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学诗浅说

第一篇 诗的结构形式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句法章法与体裁

学习旧体诗词,首先应当掌握其结构形式,这对于阅读、欣赏、写作,都是必具的基本知识。

先谈诗的结构,第一就是句法。当然,诗可以有不同长短的句子,但这是不常见的,可以慢慢再谈。一般说来,不外五言、七言两种。五言就是五字一句,七言就是七字一句。不过诗的句子与散文的句子不同,总要两句才能算一个整句,也就是说:上句是没有韵的,下句才有韵。必须包括有韵的在内,才能算诗的一整句。举例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五言诗,前两句末一字是“流”字,后两句末一字是“楼”字,“流”、“楼”协韵,所以前两句是一整句,后两句又是一整句。

大凡单是一句不能把意思说明白,总要两句才能完整,比如这首诗的第一句能不能说明一个意思呢?当然不能。若是配上第二句,就勾画出一幅远景的图画来了,这就成为诗了。尤其是第三、第四句,更可以看出,一拆开来,便不像句话。因为作诗的人是说:如果欲穷千里目,就必须更上一层楼。没有下句,单是上句怎能成立呢?

由此可见:诗的句法要有确定的规律,五言就是五言,七言就是七言。意思是活的,句法是死的。但是又要把活的意思在死的句法中表达出来,并不因为句法的约束和限制,就把意思也变死了。上面一首的第三、四句,正说明诗句的死板和诗意的灵活。

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变化无穷的,而诗句的格式又这样简单,怎样能作得出诗来呢?这当然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明的,但也有几点可以先介绍一下。

第一,一句不够容纳的意思,可以分在两句中容纳;两句还不够,可以衍成四句,总把它说明白才算数。

第二,诗中所用的字是可以自由伸缩的,长的可以缩短,短的也可以拉长。有些字在散文中不能没有而作诗却可以省去。

这样一来,就不至于感觉句法的拘束了。当然,文艺这样东西总是要通过人的智慧,精心烹炼才能成功,绝不能像说话一样不假思索。不过只要抓住要点,得到诀窍,也绝不是什么非常困难的事。

句法简单地谈过了,现在再谈章法。

诗的一篇,名为一首。怎样才算一首诗呢?至少要像前面所举一例,四句两韵,不能再少了。

若要作成一首诗,必须具备下列一个主要条件。那就是句子必须协韵,读起来才好听。可以每一句的末一字都协韵,也可以每一整句的末一字协韵。前者不是常见的,一般总是用后者的办法。像上述的例子,“流”、“楼”协韵,都在整句的末一字上。这个例子只提示最短的章法。当然不限于两句有韵,推广到六句、八句,以至更多都是一样。

另外有一个附带条件,就是短篇总要双数的句子才能成章,五句七句九句是通常不许可的。如果是长篇,倒有时可以不拘。

总的说来,诗要尽量求其句法整齐,声韵和谐,为的是可以引起美感。也就是说:诗是通过细致加工的语言。

掌握了上述的简单原则以后,就要了解一下诗的各种体裁。

按照章法长短来说,各种体裁的次第如下:(一)五绝,(二)七绝,(三)五律,(四)七律,(五)五古,(六)七古。短的在前,长的在后。

按照历史上产生的先后来说,则大致次第如下:(一)五古,(二)七古,(三)五律,(四)七律,(五)五绝,(六)七绝。

以上所举,只是主要的体裁,其他还有些杂体,不是常用的,暂时就不去谈它了。

(一)五绝一称“五言绝句”,就以上述一首为例,四句两韵,可以每两句相对,可以两句对两句不对,也可以全不对。

(二)七绝等于五绝的每句加两个字,其余相同。

(三)五律一称“五言律诗”,是八句四韵,每句五言。一般是前六句每两句相对,最后两句不需要对。

(四)七律也等于将五言变为七言的律诗,其余相同。

(五)五古是五言诗,不一定要对的,句数多少也不限定。除每句必须五字外,几乎没有固定规律。

(六)七古大体上是不拘规律的七言诗,其中也可以杂有长短不等的句子。

古人的名篇总不出以上几种体裁。今天也还应当把这几种体裁看作正宗,尤其是五七律与七绝是常见的,最引起人们的爱好。

平仄与四声

旧体诗的美妙,有一大部分是由于声调的和谐。这种和谐不是由于乐律的关系,而是由于字音的关系,并不需要懂得音乐的人才能掌握,只要读音准确,人人都能领会的。但由于各地的方音不同,对于所谓四声的区别可能有不同的感觉,因而对于平仄的体会就有难有易。

四声是汉字读音的重要特征,也是最基本的声调,在日常的口语中总是用得着的。一般说来,每一个字都可以念成平、上、去、入四个声。不过必须注意:这里的上字不能读成上下的上,要读作“赏”。请读者先把这四个字放在口头准确地念一下,看看有没有声调上的不同。然后再把四种水果的名字分别念一下。首先,平声是“梨”,变成上声,就是“李”,再变成去声,就是“荔”,再变成入声,就是“栗”。如果说,梨子、李子、荔枝、栗子四样东西叫起来是一样的,绝对不能想象。任何地方的人,叫这四样东西,一定都是很清楚,不至于误会的。果真能把它们的名称区别一下,那就对四声容易了解些。

进一步就应当把四声作成一个图表如下:

这个图表表示一个字的四声可以用位置来说明。从左下角起,位置是低的,就作为平声。从平声向上一转,转到左上角,就是上声。再一送,送到右上角,送得最远,就是去声。收回来,向右下角一按,按得用力,就是入声。

从前有四句歌诀,描写四声的声调,是很扼要的,读者可以从这里得到些启发。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个歌诀告诉我们:凡是一个字,不需要费力,只要平平读去的,就是平声。如果将舌头用力转一转,仿佛向上提起,就是上声。如果将这字向远处送,声调拉得长些变得尖些,就是去声。如果将这字用力截住,不拖长,不提高,就是入声。

字的声音和意义往往是有关系的。除平声不须说明外,试举几个上声和去声的字来对照一下:

少、小、简、短、老、减、忍、狠。(上声)

媚、丽、妙、俏、俊、秀、亮、脆。(去声)

这样,可以知道上声字往往有用力费事的表情,去声字则偏于秀媚、清脆、嘹亮。

至于入声字,尤其容易看出表情的关系。形容词方面有“急”、“迫”、“辣”、“杂”、“狭”、“窄”等,动词方面有“勒”、“刻”、“杀”、“压”、“切”、“割”等,显然都表示深切而直截的意思。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切的字都可以用一个公式来归纳。以上所举,只是概括的说法,不能胶柱鼓瑟。在这里提出这一点,乃是要说明作诗为什么必须留意四声的适当使用,学诗的人为什么首先要掌握四声的辨别。

如果对于四声的辨别还感觉困难,那么,不妨暂时放在一边,先弄清平仄再讲。

四声可以归纳成两大类,平声就是平声,而上、去、入都是仄声。换句话说,不轻不重的是平声,需要用一点力的是仄声。按欧洲文字的通例来说,平声就是非重音,仄声就是重音。西文的诗句,重音非重音必须相间使用,汉文的诗句,平仄也必须相间使用,正是同样道理。

现在举出一首平仄规律最严格的唐人五律诗,作为示范: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这首诗是四声相间使用的,暂且不去管它,只把平仄的主要规律指出。首先,每逢双句的末一字必定是平声,押韵 (1) 。其次,每句凡押韵的上一字必定是平仄相间使用的,如第一联 (2) “新”字押韵,上一字“候”字是仄声;第二联“春”字押韵,上一字“江”字是平声;第三联“蘋”字押韵,上一字“绿”字又是仄声;第四联“巾”字押韵,上一字“沾”字又是平声。再其次,每句的第二字必定是平仄相间使用的,如第一句第二字的“有”字是仄声,第二句第二字的“惊”字就是平声,第三句第二字的“霞”字又是平声,第四句第二字的“柳”字又是仄声。以下类推,无有例外。末一句第二字的“思”字本是平声,但在诗中若作名词用,须读仄声,所以在此处仍与一平一仄的规律相符。

以上三点是基本的,凡是正规的律诗总不能越出这个轨道,读诗的人如果读到这种诗,一定感觉和谐悦耳,而且易于读熟。

现在取五律七律中的平仄定律列出表来,以期简明易懂。其种类不外平起、仄起两种。所谓平起、仄起,是以第一句的第二字为标准。这字是平声,就是平起的,这字是仄声,就是仄起的。下表内凡押韵的字下标·。

(一)平起的五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二)仄起的五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

(三)平起的七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四)仄起的七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以上是开头两句对起而不用引韵的,如果用引韵(那就是第一句也用韵),则开头的格式略有不同,援照上列的表,把最后一句的平仄应用于第一句就对了。换言之,即是第一句与末一句的平仄完全相同。兹举平起的五律一式为例,余可类推。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 。

至于五绝七绝,只是将五律七律截取一半,所以无须再列表。

关于平仄的规律,过去有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七律的第一、第三、第五字可以不必拘定上述的规律,而第二、第四、第六却不能紊乱。举下列一联为例: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诗 )

这与上列平起的七律中第二联的表就不甚符合。“巫”字应当是仄声,却用平声;“数”、“行”二字恰当是先平后仄,却用先仄后平;“衡”字、“归”字应当是仄,却用平声。所以上列的表也只是帮助读者解答疑难,并不是完全要按着平仄声去填字的。

另外还有人指出所谓“拗体”,就是在五律第三字和七律第五字,如果上句改了平仄,下句也应当照改,举杜诗为例:

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

上句第三字“乱”字本应用平声,而改用了仄声,所以下句第三字“低”字也相应地从仄声改用平声。又如: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上句第五字“更”字本应用平声,而改用了仄声,所以下句第五字“甘”字也相应地从仄声改用平声。

但这也不是必须墨守的成规,名家的作品中也有不拘的。

关于四声,还有几句补充的话。

某些地区的人,对于上声和去声的辨别感觉不很自然。那么,最好把常常连用的几个语词念一念,比如“买卖”、“使命”、“里外”、“老少”,听听第一个字与第二个字有没有区别?这个区别就是上声与去声的区别。以上所举的四个例,第一个字都是上声,第二个字都是去声。从这里体会,就不至于茫然了。

另外一点,平声还有阴平、阳平的区别。这在作诗的时候可以不管的,但在口语中天然要经常遇到,也不可不附带说明一下。凡是平声中稍高一点的就是阴平,低一点的就是阳平。“阴”字本身就是阴平,“阳”字本身就是阳平。举几个连用的字为例:比如“归来”、“萧条”、“生成”、“支持”,第一个字都是阴平,第二个字都是阳平。如果念来听听,细加体会,就不难辨别了。

有些人看见诗韵中有上平、下平,不免与阴平、阳平混淆起来,其实是不相干的。诗韵中的上下平是因为平声字太多,所以分成两部分,以便记忆,其实并没有其他原因。

对偶

中国传统文学有一项独有的特征,就是“对偶”。这在口语中已经可以遇到。在文章中用了双句更增长不少力量,尤其在抒情写景的文章中,更不嫌双句之多,愈多愈显描写的深刻。因此专用双句组织成文的就变成骈文的一种特殊体裁。在六朝到唐代,正是骈文盛行的时代,与此同时,诗也发展到了高峰。所以诗的形式优美,对偶是其构成之主要部分。虽然对偶也不一定采用最严格的规定,但无论如何,对偶的精神总是存在于诗中的。

所谓严格的规定,首先是:这句的名词对那句的名词,动词对动词,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单字对单字,双字对双字(双字例如:处处、悠悠)。其次还要草木鸟兽对草木鸟兽,人名地名对人名地名,颜色对颜色,数目对数目。如果用典故或成语,又要其中的字面形态相对称,出处的时代也相对称。总之,要求工巧,如同精细的刺绣和雕刻那样,使人叹为鬼斧神工。

但是实际上也只能达到相当程度为止,追求太过,又变成有伤大雅了,非但不必,而且是应当避免的。

不过为初学者说法,这种技巧也必须练习一下。先举几个例来说明。

对偶一称“对仗”,亦即“对句”。基本上是整齐匀称的意思。现在举一联典型的对句如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诗 )

两句都是写景,而且都是写眼前的景。“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再工整没有了。初学者应当以此为范例,照样练习,要作到自己能成对句而不费力为止。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对两字,逐步加到三字、四字。俗称“对对子”,术语是“裁对”或“属对”。作诗总不能不经过这一关。

但是掌握了基本技巧以后,就要体会古人对句的灵活变化。一种是把两个普通常用的字变成新鲜的意思。例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诗 )

白露、明月是眼前常见的,心中常有的,口中也常说的,现在说:白露从今夜白起,明月和故乡一样的明。这就不是平平常常的说法,却能够把对景生情的心思说出来,这就是诗中的好句子。

另一种是表面上虽是平行的对句,实际是从上句启发下句的。例如: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诗 )

传书的鸿雁几时才得来到呢?正是江湖多秋水的时候呀!本来是一个意思,却把它组织成两句对偶,这样就使人不感觉对仗的呆板了。

另一种是在平常的句子中,用两个十分用力刻画的字眼振起精神,因而变得极不平凡。例如: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诗 )

“泉声”对“日色”,“危石”对“青松”,都极平凡,但当中用了个“咽”字、“冷”字,就使人想到乱石参差之中,泉水的声音有时被遏止;而浓绿的松树也使日光变得阴森。这样写深山的幽景,似乎画也画不出来。这是对句的神妙作法。像这里的“咽”字、“冷”字在古人称为“诗眼”,如同画家的画龙点睛一般。

另一种是意思对而字面不对,例如: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诗 )

“小”是形容词,“忆”是动词,“儿女”是通名,“长安”是专名,都不合一般裁对规则,但这两句等于是一句,所以没有妨碍,而且含有相对称的精神,所以读者也不觉得它不是对句。

另一种是把两样不同的意思,用对句来归在一起。例如: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诗 )

题目是《蝉》。上句是说蝉声,下句却说到蝉所抱的树。虽然是有关系的,但一是声音,一是树,究竟不是一类的东西。这里用工巧的句法组织起来,就使诗的意思得以丰富而曲折,不专在蝉的本身上找话头了。

另一种是用适当的双字或联绵字使平常的字句变得有声有色。例如:

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均杜甫诗 )

野日白,春流清;种翠竹,栽红桃,都是庸熟无奇的字句,一经在适当的位置上加以适当的形容,就焕然改观了。

另一种是不同的事物靠工巧的对仗变成相同,使诗句内容更加广阔而丰富。例如:

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杜甫诗 )

“蚁浮”是酒的代名 (3) ,而“鸥泛”是实在的水鸟游于水面。一是眼前所亲切享受的,一是耳中所遥为感觉的,两个意思做成对句,很难匀称。现在实的却虚写,虚的却实写,以动物对动物,不匀称的就变为匀称了。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腹中储蓄一些辞藻和典故,再体会古人怎样使用譬喻和成语,逐步自己培养运用自如的能力。

传统诗歌的特性,就是汉语的特性。由于汉字单音的关系,产生了一种语句构造的艺术。那就是用排偶的方法显示整齐和谐之美,这在别的语文中是难以办到的。我们的传统艺术,无论在建筑上,在装饰上,都很注重对称,例如两扇大门,分挂一副对联,假使对联的字句一边多一边少,一边大一边小,或是一边虚一边实,请问看起来会发生怎样的感想?明白这一点,就知道旧诗的对仗是怎样重要了。

其次要明白对仗的作用是什么。好的对仗要使两句相同的句子显出不同的意思,而不相同的句子调节得互相关联,这样就使人感觉到作者怎样富有组织力,怎样把话说得有力量,怎样使人可以在口头念诵不忘。

我们的上古文字,无论散文韵文,都常有用对偶的时候。以诗而论,《诗经》上有名的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是典型的偶句。分析一下,就可以学习一点造对句的方法。这本是用两句话来表示“感往”、“伤今”的意思,一边感往,一边伤今,这是不同的,可都是从“我”出发,这是相同的。昔往、今来是相对的,可是上句的尾用“矣”字一提,下句的尾用“思”字一收,就显出有轻重抑扬(“矣”字是仄声,“思”字是平声,这里面还有音节的关系)。

这两句话从普通人口里说出来,不过是:去的时候是春天,回来不知不觉已经严冬了。可是诗人要找出杨柳和雨雪来象征春天和冬天,而且要把杨柳和雨雪的形象刻画出来使读者体会加深,感触加重 (4) 。

能作到这样,就是好的对句。初学的人应该首先把自己的词汇丰富起来,然后有充足的字眼来应付不同的需要,不至于枯窘平凡,也不至于生硬。入门的方法是多读古人的诗,留心看他们常用的是些什么字眼,以及怎样配搭法。

诗韵

什么是韵?韵就是组成一个字的母音相同。凡母音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分门别类,不相杂乱,就是诗韵。在诗的每句末一字用同韵的字,就是作诗的押韵。那么,作诗一定要先知道有哪些韵,怎样辨别什么字是什么韵。

各处方音不同,在此处某两字是叶韵的,换一处也许格格不相合了。例如贵州人和浙江湖州人读“余”、“夷”是一个音,因而是叶韵的,他处就不然。然而诗必须是各处人都能读的,所以不能不有一种共同遵守、大体可通的规范。古人对于诗韵,是结合理论与实际,折衷于繁简之间,然后定出来的。我们现在所遵用的诗韵,自宋代以来,久已“约定俗成”,若任意改变,必致造成混乱。现在的诗韵同唐韵比起来,已经是简化的了,只有少数地方还存在着缺点。例如十三元一韵里包括“元”、“繁”、“魂”三种音,这又未免太笼统。其实我们只要能掌握韵的原则,这都不算困难。

按照现在的诗韵的编法,是以平声字为发出点的。平声共三十韵,由于字数太多,又分为上平、下平,各十五韵,各编号数。上平声包括: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包括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将上述各韵加以分析,就发现一个简便方法,可以将三十韵通盘规画,归纳成十一组:

一、东 冬 江

二、支 微 齐 佳 灰

三、鱼 虞

四、真 文

五、元 寒 删 先

六、萧 肴 豪

七、歌 麻

八、阳 庚

九、青 蒸

十、尤

十一、侵 覃 盐 咸

按照这样的分类法来押韵,在古诗中是绝对许可的,念起来一般也都顺口,不过作律诗不大合适。

这样的分类法,对于韵不熟习的人,很有帮助。如果自己体会一下,就可以知道每一组内所包括的各韵是很相近的,不在一组内就很难相通,这都无须解释。只有第四组的真韵,第八组的庚韵,第九组的青、蒸韵,第十一组的侵韵,或者有人不了解其中分别。如果用拉丁字母记音,就立刻可以明白了。第四组是n收声的,第八九组是ng收声的,第十一组是m收声的。m收声的读法虽然在今天只有粤语保留着(事实上,在汉字系统的其他国家内,如日本和越南,也还保留着),但这是从上古以来相沿的,而且很突出的,究竟不能抹杀不管(唐朝人对于上述三种读音界限非常严格,在口语上不能分清的,就会被人耻笑,宋以后才逐渐混乱。现在n与ng的分别,北京话最准确,而n与m的分别,粤语最准确)。

平声的分组既如上述,上去声是由此类推的,例如平声的“东”,上声就是“董”,去声就是“送”,不必多说。

只有入声另是一种分法。入声十七韵: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

分析起来,大体上只有三组:

一、屋 沃 觉 药

二、质 物 月 曷 黠 屑 陌 锡 职 缉

三、合 叶 洽

第一组是k收声的,第二组是t收声的,第三组是p收声的。

假使是个广东人,对于这种分别,是不学而能的,否则也许嫌麻烦。暂时把入声的韵搁在一边,不去研究,也无不可。

在这里还应当把传统所谓“声韵”二字简单解释一下。凡一个字音必由“声”和“韵”组合而成。声就是子音,韵就是母音。例如“声”字是“诗婴切”,就是“诗”、“婴”两音合组而成的,诗就是声,婴就是韵了。又如“韵”字是“喻郡切”,就是“喻”、“郡”两音合组而成,“喻”就是声,“郡”就是韵了。这说明了声韵,同时说明了反切。

在诗的音节成分中,不但韵居重要地位,声也是应当注意的,韵要调协,而声要参差,才会悦耳。

写景 写情 用典

诗的内容不外以写景、写情、用典三项来表达。功夫到家,可以三者融合为一,不着痕迹。初学却不能不分别加以研究。

最浅近的是写景。写景要就眼前所见的景物细加体会,用真切而朴素的字句写出来。不过作诗不能太直率。第一,须尽量运用特种形容字眼。一是双声字 (5) ,如“旁礴”、“澹荡”、“夷犹”、“迷茫”,二是叠韵字 (6) ,如“萧条”、“婀娜”、“迷离”、“浩渺”,三是叠字,如“凄凄”、“冉冉”、“脉脉”、“溶溶”。这些是汉语中的特殊宝库,能够描写形象而带有情调,以字音来辅助字义,使视觉与听觉同时感受相应的刺激。假使没有这样的宝库,旧诗就不成其为旧诗了。

其次,须运用恰当的动词。举一个例:以前有人读杜甫的诗,读到“身轻一鸟过”,末尾这“过”字已模糊得看不出来了,于是大家便替他想好几个字,比如“下”、“疾”等字安上去,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结果发现原本是“过”字,才佩服杜甫用字之精妙。因为这句诗是描写一员骁将鞭马向阵前飞驰而去,“过”字用的并不费力,而神气已经活现。同时还有一点,“过”字的音节是响亮的,这也增加诗句的精采。

再进一步,是衬托动词的形容词。举杜诗一联为例,“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啭”与“泛”是“黄鸟”与“白鸥”的动作,这是人人能想到的。但加上“近”字与“轻”字,就把这种动作描写得生动而且有情,使观察者与对象之间有了联系。这两个字是要斟酌得十分恰当的,“近”字形容黄鸟的驯善可亲,“轻”字形容白鸥的自由愉快。这种字确可称为句中之眼。犹如画人像,一经点出眼睛,就是个活泼有生气的人了。

以上三项综合起来,也可以举杜诗一联为例,比如:“穿花蝴蝶深深见(现),点水蜻蜓款款飞。”这是很平实而具有严格规律的句子。以“穿花”描写蝴蝶,以“点水”描写蜻蜓,进一步以“深深见”描写蝴蝶穿花的姿态,以“款款飞”描写蜻蜓点水的姿态。精神特别寄托在“深深”、“款款”两组叠字,深深款款不仅是对象的有情姿态,而且也是作者与对象融成一片的情感。

在一句之中,写景与写情有时也不能完全分开,已如上述。在一首之中,虽然可以看出某一联写景,某一联写情,但一气读下去,仍是融成一片,互相关联的。举杜诗一首为例: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他日一杯难强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这首诗前半是写景,后半是写情,而写景之中寓有情,写情之中寓有事,是对于初学最好的示范。

通常的说法,律诗总是一联写景,一联写情,先写景,后写情,加上起首和结尾的两联。但实际上不可拘泥,只要能从景引到情,从情引到景,不是截然两橛,无论怎样做,都是可以的。

最后谈到用典的问题。这也是旧诗重要特性之一。传统的习惯,以用事入神为最精美的文章技巧。不用直说而借古事点明,使人感觉曲折深稳,确是一种不可磨灭的优点。读书多了,前人的诗也看得多了,自然会得到诀窍。不过好诗并不是一定要用典的。即使是用典的诗,也要避免堆砌,要用得自然灵活。举一首刘长卿的诗为例:

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桃叶宜人诚可咏,柳花如雪若为看。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这首诗是送女儿女婿的,从第二句就开始用典。“事伯鸾”就是用梁鸿娶孟光的典故,不比直说跟女婿走漂亮得多吗?第三四句是说女儿出嫁虽然可喜,但是膝前失去一个爱女了。“桃叶宜人”出在《诗经》,“柳花如雪”是《世说》上谢家父女的故事,用“桃叶”对“柳花”何等美妙!第五六句是托付女婿好好看待女儿。“鸣环”是新嫁娘的妆饰,“对玉”是恭维女婿的话(丈人冰清,女婿玉润,是“乐广”卫玠的故事)。一首之中,有四五个典故,而运用得在虚实有无之间,使人感觉宛转含蓄,语重心长。这样才算功夫到家。

————————————————————

(1) 押韵也可以写作压韵,就是在句尾用韵的意思。

(2) 诗的一整句(包含上下两句)称为一联。律诗的第一第二句称“首联”,第三第四句称“颔联”,第五第六句称“腹联”,第七第八句称“末联”或“尾联”。这与对联中称上下句为上下联的习惯不同。

(3) 古人说:浓厚的酒使人有虫蚁在酒面上浮动的感觉。所以用为酒的代名。

(4) 王夫之说:杨柳依依,本是可乐之景,而写去时悲哀之情;雨雪霏霏,本是可哀之景,而写来时欢乐之情,这更可见诗人情思之深厚。

(5) 双声字是上一字子音相同的字。

(6) 叠韵字是下一字母音相同的字。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