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下
論風寒暑濕皆能作痢
陳無擇 云:滯下之證,《內經》所載血溢、血泄、血便、注下。古方則有清膿血,近世呼痢疾,其實一也。多由脾胃不和,飲食過度,停積於腸胃,不能克化,又為風寒暑濕之氣干之,故為此疾。傷熱則赤,傷冷則白,傷風則純下清血,傷濕則下如豆汁,冷熱交併,赤白兼下。治法當先用通利之藥,疏滌臟腑。
嚴氏 云:先以巴豆等劑推其積滯,後辨以冷熱風濕之證,用藥調治。熱赤者清之,冷白者溫之,傷風而下清血者則祛逐之,傷濕而下豆汁者分利之,冷熱相併,溫涼以調之。仍須先調胃氣,切不可驟用罌粟、訶子之藥止之澀之,使停滯不泄,多致危殆。
劉宗厚 曰:按赤白分冷熱之說,河間論之甚詳。其云風下清血,濕下豆羹汁者,蓋謂風喜傷肝,肝主血,故下清血者為風也;濕喜傷脾,脾胃為五穀之海,無物不受,常兼四臟,蓋豆汁之色,如五色之相雜,故下豆羹汁者為濕也。又云:治法當先通利,此迎而奪之之義。若有虛者亦宜審之,使果有積滯在腸胃者,方所當通利。然嚴氏謂巴豆等藥,使用之於傷冷物則可,若用之於熱者,為害非輕。又云風則祛逐,所謂祛逐者,果何法何藥歟?若以邪氣當祛逐,則豈獨於風而寒濕熱為不可耶,此又失於明白。
論滯下分三因
陳無擇 云:古方風停膚腠,下瘀血,或下鮮血,濕毒下如豆羹汁,皆外所因之明文也。古方有五泄,因臟氣鬱結,隨其所發,便利膿血,作青黃赤白黑色,一一不同,即內所因也。又飲食冷熱,酒醴醯醢,縱情恣欲房室,致傷精血,腸胃黏溢,久積冷熱,遂成毒痢,皆不內外因。治之先推其歲運,以平其外,察其鬱結,以調其內,審其所傷,以治不內外,條然明白,不致妄投也。
辨利色分五臟
原病式 曰:瀉白為寒,青黃紅赤黑,皆為熱也。蓋瀉白者,肺之色也,由寒水制火,不能平金,則肺金自甚,故色白也。利色青者,肝木之氣,由火甚制金,不能平木,故色青也。或言利色青為寒者,誤也。仲景少陰病下利清水,色純青,熱在裡也,大承氣湯下之。及小兒熱甚急驚,利色多青,為熱明矣。利色黃者,由火甚,則水必衰,而脾土自旺,故色黃也。利色紅為熱,心火之色也。或赤,熱深甚也。至若利色黑,亦言熱者,由火熱亢甚,則反兼水化制之,故色黑也。故傷寒陽明病,熱極則日晡甚,則不識人,法當大承氣下之。大便不黑者易治,黑者難治,諸痢同法。
劉宗厚 曰:世人多以瀉利之青白黑三色為寒,黃赤二色為熱,今觀河間分五臟之論,煥然耳目,而知世人之非也。或曰《內經》視絡脈之色,曰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黃赤。又曰: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世俗之論,豈非本於此歟。愚曰:《內經》論經脈之常色,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也。陰絡之色應其經,但陽絡之色隨四時而行,應無常色。遇天氣之寒,則經絡凝位,故其色多青黑;遇天氣之熱,則經絡淖澤,故其色多黃赤。此蓋曰外氣之寒熱,而浮絡相應而然。凡人之在冬月炎天,與夫久坐遠行,其面色相應亦皆然,非如痢色之出於臟腑,隨內氣所感而生也。況滯下之證,多因濕熱所致。《內經》曰: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脈絡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此雜論痿,亦可見五臟之內熱,皆能顯此五色。今滯下之論五色,意實相同,然不可與浮絡之因外氣相應者同語也。
辨赤白分冷熱之誤
原病式 曰:或言下痢白為寒者,誤也。若果為寒則不能消穀,何由反化為膿也。所謂下痢谷反為膿,如世之穀肉果菜,濕熱甚則自然腐爛潰發,化為膿水也。其熱為赤,熱屬心火故也。其濕為黃,濕屬脾土故也。燥郁為白,屬肺金也。經曰:諸氣憤郁,皆屬於肺。謂燥金之化也。然諸瀉痢皆兼於濕,今反言氣燥者,謂濕氣甚於腸胃之內,腸胃怫熱鬱結,而又濕主於痞,以致氣液不得宣通,因以成腸胃之燥,使煩渴不止也。如下痢赤白,俗言寒熱相兼,其說尤誤。豈知水火陰陽寒熱者,猶權衡也,一高則必一下,一盛則必一衰,豈能寒熱俱甚於腸胃而同為痢乎。如熱生瘡瘍而出白膿者,豈可以白為寒歟。其在皮膚之分,屬肺金,故色白也。次在血脈之分,屬心火,故為血癤也。在肌肉屬脾土,故作黃膿。在筋脈屬肝木,故其膿色帶蒼深。至骨屬腎水,故紫黑血出也。各隨五臟之部而見五色,是謂標也。本則一出於熱,但分淺深而已。大法下迫窘痛,後重裡急,小便赤澀,皆屬燥熱。而下痢白者,必多有之,然則為熱明矣。
劉宗厚 曰:河間謂赤白不當分冷熱,乃屬肺金心火之化。又謂五色各屬五臟,本則一出於熱,其論至當。但世患此疾者,赤白居多,今既不當分冷熱為治,若專以辛苦寒退熱,此則治本之法,所謂心火肺金之化者,抑有別歟。蓋心主血,肺主氣,白屬肺金,則氣受病也。赤屬心火,此血受病也。赤白相雜,血氣俱受病也。知此則肝青脾黃腎黑之說,亦可得而互明矣。
論痢疾標本乃氣血心肺之病傳於腸胃
準繩 曰:滯下古以赤為熱,白為冷,至劉河間、李東垣始非之。劉謂諸痢皆由乎熱,而以赤屬之心火,黃屬之脾土,白屬之肺金,青屬肝木,黑乃熱之極而反兼腎水之化。其諸瀉利皆兼於濕,濕主於痞,以致怫鬱,氣不得宣通,濕熱甚於腸胃之中,因以成腸胃之燥,故里急後重,小便赤澀。謂治諸痢,莫若以辛苦寒藥而治,或微加辛熱佐之。辛能開鬱,苦能燥濕,寒能勝熱,使氣宣平而已。行血則便血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李從脾胃病者而論則曰:上逆於肺為白,下傳於陰為赤。《衛生寶鑑》因謂:太陰主瀉,傳於少陰為痢。由泄亡津液而火就燥,腎惡燥,居下焦血分也,其受邪者,故便膿血。然亦赤黃為熱,青白為寒。丹溪謂滯下因火熱下迫,而致裡急後重,用劉氏之治濕熱,李氏之保脾土,更復一一較量氣血虛實以施治。三家皆發前代之未發,而舉其要也。予嘗因是而研究之。自其五色分五臟者言,則可見濕熱之中,具有五邪之相挾。自其上逆,傳氣血者言,則可見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氣血,諸邪皆得傷之,而為痢之赤白本。自其濕熱為病者言,則可見由來致成濕熱之故非一端。自其分痢有虛實者言,則可見凡在痢病者中所有之證,如煩躁者咽乾,舌黑者噦噫,後重者,腹痛者,脹滿者,腳痛腫弱之類,悉有虛實之殊。是故予於痢證,直斷之種種為邪入胃,以成濕熱,經絡受傷,其氣傷則病於肺,血傷則傳於心。心肺者氣血之主也,氣血所行之方既病,安得不歸所主之臟乎?而大小腸者,心肺之合也,出納水穀,糟粕轉輸之官。胃乃大小腸之總司,又是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稟氣之海,苟有內外之邪,凡損傷於經臟者,或移其邪入胃,胃屬土濕之化,胃受邪則濕氣不化,怫鬱而成濕熱矣。或心肺移氣血之病,傳之於合,大腸獨受其病,則氣凝注而成白痢。小腸獨受其病,則血凝注而成赤痢。大小腸通受其病,則赤白相混而下。胃之濕熱淫於大小腸者,亦如之,其色兼黃。若色之黑者有二,如色之焦黑,此極熱兼水化之黑也。如黑之光若漆者,此瘀血也。或曰:治利從腸胃,世人所守之法也。今乃復求其初感之邪,與初受之經,將何為哉?曰:病在腸胃者,是其標也;所感之邪與初受之經者,是其本也。且《內經》於治標本,各有所宜施之先後。況所傳變之法,又與傷寒表裡無異,何可不求之乎。豈止此而已,至若腸胃自感而病,亦當以邪正分,或正氣先虛而受邪,或因邪而致虛,則以先者為本,後者為標。與夫積之新舊亦如之,舊積者,停食結痰所化之積也。新積者,舊積去後而氣血復郁所生者也。舊積當先下之,新積則不宜下,其故何哉?蓋腸胃之腐熟水穀,轉輸糟粕者,皆榮衛灑陳六腑之功。今腸胃有邪,則榮衛運行至此,其機為之阻,不能施化,故衛氣鬱而不舒,榮血泣而不行,於是飲食結痰停於胃,糟粕留於腸,與所鬱氣泣血之積相挾,成滯下病矣。如是者必當下之,以通壅塞,利榮衛之行。至於升降仍不行,衛氣復郁,榮血復泣,又成新積,故病如初。若是者不必求邪以治,但理衛氣以開通腠理,和榮血以調順陰陽。陰陽調,腠理開,則升降之道行,其積不治而自消矣。然而舊積亦有不可下者,先因榮衛之虛不能轉輸其食積,必當先補榮衛,資腸胃之真氣充溢,然後下之,庶無失矣。予數見俗方,惟守十數方治利,不過攻之、澀之而已矣。安知攻病之藥,皆是耗氣損血之劑,用之不已,甚至於氣散血亡,五臟空虛,精憊神去而死。其固澀之,又皆足以增其氣鬱血泣之病,轉生腹脹,下為足腫,上為喘呼,諸疾作焉。世人之法,何足守乎。
論熱藥治痢之誤
原病式 云:或曰:白痢既為熱病,何故服辛熱之藥亦有愈者耶。蓋辛熱之藥,能開發腸胃鬱結,使氣液宣通,流濕潤燥,氣和而已。蓋病微者可愈,甚者鬱結不開,其病轉加而死矣。凡治熱甚吐瀉亦然。夫治諸痢者,莫若以辛苦寒藥治,或微加辛熱佐之則可。蓋辛能發散,開通鬱結。苦能燥濕,寒能勝熱,使氣宣平而已,如錢氏香連丸之類是也。故治諸痢者,黃連、黃柏為君,以其至苦大寒,正主濕熱之病,乃若世傳辛熱金石毒藥,治諸吐瀉下痢,或有愈者,以其善開鬱結故也。然雖亦有驗者,或不中效,反更加害。
論治痢通因通用之法
子和 云:夫下利膿血,腹痛不止,可用調胃承氣湯加薑、棗煎,更下臟連丸,瀉訖以五苓益元調下。又一男子瀉痢不止如傾,不敢冷坐,諸醫皆以為寒,治延十載,兩手寸脈皆滑。余不以為寒,所以寒者,水也。以茶調散湧寒水五七升。又以無憂散瀉積水數十行,乃通因通用之法也。次以淡劑利水道。
劉宗厚曰:按此用吐下以治利,本《內經》通用之說,使腸胃虛滑者,其可下乎!中氣虛弱者,其可吐乎!今云可下者,謂有積滯在腸胃,壅塞不通者也。可吐者,謂有痰飲在膈上不能降,以致大腸不能收斂者也。
論《局方》用熱藥澀藥之非
丹溪 曰:瀉痢一證,《局方》用鍾乳健脾丸、朝真丹、訶黎勒丸、大溫脾丸等藥,皆用熱藥為主,澀藥為佐使,當為腸虛感寒而成滑者設也。彼瀉利者,將無熱證耶,將無積滯耶。《內經》曰:利有膿血,多屬滯下。夫瀉利證,其類尤多,先賢曰濕多成泄,此確論也。然有挾風者,固不可得而同矣。況風與濕之外,又有雜合受邪,似難例用澀熱之藥。《局方》出證有兼治裡急者。有兼治後重者,有兼治裡急後重者,此豈非滯下病乎。今瀉利與滯下混同論治,實實虛虛之患,將不俟終日矣。經曰:暴注下迫,皆屬於熱。又曰:暴注皆屬火。又曰:下利清白屬於寒,屬火熱者二,屬水寒者一,瀉利一證似乎屬熱者多,屬寒者少。《局方》專以澀熱為用,若用之於下利青白為寒者或可矣,所謂下迫者,即裡急後重之謂也,其病屬火,相火所為,其毒甚於熱矣,投以澀熱,非殺而何。
又云:仲景治痢,可下者率用承氣湯加減下之。大黃之寒,其性善走,佐以厚朴之溫,善行滯氣,緩以甘草之甘,飲以湯液,灌滌腸胃,滋潤輕快。積行即止。《局方》用砒、丹、巴、硇類聚成丸,其氣凶暴,其體重滯,積氣已行,而毒氣未消,猶暴賊手持兵刃,使之徘徊瞻顧於堂奧之間,縱有愈病之功,而腸胃清純之氣豈無損傷之患乎?其可溫者,乃用薑、附溫之,《局方》類以熱藥為主,澀藥為佐,用之於下痢清白者猶可,其裡急後重,經所謂下迫者屬火熱,加以澀藥,非殺而何?
又云:痢疾乃外感兼內傷之候也,須分表裡,當作表裡治之。在表者,必惡寒發熱,身首俱痛,宜以小柴胡湯去人參、棗子,加蒼朮、川芎、陳皮、生芍藥,微汗以散之;在裡者,必後重窘迫,腹痛,下積宜早,以大小承氣、河間酒煎大黃湯之類下之。餘邪未盡,更以芍藥湯、香連丸之類以徹其邪。穢積已盡而更衣未息者,此大腸不行收令故也,宜以固腸丸、參香散之類以止澀之。噤口者,須詳證按法調治,切不可輕用粟殼、肉豆蔻、訶子之類以試之,殺人於反掌之間也。但凡痢證不問輕重,若邪氣正盛,而以粟殼之類止遏之,雖不死,亦成休息痢,二三年不能愈也。又不可輕用巴豆。牽牛等熱毒之藥攻之,蓋病因熱毒,又得熱毒之劑,以火濟火,不死何待?
論滯下亦有挾虛挾寒
丹溪曰):或問:河間之言滯下,果無挾虛挾寒者乎,否乎?予曰:泄利之病,水穀或化或不化,並無努責,惟覺困倦。若滯下則不然,或膿或血,或膿血相雜,或腸垢,或無糟粕,或糟粕相混,雖有痛、不痛、大痛之異,然皆裡急後重,逼迫惱人,似乎皆熱證實也。予近年涉歷,亦有大虛大寒者,不可不知,敢筆其略以備覽。予從叔年逾五十,夏間患滯下病,腹微痛,所下褐色,後重頻並,穀食大減,時有微熱。察其脈,皆弦而澀,似數而稍長,卻喜不甚浮大,兩手相等,視其神氣大減。予曰:此非滯下,乃憂慮所致,心血虧,脾氣弱耳。遂以參、術為君,當歸、陳皮為臣,川芎、炒芍藥為佐使,時暄熱甚,少加黃連,兩月而安。婁長官年三十餘,奉養厚者,夏秋間患滯下,腹大痛,有人教服單煮乾姜,與一帖則痛定,少頃又作,又與之定,由是服乾薑至三斤。八日視之,左脈弦而稍大似數,右脈弦而大稍減,亦似數,重取之似緊。予曰:此必醉飽後吃寒涼太過,當作虛寒治之。因其多服乾薑,遂教用四物湯去地黃,加人參、白朮、陳皮、酒紅花、茯苓、桃仁,煎入生薑汁飲之,至一月而安。金氏婦年近四十,秋初尚熱患滯下,腹但隱痛,夜重於晝,全不得睡,食亦稍減,口乾不飲,已得治痢靈砂二帖矣。予觀之,兩手脈皆澀,且不勻,神思倦甚,飲食全減。日與四物湯,倍加白朮,以陳皮佐之,與十數帖而安。此三病者,若因其逼迫而用竣劑,豈不誤人。
劉宗厚 曰:按滯下之證,古人多與泄瀉同論,至《三因方》始能另立條目,蓋實有不同。夫病有從外感而得者,須分六氣之異。外既受傷,腸胃鬱結,遂成赤白等證,當隨其寒熱溫涼以調之。有因臟氣發動,干犯腸胃而得者,須察其何臟相乘,以平治之。又有因飲食失節而得者,則又審其何物所傷,以消克之。世之感此疾者,其因誠不越乎是三者。但其受病之後,腸胃怫鬱,膿血稠黏,裡急後重,諸方雖有寒熱虛實之論,劉河間則以為一出於熱。然考之《內經》,似亦熱多而寒少也。丹溪則以為亦有挾虛挾寒之證,深戒學者須宜識此。世之《局方》,不辨三因,專用澀熱之藥,其失甚矣。至河間立說,專用苦寒疏下之藥,則亦未甚為當。何則,蓋病有虛實,治有先後。若病勢暴至,元氣壯實,積滯膠固,須宜下之。病久氣脫,虛滑不禁者,亦宜溫之澀之。大抵治利,當從仲景、河間之法,可溫則溫,可下則下,或解表,或利小便,或待其自已。劉河間分別在表、在裡,挾風、挾熱、挾寒等證,後之作者,無越於斯。但氣血一條,未嘗表出立論,其於芍藥湯下,有曰行血則便膿愈,調氣則後重除。蓋謂溲便膿血,血之滯也,故曰行血自愈;奔迫後重,氣之實也,故曰調氣自除。誠哉是言,但膿血赤白亦有氣病血病之分,後重裡急亦有氣實血虛之異,學者又不可不察。
葉氏 曰:按《原病式》謂痢雖有赤白,而一本於熱,此足以破《局方》好行辛熱者之弊。然痢之白者,不可盡歸於熱,亦有因於寒者。痢如凍膠,或如鼻涕,明是冷證。此緣多啖生冷,脾胃受傷,氣凝而滯下生焉,非薑、桂之辛熱不可也,但患此者,十之四五耳。且寒鬱之久,多變為熱,薑、桂之類始則可用,久則又宜通變矣。又有濕熱為痢者,日久不愈,腸胃氣虛,未傳寒變,或過用冷藥,以致腸胃中寒,此亦宜有以溫之也。
論太陰受濕傳腎為膿血痢
機要 云:有太陰受濕而為水泄虛滑,身重微滿,不知穀味,久則傳變而為膿血,脾經傳腎謂之賊邪,故難愈。若先痢而後滑,謂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濕之所為也。
東垣治痢大法
病機機要 云: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除濕,脈弦則去風。膿血稠黏,以重劑竭之;身冷自汗,以毒藥溫之;風邪內縮,宜汗之;鶩溏為利,當溫之。又云:在外者發之,在裡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疏之,小便澀者分利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至者止之。兵法曰:避其銳至,擊其墮歸。此之謂也。
秘藏 云:假令傷寒飲食,䐜脹滿而傳飧泄者,宜溫熱之劑以消導之;傷濕熱之物而成膿血者,宜苦寒之劑以內疏之;風邪下陷者,升舉之;濕氣內勝者,分利之;裡急者,下之;後重者調之;腹痛者;和之;洞泄腸鳴無力,不及拈衣,其脈弦細而弱者;溫之收之;膿血稠黏,至圊而不能便,其脈洪大而有力者,寒之下之可。(按此分風寒濕熱表裡,溫補寒下等治,至為切當,學者尤宜熟玩。但其裡急後重腹痛之義未詳,再觀論於後)
論痢先蕩積
丹溪 云:痢初得一二日間,元氣未虛,必推蕩之,此通因通用法。調胃承氣及大小承氣湯下後,看其氣病、血病而用藥,氣用參、術,血用四物。五日後不可下,脾胃氣虛故也。壯實者亦可下。(虞氏曰:此亦大概言之,氣血虛者難,一二日亦不可下,實者十餘日後亦有下之而安者)有男子五十餘下利,晝有積,淡紅色,夜無積,食自進。先吃小胃丹兩服,再與四十丸,次六十丸,去積,卻與斷下。(此惟實者宜之,虛者以芍藥湯、益元散、保和丸之類蕩積)
準繩 云:芍藥湯治下血,調氣。經曰:溲而便膿血,知氣行而血止也,行血則便自安,調氣則後重自除。益元散治身發熱,下痢赤白,小便不利,蕩胃中積聚。下痢勢惡,頻並窘痛,或久不愈,諸藥不止,須吐下之,以開除濕熱痞悶積滯,而使氣液宣行者,宜元青丸逐之;元珠利積丸亦可。《元珠》云:下痢赤白,腹滿脹痛裡急,上渴引飲,小水赤澀,此積滯也,宜泄其熱中,用清腸丸、導氣丸推其積滯,而利自止矣。凡治積聚之證,輕則溫而利之,清腸丸是也;重者天真散、舟車丸下之,下後勿便補之。其或力倦,自覺氣少惡食,此為挾虛證,宜加白朮、當歸身尾,甚者加人參。若又十分重者,止用此藥,加陳皮補之,虛回而痢自止矣。丹溪治葉先生患滯下,後甚逼迫,正合承氣證。但氣口虛,形雖實而面黃積白,此必平日食過飽而胃受傷,著忍二三日辛苦,遂與參朮陳皮芍藥等補劑十餘帖,至三日後胃氣稍完,與承氣二帖而安。苟不先補完胃氣之傷,而遽行承氣,豈免後患乎?
論痢先調氣
戴 云:痢疾古名滯下,以氣滯成積,積成痢。治法當以順氣為先,須當開胃,故謂無飽死痢疾也。
準繩 云:凡痢初發,不問赤白,裡急後重,頻欲登圊,及去而所下無多,既起而腹內復急,宜用藿香正氣散加木香半錢,吞感應丸,或蘇合香丸吞感應丸。
統旨 云:瀉濕熱,行滯氣,芩、連、木香、檳榔、枳殼之類不可無。
丹溪 云:古方用厚朴為行凝滯之氣,稍行即去之,枳殼雖少緩亦不宜久服,只用陳皮以和諸藥。古方多用粟殼治嗽與痢,但要先出病根,乃收功後藥也。
論赤痢
準繩 云:赤痢血色鮮紅,或如蛇蟲形,而間有血鮮者,此屬熱痢,宜藿香正氣散加黑豆三十粒,五苓散加木香半錢、粟米少許,下黃連丸,或黃連阿膠丸,茶梅丸。熱甚服上項藥未效,宜白頭翁湯。赤痢發熱者,敗毒散加陳倉米一撮煎。若血色暗如瘀,服涼藥而所下愈多,去愈頻者,當作冷痢,宜理中湯,或四君子湯加肉果一錢、木香半錢。加減平胃散、青六丸治血痢佳,諸血痢不止,宜多用地榆。
易簡方 云:血痢當服胃風湯、膠艾湯之類。心經伏熱,下純血,色必鮮紅,用犀角生磨汁半鍾,硃砂飛研二錢,牛黃三分,人參末三錢,和丸如麻子大,燈心、龍眼肉煎湯下六七分。脾經受濕下血痢,用蒼朮地榆湯。血痢久不止,腹中不痛,不裡急後重,槐花丸,乾薑於火上燒黑,不令成灰,磁碗合放冷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治血痢神效。仲景云: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可以此治之。
丹溪 云:下血者宜涼血和血,當歸、桃仁、黃芩之類,或用朴硝。有風邪下陷宜升提之,蓋風傷肝,肝主血故也。有濕傷血,宜行濕清熱。下墜異常,積中有紫黑血,而又痛甚者,此為死血,用桃仁細研,及滑石行之。
血痢久不愈者屬陰虛,四物湯為主。
論白痢
東垣 云:大便後有白膿,或只便白膿,因勞倦氣虛,傷大腸也。以黃耆人參補之。如裡急頻見汙衣者,血虛也,更加當歸。如便白膿少有滑,頻見汙衣者,氣脫,加附子皮,甚則加御米殼。如氣澀者,只以甘藥補氣。當安臥不言,以養其氣。(氣澀忌御米殼,但服甘藥,安臥不言)
戴 云:白痢下如凍膠,或如鼻涕,此屬冷痢,宜先多飲除濕湯加木香一錢,吞感應丸,繼進理中湯。亦有下如魫(音審,魚子)色或如臘茶色者,亦宜用前白痢藥。白臘治後重白膿。
論冷熱痢
李氏 曰:冷熱不調,赤白各半,古姜墨丸。或乍溏乍澀,似痢非痢,古萸連丸。
論暑痢
準繩 云:感暑氣而成痢疾者,其人自汗發熱,面垢嘔逆,渴欲引飲,腹內攻刺,小便不通,痢血頻並,宜香薷飲加黃連一錢,佐以五苓散、益元散,白湯調服,不愈,則用蜜水調。感暑成痢,疼甚食不進,六和湯、藿香正氣散各半帖,名木香交加散。
論秋痢
準繩 云:老人深秋患痢,發呃逆嘔者,黃柏炒燥研末,陳米飯為丸小豌豆大,每服三十丸,人參、白朮、茯苓三味濃煎湯下,連服三劑即愈,切不可下丁香等熱藥。治冷痢,腹中不能食,肉豆蔻去皮,醋麵裹煨熟搗末,粥飲下二錢匕。
世俗治夏中暑痢疾,用黃連香薷飲加甘草、芍藥、生薑神效者,蓋夏月之痢多屬於暑,潔古治處暑後秋冬間下痢,用厚朴丸大效者,蓋秋冬之痢多屬於寒,經所謂必先歲氣,毋伐天和者是也。(厚朴丸方見膈氣反胃門)
論濕痢
丹溪 云:痢如豆汁者,濕也。蓋脾胃為水穀之海,無物不受,常兼四臟,故有如五色之相染,當先通利,此迎而奪之之義。如虛宜審之。
李氏 曰:濕痢腹脹身重,下如豆汁,或赤黑混濁,危證也,當歸和血散、升陽除濕防風湯、升陽益胃湯、除濕湯、豬苓湯、戊己丸。
論風痢
李氏 曰:風痢惡風,鼻塞身痛,色青或純下清水,古蒼防湯、神朮散。青色帶白者風寒,五積散。帶紅,胃風湯。青綠雜色,屬風火濕,及五色俱下者,乃脾胃食積,及四氣相併而作,古萸連丸救之。
論寒痢
羅謙甫 云:至元乙亥,廉臺王千戶領兵鎮漣水,此地卑濕,因勞役過度,飲食失節,至秋深瘧痢並作,月餘不愈,飲食全減,形容羸瘦,時已仲冬,求治於予,具陳其由。診得脈弦細而微如蛛絲,身體沉重,手足寒逆,時復麻痹,皮膚痂疥,如癘風之狀,無力以動,心腹痞悶,嘔逆不止。皆寒濕為病久淹,真氣衰弱,形氣不足,病氣亦不足,陰陽皆不足也。《針經》云:陰陽皆虛,針所不為,灸之所為。《內經》云:損者益之,勞者溫之。《十劑》云:補可去弱。先以理中湯加附子,溫養脾胃,散寒濕。澀可去脫,養臟湯加附子,固腸胃,止泄痢。仍灸諸穴,以併除之。經曰:腑會太倉。即中脘也,先灸五七壯,以溫養脾胃之氣,進美飲食。次灸氣海百壯,生髮元氣,滋榮百脈,充實肌肉。復灸足三里,胃之合也,三七壯,引陽氣下交陰分,亦助胃氣。後又灸陽輔二七壯,接續陽氣,令足脛溫暖,除清濕之邪。迨月餘,病退平復。
海藏 云:六脈沉緊,按之不鼓,膀胱勝小腸也。或瀉痢不止而腹脹,或純便赤血,或雜以血膿,小便不多而不渴,精神短少,或面白色脫,此失血之故也。或面黃氣短,此本氣損少之故也。小腸者,手太陽丙火也。膀胱者,足太陽壬水也。是壬水乘於小腸之位,小腸被壬所克而外走也。諸手經短而足經長,兼五行相剋論之,又足經來克手經。此火投於水,大寒水之證,宜溫之可安。其與《難經》一證寒熱相反,亦名曰小腸瀉。此名火投於水,變為寒證。又外傷足太陽膀胱經,左脈俱浮,表陽之候也,忽變為內寒,亦旺火投盛水,而屈丙就壬化,脈反不浮而微沉,此內病與外病俱有。此火投水例,非精於脈診者,孰能辨之。
論時疫痢
大全良方 云:有一方一家之內,上下傳染,長幼相似,是疫毒痢也。治法雖當察運氣之相勝,亦不可狎泥。當先察其虛實冷熱,首用敗毒散加人參、甘草、陳皮,隨證用之。
論食毒痢
陳無擇 云:飲食冷熱,酒醴醯醢,腸胃黏溢,久積冷熱,遂成毒痢。嚴用和云:或有飲食冷酒寒物,房室勞傷精血,而成久毒痢,則宜化毒以保衛之。
劉宗厚 曰:人之飲食過傷,恣食辛熱寒冷之物,皆能致傷腸胃。腸胃一傷,不能運化傳送,遂蓄積停滯而為痢。經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䐜滿閉塞,下為飧泄,為腸澼是也。治法當先消化食毒,或可攻伐,然後隨寒熱溫涼以調之。此二論本諸《內經》,而世所未言者也。
李氏 曰:積痢,色黃或如魚腦,腹脹痛,惡食者,保和丸,急痛神保丸。一切酒食積聚,或黃或赤,通元二八丹。傷酒甚,酒蒸黃連丸。傷水飲,腹脹痛者,溫六丸。體實者,導水丸。
論蟲疰痢
李氏 曰:蟲疰痢,黑如雞肝,發渴,五內切痛,乃服五石湯丸。逼損真陰,其血自百脈經絡而來,茜根丸救之,亦有宜溫熱藥者。
論發熱
丹溪 云:身熱挾外感者,不惡寒,用小柴胡去人參。發熱惡寒身痛,此為表證,宜微汗和解,用蒼朮、川芎、陳皮、芍藥、甘草、生薑煎服。發熱不止者,屬陰虛,用寒涼藥必兼升藥、溫藥。
李氏 曰:痢疾初起,發熱惡寒,頭疼身痛,帶表證也,熱者九味羌活湯,寒者不換金正氣散。
論腹痛
金匱 云:下痢腹痛,紫參湯主之。
潔古 云:厚朴丸治處暑後、秋冬間腹痛下痢,大效。
丹溪 云:初下痢腹痛,不可用參、術,然氣虛胃虛者可用。初得之,亦可用大承氣、調胃承氣下之,看其氣病血病,然後加減用藥。腹痛者,肺經之氣鬱在大腸之間者,以苦梗發之,然後用治痢藥,氣用氣藥,血用血藥。其或痢後糟粕未實,或食粥稍多,或飢甚方食,肚中作痛,切不可驚恐,當以白朮、陳皮各半煎湯,和之自安。粥多及食肉作痛者,宜奪食。奪食者,減其粥食,絕其肉味也。又云,腹痛以白芍、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惡寒者加桂,惡熱者加黃柏。氣血俱虛,腹痛頻並,後重不食,或產後得此者,四君子湯加當歸、陳皮煎,下保和丸二三十粒。
東垣 云:因傷冷水瀉,變作赤白痢,腹痛減食,熱燥,四肢困倦無力,宜茯苓湯。
羅謙甫 云:下痢之後,小便利而腹中滿痛不可忍,此名陰陽反錯,不和之甚也,越桃散主之。
統旨 云:機要謂腹痛宜和,和之一字,總言之耳。其證有五:因內氣鬱結不行,宜行氣散郁;挾寒者,溫中湯;火熱者,黃芩芍藥湯;積滯者,木香導滯湯;血虛者,當歸芍藥湯。
準繩 云:仲景建中湯治利,不分赤白久新,但腹中大痛者神效,其脈弦急或澀浮大,按之空虛或舉按皆無力者是也。下痢膿血稠黏,腹痛後重,身熱久不愈,脈洪疾者,芍藥黃芩湯。膿血痢無度,小便不通,腹中痛,當歸導氣湯。
論裡急後重
病機 云:裡急後重,脈大而洪實,為裡熱甚而閉,是有物結墜也。若脈浮大甚不宜下,雖裡急後重,而脈沉細弱者,謂寒在內而氣散也,可溫養自愈。裡急後重閉者,大腸經氣不宣通也,宜加檳榔、木香宜通其氣。
原病式 云:下迫,後重裡急,窘迫急痛也,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故也。
仲景 云: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下痢膿血,裡急後重,日夜無度,宜導氣湯。
潔古 云: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用清涼飲子主之,其泄自止。莖中痛者,屬厥陰,加甘草梢。裡急後重多者,屬少陰,加大黃,令急推去舊物則輕矣。《內經》曰:因其重而減之。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皆宜進退大承氣湯主之。
東垣 云:下痢赤白,後重遲澀,宜感應丸。凡用諸承氣等藥推積之後,仍後重者,乃陽不升也,藥中當加升麻升其陽,其重自去也。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膿,或少血者,慎勿利之,宜升陽除濕防風湯。
丹溪 云:或曰:治後重疏通之劑,羅謙甫水煮木香膏、東垣白朮安胃散等方已盡矣。又有用御米殼等固澀之劑亦愈者,何也?曰:後重本因邪壓大腸墜下,故大腸不能升上而重,是以用大黃、檳榔輩瀉其所壓之邪。今邪已瀉,其重仍在者,知大腸虛滑,不能自收而重,是以用御米殼等澀劑固其滑,收其氣,用亦愈也。然大腸為邪墜下之重,其重至圊後不減;大腸虛滑不收之重,其重至圊後隨減。以此辨之,百不失一也。其或下墜異常,積中有紫黑血,而又痛甚,此為死血證,法當用桃仁泥、滑石粉行之。或口渴及大便口燥辣,是名挾熱,即加黃芩。或口不渴,身不熱,喜熱手熨燙,是名挾寒,則加乾薑。後重積與氣墜下,服升消藥不愈者,用秦艽、皂角子煨、大黃、當歸、桃仁、枳殼、黃連等劑,若大腸風盛,可作丸服。其或下墜在血活之後,此為氣滯證,宜前藥加檳榔一枚。後重當和氣,積與氣墜下者,當兼升兼消,升謂升麻之類,消謂木香、檳榔之類。
劉宗厚 曰:按裡急者,窘迫急痛是也;後重者,大腸墜重而下也。夫裡急後重,其證不一。有因火熱者,所謂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是也;有因氣滯者,此大腸經氣壅而不宣通也;有因積滯壅盛者,是有物結墜也;有氣虛者,此大腸氣降而不能升也;有血虛者,所謂虛坐努責是也。治法:火熱者寒之清之,氣滯者調之,積滯者去之,氣虛而降者升之舉之,血虛者補之。各察其所因而已。
論虛坐努責
東垣 云:虛坐而不得大便,皆因血虛也。血虛則裡急,加當歸身。凡後重逼迫,而得大便者,為有物而然。今虛坐努責而不得大便,知其血虛也,故用當歸為君,生血藥佐之。
丹溪 云:其或氣行血和積少,但虛坐努責,此為亡血證。倍用當歸身尾,卻以生地黃、生芍藥、生桃仁佐之,復以陳皮和之,血生自安。
論膿血稠黏
羅謙甫 曰:《內經》膿血稠黏,皆屬相火,夫太陰主瀉,少陰主痢,是先泄其津液而火就燥,腎惡燥,居下焦血分,其受邪者,故便膿血。然赤黃為熱,青白為寒,治須兩審。治熱以堅中丸、豆蔻丸、香連丸。治寒白膠香散,或多熱少寒,水煮木香膏。虛滑頻數,宜止宜澀,宜養臟湯。
潔古 云:溲而便膿血者,小腸泄也,脈得五至以上洪大者,宜七宣丸。脈平和者,立秋至春分宜香連丸,春分至立秋宜芍藥柏皮丸,四時皆宜加減平胃散。如有七宣丸證者,亦宜服此藥,去其餘邪,兼平胃氣。
論滑脫
丹溪 云:其或纏滯退減十之七八,穢積未盡,糟粕未實,當以炒芍藥、炒白朮、炙甘草、陳皮、茯苓煎湯,下固腸丸三十粒。然固腸丸性燥,恐尚有滯氣未盡行者,但當單飲此湯,固腸丸未宜遵用。蓋固腸丸者,雖有去濕實腸之功,其或久痢體虛氣弱,滑泄不止,又當以訶子肉、豆蔻、白礬、半夏等藥澀之,甚者添牡蠣,可擇用之。然須以陳皮為佐,恐太澀亦能作疼。又甚者,灸天樞、氣海,此二穴大能止泄。仲景云:下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桃花湯主病屬下焦,血虛且寒,非乾薑之溫、石脂之澀且重不能止血,用粳米之甘引入腸胃。
李氏 曰:滑痢不禁,甚則脫肛。血分,四物湯加參、朮、地榆、樗白皮;氣分,真人養臟湯、大斷下丸、靈砂蒼榆湯。
論脫肛
東垣 云:一老僕脫肛日久,近復下痢,裡急後重,白多赤少,不任其苦。此非肉食膏粱者也,必多蔬食,或飲食不節,天氣已寒,衣蓋又薄,寒侵形體。不禁而腸頭脫下者,寒也,滑也。真氣不禁,形質不收,乃血脫也。此乃寒滑,氣泄不固,故形質下脫也。當以澀去其脫而除其滑,以大熱之劑除寒補陽,以補氣之藥升陽益氣,以微咸之味固氣上收,名之曰訶子皮散,一服減半,再服全愈。
戴 云:脫肛一證,最難為藥,熱則肛門閉,寒則肛門脫。內用磁石研末,每二錢,食前米飲調下,外用鐵鏽磨湯蕩洗。
論大孔開
世云痢、大便不禁,其大孔開如空洞不閉者,用蔥和花椒末搗爛,塞穀道中,並服酸澀固腸之劑收之,如御米殼、訶子皮之類是也,神效。
論大孔痛
丹溪 云:痢久,大孔痛,亦有寒熱者,熟艾、黃蠟、訶子燒熏之。因熱流於下,檳榔、木香、黃芩、黃連,加炒乾姜。久下赤白,大孔痛不可忍,炒鹽熨之,又炙枳實熨之。
陳伯天性急,好酒色,奉養過厚,適有事多憂恐,患久瘧,寒熱無時,忽一日大發熱,大便所下,皆是積滯,極臭,大孔極痛,呻吟不絕,其孔陷下。予曰:此大虛也,脈皆弦大而浮。遂以瓦片令敲圓如銅錢狀,燒紅,投童子小便中,急取起令乾,以紙裹安痛處,其時寒,恐外寒乘虛而入也,以人參、當歸、陳皮作濃湯飲之,食淡味,至半月而安。
趙氏 曰:仲景治法,大孔痛,一曰溫之,一曰清之。若久病身冷自汗、脈沉小,宜溫;暴病身熱,脈洪,宜清。
論泄痢而嘔
病機 云:如痢或泄而嘔者,胃中氣不和也。上焦不和,治以生薑、橘皮;中焦不和,治以芍藥、當歸、桂、茯苓;下焦不和而寒,治以輕熱藥。甚,治以重熱藥。
統旨 云:痢而嘔者,謂胃氣不和,宜姜橘白朮湯。因火逆衝上而嘔者,加薑汁炒黃連。胃虛而嘔者,加人參,倍術。積滯毒氣上攻而嘔者,用木香導滯湯。陰虛者,四物湯加參、朮、苓、柏、陳皮。下痢呃逆同治。
李氏 曰:下痢嘔吐有寒熱者,屬半表,柴苓湯。頑痰在膈者,芩連二陳湯加防風、桔梗蘆探吐。火衝上者,清六丸。毒滯上攻者,平胃散加黃連、木香、檳榔。虛嘔食少者,四君子湯加陳皮、厚朴、麥門冬、竹茹,或溫六丸。日久陰虛者,八物湯合二陳湯加枳梗。
論下痢呃逆
丹溪 云:呃病自下衝上,屬火之象,古方悉以胃弱言之,殊不知胃弱者陰虛也,虛之甚也。滯下之久多見此證,乃因久下而陰虛也,詳見呃逆本門。
百一選方 云:噤口痢是毒氣上衝心肺所致,用石蓮肉以通心氣。
劉宗厚 曰:按痢而能食,知胃未病也。若脾胃濕熱之毒熏蒸而上,以致胃口閉塞而成噤口之證,理宜除胃口之邪熱。而此云毒氣上衝心肺,其毒不知指何者之邪。然亦有脾胃虛而得者,亦有誤服利劑藥毒犯胃者,又有服澀熱之劑太早,而邪氣閉遏於胃口者,必當求責。
準繩 云:痢疾不納食,或湯藥入口隨即吐出者,俗名噤口。有因邪留胃氣,伏而不宣,脾氣澀而不布,故嘔逆而食不得入者;有陽氣不足,胃中宿食因之未消,則噫而食卒不下者;有肝乘脾胃,發嘔,飲食不入,縱入亦反出者;有水飲所停,氣急而嘔,谷不得入者;有火氣炎熾,內格嘔逆,而食不得入者;有胃氣虛冷,食入反出者;有胃中邪熱,不欲食者;有脾胃虛弱,不欲食者;有穢積在下,惡氣熏蒸,而嘔逆食不得入者。當各從其所因以為治。
世云以脈證辨之,如脾胃不弱,問而知其頭疼心煩,手足溫熱,未嘗多服涼藥者,此乃毒氣上衝心肺,所以嘔而不食,宜用敗毒散,每服四錢,陳倉米一百粒、姜三片、棗一枚、水一盞半煎八分,溫服。若其脈微弱,或心腹膨脹,手足厥冷,初病則不嘔,因服罌粟殼、烏梅苦澀涼藥太過,以致聞食先嘔者,此乃脾胃虛弱,用山藥一味,銼如小豆大,一半入銀瓦銚內炒熟,一半生用,同為末,飯飲調下。
丹溪 云:噤口痢,胃中熱甚,大虛大熱故也。用人參一錢、黃連姜炒一錢,濃煎汁,終日細細呷之。如吐再吃,但一呷下咽便開,痢亦自止,神效。又用田螺搗盦(音諳,覆也)臍中,以引下其熱。胃口熱結,當開以降之。人不知此,多用溫藥甘味,此以火濟火,以滯益滯也。亦有誤服熱毒之藥犯胃者,當推明而祛其毒,用糞蛆焙乾為末,米飲調下一錢,甚效。
楊仁齋 曰:下痢噤口不食者,雖曰脾虛,蓋亦熱氣閉隔心胸間所致。俗用木香,則失之溫,用山藥,則失之閉。惟真料參苓白朮散加石菖蒲末,以道地粳米飲乘熱調下,或用人參、茯苓、石蓮子肉入些菖蒲為末與之,胸次一開,自然思食。戴復庵用治中湯加木香半錢,或縮砂一錢。
論久痢
丹溪 云:或在下則纏滯,在上則嘔食。此為毒積未化,胃氣未平,證當認其寒則溫之,熱則清之,虛則用參、術補之。毒解積下,食自進矣。治族叔年七十,稟壯形瘦,夏末患泄痢至秋,百方不應。視之,病雖久而神不瘁,小便澀少而不赤,兩手脈俱澀而頗弦,自言胸微悶,食亦減。因悟此必多年沉積癖在腸胃,詢其平生喜食何物,曰:喜食鯉魚,三年無日不用。此積痰在肺,肺為大腸之臟,宜大腸之不固也。當與澄其源而流自清,以茱萸、陳皮、青蔥、蔍首根、生薑煎濃湯,和以砂糖,飲一碗許,自以指探喉中,至半時,吐痰半升如膠,其夜減半。次早又服,又吐半升而痢自止。又與平胃散加白朮、黃連,旬日而安。朱仲苻年近七十,右手風攣多年。七月患瀉痢,百藥不愈。診其脈,右手浮滑而洪數,予曰:此必太陰分有積痰,肺氣壅鬱不能下降,大腸虛而作泄。當治上焦。遂用蘿蔔子加漿水蜜,探之而吐得痰一塊,大如碗,色如琥珀,稠黏如膠,痢遂止,不服他藥。一人患痢百餘日,百法不效,六脈促急沉弦,細弱芤,左手為甚,晝夜十行。視之,穢物甚少,雖下清涕,中有紫黑血絲,食全不進。此非痢也,當作瘀血治之。其人問:瘀血何事而致。予曰:飽食急走,極力叫罵,歐打顛撲,多受疼痛,盛怒不泄,補塞太過,大酒大肉,皆能致之。彼云:去歲枉受責杖,經涉兩年,恐非此等瘀血。予曰:服吾藥,瘀血下則生矣。以桃仁、乳香、沒藥、滑石,佐以檳榔、木香,神麯糊為丸,以米飲下百粒,至夜半不動,又依前法下二百粒,至天明下穢如爛魚腸者二升半,困頓終日,漸與粥食而安。(此方當有大黃,無則難下)
潔古 云:泄痢久不安,膿血稠黏,裡急後重,日夜無度,宜大黃湯。用大黃一兩銼,用好酒兩大盞浸半日,同煮一盞半,去渣,分為二次,頓服之,痢止停服。未止再服,以利為度。又服芍藥湯以和之,所以徹其毒也。
丹溪 云:久痢體虛氣弱,滑泄不止,又當以訶子肉、豆蔻、白礬、半夏、牡蠣之數,擇用以澀之。然須以陳皮為佐,恐太澀亦能作疼。又甚者,灸天樞、氣海。(天樞穴在臍旁各二寸,氣海穴在臍下一寸半)
李氏 曰:初病元氣實者可行,若五六日脾胃虛者只宜和解,及分利小便,消導食積,無積不成痢也。稍久,以氣血藥中加升麻、柴胡、防風、蒼朮以提之。久甚,乃用粟殼、肉豆蔻、龍骨、牡蠣、訶子以澀之斂之。食少者,專調脾胃,飲食進而氣血自和。蓋痢,胃氣為本也,其間有裡急甚而無表者,即宜通利。有虛而不敢通者,或和解,或即升舉。有氣陷下痢如注者,即暫止澀。有滑脫痛甚者,痰火盛也,宜吐宜升,痰消火降,而大腸自斂。須憑脈證斷之。虛痢困倦,穀食難化,腹微痛,或大痛,並無努責。血虛,淡紅,通元二八丹,日久四物湯加升麻、香附、側柏葉;氣虛,色白如鼻涕凍膠,四君子湯、理中湯。俱加木香、肉桂、厚朴、茯苓,散風邪,利水道,開胃脘,日久者補中益氣湯。虛甚,厥逆脈微者,四順散、黑錫丹。
論休息痢
準繩 云:休息痢多因兜住太早,積不盡除,或因痢愈而不善調理,以致時止時作,宜四君子湯加陳皮一錢、木香半錢,吞駐車丸。只緣兜住積滯,遂成休息。再投去積,卻用兜劑。
李氏 曰:休息痢經年月不瘥,有過服涼藥,以致氣血虛者,八物湯加陳皮、阿膠、芩、連少許,或十全大補湯。脾胃虛者,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腎虛者,四神丸、赤石脂丸。有誤服澀藥,餘毒不散者,古芩術湯、神效丸、六神丸。有積者,通元二八丹。積消毒散,脾胃已和,氣血將復,然後用百中散以止之。若更澀早,則纏綿胃敗難救。
論勞痢
準繩 云:勞痢因痢久不愈,耗損精血,致腸胃空虛,變生他證,或五心發熱,如勞之狀,宜蕷蓮飲,赤多倍蓮肉,白多倍山藥。痢後調補,宜四君子湯加陳皮一錢半,即異攻散,或七珍散。惡甜者,生料平胃散加人參、茯苓各半錢。
李氏 曰:房勞傷精血成毒者,腎氣丸。虛勞挾痢者,香連豬肚丸。凡痢經下後痛墜不減,虛坐努責,及久不愈者,皆陰血虛也,胃風湯去桂,加熟地黃主之。
論諸病壞證久下膿血
準繩 云:諸病壞證久下膿血,或如死豬肝色,或五色雜下,頻出無禁,有類滯下,俗名刮腸,此乃臟腑俱虛,脾氣欲絕,故腸胃下脫,若投痢藥則誤矣,六柱飲去附子,加益智仁、白芍藥,或可冀其萬一。
論痢後風
準繩 云:痢後風,因痢後下虛,不善調理,或多行,或房勞,或感外邪,致兩腳痿軟,若痛若痹,遂成風痢,獨活寄生湯吞虎骨四斤丸,或用大防風湯,或多以骨碎補三分之一,同研取汁,酒解服,外以杜仲、牛膝、杉木節、白芷、南星、萆薢煎湯熏洗。
丹溪 云:痢後風系血入臟腑,下未盡,復還經絡,不得行故也,松明節一兩,以乳香二錢炒焦存性,蒼朮、黃柏各一兩,紫葳一兩半,甘草半兩,桃仁去皮不去尖一兩,俱為末,每服三錢,生薑同杵細,水蕩起二三沸服。鄰人鮑子,年二十餘,因患血痢,用澀藥取效。後患痛風,號叫撼鄰里。予視之曰:此惡血入經絡證,血受濕熱,久為凝濁,所下未盡,留滯隧道,所以作痛。經久不治,恐成枯細。遂與四物湯,桃仁、紅花、牛膝、黃芩、陳皮、甘草,煎生薑汁研潛行散,入少酒飲之數十帖,又與刺委中,出黑血近三合而安。痢後腳弱漸細小,用蒼朮二兩,白芍藥、龜板各二兩半,黃柏五錢,粥糊丸,以四物湯加陳皮、甘草煎湯送下。
李氏 曰:愈後余瘀當防,三白湯、六神丸、枳朮丸、太和羹選用。有手足腫者,有遍身歷節痛者,俱余瘀留滯經絡,不可純用風藥。鶴膝風,大防風湯、五積交加散,腳細者蒼龜丸。
論痢後調理
寶鑑 云:且如瀉痢止,脾胃虛,難任飲食,不可一概用克伐之劑。若補養其脾胃氣足,自然能飲食,宜錢氏方中異功散。設或喜嗜飲食太過,有傷脾胃,而心腹痞滿,嘔逆噁心,則不拘此例,當權用橘皮枳朮丸,一服得快,勿再服。若飲食調節無傷,則胃氣和平矣。
丹溪 云:痢後糟粕未實,或食稍多,或飢甚方食,腹中作痛者,以白朮、陳皮等分煎服,和之則安。氣血俱虛神弱者,以參、朮、當歸、芍藥、茯苓,少加黃連服之,或錢氏白朮散。
診法
脈經 曰:腸澼下膿血,脈沉小留連者生,洪大數,身熱者死。又曰:腸澼筋攣,脈小細安靜者生,浮大而緊者死。
脈訣舉要 曰:澀則無血,厥寒為甚,尺微無陰,下痢逆冷。又曰:無積不痢,脈宜滑大,浮弦急死,沉細無害。
丹溪 云:下痢純血者,如塵腐色者,如屋漏者,大孔如竹筒者,唇如硃紅者,俱死。如魚腦者,身熱脈大者,俱半死半生。經所謂身涼脈細者生,身熱脈大者死,亦是大概言之,不可以途而論也。
治痢疾初起方(蕩積行氣之劑)
治痢散 治痢疾初起之時,不論赤白皆效。
葛根 苦參(酒炒) 陳皮 陳松蘿茶(各一斤) 赤芍(酒炒) 麥芽(炒) 山楂(炒,各十二兩)
上為末,每服四錢,小兒減半。忌葷腥、麵食、煎炒、開氣發氣諸物。本方加川黃連四兩,尤效。
樸黃丸 治痢初起,腹中實痛,不得手按,此有宿食也,宜下之。
陳皮 厚朴(薑汁炒,各十二兩) 大黃(酒蒸,一斤四兩) 廣木香(四兩)
上為細末,荷葉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錢,開水下。小兒一錢。
導氣湯 治下痢膿血,裡急後重,日夜無度。此方行血調氣,深合經旨。
芍藥(二錢) 當歸(一錢半) 大黃 黃芩(各二錢) 黃連 木香 檳榔(各七分)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盞煎一盞,去渣,溫服,如未止再服。一方有枳殼五分。河間芍藥湯多甘草、官桂二味。利勢不減,漸加大黃;窘迫甚者,加芒硝一錢;如痞滿氣不宣通,加枳實一錢。
木香導氣湯 治痢疾初起腹痛,紅白相兼,裡急後重,發熱噤口,無問老幼,先與一服,甚效。
大黃(一錢半) 黃連 芍藥(生用,各一錢二分) 厚朴 檳榔 枳實(各一錢) 當歸 茯苓 朴硝(各八分) 木香(五分)
上銼,水二鍾煎七分,空心服。一方無枳實。
小便赤加滑石、木通。
加減導氣湯 治痢疾初起,不問赤白,以此導之。
白芍藥(二錢) 大黃(三錢,煎熟入) 黃連 厚朴(薑製) 枳殼(麩炒,各一錢半) 黃芩 木香 檳榔(各一錢) 青皮(炒,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前熱服。渣再煎,得利數行即愈。二帖後不愈,去檳榔、厚朴、枳殼、大黃,加白朮一錢半,白茯苓、陳皮各一錢;有血,加當歸一錢,桃仁十個,黃連減半;食少,加炒神麯。
芍藥湯(河間) 行血調氣。經曰:溲而便膿血,知氣行而血止,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
芍藥(一兩) 當歸 黃連 黃芩(各半兩) 大黃(三錢) 木香 檳榔 甘草(炙) 官桂(各二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溫服。
如痢不減,漸加大黃;窘迫甚者,加芒硝半兩。如痞滿氣不宣通,加枳實半兩;如臟毒下血,加黃柏半兩。
寧胃散
白芍藥(炒,二錢) 黃芩(炒) 黃連(炒) 木香 枳殼(炒,各一錢半) 檳榔(一錢) 甘草(炙,三分)
上銼,水煎服。若腹痛,加當歸一錢半,砂仁一錢,再加木香、芍藥各五分;若後重,加滑石炒一錢半,再加枳殼、檳榔各五分,生芍藥、條黃芩各五分;若痢已久而後重不去,此大腸墜下,去檳榔、枳殼,用條黃芩、升麻各一錢,以升提之;若白痢,加白朮、茯苓、炒滑石、陳皮各一錢;稍久胃虛,減芩、連、芍藥各七分,亦加上數味,惟去滑石、檳榔、枳殼,再加縮砂、炙乾姜各五分;初欲下之,再加大黃五錢;兼食積,加山楂、梔子、枳實各一錢;若紅痢,加當歸、川芎、桃仁各一錢半;稍久胃虛,減芩、連各五分,加當歸、川芎、熟地黃、阿膠、硃砂、陳皮各一錢,白朮一錢半。若紅白相雜,加芎、歸、桃仁、陳皮、蒼朮各一錢半;若色赤黑相雜,此濕勝也,及小便赤澀少,加木通、澤瀉、茯苓各一錢,山梔五分,以分利之;若嘔吐食不下,加軟石膏一錢半,陳皮一錢,山梔五分,入生薑汁緩呷之,以瀉胃口之熱;有氣血虛而痢者,用四物湯加參、朮、陳皮、黃芩、阿膠之類以補之;有寒痢者,黃連、木香、酒炒芍藥、當歸、炒乾薑、砂仁、厚朴、肉桂之類。
寧胃解毒湯
白芍藥(一錢五分) 黃連 枳殼(炒) 茯苓(各一錢) 青皮 檳榔(各七分) 木香 澤瀉 甘草(各五分)
上銼一服,水二鍾、姜三片煎服。初感積滯,濕熱正熾,下之,加大黃、朴硝各一錢;血痢,加黃芩炒、川芎、當歸各六分;腹痛,加澤瀉、延胡索各八分;赤白兼下,加川芎、桃仁、滑石、炒當歸尾、陳皮、乾薑炒各五分;白痢久者胃虛,加白朮、黃耆、茯苓各一錢,去檳榔、枳殼、黃連;赤痢久弱,下後未愈,去苓、連,加當歸、白芍藥、炒白朮、熟地黃、川芎、阿膠珠各一錢;濕勝少水,少加木通、澤瀉、茯苓、炒山梔各五分,下後二便流利,惟後重不去,以升麻、川芎提之;痢人氣血兩虛,以八物湯養之;痢久滑泄,腹中已清,二便流利,加罌粟殼、訶子、阿膠,以止澀之。
易簡承氣湯
大黃(五錢) 枳實(米泔潤,切,三錢) 甘草(二錢)
上銼,先以大黃一半同二味煎服,又入一半,起去渣,溫服。氣虛者,大黃三錢,枳實二錢,甘草一錢。
調胃承氣湯
小承氣湯
大承氣湯
三方見大便燥結門。大承氣湯上銼,下詳解。
四味香連丸 治痢疾初發三五日內,不問赤白,每日二服,有積自行,無積自止。
木香(二兩) 檳榔(一兩) 黃連(炒,十兩) 大黃(酒煨,四兩)
上為細末,陳曲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湯下。一方,下痢色黑用大黃,色紫用地榆,色紅用黃芩,色淡用生薑,色白用肉桂,色黃用山楂,水瀉用粟殼,痛甚用木香、山梔,各煎湯送下,如神。
導氣丸
青木香 蘿蔔子 茴香 檳榔 黑牽牛(各四兩)
上為細末,薄粥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加減導氣丸 痢初發三五七日內,不問赤白紫紅,每日二服,有積自行,無積自止,止後勿服。
黃連(生薑汁炒,炒厚朴硝水浸) 白芍藥(半生半炒) 黃芩(炒) 大黃 木香 青皮 枳殼(麩炒,各二兩)
上為末,蜜少入,薑汁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白湯下。
木香檳榔丸 治一切氣滯,並食積酒毒,下痢膿血,及米穀不化。
木香 檳榔 青皮 陳皮 枳殼 廣朮(即莪朮) 黃連 黃柏 大黃(各一兩) 黑牽牛 香附(各二兩)
上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溫水下,加至以利為度。一方有當歸、黃芩各一兩。
木香枳殼丸 治痢疾裡急後重,兼開胸膈,進飲食,破滯氣,散內熱。
木香 檳榔 陳皮(去白) 青皮 黃連 當歸 蓬朮(煨) 枳殼(麩炒,各五錢) 香附子 黃柏(各一兩半) 黑牽牛(頭末,二兩)
上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薑湯下。
元青丸 治下痢勢惡,頻並窘痛,或久不愈,諸藥不能止,如可下之,以開除濕熱痞悶積滯,而使氣液宣行者,宜以此逐之。兼宣利積熱酒食積,黃瘦中滿,水腫腹脹,兼療小兒驚疳,積熱乳癖諸證。泄瀉勿服。
黃連 黃柏 大黃 甘遂 芫花(醋拌炒) 大戟(各五錢) 牽牛(四兩,取頭末二兩) 青黛(一兩) 輕粉(二錢)
上為末,水丸小豆大,初服十丸,每服加十丸,空心、日午、臨臥各一服,以快利為度,後常服十五丸,數日後得食力。如利尚未痊,再加取利,利後卻常服,以意消息,病去為度,後隨證止之。小兒丸如黍米大,退驚疳積熱,不須下者,常服十丸。(此藥峻利,非有實積者,不宜輕用,慎之)
閘板丹 專治一切水瀉痢疾。
黃丹(水飛,三兩) 乳香 沒藥(各三錢) 杏仁(去皮尖,二十四粒) 巴豆(去油膜,二十四個) 黃蠟(二兩,淨)
上將四味研為極細末,先將黃蠟熔開,後將藥末同黃丹拌勻,入蠟內攪,冷成錠,油紙裹封,旋丸如桐子大。每服大人一丸,小兒半丸,其效如神。忌生冷油膩。水瀉,白湯下;紅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紅白相兼,甘草乾薑湯下。
通元二八丹 治痢疾,奇效如神。若腸風下血,可常服。
黃連(去毛,八兩) 當歸 生地黃 白芍藥 烏梅肉(各五錢)
上為細末,以雄豬肚一個鹽醋洗淨,去穢氣,煮將熟取出,水控干,入藥在內,置甑中,上下用韭菜厚鋪,自辰至酉,慢火蒸之,以銀簪插試,有黃色為度,乘熱搗三千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後以生薑湯下則行,以細茶湯下則止,能通能塞,故曰通元。治積聚,空心以薑湯服,瀉一二次即除,用粥補之;治瀉痢,飯後以茶湯服,即止。
又方 治一切痢。
黃連 枳殼 甘草(炙) 烏梅(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煎,空心服。忌魚豬生冷等物。
三味黃丸子 止諸痢。
黃連(八兩) 枳殼 黃柏(各四兩)
上為細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飲湯下。如裡急後重,枳殼湯下。
犀角丸 但是痢,服之無不瘥者。
犀角屑(取黑色紋理粗者) 宣州黃連 苦參 金州黃柏(赤色緊薄者) 川當歸(五味俱另搗取細末,各等分)
上和勻,空腹,爛煮糯米飲調方寸匕服之,日再服。忌黏滑、油膩、生菜。
治赤痢方
芍藥黃連湯(保命) 治大便後下血,腹中痛者,謂之熱毒下血。
芍藥 當歸 黃連(各半兩) 大黃 甘草(炙,各一錢) 桂枝(淡味,五分)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一盞煎至七分,食後溫服。如痛甚者,調木香、檳榔末一錢服之。
黃連湯(保命) 治大便後下血,腹中不痛,謂之濕毒下血。
黃連(去須) 當歸(各半兩) 甘草(炙,二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煎服。
當歸芍藥湯 治血虛下痢。
當歸 川芎(各一錢半) 芍藥(炒,三錢) 生地黃 黃連(炒) 木香(各一錢)
上銼,水煎,食前服。
加味四物湯 治下痢純血久不愈,屬陰虛。
當歸(酒洗) 川芎 白芍藥(炒) 生地黃(酒炒) 槐花(炒) 黃連(炒) 桃仁(去皮尖,各等分)
上銼,水煎服。
解毒金花散 治下痢膿血熱毒。
黃連 黃柏(各一兩) 黃芩 白朮 赤芍藥 赤茯苓(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二鍾煎一鍾,去渣,食前溫服。如腹痛,加梔子仁二枚同煎。
丹溪方 治赤痢。
生地黃 黃柏 芍藥 地榆 白朮(各等分)
上銼,每服七八錢,水煎服。如腹痛,加枳殼、厚朴;後重,加滑石、木香、檳榔;有熱,加黃芩、山梔;腹痛甚者,加沒藥。
丹溪方 治痢紅紫血,下墜逼迫,不渴不熱。
白朮 芍藥(各一兩) 歸身 陳皮 枳殼(炒) 滑石(各半兩) 甘草(炙,二錢半) 桃仁(三十六個)
上銼,分八帖,下實腸丸三十粒。
丹溪方 治熱痢血痢。
大黃 黃連 黃芩 黃柏 枳殼 白芍藥 當歸 滑石 甘草 桃仁 白朮(各等分)
上為末,神麯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白湯下。
青六丸 治血痢神效。
膩白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紅曲(五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丸服。
犀角散 治熱痢,下赤黃膿血,心痛,心煩困悶。
犀角屑 黃連(去須,微炒) 地榆 黃耆(各一兩) 當歸(炒,半兩) 木香(二錢半)
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渣,溫服。
玉粉散 治血痢,解臟腑積熱毒。
海粉為細末,每服二錢,蜜水調服。
生地黃湯 治熱痢不止。
生地黃(半兩) 地榆(七錢半) 甘草(炙,二錢半)
上㕮咀如麻豆大,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空心,日晚再服。
鬱金散 治一切熱毒痢,下血不止。
川鬱金 槐花(炒,各半兩) 甘草(炙,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一二錢,食前用豆豉湯調下。
茜根散 治血痢,心神煩熱,腹中痛,不納飲食。
茜根 地榆 生乾地黃 當歸(微炒) 犀角屑 黃芩(各一兩) 梔子仁(半兩) 黃連(二兩,去須,微炒)
上㕮咀,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豉五十粒、薤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渣,不拘時溫服。
蒲黃丹 治血痢。
蒲黃(三合) 乾地黃 桑耳 甘草 芒硝 茯苓 人參 柏葉 阿膠 艾葉 生薑(各一兩) 禹餘糧 黃連(各一兩) 赤石脂(一兩二錢半)
上㕮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作五服。
黃連丸(一名羚羊角丸) 治一切熱痢及休息痢,日夜頻並,兼治下血黑如雞肝色。
黃連(去須,二兩半) 羚羊角(鎊) 黃柏(各一兩半) 赤茯苓(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姜蜜湯下。暑月下痢,用之尤驗。一方用白茯苓,臘茶送下。
黃連阿膠丸 治熱瀉血痢,及肺熱咯血。此方抑心火,清肺臟。
黃連(去須,三兩) 阿膠(碎炒,一兩) 赤茯苓(二兩)
上以連、苓為細末,水熬阿膠膏搜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米飲下。
芍藥柏皮丸 治一切濕熱惡痢,頻並窘痛,無問膿血。
芍藥 黃柏(各一兩) 當歸 黃連(各半兩)
上為末,水丸小豆大,溫水下三四十丸。忌油膩、生冷、一切熱物。
阿膠湯 治傷寒熱毒入胃,下痢膿血,亦治久血熱痢。
黃連(炒,二兩) 梔子(半兩) 阿膠(蛤粉炒) 黃柏(炙,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前溫服。
柏皮湯 治傷寒下痢,亦治日久血熱痢。
柏皮(三兩) 黃芩(二兩) 黃連(一兩)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煎,溫服。如腹痛,加山梔子;小便不利,加赤茯苓、阿膠。
一方 專治赤痢。
黃連(二兩) 木香 甘草(各二錢)
上㕮咀,水二鍾煎至一鍾,去渣,食前溫服。先一日服五苓散三帖,次日早服此藥,即止。
槐花散(潔古) 治血痢久不止,腹中不痛,不裡急後重。
青皮 槐花 荊芥穗(各等分)
上為末,水煎,空心熱服。
地榆散 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欲死,並治血痢、暑痢。
地榆 赤芍藥 黃連 青皮(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漿水調。如無,只用新水亦得,若血痢,水煎服。
地榆散 治下血遠年不瘥及血痢。
地榆 卷柏(各等分)
上㕮咀,用砂罐煮數十沸,通口服。
蒼朮地榆湯 治脾經受濕,下血痢。
蒼朮(三兩) 地榆(一兩)
上銼,每服一兩,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地榆丸 治瀉痢或血痢,日久不愈。
地榆(微炒) 當歸(微炒) 阿膠(糯米炒) 黃連(去須) 訶子(取肉,炒) 木香(曬乾) 烏梅(去核取肉,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陳米飲吞下。先公頃在括蒼病痢逾月,得此方而愈。頃在霅上,士人蘇子病此為甚,其婦翁孫億來告,急錄此方以與之,旋即痊安。
聖功丸(元戎) 專治血痢。
膩粉(三錢) 澱粉(二錢) 一法加蛤粉
上研勻,水浸蒸餅丸菜豆大,艾湯下。
聚珍丸 治血痢酒痢,尤效。
川百藥煎 陳槐花(炒,各半兩) 感應丸(一帖) 薄荷煎(兩帖) 麝香(少許)
上件為末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服。男子用龍牙草煎湯下,女人用生地黃煎湯下。
嚴氏烏梅丸 治留熱腸胃,臍腹絞痛,下痢純血,或服熱藥過多,毒蘊於內,滲成血痢。
黃連(三兩) 烏梅肉(二兩) 當歸 枳殼(麩炒,各一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茶梅丸
用臘茶為細末,不拘多少,用白梅肉和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烏梅湯下;泄瀉不止,陳米飲下。每服二十丸,團茶尤佳。大凡痢疾,不以赤白分冷熱,若手足和暖則為陽,宜先服五苓散,粟米飲調下,次服感應丸二十粒,即愈。若手足厥冷則為陰,宜已寒丸、附子之類。如此治痢,無不效。有人夏月患痢,一日六七十行,用五苓散,立止。
一方 治痢血。
烏梅三枚除核,用鹽水研爛,合臘茶,加醋湯沃服之。曹魯公痢血百餘日,國醫無能療者,陳應之用此,一啜而瘥。
椿皮丸 下痢清血,腹中刺痛。
椿根白皮不拘多少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飲下三四十丸。
苦參丸 治血痢。
苦參不拘多少,炒焦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三物散 治痢血。
胡黃連 烏梅 灶心土(各等分)
上為末,臘茶清調下,食前服。昔梁莊肅公患痢血,陳應之曰:此挾水穀。用此藥數服而愈。
一方 治下痢純血。
黃柏蜜炙黃色令香,二兩為末,每服三錢,空心溫漿水調下。
一方 治血痢,神效。
用乾薑於火上燒黑,不令成灰,磁碗合放冷,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宿露湯 治風痢下純血。
酸石榴皮 草果(各一個) 青皮(二個) 甘草(二寸) 杏仁(七個,去皮尖) 椿根皮(二錢半)
上㕮咀,加生薑三片、烏梅二個,水煎,去渣,露一宿,早晨服。
桃仁承氣湯 下痢紫黑色者,熱積瘀血也,腹痛後重異常,以此下之。
桃仁(半兩) 大黃(一兩) 芒硝(三錢) 甘草(二錢) 桂(三錢)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加味清六丸 治痢久不愈,下如清涕,有紫黑血絲,原因飲食後疾走,或極力叫號嘔跌,多受疼痛,大怒不泄,補塞太過,火酒火肉,皆令血瘀所致。
滑石(六錢) 乳香 沒藥 桃仁 木香 檳榔 大黃(各一錢)
上為末,神麯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米飲下,以利盡穢物為度。
加減平胃散 經云:四時皆以胃氣為本。久下血則脾胃虛損,血水流於四肢,卻入於胃而為血痢,宜服此滋養脾胃。
白朮 厚朴 陳皮(各一兩) 人參 黃連 桃仁 阿膠(炒) 茯苓(各五錢) 甘草(七錢) 木香 檳榔(各三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溫服。血多,加桃仁;熱泄,加黃連;小便澀,加茯苓、澤瀉;氣不下,後重,倍檳榔、木香;腹痛,加官桂、芍藥、甘草;膿多,加阿膠;濕多,加白朮;脈洪大,加大黃。
治白痢方
十寶湯 治冷痢如魚腦者,三服見效,甚疾。
黃耆(四兩) 熟地黃(酒浸) 人參 茯苓 白朮 半夏 當歸 芍藥 五味子 官桂(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烏梅一個,水煎,食前服。
調中理氣湯 治痢調理。
白朮 芍藥(火煨) 枳殼(炒) 檳榔(各一錢) 蒼朮(米泔浸) 陳皮(各八分) 厚朴(薑汁炒,七分) 木香(五分)
上銼,水煎,空心服。如紅痢,厚朴不制,芍藥不炒,再加黃芩、黃連各一錢半;白痢,只依本方。
一方 治白痢。
草果(一個) 甘草(一寸) 乾薑(一塊) 陳皮(三片) 烏梅(一個) 酸石榴皮(半個)
上銼作一服,水煎,溫服。
黃連湯 治大腸虛冷,下痢青白,腹中雷鳴相逐。
黃連(四兩) 茯苓 川芎(各三兩) 酸石榴皮(五片) 地榆(五兩) 伏龍肝(麵炒,研末)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前服。
溫六丸 治白痢、水瀉,皆效。
膩白滑石(六兩) 粉甘草(炙,一兩) 乾薑(五錢,或生薑汁亦可)
上為末,湯浸蒸餅丸服。
豆蔻丸 治白滯痢,腹臟撮痛。
肉豆蔻(麵裹煨熟) 草豆蔻(麵裹煨熟) 枇杷葉(去毛,炙) 縮砂仁 母丁香(各一兩) 木香 沉香(各半兩) 地榆(二兩) 墨(燒紅,為末,半兩)
上為細末,燒粟米飯為丸如櫻桃大,每服二丸,食前用米飲化下。
嚴氏當歸丸 治冷留腸胃,下痢純白,腹痛不止。
當歸 芍藥 附子 乾薑(炮) 厚朴 阿膠(蛤粉炒,各一兩) 白朮 烏梅肉(各二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局方桃花丸 治冷痢腹痛,下如魚腦白物。
赤石脂(煅) 乾薑(炮,各等分)
上為末,蒸餅糊丸,米飲下三四十丸,日三服。
蔭按:丹溪曰:桃花丸即《要略》桃花湯也,仲景以治便膿血,用赤石脂、乾薑、粳米同煮作湯,一飲病安,便止後藥。意謂病下焦血虛且寒,非乾薑之溫、石脂之澀且重不能止血,粳米味甘,引入腸胃,不使重澀之體少有凝滯,藥行易散,餘毒亦無。《局方》不知深意,改為丸藥,劑以麵糊,日與三服,果能與仲景之意合否也。
丹溪方 治白痢。
蒼朮 白朮 神麯 茯苓 地榆(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銼一服,水煎服。腹痛,加枳殼、厚朴;後重,加木香、檳榔。
一方 治因辛苦勞役,肚痛白瀉,此為勞熱。
滑石(一兩) 陳皮 白朮(各六錢) 芍藥(五錢) 黃芩(三錢) 甘草(五分,炙) 桃仁(三十個)
上銼,分六帖,水煎,食前服。
一方
烏梅 白梅(陳久者,各七個)
上件去核搗梅肉爛,同乳香末少許,丸如梧桐子大,以茶末為衣,每服二十丸,茶湯下,食前服。
一方 治白膿痢。
用白石脂為末,醋糊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空心米飲下。
一方 治白痢,肚腹疼痛。
用百草霜五錢為末,熱酒調下,食前米飲調亦可。
治冷熱痢方
香連丸 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膿血相雜,裡急後重。
黃連(四兩,同吳茱萸二兩酒拌同炒赤色,去茱萸不用) 木香(不見火,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米飲下。
一方肚腹痛甚者,加乳香、沒藥各五錢。一方加肉豆蔻一兩,粟米飯丸如米粒大,名豆蔻香連丸。
加味香連丸
黃連(四兩,用吳茱萸水炒過) 木香(一兩) 阿芙蓉(二錢)
上為末,陳米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蓮肉湯下。此方臨危大便不收,諸方不效,急服,被蓋取睡,效奏神矣。
駐車丸 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日夜無度,腹痛不可忍者。
黃連(六兩) 阿膠(蛤粉炒) 當歸(酒洗) 乾薑(炮,各三兩)
上為細末,醋煮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黃連丸(濟生)
黃連(去須) 乾薑(炮) 縮砂仁(炒) 川芎 阿膠(蛤粉炒) 白朮(各一兩) 枳殼(去穰,麩炒,半兩) 乳香(另研,三錢)
上為末,用鹽梅三個取肉,少入醋同杵,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白痢乾薑湯下,赤痢甘草湯下,赤白痢乾薑甘草湯下,俱食前服。
黃連阿膠丸(和劑) 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裡急後重,臍腹疼痛,口燥煩渴,小便不利。
方見前赤痢條。
阿膠梅連丸 治下痢無問久新,赤白青黑,疼痛等證。
阿膠(淨草灰炒透明白,研,不細者再炒,研細盡) 烏梅肉(炒) 黃柏(炒) 黃連 赤芍藥 當歸(炒) 赤茯苓(去皮) 乾薑(炮,各等分)
上八味為末,入阿膠末和勻,水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溫米飲送下,食前日夜五六服。忌油膩肥脂等物。
歸連丸 治痢無問冷熱,及五色痢,入口即定。
當歸 黃柏 黃芩 阿膠 熟艾(各二兩) 黃連(一兩)
上為末,以醇醋二升煮膠烊,下藥煮令可為丸如豆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日二夜一,用米湯下。若產婦痢,加蒲黃一兩,煉蜜和丸。
木香散 治冷熱痢,虛損腹痛,不能飲食,日漸乏力。
木香 乾薑(炮) 甘草(炙) 黃芩 黃連(各半兩) 當歸(炒) 白朮 干熟地黃 柏葉(炙,各七錢半)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時溫服。
阿膠丸 治冷熱不調,痢下膿血不止,腹痛不可忍。
阿膠(銼碎,炒令燥) 乾薑(炮) 木香 黃連(炒) 當歸(炒) 黃芩(各一兩) 赤石脂 龍骨(各二兩)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生薑汁塗炙)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粥飲下。
變通丸 治赤白痢。
吳茱萸(揀淨) 黃連(去須,各等分)
上共一處,用好酒浸透,各自揀焙為末,糊丸桐子大。白痢,用吳茱萸丸三十粒,乾薑湯下;赤痢,用黃連丸三十粒,甘草湯下;赤白痢各用十五粒相合,甘草乾薑湯下。
千金方 治下痢冷熱,諸治不瘥。
烏頭 黃連(各一升)
上二味為末,蜜和丸如桐子大,白湯下二十丸,日三夜二,神效。
一方 治似痢非痢挾熱者。
用苦楝根皮去粗皮,曬乾為末,粳米飲為丸,米飲下。
治暑痢方
黃連香薷飲 治感暑,下痢鮮血。
方見中暑門
六和湯 治感冒成痢,疼甚,食不進。
方見中暑門
益元散 此為治痢之聖藥也,其功不能盡述。
桂府膩白滑石(六兩) 粉甘草(炙,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水調服無時。一名六一散,一名天水散,加紅曲名清六丸,加乾薑名溫六丸。
加味五苓散 治伏暑熱二氣及冒濕,泄瀉注下,或煩或吐,或渴不止,小便不利。
赤茯苓 豬苓 澤瀉 官桂(不見火) 白朮(各一錢二分) 人參 滑石 甘草(各一錢半)
上㕮咀,用水二鍾煎八分,空心服。
化滯香薷飲 治感暑,下痢鮮血。
香薷 黃連 白扁豆 厚朴 豬苓 澤瀉 白朮 白茯苓 白芍藥
上銼,水煎服。
薑茶湯 治痢疾腹痛,不問赤白冷熱。蓋姜能助陽,茶能助陰,二者皆能消散,又且調平陰陽,至於暑毒、酒食毒,皆能解之。
老生薑(細切,三片) 細茶葉(三錢)
上用新水煎服。一方加連根韭菜同搗汁,酒調服。
仙梅丸 治痢疾發熱發渴者。
細茶 烏梅(水洗,剝去核,曬乾)
上為末,生蜜搗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冷熱隨下。一方陳白梅,好茶、蜜水各半煎服。
治濕痢方
升陽除濕湯 自下而上者,引而去之。
蒼朮(一錢) 柴胡 羌活 防風 升麻 神麯 澤瀉 豬苓(各五分) 炙甘草 陳皮 麥蘖面(各三分)
上作一服,水煎、空心服。如胃寒腸鳴,加益智仁、半夏各五分,生薑三片,棗一枚,非腸鳴不得用。加木香,治痢如魚凍者最效。
升陽除濕防風湯 治大便閉,或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膿血。少有血慎勿利之,升舉其陽,則陰氣自降矣。
蒼朮(米泔浸炒,四錢) 防風(三錢) 白朮(一錢) 茯苓 白芍藥(各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除蒼朮另作片子,水一碗半煮至二盞,納諸藥同煎至一盞,稍熱服,空心食前服。
茯苓湯(東垣) 治因傷冷水,瀉變交作赤白痢,腹痛減食,熱燥,四肢困倦無力。
茯苓 豬苓(各六分) 澤瀉 歸身(各四分) 芍藥(一錢半) 升麻 柴胡(各一錢) 蒼朮(二分) 黃芩(三分) 肉桂 甘草(炙,各五分) 生薑(二錢)
上㕮咀作二服,水煎,食前稍熱服。一方無升麻、柴胡。
加減胃苓湯 治暴痢赤白相雜,腹痛,裡急後重。
蒼朮 厚朴 茯苓 豬苓 澤瀉(各八分) 白朮 陳皮 甘草(炙) 黃連(各一錢) 木香(三分) 檳榔(五分)
上銼,水二鍾煎八分,通口服。
丹溪方 治因飲水過多,腹脹,泄痢帶白。
蒼朮 厚朴 白朮 茯苓 滑石
上銼,水煎,下保和丸。又云加炒曲、甘草。
戊己丸 治脾經受濕,瀉痢不止,米穀不化,臍腹刺痛。
黃連 吳茱萸(去梗,炒) 白芍藥(各三兩)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米飲下,日三服。
堅中丸 治脾胃受濕,滑泄注下。
黃連 黃柏 赤茯苓 澤瀉 白朮(各一兩) 陳皮 肉豆蔻 白芍藥 人參 官桂 半夏曲(各五錢)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溫米飲下。
治風痢方
倉廩湯 治痢疾赤白,發熱不退,腸胃中有風邪熱毒,及時行瘟疫,沿門闔境皆下痢噤口者,服之神效,即人參敗毒散加陳倉米。
人參 茯苓 甘草 川芎 枳殼 桔梗 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陳倉米(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生薑三片,水煎,不拘時熱服。痢後手足疼痛,加檳榔、木瓜煎,若不早治,有成鶴膝風者。
胃風湯 治風入腸胃作痢,或白或赤,或如豆汁,或痢久人弱脈虛,色如塵腐將危者,亦能救治。
人參 白朮 茯苓 川芎 芍藥 當歸 羌活 防風
上銼,加黍米,水煎服。腹痛,加木香。
六一順氣湯 治痢不問赤白相雜,肚痛裡急後重,渾身發熱,口乾發渴,用此通理即止。
柴胡 黃芩 芍藥 枳實 厚朴 大黃 芒硝 甘草
上銼劑,先將水二鍾煎滾三沸後,入藥煎至一碗,臨服入鐵鏽水三匙調服。
防風芍藥湯 治泄痢飧泄,身熱脈弦,腹痛而渴,及頭痛微汗。
防風 芍藥 黃芩(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前服。
枳實三百丸 治腸風久不已,而下痢膿血,日數十度。
枳實 皂角刺 槐花(生,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酒任下。
治寒痢方
理中湯 治脾胃寒濕瀉痢。
方見泄瀉門
溫中湯 治痢疾挾寒。
蒼朮 木香 乾薑(炒,各一錢半) 芍藥(炒) 厚朴(薑汁炒) 青皮 砂仁(各一錢二分)
上銼,水煎服。
訶黎散 治脾胃虛弱,內挾冷氣,心脅刺痛,嘔吐噁心,腸鳴泄瀉,水穀不化,漸成痢疾。
訶子 肉豆蔻(麵裹煨) 青皮(各四兩) 附子(炮,去皮,一兩) 肉桂(去皮,五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加生薑三片,煎至七分,食前溫服。
地榆散 治大人小兒脾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或純下鮮血,裡急後重,小便不利。
地榆(炒) 乾葛(各四錢) 當歸 赤芍藥 茯苓(各三錢) 乾薑(炮) 甘草(炙,各二錢) 罌粟殼(蜜炙,六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熱水調下,不拘時。
木香散 治脾胃虛弱,內挾風冷,泄瀉注下,水穀不化,腹中絞痛,久痢脾滑不禁。
木香 附子(醋煮,去皮臍) 赤石脂 訶子肉 甘草(炙,各一錢) 當歸(二錢) 藿香 肉豆蔻(麵煨,各一錢半) 丁香(五分)
上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食前服。
和中飲 治痢疾不分赤白,近服之無有不效者,但發熱噤口者不可服。
白朮 陳皮 茯苓 芍藥(各一錢) 草果仁(七分) 甘草(三分) 陳倉米(二錢) 砂糖(三錢) 粟殼(醋炙,一錢半) 烏梅(一個)
上銼,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豆蔻燥腸丸 治沉寒痼冷,泄痢腹痛,後重。
附子(炮,去皮) 赤石脂(各一兩) 舶上硫黃 良薑(炒) 肉豆蔻 乾薑(炮,各半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湯下。忌生冷硬物及油膩。
木香豆蔻丸 治臟腑極冷傷憊,下泄米穀不化,及一切冷痢脾泄,無不取效,惟熱痢熱瀉不治,蓋藥性熱也,隨證用之。
木香 破故紙(各一兩) 良薑 厚朴(制) 砂仁(各七錢半) 陳皮 赤芍藥 官桂 白朮(各半兩) 吳茱萸(湯炮) 胡椒(各二錢半) 肉豆蔻(四個,麵煨) 檳榔(一兩)
上為細末,用漿水煮豬肝,仍用些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豆蔻固腸丸 治脾胃虛寒,臟腑頻滑,下痢赤白。
木香 赤石脂 乾薑 縮砂 厚朴(薑製) 肉豆蔻(麵裹煨,各等分)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陳曲丸 治腹中冷痛,磨積止痢。
陳曲(炒,一兩半) 乾薑(炮) 官桂 白朮 當歸 厚朴 人參 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酒送下,或淡醋湯亦得,食前,一日三服。
白朮調中丸 治脾胃不和,米穀不消,久痢赤白,膿血相雜,多日羸瘦,不思飲食。
白朮(半兩) 神麯(炒,四兩) 人參 茯苓 豬苓 澤瀉(各三錢) 乾薑(炮) 甘草(炙,各一兩) 木香(二錢) 官桂(一錢半)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薑湯下。
勝金丹
乾薑 黃蠟(各等分)
上銀石器中化蠟,入薑末,丸如芥子大,每服七丸或十四丸,白痢酒下,赤痢井花水下。
石脂神砂丹
赤石脂(一兩半,水飛) 硃砂(一兩,細研) 生附子 乾薑(各五錢)
上為細末,酒糊丸如黑豆大,每服十五丸,清水飲下。
一方 治水瀉並赤白痢。
用草烏大者一兩半,將一半燒灰,一半生用,為細末,醋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水瀉井花水下,並空心服。忌腥臊、熱毒、諸冷物。
一方 治氣痢。
乳汁煎蓽撥服之。《太平廣記》:貞觀中,太宗苦於氣痢,眾醫不效,詔問群臣中有能治者,當重賞之,有衛士進此方,服之立瘥。
治時疫痢方
楊子建萬全護命方 今有人患痢,其脈微小,再再尋之,又沉而澀,此之一候,若下白痢,其勢雖重,庶幾可治,若是下血,切忌發熱,通身發熱者死,熱見七日死。以上所陳,雖未足以達痢之淵源,亦足以明其粗跡。議者謂:如子所言,自甲子至於癸亥,每六十年中,未嘗有一年不生痢疾,今世人所患痢疾,於數年中間,忽止有一年,其故何也?答曰:六十年中,未嘗有一年無木土相攻,未嘗無土火相郁,未嘗無水火相犯,但五運之政,譬如權衡,一年間五行氣數更相承製,得其平等,則其疾自然不作。若或一氣大過,一臟有餘,痢疾之生,應不旋踵。予故備陳其粗,以開後學之未悟,庶幾診療之間無差誤之過者矣。但毒痢傷人不一,惟水邪犯心為重。世人初患痢時,先發寒熱,投藥治之,其熱不退,發熱太甚,食則嘔逆,下痢不止,心熱如火,只要入涼處,只思吃冷水,忽思狂走,渾身肌肉疼痛,著手不得,此候十難治其三四也。治疫毒痢方,須是仔細首尾讀,此方論令分明,識病根源,然後吃藥。但毒痢初得時,先發寒熱,忽頭痛,忽壯熱,忽轉數行,便下赤痢,忽赤白相雜,忽止下白痢,或先下白痢,後變成赤痢,或先下赤痢,後卻變成白痢,並宜吃此方。但初下痢時,先發寒熱頭痛,即是寒邪犯心。寒氣犯心,水火相戰,故初病時先發寒熱。水火相犯,血變於中,所以多下赤痢,如紫草水,如莧菜水。無色澤者,寒邪犯心之重也。先發寒熱而所下之痢止白色者,寒邪犯心之未動也。先下白痢而後有赤痢之變者,寒邪犯心,其勢漸加也。先下赤痢而後變成白痢者,寒邪犯心,其勢漸減也。赤白相等者,水火相犯,其勢相等,寒濕之氣相搏也。忽有赤多而白少,忽有赤少而白多,此寒邪之勢有多少,毒利之病有重輕。以白多為輕,赤多為重。治之之法,先奪其寒,則其所下之藥一也。以太歲分之,則丙子、丙午、甲子、甲午、庚子、庚午、丙寅、丙申年、甲寅、甲申年、庚寅、庚申年,並辰戌之年,運遇丙甲及庚運所臨,其害尤甚,及丑未之年,宜有此候。又兼無問太歲,蓋天地變化,其候多端,難可窮盡。今此但世人亦不必撞太歲,但看一年中春夏之內,多有寒肅之化,陽光少見,忽寒熱二氣更相交爭,忽於夏月多寒濕之化,寒邪犯心,所受之痢先發寒熱,忽頭痛,忽先轉數行,後有赤痢,忽赤白相雜,忽止下痢,並宜吃此通神散,吃後取壯熱便退。若兩三盞後壯熱不退,更不吃此方,自別有方論在下。
第一通神散
麻黃(去根節) 官桂(去粗皮,各七錢半) 大川芎 白朮(各二兩) 藁本 獨活 桔梗 防風 芍藥 白芷(各半兩) 牡丹皮 甘草(各二錢半) 細辛(三錢三分) 牽牛(一錢七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非時熟湯調下,和渣熱吃。若吃兩三盞後寒熱不退,更不必吃,自別有方論在下。若吃此藥後寒熱已退,赤痢已消減,便修合第二方、第三方,藥吃取安效。若寒熱已退,赤痢未消減,更服兩三盞,然不可多吃,一日只兩盞,後赤痢消減,忽變成白痢,旋次修合第二方吃,候出後度數減少,便修合第三方吃取平安。但六甲之年,六庚之歲,春夏之內,時氣多寒,人得痢疾,此藥通神。若是六甲之年,丑未之歲,濕化偏多,人得痢疾,先發寒熱,即於方內添草豆蔻一兩,同修合也。又不問太歲,但一年間春夏之內多寒,人有痢疾,先發寒熱,並宜吃此方。
第二還真散 治毒痢。初得時先發寒熱,吃前方寒熱已退,赤痢已消減,宜進此方。若吃前方藥,寒熱未退,赤痢未消減,更不宜進此藥。但天地變化,其候非常,痢疾證候多端,此不得不盡其仔細。
訶子(五枚,用麵裹火煨熟,不要生,亦不要焦,去面不用,就熱咬破訶子,擘去核不用,只用皮焙乾)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匕,以米湯一盞半同藥煎取一盞,空心和渣吃。若吐出一兩口涎更佳。如此吃經數盞,大腑漸安,出後減少,修合第三方藥吃,以牢固大腸。若吃前方藥壯熱未退,血痢未減,不可進此藥。
第三舶上硫黃丸 治疫毒痢,吃前面兩方病勢已減,所下之痢止余些小,或下清糞,或如鴨糞,或如茶湯,或如燭油,或只餘些小紅色,宜吃此方,以牢固大腸,還復真氣。
舶上硫黃(二兩,去砂石,細研為末) 薏苡仁(二兩,炒,杵為末)
上二味相和令勻,滴熟水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湯下。
治食積痢方
曲附丸 治食積痢。
香附米 神麯 川芎 梔子 滑石 山楂 紅曲 青黛 桃仁
上為末,麵糊丸服。
曲藭丸 治食積作痢,及中風濕,臟腑滑瀉。
川芎 神麯 白朮 附子(各等分)
上為細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米飲下。此治冷飲食作痢,熱則流通之理,亦治飧泄。
利積丸 治下痢赤白,腹滿脹痛裡急,上渴引飲,小水赤澀,此積滯也。
黃連(炒) 蘿蔔子(炒,各四兩) 天水末(八兩) 當歸(二兩) 乳香(一兩) 巴豆(一兩,去油,同黃連一處炒)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弱者十五丸,實者二十五丸,溫水下。
黑丸子 治脾胃怯弱,飲食過傷,留滯不化,遂成痢下。服此藥推導,更須斟酌受病淺深,增減丸數,當逐盡積滯方佳,然後徐徐補之。
烏梅肉 杏仁(去皮尖,另研) 半夏(湯泡七次) 縮砂(各十四粒) 百草霜(六錢) 巴豆霜(去油,五分)
上為細末,和勻,稀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用白湯送下。看人虛實加減丸數服之。
感應丸 治大人小兒瀉痢,水穀不分,肚腹急痛。此藥不損元氣,只消積滯。
丁香 乾薑 百草霜(各一錢) 木香(二錢半) 肉豆蔻(一個,麵裹煨) 杏仁(七個,去皮尖) 巴豆(七個,去皮不去油)
上除巴豆、杏仁、百草霜,余為細末,同拌,研令極細,於銀器內酒煮黃蠟一兩,放冷,蠟浮,用香油二錢先煎香熟,次下蠟同化作汁,銚內乘熱拌和前藥勻,作錠子,旋丸如豌豆大,小兒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或七丸,水瀉冷水下,頭痛蔥白湯下,如要取汗,蔥白生薑湯下,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
木香丸 治痢疾。
木香(三錢) 淡豆豉(一兩,洗淨) 巴豆(四十九粒,去殼,針穿燈上燒存性,另研)
上為末,豆豉為丸綠豆大,每服三丸,紅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
木香不二丸 治痢疾或赤或白,或赤白交雜。
木香(不見火) 肉豆蔻(麵裹煨) 訶子(煨取肉,各一錢) 巴豆(一兩,去殼油,另研) 淡豆豉(一錢半,一半入藥,一半打糊)
上為末,淡豆豉末同面打糊,為丸如黃豆大,量大小虛實加減,每服只許一丸,切忌服二丸,食前或臨臥冷湯下,赤痢地榆湯下,白痢乾薑湯下,赤白交雜甘草湯下。服此藥後,多行二三次即佳。
紅丸子 治痢。
黃蠟(五錢) 撫丹(一兩) 巴豆(四十九粒,去心膜油) 木香 乳香(各四錢) 槐花(二錢半)
上將蠟石器內熔開,濾淨,再化入藥末並丹勻,待冷成膏,油紙包,旋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五十丸,白痢乾薑湯下,赤痢甘草湯下,水瀉煨薑湯下。
聖餅子(寶鑑) 治積滯作痢,臍腹作痛,久不愈者。
黃丹 密陀僧 舶上硫黃(各二錢) 定粉(三錢) 輕粉(少許)
上為細末,入白麵四錢,滴水和丸捻作餅子,陰乾,食前溫漿水磨化服之,大便黑色為效。
通神丸 治膿血雜痢,後重疼痛,日久不瘥。
沒藥 五靈脂(去砂石,研) 乳香(研,各一錢) 巴豆霜(研,半錢)
上同研勻,滴水為丸如黃米大,每服七丸,食前煎生木瓜湯下。小兒服三丸,隨歲加減。
魚鮓湯 治痢下五色膿血,或如爛魚腸,並無大便,腸中攪痛不可忍,呻吟叫呼,聲聞於外。
粉霜(研) 輕粉 硃砂(研) 硇砂(去砂石,研) 白丁香(各一錢) 乳香(半錢) 巴豆(二七粒,去殼,不去油)
上為末,蒸棗肉為丸,嬰兒三丸如粟米大,二三歲如麻粒大,四五歲每服三四丸,並旋九,煎鮓湯吞下,仍間服調胃藥。此證緣久積而成,故小兒多有之。
靈砂丹 治積痢,定痛。
硇砂 硃砂(各等分,研極細) 黃蠟(五錢) 巴豆(三七粒,去殼皮膜,同於銀石器內重湯煮一伏時,候巴豆紫黑為度,去二七粒,止用一七粒研細)
上三味合一處,研極勻,再熔黃蠟和藥,旋丸綠豆大,每服二丸至五丸,水瀉生薑湯下,白痢艾湯下,赤痢烏梅湯下。服時須極空心,服畢一時不可吃食,臨臥尤佳,次食淡粥一日。瘧疾,乳香湯麵東,不發日晚間服。《本事方》云:此藥不動氣,服之瀉者止,痢者斷,疼者愈,有積者內化,亦不動臟腑。大凡痢有沉積者,不先去其積,雖暫安,後必為害。嘗記陳侍郎經中,庚戌秋過儀真求診,初不覺有疾,及診視,肝脈沉弦,附骨取則牢,予曰:病在左脅,有血積必發痛。陳曰:誠如是。前某守九江,被詔冒暑涉長江,暨抵行朝,血痢已數日矣。急欲登對,醫者以剛劑燥之,雖得止數日,臍下一塊大如杯,旬日如碗,大痛,發則不可忍,故急請公詞以歸耳,奈何。予曰:積痢不可強止,故積血結於臍脅下,非抵當丸不可。渠疑而不肯服,次年竟以此終。
丹溪方 或在下則纏滯,在上則嘔食,此為毒積未化,胃氣未平,證當認其寒則溫之,熱則清之,虛則用參、術補之,毒解積下,食自進矣。
蒼朮 白朮 茯苓 當歸 白芍藥 生地黃 青皮 黃連 滑石 甘草
上銼,水煎服。如裡急後重,加黃連、滑石、桃仁、檳榔,甚者加大黃;嘔者,加半夏、薑汁。
治蠱疰痢方
茜根丸 治一切毒痢及蠱注,下血如雞肝,心腹煩痛等證。
茜根 犀角 升麻 地榆 當歸 黃連 枳殼 白芍藥(各等分)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姜墨丸 治蠱疰痢。
乾薑(炒) 京墨(煅,各等分)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飲下。
治痢疾發熱方
小柴胡湯 治瀉痢身熱,挾外感,不惡寒。
柴胡 黃芩 半夏 甘草
上銼,水煎服。
丹溪方 治痢疾發熱,惡寒身痛,此為表證,宜微汗和解。
蒼朮 川芎 陳皮 芍藥 甘草
上加生薑,煎服。
治痢疾腹痛方
黃芩芍藥湯(東垣) 治瀉痢腹痛,或後重身熱久不愈,脈洪疾者,及下痢膿血稠黏。
黃芩 芍藥(各一兩) 甘草(五錢)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無時。如痛甚,加桂少許。
蒼朮芍藥湯 治痢疾痛甚者。
蒼朮(二兩) 芍藥(一兩) 黃芩 官桂(各五錢)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煎,溫服。
當歸導氣湯(東垣) 治膿血痢無度,小便不通,腹中痛。
當歸 芍藥(各一錢) 青皮 槐花(炒,各七分) 澤瀉(五分) 木香 檳榔(各三分) 甘草(一錢半) 生地黃(酒浸,陰乾,一錢半或二錢)
上共為末,用水煎,食前溫服。如小便利,去澤瀉。
治痢止痛如神方
川黃連(切片,淨一兩) 枳殼(切片,淨一兩)
上先用槐花三二兩,以水浸片時,漉淨,同黃連炒老黃色,次入枳殼再炒,待燥揀出槐花不用,止將黃連五錢、枳殼五錢作一服,水煎七分,去渣,調乳香、沒藥淨末各七分五釐服之。次照以前方再服一劑,腹痛即止,痢即稀,神效。此方有服之如醉者,乃藥力行也,不妨。
建中湯(仲景) 治痢不分赤白新久,但腹中大痛者,神效。其脈弦急,或澀浮大,按之空虛,或舉按皆無力者是也。
方見霍亂門
紫參湯(金匱) 治下痢腹痛。
紫參(半斤) 甘草(三兩)
上銼,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三升,次納甘草,煮取一升半,分三次溫服。
神效越桃散 治下痢之後,小便利而腹中滿痛不可忍,此名陰陽反錯,不和之甚也。
大梔子 良薑(各三錢)
上為末,米飲或酒調下三錢。
厚朴丸 治處暑後秋冬間腹痛下痢,大效。
厚朴 蜀椒(去目,微炒) 川烏頭(炮,去皮,各一兩五錢) 紫菀(去苗土) 吳茱萸(湯洗) 菖蒲 柴胡 桔梗 茯苓 官桂 皂角(去皮弦,炙) 乾薑(炮) 人參(各二兩) 黃連(二兩半) 巴豆霜(半兩)
上為細末,入巴豆霜和勻,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漸加至五七丸,以利為度,生薑湯下,食後服。
黑子丸 治痢疾,定痛。
黃蠟(五錢) 杏仁 江子 砂仁(各二十一粒)
上三件,香油燈上燒存性,熔蠟和勻,加乳香些少,丸如米大,每服十餘粒。
治裡急後重方
導氣湯 治下痢膿血,日夜無度,裡急後重。
方見前。
立效散 治赤白痢疾,膿血相兼,裡急後重,疼痛,一服立止。
黃連(四兩,酒洗,用吳茱萸二兩同炒,去茱萸不用) 陳枳殼(二兩,麩炒,去穰)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黃酒調下,泄瀉米湯下,噤口痢陳米湯下。
木香黃連湯 治下痢膿血,裡急後重,神效。
木香 黃連 川木通 川黃柏 枳殼(麩炒) 陳皮(各二錢半) 大黃(三錢)
上㕮咀,分作二帖,用水二盞煎至八分、去渣,食前溫服。
木香化滯湯 治赤白痢,腹中疼痛,裡急後重,大便窘迫。
白朮 茯苓 枳殼(麩炒) 厚朴(薑汁炒) 芍藥(各一錢二分) 人參 陳皮 澤瀉 黃連 檳榔(各一錢) 木香(七分)
上㕮咀,水煎服。
白頭翁湯(金匱) 治熱痢重下者。
白頭翁(二兩) 黃連 黃柏 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不愈再服。
劉宗厚曰:此治痢在下焦,腎虛有熱也。經云:腎欲堅。故用純苦之劑以堅之,出太陰例藥也,以其下痢屬太陰故也。
清涼飲子 治大瘕瀉,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
大黃 當歸 赤芍藥 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鍾煎至一鍾,不拘時熱服。
進承氣湯 治太陰證不能食是也,當先補而後瀉,乃進藥法也。
先銼厚朴半兩,薑製,水一盞煎至半盞服。若二三服未已,胃有宿食不消,加枳實二錢同煎服。二三服泄又未已,如不加食,尚有毒熱,又加大黃三錢推過。泄未止者,為腸胃久有塵垢滑黏,加芒硝半合,垢去盡則安矣。(後重兼無虛證者宜之。若力倦氣少,脈虛不能食者,不宜此法。蓋厚朴、枳實大瀉元氣故也)
退承氣湯 治陽明證能食是也,當先瀉而後補,乃退藥法也。
先用大承氣五錢,水一盞依前法煎至七分,稍熱服。如瀉未止,去芒硝,減大黃一半,煎二服。如熱氣雖已,其人心腹滿,又減去大黃,但與枳實厚朴湯,又煎二三服。如腹脹滿退,泄亦自安,後服厚朴湯數服則已。
水煮木香膏(寶鑑) 治脾胃受濕,臟腑滑泄,腹中疼痛,日夜無度,腸鳴水聲,不思飲食,每欲痢時,裡急後重,或下赤黃,或便膿血等,井皆治之。
木香 丁香 乳香 訶子皮 當歸 白芍藥 青皮 陳皮(去白) 厚朴(薑製) 黃連(炒) 藿香 甘草(炙,各一兩) 肉豆蔻 砂仁(各一兩半) 枳實 乾薑(炮,各五錢) 御米殼(蜜水炒,六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大盞、棗一枚劈開煎至六七分,和渣稍熱食前服。
白朮安胃散(寶鑑) 治一切瀉痢,無問膿血相雜,裡急後重窘迫,日夜無度。
御米殼(三兩,去項蒂,醋煮一宿) 茯苓 白朮 車前子 五味子 烏梅肉(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空心溫服。
升陽除濕防風湯
方見前濕痢方
二奇散 治痢后里急後重。
枳殼 黃耆 防風(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用蜜湯調下,或米飲調亦得。
一方 治裡急後重。
好蛤粉 穿山甲(炒,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用好酒調下。
治虛坐努責方
丹溪方 治痢疾氣行血積,但虛坐努責,此為亡血證。
當歸身尾(二錢) 生地黃 生芍藥 桃仁 陳皮(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治膿血稠黏方
七宣丸(和劑) 溲而便膿血者,小腸泄也,脈得五至以上,洪大者。
大黃(麵裹煨,十五兩) 桃仁(去皮尖,炒,六兩) 枳實(麩炒) 木香 訶子皮 柴胡(各五兩) 甘草(炙,四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臨臥各一服,米飲下,以利為度。
芍藥柏皮丸 治便膿血。
芍藥 黃柏(各等分)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溫湯下。
治痢滑脫方
易簡斷下湯 治下痢赤白,無問新久長幼。
白朮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草果(連皮,一個) 罌米殼(十四枚,去筋蒂,剪碎,用醋浸,為粗末)
上銼作一服,用水一大碗加生薑七片、棗子、烏梅各七個,煎至一大盞,分二服服之。赤痢,加烏頭二粒;白痢,加乾薑五分。罌粟殼治痢,服之如神,但性緊澀,多令人嘔逆,即以醋製,加以烏梅,不致為害,然嘔吐人則不可服。大率痢疾,古方謂之滯下,多因腸胃素有積滯而成。此疾始得之時,不可遽止,先以巴豆感應丸十餘粒,白梅湯下,令大便微利,仍以前藥服之,無不應手取效。若脾胃素弱,用豆蔻、橘紅、罌粟殼各等分為末,醋煮麵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烏梅湯下,兼治泄瀉暴下不止,一服即愈,更令藥力相倍為佳。如覺噁心,卻以理中湯、四物湯加豆蔻、木香輩調其胃氣,仍以二陳湯煮木香丸,以定其嘔逆。大凡痢疾乃腹心之患,尊年人尤非所宜,若果首尾用平和之劑,決難取效,必致危篤,雖欲服此,則已晚矣。其秦艽、地榆、黃柏、木通之類,其性苦寒,不必輕服。血痢當服胃風湯並膠艾湯之類,白者宜服附子理中湯、震靈丹之屬,更宜審而用之。若五色雜下,泄瀉無時,當用熟烏頭一兩,厚朴、乾薑、甘草各一分,生薑煎服。今之治痢,多用駐車丸、黃連阿膠丸之類,其中止有黃連肥腸,其性本冷,若所感積輕,及余痢休息不已,則服之取效。若病稍重,則非此可療。
真人養臟湯 治大人小兒臟腑受寒,冷熱不調,下痢赤白,或便膿血如魚腦,裡急後重,臍腹絞痛,或脫肛墜下,酒毒濕熱便血,並皆治之。
人參 當歸 訶子(去核) 木香 甘草(炙) 肉豆蔻(麵裹煨,各一錢) 芍藥(炒) 白朮(各一錢半) 肉桂(五分) 罌粟(去蒂蓋,蜜炙,二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食前溫服。忌酒面、生冷、魚腥、油膩之物。臟腑滑泄,夜起久不瘥者,可加附子四片,煎服。
固腸湯 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
罌粟殼(去蒂蓋,醋炙,三兩) 白芍藥(炒) 當歸 甘草(各一兩) 陳皮 訶子(煨,去核) 白姜(炮,各半兩) 人參 木香(各三錢)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煎,空心溫服。
六神散 治瀉痢赤白,腹痛不可忍,久不止者。
粟殼 青皮(去穰) 陳皮(去白) 烏梅肉 乾薑(炮,各五錢) 甘草(炙,三錢)
上㕮咀,每服四錢,加乳香二分,水煎,食前溫服。
桃花湯(金匱) 治下痢膿血。
赤石脂(一升,一半銼,一半篩末) 乾薑(一兩)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渣,溫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藥勿服。
白膠香散 治脾胃虛寒,滑腸久瀉,臍腹疼痛無休止。
米殼(四兩,醋炒) 龍骨 南白膠香(各三兩) 甘草(炙,七錢) 乾薑(炮,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食前。忌冷物傷胃。
禹餘糧丸(嚴氏) 治腸胃虛寒,滑泄不禁。
禹餘糧石(煅) 赤石脂(煅) 龍骨 蓽撥 乾薑(炮) 訶子(麵裹煨) 肉豆蔻(麵裹煨) 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萬補丸 治脾胃久虛,大腸積冷,下痢白膿,或腸滑不固,久服諸藥不效,服之神驗,併產前產後皆可服。
人參 當歸(切,焙) 草豆蔻(炮,去皮) 嫩茄茸(酥炙) 乳香(各一兩半) 白朮 陽起石(火燥,研細) 肉桂(去皮) 縮砂仁 赤石脂 鍾乳粉 肉豆蔻(麵裹煨) 沉香 白姜(炮) 蓽撥(牛乳半盞慢火煎乾) 茴香(炒) 丁香 厚朴(薑製) 白茯苓(各一兩) 地榆 大麥蘖(炒) 神麯(炒,各半兩) 附子(炮,去皮臍,七錢) 肉蓯蓉(酒浸一宿,二兩) 罌粟殼(和米煮,二十枚,炙)
上為細末,研勻,用木瓜十五枚去瓤蒸爛,同藥末搗和得所,丸如桐子大,曬乾,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頻並者加至五七十丸。
以上治寒滑之劑。
一方 治痢。
側柏葉(一錢) 甘草(三錢) 御米殼(去頂穰,湯泡三次,曬乾,蜜拌炒黃,一錢,久者倍之)
上㕮咀,水煎,澄清入蜜,呷服之。先服木香檳榔丸,後服此妙。
本事方
黑豆(五十粒) 陳皮(半兩) 罌粟殼(十四個) 甘草(二錢)
上四味,半生半炒,水煎,空心服。盡此一劑,無不效者。
遇仙立效散 治諸惡痢,或赤或白,或膿淡相雜,裡急後重,臍腹結痛,或下五色,或如魚腦,日夜無度,或口噤不食,不問大人小兒,虛弱老人產婦,並宜服之。
罌粟殼(去蒂蓋,炒黃) 當歸(洗,各三兩) 甘草 赤芍藥 酸石榴皮 地榆(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空心溫服。忌生冷、油膩。
黃耆散 治熱痢下赤黃膿,腹痛心煩。
黃耆 龍骨 當歸(各七錢半) 黃連(微炒一兩) 生乾地黃 黃柏 黃芩 犀角屑 地榆(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粥飲調下。
一方 治腸滑久痢,神效。
以石榴一個劈破,炭火簇燒令煙盡,急取出,不令作白灰,用碗蓋一宿,出火毒,為末,用酸石榴一個煎湯,調下二錢。
一方 治痢。
五倍子為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各十丸。
以上治熱滑之劑。
治痢脫肛方
訶子皮散 治寒滑氣泄不固,形質下脫。
御米殼(去蒂蓋,蜜炒,五分) 訶子(煨,去核,七分) 乾薑(炮,六分) 陳皮(五分)
上㕮咀,水煎服。或為末,白湯調服亦可。
真人養臟湯 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裡急後重,腹痛脫肛。
方見前滑脫條。
地榆芍藥湯 治泄痢膿血,乃至脫肛者。
蒼朮(八兩) 地榆 卷柏 芍藥(各三兩)
上㕮咀,每服二兩,水煎,溫服,病退勿服。一方加阿膠,名蒼榆湯,蓋阿膠,大腸要藥也。
治大孔開方
一方 治痢大便不禁,其孔大開。如孔洞不閉者,用蔥和花椒末搗,塞穀道中,並服酸澀固腸之劑收之,如御米殼、訶子皮之類是也,神效。
治大孔痛方
一方 治下痢大孔痛,因熱流於下。
檳榔 木香 黃連 黃芩 乾薑
上銼,水煎服。
一方 治久下赤白,大孔痛不可忍。
炒鹽熨之。又,炙枳實熨之。
一方 治痢久大孔急痛,亦有寒熱者。
熟艾 黃蠟 訶子
上燒熏之,妙。
治泄痢而嘔方
姜橘白朮湯 治胃氣不和,下痢兼嘔。
白朮(二錢半) 橘皮(去白) 生薑(各二錢) 半夏(薑湯泡) 茯苓(各一錢半) 厚朴(薑汁炒,一錢)
上銼,水煎,食前徐徐服。因火逆衝上而嘔者,加薑汁炒黃連;胃虛而嘔者,加人參,倍白朮。
芩連二陳湯 治頑痰在膈,下痢兼嘔。
二陳湯加黃芩、黃連、防風、桔梗蘆,探吐。
加味平胃散 治毒滯上攻,痢兼嘔吐。
本方加黃連、木香、檳榔,水煎服。
加味四君子湯 治下痢虛嘔食少。
本方加陳皮、厚朴、麥門冬、竹茹,水煎服。
治噤口痢方
參連湯 治噤口痢。
人參(五錢) 黃連(一兩)
上銼,水煎,時時呷之。如吐,再強飲,但得一呷下咽即好。一方加石蓮肉三錢,尤效。外以田螺搗爛,盦臍中,引熱下行。
開噤湯 治噤口痢。
砂仁(一錢,研) 砂糖(七錢) 細茶(五錢) 生薑(五片)
上銼一劑,水二鍾煎至一鍾,露一宿,次早北面溫服。外用木鱉子二錢去殼、麝香二分共搗,置臍中,即思食。
一方 治噤口痢。此乃毒氣上衝心肺,藉此以通心氣,便覺思食。
石蓮肉(曬乾,槌碎,去殼,留心並肉)
上為末,每服二錢,陳倉米煎湯調下,便覺思食。仍以日照東方壁土炒真橘皮,為末,薑、棗略煎,服之。
一方
黃連(半斤) 生薑(四兩)
上二味切片同炒,待姜焦黃色去姜,只用黃連為細末,同陳米飯一處搗爛,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赤痢陳米飲下,白痢陳皮湯下,赤白相兼者陳米橘皮湯下。
參苓白朮散 下痢噤口不食者,雖曰脾虛,蓋亦熱氣閉塞心胸間所致也,以此治之。
本方加石菖蒲一錢、木香少許。
方見後久痢條。
倉廩湯 治噤口痢有熱,乃毒氣衝心,食入即吐。
方見前風痢條。
治中湯 治噤口痢。
本方加木香半錢,或縮砂一錢。
方見嘔吐門。
開噤散 治嘔逆食不入。書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故用黃連,痢而不食,則氣益虛,故加人參。虛人久痢,並用此法。
人參 川黃連(姜水炒,各五錢) 石菖蒲(七錢,不見鐵) 丹參(三錢) 石蓮子(去殼,即建蓮中有黑殼者) 茯苓 陳皮(一錢五分) 陳米(一撮) 冬瓜仁(去殼,一錢五分) 荷葉蒂(二個)
上銼,水煎,服不拘時。
附子理中湯 治寒邪中於太陰,嘔吐清涎沫,腹中冷痛,或下痢清穀,吐蛔蟲,脈來沉細,急宜溫之。
乾薑 附子 炙甘草(各一錢) 人參(二錢) 白朮(二錢)
上銼,水煎服。寒甚者,加乾薑二錢;渴欲得水,加人參、白朮各一錢;當臍有動氣,去白朮,加肉桂一錢;吐多者,加生薑一錢五分;下痢多者,加白朮;悸者,加茯苓一錢五分;腹滿者,去參、術,加陳皮、半夏、砂仁各八分,附子一錢五分。蓋溫即是補,除附子,加木香、砂仁,即香砂理中湯。
治久痢方
大黃湯 治痢久不愈,膿血稠黏,裡急後重,日夜無度,脈沉實,人不甚困倦者,用此微利。
大黃(一兩)
上銼碎,作一服,用好酒二鍾浸半日,煎至一鍾,去渣,分作二服,頓服之,痢止勿服。如未止再服,以利為度。服後再服黃芩芍藥湯,以徹其毒(黃芩芍藥湯方見前)。此盪滌邪熱之藥,用酒煮者,欲其上至頂巔,外徹皮毛也。
上滌除之劑,毒滯未盡者用之。
樸連湯 治下痢久不瘥。
厚朴(薑製) 黃連(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食前溫服。
調和飲 下痢稍久者,宜調和。
白芍藥(三錢) 當歸 川芎 黃連 黃芩 桃仁(各一錢) 升麻(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服。如紅痢;依本方;白痢,加吳茱萸一錢,芩、連用酒炒;赤白痢,加白朮、茯苓、陳皮、香附各一錢。
黃芩芍藥湯 治久痢不食,身熱後重,赤白脫肛。
白朮 白芍藥(生用) 黃連(各一錢二分) 黃芩 石蓮肉 白茯苓(各一錢) 木香(六分)
上銼,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
瓜蔞散 治五色痢久不愈者。
瓜蔞(一個,黃色者,以炭火煨存性,用蓋在地下一宿出火毒)
上研為細末,作一服,用溫酒調服。胡大卿有僕人患痢半年,至杭州遇一道人,傳此方而愈。
以上調理之劑,胃氣不和者用之。
參苓白朮散 治脾胃虛弱,下痢經年不愈,飲食不進,肌肉消瘦,氣力倦怠。
人參 白朮 茯苓 山藥(各一兩) 白扁豆 甘草(炙,各七錢) 蓮肉 薏苡仁 砂仁 桔梗(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米湯調下。或加薑、棗,煎服;或棗肉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湯下;或煉蜜丸如彈子大,湯化下。
參歸芍藥湯 治痢久不止,用此調理氣血,自愈。
人參 當歸(酒洗) 芍藥(炒) 陳皮(各一錢) 白朮 茯苓(各一錢半) 砂仁(七分) 甘草(五分)
上銼,加烏梅一個、燈草一團、蓮肉七個,水煎,溫服。氣陷後重不除,加升麻。
加減益氣湯 治痢日久不愈,不能起床,疲弱之甚者。
白朮 白芍藥 陳皮(各一錢) 當歸(七分) 黃耆 人參 澤瀉 砂仁 地榆(各五分) 升麻 甘草(炙) 木香 白豆蔻 御米殼(醋炒,各三分)
上銼一劑,水煎服。
劉草窗方 治虛弱患痢。
人參(三錢) 白朮(二錢半) 白茯苓(二錢) 芍藥(炒,一錢半) 神麯(炒,七分) 升麻(五分) 蒼朮(一錢)
上銼一服,水煎服。後重,加木香三分、檳榔七分、黃連炒六分、澤瀉六分、甘草炙五分、酒當歸一錢、滑石炒五分、防風一錢。
一方 治久痢。
白朮 當歸 芍藥 陳皮(各一錢) 澤瀉 砂仁 地榆(各五分) 升麻 木香 甘草(各三分)
上銼作一帖,水煎服。
以上升補之劑,脾胃虛陷者用之。
機要訶子散 治泄痢腹痛漸已,泄下微少,宜此止之法,云大勢已去,而宜止之。
訶子皮(一兩,半生半熟) 木香(半兩) 黃連 甘草(炙,各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白朮芍藥湯下。如止之不已,宜歸而送之,加厚朴一兩,竭其邪氣也。
神效參香散 治痢疾日久,穢積已少,腹中不痛,或微痛,不復窘迫,但滑溜不止,乃收功之後藥也。
人參 木香(各二錢) 白茯苓 肉豆蔻 白扁豆(各四錢) 陳皮 罌粟殼(去蒂穰,醋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匕,清米飲調下,食遠服。一方,赤痢,每九分加酒製黃連一分;白痢,每九分加酒製茱萸一分;赤白相雜,每服八分,加茱萸黃連各一分,米湯調服。
湯泡飲 治久痢不愈,無分赤白,俱可服。
粟殼(蜜水炒,三錢) 烏梅(一個,去核) 甘草(二分) 蜜(三匙)
上銼碎,用滾水一鍾泡浸一時,去渣,三次服之。
一方 治瀉及痢。
米殼(去頂隔蒂,半生半蜜炙) 陳皮(半生半蜜炙) 甘草(半生半蜜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滾湯浸少時,再用重滾湯浸煮,去渣,通口服,小兒減半。
百中散 治久痢消,用此止之。若更澀早,則胃敗不救。
罌粟殼(用薑汁浸一宿,炒乾)
上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服。忌生冷、油膩等物三日。
乳香散 治一切痢疾,經驗。
粟殼(去頂隔蒂,醋炒) 川芎(各一兩) 乳香 沒藥(各一錢)
上為細末,大人一錢,小兒半錢,紅痢蜜湯,白痢砂糖湯,紅白相兼及少瀉俱薑湯調下。忌生冷腥葷。
聖散子 治一切痢疾,不拘遠年近日。
罌粟殼(蜜制) 黃柏(炙) 乾薑 當歸 枳殼(去白) 甘草(炙) 白採(即罌粟子,各等分)
上每服四錢,加韭白二條捻碎,同水煎,不拘時服。
萬應抵金散 治久痢諸藥不效者,服此如神,不過二服即止。
粟殼(蜜炙) 石榴皮(各二錢) 蘿蔔子 黑豆(炒熟,各一錢半) 甘草(炙,一錢)
上銼,水二鍾煎八分,空心服。
不二散 治諸般瀉痢,神效。
罌粟殼 青皮(去穰) 陳皮(去白,各二兩) 當歸(去蘆,炒) 甘草(炙) 甜藤(如無,只以乾葛代之,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渣,通口服。如患赤白痢,用酸石榴皮一片同煎,極妙。
斗門散 治八種毒痢,臟腑撮痛,膿血赤白,或下瘀血,或成片子,或有五色相雜,日夜頻並,兼治噤口惡痢,裡急後重,久渴不止,全不進食,他藥不能治者,立見神效。
乾薑(炮,四兩) 黑豆(炒,去皮,十二兩) 地榆 甘草(炙,各六兩) 白芍藥(三兩) 罌粟殼(蜜炒,半斤)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煎,溫服。
神效雞清丸 治一切瀉痢。
木香(二兩) 黃連(二兩半) 肉豆蔻(七個,大者,生用)
上先為細末,取雞子清搜和作餅子,於慢火上炙令黃色,變紅極干,再研為末,用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御米丸 治一切瀉痢。
肉豆蔻 訶子肉 白茯苓 白朮(各一兩) 石蓮肉 當歸(各半兩) 乳香(三錢) 罌粟殼(蜜炙,一兩半)
上為細末,水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飲下。如血痢,減豆蔻、白朮、當歸、罌粟殼。
水煮木香膏 治一切下痢,日久不止。
罌粟殼(去穰,一兩八錢) 青皮(去白,二兩四錢) 甘草(炙,三兩) 當歸(去蘆) 訶子(煨,去核) 木香(不見火,各六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鍾煎化至六分,空心或食前服。
宣明黃連丸
木香 黃連 訶子肉(麵煨,各半兩) 龍骨(二錢)
上為細末,飯丸黍米大,每服二十丸,米飲湯下。
以上止澀之劑,腸胃虛滑者用之。
蕪荑丸 治久痢不瘥,有蟲並下部脫肛。
蕪荑(炒) 黃連(去須,各二兩) 蚺蛇膽(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杏仁湯下,日再服。
一方 治腸蠱,先下赤,後下黃白沫,連年不愈,兼治痢下,應先白後赤,若先赤後白為腸蠱。用牛膝一兩切椎碎,以醇酒一升漬一宿,平旦空心服之,再服愈。
治休息痢方
異功散 治休息痢。
人參 白朮 茯苓 陳皮(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上銼,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食前服。
補中益氣湯 治脾胃虛弱,下痢經年不瘥。方見內傷。
一人年六十餘,患血痢三年,諸藥不效,余用此方加桃仁倍當歸,服二十帖全愈。
加味八珍湯 治過服涼藥,以致氣血俱虛,而成休息痢。
四君子合四物湯加陳皮、阿膠,水煎服。如脾胃虛寒,加黃耆、肉桂;如有熱,加黃芩、黃連。
加味通元二八丹 治痢疾,奇效如神。凡休息痢十數年不能愈者,服此藥數服即愈。
宣黃連(八兩) 當歸身 赤芍藥 生地黃 南川芎(各五錢) 槐花 荊芥穗 烏梅肉(各一兩)
上八味各製為細末,用雄豬肚一枚,以刀刮盡,仍用酒洗淨,將前藥末裝入,線縫嚴密,用韭菜鋪底蓋頂,以桑柴火蒸一日,搗千餘下,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溫水下。腸風及便毒下血,用漿水湯下。凡臟毒痔漏,每清晨服一百丸,清茶下,過十服即愈。此藥霜降後合方妙。
神效丸 治誤服澀藥,餘毒不散,成休息痢,膿血不止,疼痛困弱。
當歸 烏梅 黃連(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甚者蠟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厚朴煎湯下。一方加阿膠。
六神丸 治同前。真調痢要藥。
黃連 木香 枳殼 茯苓 神麯 麥芽(各等分)
上為末,神麯打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赤白痢甘草乾薑湯下。
蔭按:黃連解暑毒,清臟腑,厚腸胃,赤痢倍之;木香溫脾胃,逐邪氣,止下痛,白痢倍之;枳殼寬腸胃,茯苓利水,神麯。麥芽消積滯。真調痢要藥。
經驗三根飲 治休息痢年久不愈者,其效如神。
五倍木根 蒼耳草根 臭樗木根(刮取白皮)
上各等分細切,每服七錢,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大黑豆三十六粒、糯米四十九粒,水煎,溫服。
葛根湯 專治酒痢。
葛根 枳殼 半夏 生地黃 杏仁(去皮尖) 茯苓(各二錢四分) 黃芩(一錢二分) 甘草(炙,五分)
上分作二帖,水二盞、黑豆百粒、生薑五片、白梅一個煎至一盞,去渣,食前溫服。
木香散 治隔年痢不止,並治血痢尤捷。
木香 黃連(各半兩,二味同炒) 罌粟殼 生薑(各半兩,同炒) 甘草(炙,一兩)
上為細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一錢,陳米飲下。
訶黎勒丸 治休息痢,日夜無度,腥臭不可近,臍腹撮痛,諸藥不效者。
訶子(去核,半兩) 母丁香(三十粒) 椿根 白皮(二兩)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陳米飲入醋少許,一日三服,效。
麥蘖丸 治休息痢,不能飲食,及羸瘦。
大麥蘖(炒) 附子(炮裂,去皮臍) 陳曲(炒) 官桂(去皮) 烏梅肉(炒) 白茯苓(去皮) 人參(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煮棗肉飲下,不拘時。一方用七月七日曲。
一方 治休息痢羸瘦。
黃連(去須,為末) 定粉(研,各半兩) 大棗(二十枚,去核)
上舂棗如泥鋪於紙上,安二味藥裹之,燒令通赤,取出候冷,細研為末,每服使好精羊肉半斤,切作片子,用散藥三錢摻在肉上,濕紙裹燒熟,放冷食之,不過三兩服效。
又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及雙仁,麩炒黃色) 獺豬肝(一具,去筋膜,切作片)
上件將肝用水洗去血,切作片,乾淨鐺納一重肝,一重杏仁,入盡,用童子小便二升入鐺中,蓋定慢火煎,令小便盡即熟,放冷任意食之。
又方 一名羊肝散
砂仁(一兩,去皮) 肉豆蔻(半兩,去殼)
上為細末,用羊肝半具細切,拌藥以濕紙三五重裹上,更以麵裹,用慢火燒令熟,去面並紙,入軟飯搗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粥飲下。
一方 治赤白痢新舊疾。
用鹽霜梅三個,用黃泥裹,於慢火煨乾,研為細末,用米湯調下。
張文仲方 治休息痢。
用虎骨炙焦,搗末調服,日三匙,效。
一方 治久痢休息痢,虛滑甚者。
椿根白皮(東南行者,長流水內漂三日,去黃皮,切片) 人參(各□兩) 木香(煨,二錢)
上銼,入粳米一撮,煎湯飲之。
治勞痢方
蕷蓮飲 治勞痢。
乾山藥 石蓮肉(各等分)
上為細末,生薑茶煎湯調下三錢。赤多,倍蓮肉;白多,倍山藥。
七珍散
方見脾胃門。
治諸病壞證久下膿血方
加減六柱飲
人參 白茯苓 木香 肉豆蔻 訶子 益智仁 白芍藥(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煎服。
治痢後發渴方
瓜蔞根湯 治下痢冷熱相沖,氣不和順,本因下虛津液耗少,口乾咽燥,常思飲水,毒氣更增,煩躁轉甚,宜服此藥救之。
瓜蔞根 白茯苓 甘草(炙,各半兩) 麥門冬(去心,二錢半)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棗二枚擘破煎至七分,服。
陳米湯 治吐痢後大渴,飲水不止。
用陳倉米二合,水淘淨,以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溫服,晚食前再煎服。
治痢後渴
用糯米二合,以水一盞半同煮,研絞汁,空心頓服之。
治痢後腫滿方
澤漆湯 治痢後腫滿,氣急喘嗽,小便如血。
澤漆葉(微炒,五兩) 桑根白皮(炙黃)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炒熟,各三兩) 人參(一兩半) 白朮(炒) 陳皮(去白)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三片煎取八分,去渣,溫服,候半時辰再服,取下黃水數升,或小便利為度。
茯苓湯 治痢後遍身浮腫。
赤茯苓(去黑皮) 澤漆葉(微炒) 白朮(微炒,各一兩) 桑根白皮(炙黃) 黃芩 射干 防風 澤瀉(各三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先以水三盞煮大豆一合,取二盞,去渣納藥,煎取一盞,分為二服。未瘥頻服兩料。上二方須以濟生腎氣丸佐之,後方虛者禁用。
治痢後風方
二防散 治痢後不謹,感冒寒濕,或涉水履霜,以致兩足痹痛,如刀劙虎咬之狀,膝臏腫大,不能行動,名鶴膝風。此藥神效。
人參 黃耆 白朮 當歸 川芎 芍藥 熟地黃 杜仲(薑汁拌炒) 萆薢(各一錢) 防風 防己 羌活 牛膝(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附子(童便浸三日,去皮臍,七分,冬月一錢)
上銼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煎,空心溫服。
蒼龜丸 治痢後腳弱漸小。
蒼朮 龜板 白芍藥(各二兩半) 黃柏(五錢)
上為末,粥丸,四物湯加陳皮、甘草煎湯下。一方加黃芩五錢。
獨活寄生湯
方見腰痛門。
虎骨四斤丸
方見腳氣門。
大防風湯
方見痿證門。
痢後調理方
固腸丸 治濕熱下痢,大便下血,去腸胃陳積之後,用此以燥下濕而實大腸。
樗根白皮(不拘多少,細切,略炒)
上一味為細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陳米飲下,或用炒芍藥、炒白朮、炙甘草、陳皮、茯苓湯下。
實腸散 治久痢去多,不分赤白,用此末藥換出黃糞來。
乾山藥(炒黃色) 蓮肉(炒,去心,各一兩) 炒黃米(一合)
上共為細末,用砂糖調熱湯和勻前末藥,不幹不稀,漸漸調服,後用清米湯漱口,常服之最效。
白朮黃芩湯 治痢疾雖除,更宜調和。
白朮(一兩) 黃芩(七錢) 甘草(三錢)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前溫服。
白朮黃耆湯 治服前藥痢疾雖除,更宜服此補養。
白朮(一兩) 黃耆(七錢) 甘草(三錢)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前溫服。
白朮芍藥湯 服藥痢疾雖除,宜用此補脾胃;又治老人奉養太過,飲食傷脾,時或瀉痢。
白朮 白芍藥(各半兩,補脾炒用,治後重生用,腹痛炒用,酒浸炒尤妙) 甘草(炙,半兩)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橘皮枳朮丸 方見痞滿門。
蔭按:方氏曰:痢疾所因有二:或因暑月煩渴,縱食瓜果生冷,內傷腸胃;或夜臥失被,早起入水,寒濕外襲肚腹。二者皆令水穀不化,鬱而生熱,則為濕熱。濕熱傷氣,則成白痢;濕熱傷血,則成赤痢;氣血俱傷,則成赤白痢。其證臍腹絞痛,或下鮮血,或下瘀血,或下紫黑血,或下白膿,或下赤白相雜,或如豆汁,或如魚腦,或如屋漏水,裡急後重,頻欲登厠,日夜無度,不可驟用米殼、龍骨、豆蔻、訶子、赤石脂等收澀,病邪則淹纏而不已也。其法:痢疾初得一二者,元氣未虛,以推逐為善。若五六日以後,脾胃已虛,以消導為佳。分利小便,消導飲食,蓋無積不成痢也。所用之藥,不過辛苦寒涼之劑,以開除濕熱鬱積,行氣和血,使氣血宣行而已。若病久挾虛者,又當以滋補氣血,收澀滑脫,甘溫辛熱之藥兼之。然濕熱傷氣成白痢者,宜調氣理濕為主,而兼清熱;濕熱傷血成赤痢者,宜涼血清熱為主,而兼理濕;至於氣血俱傷,成赤白痢者,則相兼而治。觀丹溪、節齋之用藥可見矣。大抵痢疾多屬乎熱。熱者,火者也。火性炎上,何以降下於腸間而為痢乎?譬之燭光,炎上者也,為風所感,則油遂下流矣。痢者皆由積熱在中,或為外感風寒所閉,或為飲食生冷所遏,以致火氣不得舒伸,逼迫於下,裡急而後重也。醫者不察,更用檳榔等藥下墜之,則降者愈降,而痢愈甚矣。大法:用葛根為君,鼓舞胃氣上行也;陳茶、苦參為臣,清濕熱也;麥芽、山楂為佐,消宿食也;赤芍藥、廣陳皮為使,所謂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也。惟於腹中脹痛,不可手按者,此有宿食,更佐以樸黃丸下之。若日久脾虛,食少痢多者,五味異功散加白芍藥、黃連、木香清而補之。氣虛下陷者,補中益氣湯升提之。若邪熱穢氣塞於胃脘,嘔逆不食者,開鬱散啟之。若久痢變為虛寒,四肢厥冷,脈微細,飲食不消者,附子理中湯加桂溫之。夫久痢必傷腎,不為溫暖元陽,誤事者不少,可不謹歟,可不謹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