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济阳纲目

卷四十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沉寒痼冷

周氏論 曰:痼冷者,謂痼久而冷者也。痼者,固久也。冷者,寒之甚也。人之臟腑,稟受不同,亦或將理失宜,遂致偏勝,故方中有痼冷積熱之說。痼冷者,中寒也。其病多由真陽虛弱,胃氣不實,復啖生冷、冰雪、水酪諸寒之物,或坐臥陰寒久濕之處,日漸侵奪陽氣,以致臟腑久痼而冷。其為病也,或手足冷逆,或腹中久痛,溏泄無度;或腰腿重痛,如坐水中;或陰痿不舉,寒精自出;或久嘔吐,不進飲食;或自汗戰慄;或大便洞泄,小便頻數;此皆痼冷之為病也。治之宜溫補腎元,健養脾胃,祛寒邪,固真氣,使陽氣得復,陰陽和平,則無偏勝之患,百疾斯愈矣。(酪,音洛,漿也,乳汁作也)

或 云:凡脫陽證,或因大吐大瀉之後,四肢逆冷,元氣不接,人事不省,或傷寒新瘥,誤與女人交接,其證小腹腎痛,外腎搐縮,面黑氣喘,冷汗自出,是名陽脫證。須臾不救,急用蔥熨法,更灸氣海(在臍下,一寸五分),關元(在臍下二寸)各五十壯,內服姜附湯、五積散之類,然後可服黑錫丹。(熨,音運。毒熨,謂毒病之處,以藥熨貼也,又火展帛也,一曰火斗,俗呼曰熨斗)

凡陽證身靜而重,語言無聲,氣少難以喘息,目睛不了了,口鼻氣冷,水漿不入,大小便不禁,面上惡寒有如刀刮,先用蔥熨法,次用四逆湯治之可也。

蔭按:李氏曰,人身真陽耗散,脾胃虛弱,加以食啖生冷,嗜欲過度,以致臟腑停寒不散,謂之沉寒。積冷不解,謂之痼冷。宜十全大補湯,鹿茸大補湯,加薑、桂、雄、附,以滋氣血,補暖下元。若原只因生冷傷脾者,四柱散,附子理中湯,補真丸,專補脾胃可也。又因陰虛內熱,因傷冷藥,及將息失宜變成寒中,全以養脾為主,只理中丸,二神效濟丹去白芍,或四物湯去芍藥,合理中湯。或暴下,或久瀉,或吐瀉俱發,宜古半附湯,附子理中湯,沉香蓽澄茄丸。遺精,金鎖正元丹,究源心腎丸,硫苓丸。腦髓寒者,三五七散。四肢冷者,古姜附湯,古桂附湯。血虛冷者,古茸附湯。遍身冷昏暈者,三建湯,順元散。心腹絞痛甚者,椒附丸,復陽丹。挾外感者,正氣補虛湯。金液丹,黑錫丹,養氣丹,返陰丹,盡皆金石悍劑,陰臟性緩,漸服回陽即止。猛進常服,恐水枯火燥,元陽脫矣。陽臟性急者,禁服。

古以三建湯治心經之元陽虛者,責其無火也。大補陰丸治腎經之真陰虛者,責其無水也。蓋人之所藉以生者,陰陽之氣耳。不善調攝,偏熱偏寒,病未甚至,治之不難。若夫積熱始而涼和,次而寒取,寒取不愈,則因熱而從之,從之不愈,則技窮矣,由是苦寒頻歲而弗停。沉寒始而溫和,次而熱取,熱取不愈,則因寒而從之,從之不愈則技窮矣,由是辛熱比年而弗止。殊不知以寒治熱而熱不衰者,由於真水之不足也;以熱治寒而寒不衰者,由於真火之不足也。不知水火不足,泛以寒涼藥治,非惟臟腑習熟藥,反見化於其病而有者弗去,無者復至矣。故取之陰,所以益腎水之不足,而制心火之有餘也。取之陽,所以益心火之不足,以制腎水之有餘也,火之原者,陽氣之根。水之主者,陰氣之根。非謂火為心而原為肝,水為腎而主為肺也,此太僕達至理之妙也。又積熱用苦寒藥,必薑汁酒製,沉寒用熱藥,如附子必用童便蜜制,蓋寒因熱用,熱因寒用,恐相違逆故也。

治陽虛痼冷方

三建湯 治陽虛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六脈沉微,二便滑數。

川烏 附子 天雄(已上俱炮去臍,各三錢)

上作一服,加生薑十片,水煎服。或入麝少許。上焦陽弱倍天雄,下部陰痿倍附子,自汗加肉桂小麥,氣逆加木香或沉香,名順元散。胃冷加丁香、胡椒,名丁胡三建湯。

四柱散 治真陽耗散,耳鳴頭暈,臍腹冷痛,滑泄臟寒。

附子 木香 茯苓 人參(各等分)

上薑棗煎,入鹽少許。

參附湯 治陽虛氣弱,氣短氣喘,自汗盜汗,頭眩等證。

人參(五錢) 附子(炮,三錢)

上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水煎服。

耆附湯 治氣虛自汗,體倦。

黃耆(蜜炙) 附子(炮,各等分)

上加生薑煎服。

姜附湯 治體中寒厥冷,強直失音,口噤吐沫,昏不知人;或陰盛發燥,及臍腹冷痛,霍亂轉筋,一切虛寒並治。

乾薑(炮) 附子(炮,各等分)

上水煎服。

桂附湯 治自汗漏不止。

桂 附子(炮,各等分)

上入薑棗煎服。

沉附湯 治上盛下虛,氣不升降,陰陽不和,胸膈痞滿,飲食不進,肢節倦痛。

沉香(一錢半) 附子(炮,三錢)

上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前服。

茸附湯 治精血虛耗,潮汗驚悸。

鹿茸(去毛酒炙) 附子(炮去皮臍,各四錢)

接真湯 治陰病手足厥冷,臍腹疼痛,真氣不足,虛憊欲絕。

沉香 丁香(各二錢) 麝香(一錢) 附子(炮去皮臍,四錢)

上加生薑七片,棗二枚,水煎,空心服。為末,每服二錢亦可。

附子理中丸 治脾胃冷弱,心腹疼痛,嘔吐泄利,霍亂轉筋,體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滿,腹中雷鳴,嘔吐不止,飲食不進,一切沉寒痼冷,並皆治之。

附子(炮去皮臍) 人參(去蘆) 乾薑(炮) 白朮 甘草(炙,各三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用水一鍾,化開煎至七分,空心熱服。

沉香蓽澄茄丸 治內挾積冷,臍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痿黃,臟腑自利,小便滑數,及小腸一切氣痛並治。

附子(炮去皮臍) 蓽澄茄 沉香 胡蘆巴(炒) 肉桂 補骨脂(炒) 茴香(炒) 巴戟(去心) 木香 川楝子(去核,各四兩) 桃仁(去皮尖雙仁者,二兩) 川烏(炮去皮臍,二兩)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三十丸,空心鹽湯下。或煎服亦可。

附子茴香散 治氣虛積冷,心腹絞痛。

附子(炮去皮臍,三錢) 茴香(炒) 肉豆蔻(煨) 乾薑(炮) 人參 白朮 木香 白茯苓(各一錢) 丁香 甘草(炙,各五分)

上作一服,水煎入鹽少許,空心服。

保元丹 治老弱諸沉寒痼冷,小便滑數,大便時泄,腰腿臍腹疼痛,困倦瘦虛食減。

附子(炮去皮臍) 白朮 山藥 肉豆蔻 赤石脂 乾薑(炮,各一兩) 肉桂(五錢)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金鎖正元丹 治元臟虛冷,真氣不足,胸脅痞脹,呼吸短氣,四肢倦怠,腰膝痠疼,目暗耳鳴,心忡盜汗,遺精白濁,一切虛損之證,及水穀不消.嘔逆噁心。

五倍子 茯苓(各八錢) 巴戟 胡蘆巴 肉蓯蓉(各一兩六錢) 補骨脂(一兩) 硃砂 龍骨(各二錢)

上為細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椒附丸 治下元不足,內挾積冷,臍腹拘急,舉動乏力,小便頻數,夜多盜汗。

附子 檳榔(各五錢) 陳皮 牽牛 五味子 菖蒲 川椒 乾薑(各一兩)

上銼碎,用米醋於瓷器內文武火煮乾,焙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鹽酒下。

黑豆酒 散五臟結積內寒。

黑豆不拘多少,鍋內炒熟,以好酒淬之,就以碗蓋,勿令泄氣,候溫飲酒,大效。

黑錫丹 治元臟虛冷,真陽不固,三焦不和,上熱下冷,耳內虛鳴,腰背疼痛,心氣虛乏,飲食無味,膀胱久冷,夜多小便,婦人月事愆期,血海久冷,赤白帶下,及陰毒傷寒,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急用棗湯吞一二百粒,即便回陽。此藥大能調治榮衛,升降陰陽,補虛損,益元陽,返陰。

茴香(炒) 附子(制) 葫蘆巴 破故紙(炒) 巴戟 川楝子(各一兩) 肉豆蔻(煨) 沉香 木香(不見火) 桂心(各三兩) 錫硫砂(用黑錫溶,去渣,梳黃溶化,水浸,各二兩,卻將錫再溶化,漸入硫黃,俟結成片,傾地上,去火毒,研至無聲為度)

一方有陽起石二兩。

上為末,同研勻,酒煮麵糊為丸,如桐子大,陰乾,以布袋擦令光瑩,每服三四十丸,空心姜鹽湯或棗湯送下。婦人艾醋湯下,一切冷痰,鹽酒下。年高有客熱者,服之效。或加蓯蓉,牛膝、白朮、丁香,名接氣丹,治真元虛憊。

靈砂丹 大治諸虛,痼冷,厥逆,如神。

水銀(三兩) 硫黃(一兩,二味煉成者)

上研細,糯米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五丸,空心,人參、棗湯、或鹽湯下。疝氣偏墜,外腎腫疼,茴香酒下。虛勞喘嗽,生薑烏梅蘇梗煎湯下。腰腹滿痛,莪朮煎湯下。盜汗溺多,煅牡蠣入鹽煎湯下。痎瘧不已,桃柳枝湯下。吐逆反胃,丁香、藿香煎湯下。白濁遺精,白茯苓煎湯下。中風痰厥面青,木香磨湯研灌。走注風,遍身痛,蔥白酒下。腳痛,木瓜煎湯下。氣滯,生薑、陳皮煎湯下。婦人血氣痛,玄胡索、五靈脂,酒醋各半盞煎湯下。小兒慢驚沉困,胃虛神脫,人參、丁香煎湯下。

養正丹 升降水火,助陽接真,治飽逆反胃,痰結頭暈,腰疼腹痛,霍亂吐瀉。

黑錫丹頭(二兩) 水銀(一兩) 硃砂末(一兩)

上先將黑錫就火微溶,入水銀頻攪,勿令青煙起,煙起便走了水銀,又入硃砂末炒,令十分勻和,即放地上候冷為末,糯米糊丸,綠豆大,每三十丸,空心鹽湯下。

來復丹 此藥配類二氣,均調陰陽,奪天地衝和之氣,乃水火既濟之方,可冷可熱,可緩可急。善治榮衛不調,心腎不交,氣不升降,上實下虛,散腰腎陰濕,止腹脅冷痛,及一切氣閉痰厥,中暑,霍亂吐瀉,神效。不問男女老幼,危急之證,但有胃氣,無不獲安。

舶上硫黃(用明透不加小石者) 硝石(各一兩,同硫黃為末,入銚內微火溫溫炒,用柳木篦不住手攪,令陰陽相入,再研細) 大陰玄精石(一兩,另碾飛) 青皮(去穰) 陳皮(去白) 五靈脂(須擇五臺山者,研細用水澄去砂石,曬乾,各二兩)

上將五靈脂、青皮、陳皮為細末,入玄精石末,及硫黃、硝石末拌勻,以好醋煮,麵糊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十粒,空心米飲下。甚者五十粒,小兒三五粒,或一粒。小兒慢驚風,或吐利不止,變成虛風搐搦者,非風也,胃氣欲絕故也,米飲下。若老人伏暑迷悶,紫蘇湯下。婦人產後血迷上搶悶絕,惡露不止,及赤白帶下,並用醋湯下。

養氣丹 治諸虛百損,真陽不固,上實下虛,氣不升降;或咳嗽喘促,一切體弱氣虛,及婦人血海冷憊等證。

禹餘糧 紫石英 磁石(各半斤) 赤石脂 代赭石(各一斤,以上五味,各以水研,挹其清者,置紙上,以竹篩盛之,候乾,各用瓦罐收貯,鹽泥固濟陰於,以炭五十斤,分作五處,煅此五藥,以灰火盡之,火盡再煅,如此三次,埋地內西日去火毒,取出再研) 肉蓯蓉(一兩半) 附子(二兩) 茴香 丁香 木香 破故紙 肉桂 巴戟 山藥 肉豆蔻 鍾乳粉 鹿茸 當歸 沉香 白茯苓 遠志 沒藥 陽起石 五靈脂 乳香 硃砂(各一兩)

上為細末,和前研勻,糯米糊調,每兩作五十丸,陰乾,入布袋內擦光。每二十丸,空心溫酒姜鹽湯任下,婦人艾醋湯下。

金液丹 治吐利日久,脾胃虛損,手足厥逆,精神昏,睡露睛,口鼻氣冷,欲成慢驚;或身冷脈微自汗,小便不禁等證皆效。

硫黃(不拘多少)

上將鐵杓熬溶,傾入井水,或麻油內,後用桑柴灰淋溓,炆七八遍換水,去紅暈為末,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飲下。傷寒陰證,不拘丸數。(淋,音林,以水沃也。溓,音濂,漬也。炆音文,溫也,聚火無炎者也)

二氣散 治伏暑傷冷,中脘痞結,或嘔或瀉。

硫黃 硝石(各等分)

上為末,同炒黃色研細,糯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井水下。

治女色陰證方

三仙散 治陰證。

大附子(炮去皮臍) 官桂 乾薑(炮,各等分)

上共為末,每服三錢,滾酒調服,神效。

固陽膏 治因女色成陰證。

生白礬(三錢) 黃丹(二錢) 乾薑(五錢) 母丁香(十粒) 胡椒(十五粒)

上為細末,醋調得所,男左女右,攤在手掌中,覆在臍上,被蓋少頃,但得汗出即愈,有起死回生之功。

又方 治陰證。

老桑樹皮(燒存性) 牡蠣(火煅) 乾薑 胡椒(各錢) 膽礬(二錢)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用陰陽唾調塗於兩手心內,夾腿腋少時,遍身汗出即瘥。

又方 治陰證。

胡椒(三十個) 黃丹(一兩) 乾薑(一塊)

上三味為末,醋調塗男左女右手心內,合在小便上一時,蓋被汗出即已。

回春散 治陰冷如神。

白礬(一錢) 黃丹(八分) 胡椒(二分) 焰硝(一分)

上四味,用釅醋調和,攤男左女右手心內,合陰上,汗出即愈。

助陽散 治急冷陰。

乾薑(一兩) 牡蠣(一兩)

上為細末,以火酒調稠擦手上,男子用雙手揉外腎即愈。女子以男子手擦藥,急按兩乳,仍揉擦熱,汗出則愈。

秘方 治陰證極效。

芥菜子(七錢) 乾薑(三錢)

上為末,水調作一餅,貼臍上,手帕縛住,上放鹽以熨斗熨之數次,汗出為度。

又方 治冷陰。

枯白礬 百草霜(各一錢)

上共為細末,煉蜜丸,每服一丸,黃酒送下。

又方 治陰證腹痛,面青甚者。

鴿子糞一大抄,研末用極熱酒衝入攪勻,少澄飲之,去渣頓服。

灸法 治因女色成陰證,小腹急痛不可忍,命在須臾者。

男左女右,中指灸一炷。又臍下三寸,名關元穴,灸七炷,厚被蓋眠,通身汗出即愈。

又法 治陰證腹痛。

灸小指外側上紋尖,艾炷如小豆大三壯,男灸左,女灸右。

又法 治陰證冷極,熱藥救不回者,手足涼冷,腎囊縮入,牙關緊急,死在須臾。

用大艾炷灸臍中,預將蒜搗汁,擦臍上,後放艾多灸之。其臍上下左右,各開八分,四分,用小艾炷灸至五壯為度。如玉莖縮入於內,速令人捉定,急將蘄艾丸如綠豆大,在龜頭馬口灸二壯,其莖即出,仍服附子理中湯即效。

蔥熨法 治陰證。

用蔥白大握如茶盞大,用紙卷緊,卻以快刀切齊一指厚片,安於臍中,以熱熨斗熨之,待汗出為度。一片未效,再切一片熨之,服後藥:

胡椒(五錢) 滑石(煅七次,五錢) 麝香(一錢)

上為末,酒調服之,神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