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孔子研究

第九章 孔子政治学说一(德治论)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孔子一贯之道,存于外者为礼,存于内者为仁。故就礼而施为政事,一以德为主。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上)

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礼记·缁衣》)

夫将以德为治,则不可不先修己之德,而后人则而化之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同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同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同上)

上皆言修己身之德为致治之本,故从政者必有君子之德,而后百姓化成。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修己是安人、安百姓之本,盖由身而推之家,由家乃推之国家天下者也。《易·家人彖》曰: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论语·为政》曰: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善言孔子务本之义,以推诸政事者,莫备于《礼记·大学》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

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程子以《大学》为孔氏之遗书。朱子以上一章为经,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文亦经程子考定,凡二百五字,自此以下皆传也。盖《大学》以明德、亲民、止至善为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条目。言孔子德治之条理,莫备于此。惟《大学》究为何人作,学者颇有异说。近世竞尊古本,尤多以程子考定之文为非,然纷纭之辨,非今所亟。要其书出于孔门,殆为可信。盖孔子以家国天下本末一贯,当时儒者承为恒言。《孟子》曰: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

孔子以德治为主,故以法治为非。《左传》晋国铸刑鼎,而孔子论之。《论语》又称“无讼”是也。

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仲尼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晋国之乱制也,若之何以为法?”(《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

治国之要,在为上者自竭尽心力,以图治平,使民深信之,而后政令行也。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同上)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

此言从政者不可不励精以求治如此。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同上)

上亦励精为治之意,惟其辞婉耳。盖为上者既自竭其力,民自信而服之。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同上)

叶公所问,当是为政之效。至于近说远来,而德治之效成矣。孔子又尝比论兵、食、信三者,盖尤重信,信其所以厉行德治之方与。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