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二、肝病的病变规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肝病是指肝的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切病证的总称,它包括肝的功能和器质两方面的病变。中医认为:各种症状的出现,都可根据五脏所属,来揭示五脏生理、病理特点,而把握其生理、病理特点,可以掌握脏腑病的病变规律。例如:肝为风木之脏,主筋,凡有振掉、强急、抽搐、动乱、急迫等病象者,都属于肝;肝为将军之官,藏魂,在志为怒,凡情志改变中的郁怒等所致的病变都属于肝;肝藏血,凡血证因郁怒而起者都属于肝;肝位胁侧,凡胁下病变诸如疼痛、痞块等无不与肝有关;肝喜酸,凡泛酸嗳气皆属于肝;肝胆相连,凡口苦、睛黄、黄疸、视物有晕而模糊、惊狂等,都属于肝。凡此等等,把握了肝病这些变化规律,并进而区别其中主次、标本关系,就可以触类旁通,活泼地掌握肝病的辨证论治了。

然而,应当看到,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病因是本,病症是标,辨证时“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因此,认识肝病的病变规律,还应当从病因、脏腑经络的传变规律、病理特点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现分述如下:

(一)病因特性对肝脏发病的影响

病因学说认为:病因的分类可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这种病因的分类法也适用于肝的病因的分类。尽管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不同,所表现的病证特点也因之而异,然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肝病的病因牵涉面广,病变也较复杂,但是,六淫中的“风淫”,七情中的“怒”和情志抑郁,以及不内外因中的“酒毒”、“痰浊”、“瘀血”、“房室”、“外伤”等,对肝病的发生具有特异的关系,在辨证论治中极有参考价值。

1.六淫发病于肝

风属阳邪,性主开泄,喜行而数变,然“风气通于肝”,故“风气”为厥阴肝木之主气。《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此为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可见,厥阴以风木之气为本,故肝病可产生“肝风”之变。一般而言,肝风属内风范畴,因“风气通于肝”,外风可因营卫空疏招致内客于肝,也有热极生风而内外相引者,但不管是内风,抑或是外风,或内外相引,都是表现为“善行数变”,动摇振掉之病象。

其他五淫,湿、热、燥、火、寒邪,每多以风邪兼挟而发病于肝。例如:风火为患,可因风乘火势,火借风威,导致肝脏升发、疏泄,动摇太过而为病;寒与湿为患,凝敛黏腻兼挟风邪为其间,可牵引肝之升发、疏泄的功能而为病;“燥”为津液不足之象,有温燥、凉燥之分,风挟燥热则消灼津液,风挟凉燥则津液不布,无论是消灼津液,或津液不布,都可致肝的体用失调而为病。

2.七情致肝为病

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过度,可伤及相关的脏腑而发生各脏之病。如怒为肝志,其气刚暴,容易导致肝病。因怒则气血逆乱,而使肝失去疏泄条达之用。石念祖说:“人忿则全身气血颠倒,最易伤肝。”(《王孟英医案释注》)并且,气血逆乱以后,轻则“气盛而胸胀”(《灵枢·论勇》),重则“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素问·调经论》)表现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的多种厥证。如果影响到藏血功能,还会表现出血溢于脉外诸证。如上逆则为呕血,下迫可为崩漏。若大怒气逆乘侮脾气,也可以出现完谷不化的飧泄之证。并且往往因气逆化火,导致肝魂不能戢敛而生怒狂之变。

由此七情致病,都会导致气机紊乱,影响血液失调。因此,悲、忧、恐等情志过度都可使肝为病,王孟英说:“肝主一身之里……七情之病必由肝起。”(《王孟英医案》)如“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因恐则气怯,气怯则下行,因而使肝的升发受到抑制;“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气消则使肝气内夺,可使肝魂不藏,所谓“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者是矣;“惊则气乱”,气乱则神魂无主可使肝胆之气内消,而产生惊悸与惊狂等证;“思则气结”,气结则肝气内郁,而使疏泄不利,多表现为饮食不思,胸胁胀满证。以上说明了怒可导致肝病,其他情志也能使肝气为病。因此,需要针对肝脏为病特点,结合具体证候考虑问题。

(二)肝病脏腑经络的传变规律

人身脏腑居里,经络居表,经络是脏腑表里配属的纽带,脏腑是经络气血循环的根本。形骸五官关系脏腑所主,躯体部位则关系经络沟通。因此,脏腑经络是一个整体,并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的生理作用,又是反映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于外的通路,因此,发病之初,经络脏腑可以相互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又可以相互传变。比如说,外因之疾多先发于体表,由经络而内传脏腑;内因之疾初起多先表现于内,由脏腑而外达于经脉(如表里同病则内外并重)。所以,在认识肝病变化规律的同时,不能离开脏腑经络的病理反映。下面就肝病的传变规律分别论述如下:

1.经脏互传

经脏互传是指脏及其所属经脉可以互为传变。既可先有经脉病变,而后传脏腑,也可先有脏腑病变,而后传经络。肝属厥阴,肝之脏病可以导致足厥阴经脉病,足厥阴经脉病也可以影响肝病。如《伤寒论·厥阴篇》第351条云(按赵本号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此证为厥阴血虚而寒邪客于经脉,故用当归四逆汤滋血以温散经中寒邪;而第352条又说:“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这说明寒中于经与寒邪犯脏在治疗上有相同之处。又如第378条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这一条就反映了肝脏寒邪而又外及于经络的证候,而有互传的病变规律可循。至于因经脏互传,在内外出入之间,常可扰及所系属之五官(眼、耳、鼻、舌、口),五体(皮、肉、筋、脉、骨)而发生病变。如“肝病者眦青”(《灵枢·五阅五使》);“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素问·痿论》)可以看出,这些病变的发生,实与“肝开窍于目”、“肝主筋”有内在的联系。

2.经脉互传

经脉互传是指本经病变不愈,传与另一经为病而言。如足厥阴经脉属肝,它的传变规律有手足两经相传(即肝传心包或心包传肝),有阴阳表里相传(肝传胆,或胆传肝)。《伤寒论·厥阴篇》第326条说的“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就是足厥阴肝病,而上犯于手厥阴心包的一个说明。至于表里相传,是指厥阴与少阳相表里,少阳之邪,若不从表外解,则易于内陷厥阴而为病,而厥阴之邪内溃亦可从阴出阳而出现少阳证,所以,表里相传是肝病传变中一种多见的形式。

3.肝病传变特性

肝,干也,其特性每以干犯他脏为能事,如上侮肺金,下竭肾阴,中伐脾胃,不一而足,其中尤以肝病传脾和肝病及胆,或肝胆同病,在临床上尤为常见。

应当指出,肝病传变并不是固定的模式,在传变过程中,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春善病鼽衄”(《素问·金匮真言论》);体质因素,“木形之人……其为人苍色……能春夏不能秋冬”(《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又如情绪突变,“五志内伤,故令不得以次传”。凡此等等,说明了肝病传变和时令气候、体质因素及精神因素等影响是分不开的。

(三)肝病病理变化特点

上面谈到,由于病因的特异性,和病因中的阴阳偏盛关系,可使肝病依据经络脏腑的内外表里关系进行传变。如病进则由表入里,病退则由里达表,所以肝病在变化中有其一定的特点。

1.肝病的基本矛盾在于体、用失调 肝属厥阴,厥阴为两阴交尽,一阳初生,故体阴而用阳,发病则以“体”、“用”失调为基本矛盾。并且,可因阴阳互相消长而出现阴阳挟杂之象。

肝为风木之脏,然木能生火而水又能生木,故肝木介于水上火下之间,发生两种不同的母子关系。若肝之阴阳失调,就会扰乱母子两脏的安全。所以,它既可挟水而动,也可挟火而动,使阴阳水火不得交济而为各种病证。

2.气血病证是肝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肝为多血少气之脏,病则血常不足,气反有余,“气有余便是火”,火盛而更易耗血。而且气郁则血滞,所以在肝病的过程中,初起只涉及气分,若气分羁縻不愈,则入于血分。例如肝阳升发太过,则使气血上冲而病厥,若肝风上扰则见头目眩晕,或跳痛;如挟火热,则两目红赤胀痛、颊赤;又如涉及少阳之经,则两耳疼痛;若气病及血,可出现咯血、呕血;若肝血内虚,不能藏魂,则出现多梦易惊等证;若阳气升发不及,则清阳不易上升,而必见病起则头眩、痛而喜按、面色青白、两目无所见等证;若肝气不升,脾虚下陷,又可见洞泻肠鸣、嗜卧善恐等证;如肝阳化风,而风挟燥热,也可见到消渴善饥等证;此证若在妇科方面,更见于月经前期,经量为多,甚则发为崩漏之证;若因肝气郁抑,则见胁痛、脘闷、嗳气太息;若内挟瘀血,则见腹内坚硬、月经愆期、腰腹疼痛等证;若气不疏泄,三焦不利,则小便不利。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