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
本篇是论述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等病的辨证论治。篇中共有条文八条,载方五首。其中第一条至第四条是论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的证候和方药。第五条至第八条是论蛔虫病的脉证、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本篇以蛔虫病作重点,其他各证较为简略,而这五种病证,皆与足厥阴肝和筋的病变有联系,所以,合为一篇讨论。
“趺蹶”又名“趺蹶”,似指跌倒伤足而使人只能向前行,而不能往后退。
“手指臂肿”,是指手指与手臂肿动之证。
“转筋”,是指臂、脚强直,不能屈伸。
“阴狐疝”,是指阴囊偏大偏小,时上时下,或有胀痛,重坠之感。
蛔厥,是由脏寒,蛔动不安,上扰胸膈,引起烦躁不安,呕吐蛔虫,心腹剧痛,呕吐涎沫,手足厥冷之证。
1.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词解】
趺蹶:趺,足背;蹶,颠仆,或挫折。“趺蹶”可能是因跌倒、颠仆,而伤了足太阳经脉的病症。
腨:指腓肠肌,即小腿肚。
【诠解】
本条论述“趺蹶”的病因、症状与治法。师曰:得病因趺蹶而使人但能前行,不能后却。人身经络,阳明行身之前,太阳行身之后,今因“蹶”而伤太阳经气,故出现能前不能后的病变。治法用针刺腨,深二寸,便能自愈。因太阳之经下贯腨内,腨又是阳明经络之所过,乃是太阳阳明交会之处。故刺之以和两经之气血。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人身阳明脉络在前,太阳脉络在后,故阳明气旺无病,则能前步,太阳气旺无病,则能后移;今倾跌之后致蹶而不能如平人,能前步不能后却,必须刺腨肠入二寸者。盖腨肠者,太阳脉之所过,邪聚于太阳脉之合阳承筋间,故必刺而泻之,谓伤止在太阳经也。然太阳经甚多,而必刺腨肠者,盖腨肠即小腿肚,本属阳明,太阳脉过此,故刺之使太阳与阳明之气相通,则前后如意耳。”
2.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藜芦甘草汤方未见
【诠解】
本条论述风痰阻络,而成手指臂肿动之证。本病因痰湿凝滞关节则肿,风邪袭伤经络则手指臂动。风痰阻滞经络,阳气起而驱邪,风痰欲去不去,故身体而动。
治以藜芦甘草汤。方佚,想是涌吐风痰之剂。是因势利导、涌吐膈上风痰之法。藜芦涌吐风痰,升举阳气;甘草能解藜芦之毒,而和中养胃。此方使风痰消除,肺中气机畅通,则诸证可愈。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湿痰凝滞关节则肿,风邪袭伤经络则动,手指臂肿动,身体者,风痰在膈,攻走肢体;陈无择所谓痰涎留在胸膈上下,变生诸病,手足项背,牵引钓痛,走易不定者是也。藜芦吐上膈风痰,甘草亦能取吐,方未见,然大略是涌剂耳。”
3.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鸡屎白散方
鸡屎白
上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诠解】
本条论述转筋的证治。由于湿浊化热动风,热伤阴血,筋脉失养,拘急强直,故其人臂、脚强直,其脉则长直而上下行,微弦。若转筋甚则痛不能忍而入腹,从两足牵引少腹拘急而剧痛,此为肝邪直攻脾脏。
治以鸡屎白散,清热利湿祛风。方中鸡屎白咸寒泄热,通利小便,利湿祛风,使邪气从下而去,则经络气血通畅,筋脉得润,而转筋自愈。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肝主筋,上应风气;肝病生风,则为转筋。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也。转筋入腹者,脾土虚而肝木乘之也。鸡为木畜,其屎反利脾气,故取治是病;且以类相求,则尤易入也。”
4.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两
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诠解】
本条论述阴狐疝气的证治。阴狐疝气之证,是因风寒侵袭厥阴肝经所致,故其睾丸或偏左,或偏右而有大小,病发时则坠而下,病息时则收而上,故发时、息时而有上下之变。此证重时则阴囊牵引少腹剧痛。
治以蜘蛛散,温散风寒,通利血气。方中蜘蛛,捷于破结通利,去风下气,消散肝经之邪:桂枝辛温,以温散厥阴风寒之邪。风寒散则经脉畅利,诸证可解。方后注云“蜜丸亦可”,以急则用散、缓则用丸之意欤?
【选注】
《医宗金鉴》:“偏有大小,谓睾丸左右有大小也。时时上下,谓睾丸入腹,时出时入也。疝,厥阴之病也,以与狐情状相类,故名之也。主之蜘蛛散,入肝以治少腹拘急而痛也。”
【病案举例】
彭某,男,8岁。社员。
主诉:患阴狐疝已有六年。阴囊肿大如小鸡蛋,其色不红,肿物时而偏左,时而偏右,患儿夜卧时肿物入于少腹,至白昼活动时肿物坠入阴囊,而且肿物时有疼痛感觉,几年来曾服一般疏肝解郁、利气止痛等治疝气之药,但肿物依然出没无定,未见效果。患儿平素健康,饮食二便如常,余无所苦,舌苔不黄,舌质不红,脉象弦缓。
诊断:寒气凝结肝经之阴狐疝。
治则:辛温通利,破结止痛。
方药:《金匮要略》蜘蛛散原方。
大黑蜘蛛(宜选用屋檐上牵大蜘蛛网之大黑蜘蛛,每枚约为大拇指头大小,去其头足,若误用花蜘蛛则恐中毒)六枚(置磁瓦上焙黄干燥为末),桂枝三钱。
上两味共为散,每天用水酒一小杯一次冲服一钱,连服七天。
效果:服药三天后疼痛缓解,七天后阴囊肿大及疼痛消失,阴狐疝痊愈,观察一年未见复发,患者至今仍健在。
(摘自《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1,2:18)
5.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蚘虫。
【诠解】
本条用宾主对比手法,论述蛔虫腹痛的脉证特点。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答曰:腹中痛而因于寒邪侵袭脾气所引起,其脉则当沉,或见弦;若腹痛因蛔虫扰动所引起,则脉必不沉不弦。而反见洪大之脉,乃是蛔虫扰动气血,热气外浮之象。同时伴有腹痛时作时止,恶心呕吐,吐涎沫,面生白色虫斑,睡中齿,欲食不化,大便失调,鼻孔奇痒等证。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腹痛脉多伏,阳气内闭也;或弦者,邪气入中也。若反洪大,则非正气与外邪为病,乃蚘动而气厥也,然必兼有吐涎、心痛等证,如下条所云,乃无疑耳。”
6.蚘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甘草粉蜜汤方
甘草二两 粉一两重 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即止。
【词解】
毒药不止:《本草经》将药物分成上、中、下三品,下品多毒。毒药不止,是指用过多种驱虫毒药,不能制止。
【诠解】
本条论述蛔虫病的证治。蛔虫寄生于肠,动扰不安,若上扰于胃,则廉泉开放,故令人吐涎;蛔动则痛,蛔下则止,所以心痛发作有时。此证若用毒药折之,则与虫相恶,而虫不受,故曰“毒药不止”。
治以甘草粉蜜汤,乃是用甘味药投虫所好于先,继之铅粉杀虫于后。况甘草、白蜜又有养胃和中,缓急止痛,以防铅粉之毒。铅粉毒性甚剧,不宜多服,故方后注云“差即止”。
本方中的粉,有的注家认为是“米粉”。其味甘,性平,有和胃、解毒、缓急的作用。因服杀虫药后,吐涎腹痛不止,胃中不和,胃气已伤,故用米粉,养胃和中,安蛔止痛,待正气恢复,病情缓和,然后再用杀虫药,其说供参考。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夫饮食入胃,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吐涎。蚘上入膈故心痛,蚘闻食臭出,得饮则安,故发作有时也。毒药不止者,蚘恶之不食也。蚘喜甘,故用甘草蜜之甘,随所欲而攻之,胡粉甘寒,主杀三虫,蚘得甘则头向上而喜食,食之即死,此反佐以取之也。”
【病案举例】
王氏妇,年20余,素有蛔虫病史,1943年仲夏,旧恙复发,脘腹耕痛,呕吐不纳,辗转反侧,坐卧不宁。自服山道年药片无效,嘱余诊视。以驱虫理气之剂,数服不应,患者固请别筹良法,因忆《金匮要略》有甘草粉蜜汤方,主治蛔虫病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者,曷与试之。遂用:生甘草15克,煎汤去滓,加入铅粉5克,白蜜30毫升拌匀,煎如薄粥状,分二次温药,初期稍安,再服痛呕渐止,次日大便排出蛔虫二十余条,从此痊愈。
(摘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1,2:14)
7.蚘厥者,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蚘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蚘。
【词解】
藏寒:即脏寒,指肠有寒。
【诠解】
本条论述蛔厥的病机。本证是因肠寒胃热,蛔虫避寒就温,窜扰于胃,或钻入胆道,故曰:蛔上入膈。蛔虫因寒而动,胃受蛔扰,故复时烦;若蛔得温则安,故病者安静。如得饮食,蛔闻食臭,出而扰动,故得食则呕,又烦,而呕吐蛔虫。由于脏寒蛔动,腹痛时作,寒热错杂,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手足厥冷。所以,此证亦名蛔厥。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蚘厥者,病蚘而手足厥冷也。蚘厥者当吐蚘,病者静而复时烦,此因肝脏寒而蚘上入膈,故烦。盖言蚘生于肝,因脏寒而上入于膈也。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此蚘闻食臭而出于胃,故其人常自吐蚘。盖言蚘因风而生于肝,脏寒则上入膈,闻食臭则出于胃也。”
8.蚘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 川椒四两,去汗 桂枝六两 人参 黄蘗各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食。
【诠解】
本条是论蛔厥的治法。蛔厥是由脏寒蛔动,上入于膈所致的寒热错杂证。
治以乌梅丸,安蛔止厥,调和肝胃。方中乌梅酸温,养肝安胃,蛔得酸则止;附子、干姜、桂枝、川椒、细辛味辣性热,能通阳破阴,并有杀虫作用;黄连、黄柏苦寒清泻心胃之热,以止呕烦,且能驱蛔下行;人参、当归补养气血,以扶正气之虚。本方寒热并用,使脏寒得温,胃热得降,气血调和,脏安蛔下,诸证可解。
【选注】
《医宗金鉴》:“李彣曰:乌梅味酸,黄连、黄柏味苦,桂枝、蜀椒、干姜、细辛味辛,以蚘得酸则止,得苦则安,得甘则动于上,得辛则伏于下也。然胃气虚寒,人参、附子以温补之,吐亡津液,当归以辛润之,则蛔厥可愈矣。”
【病案举例】
黄某,女,13岁。1979年5月10日早饭后突然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如刀割样,坐卧不安,伴恶心呕吐,吐出物初为食物残渣,后为胆汁,吐出蛔虫2条,经大队卫生所治疗未愈。即日下午4时30分入院。诊见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弯腰捧腹,痛苦呻吟,坐卧不安,体温36.5c,腹部平坦,右上腹部有深压痛,腹肌稍为紧张,肠鸣音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既往无胃痛史。诊断:胆道蛔虫症。治疗:入院后即给予乌梅丸加味。
乌梅120克,川连10克,黄柏10克,附子6克,干姜6克,细辛3克,桂枝10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川椒6克,槟榔30克,使君子15克,苦楝皮15克,榧子15克,木香10克。1剂水煎频服,当夜8时左右患者疼痛停止,安静入睡,次日下午大便排出蛔虫10多条,留医2天痊愈出院。
(摘自《广西中医药》1981,3:47)
结语
本篇论述了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等病证、病机,以及方药。
趺蹶病,则用针刺腨部,使气血畅通而病解。手指臂肿因风痰致病,用藜芦甘草汤,涌吐风痰而愈。转筋由风热挟湿为病,用鸡屎白散,利湿清热祛风。阴狐疝,则是寒湿之邪侵袭肝经,故用蜘蛛散,辛温通利,以解其邪。蛔虫病,为心痛吐涎,发作有时,毒药不止者,可用甘草粉蜜汤,投其所好,诱杀蛔虫;至于蛔厥证者,则用乌梅丸,调和阴阳,安胃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