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
本篇共有条文四十一条,载方一十九首,附方一首。篇中从第一条至第十五条,皆有论而无方,重点论述了痰饮的分类,证候特点,以及治疗原则等,故可目之为本篇的总论。从第十六条至第三十二条,基本上是有论有方,针对痰、悬、溢、支、留诸饮进行了辨证论治,并指出了痰饮病的脉诊和预后,故可目之为本篇的各论。本篇论证精彩,铮铮有声,是古今治痰饮病的绝唱。
1.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词解】
痰饮:是指狭义的痰饮,为四饮之一。痰饮又称淡饮,形容清稀流动之状。
悬饮:是指水饮留于胁下,如同悬挂之物而不上不下,偏于一侧。
溢饮:是指水饮泛溢于外。
支饮:是指水饮结于心下两边,如树枝旁出,又解为支撑上逆之状。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痰饮病分类。由于水饮停留的部位不同和主证不同,所以又分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类型。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饮非痰,乃实有形之水也。其所因不同,所居不同,故有痰、悬、溢、支之分。悬者如物空悬,悬于膈上而不下也;溢者如水旁积,满盈而偏溢支体也;支者如果在枝,偏旁而不正中也。痰饮者,亦即饮与涎相杂,久留不去者,其间或凝或不凝,凝者为痰,不凝者为饮也。”
《医宗金鉴》:“夫饮有四,而此独以痰饮名。总之,水积阴或为饮,饮凝阳或为痰,则分而言之,饮有四,合而言之,总为痰饮而已。”
2.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词解】
素盛今瘦:指未病之前,身体丰满,已病之后,则身体消瘦。
沥沥有声:水饮在肠内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同“漉漉有声”。
咳逆倚息:指咳嗽气逆不得平卧,只能倚物坐息。
【诠解】
本条是论述四饮的病机和主证。痰饮病是由于脾胃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肺气不能敷布津液,而使饮食精微变成痰饮,若下流肠间,所以沥沥有声可闻。饮食精微化为痰饮,不得充养肢体,所以日见消瘦。
悬饮病是由于水饮形成以后,停留积聚在胁下,气机升降不利,所以咳唾时牵引胁肋疼痛。
溢饮是由于水饮形成之后,停积于内,泛溢于四肢体表,故身体疼痛而沉重。水邪郁滞,表闭不开,故不汗出。
支饮是水饮停留在心下的胸膈,水气凌肺,气失宣降,而咳逆倚息,不能平卧,气逆于上,饮停不化,故形如水肿。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水性下走,而高原之水流入于川,川入于海。塞其川,则洪水泛溢,而人之饮水亦若是。《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今所饮之水,或因脾土壅塞而不行,或因肺气涩滞而不通,以致流溢,随处停积。水入肠间者,大肠属金主气,小肠属火,水与火气相搏,气火皆动,故水入不得,流走肠间,沥沥有声,是名痰饮。然肠胃与肌肤合,素受水谷之气,长养而肥盛,今为水所病,故肌肉消瘦也。水入胁下者,属足少阳经,少阳经脉从缺盆下胸中,循胁里,过季胁之部分,其经多气属相火,今为水所积,其气不利,从火上逆胸中,遂为咳唾,吊引胁下痛,是名悬饮。水泛溢于表,表阳也,流入四肢者,四肢为诸阳之本,十二经脉之所起,水至其处,若不胜其表之阳,则水散当为汗出,今不汗,是阳不胜水,反被阻碍经脉荣卫之行,故身体疼重,是名溢饮。水流入肠间,宗气不利,阳不得升,阴不得降,呼吸之息,与水迎逆于其间,遂作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荣卫皆不利,故形如肿也,是名支饮。”
3.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词解】
水在心:水,是指水饮。在心,是指水饮影响于心。
心下坚筑:是指心下痞坚,而又筑筑惕惕,悸动不安。
【诠解】
本条是论述水饮影响于心的辨证。水饮形成之后,停于心下,聚而动荡,上凌于心,内搏阳气,故心下坚筑。饮邪遏阻心阳,宗气滞而不畅,故见短气。阴寒凝聚,水饮内停,故恶水,不欲饮。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心主火,水逼之,故气收而筑,如相攻然。坚者,凝阴之象。短气,心气抑而宗气弱,则呼气自短也。恶水不欲饮,水本为火仇,水多则恶益增矣。”
4.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诠解】
本条是论述水饮影响于肺的辨证。水饮形成之后,饮邪射肺,肺气激动水饮,水随气泛,故上吐涎沫。由于多吐涎沫,耗损津液,故又口干欲饮。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吐涎沫者,气火相激,而水从气泛也,欲饮水者,水独聚肺,而诸经失溉也。”
5.水在脾,少气身重。
【诠解】
本条是论述水饮影响于脾的辨证。水饮形成之后,饮邪困脾,中阳不运,湿浊不化,停于肢体,故身重。脾不运化,则气血不足,故少气倦怠。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脾主肌肉,且恶湿,得水气则濡滞而重,脾精不运,则中气不足,而倦怠少气矣。”
6.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词解】
支满:支撑胀满。
【诠解】
本条是论述水饮影响于肝的辨证。水饮形成之后,饮邪壅塞于肝,肝络不畅,故胁下支撑胀满,嚏时引胁内痛。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肝脉布胁肋,水在肝,故胁下支满,支满犹偏满也。嚏出于肺,而肝脉上注肺,故嚏时则相引而痛也。”
7.水在肾,心下悸。
【诠解】
本条论述水饮影响于肾的辨证。水饮形成之后,饮邪犯肾,肾不主水,水饮上逆,水气凌心,故心下悸动。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心属火而宅神,畏水者也。今火在肾,肾水愈盛,上乘于心,火气内郁,神灵不安,故作悸动,筑筑然惧也。”
8.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水大。
【诠解】
本条是论述留饮的辨证。水饮形成之后,饮邪留于心下,困阻心阳,则使阳气不布,不能温暖背部的心俞,故病人背寒冷如水大。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心之俞出于背,背阳也。心有留饮,则火气不行,惟是寒饮注其俞,出于背。寒冷如掌大,论其俞之处,明其背之非尽寒也。”
9.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
【诠解】
本条是论述留饮的辨证。饮成之后,若留于胁下,肝络闭阻,壅塞不通,阻碍阴阳升降之机,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之时,气满更甚,故咳嗽则胁痛加重。
【选注】
《金匮要略直解》:“缺盆者,五脏六腑之道,故饮留于胁下,而痛上引缺盆。引缺盆则咳嗽,咳嗽则痛引胁下而转甚,此属悬饮。”
10.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诠解】
本条论述胸中留饮的两种变化。水饮停留在胸中,压抑肺气,故其人短气。肺气不利,气不布津,故又口渴。
饮邪留于胸中,渐渐增多,又流于四肢,而使关节气血痹着不通,则四肢历节疼痛。凡有留饮,必滞于气,故其脉沉。沉脉主气郁,又主水结,故可一脉两断。
【选注】
《金匮要略悬解》:“饮阻窍隧,肺无降路,津液凝滞,故短气而渴。湿流关节,故四肢关节烦痛,此饮之自胸膈而流四肢者,所谓溢饮也。”
11.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剧,必有伏饮。
【词解】
目泣自出:指痰喘剧咳,气逆而甚,则使眼泪自出。
振振身剧:形容咳时身体努动振振而摇,坐立不稳之状。
伏饮:水饮潜伏于内,而有巢囊,不易治愈。
【诠解】
本条是论述膈上伏饮的辨证。膈上有伏饮,又外感风寒,闭塞肺气,则使伏饮加重,饮邪射肺,故胸肺胀满,喘息咳嗽,呕吐痰涎,咳喘胀满,肺气不胜其扰,则目泣自出。风寒束于外,水饮动于中,阳气不得宣通,故发热恶寒,背痛腰疼,身体振振动而剧。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饮留而不去,谓之留饮。伏而难攻,谓之伏饮。膈上伏饮之病,时见痰满喘咳,病根已伏其中,一值外邪暴中,其内饮与外邪相援,一时吐露迅发,则以外邪之为寒热,背痛,腰疼;激出内饮之痰满喘咳大作,以致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堵剧,因以断之曰,必有伏饮。俗谓哮喘,即是此证。”
12.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喜虚;脉偏弦者饮也。
【词解】
脉双弦:是指两手寸口脉俱弦。
偏弦:是指一手寸口脉弦。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痰饮的病因和辨证。由于食少饮多,水液内停,聚而为饮,水饮上逆于肺,故轻微者,仅见短气。重者暴发喘满。水饮重者,停于心下,上凌于心,故心悸。痰饮之邪多停留于一处,故常见一侧脉弦。脉双弦者,阴气盛也,为寒疝之疾。又往往由于大下之后,脾胃虚寒,导致全身虚寒,则脉双弦。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饮水过多,水溢入肺者,则为喘满,水停心下者,甚则水气凌心而悸,微则气被饮抑而短也。双弦者,两手皆弦,寒气周体也。偏弦者,一手独弦,饮气偏注也。”
13.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诠解】
本条是论述肺饮的辨证。由于肺气不化,不能通调水道,水饮之邪上停于肺,肺气受阻而不利,故但苦喘短气。肾阳尚能温和,又无风寒外束,仅有肺中微饮,故脉来不弦。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脉弦为水为饮,今肺饮而曰不弦,何也?水积则弦,未积则不弦,非谓肺饮尽不弦也。此言饮未积,犹得害其阳,虽不为他病,亦适成其苦喘短气也。”
《金匮要略心典》:“肺饮,饮之在肺中者,五脏独有肺饮,以其虚而能受也,肺主气而司呼吸,苦喘短气,肺病已著,脉虽不弦,可以知其有饮矣。”
14.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词解】
脉平:谓平和之脉。
【诠解】
本条是论述支饮的辨证。支饮轻证,未伤脉络,故其脉平。饮邪支撑,上附于肺,肺气不能宣降,故短气,喘而不能卧。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脉平当无病,何以有病而反平也,正与不弦意同,明其虽有支饮,而饮尚不留伏,不停积,以其在上焦,未及胸中,不伤经脉,故脉平,然碍其阴阳升降,故喘不能卧短气耳。”
【诠解】
15.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本条是论述痰饮病的治疗大法。痰饮的形成,是由于胃虚,不能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虚不能散精,上归于肺;肺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阳虚弱,不能化气行水。水精不能四布,水湿停留,积为水饮。水饮多在肺、脾、肾所虚之处,停留为患。总之,人体内水液流行因虚而停,因寒而凝,聚成痰饮,病变多端。治宜温药和之,温药可化水饮为气,可使水气流行,水饮消散,津液布达,以致和平。用温药暖脾胃,可以运化;温暖肺气,可以通调水道;温暖肾阳,可以化气,则水液按其常度流行,不停不聚,痰饮无由而生。
痰饮病为阳不化阴,本虚标实之病。若久用温补,则滞腻而不去;若久用燥热,则结而不散;若久用寒凉,则饮凝越多;若久用泻下,水饮虽可暂去,而脏腑亦虚,导致饮去而复聚。故痰饮病的重要治疗大法,是当以温药和之。至于寒凉补泻等法,可暂用一时,实非长久之计。仲景提出治以温药和之的原则,治缓而力专,正邪兼顾,是耐人寻味的。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痰饮由水停也,得寒则聚,得温则行,况水从乎气,温药能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言和之,则不耑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亦概其义例于温药之中,方谓之和之,而不可谓补之益之也。盖痰饮之邪,因虚而成,而痰亦实物,必可有开导,总不出温药和之四字,其法尽矣。”
《金匮悬解》:“痰饮水寒土湿,火凉金寒,精气堙郁所作,当以温药和之,寒消湿化,自然涣解。盖土不得火,湿气滋生,此痰饮化生之原也。土湿则土不生金,痰凝于心胸,下不制水,饮聚于肠胃,肺冷故气不化,水熏蒸而为痰,肾寒故水不化气,停瘀而为饮,是以当温也。”
16.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痰饮的证治。由于心胸之阳气不振,不能温化水饮,而脾胃虚弱,又不能运化水湿,痰饮之邪留于心下不去,所以胸胁支满。饮邪上犯,清阳不升,所以头目眩晕。
治以苓桂术甘汤,温阳化气,健脾利水。方中桂枝温阳,化气行水;白术健脾运湿;甘草和中益气;茯苓淡渗利水,通畅三焦。本方温暖心脾之阳,以化水饮之邪,是用温药治饮的代表方。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此痰饮之在胃,而痞塞阻碍及于胸胁,甚至支系亦苦满,而上下气行愈不能利,清阳之气不通,眩晕随之矣。此虽痰饮之邪未尝离胃,而病气所侵,已如斯矣。主之以苓桂术甘汤,燥土升阳,导水补胃,化痰驱饮之第一法也。胃寒痰生,胃暖则痰消也。脾湿饮留,胃燥则饮祛也。可以得此方之大义用之诸饮,亦无不行矣。”
【病案举例】
陈某,女,65岁。素有痰嗽旧疾,饱食后与人垢詈不胜,眴然而踣,不省人事,抬至家中,更医多人,迄未得效……1979年9月10日初诊,病者面色黯青,昏不知人,时太息,胸腹膨隆,哕声频频,唇部动不息,牙关微紧,脉细弦若丝,启口视舌,舌苔腻,质暗红,此为痰浊食积滞塞中脘为恙也。
俾用瓜蒂散1.4克、麝香0.15克调匀灌服,越二时许,吐出酸腐积食,杂以大量痰涎,泄下痰沫甚夥。翌日二诊时,人事已清,且能啜粥。觉气短,心悸而喘,起坐则头眩欲仆。脉细弦,苔腻而斑剥。盖吐后脾胃气伤,健运失职,水湿内停,上冲为眩,凌心则悸,冲肺作喘。治以扶阳涤饮法:
茯苓30克,桂枝15克,白术12克,甘草10克,六剂而安。
(摘自《中医杂志》1981,12:21)
17.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方见妇人杂病中。
【词解】
微饮:是指轻微的痰饮。
【诠解】
本条论述痰饮病的辨证论治。由于阳虚而不能化气行水,心脾气弱,不能运化水湿,而使微饮内留,妨碍升降之机,所以常有短气之证。用苓桂术甘汤,温化中焦,使水邪从小便排出。若为肾阳虚弱,不能温阳化气,小腹拘急不仁,而小便不利,或见畏寒肢冷,用肾气丸温养肾气,以助气化,而利水消饮。痰饮的由来多是肺、脾、肾的气化不及所致,然治疗方法,应有侧重。苓桂术甘汤是侧重于脾,而肾气丸则是侧重于肾。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气为饮抑则短,欲引其气,必蠲其饮。饮,水类也,治水必自小便去之,苓桂术甘盖土气以行水,肾气丸养阳气以化阴,虽所主不同,而利小便则一也。”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有饮者,必短气,诚以水化则为气,水不化则气不生,故呼出之气短也;水停则阻气,水不化则气不降,故吸气短也。水饮重者,则兼有咳满等证;若但短气而不兼咳满等证者,为饮未透,但有微饮而已。凡水饮皆当利小便,此短气也,尤属水停不化,亟当从小便而利去之也。”
18.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 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无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词解】
欲自利:病人未经攻下而欲要下利。
利反快:是指下利之后,病人感觉症状轻快。
【诠解】
本条论述留饮的证治。留饮,指饮邪留于心下不解,饮留则气滞而脉道不利,故脉则伏。若正气拒饮欲从下去,故其人欲自利,因利则心下坚满而反快,可知饮有下解之势。但留饮已有巢穴可据,不能得下即去,故又心下续坚满。治宜因势利导,采通因通用之法,以甘遂半夏汤泻下而除。方中甘遂攻逐水饮,通利二便;半夏散结除痰;芍药敛阴液,去水气;白蜜、甘草缓中解毒,安中和胃。甘草与甘遂相反,合而用之,可增加攻逐水饮的功效。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病者脉伏,为水邪所压混,气血不能通,故脉反伏而不见也。其人欲自利,利反快,水流湿而就下,以下为暂泄其势,故暂安适也。然旋利而心下续坚满,此水邪有根蒂以维系之,不可以顺其下利之势而为削减也,故曰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盖阴之气立其基,水饮之邪成其穴,非开破导利之不可也。主之以甘遂半夏汤,甘遂以驱邪为义,半夏以开破为功,而俱兼燥土益阳之治;佐以芍药收阴,甘草益胃,更用蜜半升和药汁,引入阴分,阴邪留伏之处而经理之,八合顿服之,求其一泄无余也。”
19.脉浮而细滑,伤饮。
【词解】
伤饮:指被饮所伤。
【诠解】
本条论初伤于饮的脉象。此证因外证未解,若饮水过多,水气不行,在中则心下必悸;在下小便不利,必苦里急。脉浮主表有邪,细而滑则主内伤于饮。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脉浮而细,即弦也,兼滑,饮中有痰也,此痰饮之脉也,但在胃不浮矣,浮不在胃也。”
《金匮要略心典》:“伤饮过多也,气资于饮,饮多反伤气,故脉浮而细滑,则饮之微也。”
20.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诠解】
本条论述寒饮冬夏难治之脉。由于寒饮内停,故脉弦。寒饮久郁,郁阳化热,故脉数;冬季寒冷,饮邪加重,欲温其寒,不利于热;夏季炎热,郁热加重,欲清其热,不利于饮。故曰:冬夏难治。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脉数弦者,当下其寒,可知弦数之脉,为阳中有阴,故曰有寒饮。病既阳中有阴,值大寒大热,病气复因时令而变,东垣所谓复病也。复病深而易感,故曰冬夏难治。”
《金匮要略心典》:“脉弦数而有寒饮,则病与脉相左,魏氏所谓饮自寒而挟自热是也。夫相左者,必相持。冬则时寒助饮,欲以热攻,则脉数必甚;夏则时热助脉,欲以寒治,则寒饮为碍,故曰难治。”
21.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词解】
内痛:指胁内疼痛。
【诠解】
本条论述悬饮的脉证。悬饮结在胁下,胁主里,故脉沉,弦主饮,故脉沉而弦。悬饮在胁,困郁脉络,故胁内有牵引性疼痛。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脉沉病在里也,凡弦者为痛,为饮,为癖。悬饮结积,在内作痛,故脉见沉弦。”
22.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之后,糜粥自养。
【诠解】
本条论述悬饮的治法。饮邪结实,僻于胁下,故用十枣汤破结逐水。方中大戟泻脏腑水湿;芫花散水饮结聚;甘遂泻经络水湿;大枣十枚,调和诸药,缓解药毒,使峻下之后不伤正气。大戟、芫花、甘遂三药为末,每服2~3克,一日一次,清晨空腹,浓煎枣汤调下。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十枣汤者,甘遂性苦寒,能泻经隧水湿,而性更迅速直达;大戟性苦辛寒,能泻脏腑之水湿,而为控涎之主;芫花性苦温,能破水饮窠囊,故曰被癖须用芫花。合大枣用者,大戟得枣,即不损脾也。盖悬饮原为骤得之证,故攻之不嫌峻而骤;若稍缓而为水气喘急浮肿。《三因方》以十枣汤,药为末,枣肉和丸以治之,可谓善于交通者也。”
【病案举例】
宋某,男,40岁。患胸腔积水,经过多次引流放水,但时放时生。病人全身虚胖,行动气喘,自谓右胸连胁,痛胀不舒,不能深呼吸及右侧睡卧,大便时干。按诊后以十枣汤治之,当时以大枣煨烂后去皮核将药末包入,每天服药一次,三味药末等量,总量不超过一钱,服一周。据病人反映,每次药后二小时,即开始腹泻腹痛,初带粪便,后段即纯下稀水,便后胀痛见轻,余嘱令继服,又一周,下水仍同前,胸胁胀痛已不明显。再令服至十六天时,泻下物已为粪便,不见稀水,乃令停药观察,症状消失,恢复上班工作。
(摘自《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1,1:21)
23.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汤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诠解】
本条是论溢饮的证治。水饮之邪不散,若外溢于肌表四肢,郁遏荣卫之气,故身体疼重而无汗。饮邪停留体表,故当发其汗,使水饮从汗而解。
大青龙汤治溢饮而兼热证,小青龙汤治溢饮而兼寒证。大青龙汤方用麻黄汤的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发汗宣肺,以散水气;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而利营卫;石膏清解阳郁之热。
小青龙汤方用麻黄、桂枝发汗散饮,宣肺行津;干姜、细辛、半夏温中化饮,散寒降逆;五味子收敛肺气;芍药敛阴护正;甘草和药守中。大青龙汤治溢饮,而兼烦躁;小青龙汤治溢饮而兼咳喘。
【选注】
《金匮要略编注》:“此出溢饮之方也。溢饮者,风寒伤于胸膈,表里气郁不宣,则饮水流行,归于四肢,皮肿肿满,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此表里风寒两伤。偏于表寒多者,故以麻桂二汤去芍药加石膏,为大青龙,并驱表里之邪,石膏以清风化之热,使阳气通而邪从汗解,饮从下渗;或因寒邪而偏伤于内,脾胃气逆,痰饮溢出躯壳肌肉之间,浮肿疼重者,当以小青龙汤逐痰解表,使内之饮无地可容,故小青龙汤亦主之。”
【病案举例1】
陈某,男,44岁,医生。1976年12月6日初诊,诊断:哮喘性支气管炎。起始两侧鼻腔作痒、喷嚏频作、鼻流清涕,继而咳喘痰鸣,胸闷气短,咯大量泡沫样痰,夜间尤甚,不能平卧。两肺听诊:满布哮鸣音。曾屡用强的松、扑尔敏、抗生素及胎盘组织液等治疗,不能奏效,乃停用西药,求治于中医。辨证属寒饮伏肺,累及肺肾,升降气机失调,拟予温肺化饮为主,参以温肾纳气之品,选用小青龙汤。
处方:麻黄9克,桂枝9克,白芍15克,干姜4.5克,细辛15克,五味子9克,制半夏9克,甘草6克。3剂。另用紫河车研末,空心胶囊装。每服9克,1日3次,连续服用3个月。
药后症状基本控制,继服中药7剂。后随访两个冬天,病情未作,基本痊愈。
(摘自《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4:38)
【病案举例2】
吕某,男,46岁。
四肢肿胀酸痛已十余日。仰手诊脉为之吃力,西医诊为神经炎,注射维生素无效。视其人身体魁梧,面色鲜泽。舌红而苔腻,脉浮且大,按其手足有凹陷。自称身上经常出汗,惟手足不出。
辨证:脉浮为表,大为阳郁,《金匮要略》云:“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酸重,谓云溢饮。”又说:“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此证四肢肿胀,脉又浮大,为“溢饮”无疑。遂用大青龙汤加薏米、茯苓皮,服两剂而瘳。
(刘渡舟治验)
24.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汤方
木防己三两 石膏十二枚,鸡子大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己 桂枝各二两 芒硝三合 人参 茯苓各四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词解】
面色黧黑:是指面色黑兼黄。
虚者:指心下痞坚变为柔软。
实者:是指心下仍然痞坚,病根未去。
【诠解】
本条是论述支饮的证治。膈间有支饮,水饮上逆于肺,故咳喘胸满。饮邪聚结于中,故心下痞坚。寒饮凝聚于里,阳气不得外达,营卫运行不利,故面色黧黑;水饮内结,故脉沉紧。本证得之数十日之久,医见心下痞,而用吐下之法不愈。此为支饮在于膈间,虚实皆有,病情复杂。
治用木防己汤,行水散结,补虚消痞。方中木防己辛温,通结气,散留饮;桂枝温通经脉,温化水饮;石膏清除伏郁之阳热;人参补肺脾之气,恢复久病吐下之虚损。四药合用,可以温化水饮,消散痞坚,降逆平喘,扶正补虚。
服木防己汤之后,痞坚消散,变成柔软,为病已愈。若药后心下仍然痞坚,几日后复发,再用本方不愈者,可用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本方加芒硝者,软坚以破凝结之邪;加茯苓者,行水化饮,导水下行;去石膏者,避其气寒而尽防己、桂枝温通之用。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心肺在膈上,肺主气,心主血,今支饮在膈间,气血皆不通利,气不利,则与水同逆于肺而发喘满。血不利,则与水杂揉,结于心下而为痞坚。肾气上应水饮,肾水之色黑,故黧黑之色见于面也。脉沉为水,紧为寒,非别有寒邪,即水气之寒也。医虽以吐下之法治,然药不切于病,故不愈。用木防己者,味辛温能散留饮结气,又主肺气喘满,所以为主治。石膏味辛甘微寒,主心下逆气,清肺定喘,人参味甘温补心肺气不足,皆为防己之佐,桂枝辛热,通血脉开结气,且支饮得温则行,又宣导诸药,用之为使,若邪客之浅,在气分而多虚者,服之即愈。若邪客之深,在血分多而实者,则愈后必再发。以石膏为气分之药,故去之,芒硝味咸寒为血分药,能治痰结,去坚消血癖,茯苓伐肾邪,治心下坚满,佐芒硝则行水之力益倍,故加之。”
【病案举例】
俞某,男,56岁,农民。于1978年2月2日诊治。
患者慢性咳嗽史已10年,遇冷天更甚,面色黧黑,精神疲乏,咳嗽气逆近日增剧,痰呈泡沫样,头昏且晕,畏寒,纳差脘胀,时觉呕恶,呕吐痰涎,眼胞浮肿,唇紫,舌质红苔薄白腻,脉象浮大而软。检查:慢性病容,桶形胸,两肺呼吸音低,粗糙,两下肺闻及湿性啰音,心无异常发现,胸透肺纹理增深,横膈下降,双肺透光度增强,诊断:气管炎,肺气肿。此属痰饮,治以木防己汤加味:
桂枝、制半夏、东白芍、百部、石膏各10克,党参30克,防己15克,干姜、五味各5克,服五剂后,呕吐已止,脘胀已除,前方继服7剂,病情显著缓解。
(摘自《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9,3:71)
25.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词解】
冒眩:冒,阴浊蔽住清阳。眩,目中生黑花,而有眩晕之意。
【诠解】
本条是论述支饮发生眩冒的证治。由于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饮邪停于心下,上乘清阳之位,所以头目昏冒,痛苦已极。
治以泽泻汤,健脾行饮,消阴通阳。方中白术健脾益气,运化水湿,升清降浊;泽泻利水消饮,降浊消阴。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支饮在心下,虽不正中而近心,则心火为水气所蚀。心者君火,为阳气之宗,所谓火明外视,阳气有权也;饮气相蚀,阴气盛而清阳阻抑,又适与气道相干,故冒眩。冒着,如有物蒙之也;眩者,目见黑也。肾为水之源,泽泻味咸入肾,故以之泻其本而标自行。白术者,壮其中气,使水不复能聚也。然以泽泻泻水为主,故曰泽泻汤。”
【病案举例】
魏某,男,60岁,河南人。患头晕目眩,兼有耳鸣,鼻亦发塞,嗅觉不佳。病有数载,屡治不效,颇以为苦。切其脉弦,视其舌则胖大无伦,苔则水滑而白。
辨证:此证心下有饮,上冒清阳,是以头冒目眩,其耳鸣、鼻塞,则为浊阴踞上,清窍不利之所致。
治法:渗利水饮之邪。
方药:泽泻24克,白术10克。
此方服一剂而有效,不改方,共服5剂,则头晕、目眩、耳鸣、鼻塞等症愈其大半,转方用五苓散温阳行水而收全功。
(摘自《中医杂志》1980,9:18)
26.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厚朴大黄汤方
厚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诠解】
本条是论述支饮胸满的证治。痰饮结聚,郁而化热,饮热郁蒸,散漫胸间,所以胸满;若饮热郁于胃肠,胃肠气滞不通,故腹满疼痛。
本证为支饮,又挟有湿热蕴结于胸腹,故治以厚朴大黄汤,理气散满,疏导胃肠。方中厚朴降气,枳实理气,开滞消痞;大黄之量最重,泻胃肠之滞热,泻水饮有形之邪气。本方以枳实、厚朴利气行饮,推荡向下,又用大黄疏导胃肠,泻下而去,可收痰饮湿满并治之功。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此节指支饮在胸,进一层立论。云胸满者,胸为阳位,饮停于下,下焦不通,逆行渐高,充满于胸故也。主以厚朴大黄汤者,是调其气分,开其下口,使上焦之饮,顺流而下。厚朴、枳实皆气分之药,能调上焦之气,使气行而水亦行也,继以大黄之推荡,直通地道,领支饮以下行,有何胸满之足患哉。此方药品与小承气同,其分量、主治不同,学者宜体认古人用药之妙。”
27.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见肺痈中。
【诠解】
本条是论述支饮不得息的证治。支饮阻于胸膈,肺气不利,痰涎壅塞,则胸满咳喘,呼吸困难。
治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专泻肺气,而逐痰饮。方中葶苈子泻肺下气,破水逐饮,令肺气通降,则气行水降;大枣安中,补气血,益津液,以杜泻下之虚,本方泻肺治水,虽峻而不伤正。
【选注】
《金匮要略编注》:“此支饮偏溢于肺也。支饮贮于胸膈,上干于肺,气逆则呼吸难以通彻,故不得息。然急则治标,所以佐大枣之甘养胃和中以保脾,葶苈之苦以泻肺,俾肺气通调,脾得转输,为峻攻支饮在肺之主方也。
28.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诠解】
本条论述支饮呕吐的证治。胃有饮邪,气不和降,则呕吐。若饮邪吐尽,胃阳得复,故口渴。口渴为饮邪已去,胃气已复,故曰“渴者为欲解”。若呕吐不尽,饮邪仍在胃中,而胃阳不复,故口不渴。此为心下有支饮,故治宜小半夏汤。方中生姜辛散走窜,温化寒凝,消散水饮,饮去则胃和呕止;半夏涤痰行水,降逆止呕。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此为饮多而呕者言。渴者饮从呕去,故欲解;若不渴,则知其支饮仍在,而呕亦未止。半夏味辛性燥,辛可散结,燥能蠲饮;生姜制半夏之悍,且可散结止呕。”
【病案举例】
患者郝某,男,65岁。呕吐频繁,而口不渴,所吐皆为痰涎之物。脉弦而滑,舌苔白滑且腻。辨为胃中有饮。
处方:半夏15克,生姜15克,陈皮10克。一剂即愈。
(刘渡舟治验)
29.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熬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诠解】
本条论述肠间有水气的证治,由于脾胃不能运化水湿,肺气不能通调水道,水饮停滞,走于肠间,故腹中胀满,而沥沥有声可闻。水走肠间,津液不能上承,所以口干舌燥。
治以己椒苈黄丸,分消水饮,导邪下出。方中防己宣通肺气,通调水道,下利水湿;葶苈子泻肺下气,使水气下行;椒目利水逐饮;大黄通利大便,攻逐实邪从大便而出。本方能通利水道,攻坚决壅,前后分消,则诸证自愈。方后自注云:“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说明运化通调之职,稍有恢复,故口中有津液。但水饮结聚未去,加芒硝以破水饮结聚。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肺与大肠,合为表里。肺本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仅从其合,积于肠间,水积则金气不宣,郁成热为腹满,津液遂不上行,以成口干舌燥。防己、椒目、葶苈,皆能利水,行积聚结气。而葶苈尤能利小肠,然肠胃水谷之气,若腹满者,非轻剂所能治,加大黄以泻之。”
【病案举例】
傅刘氏,年35岁,因患闭经,延医数人,有按瘀血论治者,有从血亏论治者,有从气血双虚而治者,医治年余,经未行而身体日衰。患者素体健壮,曾因怒气而逐渐食少,形瘦腹大,经闭,腹内漉漉有声,对坐即能听到。自言腹满甚,口干舌燥,舌淡苔薄白,双手脉均沉细而弦。脉症合参,证属痰饮阻经。给予己椒苈黄丸方:
防己10克,川椒目15克,炒葶苈子10克,大黄10克(后入),水煎服二剂。
服药后当晚泻下痰液水一瓷脸盆余,泻后除感乏力外,反而有腹中舒适与饥饿感,脉弦象亦减。余曰:药已中病,隔日再服一剂。
二诊:患者两次泻下后(第二次泻之痰水为前次的一半)身感舒适,饮食增加。宗“衰其大半而止”之旨,嘱停药后以饮食调养。月后随访,经血已通,康复如前。
(摘自《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1:54)
30.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词解】
卒呕吐:突然呕吐。
眩悸:是指头昏目眩,心悸而不安。
【诠解】
本条论述痰饮眩悸的证治。饮邪停于胃中,故心下作痞;水饮之气上逆,故卒然呕吐;水饮上逆,凌于心则悸;水邪蔽于清阳,则头目眩晕。
治以小半夏加茯苓汤,行水散痞,引水下行。方中生姜、半夏温化寒凝,行水散饮,降逆止呕;茯苓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导水下行,而有降浊升清之功。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饮邪逆于胃则呕吐,滞于气则心下痞,凌于心则悸,蔽于阳则眩。半夏、生姜止呕降逆,加茯苓去其水也。”
【病案举例1】
黄某,女,41岁,工人。1974年6月14日初诊。
自诉于1973年3月起,每夜入寐不久,即起床独步梦游里许路程而返,或途中偶然惊醒折回,严重时一夜间梦游竟达四五次之多。曾服养心安神之剂经年无效,近月来呃逆频作,寐食几废,痛苦万状。望其面容苍黄,肌肤甲错,毛发枯黄,两目无神,舌淡,苔白湿润,呃声短弱,脉濡细无力。
审其脉证,属心脾两亏,精血虚耗,心肾不交,神不守舍。但为何屡进养心安神之剂不但无效,反而呃逆频作?沉思良久,才恍然有悟,盖中虚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补益滋腻之品最易与痰浊胶结,壅滞气机,致使胃失和降而上逆。然呃逆乃是病标,心脾两亏,肾精虚空,心肾不交,神不守舍为病本。治疗当标本兼顾,治标应力避香燥,以免加重标病。方选《金匮》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太子参30克,姜半夏12克,茯苓24克,枇杷叶9克,白蜜30克(冲),姜汁少许。连服六剂。
二诊:上方服后呃逆大减,食欲增进,精神愉快。标病好转,胃得和降,转以图本为主。方拟:大枣18克,甘草9克,浮小麦30克,太子参30克,半夏9克,茯苓15克,远志6克,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菟丝子15克,连服四剂。
三诊:呃逆全止,寐安神宁,梦游四天内发一次,此后继服上方三十余剂,梦游痊愈。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摘自《广西中医药》1980,1:36)
【病案举例2】
袁某,男,37岁。患高血压病,头目眩冒,呕吐时发,心悸,脘部作痞。脉弦滑,舌苔白滑。
辨证:呕吐、悸、眩、痞四证俱见,此乃膈间水饮也。
处方:半夏15克,茯苓30克,生姜15克。
服三剂病减轻,又服三剂痊愈。
(刘渡舟治验)
31.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泽泻一两一分 猪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术三分 桂二分,去皮
上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词解】
瘦人:是指其人素盛今瘦而言。
脐下有悸:水气相搏于下,故脐下悸动。
癫眩:癫同颠,是指病人头目眩晕。又解,本证可令人昏冒扑地,所以叫癫眩。
【诠解】
本条论述痰饮上逆的证治。水饮积于下焦,其人小便不利,则水无去路,反逆而上行。若水气相搏,始于脐下,则脐下悸动;水气上冲于胃,故呕吐涎沫;水气上冒清阳,故头目眩晕。
治宜五苓散化气利水。方中白术健脾,运化水湿;茯苓健脾利肺,渗利水湿,桂枝温通阳气,以化水湿;猪苓、泽泻利膀胱之气,引水邪下出。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瘦人不应有水,而脐下悸,则水动于下矣;吐涎沫则水逆于中矣;甚而颠眩,则水且犯于上矣。形体虽瘦,而病实为水,乃病机之变也。颠眩即头眩。苓、术、猪、泽甘淡渗泄,使肠间之水从小便出。用桂者,下焦水气,非阳不化也。曰多服暖水汗出者,盖欲使表里分消其水,非挟有表邪而欲两解之谓。”
附方
《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词解】
宿水:指素有水邪。
【诠解】
本方示痰饮有治本之法。胃气与水邪相搏,胃气拒水于外,故自吐水液。水邪虽去,而心胸间虚弱,不能行气化水,故气满不能食。本证治法,必须补脾消饮,攻补兼施。若不消痰气、令能食同时治疗,则旧饮去而新饮又聚,呕吐又发,循环往复,病久不愈。
治以茯苓饮,健脾益胃,行水化饮。方中人参、白术温补脾胃,令人能食;茯苓、生姜温通化饮,淡渗利湿,可消痰气;陈皮、枳实行气,运化水湿,使水液不停不聚,则痰饮可愈。
【选注】
《金匮要略编注》:“脾虚不与胃行津液,水蓄为饮,贮于胸膈之间,满而上溢,故自吐出水后,邪去正虚,虚气上逆,满而不能食也。所以参、术大健脾气,使新饮不聚;姜、橘、枳实以驱胃家未尽之饮,曰消痰气,令能食耳。”
32.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方见上。
【诠解】
本条论述痰饮侵肺的证治。痰饮形成之后,若水停膈间,上犯入肺,故经常咳嗽短气,脉来端直以长如张弓之弦,乃饮邪凝结之候。
治以十枣汤,攻逐水饮,饮去则咳嗽自愈。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脉弦为水,咳而脉弦,知为水饮渍入肺也,十枣汤逐水气自大小便去,水去则肺宁而咳愈。”
33.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方见上。
【词解】
不卒死:虽不能马上死亡。
【诠解】
本条论述支饮久咳的证治。由于支饮久留膈上,饮邪结实,胸阳被郁,故胸中疼痛,心烦。支饮渍入肺中,故久咳不已。
久病支饮,阳气痹于胸,饮邪塞于肺,心肺俱病,若不卒死,可延止百日或一年。此证要用十枣汤以拔饮邪之根,如不用十枣汤则病不能去,终无愈期,而预后不良。
【选注】
《医门法律》:“五饮之中,独膈上支饮最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咳,即无外邪而支饮渍入肺中,自令人咳嗽不已,况支饮又蓄膈上,其下焦之气逆冲而上者,尤易上下合邪也。以支饮之故,而令外邪可内,下邪可上,不去支饮,其咳终无宁宇矣。去支饮用十枣汤,不嫌其峻,岂但受病之初,即病蓄已久,亦不能舍此别求良法。其曰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正谓弦急之脉必以治饮为急也。其曰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此则可以死而不死者,仍不外是方,去其支饮,不几令人骇且疑乎?凡人胸膈,孰无支饮,其害何以若此之大,去其害何必若此之力,盖膈上为阳气所治,心肺所居,支饮横据其中,动肺则咳,动心则烦,搏击阳气则痛,迫处其中,荣卫不行,神魂无依,则卒死耳。至一百日或一年而不死,阳气未散,神魂未离,可知惟急去其邪,则可安其正,所以不嫌于峻攻也。扫除阴浊,俾清明在躬,较悠悠姑待其死,何得何失也。”
34.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诠解】
本条论述支饮久咳的预后。由于脾肺虚弱,津液化为痰饮,支饮停于胸中,肺气不利,故久咳数岁,缠绵不愈。病久正衰,故脉来虚弱。因顺合病情为可治;若饮邪盛而正气不支,脉来实大数者,则为脉证不顺,故其预后不良。若饮证脉虚,为阳虚有饮,头必苦眩。“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为自注句,以说明眩冒之病是支饮,治属饮家而以苓桂术甘汤之法意在言外。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久咳岁数,饮之留伏也久矣,证之成患也深矣。诊之脉弱者,久病正虚,是其常也,久病而邪亦衰,是其幸也,可以于补正气中寓逐水饮之法治之,徐徐可收功也,故曰可治。若夫诊其脉而实而大而数,则正虚而邪方盛,欲补其正,有妨于邪,欲攻其邪,有害于正,可决其死也;然此亦为治之不如法者言耳。苟能遵奉仲景以扶阳益气为本,以温中散寒,清热散邪为斟酌,以导水于二便,宣水于发汗为权宜,何遽致于必死乎?再为谛脉虚者之证必苦冒,脉虚则气弱,气弱而水湿混杂于中,清阳之气必不能升,如物掩覆之,所以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之故显然矣。仲景又明此治不必问之冒家也,还属之饮家,饮消而冒自除矣。”
35.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
【诠解】
本条论述支饮咳嗽的证治。寒饮内伏于胸膈,又因风寒外束,卫气闭塞,内饮外寒,壅塞肺气,故咳嗽,痰多白沫,气逆倚息而不得卧。
治以小青龙汤发散风寒,温中化饮,利痰降逆。
【选注】
《金匮要略编注》:“此表里合邪之治也。肺主声,变动为咳,胸中素积支饮,招邪内入,壅逆肺气,则咳逆倚息不得卧,是形容喘逆不能撑持,体躯难舒,呼吸之状也。故用小青龙汤之麻、桂、甘草开发腠理,以驱外邪从表而出;半夏、细辛温散内伏之风寒,而逐痰饮下行;干姜温肺行阳而散里寒;五味、白芍以收肺气之逆,使表风内饮,一剂而解,此乃寒风挟饮咳嗽之主方。”
36.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炙,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词解】
下已:是已服下小青龙汤。
多唾:吐出很多黏稠痰浊。
面翕热如醉状:是指面红而热,如醉酒之状。
下流阴股:是指虚火冲气下流到两腿的内侧。
【诠解】
本条是论述服小青龙汤后引动冲气的变证和救治。病人膈上有支饮,而肾气素虚,故寸脉沉,尺脉微。服小青龙汤后,饮气稍平,但辛温发散之品损伤阴液,扰动阳气,虚阳上越,随冲任之脉上冲胸咽,故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而口中干燥。阳虚不化,痰浊内生,故多唾稠痰。下元本虚又因发散而上浮,故其面翕热如醉状。冲气上及而复下流阴股,膀胱水液无气以化,故小便难。阳气虚弱,不能温暖四肢,故手足厥逆,麻木如痹。冲气往返,扰动痰饮,痰饮阻碍升清降浊,故时复眩晕。
治以桂苓五味甘草汤,扶阳敛冲以固肾气。方中桂枝扶心肾之阳,平冲降逆;茯苓化湿利水,偕桂枝可平冲逆之气;甘草补脾,配桂枝以补心阳之虚;五味子收敛冲气,潜阳于下。
【选注】
《金匮要略发微》:“阳气张于上,则冲气动于下。小青龙汤发其阳气太甚,则口多浊唾而燥。寸脉沉为有水,尺脉微而阳虚。手足厥逆者,中阳痹也。气从小腹上冲胸咽者,以麻黄、细辛之开泄太甚,少阴水气,被吸而上僭也。中阳既痹,故手足不仁。虚阳上浮,故其面翕热如醉状,且浮阳之上冒者,复下流阴股而吸其水道,致小便不利。阳不归根,故时上冒巅顶,方用苓桂五味甘草汤。”
《金匮要略心典》:“茯苓、桂枝能抑冲气使之下行,然逆气非敛不降,故以五味之酸敛其气,土厚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
37.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诠解】
本条论述冲气平后,咳饮又作的治法。服桂苓五味甘草汤后,冲气已止,但膈上支饮又聚,壅闭肺气,故胸满,咳嗽又作。
治以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敛气止咳。于苓桂方中加干姜上温肺寒,运化津液,断其生痰之源;细辛温散寒饮之结,五味子收敛肺气;又有茯苓利水消饮;桂枝通阳降冲,温化胸肺水寒之邪。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冲气即低,是阴抑而降矣;然降而不即降,反更咳胸满者,有支饮在胸膈留伏,为阴邪冲气之东道,相与结聚肆害,不肯遽降。心从阳也,法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枝之辛而升举,加干姜、细辛之辛而开散,则胸膈之阳大振,而饮邪自不能存,况敢窝隐阴寒上冲之败类乎?虽云以治其咳满,而支饮之邪,亦可骎衰矣。”
《金匮要略心典》:“服前汤已,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下焦冲逆之气即伏,而肺中伏匿之寒饮续出也,故去桂枝之辛而导气,加干姜、细辛之辛而入肺者,合茯苓、五味、甘草消饮驱寒,以泄满止咳也。”
38.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细辛 干姜各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诠解】
本条在上条的基础上,论述冲气与饮逆的鉴别及饮逆的辨证论治。服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可能有两种病情,一为支饮减轻,咳嗽,胸满已止。但细辛、干姜温散之品,而能下扰虚阳,虚火随冲任上冲至胸咽,上损津液,故口燥而渴。治以桂苓五味甘草汤,摄纳虚阳,平冲降逆。另一种病情为支饮上逆,反不渴。由于肺脾气虚,形成水饮,支饮留于胸膈,饮邪上乘清阳之位,故冒。饮邪犯胃,故呕吐清水痰涎。支饮不得降泄,逆冲于上,故冒者必呕。治以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温化寒饮,温散水气,行气降逆,饮逆之证可愈。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寒得热而消,故咳满即止;然热则津耗,津耗则渴;热伤元气,元气伤而阴乃侮阳,故冲气复发。故曰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因而津耗胃干,当遂渴。遂者,不止也,今不应止而止,故曰反,明是素有支饮,故火不胜水。但支饮必有的据,故曰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有水故也,故复纳半夏以去之。同是冲气,而此不用桂枝者,盖冒而呕,则重驱饮,以半夏为主,桂枝非所急也。”
39.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诠解】
本条是承上条,论水去呕止,其人形肿的治法。服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以后,胃中饮邪得以降泄,故呕吐清水痰涎,眩冒等证已除。由于膈上支饮未除,肺失通调之常,经络血脉涩滞不畅,气滞水停,水饮溢于体表,故其人形肿。治以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杏仁。于前方中加杏仁一味,开降肺气,饮散水下,肺气疏通,气行水行,则肿可去。本方为散寒化饮,温中利肺之剂。
肺失通调之常,饮邪溢于体表,用麻黄宣肺利气,发汗行水,符合道理,但不符合病情。因为麻黄能发越阳气,可以引起四肢厥冷,又可引起冲气上逆等,故以不用为是。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形肿,谓身肿也。肺气已虚,不能遍布,则滞而肿,故以杏仁利之,气不滞则肿自消也。其证应内麻黄者,《水气篇》云:无水虚肿者谓之水气,发其汗则自已,发汗宜麻黄也。以其人遂痹,即前手足痹也,咳不应痹而痹,故曰逆,逆而内之,谓误用麻黄,则阴阳俱虚而厥。”
40.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诠解】
本条承上条论述痰饮挟胃热上冲于面的证治。服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杏仁等方,温化水饮,通调水道,水饮能去。若温化水饮,水气不行,湿郁生热,积于胃肠,故有胃热亢盛,热气熏蒸,面红而热,如醉酒状。
治以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杏仁、大黄。于前方中又加一味大黄,泻胃肠实热,引热下行,涤荡胃肠中的湿热饮邪,从大便而下,故曰:加大黄以利之。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面属阳明,胃气盛,则面热如醉,是胃气之热上熏之也;既不因酒而如醉,其热势不可当,故加大黄以利之,虽有姜辛之热,各自为功,而无妨矣。
前既云:以干姜、细辛为热药故也,本方只加半夏,不去姜辛,及形肿,又不去姜辛;及面热,又不去姜辛,何也?盖支饮久咳之人,胸中之宗气久为水寒所触,故极易咳满;逮咳满而藉姜辛以泄满止咳,则姜辛自未可少,谓饮气未即去,则肺之寒侵,刻刻须防之也。至面热如醉,与首条翕然如醉不同,前因冲气,病发在下,此不过肺气不利,乃滞外而形肿,滞内而胃热,故但以杏仁利其胸中之气,复以大黄利其胃中之热耳。”
41.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方见上。
【诠解】
本条论述痰饮呕吐的证治。由于脾虚不能运化,肺虚不能通调水道,水饮停于中,津液不能敷布于上,所以口渴饮水。饮后水停于胃,水气上逆,则呕吐清水痰涎。
治宜小半夏茯苓汤,温化水饮,降逆止呕。方中生姜温胃散饮,输布津液;半夏涤痰降逆止呕;茯苓利水行饮。三药共成温和之法,使旧饮能去,新饮不生,痰饮可愈。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先渴后呕,则水逆也,水停心下,阻隔正气不升,则正津不上于胸咽,故渴也。渴必饮水,水得水而愈滋其冲逆,所以先渴而后必呕也。此属饮家,当治其饮不可治其渴也。治饮则用辛燥,治渴必用寒润,可不明其属于何家而妄理乎?主之以小半夏加茯苓汤,无非渗水开格,温中散寒为治也。”
结语
本篇论述痰饮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法。痰饮的成因,由于脾阳虚不能运化,肺气虚不能通调,肾阳虚不能温化等原因。治疗原则是当以温药和之为法。
痰饮的辨证,主要分四种类型: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若饮邪阻于脾肺,而胸胁支满,目眩者,可用苓桂术甘汤补心健脾,利肺行水;若微饮不去,短气而心悸者,亦可用苓桂术甘汤;下肢寒冷,小便不利,可用肾气丸温养肾气,俾气化一行,则微饮可去。若痰饮成实,留而不行,心下坚满者,或悬饮结于胁下者,可用甘遂半夏汤和十枣汤攻逐水饮。若溢饮溢于肌表,身体疼重,有发热心烦等,可用大青龙汤,发散水气,清除郁热。有寒饮咳喘者,可用小青龙汤,发散水气,温中化饮。
支饮在胸膈,若支流旁出,拒于心下,支撑上逆,病变复杂。有膈间支饮,咳喘胸满,心下痞坚者,可用木防己汤;有心下支饮,其人苦冒眩者,可用泽泻汤;有支饮胸腹胀满者,可用厚朴大黄汤;有支饮壅肺不得息者,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有支饮溢于胃,呕吐清水痰涎者,可用小半夏汤;有支饮入肺,胸阳被郁,咳嗽心烦,胸中痛,有卒死之险者,急用十枣汤攻逐水饮。
痰饮邪气,有走于肠间、膈间、脐下、胃中等部位,可选用己椒苈黄丸、小半夏加茯苓汤、五苓散,以去其水饮为主。
支饮在膈上,留伏已久,病情较为复杂,在治法上,具体论述了观其脉证,随证应变的治疗原则。如用小青龙汤内温外散,若引动冲气,则有桂苓五味甘草汤之治;又有冲气即低,肺饮复动的苓甘五味姜辛汤,为化饮敛阳之法;以及饮气上逆,昏冒呕吐的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降逆止呕之法;有水去呕止,气滞水停,其人形肿者,可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杏仁,利肺行三焦之治;也有胃中热气上熏其面,面红如醉状的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引胃热下行。
总之,仲景设法御变,因证用药,不拘一格,能于其中,举一反三,心领神会,则庶几近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