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
論
丹溪 曰:惡熱非熱,明是虛證。經曰:陰虛則發熱。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至浮散於肌表之間而惡熱也,當作陰虛治之。凡脈數而無力者,便是陰虛也,四物湯加炒黃柏、黃芩、龜板;兼氣虛,加人參、黃耆、黃芩、白朮。一人腳常覺熱,冬不可加綿,自誇稟質壯,予知其足三陰之虛,教其早斷欲事,以補養陰血,笑而不答,年近五十,患痿而死。吃酒人發熱難治。不飲酒人,因酒發熱者,亦難治。一男子年二十三歲,因酒發熱,用青黛、瓜蔞仁入薑汁,每日數匙入口中,三日而愈。陽虛發熱,補中益氣湯。手足心熱屬熱鬱,用火鬱湯。傷寒寒熱,當用表散,發熱,柴胡;惡寒,蒼朮。虛人用蒼朮恐燥。發熱惡風,人壯氣實者,宜先解表。發熱惡寒,亦宜解表。胸中煩熱,須用梔子仁。有實熱而煩躁者,亦用梔子仁。有虛熱而煩躁者,宜參、耆、麥門冬、白茯苓、竹茹、白芍藥。若脈實數,有實熱者,神芎丸。虛熱用黃耆,虛汗亦然。如肥白人發熱,宜人參、黃耆、當歸、芍藥、浮小麥炒,止虛汗同。
王節齋 曰:世間發熱證,類傷寒者數種,治各不同,外感內傷,乃大關鍵。張仲景論傷寒傷風,此外感也。因風寒感於外,自表入里,故宜發表以解散之,此麻黃桂枝之義也。以其感於冬春之時,寒冷之日,即時發病,故謂之傷寒,而藥用辛熱以勝寒。若時非寒冷,則藥當有變,如春溫之月,則當變以辛涼;夏暑之月,即當變以甘苦寒,宜用劉河間藥,以清熱解毒。已上諸證,皆外感天地之邪者也。若夫飲食勞倦,內傷元氣,此則真陽下陷,內生虛熱,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用人參黃耆等甘溫之藥,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者也。又若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陽氣偏勝,而變為火矣,是為陰虛火旺勞瘵之證。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之論,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補其陰而火自降,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益氣補陰,皆內傷證也。一則因陽氣之下陷而補其氣以升提之,一則因陽火之上升而滋其陰以降下之,一升一降,迥然不同矣。又有夏月傷暑之病,雖屬外感,卻類內傷,與傷寒大異。蓋寒傷形,寒邪客表,有餘之證,故宜汗之。暑傷氣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不足之證,故宜補之。東垣所謂清暑益氣者是也。又有因時暑熱而過食冷物,以傷其內,或過取寒涼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治宜辛熱解表,或辛溫理中之藥,卻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凡此數證,外形相似而實有不同,治法多端,不可或謬。故必實其果為傷寒、傷風及寒疫也,則用仲景法。果為溫病,及熱病及溫疫也,則用河間法。果為氣虛也,則用東垣法。果為陰虛也,則用丹溪法。如是則庶無差誤,以害人之性命矣。今人但見發熱之證,一皆認作傷寒外感,率用汗藥以發其表,汗後不解,又用表藥以涼其肌。設是虛證,豈不死哉。間有頗知發熱屬虛,而用補藥,則又不知氣血之分,或氣病而補血,或血病而補氣,誤人多矣。故外感之與內傷,寒病之與熱病,氣虛之與血虛,如冰炭相反,治之若差,則輕病必重,重病必死矣,可不畏哉。
李氏 曰:外感發熱,人迎緊,熱隨表裡見證,汗下即解。惟內傷虛熱,經久不解,無表裡二證,故食積類傷寒初證,右脈氣口緊盛,身節不痛為異。內傷勞役,發熱,脈虛而弱,倦怠無力,不惡寒,乃胃中真陽下陷,內生虛熱,宜補中益氣湯。內傷色欲,陰虛發熱,便硬能食者,滋陰降火湯,加味逍遙散,清骨散。內傷思慮,神昏恍惚眼燒者,歸脾湯茯苓湯。內傷生冷,郁遏陽氣,及脾虛伏火,隻手足心熱,肌膚不甚熱,自汗不食者,火鬱湯。凡飢飽勞役,傷胃陽虛,口中無味,晝熱夜輕者,俱宜補中益氣湯,甚加附子。上盛下虛者,清心蓮子飲。凡房勞思恐,傷腎陰虛,口中有味,夜熱晝輕者,俱宜四物湯加知母、黃柏、黃芩,甚者加童便、龜板峻補其陰。有郁者,下甲丸。陰陽兩虛,晝夜發熱,煩渴不止,證似白虎而無目痛乾者,古歸耆湯。如臟冷榮熱脈浮者,人參地骨散。久虛積損者,八物湯,人參養榮湯,甚者既濟湯去半夏加五味子、當歸、地黃,入童便少許,或二至丸,八味丸,二神交濟丹。肥人及脈弦大無力者,氣虛於血,宜甘溫補氣,氣旺則能生血。若瘦人及脈弦帶澀者,血虛於氣,止宜苦寒為主,佐以甘溫。若氣血平補,依舊氣旺而陰愈消矣。凡虛熱,皆因精神外馳,嗜欲無厭,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至浮散肌表而發熱,實非有熱也。骨熱,因氣虛不能化血,血乾則火自沸騰,肉如針刺,骨熱煩疼,或五心俱熱,或兩肋如火,或子午相應,或晝微惡寒,而夜返大熱。雖腎經所主,傳變不常,蒸上則見咳嗽痰血,唇焦舌黑,耳鳴目眩等證;蒸下則見遺精,淋濁泄瀉,腰疼腳痠,陰物自強等證;蒸中則見腹脹肋痛,四肢倦怠等證。古云:肝證發熱,肉下骨上,寅卯尤甚,瀉青丸,人中白散。心證發熱,在血脈,日中則甚,瀉心湯,導赤散,硃砂安神丸。脾證發熱,在肌肉,遇夜尤甚,瀉黃散,三白湯。肺證發熱,在皮膚,日西則甚,瀉白散,甚者涼膈散。腎證發熱,在骨,亥子時甚,手足心如火,滋腎丸主之。大要脈弦而濡者,秦艽扶羸湯,加味逍遙散。脈弦而數者,節齋四物湯,通用五蒸湯丸,二參湯,香連豬肚丸,大胡連丸,補髓丹,大造丸。挾痰發熱者,二陳湯加乾葛、升麻、人參、白芍、五味子。挾濕痰發熱者,清膈蒼莎丸。濕熱甚者,皮枯肢疼,唇燥面赤,痰嗽,飲食少味者,宜量體吐出痰涎,然後服清熱化痰開鬱之藥,古方蒼苓丸,蒼梔丸,蒼連丸,蒼芍丸選用。積病最能發熱,多夜分腹肚熱甚,柴陳湯加山楂、麥芽,並乾葛。久者,保和丸,枳朮丸,間服清骨散。陰虛發熱,黃白丸。勞熱食積痰者,上下甲丸。
蔭按:熱曰發者,謂怫怫然,發於皮膚之間,則成熱也。與潮熱寒熱,若同而異。潮熱者,有時而熱,不失其時也。寒熱者,寒已而熱,相繼而發。至於發熱,則無時而發也,學者辨之。蓋發熱之證,實非一端,王節齋先生論之詳矣。然其中有痰飲、腳氣、食積、虛煩四證,未之及也。其餘治各證發熱之方,另分門類,已隨本證,不復重舉。只具治陽虛陰虛二者言之。古人於陽虛陰虛二證,論之未詳,而方之未辨,至丹溪先生出而後明矣。何則,晝夜發熱,晝重夜輕,口中無味,陽虛之證也。午後發熱,夜半則止,口中有味,陰虛之證也,陽全陰半,陽得以兼陰,陰不得以兼陽,自然之理也。陽虛之證責在胃,陰虛之證責在腎。蓋飢飽傷胃,則陽氣虛,房勞傷腎,則陰血虛。古人以飲食男女為切要,厥有旨哉。以藥而論之,甘溫則能補陽氣,苦寒則能補陰血。如用四君以補氣,四物以補血是也。若氣血兩虛,但以甘溫之劑以補其氣,氣旺則能生血也。若只血虛而氣不虛,忌用甘溫之劑以補其氣,氣旺而陰血愈虛消矣。故陽虛之與陰虛,甘藥之與苦藥,不可不詳實而明辨也。學者昧此,但見發熱,不審陽虛陰虛,便用汗藥以發其表,汗後不解,又用表藥以涼其肌,則禍如反掌,可不畏哉。
脈法
經 曰:脈大無力為陽虛,脈數無力為陰虛。無力為虛,有力曰實。
治陽虛氣虛發熱方
補中益氣湯 治陽虛勞倦發熱。
黃耆 人參 白朮 甘草(炙) 當歸身 柴胡 陳皮(各一錢) 升麻(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七分。
人參麥冬湯 治虛熱煩渴。
人參 麥門冬 小麥 茯苓(各一錢) 竹茹(一團) 白芍藥(八分) 甘草(五分)
上銼,水煎服。
清心蓮子飲 治發熱口乾,小便赤澀,夜則安靜,晝則發熱,此熱在氣分也。
石蓮肉(二錢) 白茯苓 黃芩(各一錢半) 黃耆(蜜炙,一錢二分) 人參 麥門冬(去心) 車前子(各一錢) 地骨皮(八分) 甘草(五分)
上銼,水煎食前服。
地仙散 治骨蒸肌熱,一切虛煩。
地骨皮 防風(去蘆,各一兩) 人參 紫蘇 甘草(各二錢半)
上銼,每服一兩,加生薑三片,淡竹葉五片,水煎服。
治陰虛血虛發熱方
加味四物湯 治陰虛發熱,脈數而無力者是也。
川芎 芍藥 當歸 生地(酒炒) 黃柏(炒) 黃芩 甚者加龜板
上㕮咀,水煎服。
滋陰八物湯 治陰虛發熱。
玄參 白朮 知母 麥門冬 當歸(各一錢) 川芎(八分) 黃柏 黃耆 陳皮(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銼,加生薑一片,水煎服。痰加半夏,渴加天花粉,氣虛加人參,甚加附子肉桂。
加味逍遙散 治血虛潮熱(脈弦而濡)。
白朮 茯苓 當歸 芍藥 柴胡(各一錢) 甘草 山梔子 牡丹皮(各五分)
上銼,加生薑一片,薄荷少許,水煎服。
人參地骨散 治臟中積冷,榮中熱,脈按不足,舉之有餘,乃陰不足,陽有餘也。
人參 地骨皮 柴胡 生地(酒炒) 黃耆(各一錢半) 知母 石膏(各一錢) 茯苓(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五蒸湯 治男婦諸虛煩熱,蒸痿自汗(脈弦而數),等證。
人參 黃芩 知母 生地(酒炒) 葛根 石膏 粳米 麥門冬(各一錢) 甘草(五分) 小麥(一撮)
上銼,水煎服。
當歸黃耆湯 治虛火上攻頭目,渾身胸背發熱,此血虛也。
當歸(酒浸,一錢) 黃耆(五分)
上銼,水煎,食後溫服。
子芩散 涼心肺,解勞熱。
黃連(二錢) 白芍藥 子芩 人參 白茯苓 麥門冬 桔梗 生地黃(酒洗,各一錢)
上銼,加竹葉一握,小麥二十粒,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服。
治濕痰發熱方
蒼芩丸 治濕熱發熱。
蒼朮(五錢) 片芩(三錢) 甘草(一錢半)
上為末,湯浸炊餅丸服。
蒼梔丸 治手心發熱
蒼朮 香附(各五錢) 山梔(一兩) 半夏(生用) 川芎 白芷(各二錢)
上為末,神麯糊丸服。
蒼連丸 治濕痰發熱。
蒼朮(二兩) 香附(二兩半) 黃芩(炒) 黃連(炒各五錢)
上為末,用瓜蔞穰丸服。
加味二陳湯 治挾痰發熱。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乾葛 升麻 人參 白芍藥 五味子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
加味三補丸 治濕痿夜熱。
黃芩 黃連 白芍藥
上為末,粥丸服。
治火鬱發熱方
火鬱湯 治手足心發熱,屬熱鬱者。
升麻 葛根 柴胡 白芍藥(各一錢半) 防風 甘草(各一錢)
上銼,入連須蔥白三寸,水煎稍熱服,不拘時。
加減小柴胡湯 治虛損,手心腳心發熱不可當。
柴胡 黃芩 半夏 人參 甘草 香附米 黃連 前胡
上銼,水煎服。
治病後發熱方
蒼芍丸 治大病後,陰虛氣鬱發熱。
芍藥(一兩二錢半) 香附(一兩) 蒼朮(五錢) 片芩(二錢) 甘草(一錢半)
上為末,炊餅為丸服。
鱉甲飲 治病後食力未復,邪熱未除,房勞虛損,一切骨蒸盜汗。
鱉甲 秦艽 柴胡 地骨皮 枳殼 知母 當歸 烏梅
上銼,加生薑三片,桃柳頭各七個,水煎,空心午前臨臥各熱眼。渣再煎。忌酒色、魚腥濕面、性熱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