新创于唐代,古诗和律诗的分别就在音律上;重音律正是唐诗的面目。杨氏看清楚了这副面目,所以说“审其音律之正变”,又说“求之音律,知其世道”,“世道”就是“时”。“音律之正变”虽“以其时”,更“以其人”、以其诗,所以他的“正音”里有“唐初”和“盛唐”,也有“中唐”和“晚唐”,前二者为一类,后二者又为一类。他说“世次不同,音律高下虽各成家,然体制声响相类”,可见所重在“其人”、其体、其诗。他的“始”“正”之分是“以其人”兼“以其时”;“正”“遗”之分是以其诗、“以其人”兼“以其时”。

明初高棅的《唐诗品汇》承《唐音》而作,《总叙》里说得明白;他也采取严羽的诗论,并见《总叙》中。《总叙》论唐诗的变道:

有唐三百年诗,众体备矣,故有近体、往体长短篇,五七言律、绝句等制。莫不兴于始,成于中,流于变,而陊之于终。至于声律、兴象、文词、理致,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略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殊。

“详而分之”:“贞观、永徽之时”是“初唐之始制”,“神龙以还,洎开元初”是“初唐之渐盛”。“开元、天宝间”是“盛唐之盛”。“大历、贞元中”是“中唐之再盛”。“下洎元和之际”是“晚唐之变”,“降而开成以后”是“晚唐变态之极;而遗风馀韵犹有存者焉”。这是后来所谓“四唐”;初、盛、中、晚各有定限,不仅仅是分体,而且是分期。按这个分期,初唐不包括高祖时代,中唐也太短,还不甚适用。明末沈骐在《诗体明辨》的序里分唐诗为“四大宗”,修正了这两处。后来便照两家所论,限年分期:初唐从高祖武德元年算起,到玄宗开元初,约一百年间(西元六一八至七一三)。盛唐从开元元年到代宗大历初,约五十年间(七一三至七六六)。中唐从大历元年到文宗太和九年,将高氏所谓“晚唐之变”并入,约八十年间(七六六至八三五)。晚唐从文宗开成元年到昭宗天祐三年,约七十年间(八三六至九○六)。至今通行的四唐说便是如此。虽然有人根本反对这个分期,也有人推敲各期的界划,但是四唐说渐渐为一般论诗者所公认,并且流行至今;因为它给人方便,让人更清楚的看见唐诗的种种面目。在我国文学史上,四唐说是唯一的断限的分期;一般论文的人总害怕“支离割剥”,所以尝试这种断限的分期的绝无仅有。从现在看来,这一说实在是一个重要的创始。而这个创始还是以“文变”说为依据。《品汇·总叙》说选诗“校其体裁,分体从类,随类定其品目,因目别其上下,始终正变,各立序论”。品目有九,称为“九格”。初唐是“正始”。盛唐是“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是“接武”。晚唐是“正变”,“馀响”。方外异人等是“旁流”。初、盛、晚各自为“正”,中唐“接武”自然也有其为“正”者。《总叙》又道:

诚使吟咏性情之士观诗以求其人,因人以知其时,因时以辩其文章之高下,词气之盛衰,本乎始以达其终,审其变而归于正,则优游敦厚之教,未必无小补云。

这里以诗为主,因诗及人,因人及时,再因时及诗,跟风雅正变说专“以其时”的大不相同了。“审其变而归于正”一语虽然侧重在“正”,但这个“正”并不是风雅正变的“正”,而是“变之正”,“趣时”的“正”;高氏以为一“时”的诗自有其“正”,他对于“时”是持着平等观的。

论“文变”的人,对于“时”多少持着平等观,但也还不免贵远贱近或“竞今疏古”的偏见;前者如《沧浪诗话》诋抑中晚唐诗,后者如《唐音》不录李、杜、韩三家。明末清初以来,公正不颇的平等观才渐渐出现。顾炎武《日知录》二十一《诗体代降》条云:

《三百》篇之不能不降而《楚辞》,《楚辞》之不能不降而汉、魏,汉、魏之不能不降而六朝,六朝之不能不降而唐,势也。用一代之体,则必似一代之文,而后为合格。

诗文之所以代变,有不得不变者。一代之文沿袭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语。今且千数百年矣,而犹取古人之陈言一一而摹仿之,以是为诗,可乎?故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李、杜之诗所以独高于唐人者,以其未尝不似而未尝似也。知此者“可与言诗也已矣”。

所谓“沿袭已久”,便是《南齐书·文学传论》说的“弥患凡旧”。顾氏能从诗体上确切断定诗有“不得不变”之“势”,是他的独到处;虽然他又说“不能不降”,还不免“伸正而诎变”的意思。至于“未尝不似而未尝似”,该是前引汪琬所谓“变而不失正者”,不过顾氏专就诗体立论罢了。稍后叶燮作《原诗》,论盛衰正变,更见通达明晓。他道:

自有天地以来,古今世运气数,递变迁以相禅。古云,天道十年一变,此理也,亦势也。无事无物不然。宁独诗之一道胶固而不变乎?今就《三百篇》言之,风有正风、有变风,雅有正雅、有变雅。风雅已不能不由正而变,吾夫子亦不能存正而删变也。则后此为风雅之流者,其不能伸正而诎变也明矣。

这里“不能伸正而诎变”,真是一语破的。又道:

诗之为道,未有一日不相续相禅而或息者也。但就一时而论,有盛必有衰;综千古而论,则盛而必至于衰,又必自衰而复盛。非在前者之必居于盛,后者之必居于衰也。(《内篇》)

又道:

且夫风雅之有正有变,其正变系乎时,谓政治风俗之由得而失,由隆而污。此以时言诗,时有变而诗因之。时变而失正,诗变而仍不失其正。故有盛无衰,诗之源也。吾言后代之诗有正有变,其正变系乎诗,谓体格、声调、命意、措辞新故升降之不同。此以诗言时,诗递变而时随之。故有汉、魏、六朝、唐、宋、元、明之互为盛衰,惟变以救正之衰。故递衰递盛,诗之流也。(同上)

他指出诗在“相续相禅”,无日或息,就是说诗老是在“变”;其间“递衰递盛”,不能说在前必盛,在后必衰。而“后代之诗”“正变系乎诗”,系乎体,“诗递变而时随之”,所以当“以诗言时”,跟风雅正变说“以时言诗”不同。他又道:

或曰:“温柔敦厚,诗教也。汉、魏去古未远,此意犹存,后此者不及也。”不知温柔教厚,其意也,所以为体也,措之于用则不同。辞者,其文也,所以为用也,返之于体则不异。汉、魏之辞,有汉、魏之温柔敦厚;唐、宋、元之辞,有唐、宋、元之温柔教厚。……(同上)

这也就是高棅说的“审其变而归于正,则优游敦厚之教未必无小补”,不过更为直截了当罢了。诗体正变说经叶氏这一番阐发而大明。

历来倡复古的都有现成的根据;主求新的却或默而不言,或言而不备。叶氏论诗体正变,第一次给“新变”以系统的理论的基础,值得大书特书。他说“诗之源流本末、正变盛衰,互为循环”,“惟正有渐衰,故变能启盛”:

如建安之诗,正矣,盛矣,相沿久而流于衰。后之人力大者大变,力小者小变。六朝诸诗人间能小变,而不能独开生面。……迨开、宝诸诗人始一大变。……杜甫之诗,包源流,综正变,……巧无不到,力无不举,长盛于千古,不能衰,不可衰者也。……唐诗为八代以来一大变,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愈尝自谓“陈言之务去”。……晚唐诗人亦以陈言为病,但无愈之力,故日趋于尖新纤巧。至于宋,人之心手日益以启,纵横钩致,发挥无馀蕴。……如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而适如其意之所欲出。此韩愈后一大变也,而盛极矣。自后或数十年而一变,或百馀年而一变,或一人独自为变,或数人而共为变,皆变之小者也。其间或有因变而得盛者,然亦不能无因变而益衰者。(同上)

变有小大,“有因变而得盛者”,也有“因变而益衰者”。“伸正而诎变”并非全无理由;只是向来“伸正而诎变”的不加辨别,一笔抹杀,却不合道理。这段话发挥“变”的意义最为详切,真可算得“毫发无遗憾”。叶氏竭力攻击明代的复古派,但又似乎不愿意赞助求新的公安派和竟陵派,因为一个太率,一个太僻。他所以自辟蹊径来论盛衰正变;他的求新的倾向其实还是跟那两派一致的。稍后王士祯倡“神韵”,再后沈德潜倡“格调”,又都以复古为通变。但袁枚接着倡“性灵”,翁方纲接着倡“肌理”,诗又趋向新变。直到“文学革命”而有新诗,真是“变之极”了。新诗以抒情为主,多少合于所谓“高风远韵”,大概可以算得变而“归于正”罢。

叶氏说诗的正变盛衰,“互为循环”;又说“惟正有渐衰,故变能启盛”,就是“循环”的注脚。在前明代王世贞也曾偶然见到这里,他在《艺苑卮言》卷四中道:

衰中有盛,盛中有衰,各含机藏隙。盛者得衰而变之,功在创始;衰者自盛而沿之,弊由趋下。……此虽人力,自是天地间阴阳剥复之妙。

这里论盛衰正和叶氏合拍,而语更详。按这个说法,我们也可以说“变中有正,正中有变”。“变”本来还有“更相生”一义,见于《淮南子·原道》篇高诱注,正可以用在此处。正变相生是“循环”,王世贞的话是一例。但说“循环”的倒不一定相信循环论,照《原诗》所说,这个“环”其实是越来越大的。所以变而成体,就那一体而论,变固然是好的;综所有的体而论,这一变有加富增华之功,又是更好的。向来论“文变”的多说“变”而少说“正”,好像有变而无正似的。其实不然。他们的意思,变不一变,正也非一正;由正而变,变可以成正,但后正跟前正不一样,所谓“措之于用则不同”,“返之于体则不异”;而这个后正又将复变,如此的循环不穷。苏轼说韩愈出而天下之文“复归于正”,高棅说“审其变而归于正”,该都是变而成正的意思。这个“正——变——正”便是“文变”的程式,和德国大哲海格尔“正——反——合”的辩证法颇有相似处;而变总是有道理的,也合于他所说“凡现实的都是有道理的”。“文变”虽然兼诗文体而言,而以《易传》“变”的哲学为依据,但是六朝、隋、唐以至宋代,论“变”的都隐含“正”义,明、清以来,更显举“正”名,足见还是从风雅正变说推衍而出。不过不用来解诗,而用来评诗并指示作诗门径罢了。所以说这是“旁逸斜出”的发展。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