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写到梅花的地方很多,有名的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不要说了,在其他地方也还不少,如第五十二回,写宝玉在潇湘馆看到了一盆攒三聚五的单瓣水仙,连连夸好,黛玉笑道:
这是你家的大总管赖大奶奶送薛二姑娘的两盆水仙、两盆腊梅,他送了我一盆水仙,送了云丫头一盆腊梅……
又如第五十回中写贾母欢庆元宵,吃酒时要行一套“春喜上眉梢”的击鼓催花令,这时“席上取了一枝红梅”。
在这两回书中既写到腊梅,又写到红梅,如再算上第五十三回中所写“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一句中,“岁寒三友”的梅花,那连着这三回书中,就都写到梅花了。如果生长在江南,看惯梅花的人,读到第四十九回以后这些回书,如果读的细致些,闭上眼睛多想一想,会发现曹公在写梅花时,有些错乱,为什么红梅开了又开腊梅,腊梅开了又开红梅,“白雪红梅”一回,书中有明文,说是“这才是十月,是头场雪”,而行“春喜上眉梢”的酒令,则在第二年正月十五,前后相差有三个多月之久。这自然就产生了三个疑问:一、梅花不会前后开放三个月之久;二、在江南江浙两地,十月里绝对没有梅花,腊梅于冬至后就陆续开放,红梅是腊尽春回的正月末才开放的,“十月先开岭上梅”的古诗,说的是大庾岭,远在广东,而非江南一带;三、看惯梅花的人都懂得腊梅先开,红梅后开,总是看了腊梅再看红梅。这三种疑问是会自然产生出来的。要解除这些疑问,首先要识破一点:即曹公笔下所写的梅花,有真有假。大体来分,即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访妙玉乞红梅”等等梅花,都可以说是假的,是文人的装点之笔,虽然写的无限妖娆,但书中所反映的却非历史真实,不要说北京没有,即使按照某些南北之争,硬要把大观园说成是南方所有,如袁随园等人,真把大观园搬到南京,也绝无十月中白雪红梅的绝景。相反第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三回书中所写的腊梅、红梅等等,则是历史的,客观的真实了。这不但在时令上、腊月和新正,十分真实,另外这几回书中写的盆梅和折枝梅花,这也是实在的东西。因为北京虽然因冬天寒冷,户外种不活梅花,更不可能有梅树、梅林,但盆梅、折枝梅花那还是很多的,这就是黛玉所说的“两盆腊梅”,和“席上取了一枝红梅”的真实历史背景。《日下旧闻》引逸书明陆启浤《北京岁华记》云:
腊月束梅于盎,匿地下五尺许,更深三尺,用马通然火,使地微温,梅渐放白,用纸笼之,鬻于市。小桃、郁李、迎春皆然。
《光绪顺天府志》记云:
今草桥居人,种花为业如旧,唯梅花无大本,仅置盆中,为几席玩。
《红楼梦》中所写的梅花,不论腊梅也好,红梅也好,总之不外以上两则资料所记,都是花洞里熏出来的盆梅。这种盆梅也有两种,一是真正老梅桩,春、夏、秋三季连盆栽在露天花畦中培养,入冬之后,移入花窖(即老式温室)中,在有火道的塍上熏焙,到腊尽春回之际,便可发花。另一种是接枝盆梅、花农在春季从山中掘来小株山桃花,一般手指粗细,一行行移植花畦中,把枝叶剪去,只留根部两、三寸许,露出地面,然后在一定时候,从老梅桩上剪下两、三根嫩条,嫁接到山桃花根上,入冬移入盆中,将两、三根嫩条蟠曲几转后,用绳扎牢,再送到花窖中熏焙,等到腊鼓催年之际,也能满树发花,十分缤纷。这种盆梅,也正是龚定庵《病梅馆记》所说的那种“病梅”。这种梅花有一个特点,即当年买来开得很好,第二年便开不了几朵,第三年可能一朵也不开了,人们常说“根本”二字,而这种盆梅它“根本”不是梅花啊。康熙时查初白《敬业堂诗集》中有一首题为《盆梅》的五古,是他在腊月中在槐树斜街报国寺、土地庙庙市上买了二盆水仙、梅花后写的,其中有几句道:
无端被巧匠,栽接移根脚。
本是桃寄生,而含梅跗萼。
经冬傍花窖,渐亦喜熏灼。
昨登庙市来,带土入城郭。
千钱买一本,手为解其缚。
……
初白老人买的就是这种嫁接的盆梅。“手为解其缚”,就是把那扎紧蟠曲枝条的绳子解开。在当年土地庙等花市上,这种嫁接的盆梅比起真正梅桩盆梅来,要便宜的多。红白梅花、碧桃都可嫁接,而腊梅则不能嫁接,所以黛玉说的“两盆水仙、两盆腊梅”,这腊梅是真正的梅花。北京大株腊梅栽在大木桶中培植,也可养到七八尺高,不输于南方种在地上的高度,只是限于木桶的范围,无法长成丛生的灌木。三十多年前,曾在鼓楼豆腐池华粹深先生亲戚家中见到过一株八尺多高的大腊梅,摆在后院正房堂屋,看时正是年根腊残之时,一掀帘子,就是一阵甜香拍人眉脸,真是好花。不过奔走于蓟北江南几十年中,也只见过一株这样尤物,更无第二株。大观园中的案头清供,比起这株来,恐怕也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过随便怎么高大,还是不能在户外过冬的。因为北京冬天零下十度左右的天气,要持续一两个月,地表要冻到二尺深。梅花一来根株浅,二来看花时正是地冻时,因此无论如何,梅花不能在户外露天过冬。因之也就没有梅树,更无梅林。也有好事者,想尽一切办法,要在北京种梅花。夏枝巢老人《旧京琐记》中记有一则故事道:
北京梅树无地栽者,以地气冱寒也。城中惟贝勒毓朗园中一株,盖坑地炽炭,作玻璃亭以覆之。城外则惟汤山之园中有之,地属温泉,土脉自暖,余尝于二月中过之,梅十余株与杏花同时开放,惜皆近年补种,无巨本也。
枝巢老人是近代人,当年作为他们弟子的还大有人在,所记贝勒毓朗园中有梅花,自非无稽之谈。这比俞平伯老先生昔时所说的养在亭子中,下面生有火道的“燕梅”还更实际。因为这的的确确是种在户外的梅花,而且十几株,似乎很可作《红楼梦》中梅花的物证了。但仍然不可以,老人说的很清楚,“尝于二月中过之”,“与杏花同时开放”,这花期大约比苏州邓尉山、杭州孤山晚二十来天,而《红楼梦》中所写,却在十月中、下头场雪时开放,这如何可能呢?且看第四十九回原文:
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扑鼻,回头一看,却是妙玉那边栊翠庵中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文章实在写得漂亮,但是事实上却绝对没有这种情况。就算栊翠庵下面,也像贝勒毓朗的园林一样,底下有一股温泉,而花期却仍早了三个月,这个谎是无论如何也圆不上的。何以解释呢?这只能像欣赏王维的“雪里芭蕉”一样,也只能作为美丽的艺术创作来看,美的彩色来看,而绝不能当作信史来刻舟求剑!
附记:
关于北京梅花,近人夏枝巢老人《旧京琐记》中有一则记载,按毓朗,光绪三十四年代那桐为步军统领,其园在西四南缸瓦市路东。四五十年前已荒废,改为木厂。另据《中央公园二十五周纪念册》记中山公园大梅花云:
梅产自江南,多百年老干,而北地以气候关系,率多□梅,花似杏而小,香韵独幽。本于民六、七年间,特择其枝干较大者数株,种于地上,冬日筑花房以避寒雪,于兹已逾二十年矣,枝干横斜,疏瘦高达八九尺,每年春分后始花,清香袭人,亦北地罕见之品。
以上一则,也可作为北京梅花的注释。另据传张丛碧(伯驹)老先生也在北京种过梅花,还为此写过词,只不知后来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