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禁令

伏陰病,禁與清涼苦寒,與之必死。

經云: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喻嘉言曰:病人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禁助陰泄陽。清涼苦寒,皆助陰泄陽之中,用於陰慘之病,是致邪失正也,故與之必死。

伏陰病,心下滿痛,不可消導,消導必死。(二)

既利且嘔,正氣已奪,難堪再事消克,即心下硬滿而痛,不過厥氣虛結耳。若與消導,是虛而益虛,故死。

伏陰病,轉筋疼痛,神形已奪者,不可砭針。(三)

伏陰為患,不僅奪陽,並亂營血,轉筋疼痛者。血亂筋虛,陰邪乘而搏之也。神形已奪者,氣血傷而面塵肌消也。初治則內服溫中通陽之劑,外用湯熨艾灸之法,取其助陽破陰耳。若砭針之法,泄氣破血,施於陽熱夾穢,內外脹滿之痧症,立見奇功,而施於氣血兩奪之伏陰,則大犯虛虛之弊,安有不死。

伏陰病,神形已奪,未奪,禁與芳香。(四)

伏陰本非脹閉之疾,芳香耗氣,投之有損。

伏陰病,氣奪不語者,與芳香即死。(五)

氣奪不語,較他症內閉不語天淵,氣奪者正氣敗也,當以大劑獨參湯救之。內閉者邪氣實也,當以芳香逐穢,先開其閉。若認此症為閉症,而投芳香,則几几欲息之氣絕矣。

伏陰病後,大便不通者,不可攻下。(六)

病後大便不通有二,一則津液內奪,腸胃枯槁也。一則泄利太過,糟粕未滿也。若投攻下,則將復之正氣,必隨藥而脫。

伏陰病,冷汗自出者,禁酸斂。(七)

此皆陰勝陽衰,不能衛外,致汗隨氣泄也。當以扶陽為是,酸斂止汗,則氣機閉塞,而陰邪益盛。

伏陰病,形肉已奪,小便不通者,不可與滲利。(八)

形肉已奪者,氣血俱敗也。氣血敗則津液竭,五苓等滲利之藥,純陽不化,不但不能通調水道,抑且重奪津液,故不可與。若與暑濕泄利,及傷寒水停少腹比類,則誤矣。

伏陰病,不可過投辛烈。(九)

伏陰之病,固以溫通為主治。惟期恰中病情,不可過當,若辛烈太過,暗耗真陰,陰邪雖退,而陰液已亡,陰亡則陽無所附,浮游變幻,不可復理。如此死者,醫殺之也,可不慎歟。

伏陰病轉筋,不可與木爪,與則邪留。(十)

伏陰以小便通利為愈,木瓜斂陰閉陽,阻澀小便,小便不利,陽氣不和,陽氣不和,則陰邪留而不去。

瘥後

伏陰病新瘥,不得瞑者,宜半夏湯。(一)

《靈樞經》云: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於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蹻盛,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治之奈何,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蓋瞑者目合而寐也,目不合則臥不安。厥氣者,陰邪上逆也。茲伏陰新瘥,陰邪已退矣。而胃氣未和,陽不得入於陰,獨行於外,故目不得瞑,宜遵經方用半夏湯。

半夏湯 亦名半夏秫米湯經 引陽入陰法

半夏(三錢,制) 秫米(六錢,即糯粟米)

千里長流水,揚萬遍,取三杯,葦薪火煎飲一杯,稍益,以知為度,覆杯則瞑,汗出則已,須如法煎則效。

方解 陽氣下交干陰則寐,胃居中焦,為陰陽出入之道路也。胃不和則道路阻,陽氣不得入於陰,而獨行外,故不得瞑。半夏和胃通陰陽,秫米益陰,利大腸,用千里長流水,揚萬遍,葦薪火煎。蓋取急下通關之義。秫米臣半夏,而反倍於半夏者,以大腸為胃之下關,和胃重在利腸耳。陰陽通則營衛和,故覆杯則瞑,汗出則已。

伏陰病,新瘥不欲食,但喜甘飲者,可與養胃湯加芍藥。(二)

病時過服辛燥,暗劫胃陰,較之嘔利所傷者,尤為難復,故瘥後不欲食。不欲食者,胃虛不納穀也。喜甘飲者,土虛津竭也。養胃湯原為養胃潤槁設,此處加芍藥,變為酸甘化陰三劑,則胃陰易復,陰復則胃和,而穀食自進矣。若心下脹痛不欲食者,不在此例。

伏陰病新瘥腹滿者,與桔梗半夏湯。(三)

腹滿有虛有實,皆屬脾病,脾氣不和而為脹滿。經云:腹滿不減者為裡實,當下之。腹滿時減者為裡虛,當溫之。又陽邪內陷,而為脹滿者,則口燥咽乾,陰邪入里。而為脹滿者,則嘔利厥逆。伏陰新瘥而滿者,脾氣虛不能運布津液,凝注而為飲邪也。邪勝正虛,則陰陽不和,清濁相混,而腹滿見焉。法宜分理清濁,則腹滿自除,故與桔梗半夏湯。

桔梗半夏湯 分理清濁法 傳

半夏(二錢,薑製) 陳橘紅(一錢) 茯苓(一錢) 甘草(五分) 桔梗(一錢)

水三杯,加生薑一錢,煎去滓溫服。

方解 凡痰飲之病,悉以二陳為主方,其功在潤脾和胃,理氣化痰耳。本方加桔梗,以桔梗能升能降,佐二陳調和陰陽,分理清濁,則脾虛不能運布津液,為飲為痰而滿者,庶可即除。

病後不欲食,食亦不化,胸腹滿悶者,與異功散。(四)

病後不欲食者,胃氣虛也。食不化者,脾氣虛也。胃虛則不納穀,脾虛則失健運。飲食不化,則氣機壅塞,故胸腹滿悶。法宜健脾養胃,用異功散,勿認實症而進消導。

異功散 健脾養胃法 傳

人參(二錢) 白朮(二錢,薑汁炒) 茯苓(二錢) 甘草(一錢,炙) 陳皮(一錢)

共為粗末,加生薑六分,大棗五枚,水一杯煎服。

方解 四君子湯,中正和平,為健脾養胃之良方也。加陳皮名異功散,以主治氣虛而兼氣滯,取效最捷,則異功之名稱焉。

病後數日先食,後不欲食,心下微痛,按之痛劇者,宜胡米煎。(五)

病後飲食將開,食之過飽,使新復之脾胃,運化不及,而停滯難消,故為是候,異功散鞭長莫及,非所宜也。惟以胡米煎小和之,切勿與消克奪正。

胡米煎 理中行滯法

陳米一勺,薑汁浸透,鍋內炒胡成炭,水一杯煎服。

方解 米稟天地衝和之氣以生,味甘性涼,理脾和胃,陳者尤佳,用薑汁浸透炒胡成炭,則行不傷正,為虛人消滯無上妙方。

病後聲顫無力,語不接續,或懶言,或語聲輕微,無氣以動者,均宜獨參湯。(六)

病時誤投消克,元氣大傷,故病退而見此等虛象。人參得天地精英之氣以生,其氣屬陽,而其體屬陰,與人之氣體合其德,故於人身無所不備。凡氣血大虛者,均宜服之。

病後飲食日增,數日不大便,甚有十數日不行,而腹無所苦者,勿服藥。如投通利,死不終朝。(七)

伏陰嘔利轉筋,大傷營液,腸胃為之乾枯,傳道因而鈍滯。故病後飲食日增,而數日不大便,甚有十數日不行者,猶水涸船停耳。腹中即無所苦,無病可知,飲食日增,則營液日化,遲不數日,營液充足,大便自行矣。故不必服藥,如作實症浪投通利,必致正氣隨藥而脫,死不終朝。

《傷寒》陰病比類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原文一)

(集註)程知曰:言太陰自利,為寒宜溫者也。少陰屬腎水,熱入而耗其水,故自利而渴。太陰屬脾土,寒入而從其濕,則不渴而利,故太陰自利當溫也。

程應旄曰:三陰同屬藏寒,少陰厥陰有渴證,太陰獨無渴證者。以其寒在中焦,總與龍雷之火無涉,少陰中有龍火底寒,甚則龍升,故自利而渴。厥陰中有雷火,故有消渴。太陽一照,雷雨收聲,故發熱則利止,見厥而複利也。魏荔彤曰:自利二字,乃未經誤下誤汗誤吐而成者,故知其臟本有寒也。

理中圓方 經

人參 白朮 甘草(炙) 乾薑(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加減法

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不多者,還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

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

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

寒者用乾薑,足前成四兩半。

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

集解 程應旄曰:陽之動始於溫,溫氣得而穀精運,穀氣升而中氣贍,故名曰理中。實以變理之功,予中焦之陽也。蓋謂陽虛,即中氣失守,膻中無發宣之用,六腑無灑陳之功,猶如釜薪失焰。故下利清穀,上失滋味,五臟凌奪,諸證所由來也。參朮炙草,所以守中州。乾薑辛以溫中,必假之以燃釜薪,而騰陽氣。是以谷入於陰,長氣於陽,上輸華蓋,下攝州都,五臟六腑,皆受氣矣。此理中之旨也。若水寒互勝,即當脾腎雙溫,加之以附子,則命門益而土母溫矣。白朮補脾,得人參則壅氣,故臍下動氣,吐多腹滿皆去朮也。加桂以伐腎邪,加生薑以止嘔也。加附子以消陰也,下多者濕勝也。還用術燥濕也,渴欲飲水津竭也,加朮使飲化津生也。心下悸停水也,加茯苓導水也。腹中痛倍人參,虛痛也。寒者加乾薑,寒甚也。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原文二)

集註 《金鑑》曰:少陰病但欲寐,脈微細,已屬陽為陰困矣。更加以下利,恐陰降極陽下脫也。故君以蔥白,大通其陽而上升,佐以姜附,急勝其陰而緩降,則未脫之陽可復矣。

方有執曰:少陰病而加下利者,不獨在經,而亦在臟,寒甚而陰盛也。治之以乾薑附子者,勝其陰則寒自散也。用蔥白而曰白通者,通其陽則陰自消也。

程知曰:少陰病,謂有脈微細,欲寐證也。少陰下利,陰盛之極,恐致格陽。故用姜附以消陰,蔥白以升陽。通云者,一以溫之。而令陽氣得入,一以發之。而令陰氣易散也。

汪琥曰:腎虛無火,不能主水,故下利,用白通湯者,溫里以散寒也。

白通湯方 經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集解 汪琥曰:此方與四逆湯相類,獨去甘草。蓋驅寒欲其速,辛烈之性,取其驟髮直達下焦,故不欲甘以緩之也,而尤重在蔥白。少陰之陰,天之寒氣以為陰,兩陰合而偏於下利,則與陽氣隔絕不通,姜附之力雖能益陽,不能使真陽之氣必入於陰中。惟蔥白味辛,能通陽氣,令陰得陽而利,庶可愈矣。蓋大辛大熱之藥,不過藉以益人陽氣,非有以通之,令真陽和會,而何以有濟也耶。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原文三)

集解 《金鑑》曰:此承上條詳申其脈,以明病進之義也。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下利當止,今利不止,而轉見厥逆無脈。更增乾嘔而煩者,此陰寒盛極,格陽欲脫之候也。若專以熱藥治寒,寒既甚必反格拒而不入。故於前方中加人尿豬膽之陰,以引陽藥入陰。經曰:逆者從之。此之謂也。無脈者言診之而欲絕也。服湯後更診其脈,若暴出如燭燼焰高故主死,若其脈徐徐微續而出,則是真陽見回,故可生也。故上條所以才見下利,即用白通以治於未形,誠善法也。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 經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豬膽汁(一合)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亦可用。

集解 《金鑑》曰:是方即前白通湯加人尿豬膽汁也。加尿膽者,從其類也。下咽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情且不違,而致大益,則二氣之格拒可調,上下之陰陽可通矣。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原文四)

集註 成無己曰:欲吐不吐心煩者,表邪傳裡也。若腹滿痛則屬太陰,此但欲寐,則知屬少陰。五六日邪傳少陰之時,若自利不渴,寒在中焦,屬太陰也。此自利而渴,為寒在下焦,屬少陰也。腎虛水燥,故渴欲飲水自救,下焦虛寒,故小便色白,下利而渴,小便色白,非裡熱可知矣。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隔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原文五)

按:溫溫當是嗢嗢,嗢嗢者,乃吐飲之狀也。

集註 程知曰:此言少陰,飲吐為腎邪上逆,當溫不當吐也。欲吐不吐,陰邪上逆之證也。若始得病時,邪未深入,其手足但寒而不厥,脈但弦遲而不沉細,則為邪實。胸中寒尚在表,屬於陽分,當吐而不當下,吐者有物,嘔則無物,兩者須辨。若膈上有寒飲,但見乾嘔而不能吐出,則是陰寒上逆,當溫而不當吐也。曰急溫者,明不溫則見厥逆無脈諸變證也。

程應旄曰:寒在胸中,法不可下,而屬實邪,但從吐法,一吐而陽氣得通,吐法便是溫法。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虛寒從下而上阻,留其飲於胸中,究非胸中之病也。直從四逆湯,急溫其下可矣。

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原文六)

集解 《金鑑》曰:此發明上條互詳脈證失於急溫,致變之義也。脈微細沉但欲臥,少陰寒也。當無汗,今反汗出不煩,乃少陰亡陽也。且自欲吐,陰寒之邪上逆,正當急溫。失此不治,因循至五六日,加之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此少陰腎中真陽擾亂外越欲絕之死證,此時即溫之亦無及矣。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原文七)

集註 《金鑑》曰:論中心下有水氣,發熱有汗,煩渴引飲,小便不利者,屬太陽中風,五苓散證也。發熱無汗,乾嘔不渴,小便不利者,屬太陽傷寒,小青龍湯證也。今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下利,陰寒深矣。設小便利,是純寒而無水,乃附子湯證也。今小便不利,或咳或嘔,此為陰寒兼有水氣之證,故水寒之氣外攻於表。則四肢沉重疼痛,內盛於裡,則腹痛自利也。水氣停於上焦胸肺,則咳喘而不能臥,停於中焦胃府,則嘔而或下利,停於下焦膀胱,則小便不利,而或少腹滿。種種諸證,總不外乎陰寒之水,而不用五苓者,以非表熱之飲也,不用小青龍以非表寒之飲也。故惟主以真武湯,溫寒以制水也。

喻昌曰:太陽篇中厥逆筋惕肉瞤而亡陽,用真武矣。茲少陰之水濕上逆,仍用真武以鎮攝之。可見太陽膀胱,與少陰腎,一臟一腑,同為寒水。府邪為陽邪,藉用麻桂為青龍,藏邪為陰邪,藉用附子為真武。

真武湯方 經

茯苓(三兩)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切)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泡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

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

集解 《金鑑》曰:小青龍湯,治表不解有水氣,中外皆寒實之病也。真武湯治表已解有水氣,中外皆寒實之病也。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湯者,賴以鎮水之義也。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腎也。腎為胃關,聚水而從其類者。倘腎中無陽,則脾之樞機雖運,而腎之關門不開,水雖欲行,孰為之主。故水無主制泛溢妄行,而有是證也。用附子之辛熱,壯腎之元陽,而水有所主矣。白朮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薑之辛散,佐附子以補陽溫中,有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滲,佐白朮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藥之酸斂,加於制水主水藥中,一以瀉水,使子盜母虛,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斂陽,使歸根於陰,更無飛越之虞。孰謂寒陰之品無益於陽乎。而昧者不知承製之理,論中誤服青龍發汗亡陽,用此湯者,亦此義也。然下利減芍藥者,以其陽不外散也。加乾薑者,以其溫中勝寒也。水寒傷肺則咳,加細辛乾薑者,散水寒也。加五味子者,收肺氣也。小便利者,去茯苓,以其雖寒,而水不能停也。嘔者去附子倍生薑,以其病非下焦,水停於胃也。所以不須溫腎以行水,只當溫胃以散水,佐生薑者,功能止嘔也。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原文八)

集註 《金鑑》曰:少陰腎也。腎象乎坎,一陽陷於二陰之中,二陰若盛,則一陽必衰,陰邪始得內侵,孤陽因之而外越也。下利清穀,手足厥冷,脈微欲絕,里陰盛極也。身反不惡寒,面色反赤,其外反熱,格陽於外也。故雖有腹痛乾嘔咽痛等症,亦當仿白通湯之法,加蔥於四逆湯中,以消其陰,而復其陽可也。

程應旄曰:熱因寒格,無論腹痛乾嘔咽痛,皆下利中格陽之證。即使利止而脈仍前欲絕不出,亦不得謂裡寒已退,輒妄治其外熱也。須循四逆湯例,消陰弱於下部,但加蔥白宣陽氣於下焦,使陽氣通而脈亦出,始為真愈。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原文九)

集解 《金鑑》曰:少陰吐利,法當逆冷,今不逆冷反發熱者,是陽未衰,故曰不死。若脈不至,雖有外熱恐是假熱,須防陽脫,宜急灸少陰,速通其陽,則脈可復也。

程知曰:前條通脈四逆湯,是裡寒外熱,手足逆冷而脈不至者也。此條用灸法,是裡寒外熱,手足不逆冷。而脈不至者也,少陰動脈在足內踝。

汪琥曰:經云:腎之原出於太谿,灸少陰,當灸太谿二穴,在內踝後跟骨動脈陷中。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原文十)

集註 程應旄曰:溫法原為陰寒而設,故真寒類多假熱。凡陰盛格陽,陰證似陽等,皆少陰蠱惑人耳目處,須從假處勘出真來,方不為之牽制。如吐利而見厥冷,是胃陽衰而腎陰併入也。誰不知為寒者,顧反見煩躁欲死之證以誑之。是皆陽被陰拒,而置身無地,故有此象。吳茱萸湯,挾木力以益火勢,則土得溫而水寒卻矣。

吳茱萸湯方 經

吳茱萸(一升) 人參(三兩) 生薑(一兩)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去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集解 方有執曰:吐則傷陽,利則損陰,厥冷者,陰損而逆也。煩躁者,陽傷而亂也。茱萸辛溫散寒,暖胃而止嘔,人參甘溫益陽,固本而補中,大棗助胃益脾,生薑嘔家聖藥,故四物者,為溫中降逆之所須也。

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原文十一)

集註 張璐曰:此條與上條不殊,何彼可治,而此不可治耶。必是已用溫中不愈,轉加躁煩,故主死耳。

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厥冷者不治。(原文十二)

集註 《金鑑》曰:此互詳上條手足逆冷不治之義也。惡寒身蜷而臥,雖系少陰證,而不至於死。若下利不止,手足逆冷不回,是有陰無陽,即不吐利躁煩,亦不可治也。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燥者死。(原文十三)

集註 《金鑑》曰:此總承上三條,以明不治之死證也,四逆謂四肢逆冷過肘膝而不回也。表陽虛故惡寒也。陰主屈,故蜷臥不伸也。脈不至則生氣已絕,若有煩無躁,是尚有可回之陽。今不煩而躁,則是有陰無陽,故曰死也。

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原文十四)

集註 程應旄曰:少陰病下利陽微可知,乃其脈微而且澀,則不但陽微而陰且竭矣。陽微故陰邪逆上而嘔,陰竭故汗出而勤。努責一法之中,既欲助陽,且欲護陰,則四逆附子輩俱難用矣。惟灸頂上百會穴以溫之,既可代姜附輩之助陽而行上,更可避姜附輩之辛竄而燥下,故下利可止。究於陰血無傷,可見病在少陰,不可以難用溫者,遂棄夫溫也。

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原文十五)

集註 方有執曰:頭眩俗謂昏暈也。諸陽在頭,下利止而頭眩者,陽無依附浮越於外,神氣散亂,故時時自冒也,死可知矣。

張璐曰:人身陰陽相為依附者也。陰亡於下,則諸陽之上聚於頭者,紛然而動,所以頭眩時時自冒,陽脫於上而主死也。可見陽回利止則生,陰盡利止則死矣。

汪琥曰:下利止則病當愈,今者反為死候,非陽回而利止,乃陽脫而利盡也。

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原文十六)

集註 程知曰:腎為生氣之原,息高則真氣散走於胸中,不能復歸於氣海故主死也。

程應旄曰:夫肺主氣,而腎為生氣之源,蓋呼吸之門也,關係人之死生者最鉅。息高者,生氣已絕於下而不復納,故遊息僅呼於上,而無所吸也。死雖成於六七日之後,而機自兆於六七日之前。既值少陰受病,何不豫為固護,豫為堤防,致令真陽渙散而無可復返乎。凡條中首既諄諄禁汗,繼即急急重溫,無非見及此耳。

魏荔彤曰:七日之久,息高氣逆者,與時時自冒,同一上脫也。一眩冒而陽升不返,一息高而氣根已刈,同一理而分見其證者也。故仲景俱以死期之。

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原文十七)

集註 《金鑑》曰:少陰病惡寒厥冷下利不止者。陰寒盛也。今下利能自止,手足能自溫,雖惡寒蜷臥,乃陰退陽回之兆,故曰可治。

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原文十八)

集註 《金鑑》曰:少陰病惡寒而蜷,陰寒證也。若時自煩欲去衣被者,此陽回陰退之徵,故曰可治。

《金匱》陰病比類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原文一)

集註 《金鑑》曰:嘔而心煩,心中懊憹,內熱之嘔也。今嘔而脈弱,正氣虛也。小便複利,中寒盛也。身有微熱,而復見厥,曰難治者。此為寒盛格熱於外,非嘔而發熱者比。故以四逆湯,勝陰回陽也。

尤在涇曰:脈弱便利而厥,為內虛,且寒之候,則嘔非火邪,而是陰氣之上逆,熱非實邪,而是陽氣之外越矣。故以四逆湯,救陽驅陰為主。然陰方上衝,而陽且外走,其離決之勢,有未可即為順接者,故曰難治,或曰嘔與身熱為邪實,厥利脈弱為正虛,虛實互見,故曰難治。四逆湯,舍其標而治其本也,亦通。

高世棟曰:嘔者水去寒猶在上,小便當少。今複利者,寒亦在下也。脈弱者,氣衰於內。身微熱者,格陽於外嘔證如是,則上下寒而內外虛。若見手足逆冷而厥者,則表裡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故為難治,四逆湯主之。

生附子壯火回陽以治厥,乾薑溫脾暖胃以治嘔,甘草安中,調上下以治內外也。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原文二)

集註 尤在涇曰:寒邪搏飲,結於胸中而不得出,則氣之呼吸往來,出入升降者。阻矣,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皆寒飲與氣相搏,互擊之證也。且飲水邪也,心陽藏也。以水邪而逼處心藏,欲卻不能,欲受不可,則徹心中憒憒然無奈也。生薑半夏湯,即小半夏湯而生薑用汁,則降逆之力少,而散結之力多,乃正治飲氣相搏欲出不出者之良法也。

沈明宗曰: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誠不是喘,不是嘔,不是噦也。徹者通也。竟是通心中憒憒然無奈,即泛泛噁心之義也。

生薑半夏湯方 經

半夏(半升) 生薑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薑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後服,不止再煎,服如前法。

集解 李彣曰:生薑、半夏辛溫之氣,足以散水飲而舒陽氣,然待小冷服者,恐寒飲固結於中,拒熱藥而不納,反致嘔逆。今熱藥冷飲,下嗌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內經》之旨也。此方與前半夏乾薑湯略同,但前溫中氣,故用乾薑,此散停飲,故用生薑。前因嘔吐上逆,頓服之則藥力猛峻,足以止逆降氣,嘔吐立除。此心中無奈,寒飲內結,難以猝消,故分四服,使胸中邪氣徐徐散也。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原文三)

集註 尤在涇曰:下利厥冷無脈,陰亡而陽亦絕矣。灸之所以引既絕之陽乃厥不回,脈不還,而反微喘。殘陽上奔,大氣下脫故死。下利為土負水勝之病。少陰負趺陽者,水負而土勝也。故曰順。

《金鑑》曰:下利手足厥冷脈絕無者,有陰無陽之脈證也。雖用理中四逆輩,恐其緩不及事。急灸臍下,以通其陽,若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手足不溫,反微喘,陽氣上脫也,故死。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原文四)

集註 喻嘉言曰:下利脈沉遲,面少赤,身微熱者。陰盛而格陽,在上在外也。若其人陽尚有根,其格出者,終必復返。陽返而陰未肯降,必鬱冒,少頃然後陽勝而陰出為汗,陰出為汗,陰邪乃解,自不下利矣。陽入陰出,儼有龍戰於野,其血玄黃之象,病人能無微厥乎。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原文五)

集註 喻嘉言曰:脈絕不惟無其陽,亦無其陰,陽氣破散,豈得陰氣不消亡乎。晬時還,乃脈之伏者復出耳。脈豈有一息之不續也乎。仲景用灸法,止所以通陽氣,而觀其脈之絕與伏耳,故其方即名通脈四逆湯,服後利止。而脈仍不出,是藥已大應,其非脈絕可知,又加人參以補其亡血,斯脈自出矣。成法具在,宜究心焉。

轉筋之為病,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者,雞屎白散主之。(原文六)

集註 尤在涇曰:肝主筋,上應風氣,肝病生風,則為轉筋。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經云:諸暴強直,皆屬於風也。轉筋入腹者,脾土虛而肝木乘之也,雞為木音,其屎反利脾氣,故取治是病,且以類相求,則尤易入也。

《金鑑》曰:臂同背,古通用,臂腳直,謂足背強直,不能屈伸,是轉筋之證也。脈上下行,謂超超長直,微弦不和,是轉筋之脈也。中寒之人,外寒盛,則手中拘急轉筋,痛不能忍,甚者入腹,則牽連少腹拘急而痛也。主之雞屎白散,以治風寒痹氣之在筋也。

雞屎白散 經

雞屎白

上一味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溫服。

救小兒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原文七)

狗屎一丸,絞汁灌之。無濕者,水煮乾者取汁。

集解 《金鑑》曰:凡屎皆發陽氣,用狗屎,亦取發陽氣也。

傷寒霍亂比類

問曰:治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原文一)

集註 成無己曰:三焦者,水穀之道路,邪在上焦則吐而不利,在下焦則利而不吐,在中焦必既吐且利。以飲食不節,寒熱不調,清濁相干,陰陽乖隔而成霍亂。輕者只曰吐瀉,重者揮霍撩亂,故曰霍亂。

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自吐下又利止,復更發熱也。(原文二)

集註 方有執曰: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外感吐利內傷也。上以病名求病證,此以病證實病名,反復詳明之意。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原文三)

集註 方有執曰:霍亂熱多欲飲水者,陽邪盛也。寒多不用水者,陰邪盛也。五苓散者,水行則熱瀉,是以兩解之謂也,理治也。料理之謂,中里也。里陰之謂,參朮之甘溫里也。甘草甘平和中也,乾薑辛熱散寒也。

沈明宗曰:此言霍亂,須分寒熱而治也。頭痛發熱身疼痛者,風寒傷於表也。外風而挾內熱飲食,以致吐利,必欲飲水,當以五苓散,兩解表裡,使邪從汗出,里邪則從小便而去。不欲飲水者,寒多無熱,胃陽氣虛,當以理中丸溫中散寒為主,此以表裡寒熱辨證治病也。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原文四)

集註 方有執曰:吐利止里和也。身痛表退而新虛也。消息猶有斟酌也。桂枝湯固衛以和表也。小和言少少與服,不過度之意也。

張錫銘曰:本經凡言小和微和者,謂微邪而毋用大攻也。

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原文五)

集註 成無己曰:吐利亡津液,則小便當少,小便複利,而大汗出,津液不禁,陽氣大虛也。脈微為亡陽,若無外熱,但內寒下利清穀,為純陰證,此以外熱為陽未絕猶可與四逆湯救之。

吳人駒曰:既吐且利,而大汗出,則泄路盡開,而小便又複利。云複利者,反不欲其利,而為收藏之地也。下利清穀,內寒外熱,且脈微欲絕,一線之微陽挽回,誠為不易,四逆之施,詎可緩乎。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原文六)

集註 程知曰:吐利而復汗出,陽氣幾於走失矣。發熱惡寒,為陽未盡亡,四肢拘急,手足厥冷,不得不用四逆,以助陽退陰也。又按少陰證云,惡寒身蜷而利,手足厥冷者不治。又云:下利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此之吐利汗出,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而用四逆治之者,以有發熱一證也。發熱為陽未盡亡,猶是病人生機。故經又云: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

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原文七)

集註 《金鑑》曰:霍亂吐下已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脈微欲絕者,乃中寒盛極,阻膈陽氣不達於四肢也。宜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從陰以通陽也。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原文八)

集註 鄭重光曰:吐利發汗,脈平陰退陽回,乃有此象。猶以新虛不勝穀氣,而致小煩。蓋霍亂吐利晬時,不可便與飲食,以胃氣逆反,倉廩未固,不可便置米穀耳。

張錫銘曰:霍亂一病,夏秋最多,是風寒暑濕之邪中人,皆能病霍亂,非止一寒邪也。若吐利過甚,損傷中焦之氣,以致陰陽間隔,手足厥冷,脈微欲絕。不多飲水者,無分寒暑,皆宜四逆理中治之。蓋邪盛而正實者,當瀉其邪。邪盛而正衰者,宜扶其正。況夏月之時,陽氣浮於外,陰氣伏於內,復以冷風寒其形,冷冰寒其胃,內外皆寒,風暑之邪,未有不乘虛入於陰經者。所以夏月,只有陰證,而無傷寒,今人患暑證死,而手足指甲皆青者陰證也。古人以大順散治暑,良有以也。

舌鑑图

图片下载地址

以上二十五式,專為伏陰病繪。然兼症則變,難於拘定。茲略舉其概,俾臨診有權,不致生死相混。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