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各个社会形态不仅以自己特有的规律彼此分开着,而且以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彼此联系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就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对历史学说来,认真地讨论这个规律,是有重要意义的。

生产力是由劳动群众和生产工具两个因素构成的整体,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劳动群众。劳动群众是人类社会一切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生产力。当然,基本生产力与它当时所能制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总是联结在一起,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联结,决没有徒手的基本生产力。

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中的基本生产力就是生产关系中的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具体说来,就是阶级斗争。进行阶级斗争的生产力有两种。一种是原来的生产力——旧的生产力。它和旧生产关系无论怎样不适合(起初自然有过适合),只能在斗争中削弱旧的生产关系,却不能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奴隶起义不能推翻奴隶制度,农奴、农民起义不能推翻封建制度。中国封建时代曾经发生过大小几百次的农民战争,并不影响封建制度的存在,就是这个缘故。不过,旧的生产关系的削弱,终究有助于新的生产力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它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一种是新的生产力。它从旧生产力里分化和发生出来,由于各种条件的配合,在斗争中逐渐壮大,最后成为推翻旧生产关系的主要力量。马克思说,“在一切生产底诸要素中间,最大的生产力就是革命的阶级本身”。这里说的最大的生产力,是指这种新的生产力。因为只有它能够用革命手段推翻旧生产关系。

新的生产力是在下列四种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一)劳动群众与生产工具的关系,好比兵士与武器的关系。兵士使用石斧木棍,是一种战斗力,改用弓箭钢刀,又是一种战斗力,再改用枪炮,又是一种战斗力。劳动群众使用新的效力高的生产工具,比起使用旧的效力低的生产工具来,可以产生强弱悬殊的生产力,强的生产力也就成为新的生产力。显著的事例是使用机器比使用手工工具,生产力有极大的提高,使用机器的近代产业工人——无产阶级是新的生产力,这种新的生产力,在西欧最早使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虽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变,手工工场的生产关系却被它推翻了。(二)基本生产力不是机械而是有生命的人,人在进行生产时具有或不具有劳动积极性、自动性、热情、兴趣,可以产生强弱悬殊的生产力,强的生产力也就成为新的生产力。显著的事例是奴隶和农奴使用同样的生产工具,或者农奴使用的生产工具比奴隶使用的还差些,但农奴有劳动积极性等等,比起奴隶来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因此,封建主就把奴隶抛弃而宁愿利用农奴。(三)劳动组织的守旧或革新,可以产生强弱悬殊的生产力,强的生产力也就成为新的生产力。显著的事例是手工工场的工人和个体的小手工业者使用同样碎小的、粗陋的生产工具,因为聚集许多工人和许多手工业在同一个地方上,在同一个房间里在一个资本底命令下面,手工工场可以进行较大规模的劳动并节省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等等,生产力便远远超过封建性的手工业,在西欧,手工工场的工人成为消灭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新的生产力。(四)无产阶级不论使用什么机器,高度发展的也好,不很发展甚至陈旧落后的也好,只要它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强烈的革命要求,它比起缺乏政治觉悟和革命要求的无产阶级来,就成为新的生产力。理论一掌握了群众,便立刻成为物质的力量,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无产阶级,能够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其他旧生产关系。显著的事例是:在近代工业落后的俄国,由于俄国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高,因此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工业更是落后,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高,因此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反之,在美英那些工业很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要推翻它们的旧生产关系,尚有待于那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是否产生出足够数量的新的生产力。

依据上述,代表社会诸生产力的是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力所提出的新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性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就是旧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推翻而为适合于新的生产力的新生产关系所代替。新的生产力孕育在旧的生产力里面,受到旧生产关系的阻碍,新的生产力为排除阻碍而惹起了运动,运动酝酿了斗争,最后战胜了旧的生产关系。生产力新旧代谢,继续前进,因而创造了人类的历史。

一种新的生产力,当它还在萌芽状态时,就已经有和它相适合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自然也处于萌芽状态)同时并存着,构成一种新的萌芽状态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力对旧生产关系进行斗争,代表和领导这种斗争的总是新生产关系的体现者的新剥削阶级。至于无产阶级要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情形与过去那些剥削制度的生产关系完全不同。剥削制度的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社会内部生长起来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内,却缺乏任何现成的萌芽,因此,必须经过特别残酷艰苦的阶级斗争,才能推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在“空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样,新的生产力虽然都是革命的,但仍有区别。奴隶阶级、农奴、农民阶级、手工工场的工人本身都不能领导革命,必须接受剥削阶级的领导,替剥削阶级去完成推翻旧生产关系的任务。无产阶级(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本身能够领导革命,能够在革命胜利后创立新的生产关系,所以无产阶级是消灭一切剥削制度的阶级,是消灭阶级(包括本阶级)的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

必须重视基本生产力——劳动群众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斗争、革命),但也必须重视生产水准首先是生产工具对基本生产力的客观限制性。主观能动性所起的作用是,催促总是走在旧生产关系前面的新的生产力能够提早完成革命的任务,建立起适合新生产力的、处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得以顺利地发展起来,旧社会遗留的落后状态迅速地被克服下去(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有可能去彻底克服旧社会遗留的落后状态)。客观限制性所起的作用是,约束任何革命,使它老老实实地遵循客观存在的社会发展规律逐步前进,绝不允许有些微空想获得实现。革命不能自由选定这种或那种生产方式。革命又常使主观能动性发生各种空想,这时候生产工具会通过人来说话,那就是使革命者遭受各种挫折,如果还是不听它的说话,它就会冷酷地使革命归于失败。主观能动性只能在客观限制性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超出范围便是一步也行不通。反之,在客观限制性的范围内不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是一步不能前进。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阶段来进行,决不能用第二阶段的社会主义革命代替第一阶段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原因就在于受着客观的限制。有些国家具备着革命条件,但革命并未到来,就是因为没有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过分夸大了基本生产力的主观能动性,同样也就过分缩小了生产工具的客观限制性,那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生产力。

劳动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一定程度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这就是当时所已经达到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准。依据这个水准,劳动群众才能变更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工具。随着生产工具的变更和发展,劳动群众也变更和发展了。他们的生产经验,他们的劳动技能,他们运用生产工具的本领,也变更和发展了。人推进生产工具,生产工具又推进人,如此循环不息,生产力就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前进。

生产工具的逐步改善,意味着人对自然界的战斗力逐步加强,也意味着剩余劳动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愈来愈多。剩余劳动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就很自然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五种基本生产关系。

原始公社使用石器,不能有什么剩余劳动,生产关系的基础只能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可是,到后来,由于石器的精制,由于金属工具的发明,由于技能、经验的提高,产生了剩余劳动。因此,胜利的部落贵人强迫战败的部落充当奴隶或农奴。奴隶制的特征是生产工作者的奴隶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具,本身同牲畜一样为奴隶主所完全占有。因为虽然有了较原始社会进步的金属工具,但剩余劳动还是很少,不是这样压榨奴隶,就不能发展奴隶制经济。奴隶是人,不是牲畜,在怠工、逃亡、破坏生产工具、起义反抗等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下,奴隶主终于无法维持现状,就是说,得到的剩余劳动远远少于可能得到的剩余劳动,即实际生产品远远低于实际生产力,这样,奴隶主最后只好释放奴隶,使变成农奴,奴隶主自身也就不自觉地逐渐转化成封建主。当然,封建主不会全部抛弃奴隶,封建社会里总要残存着或多或少的奴隶。奴隶制与封建制的交替点在于实际生产力与实际生产品不相称,实际生产力迫使奴隶制非让位给封建制不可(这自然只是一种形式)。这里不必引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的文字来论证,我看,读一读 1956 年 5 月24 日《光明日报》“史学”登载的《高祖刘公讳楷老大人之墓》的碑文和《诫谕诸儿侄》两个文件,就足以说明奴隶制为什么一定要改变为封建制。封建制的特征是生产工作者的农奴、农民,有自己的生产工具(不管怎样粗陋),有自己的经济(不管怎样微小),身体不完全为封建主所有(不管不完全的程度有多大差别)。因为农奴、农民得到了一些人身自由,生产力比奴隶显然提高了,封建社会也就比奴隶社会有较高的发展。到后来,出现手工工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大规模地实行雇佣劳动制,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所有,工人本身完全为工人自己所有,即工人身体有完全自由。在西欧,资本主义取得统治地位以后,手工工场愈益发达,分工愈益细密,每个特殊的劳作被简单化到使用一个简单的器具,在这个基础上,18 世纪末期才出现真正的机器。机器的发明,使得生产力得到空前未有的大发展。生产力因素之一机器无限制地发展着,而生产力另一因素的基本生产力却变得愈来愈穷困,愈来愈丧失自由,成为机器的奴隶。资产阶级尽量发展生产力,实际是尽量发展生产工具来扩大剩余劳动,对无产阶级的穷困是毫不在意的。无产阶级只有坚决进行阶级斗争,推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夺回生产工具和一切生产资料,才是惟一的前途,即社会主义的前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使得生产力合理地无比迅速地发展起来。生产力发展到更高的水平,这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历史上已有的五种基本生产关系,规律地前后出现,显然其中贯穿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经济规律。但是,必须注意:第一,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殊条件(差别性),因之这个共有的经济规律,在表现形式上必然是复杂的曲折的,决不可当作一个简单的公式。马克思早就说过,“历史不是用几个公式来造成的”,何况想用一个公式来造历史。第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要断定某一社会为某种基本生产关系的社会,不是看这个社会有些什么阶级,也不是看这些阶级的人数有多少,而是要看某个阶级是否已经建立起本阶级的政权(政权可有各种形式),统治着这个社会。举例来说,西欧国家早期资产阶级的经历,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构成阶级的阶段,一个是推翻封建统治,把社会造成资产者社会的阶段。只有根据后一阶段,才能断定这个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断定其他各种社会的性质,都得按这个例类推。第三,任何一个旧生产关系——旧统治阶级,一定由于它本身已经腐朽不堪,无法再统治下去,才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因之新的生产力只要壮大到足以推翻那个腐朽物的程度就可以,至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新生产关系取得统治地位以后的事情。历史上四种(原始社会没有政权除外)基本生产关系的社会,开始的时候,生产力都是有待于后来的发展。所以,生产关系走在生产力前面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基本生产关系以外,还有一种局部性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因生产力的变动而发生变动,并不影响基本生产关系的基础,或者是有利于基本生产关系的发展。举例来说,西欧在18 世纪终末和 19 世纪初起那个时期,当时纺纱机已经统治了棉纺工业而织布机还没有完成,不能驱逐手工织布人。这一情形继续到 30 年代,这时机械的织布机出来代替手工织布人的劳动,生产关系因而发生变动。这种情形,每个社会里都存在着,在使用机器的社会里,更为明显而频繁。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斗争,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先进与保守的矛盾)依然存在,依然受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支配。不过,任何变革都不会触动基本生产关系,而是变革局部性的生产关系,使适合生产力,使基本生产关系愈益发展。

生产工具武装了劳动群众,劳动群众依靠武装的逐步发展而逐步加强了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加强,出现了和它相适应的基本的和局部的生产关系。所以,马克思说,“劳动手段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所在的社会关系的指示物”。

但是,如果过分夸大了生产工具的作用,同样也就过分缩小了劳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那就会得出这样的一个公式:生产力等于生产工具。按照这个公式,可以认为有某种生产工具就自然会产生某种基本生产关系的社会,也可以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只能坐待生产力(即生产工具)的发展来解决而不是依靠阶级斗争。用绝对的态度来看生产工具,思想上有可能不自觉地接近“生产力论”,似乎一个新社会代替一个旧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机械的结果,不必经过阶级斗争和革命(当然,谁也不是有意否认阶级斗争)。这种看法,不能使人知道什么是生产力,也就不能知道或者歪曲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意义。

马克思说过,“劳动资料之遗骸,对于研究已经消亡的诸社会经济形态,也正如动物骨骼之遗骸结构,对于研究已消亡的诸种动物之身体组织一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又说“手力的磨坊,就产生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力的磨坊,就产生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两条当然都是对的,但用绝对的态度来看它们,那就会产生不对的了解。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也一样),从各个社会的整体看来,毫无疑问,后一社会的生产工具一定比前一社会要发展得多,这是无待举例作证的事实。马克思说的就是这种事实。不过,马克思并不使人用来判断各个社会的交替点所在(划分古代社会发展阶段起讫于何时)。就依据后一条来说吧。西欧资本主义在机器出现以前,早就推翻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而成为资本主义统治的社会,那时候手力的磨坊依然存在着。马克思指出机器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的开始,并不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单凭手力的磨坊,是不能判断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交替点所在的。同样,不能单凭某种生产工具来判断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交替点所在。因为五种基本生产关系交替点所在的那个时期里,生产工具不能有什么显著的区别,例如最初的铁,比青铜还柔软,欧洲至少在 1066 年,铁器还不能完全代替石器,但封建社会早就代替了奴隶社会。甚至后一社会开始时,生产工具有时还不及前一社会的发展,例如欧洲封建社会开始后约二百年,铁器反不及奴隶社会时期的普遍使用。古人说,“善言古者必验之于今”,今天,如果想用机器来寻找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交替点所在,是完全不可能的。

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里说生产的第二特点时说,“生产之变更和发展,无论何时都是从生产力之变更和发展,首先就是从生产工具之变更和发展而开始。所以,生产力乃生产底最活动的最革命的因素”。这段话同样不可用绝对的态度来了解。本书叙述五种基本生产关系的社会的开始,情形就不完全一样。原始社会由于摸索出铁制工具(欧洲的情形),因而引起社会大变革,出现奴隶社会。这是首先从生产工具之变更和发展而开始的明证。至于封建社会,是由封建主需要新的生产力,即要求生产工作者具有某种在生产中的自动性等等而开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由建造巨大(对细小行业作坊而言)工场手工企业而开始的,生产力确是提高了,但生产工具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变更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产生在巨大机器化工业的国家里,这也是首先从生产工具之变更和发展而开始的明证,但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在工业比较落后的俄国最先建立起来呢?足见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抓住“首先就是从生产工具之变更和发展而开始”这句话,当作简单的公式来判断各个社会交替点所在,事实上是困难的。

判断各个社会(无论已消亡的和现存的)的交替点所在,还得从阶级斗争的成果来着眼。恩格斯说,“随着君士坦丁堡的兴起和罗马的陷落,古代便完结了。中世纪的终结是和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如果体会恩格斯这段话的精神,心知其意,具体地分析具体历史事实,不拘泥于某些公式和历史类比,应该可以求得各个社会的交替点所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最根本的精神,在于劳动群众所进行的斗争。劳动群众一方面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来和自然界作斗争,另方面不断和不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基本的和局部的)作斗争。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斗争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因之人类社会永远向前发展。

应该牢记生产工具的极大重要性,因为生产工具不发展,根本不可能有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更应该牢记“自原始公社土地占有制瓦解之时起,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附记:一部分史学界似乎爱刮长风,拿起笔来绵绵不能自休,使得某些刊物长风成灾。我看,大有刮起短风的必要。“史学”因为篇幅小,是容纳短风的刊物,我愿意在“史学”上写稿来锻炼自己。不幸,这篇稿子写出来,大大超过了半篇万言书,恰好证明我身上长风病未曾消除。如果以后再向“史学”投长稿,希望编辑部给我一剂闭门汤喝,提醒我加紧消除我的长风病。

(原载 1957 年 2 月 28 日《光明日报》)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