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七、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开始阶段。病入三阴,以虚寒病变为主,太阴病主要表现为足太阴脾的虚寒证。脾赖阳气运化,脾阳充盛,则水谷精微能够得到运化输布,以营养脏腑器官、四肢百骸;若脾阳虚衰,则中阳不运,寒湿不化,即可形成太阴病。

太阴病,有传经而来的,有寒邪直中而成的,亦有因误治伤害脾阳而发病的,其主要临床表现以腹满时痛、食不下、呕吐、下利等症状为主。

三阴为三阳之里,而三阴亦自有表里,故风寒邪气所中,不一定全入于脏,表现为太阴脏病,亦有邪气在经表现为太阴经病的。若既有经证,又见脏证,则为经脏表里俱病。同时,太阴与阳明为表里,“虚则太阴,实则阳明”,故太阴病中,有兼及阳明燥化而出现腹满疼痛拒按的实证,因属太阴转系之邪,所以与阳明承气汤证又不尽相同。

太阴病的治疗,以温中扶阳,运化寒湿为正治之法,至于或汗或下,则为随证施治之法。本篇先论脏病,次论经病,又次为经脏俱病,以示太阴病的重点所在。

(一)太阴病辨证纲要

脾主腹。太阴为病,无论传经而成,或因寒湿直中,或误治损伤脾阳,凡致脾阳不运,寒湿内阻,无不表现为腹胀满;寒凝中州,所以在腹满的同时,还常兼见腹痛,因属虚寒,故疼痛喜温喜按。脾与胃相为表里,寒湿困脾,清阳不升,水谷不化,故见下利;寒湿犯胃,浊阴不降,胃气上逆,故而作吐。脾运不健,胃气呆滞,所以饮食不下。下利本属虚寒,越下利则虚寒越甚,因而上述诸证也就越加重。病属虚寒,治当温补,若误以实治而用苦寒攻下,则寒湿更加凝结,痞塞于胸膈,则见胸下结硬。《伤寒论》在太阴篇首提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正是抓住了太阴病证的主要特点,并以此作为太阴病的辨证纲要。

(二)太阴脏病证治

太阴脏病,即脾虚寒证,其主要临床表现已如上述。三阴病均可见下利,但由于太阴病是脾虚寒,中阳不运,寒湿不化,故其病虽见下利而口却不渴,故《伤寒论》中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寒者温之,虚者补之。太阴虚寒,治当温补,“宜服四逆辈”,即四逆汤一类的温阳祛寒剂,具体地说,可服理中汤以温中散寒,健脾运湿。

理中汤(一名人参汤),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组成。方用人参、炙甘草补脾气之虚,干姜、白术扶中阳以化寒湿之邪。本方既可做丸服,也可用汤剂。服后片刻服热稀粥一碗,腹中由冷转温则病愈;如不温,可继续服药。若下利寒甚,属脾肾双虚的,可再加附子,兼温少阴肾阳。

太阴病有因误治而形成的。如本属太阳病,不发汗反用下法,致使里虚邪陷,转变成为太阴病。此证虽不见吐利,但出现腹满时痛的脾病证候,故亦“属太阴也”。治疗用桂枝加芍药汤,以调和脾家气血,缓解腹痛。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倍用芍药。方用桂枝汤调气血营卫以和中州阴阳,加重芍药用量以和血脉、缓急而止痛。

若腹满疼痛更甚,以致拒按,大便也不通利,即“大实痛者”,说明里虚邪陷不仅转属太阴,而且又累及阳明,既见有可下之实证,则当于上方中再加大黄以泻其实。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即成为桂枝加大黄汤。本方用桂枝加芍药汤调和太阴脾家气血,用大黄泻下阳明胃腑实滞。然太阴病终不免脾虚不足,因此大黄、芍药等苦酸性寒药物应该慎用。如果患者脉弱无力,又见下利之证,虽有大实痛,此方亦不可用。倘若不得已用之,亦宜减少其用量。这是因为脉弱而便利,反映了病人胃气弱而不振,邪气不聚而易动,故治疗时只可缓图而不能峻攻。

脾与胃为表里,太阳病不解而邪内陷,既可转属阳明,亦可内连太阴。若其人小便数多,大便因硬,手足濈然汗出,是转属阳明的标志;若脉浮缓,不得汗出,小便不利,手足自温,身发黄,则为“系在太阴”。太阴为湿土,太阴受邪,热与湿合,湿热郁蒸,可发为黄疸。若小便自利,湿有出路,就不能郁蒸为黄。湿热相搏,至七八日,若见大便硬者,是湿邪化燥,即转属阳明;若不见大便硬,而出现暴烦下利,则是正气振作,邪气欲去之象,虽下利日十余次,终必自止。这是因为肠中有腐秽之物,当脾气恢复,能以逐邪外出的时候则见下利,下利是排除邪气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战汗有相似的意义;一旦邪气去而腐秽尽,下利亦必自然停止。由此可见,太阴病下利,其中有属于正气逐邪外出的,亦不可不知。

太阴病发黄的治法,可参照阳明病篇,属于寒湿发黄,即“阴黄”者,当治以温化;属于湿热发黄,即“阳黄”者,则当治以清利。

(三)太阴经病证治

脾气行于四肢,风又善浸淫四末为病,故太阴中风,证见四肢疼痛得很厉害。四肢为太阴之表,内与太阴脾相合,即“脾主四肢”。若此时其人脉浮,浮主表,是太阴经表受邪,故仍可以桂枝汤发汗;若脉见“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阳微阴涩”,指脉浮取而微,沉取而涩,是邪不盛而正亦不充之象。微、涩之脉,俱为阴脉。若在微涩脉中见有长脉者,则是正气来复,邪气衰退的表现,阴病见阳脉,故曰欲愈。

(四)太阴经脏俱病证治

太阴经脏俱病,是为表里皆寒之证。脏有寒则下利、腹胀满,经有寒故肢体疼痛。经脏表里俱病,治疗当先温里,用四逆汤,里证愈而经表之邪仍不解,再用桂枝汤攻表。太阴经脏俱病,为什么要先温里而后再攻表呢?这是因为太阴脏气不充,外攻无力;若先发汗攻表,必致阳气外泄,里寒反增,只有先温其里而后救其表,才能达到扶正以祛邪,邪却而正安的目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