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寒
論
丹溪 曰:惡寒非寒,明是熱證,亦有久服熱藥而得者。河間謂火極似水,熱甚而反覺自冷,實非寒也。有用熱藥而少愈者,辛能發散,郁遏暫開耳。一壯年患惡寒,多服附子,病甚,以江茶入薑汁、香油些小,吐痰一升,減綿衣大半。又日與通聖散,去麻黃、大黃、芒硝,加地黃、當歸,百帖而安。知其燥熱已多,血傷亦深,須淡食以養胃,內觀以養神,則水可生,火可降。必多服補血涼藥乃可,否則附毒必發。彼以為迂,後果發背死。一老婦肥厚,夏惡寒戰慄,啖熱御綿,大汗,已得附子三十餘,渾身癢甚,脈沉澀,重取稍大。知其熱甚而血虛也,以四物湯去芎,倍地黃,加白朮、黃耆、炒黃柏、生甘草、人參,每帖二兩,二帖大泄,目無視,口無言。知其熱深,無反佐之道也,以前藥熟炒與之,一帖利止,四帖精神回,十帖全愈。一女子惡寒,用苦參、赤小豆各一錢為末,齏水調服,探吐之後,用川芎、蒼朮、南星、酒炒黃芩為末,酒糊丸服。一人形瘦色黑,素多酒不困,年半而有別館。一日大惡寒發戰,言渴不飲,脈大而弱,右關稍實略數,重則澀。此酒熱內郁,不得外泄,由表熱而虛也,用黃耆二兩,乾葛一兩,煎飲之,大汗而愈。有陽虛而惡寒者,用參耆之類,甚者少加附子。惡寒久病,亦宜解鬱。濕痰積中,抑遏陽氣,不得外泄,身必惡寒。(齏,音躋,齏,濟也,與諸味相濟成也)
戴氏 曰:凡背惡寒甚者,脈浮大而無力者,是陽虛也。或云:陽虛則惡寒,陰虛則惡熱。
李氏 曰:尋常外感惡寒頭痛,微汗即止。內傷表分衛虛惡寒者,黃耆建中湯,或調中益氣湯加黃耆、桂枝。內傷陽虛自汗,全不任風寒者,四君子湯減茯苓,倍加黃耆、桂枝或附子。如晝夜惡寒甚者,單用參、耆、桂、附,峻補其陽。如久病陽氣鬱陷惡寒者,升麻葛根湯去芍藥,加參、附、白芷、豆蔻、蒼朮、蔥煎服。陰虛微惡寒而發熱者,二陳四物湯加知母、黃柏、地骨皮。挾痰濕惡寒者,宜苦參、赤小豆各一錢為末,韭汁調服探吐,吐後以川芎、南星、蒼朮、黃芩糊丸,白湯下。冬月去芩,加薑汁為丸調之。素病虛熱,忽覺惡寒,須臾戰慄,如喪神守,如火炎痰鬱,抑遏清道,不能固密腠理,四物湯加黃耆、黃連、黃柏,或合二陳湯。如火克肺,灑淅惡寒者,甘桔湯加酒耆、山梔、麥門冬、五味子;惡寒糞燥者,四物湯加大黃下之。久病過服熱藥惡寒者,先探吐痰,後以通聖散加生地黃、當歸,或四物湯去芎,倍地黃,加白朮、黃柏、參、耆、甘草、通草等,水煎服。如酒熱內郁惡寒者,黃耆一兩,葛根五錢,煎服,大汗而愈。
蔭按:《內經》論陰虛因勞倦氣衰,則火熏胸中而生內熱,陽虛則不足衛護皮膚而外寒,陰盛則血脈不通而中寒,陽盛則腠理閉塞而外熱。仲景謂陽虛陰盛,宜汗,散其陰邪;陰虛陽盛,宜下,瀉其陽邪。東垣謂晝熱陽氣旺於陽分,夜熱陽氣下陷陰中,皆名熱入血室。重陽者,晝夜俱熱。夜寒陰血旺於陰分;晝寒陰氣上溢陽中。重陰者,晝夜俱寒。丹溪謂惡熱明是虛證;惡寒非寒,明是熱證。王冰謂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當治其心;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當治其腎。噫,寒熱陰陽虛實,醫家不分,幸四公發明經旨,善學者必合而玩之始得。
治陽虛惡寒方
黃耆建中湯 治衛虛惡寒。
黃耆(二錢) 白芍藥(三錢) 肉桂(一錢) 甘草(炙,一錢半)
上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調中益氣湯
白朮 黃耆 當歸 麥門冬 神麯(各一錢) 人參 乾葛 青皮(各七分) 升麻 柴胡 澤瀉(各五分) 五味子(十三粒) 甘草(炙,三分) 加桂枝(五分)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
加減四君子湯 治內傷,陽虛自汗,不任風寒。
人參 白朮 甘草 黃耆 桂枝
甚者,少加附子。
上銼,加薑、棗,水煎服。
升麻附子湯 治陽明經本虛,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故面寒。
升麻 葛根(各一錢) 白芷 黃耆 附子(炮,各七分) 益智(三分) 草豆蔻 人參 甘草(炙,各二分)
上銼作一服,加連須蔥白,水煎服。
治內熱惡寒方
升麻加黃連湯
升麻 葛根(各一錢) 白芷(七分) 甘草(炙) 黃連(酒炒) 白芍藥(各五分) 川芎(各二分) 荊芥 薄荷(各一分) 生犀角(三分)
上作一服,水煎服。此治面熱,加附子治面寒。
加味二陳湯
陳皮 半夏 當歸 乾葛 元參(各一錢) 黃芩 茯苓(各八分) 黃連(七分) 甘草(五分)
上銼,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地骨皮散
地骨皮 軟柴胡 當歸 黃芩 牡丹皮 麥門冬(去心) 白朮 黃連(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六物湯
當歸 芍藥 川芎 熟地(砂仁炒,各一錢) 黃柏 知母(各八分)
上作一服,加生薑,煎服。