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
內經敘瘧
黃帝 問曰:夫痎瘧皆生於風(痎音皆,二日一發之瘧。張介賓曰:痎,皆也。言諸瘧也)。其畜作有時者(畜,邪蓄於經,有時而伏也,作病見於外,不期而發也),何也?岐伯對曰: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憎寒而毛豎也),伸欠乃作(伸者,伸其四體,邪動於經也。欠,呵欠也,陰陽爭引而然),寒慄鼓頷(鼓者,振悚之謂。頷者,腮頷也),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帝曰:何氣使然,願聞其道。岐伯曰: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邪之所在,則邪實正虛,故入於陰則陰實陽虛,入於陽則陽實陰虛,虛實更作者,以陰陽相移易也)。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陽明者,胃氣之所出,其主肌肉,其脈循頤頰,故陽明虛,則為寒慄鼓頷)。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腰背頭項,皆太陽經也。陽虛則寒邪居之,故為痛。病痛者陰也)。三陽俱虛(兼陽明少陽而言)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表裡陰邪皆勝也)。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此邪自陰分而復並於陽分,並於陽則陽勝,陽勝則外內皆熱而喘渴喜冷)。此皆得之夏傷於暑(暑傷於夏,其時則熱盛,其邪則風寒也。如上文曰:痎瘧皆生於風,金匱真言論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虐)。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風寒在表,必鬱而為熱,其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蓋即經脈間耳。榮行脈中,故曰此榮氣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暑邪內伏者,陰邪也。秋氣,水氣,亦陰氣也。新邪與衛氣並居,則內合伏暑,故陰陽相薄而瘧作矣。張介賓曰:傷暑為瘧,何謂陰邪。蓋陽暑傷氣,其證多汗,感而即發,邪不能留,其留藏不去者,惟陰暑耳。以其無汗也,故凡患瘧者,必因於盛暑之時貪涼取快,不避風寒,或浴以涼水,或澡於河流,或過食生冷,壯者邪不能居,未必致病。怯者蓄於榮衛,則所不免。但外感於寒者,多為瘧。內傷於寒者,多為痢。使能慎此二者,則瘧痢何由來也)。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是以日作(風寒自表而入,則與衛氣並居,故必隨衛氣以為出入,衛氣一日一周,是以新感之瘧,亦一日一作,然則日作之瘧,邪在衛耳,其氣淺,故其治亦易)。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邪居榮氣之間,連乎臟矣)。陽氣獨發,陰邪內著(榮為陰,衛為陽。陽氣獨發者,其行本速。陰邪內著者,其行則遲),陰與陽爭不得出(一遲一速相拒而爭,則陰邪不得與衛氣俱出),是以間日而作也。帝曰:其作日晏,與其日蚤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風府,督脈穴。膂,呂同,脊骨曰呂,象形也。一曰夾脊兩旁之肉曰呂。下者,下行至尾骶也)。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衛氣每至明旦,則出於足太陽之睛明穴,而大會於風府,此常度也),其明日日下一節(若邪氣客於風府,必循膂而下,其氣漸深,則日下一節,自陽就陰,其會漸遲),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言初感之伏邪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言衛氣邪氣之會也)。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會則病作,晏則因邪之日下也)。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項骨三節,脊骨二十一節,共二十四節,邪氣自風府日下一節,故於二十五日下至尾骶),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內(復自後而前,故於二十六日,入於脊內,以注伏膂之脈。按《歲露篇》曰: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蓋衝脈之循背者,伏行脊膂之間,故又曰伏膂也)。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邪在伏膂之脈,循脊而上,無關節之窒,故九日而出缺盆)。其氣日高(其氣日高則自陰就陽,其邪日退),故作日益蚤也。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此重申上文未盡之義也。諸經募原之氣,內連五臟。募音幕,按舉痛篇,及全元起本,皆作膜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邪在陰分,故道遠行遲,而間日作也。《靈樞經》云:瘧者,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日作,故次日乃畜積而作焉。詳畜積二字,則非一日之義明矣。始明邪氣未盛,未與衛氣相當,故未作。必候畜積,與衛氣相當,故作焉)
帝曰: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岐伯曰: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凡邪氣客於頭項,則必循膂而下,此其常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然邪之所中,亦但隨虛實而異其處,不必盡當風府也。然則所謂日下者,惟邪氣耳。衛氣周環,豈有日下之理,但氣至而會,其病乃作,則邪氣衛氣,均為日下一節矣)。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氣至者,衛氣之至也。至於邪合,然後病作,故其蓄作,則遲早有時)。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府者,所以聚物。故凡風之所居,即為風府。衛氣之至,與邪相合則腠理開,開則邪復入之,故無論乎上下左右,皆可中邪。凡邪所中之處,亦皆可稱為風府,故曰風無常府也)
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此風字,指風證為言,風之與瘧皆因於風),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岐伯曰:風氣留其處(養而不移者也),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流變不一者也)沉以內薄(言其深也,即上文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之謂),故衛氣應乃作。
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岐伯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浴水乘涼之類),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因暑受寒,則腠理閉,汗不出,寒邪先伏於皮膚之中,得清秋之氣而風襲於外,則病發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陽邪獨亢,故但熱不寒而煩冤少氣。表裡俱病,故手足熱而欲嘔,以熱邪及於胃也)。帝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於何臟(安舍者,言其何所居也)?岐伯曰: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風雖陽邪,其氣則寒,故風寒可以並言),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者也(腎應冬,其主骨髓,故冬中風寒而不即病者,則邪氣藏於骨髓之中,或遇春溫,或遇大暑,隨觸而發。故自內達外而為病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自陰出陽則陰虛陽實也)。衰則氣復反入(陽極而衰,故復入於陰分),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冬中於寒而發為溫瘧,即傷寒之屬,故《傷寒論》有溫瘧一證,蓋本諸此)。帝曰:癉瘧何如?岐伯曰: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於陰(肺素有熱者,陽盛氣實之人也。故邪中於外,亦但在陽分而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肌肉,故命曰癉瘧。(氣藏於心,陽之發也,熱在肌肉之間,故令人消爍。然則癉瘧之所舍者,在心肺兩經耳)
帝曰:瘧未發(謂瘧未作時也),其應何如?岐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也,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欲察其應,當求氣之所在。故但於證之寒熱,脈之躁靜,可辨其病之陰陽也)。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得休,衛氣集則復病也。(瘧之或在陰或在陽,陰陽盛極,氣必俱衰,故與衛氣相離而病得休止。及衛氣再至,則邪正分爭,病復作矣)
蔭按:夫衛與邪相併則病作,與邪相離則病休。其並於陰則寒,並於陽則熱。離於陰則寒已,離於陽則熱已。至次日又集而併合,則復病也。
帝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間日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客猶言會也。邪氣深客於府,則氣遠會希,時與衛氣相失),故休數日乃作也。瘧者,陰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陽勝則熱甚故渴也)。帝曰:論言夏傷於暑,秋必病瘧。今瘧不必應者,何也?岐伯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其於春夏冬而病瘧者,其病形多異。正以四時之氣,寒熱各有相反,皆能為瘧也)。其以秋病者寒甚(秋以盛熱之後而新涼束之,陰陽相激,故病為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陽氣伏藏於內,故冬病者雖寒不甚),以春病者惡風(春時陽氣外泄,腠理漸疏,余寒未去,故病多惡風),以夏病者多汗。(夏時熱甚,熏蒸肌表,故病此者多汗)
帝曰:夫經言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為有餘,寒為不足。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及其熱,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願聞其說(此下言瘧之諸變也,須其自衰乃刺之,謂不可刺於病發之時)。岐伯曰:經言無刺熇熇之熱(不可刺之,避其來銳也),無刺渾渾之脈(渾渾,陰陽虛實未定也,不得其真刺之,恐有所誤),無刺漉漉之汗(漉音鹿,汗大出也。邪正未分,故不可刺)。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於此三者而刺之,是逆其病氣也)。夫瘧之始發也,陽氣並於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此陰有餘陽不足也。衛氣並於陰分則表虛,故曰外無氣)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並於外(氣極於裡則復出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夫瘧氣者,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復(或陰或陽,瘧本不常,有先寒後熱者,陰極則復於陽也。有先熱後寒者,陽極則復於陰也)。至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不可當也(其暴如此,故名為瘧)。故經言曰:方其盛時,必毀(病邪方盛之時,真氣正衰,若加以刺,必致毀傷);因其衰也,事必大昌(因其衰止而後取之,則邪氣去而事大昌矣)。此之謂也(即上文須其自衰乃刺之謂也)。夫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邪氣正發,乃陰陽氣逆之時,故不可以強治)。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也(陰陽且移,必從四末始者,以十二經並原之氣,皆本於四肢也。故凡瘧之將發,則四肢先有寒意,此即其候)。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故治之者,當於先時未發之頃,堅束其處,謂四關之上也),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邪氣不得流行,乃察其孫絡之堅盛者皆取之。北人多行此法,砭出其血、謂之放寒,其義即此),此真往而未得並者也(故可令真氣自為往來,而邪則無能並也)。凡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治,過之則失時也。
論瘧備三因
陳無擇 云,夫瘧備三因,外則感四氣,內則動七情,飲食飢飽,房室勞逸。皆能致之。經所謂夏傷暑,秋痎瘧者,此則因時而敘耳,不可專以此論。外所因證,有寒瘧,有溫瘧,有癉瘧,並同《素問》。有濕瘧者,寒熱身重,骨節煩疼,脹滿自汗,善嘔。因汗出復浴,濕舍皮膚,及冒雨濕。有牝瘧者,寒多不熱,但慘慼振慄,病以時作。此則多感陰濕,陽不能勝陰也。五種瘧疾,以外感風寒暑濕,與衛氣相併而成。除癉瘧獨熱,溫瘧先熱,牝瘧無熱外,諸瘧皆先寒後熱。內所因證,以蓄怒傷肝,氣鬱所致,名曰肝瘧。以喜傷心,心氣耗散所致,名曰心瘧。以思傷脾,氣鬱涎結所致,名曰脾瘧。以夏傷肺,肺氣凝痰所致,名曰肺瘧。以失志傷腎所致,名曰腎瘧。所致之症,並同《素問》。此五種瘧疾,以感氣不和,鬱結痰飲所致。不內外因,有疫瘧者,一歲之間,長幼相似。有鬼瘧者,夢寐不祥,多生恐怖。有瘴瘧者,乍熱乍寒,乍有乍無,南方多病。有胃瘧者,飲食飢飽,傷胃而成,世謂食瘧。有勞瘧者,經年不瘥,前後復發,微勞不任。亦有數年不瘥,結成癥瘕在腹脅,名曰老瘧,亦曰瘧母。以上諸證,各有方治,宜推而用之。
論瘧疾寒熱皆陰陽二氣所為
葉氏 曰:或問瘧證之論,《內經》詳矣。其曰夏傷於暑,至秋感風寒而作,或為癉瘧,或為溫瘧,或為寒瘧。其寒熱交作之故,余已知之。然後人又謂風寒暑濕四氣各自為瘧,及痰瘧、食瘧之論,不知其寒熱之生也,與《內經》所言之情同否?曰:《內經》言瘧兼風寒暑而成,後人則專指一氣而得者也。雖所感有不同,然以理論之,則四氣之所以為寒熱者,要皆不外乎陰陽相併之一言耳。何以見之,邪之襲人,或風或寒,或暑或濕,在表在裡,淺深不同。人之衛氣,一日一夜周於身,邪氣所居之地,衛氣與之相合,則邪隨氣行,入里則並於陰而為寒,出外則並於陽而為熱,此所以為寒熱之往來也。不可謂風寒暑三氣相兼,與一氣獨得者,其寒熱之病機各異也。若夫痰食二瘧,此自內而得者,其情與外感少殊。蓋痰鬱於中,陰陽痞隔,二氣相爭,爭則陰勝而為寒,陽勝而為熱矣。其寒其熱,非陰陽之相併,乃勝復之道也。食瘧者,多食動脾之所致也。或食積於中而不化,或食雖化而脾受傷,二者皆能致脾氣之虛,脾虛則陰陽之氣失所養而不得其平,不平則戰,戰則寒熱生矣。此寒熱與痰瘧之情相似,但彼由陰陽痞隔,此由陰陽不平,略少異耳。醫者能以此數者而推之,各得其理,則世又有所謂痰瘧、瘴瘧、鬼瘧之證,皆可觸類而長之矣。
論治瘧須求邪所著處
準繩 云:《內經》論病諸篇,唯瘧論最詳。語邪則風寒暑濕四氣皆得留著而病瘧,論邪入客處所,則有腸胃之外,榮氣之舍,脊骨之間,五臟募原,與入客於臟腑淺深不同。語其病狀,則分寒熱先後,遇寒熱之多寡,則因反時而病,以應令氣生長化收藏之變,此皆外邪所致者也。及乎語溫瘧在臟者,止以風寒中於腎。語癉瘧者,止以肺素有熱。然冬令之寒,既得以中於腎,則其餘四臟令氣之邪,又豈無入客於所屬之臟者乎。既肺本氣之熱為瘧,則四臟之氣,鬱而為熱者,又豈不似肺之為瘧乎。此殆舉一隅,可以三隅反也。故陳無擇謂內傷七情,飢飽房勞,皆得鬱而蘊積痰涎,其病氣與衛氣並則作瘧者,豈非用此例以推之歟。夫如是,內外所傷之邪,皆因其客在榮氣之舍,故瘧有止發之定期。榮氣有舍,猶行人之有傳舍也,故瘧。榮衛之氣日行一周,歷五臟六腑十二經絡之界分。每有一界分,必有其舍,舍有隨經絡沉內薄之瘧邪,故與日行之衛氣,相集則病作,離則病休。其作也,不惟脈外之衛虛併入於陰,《靈樞》所謂足陽明與榮俱行者,亦虛以從之。陽明之氣虛,則天真因水穀而充大者亦暫衰。所以瘧作之際,禁勿治刺,恐傷胃氣與天真也。必待陰陽並極而退,其榮衛天真胃氣離而復集,過此邪留所客之地,然後治之。或當其病未作之先,迎而奪之。丹溪謂瘧邪得於四氣之初,弱者即病。胃氣強者,伏而不得動。至於再感,胃氣重傷,其病乃作。此謂外邪必用汗解,虛者先以參朮實胃,加藥取汗。唯足厥陰最難得汗,其汗至足方佳。大率取汗非用麻黃輩,但開鬱通經,其邪熱即散為汗矣。又云:瘧發於子半之後,午之前,是陽分受病,其病易愈;發於午之後,寅之前,是陰分受病,其病難愈。必分受病陰陽氣血,藥以佐之,觀形察色以別之。蓋嘗從是法而治,形壯色澤者,病在氣分,則通經開鬱以取汗。色稍夭者,則補虛取汗。挾痰者,先實其胃一二日,方服劫劑。形弱色枯者,則不用取汗。亦不可劫,但補養以通經調之。其形壯而色紫黑者,病在血分,則開其阻滯。色枯者,補血調氣。夫如是者,猶為尋常之用。至於取汗不得汗,理血而汗不足,若非更求藥之切中病情,直造邪所著處,何能愈之乎。
論瘧為二少陽相合
準繩 云:經曰:夏傷於暑,秋必痎瘧。暑者,季夏也。季夏者,濕土也。君火持權,不與之子,暑濕之令不行也,濕令不行,則土虧矣。所勝妄行,木氣太過,少陽旺也,所生者受病,則肺金不足,所不勝者侮之,故水得以乘之土分。土者坤也,坤土申之分,申為相火,水入於土,則水火相干,陰陽交爭,故為寒熱。兼木氣終見三焦,是二少陽相合也。少陽在濕土之分,故為寒熱。肺金不足,灑淅寒熱,此皆往來未定之氣也,故為痎瘧。久而不愈,瘧不發於夏而發於秋者,以濕熱在酉之分,方得其權,故發於大暑以後也。
論瘧分三陽三陰淺深之異
機要 云:經曰: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傷之淺者近而暴,傷之重者遠而為痎。痎者,久瘧也。是知夏傷暑,氣閉而不能發泄於外,邪氣內行,至秋而為瘧也。有中三陽者,有中三陰者,其證各殊,同傷寒也。在太陽經謂之寒瘧,治多汗之。在陽明經謂之熱瘧,治多下之。在少陽經謂之風瘧,治多和之。此三陽受病,謂之暴瘧。發在夏至後處暑前,此乃傷之淺者,近而暴也。在陰經不分三經,總謂之濕瘧,當從太陰經論之。發在處暑後冬至前,此乃傷之重者,遠而為痎。痎者,老也,居西方,宜毒藥療之。
綱目 云: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頭背腰皆足太陽經之所行,故如此)。先寒後熱,熇熇暍暍然(皆熱甚貌),熱止汗出難已(邪在三陽,盛於表也,汗不易收,故曰難已),羌活加生地黃湯、小柴胡加桂湯。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㑊(謂不耐煩勞,形跡困倦也),寒不甚,熱不甚(病在半表半裡也),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邪在膽也),熱多汗出甚(少陽為木火之經,故熱多於寒而汗出甚也),小柴胡湯。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淅寒甚,久乃熱(陽明雖多血多氣之經,而寒邪勝之,故先為寒,久乃熱),熱去汗出(熱去則邪解,故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經脈篇」曰:陽明病,至則惡人與火,今反喜見日月光,及得火氣乃快然者何也。蓋陽明受陽邪,胃之實也,故惡熱。陽明受陰邪,胃之虛也,故喜暖耳),桂枝二白虎一、黃芩芍藥加桂湯。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脾者心之子,脾病則心氣不舒,故不樂),好太息,不嗜食(脾不化則上焦痞塞,故好太息而不嗜食),多寒熱汗出(太陰主裡,邪不易解,故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脾脈絡胃上膈挾咽,故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然必待其嘔已病衰,方可取之),小建中湯、異攻散。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腎脈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陰邪上衝,故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腎病則陰虛,陰虛故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病在陰者喜靜),其病難已(腎為至陰之臟,而邪居之,故病深難已),小柴胡加半夏湯。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便(肝脈過陰器抵少腹布脅肋,故為腰腹小便之病。凡小水不利為癃,今曰如癃狀,非癃也。蓋病不在水而在於肝邪之陷,故亦如小便不利而急數欲便也),意恐懼,氣不足(意恐懼者,肝氣不足也),腹中悒悒(不暢之貌),四物柴胡苦楝附子湯。
準繩 云:或在頭項,或在背,或在腰脊,雖上下遠近之不同,在太陽一也。或在四肢者,風淫之所及,隨所傷而作,不必盡當風府也。先寒而後熱者,謂之寒瘧;先熱而後寒者,謂之溫瘧。二者不當治水火,當從乎中治。中治者,少陽也。渴者燥勝也,不渴者濕勝也。瘧雖傷暑,遇秋而發,其不應也。秋病寒甚,太陽多也。冬寒不甚,陽不爭也。春病則惡風,夏病則多汗。汗者皆少陽虛也,其病隨四時而作,異形如此。又有得之於冬而發之於暑,邪客於腎足少陰也。有藏之於心,內熱熏於肺,手太陰也。至於少氣煩冤,手足熱而嘔,但熱而不寒,謂之癉瘧,足陽明也。治之奈何?方其盛也,取之必毀,因其衰也。治法易老瘧論備矣。
論五臟皆有瘧其治各異
準繩 云:肺瘧,令人心寒(肺者,心之蓋也,以寒邪而乘所不勝,故令人心寒),寒甚復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寒甚復熱而心氣受傷,故善驚如有所見),桂枝加芍藥湯。心瘧,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瘧邪在心故煩,心甚欲得水以解也),反寒多不甚熱(心本陽臟,為邪所居,則陽虛陰盛,故反寒多而不甚熱),桂枝黃芩湯。肝瘧,今人色蒼蒼然(肝屬木,故色蒼蒼然),太息(肝鬱則氣逆,故太息),其狀若死者(木病則堅強,故其狀若死),四逆湯、通脈四逆湯。脾瘧,令人寒(脾以至陰之臟而瘧邪居之,故令人寒),腹中痛(脾脈自股人腹,故腹中痛),熱則腸中鳴(寒已而熱,則脾氣行,故腸中鳴),鳴已汗出(鳴已則陽氣外達故汗出),小建中湯、芍藥甘草湯。腎瘧,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洒洒,寒慄貌,腎脈貫脊屬腎,開竅於二陰,故腰脊之痛,苦於宛轉而大便難也),目眴眴然(眴,熒絹切,音懸,眩動貌。目視不明,水之虧也),手足寒(手足寒,陰之厥也),桂枝加當歸芍藥湯。
論痰能致瘧
嚴用和 云:《素問》謂:瘧生於風。又,夏傷於暑。此四時之氣也。或乘涼飲冷,當風臥濕,飢飽失時,致脾胃不和,痰積中脘,遂成此疾,所謂無痰不成瘧。一日一發易治,間日一發難愈,三日一發者尤難愈。(劉宗厚曰:瘧而挾痰則誠有之,其引無痰不成瘧之一句,則失之偏)
瘧非脾寒及鬼食辨
張子和 云:夫瘧猶酷虐之虐也,以夏傷酷暑而成痰瘧也。又有痎瘧(老瘧無時而作,名痎瘧,俗呼妖瘧),連歲不已,此肝經肥氣之積也,多在左脅之下,狀如覆杯,是為痎瘧,久而不已,令人瘦也。《內經》既以夏傷於暑而為瘧,何後世之醫者皆以脾寒治之。世醫既不知邪熱蓄積之深為寒戰,遂為寒戰所感,又不悟邪熱入而後出於表,發為燥渴,遂為交爭所感。相傳以薑、附、硫黃、平胃、異攻散、交解飲子治之,百千之中,幸其一效。甚者歸之祟怪,豈不大可笑耶。又或因夏月飲冷過常,傷食生硬之屬,指為食瘧,此又非也。豈知《內經》之論則不然,夏傷於暑,遇秋之風,因勞而汗,元府受風,復遇淒滄之水,風閉而不出,舍於腸胃之外,與榮衛並行,晝行於陽,夜行於陰,邪熱淺則連日而作,邪熱深則間日而作,併入於裡則熱,併入於表則寒。若此而論,了不幹於脾也。以時言之,治平之時常瘧病少,擾攘之時常瘧病多。治平之時,雖用砒石、辰砂有毒之藥治之,亦能取效。緣治平之時,其民夷靜,故雖以熱攻熱,亦少後患。至於擾攘之時,其民勞苦,內火與外火俱動,不可遽用大毒大熱之藥。若以熱攻熱,熱甚則轉為吐血、泄血、癰疽瘡瘍、嘔吐之疾。豈可與夷靜之人同法而治哉。又富貴之人,勞心役智,不可驟用砒石大毒之藥,止宜先以白虎湯加人參、小柴胡湯、五苓散之類頓服,立解。或不愈者,可服神佑丸,減用神芎等。甚者可大小承氣湯下之五七行,或十餘行,峻泄夏月積熱暑毒之氣。此藥雖泄而無損於臟腑,乃所以安臟腑也。次以桂苓甘露散、石膏知母湯、大小柴胡湯、人參柴胡飲子,量虛實加減而用之。此藥皆能治寒熱往來,日晡發作,與治傷寒其法頗同。更不愈者,以常山散吐之,無不愈者。余嘗用張長沙汗下吐三法,愈瘧極多。大忌錯作脾寒,用暴熱之藥治之,縱有愈者,後必發瘡疽下血之病,不死亦危。瘧病除嵐瘴一二發必死,其餘五臟六腑瘧皆不死。如有死者,皆方士誤殺之也。
劉宗厚 曰:或問:俗以瘧為脾寒,何也?曰:此亦有理。天地之間,唯吳楚閩廣人患此至多,為陽氣之所盛,其地卑濕,長夏之時,人多患暍、瘧、霍亂、瀉痢,傷濕熱也。本暑盛陽極,人伏陰在內,脾困體倦,腠理開發,或因納涼於水閣木陰,及泉水澡浴,而微寒客於肌肉之間,經所謂遇夏氣淒滄之小寒迫之是也。或勞役飢飽內傷而即病作,故指肌肉屬脾,發則多惡寒戰慄,乃謂之脾寒爾,實由風寒濕暍之邪鬱於腠理,夏時毛竅疏通而不為病,至秋氣斂之際,表邪不能發越,故進退不已,往來寒熱,病勢如凌虐人之狀,所以名瘧。即四時之傷寒,故十二經皆能為病。古方治法,多兼於理內傷取效,脾氣和而精氣疏通,陰陽和解,諸邪悉散,此實非脾病也。但病氣隨經升降,其發早暮日次不等,經具病例已詳。季世以發表解肌、溫經散寒等法,亦未嘗執於燥脾劫也。又曰:既瘧本夏傷於暑為病,世有不服藥餌,或人與符咒厭之亦止,何也?曰:此夏時天地氣交,百物生髮,濕熱熏蒸,禽蟲吐毒之際,人因暑熱汗出,神氣虛耗,感得時間乖戾之氣為病,故與厭之亦止,若移精變氣之謂也。然古人稱瘧不得為脾寒者,正恐人專於溫脾之說,不明造化之源,而失病機氣宜之要故也。
論治瘧當順天道
東垣 曰:夏月天氣上行,秋月天氣下行,治者當順天道。如先寒後熱,太陽陽明病,白虎加桂也。此天氣上行宜用之,若天氣下行,則不宜瀉肺,宜瀉命門相火則可矣。亦有內傷冷物而作者,當先調中,後定瘧形,治隨應見,乃得康寧。亦有久而不瘥者,當求虛實,以脈為期,虛補實瀉,可使卻疾,此之謂也。
論瘧疾治法
袖珍論 曰:瘧之為疾,名狀不一。有所謂癉瘧、寒瘧、溫瘧、食瘧、牝瘧、牡瘧。名雖不同,皆由外感風寒暑濕之氣,與衛氣相搏而成。《內經》云:夏傷於暑,秋必病瘧。然四時有感,鬱積七情,飢餓失時,致令脾胃不和,痰留中脘,皆成瘧疾。其初發也,欠伸畏寒,戰慄頭痛,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單寒單熱,或寒多熱少,或熱多寒少。一日一發者易治,二日三日一發者難愈。大抵瘧脈皆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宜下,弦遲者宜溫,弦緊者可發汗及針灸,浮大者宜吐。治療之法,當先發散寒邪,不可驟用截補之藥。若截早則邪氣停蓄,變生他證,不能即愈,致成勞瘵者有之。發散之藥,熱多宜小柴胡湯、參蘇飲、清脾湯之類,寒多者宜養胃湯、四獸飲。發散不退,然後以常山飲、勝金丸截之而愈。久則脾胃虛敗,惟宜多進養脾驅痰之藥,脾氣一盛,自然平復。此證既愈,尤當節飲食,謹勞役,防其再作。如煙瘴之地,居人常患瘧疾,又當隨其方土所宜藥性,施以治法。客旅往來瘴地,常宜服平胃散、草果飲,先以防之。
虞氏 曰:經云:夏傷於暑,秋為痎瘧。又曰:先寒而後熱者,名曰寒瘧;先熱而後寒者,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名曰癉瘧。丹溪曰:痎瘧皆生於風。夫痎瘧者,老瘧也。以其隔三日一作,纏綿不去,古方多用峻劑,恐非稟受怯弱,與居養所移者所宜。始悟常山、烏梅、砒丹劫劑,或誤投之,輕病變重,重者必危。夫三日一作者,邪入於三陰經也。作於子午卯酉日者,少陰瘧也;作於寅申巳亥日者,厥陰瘧也;作於辰戊丑未日者,太陰瘧也。瘧得於暑,當以汗解。或因取涼太過,汗郁成痰,其初感也,弱者即病,胃氣強者伏而不動。至於再感,復因內傷,其病乃作,宜其難瘥。夫感暑與風,皆外邪也,故非汗多不解。今之遘此疾者,已經再三劫試,胃氣重傷,何由得愈。欲治此證,必先與參、術等補劑為君,加柴、葛等發散,漸而取汗。得汗而虛,又行補養。下體屬陰,最難得汗,補藥力到,汗出至足,方是佳兆。又有感病極深,邪氣必自臟傳出至腑,其發無時。若發於午之後,寅之前者,血受病也,為難愈也。須漸趲早,亦佳兆也。治此病者,春夏為易,秋冬為難。大忌飽食,遇發日飽食。病愈加重。尤當以汗之難易較輕重也。經又曰: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謂用三稜針視孫絡出血),此直往而未得並者也。故今人多以諸般草藥於臂膊內縛之,即此遺意耳。外有陰虛證,每日午後惡寒發熱,至晚亦得微汗而解,脈必虛濡而數。且瘧脈弦,而虛脈不大弦為辨耳。若誤作瘧治,而用常山、砒丹及柴胡、乾葛等藥,多至不救。醫者宜以脈證參驗其虛實,毋鹵莽以殺人也。
彭氏 曰:《內經》云: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然無痰不成瘧,此先賢確論。乍寒乍熱者,邪氣與正氣相激搏而然。如邪氣陰盛而入內,則陽微而外寒。如正氣陽復而入內,則陰微而外熱。亦有單寒而為牝瘧,此濕傷陰分也。又有單熱而為牡瘧,此熱傷陽分也。又有三陽瘧,三陰瘧,屬五臟。《內經》曰:瘧屬三陽,宜汗宜吐,麻黃、葛根、柴胡、常山、草果、烏梅之屬治之。瘧屬三陰,宜下宜溫宜和,大柴胡湯、柴胡生薑湯、柴胡四物湯、附子理中湯加升柴之類選而用之。
丹溪 曰:瘧有暑,有風,有濕,有痰,有食。《機要》謂在太陽經為寒瘧,治多汗之。在陽明經為熱瘧,治多下之。少陽經為風瘧,治多和之。此三陽受病,謂之暴瘧。發在夏至後,處暑前,乃傷之淺者,在三陰經,則總謂之溫瘧。發在處暑後,冬至前,乃傷之重者,此說良是。其三陰經,瘧作於子午卯酉日者,少陰瘧。作於寅申巳亥日者,厥陰瘧。作於辰戊丑未日者,太陰瘧也。三日一發者,受病一年(即三陰瘧)。間日一發者,受病半年。一日一發者,受病一月。二日連發,住一日者,血氣俱受病。俗云脾寒,乃因名而迷其實也。苟因飲食所傷而得之,未必是寒,況其他乎。暑瘧,宜人參白虎湯之類。有痰者,二陳湯加草果、常山、柴胡、黃芩。不食者,必從飲食上得之,當以食治。虛者,必用參、術一二帖,拖住其氣,不使下陷,後用他藥。若無汗要有汗,散邪為主,帶補。若有汗要無汗,扶正氣為主,帶散邪。數發之後,便宜截法而除之。久則發得中氣虛弱,病邪愈深而難治。世有砒、丹等截藥,大毒不可輕用。大渴大熱,用小柴胡去半夏,加知母、麥門冬、黃連。渴,用生地黃、麥門冬、天花粉、牛膝、知母、黃柏、乾葛、生甘草。久瘧,二陳湯加川芎、蒼朮、柴胡、乾葛、白朮,一補一發。甚者發寒熱,頭痛如破,渴而飲水多汗,可與參、耆、芩、連、梔子、川芎、蒼白二朮、半夏等治之。痰滯胸滿,熱多寒少,大便燥實,大柴胡湯利之愈。久瘧不得汗,以二陳湯倍蒼朮、白朮,加檳榔。小兒瘧疾有痞塊,生地黃、芍藥各一錢半,陳皮、川芎、炒黃芩、半夏各一錢,甘草二分,加生薑煎,調醋炙鱉甲末。瘧母,用丸藥消導之,醋炙鱉甲為君,三稜、蓬朮、香附、海粉、青皮、桃仁、紅花、神麯、麥芽,隨證加減為丸,醋湯送下。老瘧系風暑入在陰分,宜用血藥引出陽分而散,川芎、紅花、當歸、蒼白朮、白芷、黃柏、甘草,煎,露一宿服。痎瘧者,老瘧也。三日一發,陰經受病也。夫瘧得於暑,當以汗解,或處涼令汗不得泄,鬱而成痰,又復嗜欲縱恣,及輕試劫藥等劑,佐以本經引用之藥。若得汗而體虛,又須重補,俟汗通身下過委中,方是佳兆。仍淡飲食,避風冷,遠房勞,無不愈者。常山性暴悍,善驅逐,然能傷真氣,病人稍虛怯者勿用。
統旨 云:瘧證不一,其名亦殊。皆因外感四氣,內動七情,飲食飢飽,房室勞役所致。初發之際,病勢正熾,一二髮間,未宜遽截。不問寒熱多少,且以養胃湯、柴平散、清脾飲、草果飲選用。待四五發後,便應截住,否則發得氣虛,病邪愈深而難愈,即於清脾飲加常山。世有砒、丹等截藥,大毒不可輕用。若氣虛者,雖截不效,愈截愈虛,遂成重疾,戒之。必先與參、術一二帖,拖住其氣,不使下陷,後用他藥。大抵無汗要有汗,散邪為主,小柴胡加葛根、紫蘇;有汗要無汗,扶正為主,小柴胡加白朮、桂枝。瘧是風暑之邪,非汗多不解,當分所感淺深與夫在陽在陰之分而治也。有三日一發者,受病一年。間日一發者,受病半年。此二者即老瘧也,邪入最深難愈。有病二日間一日者,氣血俱病,亦難愈。有一日一發者,受病一月,其病最淺易愈。在陽分者,驅邪而即止。在陰分者,必以升提之藥引至陽分,方可截之。初發風寒在表,雖寒熱過後,而身常自疼,常自畏風,藿香正氣散取微汗。風瘧有汗,惡風脈浮,桂枝羌活湯。暑瘧,其人面垢口渴,雖熱已退,亦常自汗,白虎湯之類。寒瘧無汗,惡寒脈緊,立積散。濕瘧,小便不利,身體重痛而煩,宜滲濕湯加柴胡、黃芩、草果。痰瘧,痰涎潮湧,或素有痰飲,結於胸脅,宜二陳湯加常山、草果、柴胡、黃芩。食瘧,從飲食傷脾得之,或瘧已成而猶不忌口,或寒熱正作而進食,其人必惡食,噫氣吞酸,胸膈不利,宜平胃散加青皮、草果、砂仁。獨熱煩渴者為癉瘧,清脾飲去草果,加葛根,倍柴、芩。熱多寒少,或但熱不寒者為溫瘧。又曰:牡瘧,白虎加桂枝湯。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者,為寒瘧。又曰:牝瘧,柴胡薑桂湯。老瘧,風暑入陰在臟,宜血藥引出陽分而後散之,川芎、紅花、當歸、白朮、白芷、撫芎、黃柏、甘草,煎,露一宿服之。經年累月而發者,名曰瘧母,不宜十分攻之,宜四獸飲。亦有腹中結塊者,鱉甲飲,或阿魏丸。久瘧成勞,以補為先,看氣血何虛以補之。有痰,加痰瘧藥,亦要以扶脾胃為本。有痰瘧,一歲之間,長幼相似,先以藿香正氣散或小柴胡加減。有鬼瘧,夢寐不祥,多生恐怖,辟邪丹。有瘴瘧,乍寒乍熱,乍有乍無,嶺南人多有之,宜藿香正氣散。或迷悶狂妄者,啞不能言,小柴胡加大黃、枳殼。亦有寒熱作而指甲青黑者,宜生料平胃散加草果、檳榔治之。嵐瘴最能殺人,有一二日發而死者。客旅往來,常宜服平胃散,或草果飲預以防之。亦在人之保養何如耳。且瘴乃山海嵐霧之氣,侵晨弗得出外。如不得已而出,可飲酒三五鍾以敵其氣,庶免侵害。瘧後變成痢疾,經云瘧後之痢從虛治,故用補脾胃為主,佐以治痢藥,香砂白朮湯。
醫說 云:瘧名不同。三陰三陽瘧,及痰瘧、鬼瘧、癉瘧,外又有寒熱善飢而不能食,食已脹滿,腹急絞痛,病以日作,名曰胃瘧。六腑無瘧,惟胃有者,蓋飲食飢飽所傷胃氣而成,世謂之食瘧。飲食不節,變成此證。有經年不瘥,瘥後復發,遠行久立,下至微勞,力皆不任,名曰勞瘧。亦有數年不瘥,百藥不斷,結為症癖在腹脅,名曰老瘧,亦名瘧母。
李氏 曰:瘧疾先要分陰陽。陽為外感邪氣,而外感之中,風暑有汗為陽,寒濕無汗為陰;陰為內傷正氣,而內傷之中,氣虛為陽,血虛為陰。陽為升,發在春夏;陰為降,發在秋冬。陽為腑,邪淺,與榮衛並行,故一日一發;陰為臟,邪深,橫連募原,不能與正氣並行,故間日蓄積乃發,或三四日一發,久則必有瘧母。陽為日發邪淺,榮衛晝行背與脊故也;陰為夜發邪深,榮衛夜行胸與腹故也。又有二日連發,住一日者,及日夜各一發者,乃氣血俱受病也。陽為子時至巳,陰為午時至亥。如發寅卯而退於申未,或發申未而退於子醜,皆謂之陰陽不分,須隨證用藥趲早。或移時分定陰陽,然後陽瘧截住,陰瘧升散。今俗以似瘧誤治,變成溫瘧,為分陰陽謬矣。不知瘧有凌虐之狀,在傷寒久則為壞證,在內傷久則為勞瘵,豈美疾哉。凡陽瘧易治,陰瘧難愈。其寒熱亦分陰陽,陽邪與榮爭,而邪火發於外,則為熱。陰邪與衛爭,而正氣退於內,則為寒。衛虛則先寒,榮虛則先熱。表邪多則寒多,里邪多則熱多。表裡相半,則寒熱相等。諸瘧惟食積挾火,寒已復熱,熱已復寒,謂之寒熱相併。又暑瘧單熱,濕瘧單寒,寒瘧先寒後熱,風瘧先熱後寒,余皆先寒後熱。陰陽寒熱明,而瘧知治本矣。瘧有三陽三陰,三陽氣分受病,發在處暑前者,俱謂之暴瘧,乃傷之淺者。三陰血分受病,發在處暑後者,俱謂之溫瘧,乃隔冬感溫氣藏於腎與骨髓,至夏秋重感新邪觸發,自臟而達之腑,乃傷之重者。寒瘧屬太陽,其病腰背頭項俱痛。寒多熱少,汗出難已者,柴胡加桂湯。單寒無汗者,五積散、古棗附湯。熱瘧屬陽明,其病目痛鼻燥,鼓頷,熱多寒少,煩渴尿赤者,柴苓湯,夏月黃連香薷散。熱傷氣分,單熱而渴者,白虎加參湯,或黃芩湯加桂少許。風瘧屬少陽,其病口苦,嘔吐,噁心,脅痛,寒熱相等者,柴胡桂枝湯。風盛筋脈抽搐者,烏藥順氣散加柴胡、黃芩。身疼者敗毒散,咳嗽者參蘇飲。少陰瘧發於子午卯酉四正之日,其病舌乾,口燥嘔吐,欲閉戶牖,輕者小柴胡湯倍半夏,重者合四物湯。
厥陰瘧發於寅申巳亥四旁之日,其病小腹痛引陰如淋,輕者小建中湯,重者四物湯加元胡索、金鈴子、附子。太陰瘧發於辰戊丑未日,其病腹滿,自利善嘔,嘔已乃衰,輕者異攻散,重者理中湯。如濕偏陰分,單寒氣虛作泄者,古棗附湯、附子理中湯。身重腹脹者,五苓散、朮附湯。浮腫,退黃丸。瘴瘧,山溪蒸毒,令人迷困發狂,或啞,乍寒乍熱,乍有乍無者,涼膈散加柴胡、檳榔。不伏水土者,人參養胃湯。疫瘧,一方長幼相似,須參運氣寒熱用藥,大概不換金正氣散、五積交加散、加減如意丹最妙。鬼瘧,因卒感屍疰容忤,寒熱日作,夢寐不祥,多生恐怖,言動異常,宜辟邪丹、雄朱丹,或用燒人場土為丸,塞男左女右耳中。外感寒多,非草果、厚朴不能溫散;熱多,非柴胡、黃芩不能清解。陽瘧無汗,須加柴胡、蒼朮、葛根,甚加麻黃;陰瘧無汗,須加柴胡、升麻、川芎。有汗須加白朮、烏梅以和之。陽瘧初起,痰在上者,祛邪丸,然亦三五發後移時乃可用之,早則延綿。稍久不敢吐者,勝金丹。三陰瘧便閉者,宜下以截之。暑瘧,黃連香茹飲加大黃、青皮、烏梅煎服。寒瘧,二陳湯加青皮、良薑煎,吞神保丸五粒。痰熱胸滿便閉者,大柴胡湯。瘀血發狂好忘者,桃仁承氣湯。虛閉,麻子仁丸。俱清晨一服,取下惡水即止。內傷瘧皆不食,惟七情善食多汗。五臟之氣不和,略被外邪動痰,宜四獸飲,量其虛實,加各經開鬱行氣之藥。勞瘧,微微惡寒發熱,寒中有熱,熱中有寒,最難調理。或半月十日,小勞復來,經久不瘥者,芎歸鱉甲散主之。熱多者生犀散,有痞者鱉甲丸,氣虛汗多無力,飲食不進者六君子湯。因勞役昏倦少食者,補中益氣湯加黃芩、半夏。血虛夜發者,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加升麻、紅花、知母、黃柏,水煎露服,趲早。不愈,用勝金丹截之。有痞者,陰瘧丸。如陰虛火動,午後寒熱,至晚微汗乃解,似瘧非瘧也,宜加味逍遙散加地骨皮,若誤用瘧藥必死。氣血俱虛,溺頻食少,或遺精咳嗽者,人參養榮湯加地骨皮、烏梅、麥門冬。或僕厥不省者,十全大補湯加柴胡、黃芩。陽虛,去柴、芩,加附子,吞黑錫丹。有痞者,橘皮煎丸。痰瘧,外感內傷,郁聚成痰,熱多頭痛,肉跳,吐食嘔沫,甚則昏迷卒倒,宜柴陳湯加草果。嘔吐者,二陳湯倍白豆蔻,流行三焦,嘔瘧自止。氣虛嘔者,單人參湯,或用常山炒過。久不止者,露姜飲截之。食瘧因飲食蘊成痰火,寒已復熱,熱已復寒,寒熱交併,苦飢不食,食則吐痰,胸滿腹脹者,二陳湯合小柴胡湯,或平胃散,俱加枳實、白朮、山楂、神麯、青皮。熱多者清脾飲,寒多者人參養胃湯,腹痛者紅丸子。腹脹因濕痰或瘧氣歸腹者,古龍虎丹,用杏仁煎湯,迎發時下。久不愈者,用辰砂、阿魏等分,糊丸皂子大,每一丸,人參煎湯下截之。瘧無痰不成,內傷脾胃虛寒,宜清利濕痰為主。內傷瘧皆汗多,陽瘧斂以參、朮、黃耆,陰瘧斂以歸、地、知、柏、芍藥。大抵有汗要止汗,以補其虛。無汗要發汗,以散其邪。稍久者,一補一發丹。久虛者,補中益氣湯加山楂、麥芽,扶脾自止,極忌吐截。凡瘧經年不瘥,謂之老瘧,必有痰水瘀血,結成痞塊,藏於腹脅作脹,乃瘧母也,雖內虛者,非常山、檳榔,決不能除,但須制熟,則不損胃,老瘧丸是也。血虛者,鱉甲丸。體盛有水癖者,暫用芫花丸,仍須以補脾化痰湯藥輔之。老瘧飲宜量氣血虛實加減。或瘧後痢,痢後瘧,或瘧痢並作,俱以柴苓湯、六和湯、清脾飲加減分利。虛者補脾和血,三白湯加黃連、木香、當歸、砂仁,或四獸飲,補中益氣湯。外感汗吐下解,祛邪為主。內傷斂補,養正為主。內外相兼,又當參酌而論。經曰:夏傷於暑,秋必發瘧。又曰:諸瘧皆生於風。《局方》主於傷食,丹溪主於痰。其實因夏傷暑,秋感風濕,遇七情飲食鬱痰而後發。雖三因雜至,錯亂氣血,然始於暑,成於痰,故捷徑以祛暑消痰為要,斯為正治矣。
蔭按:方氏曰:瘧疾之源,蓋由暑月中表氣虛,而致中氣虛,則水穀停聚,使痰飲瘀積於胸脅,表氣虛則風暑入內,使血液稽留於經絡,久則痰飲血液,拂鬱稠黏,膠固痞塞不通。人之衛氣,晝行陽分二十五度,脊與背也。夜行陰分二十五度,胸與腹也。榮衛行到病所不通,乃作寒戰,股振頭頷,中外皆寒,腰脊俱痛,此邪氣入於內也。寒戰俱已,內外皆寒,頭痛如破,渴欲飲水,煩滿欲吐,自汗,此邪火發於外也。或獨寒而無熱,或寒多而熱少,或無汗者,宜開鬱豁痰為主,用人參養胃湯、草果飲子之類以發散之。或熱多而寒少,或獨熱而無寒,或有汗者,宜清熱補虛為主,用白虎加桂枝湯、小柴胡湯之類以發散之。用發散藥三五服後,則用四獸飲、六和湯之類以截之。或瘧久在陰分,亦須用血藥徹起陽分,然後截之可也。
樓氏 曰:治先熱後寒者,小柴胡湯。先寒後熱者,小柴胡加桂枝湯。多熱但熱者,白虎加桂枝湯。多寒但寒者,柴胡薑桂湯。此以瘧之寒熱多少定治法也。若多寒而但有寒者,其脈或洪實,或滑,當作實熱治之,若便用桂枝誤也。如或多熱而但有熱者,其脈或空虛或微弱,當作虛寒治之,若便與白虎亦誤也。所以欲學者須先問其寒熱多少,又診脈以參之,百無一失矣。
龔氏 曰:瘧有風瘧、暑瘧、濕瘧、食瘧、痰瘧、瘧母。諸瘧之不同,不過風寒暑濕之外,感七情五味之內傷所致也。然內外失守,真邪不分,陰陽偏勝,寒熱交攻,乃成瘧也。治療之法,當先發散外邪,散之不退,又須分利陰陽,用柴苓湯最效,甚者以截藥除之,不二散、勝金丸之類。截之不愈,乃氣血大虛,要扶胃氣為本,人參養胃湯、養胃丹之類。又有綿延不休,越歲不已,經汗吐下過,榮衛虧損,邪氣伏藏脅間,結為症癖,謂之瘧母,老瘧飲、黃甲丸之類。蓋瘧有新久淺深,治有緩急次序,宜以脈證參驗,量其虛實而療之。
虞氏 曰:予壯年過杭,同舟有二男子,皆年逾四十五,各得痎瘧三年矣,俱發於寅申巳亥日,一人晝發於巳而退於申,一人夜發於亥而退於寅。予曰:俱到杭可買藥,俱與痊可。晝發者,乃陰中之陽病,宜補氣解表,與小柴胡湯倍柴胡、人參,加白朮、川芎、葛根、陳皮、青皮、蒼朮;夜發者,乃陰中之陰病,宜補血疏肝,用小柴胡合四物湯,加青皮。各與十帖,令加薑、棗煎,於未發前二時服,每日一帖,至八帖,同日得大汗而愈,永不再舉。
如瘧證
帝 曰:火熱復惡寒發熱,有如瘧狀,或一日發,或間數日發,其故何也(凡病寒熱,多由外感。然有不因風寒而火熱內盛者,亦為惡寒發熱,其作有期,狀雖似瘧而實非瘧證,故特為間辨也)?岐伯曰:勝復之氣,會遇之時,有多少也。陰氣多而陽氣少,則其發日遠;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日近。此勝復相薄,盛衰之節,瘧亦同法。(寒熱者,陰陽之氣也。遲速者,陰陽之性也。人之陰陽,則水火也,營衛也。有熱而反寒者,火極似水也。寒而反熱者,陰極似陽也。陰陽和,則血氣勻,表裡治。陰陽不和,則勝復之氣,會遇之時,各有多少矣。故陽入之陰,則陰不勝陽而為熱。陰出之陽,則陽不勝陰而為寒。又若陰多陽少,則陰性緩而會遇遲,故其發日遠。陽多陰少,則陽性速而會遇蚤,故其發日近。此勝復盛衰之節,雖非瘧證而多變,似瘧法亦同然。所謂同者,皆陰陽出入之理也。然同中自有不同,則曰是瘧,曰非瘧。是瘧非瘧者,在有邪無邪之辨耳。真瘧有邪,由衛氣之會以為作止。似瘧無邪,由水火爭勝以為盛衰。此則一責在表,一責在裡。一治在邪,一治在正。勿謂法同而治亦同也。同與不同之間,即殺人生人之岐也,學者於此,不可不察)
脈法
脈經 曰:瘧脈自弦,微則為虛,代散則死。
要略 曰: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而小緊者下之,弦遲者宜溫,弦緊者可發汗,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心法附錄 曰:瘧脈多弦,但熱則弦而帶數,寒則弦而帶遲。亦有病久,其脈極虛微而無力,似乎不弦者。然而必於虛微之中見弦,但不搏手耳,細察可見也。或曰:脈弦如刀刃者死,弦小者生。
治初瘧方
二陳湯 治一切瘧疾,隨證加減。
陳皮 半夏(薑製) 茯苓 甘草(炙)
上銼,水煎服。
丹溪加減法:凡瘧證如連日或間日發作,惡寒發熱,腰背頭項俱痛,此屬大陽經瘧也,加麻黃、羌活、藁本、防風;如連日或間日發作,先寒後熱,或寒少熱多,或但熱不寒,目痛鼻孔燥,此屬陽明經瘧也,加乾葛、升麻、石膏、知母、白芷;如連日或間日發作,或先寒後熱,或寒熱間作,脅痛口苦,或嘔吐噁心,此少陽經瘧也,倍加柴胡及黃芩、人參、青皮;如於子午卯酉日發,寒熱嘔吐,舌乾口燥,此少陰經瘧也,加當歸、川芎、黃柏、黃連、柴胡;如於辰戊丑未日發,寒熱嘔吐,不嗜食,或腹滿自利,此太陰經瘧也,加蒼朮、白朮、柴胡、芍藥;如於寅申巳亥日發,惡寒發熱,寒多熱少,或腹痛引陰如淋狀,善恐,此厥陰經瘧也,加桂枝、附子、乾薑。又法:熱甚,加柴胡、黃芩;渴,加知母、麥門冬;痰,加南星、薑汁;咳嗽,加知母、貝母、前胡;飲食少,加山楂、麥芽、神麯;有食積,加三稜、蓬朮、青皮;大便秘,加大黃、桃仁;小便赤短,加澤瀉、山梔,一方加滑石末、車前子、瞿麥;瘴瘧,加檳榔;截瘧,加常山、貝母、檳榔;內傷無汗,加柴胡、川芎;汗多,加黃耆;氣虛合四君子湯;血虛,合四物湯;勞瘧,加地骨皮、鱉甲;七情,加紫蘇、香附;久瘧,倍參、術;寒甚,加桂、附、草果;夜瘧,加升麻、柴胡以提之;停水,倍半夏;瘀血,加桃仁、紅花;當吐者,加酒蒸常山、烏梅入酒以吐之;當下者,加大黃。
散邪湯 治瘧疾初發,增寒壯熱,頭疼身痛,無汗。此藥是無汗要有汗,散邪為主。
川芎 白芷 麻黃 白芍藥 防風 荊芥 紫蘇 羌活(各一錢) 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蔥白三根水煎,去渣,露一宿,次早溫服。有痰,加陳皮;有濕,加蒼朮;夾食,加香附。
正氣湯 治瘧疾初發,增寒壯熱,頭疼口乾,有汗。此藥是有汗要無汗,正氣為主。
柴胡 前胡 川芎 白芷 半夏(姜炒) 檳榔 麥冬(去心) 草果(去殼) 青皮(去穰) 茯苓(各一錢) 桂枝 甘草(各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預先熱服。
麻黃羌活湯 治瘧疾頭痛項強,脈浮惡風,無汗者。
麻黃(去節) 羌活 防風 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迎發日服。吐者,加半夏曲等分。
桂枝羌活湯 治瘧疾處暑前後發,頭痛項強,脈浮,惡寒有汗者。
桂枝 羌活 防風 甘草(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服。如吐,加半夏曲等分。
麻黃黃芩湯 治瘧疾如前病而夜發者,或惡風,或惡寒。
麻黃(去節,一兩) 桂枝(二錢) 黃芩(五錢) 甘草(炙,三錢)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上為末,水煎服。桃仁散血緩肝,夜發乃陰經有邪,用此湯散血中風寒也。
桂枝芍藥湯 治瘧疾寒熱大作,不論先後,此太陽陽明合病也,謂之大爭,寒熱作則必戰動。經曰:熱勝則動也,發熱則必汗泄。經云:汗出不愈,知為熱也。陽勝陰虛之證,當治內實外虛,不治恐久而傳入陰經也,宜此湯主之。
桂枝(二錢) 黃耆 知母 芍藥 石膏(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七錢,水煎服。
桂枝黃芩湯 如前藥服之寒熱轉大者,知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合病也,宜此湯和之。
柴胡(三錢) 黃芩 半夏 人參(各一錢) 石膏 知母(各一錢二分) 桂枝 甘草(各五分)
上㕮咀,加生薑三片,水煎服。服後如外邪已罷,內邪未已,用大柴胡、大承氣等湯下之。
劉守真下瘧疾三方:
大柴胡湯 自寅至巳時發者,此謂病在氣也,用此湯下之。
柴胡(二錢) 黃芩 半夏(各一錢) 枳實(七分) 大黃(三錢,人實者加至五六錢方可,另下)
上㕮咀,水一鍾半、生薑三片、棗一枚先煎前四味,至七分,次下大黃再煎五六沸,迎病未發前一時服,渣再煎服。
大承氣湯 自午未時至酉時發者,此謂半在氣半在血也,以此湯下之。
枳實(一錢) 厚朴(制,二錢) 大黃(三錢,強人加至五錢,與硝作一包) 朴硝(二錢半,與大黃共作一包)
上㕮咀作一服,水一鍾半、生薑三片、棗一枚先煎前二味,至七分,次下硝黃再煎五六沸,迎病未發前一時服,渣再煎服。
桃仁承氣湯 自酉戌時至丑時發者,此謂病在陰分,乃在血也,以此湯下之。
桂 甘草(各一錢半) 桃仁(去皮,研爛,十五個) 大黃(三錢,加至五錢) 朴硝(二錢)
上㕮咀作一服,水一鍾半、生薑三片、棗一枚先煎前二味,至大滾,次下桃仁泥入內,再煎至七分,次下硝黃再煎至五六滾,迎病未發前一時服,渣再煎服。
前數藥下後,以加減小柴胡湯合五苓散,合解毒湯,或合白虎湯調治。
柴苓湯 治瘧疾初發,寒熱交作,病在半表半裡,陰陽不分,用此分利之。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甘草 豬苓 茯苓 澤瀉 白朮 肉桂
上銼一劑,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無汗,加麻黃;有汗,加桂枝;寒多,加官桂;熱多,加黃芩。
驅邪湯 蔭按:王節齋曰:瘧是風暑之邪,有一日一發,有二日一發,有三日一發,有間一日連二日發,有日與夜各發;有有汗,有無汗;有上半日發,有下半日發,有發於夜者,治法:邪從外入宜發散之,然以扶持胃氣為本,又須分別陽分陰分而用藥。邪瘧及新發熱者,可散可截;虛瘧及久者,宜補氣血。若過服截瘧,致傷脾胃,則必延綿不休,慎之。
柴胡 白朮(各一錢半) 蒼朮(米泔浸,一錢) 乾葛(一錢二分) 陳皮(七分) 甘草(炙,七分)
上銼,水煎服。若一日一發及午前發者,邪在陽分,加枯黃芩、茯苓、半夏各一錢;熱甚頭痛,再加川芎、軟石膏各一錢;口渴,加石膏、知母、麥門冬各一錢;若間日或三日發,午後或夜發者,邪入陰分,加川芎、當歸、酒炒芍藥、熟地黃、酒炒知母各一錢,酒洗紅花、酒炒黃柏、升麻各四分,提起陽分,方可截之;若間一日連發二日,或日夜各發者,氣血俱病,加人參、黃耆、白茯苓各一錢以補氣,川芎、當歸、白芍藥、熟地黃各一錢以補血;若陽瘧多汗,用黃耆、人參、白朮以斂之,無汗,用柴胡、蒼朮、白朮、黃芩、乾葛以散之;若陰瘧多汗,用當歸、白芍藥、熟地黃、黃耆、黃柏以斂之,無汗,用柴胡、蒼朮、川芎、紅花、升麻以發之。故曰有汗者要無汗,正氣為主;無汗者要有汗,散邪為主。若病人胃氣弱,飲食少,或服截藥傷脾胃而少食者,加人參一錢半,酒炒芍藥、大麥芽各一錢;若傷食痞悶,或有食積者,加神麯、麥芽、枳實炒各一錢,炒黃連五分;若痰盛,加薑製半夏、南星、枳實炒各一錢,黃芩、黃連各六分;若欲截之,加檳榔、黃芩、青皮、常山各一錢,烏梅肉三個;若日久虛瘧,寒熱不多,或無寒而但微熱者,邪氣已無,只用四君子合四物湯,加柴胡、黃芩、黃耆、陳皮,以滋補氣血。
除瘧湯 濕瘧則用柴苓湯,寒瘧則用桂附二陳湯,癉瘧則用參蘇飲,風瘧則用烏藥順氣散,食瘧則用清脾飲,食少則用養胃湯。發於三陽,宜養胃祛邪;三陰,宜調脾截補。七情內傷,善食汗多,則用四獸飲。久瘧則用升提陽分,然後方行截補之藥。清而不愈,以七寶飲,鱉甲烏梅丸、斷瘧飲截愈之。
柴胡 茯苓 白朮(各一錢) 陳皮 半夏(泡) 黃芩 甘草 乾葛 蒼朮(米泔浸,炒) 川芎(各五分,以上三味發散外邪之藥,久瘧去之)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服。飲食不思,加麥芽、青皮、山楂各五分;陽分汗多,加人參、黃耆各七分,去乾葛;陰分,加酒炒芍藥一錢,歸身、生地黃各八分,或用升麻四分。寒痰停飲,加草果仁;痰盛,加貝母、知母炒;截瘧,加青皮、常山、檳榔、貝母各一錢;久瘧邪,微潮熱,加四君、四物,去祛邪之藥。
治溫瘧方
清脾飲 治癉瘧脈來弦數,但熱不寒,或熱多寒少,口苦咽熱,小便赤澀。
柴胡(一錢半) 黃芩(一錢二分) 半夏(洗七次) 茯苓 白朮(炒,各一錢) 青皮 厚朴(薑製) 草果仁(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上㕮咀,水二鍾加生薑三片,煎八分,空心溫服。
一方,治獨熱煩渴者,為癉瘧,本方去草果,加葛根,倍柴胡、黃芩。
小柴胡湯 治瘧疾熱多寒少,或但單熱頭疼,口乾胸滿。
柴胡(二兩) 黃芩 半夏 人參 甘草(各七錢半)
上作五服,每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溫服。
柴平湯 治瘧疾熱多寒少者,最效。
柴胡 黃芩 半夏 人參 蒼朮 厚朴 陳皮 甘草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柴胡瓜蔞根湯 治瘧疾往來寒熱,煩渴引飲。
柴胡(一兩七錢半) 天花粉(一兩) 黃芩 人參 甘草(炙,各七錢半)
上銼,每服一兩,生薑五片、棗一枚水煎服。
桂枝石膏湯 治瘧疾隔日發,先寒後熱,熱多寒少。
桂枝(五錢) 石膏 知母(各一兩半) 黃芩(一兩)
上為粗末,分三服,水煎服。
間者,邪氣所舍深也。如外邪已罷,內邪未已,再下之;從卯至午發者,宜大柴胡湯下之;從午至酉者,知邪在內也,宜大承氣湯下之;從酉至子發者,或至寅時發者,知邪在血也,宜桃仁承氣湯下之。前項下藥,微利為度,以小柴胡湯徹其微邪之氣。
麻黃石膏湯 治溫瘧先熱後寒者,以其先有舊熱,而後傷寒也,此方主之。
麻黃(去節,四兩)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甘草(二兩) 石膏(半斤)
上銼,每服一兩,煎服
香薷湯 治瘧發時獨熱無寒者,名曰癉瘧,當責之暑,此方主之。
香薷(二兩) 厚朴(薑汁炒) 白扁豆 茯神(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白虎加桂枝湯 治瘧疾但熱不寒,及有汗者。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 甘草(炙,二兩) 桂枝(三兩) 梗米(二合)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溫服。
龍虎湯 治熱瘧大盛,舌卷焦黑,鼻如煙色,六脈洪弦而緊,此乃陽毒之深,先以青布摺疊數重,新汲水漬之,搭於胸上,須臾再易,如此三次,熱勢稍退,即服此藥。
石膏(二錢半) 柴胡 黃連(各一錢半) 黃芩 黃柏 知母(各一錢) 梔子(八分) 半夏(七分) 粳米(五十粒)
上銼一劑,加生薑,棗,煎服。
大柴胡湯 治瘧疾熱多寒少,目痛多汗,脈大,睡臥不安,以此湯微利為度,如下後餘邪未盡,用白芷湯以盡其邪。
柴胡(二錢) 黃芩 半夏 芍藥(各一錢) 枳實(七分) 大黃(三錢,人實者加至五六錢)
上銼作一服,用水一鍾半加生薑三片、棗一枚,先煎前五味至七分,次下大黃再煎五六沸,迎病未發前一時服,渣再煎服。
白芷湯
白芷(一兩) 知母(一兩七錢) 石膏(四兩)
上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一盞煎服。
大承氣湯 治瘧疾表裡俱熱,心腹滿痛,小便不利,大便燥結,或日晡潮熱,心胃燥熱而懊憹,脈數而沉實者。
大黃(酒洗,三錢) 厚朴(薑製,二錢) 枳實(麩炒,一錢) 芒硝(二錢半)
上銼一服,用水一鍾半先煮厚朴、枳實二物至七分,納大黃煎至五分,去渣,納芒硝煎一二沸,迎病前一時服,以利為度,不利再服。
桃仁承氣湯 治夜瘧有實熱者。
大黃(三錢) 芒硝(二錢) 甘草 桂(各一錢半) 桃仁(去皮尖,十五個)
上㕮咀作一服,水一鍾半先煎桂、甘草至大滾,次下桃仁再煎至七分,次下硝黃再煎至一二沸,迎病未發前一時服,得微利止。
治寒瘧方
人參養胃湯 治瘧疾寒多熱少者,須先用此藥發散,然後用四獸飲之類截之。
蒼朮 厚朴(薑汁炒) 半夏(各一錢五分) 人參 茯苓 陳皮 草果 藿香(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烏梅一個,水煎熱服。
柴胡薑桂湯 治瘧疾寒多熱少,或但寒而不熱者。
柴胡(四錢) 桂枝 黃芩 天花粉(各一錢) 乾薑(泡) 牡蠣(煅淬) 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水煎,溫服。
柴胡加桂湯 治瘧先寒後熱,兼治支結。
柴胡(八錢) 黃芩 半夏 人參 甘草(炙) 肉桂(各二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加生薑七片、棗二枚,水煎服。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瓜蔞根。
草果飲 治諸瘧通用。
草果 白芷 良薑 青皮 川芎 紫蘇 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一服,水煎,食遠服。
定齋草果飲子 快脾治瘧。
草果 蒼朮(米泔浸) 厚朴 陳皮 半夏曲 烏梅(去核) 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半兩,生薑五片、棗二枚水煎,不拘時服。寒多者,加乾薑、附子;熱多者,加柴胡;瘴瘧,加檳榔。
白朮散 治風寒入留經絡,與衛氣相併,日發瘧疾,寒熱交作。
麻黃 白朮 茯苓 桂心(各一錢) 陳皮 青皮 桔梗 白芷 半夏 紫蘇 烏梅肉 甘草(炙,各八分) 乾薑(五分)
上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食遠服。
局方雙解飲子 治瘧疾,闢瘴氣,神效。東垣云:秋暮暑氣衰,病熱瘧,知其寒也,《局方》雙解飲子。是已知此方治寒瘧也。
肉豆蔻 草豆蔻(各二個,一個用麵裹煨,一個生用) 厚朴(二寸,一半用生薑汁浸炙,一半生用) 甘草(大者二兩,一半炙,一半生用) 生薑(兩塊如棗大,一塊濕紙裹煨,一塊生用)
上㕮咀,每服分一半,用水一碗煎一大盞,去渣,空心溫服。
棗附湯 治五臟氣虛發瘧,不問寒熱先後,及獨作疊作間作,並治。一方治瘧但寒不熱者。
棗子(七枚) 生薑(七片) 附子(半枚,用鹽水浸泡七次,去皮臍)
上銼,水煎,當發日早溫服。
果附湯 治脾寒瘧疾不愈,振寒少熱,面青不食,大便溏泄,小便反多。
草果 附子(各二錢半)
上銼,加薑、棗,煎服。
分利順元散 治體虛之人患瘧寒多,不可用截藥者。
川烏 附子(各一兩) 南星(二兩,三味各半生半炮) 木香(五錢,另研臨時入)
上㕮咀,每服四錢,加生薑十片、棗七枚,水煎,當發前一日及當發日早晨連進二三服。藥用半生半熟,能分解陰陽也。
蜀漆散 治瘧多寒者,名曰牝瘧。
蜀漆(燒去腥) 雲母(燒三日夜) 龍骨(煨,各等分)
上為細末,於未發前漿水調下半錢匕。如溫瘧,加蜀漆一錢,臨發時服一錢匕。
牡蠣湯 治牝瘧。
牡蠣(四兩,炙) 麻黃(去節) 蜀漆(各三兩) 甘草(二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黃,去上沫,得六升,納諸藥煮取二升,溫服一升。若吐,則勿更服。
治痰瘧方
柴陳湯 治瘧疾,外感內傷,郁聚成痰,熱多頭疼,肉跳,吐食嘔沫,甚則昏迷卒倒。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陳皮 茯苓 草果 甘草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
清脾湯 治因食傷脾,停滯痰飲,發為寒熱瘧。
厚朴(四兩) 烏梅 半夏(湯泡七次) 青皮 良薑(各二兩) 草果(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㕮咀,每服七錢,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未發時服。
四獸飲 治五臟氣虛,七情飲食,結聚痰涎,與衛氣相搏,發為瘧疾,日久不已。
人參 白朮 茯苓 橘紅 半夏(薑汁泡) 草果(各一錢半) 烏梅(一錢) 甘草(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未發前並進數服。一方共用鹽少許,淹食頃,以皮紙包裹,將水浸濕,慢火煨一時,令香熟,焙乾,每服五錢,水煎服。
四將軍飲 治寒熱瘧疾,作而僕厥,手足俱冷,昏不知人。此一時救急之方,用之有驗。
附子(一個,炮,去皮) 訶子(四個,去核) 陳皮(四個,全洗淨) 甘草(炙,四錢)
上㕮咀,分為四服,每服水一鍾半、生薑七片、棗七枚煎取一半,令熱灌病者,立可蘇省。
蔭按:瘧疾發作而僵仆不省人事者,蓋由頑痰老痰膠固於中,榮衛不行故也。所以中風中暑而卒倒不省人事者,亦由痰之所致也。附子性大熱,走而不守,本是治寒濕之藥,今瘧疾僵仆用之,以其熱能開散頑痰,使榮衛得行故耳。乃是劫劑,非正治之藥也,用者慎之。
生熟附子湯 治瘧疾欲作,胸痞痰嘔,頭眩戰掉,分利陰陽,止寒熱。
附子(二枚,一生去皮用,一用鹽湯浸,去皮泡用)
上生熟二味各取末一錢,用沉香、木香水各一盞、生薑七片、棗七枚煎一盞,當發日空心服。亦宜以此下黑錫丹,可以回元氣,墜痰。
露姜飲 治脾胃聚痰,發為寒熱瘧疾。
用生薑四兩,和皮搗汁一碗,夜露至曉空心冷服。
蔭按:生薑自然汁,凡中風、中暑、中氣、中毒、乾霍亂,一應卒暴之證,與童便合用,立可解散。蓋生薑能開痰,童便能降火故也。
治食瘧方
加味平胃散 治食瘧寒已復熱,熱已復寒,寒熱交併,苦飢不食,食則吐痰,胸膈脹滿。
蒼朮 厚朴 陳皮 甘草 白朮 枳實 山楂 神麯 青皮 草果 砂仁
上銼,水煎服。
紅丸子 專治食瘧,腹痛膨脹,口無五味。
蓬朮 京三稜(各醋煮,二兩) 青皮(醋炒,三兩) 胡椒(一兩) 阿魏(醋化,五錢)
上為末,倉米粉同阿魏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薑湯下。或因食生果成瘧,麝香湯下。
治勞瘧方
芎歸鱉甲散 治勞瘧,寒中有熱,熱中有寒,或半月十日,小勞復來,經久不瘥。
人參(五分) 青皮 黃耆(蜜水炙) 鱉甲(醋炙) 當歸 茯苓 白朮 厚朴 香附 撫芎(各八分) 砂仁 山楂(去子) 枳實(麩炒,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一片、棗二枚、烏梅一個水煎,食前溫服。如制丸藥,加阿魏,醋煮化,水醋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湯下。
生犀散 治勞瘧熱多者。
犀角 地骨皮 秦艽 麥門冬 枳殼 大黃 柴胡 茯苓 赤芍藥 桑白皮 黃耆 人參 鱉甲 知母(各等分。)
上每服三錢,入陳青蒿一根,水煎服。如有痰,加半夏;熱輕,去大黃,加黃芩。
治虛瘧方
加味補中益氣湯 治人平素不足,兼以勞役內傷,挾感寒暑,以致瘧疾,寒熱交作,肢體倦軟,乏氣少力。
黃耆 柴胡 黃芩(各一錢) 人參 白朮 芍藥 半夏 當歸(各八分) 陳皮(六分) 甘草(炙,五分) 升麻(三分)
上㕮咀,水二鍾加生薑三片,水煎八分,空心服。有汗及寒重,加桂枝五分,倍黃耆;熱盛,倍柴胡、黃芩;渴,加麥門冬、天花粉。
加味人參養胃湯 治虛人患瘧,初起服二帖後,用人參截瘧飲加減截之。
人參 茯苓 陳皮 半夏(薑汁炒) 厚朴(薑汁炒) 蒼朮(米泔炒) 藿香 當歸 川芎 草果(去殼,各八分) 烏梅(一個) 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溫服。寒多,加官桂;熱多,加柴胡;汗多,去蒼朮、藿香、川芎,加黃耆、白朮;飽悶,加青皮、砂仁,去人參;渴,加麥門冬、知母,去半夏;瀉,加炒白朮、芍藥;瀉不止,加肉豆蔻,去厚朴、草果;嘔噦,加白朮、山藥炒、砂仁炒,去草果、厚朴、蒼朮;痰多,加貝母、竹瀝,去半夏、草果;內熱盛,加炒黃芩,去半夏;長夏暑熱盛,加香薷、扁豆,去半夏、藿香。
人參竹瀝飲 治虛瘧昏倦,汗多痰盛,舌大,語言雜亂不清,脈虛大無力。
人參 白朮 茯苓 當歸 生地黃 酸棗仁(炒) 麥門冬(去心) 知母 陳皮 芍藥(各一錢) 烏梅(一個) 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入竹瀝半盞、薑汁少許同服。
柴胡芎歸湯 治夜間陰瘧,引出陽分則散,後服人參截瘧飲止之。
柴胡 桔梗 當歸 川芎 芍藥 人參 白朮 茯苓 陳皮 厚朴(薑汁炒) 乾葛(各一錢) 紅花 甘草(各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棗二枚、烏梅一個水煎,食遠服。
丹溪方 治瘧疾發寒熱,頭痛如破,渴而飲水。
人參 黃耆 白朮 蒼朮 半夏 川芎 黃連 黃芩 梔子 天花粉
上銼,水煎服。
一方 治一人舊患瘧疾,因勞心力又發,骨節疼痛,噁心食少。
人參(五錢) 白朮(一兩半) 蒼朮 陳皮(各一兩) 川芎 當歸 木通(各七錢) 甘草(一錢)
上銼,分六帖,每服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一方 治一人瘧后辛苦再發,脈大洪而浮,此血傷也,宜補之。
人參 白茯苓 歸尾 生地黃(各五分) 白朮 白芍藥(各一錢) 黃連(三錢) 黃芩 甘草(各四錢)
上銼一帖,水煎,熱飲,仍灸大椎穴五壯。
治疫瘧方
藿香正氣散 治疫瘧一歲之間長幼相似,並治癉瘧。
藿香(一錢半) 蒼朮 厚朴(薑汁炒) 陳皮 桔梗 半夏曲(各一錢二分) 茯苓 紫蘇 白芷 大腹皮(各八分) 甘草(炙,七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不拘時熱服。
五積散
麻黃 蒼朮 陳皮 枳殼(炒) 桔梗(各一錢二分) 白芷 川芎 茯苓 半夏 當歸 芍藥 肉桂 甘草(炙,各一錢) 厚朴 乾薑(各八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蔥白二根,水煎,熱服不拘時。
三解湯 此治瘧之奪劑也,時行之瘧長幼相似者,此方神良。
麻黃(去節) 柴胡(去蘆) 澤瀉(各三錢)
上㕮咀,水煎服。
蔭按:吳氏曰:病有三在,在表,在裡,在半表半裡也。人在氣交之中,鼻受無形之氣,藏於分肉之間,邪正爭並於表則在表,並於里則在裡,未有所並則在半表半裡。是方也,麻黃之辛能泄表邪由汗而泄,澤瀉之咸能引里邪由溺而泄,柴胡之溫能使半表半裡之邪由中以解,則病之三在率治之矣。雖然,此但可以瀉實耳,虛者尤當辨其氣血而補之。所謂虛者十補,勿一瀉也。慎之慎之。
五神丸 治瘧疾一歲之中長幼相似者,名曰疫瘧,此方塞鼻神良。
東方青黛(五錢) 麝香(二分) 西方白礬(五錢) 白芷(二錢) 南方官桂(五錢) 硃砂(一錢) 北方巴豆(四十九粒,去殼) 黑豆(三十六粒) 中央硫黃(五錢) 雄黃(一錢)
上件各依方位以磁盤盛之,於五月初一日虔誠安於本家侍奉神前,至初五日午時共為細末,用三家粽角為丸如梧桐子大,陰乾收貯聽用。凡遇患瘧之人,於瘧發之日侵晨用綿包裹,塞於男左女右鼻中。
治瘴瘧方
太無神朮散 治瘧疾,因感山嵐瘴氣,發時乍寒乍熱,一身沉重者,名曰瘴瘧,此方主之。
蒼朮(泔浸) 厚朴(薑汁炒,各一兩) 陳皮(去白,二兩) 甘草(炙) 藿香 石菖蒲(各一兩五錢)
上銼,每服八錢,加姜,棗,煎服。
加味平胃散 治瘴瘧,寒熱作而指甲青黑者。
蒼朮(四錢) 厚朴 陳皮(各三錢) 草果 檳榔(各二錢) 甘草(一錢)
上銼作二劑,加生薑,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 治瘴瘧,迷悶狂妄,啞不能言。
柴胡 黃芩 半夏 人參 甘草 大黃 枳殼
上銼,水煎服。
加味涼膈散 治同前。
大黃 朴硝 甘草(各二兩) 連翹(四兩) 梔子仁 黃芩 薄荷 柴胡 檳榔(各一兩)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服。
治鬼瘧方
辟邪丹 治嵐瘴鬼瘧並日頻日。
綠豆 雄黑豆(各四十九粒) 砒信(五分,另研) 硃砂(二錢) 黃丹(一錢)
上為末,同入乳缽內,滴水為丸,分作三十粒,每服一粒,用東南桃枝取七枝研汁,井花水於發日黎明向日吞之。
祝由科 治瘧疾不愈。
咒曰:吾從東南來,路逢一池水,水裡一條龍,九頭十八尾,問伊食甚的,只吃瘧疾鬼。上念一遍,吹在果子上,念七遍吹七遍在上,令病人於五更雞犬不聞時面東而立,食訖,於靜室中安頓。忌食瓜果、葷肉、熱物。此法十治八九,無藥處可以救人。果者,謂桃杏棗慄之類。
一法
郭氏《醫方集略》云:一泉兄曾攜余讀書韓王山,寺有一僧病瘧,呻吟久之。兄曰:吾醫汝,即愈。令僧開襟仰臥,兄左手執硃砂筆,直畫肚上曰:子璋髑髏血模糊,手提擲還崔大夫。復畫二紙,一焚灶前,一焚之天地下。越二日,僧叩首曰:吾即日愈矣。兄亦不知所以,噫!僧其病鬼瘧者耶。人謂杜詩能祛瘧,其此之謂乎。
截諸瘧方
驅瘧湯 治一切久新瘧疾,一劑截住,神效。
常山 草果(煨) 知母 貝母(去心,各等分)
上銼,每服四錢,虛弱老人小兒只須三錢,酒一盞略煎八分,不可過熟,熟則不效。發日天明後去渣熱服。渣以酒浸,至將發前再煎,熱服,奇效如神,不能備述。一方用雌雄檳榔,無草果,名不二飲。一方用檳榔,無貝母,煎法俱同。
洞虛子云:至元十五年,阿術都元帥南征之時,因患瘧疾,百法不效,至於維揚,召官醫診之。余親識石其姓者,忽為有司驅至帳前,但見虎符已下,官員露刀守衛元帥臥榻,石公自謂必死。既而傳命曰:元帥久患瘧疾,只今便要安可。石公尤畏之極,信手撮成一劑,服之即效,大有賞賚。後數年,其藥僕從余遊宦南荒,彼中官吏將校例苦瘧,因獲此方,隨用即效,遂大行於世。復會維揚石公,再請訂正,石公曰:尚欠陳皮一味。余從而用之,則鮮效矣。後悟其相戲,但依前法四味為的,至今四十年矣。嘗有婦人每日午後發熱,眾醫百計循經用藥,日久愈重。余道此四味令服,醫士莫肯聽從。余曰:此純熱瘧疾,平日治之如探囊取物耳。勉其服之,即瘥。但人惡其酒氣。余家親戚老幼才有瘧疾,俱能服之,元無惡味。余因用酒先煮過常山曬乾,入藥只用水煎服,亦妙。不可例謂常山為吐藥而不用,萬萬無一人曾吐者。蓋瘧者,痰疾也。常山專能治痰,有微吐者,乃痰藥相敵而然。亦有自然吐者,世俗命曰醉瘧,豈常山之使然乎。
常山飲 治瘧疾發散不愈,漸成勞瘵。
常山 草果 知母(各三兩二錢) 良薑(二兩) 烏梅(去核) 甘草(各一兩六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生薑五片、棗一枚煎七分,溫服。
截瘧常山飲
川常山 草果 檳榔 知母 甘草(炙) 烏梅 穿山甲(慢火煨胖,各等分)
上細末,每服五錢,水、酒各半盞煎至八分,露星月一宿,發前二時溫服,欲吐則順之。一云清晨冷服,忌熱湯一日。
七寶飲 治一切瘧,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不問鬼瘧食瘧,並皆治之。(一云尺寸脈來弦滑浮大者,以此吐之)
常山(一錢) 厚朴 青皮 陳皮 炙甘草 檳榔 草果仁(各半錢)
上細切作一服,酒、水各半盞,寒多加酒,熱多加水,煎八分,去渣,露一宿,再將渣如前煎,另放,亦露一宿,來日當發之早,蕩溫面東服,少歇再服藥渣,大有神效。一云空心冷服,忌熱茶湯一日,至午食溫粥。
萬安散 治一切瘧疾,得病之初,以其氣壯,進此藥以取效,氣虛胃弱及妊婦不宜服之。
蒼朮(米泔浸) 厚朴(薑汁炒) 陳皮(去白) 甘草(炙) 常山(酒浸) 檳榔(各一錢半)
上㕮咀,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露一宿,臨發早作二服溫服。忌熱物片時。
一方 治久瘧不愈,一服便止,永不發,其效如神。
常山 檳榔(各一錢) 丁香(半錢) 烏梅(一個)
上銼作一服,用好酒一盞浸一宿,臨發日清晨飲之。
經驗截瘧神方
常山 秦艽 木通 川山甲(醋炙黃,各一錢) 辰砂(半錢,另研) 烏梅(去核) 大棗(各七個)
上銼,以水三盞煎至一盞,先以棗和辰砂末,食後服藥。
六和湯
人參 草果 知母 貝母 檳榔 烏梅 白芷 柴胡(各一錢,酒拌) 常山(二錢)
上銼,加生薑三片、棗一枚,酒、水同煎,露一宿,臨發前二時服。
截瘧方
柴胡 蒼朮 蘇葉 檳榔(半尖半圓者) 常山(黑豆等分炒,去豆) 青皮 陳皮 知母 貝母 草果 甘草 烏梅(一個) 厚朴(量用)
上銼,水二鍾煎至一鍾,留當發日五更溫服。一日忌茶油膩魚生冷。雖用常山,以豆炒熟,而檳榔用雌雄半,則有以制常山,不至吐瀉。
人參截瘧飲 治虛人,截瘧,一切瘧疾並可截之。
人參 白朮 茯苓 當歸 青皮(麩炒) 厚朴(薑汁炒) 柴胡 黃芩 知母 常山(酒浸) 草果(去殼) 鱉甲(醋炙,各八分) 烏梅(一個) 桂枝 甘草(各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一片、棗二枚、桃腦七個水煎,露一宿,臨發日五更空心溫服。渣待日午再煎服,糖拌烏梅下藥。切忌雞、魚、豆腐、麵食及房勞怒氣。
驅瘧飲 治諸瘧久不愈者。
草果 青皮 陳皮 人參 茯苓 半夏 厚朴 蒼朮 檳榔 白朮 甘草(各一兩) 良薑(五錢)
上㕮咀,每服七錢,生薑五片、棗二枚、烏梅一個水煎,食遠服。
溫脾散 治久瘧不愈。
紫河車(即金線重樓) 綠豆(各一兩) 生甘草(五錢) 砒(一錢五分,另研)
上為末,每服五分,發前一日夜深新汲水調服。十歲者減半,再幼又減,孕婦不可用。忌葷腥、生冷、酒、面三日。合服此藥並不吐,雖砒有毒,有三味得解。
蔭按:此方劫病之捷,勝於他方,但虛弱久病羸瘦之人終不可輕用。如吐不止者,以生綠豆細研,新汲水調,多飲即止。
養胃丹 治久瘧,二三年不愈者。
人參 茯苓 藿香 草果(各一兩) 半夏(炮) 陳皮 厚朴(薑汁炒,各一兩半) 蒼朮(米泔炒) 常山(酒蒸,二兩) 甘草(炙,五錢) 烏梅(四十九個,去核)
上為末,淡薑湯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薑湯下。
祛邪丸 治新瘧脈浮大,寒熱往來。
麻黃(四兩) 常山 大黃 知母 甘草(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面東服十五丸,欲汗冷水下,欲下露姜飲下,欲吐甘草煎湯露過下。
勝金丹 截瘧如神,及諸瘧久不愈者。
常山(酒浸蒸,一兩) 檳榔(四兩,一方常山四兩,檳榔一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於發前一日臨臥用冷酒吞下,睡至四更再用冷酒下十五丸,至午方可食溫粥。忌食熱物並一切生冷。一方,血虛當歸煎湯下,氣虛人參煎湯下,痰多貝母煎湯下。
勝金丸 治一切寒熱瘧疾,胸膈停痰,發散不愈者。
常山(四兩,好酒浸一宿,曬) 蒼朮(米泔浸,曬乾) 檳榔 草果(各二兩)
上各為末,將浸常山余酒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未發前一日臨臥時涼酒送下,便臥,至雞鳴時再進七十丸。忌生冷熱物。
鬼哭丹 治瘧二三日一發者。
常山(一斤,醋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 檳榔(四兩) 半夏 貝母(去心,各二兩)
上為末,用雞子清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隔夜臨睡,冷酒吞服,次日再進一服。
截瘧青蒿丸
青蒿(一斤) 冬瓜葉 官桂 馬鞭草(各二兩)
上為末,水丸如胡椒大,每一兩分作四服,臨發前一二時盡服之。
截瘧丹
五月五日取獨蒜不拘多少,舂爛,入好黃丹再舂,乾濕適均,手搓為丸如圓眼核大,曬乾收貯。但瘧疾一二日發後,臨發日雞鳴時以藥一丸略捶碎,取井花水面東服之,即止。
雄黃截瘧丸
雄黃 辰砂(各三錢) 人言(一錢) 甘草(二錢) 綠豆粉(一兩五錢)
上各為細末,用綠豆粉打糊為丸如白豆大,外用硃砂為衣,臨發日五更井花水吞服二丸,小兒一丸,勿多服。
斷鬼丹
砒(二錢) 雄黃 綠豆(各五錢)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箸頭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用桃、柳枝各七寸煎湯,露一宿,臨發日空心面向東服。忌食熱物並魚腥油膩十日。
朱魏丹 今人治瘧,多用常山、砒霜之類發吐取涎,縱使得安,脾胃不能不損,不若此藥,最為穩當。
辰砂(光明者) 阿魏(真者,各一兩)
上研勻,和稀糊,為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空心人參湯下。
雄黃散 治久瘧不能食,胸中兀兀欲吐而不吐,此藥吐之必愈。
雄黃 瓜蒂 赤小豆(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溫水調下,以吐為度。
不二散
人言(一兩,為末,用飛羅面四兩,水和軟餅,焙乾為末) 白扁豆 細茶(各為末,二兩)
上同和勻,每服小半錢匕,前半日用溫茶調下,再用茶蕩淨。忌食酒、面、魚等物。
藜蘆散
大藜蘆為末五分,溫齏水調下,以吐為度。
辰砂丸 治一切脾胃虛瘧熱毒者。
信砒 甘草(各一錢) 硃砂(二錢) 大豆(四十九粒)
上為末,滴水合丸,分作四十丸,發日日欲出前桃心湯下一丸。忌熱性物。
瘧神丹 治諸般瘧疾。
信砒(一兩) 雄黃(一錢)
上以五月五日用棕子尖左右研三千下,日未出不令婦人雞犬見之,丸如桐子大,未發前一日面東冷水下一丸。
克效餅子 一切瘧疾皆治。
龍腦 麝香 定粉(各研半兩) 荷葉(焙) 綠豆末 甘草(炙,各五兩) 硃砂(一兩) 信(醋煮,二錢半) 金箔(二十五張,為衣)
上為末,爛蜜搜和,每服作二十丸,捏扁金箔為衣,每服一餅,以新汲水磨化,日發未發時前服之。間日發者,頭夜服。隔數日發者,前一日夜服,連日服,凌晨服。
雄朱丹 一名瘧靈丹。
雄黑豆(四十九粒,五月五日以冷水浸,從早至巳時,去皮服,乾研為末) 信末(一錢)
上再研勻為丸,雄黃為衣,曬乾收貯,少壯人如桐子大,衰老人如小黃豆大小,小兒如綠豆大,臨發時五更面東井花水下一丸,不止再服。黑豆圓者是雄的。
一方 治脾寒久瘧。
天南星(二枚) 好信(三錢)
上先將南星開孔,將信研末,裝入孔內,兩星相對,用泥固臍,炭火煅存性,取出研為細末,用綠豆粉打糊丸如豆大,每服一二丸,臨發日五更溫茶清下,白湯亦可。
一方 治久瘧。
青蒿 桂枝
上二味各為末,如寒多倍桂蒿少,熱多倍蒿桂少,三七分互用,各以生薑二兩連皮搗汁,和熱酒調服,以衣被蓋臥,即愈。
天靈散 治瘧如神。
天靈蓋燒存性,為末,每服五釐,空心黃酒送下。
斷瘧如聖丹
砒(二錢) 蜘蛛(大者,三個) 雄黑豆(四十九粒)
上為末,水丸如雞頭大,如來日發,於今晚夜北斗下先獻過,次早以紙裹於耳內札一丸,立愈如神。(一粒可治二人)
治老瘧方
鱉甲飲子 治瘧疾久不愈,脅下痞滿,腹中結塊,名曰瘧母。
鱉甲(醈煮) 白朮(各三錢) 黃耆 草果 檳榔 川芎 陳皮 白芍藥(各一錢半) 厚朴(一錢) 甘草(炙,六分,一方各等分)
上作一服,生薑七片、棗一枚、烏梅少許水煎,食遠服。
參歸鱉甲飲 治老瘧,腹脅有塊成瘧母。
黃耆 白朮 茯苓 當歸(酒洗) 鱉甲(醋灸) 青皮 厚朴 香附 撫芎(各八分) 人參 砂仁 山楂(去子) 枳實(麩炒,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加生薑三片、棗二枚、烏梅一個,水煎,食前溫服。如制丸藥,加阿魏醋煮化,和前藥末,用水醋少許打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湯吞下。
山甲湯 久瘧瘧母,不治者宜服四獸飲,間服此湯。
穿山甲 木鱉子(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下。
老瘧飲 治久瘧結成癥瘕痃癖在胸脅,諸藥不愈者。
蒼朮 草果 桔梗 青皮 陳皮 良薑(各一錢) 白芷 茯苓 半夏 枳殼 甘草(炙) 桂心 乾薑(炮) 紫蘇 川芎(各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盞入鹽少許,煎八分,食前服。
十將軍丸 治久瘧不瘥,腹有瘧母。
三稜(炮) 莪朮(生) 青皮 陳皮 草果 砂仁 檳榔 常山(酒蒸) 烏梅(各二兩) 半夏(湯泡七次,一兩)
上先將常山、草果二味銼,用好酒、醋各一碗入瓦器內,先浸一宿,後入八味藥同浸,至晚用瓦銚內炭火煮乾,取出曬,如無日色,用火焙乾,為末,半酒半醋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湯吞下,日進三服。忌生冷、魚腥,酸鹹、油膩、麵食、炙煿、諸死毒物。服四兩至八兩即除根。凡有積聚及行瘴濕地方,更宜服之。
鱉甲丸 一名瘧母丸,善消瘧母。
鱉甲(醋炙,二兩) 香附 三稜 蓬朮 海粉 青皮 神麯 麥芽 桃仁 紅花(各五兩,並用醋煮,曬乾)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一方加當歸、川芎、赤芍藥等分,名陰瘧丸,治夜瘧及血虛。
老瘧丸 治久瘧不瘥,腹痛有母。凡積聚及行瘴濕地方尤宜。
常山 草果(各二兩) 青皮 陳皮 半夏 烏梅 三稜 蓬朮 砂仁 檳榔(各一兩)
上用酒、醋各一碗入砂鍋內,先浸常山、草果二味,過一宿,次入青皮以下諸藥同浸半日,煮乾,曬為末,半酒半醋打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服至半斤除根。
清脾丸 治瘧三日一發,或十日一發。
白朮(一兩半) 青皮 半夏 黃芩(各一兩) 人參 檳榔 草果 莪朮(醋炒) 厚朴(各半兩) 薑黃 甘草(各三錢)
上為末,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食遠白湯下,日三服。
黃甲丸 治瘧母成塊後發熱久不愈。
川山甲(酥炙黃) 阿魏 硃砂 檳榔(各一兩) 雄黃 木香(各五錢)
上為細末,泡黑豆,去皮,搗成泥,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薑湯下。忌生冷。
鱉甲煎丸 治瘧疾久不愈,內結癥瘕,欲成勞瘵者,名曰瘧母。
鱉甲(十二片) 蜂窠(炙,四分) 蜣螂(炙) 柴胡(各六分) 烏羽 瞿麥 桃仁 乾薑(各二分) 牡丹皮 芍藥 䗪蟲(各五分) 赤硝(一錢二分) 黃芩 鼠婦(炙) 桂枝 石韋(去毛) 厚朴 紫葳 阿膠(炒) 大黃(各三分) 葶藶(熬) 半夏 人參(各一分)
上二十三味,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斗五升浸灰,候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納諸藥煎,為丸如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蔭按:吳氏曰:凡瘧疾寒熱,皆是邪氣與正氣分爭,久之不愈,則邪正之氣結而不散,按之有形,名曰瘧母。始雖邪正二氣,及其固結之久,則頑痰死血皆有之矣。然其為患,或在腸胃之中,或薄腸胃之外,不易攻去。仲景先取灰酒,便是妙處。蓋灰從火化,能消萬物,今人取十灰膏以作爛藥,其性可知。漬之以酒,取其善行,若鱉甲、鼠婦、䗪蟲、蜣螂、蜂窠者,皆善攻結而有小毒,以其為血氣之屬,用之以攻血氣之凝結,同氣相求,成功易易耳。乃柴胡、厚朴、半夏,皆所以散結氣;桂枝、丹皮、桃仁,皆所以破滯氣。水穀之氣結,則大黃、葶藶、石韋、瞿麥可以平之;寒熱之氣交,則乾薑、黃芩可以調之。人參者,所以固元氣於克伐之餘;阿膠、芍藥者,所以養陰於峻厲之隊也。
治瘧脹方
蒼朮湯 治秋深久瘧,胸中無物,又無痰癖,腹高而食少,俗謂瘧氣入腹,名曰瘧脹。
蒼朮(四兩) 草烏頭(一錢) 杏仁(三十個)
上為粗末,共作一服,水三升煮至一半,均作三服,一日服盡。
治瘧痢方
加味三白湯 治瘧後痢疾,用此補脾和血。
白朮 白茯苓 白芍藥 當歸 黃連 木香 砂仁
上銼,水煎服。
香砂白朮湯 治瘧後變成痢疾。經云瘧後之痢從虛治,故用補脾胃為主,佐以治痢藥。
木香 砂仁(各一錢) 白朮(二錢) 茯苓 芍藥(炒) 陳皮(各一錢半) 甘草(炙,五分)
上銼,水煎服。有熱,加炒芩、連;血痢,加當歸、生地黃;虛,加人參;裡急後重,加枳殼、檳榔。
瘧後調理方
對金飲子 治瘧疾愈後,調理脾胃。
蒼朮 厚朴 陳皮 甘草
上每服四錢,薑、棗同煎服。一方加草果,倍用蒼朮,名草果平胃散。
正氣散 瘧後溫胃進食。
藿香 草果(各四錢) 半夏 陳皮 厚朴 砂仁 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加薑、棗,煎服。
加減六君子湯 治瘧後飲食少進,四肢無力,面色痿黃。
人參 白朮 茯苓 半夏 陳皮(各一錢) 黃連 枳實(各八分) 甘草(炙,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食遠服。
參歸養榮湯 治瘧疾截住後,用此調養血氣。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炙) 當歸 芍藥(酒炒) 熟地黃 山藥(炒) 蓮肉(炒) 陳皮 厚朴 砂仁(各等分)
上銼,加大棗二枚,水煎,溫服。虛熱虛汗,加黃耆,去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